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范文

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物流发展战略

第1篇: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石家庄;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码识 A

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物流业作为具有广阔前景和增值功能的新兴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迅速发展,被称为“现代物流革命”。

一、石家庄物流业概况

石家庄是河北省的省会,地处京广铁路枢纽地带,距北京283公里,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17.5万。2004年石家庄市实现GDP1633亿元,人均GDP16446元。经济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相比第三产业,石家庄的第二产业后劲较弱。石家庄曾提出要做华北商埠,该市有着全国年交易额第二的小商品市场,但是小商品市场缺乏工业的支撑,并没有培育出生产要素,产业链在这里没有延伸,这种繁荣背后其实已经潜伏着后继乏力的隐忧。制药业和纺织业是石家庄最重要的两个支柱产业。

物流是石家庄市新兴产业之一,石家庄市物流产业竟争力的提升将大大加快石家庄经济的增长。石家庄市正在实施的药都、纺织基地、商埠、农业特色园区四大主体规划要落到实处,都离不开物流系统的支持。

二、石家庄发展现代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1. 条块分割的物流管理和流通体制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

目前石家庄的物流行业管理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分割体制。与物流相关的各部分分别由不同政府部门进行管理。依据这种条块管理体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纵向隶属和管理格局,严重制约着在全社会范围内经济合理的对物流进行政体统筹和规划,妨碍着物流的社会化进程。

2.缺少综合性物流服务

现代物流的功能是设计、执行以及管理客户供应链中的物流需求,其特点是依据信息和物流专业知识,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户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务。而现在,石家庄多数物流企业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企业服务内容多数仍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上,很少有物流企业能够做到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现代物流服务的功能尚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物流服务的硬件、软件与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物流服务还有较大的差距,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运用能力、物流的专门知识,物流的统筹策划和精细化组织与管理能力都明显不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石家庄市计委牵头开始研究石家庄物流业发展规划,并将物流园区项目列入石家庄市“十五”期间50个重大项目之一,目前规划的初稿已经完成。目前石家庄市物流市场成交额800亿元,而由于物流业不发达,本身消化的不过100多亿元,其他不得不被分散到三北等地区。

3. 物流服务信息化程度很低,很多物流企业仍采用最原始的信息传递和控制方法。这降低了物流服务水平,很难与国际惯例接轨。另外,也大大影响了我国物流业的整体形象。

4.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人才稀缺

物流的发展实践表明,物流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虽然有许多高校设置了与物流相关专业和课程,为物流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毕业生。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远未达到企业的实际需要,与物流相关的职业教育也十分匮乏,物流人才稀缺。

5.市场集中度低。大部分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尚未形成规模经济。物流管理不够科学,再加上技术落后,因此普遍缺乏竞争力。与国内大多数地区的物流产业类似,由于物流产业的“小散乱”的问题,石家庄许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是无法面对因WTO服务行业开放所带来的竞争,国际物流企业的航母也将逐渐蚕食国内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

三、石家庄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布局

1. 改善配送中心的网点布局。政府在市政规划中要将物流作为总体规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统一规划、统一运筹。根据我国国情、石家庄实际,发展现代化的配送中心应以现有物流企业为基础,逐步发展大型物流中心。

2.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求大求全,不盲目追求先进技术,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实现“本土化物流”,在此基础上予以改造,以节约资源.

3. 提高物流社会化程度,大力提倡混载化。石家庄市倡导发展“城市内最佳配送系统”,即围绕某个标准轴心,将城市内无规则发生的各种方向、数量、时间的货运需求加以汇总,实行混载配送。

4. 信息网络建设

及时、准确、全面的公开信息是现代物流业的生命。为达此目的,石家庄现代物流业完整的信息网络需要有完善的控制系统软件、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卫星导航与定位GPS、移动通信、CD-ROM电子地图等集地理信息、卫星定位、无线通讯和互联网技术为一体,包括货物跟踪、运输交易、企业供应链管理、物流资源信息、企业物流网下最后一公里等系统的庞大体系。

5.中小物流企业实施战略联盟

面对目前物流企业的现状和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物流企业只有加强联合弥补规模和运作效率上的劣势。企业间实现资源共享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使地区物流产业获得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第2篇: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物流;第三利润源泉;运作模式;协同竞争;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072-02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工夫。为了以较低的交付成本、较好的物流服务在国内、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物流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一、企业物流的运作现状

1.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

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两大领域――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不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我国物流行业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在2001年4月才正式,对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

2.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 用。

3.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泉”的理念

我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反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仍将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

4.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美国、日本等国的企业纷纷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我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二、企业物流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运输、仓储、包装等行业已有长时间的发展,然而作为将几种功能有机结合的物流产业还尚未形成。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物流产业正处于形成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现代物流的观念不强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大部分企业(47%的生产企业和62%的商业企业)尚未考虑过以何种标准来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成本仍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有些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服务质量越来越重视,少数企业已开始将作业质量和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能力作为衡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首要标准。对物流效率和物流能力的观念尚待加强。

2.物流企业的工作质量急需改善

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工作质量不高,服务内容有限,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服务项目、收费标准随意性较大;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绝大多数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不能形成完整的配套物流服务等。

3.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尚不健全

各级政府都将发展物流业提上了议事日程,积极为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但由于我国物流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机制不健全,竞争秩序不规范,现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尚不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

三、我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

物流管理作为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政府有关部门还是企业界,都应强化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战略认识。

1.制定中国物流发展大纲

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与“新综合物流施策大纲”。同时,通过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物流标准化问题进行统一协调、规划、管理。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物流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2.加强物流学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于2008年7月21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了第八届全国高校物流教学研讨会;在教育部支持下,目前全国已有256所高校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54所高校设置了物流工程专业,总共290所高校开设了310个物流专业。多层次、多模式、多目标的物流学历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物流师职业标准的制定以及在全国的规范化培训、国际物流师资格证书的引进,逐步与国际职业标准接轨。这一切已经成为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和建立学科体系的支撑,但如何解决物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适应未来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需要、提高物流专门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仍是我国高等教育物流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3.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快综合物流中心的建设,是提高物流综合效益的核心。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综合物流中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极具重要作用。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在于资金的筹集,企业除调集自有资金外,重点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多种方法吸纳资 金。

4.推进以信息化、标准化为重点的物流现代化建设,改善物流管理技术

信息网络化与标准化是现代物流技术发展两大关键,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物流生命线,而物流标准化则是促进整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桥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通过每年评选优秀案例来推进物流的信息网络化。对于物流标准化,中国物流技术标准委员会与中国物流信息标准委员会已共同启动了建立物流标准体系表的课题。物流的现代化还有两个重点,即物流管理的现代化和物流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应大力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专用车辆、先进的装卸、仓储技术等。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缩小我国物流业与现代物流的差距。

5.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信誉

物流企业要向管理要效益,在员工中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的经营观念,建立一套严格的业务规则和制度,在抓好内部机制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物流企业要特别注意树立经营信誉,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

6.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大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不失时机地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中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是大势所趋。

7.开拓全球性物流,寻求全球性市场空间

企业要增强竞争忧患意识,在抓住国内市场的同时,要放眼世界,构筑全球化战略,以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在全球寻求资源采购、生产装配和产成品分销,参与国际化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实现对顾客的快速反应、提高顾客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总成本或供应链成本,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在全球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8.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加速自主创新

实施科学发展战略,推进技术进步,转变增长方式。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和经济的杠杆,引导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物流企业率先发展高科技产业。对物流企业自身来说,必须加快技术开发的投入,增加技术装备,成为技术创新和开发投入及推广的主体;实行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开放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吸收消化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成果,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积极参与产、学、研联合,依靠品牌创新来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作者单位:四川天一学院

参考文献:

第3篇: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范文

    物流过程是企业采购、生产制造、流通等环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企业经营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同时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企业降低成本的最后手段。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产业升级和企业重组的关键推动力、以及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支撑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现代物流将极大地改变目前的商务、生产模式,最终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整体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层面部分。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物流业的发达程度和水平高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最具普遍影响力的经济基础和“朝阳产业”。

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发达国家,现代物流的发展非常迅速。美国和日本已经走在物流发展领域的前列,欧洲的现代物流起步稍晚,但最近在政府部门与企业的重视下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美国的经济模式具有将信息通讯领域里的新技术有机融入到社会之中的灵活性,因而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高度的物流信息化与集成化。美国的生产流通率非常高,这使企业的利润和投资收益能持续增加,从而诱发新的研究开发投资,这种投资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形成良性循环。美国专家Litan曾于2001年计算了物流领域里的信息革命对美国经济带来的降低交易、运输费用、减少存货等方面的管理性节约,如在制造业里,成本降低为1%~2%。信息化程度与中国相当的法国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应用软件技术,追求高起点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法国KN 公司在全球98个国家、600个城市开展物流业务。在没有自己的轮船、汽车和飞机的情况下,该公司通过自行设计开发的全程物流信息系统,对世界各地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使其空运业务做到了世界第五,每周运输量1.9万次,其海运业务更是位居世界第一。

    经济史学家Angus Maddison通过对过去1000年世界经济的分析指出:500年来全球经济的发展成果绝大部分是由通信和运输成本降低带来的,经济自由化以及运输和通信成本的日益下降将继续推动经济一体化。从这一点来说,融合了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的现代物流将继续对世界经济的运行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物流业正在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迅速转型并成为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在国际上,信息技术与标准化两大关键技术的系统化集成应用对物流的整合与优化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网络规划和优化理论与方法、自动化、智能化的关键技术的应用以及新型包装材料与技术的应用等科技进步也对现代物流发挥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并且在新的技术平台的支持下不断创新。

    在各大物流服务商致力于寻求技术领先优势的竞争中,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大体上呈现四个主要方向,即物流技术装备的自动化、物流运作管理的信息化、物流运作流程的智能化及多种技术和软硬件平台的集成化。相对而言,目前现代物流的信息化、集成化发展迅速,这一点在横向领域里更为普及。在纵向领域里,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一体化和智能化。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问题

    我国物流业最近几年增长十分迅速,以2003年为例,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分析,2003年中国物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均高速增长。

    1.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9.5437万亿元,同比增长26.9%(按现价计算)。物流总值的高速增长,表明经济增长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2.社会物流总成本为24974亿元,同比增长13.6%,较同期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6.9%的增长速度低13.3个百分点,说明由于物流运行条件的改善,社会物流总效益在提高。

    3.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为7880亿,同比增长10.5%。物流业增加值占同期GDP的比重为6.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7%。从物流业细分类增长情况看,配送、流通加工、包装等发展最快,说明物流增值服务在加速发展。

    4.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企业信息化正在成为企业增强活力与竞争力的推动力量。信息化决策主要集中在企业的最高管理层,特别是70%以上的企业集中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层。说明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从简单应用发展到复杂应用,从战术层面发展到战略层面,从管理驱动发展到市场驱动,从技术推动发展到变革推动。

    但是,我国物流总体水平并不高,信息化程度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根据国际研究机构的估计,美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约相当于全社会物流成本支出的25%,欧洲为30%,亚洲的总体水平低于5%,而中国仅在2%左右。我国现有物流服务模式基本上仍然以自营为主,缺乏相应的关键技术与信息支持。我国第三方物流模式的比重较小,水平、规模均不能令人满意,能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几乎没有,而第四方物流服务模式尚处于理论研究和探讨阶段。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200多家物流服务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物流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这是制约我国物流社会化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物流业成本占GDP比重仍然居高不下,据测算,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在1991年为24%,到2002年下降到21.5%,2003年在21%左右,下降的幅度很小,说明中国经济运行仍处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轨期,由于体制因素特别是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根深蒂固,也使得中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比较落后。

    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水平较低,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十分不平衡,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服务的需要。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4月公布的中国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物流企业中有61%完全没有信息系统支持,而在有信息系统支持的39%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只有38%的企业有仓储作业管理,31%的企业有库存管理,27%的企业有运输管理。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落后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同时,我国物流信息化亟需相关环境的支持。由于受物流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存在着标准间互相冲突、标准化程度不高、标准化适用范围有限和实施力度不足等问题。同时,我国对物流领域的立法力度不够,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各地区、各行业的管理制度与管理办法可操作性差,互相冲突。物流服务体系建设落后,物流技术领域缺乏具有宏观指导能力和促进技术交流的权威机构。我国物流赖以发展的环境大大落后于物流发展形势的要求。

    据估算,如果有可参照的标准与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发费用可以降低80%,将各系统连通起来的成本也可以减少至少一半以上,从而避免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开发与建设成本,减少企业信息化的风险。

应用推广信息技术是关键

    从国外发展的情况来看,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基本经历了从基础性的业务执行、数据采集/内部可视化、数据连接性、供应链可视化以及复杂的供应链管理决策支持等诸多阶段。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的系统复杂程度越高,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也就越大。从多家权威机构进行的调查分析结果来看,当前我国企业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发展尚处于业务执行和数据采集/内部可视化之间,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管理的效率尚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工作的展开,具体讲就是要通过推进物流活动横向与纵向的集成,提高针对具体行业与区域的解决方案的水平,达到现代物流运行质量的整体提升。

加快标准体系建设

    物流信息系统需要像纽带一样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伙伴、各个环节联结成一个整体,这就要在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EDI、GPS等相关代码方面实现标准化,物流软件也需要融入格式、流程等方面的行业标准,以消除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

    物流集成化发展的横向集成最终落实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通过对各个区域内物流相关信息的采集,为生产、销售及物流企业等信息系统提供基础物流信息,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物流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同时,通过共享物流信息来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整合区域内各种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信息共享,可以加强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并优化供应链。这有利于提高社会大量闲置物流资源的利用率,起到调配社会物流资源、优化社会供应链、理顺经济链的重要作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实现与电子商务B2B或B2C系统的对接。良好的物流信息平台是与电子商务系统高度集成的统一平台。同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为政府、行业和企业间相互衔接的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协作水平,提高企业的数据连接性和供应链可视化,普遍降低现代物流社会总成本,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建设

第4篇: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集通铁路 物流运输 发展策略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的经济研究中几乎没有涉及物流一词。物流运输概念自80年代初由日本引入我国后,被纳入到经济研究的视野中,且在实践中开始启动。经过近20年的发展,物流运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物流业正向现代物流业转变,成为继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泉”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改革货运管理体制,是集通集团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随着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会产生大量的富余人员,发展现代物流运输是解决富余人员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提高企业运输效益,增强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集通集团公司铁路沿线经济特征

农牧业是集通铁路沿线地区的基础产业,主要种植小麦、谷子、玉米等粮食作物和甜菜、油葵、烤烟、药材等经济作物。地区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储藏大、品位高、易开采。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主要以能源矿、非金属矿和金属矿为主,煤矿多分布在锡林郭勒盟,这为发展现代物流运输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 集通集团公司发展现代物流运输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集通集团公司主营铁路运输,这正是物流服务中最重要的功能和服务环节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运输与物流服务功能的联系日益紧密,以铁路运输为依托发展现代物流成为现代物流运输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

1.集通集团公司发展现代物流运输的必要性

第一,有利于铁路运输行业自身的发展进步。现代物流运输强调的是对客户的全方位服务,而不仅是完成货物的位移。因此,发展现代物流运输,将会使铁路运输企业的服务职能有一个质的转变和飞跃,给集通集团公司带来全新的经营和管理理念,极大地促进铁路运输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二,有利于推动铁路的产业进步和升级。现代物流运输是一个基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高技术产业,它所要求的物流管理信息交流和共享系统、微电子技术、自动化仓库和装卸系统、联运化和标准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通讯系统、条形数码、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技术,将极大地推动集通集团公司运输,尤其是货运组织工作的进步。

第三,有利于解决富余人员的就业问题。为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需求,集通集团公司产生了大量的富余人员,发展现代物流运输,是解决富余人员的有效的且切合实际的手段。

第四,有利于集通集团公司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利润空间,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作为传统产业,向现代物流运输领域拓展是集通铁路货运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为铁路货运既有资源的利用提供新的天地,而且可为集通集团公司货运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提供广阔的空间。

2.集通集团公司发展现代物运输的可能性

第一,铁路运输方式本身的优势。与公路、航空运输相比,铁路运输以运距弹性大,连续性强,规模集约等特性,可以满足不同距离的运输需求。

第二,集通集团公司具有坚实的信息网络基础。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处理在现代物流活动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集通集团公司已建设多年的铁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等已投入使用,这将更易于实现运输过程中物流活动的安排和进行运输组织优化,巩固铁路运输企业的优势地位。

第三,庞大的客户资源优势。集通集团公司现有神华、大唐等大型央企和数百家实力雄厚的中型企业客户,涉及煤炭销售、矿建、化工等多方领域,为集通集团公司发展现代物流运输提供了丰富的客户资源。

三 集通集团公司发展现代物流的策略

第一,转变观念。市场需要就是生产的需要,集通集团公司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满足货主的需要作为最高准则,加强对市场研究分析,主动寻找铁路运输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发展现代物流运输,在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

第二,提高素质。企业素质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加强对集通集团公司的职业培训教育,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和营销意识,为企业经营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第三,改善运输质量,抢占运输市场。加强集通集团公司行车组织的科技含量,在现有的设备条件下,加大重载、直达、“五定”列车的开行量,提高线路的通过能力。

第四,内部挖潜提效。提高集通集团公司货车的使用率,压缩中停时间,提高货车静载重及采用车种代用、顺路稍脚等方式解决空车不足的问题。

第五,构建物流中心。要扩能改造既有货站,优化配置现有资源,新增物流功能,重新修订铁路货场设计技术规范,设置和划分不同功能区,在货区划分、场库面积的计算、装卸机具的确定和其他配套设施等方面制定新的规定和标准。

第六,加速铁路信息化进程。近年来,集通集团公司开展了大规模的信息系统建设,在客票网络预订和发售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铁路现代化管理状况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取得成效。

四 结论

总之,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改革货运管理体制,是集通集团公司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随着生产力布局的调整,集通集团公司发展现代物流也是提高铁路运输效益和企业声誉以及更好地服务于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丁五一.铁路物流业整合的解决方案[J].综合运输,2002(8)

第5篇: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湖南省;物流业;战略模式;PECG

一、湖南物流业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了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发展中部地区物流业是促进中部地区形成大市场和大流通的主要力量,能有力促进中部地区商品粮基地、重要原材料基地、能源基地的建设。

湖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GDP总量达到6473.61亿元。1991-2005年全省GDP年均增长达9.9%,为区域物流业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湖南城镇居民生活逐步改善,2005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9.12亿元,全年人均消费6245元,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日趋优化为湖南区域物流发展的带来了新的需求。2005年,湖南省全社会货运量达6.7亿吨,货物周转量达1657.1亿吨公里。湖南已形成以铁路为骨架,公路为筋络,民航、水运为补充的立体运输网络,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扩大物流服务供给能力,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二、湖南物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实现全面构造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环境。改善区域政策环境,统筹规划物流产业布局,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控制物流产业要素投入成本,提高物流产业运营效率。加强物流人才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能力。

将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区域支柱性产业,有效提升湖南作为核心区域的战略实施能力。将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从企业战略层面提升为区域发展社会基础建设战略层面,将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提升到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而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体系,有效提升湖南作为核心区域的战略实施能力[3]。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依托城市经济和骨干交通网,建立“一点二枢三线四圈”的内陆城市特色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式联运枢纽体系。扩大开放,打破地方封锁,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企业之间的“大通道”物流体系。配合中部地区粮食、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以及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建立多功能、多品种、多形态的交易市场,建成湖南省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发展的物流支撑体系。建成面向全省、辐射中部、联结全国和国际市场的商品流通物流配送体系。

建立完备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促进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强化物流产业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建立现代物流技术装备的物流基础产业体系。提高现代物流产业服务的基本能力,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加快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湖南物流业发展的PECG战略模式

所谓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是对一定战略体系中那些最基本的规定性和最主要特点的高度概括。区域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模式是指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各经济产业之间以及现代物流产业内部结构之间的总体格局。湖南现代物流业发展基于环境与战略任务,应实施PECG发展战略模式,主要包括优先(Prioritization)、生态化(Environmental)、共同物流(Common-logistics)和全球化(Globalization)等内容。

1、 优先发展

所谓优先发展(Prioritization)是指基于原有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权衡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区间经济发展以及物流内部自身发展等指标比重的基础上,在整体产业分布上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在区域分布上优先发展长株潭城市群与“3+5”城市圈、在物流自身内部中优先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与装备业,将资源优先配置于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区域及内部行业,形成发展优势,突出发展核心,加快发展速度,带动整体产业、区域以及行业的快速发展。

合理配置优势资源,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实践表明,湖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湖南需在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合理配置优势资源,适度优先考虑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通过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重点突破优势区域,经济区域的梯次发展。湖南省内当前物流业发展较好的是长株潭城市群,该经济区的物流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已经比较成熟,应该实施优先发展的战略,是湖南省物流业发展的第一梯队。而与第一梯队连接的将是长株潭大城市群“3+5”的部分区域:以长株潭经济圈为核心,1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5市。这个长株潭大城市群属于湖南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第二梯队。在第二梯队发展成熟后,应该逐步发展第三梯队,也就是以怀化等六个其他地州市组成的欠发达区域。

重点发展优势行业,实施现代物流产业分行业优先发展。物流业内部存在多种行业,湖南省在物流服务业和物流装备业上较为发达,应该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优势行业,推行符合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如果政府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企业进入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企业就会具有自生能力,无需靠政府的各种政策性优惠或行政性垄断保护来生存,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

2、生态化发展

所谓生态化发展模式,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政府部门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相关政策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管理。建立和完善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规范,努力建设规范的物流市场竞争机制,营造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强物流产业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有效解决物流过程的环境问题。

企业通过内部资源整合,进一步加强对资源损耗、要素成本的管理。采用共同配送、复合一贯制运输、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等在“绿色”运输方式;采用包装模数化和废弃包装的处理等“绿色”包装技术及加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各种市场环境差异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以及流通加工过程给环境带来不良效应,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优的经济效益。

3、共同物流发展

共同物流发展是以满足整个区域经济的需要为目的,由共同物流政策与标准系统、共同物流运作系统和共同物流企业系统构成。共同物流政策与标准系统主要功能在于构造一个合适于共同物流运行的政策环境,促进共同物流的发展。共同物流运作系统的功能是协调区域内各种运输方式,并对物流的各种设施设备资源进行整合。

建立一个共同框架下的物流政策与标准系统。一是要建立一个自由的运输市场体系,各区域的运输公司可以和当地运输企业享受同等的政策和税收待遇;二是要建立一个缓和竞争制约的共同政策。三是要建立一个区域物流的共同标准,使区域物流能够快速方便的运行。

构建一个共同物流运作的基本系统。共同物流运作的基本系统主要通过港口、公路、铁路、管道以及保税仓储等五个运输子系统加以构造。搭建高层次的并具权威性的运输系统交流平台,将现代物流运作系统建设成为具有各自特点和服务优势,并将服务优势有机整合;建立起批发与零售、有形与无形等市场相互衔接的物流市场体系,积极融入到共同物流体系中来。

共同物流企业系统。共同物流企业系统是要搭建企业之间沟通合作的桥梁,促进区域企业之间的广泛合作与公平竞争,通过市场的力量在区域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主要包括了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业务平台以及物流技术交流等子系统。搭建物流信息沟通平台,开发与共享物流信息资源,实现各地政务、商务及公共信息的公开交流与共享,组建跨行业或区域性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4、全球化发展

现代物流的全球化发展(Globalization),是指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策略,突破一个国家(或地区)地域的限制,用全球视野去审视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实现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物流服务合作与发展。全球化的物流通过分布在国际间的物流运送体系,以国际统一标准的技术、设施和服务流程,来完成货物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

实施“引进来”战略。在“引进来”策略上,要努力借鉴、学习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联邦快递的总部所在地)的先进经验,采用多种途径,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物流企业进驻湖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选择性加强省内现代物流企业与国外先进物流企业的合作,借鉴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引进国外先进物流技术及运作模式,以此带动湖南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省内现代物流企业利用区位优势,通过“长三角”、“泛珠三角”、“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的物流合作,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一方面要按照国际规则建设湖南的物流市场和物流服务体系,增强物流企业竞争力,鼓励湘军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物流竞争,加快湖南现代物流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鼓励省内现代物流企业加强与国外先进物流企业携手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积极利用国外的资金、设备、技术、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湖南物流的整体水平。

作者单位:黄福华,湖南商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李坚飞,湖南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光杰,严清华,杨胜刚.21世纪中部地区面临的形势及其发展战略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2):15-22.

[2] 华蕊,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J].物流科技,2004,(109):40-42.

第6篇: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范文

集装箱物流水平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集装箱年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名的港口的增长速度均在15%以上,其中,长江主要港口之一的芜湖港集装箱发展更是异军突起,集装箱运输发展近十年平均每年以33%的速度持续增长。一个令人振奋的现实是:我国集装箱运输迎来了黄金时代,集装箱物流业已成为临港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如何使更多的港口从传统装卸彻底向现代物流转型,并加快集装箱物流发展步伐,促进临港产业带经济跨越发展,已成为业界的一大热门话题。

临港产业带是世界化大生产的最佳洼地

临港经济带的建设,既依托港口建设作先导,又围绕着港口作归宿,因而港口城市借助港口成为工业原料、燃料的供给基地和成品进出口基地。临海产业带使港口改变了原来单一运输的功能,港口成了最有效率的优良的工业生产基地。事实证明,港口和临港产业带的结合是港口城市创造巨大生产力的源泉。

临港产业带发展集装箱物流的优势所在

集装箱物流方式有单独的集装箱水路运输、集装箱公路运输、集装箱铁路运输及集装箱航空货运等方式,也有不同运输方式组合的集装箱联运。随着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与综合运输链复杂性的增加,临港产业带作为综合物流中心和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也将在不断地以港口为中心向内陆扩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集装箱物流的优势:一是功能优势。港口是水陆交通运输的枢纽,又是水运货物的集散地、远洋运输的起点与终点,在整个物流链上总是最大量货物的集结和发散点,也是全球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这是其它行业所无法比拟的。二是作业优势。港口具有码头、栈桥、仓库(尤其是保税仓库)、场地、设备、锚地(尤其是联检锚地)、趸船、船舶等要素,作业门类最为齐全,作业设备最为繁多,作业方式最为多样,作业内容最为丰富,是现代交通成本相对最低的运输环节,也是现代物流链上最理想的节点和作业场所。随着现代物流和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关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及时汇集到港口。三是服务优势。开放的港口或者国家一类口岸,一般都包含有装卸、批发、配送、仓储业及自由贸易区等,能够为船舶、汽车、火车、飞机及仓储提供综合物流服务,以提高联运效率,成为连续不断的运输链中的综合物流中心。四是人才优势。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和外贸运输发展需要,港口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机械设备、船舶运输、外轮理货、电气、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队伍和实用技能人才队伍,尤其是聚集了一批现代物流、计算机技术、水运战略规划、外贸进出口、综合管理等高级管理人才。

临港产业带发展集装箱物流正当时

全球集装箱物流发展风起云涌,集装箱运量急剧上升。临港产业带发展集装箱物流正当时。权威资料显示,在全球出口的集装箱中,从我国出口的集装箱约占22%。基于我国对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增长的重大影响,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预计2012年将会,超过1.54亿TEU。因此,“十二五”期,港口应当抓住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机遇,加快集装箱物流发展步伐。一是以现代物流理念统领生产经营,早日制定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确定现代物流发展愿景目标。二是充分发挥自身发展集装箱物流功能、作业、服务、人才等优势,有的放矢地发展集装箱物流。三是正确选择集装箱的运输方式,充分利用集装箱的优势,避免在选择上出现错误。四是科学投入,强化集装箱专用码头基础建设。

临港产业带发展集装箱物流的主要途径

临港产业带是进出口贸易的“桥头堡”,发展集装箱物流涉及到装卸、集并、运输、仓储、包装加工、检验检疫、海关监管、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跨行业复杂问题。临港产业带的发展不仅与港口自身的区位、码头条件、服务水平、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物流环境有关,也与港口所在城市的经济实力,甚至与港口腹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因此,临港产业带发展集装箱物流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一定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寻找最适合的发展途径。

一是坚持货物运输和集装箱运输并重的思路。货物运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是目前我国港口发展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要彻底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现代物流发展理念,从全国港口布局上既要重视亿吨货物大港的发展,也要重视千万标箱集装箱大港的发展;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时,既要重视散货、件杂货码头的建设,也要重视集装箱专用码头的建设;港口自身确定发展战略目标,既要着眼从单纯产量和经济效益指标的逐年增长,更要改善功能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既要从港口吞吐量“量的扩张”,更要向集装箱吞吐量“质的提升”方面转型,使港口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增长,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愈来愈大的贡献。

二是正确选择集装箱运输方式。①集装箱水运方式:集装箱物流,尤其是国际集装箱物流,船舶是主要的运输工具,能载运集装箱的船舶种类很多,但载运能力、载运方式相距甚远。②集装箱公路运输方式:是集装箱物流的重要运输形式,尤其是集装箱“门到门”汽车直接运输和联运系统。③集装箱铁路运输:主要担负“站到站”的任务,在多式联运中,承担陆地干线运输的责任。铁路的集装箱运输是有限制的,主要受到车辆、路线和接发集装箱车站的限制。④集装箱贯通式物流:是采用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方法,实施“一票到底”的“门到门”物流,这是现代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⑤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在全球进行联运,并从集装箱在货主门口装货开始直到用户门口卸箱为止,中途全部实行一票到底的联运并在不同运输工具之间实现有效换载。现代港口选择的多是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输方式。

三是为努力寻求适箱货物。适箱货是指适合于装集装箱的货类。最适合的货类是指贵重商品、轻泡件杂货及小型高级机械等,如运价本中的从价货类、酒类、仪器仪表、各种纺织品、医药、各种轻工业品。适合货类是指一般粗杂货,如电器电料、袋装货物等。勉强可装的商品,是指一般原料或较重的袋装商品如生铁、原木、大米、饲料等。在确立了发展集装箱物流战略目标之后,一是要努力寻求适箱货物,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增加适箱货物比例。二是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最适合货类,千方百计寻找适合货类,克服困难争取勉强可装货类。

四是不断提高集装箱运输服务水平。与国外一流港口相比,我国集装箱运输的服务水平,尤其是信息化服务水平还较低。因此,要不断提高集装箱运输服务水平。一是要积极引进外资,加强与海外先进的集装箱公司开展合

资合作,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并学习海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不断提升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要诚信经营。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企业而言,诚信是企业文化和品牌的重要内容,宝贵的无形资产。三是建立或完善“一票承诺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涵、充实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标准,实行“星级服务”,促进集装箱物流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

临港产业带发展集装箱物流的切入点

1、从宏观上切入,逐步提高临港产业代国际竞争能力

一是协调一个长远发展规划:必须把临港产业带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部署,是指导城市各方面建设的蓝图。港口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包括: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等等。临港产业带物流业的发展要求布局和建设合理化、科学化,要充分重视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一体化的交通网络建设,把完善服务和信息功能放在优先地位。另外,要重点突出临港产业带物流地位,促进临港产业的发展,特别要以建设临港工业基地为重点,加快发展以工业园区为依托的临港产业群。二是瞄准一个总体发展方向:从实际出发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一般都会描绘一个现代物流总体发展方向:这就是建立临港产业带物流中心。临港产业带物流中心是指把物质资料按照客户的要求,以最小的总费用,从供给地转移到需要地的过程,它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为至高目标。为实现这个最高目标,临港产业带物流中心应具备物流集散、货物存储分拨配送、国际物流服务、市场交易、信息管理、服务咨询和增值等功能。同时,为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需要,临港产业带还应为客户提供方便的商业和金融服务,如、保险、银行等,以期成为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与人才流的汇集中心。这突破了原有临港产业带作为单一交通枢纽基础设施的设计理念。为此,必须根据现代物流的功能要求,对临港产业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通过功能多元化、标准国际化、布局合理化、管理现代化和运行高效化的改造,使临港产业带功能适应未来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和国际物流网络节点的要求。三是把握一个工作指导思想:逐步实现临港产业带建设和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发展互动。临港产业带和物流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临港产业带功能的拓展不仅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而且是临港产业带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作用的体现。反过来,现代物流的发展又为临港产业带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新型功能支撑和动力源泉。因此,愈来愈多的港口城市在制定“十二五”发展战略时,不约而同地将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实现临港产业带发展与物流发展同步进行。

第7篇: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范文

进入21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众多中小港口或货运企业均在关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但又感到开展现代物流服务模式只适用于大型港口企业,而中小港口不具这种实力。

珠三角中小港口能不能开展现代物流?如何开展现代物流服务?

现代物流发展优势明显

珠三角中小港口是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我国国际贸易货物的80%以上是由水路运输完成的,港口作为海运的起点和终点,首先是大量货物的结集点。当需要对货物提供运输、仓储、加工、分拨、包装、信息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即物流服务时,选择港口这一货物结集点,最能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2015年上半年我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的1/3来自广东省,其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该地区的外贸海运量的年增长率达到8%~10%,而在货物运输服务需求以外的货物增值服务需求远远高于海运量的年增长率,这是珠三角港口拓展现代物流功能的前提。

珠三角中小港口具有整合地区生产要素的功能。建立现代物流需要具有整合地区各生产要素功能的平台,珠三角地区各中小港口作为区域市场信息与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接点,区域经济与国内经济、国际经济的交汇点,已经实现从传统货流到人流、货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全面大流通,是货物、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聚集点,具有发展成为物流生产要素整合平台的资源优势。

珠三角中小港口通过发挥经济的聚集效应,整合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发挥1+1>2的效果。因此,珠三角中小港口是现代物流网络链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整合生产要素功能的平台。为使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港口需要引进现代物流理念,建设物流中心,吸引和培育有强大竞争力的物流产业群落户。这是港口发挥生产要素整合功能的体现,也是21世纪珠三角中小港口的发展方向。

珠三角中小港口的双向腹地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对现代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珠三角各港口而言,发展之初就应该树立大物流概念。在港口地区建设分拨中心、配送中心、流通加工中心等,提供集仓储、装卸、包装、运输、加工、配送、拆装箱和信息处理等一系列增值服务,使港口成为联系陆向腹地和海向腹地的中枢,在完成部分物流增值服务并进入下一个物流过程。在长期的经营中,珠三角港口与各地区的商贸系统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联系,这是港口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独特优势。

珠三角中小港口的信息化水平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前提。现代物流具有流程长、环节多、风险大和销售市场覆盖面广等特点,发达的信息技术可以保证物流各环节的紧密配合和协调,并发挥信息沟通作用。珠三角中小港口的信息化水平虽然与沿海一些主要港口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珠三角中小港口信息化建设在部分港口已初见成效,如佛山新港码头建立了自己的港口信息平台,虽然与国内沿海大港的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不小差距,但已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基本条件。

现代物流模式清晰

由于珠三角地区各中小港口企业的规模差别较大,所服务的经济腹地各不相同,因而在发展现代物流的方向上也不尽相同。结合珠三角港口目前的整体发展情况和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特点,在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上,中小港口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主要有三种模式:

港口业务提高型。港口企业基本保持原来主业,既承担货物的装卸、仓储等,但在功能、技术、管理上全面提高,以满足在现代物流中作为节点的要求。我国沿海一些主要港口在发展现代物流的初期,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模式。它们与现代物流企业的主要差别在于:在功能要素上并不是全面向物流企业靠拢,主要从事货物装卸、转运、仓储,一般不从事运输服务,不提供“门到门”服务,也不提供物流的增值服务。

珠三角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港口有深圳的招商港口集团。招商物流现在在我国物流业已是地道按现代物流理念组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但其港口系统并没有纳入物流板块,只是在功能、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提升,港口企业仍按港口基本要求运作,将港口企业有别于物流企业。

港口业务转型式。港口码头通过发展,完全转型成为物流企业。这种企业将原来的装卸、转运等基本功能,扩充到仓储、运输配送、提供门到门服务等,并提供包装加工等服务,使港口企业完全转型为现代物流企业。它们在功能上有完整的物流企业特征,在服务上符号物流企业的要求。这种企业的主要特点是:企业都有自己的码头实体,但码头实体只是物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供应链中一个重要节点,同时它要求周边有需要现代物流配送的工业企业。

在珠三角港口中这种转型较好的港口企业有从原佛山澜石港发展起来的吉宝物流,吉宝物流现在在广东物流界中应该说是发展现代物流较好的物流企业之一,其服务范围从以前单纯的港口货物装卸、转运发展到现在的港口操作、公共驳船服务、无船承运、仓储配送、铁路运输、供应链解决方案和其它增值服务等。

港口业务混合型。

港口企业仍以原来的港口码头业务为主,在内部再设置物流分部。码头物流分部按物流企业的理念运作,并且直接与不同的客户、货主、运输部门、配送中心等打交道,从而扩大业务范围,最终达到通过物流服务来扩大码头主业的目的。

在珠三角港口中,一部分港口在开展现代物流服务时,基本上都采取这种模式,如佛山高明珠江码头有限公司、佛山南港码头等。

做强现代物流应综合考量

重视港口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及时转变经营理念。珠三角地区中小港口企业领导首先要树立现代物流观念,根据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和水运交通行业的发展规划,确定本港在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在行业中的发展水平,在物流供应链中的作用等,再根据自已的特点和优势,确定本港的物流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规划。

珠三角中小港口发展现代物流,应积极采取从竞争到合作,从替代他人性到他人不可替代性的战略,走从单一港口服务到综合现代物流发展,走供应链管理之路。

加强市场调查和论证,进行可行性分析。现代物流涉及港口、船公司、货代公司、内陆运输企业、口岸部门及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珠三角中小港口在开展现代物流之前,前期的市场调查和论证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对宏观环境的调查和分析,包括当地政府的有关政策、各口岸职能部门对发展物流的态度等;对珠三角物流市场的现状及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特别是广州港、深圳港、香港港的物流发展对珠三角中小港口发展物流的影响等。

加强港口的信息化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港口或物流中心,应建立覆盖辐射区域内所有的商业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网络平台。珠三角港口在发展物流业时应充分利用电子数据交换(集货主、海关、商检、港口、陆运等为一体)、电子订货系统、数据库技术等,建立国际物流系统的网络运作。如佛山南海三山港利用先进的电子数据处理技术将三山港支线接驳服务与香港HIT远洋运输服务联系起来,基本实现电脑化操作。

加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港口物流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是制约珠三角港口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物流意识的不强是港口物流发展的瓶颈,所以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中之重。

第8篇: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范文

近年来,尽管国际、国内贸易量大量增加,国家骨干高速路网及地方公路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和完善,但因公路运输业经营主体分散,运输效率低下,且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融资难,导致公路运输企业经营不景气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因此在新形势下,我国公路运输业应该怎样抓住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机遇,以寻求新的发展出路,是摆在公路运输行业主管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向现代物流拓展转型是新形势下我国公路运输业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公路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现代物流业是公路运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发达国家在物流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公路运输业的巨大变化与进步,已引起国内公路运输界的密切关注。物流被看作是我国公路运输发展的新领域,并将彻底改变传统公路运输的经营组织方式和经营理念。因此,从现代物流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运输企业要适时调整其经营观念,积极参与社会物流活动,充分发挥运输在物流活动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在新形势下谋求生存与发展,无疑是公路运输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要经营战略之一。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层次也相应地在提高,他们不仅对商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商品的时效性、多样性和新鲜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流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由原来对初级物流的需求转向更加高级、更为综合的物流服务需求,具体表现为对运输质量、时效性等要求的提高,以及个性化运输服务需求的增加。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若公路运输企业仍然只提供单一的运输服务将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存活。它们必须提升和改造传统、单一的生产和服务模式,转而为客户提供综合的物流服务,这样才能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水平,同时也实现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物流业是公路运输业外延拓展的可行路径 (一)运输与现代物流之间的相互联系 与传统的交通运输相比,物流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包装、运输、装卸、加工、仓储、配送等过去相对独立的环节有机整合,实现系统的最优。因而物流的内涵远远超出运输的范畴,但同时运输又是物流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是把物流系统连接在一起的纽带,是物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运输的发展势必推动物流的进步,而物流的发展又对运输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为: 1、运输是物流实现的基础 运输为物质产品在进行移动,以为实现或增加其价值提供基础。原材料运送到市场或生产地、完成的产品发送到分销中心以及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每一步无不依靠运输实现货物的位移,整个过程的装卸、仓储、流通加工等其他物流环节也是依靠运输实现相互间的联系。离开了运输,产品也就不能成为商品,无法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 2、物流业是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整合 物流优化的重要着眼点之一是如何把原材料或成品按时、按质、按量地运送到目的地,并且运输过程最短、运输费用最省。这就要求运输业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及科学、合理的运输组织方式,这样才能使客户获得最佳的运输路线、最短的运输时间、最高的运输效率和最低的运输成本。 (二)公路运输在现代物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公路运输自身的特点符合物流作业要求 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门到门的优势,使其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物流的时效性和安全性要求,符合物流管理目标中提倡的以“满足客户服务需要为第一位”的服务理念。

2、公路运输是各物流节点集疏运的实现方式 公路运输是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中各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完成集疏运必选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在实现区域分配和市内配送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它通常是运输物流服务的最终完成者。 3、公路运输是实现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促进货物无缝流动的重要力量 货物由生产地到消费地,往往需要长途和短途、干线和支线的配合,需要几种运输工具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总是离不开公路运输的衔接作用。尤其是当前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发展更需要发展多式联运,实现海运与铁路、公路及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连接,在这个过程中公路运输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我国公路运输业如何向现代物流拓展转型 (一)行业主管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 一般运输物流系统规划是从全社会的运输组织需求进行规划和建设的,是为经济整体运行发展服务的。物流领域的建设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需要有规划的引导才能避免盲目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我国公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拓展转型时,离不开具备前瞻性、指导性、实用性的公路运输业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的引导。 (二)运输企业应努力寻求与服务对象结成战略伙伴协作关系 对公路运输企业来说,发展物流首先是一个服务的问题。公路运输企业在向现代化物流的融合和转化中,必须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将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宗旨。现代物流业强调物流服务企业向其上游和下游寻求服务对象,并同它们建立起战略伙伴协作关系,形成跨行业的、优势互补的与协作。

(三)多方协作共同解决物流企业融资难的发展瓶颈 物流企业与其他生产型企业一样,需要建立正常的融资渠道与大量的资金支持,但随着自身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范围持续扩张,部分中小物流企业和民营物流企业资金的压力越来越大。解决对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企业应注重自身形象建设 企业应强化财务管理,保持合理的贷款水平,提高企业资金管理利用水平,努力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

2、拓宽融资渠道,开发新的金融产品 国家应对有增长潜力的中小物流企业及民营物流企业在股票上市、债券发行等予以支持,允许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发行债券和进行股票发行试点。开拓民营物流企业融资新渠道。

第9篇: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范文

一、积极营造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1.规范物流企业注册审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物流企业登记注册时,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决定所规定外,其他前置性审批一律取消。

2.改革货运行政性管理。取消经营国内铁路货运、水路货运、联运和快递的行政性审批,加强对货运经营资质和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取消国际货运企业经营资格核准,加强后续监督和管理。

3.降低物流企业准入门槛。允许新设立的物流企业注册资本分期注入,首期出资额达到注册资本的10%,一年内实缴注册资本达到50%以上,其余部分可在三年内到位。

4.提供税收优惠。物流企业实行属地化税收征管,符合条件的,也可以由其总部统一交纳企业所得税。物流企业技术改造中购置国产设备的投资经批准后予以抵免企业所得税。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仓储等业务分包给其他企业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可按规定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其他项目支出后的余额计征营业税。占地较大的现代物流企业,确有困难的,经批准后可对其减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5.整顿规范收费管理。全面清理面向货运车辆收取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款项目,取消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各种收费。严禁向物流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评比。对本市物流企业的重型半挂车等以上载重车辆,免收城市“四自”工程通行费。

6.优化城市配送车辆管理。市、县(区)公安机关和交通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地区交通实际状况,制定便于配送车辆市区通行和停靠的具体措施,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7.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努力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市场分割,允许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企业开展物流服务业务。规范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维护物流市场信用,为物流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8.努力扩大现代物流市场需求。积极鼓励工商企业分离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物流业务,交由专业物流企业承担。鼓励农副产品及食品、电子信息、医药、石化、纺织、服装、烟草等行业深化流通改革,增加物流配送的服务需求。支持专业市场交易方式与功能创新,扩大专业市场的物流需求。支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商业模式的发展,拓展物流服务新的需求。引导广大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利用现代流通方式,挖掘消费者物流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9.积极鼓励物流企业发展。按照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要求,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进入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创办一批现代物流企业。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等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重组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物流企业。

10.努力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以建设“数字**”为契机,为物流企业提供有效的公共信息服务。支持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建设企业内部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信息资源的传输、交易与共享。

11.积极推广物流技术和设备标准。鼓励物流领域应用国家和国际性的物流术语标准、物品编码标准、表格与单证标准、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推进物流领域广泛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机具设施和信息交换等技术,遵守国际通用条码标准体系。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专用车辆和物流专用设备。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广泛采用厢式货车、专用车辆、物流专用设备和仓储专用设备,有条件的采用自动仓储系统,不断提高我市物流技术和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水平。

12.扩大现代物流业对外开放。按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扩大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鼓励国外物流企业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到我市设立物流企业。鼓励利用国外的资金、设备、技术,参与我市物流项目的建设或经营。

13.积极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中介。鼓励创办从事物流信息传播、网络信息系统应用、物流技术服务、专业人才引入、从业人员培训、企业信用鉴证、行业资质论证、市场行情分析、国际物流交流、法律规章咨询等方面中介物流服务组织。引导现有中介组织增加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14.加快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鼓励市内各高等院校、职校开设物流专业,开展职高、专科、本科等多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现代物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等,不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制定并推行物流职业资格证制度,规范对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主体的管理。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专业人才,对引进的物流中高级技术人员与高级管理人员,给予市引进人才政策规定的相关待遇。

15.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市统计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科学的物流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现代物流业统计信息收集、研究和监测体系。

二、加快培育重点物流企业(项目)的开发建设

16.加快推进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加强规划引导,按照《**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总体布局,结合《**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加快推进**物流园区,长兴、安吉、德清、南浔四个物流中心的建设,真正将《规划》落到实处。

17.加强财政扶持。市区每年从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额,主要用于物流业考核奖励和物流业重大规划研究、物流统计体系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搭建、物流企业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物流企业新购置集卡运输车等费用补助(具体奖励、补助细则另行制定)。各县(区)也应安排相应的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

18.降低物流企业用地成本。重点物流企业或重大物流项目用地,可以采取协议出让方式供地。土地出让金采取收支两条线办法管理,扣除征地补偿费、劳力安置费等支付土地所有者的费用和国家规定上缴的税费外,可由财政部门返还物流园区管理机构,专项用于物流园区的开发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19.降低物流企业用电用水价格。优先保证重点物流企业用电,凡《**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中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按用电性质、类别执行浙价电〔2005〕16号文规定,在用电紧张时,优先保证供电。用水逐步实现与工业企业同价。

20.改善通关条件。按照“大通关”的要求,支持海关、检验检疫机构等进驻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联合办公,建立集海关监管、商品检疫、地面服务一体化的货物进出境快速处理机制,实行便捷转关、提前报检、报关等措施;并努力开辟保税仓库和监管仓库,直接办理国际物流相应业务。

21.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各类金融机构应对具备较高信用等级资质且效益好、有市场的物流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各融资担保机构要为物流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物流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或募集资金。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物流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