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碳排放管理的培训范文

碳排放管理的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碳排放管理的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碳排放管理的培训

第1篇:碳排放管理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人力资源;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7-0071-04

一、低碳经济及其特征

低碳经济的概念首先由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该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生活标准和更好生活质量的途径,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1]。该白皮书虽然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但并没有进行严格的界定。此后,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对“低碳经济”进行了定义,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效能、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2]。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9年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中将低碳经济概括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3]国家循环经济立法小组组长冯之浚教授将低碳经济概括为“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活动的总称,其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基本要求是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基本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尽管上述概念不尽相同,但都表达了相近的内涵:在不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具有以下特征:

① 战略性[5]。气候变化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是长远的,低碳经济是人类调整自身活动、适应地球生态系统的长期的战略性选择,而非一时的权宜之计。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也是低碳经济的实施主体,为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必须对其经营管理进行战略性调整。

② 可持续性。低碳经济则强调更高的碳生产率,即每单位碳排放所产生的GDP或附加值更高。同时,社会福利水平不因此而降低,不为了减排,抑制经济发展,降低生活质量。这种经济模式通过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③ 创新性。低碳经济强调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企业进行低碳转型,必须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转变员工思想观念。

二、低碳经济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

(一)低碳经济要求企业调整经营结构,提高能源和材料利用率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形态。而我国的经济支柱不少属于高能耗产业,对碳的依赖性很高。随着中国逐渐承担温室气体控排减排的国际责任,减少能耗和碳排放,采取低碳发展模式将逐渐成为企业面临的约束性条件,而能源强度和碳强度高的企业将会面临显著的合规风险[6]。特别是对那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品牌,以物质资源消耗为主,从事简单加工而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企业来说,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压力将会更大。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倒逼”机制会迫使这些没品牌、没知识产权的粗放型生产企业进行经营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降低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

(二)低碳经济要求企业产品符合低碳标准

首先,面对全球低碳环保的大趋势,各国纷纷提出产品低碳环保指标要求,竞相推出更加严格的环境管制标准。碳排放受到限制,碳税和碳关税越来越高,这对出口企业的产品提出了严格的碳排放要求。因此,产品低碳化是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无法逃避的问题。其次,随着低碳消费理念的不断渗透,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低碳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提出了低碳化要求。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要求企业在产品上标注“碳足迹”,那些无法给产品标注碳标识的企业将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立足。此外,为保证产品符合消费者的环保要求,供应链核心企业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产品也提出了严格的环保标准,并要求提供“碳足迹”数据。当前已有很多企业如沃尔玛、宜家、百安居、富士康等从供应链着手,将温室气体管理纳入公司的采购标准和供应商考核标准[7]。

(三)低碳经济要求企业生产过程低碳化

随着低碳产品需求的日益旺盛,消费者青睐低碳产品的行为选择最终必然会传导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会被市场拒之门外。低碳经济强调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节能、降耗、减排、增效,这就要求企业改变其产品导向、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以及废物的排放与处理等,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低碳经济要求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低碳化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使得企业包括能源在内的原材料投入、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企业所面临的要素市场环境和产品市场环境,并且影响到企业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在内的运营状况,最终影响到企业的财务、市场、业绩及其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限制含碳原料使用的政策也影响到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如对碳排放征收高额的碳税,无形之中会加大企业运营成本;由于政府对“碳”能源的限制,会导致企业所需能源价格的上涨,从而冲击企业成本结构。因此,企业成本降低压力迫使企业在日常运营管理中要厉行节约,削减开支,如通过降低照明及供热能耗、重新设计配送系统、进行远程办公与电话会议、削减差旅开支以及废弃物的减少与再生利用等内部挖潜措施使企业日常运营管理活动低碳化。

三、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经营向低碳转型成为必然趋势。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推动企业经营低碳化转型的核心力量。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对员工思想和行为的新要求

首先,企业低碳化经营要求人力资源调整经营与生产理念,形成“低碳”意识。要求员工了解全球、全国以及地方法规中关于碳排放问题的规定,了解企业的商业伙伴和消费者对低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并让员工意识到由气候变化、能源短缺和价值链的环保问题给企业所带来的现实压力、风险与机遇,从而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低碳化经营理念得到员工的心理认同。

其次,企业低碳化经营要求员工在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行为上做到低碳化。比如尽量少开私车多坐公交和公司班车,打印时尽量多使用双面,用纸时尽量多使用环保纸,存储文件时尽量多用电子文件和推行无纸化办公,用餐时要量需而取、减少浪费,上班时不打私人电话和节约公话时间,随手关灯、关水,使用空调温控在26摄式度并随手关门关窗,下班时关闭电脑及显示器等等。

(二)对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

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经济导致企业经营结构调整,必然会淘汰部分岗位,催生一些新的岗位,这些新增长起来的就业岗位需要由具有低碳环保意识、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才能胜任,这就需要企业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以满足“低碳岗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此外,企业的产品结构升级和技术改造也会对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使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满足企业低碳化经营的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

(三)对人力资源结构的新要求

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产业创新、技术创新、能源创新和制度创新,而创新就需要人才,企业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低碳专业人才作保障。对企业而言,低碳专业人才主要是指与低碳相关的产业或行业中具体从事低碳研究、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从事减排机制的碳交易人才。由于在高碳发展模式下社会没有专门培养上述低碳专业人才,企业也没有储备相关人才,这就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结构提出了挑战,需要调整现有人力资源专业结构,提高低碳专业人才在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中的比重,以满足企业低碳化经营的要求。

四、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不足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下

低碳经济对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不同于高碳经济下的要求,更多的集中在知识密集型人才上,这种人力资源的重新整合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培训、绩效评价等各个方面都要适应新型的人力资源配置。因此,企业低碳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企业必须结合低碳经济思想进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力效益。但是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到企业战略位置来考虑,不能对人力资源进行与企业其他方面相结合的统筹全面管理,对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探索不够深入,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传统管理模式上,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

(二)企业低碳型人才供需不平衡

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从目前来看,企业急需的低碳人才主要有节能减排、新能源、垃圾处理、废水处理和空气处置等相关领域[8]。但由于我国低碳人才的教育起步较晚,这类人才数量不多,而目前这部分岗位市场需求较大,基本属于“僧少粥多”,很多低碳企业招不来“低碳人才”,这就导致人力资源的供需结构不平衡。

(三)企业对低碳型人才的培养不够

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企业必须增加更多的“低碳岗位”,以及需要更多的“低碳员工”,这些岗位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学历背景、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等。要使人力资源胜任企业低碳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对人力资本有所投入,但是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意识缺乏,只是关心[前的利益,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很少作长期的人力资源储备和开发。这些造成了企业对低碳型人才的培养不足。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

企业低碳经营对人力资源的思想和行为、素质和能力都提出新的要求,要发挥人力资源在企业低碳经营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必须靠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作保障。而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招聘、培训开发、激励等环节都不能很好的达到调动员工投身企业低碳经营积极性的效果,必须结合企业低碳发展要求,在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机制上进行创新和完善。

五、低碳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水平无法适应企业低碳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必须赋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新的内容与使命,在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塑造企业人力资源低碳理念

企业核心价值观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引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方向标。在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不仅仅局限于资本实力、技术领先、业务规模等,节能减排能力、单位产值碳排放、产品低碳标准等也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利器,这些新型竞争力的实现需要有低碳文化理念作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教育培训每位员工都具有低碳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要体现绿色、低碳原则。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将节能减排、单位产值碳排放等方面作为重点KPI进行考评。通过制度、考核来唤醒每个人的低碳意识,激发低碳行为,创建低碳产品和品牌的企业经营新模式。

(二)培养、选用适合企业低碳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

为企业低碳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低碳发展要依赖高产出、高效率、低能耗,这取决于低碳型人力资源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上保证满足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为此,企业一方面应尽力引进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必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合低碳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一个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合理的人力资源年龄结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

(三)提高人力资源的低碳技能、素质和责任感

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思想和行为、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人力资源胜任低碳化经营工作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组织系统的培训,积极开展低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低碳责任感和技能。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应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有针对性地进行低碳化管理变革与创新能力方面的培训与开发。如对于企业管理者,应了解国际上新颁布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我国已签署的国际低碳公约、国家、行业关于低碳经济的政策、法规和条例,提高驾驭低碳经济的管理能力;对于技术人员,应了解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向和最新信息,掌握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对于营销人员,应了解企业产品低碳设计特点及环保性能,增强宣传企业低碳形象的责任意识,掌握将企业的低碳理念传递给顾客及捕捉顾客的方法和技能[9]。

(四)激励员工低碳节约行为,约束员工高碳浪费行为

企业应明确激励或约束的关键行为,让员工在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行为上做到低碳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将员工的低碳行为绩效纳入考评体系。在制定企业低碳经济绩效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将其逐层分解,并根据企业成本预算及低碳化目标,制定考核细则,最终形成员工低碳行为考核体系,通过考核方式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在考核的基础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应建立起与低碳行为绩效考评指标相对应的薪酬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参与企业低碳经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企业低碳绩效有直接贡献的员工,可以根据成本降低程度或社会效益的高低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并树立标杆形象,带动全体员工积极投身企业低碳发展之中。

(五)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的低碳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不仅要促使员工行为低碳化,而且要做到管理活动自身低碳化。在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各环节中,都要贯彻“低碳”理念。人力资源规划低碳化要求系统分析低碳经济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制定出企业低碳型人才的供求平衡策略,以支撑企业的低碳发展战略。招聘低碳化要求采用低碳化的过程和手段,以最低的招聘成本和最环保的方式完成招聘任务,如采用电子化招聘,极大地节省各种社会资源的消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培训低碳化要求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避免培训的铺张浪费;在培训过程中,灵活运用培训的手段和方式,适当应用计算机辅助培训、网络培训、多媒体远程培训等新兴技术培训手段;对低碳培训进行监控与管理,提高培训的效率与效果。绩效考核低碳化要求企业将低碳行为绩效纳入员工的绩效考评体系中,设计员工低碳行为KPI,据此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引导员工产生有利于企业提升环境绩效的低碳行为。薪酬管理低碳化要求企业设计与低碳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相结合对员工行为进行激励与约束。

[参考文献]

[1] UK Government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R]. 2003.

[2] 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 低碳经济[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52.

[3] 张坤民,等. 低碳发展论[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4] 冯之浚. 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 中国软科学,2009(12):18-23.

[5] 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84-87.

[6] 邓梁春. 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企业的挑战与机遇[J].世界环境,2008(6):60-62.

[7] 祝福冬.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碳管理探析[J].企业经济,2010(7):51-54.

[8] 朱海滔. 培养低碳人才“烧”旺低碳经济[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1):45-47.

[9] 孙会,贝金兰. 后危机时代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J]. 企业活力,2011(2):57-59.

A Stud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n the Effects of Low-carbon Economy

on Human Resources of Enterprises

Li Gang

(School of Managemment,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430074,China)

第2篇:碳排放管理的培训范文

一、中国100强碳信息披露的总体情况

根据CDP的2014年《中国100强气候变化报告》,中国企业在低碳排放领域逐步与国际接轨,但是,由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中国企业在气候变化认知水平和管理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在潜在风险认知和整体绩效水平方面。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的变化。

1、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意识提高

企业逐渐意识到披露环境信息的重要性,披露的企业数量和回复质量也随之上升。2014年CDP问卷回复情况进一步改善,2008年回复企业只有5家,2013年是32家,到2014年是45家,回复企业数再创历史新高。42家企业还通过其他途径如企业年报、其他合规性文件等披露其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表现。CDP问卷涉及超过80个问题的回复质量比往年有了较大的提高,体现在披露信息数量更多、更准确、更全面、更系统和结构化,与公众和投资者的沟通越来越积极。

2、企业应对气候变化主动性提升

企业从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与战略、风险与机遇和排放数据等3个层面披露相关信息,从回复企业数量(45家)和回复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直接反映了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对内,71%(32家)企业有董事会指定的个人或委员会总体负责气候变化事宜,80%(36家)企业把气候变化风险整合到公司综合风险管理流程中,近90%(40家)企业把气候变化整合到公司商业战略,从组织结构和战略制定层面,把气候变化放在了突出位置。对外,企业加强与政策制定者、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的沟通,提高自身政策影响力和竞争优势。

3、企业碳管理体系有待优化

随着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不断深入,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政策变化风险,直接影响企业竞争优势。从战略层面整合资源建立一个有效的碳管理体系,系统化制定碳目标,管理节能减碳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是企业转风险为机遇的前提。回复结果显示,虽然节能减排项目和应对气候变化举措在减碳结果上一致,但绝大多数企业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在目标、组织结构和战略层面上并未统一。少数企业正尝试把这两个目标及其应对措施统一起来,但现阶段结果并不理想,企业仍需做出更多努力。

二、中国100强企业碳信息披露的问题分析

经过对CDP报告的分析发现,中国100强在公开信息、与利益相关方沟通方面表现出了积极与透明的意愿,但在企业具体的碳数据披露方面则相对含蓄。

1、从披露比例看

在2014年,全球共4540家企业向CDP披露了气候变化数据。中国企业100强中,有45家对CDP进行了回复。虽然联交所样品总量不到上交所样品总量的一半,但是回复数量却仅比上交所少7家,占联交所样品总量63%,而上交所回复数量仅占其样品总量的37%。同样,42%的H股回复企业愿意公开其向CDP披露的信息,而A股企业低于8%。这说明了,联交所上市企业对应对气候变化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比上交所高,也从侧面反映了联交所监管力度和投资者影响力较上交所大。

总体上2014年我国对CDP的回应率为45%,回复率再创历史新高,提供信息的企业呈上升趋势。但仍然不足总体比例的一半,可见披露的比例总体偏低。

2、从披露行业来看

作为高排放企业,公共事业、基础材料、工业和消费者非必需品等4个行业的回复率持续走低,不利于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和消费者了解其应对气候变化情况。而虽然2014年金融行业企业样本量略微下降(6.45%),但回复量却是2013年的1.7倍(17家)。这些金融企业主要包括银行(10家)、保险业(3家)、房地产(3家)和综合金融企业(1家)。他们直接参与了中国企业环境投资及服务的过程中,如绿色信贷和环境相关保险产品开发和提供,对应对节能减碳政策变化和企业需求更加敏感,也更强烈地意识到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在中国的重要性,因此积极参与CDP应对气候变化信息披露项目。

3、从披露的内容来看

文字性信息披露较多,定性描述多,数据性的、涉及实质性具体行动的内容较少,传递的信息量不够充分。如回答问卷中在管理与战略、风险与机遇两个部分,企业回复率较高,但在排放情况披露模块,企业持保守态度,回复率小于20%,愿意公开数据的企业数量则更少(仅3家),披露和公开数据的公司也主要为低排放企业。这主要因为,上市企业普遍认为具体排放数据很有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决策,尤其是工业、能源、基础材料等行业的高排放企业,由于其单位产业增加值能耗和排放量数据较高,在能源成本、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方面存在较高风险,在披露相关数据是会更加谨慎。而对于信息技术、金融等低排放行业的企业来说,数据披露的风险相对较低。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哪些企业对自身应对气候变化成效(主要体现在减排量和排放强度上)、风险控制能力和投资者沟通等能力更有信心。

三、改进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建议

由CDP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调查以及对我国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近些年来,社会公众和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意识逐步提高,在环境保护、证券监督管理等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中国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环境信息披露的机制、尤其是碳信息披露的机制还不完善,存在诸如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不规范;政府信息缺乏强制性和法律保障等等。参照国际碳信息披露(CDP)制度,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

(1)建议环境保护部、中国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尽快共同制定出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在该《办法》中进一步明确碳信息披露的具体要求。(2)修订《环境保护法》、《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法律的相关内容的规定,通过法律确立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制度,特别是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地位和作用给予重视,使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有法可依。

该办法除了统一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方式、范围、内容,以及强制性公开和自愿公开、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的具体内容外,还可对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管理事务,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环保机构、证券监督机构以及媒体等相关方的权利和责任,公司内部和第三方核查程序,监督管理与责任追究机制,奖励处罚措施等作出具体要求。

本人通过研究港股上市公司香港利丰集团(股票代码494)2014年年报发现,其辟有专门章节披露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用电、用水、用纸的总量,从2009年起落实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每年确定减排各项目标。因为,2008年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了《香港建筑物的GHG排放及减除的核算和报告指引》,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碳信息。

我们高兴地看到,上交所金融创新实验室2014年了《沪市上市公司碳效率分析与产品开发研究》,报告建议监管机构尽快出台上市公司碳排放信息披露规则,从自愿性、鼓励性披露逐渐转为强制性披露。

总之,办法应同时具有自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节能减排不力的上市公司给广大投资者带来的资本风险,推动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向更透明、更公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建立碳管理的合作机制

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监管具有跨部门性,无论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还是监管工作的具体执行都需要环保、发改与证券等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监管工作主要由证监会负责,但碳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环保部门、发改部门作为碳管理的政府监管部门,在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监管工作中也应当扮演重要的角色。

为保证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环保部门、发改部门与证券监督部门应加强合作,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监管工作,协调部门间的相关信息通报,协同进行核查,协同做出决策,并执行相应的奖励与惩罚措施。

3、建立有效的碳排放数据收集及核算体系

碳信息的披露要以准确可靠的数据为基础,没有数据,量化就无从谈起,碳信息的披露更是难以实现。从部分上市社会责任报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即使同一行业或相近行业,碳信息的披露口径也尚未统一,这就造成了不同企业之间披露的碳信息缺乏可比性,信息价值大打折扣。因此,我国必须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企业的数据收集及核算体系。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碳排放数据收集和计量的方法,主要来自ISO 14064温室气体核证标准和温室气体盘查议定书。我国企业可以参考国际上通用的方法,结合国内现状,摸索建立适合中国企业的碳排放数据收集及核算体系。

第3篇:碳排放管理的培训范文

中国企业碳数据的注册和信息公开推进难

企业是减排的主力军。企业在开发低碳、绿色的发展道路中,都要涉及到企业数据的整理、搜集和报告。企业非常清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阶段、各种耗能设备、管理等各个领域有可靠、准确的数据才能支持企业的管理、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的采用,才能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企业制定绿色发展战略、提升能源效率以及减少碳排放的基础。企业公布的数据应该满足统一的标准且公开,并能得到第三方的核实。中国大型的国有企业和其他类型的企业都要按照政府的要求,报告能耗情况、碳排放情况以及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数据等等。但是目前在国内由NGO参与、在政府的授权下第三方积极配合政府和企业,开展碳数据的注册和信息公开(或者称碳披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碳注册的单位和碳披露的单位很少,企业也不愿意向第三方注册和信息披露。例如在国内目前有几家从事碳披露的组织,他们搜集大量国际企业的报告,这些企业一般也非常配合,愿意披露他们的碳排放。而国内企业配合的非常少,只有个别的企业愿意提供资料。近几年尽管情况有所好转,但能够实施碳注册和信息公开的企业还是凤毛麟角。

全球碳注册联盟:多方合作实现和谐一致性的碳注册

在2012年6月的里约+20会议上,美国The ClimateRegistry(TCR),中国与美国注册的非营利组织——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主办的The Energy and Climate Registry,以及巴西的Brazilian GHG Protocol Program of GVceS联合领衔发起的全球碳注册联盟(Global Registry Alliance)正式宣布启动。联盟要在全球建立一个可测量的系统来支持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联盟建立了可靠的、透明的标准和方法以及手段来进行碳排放的测量和管理。联盟密切地与政府合作,协助政府制定一些政策,更好地帮助企业参与碳注册,并推动制定一些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碳注册。联盟也同时对公众进行宣传,告诉公众,他们的购买决定影响很大,能明显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全球碳注册联盟在巴西和美国的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在巴西由温室气体议定书项目组织开展工作,他们采用的是自愿性的注册系统。这与其他的发展中和发达国家不一样,没有政府的强制性的要求,在自愿的情况下开展得很顺利,这跟企业有强烈明确的社会责任是分不开的。巴西许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都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都自愿地向温室气体议定书项目注册并披露信息。在美国加州,碳注册组织很早就开展了自愿性的减排注册工作。参加的企业会员也很广泛。加州《气候法》通过后,按照法律要求,排放较大的企业都有强制性义务报告他们的二氧化碳数据和排放。在州环保署的授权下,碳注册组织被称为“半政府组织”,配合州环保署开展注册工作。另外碳注册组织也仍然保留自愿性的企业注册工作。巴西与美国,可以看出自愿性和强制性的要求都应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也可以互相配合,更好地开展碳排放的注册。

全球碳注册联盟目前已经有500个会员组织,他们每年向社会报告各自碳足迹情况,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该联盟采用统一的MRV(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系统来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数据库,使数据公开、透明、可比较和准确可靠,他们将这种方法称之为和谐一致的温室气体报告系统,这种报告系统可以支持各种气候政策目标和需求。在碳排放注册工作中,经常发现碳排放的数据库都不是整体性或者标准化的,注册和披露的信息没有保持一致,这也给碳排放的企业之间、地方之间和国家的统一比较造成了很多问题。在一个国家强制性的要求中,也常常忽略这些公司在国外的部门要求。在一些著名的国际企业当中,他们对在不同的国家所做的注册和报告是不同的,缺乏一致性的数据报告规范,结果使企业比较难执行一致性的综合的战略。因此和谐一致性的碳注册系统就显得十分重要。

和谐一致性的碳注册的目标主要是建立测量的统一标准和统一方法学,要满足报告和核实的要求,它的排放因子与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相呼应。全球碳注册联盟跟目前新的温室气体的注册组织和项目相连接,互相交流技术和管理的经验,帮助企业加强能力建设和培训,同时鼓励和宣传那些在减排方面做出优秀成绩的企业,提高他们的社会知明度。全球碳注册联盟跟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他们的数据库不仅包括全球的数据库以及公共政策的开发,可以向政府提供政策制定的背景资料。更重要的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建立碳市场,和谐一致性的系统可以提供方法和技术,促进碳市场的建立和相互连接。

启示:应用强制性的政策要求和鼓励自愿性的激励方法

第4篇:碳排放管理的培训范文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逆向物流、智能化物流、社区物流服务、金融物流等新型物流业态开始出现并得到长足发展,比如电子商物流,截至今年6月份,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25万亿元,预计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7.5万亿元,而2012年预计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145.7万亿元,也就是说电子商务物流总额将达到社会物流总额的5 %。再加上冷链物流、医药物流等,新型物流业态将在社会物流总额总占据绝对大的比重。因此,基于低碳经济的需要,物流新业态的发展必须降低碳排放,探索出一条低碳发展的新路经。

    1 低碳经济与物流新业态发展的相关性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物流作为能源消耗量较大的行业,低碳物流理应受到国家以及企业的重视。对企业而言,“低碳”将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全世界物流企业所应肩负的责任。

   

    物流是能源消耗主要的产业之一,也是碳排放的大户。1999年至2009年,中国物流业碳排放量达到72938.73万吨,全国碳排放总量为1632833.01万吨,物流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5 %。这也就意味着全国碳排放总量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要求物流行业碳排放总量降低22.4个百分点。物流新业态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兴力量,其发展必须要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走出一条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我国当前物流新业态的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2 物流新业态发展中面临的“碳”问题

    2.1 物流技术和低碳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短缺

    低碳物流的发展需要能够应用现代物流技术并熟知低碳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我国近几年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批熟悉并能够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物流人才,但是在低碳技术的应用上这些人却知之甚少。这就使得节能减排、油气资源的清洁利用,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低碳技术在运输、仓储等物流领域的应用受到制约。

    2.2 过分追求效率指标而忽视碳排放的影响

    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以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为中心,在追求物流的便利性、快速性、安全性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往往容易忽视资源节约的社会效益。企业对物流绩效的评估也就相应的针对如何降低成本和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展开,而对碳排放指标没有相应的标准。这样,企业考虑更多的是成本,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有效益。而低碳技术的应用、物流过程中碳排放的监控、低碳物流设备的购置在短期来看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而效益确实看不到的,短期无法衡量的。这样,企业就失去了“低碳”的动力。

    2.3 低碳物流技术装备落后

    物流装备是物流企业提供可靠技术与设施的载体,在物流装备设计、应用中如果考虑到碳排放的因素,将会对低碳物流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而我国的物流技术装备则相对落后并且在系统设计阶段没有考虑碳减排的要求。比如,库房设计上较多的仍然是平库系统,土地资源利用率低,运输、仓储作业采用人工和机械作业,运输车辆、装卸搬运工具陈旧老化,耗能大。

    2.4 信息化水平低

    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基础信息的采集很多企业还是以手工录入为主,RFID、GIS、GPS等数据跟踪技术也没有普及应用。公共平台的信息建设落后,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仍然处于单点应用,没有形成公共的信息共享平台。这些都造成了物流运输、仓储等管理的低效率和高能耗。

    2.5 低碳物流缺乏法律和制度规范

    低碳物流政策先行从完善有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与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相关部门没有出台物流相关碳排放指标,我国政府也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比下降40%至45%的目标,但是这一目标如何在物流领域得到落实以及如何对物流业低碳发展进行相关金融和财税政策支持还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流企业减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6 物流过程中“碳足迹”追踪困难

    由于物流过程涉及的领域广、环节多、动态性强,所以对物流过程中的“碳足迹”捕捉相对于生产制造类企业更困难。物流系统由包装、运输、仓储、流通加工、装卸搬运、配送和流通加工七大模块构成,在这七个模块运作时都在不断地排放温室气体。因此需要检测物流各环节的碳排放,才能够针对性的进行控制和管理,这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3 物流新业态发展的低碳路径

    3.1 人才培养

    大学教育物流专业要开设低碳物流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在掌握物流管理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了解节能减排、油气资源的清洁利用,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低碳技术,并具有把这些技术应用到物流领域的意识和能力。社会培训机构,相关资格认证考试要把相关低碳技术纳入考试范围。还要加强员工的社会责任感、环保观念的培训。

    3.2 资源整合

    通过开展共同配送、第三方物流、逆向物流整合物流资源。共同配送就是多家企业共同使用某一项物流资源,以此达到物流资源的共享。逆向物流可以通过对废旧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废弃资源的合理处置来降低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对逆向物流的成本费用还要有合适财政补贴机制,以此促进企业开展逆向物流的积极性。

    3.3 改进低碳技术装备

    运输方面,车辆购置选择要考虑低耗油因素,开展直达运输,集中运输,增加运输的批量,减少回程空驶。合理化的仓库管理活动,尽可能地采用高架仓库,提高仓库坪效。仓库作业设备,运 用机器人、自动导引小车、巷道堆垛机等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作业工具。采用集装箱、托盘等集装化工具,提高装卸搬运作业的效率,减少装卸搬运过程中的能耗。

    3.4 提高信息化水平

    物流信息化是物流新业态发展的重要路径,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要建立起低碳物流信息系统和运作体系。在物流信息系统中导入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即Energy Manng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EMIS),是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对物流过程中分散的能耗数据采集和控制、集中的管理调度和能源供需平衡,以及实现所需能源预测,为在物流全过程中实现较好的节能、降耗和环保的目标创造条件。即对物流能源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分析,处理及实现对能源设备、能源实绩、能源计划、能源平衡、能源预测等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功能,达到企业节能增效的目的。

    3.5 完善低碳物流法律和制度

    物流新业态的低碳发展,还需要政府的法律和制度保证。制定各种财政、金融、税收政策,利用财政杠杆和金融杠杆引导物流业态的低碳发展。世界各国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多并比较健全,但针对物流领域的不多。政府应该就物流相关的交通管制、能源消耗、碳排放制定针对的性的制度标准,使物流新业态在低碳发展的道路上做到有法可依。对于物流领域的低碳创新技术实行财政支持,鼓励物流企业自主创新新技术。如北美、欧洲很多国家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碳税、碳交易、碳管制、碳补偿制度。

    3.6 合理化物流“碳足迹”的跟踪和计量

    根据PAS 2050提出的计量碳足迹的具体方法,将其应用到物流和供应链过程。PAS 2050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方法,提出计算商品碳足迹的五步骤模型,可以为物流领域所借鉴。同时,积极应用EPC、RFID等技术对物流过程中的车辆、装卸机械、冷冻机械等的能耗水平进行监控。

    4 结论

第5篇:碳排放管理的培训范文

1基于社会营销观念的“农超对接”模式中的问题分析

1.1农产品生产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和社会利益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仍以一家一户为主,农超对接中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生产无统一标准,农户为使自己收益最大化,更倾向使用农药、化肥等增加产量。结果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农田综合肥力下降、重金属污染和地下水污染[3]。这使得生产出的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甚至有毒,不仅影响到超市的采购,而且更重要的是流通后危害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上述表明,农户未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甚至缺乏基本的道德,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农产品生产不规范引起土壤、地下水污染,这种只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行为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与社会营销观念相悖的。1.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严,安全隐患凸显超市直采要求采购人员既要懂相关农业技术又要懂经营管理,而目前具备这样复合知识结构的人才并不多,这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据调查,超市无法对每批配送的生鲜食品进行农药残留检验,从而一些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容易混杂进来。因此,超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中国食品安全卫生网2012年曝光的河北“问题鸡蛋”事件就是典型例证。[4]从社会营销观念的要求来看,不管检测成本、利润大小,超市都应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而超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严这种不负社会责任的行为,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不符合社会营销观念的要求,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超市的长远发展。1.3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环节薄弱,配送中碳排放量大目前,我国冷藏车所占比重很低,冷冻冷藏运输占易腐货运总量比重也较低,并且车辆的制冷技术和工艺比较落后,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使生鲜农产品在运输途中造成了大量损耗。我国连锁超市冷链经常出现断链现象,长途运输时为节省成本,在半途关闭制冷设备或调高车厢温度,接近目的地时再按要求制冷,此种情况很难察觉生鲜农产品已出现质量问题。这种行为没有考虑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没有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是违背社会营销观念基本主张的。另外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配送路线和冷藏冷冻设备设施安排不合理,由此导致的配送路线延长和冷藏冷冻车辆的增加,不仅使空气中碳排放增加,加剧温室效应,而且耗能和成本增加。[5]基于社会营销观念,冷链物流中的碳排放增加致使温室效应加强导致气候变暖进而引发一系列生态灾害,这没有将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符合其所关注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不适应两会提出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主张。

2基于社会营销观念“农超对接”提出的发展策略

2.1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农户参与意识以规范农产品生产政府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补贴、税收和信贷等手段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积极宣传并通过典型示范来带动农户,使更多的农户通过加入合作组织来提高收入同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自身建设,具体为: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提高对接程度和效率;重视对农民的培训,在日常生产中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与农技水平,积极宣传诚信经营、安全生产的理念。2.2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培养农超对接中需要的大批专业人才,尤其是既懂农业生产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需要超市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具体做法为:针对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的现象,通过超市为其提供实习岗位来增强其实践能力;将“农超对接”的相关培训,如技术、知识等并入政府的科技体系,与政府的培训工程和科技推广工程相融合,对政府和农超对接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由政府提供补贴,鼓励超市连锁集团与当地的高职院校和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合作,按照要求“订单式”培养超市生鲜农产品直采和经营人才。2.3健全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加强低碳冷链物流建设①建立健全冷链物流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我国冷藏运输行业发展特点开发“小批量、多批次”的冷藏运输装备。通过财政政策,鼓励支持多家企业联合建立现代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逐步建立智能的安全监控体系,通过网络平台和GPS、自动识别等技术将冷链物流相关单位联结起来,实现对货物的全程监控和资源、信息共享,提高运输效率。②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研究与推广,发展节能环保冷藏保鲜技术。借鉴国外节能降耗经验,改良车厢维护结构,优化制冷装置,大力推广预冷技术等。强制报废高能耗、技术落后的冷藏运输装备,通过财政补贴方式鼓励企业购买节能高效的新型装备。大力发展“共同配送”,优化生鲜农产品的运输方式和配送线路,合理控制车载率,使其效率最大化,降低碳排放,减少对环境和经济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使用清洁能源如改用液化气和太阳能替代汽油、柴油作为动力从根本上减少碳排放。

作者:王晓宁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6篇:碳排放管理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低碳制造实践;水泥企业;测量量表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low carbon manufacturing practice scale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green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and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 the author conducts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nd high-level interviews with cement companies to form the initial indicators of low carbon manufactur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137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the factors of carbon manufacturing practice are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low carbon manufacturing practice scale of cement enterprise consists of 20 observation variables in 5 dimens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a basis for making concret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plan for low carbon development of cement enterprise.

Key words: low carbon manufacturing practice; cement enterprise; measurement scale

0 引 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碳排放问题已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水泥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其“两高一资”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大量CO2,水泥行业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1]。据国际能源署(IEA)报道,2014年我国CO2排放量高达94亿吨,其中水泥行业碳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20%,这给我国顺利实现碳减排目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水泥企业作为落实碳减排目标的重要主体,在承担减排责任方面,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政府的环境政策制定、顾客偏好行为等都会对企业的生产方式和运营策略产生巨大影响。面对如此严峻的碳减排形势,水泥企业必须实现低碳战略转型,实施低碳制造实践。低碳制造实践不仅是企业低碳转型的可行策略之一,而且是企业应对外部环境挑战和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2]。在生产实践中,水泥企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来降低煤炭资源和电力的消耗,减少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3],或者通过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降低水泥熟料生产的碳减排[4],这些碳减排策略都可以看作是水泥企业的一种低碳制造实践。可见,实施低碳制造实践对水泥企业降低碳排放和实现低碳战略转型具有重要实践意义。那么如何衡量低碳制造实践成为水泥企业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低碳制造实践测量量表不仅可以为企业碳减排提供有效方案,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碳减排实践水平。然而,目前低碳制造实践的测量指标并未得到明确,且鲜有针对水泥企业低碳制造实践的量表研究。鉴于此,本文在绿色制造实践和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探究水泥企业低碳制造实践的结构维度,以期为相关实证研究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并为企业碳减排提供理论指В加快企业低碳战略转型。

1 文献述评

1.1 绿色制造实践

制造实践作为市场环境下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源于企业具体的运营活动和方案。随着企业绿色发展理念的增强和研究角度的扩展,绿色制造实践逐渐被重视。绿色制造实践作为制造实践在环保方面的延伸,其主要目的是预防污染和保护环境,具体措施则包括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使用可再生材料和环保能源、重新设计产品和流程以及关于产品管理实践方面的员工培训等。Digalwar等(2013)将绿色制造实践定义为“考虑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优化”[5]。针对绿色制造实践的具体结构,Ghazilla等(2015)通过对马来西亚中小企业绿色制造实践的研究,认为绿色制造实践包括产品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包装分配、绿色处理和绿色再制造等因素,并认为这一系列环境实践共同构成了产品的绿色制造周期[6]。此外,有研究表明,ISO14001认证、过程管理、实施逆向物流、高层管理承诺、供应商管理和客户关注也被认为是绿色制造实践的关键因子[7-8]。绿色制造实践的结构因素是低碳制造实践指标构建的基础,已有关于碳减排实践的研究强调了产品绿色设计、ISO14001认证、高层管理承诺、供应商管理等因素的重要

性[9-10],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本研究以绿色制造实践为基础构建低碳制造实践指标的合理性。但是由于“低碳”更注重自然规律,强调碳约束和能源利用率,因此,本研究与绿色制造实践的结构因素研究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1.2 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

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作为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结构维度研究与低碳制造实践测量量表研究具有重要的联系。Zhu等(2008)在对中国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中首次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维度进行了划分,将其划分为内部环境管理、绿色采购、与客户合作、生态设计和投资回收5个维度,并构建了包含21个题项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测量量表[11]。此后的量表开发也多按照Zhu等的5维度量表为基础加以增添、删减、合并、拆分,Diabat和Govindan(2011)将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划分为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运营、绿色分销、物流和营销以及逆向物流6个维度[12]。此外,有学者基于具体企业和行业情境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维度划分展开了探讨。例如,Wu等(2012)针对纺织服装行业的研究,将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划分为产品绿色设计的源头管理、与顾客和供应商合作、废品回收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4个维度[13];Hsc等(2013)则以马来西亚通过ISO14001认证的企业为研究对象,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包括绿色采购、绿色设计和逆向物流3个阶段[14];Luthra等(2016)通过对印度汽车工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研究,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包括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销售和绿色物流6个维度[15]。Scur和Barbosa(2017)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11,15],针对巴西家电行业开发了7维度26个题项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量表,分别为:逆向物流、废物管理、绿色制造和再制造、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估、绿色采购和内部环境管理[16]。可见,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结构是多样的。而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仍处于持续的动态调整中,其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综上所述,低碳制造实践虽然与绿色制造实践和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存在一定的关联,但碳约束下的低碳制造实践也有其独特的内涵,低碳制造实践更加关注企业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实施碳减排的具体方案。目前针对水泥企业在低碳发展理念下实施低碳制造实践的相关研究还很少见,对基于战略转型背景下的水泥企业而言,迫切需要开发出此情境下低碳制造实践的测量量表,以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已有关于绿色制造实践结构要素和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测量量表研究为本研究构建低碳制造实践测量量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 量表开发与检验

2.1 初始题项的确定

在收集整理绿色制造实践结构因素和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测量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和演绎的方法,结合水泥企业生产特点,尽可能多推导出低碳制造实践的原始指标,共提取出39个指标。通过对镇江北固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江苏鹤林水泥有限公司、江苏句容台泥水泥有限公司等3家水泥企业的高管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请每一位测试者描述最合适的指标,在最初的题项中,有35个指标被频繁提及,提及率偏低的指标被删除。在此基础上,邀请3位有丰富管理量表开发经验的大学研究人员就问卷格式、问卷内容、题项选择、易懂性、重复性、准确性等进行修正,修改指标至专家一致认可给予保留。最后确认33个指标。

2.2 探索性调研和题项净化

在正式大规模调查之前,本研究在镇江北固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江苏美联水泥有限公司、江苏鹤林水泥有限公司、江苏句容台泥水泥有限公司和江苏远东水泥有限公司发放了70份初步调查问卷,通过结果分析进行修改。所有量表使用Likert5分量表(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回收53份(回收率75.71%)。遵循Churchill等人提出的理论对测量过程进行提炼与净化后,单维性与信度符合检验要求,有3个题项被删除,剩余30个测量题项进入大规模正式调查和数据分析,具体题项如表1所示。

2.3 数据收集

本研究通过邮寄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水泥制造企业发放问卷。第一批350份问卷于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在《中国水泥网》、安徽省水泥协会、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工业调查处以及镇江市水泥散装办公室等单位的协助下,向江苏、山东、浙江、安徽、福建、宁夏等国内22个省市自治区所辖水泥企业发放,共回收问卷112份,其中有效问卷98份。第二批200份问卷于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安徽省水泥协会的协助下,向安徽、福建、甘肃等省市所辖水泥企业发放,共回收问卷46份,其中有效问卷39份。将收回的问卷按批次分为两个子样本,T检验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因此将这两批回收的问卷进行合并,共有137份有效问卷。

2.4 证检验

2.4.1 探索性因子分析。本研究选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数据显示,KMO值为0.873,Bartlett's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sig=0.000

F1包含了5个题项,主要反映了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为实现碳排放最小化而在相关活动方面的协同合作,因而命名为协同减排;F2包含了5个题项,主要表述了企业对产品消费后阶段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承担责任,因而命名为环境责任延伸;F3包含了4个题项,主要反映企业把对环境的关注结合到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因而命名为环境管理;F4包含了3个题项,主要反映了企业执行相关行业标准的情况,因而命名为环境标准;F5包含了3个题项,主要表述了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考虑碳排放最小化,因而命名为低碳产品设计。

2.4.2 验证性因子分析。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17.0对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拟合。图1是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验证了低碳制造实践5个因子的合理性。综合表3的各项指标来看,χ2/df=1.34

2.4.3 信度检验。Cronbach's α系数主要用以评估量表的内部一致性。Nunnally(1978)认为,测量工具的Cronbach's α系数最好高于0.70;吴明隆(2003)认为高质量的总量表信度系数在0.80以上。在本研究中,总量表的信度系数达到了0.905,由表4可知所有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 0.70,表明测量工具的内部一致性较高。

2.4.4 效度检验。量表的效度检验主要通过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的检验来判定。本研究按照文献梳理、专家咨询的项目生成程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找出低碳制造实践全部指标,然后又进行企业深度访谈,对测量项目进行修订和完善。因此可以认为,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分为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收敛效度检验方面,根据Fornell和Larcker(1981)[19]提出的三重收敛效度标准:(1)所有标准化的因子载荷值要大于0.5,且达到显著水平(p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在对理论文献综合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水泥企业低碳制造实践测量量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规范的实证过程,证实水泥企业低碳制造实践涵盖以下5个维度:低碳产品设计、环境管理、环境标准、协同减排和环境责任延伸,且经验证,量表的信度、内容效度、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指标都很理想。其中,“低碳产品设计”反映了企业为实现产品碳排放最小化目标,系统考虑和改善产品的碳排放,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环境管理”反映了企业对日常管理活动中环境因素的关注,把因环境问题(如碳排放、资源浪费等)造成的风险成本降到最低限度,使环境管理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部门环境执法的尺度,同时揭示了企业只有在节能减排方面严格遵循环境标准才能得到社会和市场的认可。“协同减排”揭示了企业在推进低碳制造实践过程中,必须与客户和供应商在减排工作中紧密合作,共同对供应链运行的相关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及安排,为最终实现企业碳排放最小化而共同努力。“环境责任延伸”则反映了以生产者为主导的责任主体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负责,其重点是承担绿色设计责任、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理的责任。总之,本研究所开发的量表能全面地覆盖水泥企业低碳制造实践的相关因素,其结果对未来开展低碳制造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来讲,可为未来相关实证研究提供测量基础;就实践而言,运用本研究所提供的有效量表,可以为企业提供理论指导,以帮助企业改进相关的碳减排实践,加快企业低碳转型升级。

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由于研究资源限制,样本选择多数集中于东部省份且样本量有限,使结论的推广需要进一步验证。基于此,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1)扩大样本的采集范围,增加样本量,使样本更具代表性,从而使研究结论的适用面更广。(2)进行企业低碳制造实践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如企业内部因素、市场需求因素、政府环境法规因素等。(3)进一步探索中介变量(如竞争优先权)和调节变量对企业低碳制造实践实施与绩效结果的作用机制,以提升中国水泥企业开展低碳制造实践的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顾阿伦,史宵鸣,汪澜,等. 中国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的潜力与成本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8):16-21.

[2] 程l新,孙立成. 企业低碳制造战略形成与实施的机理分析[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5):23-29.

[3] 赵琳,王睿智,黄西川.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实例研究[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28(10):39-41.

[4] 王广东,谢墙胜. 枣庄中联利用建筑垃圾生产水泥熟料[J]. 中国水泥,2013(2):59-63.

第7篇:碳排放管理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建筑节能; PCDM; 碳排放权; 会计; 资产类别; 逐级递阶

一、中国建筑节能PCDM项目的实施背景与趋势

(一)中国建筑节能PCDM项目的实施背景

近几年来,中国注册成功的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迅速增加,已成为CERs全球碳市场最大供应国。2011年4月2日,中国合作伙伴——德国商会北京代表处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建筑业节能研讨会,明确提出将在新建建筑中建立碳排放权机制,该机制越早建立,社会和企业越早获益。碳排放权交易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排放量小的企业可以出售排放权,排放量大的企业需要购买排放权,这样就避免政府直接补贴碳排放企业。住建部指出,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世界建筑节能发展的经验,在中国建立建筑节能CDM涉及法律和其他方面的因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事实上,建筑节能CDM通常还有投资回收期长、初始投资额大、交易成本难测定、风险大等特点,这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会计核算难题。

(二)中国建筑节能PCDM项目的发展趋势

目前,建筑节能可以通过PCDM中国规划方案下的CDM(Programmatic CDM)项目参与到低碳经济中。规划方案下的CDM(Programmatic CDM /PCDM)是指为执行相关政策或者为达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减排措施作为一项规划方案,并整体注册成为一个CDM项目,在这一规划方案下项目活动产生的减排量经过核证后可签发相应的核证减排量(Certification Emission Reduction,CER)。PCDM项目具有自身显著特点。首先,具有物理边界不受限的特点,项目可以跨越一个地区甚至国家的疆域。这就克服了CDM项目对建筑节能的实施约束,使得分散的、个体减碳能力小而集体减碳能力可观的建筑节能领域有导入PCDM的可能,同时有望解决建筑节能综合改造的技术与资金问题。建筑节能PCDM碳排放权既然即将可以交易,那么具体应确认为何种资产?应在何时确认?建筑企业获得或出售碳排放权时,如何记录?取得的收入应何时入账?这些都是保证低碳建筑碳排放权机制顺利实施的条件,但首要问题是资产类别的确认。本文结合我国建筑企业国际碳交易活动基本进程,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PCDM的资产性质与我国建筑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方法。

二、建筑企业碳排放权交易(PCDM)的会计——资产类别确认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潜力巨大的建筑节能碳排放市场中,PCDM模式促进了我国建筑节能碳市场、碳金融与国际的进一步接轨。根据碳排放权的描述,建筑企业碳排放是指在建筑产品形成与商品化过程中,政府通过无偿分配、定价出售或公开拍卖的方式将碳排放权分配给各建筑企业后,各类建筑企业便取得对排放权的控制权;建筑企业通过碳排放保证其建设生产或房地产经营从而获利,同时,出售剩余的碳排放权直接为建筑企业带来现金流入。因此,建筑企业碳排放权完全符合我国资产的定义和特征,碳排放权属于资产。

目前,应将建筑企业碳排放权确认为何种资产类别尚无定论,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建筑企业碳排放权属于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将其纳入建筑企业的金融资产;第二种观点认为建筑企业碳排放权符合存货的定义,应将其作为存货进行确认;第三种观点认为建筑企业碳排放权具备无形资产的特征,应当确认为企业无形资产。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企业将碳排放配额资产列为存货、其他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5%、20%和65%;对于外购的排放配额,这一比例分别为11%、31%和58%(苏伟、潘家华,2008)。本文认为,就现阶段而言,将建筑企业碳排放权纳入无形资产更有利于建筑节能PCDM的顺利发展。但这种形式的碳排放权会计核算形式应随着中国碳市场成熟度以及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碳交易的角色转变而转变。

三、建筑节能PCDM发展的逐阶递级模式

(一)中国发展建筑节能PCDM项目的特殊性

按照一般观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企业作为CDM项目的卖方,应将碳排放权确认为无形资产;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作为CDM项目的买方,若购买碳排放权出于生产经营需要,则应确认为无形资产。虽然目前中国CDM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总量增长迅速,约占全球的近一半,但尚未形成一个高效规范的碳交易市场。国际市场上碳排放交易价格一般在每吨17欧元左右,而国内的交易价格在8—10欧元,不及欧洲一级市场价格的一半。碳交易权的计价与货币的绑定机制使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定价能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只有成功申请CDM项目并核证减排方法以及减排量后,才可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碳交易,同时相应的碳排放权才由该企业拥有或控制。综合以上情况,针对建筑行业的特性,本文认为建筑企业发展PCDM项目的碳排放权会计确认应分三步走:首先,将碳排放权确认为无形资产进行计量;其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计量;最后,应作为存货进行计量。下面结合我国建筑企业国际碳交易活动基本流程,分析我国建筑节能CDM的资产性质与我国建筑企业碳排放权的交易模式。

(二)中国发展建筑节能PCDM项目的阶段性

1.第一阶段,将碳排放权确认为无形资产。2004年12月IFRIC的“IFRIC 3”中明确规定:碳排放权符合资产的定义,因为它是“没有实物形态的长期资产”,因此属于无形资产。虽然在2005年6月由于不能“真实而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计量基础与报告不符等问题,暂时撤消了IFRIC 3,但仍支持无形资产的说法,继续修订《无形资产》准则来贴切反映碳排放权的本质。这是建筑节能PCDM的初期资产形式。

2.第二阶段,随着建筑节能在中国甚至世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建筑企业开始迅速发展PCDM项目。中国政府实施的减排量的强制性指标分配制度,以及中国碳金融、碳市场的发展与完善,都促使碳排放权在特定的交易所进行交易,并逐渐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的碳排放权交易定价系统,始终以公允价值计量。这个阶段的建筑节能碳排放权应作为金融资产确认。

3.第三阶段,应将建筑企业PCDM项目碳排放权作为存货。这是因为,首先,欧盟推出的机制是一个过渡性的机制。按计划,到了2012年后,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用欧元来进行碳排放交易。目前中国确实从PCDM中获得很大的资金支持,但从长远考虑,要防止把排放潜力消耗过度,将来中国必然要承担排放义务,会因自身排放指标不足而高价去买。因此,在碳排放量的统筹规划下,将会把建筑企业节能碳减排量作为一种存货计入会计——资产类别。其次,随着碳交易市场的逐渐成熟与完善,碳排放权作为财富将成共识,有关的经济利益随之在建筑企业间流动;到那时,全球碳排放权价格趋于稳定,作为存货,它的成本已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中国发展建筑节能PCDM项目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目前,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借环保问题,让发展中国家为温室气体排放和金融危机买单。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针对碳排放问题,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与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展开了初期碳排放量交易。我国碳排放量要想不陷入被动局面,应主动完善碳排放权会计准则,这样可以保证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秩序的稳定,此外,还要从理论上对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行为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法规,确保相应法律强制性并加大管理力度,同时避免碳排放政策与其他交叉环境政策的冲突,使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能够在完善的市场环境下进行有序交易,进而为我国在国际碳排放权的交易谈判,提供制度基础。

四、建筑节能PCDM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案例分析

笔者认为,虽然建筑企业碳减排分为以上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但就目前中国的碳交易状况而言,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最值得关注的。目前,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每年可节约75万吨标煤,减排200万吨CO2,今后25—30年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约20亿m2,巨大的潜力影响着我国国际碳交易的长远战略。建筑节能碳排放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既稀缺又有价值,也有增值收益的可能,属于金融衍生产品,且符合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在目前这一特殊阶段,宜将其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在现行“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增加“排放权”明细项目,反映企业取得的碳排放权的价值,并跟踪其价值变化,具体实施如下例所示:

例:E建筑公司以PCDM项目形式在1月1日以每吨30元购入建筑节能碳排放量3 000吨,交易费用500元。当年12月1日,该建筑节能碳排放权价格上涨为31.95元。该公司计划将其卖出。当年12月10日,E建筑公司成功出售碳排放权,每吨价格为32.05元,支付交易费用500元。

E建筑公司会计财务处理如下:

1.1月1日购入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成本)90 500

贷:银行存款 90 500

2.12月1日分录:3 000*31.95-90 500=5 35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

5 3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 350

如果价格下降,其差额作与此相反的记录。

3.12月10日出售时注销:

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95 35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 35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成本)

90 5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

5 350

投资收益 4 850

五、结语

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建筑企业实施PCDM的会计核算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筑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研究、引进、消化和再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目前建筑节能碳排放核算准则的缺失会导致不同的建筑企业对碳排放的会计核算方法的不同,最终影响到该批信息的可比性,而且我国建筑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计量核算存在特殊性,仅依靠借鉴国外已有模式和实务上的探索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发展建筑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完善碳排放权会计准则、提高碳排放权信息披露质量、提升建筑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测度建筑节能PCDM碳排放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以及解决碳会计事项难以量化等信息披露及管理的难题。同时,建筑企业应当加强认识、加大对建筑领域会计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并提供学习国际碳计量方法学新知识、碳金融发展新趋势的机会,以改善建筑业会计教育模式,推动我国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伟,潘家华.规划方案下的清洁发展机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 申金荣,赵亦江.我国CDM项目企业的碳排放权会计核算[J].财会月刊,2011(8):90-91.

[3] 王谋,潘家华,陈洪波,等.规划方案下CDM(PCDM)实施问题及前景[J].经济地理,2010,30(2):204-207.

[4] 肖序,郑玲.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8):55-60.

[5] 安烨,钟廷勇.PCDM与我国居住建筑节能关系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6):101-105.

[6] 李晨晨.不同于市场成热度下碳排放的会计确认与计量[J].财会月刊,2010(36):60-62.

第8篇:碳排放管理的培训范文

引言

为应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为了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采用低碳经济模式、低碳生活方式是大势所趋。按照联合国统计数据,我国从2006年起,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2009年11月25日,我国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向世界宣布旨在应对气候变暖的减排计划表,承诺到2020年时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将比2005年降低40%~45%,拉开了全国发展低碳经济序幕[1]。全球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5%,而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占排放总量的15%~18%,位居行业排放第二位[2]。低碳农业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出现的新型农业发展形态,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碳汇”为特征的新型农业,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发展低碳农业势不可挡,既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是乡村与区域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香蕉枯萎病”“毒豇豆”“健美猪”“毒粉条”等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给消费者生命健康和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究其根源主要是农产品标准化工作未落实到位。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3]。《中国社会发展报告2012》对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的数据分析表明:民众最不满意的三项依次是物价水平、食品安全状况和环境质量状况[4]。 低碳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固碳减排,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为有效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开展低碳农业标准化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低碳农业标准化的概念

国外并没有所谓“低碳农业”的提法,相关研究内容主要是气候变化与农业减排与适应气候变化等方面[5]。国内学术界尚未有“低碳农业”的统一定义。王青、郑红勇等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低碳农业定义而提出的概念有一定代表性,他们认为低碳农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碳汇转化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模式,主要是指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等的使用,通过森林植被、植物等的碳汇作用和降低农业非耗能排放,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尽量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2]。标准是在一定范围内为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的共同和重复适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者特性文件。原国家标准局出版的《农业标准化》将“农业标准化”界定为“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高国盛、闫俊强等认为农业标准化是标准化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领域的应用。农业标准化是按照市场需要,采用设定标准监控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向消费者提供合乎标准的、高质量的农副产品,实现最佳效益的经济活动。农业标准化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其目的是获取最佳效益[6]。

迄今还未有学者对低碳农业标准化下定义。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低碳农业标准化是将标准化理论应用于低碳农业发展之中,是农业标准化与低碳农业的有机结合,是以低碳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即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低碳”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低碳农业标准,把农业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纳入低碳农业标准生产和低碳农业标准管理的活动。

低碳农业标准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农业碳减排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应用。将农业生产减少对化肥、农机、农药等投入品依赖的先进适用技术和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固化为标准,并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推广应用达到减少碳排放目的。二是农业碳汇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应用。通过将农畜新品种繁育,作物耕作方式改造,土壤改良等技术固化为标准,将其贯彻到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发挥植物和土壤等的碳汇功能。三是必须坚持“统一、简化、协调、选优、低碳”原则。所谓“统一”就是为了保证低碳农业发展所必需的秩序和效率,对农业生产活动管理、农产品品质、规格及其他特性建立低碳农业运作的一致规范,并使之与被替代的高碳农业标准化对象具有相同功能;所谓“简化”就是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低碳农业活动需要,对低碳农业标准化对象的数量、品质、规格等进行严格筛选,提炼出能满足低碳农业活动所必需的、高效能环节,使标准整体构成精炼、合理,达到省工、节本、低碳、增效的目的;所谓“协调”就是为了使低碳农业标准化系统的整体功能最优,并取得真正效果,必须处理好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关系,使三大系统中各因素达到均衡状态;所谓“选优”就是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限制条件下,以农业科技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对低碳农业标准化需要实施的技术要素、管理过程要素进行优化组合,获得最佳效果;所谓“低碳”就是以增加农业碳汇、减少农业碳源为目标,将低碳理念、低碳技术、低碳管理方法贯穿并应用于整个农业产业链,达到节能,降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农业效益的目的。该定义,重点是低碳农业技术标准的制订与实施,核心是固碳减排, 提高农产品质量,实施路径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推广固碳减排技术,在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低碳农业技术标准,将低碳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应当说明的是低碳农业概念提出较晚,它与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在基本目标和发展方向上大致相同,都是为了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通过创造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促进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它们也有区别。生态农业强调生态系统内及各组分间的物质循环转化和能量多级利用,关注农业生产环节。循环农业是按照“3R”原则(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侧重于物质循环和多层级利用,较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低碳农业重在农业生物质能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降低种养殖、运输、加工全过程整体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化学投入品利用效率、增强农业生态系统固碳功能[5]。生态农业与低碳农业在实践中也有许多交叉内容。循环农业的措施多数能达到直接或间接减排目的,但是它的范围窄于低碳农业,后者还需要通过养分管理、耕作制度、水分管理、品种选育、饲料管理等措施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因此,低碳农业标准化可以借助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好的模式及做法,进行集成创新,形成科学合理标准并推广,实现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目标。

二、低碳农业标准化的特征

低碳农业标准化与传统农业标准化相比(见表1),在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标准化的功能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它有以下一些特点:

表1农业标准化模式比较

标准化模式产生背景核心理念碳属性外部性碳收益农药、化肥农机

低碳农业标准化全球气候变化低碳

经济发展提出的产品优质安全、

生态、固碳减排低碳正外部性有限制限制

高碳 (石油)

农业标准化追求最大产量满足人口

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高产、高收益高碳负外部性无鼓励鼓励

(一)低碳性

低碳农业标准化是将经过实践检验的低碳农业技术上升为标准并推广应用,低碳农业技术包括农业节能技术、碳减排技术和碳汇技术,具有显著的低碳性。作为“三低一高”(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低碳农业具有固碳减排功能。因此相对于石油农业和传统高碳农业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其低碳特征十分明显。

(二)低碳农业标准的公共产品属性

低碳农业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费用大,对农户执行的监督成本高。低碳农业关键技术的研发集成,一般企业是不愿意提供的,只能依赖政府提供。低碳农业标准一旦颁布,任何农户获取它的边际成本为零,可以使所有农户获益,各农户进行低碳农业标准化生产是相互独立的,低碳农业标准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是典型的纯公共产品。

(三)具有正外部效应

实施低碳农业标准化可获取更大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实施低碳农业标准,采用合理生产方式,使农业生产减少对农药、化肥、化石能源的依赖,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固碳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缓解能源危机,解决气候变暖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同时,低碳农业是质量安全效益型农业,它把农业生产经营中对外部经济社会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实施低碳农业标准化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确保整个食品链安全。而目前消费者不会为质量安全的食品支付额外费用,可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提高其福利水平。

(四)可获碳收益

农业具有碳汇的天然优势, 农业碳汇包括森林碳汇和土壤碳汇,可以形成碳汇市场。 实施低碳农业标准化可改变农田土壤碳库的状况,有效增加土壤碳汇值,通过碳汇市场交易可以获取碳收益。此外,生产经营者实施低碳农业标准化的减排效益还可以通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低碳农业发展的支持项目如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中获得相应补偿。实施低碳农业标准化,可减少生产经营者对生产资料、农业服务信息的搜寻成本,降低农产品的交易费用,获取更大经济效益。

三、低碳农业标准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为低碳农业标准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英国学者E J Mishan认为社会福利的主要来源并非经济增长本身,而是经济增长的模式[7]。党的十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3]。经济发展规律显示,只有当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农业增长方式才基本具备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8]。目前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并已作为各级政府农业工作的重点,实施低碳农业标准化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渴求,对改善生态环境措施的普遍支持,政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任务而出台的诸多政策是低碳农业标准化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

(二)生产经营主体追求效益最大化是其发展的内生动力

低碳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主体包括农户、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职业农民、农业企业等,他们都是理性经济人,无论采用哪种生产经营方式,都要进行投入产出的比较分析,实施低碳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内在动因就在于采用标准化模式能带来实际收益的增加,只有当生产经营的期望收益减去私人成本之差大于当期收益时,生产经营主体才会积极主动实施标准化。前已述及,低碳农业标准化能降低交易费用和部分生产成本,获取碳收益,通过该生产方式生产经营主体能获得较多经济效益,这是实施低碳农业标准化的内生动力。

(三)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增长的需求是其发展的外生动力

从国际经验看,当恩格尔系数在50%以上,人们主要关注的是食品的数量安全;当恩格尔系数在40%~50%之间,人们逐步注重食品的质量安全;当恩格尔系数降至40%以下,人们对食品营养、安全卫生水平的要求更迫切[9]。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0%,农村居民为37.7%,消费者正由“吃饱”向“吃好”转变,更加注重食品的质量安全、健康和营养。在当下我国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需求就是生产的目标和动力,推动生产者采用低碳农业标准化生产方式,生产出高质量、安全、健康、营养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不断增长的需要。

四、低碳农业标准化发展的约束条件

(一)低碳农业标准制修订与施行的约束

1999年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专项计划”,截至2011年10月,制修订农业国家标准2 196项、行业标准3 706项、地方标准16 000多项,覆盖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为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0]。但是,我国现行农业标准绝大部分是在缺乏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情况下作出的,标准的可操作性、适用性不强,并且标准制修订远滞后于发达国家,如2013年3月1日实施,由农业部与卫生部联合制定的322种农药在10大类农产品和食品中的残留限量共有2 293项,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有3 300多项,欧盟有14.5万项,日本有5万多项,是我国的几倍或几十倍[9]。低碳农业标准制修订涉及范围广,所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多,田间试验数据、标准监测数据等的获取时间长且不容易。同时,低碳农业标准实施的激励机制、执行制度和监管制度缺失,给低碳农业标准的施行形成巨大的障碍。

(二)碳锁定的束缚

格利高里?乌恩鲁用“碳锁定”来解释替代技术发展的困难,主导技术与其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成 “技术――制度综合体”,技术和技术系统与各种社会组织和制度之间形成一种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导致技术锁定和路径依赖。长期的路径依赖会导致技术锁定,新的更有效的技术不能得到推广应用[11]。农户一般习惯于多施化肥、滥用农药等追求产量增加、粗放式耕作的高碳农业技术,对于低碳农业技术,由于缺乏低碳观念和激励机制,路径依赖,加上经济条件限制,他们容易被高碳农业技术所“俘获”,不愿意采用,造成低碳农业标准推广困难。目前,从农业标准化发展较好的省份看,四川省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只有27%,最好的浙江才达45%,总体上比较低。

(三)碳汇市场不完善的制约

“碳交易”是买卖碳排放权的交易,尤其是CO2排放权买卖。我国碳交易起步晚,2010年4月27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网上交易平台正式开通,国内首个自愿碳减排交易平台正式运行,随着交易系统和交易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这一平台将具备与国际机构同等的碳交易技术能力。目前国内的碳交易所都是地方设立的,国内的碳交易市场依赖于国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国家的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弱势地位。森林碳汇和土壤碳汇交易在整个碳交易市场中的份额很少,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待成熟[12]。当前CDM碳汇项目主要面对国际碳市场,但由于技术要求高,市场准入手续繁杂,交易成本十分高昂,常是“有行无市”。同时,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柠檬”市场,优质不一定优价。这些因素使得实施低碳农业标准化的生产经营主体通过碳交易和优质低碳产品售卖获取更大收益面临诸多障碍。

(四)要素禀赋的限制

1.人力资源的限制。目前低碳农业标准制定、检验检测、认证、碳汇交易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从四川省调查来看,按照国家投入建设的市县质检机构人员配备标准,市级质检中心应配15至25人,县级质检中心应配10至15人,才能保障检测机构有效运转。当下,已建21个市(州)质检中心人员均少于15人;已建县级质检中心人员编制多为5至10人,实际到位只有3至5人[13]。当前,农业生产者主要是妇女、老人等农村留守的低素质人员,大多凭经验生产,靠天吃饭,对先进农业技术的吸收应用能力差,由于低碳农业宣贯不力,农民认知度低,低碳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弱。

2.资本的缺乏。低碳农业技术开发,低碳农业标准制定和标准体系的建立,技术的推广应用,碳汇市场的建设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对社会资本缺乏吸引力,长期投资不足,致使农业标准化体系薄弱。比如,农业标准化基层监管服务体系薄弱,四川省“十一五”以来,已建和在建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652个,仅占应建乡镇总数的14.62%,尚有3 791个未建,占应建乡镇总数的85.38%[13]。

3.土地规模狭小的限制。以平均包地、小农为主的中国农业特点决定了低碳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困难。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产业,由于农户土地规模狭小,如果一个地区,只有少数农户、业主采用低碳农业标准化方式,而附近的耕地、水体等生产环境仍是传统的石油农业,其负外部性将使该区域的水、土、气等立地条件仍旧受到影响、污染,其农产品质量难以提高,采用低碳农业技术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无法保证。同时,小农经营由于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品种单一,只能是初级产品提供者和价格的承受者,难以获取规模效应和较高收益。而且农产品的下脚料(副产品)难以直接还田,难以将一些碳封存在土壤中以增加土壤碳汇。

五、低碳农业标准化发展对策

(一)完善低碳农业标准化体系

低碳农业标准是低碳农业发展的基础,作为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政府应该出台社会性规制政策,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研发补贴、财政贴息、税收支出等多种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方式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民合作组织和企业从事低碳农业技术供给的积极性,秉持低碳理念,按照“统一、简化、协调、选优、低碳”原则,加强与国外农业标准化交流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低碳农业标准体系,对现有标准按照研制、修改、废止分类处置。目前应该着力完善低碳农业标准体系中的化肥、农药等有害投入品减量、替代技术标准;节水技术标准;节能技术标准;种养废弃物再利用技术标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标准;立体种养的节地技术标准和碳汇技术标准,逐步形成与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相配套的涉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科学、统一、权威的低碳农业标准化体系,引导各地制定切合低碳农业生产实际的操作规程。同时,加强低碳农业标准的检验检测体系、质量评价认证体系、监管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低碳农业标准化的完整体系(见图1)。切实做好低碳农业标准的执行与监控工作,及时跟踪评估,纠正执行偏差,保证标准顺利推行,获得预期收益。

(二)建立激励机制,突破碳锁定

约瑟夫?熊彼特认为人们在技术选择上,经济适用性总是优先于技术适用性[14]。农业标准化的实践证明“人叫人干人不干,效益带动千千万”,因此需要实行经济诱导,建立低碳农业标准化的激励机制,建议政府部门设立低碳农业标准化发展的专项资金[15],实行以生产经营主体自愿为前提的低碳农业标准化补贴政策,对其进行专项资助,使他们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一致。低碳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的前提是低碳农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的价格。但是,作为必需品的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农户经营收益与农产品价格呈正相关关系。这需要政府遵循市场规律,实行农产品分等定级,严格农产品市场准入,建立农产品优质优价的价格形成机制,积极引导生产经营主体争创“三品一标”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倡导绿色消费,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标准意识,通过大幅度增加低碳农产品的经济效益,突破碳锁定的束缚,增强生产经营者采用低碳农业标准的自觉性,力争低碳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全覆盖。

(三)建立和完善碳汇市场

鉴于国内碳汇市场发展缓慢的状况,需要整合地方资源,建立国家级碳交易所,摆脱长期依赖国外碳汇市场交易的局面。中央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这为实行强制性碳减排交易,建立和完善碳交易市场体系提供了政策支撑。目前需要总结地方碳交易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设计国家级碳交易市场的实施细则,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碳汇计量、监测、评价、认定体系,完善相关的交易政策,将森林碳汇和土壤碳汇纳入交易体系,并大力发展。碳交易是引导私人资本投入低碳行业的重要手段,鼓励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参与CDM碳汇项目,通过碳汇交易,获取碳汇收益。

(四)培育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实施低碳农业标准化,必须有一批懂标准、通技术、熟悉低碳农业业务、善管理、精市场、具备组织生产经营者能力的综合性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发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功能,开设低碳农业相关课程和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培养低碳农业标准制定、检验检测、认证、碳汇交易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满足低碳农业标准体系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完善低碳农业科技培训体系。整合各类科教培训资源,完善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农民培训网络,形成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各级农业广播学校为龙头、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骨干、乡镇农科教中心和村级教学点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为补充的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做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低碳观念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实施低碳农业标准的素质和技能。

(五)建立多元化低碳农业标准化投融资机制

建立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相结合的低碳农业标准化多元资金筹集模式,在投入和发展机制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利用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科研教学单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等多主体参与。加强资金审计和财务检查,保证财政资金的到位和高效利用。建议设立低碳农业标准化发展基金,基金来源一是社会筹集,二是从低碳农产品流通环节和加工环节提取技术改进费,三是从土地出让金、农业发展基金、农业综合发展项目资金和生产基地建设资金中提取部分用作发展基金,保证专款专用。对低碳农业标准化发展基金实行竞争管理,保证该基金用到最有服务能力的技术员和最需要的低碳农业项目上,发挥该基金的最佳效率。

第9篇:碳排放管理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 低碳城市 低碳消费 保障体系

一、低碳城市政策体系的“两个领域”

1、发展低碳产业政策

低碳产业体系是指一个地区或城市其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能够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业政策起着导向作用。要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就需要对城市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作出战略调整,以把城市经济引导到低碳经济的轨道上来。

(1)产业结构政策。在产业结构规划时,优先发展低碳产业,如:动漫产业、生态旅游业、核能、光伏、太阳能、风能、沼气新型能源产业,低能耗、绿色仓储物流业,对高碳企业进行管制,对碳排放超标而限期未能整改的企业予以处罚,构建完善的低碳产业体系。在土地、税收、金融、技术、人才等领域,应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先保证低碳产业项目用地;对于新兴清洁能源产业应该减免税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支持低碳重点工程、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推广应用。

(2)产业组织政策。其是通过选择高效益的、能使资源有效使用、合理配置的产业组织形式,保证供给的有效增加,使供求总量的矛盾得以协调的政策。在城市发展低碳产业,需要对城市内的产业进行战略重组:把那些能耗小的、低碳排放的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动其进行重组,发挥规模效应;进一步兼并或关闭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企业;对进行战略调整和兼并的低碳企业给予税收、资金和信贷等方面的优惠;对愿意为低碳建设做贡献而自愿关闭或整改的企业给予财政支持,对其员工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帮助转移其员工。

(3)产业布局政策。为了实现产业存在和发展空间形式的合理化,产业布局政策首先要保证那些高投资率、高效益、高发展速度的地区优先发展,这是产业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其次要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技术、人力等条件,合理发展优势产业;同时,产业布局政策还要促进地区间经济交流,建立健全整体的产业协作体系,使得先发地区能够带动后发地区,逐步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从而保证产业布局的协调和平衡。

2、引导低碳消费政策

低碳消费是现代消费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应对能源危机的必然要求。制定和完善引导普通市民和各级政府部门进行低碳消费的政策,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保障。

(1)完善合理消费和低碳消费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各种低碳产品标准,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防止高碳产品进入市场,如中国环境保护部开展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通过向低碳产品授予低碳标志,向社会推进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的低碳产品采购和消费模式,这样的认证制度在德国、日本、英国、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已经得以开展。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且加强执法力度,对各种浪费现象严加处罚,杜绝各种浪费现象,特别是公款浪费现象。对消费品依据不同的碳排放量征收“碳税”,运用经济杠杆影响消费者对消费品的消费。

(2)倡导理性消费和“低碳消费”,反对和限制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通过各种途径,对市民进行宣传教育,让市民树立起“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科学合理的消费风尚,全社会把理性消费作为时尚追求,把铺张浪费、追求虚荣作为恶习抛弃。鼓励和宣传“低碳产品”和“低碳消费”,让全社会意识到,低碳消费是可持续的消费,是对人类未来的发展负责任的消费。

(3)构建便捷、畅通、节能的交通体系。交通运输是城市重要的碳源,构建便捷、畅通、节能的交通运输体系对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要作用。要让市民乐意乘坐公共交通,就要让市民感受到公共交通的快捷和方便。因此,应大力发展便捷、畅通的公共交通,限制私人机动交通工具的过度发展造成城市大量的碳排放,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必然要求。

(4)政府部门应带头在低碳消费方面做出表率。政府投资和公共消费是中国整体消费的一个重要部分,政府部门如果能够在低碳消费方面带好头,作出表率,对低碳城市建设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认真落实政府采购产品时节能产品优先的原则,要保证政府采购的产品都是低碳的,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政府办公大楼要严格按照节能标准建设。政府办公要厉行节约,冬季和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要有严格的指标,尽量少用、多次使用、循环使用纸张,各种照明设备要做到人离灯关。严控公款消费、严查大吃大喝,对国家公务人员铺张浪费行为严惩不贷。

二、低碳城市政策体系的“四个层面”

从投入端看,低碳城市建设需要的各类措施几乎是不能穷举的,与此对应的政策和制度也难以尽述。大致上,可以将其政策体系区分为四个层面。

1、区域的污染治理、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

其意义在于为城市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并维持之,使城市拥有强健的生态服务体系。与此相关,国家在污染控制、森林、水源地保护、农村环境治理、土地和水体的保护政策都应该纳入该层面的政策体系中。

需要指出的是,城市有一个强健的生态服务体系,对低碳目标的实现是必要的。以水为例,如果一座城市拥有足够强大的水资源涵养净化系统,其供水的能耗和碳排放就会显著降低;如果城市水体、林地和农田等拥有较强的水质净化功能,则城市污水净化的能耗和碳排放也会相应降低。

2、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层面

严格来说,我国城市规划领域中尚无有关低碳城市的政策法规和相关制度,关于生态城市,也只是在污染治理、绿化和水源等方面有分散的规定。这一问题之所以存在,主要还是因为国际国内都缺乏研究。例如,对于一定规模的城市,怎样的人口密度是最为节能的?常说公共交通是低碳的,但究竟怎样规划一座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才是最符合低碳原则而在经济上又是可行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规划领域中有太多,所以表面上的问题是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完善,本质上却是相关的研究和基础积累不足。

建筑设计领域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早。即使低碳建筑是近年来的概念,但节能建筑设计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我国相关研究虽然没有日本等国活跃,但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在此基础上,我国通过多种形式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及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中法规主要有国务院出台的《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住建部牵头出台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这表明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推进建筑节能和低碳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民用建筑的节能标准体系。但应该承认,对于建筑这样一个涉及几十个行业的领域而言,政策体系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城市的运行层面

各类民用建筑和公共设施在运行中能否节能,是影响低碳城市建设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政府的管理制度看,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建筑能耗统计和能效审计的制度和标准体系,据此确定用能定额,建立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和建筑用能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在存量建筑的节能改造上,当前急需的是为普及合同能源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但国内普遍未能认识到的是,合同能源管理的本质是一种金融服务,需要从金融体制上获得突破。

低碳城市运行管理中一项最困难的制度,可能是基于设施生命周期碳消耗最小化管理。对于一项设施而言,其碳排放最小需要分解在建设、运行、管护和维修等各个环节,所有这些环节的碳消耗总和最小化才是应该追求的目标。

就一项设施而言,其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建筑材料、设施设备和施工中的能耗,最终会形成沉淀在该项设施中的碳足迹,或可以称之为“存量碳”。其碳消耗的最小化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合理的定位和投入。任何豪华与奢侈都是以碳足迹的增加为代价的,过度建设必然导致碳消耗的无效率。二是设施的生命周期。其服务的时间越长,存量碳摊薄于一个时间段的数量就越少。另外,设施运行管理和维修的碳消耗也是必须最小化的。基于生命周期的成本和能耗管理,是科学实现碳减排的基础。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可以说尚未起步。

4、城市生活的低碳化

我国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例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或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绿色社区创建等,其实都涉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广泛内容,从而也必然涉及低碳城市建设。总的来说,相关政策法规主要是倡导性的,远未建立起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能够起到规范作用的政策和制度体系。

在低碳生活方式的内涵上,当前的倡导内容也显得狭窄,主要集中于居住节水节电、生活垃圾分类分投之类。更为广泛的低碳生活选择,如就近就业、在家办公、以更广泛的信息服务替代城市的物质、人员流动等,都尚未纳入甚至是倡导性的政策范畴。

三、结语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不仅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要求,更是一项由政府推动、民间广泛参与的行动。正是因为如此,建设低碳城市的保障措施涉及的诸多方面中,政策保障显得尤为重要。要落实建设低碳城市的政策保障,可以从低碳产业、低碳消费和污染治理、城市规划、城市运行、城市生活这“两个领域,四个层面”来构建、完善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保障体系,从而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

(注:【基金项目】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122013240195,项目名称:低碳城市建设中环境法制供给。)

【参考文献】

[1] 夏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A).

[2] 刘志林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6).

[3] 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

[4] 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J].城市规划学刊,2009(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