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范文

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

第1篇: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范文

物流系统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广义内涵分析可以看出它已从以前简单的物料搬运发展到今天的集机械设计、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等于一身的综合技术。

进入90年代末,全世界的制造者和分销商继续承受着各种压力,其中包括:产品定单更小、更频繁,产品需求不断变化且更加用户化和服务价值升高等。经营者们必须使工厂的运行适应定单的混合、更短的定单周转时间和更高的生产能力。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来适应不断提高要求的库存管理、运行的柔性以及各种过程集成的程度。在供应链中集中对一些过程进行转移、结合或消除,使得工厂以及仓库的物流和信息流更加有效。在这些变化的要求下现代物流技术从各个方面显示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 现代物流系统的广义内涵

从广义上讲,物流泛指物质实体及其载体的场所(或位置)的转移和时间占用,即指物质实体的物理流动过程。它是在生产和消费从时间和空间上被分离并日益扩大的形势下为有机地衔接“供”和“需”,保证社会生产顺利地进行,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物流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物流活动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合理化,以实现物流系统的时间和空间效益。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物流管理系统也从简单的方式迅速向自动化管理演变,其主要标志是自动物流设备,如自动导引车(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存储、提取系统(AS/RS-Automated storage/retrieve system)、空中单轨自动车(SKY-RAV-Rail automated vehicle)、堆垛机(Stacker crane)等,及物流计算机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出现。

发展至今,物流系统是典型的现代机械电子相结合的系统。现代物流系统由半自动化、自动化以至具有一定智能的物流设备和计算机物流管理和控制系统组成。任何一种物流设备都必须接受物流系统计算机的管理控制,接受计算机发出的指令,完成其规定的动作,反馈动作执行的情况或当前所处的状况。智能程度较高的物流设备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能更好地识别路径和环境,本身带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功能。

现代物流设备是在计算机科学和电子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机械学科发展来的机电一体化的设备。从物流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来看,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采用是整个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仿真技术的应用使物流系统设计处于更高的水平。物流已经成为并行工程的基础和CIMS的组成部分。

 

2 现代物流系统技术研究现状

我国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重视、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物流系统技术与设备,并在1994年和1997年先后召开了两届物流技术与装备国际会议,1999年10月将再次召开物流技术与装备国际会议。

下面就分别从物流设备的规划布局、设计、仿真以及物料从到货、仓储、在线加工以及发运等过程阐述目前国际物流系统技术的现状及新的发展趋势。

2.1 多维仿真进入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布局规划

要实现对设备和物流工艺更加有效的布局规划,目前一个重要的工具是仿真。仿真软件将凭经验的猜测从物流系统设计中去除,对设计一个复杂的工艺流程特别有效。在屏幕上,操作者可以观察不同的场景,通过不同的生产能力对各种物流方案进行评价,并可以假设一些条件,比如一个子系统暂时停止工作后,观察可能发生的情况。

仿真软件的开发者们也继续在提高软件的水平,最新的软件通过四维(x、y、z、时间)设计,使得系统更加接近现实世界。更加复杂的软件倾向于软件不但在设计时是一个很好的帮助,也成为一个操作控制工具。

惠普公司在俄勒冈的喷墨打印机工厂在进行自动化物流改造时也选择了AutoMod仿真软件包。他们力求实现从装配线接到一个电子定单开始,最多30 min内所有的装配组件都能送达装配工作站的JIT目标。为了解决组件输送的这个瓶颈,他们最后选择了两个AS/RS、零件箱传送线、AGV等自动化物流设备。他们将实际的定单数据用于仿真模型,逐步细化物流方案。他们将今天运行的流畅的物流很大程度归功于设计时的仿真。

2.2 接货

接货要达到的目标是使接收物料更快、更安全、高效和准确。码头充当接货和发货双重任务,所以码头的物流布局又分为结合型、分离型和直接转发型。和供应商和客户的及时的信息交流是流畅码头物流的关键。Crossdocking是个越加被广泛应用的操作,它就是将接货的物料直接发运,省去了仓储等其他内部操作。实现Crossdocking的条件有:

(1) 到货时这些货物的发货目的地就已经知道。

(2) 需要这些到货的客户已经做好了接受准备。

(3) 到货物品是被预先贴好标签或打好条码的。

(4) 你的仓库或配送中心的容量已接近饱和。

(5) 到货物料的价格是预先定好的。

应用自动数据收集(ADC)可以提高接货的效率和准确性。

2.3 存储

从接货码头下一步就到了存储区。现代制造业的一些新的概念,象JIT、连续物流和跨码头直接发运(Crossdocking)使得库存量和库存时间都大大减少。存储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物流的过程而不只是一种静态的存储技术。通过应用缓冲站、积累区以及一些相关操作,仓储已不只是一个短暂的物料停留过程。

第2篇: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范文

【关键词】 航运联盟;P3网络;港航集成

0 引 言

港航企业合作联盟化是现代港航物流发展的趋势之一,包括班轮运输企业间的横向合作联盟以及班轮运输企业与港口企业间的纵向合作联盟,其中,全球性的航运联盟已成为各班轮运输企业间横向合作联盟的重要形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货主尤其是跨国公司对班轮运输企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希望班轮运输企业拥有更广泛的航线覆盖面,提供更密集的航班和更高品质的综合物流服务。此外,随着全球经济衰退、航运市场运力过剩、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等因素的影响,班轮运输企业“单打独斗”的经营方式越来越难以生存,因此,班轮运输企业间在保持各自独立法人地位的前提下,在航线设置、运力投入和舱位使用等方面进行合作,结成航运联盟。航运联盟与班轮公会的本质区别在于,航运联盟成员独立开展航线营销业务,且相比于班轮公会而言,其更有利于市场的竞争与合作。

班轮运输企业与港口企业间的纵向合作联盟,对港口企业以及班轮运输企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对港口企业而言,通过与航运企业的合作联盟,争取更多班轮公司航班挂靠该港口,由此加快港口企业的发展;对班轮运输企业而言,与港口企业合作联盟,构建全球物流服务网络,并通过港口不断完善航运企业仓储、配送、包装等附加服务,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对整个联盟而言,港航一体化使港口和班轮运输企业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的物流节点孤立运营,而是通过纵向联盟的形式进行分工合作,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本文着重讨论班轮运输企业间横向合作航运联盟的演变及发展、P3网络联盟对航运市场的影响以及纵向合作联盟形式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1 航运联盟的演变及发展

航运联盟作为目前班轮运输企业间主要的横向合作联盟形式,是从联盟成员间舱位租用这种最简单和最基础的合作方式开始的,随着联盟成员合作的深入,进一步发展成为舱位互租互换、共同派船和设施共享的方式。[1] 航运联盟先后进行了多轮重组,其成员基本包括世界排名前20位的班轮公司。

1995年,经过班轮运输企业激烈地谈判,最终形成了全球联盟、伟大联盟、联合联盟、CKY联盟、马士基海陆联盟等5大联盟。随着一系列班轮运输企业的兼并与收购,航运联盟因利益的角逐,成员也发生了变化。1996年,英国铁行箱运有限公司与皇家渣华轮船集团合并后以“铁行渣华”名称加入伟大联盟;全球联盟更名为新世界联盟;1997年,新加坡东方海皇集团收购美国总统轮船,集装箱业务仍由美国总统轮船品牌经营;1999年,马士基集团(简称马士基)与海陆合并,将联盟变成单体公司;2003年,韩进海运加入CKY联盟合并成CKYH联盟,联合联盟解散;2005年8月,马士基收购“铁行渣华”;2011年,地中海航运有限公司(简称地中海航运)和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简称达飞)组成了地达联盟;2013年6月,马士基、地中海航运和达飞成立P3网络联盟;2014年2月,长荣海运公司加入CKYH联盟,成立CKYHE联盟。

目前,班轮运输市场已形成G6联盟、CKYHE联盟、P3网络联盟三足鼎立的局面。

2011年,马士基推出了创新式服务“天天马士基”,在亚欧航线上每天安排班次,且承诺固定的运输时间,若不能在固定时间里完成运输,将赔偿货主损失。在亚欧航线上的其他班轮运输企业意识到,若想保住市场份额,必须推出类似服务,只有合作才能拥有足够大的船队规模。同年底,地达联盟开始重点规划亚欧航线;2012年,伟大联盟与新世界联盟合并成立G6联盟,重新部署亚欧航线与马士基抗衡。航运联盟的每一次演变,使各联盟的力量势均力敌,但P3网络联盟的成立,却打破了这种平衡(见表1)。P3网络联盟实力强大,其运力规模远超其他所有联盟。目前,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已允许P3网络联盟生效,但尚未获得欧洲和我国监管部门的批准。

2 P3网络联盟对航运市场的影响

从联盟力度、运力情况、货主的选择等3个方面分析P3网络联盟的出现对航运市场造成的影响。

2.1 联盟力度

P3网络联盟的成立促进了其他联盟成员间的进一步合作。相对于其他大多数联盟松散的组织形式而言,P3网络联盟的组织架构更为严密。G6联盟的成员既有亚洲航运企业,又有欧洲航运企业;P3网络联盟的成员均为欧洲航运企业。相对G6联盟而言,P3网络联盟文化差异更小,其成员交流沟通成本更节约;从联盟的领导机制来看,G6联盟实行轮流主席制,而P3网络联盟仅由马士基执掌,经营策略更具持续性;P3网络联盟的合作力度超过其他所有联盟,在伦敦和新加坡分别成立了具有10年合约的运营中心总部和分部,统一调配联盟中的252艘船舶,整体优势更为凸显;P3网络联盟还共享上海、鹿特丹、纽约以及美国西海岸的港口设施,其成员均为全球航运电子商务供应商(INTTRA)电子平台的投资方和使用者,能为客户提供更多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2.2 运力情况

(1)对目前运力调整的影响。P3网络联盟在三大主干线上投放共计252艘船舶,其总载运能力至少可达260万TEU。G6联盟共投入240艘船舶,G6、CKYHE联盟重新规划目前运力,以更好地应对P3网络联盟的竞争。[2] P3网络联盟成立后,各大班轮运输企业调整在远东北美航线和亚欧航线上的运力投放(见图1和图2)。

就目前船型规模优势而言,P3网络联盟在优化货源组织和运力配置后,可以更好地享受船舶大型化带来的规模经济。

(2)对未来运力的影响。截至2015年,P3网络联盟还将接收28艘万箱船的交付。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规模效益使单船成本迅速下降,其他班轮运输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也加紧订造大型船舶。目前,中海集运还未加入任何联盟,其订造的5艘1.9万TEU集装箱船可能成为其加入航运联盟谈判时的一个重要筹码。船舶的交付和新船的订单预示着未来航运市场运力将进一步过剩。

2.3 货主对航运公司选择的影响

P3网络联盟提供28条周班航线,挂靠90个港口;G6联盟提供29条周班航线,挂靠66个港口。然而,在亚欧航线上,P3网络联盟的港口对数量远远超过其他两个联盟(见表2)。港口对表示两个港口之间可提供直达航班,这将影响货主对班轮运输企业的重新选择。

3 纵向合作联盟的主要形式及发展趋势

3.1 主要形式

班轮运输企业与港口企业间纵向合作联盟形式主要包括航运企业独资开发或收购经营码头、航运企业与港口企业合资开发经营码头、航运企业参股港口企业以及港航联手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等。通过以上4种方式,港口企业与航运企业合作形成纵向联盟,确保班轮运输企业构建全球航运网络,保证班轮运输企业的船舶快速进出港口,完成停靠、装卸作业,降低码头作业费用。

3.2 发展趋势

(1)班轮公司具有港航合作联盟的主动权。随着航运联盟的不断演变,联盟成员根据企业的业务发展及在成本控制驱动下重新规划航线,重新选择枢纽港,尤其对于存在码头投资项目的航运企业来说,其航点的挂靠往往偏向其旗下的码头。作为航运公司网络布局的一个节点,港口处于港航合作联盟的被动地位,这与提出的第四代港口概念相符。

(2)拥有深水良港的码头运营商具有竞争优势。在亚欧航线上,航运联盟使用的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至少需要16 m的吃水,这使拥有深水良港的码头运营商在枢纽港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

(3)未掌握运力的国际港口经营商处境艰难。缺乏航运背景的国际港口经营商只有通过不断加强与班轮运输企业的合作联盟,才能保证班轮运输企业航班在其港口挂靠;也可向班轮运输企业或参股班轮运输企业出让经营码头的股份,加强与班轮运输企业的纵向合作联盟。

4 结 语

在瞬息万变的航运市场里,港航企业合作联盟化是现代港航物流的发展趋势之一,通过班轮运输行业的高度集中,加强班轮运输企业间的横向合作联盟以及班轮运输企业与港口间的纵向合作联盟。在竞争与合作的时代,港航企业应抓住机遇,共建全球物流服务网络,提供港航集成化服务,提高港航企业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3篇: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范文

关键词:铁路;现代物流;优势;存在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530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Developing railway modern times logistics is inevitable trend by analyzing relations between traffic transportation and modern times logistics.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railway modern times logistics development are cleared,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railway modern times logistics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railway; modern times logistics; advantage; problem; strategy

从某种意义来看,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都是实现人和物资空间位移的服务活动,但现代物流的服务范围更广泛,而交通运输提供的服务比较狭窄。新形势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服务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协调发展,并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具有指导性的部分供应链服务,运输和物流在这个节点上形成了交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铁路运输市场全面开放,国外先进的物流企业参与中国运输市场的竞争,加之与国内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日益激烈,铁路运输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铁路运输市场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传统的铁路运输业已经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运输组织改革,发展铁路现代物流,成为我国铁路发展的必然趋势。

1铁路发展现代物流优势

铁路作为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统一的全国铁路路网体系,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二是遍布全国的铁路仓储设备,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三是大运量、低运价、全天候、持续均衡运输,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最重要的经营基础;四是铁路为推动低碳物流发展创造外部环境条件。

2铁路发展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

2.1供需不平衡

尽管全社会货运需求旺盛,铁路货运量以年均2亿吨的增速上升,但由于我国铁路部分区段货运能力紧张,加之90%以上的货运能力都是用于煤炭、粮食、冶炼、农用物资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大量零散的、高端货物和高附加值货物运输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

2.2服务意识滞后

铁路系统相对滞后的服务意识,不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物流活动效率。传统的铁路货运实行“站到站”的生产组织模式,处于现代物流产业链的低端,扮演的是“拉脚”的角色,发展空间和效益空间受到很大限制,与铁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很不匹配。

2.3信息集成平台缺乏

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已建成确报、调度、货运制票、货运营销、车号识别、车站现在车管理等多个信息系统,但并未建立一个全面、完整的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全面、全过程地描述运输组织各个要素状态、变化及其相互联系,打破系统壁垒,整合现有各系统信息,统一标准接口,统一统计结果,统一综合运用。

2.4专业人才缺乏

铁路企业虽然有多年从事货运工作的相关经验和为数众多的货运工作人员,但对现代物流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多,整体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无法对发展现代物流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3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策略

第4篇: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现状;问题;对策;系统工程

一、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当前,在我国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物流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较快的市场之一。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程中,与物流相关的理论以及具体的运输、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所形成的完整供应链中需要的各种技术方法也在不断被探索出来,并且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和学者所重视。

国外物流业的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首先,从国外物流管理体制研究的现状来看,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完全市场经济类型国家的物流管理体制包括“各种物流行会组织间接促进物流管理”、“联邦法院根据运输合同从法的角度管理物流”和“物流企业依据市场需要自主决定物流发展战略”,尚不存在集中统一管理物流的专职政府部门,至于企业是否从事物流业务以及制定何种物流发展战略、经营模式、竞争手段均由企业自主决定;而以日本为典型代表的后期市场经济类型国家,其物流管理体制基本上具有“虽无专职物流管理部门但又统辖大部分物流环节的政府部门”和“政府参与和组织物流行业协会,并通过这一中介渠道对本国物流进行较为集中管理”特征。

其次,从国外物流管理的政策法规来看,迄今为止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均未制定集中管理物流的专门政策法规,而主要是采取各自不尽相同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和促进本国物流业的发展。例如,这些国家对物流的各个环节仍使用各自原有的政策法规。国外现代物流种种现状表明,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在不同时期各自采取了相应的战略、政策性措施和法规来促进本国物流业的发展。

应该看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已具备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时机和环境。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开始在我国的运用促进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的现状是:一方面,对物流理论研究较多而市场实践较少。仅从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来看,有关这方面理论文章颇多,但是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物流设施设备比较落后、市场上TPL供应商功能单

一、增值服务薄弱及物流渠道不畅等,加之国外物流企业纷纷进入竞争,使得我国第三方物流仍存在着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理论研究与市场实践脱节现象。另一方面,在生产领域中由于物流发展不够合理导致了生产过程中资源配置与工艺流程的不够合理。在流通领域中存在着传统生产与流通的分工,未将现代物流可能提供的物流工程技术充分地融入到新的商业模式中。

纵观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首先,表现为一种较为分散、低效的物流组织形式,我国物流粗放式的经营特点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一方面,由于比较落后的物流和巨大的库存占压资金,物流成本在交易成本中比重过大,使得我国从整体上看资本周转缓慢。另一方面,物流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不高,现代物流服务方式与水平还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其次,现代物流业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企业自循环的封闭体系,各种物流方式互不关联,涉及现代物流的有关行业、部门、系统都自成体系独立地运作,造成了不少行业、部门、系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此外,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对策缺乏从宏观层面进行详尽分析,仍是过多地停留在研究我国配送业务中心(DC)最优位置选择、仓储、包装等具体的、个别的物流环节上。

当然,我国现代物流业既不能重新走西方国家物流发展的道路,也不应忽视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而必须从客观上针对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寻求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物流管理体制及对策,这对推动涉及我国物流的产业、部门之间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现代物流业发展应思考的问题

在全面掌握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如何从根本上寻求我国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源,进而提出当前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应思考的问题是很现实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在我国物流发展的各个阶段,不同物流领域和地域普遍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具体来说,在不同物流领域要探讨对外贸易物流、商业物流、工厂物流、重要产品物流和农业物流等不同领域;在不同地域中要探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等我国主要大中城市存在的各种问题,从中得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阶段中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而不是笼统地分析,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研讨产生这些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的根源。具体来说,在各个阶段都要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性原因有哪些,例如,是来自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还是来自于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不高?是来自于物流成本较高还是来自于物流运力发展滞后?等等。只有从根本上剖析原因,现代物流业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3.在现代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应分别考虑全国性、地域性和行业性的现代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工作。这里既要分析微观层面的评价指标,也应分析宏观层面的评价指标。具体来说,现阶段这些评价指标既包括供应链、通关速度、交易成本和物流流程等微观层面的因素,也包括物流环境、体制和相关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因素。

4.分析影响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若干关键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要探讨某一关键性因素能够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于另一关键性因素时,对现代物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的程度。此外,还要探讨若干个关键性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例如,当“供应链”这个因素发生变化时,应探讨它将对“通关速度”、“交易成本”和“物流流程”等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5.预测今后几年内我国现代物流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例如,基于网络的电子物流在我国兴起后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这是一个难点。应该在充分掌握国内外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基础上,把握住电子物流对物流业整体发展的趋势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及时地做出科学预测,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到未雨绸缪。

6.当现代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如何及时进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程度评价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可以避免物流业盲目发展和扩充物流资源,另一方面,可使现代物流业发展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几点对策

实践表明,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由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到国家产业布局、投资融资环境、税收政策、海关、运输标准以及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等众多方面,而这些方面的管理分别属于不同的政府或企业的职能部门。因此,制定各项有关物流对策时,应当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吸引外资、产业政策以及加速培养我国物流管理人才等众多角度考虑,做到多管齐下,促使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以及理论研究、教育与培训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机整体。特别是我国物流市场在经过10年的起步与发展期以后,探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合理、可行的对策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对国外物流管理体制及对策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目前适合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7项对策具体为:

1.我国物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了取得规模效应而发生资本运作的条件日益成熟,正在进入物流企业的资产整合和重组阶段。应通过物流企业之间的联合、参股、控股等方式,建立强势战略合作联盟。例如,我国的中铁行包与中铁快运的整合、中邮速递与中邮物流的整合、中远物流、中外运股份和中储股份等物流公司的上市都充分证明了这一趋势。

2.在理论研究上要强调务实。在跟踪国际物流业理论研究动向时,更应该具体分析我国具体国情和物流企业的具体条件。例如,在研究市场竞争对手时,对短期内不能改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我们应该把它作为约束条件来研究。对我国当前仓库分散的现状,要加强信息技术,合理调配,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再例如,在研究发展第三方物流时,可通过鼓励合资、合作、兼并等整合措施,以扩大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

3.在现代物流管理体制上,由于涉及到物流企业、经贸、财税、工商、内贸、外贸和交通等多个部门,因此,有必要建立以政府部门牵头的、协调物流企业、财政、金融、税收、吸引外资、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综合机制,以加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协作性,创造一个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体制、规划、政策和物资基础环境的综合体系。

4.目前,我国整个物流专业人才缺口达500万人,而2010年高级人才的需求量达到40万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现代化的一个瓶颈问题。因此,在教育培训上要根据物流学科具体特点与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形成基础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各种层次的学历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在岗培训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在依托高等教育培养专门的物流人才的同时,应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5.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域应当有不同的发展思路。物流的发展不仅应当符合中国发展的国情而且应当符合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例如,在不同领域中,对外贸易物流、商业物流、工厂物流、重要产品物流和农业物流等都要各自注重研究自身发展的对策。这必将有利于包括由专业物流企业、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化的物流企业、工商企业自身成立的物流部门和物流公司、外资(合资)物流企业和物流软件供应商等我国各类物流企业的共同与协调发展。

6.在税收对策上,解决现行税收政策的某些方面对于各类物流行业发展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制约问题,可以考虑对物流总商实行类似于增值税方式的税收制度,扣除转包部分,仅对增值服务的部分增税,这样不仅有利于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在大范围内进行业务整合与发展,而且也会促使其它物流企业本身的发展,从而达到扩大税基增加税收目的。

7.物流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促进物流现代化建设,应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一个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当前,尽管物流的各个环节和电子商务已有了一些现成的软、硬件系统,但各个系统如何协调配合,实现企业、政府电子商务系统与内部集成化信息系统、伙伴间纵向信息的集成,形成开放式的集成化物流系统尚待进一步加强研究和管理。为此,可考虑建立内部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与外部物流信息平台的接口,从而实现政府信息、企业信息和社会信息的整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现代物流业整体管理水平。

从制订政策的原则上来看,适应现阶段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应实现以下3个方面的重大转变:一是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二是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三是从物质型发展向知识型发展转变。

在切实制定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对策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3点。

首先,对于不同物流领域和不同地域在对策研制、方案实施和调整措施的过程中应该逐步形成各自的特色。例如,上海市政府规划在“十一五”期间着重发展三类物流,即陆、海、空港的口岸物流,商业零售行业的配送物流和依托信息平台的电子商务物流,从而为今后对策研制、方案实施和调整措施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具体目标。

其次,应用比较研究方法,将实证分析、理论探索与对策制定紧密结合起来。在广泛吸取国内外物流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从中探索有益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切实可用的对策。例如,在与沃尔玛物流、日本7-11物流等反复比较的基础上,做出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抉择。

最后,应采取“拉动”的思维方式,即完全有必要采取宏观的调控措施来拉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一方面,让我国一些重要地域和领域的物流企业能够率先使得物流市场得以快速健康的发展,然后去拉动其它地域和领域的物流发展;另一方面,使得物流理论研究成果有检验场所和用武之地,通过不断地进行实践反馈,更新物流理论,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同时,我国不同规模、地域的现代物流业还应该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文玲.对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调查与思考[J].商品储运及养护,2002,(5).

[2]陈梅君,张亦弛.物流国际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2,(1).

[3]李纲.国外物流管理模式及我国企业的正确抉择[J].理论探索,2003,(2).

[4]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国外物流发展状况及趋势[J].商品储运及养护,2002,(4).

[5]陈为涛,肖慧超,张弥嗪.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对策[J].物流科技,2002,(5).

[6]孙光圻,倪玮,姜梅,张维国.国外物流管理体制及政策研究[J].商品储运及养护,2002,(1).

[7]王忠郴,胡建华.物资生产、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总的和谐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4).

第5篇: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范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流管理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表现出产业化、现代化的趋势。这种趋势是社会化大生产下的一种必然结果,也是在流通领域的一种社会分工。加快企业资金周转,加强生产与消费者的联系,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满足顾客快速发展的需求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发挥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物流管理在我国面临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美国的物流成本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0.5%左右,日本则大约为11.4%,在我国,物流成本却占国民生产总值16.9%以上。并且在我国企业的所有物流中,第三方物流仅占很小的比重。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说明很多企业想通过纵向一体化得到更好发展,宁愿自己建造仓储库房,组建运输车队从事物流活动,承担高额费用和各种风险,也不将业务转包给其他企业;另一方面说明也第三方物流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将物流管理专业化管理的经验比较缺乏,此外,还存在着信息不完全、运输不够灵活快捷、设备不齐全、服务质量不高以及欠缺快速有效处理制造商与消费者交易的能力。此外,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无论服务于上游的生产企业还是依附下游的零售商业企业,是为生产企业做产品的物流还是成为零售店铺的销售,都会面对很多棘手、复杂的问题,如生产商或零售商为保守经营秘密,不愿将关键信息提供给物流方,比如经营中的困难、产品生产或销售量、未来的发展重点区域以及原料的加工采购等信息,使物流方不能制定合理的战略。

三、现代物流管理的一些理论

现代物流是信息流、管理流、资金流和货物流四位一体的有机联系、协调运动的综合体系:即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社会分工细化,商品生产、服务、消费全球化的时代,物流的信息、管理、资金、货物的运动是连续的、融合四位一体有机联系的“流”。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人们上曾经发现了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这两个领域分别为第一利润源,即物质资源带来的利润,第二利润源,即人力资源带来的利润。在开拓这两个利润源的利润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产品流通领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加强物流管理所带来的利润被称为“第三利润源”。对第三利润源的认识源于以下两个前提条件:第一,物流完全可以从流通中单独分化出来,成为一个有自身目标和管理的独立运行体系;第二,与其他经营活动一样,物流不是总体的成本构成因素,而是一种盈利因素,物流可以成为获得利润的独立系统。

第三方物流就是通过加强与其他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将其物流运输和其它物流服务,由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来承担企业的物流业务。它提供了一种集成物流作用模式,将自身变成更为经济的小库存企业,这样与供方和需方采用自我物流服务系统相比,第三方物流流程更快捷安全、服务水准也有很大的提升而且成本却变得低廉。第三方物流可帮助企业降低营运成本,改善服务质量,节约资金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物流产业发展面临机遇

我国传统的物流企业,多为资金少,业务量小,依附于生产或销售企业,不能独立运营。这种低效益的物流模式使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没有能力实现技术改造,甚至不能维持生存。这是小生产、小商品观念主要是受到长期计划流通体制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我国只能形成有限的物流能力的物流部门,虽然各行各业、各个层次乃至于各个企业都有为自己服务的物流组织。但是这种传统的物流方式不但远远不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且还造成大量的物流能力浪费。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积极地外部环境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机会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现代物流的重要性,政府的支持为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营造了很好的产业、政策环境,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贸易的快速发展,这些都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很多国外的物流企业也进入中国,与国内的物流企业合作,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发展。同时在国内,不同地区的企业也会通过联合、重组、兼并等形式加强合作,实现规模化经营。

(二)企业开始普遍重视“第三利润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引起了社会对物流产业的极大重视。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物流成本大概占这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GDP的10%。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成本总额也在不断增加,这就形成了所有物流企业都垂涎三尺的巨大蛋糕。企业开始重视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泉”,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赢得一席之地。

(三)需求的增长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

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发展、营销方式的不断升级,带动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营销体系的完善,消费者对服务到家的配送需求会大量增加。随着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城市内的商品配送需求也会增大,将服务网点延伸到社区单位是物流发展一个必然的趋势。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促使物流企业在服务方式上的不断创新。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根据消费者需求,设计物流配送系统流程,尽量缩短定货处理周期,提高物流配送系统的反应速度,满足消费者的要求。现代物流企业只有通过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全面的了解顾客需求,并根据客户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内容,尽量地缩短订货处理周期,提高物流配送系统的反应速度,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现代物流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现在各级政府对发展现代物流都给予高度重视,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为了整合资源,利用专业的现代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和费用,加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要解决我国现阶段物流管理及应用中的问题,首先,物流企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拓宽业务范围,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成符合国际标准的信息流,以适应客户的不断变化的要求。这就要求现代物流企业从合作伙伴生产经营中各个环节的角度思考,充分考虑物流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等各种因素,通过对比得出及时准确的结论。其次,生产企业必须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意义。通过现代物流管理,企业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利用现代物流管理,来为企业服务,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六、结束语

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刚刚起步,发展非产迅速。但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现代物流管理,对供应链管理等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加快物流系统建设,促进物流系统与和国际先进物流系统的接轨,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我国物流业的更快发展。おお

参考文献:

[1]邓汉慧,柴钰云.现代物流管理理念[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2]牟永泉.用科学发展观看现代物流管理[J].物流管理,2009.

[3]孙颖.试论现代物流管理的机遇与挑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

第6篇: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公路运输;注意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现代物流指的是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有关信息从商家的生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监督和管理的整个过程。它有机结合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系统,为用户提供多功能全面的综合。现代物流涉及到了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上运输、装卸搬运以及其他运输服务也、仓储业、批发业、零售业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公路运输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动力,并且向网络化和多元化发展,发挥着协调其他各种运输方式的作用,同时以市场服务为依据,提供指导性的部分连接服务,公路运输在各个环节都和现代物流息息相关。物流运输的产品应该从起始地到最终目的地的完成运输服务,可是因为有些运输方式、设施和生产组织的特征,比如铁路不可能延伸到每个企业或者每个用户,企业或者用户也不会拥有机场以及港口,因此产品运输还需依赖公路运输的。随着企业运输的不断发展,同时公路运输的及时性和可达性促使“门到门”服务成为可能。因此公路运输有必要完善自己的运输系统和网络,最大程度的降低运输以及管理成本,充分利用公路运输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性促使现代物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公路运输业推动现代物流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很多公路运输业当前经营比较低层次,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服务项目主要是运输,有限的深度和广度降低了其增值能力。运输市场具有较低的门槛和激烈的竞争,其主要经营方式是杀价和超载,企业经营难度较大,具有较低的效益。政府鼓励运输业实施规模化经营,可是很多城市无法形成规模化的运输市场,运输市场管理的一个困难是运输企业多、规模小、分布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各个地区整体机构及发展水平和经济机构的限制,运输市场当前政策没有特殊要求企业开业需要具备的车辆数量,导致各个城市具有较多的经营主体,而引发了激烈的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

其次,缺乏合理的车辆技术结构。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实体的运输工具,只依靠货代、配货等方式无法获得长久的发展。最近几年,传统运输业的运输车辆不断减少,运输能力不断下降,同时当前运输工具车型比较单一,无法满足货源和运输的需求,促使运输无法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运输市场也不能很快成熟。因此,运输市场还处于传统物流模式,此种经营模式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产生了影响,也无法很好的适应经济发展。运输业有必要以市场为导向,转向现代物流模式。

二、加强建设公路运输业推动现代物流发展

推动公路运输向规范化和集约化的现代物流发展

首先,推动公路运输经营转向规模化和集约化,促使运输市场更加集中,有效发挥公路规模经济效应。有必要将公路运输业的最低规模标准提升,降低个体运输用户的增加速度,促使这些个体化成立私营企业或者联合组织。有关部门有必要引导运输业合理竞争,并利用市场淘汰一些落后的企业,有效优化市场结构。同时,有关部门引导和支持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实施集约化经营。

其次,有关部门也要培养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和物流人才。从政府角度来说,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公路运输业,比如信贷或者财税的优惠。从公路运输业管理部门的角度来说,可以对公路运输业减免交通税费和通行费、建立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等。为了提高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公路运输业要培养和聘用专业人才,促使他们用先进的理念建设公路运输业。

再次,构建一个平台共享运输信息资源和物流信息资源。加快收集、汇总、和管理公路运输信息和物流信息,有效监管车站、货运和物流点。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提高运输生产整体的组织化程度,保证安全、快捷、优质、高效的公路运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推动运输业逐渐转变为现代物流模式。同时,构建内部管理的信息系统,实时跟踪内部资源、服务产品以及物流等各个环节,并对这些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通过交换电子数据,连接其网络平台的各个网点,达到共享资源和信息的目的。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连接客户端,获得客户的服务要求和需求等,切实提高操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促使传统公路运输转变为现代物流。

接着,加强优化公路运输的组织结构。支持和引导公路运输业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并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和内部管理效率,促使运输企业可以形成网络和集约的经营。同时引导和指导公路运输业应用现代运输技术,比如快速运输、集装箱运输,以此保温、保鲜、罐式等各种集装箱车辆,进而提高整个公路运输业的组织水平。

然后中建设公路运输业品牌。企业的品牌和信誉约束着市场主体的服务质量。只有建立品牌,才能促使用户更好的识别品牌,而和运输业达成长久合作。此外,也要引导公路运输业不断调整结构,加强城市配送,促使公路运输转向高效低耗能的发展方向。因此,公路运输业有必要发展大吨位的特种车辆、集装箱车辆;还可以发展专线运输行业,以各地区物资流通的基本趋势和需求为依据,构建运输体系,进行定点定时的运输。在对各地区的产业优势进行充分分析之后,以专线运输为主导,促使公路运输发展为运输、仓储、分包、配送一体化的现代物流。

三、结语

现代物流的发展迅速,而其主力,公路运输有必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加强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促使其优化组织结构、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推动公路运输向现代物流发展。

参考文献:

[1]柯沪芬.公路运输市场发展浅析[J].科技资讯,2011(20).

[2]张亚民.公路运输业与交通事故的调查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0(06).

[3]刘华.发展公路运输业的建议与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1(20).

[4]金成芝.公路运输市场营销战略思考[J].今日科苑,2009(12).

第7篇: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范文

关键词:结构调整;现代物流;经济效益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内容,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整个经济结构都需要根本性的调整。其中,现代物流是调整产业结构、激发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手段。在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强省和京津冀一体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下,作为欠发达地区之一的张家口能否借助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平台,顺应经济一体化趋势,实现“十一五”计划,腾飞地方经济,发展现代物流是关键。

二、张家口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物流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有力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张家口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张家口各级政府与企业界也开始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张家口要实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必须发展物流产业,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也必须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张家口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信息网络技术日趋完善,为物流产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另外,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加速融合,张家口也正发挥区位优势,逐步发展成为面向京津、联通国际的物流节点。但同国外和国内先进省市相比,总的来说,张家口物流业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还不够高,缺乏统一规划与协调,存在条块、部门分割和重复建设的问题,高素质专门人才还比较匮乏。

三、张家口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张家口,这座被称之为“神京屏翰”的历史名城,在经济发展上有过昔日的辉煌。物流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当前已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张家口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有不可比拟的条件。第一,政府决策部门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张家口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现代物流对提高工商企业和全社会的效益、更好地配置和使用社会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现代物流产业确定为张家口主导产业之一,为张家口今后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和推进国际物流业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这是张家口发展现代物流的最大优势和强大动力。第二,张家口具备发展现代物流所需的良好基础条件。张家口虽然不能发展临港产业,但由于独特的区位、交通、矿产资源、工业基础和旅游资源等优势,完全可以在发挥独特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步伐,使得重振华北北方重要工业基地和重要物流集散地的梦想变为现实。

(一)区位优势

张家口处于冀、蒙、晋三角交汇处,南临首都北京,西接煤都大同,北接资源丰富的内蒙古,是沟通产需的大通道地处“京津冀都市圈”、“冀蒙晋经济圈”又是西北地区通向内地的旱码头。交通网发达,张家口境内有4条铁路,4条国道15条省道,4条高速公路,是“东出西联”的重要通道。2009年将重点建设京新二期、张涿等5条高速公路。原本列入国家铁路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京张城铁,也将开工建设,这条新的京张动脉被寄予了承载两地全方位对接与合作的重大使命。同时,以张家口为枢纽,铁路将向周边延伸:张集铁路、张大城铁、张曹铁路将纷纷竣工或开建,张呼城铁、张准铁路前期工作启动;机场也力争年内通航。一个立体交通网呼之欲出,以此为基础的现代物流基地开始走向现实,拉动全市经济增长。在未来几年内,建成拥有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把该市建设成为沟通中原与北疆、连接西部与沿海、承架“欧亚大陆桥”的重要交通枢纽大市。

(二)资源优势

张家口面积广大,可得用土地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总量居全省前位,铁矿石年产量2800万吨,已成为一些县区的主导产业;张家口坝上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量达到800万千瓦;张家口拥有坝上地域的绿色蔬菜、特色农业作物、特色畜产品,坝下各县的特色水果;前景广阔。

(三)生态优势

地域辽阔,地形地貌独特,天然草原、冰雪、原始森林等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有闻名国内外的泥河湾遗址、有中华始祖涿鹿黄帝城、有盛夏避暑胜地坝上草原风光、有冬季滑雪胜地崇礼滑雪基地。

(四)工业基础优势

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具有较为雄厚的设备、技术、人才等工业基础。钢铁、卷烟、药品、酒制品、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张家口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方面主要有:第一,改革开放滞后。张家口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军事重地,对外开放比其他兄弟市晚了整整10年,错过了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第二,企业对物流重视不够且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全市大部分企业缺乏对企业内部物流业务进行主动整合重组的热情,企业管理模式和思想意识还没有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产、运、销一条龙的模式中转变过来。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缺乏支持社会化配送中心动作的综合物流系统,难以满足现代化物流发展需要,难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第三,基础设施短缺、设备落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首先是观念上的不适应;其次是人才队伍的不适应,过去主要是从事简单的购销业务,营销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知识结构很不全面,具有信息、金融、管理、法律等复合型物流专业人才奇缺,特别是第三方物流设计与管理人才更是极度缺乏;最后是管理制度不适应。物流行业的管理机构不健全,物流作业效率不高。第四,虽然,张家口的物流产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但由于起点较低,集约化程度较弱目前已经成为制约张家口向现代物流业进步的制约因素。

四、张家口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张家口的产业特征及其物流状况,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挥张家口已有的较好工业基础和交通枢纽条件,建成功能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和物流政策平台,培育一批大型骨干现代物流企业和人才队伍,把张家口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中心。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张家口经济要获得快速发展,在物流业方面必须要具体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政府高度重视

加大物流产业的开放力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国外物流企业在张家口发展物流业。我国加入WTO后,物流市场已开放,要积极引进、利用外资改造和重组张家口原有的以仓储为主的传统物流企业,利用其雄厚的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来促动张家口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政府部门也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对物流业设施的建设给予一些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营造内外双重竞争环境,消除瓶颈环节,建立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跨地区、跨行业、统一的现代物流大市场。

(二)继续狠抓物流产业项目建设,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基础和支柱,特别是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商贸中心、物资集散地等,按照区域经济特点和经济发展要求,重新规划和构筑仓储、铁路、公路、一体化的物流系统,切忌“一哄而起”。按照“大节点、大枢纽、大物流”的思路,重点打造以农业冷链物流和工业加工制造物流为重点的西山商贸物流园区,以大型货物仓储、转运、配送、加工为重点的南山物流园区,以高新技术产品等小型货物快速转运为重点的空港物流园区建设。同时,推进与周边区域的对接与合作,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特色加工物流,整合本地资源,扶持通泰物流等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三)建立完善统一的政策体系

展望未来,如果按照国际上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化的模式,构筑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可能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统一标准,特别是在产品编码的方面,既要国内统一,又要遵循国外的标准,真正能够做到全世界范围内一品一码的话,不是很简单的事,不仅技术上有很大的难度,在实际操作上也有很大的难度。二是还要降低成本。据国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技术发展的进程中,还会不断地提高性价比,使成本能够降下来。三是在应用模式上还要有应用的推动。

(四)强化服务意识,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的环境

努力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客户为中心展开物流,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制定个性化的竞争策略,可在品牌经营、科技应用、网络运作、系统管理等方面,依照现代物流的经营理念和方法,成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区域或服务领域内形成一定优势,努力做好物流企业自主创新工作,强化物流企业管理,努力节本增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物流能力。

(五)增强现代物流观念的培养和高级现代物流人才的引进

培养、引进物流专门人才,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服务。物流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流的物流人才,难以建设一流的物流企业、打造一流的物流平台。张家口现代物流的发展,迫切需要既懂物流、商流,又懂信息流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也是发挥张家口物流“后发优势”的必然选择。

五、结束语

一百年前,京张铁路建成,火车拉来了半个城市,为张家口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而物流产业作为张家口的一个传统产业,也是一个面临着许多机会和挑战的新兴产业。我们要认真研究、仔细分析、取利避害,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张家口建成沟通东西部的物质流通中心,再现陆路商埠、旱码头的往日辉煌,使现代物流业成为张家口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孙西有.流量经济[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第8篇: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范文

    现代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物流推动论”认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1];物流联盟的出现通过交易费用的降低,促进了经济的增长[2]。除定性分析外,许多学者从定量视角对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物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的类似结论[3-5]。近年来,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快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986—2009年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从12.93亿美元达到增长到1877.35亿美元,增长了145倍。浙江省进出口贸易能取得如此成绩,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进出口贸易成本的下降,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戎梅(2011)就单位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位货物贸易额与单位货物周转费用成反比,单位物流成本的降低对国际贸易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杨长春(2008)[7]、侯方淼(2008)[8]等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我国对外贸易与物流之间存在着反馈性的因果关系,而物流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比贸易对物流的促进作用要稍大一些。就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程度而言,张宝友(2010)运用弹性分析法,分别从物流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检验华东地区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物流需求每变化1%,进出口贸易额相应的变化2.56%;而物流供给每变化1%,进出口贸易额就相应的变化6.08%[9]。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意见,王领(2010)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利用上海市1978-2008年货物运输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与进出口总额相关数据,对上海市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进出口的增加会在长期内促进港口吞吐量和货物运输量的增加,但吞吐量的增加并未对上海市进出口增长起到推动作用,运输量的变化对外贸增长的作用有很大的时滞效应。综上所述,有关物流业发展能否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存在不一致看法。而且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一步思考:如果物流对进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那么其影响程度是多少?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以浙江省为例,考察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如果有,那么影响程度是多少,影响程度是否随时间的变化有所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方法、变量及数据

    2.1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对物流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目的是验证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是否有促进作用,影响是否显着。然后,运用弹性理论,通过计算“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即物流发展速度与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之间的变动比率,来测算现代物流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程度,以及其程度随时间的变动趋势。

    2.2变量及数据来源

    衡量进出口贸易的指标,一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进出口总额。而衡量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由于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不同学者选择的指标没有统一的标准,已有研究大多以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或港口货物吞吐量等指标为代表。从进出口贸易涉及的物流系统来看,其物流环节包含运输、仓储、检验、报关、包装、装卸搬运,以及信息处理等作业内容,其中,运输是必须的环节,故本文选择了货物周转量作为衡量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统计年鉴》(2010),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一致性,选取1986—2009年间的数据。

    3实证分析

    3.1物流产业发展与进出口贸易增长的相关性

    在相关性分析之前,首先对进出口总额和货物周转量的逐年变化情况作描述性分析,以掌握其变化的总体趋势,表1是浙江省1986—2009年进出口总额和货物周转量的统计数据。依据表1,绘制出1986—2009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与货物周转量变化趋势图①,见图1。由图1可知,进出口总额与货物周转量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这初步说明浙江省物流业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即物流业的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为了说明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显着影响,下面利用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进出口总额为因变量,设为Y,货物周转量为自变量,设为X。根据表1的进出口总额与货物周转量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比较多种拟和方法得知,二次曲线(Quad-rati)拟和模型较好地反映浙江省物流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变化趋势。回归结果见表2,调整后判定系数为0.9923,接近1,表明方程解释能力强,变量以5%的显着性通过t检验。回归方程显着性经过检验,F=1482.790,P=0.000<0.01,表明回归方程是显着有效的。回归方程如式(1):Y=-121.873+0.3129X+0.0000118X2(1)

    3.2物流产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促进程度的弹性分析

    (1)测算模型

    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浙江省物流业的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分析物流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进行定量测算。弹性分析是计算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敏感性的工具。本文以“区域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一词作为衡量浙江省进出口贸易对物流业变化的敏感程度。进出口贸易额设为变量Y,货物周转量设为变量X,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计算模型如式(2):E=dYdX?XY(2)

    (2)物流产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影响程度的测算

    根据回归方程Y=-121.873+0.3129+0.0000118X2可得式(3):dYdX=0.3129+0.0000236X(3)运用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计算模型,求得弹性系数E,见表3,1986—2009年间,浙江省区域物流-进出口贸易平均弹性为2.9,表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物周转量每提高1%,进出口总额约提高2.9%,说明浙江省物流业较大程度上推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3)不同时段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程度的比较表3显示,1986—2009年间不同年份的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差异较大,从具体数据来看,弹性系数从1986年的8.4694,下降到2009年的1.3460。为了分析不同时间段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以每5年为一个时间段,计算1986—2009年不同时间段的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平均值,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段的弹性均值从1986-1990年的6.57,下降到2006—2009年的1.25,弹性均值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浙江省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趋缓。为了分析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随时间的变动趋势,以1986年作为时间t=1,对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与时间t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比较多种拟合模型,决定采用三次曲线(CUBIC)模型。拟合曲线如图2所示,回归结果见表4,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8915,与1极为接近,表明方程解释能力强。变量均以1%的显着性通过t检验。回归方程显着性经检验,F=700.05937,P=0.000<0.01,表明回归方程显着有效。拟合方程如式(4):E=9.790957-1.3076t-0.0689t2-0.001232t3

    (4)由方程(4)计算2010—2014年的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指标值,见表5,浙江省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呈下降趋势,表明浙江省物流业应进行产业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本文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弹性分析等工具,就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影响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结论如下:第一,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是正向的,物流业有力地推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以浙江省为例,1986—2009年间,浙江省物流业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相应增长2.9%。现代物流业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原因有:1)物流业的发展降低了运营成本,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价格与成本对国际贸易的效益有重要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的空间有限,而物流成本有较大的降低空间。物流业的发展,使得对外贸易中的物流活动运作效率越来越高,降低了物流成本,导致进出口贸易的成本降低,从而刺激进出口贸易的发展。2)现代物流的发展改善了国际贸易的环境,促进国际贸易的便利化。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不断壮大,第三方物流公司则通过货运等形式,减少了生产企业的物流负担,使对外贸易中的运输、报关等物流环节运作效率得到了提高。3)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拓展了消费者的购买空间。由于物流速度的提高,消费者在购买国外商品时,花费在物流运输上的等待时间大大减少,使得消费者愿意在全球范围内购买商品,这有利于外贸企业发现新市场,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第二,不同时间段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有所强弱。以浙江为例,1986-1990年间,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值为6.57,而到2006—2009年,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值下降为1.25,表明不同时间段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差异较大,且从整体上来看,浙江省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值呈下降趋势,表明浙江省应进行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以更好地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第9篇: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范文

现代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物流推动论”认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1];物流联盟的出现通过交易费用的降低,促进了经济的增长[2]。除定性分析外,许多学者从定量视角对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物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的类似结论[3-5]。近年来,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快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986—2009年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从12.93亿美元达到增长到1877.35亿美元,增长了145倍。浙江省进出口贸易能取得如此成绩,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进出口贸易成本的下降,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戎梅(2011)就单位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位货物贸易额与单位货物周转费用成反比,单位物流成本的降低对国际贸易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杨长春(2008)[7]、侯方淼(2008)[8]等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我国对外贸易与物流之间存在着反馈性的因果关系,而物流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比贸易对物流的促进作用要稍大一些。就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程度而言,张宝友(2010)运用弹性分析法,分别从物流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检验华东地区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物流需求每变化1%,进出口贸易额相应的变化2.56%;而物流供给每变化1%,进出口贸易额就相应的变化6.08%[9]。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意见,王领(2010)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利用上海市1978-2008年货物运输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与进出口总额相关数据,对上海市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进出口的增加会在长期内促进港口吞吐量和货物运输量的增加,但吞吐量的增加并未对上海市进出口增长起到推动作用,运输量的变化对外贸增长的作用有很大的时滞效应。综上所述,有关物流业发展能否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存在不一致看法。而且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一步思考:如果物流对进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那么其影响程度是多少?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以浙江省为例,考察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如果有,那么影响程度是多少,影响程度是否随时间的变化有所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方法、变量及数据

2.1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对物流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目的是验证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是否有促进作用,影响是否显著。然后,运用弹性理论,通过计算“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即物流发展速度与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之间的变动比率,来测算现代物流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程度,以及其程度随时间的变动趋势。

2.2变量及数据来源

衡量进出口贸易的指标,一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进出口总额。而衡量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由于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不同学者选择的指标没有统一的标准,已有研究大多以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或港口货物吞吐量等指标为代表。从进出口贸易涉及的物流系统来看,其物流环节包含运输、仓储、检验、报关、包装、装卸搬运,以及信息处理等作业内容,其中,运输是必须的环节,故本文选择了货物周转量作为衡量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统计年鉴》(2010),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一致性,选取1986—2009年间的数据。

3实证分析

3.1物流产业发展与进出口贸易增长的相关性

在相关性分析之前,首先对进出口总额和货物周转量的逐年变化情况作描述性分析,以掌握其变化的总体趋势,表1是浙江省1986—2009年进出口总额和货物周转量的统计数据。依据表1,绘制出1986—2009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与货物周转量变化趋势图①,见图1。由图1可知,进出口总额与货物周转量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这初步说明浙江省物流业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即物流业的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为了说明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显著影响,下面利用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进出口总额为因变量,设为Y,货物周转量为自变量,设为X。根据表1的进出口总额与货物周转量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比较多种拟和方法得知,二次曲线(Quad-rati)拟和模型较好地反映浙江省物流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变化趋势。回归结果见表2,调整后判定系数为0.9923,接近1,表明方程解释能力强,变量以5%的显著性通过t检验。回归方程显著性经过检验,F=1482.790,P=0.000<0.01,表明回归方程是显著有效的。回归方程如式(1):Y=-121.873+0.3129X+0.0000118X2(1)

3.2物流产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促进程度的弹性分析

(1)测算模型

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浙江省物流业的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分析物流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进行定量测算。弹性分析是计算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敏感性的工具。本文以“区域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一词作为衡量浙江省进出口贸易对物流业变化的敏感程度。进出口贸易额设为变量Y,货物周转量设为变量X,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计算模型如式(2):E=dYdX•XY(2)

(2)物流产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影响程度的测算

根据回归方程Y=-121.873+0.3129+0.0000118X2可得式(3):dYdX=0.3129+0.0000236X(3)运用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计算模型,求得弹性系数E,见表3,1986—2009年间,浙江省区域物流-进出口贸易平均弹性为2.9,表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物周转量每提高1%,进出口总额约提高2.9%,说明浙江省物流业较大程度上推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3)不同时段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程度的比较表3显示,1986—2009年间不同年份的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差异较大,从具体数据来看,弹性系数从1986年的8.4694,下降到2009年的1.3460。为了分析不同时间段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以每5年为一个时间段,计算1986—2009年不同时间段的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平均值,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段的弹性均值从1986-1990年的6.57,下降到2006—2009年的1.25,弹性均值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浙江省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趋缓。为了分析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随时间的变动趋势,以1986年作为时间t=1,对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与时间t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比较多种拟合模型,决定采用三次曲线(CUBIC)模型。拟合曲线如图2所示,回归结果见表4,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8915,与1极为接近,表明方程解释能力强。变量均以1%的显著性通过t检验。回归方程显著性经检验,F=700.05937,P=0.000<0.01,表明回归方程显著有效。拟合方程如式(4):E=9.790957-1.3076t-0.0689t2-0.001232t3

(4)由方程(4)计算2010—2014年的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指标值,见表5,浙江省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呈下降趋势,表明浙江省物流业应进行产业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本文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弹性分析等工具,就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影响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结论如下:第一,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是正向的,物流业有力地推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以浙江省为例,1986—2009年间,浙江省物流业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相应增长2.9%。现代物流业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原因有:1)物流业的发展降低了运营成本,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价格与成本对国际贸易的效益有重要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的空间有限,而物流成本有较大的降低空间。物流业的发展,使得对外贸易中的物流活动运作效率越来越高,降低了物流成本,导致进出口贸易的成本降低,从而刺激进出口贸易的发展。2)现代物流的发展改善了国际贸易的环境,促进国际贸易的便利化。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不断壮大,第三方物流公司则通过货运等形式,减少了生产企业的物流负担,使对外贸易中的运输、报关等物流环节运作效率得到了提高。3)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拓展了消费者的购买空间。由于物流速度的提高,消费者在购买国外商品时,花费在物流运输上的等待时间大大减少,使得消费者愿意在全球范围内购买商品,这有利于外贸企业发现新市场,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第二,不同时间段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有所强弱。以浙江为例,1986-1990年间,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值为6.57,而到2006—2009年,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值下降为1.25,表明不同时间段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差异较大,且从整体上来看,浙江省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值呈下降趋势,表明浙江省应进行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以更好地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