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建立发展循环农业的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应当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循环农业资金投入保障体系建设初期,其资金投入主要靠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在循环农业基本建成和正常运行后,其自身将会实现资金的累积,同时还有外部资金的融入。首先,政府对农业投入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预算。在财政资金比较紧张时,可适度调整各项投入,以应对其资金投入不足问题,保证资金投入能按循环农业发展需要适当增加。必要时,可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相应的责任约束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对循环农业投入的职责,确保形成稳定可靠的建设资金来源,完善循环农业的投入机制。其次,在推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政府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多种手段,给予农户及其他投资者优惠,调动生产者及投入者投入资金的积极性。最后,从总体上应该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行为商业化,运行机制良好的资金保障体系。可通过提高循环农业的投入与产出效益,吸引信贷、非农企业资金、农户个人等多方面的资金,以形成可持续的循环农业发展资金投入机制。通过各级银行设立专项信贷资金。同时应鼓励、引导相关工业、商业、农业企业对循环农业进行投资。
2加强循环农业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建设
发展循环农业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法律体系保障。我国应从法律上确定处理农业废弃物的基本方针,包括处理标准、设施标准和委托标准等方面。明晰各级政府对农业废弃物管理的责任,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从政府主导废弃物管理过渡为以市场机制为主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各级政府应按法律政策的规定,统筹规划,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废弃物的处理计划,对设施建设进行受理、许可和指导,对排放单位实行监督。采用委托、招标、特许、批准、许可等多种行政方式,引导相关企业从事农业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理。在法律中明确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实行“责任分担制”、“生产者责任延伸”和“排污者负责制”。进行“谁污染,谁负责”的管理制度,规定不同的排污者对排污行为和不利结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确定生产者负有回收利用其废旧产品的责任、相关企业负有环境主管部门报告的责任,定期向行业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其经营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主管部门应该信息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个人排放者应履行对自己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分类的义务,并在指定地点免费排放。针对农业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生态环境等相关法律制度,完善有关土壤污染、流域污染、环境安全事件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的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规定各种评价指标,协调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相互配套性和可操作性,切实保护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3强化循环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发展循环农业需要以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为保障,如农业废弃物资源的收集设施、储藏设施、运输设施、资源化利用、废弃物处置设施。建立基础设施体系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再生产的重要条件。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健全农业废弃物资源专业化处理设施设备,有助于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能力。其各种设施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收集设施,包括建立家用收集桶和专门的回收网点,促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实现分类回收;利用设施,包括利用设备和必要的专业组织机构等。如收集处理农作物秸秆需要秸秆还田粉碎机和打捆机、压块机、青贮机等。在秸秆及粪便等资源利用中,户用开发沼气需具备沼气灶、沼气压力表、沼气开关、直通、三通、输气导管,还有沼气灯、电子点火器、沼气汽水分离器、沼气脱硫器、沼气热水器、沼气饭锅等设施设备;大中型集中沼气工程中,厌氧发酵罐是主要专用设施之一。采用热解气化技术处理农业废弃物时,气化炉是必需的设备。采用堆肥法时,需要相应的发酵装置。鉴于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实际条件,应从宏观上部署,集中力量建设,通过循环农业重点产业建立省、市、县、乡、村相结合的人力、物力投入体系。采取县、乡政府补助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村补助一部分,农户自筹一部分的集资方式,积极鼓励农民修建储藏设施,购买相关机械,提升装备水平,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产业链、肥料产业链、饲料产业链等循环农业链,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循环农业链建设速度。
4建立循环农业社会化管理运行体系
发展循环农业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建立社会化的管理运行体系。政府在宏观上起主导作用,环保部门负责行业指导,以循环农业生产经营者为主力,同时引导其它社会成员广泛参与和支持。本研究以市、县、乡、村发展循环农业为例,设计了循环农业社会化管理运行体。
4.1建立健全循环农业社会化管理运行体系
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上采用“农户缴费、政府补贴、源头分类,桶装收集、定时清运、分类处理”的管理制度,强制执行农业废弃物分类收集,按照“农户——农业废弃物收集员——农业废弃物中转站——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网络”的模式进行回收、循环利用。为强化全程管理,确保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落实,可专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规划建设局、环保局、各镇(乡)人民政府、村委会、垃圾收集员、农户等在共同推进循环农业建设中所担负的责任。
4.2加强循环农业社会化日常管理运行规范
4.2.1统一农业废弃物分类收集及资源化利用的操作标准
在配齐必要设施的基础上,教育引导村民了解农业废弃物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的基本要求,掌握农业废弃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养成分类的良好习惯。此外,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讲解示范、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使农业废弃物收集员懂得如何对不同农业废弃物进行收集、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尤其是在中转站或收集网点,要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预防“分散污染”变成“集中污染”。
4.2.2规范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标准
督促各镇(乡)根据相应的处理模式,使农业废弃物处理的主要设施如垃圾桶、农业废弃物运送车、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等建设规范、有序。切实做到主要设施按标准建设,确保设施配备统一、齐全。
4.2.3规范循环利用网络的建设和建设标准
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建立市、县、镇(乡)、村四级循环农业体系网络,并统一各类回收资源的回收方法和价格;由环保部门负责指导农业废弃物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各项业务,中转站集中从事农业废弃物收集资源化利用具体业务,同时,此环节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入,将逐渐吸引有关企业加入。
5总结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逆向物流 现状分析 发展对策
农业废弃物包括植物类废弃物(农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动物类废弃物(牧、渔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加工类废弃物(农林牧渔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和农村城镇生活垃圾等四大类。通常农业废弃物主要指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废弃物产出量最大的国家。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实施对现阶段“三农”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及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特点
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除具有一般的逆向物流的特点外,还有其典型的特点。
1.数量大。统计年鉴中对农业废弃物还没有统计数据。但事实上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废弃物产出量最大的国家,每年大约有40多亿t。根据作物和养殖规模估算,我国每年产生畜禽粪便26.0亿吨,农作物秸秆7.0亿吨,蔬菜废弃物1.0亿吨,乡镇生活垃圾和人粪便2.5亿吨,肉类加工厂和农作物加工场废弃物1.5亿吨,林业废弃物(不包括薪炭林)0.5亿吨,其他类的有机废弃物约有0.5亿吨。
2.分散性。我国地域辽阔,与城市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的集中性不同,农村生产和生活是分散进行的,村落相互之间的距离近的几百米,远的几公里;家庭是农村的基本生产单位和生活单位,,因其分布地域广泛, 从而导致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分布面广、逆向物流服务对象的数量庞大,逆向物流规模普遍较小。
3.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生产有着非常强的季节性,这就决定了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也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表现为在农产品成熟时,出现短时、较大的农业废弃物,而季节过后,农业废弃物迅速减小;畜禽生长出栏也都有一定的周期;这些导致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呈现较大的周期性和波动性。
4.差异性。由于不同地域、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得各地农副产品品种多样,生产方式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地区,同种农副产品,其质量等级也不一样。同时,由于各地区经济和物流发展水平的不同,存在着地区间人文经济等各不相同。这些不同,导致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巨大差异性和多样性。
二、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总量不清。我国农业废弃物的产生量和危害仅仅是根据作物和养殖规模进行的粗略估算,每年产生农业废弃物的数量、分布、利用状况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不同部门的统计数据出入很大,难辩真伪;各种利用途径比例及具体应用情况也不清楚。更谈不上根据各地农业废弃物的数量、特点,以及不同区域特点和经济发展等确定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数据不准,必将带来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盲目性,从国家层面上难以制订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规划。
2.利用意识不强。数以亿计的农业废弃物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污染和潜在资源库。以1999年畜禽粪便产生量为例,所产生的19亿t畜禽粪便是我国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畜禽粪便化学耗氧量的排放量已达7118万t,远远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之和。农业废弃物又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资源库。如果用当前农林废弃物产量的50%作为电站燃料,可发电4000亿kW・h,占目前我国总耗电量的30%左右。2020年的生物质资源量至少可达到15亿t标准煤,如果将其中的50%用于生产液体燃料,即可为我国石油市场提供2亿t液体燃料。目前,人们对农业废弃物的双重性认识不清;多数学者关注的是农村正向物流、工业废弃物的逆向物流或者农业废弃物的开发利用技术,而很少有人关注农业废弃物的逆向物流;这些综合因素导致对发展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忽视,从而对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投入和建设不足,严重限制了我国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
3.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我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显得相当落后,主要表现在道路、运输工具、通讯水平、商品储存保管水平上。我国以农村公路为主体的公路网总规模与我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相比,仍相当落后,公路密度只有美国的约五分之一英国的八分之一、日本的十五分之一。目前仍有184个乡镇、5万多个行政村不通公路。在我国农村由机动运输工具完成的货运量仅占总量的20%左右,其余80%则由人力或畜力来完成。我国农村的汽车、农用运输车的拥有量平均每20户才有一辆,而当前世界平均车辆保有量每10人一辆车。这些都给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带来了不便。
4.农业技术与装备落后。以投入领域为例,国内大部分资金投向了农业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的资金不足;而在国外,农业生产环节投入比例只占30%,产后投入比例高达70%。我国优良的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创新的技术少,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技术和适应性能好和推广价值高的技术更少。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又不到位,比如在我国规模化养猪设备引进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吸收和消化国外的整套技术,而仅是盲目的引进养猪设备,而忽视粪污处理技术设备的配套。不清楚农业废弃物产品开发的主攻方向,导致我国农业废弃物转化产品品种单一、质量差、利用率低、商品价值低,不能形成产业化,也就不能有效地转化农业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搬运方面,机械化水平低,等设备数量有限,大多数靠人工操作,这无疑增加了发展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成本。
5.缺乏政策法规。目前国家没有完整的农业废弃物利用专门法律或法规,近几年各行业部门临时制订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标准或技术准则,标准化程度较低,随意性强。具有执法权的环保部门只按制订的污水处理和排放标准,去监督管理,只有“罚”没有“奖”。基本上采取末端治理思路去“堵绝”污染。管理养殖业的农业部门,主要是抓“肉、蛋、奶”的生产,不重视农业废弃物这类“副产品”,更谈不上相应的鼓励治理政策。多头管理也造成部门间的有关政策法规的矛盾和冲突。我国农业废弃物的管理体制,可操作性差,而且针对不同地域和不同类型的农业废弃物没有对应的废弃物管理办法,更谈不上系统的监测、监管、预测和预警体系。缺乏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政策的导向或地区政策变动导致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缺乏理性的规划,出现不必要的混乱,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会给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风险。
三、谋求农村逆向物流新发展的对策
1.构建顺畅的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顺利运转,需要良好的逆向物流网络支持。良好的逆向物流网络需要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农资及农产品回收点、回收中心的发展和建设、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农业废弃物的利益应该具有规模性,企业应该组成战略联盟形式。逆向物流运作流程应具有以下流程:分散产生-集中回收-分类配送-专业处理-分类配送-进入企业联盟。经过高级专业化处理后的农业废弃物,此时将其分类配送到需要的工业园区,企业联盟再利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村逆向物流网络如图所示。
2.营造良好的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政策环境。从发达国家发展逆向物流的经验来看,发展逆向物流需要法律、规章做保障。目前新农村建设刚刚步入轨道,新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难度很大,更需要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建议尽快出台一系列有关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法律法规,为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制定一系列涉及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激励机制,为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发展提供动力支持。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积极支持从事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业务企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从事农业废弃物处理、再利用和环境污染物质合理控制技术研发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因此,应由政府出面,各方协调,统筹规划,制定新农村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方面的相关规则和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包括土地、资金和技术扶持等),同时应加强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手段控制环境污染和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利用,强化对耕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监控,约束资源利用的短期行为。
3.企业联动,促进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由于农业废弃物具有分散性、差异性、季节性等特点,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必须向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应引导农民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效地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格局,促使其走上规模化生产发展的道路,为农村逆向物流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提供重要的组织条件,为企业进入农村发展逆向物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企业是回收逆向物流的主要来源方,参与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业务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重视回收逆向物流发展,加大回收逆向物流投入,加快回收逆向物流人才储备,成为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主力军。开展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可以采取三种方式实现:(1)由产生农业废弃物的农户联合回收。(2)由需要农业废弃物的企业回收。(3)由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回收。值得提出的是,随着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应该注重鼓励发展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废弃物物流产业发展的示范者和中小物流企业资源的整合者。
4.发展农产品物流技术,源头控制农业废弃物。农村物流中,农产品是重要物流客体,农产品的生物性能(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等)对运输效率和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广大农村还缺乏现代的冷链物流技术,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也就是有四分之一强的农副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另据统计,我国每年3.7万吨蔬菜、水果在运输路途中腐烂,如此之多的农产品足可以供养2亿人的生活。源头控制要采用绿色设计策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逆向物流的发生,有利于逆向物流的实施。,开展绿色正向物流,加强正、逆物流协调配合。加强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源头控制是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重要一环。源头控制得好,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品就少,就能大大减少回收逆向物流业务。
5.培养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专业人才,增强全社会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意识。首先,必须向企业和农民宣传现代物流知识,提高企业和农民对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意识的认识水平。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三下乡”等形式,将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知识、物流技术等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知识,激发和调动他们发展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加强现代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在高校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适应时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网,省略
[2]谢水清:论农村物流的内涵与特点.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9)
[3]孙振钧 孙永明: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与发展.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 (8)
1.1猪+沼+果(菜、稻)+灯模式
该模式以户为基本单元,以沼气为纽带,把畜禽养殖和林果、粮食、蔬菜种植业结合起来,每户建一座沼气池,养殖2~10头猪。猪粪尿排入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能源,用于日常生活照明、煮饭;沼渣、沼液用作农作物底肥、追肥;在果园、菜园或稻田悬挂诱虫灯诱杀害虫。据统计,使用此模式,每户1a可节约能源开支1000元左右,节约农药肥料开支300元,产出的产品品质好、价格高,667m2增加收入300~1000元。模式集养猪、沼气生产、农作物种植、产肥为一体,农业资源在系统内循环利用,实现了农村养猪污染物零排放,解决了畜禽养殖环境污染和农民生活能源燃料问题,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了农产品品质。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良好、生态效益明显,实现了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1.2蔬菜地综合利用模式
以淮山(套种瓜、豆)+灯+青蛙模式为例。该模式采用套种套养方式,种养结合,在不影响主栽作物基础上,利用主栽作物生长空余地面与空间,套种一茬或多茬作物,套养一批或多批动物,净增一次或多次收入,是传统耕作与现代科技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的叠加农业、叠加产出模式,可解决农业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模式内生物彼此协作,相辅相成,农业资源在小系统内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模式操作:春季种植瓜类、豆类蔬菜,收获中后期,套种主栽作物淮山。利用淮山畦沟贮水放养青蛙,每667m2放养青蛙1万~2万只。田间悬挂诱虫灯诱杀昆虫,青蛙在作物间吃昆虫,配合适量饲料补给,3个月左右长成商品蛙。此模式在不影响主栽作物产量和收入的前提下,667m2套种一季瓜类、豆类作物,可增加产量700~800kg;套养青蛙1万只,可收获300~400kg。
1.3桑园综合利用模式
以桑园+套养鸡+冬季套种蔬菜模式为例。根据桑园的生产特点,合理安排放养鸡的时间,使放养的鸡不影响桑园生产。桑园放养鸡时间以4~10月为宜,小鸡孵化后在鸡房饲养至半个月大后放入桑园放养,桑园用1m高的尼龙网圈起,桑园杂草和害虫作为鸡的主要饲料。每667m2桑园每批放养鸡100只左右,每只获利20元以上,667m2增收2000多元。需要注意,桑树剪枝后至抽条前不宜饲养鸡,以免鸡啄食桑芽影响桑园产量。桑园冬季套种蔬菜品种以低秆类蔬菜为主,如白菜、芥菜、菜花、萝卜、葱蒜类、莴苣、马铃薯、豌豆等,一般在10月下旬秋蚕结束后翻耕土地,施足底肥,667m2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kg或复合肥50kg。在桑园行间套种,追肥2~3次,注意浇水。翌年1月中旬可以收获,每667m2桑园套种蔬菜可增收1500~2000元。对蔬菜采收后剩余的菜头、枝梗、黄叶等废弃物进行压青,用作绿肥。桑园养鸡,一是可以将鸡粪作桑苗和蔬菜的肥料,二是杂草和害虫可作为鸡饲料,这样既节省了锄草劳力,减轻了病虫杂草为害,还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据统计,一般每年每667m2可节省农药、肥料成本约150元,桑园内因套种套养每年每667m2增收3000~4000元。
1.4果园综合利用模式
以果园+牧草+鹅模式为例。利用果树间隙种植牧草饲养食草动物鹅,鹅为果园除草,且鹅粪含丰富的氮、磷、钾肥,可为果园施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每1只鹅年排鲜粪150~200kg。一般每667m2果园养鹅100只左右,每只鹅获效益15元左右,667m2增收1500多元,既保证了水果的生产,又有额外收入。也可采取果园+鹅+鱼综合生产模式,即利用水面养鹅,并在果园树下草地放牧,以鹅粪喂鱼,各取所需。通过种养有机结合,形成农业系统内物质的良性循环利用。
1.5水田作物套养模式
水田作物套养采用水稻+青蛙、莲藕+青蛙、茭白+泥鳅、水稻+鸭、水稻+鱼等模式。利用水生作物田间空隙地养蛙、鱼、泥鳅、鸭等,使水田作物和套养动物形成互相利用、互相促进的生态循环系统,并用诱虫灯诱虫作为套养动物饲料,减少虫害。水田作物是套养动物的天然栖息遮荫场所,且水生物丰富,适宜套养动物生长,而套养动物则起到松土、肥田、除草、除虫作用。以水稻+青蛙为例,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四周设1m高防逃网,挖“田”、“日”字形沟,沟宽1~1.5m、深0.5~1m。水稻选抗倒伏、抗病力强的良种,秧苗栽插5~7d后、气温稳定在20℃时放养蛙苗。田面水层保持5~10cm,防青蛙逃逸。防敌害,一般667m2放蛙苗2万只,可收获青蛙750kg左右。2.6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以农作物秸秆(或林木加工剩余物)+食用菌+优质稻循环农业模式为例。该模式利用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桑枝条、中药渣和木材加工产生的木糠及边角料等废弃物,经加工后作为培养料生产食用菌,菌渣经特殊发酵后用作农作物肥料。模式应用效果:①生态效益好,资源循环利用,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②经济效益好,产值高;③社会效益显著。农业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好途径。
2讨论与结论
2.1发展循环农业模式势在必行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农业在发展观念、发展模式上的一场革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应用循环农业模式十分重要。农业生产中应用循环农业模式能实现人与自然的长久和谐,生态、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选择模式应当从实际出发,可以选择一种模式,也可以多种并用。
2.2社会服务体系必须完善
关键词: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农村
近几年,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种植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的热门话题。事实证明,生态观光农业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效益,为我国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人们对生活品|的提升,对产品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注重健康和养生,吃粗粮、杂粮、农家乐,购买绿色蔬菜及生活用品俨然成为一种时尚。于是,发展生态农业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倡导。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竞争日益激烈,都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就这样,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一、生态观光农业的定义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而组织进行的农业生产,是一种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规律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以农业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文化为核心,通过规划、设计、施工后,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体验、休闲、度假的新型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生产经营形态。
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不仅具有生产,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
二、生态观光农业的类型
观光农业的形式和类型很多,得到大众认可的主要有:①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来享受田园乐趣;②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③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例如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④森林公园,是以大面积人工林或天然林为主体而建设的公园;⑤民俗观光村,到民俗村体验农村生活,可以感受农村气息。
三、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对策
1.要解决好土地流转及处理好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近年来的农村政策允许并提倡土地流转,鼓励农民用土地以入股的形式参与产业化经营,为发展生态农业创造了条件。
2.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高标准农田,做到水、电、路、沟渠、林配套,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强化农机装备,实现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信息化等设施建设。
3.要强化科技创新与应用。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健全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配备和服务设施速设,全面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大力提升农业科技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4.要构建生态观光农业产业体系。围绕农产品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5.要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6.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制定示范区考评认定及管理办法、规划评审、指导督查等工作。
7.要强化政策扶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要以示范区建设为平台,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并不断提升示范区发展水平。
8.要加大宣传示范力度。要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做法,树立典型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扩大宣传,提升整体水平。
四、生态观光农业优势
1.效益优势。生态农业旅游是在原有的农业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与旅游相结合的投资类型,投资少、风险小,生态与经济双赢。
2.产品优势。传统的观光性景区,回头客少,很多人造景观在开张时游客爆满,之后随着时间流逝游客逐渐减少,投资高,但没有对应的高收益。而生态农业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浓郁的自然风情和清幽的绿色环境,一年四季都对游客有着吸引力,游客在不同的季节都会故地重游,从而延长了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3.环境优势。生态农业旅游利用郊区特有的农业和自然环境优势,为游客提供一个有着浓郁田园风情的休闲环境,让游客在与都市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的郊区中,住小木屋,吃农家饭,做庄园活,享生态业乐趣,寻求一种回归自然的享受,使得身心愉悦。
五、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应注意的问题
1.保障观光与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生态农业旅游在于构建一种符合自然生态的农业景观,是充满生机,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是本地民俗文化的再现,而不是有意的创造。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在旅游旺季,应控制旅客数量,避免超过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加强交流,合理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开发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并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不能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要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高质量旅游项目。
3.提高旅游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旅游者既希望能获得新奇的感受,又不过分背离自己习惯的生活环境。参加生态农业旅游的大部分游客都来自城市,他们希望获得一些新奇的感受,但又不能太异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一般是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但农村的卫生标准与城市卫生标准相差很大,这就使得开发者和经营者要注意旅游环境,特别是接待设施的标准,要努力使其达到都市旅游者可以接受的水平,而住宿地建筑则应突出风光民俗特色,与周围设施保持一致,尽量避免城市化,否则会让游客失去体验乡村野趣的感觉。
4.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旅游区大气指标、水污染指标、噪声指标、废弃物指标以及农、林、草病虫害指标等,这要与各部门密切合作,通过定期监测与预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生态农业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下,生态观光主导型农业成为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生态农观光主导型农业成为了我国农业经济和旅游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农林经济 现状 问题 可持续发展 对策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农村生活环境有了显著改善。根据现阶段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建设需求,我们应推进农业基础建设,确保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从根本上满足农产品中主要种类的基本供给,使农村民生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但就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依然存在思路不明确的问题,这对于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制约。农林经济发展既依赖于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涉农政策扶持更需要农民积极提升自身科学素质,对现有丰富的农林资源加以综合开发,对农林经济发展各项措施予以辨证安排,从而推动农林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国内农林经济发展问题
1、未从意识层面深刻认识农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农村人口基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群体知识层次不高,未充分认识土地利用能力,未掌握充足的涉农知识,同时也未从意识层面认识到农业发展与林业经济之间的关系,因此也就不可能对农林经济这一宝藏做出有效开发。
2、农业基础地位相对薄弱。农业、农村以及农民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为第三产业以及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因此,农业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地位。然而,自古以来农民阶层都处于社会生产链的最底层,虽然农民阶层为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但其发展水平也较其他行业显得更为滞后。在国家经济发展体系中,农村是重要单位,其具有范围大、覆盖地域广的特点,并且对国家经济的总体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3、林业地域具有较大差异性,难以达成同向发展模式。我国国土面积广袤,幅员辽阔,不同地域气候水文条件也存在较大差异性,同时还存在高原、丘陵、山地以及平原等不同地表形态,因此植被发展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显得异彩纷呈。在此情况下,农林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很难达成同向发展模式,而不同区域农林经济发展水平也自然存在高下之分。
二、我国农林经济发展的改善策略
随着现在农民非农化以及农业市场化趋势的加强,农村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农村经济即将全面转轨。我们应着眼于知识经济时展需求,坚持以服务三农为主要宗旨,着眼于新模式下的农林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实现创新式发展。
1、推行新的农业模式,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应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农林经济实现放射性、多元化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逐步提高农村人均收入。以华南丘陵以及东南丘陵区域为例,该区域人民从农林发展规律出发,营造桑基鱼塘一体化模式,建立放射性农业生产基地,推动农林渔牧多元化发展。此外还应针对现阶段农业生产“大量投入――应用大量资源――排放大量农残”这一现状,改善粗放式经营方式,跳出传统农业生产范畴,合理开发丰富生物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即基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链条的流动型物质闭环经济模式,其遵循减量化、再使用以及再循环基本原则。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模式下尽量降低非可再生资源投入量以及污染物质残留与排放量,尽可能保护森林、土壤、水体以及草地等生态资源,恢复动植物群落可再生功能抵御有害物种侵入,对农业生产、产品加工与整个产品消费系统中所涵盖的能量与物质加以最大化利用,确保农业经济高质量、高效益运行。循环经济模式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利用相互协调,改善物质循环利用效果,是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前提。
2、重视林地物质与能量循环管理。传统农耕以及耕作方式属于生态农业发展的一种初级模式,其对于现阶段国内农林经济实现循环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以园林和林地管理为例,管理人员在劳作过程中将枯枝落叶或者修剪后残留的碎叶予以有意识的保留,腐熟后作为有机肥料,或直接覆盖在林地土层上,实现林地物质各部分各环节循环路径耦合为整体,实现物质与能量在农林生产过程中相互转化与循环,为林木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支持。除此之外,对于水体污染控制环节还应着眼于水体自我净化容量,严格控制水产品、水生物养殖密度,输入水体污染物不可超出预定值,使水体生产力维持在稳定状态。与此同时还应对生物物种资源予以充分保护,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农林生态圈。
3、构建资源化生态体系。反观以往种植模式,农业生产流程往往对于单一农作物生产较为关注,粮食作物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大部分糠秕以及秸秆等都被直接浪费。统计数字表明,每年我国农林生产资源中农作物秸秆高达6亿吨,而油料秸秆生产量则高达3000万吨,其经济开发潜力以及生态发展潜力巨大。然而相当一部分地区均采取焚烧归田这一方式处理秸秆,资源浪费现象极为严重。所以笔者建议在农林生产中推行回收性利用,以“过腹回田”为主,加工秸秆使之成为动物饲料,动物摄入秸秆后经过消化后形成粪便排出,然后将粪便施入田中。当前,在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还可直接处理农作物纤维成分,从小麦以及水稻秸秆中提取生物纤维,用于取代其他纤维材料。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农林经济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积极开发农林资源,构建循环经济模式,推动农林经济实现稳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一、稳定农业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第一要务是抓好粮食生产。我市人多地少,粮食自给率不到40%,要把确保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工作的首位。要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基层干部抓粮食、广大农民种粮食的热情。广泛开展高产创建,建立省级水稻高产千亩示范方30个。加大优良品种、统防统治、测土施肥等技术应用,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推广水稻主导品种面积80万亩,实现粮食单产410公斤以上。各地要把多种早稻、多种旱杂粮,抓规模大户、抓全程服务,抓面积落实,抓乡镇村重视作为增产增收的主要举措,确保全市早稻播种面积12.5万亩,粮食播种总面积194万亩、粮食总产74万吨以上。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稳定主产蔬菜基地,进一步开发山地蔬菜、设施蔬菜和反季节蔬菜,新建保障型蔬菜基地3万亩,不断丰富市场供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设施农业1.5万亩,新启动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6万亩。认真落实生猪、奶业扶持政策,增强主要畜产品供给能力,促进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生猪饲养量200万头以上。大力发展果茶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全市新发展果园2万亩,换种改植和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0.2万亩,优化改造果园10万亩。
二、加快“两区”建设,提高建设档次和水平
要确保“两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就必须严把建设进度和质量关,完善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建设效果。一是抓落实。严格“两区”规划实施,切实抓好建设责任、扶持政策、资金项目和配套服务的落实到位,确保规划进度不耽误、实施方案不走样。加强考核和检查督促,加强经验交流,深化“两区”创建工作。今年,确保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8.96万亩,年内基本建成1至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5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1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二是提质量。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创建,切实改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设施和生产技术装备,“两区”和标准农田上图入库率分别达到100%和95%。全面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努力使“两区”的生产水平、产品质量、产出效益全面提高,真正体现先进性和示范性。三是建机制。建立健全投入机制,强化支农资金整合,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加强项目包装推介和招商引资,构建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年内农业利用外资和工商资本不少于20家。完善“两区”地理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监管。健全“两区”管理机构,争取实体化运作,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四是积极推动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充分发挥仙居独特的人脉优势和优美的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三、加强农业安全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深化安全供种体系建设,强化种子质量管理与品种管理,落实农作物储备种子105万公斤。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情防控责任制,强化免疫、检疫、监测等综合防控措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100%。牢固树立现代植保理念,加快推进农作物统防统治的专业化。实施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95万亩、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45万亩。加快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严防重大病虫害发生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做好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工作,开工建设2012年国有垦区危房改造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基本完成去年启动项目的建设并交付使用。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创建“平安农机”示范镇2个、示范村32个。扎实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确保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死亡人数不突破省下达指标。继续推行农产品生产记录和产地准出制度。组织开展“瘦肉精”清缴行动,深入推进“瘦肉精”等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产品监管,逐步完善联防联控、检打联动、应急处置的制度,农产品省级抽检合格率达96%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事件。
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支撑,完善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大协作机制,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力求在主导产业关键环节和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大力实施现代种业发展工程,深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加快推进现有种业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利用,加快培育种业骨干龙头企业,强化市场监管,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技为依托、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增强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全面提升种业发展水平。建立督查反馈机制,落实去年上海农产品交易会期间,科研院校(所)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洽谈会上签订的科技合作项目。完善财政支持保障机制,增加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引导社会力量从事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和产业化开发。
五、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按照农牧结合、循环利用和畜禽排泄量与种植业消纳量相匹配的原则,创建畜牧主导产业示范园区和特色畜牧业精品园。完成10家省级以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创建,认定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2个、示范企业(合作社)2个、示范项目10个。深入开展畜禽养殖场整治,建立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11月前完成126家畜禽养殖场年度整治任务。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标准化实施率达53%。不断推进绿色认证工作,提升“三品”创建水平,新增无公害农产品30个、绿色食品12个,通过“三品”认证产地面积8万亩。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00万亩(次)。扩大水旱轮作、农牧结合、立体种养等新型农作制度应用,探索畜禽排泄物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新模式,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6%和78%,不断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加强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建设,推广沼气供气、沼肥利用、太阳能光热光电应用、生活污水处理等技术,着力打造绿色能源农业。全市新建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0.5万立方米、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0.8万立方米、沼气用户800户,新增太阳能热水器3.5万平方米,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74%。
六、培育农业新型主体,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一是提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推动合作社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新建成100家市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规模养殖场联合组建新型合作社,推进饲料生产主体与新型畜牧合作社和大型养殖场的联合。鼓励合作社通过增资扩股,或以产业、品牌、资产为纽带进行整合与重组,新培育30家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强社。今年,合作社发展要着力在联合社工商注册、合作社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二是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对产业带动力强、与农民利益联接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争取新增5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两区”建设、农产品基地开发、加工技术改造和发展订单生产。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经营和创办连锁专卖店,深化农业对外交流合作,农副产品出口比上年增3%。以优良地方品种资源为重点,通过合作、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推进集团化种业核心企业培育。三是大力培育现代职业农民。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2000名,培训“阳光工程”学员800名,新招农广校种养和涉农专业学历学员1000名、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60名,着力提升他们的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水平。积极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参与我市农业就业创业,逐步实现农民队伍的知识化、年轻化。
七、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增强支撑保障能力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推行“3+X”服务模式,全市启动建设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30个,创建国家级农技推广示范县2个。加强农产品营销服务。积极举办柑橘节、文旦节、开采节、茶文化节等农事节庆活动,组织参加各大展示展销、评优评比活动,不断提升我市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搭建市场信息网络沟通平台,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推进网上销售。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新业态,推动农产品专业市场、冷藏保鲜、物流配送等一批新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流通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创办农业服务组织,开展多元化服务,推动农业服务从产中作业服务向产前农资供应和信息服务、产后产品销售和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等延伸。积极发展农机化服务,推进工厂育苗、机插机收等服务,新增先进适用农机装备1万台(套)。大力推广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推广水稻机插面积13.5万亩,新建水稻育秧中心6个、粮食烘干中心12个,粮食烘干能力达到17万吨,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0%。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为农民提供生产、科技、政策、农产品买卖和防灾减灾等信息服务。
八、强化农村经营管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探索整村、整组连片集中流转,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新增规模流转面积2万亩,为吸引工商资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全面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系,实现各县(市、区)全覆盖,深化村级财务审计和财务公开,完成1600个村集体经济审计和财务清理,完成9个村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力争今年有新的突破。继续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做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鼓励采用资源开发、物业租赁、资产营运等方式盘活资产、资源、资金,规范提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种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确保不发生农民负担恶性事件。
九、加强农业综合执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深入开展“强监管、严执法、优服务、提效能”主题活动。完善落实农资监管责任,培育优化农资市场主体,深化小农资店整规工作,全面推行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保安全执法行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创新农业执法体制机制,完善与工商、公安等部门执法协作会商机制。完善农业检验检测体系,为农业行政执法提供技术支撑。健全农业生产事故调处机制,畅通“12316”执法投诉举报电话,及时、公正调处农业生产事故纠纷。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许可办理行为,进一步创新行政审批方式,积极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审批和网上监督等方式,提高行政效能。继续推行行政处罚决定说理性工作,不断规范行政处罚行为。全面开展“六五”农业普法工作,继续开展“农业法律进百企入百社”活动,继续做好百万农民学法维权工作。认真办理党代表建议、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确保面商率、满意率达到100%。抓好《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完善行政复议、仲裁、调解、、领导接待日等工作制度,健全多元化的防范和化解涉农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