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范文

现代物流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物流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 物流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534-01

一、现代物流概述

1.基本概念

现代物流(modern times Logistics)指的是将信息、运输、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则认为:“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活动。

2.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传统物流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而现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统化或叫总体物流、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并付诸实施。具体地说,就是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入新的内涵,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与此同时,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用户(消费者)手中,最后还有回收物流。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物流只提供简单的位移,现代物流则提供增值服务

2)传统物流是被动服务,现代物流是主动服务

3)传统物流实行人工控制,现代物流实施信息管理

4)传统物流无统一服务标准,现代物流实施标准化服务

5)传统物流侧重点到点或线到线服务,现代物流构建全球服务网络

6)传统物流是单一环节的管理,现代物流是整体系统优化

二、西安市现代物流发展现状

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地处我国中心位置,是东北、华北、中南、华东通往西北、西南的枢纽城市,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散地,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承接东西、交流南北、贯通各方”的重要作用。西安城市道路以“四纵、五横、一环”为主干道,与陕西省“三纵四横”公路主骨架相接,以西安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公路网络已形成,西安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运输中转站。全市共有运输服务业户889,其中货运服务单位620 户,车辆服务单位148 户,搬运装卸服务单位121 户,大型搬运机具293 台套,从业人员4360 余人。按照《西安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和“建设主枢纽,发展大物流”的总体思路,先后建成亚欧、贝斯特、华清路、三利、东盈、双生、聚通、西北物流8个货运市场,总投资2.25 亿元,总面积570 亩,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可容纳经营业户1200 户,固定停车位1880 个,日均进出车辆5650辆,日均货物吞吐量5.95 万吨。开辟零担运输线路546 条,其中跨省零担运输线路175 条,省内零担运输线路84 条,乡镇零担运输线路287 条,已辐射到全国大中城市及部分县乡。由于道路运输企业发展物流独具优势,既能加快物流扩展,又能使自身在物流的发展过程中得以发展,因此,要加快西安的物流业发展,就应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促进作用,制定相应政策,建设公路主枢纽,促进道路货运企业转型,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多式联运,为加快发展创造条件。

目前,西安现代物流业正处于发展阶段,总体规模较小,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潜力巨大。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物流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和迫使企业探索降低经营成本、开辟新的利润源的途径。一些传统物流企业和商业批发零售企业都对原有的购销网络进行改造和完善,提升和强化了服务社会的功能,特别是新兴商业业态(如连锁业、大型综合超市、货运企业等)发挥其信息传递快、网点分布广的优势,建立配送中心拓展了服务范围。西安石油公司、西安十九粮贸公司、陕西邦家食品营销公司还被列为"全国发展物流配送重点企业",中储等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专业化改造已经开始启动现代物流的营运。现代物流产业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的发展动力已经形成,建立以西安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区域性物流服务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三、西安市发展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

西安现代物流发展虽有一定的起步,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物流条块分割严重

现代物流应打破行业限制,协调部门利益,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流通成本。因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西安乃至全国,物流被分割成多个部门管理,物流体系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分割,造成了物流资源重组和整合困难。另外,相当多的大中型企业为了解决大批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纷纷成立了企业内部的储运公司、服务公司等小规模低层次的物流服务业,虽然一时解决了困难,但实质是家家有仓库、户户办运输的低水平管理,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

2)物流粗放性经营突出

目前西安已有众多物流企业,如环西物流、西北物流、诚鑫物流、西宝物流、海纳物流等,但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运输、仓储、市内配送等基础上,且这些服务占其物流收入的大部分。而增值服务,如仓储的延伸服务、运输的延伸服务、配送的延伸服务等都做的不够,更高一级的增值服务,如库存管理与控制、市场调研与预测、构建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等就更谈不上。有些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宁愿不惜巨资建立物流子公司,也不愿让具有比较优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或与外部物流企业缔结战略联盟。

3)物流技术未能有效利用

西安目前众多的物流企业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和人工操作技术,单位时间内的物流量少,单位空间内的物流处理能力低,信息量十分有限。加之,新技术和新设施往往投资巨大,且要求与客户之间建立接口,不少企业对之望而却步。这种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新型物流企业的培育,影响了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应积极鼓励,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自动化仓储系统、计算机辅助运输线路设计和车辆配载等现代科技手段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第2篇: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对策

现代物流业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正在迅速成长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在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河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一)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河南物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9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为39843.43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05年增长94.5%,年均增长18.1%。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为31762.07亿元,年均增长20.7%;农产品物流总额为4092.48亿元,年均增长7.9%;进省货物总额为3516.91亿元,年均增长11.8%;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416.17亿元,年均增长18.2%。物流需求系数(全省GDP总量与物流总额相比)为2.1,较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二)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体系

河南省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完善,交通运输业发达,省会郑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2005年河南省公路通车里程数为79506公里,在2008年增加到240645公里,增幅达202.68%;2005年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数为2678公里,在2008年增加到484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增幅达80.77%;截止到2008年河南省铁路通车里程数为3989公里,约占全国地方铁路总长的25%;内河通航里程数为1439公里;航线里程从2007年的143899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146743公里,航线也从57增加到65条。

(三)物流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

物流的信息化,包括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销售网络系统化、运输网络合理化等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当前的物流业正向系统化、一体化、信息化、标准化、社会化发展,信息化是其核心所在。2009年河南省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29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电信业务1242.77亿元,增长15.4%;邮政业务54.88亿元,增长16.7%。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194.38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463.8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016.83万户。电话普及率为55.12部/百人,增长7.7%。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625.99万户,增长26.6%,较完善的信息基础平台为物流的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规划迟缓,管理体制滞后

2005年底,有关河南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而此时中国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的物流业早已经过了规划期,已进入到了物流一体化、专业化、规模化的阶段。而且现行各部门制定的相关法规和规章中,部分已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一体化的要求,亟需修改完善;与现代物流相关的技术标准、计量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标准也亟需规范、统一。在管理体制上,河南的物流产业表现为分散的、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尚未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物流大市场。

(二)物流企业技术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

尽管河南物流业近几年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现代物流业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和设备仍比较落后,像自动引导搬运车(AGV)、自动化立体仓库、电子标签捡货系统等尚未得到普遍应用。物流配送中心设施薄弱,功能不齐,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中小企业还停留在人工操作阶段,效率低、效益差。物流资源缺乏整合,物流作业方式落后,人工作业多,机械作业少,物流作业效率低下,由此造成物流过程的流转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损耗大。

(三)物流企业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

截止2009年年底,全省共拥有A级物流企业29家,其中4A级物流企业12家,3A级物流企业14家,2A级物流企业2家,全省至今还没有一家企业跻身全国5A级物流企业行列。从上述数据可以得出:我省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利润水平较低,大型物流企业和明星企业较少。大多数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低,因此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很难满足大型企业的物流配送要求。例如可口可乐公司每有近万吨的货物流量,但在河南至今还没有找到一家能够让其满意的物流公司。从总体上看,河南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布局分散,功能单一,综合服务能力差,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物流业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

人才是推动第三产业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力量。物流人才的短缺,制约了河南乃至全国物流业的发展,河南物流乃至全国物流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削弱了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输、调配人员,而是一批熟悉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熟悉物流服务组织、运输组织管理相关业务,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市场营销以及物流信息开发维护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据统计,大专以上学历的物流从业人员占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约为16%,而其中具有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更是微乎其微,不到3%。要使河南省现代物流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培育、引进物流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三、促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要加快河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步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统筹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当前河南省的现代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作用,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现在《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中国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制定,要根据规划并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的发展进程。

现代物流业涉及众多行业,需要协调各方面利益,因此可设立跨行业、跨部门的专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综合管理部门。同时要加快物流用语、各种技术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相关标准的制定,同时明确各种行业标准、省际标准、国际标准,以利于跨地区、跨行业的物流市场的建立,为物流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二)加快物流信息网络建设

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完善郑州通信枢纽建设,同时借助省际及省内已有骨干传输网络,建成通达省内外、省中心城市的高速传输网络。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努力推进移动通信网、固定通信网及各电信运营公司通信网的无缝连接,提高网络通信速度,大力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

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关键。引导企业广泛应用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先进管理技术和以电子数据交换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支持专业物流经营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整合物流资源,培育大型物流企业

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体是能提供综合服务功能的各类物流企业,要建立大型物流企业,必须打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通过强强联合、物流资源的整合,打造河南物流品牌,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物流资源的整合,鼓励物流企业的兼并、重组,组建发展一批大规模的现代物流企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一些已经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专长、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加速向物流领域转变。积极引进国际大物流公司,带动本地物流企业在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业务联系等方面的(下转第117页)(上接第75页)转变,逐步与国际大物流公司看齐,形成既能服务于我们自己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又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物流。

(四)加速培养现代物流企业急需的人才

现代物流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增值服务体系,这要求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知识,能熟练进行配送业务的专门人才。物流企业想得到长远、快速的发展,必须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配合企业的竞争发展战略,企业必须有明确的员工培训计划与目标,也必须有营造人才的氛围和机制。

参考文献:

[1]钟若愚.走向现代服务业[M].上海三联书店,2006:188-189.

[2]叶怀珍.现代物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3-245.

[3]刘荣明.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及调查方法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76.

[4]刘科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5]吕冰.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SWOT分析[J].科学时代,2010(4):157-158.

[6]付春雨.河南物流业发展展望[J].经济师,2008(7):91-93.

[7]宋之苓.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市场,2007(45):56-58.

[8]朱永明.基于中原崛起的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6(7):91-93.

作者简介:

第3篇: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现状;问题;对策;系统工程

一、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当前,在我国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物流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较快的市场之一。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程中,与物流相关的理论以及具体的运输、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所形成的完整供应链中需要的各种技术方法也在不断被探索出来,并且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和学者所重视。

国外物流业的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首先,从国外物流管理体制研究的现状来看,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完全市场经济类型国家的物流管理体制包括“各种物流行会组织间接促进物流管理”、“联邦法院根据运输合同从法的角度管理物流”和“物流企业依据市场需要自主决定物流发展战略”,尚不存在集中统一管理物流的专职政府部门,至于企业是否从事物流业务以及制定何种物流发展战略、经营模式、竞争手段均由企业自主决定;而以日本为典型代表的后期市场经济类型国家,其物流管理体制基本上具有“虽无专职物流管理部门但又统辖大部分物流环节的政府部门”和“政府参与和组织物流行业协会,并通过这一中介渠道对本国物流进行较为集中管理”特征。

其次,从国外物流管理的政策法规来看,迄今为止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均未制定集中管理物流的专门政策法规,而主要是采取各自不尽相同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和促进本国物流业的发展。例如,这些国家对物流的各个环节仍使用各自原有的政策法规。国外现代物流种种现状表明,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在不同时期各自采取了相应的战略、政策性措施和法规来促进本国物流业的发展。

应该看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已具备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时机和环境。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开始在我国的运用促进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的现状是:一方面,对物流理论研究较多而市场实践较少。仅从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来看,有关这方面理论文章颇多,但是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物流设施设备比较落后、市场上TPL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及物流渠道不畅等,加之国外物流企业纷纷进入竞争,使得我国第三方物流仍存在着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理论研究与市场实践脱节现象。另一方面,在生产领域中由于物流发展不够合理导致了生产过程中资源配置与工艺流程的不够合理。在流通领域中存在着传统生产与流通的分工,未将现代物流可能提供的物流工程技术充分地融入到新的商业模式中。

纵观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首先,表现为一种较为分散、低效的物流组织形式,我国物流粗放式的经营特点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一方面,由于比较落后的物流和巨大的库存占压资金,物流成本在交易成本中比重过大,使得我国从整体上看资本周转缓慢。另一方面,物流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不高,现代物流服务方式与水平还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其次,现代物流业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企业自循环的封闭体系,各种物流方式互不关联,涉及现代物流的有关行业、部门、系统都自成体系独立地运作,造成了不少行业、部门、系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此外,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对策缺乏从宏观层面进行详尽分析,仍是过多地停留在研究我国配送业务中心(DC)最优位置选择、仓储、包装等具体的、个别的物流环节上。

当然,我国现代物流业既不能重新走西方国家物流发展的道路,也不应忽视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而必须从客观上针对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寻求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物流管理体制及对策,这对推动涉及我国物流的产业、部门之间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现代物流业发展应思考的问题

在全面掌握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如何从根本上寻求我国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源,进而提出当前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应思考的问题是很现实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在我国物流发展的各个阶段,不同物流领域和地域普遍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具体来说,在不同物流领域要探讨对外贸易物流、商业物流、工厂物流、重要产品物流和农业物流等不同领域;在不同地域中要探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等我国主要大中城市存在的各种问题,从中得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阶段中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而不是笼统地分析,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研讨产生这些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的根源。具体来说,在各个阶段都要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性原因有哪些,例如,是来自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还是来自于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不高?是来自于物流成本较高还是来自于物流运力发展滞后?等等。只有从根本上剖析原因,现代物流业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3.在现代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应分别考虑全国性、地域性和行业性的现代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工作。这里既要分析微观层面的评价指标,也应分析宏观层面的评价指标。具体来说,现阶段这些评价指标既包括供应链、通关速度、交易成本和物流流程等微观层面的因素,也包括物流环境、体制和相关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因素。

4.分析影响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若干关键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要探讨某一关键性因素能够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于另一关键性因素时,对现代物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的程度。此外,还要探讨若干个关键性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例如,当“供应链”这个因素发生变化时,应探讨它将对“通关速度”、“交易成本”和“物流流程”等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5.预测今后几年内我国现代物流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例如,基于网络的电子物流在我国兴起后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这是一个难点。应该在充分掌握国内外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基础上,把握住电子物流对物流业整体发展的趋势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及时地做出科学预测,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到未雨绸缪。

6.当现代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如何及时进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程度评价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可以避免物流业盲目发展和扩充物流资源,另一方面,可使现代物流业发展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4篇: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医药物流;第三方物流;石家庄;发展对策

基金项目:2015年度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JJ1507)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8月3日

一、引言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根据1985年国家统计局对第三产业的划分,医药物流产业隶属于第一层次。医药物流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于欧美发达国家,90年代中期才进入我国,并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国家宏观政策对医药流通领域的干预逐步得到关注和发展。北京医药和西门子德马泰克公司2002年的合作引发了国内大型医药物流中心建设的热潮。随后,中国新兴集团与瑞士裕利医药控股有限公司的合作标志着境外资本首次实质性的介入到了中国药品分销领域,进一步点燃了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激情和冲动。2006年以后,国内部分省份的药监部门以“代储”、“代运”的名义为第三方医药物流打开了大门,但是并没有普遍推广。2013年底,新版GSP标准中“现代物流”、“第三方物流”附录的修订对于医药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现代第三方医药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Douglas M.lambert,Margaret A.Emmelhainz,John T.Gardner(1996)认为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与第三方物流间恰当的物流关系和关系的实施过程;Tage Skjoett-Larsen(2000)结合案例对第三方物流关系的形成和维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Chen F.Y和Hum S.H.(2001)等研究得出形成了一种合同形式,使运营成本更有效;Susanne Hertz,Monica Alfredsson(2003)认为先进的物流服务需求使得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业务得以发展;Lim和Weishi(2006)以博弈论为基础分析了服务标准与惩罚和利润分享机制关系的契约。国内学者田宇、朱道立(1999)在国内外的研究基础上论述了第三方物流研究的概念特征;牛鱼龙(2003)借鉴国外物流企业的成功经验,给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吴红梅(2004)建议建设现代的医药流通体系来应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的竞争;王雅璨等(2007)比较全面地论证了发展现代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可行性、必然性和运作模式;冯慧琴 (2008)、茅瑞恒(2009)等从物流模式、流通体制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均提出应尽快实现GSP与医药商业的物流信息化接轨;信明慧等(2010)认为区域商业联合体和医药第三方物流两种模式是提高基本药物第三终端可及性的发展趋势;何雪君等(2012)认为第三方物流将成医药物流的六大发展趋势之一;孙P(2014)尝试构建了一个新型的融合了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的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的物流配送方案;王道平(2005)、童明荣(2006)、吴隽(2010)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和核心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测评。总之,我国现代第三方医药物流的研究虽然在运营模式、电子商务、产业链优化、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实际运行和操作中还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和空间。

二、现代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内涵

对于现代第三方医药物流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多是针对第三方物流和医药物流的单独释义。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TPLSP)又称物流联盟、物流伙伴、合同物流、契约物流或物流外部化。在2001年的《物流术语》中被认为是由供应方和需求方之外的物流实体提供服务的一种运营模式 。而“医药物流”被认为是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信息技术和营销管理系统,将药品生产与销售产业链的上下游资源和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和优化,从而提升用药安全、服务效率和水平,降低出错率和流通成本,最终实现医药产业链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现代第三方医药物流就是将医药物流和第三方物流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协同发展,使整个医药供应链运作更加简单、高效。具体是指参照医药生产至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由医药供、需双方以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凭借其优势的设备、技术、信息或系统,向具有战略契约关系的医药生产企业提供专业性、针对性、科学性、共享性物流服务模式。

三、石家庄发展现代第三方医药物流优势与问题

(一)优势

1、石家庄医药产业集中,医药连锁经营模式优势逐渐显现。石家庄市是个传统的医药大市,医药工业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2014年医药工业增长2.9%。目前,石家庄市拥有25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260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600多家医药商业企业和公司。其中,石药、华药、以岭药业和神威药业四家药企入围201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石药集团中诚医药有限公司”、“石家庄新兴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和“河北神威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分别入围“2014年全国医药批发、零售企业销售总额前100位”。集聚的医药产业和龙头医药企业为石家庄发展现代第三方医药物流产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运输网络健全,基础物流建设完备。石家庄市俗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全国铁路、公路、邮政和通讯的重要枢纽。首先,公路通车总里程6,379公里,分别有京石、石太等四条高速公路和4条国道、2条省道、42条县道纵横于此;其次,石家庄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铁路客货中转中心,拥有京广、石太、石德、朔黄等多条铁路和东货场等3个货运车间,年货运周转量达8,000万吨;再次,石家庄机场已开通40多条国内外航线,拥有9,298平方米货场和3,504平方米货运仓库,年货运量超过20万吨;最后,石家庄市还建起了河北省内首家陆路港。完备的运输网络和基础设施为第三方医药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初见端倪。自1999年现代物流业在河北省起步以来,商业储运系统、邮政系统和医药工业企业均对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第一,商业物流企业纷纷成立。据不完全统计,石家庄目前拥有35家正式注册的物流公司,5家大型综合货场;第二,传统物流企业开始转型。为了应对同行业间的激烈竞争,石家庄中储物流、新基业物流、华宇物流等物流公司开始寻求差异化发展,纷纷尝试由传统的物资仓储、运输服务向现代的综合物流服务和专业化服务转变;第三,专业医药物流中心出现。石家庄市石药集团于2011年4月斥资2亿元,率先动工建设了华北地区最大的医药物流中心,建立了3万多平的医药立体库,年周转医药用品300多万件。国控乐仁堂所属配送中心也建设有2万平方米的医药仓储面积和百余万件的年货物周转量,他们已开始对现代第三方医药物流市场做尝试和运作,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总之,发展专业的第三方医药物流是大势所趋。

(二)问题

1、体制障碍、政策法规瓶颈。现代第三方医药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工商、税务、交通、邮政、质检等多个行政部门,横跨验收、仓储、分拣、配送等不同的环节和地区,打造协同、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势在必行。受计划经济以及医药物流产业起步晚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河北石家庄乃至全国很多城市的物流产业管理权限被分割在若干个部门和地区。第一,受财政税收制度和政府考核机制的影响,各地区、各部门缺乏整体意识,过分追求眼前利益和自身回报,使得医药物流组织布局分散、小而全、高耗低效,阻碍了大型专业第三方医药物流集团的形成;第二,有些政策法规虽考虑到了医药行业的特殊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却阻碍了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发展。如我国《药品法》中要求医药批发商必须建有配套仓库、医药流通企业不能拆开出厂包装等相关规定,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物流中心的资源共享和药品分拆流通业务的开展;第三,部门间的政策不统一、相互矛盾。例如,药监部门鼓励医药连锁跨区域经营,可以对所属连锁门店进行异地统一管理和配送。但工商、税务部门则要求同一法人主体在同一区域范围内设立的分店分别独立交纳税费,不能由连锁公司统一对外缴纳;第四,缺少针对第三方医药物流产业发展、审核和技术应用的相应政策法规。总而言之,体制壁垒和政策的不协调、不完善会阻碍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发展步伐。

2、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不成熟,第一、二方物流对其形成巨大冲击。我国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发展尚属初级阶段:第一,对医药流通领域体制和运作模式不熟悉、专业性不强。服务于医药生产企业的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是综合物流公司,并非专业搞医药物流服务的,常常因为不了解或达不到医药品对存储、包装、运输的特殊要求而出现药品污染或破损等情况,给生产商和用药安全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第二,供需能力存在不对等。随着竞争的加剧,医药生产制造企业迫切期望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能形成专业化、全面性的物流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干线运输、仓储保管、物流管理与咨询、供应链改善等服务。而在现实中,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只能提供部分仓储和运输等环节的下游低端服务,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第三,第一、二方物流对其形成冲击。很多医药企业没有认识到第一、二、三方物流的不同,盲目发展自有物流,并呈现布点多、投资大、规划不合理等状况,对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发展空间造成了很大的挤压;第四,物流企业杂乱,缺乏龙头企业。石家庄市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很多,但是规模较小,缺乏资质过硬、市场形象好、专业性强、服务延伸性好的品牌物流企业,在2014年医药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排序中,河北石家庄只有“石药集团河北中诚医药有限公司”和“河北省金仑医药有限公司”两家医药企业入榜,没有专业第三方医药物流的身影。

3、医药企业缺乏合作意识,对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均持有一定的心理底线。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愿意将医药产品的流通过程交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这样既会提高药品的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能够使医药制造企业集中优势和精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医药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时却有很多顾虑,抑制了彼此间的合作。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不少医药生产企业很难冲破原有营销思维束缚,缺乏与专业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合作的意识,阻碍了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第二,我国大多数医药经营企业认为物流成本就是会计账面上的运输和仓储花费,而没有将管理和库存成本计算在内,对第三方医药物流的报价不满意;第三,部分医药企业出于保护商业机密的原则不与第三方医药物流合作。企业为了应对竞争和自身长远发展,都会对其销售网络、客户等特别的运营要素和环节采取保密手段。而第三方医药物流的介入一方面加剧了其核心运营要素被泄露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将部分运营权交到了第三方手里,担心出现经营被动的局面。

4、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模式粗放,信息化水平低。尽管河北石家庄对第三方医药物流产业的发展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但仍属于粗放经营模式,只能提供仓储和下游运输服务,缺乏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物流方案设计、全程物流等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另外,第三方医药物流物流信息系统不完备,信息化水平低。尽管许多医药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医院药房和物流公司等都配备有电脑和网络,但由于各有各的编码标准和自用软件,彼此之间并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连接和共享,抑制了订货、出入库、拆零、采购、配送等环节的效率。例如,在瑞典全国只有“国家大药房”一家医药批发经营企业,医院没有门诊药房,而是与国家大药房的所有药店联网,患者凭挂号凭据和个人信息卡即可到任何一个药店取药。良好的信息化平台既能降低药品在医院中的费用、加快流通效率,也方便了广大患者购药。

5、基础物流人才不足,高层次人才短缺。石家庄市现有物流从业人员的学历程度、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对医药物流、第三方物流缺乏严谨和深入的认知,不能对物流企业的发展和业务开拓带来积极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有32所高等院校汇集于石家庄市,但只有四五所大学和高职院校开设有物流等相关专业的本专科教育,几乎没有物流专业研究生、博士生的教育点,这就直接导致了石家庄发展现代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基础性人才不足和高层次人才匮乏,更加拉大了与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医药物流运营水平的差距。此外,石家庄市目前还没有专门对口搞物流研究的机构,更别说将医药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组织,物流发展的技术及理论研究水平不高,智力支撑不足,难以满足石家庄第三方医药物流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此外,石家庄第三方医药物流以本土资金为主,缺少外资、民间资本等的资金流的注入,这也是阻碍现代第三方医药物流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

四、发展现代第三方医药物流对策建议

基于石家庄医药物流的发展现状和需要,建议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入手,加速现代第三方医药物流产业的发展:

(一)打破行政壁垒,完善产业政策,加强日常监管。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发展是一项涉及多个地区和部门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各相关部门间的相互协调和政策支持。第一,彻底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商务、财税、药监局、交通、信息等多个政府各部门间的政策一致性和衔接性,避免出现指令冲突,为“药畅其流”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第二,根据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的实际需要,一方面修改不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条款,另一方面对有些条款进行完善细化,从而提高法律法规的应用性和适用性;第三,出台统一的药品编码,加快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的建设。一是打破各家的自成编码体系,建立药品包装规格、物流容器和仓储托盘等统一标准。二是与国际接轨建立配送中心严格准入许可证制度,促进第三方医药物流向规范化、高效化、国际化发展;第四,政府应针对第三方医药物流配套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关于第三方医药物流的考核、评估体系、产业发展的税收、财政、信贷等支持政策;第五,加强医药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和风险控制。医药监管部门除了做好日常监管、GSP跟踪检查、随机抽验等传统监管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网上监管平台与各种规模的医药企业、物流公司和各级医疗机构实行远程电子监管对接,对购、销、存等多个环节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尤其重视对重点企业、重点品种和重点区域的监管,落实风险和隐患排查制度,实现高效率、高覆盖监管。

(二)推进医药企业转型和产业融合,培育第三方医药物流市场。积极鼓励传统医药企业转型、推进产业融合是促进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我国既有的众多医药经营企业大多效率低下,数量也已远超市场的合理容量,进行配送体系流程再造、资源整合利用和企业转型是大势所趋;其次,鼓励和引导大型医药物流企业转变观念,应以整个供应链运作成本最低为战略制定出发点,建立健全风险和利益共享机制,通过重组、兼并、相互参股等方式与中小型医药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打造覆盖广泛、技术先进、配送及时、信息顺畅的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能力;最后,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紧跟市场节奏和需求,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走专业化分工、合作的发展之路。

(三)选择适宜的第三方医药物流模式,搞好服务创新。依照医药行业对物流的需求,医药物流可分为前期医药制造业物流和后期医药流通业物流两部分。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第三方医药物流模式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第一,医药企业应依据价值链原理构建基于时间成本和空间最小化的物流运作系统,将自有业务细分为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通过完全或部分外包两种模式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展开合作。以此同时,双方尝试实行共享节约合同,彼此建立起建立战略同盟关系,注重双方的良性互动和新价值的创造,降低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风险;第二,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应力争跳出下游运输、仓储服务的业务范围,在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为基础,为医药企业提供物流过程管理,供应链设计与优化、战略决策支持、客户关系管理等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例如,在2014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中,有68家已经开展了物流延伸服务,64家承接了药房托管,22家承接了医院药库外设;第三,药品零售企业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药店服务模式,如广州的现代社区药房模式、北京及杭州的DTP(高值药品直送)药房模式、南京的社区健康体验店、百洋健康网的云服务平台等,从多个角度开拓以健康服务解决方案为核心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模式,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总之,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应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及时调整和细化自身的经营服务方向,打造专业化、效益化、增值化的物流服务能力,实现医药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协调发展。

(四)搞好医药物流人员引进和培养,强化能力建设。现代医药物流涉及医药化工、营销、物流、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专业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的人力资源储备是促进现代第三方医药物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一,鼓励相关执业资格证的考取。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有41.5万余人获得执业药师资格,其中注册在药店的执业药师近13万人。随着新版GSP的全面实施,执业药师保有量和配置率是今后药品零售企业急需的人才储备;第二,有组织、有层次的员工培训是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和人力结构的有效途径。针对河北省石家庄市药品认证检察员、药品抽检人员和电子监管人员少、队伍年轻、专业能力不高等问题做好药品GSP认证检查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准确把握新的要求、检查尺度和标准。尝试实行药品检查、检验和监测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一方面提高抽样的靶向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抽验凭证格式、内容的统一和规范。并重点加强药品预警处理、特殊药品管理和药品追溯等方面的人员培训;第三,针对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药品流通企业将重点吸收具备医药专业背景、具备供应链管理意识和大数据应用思维的电子商务人才加盟,培养具有网络技术、医药专业、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的多元化的跨界人才,为采用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第四,依托石家庄市高校集中的优势积极加强自有医药物流人才地培养。制定相应的联合培养计划和培养激励机制,鼓励石家庄市高等院校设置与医药物流相关的学科、专业和硕博士点。依托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交通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的系统化理论教学,培育专业人才。此外,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薪酬和人员发展机制,通过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出国培训奖励等软性手段提高人才的留驻率,打造合理的人才梯队。

(五)加快第三方医药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在国家“互联网+”战略推动下,第三方医药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拥抱互联网、建立信息化标准体系将是日后第三方医药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包括社会层、行业层和企业层三个层次:第一,产业的发展与国家政治、经济大环境息息相关,应遵照国家、地方、行业所颁布的信息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以保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的方向性和全局性;第二,参照交通、银行、保险、政府等机构或其他合作方已有的信息系统的设立标准、编码协议、信息传输标准和业务操作流程等,设立自己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以保证标准体系的顺畅和彼此间现有系统的良好衔接,使其电子政务和商务功能得以共享实现;第三,根据新版GSP要求,充分考虑各类医药企业的信息系统、加强关于业务流程、编码标准、包装标准等方面的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构建可以互联互通的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应用卫星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资金快速支付系统、销售时点实时控制系统等技术软件,建立智能医药物流信息服务网络。

主要参考文献:

[1]Douglas M.Lambert,Margaret A.Emmelhainz and John T.Gardner,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6,Vol.7 No2.

[2]Tage Skjoett-Larsen.Third Party Logistics-from an Interorganizational Point of 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Materials Management,2000,Vol.30 No2.

[3]Chen F Y,Hum S H,Sim C H.On inventory strategies of online retailers[J].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2005.14.1.

[4]Susanne Hertz,Monica Alfredsson.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3.32.2.

[5]Lim,Weishi.Transaction-cost economics: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J].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006.

[6]田宇,朱道立.第三方物流研究[J].物流技术,1999.5.

[7]牛鱼龙.第三方物流:模式与运作[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

第5篇: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道路;货物;运输;现状;现代;物流;发展;思路

道路货物运输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重要要素。降低货物流通成本,追求第三利润源泉――现代物流的发展已引起了国内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并被人们称之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商品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运送车辆实载率低、运费高、速度慢,增加了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与周边地区同类产品相比缺乏竞争力。根据当前我市的实际,如何适应道路货物运输市场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对货运行业管理,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步伐,实现货物运输优质、低价、安全、便捷、快速的目标,是实现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一、我市道路货物运输市场的基本情况

1、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我市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市现有106万人口, 2013年度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4位。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00.88亿元,人均收入为43905元。2013年,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达193916万吨公里。。

我市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制造业企业占了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7%,袜子、珍珠及珍珠制品、铝塑复合管件、贡缎、电脑刺绣机等块状经济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大唐镇被称为中国袜业之乡,这个本地人口仅3万的小镇,却拥有各类现代化袜机近2万台,袜子生产厂家2453个,袜子年生产能力为90亿双,产量占全国的65%;店口镇五金产业十分发达,工业产值达到721亿元,其中铝塑复合管件产量约占全国的70%;山下湖镇年产珍珠650吨,占世界淡水珍珠交易量的70%;三都镇贡缎年产提花布15亿米,约占全国的80%;浣东街道电脑刺绣机产销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2、地方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我市物流市场的雏形。我市的物流市场是伴随着地方块状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的。最早始于93年大唐镇袜业托运业,以后发展到店口等地。二十多年来,我市物流市场经营模式曾经历了由个体分散经营―政府垄断经营―企业规模经营等多次变迁,逐步形成了与当地经济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格局。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有物流企业32家,其中场站经营11家,大型企业主辅分离物流企业3家,卸货、信息服务15家,国际货代2家,中转服务1家。货物专营线路136条,线路遍及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城市。现常年日货运量约3300吨左右。

3、地方经济的发展与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很不协调。据统计,我市有货运车辆8408辆,计21362吨,货运车队51个,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货物约88000吨,通过企业自备车辆、社会车辆、外地过路车辆发往全国各地的货物有84700吨,占总货运量的96%,而每天通过物流企业配送的货物约为3300吨,不到总货运量的4%。不仅增加了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还使同类产品的竞争力在市场上大打折扣,成了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我市道路货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发展现代物流认识不足,规划滞后。现代物流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物流的运作横跨不同的行业和地区,涉及计划、财税、工商、交通、民航、邮政、信息等多个部门必须由政府牵头协调动作,统一规划。我市商品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政府、部门及企业对发展物流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物流建设与行业发展规划远远落后于周边县(市),同类产品与周边地区相比缺乏竞争力。

2、传统经营理念和模式上的束缚。一味害怕额外的利润被其他企业赚去,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据调查,在工业企业中,原材料物流的82%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分别承担,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在商业企业中,由企业自理和供货方承担的物流活动所占比重更高达94%。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传统低小散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制约了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迅速发展。

3、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一是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展开。二是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不高,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

4、物流人才匮乏,设施落后,管理水平较低。我市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物流专业人才素质问题已严重制约了货运企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制约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同时,物流设施、设备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户特定要求,也是制约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5、信息网络技术利用率不高。现代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的。信息技术不但实现了数据快速、准确、实时的传递,提高搬运、装卸、运输、仓储、配送发运的自动化水平。目前,我市的物流企业普遍存在信息技术落后,因特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存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等问题。

三、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对策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企业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地方经济的发展,呼欢与之配套的物流产业。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流通速度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现代物流作为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凸显其快速、低价的独特魅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发挥其无可比拟的作用。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加快现代物流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宣传发展现代物流重要性,大力推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进程,把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切实搞好现代物流规划,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认真做好物流发展规划,政府应划拨足够的资金,保障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在提升企业内部装备水平的基础上,鼓励我市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先进物流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学习借鉴现代物流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发展增值服务,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政府对物流企业要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

4、加快城乡配送网络建设。组织开展城乡物流配送网络调研,在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出台城乡配送网络发展意见,开展城乡配送网络试点工作,为全市建立城市配送发展模式,总结树立城市配送示范典型。使城乡配送网络覆盖率达到60%以上。

5、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发展现代物流需一批具有综合知识的物流管理人才,不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地方经济的第三方物流业。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培训、招聘、引进渠道解决,提高我市物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6、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

信息化与否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许多发达物流企业都拥有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在新的形势下,我市应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加快网点建设,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EDI)等信息技术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促进我市的物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现状;问题;对策;系统工程

一、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当前,在我国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物流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较快的市场之一。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程中,与物流相关的理论以及具体的运输、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所形成的完整供应链中需要的各种技术方法也在不断被探索出来,并且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和学者所重视。

国外物流业的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首先,从国外物流管理体制研究的现状来看,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完全市场经济类型国家的物流管理体制包括“各种物流行会组织间接促进物流管理”、“联邦法院根据运输合同从法的角度管理物流”和“物流企业依据市场需要自主决定物流发展战略”,尚不存在集中统一管理物流的专职政府部门,至于企业是否从事物流业务以及制定何种物流发展战略、经营模式、竞争手段均由企业自主决定;而以日本为典型代表的后期市场经济类型国家,其物流管理体制基本上具有“虽无专职物流管理部门但又统辖大部分物流环节的政府部门”和“政府参与和组织物流行业协会,并通过这一中介渠道对本国物流进行较为集中管理”特征。

其次,从国外物流管理的政策法规来看,迄今为止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均未制定集中管理物流的专门政策法规,而主要是采取各自不尽相同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和促进本国物流业的发展。例如,这些国家对物流的各个环节仍使用各自原有的政策法规。国外现代物流种种现状表明,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在不同时期各自采取了相应的战略、政策性措施和法规来促进本国物流业的发展。

应该看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已具备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时机和环境。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开始在我国的运用促进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的现状是:一方面,对物流理论研究较多而市场实践较少。仅从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来看,有关这方面理论文章颇多,但是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物流设施设备比较落后、市场上TPL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及物流渠道不畅等,加之国外物流企业纷纷进入竞争,使得我国第三方物流仍存在着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理论研究与市场实践脱节现象。另一方面,在生产领域中由于物流发展不够合理导致了生产过程中资源配置与工艺流程的不够合理。在流通领域中存在着传统生产与流通的分工,未将现代物流可能提供的物流工程技术充分地融入到新的商业模式中。

纵观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首先,表现为一种较为分散、低效的物流组织形式,我国物流粗放式的经营特点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一方面,由于比较落后的物流和巨大的库存占压资金,物流成本在交易成本中比重过大,使得我国从整体上看资本周转缓慢。另一方面,物流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不高,现代物流服务方式与水平还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其次,现代物流业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企业自循环的封闭体系,各种物流方式互不关联,涉及现代物流的有关行业、部门、系统都自成体系独立地运作,造成了不少行业、部门、系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此外,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对策缺乏从宏观层面进行详尽分析,仍是过多地停留在研究我国配送业务中心(DC)最优位置选择、仓储、包装等具体的、个别的物流环节上。

当然,我国现代物流业既不能重新走西方国家物流发展的道路,也不应忽视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而必须从客观上针对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寻求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物流管理体制及对策,这对推动涉及我国物流的产业、部门之间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现代物流业发展应思考的问题

在全面掌握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如何从根本上寻求我国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源,进而提出当前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应思考的问题是很现实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在我国物流发展的各个阶段,不同物流领域和地域普遍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具体来说,在不同物流领域要探讨对外贸易物流、商业物流、工厂物流、重要产品物流和农业物流等不同领域;在不同地域中要探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等我国主要大中城市存在的各种问题,从中得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阶段中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而不是笼统地分析,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研讨产生这些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的根源。具体来说,在各个阶段都要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性原因有哪些,例如,是来自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还是来自于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不高?是来自于物流成本较高还是来自于物流运力发展滞后?等等。只有从根本上剖析原因,现代物流业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3.在现代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应分别考虑全国性、地域性和行业性的现代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工作。这里既要分析微观层面的评价指标,也应分析宏观层面的评价指标。具体来说,现阶段这些评价指标既包括供应链、通关速度、交易成本和物流流程等微观层面的因素,也包括物流环境、体制和相关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因素。

4.分析影响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若干关键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要探讨某一关键性因素能够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于另一关键性因素时,对现代物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的程度。此外,还要探讨若干个关键性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例如,当“供应链”这个因素发生变化时,应探讨它将对“通关速度”、“交易成本”和“物流流程”等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5.预测今后几年内我国现代物流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例如,基于网络的电子物流在我国兴起后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这是一个难点。应该在充分掌握国内外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基础上,把握住电子物流对物流业整体发展的趋势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及时地做出科学预测,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到未雨绸缪。

6.当现代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如何及时进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程度评价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可以避免物流业盲目发展和扩充物流资源,另一方面,可使现代物流业发展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几点对策

实践表明,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由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到国家产业布局、投资融资环境、税收政策、海关、运输标准以及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等众多方面,而这些方面的管理分别属于不同的政府或企业的职能部门。因此,制定各项有关物流对策时,应当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吸引外资、产业政策以及加速培养我国物流管理人才等众多角度考虑,做到多管齐下,促使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以及理论研究、教育与培训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机整体。特别是我国物流市场在经过10年的起步与发展期以后,探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合理、可行的对策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对国外物流管理体制及对策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目前适合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7项对策具体为:

成了一定的规模,为了取得规模效应而发生资本运作的条件日益成熟,正在进入物流企业的资产整合和重组阶段。应通过物流企业之间的联合、参股、控股等方式,建立强势战略合作联盟。例如,我国的中铁行包与中铁快运的整合、中邮速递与中邮物流的整合、中远物流、中外运股份和中储股份等物流公司的上市都充分证明了这一趋势。

2.在理论研究上要强调务实。在跟踪国际物流业理论研究动向时,更应该具体分析我国具体国情和物流企业的具体条件。例如,在研究市场竞争对手时,对短期内不能改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我们应该把它作为约束条件来研究。对我国当前仓库分散的现状,要加强信息技术,合理调配,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再例如,在研究发展第三方物流时,可通过鼓励合资、合作、兼并等整合措施,以扩大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

3.在现代物流管理体制上,由于涉及到物流企业、经贸、财税、工商、内贸、外贸和交通等多个部门,因此,有必要建立以政府部门牵头的、协调物流企业、财政、金融、税收、吸引外资、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综合机制,以加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协作性,创造一个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体制、规划、政策和物资基础环境的综合体系。

4.目前,我国整个物流专业人才缺口达500万人,而2010年高级人才的需求量达到40万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现代化的一个瓶颈问题。因此,在教育培训上要根据物流学科具体特点与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形成基础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各种层次的学历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在岗培训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在依托高等教育培养专门的物流人才的同时,应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5.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域应当有不同的发展思路。物流的发展不仅应当符合中国发展的国情而且应当符合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例如,在不同领域中,对外贸易物流、商业物流、工厂物流、重要产品物流和农业物流等都要各自注重研究自身发展的对策。这必将有利于包括由专业物流企业、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化的物流企业、工商企业自身成立的物流部门和物流公司、外资(合资)物流企业和物流软件供应商等我国各类物流企业的共同与协调发展。

6.在税收对策上,解决现行税收政策的某些方面对于各类物流行业发展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制约问题,可以考虑对物流总商实行类似于增值税方式的税收制度,扣除转包部分,仅对增值服务的部分增税,这样不仅有利于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在大范围内进行业务整合与发展,而且也会促使其它物流企业本身的发展,从而达到扩大税基增加税收目的。

7.物流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促进物流现代化建设,应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一个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当前,尽管物流的各个环节和电子商务已有了一些现成的软、硬件系统,但各个系统如何协调配合,实现企业、政府电子商务系统与内部集成化信息系统、伙伴间纵向信息的集成,形成开放式的集成化物流系统尚待进一步加强研究和管理。为此,可考虑建立内部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与外部物流信息平台的接口,从而实现政府信息、企业信息和社会信息的整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现代物流业整体管理水平。

从制订政策的原则上来看,适应现阶段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应实现以下3个方面的重大转变:

一是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

二是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

三是从物质型发展向知识型发展转变。

在切实制定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对策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3点。

首先,对于不同物流领域和不同地域在对策研制、方案实施和调整措施的过程中应该逐步形成各自的特色。例如,上海市政府规划在“十一五”期间着重发展三类物流,即陆、海、空港的口岸物流,商业零售行业的配送物流和依托信息平台的电子商务物流,从而为今后对策研制、方案实施和调整措施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具体目标。

第7篇: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国际国内启示

一、国际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新势

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引导,促进物流发展,物流成本较低,大型物流公司积极开展并购和整合物流能力,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发展良好,第四方物流服务已经进入市场,拥有大量的物流人才和具有完善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功能全规模大的物流园区。物流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和物流服务专业化水平高,出现物流运作全球化,企业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信息化趋势。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物流体系,适应物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尚未建立,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是发达国家近近一倍。物流业务附加值低。物流社会化程度较低。物流组织管理水平低,物流总费用中的仓储保管费及管理费用偏高。目前,我国物流管理费用与GDP的比例依然偏高。保管费用过高。物流发展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影响物流效益,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三、对中国的启示

1.统筹规划,抓好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与建设,应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但应注意:一是要符合国家规划的总体要求,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要优先整合利用,改造提升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三是对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政府要增加投入,经营性设施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扩大投融资渠道,实行企业化经营。四是要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五是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重点物流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的物流组织化水平。六是要注重区域物流的协调发展.积极建设区域物流系统,扩大地区之间的物流合作,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现代物流,为用户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因此,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企业结构设计,管理方式一定要贴近市场,方便用户,注重以电子商务和信息化为支撑.要坚决反对和制止那些不顾实际,圈占土地,重复建设的做法。

第8篇: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物流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Logistic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Jiao Dejie

(Dezhou University)

Abstract: logistics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beginning stage.Study in the detail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logistics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the others,eventually seek a road that satisfies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 our country.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maintain our logistics to be developed on the fast and healthy road.

Key Words: logistics, development situation, comparative research.

一、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及特点

美国作为物流理念的发源地,其物流研究、设计和技术开发一直处于世界前沿,有十分成熟的物流管理经验和发达的现代物流,商贸流通和生产制造企业十分重视现代物流能力的开发,物流理念在企业广为普及。物流管理作为支持企业商务战略而对材料、制品和库存成品的流通加以控制的系统设计和行政管理,成为企业物流行政主管的核心责任,一直是在企业不断追求产品和服务竞争力以完善物流战略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美国物流的发展。物流中央化的美国模式积极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管理方式。在市场营销方面,物流管理包括分配计划、运输、仓储、市场研究、为客户服务五个过程。在流通和服务方面,物流管理过程包括需求预测、订货过程、原材料购买、加工过程,即从原材料购买直至送达顾客的全部物资流通过程。

二、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发展现状:一是社会物流需求快速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同期GDP增幅。这说明,物流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也说明经济发展对物流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二是社会物流总成本增长逐年趋缓,但占GDP的比重仍处于高位。这反映出我国物流运作水平是极为粗放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低,经济增长付出的物流成本太高。 三是社会物流增加值的幅度高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说明我国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加速发展,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四是物流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但投资规模还相对较小,滞后于物流需求的增长。

2、存在问题:一是现代物流观念还比较薄弱。习惯“大而全”、“小而全”,没有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对企业内部物流进行整合和重组,或者实行业务外包;二是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企业“小、散、差”,很难满足国外跨国公司一体化物流服务的需要;三是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畅通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配送,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据北京市调查,商业企业应用计算机系统的比例不到一半,服务业和运输业的比例更低,分别只有24.3%和18.3%。除了POS和条形码技术外,其他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物流标准大多不统一。集装箱运输在整个货运量中的比例我国只有20%,而世界平均高达65%。我国目前托盘总数约为7000万个,但规格、标准都不统一。

三、现代国际物流发展趋势

物流技术高速发展,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国外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其中,高新技术在物流运输业的应用与发展表现尤为突出。

专业物流形成规模,共同配送成为主导。共同配送是经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出的一种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它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专业物流服务已形成规模。

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国外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建设物流园区;二是物流企业兼并与合作。

电子物流需求强劲,快递业发展迅猛。 基于互联网络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电子物流的兴起。

绿色物流将成为新增长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增大,教育培训体系日趋完善。物流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为此,21世纪提出了大力发展绿色物流的新要求。科学、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亦将很快形成。

四、几点启示

1、在全球化和追求循环型社会发展目标背景下,科学的规划是推动现代物流稳步、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美国物流发展是随经济发展需要而建立起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的基础上起步的,基于完善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等国情,其物流发展的重点是企业物流管理。日本物流发展强调“系统”观念,重视组成物流系统的交通运输综合网络,强调物流功能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协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我国整个物流系统中的各种设施仍在发展完善中,因此编制科学、客观的规划,对引导现代物流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规划中既要体现“物流管理”这一核心,同时也要体现“物流系统”观念。吸收日本的经验,强调物流系统,吸收欧美的经验,充分重视企业物流管理这一“抓手”,大力发展企业物流管理技术,特别是供应链管理技术,推动现代物流微观主体的发展,并依托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引导物流需求的增长,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长,从而繁荣整个物流市场。

3、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要摆到重要位置。信息是未来物流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核心技术,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要摆到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位置,这是世界物流发展的经验。普遍认为,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在现代物流中“信息”是第一要素,它取代了传统物流中“运力”是第一要素的地位,因此物流信息系统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支柱。

实践证明,市场经济高度的组织化、规模化、系统化要求,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建设具有现代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大力发展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准确把握中国国情,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科学、合理地规划物流管理和物流系统,必将促进我国物流业沿着健康、高效、快速的轨道发展下去。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

参考文献;

[1]吕延昌.加入WTO与我国的物流发展[J].山东经济,2001,3:25-27.

第9篇: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物流业;发展;趋势;启示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3-0022-01

1 引 言

现代物流业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其发展水平已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现代化进程乃至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为首个“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山西省,北接京、津、唐,东连渤海经济圈,南通中原和湖广,西达西南与西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已逐渐成了衔接京津环渤海地区与大西北经济贸易的重要物流通道。

2 山西省物流发展现状

山西省自古就是一个农业省份,尤其是特色农业早已声名在外,同时由于拥有大量丰富的矿产资源,业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输出省,其产需品流向主要表现为:特色农业和工业资源向全国各地输出,而轻工产品与消费品则大量调进。尤其是近年来,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更是快速迅猛,每年外调煤炭5亿多吨,调进调出货物达10亿吨,总物流量位居全国第一,庞大的物流量与原有形成的物流网络为区域物流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需求环境。在交通网络方面:太原对外航线40余条,长治、运城、大同机场全部通航,其中运城与大同机场正在推进改扩建,长治机场迁建正在前期筹备中,吕梁、五台山、临汾机场的新建、改扩建也在积极推进中;随着贯穿山西、陕西、宁夏中西部三省(区)的太中银铁路正式通车,以太原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铁路大通道正逐步形成,而且省发改委提出下一步的目标是:山西铁路建设力争5年内达到7000千米,实现太原到其他省会城市800千米内3小时到达,1000千米内4小时到达,1500千米内6小时到达;同时,山西高速公路突破3000千米,今后5年内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6300千米。

全省道路货运车辆共计有38.7万辆,但空驶率却达到40%以上,每年浪费了大量的货运能力。来自省发改委的统计数据:在2010年,全省的物流总成本占比大约是28%,明显高于全国18%和欧美国家9%的水平;通过测算,和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全省仅在物流这一项成本上就多支出了700多亿元。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3 山西省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

相比国内,大多数发达国家物流起步较早,实践经验要比我们丰富很多,而我国物流由于重视时间短,物流整体水平尚处于较落后的状态,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物流的发展可以追随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轨迹。通过对物流企业发展走在世界最前沿的美国、欧洲和日本等进行研究,发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正呈现出如下新的势头:现代化物流正逐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长足发展;为迎合消费者精益化、个性化的产品需求,企业专业物流正在形成规模,第三方物流企业得到了更多的青睐;企业重视服务质量和客户管理,物流服务的优质化和全球化趋势明显,且已产生第四方、第五方等更高端服务形式的物流服务企业。我们国家也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等物流功能集聚区有序发展。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结合电子物流的迅猛发展,可以断定我们国家的物流业发展趋势也会向着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全球化经营及服务一体化快速发展。

4 现代物流发展对山西省物流发展的启示

4.1 尽快发挥物流平台的作用

自2007年山西省首家保税物流中心在侯马竣工投用后,相继有太原、运城、晋城、大同等地多家物流园区也陆续在规划筹建之中,下一步如何最大化发挥建成投产的物流园区作用是必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避免园区的空置现象发生;信息化时代,真实及时地信息与获取是物流高效运作的关键,省内现有的信息平台还不足以保证这一切,基于现有的局面,建议由政府设立一个权威的平台,通过严格的审核机构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进而做到物流资源的充分有效配置。

4.2 大力支持专业化物流企业的发展

山西未来的目标是实现由“煤销大省”向“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的转型,要实现这一转型除了所具有的交通枢纽特点外,还需要政府通过鼓励生产和流通企业分离物流外包释放更多专业化物流的需求,来大力扶持专业化物流企业的发展,并鼓励引导运输/仓库型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整合现有运输、仓储等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通过对区域物流需求进行及时分析,合理进行功能定位,集中力量发展山西省大型物流企业,以企业发展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为下一步大物流中心的实现奠定好的基础,这样才能真正从物流这块大蛋糕中分取最大的份额。

4.3 大力培养物流高级人才

专业人才是一个产业能不能兴旺的决定因素。大型企业要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应该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输出培训以及引进中高端管理人员,带来更多的现代物流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4 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化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积极推动物流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快信息标准化以及物流条码标准等的制定,推进行业标准化的建设。

4.5 推进农村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以大中心的发展来带动小区域的发展,政府各级应继续贯彻惠农政策,大力培养和发展农村物流网点,搞活农产品流通,从而有效带动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的热情,为农民实现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发挥最大的效力。

4.6 友好的政策是行业繁荣的保障

大力吸引企业是内陆省份一贯的政策,山西省在继续加大吸引中外优秀企业的同时,要对这个较新兴的行业予以更多的政策支持,鼓励各类专业化物流企业入驻发展,进而带动本地相关企业的竞争发展,为下一步的产业转型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阎宇弛.试论山西省物流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J].山西交通科技,2007(1):80-82.

[2]山西将建成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业大省[EB/OL].省略/content/2011-02/24/content_820045.htm.201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