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反诈专项行动方案范文

反诈专项行动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反诈专项行动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反诈专项行动方案

第1篇:反诈专项行动方案范文

1.实施策略

(1)政策引领,组织保障赋能

一是宣传到位。宣传普及“智能技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理念,引导老年人树立数字时代的思维模式;开展专项调研,掌握老年人智能手机应用能力现状和学习需求。二是优化组织。成立街道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出台“智享银龄”智能手机使用培训活动实施方案,将智能手机培训列入社区考核,区社区学院全程指导。三是强化队伍。智能手机应用普及推广,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只有打造一支专兼结合、适合老年人需要、富有爱心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在培训中做到“送教上门”“小班化教学”“随教随学”。成校依托区内之江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组建了50余人的专职师资团队,为每位学员实实在在地学会智能手机操作服务,成校每次培训至少安排三名老师授课。同时,成校还依托老年大学阵地,在老年大学学员中培育了一批智能手机使用骨干学员,以“传帮带”的形式,下沉到各社区和文化礼堂,帮助老年人一对一学习。四是落实经费。根据柯桥区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普及行动两年行动目标,区财政落实专项资金,专款用到老年人智能技术教学培训中,明确在农村文化礼堂、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实施的教学培训按场次给予补助,并对老年人智能技术普及中实际使用教材全额进行补助。

(2)依托“三大载体”,打造

“三个课堂”一是依托社区文化礼堂,打造“家门口课堂”。成校采取“三单制”培训模式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应用普及”行动,即“社区下订单,学校配菜单,政府来买单”。2022年的街道社区教育培训将智能手机培训列为一项主要的培训菜单,各社区精准摸排需要培训的人员数量,成校则将名单汇总归类,制定教学计划,分层分班进社区培训,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学会智能手机操作。二是依托老年大学,打造“X+智能课堂”。成校自2011年开设柯桥街道老年大学以来,目前已发展拥有32个教学班、7个社区教学点、700多人规模的综合性老年大学,将近十分之一的智能手机培训对象集中在老年大学。成校从2018年起开设智能手机学制班,每年报名的学员有40多人,目前学制班已从初级班升级到进阶班。此外,在所有老年大学班级通过“X+智能”模式植入智能技术课程,每年开展至少5学时的短训。成校围绕智能手机日常应用APP,编写《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入门》《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进阶教程》两本教材,提升学习质量。三是依托在线平台,打造“网上课堂”。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组织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依托“柯桥区终身学习在线平台”开设智能手机培训专栏,开发智能手机普及推广配套系列微课,简单易学,为更多老年人便利化学习提供网上教学服务。同时,成校将这些微课视频发送到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城市书屋等公共场所滚动播放,让老人随时观看学习。

(3)资源整合,健全共建共享机制

目前,街道各社区都在打造智慧云社区,通过数据整合,实现信息等资源共享。一方面通过社区公众号开设老年常青课堂,把智能手机30个课程上传,包括智能手机基本应用、生活常用APP等,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居家学习。同时,以打造柯桥区“智慧文化礼堂”为契机,在50~60岁初老人员中培养一批社区骨干学员,让他们熟练操作智能手机各项功能,下沉到各文化礼堂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2.特色与亮点

(1)分层施教,实行小班化”教学

老年人因年龄层次、所用手机系统、对智能手机应用掌握程度等不同,在培训中存在“混龄混机”的现象,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传统的讲座式教学模式并不适合他们。经过摸索,成校采取“小班化教学”,每个班控制在20人左右,一般设主讲1名、助教2名,分层分类施教,确保每一位学员都能学会。

(2)对志愿者开展“种子”培训

为确保志愿者为中老年人智能手机教学提供高质量服务,成校聘请智能手机技术推广员为志愿者进行先期数字化技能教学培训。通过集中授课、现场协助教学、上门一对一服务等形式,培育了一支适合老年人教学的富有特色的志愿者队伍。

(3)与反诈相结合,迈过“数字陷阱”

智能手机在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让电信诈骗有机可乘,特别是老年人更是重灾区。因此,成校在开展智能手机普及行动时,把预防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安全教育列入培训内容,引导老年人正确认识与使用智能技术,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迈过“数字陷阱”。

(4)组织学员收看“浙开大•浙里美”空中课

在疫情防控严峻的当下,为满足老年大学学员线上学习需求,成校利用“浙开大•浙里美”空中公益课堂,指导学员关注“浙学通”微信小程序,确保关注率100%。每天在群里当天课程,提醒学员在家观看,在群里分享学习心得。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对智能手机APP的使用更加得心应手。

(5)设计载体,提高老人子女的参与度

在老年人智能手机应用普及中,光靠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为让子女主动融入老年人智能手机的学习,成校在老年大学招生中采取网上报名缴费的形式,让老人们在子女的帮助下共同完成,子女的参与也提升了老人的学习效果。成校留下老人子女的手机号,通过短信平台将学习内容发给子女,让他们在家耐心辅导,共同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3.主要成果

(1)掀起智能手机学习热潮

助老跨越“数字鸿沟”从2018年街道老年大学开设智能手机学制班以来,通过骨干学员传帮带、以点带面、以老扶老、以党员志愿者个对个辅导、社区地毯式扫盲辅导办班等形式,共开展培训178场次、2500余人次,智能手机学习和交流成为老年人的“时髦”话题,全街道掀起了智能手机的学习热潮。管墅社区老年人数字化技能教学、大渡社区“常青课堂”等,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将智能手机学习触角延伸到了每位老人的指尖,让老年人尽快追上“数字快车”。

(2)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老年人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后,不但能给出行、就医等带来生活便利,更能刷微信、玩抖音、看新闻、听戏曲……给日常生活带来一抹亮色,帮助老年人排解孤独、寂寞,让老年人拥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指数。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是社会和谐的晴雨表,能够带动一个或者几个家庭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快乐与和谐。智能手机普及行动是一项老人满意、子女放心、社会受益、多方得利的民心工程。

(3)促进终身教育发展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