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范文

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

第1篇: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范文

关键词:土壤 重金属 污染指数 评价

中图分类号:X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01-0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土壤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土壤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工业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1-3]。重金属污染具有污染面积大、无法降解、易于迁移的性质。硅矿冶炼厂在炼硅过程中产生大量带有微量重金属元素的粉尘,导致周围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该研究对黎平工业区某硅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当地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及环境质量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采集

黎平县工业区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向,以此为依据共设计了4个采样方位,分别为垂直于主导风向的北向(N)和南向(S),下风向的东向(E)以及上风向的西向(W)。以硅厂边缘为起始点,由近及远分别采集100~300 m范围内的土壤样品。用小铲取表层(0~20cm)土壤5~10个分样组成混合样,现场充分混合后采用四分法弃去多余土壤,最后保留1 kg左右的土壤样品,装入备好的塑料袋,带回实验室。将取好的土样平铺在洁净牛皮纸上,捡出石块、枯枝等杂物后,让其自然风干,进一步用瓷钵磨碎研细并过100目的尼龙筛,装瓶并贴上标签,供分析测定用。

1.2 实验方法

1.2.1 样品前处理

称取0.2~0.3 g(精确到0.0002 g)过100目筛的土壤样品于150 mL三角瓶中,加数滴水湿润,加王水10 mL,在电热板上加热微沸至有机物剧烈反应后,再加高氯酸2 mL,提高温度强火加热至冒白烟,土壤呈灰白色或淡黄色。冷却,加适量去离子水,小火加热除去高氯酸,再用1%硝酸温热溶解,溶解盐类后,仍然用1%硝酸定容至100 mL容量瓶,摇匀,立即转移至聚乙烯瓶中贮存备用。

1.2.2 样品测定

根据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确定过滤液是否稀释及稀释倍数,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样品中锌、铜、铅、镉、铬的含量。具体方法采用国标GB/T 17140-1997和GB/T 17138-1997方法进行测定[4]。

2 结果与讨论

2.1 土样重金属含量测定

通过对土壤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土壤重金属含量。采用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作为评价依据,对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进行污染评价[4]。质量分级标准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纲要(试行)》(1994年)的规定,土壤污染水平等级可划分为5个污染等级[4]。

2.2 评价结果与分析

通过测定土壤数据,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两种方法[5],对调查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由表1的单项污染指数可以看出,该硅厂周围500 m受到不同程度的Cu污染,其中E100 m污染最重;在100~300 m范围的土壤已经开始受到Zn的不同程度污染;在100~300 m范围,除了W300 m外均受到Pb的不同程度污染;在100~300 m范围,各土壤样本Cd的污染达到中度污染程度。

从各样点的综合污染指数可知,硅厂周围土壤都达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样点E100 m、E300 m、S100 m、N100 m的土壤为中度污染,其余各样点均为轻度污染。

从各元素的综合污染指数的测定及对照土壤污染水平分级标准可知,该硅厂周边土壤Cu的污染较严重,为中度污染水平;其他3种重金属均为轻度污染,表明土壤轻度污染,作物开始受到污染。4种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顺序为Cu>Zn>Cd>Pb。

3 结论与建议

(1)实验结果表明,硅厂的粉尘对其周边的土壤造成了一定的重金属污染,在距硅厂100 m范围内Cu、Pb、Zn、Cd4种重金属的含量值最大,随着采样点距离的增加,重金属含量逐渐降低,其中东向污染强度最高,西向污染强度最低。南向和北向在相同距离的污染强度基本接近,由此推测该工业区常年的主导风向―― 西风是影响硅厂周边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的主导因素。

(2)实验结果表明,硅厂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不同。从各元素的综合污染指数看,Cu的污染较严重,为中度污染水平,其余3种元素均为轻度污染。

可见硅矿冶炼与矿业废物不合理排放已经造成硅厂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进一步污染,同时应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治理研究,通过采取生物修复技术、化学修复、物理化学修复[6]等手段净化重金属污染,使其恢复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郑喜川,鲁安怀,高翔,等.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防治方法[J].土壤与环境,2002,11(1):79-84.

[2] 周启星,宋玉芳.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68.

[3] 孙裕生,刘秀英.环境监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7-211.

[4] 国家环境保护局.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第2篇: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范文

关键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分类;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高分子材料――塑料,作为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样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显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塑料进入自然界后难以被自然环境分解,通常完全分解一类塑料需要数十年甚至要上百年的时间。而随着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出现及发展,对于塑料难被自然界分解这个问题带来了希望。本文主要介绍下这种材料的分类以及可能给在一些领域带来的改变。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定义: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能够被微生物(细菌、真菌、霉菌、藻类等)或其分泌物在酶或化学分解作用下发生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2、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类型

按合成方法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2.1微生物生产型

许多微生物能合成高分子,这类高分子主要有微生物聚醋和微生物多糖,具有生物降解性。研究表明,若给予合适的有机化合物作食物碳源,许多微生物都具有合成聚醋的能力。此外,许多微生物能合成各种多糖类高分子,其中有一些多糖类高分子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生物降解性,可望用于制造不污染环境的生物降解性塑料。

2. 2合成高分子型

将脂肪族聚酷和芳香族聚酷(或聚酞胺)制成一定结构的共聚物,这种共聚物既有良好的性能,又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聚乳酸(PLA)和聚乙醇酸(PGA)作为新型生物降解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正日益受到广泛重视。

2. 3天然高分子型

自然界中存在的纤维素、甲壳素和木质素等均属降解性天然高分子,这些高分子可被微生物完全降解。但因纤维素存在物理性能上的不足,因此,它大多与其它高分子,如由甲壳质制得的脱乙酞基多糖等共混制得。如日本以纤维素和脱乙酞基壳多糖进行复合,制得了生物降解塑料,采用流涎法制得的薄膜与普通的PE膜的强度相似,并可在2个月后完全分解,盒状制品75天可完全分解,但目前尚未工业化生产。

2. 4掺合型

在没有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材料中,掺混一定量有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物,使所得产品具有相当程度的生物降解性,这就制成了掺合型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但这种材料不能完全生物降解。目前主要开发改性淀粉与可生物降解或可水溶性塑料的降解塑料合金母料,或以淀粉为主要原料的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可以100%地分解,其分解速度可按要求控制在数分钟到一年的时间。

3、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使得它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将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地球与大自然,为人类创造一个无污染的环境发挥巨大作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医疗领域、农业、包装材料,其他领域。

3.1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医学应用

由于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不击一次手术移出,因此其特别适合于一些击暂时性存在的植入场合根据其临床中的应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1)药物控制释放。在过去20年,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被广泛用于最贡要的药物释放领域。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制成的药物控制释放系统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而理想的情况应是,药物能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加以释放,以满足生理击要。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作为载体的避孕制剂是属于控释、缓释制剂,不但要求制剂中的药物能够恒定释放,并且要求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释药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形状以保证有效释药面积。

(2)外科固定。PGA和PL、作为可吸收的合成缝合线被用于外科固定植入体。随后又增加了其在上肢和下肢的应用和整形外科领域获得了新的应用。日前经过改性的PLGA植入体的性质己能更好地适应肌健、韧带和骨骼复原的需要。

(3)组织支架PLLA的物理化学性能能让它作为象肝这样的软组织,象软骨和骨骼这样的硬组织的支架材料;PC、被用作细胞移植和器官再生的人造支架;PLGA被运用于肠和肝再生,以及骨组织工程上。

3.2在包装领域,人们致力于研制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了以取代现在使用的非生物降解高分了。己商品化的有聚己内醋、聚乙烯醇、聚乙一醇、聚乳酸等。这些高分性能优良,可用吹模、注塑等方法加工,但它们的应用并不广泛,因为价格较高,比常用包装材料聚乙烯、聚内烯价格高4― 6倍。

3.3在农业领域光生物降解聚乙烯农膜可使作物成熟期提前,减少杂草生长。通过提高田间温度增加收成,并使收获期提前。可降解农用地膜可节省灌溉水和肥料的用量,避免残留物对下一季作物生长的危害。这种薄膜还可通过在种植前儿周升高土地温度来杀死病原性细菌,可避免使用某些破坏大气臭氧层的农药如一澳甲烷。在日本已用氧俗生物降解塑料包封的农药,可达到长期缓释高效,减少对河、湖的富营养化。近来日本开发出的壳聚糖塑料降解地膜,强度大,尤污染,成本低,可生物降解,而目降解后的产物对土壤有改良作用。纤维蔚微品壳聚糖制备的功能性杂化纤维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可生物降解,降解产物对人体尤毒副作用。

除上述应用外,生物可降解高分了在其他领域也得到了运用。例如,用合成生物可降解聚醋作包装材料,在洗涤剂粉中用PA、及其共聚物处理废水,在农业土壤中用特种PH BV片来释放杀虫剂,以及在兽医中用PH BV大药丸来释放药物。用可再生资源如玉米、小麦等淀粉生产的聚乳酸,经纺妊成型制得性能良好的纺织纤维,在服装、农业、渔业、卫生、建筑等领域的应用,己实现半商品化。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产品的逐步商业化,生物可降解高分了的应用前景定会更加光明。(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参考文献:

[1] 赵博,对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4月,28

第3篇: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范文

肥西县地处安徽腹地、合肥西南、江淮龙脊,南圩北岗,中落丘陵,四季分明,在农业方面可利用丘陵地理和四季环境的影响可在此发展其优势,而林业在安徽这个农业大省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纵观全国农业的发展趋势,保护环境是首先成为农业面临的重大问题。肥西县地处安徽中部,省会合肥西南,江淮丘陵腹部,大别山余脉由西向东横贯县境,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平均降雨量950~1 000 mm,年平均气温15.7 ℃,无霜期242 d左右;土壤以水稻土和黏盘黄棕壤为主,有机质含量较高,适合多种林木生长。

一、肥西县农业发展现状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林业科学发展,在以往的成功经验之中获得好的方法,回望过去的几年里,肥西的农业发展人民群众有目共睹,肥西农业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勇当全省排头兵,挺进全国五十强”发展目标,紧扣“加强生态建设、促进产业发展”这一主题,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做大做强苗木花卉产业、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全面加快荒山绿化步伐,走出了一条“生态绿县、产业富民”的新路

1.发展模式正规化

生产、管理方法、经营逐渐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

2.造林规模化

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

3.造林多样化

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有的以发展苗木养林,有的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有的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收益。

二、节水灌溉技术大致可分为节水灌水方法、节水输水方法、节水灌溉制度和节水田间辅助措施四大类别。

1.节水灌水方法

灌水方法即田间配水方法。也就是如何将已送到田首的灌溉水均匀分布到作物根系活动层中。所以按灌溉水进入根系活动层的途径,灌水方法可分为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和地下灌溉。

1.1地面灌溉

地面灌溉是古老的传统的灌水方法。它是作为是否节水的比较点,但地面灌溉技术在不断发展、完善后也有许多更节水的方法。

1.1.1 灌水技术要素优化 是指沟、畦规格,入畦(沟)流量和改水成数。合理组合灌水技术要素就会得到节水效果。比如,对于沟灌和畦灌采用较小畦沟尺寸,就可大大提高灌溉均匀度和灌水效率。

1.1.2 新的沟畦灌水工具 由采用虹吸管(用于明渠输水)或闸门孔管(用于管道输水)放水,替代传统的人工渠首开口放水入沟畦。有关实验证明可提高田间水利用率5%-10%。

1.1.3 波涌灌溉 也称间歇沟(畦)灌就是控制放水沟(畦)流量是间歇的,向田间放一段时间后停止,再放一段时间再停止,如此反复,这样可以使沿沟(畦)长度方面水量分布更加均匀。田间水利用系数可达80%-90%,不过推广技术的关键是要有价格低廉的间歇放水配套装置。

1.2 喷 灌

喷灌是通过空中进行配水。对压力有要求,故常用压力管道输水。其明显的优点是灌水均匀,少占耕地,节省人力而且对地形的适应性强等。但受风影响大,设备投资高是其主要缺点。就目前喷灌系统形式有以下几种:

1.2.1 固定管道式喷灌 干管、支管均埋于地下或把支管铺在地面,在整个灌溉季节都不移动,这样管理更省人力、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但是设备投资高,管道(多为UPVC管)系统造价约在800-1000元/亩之间,有的甚至更高。

1.2.2 半移动管道喷灌 即干管固定,支管移动。其优点是可从减少支管道用量,从而使用单位面积投资降低,仅为固定式的50%左右。但缺点是移动支管需要人力并且可能因管理不善,支管道易损坏。

1.2.3 滚移式喷灌支管 是将喷灌支管(多为金属管)用法兰连成一个整体,每隔一定距离以支管为轴安装一个大轮子在移动支管时,用一个小动力机推动,使支管滚到下一。

2.节水输水方法

2.1渠道防渗

就是将渠道过水断面用防渗材料衬护,从而起到防渗作用。渠道防渗所采用的材料种类很多,常用有干砌块石、浆砌块石、砼预制块、现浇砼护面、塑料薄膜、土工膜等,当采用砼护面时,如渠道不大可用“U”型砼渠,这样可以提高输水流量,减小过水断面。

2.2 管道输水

利用管道输水可以避免因水面蒸发及渠床上杂草蒸腾的输水损失。管道输水也可分为高压输水和低压输水。

三、秸秆焚烧的危害

危害一: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危害二: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焚烧秸秆,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庄附近,一旦引发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危害三: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

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危害四: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危害五: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严重破坏一个地区的环境形象。

危害六:污染土壤。

一些农户在向秸秆喷洒燃油后,才进行焚烧,使得燃油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遗留在土壤中,污染了土壤。

四、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办法

1.机械化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机械将秸秆打碎,耕作时深翻严埋,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秸秆腐化分解;另一种是将秸秆粉碎后,掺进适量石灰和人畜粪便,让其发酵,等变质腐烂后取出肥田。

2.作为家畜饲料。

将秸秆通过青贮、微贮、氨化、热喷等技术处理,有效改变秸秆的组织结构,使秸秆成为易于家畜消化、口感好的优质饲料。

3.制取沼气。

稻草秸秆等属于有机物质,是制取沼气的好材料。我国的北方、南方都能利用稻草秸杆制取沼气,尤其是南方地区气温高,利用沼气的季节长。制取沼气可采用厌氧发酵的方法。此方法将种植业、养殖业和沼气利用有机结合起来,适应了现代农村发展的需求,实现了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它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4.用作工业原料。

农作物秸秆可以作为造纸的原料,也可以作为生产纤维板的原料,能弥补木材资源的不足,减少木材的砍伐量,提高森林覆盖率,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

第4篇: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范文

关键词 农业环境;环境污染;农业生态;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266-03

农业环境是指影响农业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1],包括农业用地、用水、大气、生物等。农业环境由气候、土壤、水、地形、生物要素及人为因子所组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环境主要包括农田、森林、草原、灌溉水、空气、光、热及施用于农田的肥料、农药和农机具等。这些农业环境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农业环境综合体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人类创造出生产上和生活上必需的大量物质。当前我国农业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1 我国农业环境现状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当前中国农业环境的2个突出问题。农业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农业资源衰退,自然灾害加剧,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农田、牧场受工业(包括乡镇企业)“三废”污染严重。大量使用农药,造成土壤、水体污染和农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不合理施用化肥,引起土壤团粒结构破坏、地下水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农业环境恶化危害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导致农业减产、绝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业环境破坏不仅会降低农业环境的生产力及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会对气候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进而危害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1 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

1.1.1 工业和城市“三废”的排放,造成工业、城市和乡镇企业污染。工业和城市“三废”是指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废渣、废气。“三废”污染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若不经一定程序的处理,或超标排放到大气、水体、土壤等生态系统中,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容量,由此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三废”污染不经妥善处理,不仅会直接危害环境,还有可能在环境中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由此产生新物质,进而通过不同的途径例如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进入人体,经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而危害人类健康。由于工业生产常产生大量废气,如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氮氧化物、氯化氢、一氧化碳、铅化物、汞化物、铍化物、烟尘及生产性粉尘,会严重污染大气环境。而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会导致水质败坏,破坏水产资源,影响生活、生产用水。

据调查,中国5.5万km河段有23.7%的水质不符合灌溉要求,4.3%的河段严重污染、鱼虾绝迹;受污染的农田面积达666.67万hm2。2000年对30万hm2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发现,其中有3.6万hm2土壤重金属超标[2],超标率达12.1%。

1.1.2 过度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也已居世界首位[3]。在农业生产中,广大农户为片面追求农产品质量,不合理地施用各种化肥,造成化肥大量流失。据报道,我国化肥使用量接近40 t/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 t/km2的安全上限。另外,施肥结构不科学、不合理,导致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中国化肥流失量约占使用量的40%,不仅引起硝酸盐积累,造成土壤污染,而且通过农田径流造成水体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影响到地下水和空气的质量。

农药污泥等农用化学物质也严重污染土壤和大气环境。农药在大气中扩散和流失及在部分农畜产品中残留也较严重。中国每年使用农药约23万t,其中除草剂占17%,杀菌剂占21%,杀虫、杀螨剂占62%,而在杀虫剂中,具高毒性的有机磷农药占70%。目前使用的农药,有些在较短时间内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成为无害物质,而包括DDT在内的有机氯类农药难以降解,属于残留性强的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通过植物根系进入植物体内。农药进入河流、湖泊、海洋,造成农药在水生生物体中积累。在自然界的鱼类机体中,含有机氯杀虫剂相当普遍,浓缩系数为5~40 000倍。尤其是有机农药大量施用,造成严重的农药污染,成为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

1.1.3 畜禽粪便污染。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污染已成为城郊农业环境的主要有机污染物,逐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化合物,尤其是在饲料的氨基酸不平衡、可利用养分低的情况下,含量更高。如肉仔鸡粪便中约含有50%的食入氮及55%的食入磷。这些氮和磷进入土壤后,会转化为硝酸盐和磷酸盐,含量过高会使土地失去生产价值,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使水体的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水体富营养化后,蚊蝇及其他昆虫大量孳生,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水体溶解氧量大幅减少,鱼虾等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此外,粪便中因含有硫化氢、甲基吲哚、脂肪族的醛类、硫醇、胺类和氨气等,所以堆积过久会产生恶臭的气味,危害人畜的健康[3-5]。

患病或隐性带病的畜禽会排出多种致病菌和寄生虫卵,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鸡金黄色葡萄球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流感和马立克氏病毒、蛔虫卵、毛首线虫卵等。据化验分析,畜牧场所排放的每1 mL污水中平均含33万个大肠杆菌和66万个肠球菌;沉淀池内的污水中,蛔虫卵和毛首线虫卵分别高达193.3、106.0个/L。如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大量蚊虫孳生,而且还会成为传染源,造成疫病传播,影响人类和畜禽健康[3]。

1.1.4 新兴设施农业产生的塑料等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地膜覆盖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农业节水,但地膜残留污染的问题比较严重。2005年我国地膜用量超过180万t,地膜年残留量近千吨。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用地膜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2年,每次使用后总有部分地膜因破碎无法清理而残留在土壤中,残膜不能腐烂分解,积累过多,造成农田固体废物污染。有研究资料表明,地膜残留量在60 kg/hm2以上就可使农作物减产10%以上。据一些省、市的调查,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 t/km2,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20%左右。因为残留的地膜不但给田间管理带来不便,而且还极大地破坏土壤的耕层结构,使土壤的理化性状变劣,严重影响土壤的通透性以及水分的上下输导,妨碍种子的发芽、生长,同时还助长了细菌等有害生物的活动、从而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不良,导致农作物减产。

1.1.5 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土壤结构破坏。秸秆焚烧会污染大气,影响大气环境质量。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相当于日均浓度的五级水平。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影响人体健康。焚烧秸秆还会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氮、磷、钾的缺失,农田质量下降,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业收益。

1.2 生态破坏的主要表现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方面。

1.2.1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严重。随着森林的砍伐和草场的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土壤侵蚀日趋严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30%~80%的灌溉土地均不同程度受到渍害和水涝灾害的影响,由于侵蚀而流失的土壤每年高达240亿t。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79万km2,每年土壤流失总量达50亿t,全国总耕地的1/3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面积已达1.3亿hm2;盐碱地逾600万hm2。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黄土高原地区,该区总面积约54万hm2,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45万hm2,其中严重流失面积约29万hm2,每年通过黄河三门峡向下游输送的泥沙量达16亿t。其次是南方亚热带和热带山地丘陵地区。此外,华北、东北的水土流失也相当严重。

1.2.2 农业资源衰退。中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于世界第3位,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绝对量虽然比较大,但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很少。《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00年中国耕地总面积为1 282亿hm2,人均耕地面积为0.101 hm2,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2。由于基本建设等对耕地的占用,目前全国的耕地面积以每年平均数十万公顷的速度递减。而且人均耕地在逐年减少,现有耕地中有近1/2的耕地条件较差或存在某些障碍因素。我国耕地的土壤质量呈下降趋势。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已降至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5%~4.0%的水平。东北黑土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刚开垦时的8%~10%降至目前的1%~5%;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的耕地氮养分过量。由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退化,保水保肥的能力下降。2000年,西北、华北地区大面积频繁出现沙尘暴与耕地的理化性状恶化,团粒结构破坏有很大关系。

1.2.3 农用水源短缺,特别是北方农用水源严重短缺。据报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 200亿m3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 000亿m3的淡水,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2000年,全世界通过下水道和工业管道排放的污水量达16 000~21 000亿m3。由于水质污染导致发病率上升,水生物死亡。据有关专家预测,仅我国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150亿元,1985—2000年我国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 735亿元。2002年山东省近400万hm2农田无水灌溉,50万hm2绝收[6]。

1.2.4 草原不断退化。中国草原总面积约3.53亿hm2,可利用草地面积3.12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居世界第四位。但由于长期对草原资源的自然粗放式经营,我国草地累计退化面积已达6 670万hm2,并且沙化、碱化、退化的状况有加剧趋势。内蒙古和青海许多牧场的产草量比20世纪50年代下降了1/3~1/2,而且质量变劣。

2 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农业环境是自然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具有广泛性、整体性、区域性的特点。农业环境遭受污染,制约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构成了威胁。因此,应当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农业环境被污染和破坏,对于已经污染的农田,应当尽快恢复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力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7]。

农业环境保护就是利用法律、经济、技术的各种手段,使农业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维持良好的状态,防止其遭受污染和生态破坏。其是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综合措施。

2.1 制订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的技术经济政策

强化农业环境管理,制订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规,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管理体制。农业、林业、水利、环保、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农业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保护与建设的监督。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的环境管理,严格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2 及时处理农用污水、固体废弃物,防治工矿企业“三废”污染

有机物、酸、碱及无机盐的污染主要来自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因此,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处理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做到达标排放,控制污染物进入农业环境。在农业生产中,特别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禁止进行污水灌溉和使用农用污泥,也是保护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7]。

工业废渣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但其也是一种自然资源,应合理开发利用,以开辟新的原料来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废渣堆放场所,要有防止扬散、流失等措施,以防止对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7]。凡已有综合利用经验的废渣,如高炉矿渣、硫铁灰、钢渣、煤灰粉尘、电石渣、赤泥、白泥、洗煤泥、硅锰渣、铬渣等,必须纳入工艺设计、基本建设与产品生产计划,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不得任意丢弃。

工业布局和选择厂址时,需充分考虑工业“三废”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如工业企业一般应避免布置在城镇居民区的上风向和水源上游;一些污染较大的工业如冶金、化工、造纸业要远离城市中心;大工业企业与生活区间要有适当的隔离带,以减少环境污染的影响等。大力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开展“三废”综合治理,是防治工业“三废”污染、搞好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

2.3 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和高选择性新农药,研究农药加工和新的施用方法

防治农药污染,积极推广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在农药污染防治方面,除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外,还应采取多种措施。一是调查研究各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及时预报,在关键时期适时用药,减少用药次数。二是研究推广先进的喷雾技术,改进农药剂型,开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易分解的农药,提高防治效果。三是推广采用生物防治、人工防治、生态防治、营养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大大降低农药的污染。四是对农药残留超标的农田,改为制种田或改种经济作物、花卉、苗木,减少对粮食、蔬菜的危害,保护人体健康[7]。

2.4 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化肥污染

一是防止化肥污染,不要长期过量使用同一种肥料,掌握好施肥时间、次数和用量,采用分层施肥、深施肥等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二是配合施用化肥与有机肥,增强土壤保肥能力和化肥利用率,减少水分和养分流失,使土质疏松,防止土壤板结。三是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增施磷肥、钾肥和微肥,降低农作物中硝酸盐的含量[7]。四是制定防止化肥污染的法律法规和无公害农产品施肥技术规范,使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肥料的施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效控制化肥对土壤、水源和农产品产生的污染。

2.5 加强农业环境监测,防治重金属污染

土壤一旦遭受重金属污染,则很难修复。因此,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对于已经污染的土壤,要采取相应措施,阻止污染物进入食物链。一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定期监测,做好基本农田保护,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二是在已经污染的土壤上,选择种植抗性强、富集量小或不进入食物链的农作物。如玉米不易吸收残留重金属且有抗性较强,瓜果类和根茎类蔬菜对重金属残留的吸收量较小,也可选择种植。或将污染农田改为制种田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如棉花、花卉、苗木等。三是通过施用碱性肥料提高土壤pH值,使重金属生成沉淀,或者施用有机肥及抑制剂,使重金属形成络合物,降低其有效态含量。四是采取各种农业措施,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状态,促进重金属迁移转化,减少重金属危害[7]。

2.6 加强生物卫生防疫,防治禽畜粪尿污染

养殖场在治理规模化禽畜粪尿污染时,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制订标准,规范管理,对禽畜粪尿进行生物化处理,采用生物技术,利用有益的微生物对禽畜粪尿进行高温发酵腐熟,将粪便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农业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的冲击效应是全方位的,涉及到了以人为中心的整个食物链的安全,环境污染不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危害,而且还具有遗传作用。因此,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 参考文献

[1] 农业大词典编辑委员会.农业大词典[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8:1193.

[2] 阿怀念.农业环境污染的途径及治理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2002(8):44-45.

[3] 陈慧萍,吴景央,许永江.浅谈沼气工程在改善养猪业污染中的作用[J].福建畜牧兽医,2003,25(5):9.

[4] 刘波.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措施[J].甘肃农业,2004(3):35-36.

[5] 纪雄辉,鲁艳红,郑圣先.湖南省畜禽粪便污染及其综合防治策略[J].湖南农业科学,2006(3):123-125.

第5篇: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措施

中图分类号:S6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镇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用水矛盾日益尖锐,缺水问题更加突出。而农业作为我国的用水大户,用水量约占水资源总量的65%,农业用水浪费十分严重。节水农业是指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从而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达到高效益产出目的的农业技术措施。农业节水技术的合理利用,会提高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达到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的效果。

二.农业节水的必要性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粮食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量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4。随着人口的增长、城镇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用水矛盾日益尖锐,缺水问题更加突出。而农业作为我国的用水大户,农业用水浪费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灌溉水利用系数低;自然降水利用率低;初步改造的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仅占全国灌溉面积的30%;因此,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2.发展节水灌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用节约农业用水量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用水,从源头节水,严格控制上游用水,减少灌溉用水量,有利于遏制地下水进一步超采和减少地质灾害。同时,可以缓解下游用水紧张矛盾,遏制下游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逐步恢复和保护生态提供支持。

三.国内外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动态

节水灌溉技术是当前世界各国在农业灌溉技术发展方面的焦点。在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上,国外以微灌中的渗灌出现得最早。在1860年,德国首次利用了排水瓦管进行地下渗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地下渗灌可使种植在贫瘠土壤上的作物在产量上增加倍余。1920年,在水的出流方面实现了一次的突破,并且成功研制出了一种带有微孔的陶瓷管。而这种带有微孔的陶瓷管能够使水流沿着管道从孔眼输送到土壤。在1923年,苏联和法国同时也进行了管道灌溉研究实验。而荷兰与英国则应用管道灌溉技术灌溉温室花卉与蔬菜。二战后,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塑料灌溉管道。由于塑料灌溉管道易于穿孔,且连接方便、价格低廉,使节水灌溉系统在管道输配水技术方面实现了第二次较大的突破。基本形成今天节水灌溉的技术体系。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色列研制成功了长流道管式滴头,使在滴灌技术的输配水发展中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很多国家对节水滴灌技术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使节水滴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

1. 喷灌技术

喷灌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动力设备、水泵、管道等)将水加压后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的喷洒在田间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溉方式。和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喷灌可以节水30%――50%,并且灌溉均匀度高,节省劳力50%。推广先进的喷灌技术,使农业灌溉喷灌化,是节水的霞要措施之一。我国70年代开始发展喷灌技术;80年代喷灌面积达60万左右;90年代全国约已形成喷灌面积80万ha,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节水、增产效益;当前我困灌溉设备生产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按性能、可靠性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

2.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是利用塑料或混凝土等低压输水管道代替输水土渠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作物,以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的技术措施。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有移动式、固定式和半同定式王种.常用材料有PVC管、水泥沙管、现浇混凝土管等。其优点是:输水快,灌水及时,管道输水利用率可达95%――97%;节能增产,省时省上省地;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便于推广。缺点是维修不太方便。

3. 渗灌技术

渗灌技术是当代国际上最先进。最有发展前途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它是利用埋设在地下的透水管道,将灌溉水直接的送入作物根层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喷灌、滴灌等地表灌溉造成的地表蒸发和水土流失等现象在此技术中不会发生,渗灌技术还能使土壤疏松、土壤肥力提高、地表温度增加.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因此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发展推广的商效节水灌溉技术。

4. 储水灌溉 技术

土壤属多孔介质在0~100cm的土层中,由于耕作施肥等农事活动土壤孔隙一般变化在40~50%之间,也就是整个土体差不多有一半是孔隙,而这样大的孔隙除容纳必要的空气外,主要是承纳作物赖以生存的水分即土壤水。储水灌溉的原理就是利用土体内的孔隙储存一定量的水分,尤其是增加深层土体内的容水量,这样可使根系下扎,较多的利用深层土壤水。在储水灌溉条件下即使表层土壤处于干燥状态下,作物并不受旱从而减少棵间土壤蒸发量。储水灌溉可在用水不紧张的季节向休间地内灌水,把水存储于深层土体内,供作物生长期使用,减少了生长期灌水次数,并大大缓解了用水高峰期的矛盾。

五.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对策

1. 提高节水灌溉认识

农业灌溉用水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在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方面,必须加强水危机的宣传工作,推动全国人民养成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的习惯,充分利用杂志、简报、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标语、移动宣传车、网络等,整改以往漫溉、喷灌等粗放型用水方式,转向集约型节水灌溉方式改变。采用科学灌溉设备并实施扶持政策;大力鼓励和提倡节水行为,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在作物栽培上,主要针对农作物生长的特点,推广节水,营造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2. 节水灌溉符合农村实际

为了进一步推动节水灌溉持续、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把科学规划摆在位,本着“因地制宜、分期开发、注重实效、突出重点”的原则,从全局和长远着眼,严格管理、慎重决策,以保证节水灌溉建设的合理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不仅是技术问题、工程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节水灌溉技术只有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才能能得到广大农民的真正拥护,才得意持续快速地发展。按照地面水灌溉区、山丘区和井灌区进行节水灌溉技术改造,结合各个地区经济条件确定重点发展及管理模式。

3. 灌溉系统多功能化

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是以资源合理配置、水分高效利用为宗旨,实现最大限度提高设施的利用和产出效率的目的。因此,多方位服务的功能必须应用于灌溉系统中。目前应解决的问题是:进行微灌条件下水、肥、药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包括精量注肥技术及设备、水动精量注肥器、精密低成本文丘里流量计等;研制在微灌系统中具有最小结晶度的液体肥料, 针对不同作物、不同蔬菜和不同果树研制相应的专用液体肥料以最优产量和品质及防止地下水污染为目标的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等,都是我们今后发展微灌事业要重点加以研究和解决的。

六.结束语

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以农业节水为中心,具有很强综合性的体系,其实质是解决农作物需水和农业用水等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实现了农作物高产高效。通过对农业用水需求进行有效调控,削弱低效益膨胀型的用水需求,杜绝无效益浪费型的用水需求,促进节约农业用水的需求,从而推进节约灌溉技术发展。我们应大力宣传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形成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孟小涛,王春生.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9.6.

[2] 金桂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9.

第6篇: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范文

关键词 集水技术;农林业;现状;问题;应用前景;干旱半干旱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196-02

集水技术是指通过整地措施或雨水径流调控,截留聚集地表径流或汇集有效降水入渗到植物根部,把雨水径流转化为土壤水,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使局部地面土壤水分富集,供植物生长利用[1]。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外来河流、干旱土地的径流溪和偶然的降雨。其中只有1/3的干旱地区会出现径流和渠流[2],由于区域缺水,严重影响当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因此提高雨水与地表径流的利用率才能有效解决干旱地区缺水问题。

集水技术具有3个共同的特征:一是由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缺少地表水,集水技术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雨水[2];二是集水技术主要用于农业与林业,以提高粮食产量与树木成活率为主[3];三是由于蓄水容积、集水区面积和投资上的规模都比较小,集水技术特别适合一些贫困地区使用[4]。

1 集水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应用现状

4 000多年之前,以色列的纳巴特人对岗坡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增加了径流,同时用石头筑成了石坝,使径流汇集到了地势较低的地块,使原本降雨量少的地区的农作物也能像其他正常地区的一样生长,创造了集水措施的历史[5-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很多处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国家都在实行集水技术,建立了微型和较大规模的集水蓄水系统,为人类、牲畜的生活及农作物的生产提供便利。例如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东南部的一些城市,他们使用蓄水池集聚收集径流,并对其进行有效利用[6]。科学家发明了“沙沟集雨法”,即在栽植农作物的地块,每间隔一段距离开挖一个长、宽、深分别为5、1、0.8 m的深沟,再将具有很强渗透力的沙子和砾石填满深沟或略低于四周,如此便可以有效对雨水进行蓄积,农作物也可以很好地利用,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增大,同时也增加了水分到达土壤的深度[8]。例如,在巴基斯坦,人们利用两边各1 m的斜坡进行微白金合欢的种植,利用的就是斜坡集流原理[9]。在库布齐沙漠人们分别采用生物、物理技术提高雾水、露水利用效率,来提高土壤含水率[10]。国外学者除了研究自然坡面的集水技术之外,还利用各种化学措施来减少坡面的水分渗入,如在伊朗,人们利用沥青的防水作用,减少坡面水分的渗入,使大量的水分集中流入栽有刺槐和圆叶白蜡的梯田中,对树木的生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11]。用钠盐喷涂土壤表面汇集降水并结合滴管种植农作物,效果良好[12]。

在我国,集水技术在黄土高原应用最为广泛,其中比较成熟的集水技术主要有2种,一种是在田间建造微型的集水面或者是对耕作的措施进行改进,使大量的降水和径流能够有效储存在土壤中,使雨水一到达地面就能被拦截并入渗到土壤中去;另一种就是利用人工修建的集水面或是自然的集水面,将雨水或地表径流收集起来,并将收集起来的雨水和径流贮存起来以供需要时进行灌溉和饮用。在我国云南干热河谷地区利用“截流竹节渗沟”技术来提高土壤湿润期[13]。同时,通过整地技术来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在国内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反坡梯田、隔坡梯田、鱼鳞坑、水平沟、带子田、V型集水坑等整地技术[14]。我国北方通过采用“地膜集水技术”提高旱生玉米的产量[15]。同时,我国学者在集水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同样也取得了大量的显著的效果,例如新疆林业科学院利用集水技术,使降水量严重不足的准噶尔盆地莫索湾有降雨或是有积雪融化的水仅在3 mm时都能够形成微域径流。王斌瑞在年降水量不足400 mm的半干旱地区,通过采用径流集水措施,改善树木土壤水分,使当地每年的土壤含水量大于1 000 mm,有效促进了当地林木的生长,在抗旱造林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2 集水技术主要的研究内容

2.1 集水区

集水区是整个集水技术中的最重要的区域,是直接收集径流和雨水的区域,集水技术的好坏直接由集水区来体现。集雨面一般设置在坡面上,但是由于技术的创新,现在的集水区可以设置在屋顶、硬化路面、塑料大棚等处[16]。

2.1.1 集水区尺寸的确定。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尺寸的选择,此方面的研究比较广泛,大致可以分为3种方法,一是根据集水区和蓄水池的比例,该比例一般在1∶(1~6),比例过小将导致土壤深层渗漏,造成水资源浪费;比例过大雨水会溢出蓄水池,致使植物滞留在水中的时间太长而出现缺氧等问题[17]。二是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在气候因素相对稳定的特定地区,在同一坡面上,一般集水面积越大,集水量也越多,例如对于树木来说,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水量不同,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就要求集水区的面积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应该有一个适宜的值[18]。三是根据当地的降雨量,降雨量较小的地区,就要加大集水面的规格,其规格越大,形成的径流在地面上的流动距离越长,越容易入渗到集水面土壤中。因此,在选择集水面尺寸时,必须根据地理情况、降雨量、供给的植物等综合考虑,选择适中的值[19]。

2.1.2 防渗措施的选择。集水区表层一般可分为不透水的天然地表层和容易透水的土壤表层。如果存在不容易透水的地表层,如岩石露头表层,一般在露头的下坡处直接设立蓄水池,并在一些大的裂缝上浇筑水泥、沥青即可[20]。防渗措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一般土壤表层为集水区的情形。目前进行的处理措施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地表物理处理。对集水区表面进行压实、平整直至光滑是最常见、最简单的方法,尤其是在壤土或黏壤土上。此种方法在澳大利亚已有实际的应用[21]。而在我国黄土高原试验点上也证明了此种方法有一定效果[9],但是集水效率不高,耐久性比较差。同时,需要大量时间和劳力来整平地表,使此种方法不能广泛应用。用覆盖的方法来处理集水区地表的研究也很多,例如塑料薄膜、防腐金属板、异丁橡胶或玻璃纤维、用草纤维或聚丙烯编制草席[22]、砾石盖塑料衬板、水泥或混凝土等均已被研究用于集水区覆盖物。虽然这些材料能够防止一定的水分蒸发,但是受到成本和生物的干扰。而且塑料薄膜等一些软质材料寿命比较短,风化后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23]。二是地表化学处理。地表化学处理就是利用化学材料来处理地表使土壤对水具有排斥作用,加大集水区收集的径流量。目前很多国家都在使用此种方法。现在常用的化学材料主要有沥青、石蜡、钠盐、硅酮、有机硅、土壤稳定剂和防蚀剂等。其中,应用最多的主要是钠盐,由于其具有可以使土壤中的黏粒分散、减少空隙、降低渗漏、有效抑制杂草生长等特点而备受关注。石蜡、沥青以及硅酮等可直接阻塞土壤孔隙,降低入渗,目前在澳大利亚等国均已被应用[24]。沥青中加入土壤稳定剂和防蚀剂可以减轻沥青对土壤水分的剥蚀作用,可加强土壤的稳定性,防止土壤侵蚀。同时一些高效、无污染、价格低廉的高分子化合物,例如有机硅,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应用比较广泛,适合在全国推广使用[12]。吴普特在对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时,对几种新型集水材料进行了试验,发现集水效果较好的是HRC土壤固化剂和沥青玻璃丝油毡[25]。使用化学药品作为防渗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措施,现在黏土、水泥混合防渗也一直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

2.2 输水方式

集水区和蓄水设备之间要进行很好地连接,以便对其进行利用。输水管道的材料选择一般需要考虑永久性,钢管、塑料管、钢筋混凝土管等都是常用的材料。渠道由于自身条件一般设置在地面上,因此防止渗漏、防止蒸发、防止杂物堵塞为主要的考虑对象[26]。

2.3 蓄水设施

2.3.1 蓄水设施的分类。根据国外学者对于蓄水设施的研究,可以将蓄水设施分为两大类:一是入渗池。从集水区收集径流汇集到入渗池贮存于根系区土壤中供植物吸收利用。在入渗池中可以栽植1株树或一年生作物。此种技术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得以广泛的应用,有较高的利用率,单位面积的作物产量较高,但单位总面积的产量比较低。二是蓄水池,从集水区收集的雨水,一部分用于灌溉,剩余的雨水引入地面蓄水池,等到缺水时期使用或用于家畜饮用等,此种方式十分普遍。但是无论采用哪种蓄水设备,防渗密封都是必不可少的,一般用于集水区防渗的方法都适用蓄水设施[27]。

2.3.2 抑制水分蒸发。蓄水设备的蒸发问题是很严重的,抑制蒸发就等于增加供水量,此问题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抑制蒸发一般包括2种:水面蒸发与土面蒸发。抑制水面蒸发常用的方法是在水面添加覆盖物,对于蒸发量小的地区可简单覆盖秸秆等覆盖物,对于蒸发量大的地区,可直接覆盖或采用自动扩散在水面上以形成密封层的化学制剂,减少发生气化现象的固态板等。目前使用化学制剂和石蜡、聚苯乙烯、轻质水泥;制成的板或连在一起的漂浮筏已开始使用,在减少蒸发方面逐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西南非洲采用填沙和砾石的办法用于减少蒸发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在干旱半干旱地区,1/4~1/2的水分是在土壤表面蒸发掉的[8]。在土壤表面布设不透水的挡水布或抑制蒸发的覆盖物是常用方法。一般用于此方面的材料是由少孔物质构成,如石油、沥青、胶乳、塑料薄膜等。或者1层5~25 mm厚的多孔物质,如植物残体(秸秆、树皮、锯末等)以及煤渣、砂或砾石组成的覆盖层,都不同程度地起到控制土面蒸发的作用。

3 集水技术的问题

尽管集水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基本趋于成熟,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较多局限,主要表现在:一是集水技术关键在于有效拦截雨水。集水技术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雨水,其受当地年降雨量和旱季持续时间的制约,在遇到年降雨量很低的干旱地区,此种措施就难以取得成效,因此对旱、湿季雨量鲜明的干旱地区,有效拦截雨水就成为关键措施。二是防渗材料及其造制着集水技术的广泛应用。由于大部分防渗材料的耐久性都很差,除了需要按时保养,还需经常更新。材料价格越低的,寿命越短。另外,某些防渗材料尤其是化学制剂,还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因而在使用时同样受到限制。三是年降雨量不均匀地区雨水的分配处理问题。对于树木等需水量比较大的植物,需要防止其长时间处于积水和缺水的状态,合理灌溉或防止水分深层渗漏,就需要有与之配套的雨水调配工程。因此,在很多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部分季节性干旱地区集水技术都被限制使用。四是先进的集水技术未能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部分科学技术含量高的集水技术由于投入资本较大、结构复杂、不易被广大人民接受等,尚未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4 集水技术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虽然集水技术的研究发展接近成熟,但是仍然需要继续完善,一是对集水技术方法进行长期的实践和研究,要针对不同类型区域进行较大面积的农田试验,以了解各种集水措施在不同经济条件下的效率与生命力,尤其是要针对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深入的可行性评价,才能对其潜力做出评价。二是当每年的雨季收集大量的雨水入渗到土壤层内,并进行一年生的浅根性植物与多年生的深根性植物混植,既可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又可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三是研究造价低廉且技术完善的集水系统,即建造与集水区配套的蓄水设施,再利用各种管渠将水引入用水点的工程,建立一个集水+蓄水+灌溉三位一体化的集水系统是今后的又一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尤其是干旱比较严重、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尽管集水技术在各个组成部分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但是集水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世界科学的发展,此种集水技术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已经成功地将集水技术应用到林业的生产中去,并获得了良好的收益,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和林业的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5 参考文献

[1] 英.雨养造林的几种集水保水技术模式[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7(6):139-140.

[2] 陈洪松,明安.黄土区坡地土壤水分运动与转化机理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03(7):513-519.

[3] 魏天兴,余新晓.黄土区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水分供需关系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2):185-189.

[4] 王文龙,穆兴民.黄土高原雨水人工汇集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4(2):77-81.

[5] 王克勤,孟菁玲.国内外农林业集水技术的研究进展[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6(4):110.

[6]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More Water for Arid 1.nads Promising Technologies and the Research[M].Washington.D.C,1974.

[7] 尹柞栋.径流林业一旱源署光[J].国土绿化,1994(3):33-34.

[8] CRITECHLEY W.Building on a tradition of rain water harvesting[J].Appropriate Technology,1989,16(2):10-12.

[9] SHANAN M I,苏文锷.汇集径流造林[J].林业科技通讯,1987(12):31-32.

[10] MELESSE A M,SHIH S F.Spatially distributed storm run off depth estimation using Landsat images and GIS[J].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02(37):173-183.

[11] 饶本强,吴易雯.库布齐沙漠不同发育类型人工结皮对露水凝结作用的比较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1(12):159-164.

[12] MEHDIZADEH.Review of Entrepreneurship Features Among Industry Owners[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10:14-15.

[13] KARPISCAK.Microbial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by Small Scale On-Site Subsurface Wetland Treatment[J].STJD,2003(6):102.

[14] 拜得珍,纪中华.浅析干热河谷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土壤工程技术[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272-275.

[15] 韩蕊莲,维杰.黄土高原人工整地与抗旱造林技术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8):1331-1335.

[16] 张晓辉.地膜集水技术在北方旱作玉米栽培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23):6151-6153.

[17] 苏德荣,冯会胜.埃塞俄比亚的集水技术[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8):101-104.

[18] 彭祚登,宋廷茂.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集水造林技术研究应用的现状及其发展动向[J].世界林业研究,1996(3):29-34.

[19] 余新晓,陈丽华.黄土高原坡面集水工程的抗旱造林技术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8(1):24-31.

[20] J.梅迪纳(墨西哥).干旱地区表面径流和非常流河川径流集水方法[M]//水土保持手册.[出版者不详],1978.

[21] FRITH J L.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roaded catchments[M]//Proc.Water Harvesting Symposium,1974:122-127.

[22] MYERS L E,FRAISER G W.Asphalt fiberglass for precipitation catch-ments[J].Range Management,1974,27(1):12-14.

[23] 季元祖.三水(集水、保水、供水)造林技术集成应用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24] 尹祚栋.径流林业一旱源署光[J].国土绿化,1994(5):33-34.

[25] 吴普特.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第7篇: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范文

【关键词】川冬菜;绿色;厂前质量控制

中独特风味和口感,已远销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相关研究也比较多,如川冬菜工厂化、规模化加工生产技术方面和家庭式作坊式生产技术方面的质量控制研究报道较多,但川冬菜生产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川冬菜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的研究报道较少;运用厂前质量控制措施解决冬菜产品质量问题未见报道。因此,本文将根据食品卫生安全质量要求,按照食品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和绿色食品生产规范要求,分析川冬菜产品存在农药残留、产品中夹带泥沙、产品微生物感染超标等质量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按照规程生产合格的冬菜绿色食品[1]产品,以利川冬菜长盛不衰稳定发展,促进四川经济可持续发展。

1.川冬菜生产及质量控制现状

川冬菜[2]主要有南充冬菜、资中冬菜和宜宾芽菜等,都是以芥菜为原料,需经20道工序,历时1-3年腌制而成,是一种半干态腌制类咸菜,产品菜型均匀,呈褐黑色、油润、有光泽,产品香气浓郁、味道鲜美、质地脆嫩、咸淡适口,产品富含氨基酸、乳酸、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川冬菜既可作为餐桌上的小菜,又可作为烹饪的铺料使用,是中国名特产品之一,是四川四大名腌菜[3]之一。据报道,资中县2011年已发展到15万亩种植面积,企业年加工能力在10万吨左右,年销售收入约5亿元。现在,川冬菜年产量已达90多万吨,占到我国冬菜年产量的50%左右,年产值已达40亿元,川冬菜主产区已把冬菜作为农户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来发展。

所谓绿色食品,是指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4]。简言之就是指安全、营养、无污染类食品。其来历是由于农业实现了大规模的机械化,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这虽然实现了农作物的丰产,但是农用化学物质通过在土壤和水体中的残留,造成有毒物质积聚,并通过物质循环进入农作物和牲畜体内,最终有害人体的健康。川冬菜作为传统食品,在原料生产中极少使用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而现代生产未能回避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因此,川冬菜原料的质量控制就成为其能否继续保持优质食品的关键。

产品的质量控制,以产品生产厂为中心分为厂前、厂中和厂后三个环节。厂前质量控制,是指产品原料入厂之前的质量控制。这是产品质量控制的起点。三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是相互连贯的,环环相扣的,只有三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达到最佳效果,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才能创立产品品牌,才能延长产品的生命期。厂前质量实际上是川冬菜的原料来源质量。原材料质量是产品质量的第一个也是最基础的问题。尽管川冬菜发展迅速,其品牌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但在对生产厂家的调查中发现,部分厂家产成品存在农药残留、泥沙污染、有害微生物感染,是川冬菜生产厂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制约酱腌菜申报绿色食品的关键问题之一,影响着川冬菜实现品牌、效益、质量同步上升,说明川冬菜还面临着一个较大的质量提升的空间。

2.川冬菜质量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多厂家的实地考查,运用全面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分析理论分析,川冬菜产品质量问题主要有农药残留、夹带泥沙、微生物感染超标等质量问题。

2.1 农药残留质量问题

川冬菜农药残量[5]是质量问题中最关键的问题。其生产过程是,原材料经种植、采收、晾晒初级脱水、检验收购,入厂后经搓揉炒盐(用盐量8-13%)、腌制发酵再脱水(脱水至含水量8%左右)、调味、装坛、晒坛发酵、调味、包装等工序制成成品。由此可知,入厂后的各个生产加工环节均不存在农药污染源,产成品中残留的农药主要来自于产品原材料入厂前的污染,即种植生产环节的农药施用。同时,原材料采收后,在入厂的检测环节,亦因原材料检测量大,多采取抽样检测方式进行,故不能彻底控制残留有农药的川冬菜原材料入厂,造成产成品中残留农药超标。

造成川冬菜农药残留的主导原因是川冬菜种植收购模式。以农户零星种植,生产企业自由收购的模式,是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尽管川冬菜种植生育期短,仅90-100天,主要防治病虫害为蚜虫和病毒病等,防治应该相对简单,但种植农户以自身农业种植经验施用农药,无农药施用指导、监督、检查人员和施用备查资料,使种植中的农药管理、指导施用、监督检查处于失控无序状态,造成原材料农药残留。生产企业与农户签订“公司+农户”合同形式的种植收购模式,是川冬菜农药残留的次要原因,尽管公司与农户签订的合同中明确有原材料的质量要求,甚至明确了农药的残留量问题,但这种合同形式的种植收购模式,公司更注重的是原材料来源和收购价格的稳定性,农户对种植管理和农药施用仍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公司对种植中的农药施用指导、监督、检查不能及时准确到位,加之抽样检测的不彻底性,造成川冬菜原材料农药残留。

2.2 泥沙污物质量问题

川冬菜原材料收购入厂后在发酵池内、发酵坛内发酵,在操作平台上揉搓、调味、包装,没有与泥沙污物接触的任何机会,因此,产成品泥沙污物来源于厂前环节,原材料在采收、晾晒和运输环节与自然地面接触是夹带泥沙的原因,大风、雨天采收、晾晒和运输,更易造成在原材料中夹杂泥沙。况且,为保障产品的生产质量,减少生产成本,多数生产厂家,从芥菜原材料采收、晾晒、运输直至产成品的加工完成,均未进行任何淘洗,少数生产厂家,即便淘洗,易只能在腌制脱水加工工序完成后,利用腌制盐水进行淘洗,此时泥沙已溶解于盐水中,用含泥沙的盐水淘洗,自然不能洗净冬菜中泥沙。因此,原材料一旦夹杂泥沙将长期滞留于产品加工的各环节直至产成品,影响产成品的合格率,影响产品品牌形象。

2.3 微生物感染

通过微生物发酵途径可以生产一些风味食品,但是有害的微生物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安全隐患。川冬菜微生物感染主要存在于种植环节中的施肥生产技术环节和粗加工的晾晒脱水环节[6]。在目前的川冬菜种植收购模式下,原材料种植成熟采收后,将在基地或农户家进行自然风干晾晒脱水(脱水至原重的20%)后运输至生产厂家进行生产。川冬菜种植中的施肥尤其是追施农家粪水肥,尚基本沿袭传统方式进行,施肥不到位,易施于冬菜叶基凹陷处集存,导致在采收后的潮湿环境条件下,易感染大肠杆菌和霉菌微生物;粗加工晾晒于污染的竹竿、树杈、地面上,易感染霉菌类微生物;如若晾晒湿度(含水量在13%以上)超标,可为微生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感染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造成初级脱水原材料的腐败变质,影响回收的初级脱水原材料质量,降低回收成品率;甚至可能将感染的不良微生物带入后续加工环节,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

2.4 其它沾染物

川冬菜收购原材料中,甚至产成品中发现夹带、残留有纸屑、塑料屑、草绳、树枝、树叶等普通沾染性异物,影响产成品质量;尤其原材料沾染油污的严重问题,将可能导致产品后续腌制发酵、晒坛发酵工序的无法正常进行,导致产品腐败变质,影响产品合格率。食品生产人员质量意识不强,抽检人员检测不到位是造成原材料或产成品中夹带沾染异物的主要原因。厂中生产是在操作平台、发酵池发酵罐中进行,按食品GMP认证条件生产,不会带入,厂后产品已在包装容器中不会带入,主要还是来源于采收、晾晒和运输等厂前环节。部分鲜冬菜的采收环节使用草绳捆绑搬运,致使草绳遗留至收购的原材料中;鲜冬菜自然晾晒脱水环节,掉落的树枝、树叶夹杂于收购的原材料中;运输容器的油污污染是造成原材料二次沾染油污的主要原因;至于纸屑、塑料屑的沾染可能存在于原材料入厂前的各个环节。

3.川冬菜绿色发展质量控制措施

3.1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是实现绿色川冬菜厂前质量控制的根本措施,也是川冬菜生产厂家掌控厂前质量控制主动权的主要措施。川冬菜生产厂根据绿色食品生产的技术规范要求,就近筛选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环境质量[6]均满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要求区域地块,所选择的地域最好能达到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生产的技术要求,采取租用土地的方式或定向种植的方式与农户签订合同,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签订合同的农户可在生产厂制定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的框架下进行种植、风干晾晒、运输等厂前技术操作,种植生产中农户执行生产厂制定的“统一选择品种、统一安排播期、统一育苗移栽、统一防治病虫、统一规范栽培”的“五个统一”制度。采用租用土地的方式建设的基地,种植产品直接归属生产厂;采用定向种植的方式建设的生产基地,生产厂可采取“统一价格、统一收购”的方式获得种植产品。这种新型“公司+农户+基地”的川冬菜种植模式,使生产厂家拥有了厂前质量控制的主动权,有利于冬菜原料主产区域地方政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户增收致富;有利于生产厂家引进、实验、推广国内外先进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次性施肥技术、精准施药技术、离地采收技术等。“五个统一”制度的执行,为农户创造了学习先进种植技术的条件和氛围,种植农户拥有了绿色食品生产的技术支撑,可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节约成本,增加产值;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为生产厂家提供稳定、价廉、质优、足量的原材料保障。

3.2建立人员技术培训制度

厂前质量控制,重点在农民,关键在生产厂家的质量管理人员。任何完美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与执行,均离不开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川冬菜生产厂要充分引进储备技术人才队伍,由专业技术人才制定详尽的绿色食品各项生产技术规程,制定食品安全追溯的奖惩制度,尤其是建立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制度,负责培训生产操作人员,增强所有生产人员的食品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操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为厂前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执行,建立强有力的外部软环境。

3.3杜绝农药残留和微生物感染

产成品农药残留问题,是食品安全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食品上产企业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产品原料生产实施质量追溯制。控制农药的施用种类、施用量、施用时间、施用方式是控制农药污染的具体操作措施。川冬菜生产企业要指导农户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遵守农药使用技术规程,明确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提倡使用的农药品种、有限制地使用中等毒性农药品种;严格根据施用农药有效成分含量,精准调配农药施用量;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当年当季的温度湿度等气候情况确定施用时间和施用方式;明确在采收前20天禁止施用任何农药;并指定技术人员监督、登记农药的使用情况,将农药施用纳入原材料回购合同,建立种植人员的培训制度、种植过程的物资施用登记制度和奖惩制度。

为防止原料厂前微生物感染,生产企业应指导农户在种植生产技术环节,一定要按照制定的生产技术规程实施,严格执行施用腐熟的粪水追肥,施用于距窝穴5-8cm的地方,不能距窝穴太近或沾染冬菜茎叶;四川地区冬菜种植多为菜-麦套种[7],不利追肥,最好采用先进的地膜覆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次性施肥技术,后期不再施用追肥;粗加工的晾晒脱水环节宜选择干净干燥的竹架、水泥架或不锈钢架进行晾晒,避免与地面的接触,避免不洁净、潮湿、不通风的环境,避免感染不良微生物。推荐使用不锈钢架晾晒,虽然使用不锈钢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对于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生产厂家,其生产运营期基本都在10年以上,不锈钢架成本分摊于10年中,其成本就相对较低了,而且,不锈钢架可回收再利用。晾晒后的含水量控制在13%以下,达到安全储藏水分条件方可运输至厂家进一步加工。

3.4避免泥沙污物和沾染异物

泥沙污染产成品将直观影响产品质量和人品牌效应,影响产成品市场占有率,进而影响生产企业效益和形象。生产企业应该创造条件执行国外先进的离地采收技术,在种植生产环节制定的生产技术规程中,严格杜绝采收原材料与自然地面接触的机会,杜绝在大风、雨天采收,杜绝在田间露水未干时采收。尽管所选择的芥菜原材料种植基地符合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空气质量标准,但原材料收割晾晒的微环境亦要求远离农田机耕道和农户生产生活烟雾排放区;脱水芥菜原材料运输回厂的运输车辆,应严格执行运输车箱等容器的清洗清洁制度,采取遮盖封闭运输方式,装卸过程等与地面有接触机会的各个环节均设置垫层,杜绝泥沙污物的感染。

产品中沾染性异物,影响产品质量,影响产品合格率,严重影响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声誉,影响生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收益率。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在采收、晾晒、运输之前,有必要对操作的环境进行清理清洁,排除环境异物,阻断异物进入堆、晒、运环境。运输装卸环节是沾染油污的主要控制点,要保证运输车辆的清洁卫生,保持运输垫层和遮盖物的清洁卫生。

对川冬菜加工厂绿色食品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切合实际的剖析,主要对芥菜原材料入厂前的生产、采收、晾晒、运输等质量控制关键点的剖析,探索解决产成品的农药残留问题、泥沙污染问题、微生物感染问题及其它沾染物问题,有利于厂前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执行,有利于强化绿色川冬菜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川冬菜生产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获得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生产符合国际、国内绿色食品标准的健康食品,使川冬菜由普通食品向高端绿色食品方向发展,实现企业增收,农户致富,促进川冬菜腌制类食品产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绿色食品标准(NY/T437—2000):绿色食品.酱腌菜[S].

[2] 苏扬,张聪,王朝辉.冬菜加工工业及其发展战略的研究[J].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9(6):38-41.

[3] 苏扬,张聪,王朝辉.四川四大腌菜发展战略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0(6):56-59.

[4] 什么叫做绿色食品[EB/OL].百度http:///search?lm.

[5]张志恒.药合理使用规范和最高残留限量标准[M]. 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6]董玲,蒲彪,敖晓琳,等.四川冬菜中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J].微生物学报,2012(4):33-36.

[7]黄国锋,吴启堂. 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标准的修正[J].农业环境保护,2000,19(2):123~125.

[8]刘鹏,孙义安,郭晋南.小麦-冬菜-糯玉米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5):

[9]雍洪俊.冬菜高产栽培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2008(7): 33-33.

[10]刘达玉,董凯峰,王卫,等.资中冬尖产业化生产工艺与技术[J]. 中国调味品,2011(9):76-79.

[11]陈功,余文华,张其圣,等.四川泡菜与乳酸菌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2(9):45-48.

[12]杨勇,詹永,祝卢艺.利用冬菜副产物研制新型复合调味汁[J].中国调味品,2011(2):61-65.

[13]陈曾三.资中冬尖和南充冬菜[J].中国调味品,2003(8):24-26.

第8篇: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范文

关键词:绿色 建筑 设计 施工 技术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pay attention to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ed content.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房地产和各类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挥着重要作用,仅2010年上半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7.6%,拉动GDP 增长6.2%。但建筑全过程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还产生了相当多的污染和排放。绿色建筑在实现建筑节能的同时,还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代表着未来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因此,绿色建筑行业将会是未来最热门的行业话题之一,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1、绿色建筑的涵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

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来看,建筑需要从开始施工、建造、使用到最后拆除的全过程都与环境相和谐。这就要求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都要精心对待。需要评估设计的建筑是否能够与内外部环境相和谐,使用的材料是否“绿色”,建筑施工的过程能否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如果建筑废弃不用需要拆除时能否尽量恢复原有的自然环境,拆除的材料是否可以循环再利用。

3、关于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是在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同时,还应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上提出具体的要求,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减少建筑内部对能源和水的消耗等进行规范。这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1 节地方面

3.1.1 在建筑设计的规划初期,就应把节地放在首位。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大力发展城镇化的同时,要求到规划期末,耕地的面积不得减少。在这个大背景下,设计中可以提高容积率,比如规定新开发的项目容积率不低于2。

3.1.2 多开发总面积大的住宅小区,少开发面积小于20 亩的楼盘。设计小区内功能完善的配套,或城区分成若干配套服务区域而非商业全部集中在一个片区,或者多个楼盘进行相互配套,减少人们的出行次数,缩短出行距离,减轻人们的社会活动对交通造成的压力。

3.1.3 除临街的建筑以外,尽量把底层架空,并设计地下停车场。底层架空可以安排一部分停车位,还可以种植部分荫生植物,将小区的周边绿化向室内延伸,既改造了小区的环境,又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

3.2 节能方面

3.2.1 加强外墙与屋顶的保温以及耗电设备的技术改进设计。外墙可以采用加气混凝土等保温性能较好的墙体材料,在外墙结构的外面再设计一层不小25mm 的玻化微珠砂浆保温层(由于聚苯颗粒为易燃材料,所以不支持采用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国内出现了多起的火灾事故都是易燃的聚苯颗粒着火引发的)。在满足建筑美观造型及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外墙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设计使用。如必须使用大面积玻璃幕墙,亦应在玻璃幕墙内侧砌筑砌体,由砌体承担阻挡室外太阳热辐射,提高对室内保温的效果。

3.2.2 采用中空玻璃等保温好的窗玻璃,积极开发铝合金窗框的替代品,比如用保温性能更加优良的塑料窗框或热阻断桥铝型材。

3.2.3 在空调系统设计中采用蓄冷槽,夜间用电低潮时制冷,白天用电高峰时供冷。采用热回收设备回收空调制冷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用来带动送风装置。多设计采用节能灯具。

3.2.4 屋顶应采取可靠的保温措施,屋面板与防水层间的保温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充分考虑屋顶的综合利用,可以对屋顶进行绿化,还可以设计雨水的收集蓄水系统,改变过去屋顶的单调现状,既美观又实用。

3.2.5 太阳能建筑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将太阳能利用设施与建筑有机结合,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替代屋顶覆盖层或替代屋顶保温层,既消除了对建筑物形象的影响,又避免了重复投资,降低了成本。随着太阳能利用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太阳能建筑已经从太阳能采暖建筑发展到可以集成太阳能光电、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通风降温、可控自然采光等新技术的建筑。

3.2.6 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简易的可以理解为:夏天制冷时将排放出来的热量放入大地储存好,到了冬天又将储存好的热量释放至室内供暖。中间换热介质是地下水,地下水具有恒温储热功能,节能环保、提高效益。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能也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一种形式。

3.3 节水方面

3.3.1 量化设计屋面和地面的雨水收集系统,作为平时路面保洁和养护花草用水。

3.3.2 设置中水系统:建筑中水系统是将建筑或小区内使用后的生活污水、废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回用于建筑或小区作为杂用水的供水系统,如满足冲厕所,冲洗地板,喷水池,绿化等使用要求。此种再生水的成本最低,约为1~3 元/吨,而海水淡化的成本约为5~7 元/吨,跨流域调水的成本约为5~20 元/吨。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3.4 节材方面

3.4.1 进行限额设计管理,在满足规范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4.2 少采用不可再生材料,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3.4.3 多利用地方性材料,减少运输成本,不追求进口材料。

3.4.4 多考虑利用建筑及工业废料,变废为宝。

3.4.5 采用轻质的装饰材料,减轻建筑物自重,达到减少结构用料的目的。

4 关于绿色建筑施工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要求做到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下面主要就绿色施工管理与环境保护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4.1 绿色施工管理

4.1.1 组织管理成立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落实责任制,项目经理担任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管理,有专责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建立绿色施工验收制度。

4.1.2 规划管理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4.1.3 实施管理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加强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并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4.1.4 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4.2 绿色施工的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4.2.1 施工扬尘的控制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施工现场大门口设置冲洗车槽,运送土方、建筑垃圾时采用封闭处理,施工现场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进行密闭存放。

4.2.2 噪声的控制施工现场应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T12524-90)和《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GB12523-1990)的要求制定降噪隔音措施,对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进行检测和记录,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4.2.3 光污染控制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避免施工现场强烈的灯光影响周边居民,电焊作业时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4.2.4 水污染控制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施工现场应设置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污水排放应达标并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对于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4.2.5 土壤保护保护好施工场地周围的地表环境,防止土壤被侵蚀和流失。施工造成的裸土,要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

4.2.6 有害气体排放控制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处理施工废弃物,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严禁采用沥青、煤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施工中所使用的阻燃剂、混凝土外加剂氨的释放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等。

4.2.7 建筑垃圾控制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制订可靠的保障措施,建筑垃圾的外运过程不能造成路面污染,建筑垃圾的弃放不应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回填、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

结束语

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飞速的发展,然而我国在建筑行业商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现状给环境带来,巨人的压力,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中国走上绿色建筑的道路足顺应时展的要求,发展绿色建筑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推行绿色施工足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虽然在绿色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但我们要坚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这条健康环保的发展道路会越走越宽阔平坦。

参考文献

[1]Top Energy.绿色建筑评估[M=I.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第9篇: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环境 污染治理 河北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各方普遍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近年来,河北省的农村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河北省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为了了解河北省农村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我们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一些地方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了农村居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一)水环境污染

河北省环保厅的2009年环境状况报告显示,河北省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省七大水系中,滦河水系和永定河水系为轻度污染,大清河水系为中度污染,北三河水系、漳卫南运河水系、子牙河水系和黑龙港运东水系为重度污染,其中,子牙河水系和黑龙港运东水系多项污染物超标,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挥发酚等。

(二)生产污染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有87%的被调查者认为河北省农村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其中认为严重和很严重的比例达到42%。农村环境的污染源主要有工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化肥与农药污染。对于农村环境污染的状况,有3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越来越严重”。

(三)生活污染

据河北省承德市环保局的统计,在承德市205个乡镇中,绝大多数乡镇尚未建立环保基础设施;在2554个行政村中,绝大部分行政村的污染治理处于空白状态;全市农村每年产生的60多万吨生活垃圾,大部分无法进行无害化处理,而是直接堆放在沟壑、路边和地头。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成为农村最大的污染源。

二、河北省农村环境污染成因

(一)农民自身缺乏环境保护的理念

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河北省农村垃圾随意丢弃、粪便乱堆、污水横流、烟尘漫天的现象长期存在;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讲究科学规律,随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农民对于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生存环境恶化、水质污染超标、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疾病增加等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很少有人想到要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农民自身不良的生活、生产习俗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课题组的问卷调查结果也印证了以上结论。对于调查问卷中“农村环境污染产生的影响”选题,有36%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明显的影响。多年的生活习惯使很多的农民对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很不敏感,认为农村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因此对于环境污染治理也缺乏动力和积极性。38%的被调查者表示秸秆会就地焚烧;50%的被调查者表示养殖业的粪便就地堆放;88%的被调查者将生活污水直接倒掉;19%的人表示垃圾随意丢弃;72%的农民使用农膜后直接丢弃在地里或是直接焚烧掉。

(二)政府缺乏对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视

地方政府更多考虑的是经济发展问题,而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以GDP作为主要政绩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地方官员对于由于经济发展引起的污染问题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甚至采取放纵的态度,致使一些地区的经济上去了,而环境却在不断地恶化。

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公益性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应当成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主导力量。然而,长期以来农村从财政渠道得到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建设资金微乎其微,难以申请到用于农村环境专项治理的资金,导致了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资金投入、技术投入以及环保基础设施投入的严重短缺。

与此同时,由于环境保护与治理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导致一个需要环环相扣才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有限的环境治理资金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地方政府也缺乏对农民环保知识和有关政策的培训,没有专职农村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据课题组的调查,有65%的被调查者没有接受过上级环境保护部门的环保教育。

(三)农村环境保护法规不健全

在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保护法规中,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有限的农村环境污染控制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需求和参与。有关农村生态环境的立法缺位,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塑料薄膜污染、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水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目前实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的意义不大,而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

(四)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使用成为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化肥、农药使用量相对较大的果蔬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农民对科学用药、平衡施肥等先进生产技术知之甚少,不能根据作物生长规律、土壤养分状况进行针对性地施肥,只是一味单纯地加大剂量滥施农药,盲目施肥,结果不仅造成化肥农药利用率不高,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据统计,河北省2005年平均耕地施药量为13.49千克/平方千米,化肥施用量303.4万吨,平均耕地施肥量50吨/平方千米,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设置的安全上限。

三、河北省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对策

(一)发挥公共财政作用,加大农村环保资金投入力度

对于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国家应当通过环境专项资金和财政资金等途径进行多方位的投入。国家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央集中的排污费等专项资金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环境保护。

地方各级政府应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的开展。

(二)建立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多渠道投入机制

通过政府政策引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吸纳社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扩展农村环保资金的来源渠道。要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引导各种资金、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设。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动员和鼓励当地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家、社会名流以及所有热心农村公益事业的人士,投资农村环境保护事业。通过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工作,按照量力而行和自愿出资出劳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事业。

(三)建立农村环境补偿机制,保障农村公平发展机会

农村环境补偿机制是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法律、行政等手段解决享有环境权利不公问题的机制。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农村自然环境的补偿,即对已经遭受破坏的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与重建,对面临破坏威胁的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如退耕还林、污染治理、天然林保护、濒危物种保护等。二是对农村环境影响行为人的补偿,即对农村环境建设的相关行为主体进行经济或政策上的奖励与优惠(或惩罚与禁止),如对退耕农民的钱粮补贴、对开矿者征收排污费、对绿色环保产业减免税收等。

参考文献:

①刘艳东. 从百村调查看承德农村环境问题. 承德日报,2009―4―16

②刘艳东. 承德农村地区环境问题的报告. 中国特产报,2009―6―26

③唐日梅,杨玲.新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理性分析及对策.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④陈凤荣. 创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机制研究.农村经营管理,2009(3)

⑤ 姚良云.浅谈农村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科技资讯,2010(3)

⑥2008年全国与各省市化肥施用量统计

⑦ 省略/Article/2010/1826q/1826b/1711045087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