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存在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环境整治;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饮用水源地
中图分类号:X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12304
1引言
农村环境问题一直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因此解决好农村环境问题是保障全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点。2008年国务院首次召开了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话会议,提出了农村环境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国人民的福祉,事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环保部下达《关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十点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34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正式拉开了帷幕。中央财政设立了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对实施治理的村镇采取“以奖促治”政策,以激励和促进社会各界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不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自2010正式启动以来,全国已经有近半的省份进行了整治,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同样被列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名单。现就以编制过程中的实际经验,讨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的方法及存在问题,便于今后更好的稳步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同时给后续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人员以参考。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以村庄为单位。实施内容是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以及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就以上几方面,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为例分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方案。
2研究区域概况
眉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南部,地处黄河中游川塬沟壑区,秦岭主峰太白山处于境内,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地形地貌由南到北依次为秦岭深山区、黄土台塬区、山前洪积冲积平原、渭河冲积平原和渭北黄土台塬。境内形成了东西沟塬相间、坡面南高北低的自然地貌,素有“七河九塬一面坡,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全县土地总面积863km2,辖8镇,123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32.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35万人。
眉县多年平均地表水量为2.36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18亿m3,水资源总量为3.54亿m3,全县平均径流深283.7mm,平均径流总量2.448亿m3,按多年平均值计算,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9.7m3,占全国人均值的37.64%,占全省人均值的64.3%,属于贫水区域。
3项目规划时限
眉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整县推进,涉及全县8镇的123个行政村。项目实施规划为2012~2014年。为确保项目逐年,有计划的推进连片整治工作。规划2012年实施4个镇24个行政村,农户数12364户,145组,共计47846人。2013年实施7个镇48个行政村,农户数27507户,355组,共计106645人。2014年实施7个镇51个行政村,农户数28846户,382组,共计108925人。
4眉县农村环境问题现状
眉县自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特别是通过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等)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村容镇貌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环境处理处置设施运转费用高昂,农村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农村居民缺乏广泛的参与热情以及小农经济的影响等多方面原因,致使眉县农村环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4.1生活垃圾方面
根据计算,眉县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为7.6万t。调查显示,眉县还有30%以上的农村生活垃圾是任意堆放的,即使是收集堆放的部分,60%以上也以简易填埋为主,距离垃圾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还有较大差距。4.2生活污水方面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包括黑水和灰水两部分。灰水主要为厨房污水、洗涤污水等,黑水主要为冲厕排水。经计算可知:眉县农村生活污水年排放量约为240万t,其中BOD年排放量约为144t、COD约为288t。目前,眉县除了首善镇的葫芦峪村正开展农村生活废水(灰水)的人工湿地处理试点外,其余村庄均无相应的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旧村改造中虽然建设了简易污水管网,但未实行雨污分流,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村中的集水坑渗入地下,或流到街道上,或直接排入村中的沟渠后进入水体。尤其是各镇周边各村的污水排放量大,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给眉县周边流域水体水环境、地下水、土壤及周围环境均带来严重影响。
4.3饮水水源地保护方面
8个示范镇区中除了汤峪镇的楼观塬村和营头镇的街道村部分村组的饮用水水源为地表水外,其余示范镇的饮用水水源均为地下水(深井水),井深均在100~200m之间。眉县农村集中式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共有307处,其中采用地下水源共有257处、地表水源共有50处。目前已有92处划定了保护区范围,并实施了水源地保护措施,还有215处未划定保护区范围,尚未设置标志牌和界桩等警示标志及隔离保护措施。个别地表水水源地上游存在小尾矿库遗留矿渣和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一些地下水水源地范围内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杂物任意堆放,存在潜在的饮用水水源污染风险问题。
4.4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方面
眉县涉及的养殖小区共计19个,其中养牛小区9个,养猪小区6个,养鸡小区4个。经计算,年排放污水量约2.5万t,CODCr、氨氮和总磷的年排放量分别为241.5t、 37.3t和28.1t,畜禽养殖小区污染物产生量见表1。
目前由于缺乏相应的粪便综合利用和污水处理设施,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和污水任意堆放和排放,对大气、水体、土壤、动物与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系统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5示范工作内容及实施计划
5.1农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
农村生活污水一直是解决农村环境的热点方面,研究一种高效、投资低、运行费用省的污水处理设施更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方向。根据相关规程及规范\[1~7\],结合眉县的实际考察情况,考虑眉县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自然排放、回收利用、蒸发与下渗的损失较大,其排放量占总用水量按70%考虑,农村人均平均日排水量定额为25L/d·人,镇区周边村人均平均日排水量定额为35L/d·人。由于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到渭河水体,其排放标准执行《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一级标准;研究过程中随即抽取首善镇第五村、段家庄村、横渠镇街北村、豆家堡村水样进行检测,检测水质结果见表2。
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宜采用无动力和微动力的自然生态净化处理工艺,其中村庄布局分散、人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水冲式厕所不太普及,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连片村庄,宜采用无动力的庭院式小型湿地、污水净化池和小型净化槽等污水分散处理技术;镇区及周边农村村庄布局相对密集、人口规模较大、卫生条件好(水冲式厕所普及率高)、村镇企业或旅游业发达的连片村庄,宜采用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和氧化塘等集中处理技术。根据眉县实际情况,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最终确定眉县适合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自然生态处理法,其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眉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眉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包括污水主干管、集中式污水净化处理设施、分散式污水净化处理设施等。污水净化处理设施以自然生态处理法为主,即人工湿地法和氧化塘法等。经计算分析,眉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需共建设89处,其中集中式处理设施为14套,分散式处理设施为75套,污水主干管总长度57.68km。其工程量和总投资见表3。
5.2乡镇和村庄生活垃圾治理
依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生活垃圾应实现分类收集,并且分类收集应与处理方式相结合。农村生活垃圾宜采用有机垃圾(农业果蔬、厨余等)和剩余以无机垃圾为主的简单分类的方式收集。有机垃圾进入户用沼气池或堆肥利用,无机垃圾结合当地废弃物收购系统,对其中可回收利用垃圾(纸类、金属、玻璃、塑料等)进行回收利用,有害、危险废弃物运至指定危废机构进行统一处理,其余不可利用无机垃圾填埋或进入周边镇垃圾处理系统。眉县垃圾处理模式见图2。
图2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根据计算研究,眉县农村每人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75kg计算,人口增长率为3.14‰,到2015年,预测全县日垃圾量为125.35t。经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眉县每10户配置2个垃圾收集桶(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以红、绿二种颜色分别代表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每50户配置1辆保洁车(三轮手推车)和1名保洁员;1个行政村配置1辆机动三轮车、1个垃圾分类收集房、1个有机垃圾堆肥房和1个3~5亩的建筑垃圾填埋场。眉县大部分连片村属于经济较发达和欠发达的村庄,从降低成本角度考虑,在垃圾填埋处理的同时,建议建设自然通风静态堆肥场。
眉县镇和村庄生活垃圾治理项目由收集与清运项目、资源化利用项目、垃圾中转站、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等构成,项目总投资3352万元,其工程量和投资汇总见表4所示。
5.3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应按照“源头削减、清洁生产、资源化综合利用,防止二次污染”要求,推广生物发酵床、干湿分离堆肥及厌氧发酵、“畜沼菜”、“畜沼果”等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实用技术。
畜禽养殖治理的基本工艺流程是: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沼气池(或厌氧反应器)(生化池)氧化塘人工湿地农田灌溉或达标排放。
根据对国内同类地区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量的类比调查,各种畜禽粪、尿及污水的产生系数详见表5和6,眉县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7。
根据现场调研,眉县全县畜禽养殖户234个,其中80%无处理设施,需要建设10m3沼气池188座。畜禽养殖小区和散养密集区分布20处,需要处理池容积为3600 m3,建造干粪堆池57个,设置固液分离机(脱水装置)57个。建设集中处理设施20处。其工程量和投资分部及总投资汇总见表8。
5.4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
根据眉县农村饮用水工程调查结果分析得出,眉县农村饮用水需要开展8个镇110个村组215处的水源地保护工作。水源地保护主要采取大口井砖墙围井、泉水采取砖墙围泉、河道取水口采取铁丝网保护等措施,划定保护区范围,建立界桩、围栏和标志牌,并对周围植树绿化,进行源头保护。
地下水大口井水源地保护方案: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水源地实际情况设定保护区为以取水井为中心,半径为30m(最小15m)的范围保护区边界实施砖墙围井或铁丝网封闭并设置警示牌,标明为水源地保护区,禁止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它有害废弃物,禁止开垦荒地,防止破坏水源储存条件。围绕边界平均设立警示牌4个。
地表水水源地保护方案: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水源地实际情况设定保护区为以取水点向上游延伸50~100m,向下游延伸30~50m的范围保护区边界实施铁丝网封闭(泉水也可采取砖墙围泉)并设置警示牌,标明为水源地保护区,禁止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它有害废弃物,禁止开垦荒地,防止破坏水源储存条件。围绕边界平均设立警示牌4个。
同时对保护区实行生态恢复治理,逐步实现退耕还林还草,涵养水源,禁止建设与取水设施无关的建筑物,保证水源水质合格、水量稳定。定期进行水量水质监测,观察水环境变化,掌握水环境变化规律,确保供水安全、正常。
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主要采取大口井砖墙围井、泉水采取砖墙围泉、河道取水口采取铁丝网保护等措施,建立围栏和标志牌\[8\]。其工程量和投资分部及总投资汇总见表9。
表9农村水源地保护工程量及投资汇总
结语
眉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包括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镇与村的生活垃圾治理、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以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四大方面,总投资费用:8510.3万元。项目实施后水源地保护率达到100%,水源地常规水质考核指标达标率达到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畜禽粪便得到有效处理且综合利用率达到70%,受益人口26.5万人,收益率达到100%;群众满意度不低于95%。可以说从根本上提高了眉县农村环境面貌,对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居民对于环境的意识还应该不断提高,加强宣传,并同时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建议根据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结合农村环境污染的实际,制定有利于农村经济与环保协调、融合的政策及相关规定,明确农村环境保护有关要求,同时建立农村环境监管巡察制度,保证农村环境的改善长期有效。对于眉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的研究及工作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今后会不断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结合更高效的节能处理设施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SL310-2004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CJJ123-2008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CJJ124-2008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村镇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S\].北京: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08.
[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GB50445-2008村庄整治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8.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环发〔2010〕20号,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10.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HJ 574-2010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10.
[8]陕西省环保厅.陕西省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环境建设工程技术规范(试行)\[12\].西安:陕西省环保厅,2012.
收稿日期:20130129
关键词推进流域 水资源 统一管理 探讨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huimo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unified management, help to coordinate the manag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ver basin management with administrative region management, integrated watershed interests demand downstream,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water distribution,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river sand mining and other water problems, it should be land use right demarcation work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as soon as possible, river, canal, reservoir delineation of the scope of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unified water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team, clear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by Quan Heshui, legal, administrative, economic, social and other mean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make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to serve the people,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of river area, promot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man and nature.
Keywords promoting reunification of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tudy
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水磨河流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东郊,上游是自治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下游是乌鲁木齐市“菜篮子”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及以石油化工和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园区。水磨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372.2万立方米,流经乌鲁木齐市的天山区、水磨沟区、米东区等行政区,为该地区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生活饮用及绿化提供水源,是支撑流域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水磨河为水磨河流域的干流,流至米东区境内称老龙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372.2万立方米,是溶岩裂隙溢出泉汇流形成的河流,全年径流量稳定,无明显的枯水期。
水磨河主要五条支流分别为:碱泉沟、硫磺沟、八道湾沟、碱沟和西山梁沟。碱泉沟原是一条泉水形成的沟河,目前泉水涌量极少,主要承接沟侧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年径流量150万立方米,现河道已被全部封闭;硫磺沟由榆树沟和宋家沟两条沟系汇流而成,年径流量分别为132.l万立方米/年和126.l万立方米/年,全长10.6公里,在水磨沟七纺附近汇入水磨河;八道湾沟发源于葛家沟,由地表水及裂隙泉水汇流而成,其中游有九道湾水库,下游在米东区境内汇入水磨河,年径流量为350万立方米/年,全长34.2公里;碱沟发源于碱沟煤矿一带,为泉水汇流形成的小河,年径流量为627.6万立方米/年,河长约12.5公里,在米东区境内汇入水磨河;西山梁沟发源于六道湾地区的红光山,河长5.4公里,原由裂隙泉水汇流而成,现泉眼干涸,主要承接一号立井和造纸厂的污水,径流量为157.7万立方米/年,在下游七道湾王家磨闸汇入水磨河。
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流域内工农业生产、绿化和生活用水量大幅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的发生,造成地区严重的干旱灾害,水磨河泉水来水量急剧减少;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地下水采补失调,形成大范围的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地表水水质污染日益加剧等人为因素,使流域原本就非常脆弱的供用水平衡,已无法维系。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解决流域水利事业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问题,形成一个系统、有效的流域管理体系,保障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目前正在认真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调研组,从水磨河的源头沿水磨河及下游老龙河河道,直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取得了第一手的调研资料,对水磨河流域的各个支流及干流的分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分析工作。并结合流域近期及将来发展情况,对水磨河水资源管理进行了科学细致的分析,进而提出关于努力推进水磨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几点探讨意见。
水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情况
根据自治区水利厅新水政字[1998]35号《关于对“新疆水磨河流域范围报告”的批复》,水磨河流域范围包括干流水磨河和支流硫磺沟、八道湾沟、碱沟等河流及其地表分水岭所包含的区域,流域面积281.4平方公里,河道全长89.9公里。
1、水磨河污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水磨河污染问题可谓历史久远,多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及水磨河流域管理处针对污染防治做了大量工作,如水源区保护、河道整治、清污分流、荒山绿化等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近几年,随着流域内工农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激增,排入水磨河的工业、生活污水量随之加大,导致水磨河河道水质恶化情况加剧,已严重制约了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水磨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水磨河水系的源头,以泉水汇流成河,据检测其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从水磨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流至七道湾古牧地分水闸处联丰桥断面段,全长8.3公里,为水磨沟区工业企业聚集区,有纺织、电力、煤炭开采、造纸、建材等各类企业,每年产生的工业污水有近45万立方米直接排入水磨河中,沿河6900户居民每年排放生活污水近47.8万立方米,同时,沿河岸有许多生活垃圾倒入河道,加剧了水磨河水质的污染。经检测其水质部分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水体呈半透明状,尚能满足下游农业灌溉用水要求及一般景观要求;联丰桥至水磨河卡子湾断面全长约3公里,其间有七道湾工业园、六道湾煤矿所排混合污水和七道湾污水厂所排处理污水汇入其中。据了解,七道湾工业园、六道湾煤矿所排混合污水已经纳入污水管网,进入七道湾污水厂处理,但由于各种原因,七道湾污水厂拒纳该污水,在管网入口处关闭闸门将其由泄洪渠排入水磨河,这股污水年排放量达到460万立方米,根据监测结果得知,其对水磨河下游水质主要污染物超过40%,污水中污染指标浓度远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标准。七道湾污水厂目前日处理污水3万立方米,年排放污水约1080万立方米,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但几项主要指标CODcr、BOD5、氨氮等均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标准限值;从卡子湾断面到塔桥湾水库的进水控制闸西工闸断面,长约8公里,本地居民称古牧地河,河道穿越米东城区,污染来源是河东污水厂所排处理污水,该污水厂目前日处理污水20万立方米,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B排放标准,处理后和部分未处理的超标水混合排入水磨河。经调查监测,此段河道一直到下游老龙河,河水中CODcr、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等污染指标浓度远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标准,为劣V类水质。
从源头的II类标准水质到尾闾的劣V类水质,水磨河泉水加上沿途排入的污废水,乌鲁木齐市大部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都进入了水磨河,每年约1.4亿立方米污废水流经米东区。原本清澈洁净的水磨河泉水进入米东区境内后,已变成浑浊的漂浮着垃圾杂物酱油色的污水,水体已完全失去了使用功能,不要说养殖,就连农业灌溉、林业绿化都无法使用。经调查,目前,下游塔桥湾、青格达湖、卧龙岗水库、八一水库均未蓄存水磨河(老龙河)河水,塔桥湾水库已成了空库。
水质污染造成下游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污染,说明现阶段水磨河的污染状况是不容乐观的,而水磨河水资源管理现状是上下游管理脱节、供排水管理分家,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水体水质,最后的结果是无人对水负责,用水的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进行供、排、用统一协调管理,这是水磨河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
流域涉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
流域干支流河道全长89.9公里,其中有堤防的河道不足30公里,其余均为无堤防的原始河道。水磨河主河道上游11.7公里,由水磨河流域管理处管理,下游16.5公里,由现米东区水务局管理,其它支流河道无明确的水行政主管单位;流域内现有水库3座,分别为塔桥湾水库、九道湾水库和卧龙岗水库,总库容1500万立方米。
塔桥湾水库为中型水库,位于城北7.5km的长山子乡境内,系平原灌注式中型水库,水源主要靠截汇水磨河(又称古牧地河、老龙河)的河水,设计库容1200万立方米,最大水深为6m,为水磨河的尾闾库。水库于2002年-2003年进行了除险加固,目前运行正常。其主管单位为米东区水务局所属的塔桥湾水库管理站,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2005年以前,水库蓄水除了用以灌溉,还可以进行水产养殖。受益者为羊毛工和长山子两乡,灌溉面积1.3万亩,水产养殖面积900亩,年捕捞量100吨左右。2005年以后,水污染加剧,水质严重恶化,不但养殖的鱼类死亡殆尽,就连种植农作物,都无法保证存活,原先靠水库水灌溉的羊毛工、长山子两灌区只得打井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造成该地区地下水位连年下降,水质不断恶化的严重后果。同时,水库的功能也就演变成为防洪抗旱,蓄水调水,水库管理站也没有了水费和养殖收入,现米东区政府只得每年补助30万维修经费和20万的人员经费;九道湾水库是水磨河支流八道湾沟的拦河水库,库容230万立方米,除蓄存少量八道湾沟地表径流外,还可通过渠道引蓄水磨河河水。水库主管单位为米东区古牧地镇水管所,因淤积严重等目前正在进行除险加固。
3、水资源匮乏造成流域供用水管理矛盾日益突出
水磨河是由泉水汇流而成径流稳定的非季节性河流,全年径流量稳定,无明显的枯水期。其源头水质除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等指标略超标外,其它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要求,同时也是优质的工业用水水源。
根据水磨河流域管理处2007年统计情况,2007年水磨河流域办理取水许可证单位与个人共62家,年径流量为3247.94万立方米,总供水量为1671.46万立方米(其中工业供水占总供水量的13.18%,农业供水占38.14%,生活供水占36.55%,绿化供水占4.52%,建材供水占0.47%)。
数据表明,在水磨河流域上游,由于没有调蓄工程,一方面,未利用的泉水量超过48.5%达1576.48万立方米;另一方面,占总供水量50%的农业、绿化、建材供水(生活供水中也包括一部分绿化用水)全部集中在5、6、7、8、9这几个月,从而造成了灌溉期的几个月用水需求量大于泉水来水量,供不应求,而非灌溉期的几个月来水量远大于用水需求量,水资源白白浪费的尴尬局面。与此同时,流域上游水磨沟区经济发展方向已明确定位,绿化面积逐年扩大,住宅小区大规模发展,绿化用水和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大,预计到2010年以后将达到高峰,而且用水同样集中灌溉期的几个月。流域下游,虽已建九道湾水库、塔桥湾水库等调蓄工程,但由于水质严重恶化,无法用以灌溉;与此同时,乌昌一体化实施后,米东区正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城市人口激增、重化工工业园落成投产,用水量也随之逐年增加。如何保质保量地为城镇生活绿化、农业灌溉、渔业养殖以及工业园区企业生产提供合格充沛的水资源,已成为我水务部门必须设法解决的首要问题。
4、城市防洪工程设施薄弱,防洪能力差
水磨河流域的洪水主要由夏季区域暴雨形成,有些年份冬季积雪较厚,春季气温回升快,也会发生春季融雪洪水。水磨河主河道长27.2公里,是水磨河流域的主动脉,肩负着向下游灌区输送农业灌溉用水和行洪的重任。1999年灌区改造工程实施前河道基本上无堤防,只能通过20m3/s以下的洪水,河道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3左右,输水渗漏损失严重。2001年,从水磨河源头到七道湾的上游8.3公里的河道经过水磨河节水改造工程的整治,河堤以浆砌片石砌筑,使河道的防洪能力提高到50年一遇。水磨河支流碱泉沟、硫磺沟、八道湾沟、碱沟、西山梁沟及芦草沟,除穿越城区的部分地段,均为无堤防的原始河道,防洪能力5到20年一遇。按照乌鲁木齐市防洪规划,乌市城区应按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防,水磨河流域的防洪工程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近几年,由于全球气候转暖,超过20年一遇的暴雨洪水发生频繁,洪水漫堤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事件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防洪问题解决不了的原因,我们认为是现行的多龙治水管理模式造成的,同一条河流上下游段名称不同、水行政及排污监督管理单位不同、防洪设防标准不同,不能进行全流域系统的防洪规划,更不用说按照规划申请资金逐步完善防洪体系,统一标准,统一实施了。
目前水磨河流域存在问题的分析
水磨河流域位于首府的城乡结合部,进行流域治理,解决流域中存在的问题,为流域内各用水单位提供洁净充沛的水源,确保供水安全,事关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措施的体现。
米东区成立前,水磨河上下游分属不同的行政区,从未实现全流域管理,同一条河流连名称都未统一,水磨河流域管理处的管辖范围,实际上仅仅只有水磨河主河道在水磨沟区境内的已确权划界勘定管理保护范围的11.7公里河道,其它河道、水库等水利工程设施,要么由工程所在行政区域管理,要么没有明确的管理单位。各个部门基本上按行政级别和区域划分管理层次和范围,形成了水资源管理部门、地区分割的局面.在这样的体制环境下,水资源流域间、区域间缺乏科学合理的调配机制,水资源的配置、利用效率低,又难以有效缓解缺水地区突出的水供求矛盾,使水资源紧缺与浪费并存。水磨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污染防治、防洪抗旱等工作的执行,一直是“多龙治水”的模式,管理主体的过多分散,造成管理责任的松弛,特别是公益性水利事业缺乏管理,资源保护的无力,水土流失、水量分配失调,防灾能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跨部门、跨区域之间的管理权限不明、利益和资源之争的矛盾日益尖锐,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流域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难以有效协调监管流域水资源环境管理与治理工作,这已经成为本流域水资源环境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
流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系统,水的流动性和循环性决定了水资源具有流域的特性,流域的上中下游、左右岸、支流和干流、河水和河道、水质和水量、地表水和地下水等等,都是流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构成了一个自然条件下的天然系统。水的流动特性、循环特性、多功能性和流域的属性,决定着我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河流水资源时,必须以流域为完整系统来进行综合考虑,统一安排。水磨河流域的这种以行政区域为主相对分散的管理体制,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全面、协调和系统,与流域水资源的自然规律和特性相违背,必然会出现不统一、不协调、不可持续等一系列水问题,必然影响到流域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解决水磨河流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根本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实现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建议:1、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理顺管理机构和体制,明确水磨河流域管理处流域水行政管理的主导地位。水磨河流域的管理范围,建议参照自治区水利厅新水政字[1998]35号《关于对“新疆水磨河流域范围报告”的批复》划定的范围,包括干流水磨河和支流硫磺沟、八道湾沟、碱沟等河流及其地表分水岭所包含的区域,同时也包括流域内塔桥湾水库和九道湾水库。
2、协调好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之间的管理关系,统筹流域上下游的利益需求,全面考虑流域防洪减灾、水土保持、水量调配、水质保护、河道采砂等涉水问题,尽快进行水利工程用地的确权划界工作,划定河道、渠首、水库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建立统一的水行政执法队伍,明确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权和水行政执法权,采用法律、行政、经济、社会等手段,综合治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使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地为人民服务,保证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处。
3、进一步提高流域综合管理能力。一是要完善规划体系,作为流域管理的一个基本的依据,认真抓好涉及全流域性的各项规划,包括各项综合规划、专业规划和专项规划。解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和流域水资源配置问题,以及流域水污染防治问题。多方筹措资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逐步解决流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二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包括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水量分配机制建设和排污权统一管理机制建设。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防汛抗旱的能力,做好防汛调度预案,推进重大工程的建设。四要提高执法能力,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
4、进一步加大水磨河污染治理的力度。根据水磨河污染情况的调查分析,要彻底解决水磨河污染问题,还水磨河以“清白”,应从两方面做工作:一方面加大污水排放监管力度,将沿河排放污水纳入市政排污管道;另一方面,进行水体功能划分,提高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市政工程建设投资力度,沿主干道通往污水处理厂的市政排水干管都已建成并投入运行,但由于从沿河居民、大中型企业、塑料回收加工厂及养殖场到市政排污干管的排污支管线还未完成,致使排放的污水没有出路,最终流入水磨河,造成污染。建议政府出面协调,加快修建排污支管和干管连通的进度,以截断污染通道。
由于历史原因,水磨河从未进行过水体功能划分,若以灌溉标准要求,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水磨河,下游农灌区还可以勉强接受,但考虑水磨河下游的塔桥湾水库、青格达湖、八一水库和卧龙岗水库的渔业养殖功能,七道湾污水处理厂和河东污水处理厂排放的达到排放标准的中水,污染物指标中多项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标准,无法满足下游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可以说是不达标的。因此,建议政府对水磨河进行水体功能划分,确定水磨河各区段的水体功能,同时要求向水磨河排污的企业,根据所在区段的水体功能,确定其排放标准,不达标,坚决不允许排放。
5、利用中下游九道湾、塔桥湾水库或新建温泉山水库,彻底解决用水不均衡造成的水资源利用率低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