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技校 电工基础课 教学改革 抽象枯燥 直观化
技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打破旧的教学观念,改革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直观化是对技校电工基础实施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成合格的技术工人才是改革的目的。
一、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弊端
电工基础课是电工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很强,而且相对来说有些抽象。对于刚刚接触电工理论的中技学生而言,如何将难懂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讲得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的兴趣,一直是教师颇费脑筋的问题。
现在,电工基础课程有些概念过于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万事开头难,只有头开好了,学生觉得好学、好玩,才会慢慢喜欢这门课程,故课本上有些概念没必要说得那么专业。毕竟,中技学生主要是以实习为主不是搞研究,对于理论课的内容,只要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把它消化吸收就可以了。
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种设想
笔者以第一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内容谈谈教学改革问题。
1.关于§1-2电流
电流这个概念,课本上是这样说的,“电荷的定向流动称为电流”。课本上的这一定义毫无问题,但是,电荷是微观的东西,说一根导线通电有电荷定向流动形成电流,肉眼是看不见的。如何使抽象的电荷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电流概念的理解呢?我们通过实际电工教学摸索,认为这一章中的多数概念用水来做比喻很恰当,能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电流概念。当然,虽然以水为例讲解电的概念,在道理上有相通的地方,但本质上不同,这一点还应该向学生说明。教师可以对学生解释说:水流的形成是水(分子)的定向流动,同理,电流的形成是电荷的定向流动,这样,用水做对比,学生马上就明白了。之后,趁热打铁,再用水流方向来对电流方向进行类推,也就不难了。再有,电流大小,课本上是这样定义的“一定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的多少”。对于“一定时间”和“导体横截面”学生都能理解,因为不抽象,但对于“电荷量”即电量的理解,有点费劲。电量,顾名思义,电荷的数量,但是,它看不见,1库仑电量怎样理解呢?若以水流大小为例,单位时间内通过水管横截面的水量叫水流大小或水流强度。这里,水管比喻为导体,水量比喻为电量,则这样之后,也能加深对电流大小的理解。
2.关于§1-3电压与电位
“电压”的概念,课本上是这样说的,“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称为两点间的电压”。我们觉得,没必要这样去对学生讲,只需这样去讲,“水压是对水(分子)的压力,而电压是对电荷的压力”就可以了。
对于“电位”概念的理解,课本是这样说的,“如果在电路中任选一点为参考点,那么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到参考点之间的电压”。电位这个概念比电压更难理解。 我们仍然以水位为例,通过以水位参考点的不同,某点水位高度值也发生变化,让学生理解电位的概念。比如,若以地面为参考点,a点水位为5米,b点水位为2米,若以地面以上5米为参考点,则a点水位为0米,b点水位为-3米;若以地面以下5米为参考点,则a点水位为10米,b点水位为7米。在这里,由于水位参考点选取的不同,各点水位值也发生了变化,并且有正水位、零水位、负水位。然后向学生说明,电位的概念和水位有相似之处,在电路中,由于参考点选取的不同,各点电位值也发生变化,并且有正电位、零电位、负电位,这样对比,使学生形象地明白了电位的概念。继续趁热打铁,不管水位的参考点如何变化,任意两点比如a、b之间的水位的压力差值是不变的,总是3米,因为参考点是人为选定的,显然参考点不能影响水位的压力差值,进而也形象地说明了电压与电位差的关系即任意两点电(水)压等于两点之间的电(水)位差。
3.关于§1-4电动势
“电动势”,课本上是这样说的,“在电源内部,电源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移动到正极所做的功叫做电源的电动势”。我们是这样给学生解释的,水在自然压力即重力下,由高水位处流向低水位,若想由低水位处流向高水位,必须借助于外力。同理,正电荷在电压的作用下,由高电位流向低电位,若想由低电位流向高电位,必须借助于外力即电源力才能实现,即“电荷”在电源力作用下有从高电位运“动”到低电位的趋“势”简称电动势。这样,学生也好理解一些。
4.关于§1-6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内容如下:对于不含电源电路,当在电阻两端加上电压时,电阻中就有电流流过,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对于该定律,我们可采用的启发式和对比式方法教学。水流是由于水(分子)的定向流动,那么,为什么水要定向流动,因为受到了压力才定向流动;那么,为什么必须施加压力才能让水定向流动呢,因为水受到了阻力;(最后总结)显然水流大小与水压成正比,而与水受到的阻力成反比。对比,则电流是由于电荷的定向流动,那么,为什么电荷要定向流动,因为受到了压力即电压才定向流动;那么,为什么必须施加电压才能让电荷定向流动呢,因为电荷受到了阻力即电阻;最后总结,显然电流大小与电压成正比,而与电荷受到的阻力即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这样,一步一步地把欧姆定律明白地讲了出来,学生也很容易接受,之后,再理论联系实际,马上再通过一个实验来验证欧姆定律,最终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这个重要定律。
5.关于§1-8电功与电功率
关于电功的概念,我们不用采取课本上的推导讲解,可以采取拟人化,即将电荷比喻为人。我们知道,人干活,显然人多,力气大,时间长,干的活多,不妨理解为做功;同理,电荷干活的时候,在电压(力)作用下,电荷运动干活做功,显然电压力(U)越大,电荷越多即I,时间t越长,电荷干活做功越多,从而推出电功W的定义电功多少与电压U、电流I、时间t成正比,即W=UIt。再通过欧姆定律推出W=I2Rt=(U2/R)t,电功概念理解之后,电功率就好理解了,由于人干活的效率与时间成反比。同理,电功率就是电荷干活的效率,故也应与时间成反比,则电功率P=UI=I2R=U2/R。
论文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的全面提升对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初等教育专业作为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阵地,理应透彻解读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训练和实践,为基础教育输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型小学教师。
高等院校开设的初等教育专业现已成为培养小学教师的主要阵地,但由于各高校开设此专业时间不长,要么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的教学模式影响,要么照搬高等师范院校其他专业的学生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均未能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尤其是教学技能课程的缺席直接影响到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水平。
一、新课程改革促生崭新的小学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于2001年秋季在全国27个省市38个实验区展开,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核心理念的指引下,小学课堂悄然发生了改变,教师按部就班的讲解少了,师生共同讨论的交流多了;唯一固定的问答少了,丰富多彩的答案多了;抄写背诵的作业少了,拓展的课外阅读多了;局限在课堂的思考分析少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多了……朗朗书声悦耳动听,课堂活动新颖活泼,师生交流平等融洽。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可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技能娴熟的教师可以游刃有余的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各种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气氛活跃而井然有序;教学技能欠缺的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却往往受备课教案束缚,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反映而又被组织课堂纪律所困扰。诚然,教学经验的积累可以促进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然而教学技能的掌握却不能依赖于教学时间的增长。无论职前还是职后,都需要教学技能训练。
二、小学课堂提升对师范生教学技能要求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的复杂的教学动作系统。它既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一定方式经多次练习,使教学活动方式的基本成分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1]原国家教委1992年印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中,把教学技能定为教师的职业技能,要求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积极、自觉、主动地进行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掌握教师职业基本技能。”把具备教师职业技能作为师范生从师任教的基本素质。
师范生在校期间接受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主要包括课堂导入、提问、讲解、板书、演示和结束等技能。新课程改革促生了崭新的小学课堂教学,相应的也就提高了对教师教学技能掌握的标准和要求,还要求教师应具有:设计教学问题情境的技能,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技能,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技能和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2]
三、初等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课程教学改革
初等教育专业针对性培养小学教师,大学学历的小学教师应具有较宽厚的文化科学知识,全面系统的教育理论修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和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小学多门课程的教学和开发,同时在某一学科方向上有所专长。[3]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技能课程主要依托于学科教学法课程,例如,初等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开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内容包括小学语文课程理论和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两大板块。小学课程涉及的知识深度和难度都不大,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因此,针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新变化,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课程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顺应师范生的学习需求。
1、课程理念先行,透彻解读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性纲领文件,只有透彻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掌握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上出新意和特色来。所以,必须把课程理论的学习放在首位,理念先行,从思想上全面认识小学语文课程的新变化和新发展,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
2、教学实录观摩,形象感知真实课堂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的学习虽然是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但是有限的课时无法安排足够的实践环节,主要还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名师大家的精彩课堂教学也多是由授课教师语言转述达成感知传递的,学生对真实的小学语文课堂缺乏整体的感知认识。
在课堂上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小学课堂教学实录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对真实教学课堂缺乏形象感知的问题。例如,在介绍情境创设时,结合情境的特点选取窦桂梅老师《再见了,亲人》的导入教学片断。窦老师从学生切身的生活感受开始,抓住“亲人”这个词语,由“有血缘关系的人是亲人”到“没有血缘关系,但同根同族的炎黄子孙也是亲人”再到“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宗族关系的人也可能是亲人”,图文声影,多感官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朝鲜人民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依依惜别的场景犹如就在眼前,成功的创设出亲人惜别的感人情境。通过观摩教学实录,学生不仅对情境创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有了最直接的整体感受,也知道了如何结合课文寻找情境创设的切入点。
3、微格教学训练,有效查找教学缺陷
师范生初登讲台欠缺的往往不是知识的储备,而是对教学技能的灵活运用。例如,肢体动作频繁,口头语多,语调平淡,说话绕弯子,提问不明确,应变迟缓等等。如果将这些问题放任到真实的教学课堂上,即使是实习生的身份,也会让师范生产生失败感,挫伤他们从教的信心。
利用微格教学训练既可以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检验对教学理论的理解程度,又可以有效查找出每一位师范生身上的教学缺陷,将教学问题留在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问答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许多教学活动的展开都需要学生的参与和配合。对教学技能掌握的优劣关键也是看教师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如何灵活应对和利用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因此,在对师范生进行微格教学训练时,为了营造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以小组为单位,一名学生上台试讲,其他小组成员扮演小学生,尤其是刻意扮演调皮捣蛋的小学生,有意为难试讲的学生,锻炼其在课堂上解决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通过“角色扮演”不仅是锻炼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而且也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质量。
4、课程教育见习,实践提高教学技能
经过多年的教育探索,我院教育科学系建立了稳定的教育见习基地,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有机会深入到小学课堂进行教育见习,使学生能尽早接触小学教师,了解小学生。教育见习分为综合见习和课程见习两种,第二、三学期为综合见习,主要通过教育见习使学生了解小学校教育情况及教改的动向,从中受到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近一步树立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信心。第四学期开设学科教学法课程后,教育见习由专业课教师组织安排见习内容,主要针对教学技能训练布置见习任务,待见习回校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教学试讲,并将试讲成绩纳入课程结业成绩当中。课程教育见习与教学技能课程相结合,在明确的见习任务指引下,师范生通过观摩教学积极思考问题,再配合以模拟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技能的实践水平。
高等师范类院校作为培养小学师资力量的主要基地,必须紧密配合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并合理开发相应课程设置,转变陈旧的教学技能课程教学观念及方式、方法,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小学教师。
【注 释】
[1] 胡淑珍,胡清薇.教学技能观的辨析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2).
关键词:职业教育 计算机基础教育 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速度越来越快,硬件价格不断下降,软件的易用性越来越好,计算机正步入各行各业,成为人们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这就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这种工具。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们就业的竟争力,在这种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各种职业学校的各个专业中普遍开展。
一、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生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差异巨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条件相对较好,入学时已经熟练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技能,而有的学生甚至还没有接触过电脑,这就使得教师处于两难境地,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教学进度和深度,照顾到所有学生。另外,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只是一种“扫盲”式的教育模式,认为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学校的就业率指标的关系不大,特别是在对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教学要求大多是“初步了解”“基本掌握”等。
大多数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课堂上的绝大部分时间是教师一味讲解理论知识和演示操作,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拓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不注意考核方法,多以纯粹的笔试或上机操作的形式完成,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
二、提高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效果的对策
1.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分级教学是解决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差距较大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国家拿出大量专项资金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各个职业学校除了积极在城市招生,也积极地深入偏远农村招生,学生的来源很广。来自城市的学生,由于学习条件相对较好,较早地接触了计算机,部分已较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技能,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对计算机相对陌生。如果不考虑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对所有学生一刀切,要求学生从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熟悉键盘开始,一步步地让学生学习排版、统计、安装软件和搜索信息等内容,必然使一部分学生“挨饿”,或者是想当然地认为所有学生都已具备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直接进行排版、数据统计等学习内容,必然使一部分学生感到吃力。如何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能对所有学生做到较为全面照顾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差异巨大的状况,结合前人的实践经验和问卷调查,分级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种困境。分级教学的主导思想是:在学生入学之后,根据一定的考核标准对所有学生进行考核,结合学生的志愿,将学生编入不同级别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班级,对于成绩好的学生也可准予申请免修。班级级别不同,选用的教材不同,学习的内容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内容,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方面也可以完全不一样,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计算机方面的操作技能。在问卷调查中有80%的被调查者同意入学后进行考试,然后分级,成绩合格的可以申请免修,只有5%的被调查者认为不管大家计算机基础软件的熟练程度如何,大家一起重新学习,重新再学一遍。分级教学得到了大多数学生和教师的认可。
2.合理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使学生学以致用的前提。教学目标应当尽量细化,明确指出每项技能应该达到什么要求,例如,对于汉字录入这项技能,应熟悉键盘,每分种达到80个汉字;办公软件Word排版操作,应能实现指定的图文混排格式。在学生的上机实践活动中,要按循序渐进的原则给学生布置目标明确的练习任务,任务完成后进行严格检查并打分。教学目标不但要细化,而且要与时俱进。
3.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是提高学生技能、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保证。教学计划是一个教学指挥棒,它决定了教学的内容和开课的先后顺序,意义重大。但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些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设置不合理,甚至没有教学计划,因此,制订合理的计算基础教学计划是职业学校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在制订教学计划前,要认真考虑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不同的专业,区别对待。
4.适当地变换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是教学实践中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经验总结。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都喜欢动手操作,而这也正是职业学校十分重视的内容,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教师动手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将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生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5.完善评价体系是科学检验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的好坏,需要有一个完善、高效、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一个好的评价体系也能反过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价体系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平时做好学生的阶段性考核工作,期末要进行上机操作的综合测试和理论方面的笔试,阶段性考核体现的是学习的过程,期末上机综合测试体现的是综合的动手能力,笔试体现的是理论水平,只有三者按比例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体现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
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意义重大,搞好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做到让学生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互相配合、紧密协作。文章对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于促进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瞳.论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2010(4)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 高师物理教育 教学改革
高等师范院校既是基础教育研究的阵地,又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教师的摇篮。我国正在实施并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参与并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是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新课题,而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并构建高等师范院校学科课程新体系是其重要内容。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物理教育的要求
虽然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1]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2]中,课程理念在表述上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内涵都是相通的,究其要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调整课程培养目标
由掌握知识的一维目标调整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培养目标,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改变教学方式
由传统的授受式转变为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3.更新课程内容
首先,教学内容中突出科学领域内最基本的一些概念、原理和规律,并能从中学会思考与探索科学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其次,介绍最新的科学知识及其有关的科学过程和方法。最后,增加与社会及人类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的渗透,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由过去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多元性、发展性评价,逐步形成综合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其培养的未来教师必须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思想情感、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较强的科学研究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能正确实施教学行为。为达此目的,必须改革高师物理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使之能够培养出“专业型+研究型”的优秀教师,以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二、基础教育物理新课程凸显的新理念
1.体现了一种新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功能
基础教育物理新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改变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提出了物理课程应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上促进学生的发展。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在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变学科本位的现状
体现学科综合的课程结构改革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的综合化,未来社会也对人才的综合科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能力越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越强。这次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要求将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并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其中理科综合课程《科学》的内容标准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主题。在高中阶段,则在开设必修模块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模块,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上关注了物理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渗透,提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3.改变教学方式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思考、合作探究。鼓励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课程设置上,从初中至高中设置技术或信息技术课程以及包含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放在非常凸显的地位,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目标都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在整体课程实施中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发展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能力,实现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形成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
4.体现STS的教育思想
体现“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思想,在《物理》中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课程基本理念,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联系。十分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教育,既强调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同时又让学生认识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关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社会问题,激发学生的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高师物理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1.更新教学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根据《纲要》对师范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高等师范教育应从原来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师范教育,转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师教育,即要求高师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较宽广的学科知识,关注学科与学科教育发展前沿,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勇于实践与创新,能够发挥其个性特长和潜能,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为此,高师教育、教学观念应突出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1)从重知识传授向重发展的转变
以往的教学中,重视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倡导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潜能,以实现教学的发展功效和育人功效。
(2)从统一性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改变以往那种对每一个学生都按统一规格要求的培养模式,通过改革课程设置、课程管理、教学模式、课程和教学评价,促进每位学生个性发展,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3)从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增长了学生的依赖性,消弱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学习缺乏情感的体验,因此,要彻底改革课堂这种沉闷的状况,要重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让课堂形成师生互动,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4)从仅重结果向重过程与结果转变
以往教学中教师只重视传授知识的内容,而忽视了在知识形成中渗透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索过程的真实的学习情感体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发挥,因此,改革要着重强调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构建新的物理专业课程结构
拓宽学科基础,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依据新的课程理念,高师学科课程综合化是改革发展的趋势,物理教育课程结构应体现宽广的学科基础,提倡理科综合和文理科渗透,凸显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的思考,设想对原有课程进行精简的基础上,将物理专业原有的课程结构作以下变动。
在低年级必修课中增设理科综合基础课程,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学科的基础主干知识(面向全体理科学生开设);在高年级选修课中增设理科综合前沿专题讲座(面向全体理科学生开设);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加技术性内容的课程(如电子技术、光电技术等专业课程);在选修课中规定每位理科学生应选修若干学分的人文社会课程;增设探究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学科专题研究实践、教育教学研究专题实践等活动课程,应用研究性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体验,掌握研究方法,形成研究能力;在选修课的物理教育类课程中进一步加强课程改革实践研究前沿内容的学习。
课程体系体现了基础性、前沿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体现多样化和选择性,有利于不同层次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学科背景下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倡导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根据信息论,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导致课堂上信息交流方式和效果的不同。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流通最佳的过程。以往以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主要表现为单项或双项的信息交流。而以讨论和探究――研讨为主的课堂教学则表现为多项、综合的信息交流,它将学生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普遍地联系了起来,构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这种教学方式将改变过去那种沉闷的课堂气氛,同时,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或研究性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合作、交流、十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并且,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将来指导中学生开展探究式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4.探索新的评价体系
形成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成才氛围,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发展优势,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评价还有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为改进教学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新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体系。
(1)改变评价内容
改变过去只重视知识(分数),忽视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评价,应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改变评价方法
改变过去那种考试、测验的单一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课程,可采用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测验考试法、档案记录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评价。不同的评价内容所采用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注重体现评价的实效性。
(3)探索评价的操作性和有效性
a、评价分值的比例,应能体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b、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让学生自己参与评价,通过自评和互评,建立良好的沟通、协商的评价氛围,提高学生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体现评价的最大效益;
c、关注学生各时期动态的进步、发展,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d、测验考试评价应注重考核学生的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e、注意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重视“质性”评价。
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肩负着将学生培养成为不仅有扎实的物理学科专业知识,而且有广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更要有与教师职业相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物理教师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051-02
随着知识领域的拓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的有力助手,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也是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启蒙计算机知识的重要基础课程。由于在各地的中、小学中已开展了计算机信息化教育,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更加深入和系统,本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等几方面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其与《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相辅相承。
1.硬件实验。《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课教学详细讲述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如系统主板及各部件的作用、常用的外部接口及功能、存储器的安装及用途、总线及其分类和常见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与使用等。理论教学结束后,如果没有相应实验教学的辅助,这些知识将只能成为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开设了一个硬件实验机房,由20台计算机组成,每台计算机配有相应的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和数码相机等。将学生三人分成一组,60人一次课,进行计算机的拆装、外部设备的连接和操作系统及驱动程序的安装。硬件实验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好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2.Word实验。Word应用软件许多学生在中学时就接触过,因此,在大学的实验课里要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拓展。我们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Word实验里除了介绍基础知识,还注意在其实际应用方面的涉猎,分别加入了报刊杂志排版、科研论文排版、毕业论文排版及传统流程图、N-S图、个人简历和课题申报等表格制作模块。每个模块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在报刊杂志排版中,使用一本近期发行的杂志中的一页作为模版,让学生从文字输入,图文混排等基础方面入手,完成文档从无到有的创建,感受排版的全过程。在大学生活中同学们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科研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排版问题,因此,以往届优秀论文及教师的科研论文作为样例,熟悉在论文排版中经常遇到的标注、脚注、尾注及公式编辑等操作,为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通常在学生二年级时要学习程序设计课程,涉及程序流程图的绘制,因此,在Word实验中加入了流程图的画法这一模块,为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另外,在学生毕业时还要制作个人简历,参加工作后申请项目时还需要制作课题申报表格,我们使用人才市场中用人单位发放的个人简历和本校的课题申请书作为样本,教学生不规则表格的制作,满足了学生的实际的需求。改革后的Word实验,与中学的Word课程有很大的不同,更贴近实际,将Word应用逐步推向深入。学生真切感到了它的实用价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Excel实验。在Excel实验中使用了“案例教学法”,先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Excel的各种操作。如在讲解Excel的公式与函数时,给出一个表,表中包涵一个班30名同学的学号、性别、姓名及五门课程的成绩,在不讲公式与函数的情况下让学生求出每位同学的总分、平均分、分数等级及在班级中的名次,统计出各科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和及格率,计算出班级总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男生平均分和女生平均分等。开始学生信心十足,使用各种方法,但很快就发现这些方法非常烦琐,这时,引入Excel的公式与函数的概念,引导他们使用相应的函数得到结果。学生顿觉眼前豁然开朗,兴味十足,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4.Powerpoint实验。在Powerpoint实验中让学生自己拍摄照片,搜集素材,制作以美丽校园、我的大学生活、我的室友们等为主题的演示文稿。在制作过程中,学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不仅学会了Powerpoint的操作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校园的了解,也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最后,每人10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的作品。在作品欣赏时,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历届毕业生的优秀毕业论文答辩的演示文稿,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有了榜样和目标,同时,对Powerpoint的应用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5.Access实验。在Access实验中,采用了“项目驱动法”做数据库的开发,如建立“图书管理”数据库。先建数据表,如“职工基本信息表”,再针对这些表设计查询、窗体和报表。项目的完成贯穿教学的始终,结合课堂上关于数据库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关系数据库、关系、属性等概念有了具体的认识,也对Access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随着项目的完成,学生普遍拥有了成就感,对学生的自信心是一个极大鼓舞。
6.网络实验。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效利用互联网,迅速、快捷地获取信息已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我们在网络实验中首先教学生如何浏览网页,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查找需要的内容,其中包括利用网上图书馆查找专业资料、检索国、内外期刊和下载论文等。其次,让学生在网上申请邮箱,学会收发E-mail,并通过E-mail交实验报告。然后,教学生申请QQ号,通过QQ发送在线和离线文件,并在QQ上建立“大学计算机基础”群,随时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教学生制作网页,并通过分工合作的形式,将网页组织在一起,形成“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站。通过网络实验,学生学会了如何使用互联网,并能正确对待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利用网络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模式的改革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受到学生和专业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团结协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活跃了思维,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使学生将来能紧跟时代步伐,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凤英,刘若慧.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天中学刊,2010,25(5):83-84.
[2]胡绪英,何明瑞.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5):4066-4068.
[3]刘艳,李晓安.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室科学,2012,15(1):40-4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中职教学作为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对其进行教学路径改革。然而,改革并不应该是盲目的、孤立的,而应该基于多元智力的角度,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路径的改革,从而使得中职教学无论是在培养人才方面还是在贡献社会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众所周知,教学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中职教学也不例外。与普通教学不同的是其教学目的更具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中职教学对学生的教育,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的文化知识和基本的文化素养,还能让学生能够更熟练的运用所学的专业技能,从而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中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的技术型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地方必然是学校,教学的路径必然是与专业课程有关的教学工作。但是,从我国目前的中职教学情况来看,现状并不乐观。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思想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传统的观念,认为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差生。从而出现了学生不爱学,老师更不爱教的现象。因此,要想使得中职教学能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就要改革中职教学的教学路径,从而使技术型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对其的需要。在众多的教学改革路径中,基于多元智力角度的改革路径已经被证实可以实现这一要求。
2.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中职学生的现状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其一,进取型。这一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拥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和竞争意识,然而拥有这些素质的学生却非常少。其二,满足型。这类学生并没有太大的上进心,认为自己考上了中等职业学校已经达到了自己的或家长的要求,很容易感到自我满足。从而在学习上采取的是一种应付的态度,其上学的目的基本上是为了拿到一个毕业证。其三,消极型。学生存在这样的心态大多是因为自己曾经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结果,或是因为没有考入重点中学而一蹶不振,他们往往需要面对许多方面的压力,从而使得自己心情低落、意志消沉。其四,抗拒型。在学校的众多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对周围的学生、老师或环境常常抱有不满的情绪,面对老师的批评更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越是存在这种糟糕的情绪越是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攻击,从而导致了这些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逐渐成为离经叛道的差等生。
2.2 中职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状况
据专家和学者的调查显示,中职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态度很不乐观,表现的兴趣很低或者根本就没有兴趣,从这一反应来看,迫切要求我国中职学校的各位老师采取有效的改革路径,从而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熟练的运用知识。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我国从事中职教学的各位老师和工作者都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共性智力和个性智力进行分别引导,在课堂上使这些智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2.3 多元智力理论对中职教学的影响
随着多元智力理论逐渐在外国教育教学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我国也开始认识到了多元智力教育理论的重要性。早期基于多元智力角度的教学被应用在初中和小学阶段,通过对小学生和初中生进行教育改革,让我们更好的看到了学生的天赋,为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达到了给学生减负的目的,更提高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
3.基于多元智力角度的教学改革路径
3.1 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对一般规律进行科学探索的产物,通过在课堂上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索,实验的设计、调查和观察,并通过对研究现象和结果的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学习方法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能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各自的智力来探究并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相对而言,教师则扮演了一个激励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3.2 项目化教学
通过多元智力理论的研究,让我们认识到了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多元智力,这些智力就是我们所谓的潜能,然而这些多元智力只有在遇到了合适的环境或情景才能够淋漓尽致的发展出来。
项目化教学是把学习任务设定为某个项目来完成,学生则以完成该项目为学习目标。教师在设定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励学生进行探索,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技能,有利于他们多元智力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6-0040-03
1研究背景及目标
目前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趋势是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对于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如何进行创新和改革,注重质量、特色,形成应用型学院的办学特色,体现高等教育在多样性基础上的个性,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的。
20年来,通过参加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研究会组织的学术研究研讨会,我们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认识,使我们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非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区别,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和社会培训的区别,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等问题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提高。3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地学习“CFC2004”、“CFC2006”和教指委“白皮书”精神,明确了突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面向应用、学以致用是课程的教学目标,从而构建了适应我学院特点的突出应用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2构建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CFC2004和CFC2006”中给出了各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们按照“面向应用需要,采用多种模式,启发自主学习,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创新意识,树立团队精神”的教育理念,构建了适应我学院的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结构及建设目标。
2.1公共课程结构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是一所文、理专业综合的一所应用型学院,针对我学院学生的特点,以及学院规定的一学年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时,我们按照学院对课程目标的要求,了解了个专业的需求设置了1+2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结构。1是指“大学计算机基础”:,2是指根据专业需要设置第二学期的程序设计课程,分别为“Access数据库技术应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2类课程。针对以上三门课程,我们对如何突出应用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近3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构建了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公共课程。
面向应用的计算机课程是指我们在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突出应用性。在教学模式上我们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形式,以示例驱动教学内容,讲练结合地组织课堂教学,建设了实验操作练习库,提供实验拓展内容,以巩固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促进创新实践和动手能力。对每一门课程设置了学生自选综合实验项目,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根据综合实验项目的基本要求,设计并完成综合实验项目。例如,Access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学生自选综合项目是做一个小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以进一步拓展设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应用能力。建立了多元立体化教学和学习资源,在课堂上或通过网站可以获取化教学和学习资源。教学和学习资源包括课件、教学大纲、教学进度、通过邮件与教师交流、在线自测、实验操作练习库、综合实验项目要求和样例等学习资源。例如,学生浏览课件、下载实践练习素材,浏览综合实验基本要求等
2.2公共课程
三门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掌握了解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具有程序设计及基本应用的能力,具有编制一个小型的应用系统的能力,突出应用技能的培养。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基础理论教学由7个部分组成。
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 Office办公应用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及多媒体应用算法与数据结构基础程序设计与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基础实践教学由4个部分组成。
计算机基础知识(通过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完成配置一台电脑的设计。)Windows XP基本操作能力 Office 应用网络应用。
2)“Access数据库应用”课程
(1) “Access数据库应用”课程基础理论教学由7个部分组成。
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及表的基本操作创建和使用查询主要介绍查询的功能和用途,创建和使用查询的操作方法文创建和使用窗体创建和使用报表创建数据访问页和宏的应用VBA编程入门及模块。
(2) “Access数据库应用”课程基础实践教学由6个部分组成。
数据库及表的操作(学会创建、编辑数据库及表,建立设置表的关键字,设置表中字段的属性,建立表之间的关联。)查询的应用(学会创建各类查询,使用查询进行统计计算,运行查询。)窗体的应用(主要学会建立各种窗体,通过窗体控件事件运行宏。)报表的应用(主要学会建立不同的报表,在报表对数据进行计算。)数据访问页和宏的应用(学会创建数据访问页,创建宏、宏组,掌握宏的相关操作命令,运行宏。)VBA编程入门及模块的应用(学会VBA编程的基本方法,掌握程序设计的3种基本结构的设计方法,学会模块的应用,参数传递的实用方法等。)。
在课程结束之前完成一个小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综合实验项目。
3)“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
(1)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基础理论教学由8个部分组成。
Visual Basic程序开发环境、对象及其操作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的输入输出以及Visual Basic常用控件Visual Basic程序控制结构Visual Basic数组及过程 Visual Basic事件过程Visual Basic菜单、对话框、多重窗体等程序设计Visual Basic数据文件。
(2)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基础实践教学由7个部分组成。
Visual Basic环境和程序设计初步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及数据输入输出语句的应用常用标准控件的使用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数组及过程程序的设计界面设计程序的设计文件应用(掌握顺序文件和随机文件的打开、读写操作和关闭。掌握文件系统控件的使用。)。
在课程结束之前完成一个小型的应用系统综合实验项目。
2.3教学资源设计和建设
为提高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我学院学生的特点,近4年来,我们不仅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了改革,同时构建了3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平台,利用两种局域网环境的辅助教学系统和学院计算机中心主页,提供了这3门课程多元化的教学和学习资源,主要包括:教材、课件、教学进度、习题与实验指导、试题库、教学实践素材和样张、综合实验项目要求和样例、网上自测练习、网上讨论及答疑、在线考试系统等教学学习资源。教学和学习资源的建设,扩展了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操作应用技能。图1给出了教学学习资源展示图。
2.4面向应用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
三门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主要是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站提供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平台、网站自测系统、邮件答疑等形式。课堂教学采用边讲边练结合的形式,学生通过对示例的操作,进行感性理解,进一步理解知识点和操作方法;通过实践教学练习,加强和巩固知识点的理解,提高操作及应用的技能;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布置课程的综合实验项目,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操作的能力,构思设计自己要创建的应用系统;学生通过课堂学习,通过在网上浏览资源平台的学习资料,通过自测系统自测所学知识和操作,通过邮件进行答疑解决知识点概念和操作等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面向应用的理念,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收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技能。
2.5考试机制的改革和实现
在2005年我们将笔试和上机考试机制改革为在线考试系统(无纸化考试,理论和上机两部分),考试系统为B/S结构,可方便设定考试范围、难易度、各题分值,可自动判卷,及时给出成绩。大大解决教师阅卷和上机评判操作题的工作量,提高了考试的公正性和阅卷的准确性。考试机制改变后,我们为了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查,将考核标准比例进行了调整,综合大作业设计和平时的实践练习成绩占40%,期末上机操作测试部分占30分,期末理论部分考查占30分。考试机制的改革,注重了学习过程,突出了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3改革效果
近几年在构建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有以下收获:
提高了教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目标的认识,加强了教师的执教能力,提高了教师的团队意识,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工作量。
统一了3门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进度、教学知识点复习题、上机操作实验指导等教学资料。
课堂教学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以示例驱动教学知识点和操作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构建了3门课程的立体化教学和学习资源。在计算机中心网页和局域网辅助教学系统中提供了教学和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在家里、自由上机、电子阅览室等上网获取学习资料,并可以在局域网络辅助教学系统中进行自测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在2005级学生的462份问卷调查中,313份认为课程学习内容有所收获,对教学效果认可率达到了67.7%。
注重课程教学过程,3门课程的综合作业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和设计能力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
进行了考核机制的改革,实施在线考试,不仅考查知识点概念,同时测试操作技能。综合成绩的组成是(平时课堂练习+期中成绩+综合作业设计成绩+期末成绩),注重了学生的过程和综合能力的考核,加强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注重了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不断学习、探讨、研究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在构建突出应用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上以上的体会和收获,我们将坚持面向应用的教育教学方向,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计算机公共课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等职业;电子与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教学改革;教学形式;评价机制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educational reform content in view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pecialty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direction.
Key words: secondary occupation;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system; training target;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form; evalua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职学生求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明确地达到一个岗位的目标,胜任一个岗位的需要。在当前职业学校中,相当一部分学校仍然重理论知识教学、轻实践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仍是两张皮,实践只是理论的延伸和验证,是理论的附属。特别对于电子技术类专业课程,由于电子技术更新速度快,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及知识更新都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又缺乏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仅能使学生完成学科理论的基础教育,缺乏适应就业岗位的实践能力。这样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制约着专业的发展。在创建全国示范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过程中,并积极响应教育部进行职业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我校开始对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进行调整,花大力气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诸多专业实训室。下面就以我所在的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一下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的方向。
1、中职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
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曾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了很好的贯彻这一精神,结合贵州省省情以及经济发展规划,开发能够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是中职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改革的重点、难点。应在广泛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专业职业知识与能力。打破原有学科理论型课程体系,分析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与实际工作内容相联系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全面实现“学做一体化”。我校的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主要围绕电子设备装接技能、无线电调试技术、维修电工技能和产品电路绘制与设计能力等方面安排教学内容,包括专业课程及实训环节,制定针对培养关键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挂钩,全面开展了岗位所需的职业资格技术培训。
1.1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设置六个方向的培养目标
我校把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按岗位技能分为维修电工、电子设备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家电维修工、PCB绘图员、小型单片机系统开发员六个专门化方向。各专门化方向是六个大模块,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模块又分为许多个小模块,每个小模块的设计主线是学生在今后的岗位上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每个小模块之间又是一个技能递进的过程。以电子设备装接工这个大模块为例,我编排设计出几个小模块分别作为具体的学习项目。最开始是音乐门铃的装接,中间是MF47型万用表的装接,最后是烘手器的装接。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实训为主导,由易到难的过程。同时根据不同电路,又可以兼顾理论的学习。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这既突出技能教学的主体地位,又能使理论教学为技能教学服务。与此同时,要把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目标要求嵌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强化。紧紧按照完成各工作任务的需要来组织教学,让整个教学组织过程接近企业的生产制造流程,增强教学评估与岗位技能要求的相关性,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
1.2构建新型的专业课程体系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应遵循“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中职教育教学理念,借助社会行业方面的专家力量,在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从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有关理论对电子信息职业工作进行定位,了解电子信息产业链及生产过程管理形态。以此为参照,抽象出电子与信息技术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在职业成长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序化。如此般建立的课程体系才是符合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同时应以知识应用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核心,充分考虑电子信息产业的需求,考虑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变化以及学生的发展要求。我校的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基本能力模块、电子设备组装的能力模块、电子设备维修能力模块、智能电子设备控制与维修能力模块、智能设备开发与运用能力模块、团队合作能力模块、谋职与就业能力模块七大模块。基本能力模块注重专业综合基础知识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进入后面几个专业技术模块的学习。主要内容见下表:
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到工厂参观,让学生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初步认知专业特点;最后进入专业能力实训模块时,综合应用前面模块的专业知识,采取“以项目为引领、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完成专业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训采用工作过程导向法进行岗位技能实训,教学实施中尽可能模拟企业生产管理过程,尽量将企业运用到的最新技术、工艺、方法和工作过程引进到教学中来。最后再安排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来强化生产性实践直到毕业。通过这种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专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设置,使学生能够逐步适应企业的要求,毕业后能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中等应用技能型人才。
2、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2.1课程体系变化
打破传统理论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岗位要求构建 “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课程设置中要做到公共课应体现基础性、人文性、发展性,专业课体现岗位需求,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应嵌入其中,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互为补充。学生的学习目标应由原来对学科知识理解转向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应以培养学生专业岗位技能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中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模式实现 “从理论到实践”到“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转变。
2.2教学形式变革
废除传统的以单一“课堂式”理论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教学模块的需求采用实践主导、技能培训、电子产品制作、小组合作开发、顶岗实习等多种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打破原有按学科型课程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主动课堂及实验与理论分割的教学现状,按项目、任务引领组织教学,形成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按照岗位技能要求来建构知识体系和技能训练目标,实现学生的技能与理论知识协同进步和发展。
2.3创建特有的过程评价机制
根据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能力结构,建立以能力评价为中心,注重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具体实施中不同的课程在评价中考核的内容应不同。基本能力课程应从学习态度、提问、课堂笔记、作业、考试成绩、同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分别评定。而专业能力课程则应从实操秩序、实操时间、技能质量、合作态度、安全生产、社会行为等几个方面分别评定。每一课程的评定应一个项目、一个任务的分别评定,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训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实践能力;改革方案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信息程度的提高,要求每位大学生都应具备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即使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计算机水平亦成为衡量大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标尺,因此,我国各类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培养方案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内容,尤其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要以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1]。
本文试结合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改革方案。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目的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中的问题打下基础。但现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新生在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总课时少、实验课安排不足以及教学手段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问题。
(一)新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学生生源地和家庭环境不同,新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来自城市的学生在初高中就开设过计算机这门课程,计算机水平相对较高,而有些学生来自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对计算机知识了解很少,甚至有的新生从来没接触过电脑。对于学生们的计算机水平起点高低不同,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把握有一定难度,很难达到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感觉到“吃得饱,消化好”的理想效果。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但课时较少
根据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该门课程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五个部分: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InternetExplorer。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概念,还要讲授一些软件的应用和技巧以及网络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实践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多且广泛,更新速度快,但课时相对太少。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滞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在我们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室授课的方式,虽然比“黑板+粉笔”的授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实际上学生仍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和学脱节,没有体现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以实践学习为主、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特点,不能满足学生边学边练的要求[2]。
(四)实验上机课时偏少,指导教师不足,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只有让学生有更多的上机时间练习,老师负责指导答疑,才能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很好地结合;相反,即使教师讲授得再清楚,学生不多加练习也不会有好的效果。但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等原因,学校的实验机房明显不足,上机课时偏少,而且计算机基础课教师人员亦 偏少,教师要同时指导几个班的上机实验,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6》中明确指出:“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质上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它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 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各个环节中,都要始终坚持这一方向,努力培养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3]。
(一)采用分层次教学,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
针对入学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若要满足不同学生的“胃口”,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则应当打破原来以班为单位的教学模式,采取分层次教学。首先,在新生入学后进行一次计算机知识的摸底考试,可以采用笔试和上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将学生分成高、中、低三个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高层次的学生,略讲基础知识和Office的操作,给他们留一些Word、Excel及PowerPoint的实践操作题,并给他们提供一定的上机练习的机会,同时安排老师给予指导;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讲授计算机知识,包括基础理论、网络知识和Office操作等知识;而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则要增加一些课时,详细讲解计算机的基础、网络相关知识及Office操作,同时也要增加学生的上机实验课时,让学生们都能达到熟练应用计算机,为学习后继课程及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就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这就要求在教材的选取和大纲的制定方面不断更新。在授课内容上要求把已经淘汰的内容删去,把新的内容加进来,保证每堂课讲授的内容都充实、有意义。所以,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来选择教材,要体现出层次差别和针对性。我们已经尝试自编教材和实验辅导书、相应的电子辅助教材、电子教案,自制多媒体教学包,建立教学网站等,形成立体化教材,满足了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当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也广泛阅读学科材料,及时掌握最新科技信息,充实、更新教材内容,增加知识信息量,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要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深入探索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在机房上课,利用网络和“同屏”软件,教师 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讲解和演示,使学生与老师保持同步,避免学生上课时间做其他事情。在整个演示过程中,学生无法控制自己的电脑,这样起到了一些强制作用,提高了教学效果;还可以利用该软件让学生参与演示,通过该软件的控制,教师可以随时掌握每个学生的操作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也可以随时切换到学生练习的状态,这样可以保证随讲随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已经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双向交互功能,也取得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4]。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与钻研。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验课比理论课更为重要。实验课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工作,笔者认为,要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一定要解决实验上机课时不足、教师指导上机班级多及指导实验教学效果差的问题。
在实验上机课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主动地去练习和和钻研,发现问题后,教师只要做好指导工作,把方法和经验教给学生,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扎实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比如,给学生一些开放机房的时间,通过一些Word排版比赛、Powerpoint制作比赛和网页制作比赛等,让参加比赛并且成绩好的的同学可以在期末成绩中有一定比例的加分。这样,既加强了同学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和应用能力。
(五)改革考试制度,全面看待及格率
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得失和获得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一种手段,也是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仅凭学期考试成绩高低来判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并不科学。为此,可将考核成绩分为四个部分:平时作业、上机考试、参加竞赛、期末考试,其比例设为20%、20%、20%、40%,并提倡课程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可采用通过网络上交电子作业和实验报告的方法,设置开放性问题,包括学习心得体会,实验中发现、使用的一些技巧,学习中的疑点、难点等。教师通过电子作业和实验报告检测学生的作业水平和作业的真实性。
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重要,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及格率重要。所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基础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可以挖掘巨大潜力。
三、改革前后的教学模式对比分析
为了验证改革前后教学模式的不同效果,笔者在所教的两个平行班就同一个教学内容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采用观察法、课后调查法等手段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感受进行了记录,并采用对比研究法,分析总结了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中课堂的有效利用率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主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协同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按照新的教学法施教真正突出了“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在“教”与“学”这一过程中,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学习目的更为明确,往往能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
2.教师的教学模式更新,自身素质得以提高
新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实际经验,促进教师参与实践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使教师主动扩大自己的知识范畴,提高了教学素养和与学生协调沟通的能力。
3.教学资源使用更加有效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硬件设施资源,在专业机房局域网内搭建各种信息共享的平台,例如,用于各种作业上传下载的FTP服务器、学习过程讨论的BBS服务器和过程性评价动态网站等。教师创建自己的教学主页为学生提供在线教学服务,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提高了知识运用能力。
总之,信息时代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把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整体方向,更新教学理念,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全面改革;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以适应时展的需要,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苏.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创新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7).
[2] 汪晓璐.浅谈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