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心理健康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健康管理制度

第1篇: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今年以来,纺织行业按照中央提出的“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建设纺织强国为主线,努力促进行业健康平稳发展。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当前行业运行面临着一系列的突出问题,有些是因政策时局和外部环境变化等短期因素影响而愈显突出,有些则是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无法回避且将长期存在,需要我们采取不同的对策去寻找解决的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业外部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市场需求不足。今年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由欧元区边缘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日趋恶化,美国及欧盟实体经济缺乏有力支撑,失业率居高不下,进一步制约其国内消费和市场需求增长。国内方面,宏观经济不断下行,市场需求不旺,上游产品价格持续下行,终端产品价格提升困难,导致当前企业普遍订单不足,企业效益明显下降,消费受到明显制约。1~7月,我国衣着类商品零售额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不足14%,为近年来少见的低增速水平。

2.国内外棉花差价持续拉大。受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及下年度丰产预期影响,近期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继续呈现较快下跌走势,与国内棉花的价差继续拉大,严重削弱了我国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据相关市场数据,2012年1月4日,国内328棉价格为19183元/吨;国际市场棉价为100.35美分/磅,计征1%关税和增值税后价格为16169元/吨,计征滑准税和增值税后价格为16657元/吨,与国内棉花的价差分别为3014元/吨和2526元/吨。而到2012年8月12日,国内328级棉价格18393元/吨;国际市场棉价84.95美分/磅,计征1%关税和增值税后价格为13695元/吨,计征滑准税和增值税后价格为14611元/吨,与国内棉花的价差分别为4698元/吨和3782元/吨,国内外棉花价格差较年初明显拉大。目前,我国棉制产品出口全面负增长的态势仍在延续,1~6月棉纱出口额同比下降18.57%,棉织物出口额下降4.99%,棉制床上用品出口额下降9.63%,棉制服装出口额下降0.69%。

3.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国内外棉花差价持续拉大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加之我国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带动出口价格提升,造成了部分纺织品服装国际市场份额转移至其他国家。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6月,我国在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中所占份额为37.75%,较2011年同期仅提升0.85个百分点;在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72.8%,较2011年同期下降了1.93个百分点,而同期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国在美、日市场所占的份额均有所上升。

(二)行业自身存在的突出矛盾

1、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压力不断加大。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劳动力、土地租金、能源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呈现刚性、持续上涨态势,有效化解不断增加的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压力,已经成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长期任务。根据联合会最新的企业经营者调查报告统计显示,2012年上半年,纺织行业各项要素价格继续上涨,其中用工成本增加最为突出,81.7%的样本调查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49.9%的企业表示劳动力成本较上年同期同比涨幅达到10%~20%之间,12.4%的企业表示劳动力成本较上年同期同比涨幅达到20%以上。在此次抽样调查样本企业中,有63.9%的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影响企业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其中中部地区的抽样调查样本企业中,有76.5%的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企业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在棉纺行业抽样调查样本企业中,有60.5%的企业认为“国内外棉价差拉大,原材料成本相对较高”是企业效益下滑仅次于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同时,纺织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存在等因素与之叠加,虽然企业生产效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多数企业仍然难以完全消化多重成本上涨因素,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产品的提价空间有限,企业面临的成本上涨压力不断加大。

2、企业经营效益分化明显。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需求增速放缓、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的情形下,纺织企业经营效益分化趋势明显。例如中国家纺行业协会抽样调查的200家企业,2011年利润率高于行业均值的81家企业,实现利润占200家企业利润总额的76.72%,平均利润率达到10.08%,其中44家企业实现利润占总利润的47.50%,而低于利润率平均值的119家企业利润仅增长0.51%,平均利润率为2.46%,其中亏损的7家企业平均利润率为-2.41%,利润降低了16.55%。同样这200家企业,今年以来利润率高于均值的68家企业,实现利润占利润总额的78.40%,平均利润率达到10.36%,其中35家企业的利润占全部企业利润的49%,而利润率低于均值的132家企业利润降低了21.93%,平均利润率为2.12%,其中亏损的29家企业平均利润率为-2.78%,利润更是降低了265.70%。

3、产业链上下游行业效益状况不平衡。由于产业链上游行业去年效益较好基数较高以及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下游行业对终端产品消费市场变动反应较上游行业企业更为灵敏和直接,导致终端行业企业的经营效益要好过上游行业。今年,在宏观经济景气度下行情况下,各分行业经营效益按产业链上中下游分化较为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规模以上企业中,棉纺、化纤行业利润呈现负增长态势,1~6月化纤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2.27%,105家棉纺织骨干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8.11%。而同期,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终端行业利润呈现增长态势,同比分别增长9.66%、18.43%、13.50%。

4、按所有制和区域分企业效益差异明显。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按区域划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表现较差,利润下滑较为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1~6月,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增速按区域划分,中部地区表现最优,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4.21%;其次为东北三省,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0.07%;再次为西部地区,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0.19%;东部地区表现较差,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4.75%。据联合会最新的企业经营者调查报告统计显示,东部地区45.3%的企业盈利出现减少,中部地区24.1%的企业盈利出现减少。同时,按所有制性质规模以上企业盈利情况表现为,民营企业的亏损面较小,而国企和外企的亏损面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1~6月,规模以上的私人控股企业有2.79万户,亏损面为15.36%;而同期国有控股企业有486户,亏损面为34.57%;集体控股企业有638户,亏损面为24.61%;港澳台控股企业有3961户,亏损面为28.35%;外商控股企业有2579户,亏损面为28.16%。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在行业整体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状态中,行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不少,既有宏观外部环境影响而显现的问题,也有纺织行业受自身情况特点约束而形成的问题。对此,需要我们冷静观察、认真思考、沉着应对。

稳增长、调结构,努力促进纺织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从国际、国内的形势判断来看,要对外部形势的艰巨性、复杂性作长期的足够的考虑和准备,关键是要在把握好大的经济形势下,确定好自身定位,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真正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根据行业情况,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根据市场需求以及特点,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把开拓国际市场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把调整产品结构与拓展新兴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从今年上半年来看,东盟和非洲两个市场有新的亮点,上半年出口到东盟的纺织品服装增长22.35%,出口非洲增长18.23%。中国服装协会提供数字,今年6月份出口均价在5美元到11美元的产品单月出口金额增长13.65个百分点。因此,必须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寻找市场机会。

围绕终端市场需求,加大化纤产品开发力度。这对行业自身稳定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对整个纺织产业链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化纤产品开发中,大企业要发挥更多作用,建立大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上下游贯通的开发机制。化纤行业的发展要更多注重上下游贯通来控制风险,规模数量发展要谨慎,要进一步加强自律,避免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

(二)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加大成本费用控制,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

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0.6%,其中三项费用提高了0.35个百分点,反映了成本费用提高而产品价格难以消化的情况。加强企业管理必须持之以恒,总会有潜力可挖。这次理事会上有些企业提到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企业降低成本。家纺企业富安娜的管理以及企业的经营理念在行业中领先,但今年依然把管理的目标集中到终端销售点上,通过改善门店,提升形象,提高销售量和价格,富安娜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24.83%,利润增长27.61%。无锡一棉打破传统的运转管理和作业方式,探索精细化劳动管理,万锭用工在25人以下。今年纺织联合会环资委开展百万节能义诊活动,许多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包括愉悦家纺、山东亚光、无锡一棉、安徽华茂等。在节能这一环节依然有巨大潜力,也充分说明管理无止境。因此,在困难情况下,加强行业管理始终是最为重要的手段。

(三)积极探索和推进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资源配置,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同时处于高技术和知名品牌垄断以及调整产业政策、寻求实体经济回归的阶段,而新兴市场经济体以及周边东南亚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与我国纺织业的竞争势必激烈。因此,要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跨国资源优化配置战略的实施。当前,我国纺织工业人工成本进入持续高增长期,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加大,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没有根本解决。中国纺织工业在传统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以及价值链高端竞争优势远未到位的情况下,积极稳妥地推进跨国资源配置应该是一种趋势。在推进跨国资源配置中,要充分研究和用好国家“走出去”的政策,要充分研究和了解所在国的政治、法律以及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劳工等相关政策,使跨国资源配置能真正做到既积极,又稳妥。

要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区域结构调整。近几年,纺织行业的产业转移、区域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进展,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推动纺织产业转移有序发展的政策和支持环境。2011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产值比重达到19.7%,比2009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中部五省提高了3.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中部五省继续提高1.1个百分点。产业转移也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包括龙头企业带动以及区域对接等好的模式。下一步在产业转移中始终要把握好三个基本点,一是把资源环境协调作为根本保障;二是把统筹产业链协调发展作为基本着力点;三是产业转移与东部地区优化提升要同步推进。

要积极推进跨行业的联合和资源优化配置。纺织工业的原料涉及农业和石油化工行业,装备涉及机电行业,营销涉及现代服务业,以及纺织行业的环保和节能、产业用纺织品的终端涉及二十多个产业。纺织工业的供应链管理、产业链建设以及最终纺织产业的由大变强,必须更加广泛的进行跨行业的经济技术合作和资源优化配置。要充分积极利用好跨行业的人才、技术、资本市场,做到充分有效合作,加快行业提升。

(四)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前提,立足长远创新经营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自身长远发展的生产经营模式

当前企业在市场需求变化以及自身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些新的经营模式应时而起,包括电子商务、快时尚、高级和大众定制等,应该说这是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所采取的一些积极的措施。一些企业在取得积极效果的同时,对行业的转型和升级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要充分关注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多变,国内尽管政治经济稳定,但在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也会呈现阶段性特征。国际和国内竞争加剧,竞争对手如林,对此,都要有足够的估计和准备。

从根本上来说,经营模式变化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既然是战略问题,就要把战略的目的、步骤,尤其是出了问题如何应对,都要想清楚,尤其要把自己凭什么去竞争要思考得更加周到。要真正掌握市场形势变化和竞争对手情况,要有效地营造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参与市场竞争,以己之长,补己之短,趋利避害,有效规避竞争风险,在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市场空间中健康发展。

(五)加强社会责任建设,建立企业间公平竞争格局,建立必要的和谐共荣的竞争关系

第2篇: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引言

中国于2003年开始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后逐年扩大试点面积。为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基金的会计核算,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 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于2008年初制定并颁布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该制度的颁布实施,加强了对新农合基金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对新农合基金核算向着科学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新农合制度的不断实施,新农合会计制度的一些局限性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影响新农合基金的正确全面核算,进而影响整个新农合制度的健康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一、存在问题

1.新农合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不能全面反映当年基金收支结余情况和款项往来情况。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处理手续比较简便,会计核算可以不考虑应计收入、应计费用、预收收入、预付费用的存在。但收付实现制不能正确地计算和确定基金的当年收支结余,缺乏合理的收支配比关系。新农合基金应计收入、应计费用、预收收入、预付费用等业务发生频繁,且在收付上有明确的归属期,基金收入和支出存在合理的配比性。由于农民是按年度参加新农合,新农合基金结余率大于15%时可对住院费用较大的参合农民进行二次补偿(凤庆县一般针对新农合第一次补偿后自付金额为1000元以上的农民)。在收付实现制原则下,以当年实际收到资金确认收入,以实际支付资金确认支出,很可能会导致基金收支不配比,结余不准确,不利于新农合制度的平稳运行。而且,在新农合运行过程中,在永续经营的前提下,经办机构每时每刻都在对医疗机构形成实实在在的债务。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中,所有往来款项都只通过“暂收款”和“暂付款”科目来核算,不能准确地反映经济事项。例如,按照我们凤庆县合管办的财务管理制度,各定点医疗机构和乡镇合管办上报的核销数据,先由县合管办的审核员、负责人审核后,还要由县卫生局局长签字后方可付款。但有时到了月底局长出差未归,签不了字就付不了款。按收付实现制的原则,我们当月未付款就未支出,但事实上,一个月不支出一分钱又是不合理的。我们在实际账务处理中,还是先做支出;会计分录应该是借方“统筹基金支出”,贷方“应付账款”;但由于现行会计制度中没有“应付账款”科目,我们只能做借方“统筹基金支出”,贷方“暂收款”,这与实际经济业务是不相符的。

2.个别会计科目名称不符合实际,例如“缴存省级风险基金”。一般情况下,新农合基金是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的,而新农合风险基金是以州(市)为单位进行统筹的。比如临沧市,每年年底各县新农合经办机构按比例提取风险基金后,由县财政局从新农合财政专户直接汇市财政局新农合风险基金专户,并不是汇省财政厅。因此,“缴存省级风险基金”会计科目名称不符合实际。

二、建议措施

1.改收付实现制为权责发生制,取消“暂收款”、“暂付款”科目,增设“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科目。具体做法:(1)当年预收下年农民参合费,及上级财政预拨下年配套资金时,借“收入户存款”或“财政专户存款”(不设收入户的县),贷“预收账款”,下设明细科目。下年1月初,将预收账款转收入,即借“预收账款”,根据“预收账款”各明细科目余额,分别贷“农民个人缴费收入”、“农村医疗救助资助收入”、“集体扶持收入”、“政府资助收入”。(2)实行预付款给定点医疗机构的县,预付款项时,借“预付账款”,贷“支出户存款”或“财政专户存款”(不设支出户的县)。待实际核销支出时,借“统筹基金支出”或“家庭账户基金支出”,贷“预付账款”。(3)当年参合费收缴完毕,按实际参合人数及文件规定上级财政应配套人均资金数,计算出上级财政应配套合计资金数,借“应收账款”,贷“政府资助收入”。待实际收到资金,借“财政专户存款”,贷“应收账款”。(4)月末或年末,因受审批或公示时间的影响,总有一些款项不能如期拨付,在权责发生制的情况下,就可以借“统筹基金支出”或“家庭账户基金支出”,贷“应付账款”。待实际支付时,借“应付账款”,贷“支出户存款”或“财政专户存款”(不设支出户的县)。(5)其他未提及的科目,核算方法不变。由于权责发生制强化了收支的配比和时间上的归属关系,更加符合新农合基金运行目标和管理要求,可以有效防止基金收支大起大落和参合农民受益不公平。

第3篇: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铁路施工企业人员的工作本身是一种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职工心理上的紧张和疲劳,长此以往,就会造成铁路施工企业人员的心理压力过大。一旦职工的心理压力没有一个合适的途径去释放和调整,那么就会引发其情绪上的不安和烦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铁路施工企业人员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繁重,这种形势给职工的心理造成了巨大影响,甚至会引起一部分职工的心理崩溃,管理部门应该对此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铁路企业对于职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具有普遍性、各异性以及长期性。虽然心理健康的管理工作具有普遍性,但针对不同的铁路施工人员还是会表现出各异性。由于每个职工在不同的时期以及不同的工作环境的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倾向,而不同年龄段、接受教育水平不同的职工也会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心理健康的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需要因人而异,针对每一部门铁路施工人员的性格特征或者是其工作内容、工作性质的不同,产生的心理压力大小、原因都不同,应该分别制定不同的心理健康管理制度。心理健康的管理工作不能是临时的、短期的,它需要长期坚持并且不断调整管理工作的方向。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每个时期职工们表现出的精神状态与工作热情,定期地、长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地对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修正职工的工作态度。

2铁路施工人员的心理健康

对于铁路安全管理的重要影响实际上,有许多基层的领导还是忽视了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尽管这些领导都意识到了铁路安全的重要性,却没有理清职工的心理健康对于铁路安全管理的内在影响。从根本上来说,铁路安全的管理还是由铁路施工企业人员来完成的,因此,加强职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实际上就是在提升整个铁路系统的安全方面的管理质量。对于铁路施工企业人员来说,一旦其心理过度紧张或者过于疲劳,直接就会导致其注意力的不集中,事故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这就对铁路安全造成了威胁。铁路施工人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一些要求较高的岗位来说更是需要职工在工作时保持专注和稳定性。同时,铁路施工企业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铁路安全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人的心理健康处于一个良好的情况下,那在工作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一个注意力相对集中的状态,对于工作相关事宜的发展判断也会较为准确。而对于铁路施工建设来说,要求铁路施工企业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认真谨慎、一丝不苟,同时,也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和标准来完成。因此,加强铁路职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对于铁路的安全性管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3铁路施工人员心理健康管理的主要途径

铁路施工企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管理既能够解决职工的心理问题,同时也能够为企业营造一个和谐的、良好的工作氛围。而对于铁路工作来说,除了要推动自身不断发展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和创造经济效益,最基本的是保障铁路安全。因此,加强职工的心理健康管理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3.1把握职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方向铁路施工企业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整体,因此,企业的管理工作也包括了多个方面,职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作为铁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心理健康工作不能是盲目的,也不能是一概而论的。由于心理健康工作本身具有各异性的特点,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要有针对性,这种针对性并不是指针对某个职工,而是针对某一种不良现象或是一种普遍的不良心理倾向。因此,要求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的领导自身必须正面、积极,能够与时俱进。这样的领导才能够准确地把握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方向,更好地在工作岗位发挥其作用。另外,在工作方法上也要与时俱进。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人们心中是十分刻板的,并且,铁路企业施工人员长期处于高压、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紧张的氛围可能反而使铁路施工人员心理上出现抵触情绪。新时代下,对铁路施工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也要进行改革、创新,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趣味性的、生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法,让这种心理辅导成为铁路施工人员繁重的工作之余一种休闲、放松的渠道,从而乐于接受这种心理健康教育。

3.2掌握大多数职工的心理健康情况心理健康工作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要求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在铁路施工企业中的进行必须遵照大多数职工的意愿,了解大多数职工的心理健康情况,掌握并把握大多数人的心理倾向。只有掌握了大多数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其“心理亚健康”形成的原因,了解基层铁路施工人员的心理问题所在,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去处理问题,修正其错误的心理倾向,以保障铁路事业的安全运行。

第4篇: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完善管理制度;后勤文化;管理效能

学校后勤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管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现实工作中,学校后勤管理体制与现行的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还是具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在体制上,后勤系统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纵向封闭型”,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编制模式;在管理方法上,采取的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方法;在效率上,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率的问题。如此等等,制约和影响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展开。

一、完善管理制度,发挥管理、服务的育人功能

要提高管理效能,就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在制度建设上,要从人、财、物方面建立健全一套比较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在管人方面,要对各岗位人员都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和奖惩制度,明确学校校长是饮食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食堂管理员、学生管理员和班主任是直接责任人,明确了饮食卫生安全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在第一时间上报和处理,尽量减少事故和避免事态扩大,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和影响。在管财方面,制定《财务管理规定》;在物资及校园管理方面,针对学校特点,制定《房产管理制度》《校产管理制度》《校园管理规定》《基建管理制度》《学生食堂食品购买、仓储、管理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等,学校坚持实施定点购买粮食制度,做到质量合格、手续完备。将各种制度汇编成册,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讲,让大家从“严、勤、规范、热忱”等方面结合各自的岗位特点创造性地工作。

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既激发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又为提高后勤人员自身素质起到导向作用,促进了后勤工作的规范化,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管理有章法,从而提高了后勤工作的效率。

二、创立和谐的后勤文化,增强后勤的向心力、凝聚力

要建立一支良好的后勤人员队伍,不断提高现有人员素质以适应学校后勤工作的需要十分重要。强化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使他们增强服务观念,明确服务宗旨,这是搞好后勤工作的根本。

一是要注重思想教育,提高员工素质。后勤工作琐碎、繁杂,为一些人所不屑。有的后勤人员认为后勤工作是伺候人,低人一等,有自卑思想,对此,要从几方面做职工思想工作:首先,要有从“小事”做起的思想,“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求员工认识到事虽小,却有关服务大局;其次,要有做好“小事”的耐心、诚心和决心,平衡心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佳绩。要潜心研究,制定策略,掌握运作规律,提高技术水平,在“小事”中发挥才智。实践证明,后勤员工的道德水准和职业道德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是要注重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后勤工作由于特性所限,劳动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工作单调琐碎,由此给员工带来较重的心理压力。要善于运用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册、节日聚会、张贴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引导员工重视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卫生,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服务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服务活动,有利于对师生和后勤员工产生影响,营造和谐、文明的后勤服务环境。可以结合食堂工作的实际,在认真执行《食堂管理细则》的前提下,开展各种形式的“比、学、赶、帮”活动。通过活动,可以造就一大批优秀职工脱颖而出,形成一个和谐、团结、战斗力强的后勤集体。

另外,通过开展个别谈心、对话交流等形式,使后勤人员正确认识自身工作的意义,增强光荣感、责任感,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后勤人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升学校后勤管理效能

学校后勤服务要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改革原有不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的陈规旧习,而且要不断进行大胆创新,这就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加强后勤服务的监督管理力度,不断提升学校后勤管理效能。

一是让广大师生享受到优质的后勤服务。学校后勤服务一直以来都是由学校举办,食堂等办得好坏,学生是没有选择余地的。所以不少后勤服务人员缺少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缺少把后勤服务办得更好的压力和动力,学校后勤服务已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后,广大师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师生们就可以享受更好的后勤服务。

二是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和卫生安全。食堂、超市、学生公寓等后勤服务是学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校师生人数众多,一旦出现侵害师生合法权益或群体性的食物中毒等问题,影响面之广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学校后勤服务既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又要加强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师生的安全。

第5篇: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开展“平安校园”建设,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学校的稳定,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建设“平安福清”作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的广泛宣传,制度完善,强化责任,落实措施等,确保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校园的稳定,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实际行动为“平安福清”的建设作出贡献。

三、工作重点

(一)广泛宣传,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是新形势下学校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举措。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班队课、晨会课集中讲解,并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等途径广泛宣传,使广大师生明确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要求以及安全防范知识等。加强与东瀚派出所的联系和沟通,共同推进少年法律学校的建设,切实提高师生遵纪守法的观念。积极引导和教育师生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二)加强教育,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重点是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师生的安全防护和卫生常识教育,交通法律及常识教育。要注意防电、防水、防火、防毒及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学习。注重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三)完善制度,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结合学校实际和创建平安校园的工作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完善安全和卫生管理制度,诸如,学生校内外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设施定期检查制度、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大型活动审批制度、流行病预防隔离制度、治理周边环境制度,使得相关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在实际工作中依章办事,狠抓落实。

(四)排查隐患,安全工作防患未然。

为确保师生安全,按照上级要求全面排查安全和卫生隐患。对学校存在的安全和卫生隐患要进行全面深入的排查,逐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针对我校实际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排查:1.危房、危墙、护栏、阳台、窗户等基础设施。2.用电设施。3.师生的交通行为。4.师生饮食卫生。5.学生课外活动,上下楼梯。6.环境卫生。7.消防安全。8.专用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等)。9.教育不当造成的隐患。10、体育设施等。对以上隐患排查情况均要有专人负责督促整顿,确保各项安全防患于未然。

(五)协调关系,加强周边环境治理。

学校将尽全力协调与镇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学校周边村、组与村民的关系,争取他们多方面的支持。严厉打击破坏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人和事,依法治理周边环境,严禁校门口设摊。同时,注重协调与全体家长之间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积极开展“学生远离网吧”的活动,建立和完善联控联防的长效机制,确保校园的安定稳定,努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进行。

(六)加强指导,促进师生心理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心理咨询辅导室,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与服务,着力帮助全体师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师生,要及时有效地提供心理援助和帮助。通过心理辅导,及时发现行为偏差生的情况,及时建立帮教机制和帮教档案,通过实行多种途径,做好“行为不良”学生的转化工作,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七)扶贫帮困,关爱每一个贫困生。

学校要真正从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才和成长出发,关心爱护贫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严格使用“扶贫助学基金”制度,并通过社会资助等多渠道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八)加强领导,创建工作常抓不懈。

为切实加强对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领导小组(见附页),由校长任

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其他行政人员等为成员。负责对本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查。并且分工负责有关工作,责任到人。使得学校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抓出成效。四、工作要求

加强学校对安全工作的管理指导、督促,明确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课任老师、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的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与教职工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与家长和学生签订安全管理协议书,加大督查力度。同时,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失职,或教育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要从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创建工作落实到位。

五、主要工作措施

1、成立创建“平安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出切合学校实际的活动方案。

2、召开师生动员会,部署创“平安校园”活动的各项工作。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

3、以家长会、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

4、对岗位职责和学校安全工作制度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查,查漏补缺。

5、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校内外现存的安全隐患和学生中存在的违纪违规现象,突出重点,制定防范措施。

6、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通过召开主题班队会,演讲、征文等比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安全守纪的品质。

7、充分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加强警校联系,邀请东瀚派出所民警组织开展法制和交通安全教育讲座,对师生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形成合力,增强师生及家长的法制观念、安全意识,增强师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8、利用安全宣传教育,抓实“关注学生饮食卫生,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健全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咨询,增强学生调控自我的能力。

9、针对现状,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督查制度,加强学校各环节的安全工作,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做好学校内外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学校和师生的安全。

10、加强对校舍安全的检查,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加强对门卫人员的责任性教育,规范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重视校舍的安全问题和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

11、结合争创文明办公室活动,切实加强学校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场地和设施,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研究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方法。

第6篇: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心理档案企业管理人力资源

世界经济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快速发展,给员工带来更多更高的要求,员工心理上的压力、焦虑、抑郁和厌倦日益加重。员工心理上的这些不良状态,不仅会影响员工生理上的健康,而且也会直接对企业的创造力、团队协作、决策和领导力产生影响。对企业来说这些不良的影响都会导致员工工作效率的降低、工作失误的增加、沟通不畅、同事间关系紧张,人才流失,企业的运营效率低和整体业绩差等现象的发生。

如何管理员工心理和情绪上的不良状态,是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新难题。建立员工心理档案,及时掌握员工心理状态,加以正确引导和管理,不愧为解决员工心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建立员工心理档案的必要性

员工心理档案是员工心理状况发展的动态客观记录,它能科学真实地反映和记录员工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心理测试量表,以问卷、谈话、咨询等多种方式来客观、综合地记录每个员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资料,对于企业开发、使用、管理员工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指导意义,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一)员工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实现真正的人本管理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心理测量,建立员工心理档案可以帮助企业和员工全面地了解员工本人,以便在管理过程中与员工进行切实地沟通,这样就可以使员工充分地参与到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真正地实现人本管理,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二)企业员工心理档案的建立节省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

通过心理测评建立员工的心理档案,可以帮助企业和员工本人比较快速和有效地发现员工自身不易觉察的、较深层次的价值观、态度、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品质、内驱力,了解员工的工作风格和工作愿望。这样,企业就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培训、考核、提升、配置相应的人员,做到人员配置与岗位相适应。节省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时间和成本,有利于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三)企业员工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塑造

通过心理测量建立的员工心理档案向企业提供员工个人的价值观和个性品质。这样有助于企业对员工的了解,更好的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顺畅沟通,对员工的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引导,使之与企业的文化理念相吻合,提高企业员工的士气,塑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型的组织文化氛围。

(四)企业员工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防治员工的心理隐患

心理档案的建立,使得企业可以及时地掌握员工的心理状态,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预防上,防患于未然,并根据个体的不同特点引导其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同时使员工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好的面对企业进行业务重组、并购、裁员而带来的心理危机和压力。

(五)企业员工心理档案的建立体现出企业多样化的薪酬福利体系

现代社会更提倡精神领域的回报。把为每个员工建立心理档案做为一项福利,适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要求,体现真正公正。

由此可见,员工心理档案的建立对企业增强本身的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企业员工心理档案管理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尽管在国内有一些企业已经建立了员工心理档案,但数目尚少。而且在这些已建立员工心理档案的企业中,心理档案的管理工作开展得并不特别顺利,心理档案也没有充分发挥其在企业经营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总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对心理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大多数企业目前还没有重视员工的心理问题,或者意识到了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企业认为对员工的激励主要应该从物质方面着手,对员工的管理也应从制度和规章上抓。也有的企业意识到员工的心理问题对企业的影响,但仅仅采用健康讲座单一的形式来进行管理,很少有企业建立员工心理档案,这种观念显然是片面的。

(二)心理档案的内容不全面,过于陈旧

从一些已经建立了的员工心理档案的企业来看,心理档案记载的只是一些个人自然情况及家庭、亲属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而反映员工心理状态的性格、气质、态度、价值观等深层的内容并未体现。另外企业建立心理档案后就未对其资料随时更新,使其不能反映出员工真实的心理的变化,无法成为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的依据。

(三)心理档案建立的手段过于单一

企业员工心理档案的建立单纯地依赖个体自行填写或简单的调查问卷方式。一般都是在新员工入职时填相关资料表格,或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这样获得的心理状况资料不够全面、真实。

(四)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心理档案内容中,有些涉及个人的隐私,有些涉及到敏感人际关系,有些是个人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记录,有些甚至会造成消极的心理暗示效应等,这些都不适宜公开。管理制度的缺乏使得员工对心理档案是否能被保密存在着后顾之忧,所以心理档案内容的真实性较低。

(五)建档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

在企业里,心理档案的建档人员除了应具备心理学、心理测量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外,也应懂得一定的档案学专业知识,但目前很少有企业的劳资人员具备这样的素质,这样也使的心理档案的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大打折扣。

上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心理档案充分发挥作用的瓶颈,急需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改进。

三、企业员工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措施

(一)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档案的建立

员工是企业的最大资产。在现今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企业的领导应当真正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在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

要防患于未然,别等到问题出现再亡羊补牢,而要在日常就注意平衡员工的工作和生活。

(二)动态的管理员工的心理档案

员工心理档案的建立应利用多种方法,资料信息的收集也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手段。可采用先进的心理测量量表以及计算机辅助软件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员工心理素质进行测评。心理档案系统应在员工入职时建立,跟踪员工的心理变化,及时的更新员工的心理档案内容,准确的反应员工的心理状态,使员工的心理档案活起来。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企业应安排责任心强、保密性好的人员管理员工的心理档案。对这些人员或选出去进修,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或聘请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作为企业员工心理咨询顾问,或组织团队去比较有经验的院校、企业进行学习交流。此外也可以引进一些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较高水准的人才来从事员工心理档案的管理工作。

(四)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聘请相关专家制订员工心理档案管理工作条例,对于员工心理档案的建立意义、建立的原则、建立的目的以及保密问题都要作出详细的规定,对于违反档案管理制度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使得做任何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美国的一项数据表明,在员工心理援助项目上投资1美元,可以得到5到7美元的回报。在中国虽然还没有这样明确的数据及研究表明某种员工心理管理项目的效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企业越早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就会越早获得积极的回报。为企业员工建立心理档案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是一项新型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仅关系到企业经营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企业应及早的认识到这一点,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参考文献:

[1]李丽.建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档案.经营与管理,2012(6):37-38.

第7篇: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

1.有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信息量的增多,学生承受的各种压力在加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在增多,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能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心理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还能总结出大学生群体在心理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大量客观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措施,有效地帮助学生,以保证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有助于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提倡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使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点、心理需求、学习心理等,为教师科学地管理和教育提供直接的依据,从而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改善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处于个性心理趋于成熟阶段的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却远未成熟。由于自我认识能力的局限,个人通常很难全面、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自我。通过建立心理档案的过程,可以让大学生利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客观地认识、评价和把握自己。由于大学生心理档案记录了不同时期学生各项心理测试数据及其评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历史记录,为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动态的监测手段,它是每一个大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大学生可以通过心理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时,就可以积极寻求心理援助和心理咨询,进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善自我个性,预防心理疾病。

二、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心理档案一般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1.学生基本情况

主要收集一些背景资料,以帮助教师深入分析学生心理,正确诊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人简介、身体状况、家庭生活状况、家族是否有精神方面疾病史,学习生活情况、对学生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

2.个性心理特征情况

指学生的人格、气质类型、需要动机、意志品质、性格特征、情绪情感、态度等,具体施测工具主要利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人格测验》(EPQ)等。

3.心理健康状况

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测定,有无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程度如何。可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来测量。

4.学习心理分析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动机、意志力、考试心理、学习困难的诊断,学习认知因素分析、学习动力状况分析、学习社会因素分析,怎样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等。

5.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分析

主要是指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的诊断,分析其适合从事哪一类工作,从而为学生做升学就业指导。一方面可根据量表测得的结果来提出建议,如《职业能力自评量表》《霍兰德职业适应性测验》;另一方面,则可根据其能力、兴趣、气质特点等来指导职业选择。

6.心理咨询记录

对前来心理咨询的学生,应记录每次咨询的日期、主诉内容、观察印象、交谈情况、心理问题的性质、咨询措施及效果评价、反馈信息等。

以上是学生心理档案的一般内容,在建立心理档案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除学生基本情况外,其余的都需要不断更新,一般一年更新一次。

三、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要注意的问题

1.培训施测人员

主持测试者最好是身份“中立”的专业人员,而不是学校的管理者,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实话实说”。施测人员事先应经过严格培训,必须具有实际操作心理测验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接受严格、系统的心理测验专业训练,熟悉有关测验的内容、适用范围、测验程序、指导语和记分方法等。

2.选择合适量表

量表的选择首先必须符合测验的目的。由于每一个测验都有其特殊的用途和使用范围,所以施测者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用不同的测验,而不能只是根据量表的名称盲目选择测验;同时还要考虑该量表是否经过了标准化,它的信度、效度如何,常模样本是否符合你的测试对象,常模资料是否太久而失效等等。

3.消除心理顾虑

心理测验至少应在新生开学三个星期后进行,这是由于学生初到陌生环境,易产生胆怯心理,新生刚入学时都会有自我防范意识,测评很容易失真,主要表现为在测评中不敢说实话。大多数学生对心理普查的目的没有正确的认识,对真实表达顾虑重重。因此,在正式施测前要对被试者进行10分钟的心理测量的意义等的讲解。还要告诉学生测试结果不影响学生的评优、入党等,也不会记入学籍档案,尽量消除学生的顾虑,从而认真、客观地回答问题。

4.科学解释结果

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测验上的分数,都是他的遗传特征、测验前的学习与经验以及测验情境的函数,这些因素都会对测验成绩有所影响,使测验产生误差,从而影响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对测验结果的解释与使用就要慎重。不能用绝对化的态度来对待,要以整体而不是孤立的观点来解释结果,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测验结果。心理测验结果只是提供了了解大学生心理状态的一个参考依据,而不是唯一依据,还必须结合其他方式收集的材料综合考虑。

四、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和使用

加强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水平,有助于充分发挥心理档案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档案的教育与辅导作用。

1.明确管理机构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必须明确管理机构和专人负责,通常应由学校的心理教育机构负责建立和管理。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与一般的档案管理有所不同,它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懂得档案知识,又要懂得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缺乏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即使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也很容易流于形式,失去应用价值。

2.健全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心理档案工作的前提,为了做到严格规范、管理有序,负责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机构必须制定心理档案的管理制度。

第一,岗位工作制度。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人员要忠于职守、熟悉业务、掌握政策、坚持原则、严格把关、保守秘密、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学生心理档案材料的管理工作,对心理档案管理的分工、收集、整理、供阅、保管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并落实责任措施。

第二,保密制度。大学生心理档案不同于学籍档案等,其档案资料中涉及学生隐私的内容必须保密,除经本人同意和特殊情况外,他人不得随意翻阅,否则会对学生特别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保密机制,强化档案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保密意识和职业道德,只要是学生不愿意公开的、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和违反心理咨询工作原则的心理档案内容必须严格保密。当然,保密的心理档案内容也要有层次性,对有些心理档案的内容就没有必要作严格的保密,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等。

同时也需规定保密例外,即当学生的现状危及其个人身心健康、生命安全或他人人身、财产安全,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时,其个人心理档案资料允许向有关个人和组织提供。

第三,查阅制度。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资料不得随意外借或查阅,只有出于科学研究和帮助学生的需要时,才可以将档案让有关人员了解,但必须履行一定的查阅手续,并严格遵守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阅、批注、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未经专业人员和相关学生的同意,不得擅自拍摄、复制档案内容。学生对自己的心理档案有知情权,学生要求查看自己的档案时,管理人员要满足其要求,并对档案内容给予科学的解释,帮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测试结果。

第四,重点预防和监测制度。以保证有心理问题学生的状况被随时得到关注和监控,对特殊个体实行重点预防和监测。

3.定期更新内容

心理档案是一个动态档案,也是一个发展的档案,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不断丰富其功能。应不断优化心理档案的更新机制,大学生心理档案不是一次性的心理调查结果的历史记录,学生的心理状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记录往往不能反应学生现时的心理实际。为此,要对建立的心理档案进行动态管理、持续跟踪,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认真做好档案内容与形式的更新,应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补充或完善,平时要根据对有心理问题学生辅导情况的追踪,及时了解其心理状况,及时更新档案中的资料。

4.加强研究应用

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价值,其核心在于为学生教育管理和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不能束之高阁,只有在正确、有效的使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所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关键是如何加大对这些档案资源的利用力度。因此,专业人员应对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进行分析,找出共性和个性问题,研究明确教育对策,并在学生心理档案的相应栏目中记载教育辅导建议,以提高心理档案的育人功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根据全院学生的宏观心理状况进行科学的学生管理决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管理效率;在教学上,可以根据班级的学生性格特征、兴趣分布等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根据全院学生的人格特征、身心状况等选择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和内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

第8篇: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5―0025―01

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实施道德教育,应加强对道德建设的认识并协调社会、家庭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要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原则,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对象,事事都是德育资源,处处都有德育工作”的理念,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来抓,不断拓宽渠道、挖掘资源、创新机制,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可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情感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兴盛。班主任在班会上采取让学生观看先进人物、英雄人物事迹的教学片,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白任何事情都要从小事做起,只要认真过好每一天,学好每一门知识,自觉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现实,关心身边的人,才能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健全德育管理制度

1. 政教处要制定各种方案、细则、办法,建立并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档案,学生德育成绩考核档案以及各种记录等,成立学生家长委员会、学生家长常务委员会,以多渠道、多项措施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从而完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日趋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

2. 实行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管理体制。学校德育工作能否有效得以实施,领导是关键。提高德育领导队伍的整体水平,以师德、德育管理、观念转变、德育操作能力为抓手,切实提高德育领导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

3. 选配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形成班主任聘任、培训、考核、评优等制度。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班主任素质高低及其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学校选配班主任老师应坚持政治思想素质高,教学业务能力强这两个原则,并在日常班级管理考核中不断地完善班级管理考核细则和班主任量化考核细则,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优秀班主任评选细则和先进班集体评选细则。

4. 严格师德考核,建立奖惩机制。学校通过学生、家长、社会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师德测评,根据教职工量化考核方案对教职工进行实绩考核。

5. 重视并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师以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网络学习为主要形式。逐步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专业能力强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6. 使团队活动制度化,充分发挥团员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对团员及入团积极分子的定期的团校培训,来提高全体团员的思想素质,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不断增强团员的先锋意识。

三、让德育进课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把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达到“以心育人”的目的。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备入教案,尤其是政治课教师,把学生的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遵纪守法,积极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努力争做一名文明、优秀的中学生。

选派优秀公安干警或其他司法人员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保证每学期到校上法制教育课;为全校师生做一次法律知识讲座,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提高师生遵纪守法、护法的能力。

第9篇: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班级管理制度规章包括班级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班委选举与分工制度,甚至包括寝室公约等班级成员一致达成并共同遵守的管理模式。班级管理制度规章的实施与创新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不断加强跨年级跨班级甚至跨学院的班级间的交流。在交流中创新制度实施办法,撤出不符当前班级建设需要的制度,不断更新新的推动班级成长的规章制度。在交流中发挥先进班级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积极建设班级的正能量。

(2)班级激励制度的持续完善。对于以往评选先进班级等积极有效的激励制度要坚持开展和实施下去,同时不断拓展新的激励制度的建设,如通过班级风采大赛来推动各班级间成果的相互展示和共同品鉴,班级工作的良好推动需要不断的激励,给予正面肯定才能有效推动班级建设的良性发展。

(3)加强班委培训制度的细化和常态化。建构大学班级授权管理模式,然后把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职权部分授予给班干部,通过参加班级的重要事务和例外事项管理,以及保持对学生的激励和与学生的沟通。开展年级班委培训制度,尤其是刚刚走上班委岗位的同学们,热情高涨却不知何处下手,针对这种现实需要,我们要给班委开展岗前培训,包括班委的职责和要求,班级管理的技巧与方法,班级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等。同时,要对各类班委开展横向培训,所有班长的横向交流与培训,各班心理委员、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的分类培训与交流。

2班级凝聚力建设的新探索

班级凝聚力是指班级对全班学生的吸引力,全班学生对班级的向心力,以及班级学生之间的相互吸引。一个班级如果失去了凝聚力,就不可能完成班级本身赋予的任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班级凝聚力建设的新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辅导员在班级建设和学生培养中倾注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求辅导员在班级凝聚力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魅力,掌握管理艺术,寓教于乐,与学生的水融中实现凝聚力建设和管理目标。

(2)班级凝聚力建设的最佳实现途径即班级活动,当前大学生活动丰富多彩,但是,这些学生活动是否实现了班级凝聚力建设的需要要求我们在精彩纷呈的活动中予以甄别和遴选。为班级荣誉感而战的集体活动更能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建设。实践证明,辅导员需要有效的引导班级学生有组织的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来达到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管理目标。

(3)明确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有一个共同愿景,搞好班级工作,做出班级成果,争取成为先进班级。在团队运作过程中要抓住四个关键词:分享、分担、合作、创新!

(4)作为这个团队的“领头雁”的辅导员要全力付出,加强沟通,不断创新管理办法,形成团结在辅导员周围的牢固班委集体,同心协力去实现团队目标。在班级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团队成员要认识到每一个问题的应对都是我们成长的契机,要淡定沉稳地面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讨论有民主也有集中,集思广益,用团队的力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共同愿景。

3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特殊学生群体关注中的新运用

班级特殊群体包括贫困生、单亲家庭学生、身体有缺陷或者患病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降级或者休学后复学的学生等。这一类群体之所以被称为班级特殊群体,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这是一个极易遭遇心理健康问题的群体。因此,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运用到班级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关注工作中去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关注班级特殊学生群体时,充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技巧和知识,给予这类群体充分的关怀与关注,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运用到谈心谈话的工作中去,通过和班级特殊群体学生的交流谈心实现关注的目的。同时,辅导员在关注这类特殊学生群体时,要及时传达国家以及学校关于特殊群体的针对性政策和方针,如:少数民族政策、帮扶贫困生政策等等,在贯彻落实政策方针的过程中解决这类群体学生的后顾之忧,达到关注的目的。另外,心理咨询的技术技巧在特殊群体关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辅导员需要加强自身心理咨询技巧的培养和培训,不断提升自身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救助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参加学校和相关部门这方面的培训和活动,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在实践、认识、再实践、新认识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才能在关注班级特殊学生群体的工作中游刃有余,举重若轻。

4新媒体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新实践

当前高校的班级组成成员是青年大学生。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时代主题。青年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需与大学生的兴趣需要相一致,才能渗透到青年的学习与工作中去,便于青年学生吸收与接收。基于此来看,新媒体建设在管理大学生这一群时代先锋过程中的运用,可谓应时而生、相得益彰。新媒体的建设在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是抢占青年思想新阵地的有效途径。正如微博在与高校班级管理的互动中形成的文化,可以说微博文化给高校班级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我们不仅要认清微博语境下班级管理的目标、内容和特点,更要规避微博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寻求微博文化下班级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微博等新媒体建设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新运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和创新。

(1)建立班级所属的QQ群、飞信群、微博、微信、人人主页,形成班级宣传委员落实,班长和团支书负责,辅导员监督的新媒体建设机制。保证新媒体建设持续存在和发展,对班级管理产生正面、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2)把新媒体运用到班级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去,使之成为班级对外发声和争取发言权、增加班级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做到活动前有新媒体动员和介绍,活动中有新媒体互动和交流,活动后有新媒体反馈和总结。平时的班级活动与班级感悟,班级同学互动和关怀通过新媒体这个载体一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