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各地纷纷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处也不断体现出来,与此同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主要表现为:
1 发展农村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缺少政策支持和扶持
集体经济发展不仅缺乏总体规划,而且有关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数据也模糊不清,给政策制定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比较混乱、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规范指导等问题。当前,农民群众迫切希望政府给予土地使用、启动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的,因资金短缺,普遍感到起步难;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村级集体企业,因建在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没有产权,面临随时拆迁的窘境,对今后的发展感到很困惑。
1.2 意愿不强。村干部客观上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愿不强。认为市场经济主要是鼓励农民创业创新闯市场,发展民营经济,没有必要化心思再去发展集体经济,“经营成功了――成果是集体的;经营失败了――群众要埋怨,债务难化解”,不愿意去冒风险,思想上有压力和阻力。原有村办企业都已然改制,重新强调由村班子集体经营“属于全体村民”的股份制市场主体,在机制体制上看也存在矛盾,难于有大的作为。
1.3 管理难度加大,集体资产流失严重,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由于集体经济在体制上存在先天不足,导致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挫伤了干部群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对发展集体经济,部分干部怕搞砸了受埋怨,思想上有顾虑;部分群众怕搞毁了受连累,背上新的债务,思想上有阻力。
1.4 集体资产产权不明晰且管理体制不顺畅。农村集体资产形成时间长,构成复杂,目前多数没有进行确权登记,产权不明,容易造成资产流失。加之目前集体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主要还是村两委成员,多数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个别得益于地缘经济优势,靠土地征用积累较大集体资产的村,没有及时进行量化固化,集体资产名义上“人人有份”,实际上掌握在个别或少数人手里,有的出现决策失误,有的资产流失,审计中发现多起违规问题。
2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
2.1 增加农民收入,为集体经济补充实力
农民个体的贫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实力,农民富裕了,反过来又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所以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围绕农民需求和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范围,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引导农民在经济实体内自主投资、自主经营,瞄准市场,选择适合家庭经营的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风险小的项目,使农民愿意投资经营,并且在经济上承受得起。对于有发展前景的,社区集体也可以投入启动资金、场地、房屋等参股,进一步夯实社区集体经济。
2.2 强化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机制创新,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一是要创新领导机制,根据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村级班子素质,帮助村班子建设适合村实际的工作领导体制,重点解决好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决策盲目、债权不清、缺乏约束等问题,确保集体经济项目能按市场化要求运作,实现债、权、利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内在活力。二是规范财务管理机制,要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规范财务管理,加强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对集体资产,无论是土地、果园等资源,还是小型水利设施等固定资产,凡是不再由集体直接经营的,都要合理确定集体与承包、租赁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加强承包、租赁合同的动态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和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
2.3 加大激励扶持,优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环境。一是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农村经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制定好本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指标,组织职能部门抓好实施,并从信息、人才、技术、立项等方面给予帮助。二是各级财政应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村级集体经济专项发展资金,重点扶持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薄弱村。要整合资金资源,调整投入结构,将农业产业化经营、扶贫开发、乡镇企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和项目投入适度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倾斜。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应安排一定的贷款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在税收、工商管理上,对村级兴办的集体企业和各种经营项目适当给予减免。三是对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干部制定奖励政策,使村干部的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四是要借助外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开发等形式,大搞资源开发与利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五是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和事迹的宣传,形成发展集体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市区镇街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区村(居)撤并、村改居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顺应当前街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新变化,进一步加强中心社区建设,制定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围绕“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充分发挥撤并街镇原行政中心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及区位优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强化领导力量、强化经费投入、强化服务功能、强化环境提升,打造功能更加齐全、发展更具活力、环境更加优美、管理更加民主、社会更加和谐的中心社区,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发展。
二、建设目标
1、社区规模。首批以原、、东沟、新篁、等街镇行政中心所在地居委会为基础,成立街道社区、街道社区、街道东沟社区、街道新篁社区和街道社区等5个中心社区。每个中心社区容纳人口达3000户左右,社区管理服务人员配备齐整,服务用房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
2、功能配套。参照城市社区和小城镇建设标准,按照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的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实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优化、水面净化、村庄绿化、民居美化,全面构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社区组织新格局。
3、经济总量。2013年中心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并且每年保持一定的增幅,到2015年中心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00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55000元和24000元。
三、工作举措
1、加快中心社区规划编制。根据街镇区域总体规划和中心社区的地理区位、产业基础、人文底蕴、人口规模等,科学确定中心社区功能定位,高标准编制中心社区建设规划,做到土地利用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并向群众公示。通过规划引导,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中心社区快速发展,避免原街镇行政中心所在地出现服务弱化、经济滑坡、投入减少、环境恶化等现象。
2、加快中心社区人口集聚。加快推进村(居)撤并、村改居工作,将中心社区周边规模偏小、基础较差、经济薄弱的村居,与中心社区优化整合。按照生产方便、生活宜居、环境优美的要求,统筹推进中心社区供水、供电、交通、商业及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各具特色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促进农民居住向中心社区有序集中。
3、加快中心社区经济发展。坚持走以特色产业推动经济发展道路。通过管好集体资金、盘活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优化集体资本,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保持更大的投入和更强的招商势头,进一步做大做强原有工业集中区和农业园区。按照“一社一品、一社一业”要求,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引导中心社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鼓励中心社区建设、购置物业用房,发展村级物业经济。加快中心社区土地流转步伐,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到2015年,中心社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80%。
4、加快中心社区服务配套。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要求,切实做到原有的经费投入不减、专业队伍不散、日常机制不乱、责任要求不变,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立中心社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承接好政府部门依法延伸到中心社区的政务服务及有关公共服务,搞好公共文化、体育等设施配套,在中心社区为农民群众提供与基本生活和保障密切相关的“一站式”便捷服务。结合“动迁拆违,治乱整破”和“三清两整一提升”行动,加快中心社区街道和农村环境提升,使群众生活更舒适、出行更便捷、环境更宜居、办事更方便,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区划调整带来的变化、成果和实惠。
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区相关部门和街镇党(工)委、办事处(政府)要高度重视,将加强中心社区建设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切实加强管理和监督指导,确保中心社区建设取得实效。中心社区书记原则上由1名街道工委副书记或办事处副主任兼任,同时配备2-3名社区副书记,可以由区管干部兼任。社区居委会干部通过法律程序依法产生。要强化舆论宣传,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支持、主动参与中心社区建设。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新市镇发展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逐步完善城镇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壮大镇域经济,利用3-5年时间使我镇成为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特色鲜明、人口集聚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现代新市镇。
(二)发展目标。按照特色新市镇的标准和县城南大门的功能定位,力争用3年时间使我镇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镇区人口2万人以上,建成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二、工作任务
(一)规划编制
1、修编镇域总体规划。按照定位准确、科学合理,与新市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生态规划较好衔接的要求,重新修编我镇镇域总体规划,力争早日通过专家评审和县政府批复,并付诸实施。
2、完善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面完成城镇社区和村委会的聚居化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与报批,提高规划覆盖率,加强规划执行与管理。镇区的建设管理严格按照镇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镇区规划区内所有出让地块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坚决做到没有编制控规不出让地块。镇区房地产开发建设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不任意调整和改变规划,确保规划的严肃性。
3、构建镇区道路交通框架。镇区道路系统形成以方格网、自由式道路为主的道路网,道路分三级布置,由主干道、次干道和支干道组成,搭建城镇网络骨架,打通镇区到各镇和周边城市的交通走廊,形成路路通、快速便捷的城镇交通体系。
4、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新市镇管理,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开展“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活动,彻底根治“脏、乱、差”,营造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
(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抓紧老政府地块的滨湖花园、青云居委会的居民集中居住点、沿河村等村居的中心村等新市镇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档次。
(三)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科学制定新市镇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严格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支持和鼓励新市镇通过整治挖潜、迁村并点、土地整理、城乡挂钩项目、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等方式集约用地。推进新市镇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广泛推进新市镇建设用地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鼓励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参与新市镇开发。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加快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确权、发证。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实行宅基地超标准有偿使用。以集约利用土地为目标,镇驻地周边村原则上不再新划宅基地。
(四)加快园区建设进度,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将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城镇总体规划,结合我镇的特点,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园区,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逐步提升产业规模,打造产业集群,推动镇域经济发展。一是在滨湖居委会打造全县一流的农业观光园,形成功能区,扩大产业规模,拉伸产业链条,通过政策引导、政府干预、企业联合等手段,努力走集群发展的道路,促进优势产业再提升,力争把农业园区打造成知名园区。二是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充分发挥工业聚集区的区位优势,抓住苏南企业落地难的机遇,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积极招引新能源新技术企业入驻园区。
三、组织保障
【关键词】新民居 土地承包经营权 建设用地使用权
新民居建设模式
新民居建设模式的实证研究。阜平县把做好新民居建设与发展旅游产业、水产特色养殖,开展移民搬迁,实施旧(城)村、空心村改造工程相结合。对于紧邻县城的阜平镇新民居示范点,充分利用交通便利的优势,集中安置6个乡镇9个边远山村的农民。该县完成了全县13个乡镇209个行政村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出台了《阜平县关于推进新民居建设的实施意见》,持续加强新民居建设的全程督导、协调、调度。①
雄县采取灵活方式解决土地、资金、生产问题。第一,盘活闲散土地,统一规划,集中兴建。将分散的住宅改为多层住宅,采取先建后迁。如陈台村盘活农村宅基地资产,以兴建“村民小区”为载体,探索农村新民居建设出路;第二集体补贴,分期建设,改善空心村。对于典型的空心村,采取集体补贴,旧宅就地规划,成方连片,分期建设的方式。村集体根据每户旧宅面积补偿农民,促进农户进行新民居改建;第三依托优势,拆旧建新,整体改造。
满城县根据“半山区,近郊县”的实际,谋划实施了城中村改造开发型、旅游经济带动型、依托产业推动型三种建设模式。该县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城中村改造和沿城周边村改造步伐,同时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充分吸纳就业,做好村民变居民的各项工作,顺利推动了北关、北厂两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建设。对于神星镇等山区、半山区乡镇则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特色农业种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实现新民居建设与发展旅游经济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该县依托地处近市郊和交通优势,对沿国省干道、乡镇企业聚集的村庄,选择依托产业带动进行新民居建设。
新民居建设模式综述。纵观近年来保定市新民居建设,“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坚持小村并大村、联村建社区、社区园区靠近县城,着重在产业集聚、资源整合、投融资机制、土地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体现出了自身的特点。建设模式以土地使用方式为标准形成了以下几种途径。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中村改造。在新民居建设过程中,通过统筹规划城市近郊的各种资源,使城中村的改造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成为一种重要的建设模式。
统筹规划农村宅基地,实现空心村改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选择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建新村或新宅,致使原来的旧村成了“空心村”。通过对“空心村”的改造,不仅可以解决土地闲置的问题,而且可以明确土地权属,解决土地纠纷。
统筹规划农村建设用地,实现农村产业升级改造。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部分集体建设用地限制或产业淘汰的状况,这部分土地由于资金或权属等问题处于未有效利用的状态。在新民居建设过程中,对这部分土地集中清理、利用,成为新民居建设用地的来源之一。同时,通过整合建设用地,淘汰落后产业,为新民居建设后的农民生活生产提供更多选择,实现农村经济建设的产业升级。
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实现新民居联建工程。在新民居建设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或经济发展规划制约,新民居建设在行政村实施出现困难,在此情况下,通过新民居联建,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创造出规模效益,实现农村生产生活面貌的大变样。
新民居建设中的法律问题
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我国《宪法》第八条确立了我国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物权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
新民居建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享有和行使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权利差异问题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其次,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生活方式也会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使形成影响。如何保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使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耕地保护问题。耕地是农业用地的重点保护对象。我国《土地管理法》中单独对耕地保护进行了规范。该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在新民居建设过程中,是否允许对耕地予以占用一直是个敏感的问题。对此问题,以2009年6月17日国土资源厅文件为节点,在周转用地政策上有了根本的突破,即经审批即可允许先占一定数量的农用地,按照“先占后补、占补平衡,增减挂钩、城乡置换的原则”,严格限定占用农地的数量和审批程序,在规定的年限内,按照规定的数量复耕。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注意。首先,应注意拟复耕的土地是否具有复耕的可能性。其次,应注意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的保护。
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保护问题。宅基地使用权在《物权法》中是作为一种独立的用益物权存在的。该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一、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
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区县前列,已具备实施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的条件。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在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居民收入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按照市委关于*要继续当好全省排头兵、力争进入全国先进区县行列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选择。根据我区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城市化为方向,以建设实力最强、环境最美、特色最鲜明、人们最向往的城市新区为目标,坚持一个“大统筹”,实现“五个一体化”(一个大统筹,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统筹;“五个一体化”,即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城乡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先导区和发展成果共享的样板区。
经过三年不懈努力,到20*年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城市形态得到新提升。继续深化景观街区建设工作,高标准建设好城市新建区,使我区城市建成区由目前65平方公里扩展到*0平方公里左右;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步伐;实现城市管网到达的地区农村与城市给排水系统对接;实现村村通公交,视讯网络全覆盖。
——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完成户籍登记管理一元化改革工作;以股份制改造为重点,加快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和农村撤村建社区工作,初步形成农民变居民、村民变股民、农村变社区、旧村变新城的体制机制。
——公共服务取得新进展。结合城市化进程,社会保障工作及时跟进,基本做到城乡社会保障同质同权;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城市管理实现新延伸。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按照城市标准逐步配备农村环卫设施和保洁人员,并将其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实现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全覆盖。
——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实施意见》,提高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产、三产的就业率,增加农民的财产性、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措施
(一)加快推进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
1、加快建立城乡统筹规划新格局。按照西安市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加紧编制我区城乡建设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城乡居住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体系规划等专项规划。2009年完成全区所有村级建设规划。
2、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项目体系。继续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依托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充分挖掘和发挥资源优势,引导生态旅游、城市休闲、都市农业等产业向我区东部地区加快聚集。围绕建设全国闻名、西部唯一的城市生态品牌,做好万亩都市森林这篇大文章,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在丈八东路以南、西部大道以北,长安南路以西、西沣路以东范围内及丈八、鱼化部分地区,以子午大道、朱雀路延伸段及丈八北路为轴线,加快编制以现代服务业和城市物流业为重点的发展规划,着力打造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板块。加快鱼化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步伐,有效整合全区工业资源,承接高新区产业链延伸,形成与高新区融合发展的集群优势。坚持生态建设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做精做强苗木花卉产业,把我区建成西北最大的苗木花卉集散地和生态品牌集中的聚集地。
3、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完成小寨商圈规划范围内所用城中村改造工作;以青龙寺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为契机,加快*路以东、经七路以西,二环路以南、西影路以北范围内5个村的改造步伐,建立统一规划、成片开发、商住并重、集中新建的改造新模式。通过三年努力,确保城中村改造的总数达到50个。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村民住宅按规划、有计划地集中建设。将农民住房纳入城市房屋管理体系,对于城市规划区内的村民住宅建设,集中兴建住宅小区。
4、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全区统一的土地流转平台,倡导打破地域和所有制界限,以产业和项目为纽带进行土地流转;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用地整理工作,提高集体土地的集约利用率;探索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置换、平衡、调剂的有效办法,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
(二)加快推进城乡设施建设一体化。
5、加大城乡路网改造力度。加快城市道路向农村地区延伸,实现基础设施城乡并网,城乡共享。三年内,完成对穿越农村地区的子午大道、公园南路、电子正街延伸段、朱雀大街延伸段配套管网建设,争取把雁翔路、雁环路、富裕路、长鸣路延伸段等纳入市政道路改造。配合“三区”完成东月路、西影路延伸段、科技二路、科技四路、西沣路等道路的改造建设,加快与农村主要道路的对接。加强农村道路升级改造,每年选择*条左右农村道路,实施“三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逐步提高养护标准,缩小城乡差距。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通过行政许可、线路经营权拍卖、市场准入等手段,完善农村客运网络,实现村村通公交。
6、加强农村饮排水设施建设。按照“有条件即对接”的原则,通过三年努力,使城市管网延伸到的农村实现和城市管网全面对接。2009年,实现我区农村居民饮水全部达标,重点解决一批农村排水问题。
(三)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7、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20*年以前,完成全区34个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农村幼儿入园率达到城市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达到1︰1,全区中小学教师合格率达到*0%。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采取城乡教师定期轮岗、名师支教等办法,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8、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合理配置城乡医疗资源,加强农村医生医务培训,重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加强农村卫生室建设,20*年前,配齐所有村级卫生室的医疗器械,使农村甲级卫生室达到总数的三分之二,努力做到小病不出村。
9、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采取政府加大投入、吸引社团赞助、社区与农村文化结亲活动等措施,用三年时间,全部实现村村有文化活动室,有体育健身场所、有百姓书社、有网络宽带。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注重教育引导农民不断增强城市意识,逐步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使他们尽快融入现代城市生活。
(四)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
*、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系。将全区农业人口纳入城市就业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农民小额担保贷款和就业培训工作机制,积极推行“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后续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发挥我区职业培训资源优势,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免费培训农民1.2万人,三年内使80%的适龄劳动力参加1-2项免费技能培训。将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工业园区发展与农民就业相结合,完善区街村劳务输出和就业三级服务网络,每年帮助7000名以上的农民实现就业,使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与城市基本持平,提高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中的比重。
*、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20*年,将土地被征用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应救尽救;不断提高农村优抚、五保户供养标准,探索建立优抚和五保户供养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的新机制。
(五)加快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12、加快撤村建社区工作步伐。在实现户籍登记管理一元化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撤村建社区的各项工作。建立以清产核资、股份量化、分配到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办法,加快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为撤村建社区工作创造体制前提。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单独组建、整村合并、就近并入等方式推进社区建设,力争到20*年,40%以上的农村完成社区组建工作任务。
13、积极推进市容管理城乡全覆盖。本着城乡市容管理标准一致的原则,2009年,三环以内50%的村庄,20*年三环内所有村庄,20*年所有村庄,全部纳入城市市容管理轨道。垃圾收集清运设施、道路保洁人员的配备到位,并在有条件的村庄建设公厕;村容村貌管理、清扫保洁制度等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建立,用3年时间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达到城市标准。
14、积极推进城管执法城乡全覆盖。积极拓宽城管执法的工作范围,重点整治城市延伸到农村的出村路、连村路两侧的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倒渣土等问题,基本实现城管执法对农村管理全覆盖。
15、全面推进“平安*”建设。以技防设施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网络,实现城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资源均等化。加强农村治安问题突出区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力度,降低发案率,提高城乡居民安全感。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组织领导
16、组建工作机构。成立*区统筹城乡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和各街办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和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
一、村级能力建设的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
村级能力是指村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服务农民增收,增强村民社区归属感,建设和谐新农村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发展集体经济能力、组织农民合作能力、服务农民致富能力、实施民主管理能力、提高政策执行能力等“五个能力”上。
全市村级能力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相结合,村级集体发展与农民自身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当前,着重在增强村级“造血”功能上下工夫,夯实自身发展和服务农民的坚强物质基础;着重在服务农民上下工夫,增添服务手段和推动农民增收;着重在基层组织建设上下工夫,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村级能力建设目标。
通过2—3年的努力,实现集体增实力、农民增收入、服务增手段、干部增活力、管理更民主、村内更和谐、群众归属感明显增强的工作目标。
(二)村级能力建设主要任务。
2010年,消除21个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村;20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不达标的村,基本达到每村600平方米;可支配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村增加15个、50万元以下的村减少100个;实现村务财务公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化平台全覆盖。
2011年,村级可支配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村占全市总数的10%,消除可支配收入50万元以下的村,提前一年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任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全面达标。
2012年,全市村级可支配收入总额翻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3000元;参加“四大合作”的农户占全市农户总数比例达到60%;村民对村集体的满意率达到60%以上。
二、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确保村级能力建设取得实效
“多予”就是各级政府抓住重点,排出具体政策和项目,把能够给村的利益都让渡给村,为增强村级能力提供有利条件。“少取”就是逐步规范村级事务,减少村级对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的资金配套。“放活”就是“非禁即可、非限即许”,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激发村级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项目带动,创新内生发展机制。全市重点扶持189个村级可支配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每个村建设5000平方米以上工业标准厂房,培育村级经济的“造血”功能。一是以镇街为单位,在区县开发区或镇街工业集中(配套)区内建立村级标准厂房专属区。二是在办理集体土地建设用地批准手续后,允许每个村使用整理出来的集体建设用地10—15亩,置换至区县开发区或镇街工业集中区内,用于建设标准厂房。三是建立以多元投入为主、财政补助为辅的筹融资机制。除市、区县和镇街财政共同扶持外,村集体可以探索以新形成的集体资产打包抵押来获取贷款的途径,以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也可以通过村企联建、村村联建,多渠道吸引外来资金的投入。四是新建工业标准厂房统一发放集体资产产权证,实行“村级所有,区县开发区或镇街工业集中区经营,收益保底,按股分配”的运营新机制。
同时,鼓励其他村通过建设工业标准厂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关集体建设用地置换、到区县开发区或镇街工业集中区建设标准厂房等政策,可以参照执行。
(二)因地制宜,拓宽集体增收渠道。加强调查研究,逐村分析制定村级发展规划,理清发展定位和思路。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积极鼓励村集体发展物业和租赁型经济,支持各村结合村庄整治和中心村建设,利用宅基地整理复垦节余的建设用地建设村集体物业项目。鼓励村级利用集体资源,参与或组织领办各类合作社,增加集体收益。鼓励村企结对,合作开发,企业所得收入中定向用于结对村社会事业的资金,可按规定在税前列支。
(三)强化管理,推动资产保值增值。建立集体土地和房产租金递增机制,有条件的镇街可以探索建立以镇街为平台,统一经营、按股分配的集体资产管理机制,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集体资产产权交易市场,有效配置农村集体资产。通过公开拍卖、招标、招租、发包等市场运作方式,规范村级集体经营性、资源性、非经营性资产的购置、处置和交易等行为。同时,进一步加强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严格控减村级不良债务。
(四)明确事权,不断规范村级负担。强化村级负担监督,实行村级事务准入制度。规范村级事权,在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时,按规定应由政府承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村级组织承担。对委托村级组织开展工作,但需要出钱出物的,有关部门要安排相应工作经费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进一步健全村民福利保障制度,逐步将村民福利纳入集体股改红利分配。对村级兴办小型公共服务项目,要按村所能,因地制宜。要严格执行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落实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政策。
(五)加强培训,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关注农民就业状态,切实组织好农民就业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和创业比重,让部分农民不当农民,让部分农民当好农民。通过教育和引导,增强农民的团结、合作、奉献精神和凝聚力。传承农村“熟人文化”精髓,弘扬乡村文明,提升农民互助合作理念,使农民更诚信、更团结,齐心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村干部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训、政策法规知识培训和经营管理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充分发挥村干部“领头雁”的作用。
(六)创新机制,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依法建制、以制治村,不断提高村级治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加强村级民主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对于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特别是村集体投资项目的建设方案、资产经营或处置方案、年终收益分配方案等,必须实行民主决策,让群众知情、放心,使群众满意。认真做好村级组织干部选用、选派、选训工作,坚持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和新形势下处理农村各种矛盾的能力,作为选拔村级干部的重要标准,培养一批“双带型、双强型”农村干部。继续拓宽村干部的选拔渠道,逐步把大学生村官放到重要岗位,充分发挥其才能。大力实施“引智”工程,鼓励把致富能人或外出务工经商成功人士聘任为村级经济发展顾问。切实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和保障水平,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水平的标准,妥善解决村干部的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切实做到工作有动力、干好有前途、退岗有保障。
(七)政策扶持,加大财政资金保障力度。一是税收奖补。对村招商引资到区县、镇街工业园区和三产聚集区的项目,企业新增税收的区县和镇街留存部分,按不低于50%的比例直补到村。对市里确定的重点扶持村,两年内实行全额奖补。二是规费减免。凡市级村级能力建设项目安排的标准厂房,其建设环节中,市级及以下所有规费予以全额减免(详见附件)。土地出让收益部分,作为村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资金,全额用于村级能力建设;省集中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地方部分,以及其他土地涉农项目资金,优先用于村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三是财政扶持。市、区县(镇街)共同出资,设立村级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集中财力扶持两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扶持兴建标准厂房,区县(镇街)财政按照1∶1的要求配套投入。同时,继续安排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专项资金。四是金融支持。各级金融机构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项目要优先提供金融服务,简化审批手续,实行利率优惠。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集体资产打包抵押贷款途径,并严控此类款项用途,不允许直接参与经营投入。允许村集体经济组织参股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和镇村银行。
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村级能力建设工作责任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市里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委组织部、农工委,市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国土局、规划局、税务和金融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市村级能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市村级能力建设工作。其中,市委农工委具体负责组织协调、跟踪督查等工作;市委组织部负责村干部班子的配备和能力培养;市国土局负责指导各地实施土地整理和置换;市民政局负责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村务公开;市财政局负责财政资金的筹集、管理和监督。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做好相关工作,落实扶持政策。
[关键词]山东;新农村;空间形态;参与方式;策略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5-0151-02
山东是农业和人口大省,新农村建设因不同的经济、文化等存在着地区差异,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体现出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生活倾向。鲁东、鲁西、鲁中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看起来差别较大,不能以GDP论成败,各自都有可取之处。山东的新农村究竟怎么建设才算合理,这个问题的探究刚刚开始。
1新农村建设现状
1.1建设空间形态
(1)鲁西地区。村容村貌是整治重点,加强对原有基础设施的改造。清理乱放乱倒的杂物和垃圾,加强交通设施的可靠性,硬化路面提高交通效率。厕所引进沼气池、抽水马桶。教育上的初中进城工程,到城里读书,回村转变生活观念和习俗。村民平等地接受城市文明的熏陶,教育资源也随之提升效率。
(2)鲁中地区。基于村容整治,兼顾经济发展。先增加农民收入,再通过规划引导农民自身建设。村民自建房政府补贴一部分,村民的建设热情提高很大。有别于以往的破砖破瓦杂草丛生,新建住宅|量都非常好。新建住宅很多是2―3层的独栋,符合实际,实现了住上比城里人还好房子的别墅梦。
(3)鲁东地区。“城乡一体化”策略,把农村的资源和空间作为城市的一部分,也让农村共享到城市的标准和福利。村改社,农民住楼房进社区,原有的“平房”住宅会换得更多面积和更多数量的“套房”。
1.2建设参与方式
(1)政府主导。在统一规划的框架下,政府直接拨款或联合开发商投资建造。整体性和原则性较强,建设速度快,能够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
(2)村民主导。依靠村内集体经济自发自行改造。建立在村民实用前提上,村民建设积极性较高,经济适用,建筑空间和形式最大化的符合了自身需要。
(3)开发商主导。即房地产开发模式。资金和技术背景足够,能够保证房屋的建设规模和速度。
2新农村建设策略
2.1建设空间形态
(1)保留农村建筑和生活元素,提高农民的建设积极性。鲁西建设中农民得到了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度,相对发达的鲁东农民却越多的“上楼进社区”,相比更多“独栋独院”的鲁西,貌似没什么值得农民称赞。对于传统村落和建筑空间,过于集中化违背传统农村空间肌理,违背农民生活意愿。村际交通上把更多公交车通到村里,比定点发车的小巴更进一步。
(2)正确对待村庄外观。民居建立在一定意愿之上,用建筑学术语解释就是适用。动辄统一立面、统一颜色,这种主观改造对原居民的生活是一种破坏。从村民角度,房屋外观如何,是一种传承和记忆,是一种归属感和存在感。看似红红火火的统一改造,很容易把村庄搞得没有特色,特色在土生土长的村民眼里是不一样的概念。比如历史久远的老宅统一涂刷成另一种外观,村民多半是很反感的,意义不大。
(3)发展经济林,创造经济同时彰显农村景观特色。整齐的城市绿化和农村传统景色不相接,与农民传统的生活关系不大,还会对传统生物生存环境造成危害,造成许多野生动植物减少甚至销声匿迹。像苹果、桃子和杏子等不仅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极大地丰富了观叶、观花、观果的多样性。经济林会保护乡村印象,叽叽喳喳的山雀就是奔着野果去的。
2.2建设参与方式
最好的模式是政府规划,村民自建。政府在规划层面拿出方案,大致的改造方向、规模、位置必须符合整个城乡发展规划的整体空间和利益。开发商尽量少参与,农村住宅商业因素太多味道就变了。村民在住宅的设计、建造阶段都应该充分参与。不同于城市的快节奏、标准化生活节奏下的建设,村民参与设计的方案才会适用,村民参与施工的工程才会可靠。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薛刘营;城中村改造;问题分析
Abstract:Village in urban area(VUA)is a general question which has been noticed during the procession of urbanization. Xueliuying as a typical VUA locates in north-China Baoding, whose developing history, reformation strategies, experiences are meaningful for other city to resolve VUA reformation issues. Xueliuying locates in the margin of Baoding urban area, where is the linkage between old urban area and new urban area. Xueliuying and its nearby is quickly turned into Baoding’s second-ranked CBD during the procession of urban area in fast speed, efficient reformation is crucial important for Baoding urban area to extend smoothly, which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demonstration role to reformat other VUA in Baoding old urban area. Under the idea of urban developing northward and eastward, more VUAs are embraced in the plan for VUA reformation. Xueliuying reformation can provide case consideration and experienced borrowing to other VUA in Baoding and other cities’ VUA.
Key words:urbanization procession;Xueliuying;VUA reformation;problems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C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10-21(6)
薛刘营始建于明朝,原有4个村庄即薛庄、刘庄、尤庄、小营房。1949年四村合并为薛刘营村。由于位置接近保定市区,在保定市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被纳入建成区的范围。从1952年起,国家就开始征用薛刘营村的土地,修建工厂、机关、服务设施、职工宿舍等,目前南北方向自东风路至七一路、东西方向自永华北大街至朝阳路范围内的社区、机关、公园绿地、工厂、商业区等都是在原薛刘营的基础上改造过来的,随着保定市建成区的快速推进,薛刘营的面积逐渐缩小。到1982年土地承包时,全村只有水浇地161亩,加上一些边角零地,共约287.3亩,90%的耕地已经没有了。在原薛刘营村占地迅速缩小的同时,薛刘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邮电通讯、水力电力、生活能源等方面都有较快发展。村民也被转化为市民,村民在生活方式、就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民在整体素质发生变化的同时真正转化为了城市居民。
1薛刘营的位置演变与改造面临的新问题
薛刘营位于保定市的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向农村转变阶段。薛刘营位于保定市北护城河以北,其南部紧接保定古城区,北部及其东西等周边地区以农村景观或者准城市景观为主。薛刘营处于老城边缘和新城的结合部,这样的位置特点使得其在城中村改造中具有代表意义。虽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薛刘营已经被裹进保定的主城范围,但由于村庄改造较慢,在很多层面还保留着村庄的影子,薛刘营村的范围由大变小,村民由多到少,位置由老城区边缘逐渐变为主城区中心,这样的变化过程使得薛刘营在村民结构、位置演变等方面都可以找到城中村由村庄面貌变化为城市面貌的脉络。由于保定市的发展思路是向北和向东,在这样的发展格局下薛刘营很快被裹进保定市的是中心位置。从图1中可以看出,随着保定市区向北和向东发展速度的加快,薛刘营逐渐演变为保定市中心位置。保定市的城市发展趋向以及位置演变使得城中村的改造面临新问题[1]:①城中村改造成本提高。薛刘营由于逐渐演变为市中心位置,所以土地价格较先前有很大增长,在村民市民化进而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政府需要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作为城中村居民的补偿才能完成城市化的战略举措。优越的区位条件更加容易促使村民要价更高,城市化与高成本成为政府的两难选择;②居民外迁导致生活不便。薛刘营虽然是农村区域,但由于其逐渐成为保定市的城市中心而变为保定市的黄金地段[2]。各种基础设施相对较完善。如果居民外迁到距离城市中心更加遥远的地方。则会给薛刘营居民造成生活的诸多不便。保定市虽然目前城市向周边的扩展速度很快,但学校、银行、医疗、超市、交通等各种城市基础设施没有跟进,为了加速城中村改造而使薛刘营村民外迁,自然会加重居民的生活负担,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城中村改造的阻力。③新旧生活方式磨合的阻力。城中村改造导致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就业、邻里关系等多方面产生巨大变化,村民需要适应过程。不同年龄的村民的适应能力以及愿望有差别。调查发现,年轻居民较倾向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具有改变村民生活方式并较快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强烈愿望,该群体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因此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但中老年人在这方面的愿望并不非常强烈,该群体安于现状并且不愿意打破其既有的生活方式,旧有的生活方式虽然收入水平并不高,但收入稳定并且依此能够使自己拥有稳定的生活。所以不同年龄的城中村居民在城中村改造中的阻力不同,中老年人正在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瓶颈。
图2表示了不同情况下的城中村、城中村改造的难易程度以及城中村居民被改造的愿望。图中划分为A、B、C三种类型,图中沿A、B、C三条线在老城区、快速发展区、新城区以及市区边缘区等不同区位上城中村的发展密度不同,城中村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区。城中村居民由于状况不同,对于被改造为城市居民的愿望有很大的差异:A类城中村密度小,居民倾向于被改造。由于这部分城中村大多位于老城区,政府给予的拆迁补贴较丰厚,所以居民比较乐于改造,居民愿意在政府的协助下改变原来质量较低的生活方式。居民虽然表面上是城中村居民,但实质上已经完全脱离农业产业,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被转化为城市居民后其生活方式不会产生很大变化,生活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C类城中村密度大,居民倾向于被改造。这些城中村远离建成区,区位不如A类城中村占优势,作为改造的对象主要是从城市发展的战略角度考虑。能够迅速配合改造的城中村可以得到更加丰厚的改造补偿,城中村居民虽然具有失去土地后重新择业的风险,但耕地被大量占用后可以在相应的机关厂矿中给安排就业,加以居民具有成为市民的强烈愿望,所以城中村改造不会有太大阻力;B类城中村介于A类和B类之间,居民对改造不反感但态度也并不积极。这类城中村虽然区位不如A类村庄占优势,但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其区位的商业价值快速提升已经成为共识,所以居民希望在这唯一的一次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能够从拆迁补偿中得到更多的收益,在其预期得到的补偿中将土地增值以后的未知收益也算在其中,而政府并不希望将土地增值以前的或有收益也考虑进来,于是在政府的低补偿政策与农户的高补偿预期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该矛盾的持续就延缓了城中村改造的进度。城中村改造中不同村民的改造愿望存在很大差异(表1)。B类城中村是城中村改造的关键,这部分村庄未改造就谈不上对C类村庄的改造,这部分村庄于是也就成为了目前城中村改造中的热议对象。
2 薛刘营城市化进程中的居民状况分析
2.1居民构成
目前的薛刘营村民是指1987年以前在城市化改造过程中仍然保留农业身份的居民。1987年以后出生以及在1987年被转化为市民的村民虽然属于薛刘营村的居民,但与1987年以前为转为城市居民的薛刘营村村民在物质福利以及生活待遇层面存在较大差别。虽然居住在薛刘营村的居民中在1987年以前未转化为城市居民的部分在各方面也能够享受城市生活的待遇,但除此之外还享受着村集体财产以及这些财产为其带来的物质福利,而1987年以后转化为城市居民的薛刘营村村民则不享受这些待遇。居民市民化是城中村城市化的重要举措,薛刘营在城市化进程中率先实现了村民市民化。“村改居”工程使绝大部分居民纳入居委会管理,从而结束了村委会管理的历史。薛刘营村的占地面积也一缩再缩。薛刘营村的最后一块土地最近也纳入城市化改造的计划,薛刘营村级建制随着经济发展逐渐会淡出视野,而包括村级财产在内的所有有形经济实体也逐渐通过一定的机制纳入国有财产的轨道,不但使村民与市民间的无形边界消失而且使农村与市区的空间边界也逐渐消失。
2.2居民特点
薛刘营虽然是一个村庄,但与传统的村庄存在很大的差别。传统村庄的居民大多是土生土长的世代居住在本村庄的居民。但薛刘营村的居民不同,居民大多是在历史上从其他地方迁移到此的居民的后裔,这些居民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虽然是个村庄,却融合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多样化的文化在薛刘营聚集形成了较一般村庄不同的特点。居民的生活背景差异导致很久以来这里的村民就不是以种田为唯一的生活方式,来自不同地方的居民将其以上生活的地方的风味小吃或者专门技艺发展为自己谋生的“绝活”,不但可以换取生活报酬而且繁荣了保定的文化,在当时的保定古城较早时期的“五行八作”中薛刘营村民做出了相当的贡献。综合而言,薛刘营的居民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居民来源广泛、文化背景复杂;很早即开始尝试脱离农业从事非农产业;部分居民具有市民和村民的二重性特点;城中村居民实质上很久以来过着城市生活;城中村改造的预期补偿费用较高;村民关系受城市快速发展的冲击逐渐淡化但仍在不同程度上保持;城中村的子代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且很多已经成为城市白领。
3保定“城中村”的改造模式
在城市化进程中,保定市的城市化速度很快,很多的城中村逐渐被裹进到市区内,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多种比较成功的开发模式。
3.1村庄自主开发
村民在政府指导下,由村自筹资金并自我完成“城中村”改造。这种城中村的居民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农耕模式,村民以非农收入为主。出租房屋也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之一,虽然较少但很稳定。在城中村改造中,村集体用征地补偿款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住宅楼并以建筑成本价向本村村民出售。这种改造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征地补偿款完全掌控在村集体手中,会引发村集体腐败,村民反映最为强烈的事情是村集体将开发的住宅楼直接或者间接地卖给市民从而使村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在新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村集体只建设住宅楼,而不关心包括娱乐设施以及绿地等小区建设的配套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后村民普遍认为农村面貌并未得到很大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虽然由平房演变为高楼,但生活的整体环境并没有很大改善,村庄改为城市后反而在很多时候生活更加不方便。这种改造模式一般只适合于村庄规模小且资金需求量小的村落,由于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没有可能尽量延伸利益链,如果村民自主开发涉及大规模资金注入时就会导致资金困难,并且使得村落改小区后的后期建设资金很难到位。保定市南市区的南刘各庄村即属于该种改造方式。
3.2开发商主导开发
在该种改造模式下,“城中村”土地出售给开发商后由开发商进行改造,开发商负责进行新住宅布局设置,并负责建设休闲、娱乐、绿地设施。在具体操作中一些城中村实行“实物+货币”的补偿方式,实物补偿即用新建小区的面积补偿原有住宅面积,货币补偿即在实物补偿的基础上给村民实行一次性发放征地补偿款以换取村民的土地使用权。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开发商向不同村民出售的房屋价格不公开,村集体与村民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群众想了解的诸多细节问题很难了解。但一般而言,城中村村民对“实物+货币”补偿模式的城中村改造比较满意。这种模式由于有开发商的雄厚资金支撑,不会使城中村改造出现烂尾。但这种改造模式也不适合所有城中村的改造,对于有区位优势、建筑面积不大且土地的后期开发潜力较大的城中村事宜采用此种模式。保定市南市区的西韩蒋村以及北市区的薛刘营村的前期改造就属于该种开发方式。
4城中村改造中面临的问题
4.1小区环境建设须考虑居民切身利益
小区环境建设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外还有草坪、花卉以及树木等,这些方面除了需要前期投入外,还需要后期的维护成本。如果纯粹为了环境美观而引入高维护成本的花卉和树木,则需要居民承受较高的物业费用,对于住区内的居民而言华而不实。本来住区内都是农村居民,所有景观树种以当地的柿子、核桃、板栗、红果等树种为主,不但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而且使居民能够找到过去生活的影子。
4.2 小区建设要结合居民的后续生活
城中村居民住房宽裕,这里的空闲住房大多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的租房源,城中村改造后村民的租房房源会越来越少,虽然村民改市民后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由于租房源的减少而使居民曾经拥有的稳定收入骤减[3]。所以在设计居民的住房结构时可以考虑以小户型为主,在补偿相等面积住房时可以分几套房子补偿,这样不但可满足村民的住房要求,而且剩余出来的房子可以用于出租,不但仍然满足外来人口租房的要求,而且使得转化为城市居民的村民仍然可以依靠房屋出租获得稳定的收入。
4.3考虑城中村改造后的居民就业问题
村民改市民过程中农民虽然关心改造后自己的住房问题,但比这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其就业问题。平房变为楼房只是现象,居民的生活方式变化才是内在本质。生活方式变化不但要求居民素质全方位提升,而且随之而来的是就业方式的变化。变化后的居民能否在产业链中找到自己的就业坐标才是城中村改造中最为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合理解决不但需要村民自己努力,而且需要政府部门的协助。
4.4村民社会保险的建立
城中村改造前,土地是村民赖以生活的依托。改造后农民不再有土地,于是农民的未来生活面临风险,“以土地换社保”成为大多数城市解决村民社保问题的思路,保定自然也不例外,即以政府法令的形式,严格有关政策规定,强化土地征收过程中社保基金的征收工作,实施在征用补偿费中提取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办法,从中提取一定比例贴补失地村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并建立集体统筹、个人存缴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将原村民纳入城市统一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参与城市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享受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
4.5体贴外来务工人员的安置
城中村改造中政府主要考虑的是城中村居民的安置问题,目前较少考虑在城中务工的农民工的房屋租住问题。城中村改造后由于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必然带来房屋租金水平提高,在农民工收入水平没有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城中村改造使更多的农民工面临无力找到安身之所的困境,这会造成由于城中村改造而导致农民工流失问题。城中村改造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城市水平,但农民工的流失会对城市发展釜底抽薪,城中村本地居民与外来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步变化成为一对矛盾。
4.6城中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中村改造不但使村子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多的补偿款后村民有暴富的感觉,利用这些补偿款使集体经济获得持续发展并依托集体经济解决村民的养老等后续生活问题是城中村改造后重要的问题,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需要政府积极引导、政府适度扶持和相对完善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4]。政府作为引导者需要在城中村改造后重新设计城中村的产业结构,政府的引导不应该演变为强硬的行政干预,政府的作用在于为城中村改造后打造新的建成区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此过程中政府的优惠政策不可或缺。城中村改造后,除村民住宅和集体物业需要以外的土地可以允许村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以便所有村民都可以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从而解决村民转化为市民后的新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对由城中村转化为市民后的居民的经济所得可以适当减免税收,以便给新市民“喘息”的机会。城中村改造后的经济运行机制可以考虑股份制。根据国内大多数城中村改造的经验,股份制经济运行机制是绝大多数城中村改造后较为容易接受的,只要加强对股份制经济的运行监督,就可以有效防止集体经济运行过程中侵害村民利益的事情。
5保定市城中村分布及薛刘营改造的主要措施
5.1保定市城中村的分布
《保定市市区城中村拆迁改造实施办法》中规定,城中村是指在南市区、北市区、新市区、高新区范围(建成区)内,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并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形式的农民聚居村落,城中村改造是指根据本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化要求,对城中村进行综合改造的行为。近三年内将有75个城中村列入改造计划。村庄占地面积4.2万亩,占建成区面积的27.6%,全部改造完成后,市区可腾出15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用地。如此大规模、高速度的城中村改造促成了保定市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保定市近期列入改造计划的城中村包括:韩村、四里营、址舫头等村庄。
《保定市市区城中村拆迁改造实施办法》中规定,城中村是指在南市区、北市区、新市区、高新区范围(建成区)内,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并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形式的农民聚居村落。在拆迁安置方面做了如下规定:①拆迁安置实行“一村一案”; ②最大限度保障村民利益;③在指定银行设立拆迁补偿安置资金专用账户;④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要具有下列内容:被拆迁房屋的权属、地址、面积、使用性质、结构等;补偿方式、安置补偿标准和结算方式;安置房屋的权属、地址、面积、使用性质、结构和过渡方式、过渡期限;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式。⑤城中村村民转为城市居民后,统一纳入城市就业管理范围。按规定为原村民办理各类社会保险。⑥土地出让金的90%用于城中村改造中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10%由管委会用于组织城中村拆迁改造工作。
保定城中村改造布局呈现以下特点:①拟改造的城中村密度大。保定近期拟改造75个城中村,这些城中村集中分布在保定老城区的,密度大,保定城市发展需要改造的城中村的任务较大。②向北向东发展。围绕保定老城区,虽然城中村较为均匀地分布在了四周,但是根据保定市的向北和向东的城市发展规划思路,保定主城区的东、北方向的更多村庄纳入了城中村。③城中村主要分布在老城与二环间。虽然在老城区也有为数不多的城中村,包括水碾头、螺丝庄、西大园、灵雨寺等,但这些村庄已经很难看出村庄的影子,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水平等已经能够与城市居民很好地融合在一起。④建成区的长期发展方向是北而不是东。城区向东发展受到高速公路的阻断,在远离建成区的村子中目前已经将曹庄、杨庄、小刘庄以及花庄等纳入了城中村改造的范围,这些村庄距离目前保定市正在开发的丽景蓝湾小区也有很大的空间,保定市跳跃式的规划城中村的发展设想实际上已经标明了其对城中村改造进而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设计。
5.2薛刘营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
5.2.1打通五四路与七一路的恒祥大街段
在五四路与七一路的恒祥大街(以下简称“五-七-恒”)段未打通前,居民自五四路到七一路通行需要绕行永华大街,严重阻碍了城市发展。城市快速发展需要顺畅的交通,为此需要占用当时还是居民区的城中村居民住宅地。“五-七-恒”修通需要政府支付高昂的居民拆迁安置费,但是从城市的长远设计着想对于保定城市发展至关重要。“五-七-恒”打通后,彻底改变了五四路与七一路之间的交通格局。不但缓解了永华大街的交通拥堵程度,而且拉动了“五-七-恒”东西两侧的商业发展,惠友超市、小蜜蜂饭店都是在这时期建成,除此之外,在“五-七-恒”铁路立交桥的西侧已经建设了较为高档的社区,东侧目前正在筹划建设另外一个小区,但是由于距离高压线和铁路线较近,工程一直未启动。因为“五-七-恒”地处保定市的繁华地段,其商业价值很高。将未充分开发的土地用于商业或者社区建设会给经营者带来丰厚的回报。但是这与的居住质量以及城市中心地区的环境建设之间就形成了矛盾。
5.2.2建设金昌社区
金昌社区就是在原薛刘营的基础上经过征地后进行建设的,金昌社区分布在恒祥北大街东西两侧,该地段即沿“五-七-恒”段穿过五四路一直向南延伸到东风路之间的恒祥大街段(以下简称“五-东-恒”段)。“五-东-恒”相对于“五-七-恒”时间更加久远,无论是商业区还是居民区都发展相对更加成熟。“五-东-恒”段的东西两侧已经发展为密集的商业区,不但有沿街的店铺,而且在居民区中间分布有集市。在密集的居民区、商业中心以及高等院校的消费拉动下,使得金昌社区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保定老商业中心的次级商业中心,为保定老城CBD的逐渐外移,提供了充分条件。
5.2.3周边生活服务设施变化
薛刘营改造后,规划出来的用地建设了社区、商业街、超市以及城市绿地等。如图3所示,在原薛刘营所在的区域内临近现在的薛刘营新村建设有北京华联超市、大润发超市以及惠友超市等大型购物中心,同时沿东风路、五四路和恒祥大街等建设了密集的商业街,在七一路和东风路之间的恒祥大街的东西两侧建设了城市社区,解决更多城市居民的住宅问题。在城市主干道的两侧建设有街心公园。薛刘营改造后密集商业中心的建设也为华北电力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的大型消费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薛刘营改造后使得更多的保定居民受益,街心公园和大型超市成为保定居民最为受益。社区内的居民到最近的超市购物步行不超过15分钟,老年人可以全天在街心公园悠闲,其中很多人在街心公园得以在众人面前展示歌喉,为社区的居民带来了免费的精神享受。环境的变化不仅带来社区居民精神面貌的变化,而且带来了很多新的就业机会。尤其是沿交通主干线的商业街的建设不但使很多农民工能够从事第三产业,而且城中村居民中不能就业白领岗位的居民也在商业街中找到了自己的岗位。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
5.2.4原城中村居民的就业安置
城中村改造是在政府引导和规划下的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按照这样的思路,城中村改造中产生的失地农民也需要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就业安置。在城中村改造中,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①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一体化。相同岗位面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某些岗位并不是原城市居民愿意从事的。保定市政府认为,城中村改造的显著标志是农民“市民化”,其中最关键的不是户口的转换,而是市民化的农民与市民具有同样的身份。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体系使得城中村改造后的新市民经过就业培训、择业指导等一系列服务,对由农业文明迅速转化为城市文明快车道的新市民很好地融入到城市新生活当中。②发展城郊型的准城市就业岗位。城中村改造后虽然原农民得到了安置房也得到了数量不菲的补偿款,居民的生活环境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农民的全方位素质很难截然改变过来。农民对旧有的生活方式还是非常依赖。将农民安排到就近的工厂做工并非是绝好的选择。发展城郊型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不但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农民就业,而且可以使农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得以延续,同时也可以促进郊区农民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激励新式农业的发展。③强化城中村居民的就业培训。改造后的城中村居民素质普遍偏低成为进一步就业的严重障碍,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居民进行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和思想意识地培训。思想意识层面的培训主要是使居民由原来的小农意识逐渐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纪律性和组织性,让居民逐渐树立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在城市化进程中位城中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并给予政策层面的扶持,使这些已经为城市化进程做出贡献的城中村居民由城市中就业的弱者逐渐转变为能够与城市居民具备同样的竞争能力。在居民创业过程中政府特别给予小额贷款的启动资金的政策支持。④强化社区物业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城中村改造和”村改居”的推进要求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规范化,为提高社区的物业水平,社区需要更多的保洁、保安和家政服务人员,这些工作岗位都比较适合城中村居民。将城中居民就业与社区服务质量的提高紧密连接起来不失为城中村居民就业安置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孟祥林. “双核+双子”模式的京津保唐城市体系构建与对策分析[J].城市,2009, 4: 33-40.
[2]孟祥林. 京津冀第三核:以文化经营保定的城市品牌化思路分析[J].中国城市化,2010,2:14-19.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农业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把脉现代农业,要突出在以工带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农民合作经济三个方面着力探索。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发展起点,农业也因之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笔者认为有四个较大的转变:政策框架开始从支持性政策逐步向保护性政策转变,这是一个发展的全新理念,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反映出我们已经认识到农业是一个需要重点保护支持的基础产业。工作重点从以发展农业为主向综合性地发展和建设农村转变,“新农村建设”重大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从以发展农业为主转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要素从单纯立足国内向综合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转变,农业进入一个更为开放的国际体系中,传统贸易的边界被打破,农产品市场逐渐由国内拓展到国际,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农业功能从生产保供向保供、增收、生态及文化等多种功能转变,十七大要求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分析当前“三农”形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把脉现代农业,笔者认为要突出在三个方面着力探索,即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探索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以及探索农民合作经济。
(一)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十六大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十七大提出了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梁保华同志提出,要从推进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领导体制等五个方面的一体化入手,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我们理解,这是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统筹城乡发展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创新点。推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一方面要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力度,加大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引导全社会资源,支持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这在基层已经有了一些有效的实践,如村企挂钩、互动发展就是一条重要路径。村企挂钩、互动发展一方面可以把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首要任务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可以为工业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发展新型乡镇工业;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村企结对,实现工农要素高密度的相互渗透,把工业的理念传递给农民,在工农要素互动中培育新型农民。
(二)积极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30年后的今天,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苏南地区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方向。苏南地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条件相对成熟。首先,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2006年,苏南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产比重为2.8%左右,接近美国2%。其次,二、三产业活跃。苏南地区二产、三产比重分别达到58.7%和38.5%。苏南城市化水平达67%。第三,农村劳动力稳固转移。苏南地区乡村从业人员非农就业比重达到72.6%,绝大部分劳动力已经转移到乡镇企业、农村三产或自主创业。第四,农村社会保障基本建立。苏南地区城镇居民三大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都在95%以上。所有这些都为发展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当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小生产加社会化服务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流转土地或者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通过农民依法自愿流转土地或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日益具备,加之,我国实行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与国外的土地私有制相比,更具备发展条件和空间,需要积极探索。
(三)积极探索农民合作经济。新农村建设需要村级经济作支撑。如南京市武家嘴村,无锡市华西村,徐州市马庄村,常州市五一村,苏州市蒋巷村,南通市中南村,连云港市宋口村,淮安市王嘴村,盐城市东南村,扬州市三笑村,镇江市双新村,泰州市河横村,宿迁市张油坊村等,这些名村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发展都源于雄厚的村级经济。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名村发展的物质基础。十七大提出,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笔者认为,在计划经济下,村级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是集体经济;而在现阶段,合作经济可能是村级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农民合作经济是壮大村级经济基础的有效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既有股权成分又有劳动者参与的合作制经济将是壮大村级经济的基础。目前,发展农民合作经济关键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稳步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来发展的春天,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以立法形式推进农民的经济互助与合作,确立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新的主体,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民素质和培育新型农民,壮大村级经济基础,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