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Keywords: Chinese city ecological city; ecological planning; ecological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城市的生态建设 城市的生态建设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其最终目标是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城市。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体现在城市生态规划上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原则和整体原则。 二、生态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 1.生态规划 我国学者曲格平在《环境科学词典》中对生态规划作了如下定义:“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下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生态规划体现的是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它把城与乡、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天,综合空间、时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之间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规划的目的就是要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2.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是遵循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学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调控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也就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的信息与规律,来规划、调节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现有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而进行的规划。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其目标是: (1)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 人口的数量与结构,要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抑制过猛的人口再生产,以减轻环境负荷;土地利用类型与强度要与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生态法则; (2)城市人工化环境结构内部比例要协调 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城市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结构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区域回旋空间。 三、城市生态建设中城市生态规划的重点 1.城市生态和谐度评价 任何城市都是在人工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城市在任何发展时段都存在着人类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生态”而各城市由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水平、生态意识等的差异,这种城市中“人类与其周围环境”关系质量的优劣程度可称为城市的“生态和谐度”这种城市生态和谐度应包括三层含义:(1)城市人类的健康;(2)城市环境的持续;(3)两者之间的和谐。 2.创建城市生态管理系统 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废渣以及饮食业、屠宰业、农副市场、大众娱乐场所等系统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统,能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系统,以及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的高水平管理系统,是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有力保证。 3.做好生态功能分区规划 生态功能分区是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是在对城市生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进行生态敏感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功能区等的用地规划。 通过土地适宜性分析和生态敏感性分析,确定对城市生存、运行和发展具有关键制约作用的生态因子及其所在的空间区域;通过对城市周边地区生态系统的弹性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的用地性质、建设项目、建设强度等规定、管理和控制的区域;通过对人类聚居地生态健康分析,确定聚居地特殊的自然景观区域或人工建立的模拟自然景观区域"。4.加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和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核心作用。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是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和福利水平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这些森林对于保证城市的发展及补充城市绿地的不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城市生态规划中的注意事项 1.注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 这里所指的自然景观要素(或称原生的自然景观要素)不仅仅是指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还应包括历史文物古迹经历了长期的环境演变,这些景观要素无论是对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还是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上,都已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了相对的平衡空间,具有很大的生态保留价值不仅如此,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把这些原生的自然景观元素与城市现代的景观元素结合起来,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保持这些即使很细小但是非常有趣味的自然人文景观部分,可以丰富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同时为新城的居民提供异样的城市空间去休闲、休息或者仅仅就是观赏和回忆自己过去熟悉的文化和环境"。2.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面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及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对改善和调节人居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其生态服务包括: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为公众环境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等,所以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注意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 可持续的城市,需要一系列自然开放的城市缓冲空间,来区别和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在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只注重对城市公共广场、城市公共绿地等进行了组织安排,而对城市边缘地带,特别是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的作用和布局缺乏深入研究 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应对城市的边缘地带用自然的元素去创造一个清楚逻辑的城市系统,使城市和乡村这两个系统非常容易的进行快速联系和交流。 五、结束语 鉴于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规划中应当特别注重生态建设,大力建设生态城市,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改善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维持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爱兰. 加快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J]. 城市. 2008. (04).
关键词:水利工程; 移民经济; 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45-002
经济发展规划是水利工程移民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移民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是移民得以妥善安置、生产生活水平得以恢复和逐步提高的基础。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基于特定环境,以特定任务为取向,涵盖自然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融合,因此是一个包含诸多可控和不可控因素的复杂系统工程。从空间和世间维度上看,规划的对象和区域也会随着时间的递延而不断变化。这个特定的动态经济系统的研究,目前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对规划原则、规划内容、规划目标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
一、水利工程移民经济发展规划原则
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的原则是必须满足水利工程移民系统总体规划的原则与要求,力求反映移民系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
1.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为原则
人类生存与发展总是依赖于环境。虽然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以来的环境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停的演进过程中,但依靠自然环境生活是不可改变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觉地控制人类自己的活动和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依托。因为地理位置的差异,交通、信息、流通市场等条件的不同,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类型、开发潜力和生产价值等都有可能千差万别。同时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过程中,还必须具备一套相适应的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等配套措施。因此必须科学地研究开发目的地各种资源的优劣,根据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因地制宜,确定开发的重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2.以农业为基础,适当发展二、三产业的原则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离不开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必须遵循以农业为基础,适当发展二、三产业的原则,这是因为:(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国家,现阶段还不可能走农村移民大批进入城市务工安置的道路,而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在乡村中发展工副业,搞多种经营,发展库区经济;(2)水利工程移民绝大多数是农业人口,移民的生产技能主要还是农业生产技能。移民劳动力素质、人才、信息、技术装备、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市场等,难以满足大批兴办工业企业的要求,相应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3)目前我国土地集约化经营不足,生产规模小而窄,经济效益低,农业还有发展潜力,可以走集约化经营之路;(4)立足于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可为发展二、三产业创造良好条件。适当发展二、三产业并使之成为移民致富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
3.移民经济系统发展与所在区域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
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的目标、水平、结构、途径、流通、市场等都离不开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要与所在区域规划协调一致,利用所处区域的市场、技术、信息等,发展其自身经济,加快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恢复与提高。
4.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
移民系统的经济发展必须综合考虑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注重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这是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先决条件。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一个互相适应又相互对立的整体,解决得当就可以促进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共同协调的整体发展;解决不得力,就会对安置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恶化,最终对移民的生存发展造成不可恢复的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的规划发展,一定要注重开发与保护并举,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资源储备,不断更新其储备恢复能力,使得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都能得到共同发展。
二、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1.农业生产发展规划
农业生产发展规划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规划,确定各产业结构、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生产发展规模与策略,主要生产项目的分析、论证和评价。
2.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包括市场分析与预测,评价与选择移民企业的管理、组织模式等。
3.自然资源管理开发的综合规划
包括各类资源(水、水能、矿产、土地、土特产品等)合理开发方式、开发规模、开发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及其环境保护。
4.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主要确定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产业合理布局、社会经济的发展策略、资源的合理开发、配置与保护。
三、经济发展规划目标
1.水利工程移民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的设定
水利工程移民经济系统发展规划的目标,是确定水利工程移民经济系统发展的规模、模式、策略的依据。从理论与实践看,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目标定得低,移民群众无法接受,安置问题难以妥善解决;目标定得高,则不利于开发利用水资源,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整体效益的发挥。根据有关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的国家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要求,通过移民系统经济发展的真实案例,可以将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本目标概括为:(1)移民搬迁后的生产生活水平不低于安置区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或搬迁移民在搬迁年份的前、后年份生产生活水平基本保持不降低;(2)移民生产生活发展的速度,与安置目的地当地居民的平均发展速度相当。其中第(1)条基本目标是防止移民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生产生活水平发生大幅度降低,保证移民安置区的安定。移民系统的发展最终总是要与所在区域经济系统融为一体。因此,第(2)条基本目标是保证移民系统纳入所在安置区目的地所在地区经济系统的发展,缩短移民系统消失的时间,防止移民与当地居民的差距越拉越大。
在具体实践中,测度水利工程移民经济发展规划基本目标的主要指标包括:(1)人均粮食占有量。它是水利工程移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移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2)人均年纯收入。它是测度移民生活水平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它是反映移民经济发展规模与水平的一个重要统计指标。(4)移民经济发展增速。它是反映移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可以用以预测与评价移民经济发展的趋势。(5)其它指标。包括人均资源占有量,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卫生、教育、科技水平,环境质量,人口自然增长率等,这些也都是评价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经常使用的指标。
2.水利工程移民经济规划制定的影响因素
确定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的目标水平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
(1)时间问题。目标与时间相对应才能动态地反映移民系统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的目标要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这样利于解决水利工程移民问题。时间是各种指标的重要影响因素。水利工程移民系统应在国家财力、物力扶持的可能条件下,争取速度,尽可能缩短实现目标的时间。
(2)投资问题。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资金投入是前提条件。资金的运用须与国家政策、科技发展相统一,考虑资金投入的规模与效益,提高资金使用的周转速度,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用辩证的观点和动态的观点确定资金的投入规模。
(3)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是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也是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规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规划目标的制定,必须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利益的相互协调。
基金资助: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编号:2012RKB01182);山东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科技计划(编号:2011YK063)
参考文献:
[1]黎强.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9):43-44
关键词:编制 林地经济 发展规划
1 编制规划的原则
1.1 发展村级林地经济应坚持生态立村、产业富民、协调发展、群众自愿、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保护生态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村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在做好森林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地种植业、养殖业,最终达到林业增效、林地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1.2 编制村级林地经济规划应坚持简洁明了、浅显易懂、明确实用、操作性强、突出特色、集中连片、一村一品、上下结合、尊重民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1.3 村级林地经济的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5年),近期林地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以及具体项目安排是规划的重点。
2 规划编制的内容
2.1 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及分析
2.1.1 村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内容包括收集、整理乡镇、村已有林地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本村自然状况(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本村社会人口状况(总户数、总人口、总劳动力等)、林地状况(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现有产业发展状况(主要产业种类、面积、产量和效益、经营水平等情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及经纪人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水平(村集体经济状况、农民技术文化和收入水平等)和其他情况。
2.1.2 发展条件分析包括对全村林地经济、建设条件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判断本村发展的潜力与优劣势,找出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佳发展项目,并按照林农意愿和要求,提出规划期内本村林地经济发展的思路、总体定位及林农适宜发展的产业项目。
2.1.3 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情况。
2.2 确定林地经济发展内容
2.2.1 林地经济目标:提出规划期内(近期分年度)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林产品和二、三产业的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项目构成测算;村组及农户经济发展的项目、产值、效益等规划内容。
2.2.2 产业发展与定位:应对全村的产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搞好林业生态建设的规划布局,明确全村的主导产业和一至二个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包括区域布局、年度目标、增长速度以及规划期末的发展规模、工作措施等),逐步形成优势产业。提出全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计划,对村内林产品加工业、观光旅游等行业发展进行规划。
2.2.3 围绕产业发展,对推进林地经济建设的基层组织机构提出规划建议;对市场组织化程度高、符合国内外市场准则要求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类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社、中介组织等)建设,提出名称、种类、规模和农民参合率的规划建议。
2.2.4 提出发展林地经济的融资措施和途径,比如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2.3 林地经济开发适宜条件
2.3.1 森林类别:商品林、除特殊保护地区以外的公益林。
2.3.2 林龄:幼、中龄林、成熟林。
2.3.3 坡位:中、下腹。
2.3.4 土层厚度:20厘米以上。
2.4 林地经济开发项目
2.4.1 林菌模式。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主要原料为稻草、玉米秸等农作物废料,一次搭棚,可多茬轮种、技术易掌握、市场前景好、收益高,是郁闭林地种植的首选模式。林下种食用菌既利用了林下闲地,又能实现林菌互补共生,比另辟新地建大棚、温室,不仅省地,成本也只相当于大棚生产的10%左右,而经济效益与大棚生产相差无几。林菌模式也可选择保护和发展野生食用菌采集基地,如松伞蘑、榛蘑、松茸菌等。
2.4.2 林禽模式。在郁闭的林下饲养肉鹅、笨鸡、山鸡、肉鸭等,放养、圈养均可,每年可养3—5茬,是发展林下养殖的主导模式。该养殖技术简单,群众易接受,市场潜力大、收益可观。
关键词:编制林地经济发展规划
一、编制规划的原则
1.1发展村级林地经济应坚持生态立村、产业富民、协调发展、群众自愿、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保护生态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村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在做好森林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地种植业、养殖业,最终达到林业增效、林地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1.2编制村级林地经济规划应坚持简洁明了、浅显易懂、明确实用、操作性强、突出特色、集中连片、一村一品、上下结合、尊重民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1.3村级林地经济的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5年),近期林地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以及具体项目安排是规划的重点。
二、规划编制的内容
2.1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及分析
2.1.1村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内容包括收集、整理乡镇、村已有林地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本村自然状况(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本村社会人口状况(总户数、总人口、总劳动力等)、林地状况(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现有产业发展状况(主要产业种类、面积、产量和效益、经营水平等情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及经纪人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水平(村集体经济状况、农民技术文化和收入水平等)和其他情况。
2.1.2发展条件分析包括对全村林地经济、建设条件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判断本村发展的潜力与优劣势,找出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佳发展项目,并按照林农意愿和要求,提出规划期内本村林地经济发展的思路、总体定位及林农适宜发展的产业项目。
2.1.3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情况。
2.2确定林地经济发展内容
2.2.1林地经济目标:提出规划期内(近期分年度)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林产品和二、三产业的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项目构成测算;村组及农户经济发展的项目、产值、效益等规划内容。
2.2.2产业发展与定位:应对全村的产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搞好林业生态建设的规划布局,明确全村的主导产业和一至二个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包括区域布局、年度目标、增长速度以及规划期末的发展规模、工作措施等),逐步形成优势产业。提出全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计划,对村内林产品加工业、观光旅游等行业发展进行规划。
2.2.3围绕产业发展,对推进林地经济建设的基层组织机构提出规划建议;对市场组织化程度高、符合国内外市场准则要求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类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社、中介组织等)建设,提出名称、种类、规模和农民参合率的规划建议。
2.2.4提出发展林地经济的融资措施和途径,比如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2.3林地经济开发适宜条件
2.3.1森林类别:商品林、除特殊保护地区以外的公益林。
2.3.2林龄:幼、中龄林、成熟林。
2.3.3坡位:中、下腹。
2.3.4土层厚度:20厘米以上。
2.4林地经济开发项目
2.4.1林菌模式。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主要原料为稻草、玉米秸等农作物废料,一次搭棚,可多茬轮种、技术易掌握、市场前景好、收益高,是郁闭林地种植的首选模式。林下种食用菌既利用了林下闲地,又能实现林菌互补共生,比另辟新地建大棚、温室,不仅省地,成本也只相当于大棚生产的10%左右,而经济效益与大棚生产相差无几。林菌模式也可选择保护和发展野生食用菌采集基地,如松伞蘑、榛蘑、松茸菌等。
2.4.2林禽模式。在郁闭的林下饲养肉鹅、笨鸡、山鸡、肉鸭等,放养、圈养均可,每年可养3—5茬,是发展林下养殖的主导模式。该养殖技术简单,群众易接受,市场潜力大、收益可观。
2.4.3林畜模式。在林下可规模饲养肉牛、奶牛、森林猪、野兔,圈养、放养均可,饲草、饲料来源广,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广阔,产值高、效益好,是林下养殖的重要模式。也可在林间养殖鹿、狍子、狐狸、貂等特种动物,效益更高。也可以选择野生动物林下驯养繁育如野猪家养等。
2.4.4林菜模式。根据林间光照程度和蔬菜的需光特性,选择种植种类,也可根据林间光照和蔬菜需光二者的生长季节差异选择种类。如利用春秋季节林间的光照种植山野菜以及蒜苗、菠菜、圆葱等蔬菜,销售容易,效益良好。
2.4.5林莓模式。在郁闭或基本郁闭的林下种植草莓,采用草莓的分植苗或组培苗在林间覆膜种植,惊蛰后顺行搭建小弓棚,四月下旬上市,每亩产量可达2000斤以上,投入较小,技术简易,是城市近郊区发展的好模式。
2.4.6林药模式。在未郁闭的林地内种植较耐阴的中药材,如人参、细辛、天麻等,技术简单、收益可观。
2.4.7林草模式。在适宜郁闭度的林地内发展,可选种类有紫花苜蓿、黑麦草等优质饲草,年收三茬,可出售鲜、干饲草、也可放养畜禽,也可在林下种植园林绿化的草坪,收入较高。
2.4.8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营造模式。可选择适合林地或沿海农田林网营造落叶松、杨树等速生丰产短周期工业原料林。
2.4.9发展果材兼用林模式。如培育红松、山核桃果材林。
2.4.10培育食用菌原料林摸式,可选择封育天然阔叶林进行抚育改造等,定向培育食用菌原料林。
2.4.11山地苗圃模式。可选择山势平缓、土层深厚、交通便利的山地(包括河滩地、堤坝、果园等林地),采取发展和保护并重的培育方式培育绿化苗木,解决绿化市场大规格乡土树种苗木紧缺问题。
2.4.12林蛙围养模式。山林小区围养林蛙是养殖林蛙的一种新模式。它是利用天然生长阔叶林混生灌木丛、杂草及地面覆盖枯枝落叶的山坡,附近又有可靠水源等自然条件,围成适度面积的小区,以天然植物为主要遮阴设备,形成半封闭式的养蛙方式。
2.5林地经济规划设计
2.5.1林地踏查。根据已有资料和了解的情况,结合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确定适合发展林地经济项目的条件,利用森林资源分布图和行政区划图,了解资源分布区树种、林分、林龄、生长情况、地形地势、立地条件等。
2.5.2外业调查。要认真细致调查,要实测小班的面积,并逐小班记载下列因子。a、林地类型;b、地形、地势、坡向、坡位、坡度;c、土壤种类、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土层厚度、地下水位、酸碱度;d、植被类型、林木组成、郁闭度、林龄、生长及幼苗幼树状况;灌木种类,盖度;草本种类,多度;e、病、虫、鼠害情况。:
2.5.3详细统计本村林改情况、家庭承包造林地现状、经营水平,本村林地经济发展优势和大户生产销售情况。
(一)资源优势
宁海海域辽阔,拥有“港、岛、涂、渔、能”等丰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发展海洋经济具有扎实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一是优良的岸线港口资源。全县拥有218公里的海岸线,其中大陆岸线176公里,岛屿岸线42公里。宁海湾内已建5万、3.5万、5000、3000吨级泊位各2个,另1万吨级磨盘山码头泊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三门湾内已建有500吨级伍山汽轮渡码头、300吨级梅岙码头、100吨级胡陈港码头,田湾山港区还有尚未开发的3.5-5万吨级6个泊位岸线。二是丰富的滩涂资源。全县有蛇蟠涂、下洋涂、双盘涂等资源共191.8平方公里,其中三门湾海区138.8平方公里,象山港海区53.0平方公里;具备理想的海洋潮汐能、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条件。三是充足的海洋渔业资源。海域水质良好,营养盐类丰富,海洋渔业资源约有200种左右。全县海水养殖面积达到22.87万亩,为全省海水养殖面积第一大县,主要水产品有蛏子、牡蛎、泥蚶和蟹虾类等。四是独特的海岛旅游资源。全县共有岛29个,数量居宁波市第二,岛屿总面积5.2平方公里,适宜发展滨海旅游业。目前,象山港强蛟岛群已经纳入到宁海湾旅游度假区进行整体开发建设,三门湾内岛群、岛屿都已基本列入宁海县海岛开发和保护规划。
(二)产业基础
宁海对海洋经济的开发利用,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2011年,全县海洋经济生产总值154亿元左右,占GDP近48%,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滨海旅游、现代渔业等产业初具规模。一是海洋临港工业。宁海湾循环经济开发区已构建起以港口开发为先导,以国华电厂为龙头,围绕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临港工业循环经济体系;西店卫星城加快滨海工业区、望海工业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家用电器、文教用品、金属制品、汽车部件、模具制造等5大主导产业;宁海三门湾区域宁东新城也加快开发建设。目前这三个区域分别实现工业95.3亿元、126亿元和2.5亿元。二是现代海洋渔业。加大对海水养殖的政策扶持,形成三门湾百里生态型海水养殖带,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养殖大户、营销大户,带动渔业乃至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011年,全县海产品总产量达到14.5万吨,海水养殖总产值1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8.5%,为全省海水养殖面积第一大县。三是滨海旅游业。以宁海湾旅游度假区为载体的滨海旅游逐渐形成了规模,随着国际养生会所、游艇俱乐部、岛群旅游、水上运动区等新项目的实施,旅游与城市、旅游和工业相互联动发展,宁海滨海旅游服务业将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1年,全县滨海旅游总收入达21亿元,同比增长近30%。
(三)发展平台
一是宁海县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海洋经济发展已纳入宁海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并提出要将宁海建设成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重要平台的阶段性目标。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宁海县实施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各个重点区块的规划编制稳步推进,西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西店镇域总体规划调整、宁海湾循环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等相继完成,宁海三门湾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宁海设立出口加工区研究、胡陈港休闲旅游度假区规划均已形成阶段性成果,宁海县象山港区域空间保护和利用规划、宁东新城总体规划、宁海三门湾工业园区“十二五”规划等形成初步成果。二是海洋经济区域载体建设扎实推进。宁海三门湾新区开发建设前期办挂牌成立,三门湾新区列入拟新设立的省级工业园区和市十大海洋经济产业集聚区之一,三门湾开发建设成为宁波市政府咨询委首号调研课题,胡陈港休闲度假区、下洋涂临港产业集聚区等六大功能区功能和定位进一步清晰,宁海湾旅游度假区、宁海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宁海湾滨海新城、宁海湾强蛟港物流区和西店“两城两区”开发建设稳步推进。三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海洽会宁海专场推介会。推出了港航物流、滨海旅游、清洁能源等七大类总投资约1500亿元的20个招商项目,现场签约8个项目,投资总资金达105亿元。
(四)项目支撑
宁海三门湾区域和宁海湾区域是宁海县实施“东崛起”战略和“北跨越”战略的支撑区块,是宁海“十二五”时期打造“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重要平台”的关键抓手。为此,这两个区域的项目建设与安排直接影响到海洋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一是“十一五”时期重大项目实施情况。“十一五”期间,“两湾”区域共实施项目38个,项目总投资263.5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完成投资211.3亿元。宁海三门湾区域共实施重大项目22个,总投资63.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2.4亿元。宁海湾区域共安排重点工程16个,总投资200.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88.9亿元。二是“十二五”期间重大项目安排情况。“十二五”期间,“两湾”区域共安排项目73个,项目总投资979.0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375.2亿元,占全县“十二五”期间重大项目计划投资的45.7%。宁海三门湾区域共安排项目40个,项目总投资444.2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47.3亿元;宁海湾区域共安排项目33个,项目总投资534.8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227.9亿元。
宁海县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先行先试,以海洋经济大平台、海洋新兴产业和海洋旅游建设等为重点,以实施“六大行动计划”和“百项千亿工程”为抓手,以加强组织领导和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努力实现宁海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动力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基本建成浙江海洋经济南北两翼的重要节点、长三角地区滨海旅游先行区、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建设示范区,为宁海建设成为生态型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宁波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全面实施“六大行动计划”。这是宁海今后一段时期发展海洋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省市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要求,针对宁海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实施海洋经济重点区块开发行动、海洋主导产业培育行动、综合交通构建行动、海洋基础设施完善行动、港口岸线开发行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努力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百项千亿工程”。这是宁海发展海洋经济的主要抓手,就是为实现海洋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着重推进“百项千亿”工程,即加快建设100个重大项目,主要涉及现代海洋产业、滨海旅游、平台载体和海洋基础设施的重大项目,总投资达到1000亿元左右,“十二五”时期完成投资500亿元左右。
(二)发展目标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重大政策先行先试等举措,力争到2015年,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长,海洋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建成浙江海洋经济南北两翼的重要节点,长三角地区滨海旅游先行区,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建设示范区,对全市海洋经济发展发挥先行示范作用。浙江海洋经济南北两翼的重要节点。充分发挥宁海地处环杭州湾产业带和温台产业带的交接之处,紧紧围绕浙江打造“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以宁海三门湾、宁海湾为重点,加快培育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配套服务体系,努力建设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南北两翼的重要节点。长三角地区滨海旅游先行区。充分发挥“滩、岩、岛”滨海旅游资源,以“大森林大景区”建设为主攻,以“5•19中国旅游日”为载体,以宁海湾旅游度假区、胡陈港休闲度假区等区块为重点,推进海洋资源和生态资源联动开发,注重民俗文化、古镇文化、名人文化、养生文化等的延续和挖掘,大力发展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实现海洋文化、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建设示范区。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在大力培育和发展海洋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产、现代海洋渔业等产业的同时,加快推进海洋资源的有序开发、有效利用和合理保护,加强重点海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实现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为全国海洋生态经济建设探索新路径。到2015年,一是海洋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7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二是海洋经济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海洋经济比重达到25%;三是港口物流发展初具规模,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000万吨;四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持一流,COD下降和近岸海域水质功能区达标率均达到国家和省市有关标准,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五是海洋开发环境显著改善,海洋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机制体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社会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氛围基本形成。
下阶段我县发展海洋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海洋经济功能布局,推进重点功能区建设。按照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近岸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实施宁海湾区域和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着力构建“一核两湾十区多岛”空间布局。一是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建设,提高海洋经济的综合服务和要素集散功能,着力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产业,加快推进会展中心、十里红妆博物馆、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物流中心、中央商务区等项目建设进度。二是继续推进宁海湾建设,着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和滨海旅游产业。加快园区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横山岛、白石山岛等海岛的开发开放,理顺海岛开发体制机制,推进海岛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继续推进宁东新城建设,提高区域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承载功能。力争实现“三个超十亿”目标,即引进项目总投资超十亿、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超十亿、实现十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开工。进一步做好前期谋划、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服务环境、管理水平等六个方面工作。
(二)加快培育海洋产业,打造海洋经济产业体系。加快编制完善宁海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等海洋产业规划体系,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和资源要素等政策扶持力度。一是着力培育海洋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三大海洋战略产业,重点推进海洋装备新材料项目核准,茶山风力发电、环保热电联产、东方日升光伏和LED项目配套产业园开工建设。二是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港口物流、海洋科技服务三大海洋新兴产业,重点拓展海洋生物开发、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推进港口岸线资源整合,加快发展海洋科技服务产业。三是优化提升汽车零部件、现代海洋渔业两大海洋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汽车关键零部件、汽车电子产品、汽车五金功能件等重点领域,推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海洋渔业转变,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生态海水养殖基地。
(三)整合海洋旅游资源,推进大森林大景区建设。加快编制实施大森林大景区建设规划和海洋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尽早出台加快建设大森林大景区及滨海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重点旅游项目早落地快开工。一是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产业。以宁海湾和三门湾北岸等区域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开发以海洋气候、海岛风光、海味品鲜、海上运动、海港风情等为特色的海洋旅游精品项目。加快推进宁海湾滨海新城、游艇基地、养生会所等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二是积极发展海岛旅游产业。依托海岛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开发基础条件较好的横山岛、中央山岛、白石山岛、铜山岛、满山岛等岛屿,形成不同主题的海岛游乐旅游区。努力把宁海努力打造成为融观光、休闲、疗养、度假为一体的现代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地。三是大力发展商务会议和休闲渔业旅游产业。以胡陈港、西店新城、宁海湾等为重点,重点建设海洋休闲、旅游商务和国际会议大型设施,打响“山水福地、人居仙境”的品牌。以双盘三山涂、蛇蟠涂等为重点,开发建设各类休闲渔业区,开展海岛垂钓、自助海鲜、渔文化体验等旅游项目。
(四)推进海岛开发和保护,打造海洋经济新增长点。根据重要海岛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及发展基础,因岛制宜选择合适的主导功能,积极打造海洋经济新增长点。一是积极打造港口物流岛。规划建设灶窝山岛、田湾山岛、下万山岛为港口物流岛,力争田湾港区纳入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在田湾山岛布局3.5-5万吨级散杂货泊位3个,年吞吐能力300万吨,下万山岛布局3.5-5万吨级散杂货泊位5个,年吞吐能力600万吨,规划在灶窝山岛支持保障区布局千吨级港作船泊位4个,泊位长度325米。二是大力发展海洋旅游岛。规划建设白石山岛、中央山岛、铜山岛、横山岛等为海洋旅游岛,合理利用“港、渔、岛、滩、景”等资源优势,推动强蛟群岛整体开发。推进横山岛发展成为宗教朝觐与海岛生态休闲度假胜地,推进中央山岛与白石岛联合开发,将其打造成为生态休闲与户外运动营地,将铜山岛打造成为生态休闲与野营区。三是着力发展海洋生态岛。规划建设马岛、桔柿山岛为海洋生态岛,依托海岛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海岛生态优势,努力将马岛打造成为国家级海岛生态开发示范区,将桔柿山岛打造成为生态建设实验区。
关键词:生态规划;环境;土地;途径
Abstract: Today's world is a highly civilized era, all must adhere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 for the city construction, not only to meet the needs of living, but also to people's life, people and create a better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ving environment of people. To improve the city'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ity, to meet the people's yearning for the natural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one of the main symbol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ity. Analysis of four points from the view of ecological planning, some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several good city ecological planning.
Key words: ecological planning; environment; land; way
中图分类号:TU984
一、生态城市规划的四个要点
1、生态要素的调查
主要目的是调查搜集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与环境的资料与数据,包括历史资料的搜集、实地取证、测试、社会调查与遥感技术应用等,为充分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特征、生态过程、生态潜力与制约提供基础。
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规划目标的研究
2.1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应根据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采用系统工程中的德尔斐专家咨询法和多目标决策法,在参考和吸收传统指标的同时,结合城市生态系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着手,充分发挥人对复杂系统的辩识能力,建立一套科学、综合、简洁、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
2.2确定生态城市规划的总目标、近远期目标和年限,应同城市总体规划近远期目标和相应的年限一致,以利用同步、协调、可比、互为应用。
3、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
3.1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功能区划是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单元,研究其特点、结构、环境污染、环境负荷以及承载力等问题,为各生态区提供管理__对策。区划的方法可用数值聚类法等。具体操作时,可将土地利用评价图、工业和居住用地适宜度等图纸进行叠加,并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综合分析,进行城市功能分区。
3.2土地利用布局。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故无论是新建城市或改建城市的生态规划都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利用布局的研究。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应综合研究城市用地状况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按照城市的规模、性质、产业结构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建义和科学依据,促使土地利用布局趋于合理。
4、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当站在整体的角度,根据城市的自净能力以及城市的污染度等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好污染的综合防治规划,控制城市污染物的总体排放量,建立数学模型对城市的环境要素发展的趋势以及影响的程度进行预测,根据不同时期的环境污染对城市的环境的污染状况和将要实现的环境目标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质量管理。
二、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建立起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各产业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加快能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GDP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规模化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大于500万元的工业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的比例、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等。
社会发展指标要突出以人为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系统)完好率,消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防洪抗旱、交通安全、工业事故(包括化学品泄漏)、反恐与治安、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燃气普及率、高等教育入学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注重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上述指标体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活动,合理确定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优先考虑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三、搞好生态城市建设的几点有效途径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发展区域经济,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我国社会经济整体综合素质的重要战略措施。要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把发展区域经济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实施资源整合战略。
整合资源,就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优化投资环境,合理动员利用和科学有效配置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资源,增强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使之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动态调节,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状态,产生整体聚合能动效应的行为过程。
我国是一个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由于区域地理、气候、环境、人口、历史、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地区资源优势上的明显不同。由此形成了资源上的互补性。从国家战略高度来分析研究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构架具有区域合作的发展格局;从地区的范围研究细分各地不同的特点,搭建区域合作的平台;从项目的运作考虑发挥相关各方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优势互补,这是资源整合战略在不同层次上的应用。无论是大地地理差异,还是一种特产产品的优势发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确保“十二五”规划任务在各地区的落实,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十一五”时期,我国在资源整合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自2008年起,国家先后批准了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等10多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这些发展规划,都是要整合区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在实施资源整合战略中,要善于发现资源的价值。过去有个说法,叫“捧着金碗要饭吃”,就是形象地比喻一些地方本来有丰富的宝贵资源,可是却长期不被人们所重视。例如陇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地域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既有南国之灵秀,又具北国之雄奇,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由于交通、观念等原因,陇南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尚未成为产品优势,许多县还处于国家级贫困县状态。
我们在深入基层调研中发现这样一个案例:辽宁南部绥中县有一个万家镇王家村,号称“关外第一村”,地域优势明显:东西向102国道穿村而过,与山海关、秦皇岛毗邻而居,南北向连着碣石海滨、九门口长城,王家村正坐落在这一“黄金路口”上。过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2005年,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分析村的自然环境,发现所具有的交通优势资源,看到了致富的门路。他说:“咱们不能捧着金碗要饭吃,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就靠路吃路。”于是,王家村把商业开发、果树蔬菜种植、畜牧养殖、运输等列为四大支柱产业,一举引爆“地域经济”,短短几年,这个村50多户人家拥有了轿车,提前迈进“小康村”行列。
山东省东营市花官镇是我们重点调研的一个整合资源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典型基层单位。
花官镇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产业化起步早、基础好、产业链条比较完整。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他们大力发掘特产资源优势,整合农产品、投资、工业、技术等方面的资源,按照“强蒜、扩畜、促菌、壮棉”的思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强蒜”,就是整合地方特产资源,加快品牌建设和大蒜制品深加工。“促菌”就是整合技术资源和本地原料资源优势,加强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上海食用菌研究所的深度合作,建设食用菌原种研发中心,形成了年产2万吨真姬菇和1万吨灰树花菇产业规模。
区域资源整合,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目前国家已经批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正在各地政府的主导下逐步实施,大区域规划整合资源促进发展的优势已经日益显现。
例如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高,是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产业群体,涉及行业多、带动面宽、辐射域大、渗透力强。在我国鄂西北有武当山、神农架等著名旅游资源,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鄂西北实施旅游资源整合,依托武当山、神农架,打响“野人”和“帝王文化牌”,科学规划、系列开发、着力配套、精心包装、提高品位,整合旅游景点资源,发挥集聚优势,建成鄂西北黄金旅游线路上的精品热点,成为鄂西北“旅游热线”。
实施整合资源战略,要解决好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要各地区充分做好资源的调查和分析,明确一个地区,一定范围内的主要资源及其构成特点,并发掘出资源的内在价值。例如内蒙古地区的矿产资源优势,其储量和分布特点、在全国能源整体布局中的地位,如何解决资源转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都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二是加强资源拥有地和需求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制定科学的区域经济整合发展,资源优势共享共赢的发展规划,形成经济上紧密型合作的运作机制。由于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各自为政,地方主义等倾向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资源的整合和区域合作。我们要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创新机制、创新管理的要求,突破区域行政束缚,实现资源整合互补,共同发展。
三是在资源整合中坚持可持续发展,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发掘资源优势,利用资源促发展决不是竭泽而渔,而是要整合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地区经济平衡发展,保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一个区域自身的资源整合还是区域之间的合作开发,都要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形成全区域的可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做到产业上下游的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所在地人民生活改善的和谐。
关键词 林下经济;发展条件;发展现状;规划思路;福建龙岩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90-04
林下经济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充分利用林地,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科学经营林地,而在农林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1-3]。龙岩是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是我国南方丘陵红壤水土治理的一面旗帜,是全国的毛竹主产区,是全国马尾松主产区和优良种源区,是全国著名的盆栽花卉主产区,是全国重点集体林区、福建省三大林区之一,是全国少有的森林高覆盖地。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建立规模适度、品种丰富、布局合理的林下经济体系,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龙岩市林下经济现状的调查,阐述了林下经济发展条件与必要性,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龙岩市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思路。
1 林下经济发展条件
1.1 优越的自然环境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地处东经115°51′~117°45′、北纬24°23′~26°02′,地貌以低中山为主。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8.7~20.3 ℃,极端最高气温达40.3 ℃(漳平);极端最低气温为-6.5 ℃(长汀)。相对湿度72%~80%。年平均无霜期262~317 d,年太阳辐射量4 397.8~4 701.0 MJ/m2。年日照时数1 599.3~1 999.0 h。年降水量1 209.9~1 730.0 mm。气候条件优越,具有多样性的气候类型和季风气候特点,夏凉冬暖、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适宜植物的生长发育。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河流众多,河网密布,适宜设施农林业生产。红壤是龙岩市的地带性土壤,林地立地条件较好,全市Ⅰ、Ⅱ类地立地面积占57.3%以上,肥沃的土地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
1.2 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
龙岩市辖新罗、永定二区和长汀、连城、上杭、武平四县,代管漳平市。总人口302.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9.19万人,占总人口的69.1%,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 479.9亿元,财政总收入249.1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 2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 578元,良好的社会经济状况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近年来,龙岩市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起1个机场、4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8条国省道为主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各县(市、区)通高速公路和铁路,同时基本完成国道和通县道路路面改造和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实现村村通公路,良好的交通运输状况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基础的条件。
1.3 丰富的林业资源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57.65万hm2,占土地面积的83%,有林地面积145.25万hm2,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6.23%,居全省第1位。林地资源充足,为林下经济的总体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此外,全市现已查明高等植物293科971属2 841种(含亚种),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为林下种植乡土植物提供重要的种质资源。
龙岩市是福建三大竹产区之一,全市竹林面积为19.71万hm2,约占全省竹林面积的20%,其中毛竹林面积18.36万hm2,小径竹面积1.35万hm2,丰产竹林面积约占50%。我市又是马尾松中心产区,全市马尾松林面积达62.13万hm2,马尾松林面积、蓄积分别占林分总面积、总蓄积的51.4%和41.0%,是福建省马尾松面积最大的区市,丰富的竹林、马尾松林为笋、松脂等采集加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龙岩境内山清水秀,森林旅游资源丰富,类型众多,既有山地丘陵景观,又有峡谷溪流,盆地田园风光,而且植被繁茂、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目前,龙岩市已建立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总面积4.19万hm2,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建立森林公园12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8个,总面积2.47万hm2,丰富多样的景观资源为森林人家、休闲山庄等景观利用提供广泛发展空间。
1.4 坚实的发展基础
近年来,全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广各类林下高效种植养殖模式,截至2014年底,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55.42万hm2,参与农户118 404户,产值达101.63亿元,各级财政累计补助金额1 896.24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加快林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林下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2.1 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
林下经济具有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能够在不影响林木生长的情况下持续产生效益,实现“以短养长”,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育林、护林积极性,稳定农村林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更好地保护生态建设成果,更好地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巩固林改成果。发展林下经济,可以让大地增绿,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掘农村经济新增长点[4]。
2.2 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有效途径
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将不同生长期、不同收获期的种养殖业与林地有机结合,改变林业生产的单一性生产活动,提高林业生产的时间效率和土地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地生产潜力和综合效益,实现“靠山养山,兴林富民”。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只有让林地早点下“金蛋”,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2.3 是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林业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
林下经济属于典型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正是统筹了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两方面的要求,把生态和民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农民走上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发展之路。发展林下经济符合当前我国发展立体经营、循环经济的客观要求,促进林粮、林牧、林药、林游等协调发展,使农民不砍树能致富,为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实现林业生态文明提供重要保障[5-6]。
2.4 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发展林下经济既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又可以实现林农致富增收,是一种双赢的林业发展战略。同时,发展林下养殖业,把禽畜养殖由村内转移到林内、林间,改变人畜混居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可有效减少病菌传染,改善居住环境,美化村容村貌,加快 “美丽乡村”建设,对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7]。
3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发展现状
3.1.1 围绕辐射带动,抓好典型示范。武平作为全国林改发源地,被评为全国20家、全省唯一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武平、长汀、漳平被福建省林业厅、省财政厅列为2013年全省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县。2014年,新罗、永定、上杭、连城、长汀五县(区)又被列为全省林下经济项目县,实现项目县全覆盖,目前正在落实示范项目并积极组织实施。市林业局在政策和资金上进行扶持,抓好典型示范。
3.1.2 围绕政策扶持,抓好资金落实。2014年11月21日,龙岩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龙政综[2014]315号),明确了今后林下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提出2015―2017年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以奖代补资金500万元支持林下经济发展。
3.1.3 围绕区域特色,抓好品牌打造。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培育特色产品,初步形成“永定巴戟天、武平金线莲、连城铁皮石斛、漳平金花茶”的林下种植区域特色。通过规范种植、养殖业,引导规模化种养,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不断壮大林下经济企业规模,培育林下经济龙头企业,打造具有规模和知名度的林下经济产品品牌。新洲(武平)林化公司2011年在新加坡成功上市,2014年5月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主导产品“帆船”牌松香被评为“福建省著名商标”;长汀劲美生物科技公司和福建丰农食品公司是“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连城冠豸山铁皮石斛、武平金线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长汀河田鸡荣获“2013年中国最具成长力商标”,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地理标志商标。
3.1.4 围绕科技支撑,抓好服务指导。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实施方案的通知》(龙政综[2014]155号)要求,2014―2020年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资金,2014年安排一期林下经济培训班,邀请国内林下经济首席专家、原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梁一池教授讲授林下经济知识,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人。武平县被评为全国20个、全省唯一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该县选择了20个项目作为第一批武平县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由县林业局授课,并在政策和资金上进行扶持,还组织部分林业专业合作社、林农群众到三明、泉州等地参观,学习发展林下经济的先进经验。
3.1.5 围绕规模经营,抓好合作组织建设。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立体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通过政策推动、示范带动,龙岩市林下经济发展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全市现有林下经济合作组织564个,其中林下种植212个、林下养殖144个、林下产品采集加工162个、森林景观利用46个。
3.1.6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多样,经营面积初具规模。据统计,2014年龙岩林下经济经营面积55.420万hm2,产值101.63亿元,参与户数118 404户,合作社、协会564个,各级财政累计补助金额1 896.24万元。其中,林下种植经营面积1.475万hm2,产值9.34亿元,参与户数12 892户,合作社、协会212个;林下养殖经营面积6.103万hm2,产值10.30亿元,参与户数6 530户,合作社、协会144个;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经营面积44.039万hm2,产值52.29亿元,参与户数98 606户,合作社、协会162个;森林景观利用经营面积3.803万hm2,产值29.70亿元,参与户数376户,合作社、协会46个(表1、图1、图2)。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认识不到位。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大部分林农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林下经济带来的效益,以及发展林下经济的空间和潜力,只有少数林农认可部分林下种植、养殖的经营类型和模式。加之媒体对林下经济报道较少,大多数林农还不是十分了解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途径,导致林下经济在林农之间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进而制约了林下经济模式的发展。
3.2.2 区域发展不平衡,规划滞后,总体布局不明确。林下经济大多为农民自发行为,呈零散分布,规模小,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全。
3.2.3 产业链尚未形成,合作组织发展慢。林下经济尚处于萌芽阶段,资源、资本、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有机整合不足,产业化水平不高,集约化程度低。目前,不少林下经济主要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简单生产,自产自销,没有形成规模经营,龙头企业少,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对农户的辐射带动力弱,服务功能不健全。
3.2.4 科技支撑能力较弱。林农缺乏专业技术,许多林下经济产品品质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一些农户发展林下经济时仍然沿用传统的种养方式和管理模式,成本高,效益差。
4 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思路
4.1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系列讲话和来闽来岩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兴林富民为宗旨,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坚持“林下种植为主、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为辅,林下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为补充”的原则,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努力提升林下经济产业素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现代林下经济体系,着力加强政策扶持、科技服务和监督管理,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4.2 规划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协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原则;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三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原则;四是坚持龙头带动、集约经营的原则;五坚持科技创新,提高质量和效益。
4.3 规划期限
2014年为基准年,规划年限为6年,即2015―2020年。
4.4 发展目标
4.4.1 总体目标。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森林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水平等,因地制宜,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较大规模、潜力、幅射带动能力的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名牌产品、注册商标。
近期(2015年):到2015年,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56.7万hm2,惠及8万户25万人,实现综合产值 120亿元以上。全市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5个。
远期目标(2016―2020年):到2020年,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66.67万hm2以上,惠及15万户50万人,实现综合产值220亿元以上,全市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00个。
4.4.2 具体目标。2015―2020年各年度的经营面积、预测产值、示范基地个数具体见表2、图3、图4。
4.5 总体布局
4.5.1 发展布局。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的要求,结合国家林下经济发展区域布局,根据龙岩市“林下种植为主、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为辅,林下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为补充”总原则和我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按照林农意向、市场导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结合林地保护与生态建设布局,确定全市林下经济发展突出“一县一品或多品,七区多点”的总体布局思路,具体规划布局见表3。
4.5.2 发展类型及模式。一是林下种植。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林下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主要发展模式:①林药模式。重点发展金线莲、铁皮石斛、巴戟天、金花茶、喜树、草珊瑚、姜黄、黄栀子、黄花远志、野山薯等;②林菌模式。在林下种植培育香菇、木耳、灵芝、竹荪等菌类;③林菜模式。种植黄花菜、蕨菜等;④林花模式。在林缘、林荫及林中空地培植富贵籽、兰花等花卉苗木;⑤林苗模式。在林缘、林荫及林中空地培植香樟、桂花、桃、千年松、茶花、罗汉松、山杜英、冬青、福建樱花、红榕、野鸦椿、厚朴、紫珠等绿化苗木;⑥林油模式。种植油茶等;⑦林果模式。种植蓝莓、杨梅、银杏、李、蜜柚、脐橙、柑桔等果树。二是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间,适度发展立体养殖,主要发展模式:①林禽模式。重点发展林下养殖河田鸡、贵妃鸡、象洞鸡等。②林蜂模式。利用林木放养蜜蜂,发展养蜂业;③林蛙模式。人工驯养繁殖棘胸蛙、牛蛙等野生动物;④林畜模式。在林下圈养或放养梅花鹿、牛、羊、豪猪、果子狸等;⑤林鱼模式。利用林下森林环境和气候条件,林下养殖娃娃鱼特色珍稀野生动物等。三是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充分利用林下产业的产品资源,大力发展林下产品的加工、流通和销售业,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重点发展林笋(鲜笋、笋干、清水笋等)、油茶加工、茶叶、松脂、竹藤棕草制品、菌类采集等采集加工模式。四是森林景观利用。充分发挥林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绿色生态优势,合理利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试验区)森林景观,开展生态旅游,利用自然文化环境和林下无公害产品,重点发展 “森林人家”、生态休闲农庄等,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果品、茶叶、药材等森林旅游商品,逐步形成功能比较完善的旅游精品景区。
4.5.3 建设内容。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四大类型21种经营模式以及基础设施及附属工程建设,到2020年,规划林下经济经营面积66.67万hm2,示范基地100个,规划林道700 km,宣传牌350块,详见表4。
5 结论与建议
(1)项目区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丰富的林业资源,为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总体布局、发展类型及模式;通过林下经济重点项目实施与示范,为林农利用绿色资源搭建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平台,带动林农按照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途径走脱贫致富的道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
(3)项目规划总投资1 187 289万元。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点多面广,示范带动性强。因此重点项目的示范建设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项目实施。
(4)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对龙岩市林下经济的发展形势、发展思路、发展模式、主要任务加以明确的阐述,提出了全市林下经济发展突出“一县一品或多品,七区多点”的总体布局思路和保障措施,并对项目投资及效益等进行了科学地估算与评价,必将对林下经济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将起指导作用,规划方案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建议严格按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加强林下经济重点工程示范项目后续森林保护与管理,以确保示范项目建设成效。
6 参考文献
[1] 王宗星,冯博杰,高智慧,等.关于林下经济发展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3(4):389-393.
[2] 张盛钟.汀江流域森林生态修复对策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0(1):51-53.
[3] 卢春英,郑建英,张盛钟.龙岩市重点生态区域提升封山育林措施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1(6):71-74.
[4] 翟明普.关于林下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J].林产工业,2011(3):47-49.
[5] 倪竞德,张敏,韩杰峰.关于泗阳县发展林药经济的几点思考[J].江苏林业科技,2012(3):55-56.
关键词:临空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一、廊坊形成临空经济的条件
首都新机场的建设将为廊坊带来新的契机,廊坊的发展一旦有效嵌入临空经济,必能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廊坊发展临空经济大有可为。一是有利于带动廊坊产业结构上档升级,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构筑新的经济增长极。二是有利于廊坊全面对接北京。三是有利于服务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提升廊坊区域竞争力。廊坊作为河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门户,京津经济发展、城市拓展的腹地,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项目承载力、聚集力,为京津外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廊坊建立临空经济区面临的问题
随着首都新机场的建设,针对河北省的临空经济区可以分三个区域:第一个是核心区,大体是环绕临空经济区,包括240平方公里,其中,廊坊220平方公里,占90%以上;第二个是集聚区,把廊坊与霸州以北的地区基本上都规划在区域内;第三个是辐射区,大概有将近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囊括保定的北部和东部以及廊坊除了“北三县”(即三河市、香河县、大厂县)以外的全域。在这样的划分下,廊坊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具有很大的优势,加上廊坊与北京的区位优势,会进一步提升廊坊地区承载较为高端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能力,进一步突出廊坊在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内的经济发展领军者地位。新机场为廊坊带来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同样,廊坊发展临空经济面临着很大的的困境。
(一)廊坊发展临空经济经验先天不足。廊坊是河北省境内唯一没有机场的地级市,与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其他地级市相比,发展临空经济没有任何经验,人才、理论、规划和实践几乎都是空白。发展临空经济,政府、社会和市民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需要提高的空间很大。
(二)临空经济投资力度远逊于北京大兴区。据了解,围绕新机场,北京市将在大兴区榆垡镇建设57平方公里的新航城,机场工程总投资799.8亿元,资本金占总投资的50%。河北省的经济实力不能和北京市相提并论,投资力度将决定临空经济未来的发展潜力。
(三)临空经济发展规划现在还不能和北京对接。廊坊市在2009年,已经开启“临空经济区”的谋划工作,并对“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进行了规划。与此同时北京大兴区也编制了相应的临空经济发展规划,和全国大多数临空经济区一样,一直处于各自发展状态,互不沟通,缺乏统一规划指引,如果京冀两地临空经济发展规划不能有效对接,低水平重复建设及临空经济区竞争而产生内耗将不可避免。
(四)就廊坊现有的资源来看,政府的政策空间、劳动力水平和资本的来源、数量相较北京劣势是非常明显的,唯一的优势是土地。政府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对临空经济区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临空经济区形成的主要的外部制约因素。
三、廊坊发展临空经济的战略规划
(一)目标定位
廊坊临空经济区应把握首都新机场建设这一机遇,充分发挥临空经济的聚集效应、辐射效应等,结合廊坊自身特点打造一个以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产业、服务业等临空经济产业。发展目标着眼于新机场建设、承接首都城市功能转移。对廊坊临空经济区的目标进行有效的定位:
1.空间定位: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化的现代临空经济服务区,合理规划区城镇空间布局。
2.产业定位: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先进制造业。围绕现有优势的食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过不断优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加快现代冶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食品加工、旅游业等现代产业大发展。
3.生态方面:完善生态空间结构体系,联通城市与周边生态资源,形成城市与地区的生态连通,努力建设休闲商务中心。
(二)发展战略
廊坊建设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可以通过:一是:错位分工即在区域中依托自身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竞争;二是:协同发展即打破地区行政划分,与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三)廊坊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战略规划
1.筹建廊坊临临空经济开发区。将固安经济开发区、永清经济开发区和龙河经济开发区整合为廊坊临空港经济开发区,成立拥有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的廊坊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在该开发区运行正常以后,将其申请成为河北省第一家国家级临空经济开发区,以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吸引更多适宜在临空经济区运营的企业入驻。
2.廊坊整体产业发展时序。首先是以航空物流、空港配套、加工制造业作为前期带动,适当的发展与临空经济区配套的商务服务和房地产业;其次通过着重发展高新轻制造业,强化商业商务服务,适当补充科研教育和休闲旅游进行中期巩固;最后是后期成熟即提升科研教育,发展高端商务会展,强化对外贸易,建立科研―生产―贸易―物流产业链。
参考文献:
[1]王晓川.国际航空港近邻区域发展分析与借鉴[J].城市规划会刊,2003(3).
[2]孟建国.我国临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J].市场观察,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