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废弃物处理范文

农业废弃物处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废弃物处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废弃物处理

第1篇:农业废弃物处理范文

[关键词] 农业有机废气物 资源化利用 秸秆还田

[中图分类号] S1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057-01

盘龙区滇池流域及水源地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秸秆还田技术,项目围绕滇池流域及水源地水源保护、土壤有机质提升,开展秸秆直接全量还田,对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减少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及化肥的用量,减少火灾隐患,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项目实施地点在盘龙区滇源街道小营、麦地冲、三转弯等3个村委会,按照要求实施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实际完成示范面积4100亩(超额17%),其中:小麦1500亩、绿肥1100亩、蔬菜1000亩、雪莲果500亩。示范区农作物秸杆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认真落实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高度重视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工作,把它作为一件急事、大事和实事去抓去落实。为搞好统筹协调,确保秸秆还田项目的实施,该项目由盘龙区滇源街道办事处主管,办事处成立由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农科站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农科员及有关村委会书记、主任为组员,农科部门负责对该项目进行具体组织实施。

二、广泛宣传,加强培训

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深入到千家万户,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会议、标语、电视、广播、技术资料、现场培训等形式,广泛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性、秸秆还田的好处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普及、指导秸秆还田技术。据统计,全街道共召开专题工作会议6次(其中现场会、培训会4次),粘贴标语12条,制作展板3幅,开展广播宣传8期次,技术培训360人次,印发宣传技术资料520份。

三、实施秸秆还田技术措施

1.麦类秸秆经旋耕机粉碎,每亩喷施酵素菌3-4千克直接还田。主要模式有:

1.1麦类高茬覆盖复播还田技术。对高茬复播的麦田,可根据土壤墒情、机具配套及生产条件等差异,因地制宜采取旋耕覆盖复播、硬茬复播覆盖、人工撒籽―旋耕覆盖复播等不同的操作方法。

1.2麦茬直接翻压还田技术。对机器收割后留茬较高的麦田,收后立即用机械反转高柱梨将高茬麦草全部翻入土中;对人工收割的低茬麦田,留在田间的麦茬数量很少可将场院中的剩余麦草或麦衣运往低茬麦田,每亩均匀撒铺300-400公斤,然后用深翻犁将其耕翻入土。

1.3对小春干旱无收麦田,直接用旋耕机打碎后还田。

2.对于蔬菜绿肥鲜秆,直接用旋耕机打碎后翻梨还田。

四、抓好示范,强化技术

为在全街道抓好秸秆还田技术,实现秸秆全量还田的目标。滇源街道在小营、麦地冲、三转弯等三村委会,按照要求实施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实际完成示范面积4100亩(超额17%),其中:小春小麦1500亩、绿肥1100亩、蔬菜1000亩、雪莲果500亩。在三转弯举办200亩示范区,使农作物秸杆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起到了辐射带动的作用。

同时,重点抓好各项秸秆还田技术落实。一是采取秸秆机械粉碎覆盖还田、机械翻压直接还田等技术措施,减轻农业生产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二是加强以酵素菌为腐熟剂配料的关键性配套物质的推广,加快农作物秸秆腐熟,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五、综合效益显著,前景广阔

第2篇:农业废弃物处理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节能减排 生产 作业

1 概述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以节能、节肥、节药、节水、节种以及减少排放等为重点的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是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做好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工作,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和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依靠石油、电力等来提供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传统的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如翻耕)也会造成土地的退化。因此,如何以最低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确保农业机械化的有效作业,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业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是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是农业机械化工作中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空间最大的部分。文章利用对耕作、种植、田管、收获、初加工等各作业环节运用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提出当前各作业环节节能减排效果较好的作业技术,强化各环节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的配合和集成,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2 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业领域节能减排技术

2.1 保护性耕作技术 传统农业有机废弃物秸秆野外焚烧造成大气污染,CO2气体排放量增加,造成生态环境影响,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解决作物残茬覆盖和焚烧矛盾的问题。通过采用免耕和秸秆覆盖的机械化复式作业方法,在减少生产成本的同时降低燃油消耗。通过改良土壤物理和化学结构,发挥土壤自我疏松、秸秆腐解功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践表明,保护性耕作比传统耕作减少农业机械动力15%~20%,降低油耗20%~35%。

2.2 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 精量播种是指使用机械将确定数量的作物种子按栽培农艺要求的位置(行距、株距、深度)播入土壤,并随即适当镇压的机械化种植技术。机械化精量播种在保证作物出苗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少种子用量及种子运输和贮存量。同时,提高化肥利用率,省去田间间苗等作业环节,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最大限度的增加土地产出率,有效提高单位农业生产面积的能量效率,减少能量消耗,实现稳产增产。目前,较为成熟并已经得到推广的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主要为气吸式精量播种技术。据调查,采用精量播种机所需种量是人工播种的1/3,是普通播种机的1/2。采用该技术能达到苗全、苗齐、苗壮;省种、省工、提高化肥利用率、节本增效的作用。以玉米精量播种机为例,精播用种量22.5kg/hm2左右,较传统播种节省种子22.5~30kg/hm2,省工45~75个/hm2,降低成本300元/hm2左右,同时增产粮食1500kg/hm2。应用免耕精量播种的同时,采取一次性侧深施肥,实现药剂灭草免中耕,可以减少耕作次数、防风固沙、降低燃用消耗、实现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抑制沙尘暴的发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2.3 机械化高效施药技术 机械化高效施药是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无效雾滴数量,提高雾滴附着率,减少雾滴漂移,提高农药雾滴覆盖均匀度,明显减少农产品上的农药残留量,确保农副产品的食品安全,减少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目前较为成熟并已经得到推广的技术主要包括风送低量喷雾技术、气液两相流喷雾技术、风幕防飘技术、可控雾滴离心雾化施药技术等。通过各项技术综合应用,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比传统的施药方法提高20%~30%。

2.4 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求和当地供水条件,充分和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目前主要节水灌溉技术有:①机械化节水型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浆砌块石防渗可减少渗漏损失60%~70%,混凝土衬砌可减少渗漏损失80%~90%,塑料薄膜防渗可减少渗漏损失90%以上。②机械化微灌节水技术。微灌主要有喷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滴灌、渗灌、膜下滴灌等。微灌具有省水增产等优点,膜下滴灌比常规地面灌溉平均增产10%以上。③机械化节水型地面灌溉技术。包括平地漫灌、沟灌、地膜覆盖灌水技术、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等,是最主要的灌溉方式。地面灌溉历史悠久,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当前全世界地面灌溉面积占灌溉总面积的90%左右,我国占95%以上。膜上灌溉节水率一般可达20%~40%,增产15%左右。④雨水集蓄灌溉技术。双垄沟全铺膜集雨技术;修筑梯田,拦蓄雨水,发展雨养农业;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农林业灌溉等。

2.5 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是秸秆利用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的把秸秆中氮、磷、钾、钙、镁等有机物转化为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肥料。秸秆通过转化可以释放养分,同时经过腐殖化后使一些有机化合物缩合脱水形成腐殖质,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团粒结构,改善持水、吸水、黏结性状,从而提高土壤自身调节水、肥、气、热的能力,减少施肥量和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施肥所消耗的燃油。秸秆还田主要的方式有:机械粉碎翻压还田、覆盖还田和高留茬还田。华北除高寒山区,绝大部分地区可采用秸秆直接粉碎翻压还田。这种方式更适宜水热条件好,土地平坦,机械化程度高的地区采用。西南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的研究表明,水田宜于翻压,旱作地宜于覆盖。据有关资料显示,每亩耕地施用粉碎秸秆250~500kg,可增加有机质38~75kg,氮素0.75~3.0kg,折合标准肥料(硫酸铵)4~71kg;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孔隙度分别增加0.025%~0.150%和2%~6%;土壤容量可降低0.057%~0.167%;下茬可增产10%左右,同时还可以补充作物生长的其他营养元素。

2.6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是通过对秸秆进行一定方式的处理,使之变成肥料、饲料、燃料、建材等有用资源的综合配套技术。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主要有以下5大方面:①秸秆还田技术。②饲料技术,包括秸秆成型固化技术。③燃料技术,包括户用秸秆气化炉、秸秆沼气、秸秆气化发电等技术。④工业原料技术,包括用于造纸原料、秸秆建材、酒精、草编等。⑤食用菌基料技术。

秸秆过腹还田可以节约饲料用量,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畜禽生长,使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加长,物资转化效率更高。秸秆制沼技术,厌氧发酵能杀死寄生虫卵,减少蚊蛹孳生,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秸秆发酵残余物沼液沼渣中不仅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还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和某些抗菌素,肥效十分明显,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质。减少秸秆燃烧,还具有减少CO2、SO2等气体的排放,减少森林破坏等直接、间接的生态环境效益。

2.7 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控制污染、改善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有农用地膜机械化回收、畜禽粪便处理、农村污水处理等技术:①农村垃圾处理,在垃圾分类基础上,根据有机、无机、可回收、有毒垃圾等特性,有针对性的采用填埋、发酵、回收等方式。配套发展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和运输设备,并重点推广捡拾残膜的多功能复式作业机。②畜禽粪便处理,根据分散养殖、小型养殖和大规模养殖分别采用户用沼气、湿式沼气工程、干式厌氧发酵技术与装备和集成化有机肥生产线。③农村污水处理,应结合自然条件,选择土地处理技术和厌氧好氧消化技术,重点研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主要是生物质的能源化、肥料化、材料化等方面的利用,可实现对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的替代;可实现CO2“零排放”,从而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3 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在我国农业节能减排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同时,必须要尽可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和燃油、钢材的消耗。在各生产作业领域才采用的节能减排技术有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精量播种、机械化高效施药、机械化节水灌溉、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秸秆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处理等技术,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姚宝刚.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J].农业机械学报,2006(01).

第3篇:农业废弃物处理范文

1农牧结合型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仙居县于2006年开始申请国债项目,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和养殖场沼气工程。截至目前,全县共投入各类资金5000多万元,建成户用沼池6000多座,池容48000m3;农牧结合型沼气工程25处,池容8000m3;发展各类农牧结合型生志农业逾6000hm2,为农村社会节能减排、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作出重要贡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提高。

1.1区域化生态农业模式

区域化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是在某一区域内建立农牧结合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具有一定规模,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耕作制、统防统治等园区化管理的一种技术模式。如仙居县横溪镇绿色稻米基地、秋山乡的果蔬基地,面积都达到300hm2;其他规模比较小的猪—沼—鱼、猪—沼—果、猪—沼—蔬菜等模式基地共有20多个。这些基地建有规模较大的畜禽养殖场,和处理畜禽粪便污水的沼气工程,铺设沼液输送管路,根据面积大小在田头建立不同数量的蓄肥池,一般为每6.67hm2建一座30m3的畜肥池,作物种植需肥时可随时使用沼液。根据农技人员指导,实行统一标准化生产管理,统防统治病虫害,使产品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价格比普通生产的农产品高出1倍,增收7500元/hm2以上,生产效益大大提高,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2庭园式生态农业模式

庭园式生态农业是以一家一户为基础,规模较小,每家每户都建有沼气池,结合“三改”,即改猪圈、改厕所、改善厨房操作环境,将畜禽粪便、生活污水都排放进入沼气池进行处理,沼气可作家庭饮事用能,沼液沼渣作为田园农业生产肥料使用,发展猪—沼—果、猪—沼—蔬菜、猪—沼—稻等模式的生态农业。庭园式生态农业也是把畜牧生产和种植生产的废弃物作为资源化处理相互利用,既节省用能和农业废弃物处理费用支出,使家庭卫生保持清洁,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又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生产效益,增加收入[3]。由于该模式的规模小,且都是一家一户作业,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发展。发展庭园式生态模式,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主要技术措施

2.1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技术

农牧结合型生态农业技术是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畜牧业和种植业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和共同发展建设的现代农业技术。首先必须推广建设沼气工程,应用沼气技术,提高沼气工程使用效率;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提高沼液沼渣资源化、能源化推广应用水平,才能提高农牧结合型生态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仙居县从2006年开始,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和养殖场沼气工程,并开展沼气池建设技术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建池质量和沼气池使用效率。同时开展沼液沼渣资源化开发利用研究,重点在水果、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使用沼液、沼渣,效果显著,增产、增效明显,为大力发展农牧结合型生态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4]。沼气技术和“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在生态农业发展建设中得到大力推广应用。

2.2绿色食品生产的综合技术

仙居县根据建设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基地的目标,实行标准化生产,推广使用优质新品种、新技术,采取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绿肥等有机肥使用技术,实施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发展诱杀虫灯物理防治技术等绿色食品生产的综合技术。成立仙居县农产品检测中心,对农产品生产进行全程监测管理,实行农产品产地追朔制度,发现有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超标,产品达不到绿色无公害标准时,严厉打击该行为,产品不准上市销售,外销农产品必须有检测中心开具的合格证明。为确保农产品质量,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严把病虫防治关,在基地内或各行政村成立病虫防治服务队,由农业局病虫防治信息,全县各服队根据农业局的信息要求,统一时间、统一农药、统一用量标准,实行统防统治。

2.3农技“三位一体”综合服务技术

农技“三位一体”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属全国首创,为农业部重点推广示范项目之一,内容包括“三位”即农产品质量监管、疫病防控、农业技术推广,“一体”即每个农技人员要在培训学习中掌握这3项技术。每个农技人员签订连基连大户责任书,包技术、包服务,都有自己服务范围和对象。通过创建农技“三位一体”综合服务体系,农技人员服务责任书的签订,农技人员责任心增强,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提高,不但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而且明显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增产、增收。

2.4农业废弃物开发利用技术

生态农业不但要体现经济效益,还要体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考虑生态环境,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5]。通过开展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掌握秸秆资源的数量、分布以及利用价值等,为制订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农业废物处理与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包括人畜粪便、秸秆、生活污水以及农产品加工的废弃物等。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有秸秆还田、生活垃圾填埋、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沼气技术处理等。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沼气技术处理,不但能分解有毒有害物质,杀死粪便、秸秆中的有害寄生虫卵,改善人畜居住的卫生环境和农田的生态环境;而且使废弃物得到资源化、能源化的利用,减少处理费用,增加收入。仙居县研究开发的技术有垃圾沼气、秸秆沼气、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沼气。用沼气技术处理农业废弃物,在发展生态农业中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农业废弃物通过沼气技术处理在种养业中相互利用,有力地推进农牧结合型生态农业发展。

第4篇:农业废弃物处理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以低碳节能为技术核心的中国设施蔬菜产业,在缓解数千年来北方严冬缺菜、南方酷暑“伏缺”状况,促进农民致富,提高国民生活与健康水平等方面作出了史无前例的贡献。而地处南北之交的长江流域地区,虽不是我国设施蔬菜的最优产业带,但具有社会、经济资源丰富,蔬菜物种多样性以及科技创新支撑等显著优势,形成了若干极具特色、高效可持续的设施蔬菜产业化生产模式。

1 长江流域农业地理环境

长江流域包括秦岭淮河以南、南岭-武夷山以北,四川西部-云贵高原以东的长江流域各地,最冷候气温0℃等温线以南、5℃等温线以北地区,主要包括苏、皖南部,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和陕西渭河平原等地区。本区的1月日照百分率在45%以下,其中四川盆地、贵州大部,以及湘西、鄂西南地区是全国1月日照百分率最低的地区,均在20%以下,局部地区甚至小于15%。1月平均最低气温0~8℃,无霜期240~340天,年均降雨量1 000~2 000 mm,且夏季雨量最多。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季有霜冻寒害,连阴雨、寡日照为害;夏季有高温、强光、雷暴雨、台风、梅雨涝渍等灾害性气候为害。这里冬半年温度条件虽较北方优越,但寡日照、高湿,而夏季灾害性天气频繁。

本地区适宜蔬菜生长的季节很长,一年内可在露地栽培主要蔬菜三茬,即春茬、秋茬、越冬茬。设施栽培方式冬季多以大中棚为主,夏季则采用遮阳网、防虫网、防雨棚覆盖栽培。大中城市郊区有现代温室和开放型连栋塑料温室,主要用于高附加值的菜、花、果、药等园艺作物与种苗生产和休闲观光园艺等产业发展。

本区位于黄淮海、环渤海和华南冬春季南菜北运设施蔬菜优势产业带之间。设施蔬菜的发展重点为春提前和秋延后喜温蔬菜,以小青菜(又称小白菜)为主体的不耐贮运速生叶菜,以及地方名特优新与异地有差别的蔬菜。同时,结合都市观光休闲与环境健康设施园艺,拓展园艺疗法、康复疗养等社会福祉关联产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成为我国有特色的一个先进设施农业产业带。

2 高效可持续设施蔬菜产业化生产模式

2.1 都市圈现代设施蔬菜产业生产模式

①都市工厂化现代化生态农业产业园区 a.重点发展区域与特点。主要分布在各大中城市城郊,原系我国城郊蔬菜产业基础雄厚、历史悠久的蔬菜产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规模的拓展,城郊蔬菜生产面临着劳动力短缺、成本高、效益低、生态压力大等突出问题,原有近郊老菜区几乎消失。因此,在原有城郊蔬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现代化、集约化生产水平的集蔬菜、食用菌、花卉、种苗生产、休闲观光养生园艺、科技示范、科普与人文教育等功能的现代化工厂化设施蔬菜产业园区,正在上海、杭州、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等各大中都市郊区蓬勃兴起。因其将实现都市蔬菜产业的高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高度结合,为实现都市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而备受瞩目。突出的典型如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和上海奉贤的都市菜园,南京横溪、汤山翠谷等高级现代农业园区等。

b.发展规模与设施类型。多系现代化大型连栋温室,包括文洛型玻璃温室、开放型连栋塑料温室、普通钢管大棚和能实现环境自动控制进行新鲜高档食用菌周年生产与供应的食用菌工厂(以上海、武汉为主)。其中现代温室、食用菌工厂、钢管大棚等的设施总面积每园区不少于33.35 hm2,一般规模在千亩以上的除在城郊建立核心园区外,还在异地建有若干个直属生产基地,补充核心园区名特新优蔬菜产品的供应量。

c.配套设备。包括现代温室与植物工厂(含食用菌工厂), 一般都配置有不同程度的温室环境调控自动化与监测系统;肥水供应一体化的具有液肥稀释装置的自动化滴(微)灌施肥系统与配套输液管道系统;农产品初级加工厂(配有冷库,预冷,产品采后清理、分级、包装处理车间等);生态防治病虫害设施(频振式杀虫灯、黄板诱蚜设置、性诱剂装置、臭氧杀菌设施、药物熏蒸设施以及自动化的农药器械、农药残留检测设备等);农业废弃物处理场,设有农业废弃物分类堆积池、沼气池等,做到废弃物循环利用。

d.品种茬口定位与市场。为都市居民提供稳定、安全、质优的以小青菜为主的速生绿叶蔬菜;名特新优蔬菜品种、食用菌、香辛蔬菜等高档蔬菜;为周边农业企业与农户提供优质菜、果、花的穴盘苗。

主要茬口类型:钢管大棚冬夏两季以小青菜为主进行周年速生叶菜多茬次栽培,或春提早喜温果菜后茬连续多茬绿叶蔬菜栽培。现代温室以高档番茄、甜椒、茄子为主进行长季节无土栽培,以厚皮甜瓜、黄瓜为主进行冬、夏、秋一年三茬无土栽培,或作为工厂化穴盘育苗中心使用,其中太阳光利用型植物工厂与人工光植物工厂主要用于高档生菜、菇茸、高级药用植物生产;稀有蔬菜、香草、草莓等名特新优蔬菜新品种的大棚生产。

通过景观设计、植物配置、茗茶、药膳、垂钓、园艺疗养等娱乐福利型园艺产业,达到愉悦心情、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消除挫折情绪、树立自信及增强成就感为目的导向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为市民提供休闲养生的优雅场所,兼有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和青少年、市民人文教育基地,以及为市民提供地震、台风等灾害避难场所的功能。

e.关联产业的发展。应时鲜果、花草和香草、药用植物的采摘与营销;茗茶、药膳、垂钓等中华文化、园艺养生疗法与老龄福祉事业的配套设施的运营;产品产后初级加工厂及冷库的运营;都市环境绿化与庭园设计、施工等。

②都市保供设施叶菜产业化生产基地 a.重点发展区域与特点。长江流域是我国都市群比较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叶菜类蔬菜生产与消费最大的地区,根据本区域以稻米为主食的居民消费习惯,以小青菜为主的速生绿叶菜类是当地居民每天必不可缺的副食品。由于长江流域冬季低温寒流雪害、春夏季连阴雨、涝渍、高温、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与病虫草害频发,导致冬春与夏季叶菜生产极不稳定;加之近年来城市化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原郊区常年性商品叶菜生产基地剧减;又因叶菜易腐败、不耐贮运,所以,往往一遇灾害叶菜就濒临绝收,菜价暴涨,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与社会安定。

为了解决目前长江流域叶菜生产中遇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波动大、风险大的难题,重新选择几个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力好、排灌两便、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地块建立都市保(障)供(应)设施叶菜生产基地,确保叶菜周年稳定生产而不受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成为长江流域各大中城市政府保障市民蔬菜供应的一项重大的副食品安全保障工程。沪、杭、宁、汉、渝、蓉等市政府都作出了有效的安排。

b.设施类型与规模。按冬季能防寒保温兼有夏季遮阳避雨防虫的设施标准建立相应栽培设施。依各市具体条件选择不同栽培设施,上海采用联合六型管棚和G832管棚 (即8 m宽、3 m高,带内保温的双重大棚)。均设置外遮阳、顶侧卷膜通风和防虫网。冬季保温可采用附有内保温的双层钢架大棚(俗称双大棚)。为增强大棚夏季抗台风的能力,连栋棚宜采取交叉式插入法连接,取代原来的平行式单列插入方式。温室长度不超过44 m、连栋数不超过5栋,做到有效拒避冬季冰冻寒冷、夏季高温、暴雨、台风等灾害性气候的侵袭,确保周年稳定生产以小白菜为主的多种叶菜。

也建立钢管大棚和保温防虫网室、避雨防虫网室、防虫遮阳网室等各种夏季保护设施,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栽培要求。

从长远考虑,我国大中城市叶菜的生产与供应,最终也将像先进国家工厂化生产生菜那样走无土栽培与工厂化生产的道路。因此从现在开始,应像上海那样着手研究具中国特色的节能高效、简易实用的太阳光利用型植物工厂叶菜生产的软、硬件技术。

专业设施叶菜产业化基地规模,可依据每个都市吃菜人口与设施叶菜产业化基地情况,以100∶1的比例计算,建立常年性设施叶菜产业化生产基地,即每百万吃菜人口,应建立667 hm2设施叶菜产业化基地。而单个基地规模,露地面积不宜少于66.7 hm2。

c.配套设施设备。包括小型大功率耕耘机、作垄机,自动喷药机具,排灌泵站与肥水一体化滴(微)灌施肥系列机具,精量播种生产线系统与穴盘育苗场,生态防治病虫害设备(频振杀虫灯具、性诱剂配套设施、黄板诱蚜、臭氧杀菌设施、药物熏蒸设施配置和自动化的农药器械、农药残留检测设备等),并设农业废弃物处理场。

d.品种茬口定位与市场。中下游以小青菜为主,上游川渝以叶芥、蕹菜为主的速生绿叶蔬菜产业化生产为主,包括菜心、芥蓝、红菜薹、雪里蕻、芥菜、荷兰芹、叶用莴苣、油麦菜、莴笋、茼蒿、菠菜、芫荽、芹菜、樱桃萝卜、叶用萝卜、蒜苗、冬韭、香葱、豌豆苗以及苋菜、蕹菜、叶用甘薯等不耐贮运、适宜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的叶茎根类蔬菜品种。一般实行周年多茬次栽培模式,也可与高档果菜、特种菜等轮作。

e.关联产业的发展。蔬菜产品初级加工厂,包括预冷、清理、分级、包装、贮存冷库等初加工,以及切割、速冻、腌制、酱制等深加工。

2.2 地方特色大棚蔬菜产业化生产基地

①重点发展区域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在长江流域各地设施蔬菜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以村、乡直至县为单位的名特产品牌设施蔬菜基地,例如安徽和县的大棚特早熟番茄、南京八卦洲的大棚芦蒿、浙江富阳的大棚绿芦笋和台州的大棚长季节麒麟品牌西瓜与大棚茭白、江台的大棚西瓜、苏中水网区的大棚早藕、重庆潼南的大棚早熟辣椒和永川的大棚早熟水藤菜(即蕹菜)以及江苏六合、江都和武汉等地的大棚早熟西兰花等,其特点都是规模化连片种植,面积多数在千亩以上,并具有独特的栽培管理技术,且冠有注册商标品牌,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在国内外市场都享有颇高的声誉。

②设施类型与规模 目前多以就地取材的简易实用竹木单栋大中棚为主,钢管大棚为辅。今后宜逐步推广双层G832管棚,即8 m宽、3 m高,带内保温的双层钢架大棚。

③配套设备 包括小型大功率耕耘机、作垄机,自动喷药机具,排灌泵站与滴灌施肥一体化系列机具,生态防治病虫害设备(频振式杀虫灯具、性诱剂配套设施、黄板诱蚜配置、臭氧杀菌设施、药物熏蒸设施和自动化的农药器械、农药残留检测设备等),并设废弃物处理场。

④品种茬口定位与市场 具有与众不同的名特优品种,如野菜家种的南京芦蒿,江浙水生蔬菜茭白、藕的大棚促成栽培,重庆永川大棚蕹菜冬春促成栽培,富阳大棚绿芦笋等,品种茬口均有别于其他地区。由于具有与众不同的名特优品牌特征,省内、外都畅销,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该地区高效农业的支柱产业。

⑤关联产业的发展功能 产品初级加工厂和产品速冻罐藏等深加工厂。

2.3 水稻后作大棚蔬菜产业基地

①重点发展区域与特点 于20世纪90年代始,浙江嘉兴等地的农区就开始利用水稻收割后的冬闲田(11月至翌年5月)架设竹木大棚栽培瓜果蔬菜,实行水旱轮茬,稻菜双丰收,享有“千斤稻、万元钱”的高效益美誉,又有水旱轮作、生态防治土传病虫害、克服设施连作障碍的功能。现已在苏南、上海郊县、浙江、江西、皖南、湖南、湖北等长江中下游农区渐趋普及。水稻后作主要设施蔬菜有洋香瓜、瓠瓜、西葫芦、日本南瓜、西瓜、草莓、番茄、茄子、辣椒等。

②设施类型 农区利用本地区丰富的竹材,于冬闲田临时架设中棚或大棚。竹木大棚内采用地膜或浮面覆盖、小拱棚、二重帘等多重覆盖技术,实现上述喜温性果菜类蔬菜的冬春季反季节栽培。

③配套设施 主配农机具为大棚起垄(作畦)机具,滴灌施肥自动化机具系统 (即肥水一体化滴灌施肥系统,包括供液管道系统),自动化喷药机具等。初级加工厂与冷库,承担产后清理、预冷、分级、包装、贮藏等初级加工作业,以专业合作社或企业为单位设置。

④功能定位 冬春设施蔬菜产品主要供内销,包括鲜销或加工。

⑤关联产业的发展功能 产品初级加工厂和产品深加工厂。

2.4 专业设施蔬菜加工出口产业基地

①重点发展区域与特点 我国加入WTO后,一跃成为世界蔬菜出口大国。东部沿海一带成为中国蔬菜出口最优产业带,长江流域设施蔬菜的加工出口专业基地和特产品种应运而生,最著名的有超大现代农业集团,在上海、南京六合、扬州江都和武汉等地建立了约266.7 hm2的大棚基地出口晚春西兰花,在上海建立了食用菌工厂出口香菇等。由于黄淮一带西兰花要到5月中下旬上市,而华南的晚熟西兰花最迟3月已收获完毕,长江流域利用大棚设施种植西兰花,正好4月上市,弥补此期南北方都不产新鲜西兰花的空缺,产品已出口热销于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江苏张家港、江阴、灌云的大棚紫苏出口日、韩,效益都极显著。今后这一产业必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②设施类型与规模 钢管或竹木大棚、现代化食用菌工厂。超大集团的设施及露地基地总面积为200~333.3 hm2,每基地中设施面积不少于66.7~133.3 hm2(不包括食用菌工厂)。

③配套设施 穴盘育苗中心及其配套设备,小型大功率耕耘机、作垄机,自动喷药机具,排灌泵站与滴灌施肥一体化系列机具,生态防治病虫害设备(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配套设施、黄板诱蚜配置、臭氧杀菌设施、药物熏蒸设施和自动化的农药械)。产品初级加工厂,产品速冻、干制为主的深加工工厂。

④品种茬口定位与市场 规模生产以西兰花为主,还有甘蓝、花椰菜等,均为大棚冬春茬。规模至少千亩以上,保鲜或速冻出口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

⑤关联产业的发展功能 产品初级加工厂和产品深加工厂。

3 讨论

值得指出的是,长江中下游的一些大中城市的蔬菜供应,仍相当程度上维持就近生产、就近供应的产销模式,即新鲜蔬菜主要依靠以大中城市为中心150~200 km范围内的蔬菜产业基地供应。由于各大中城市管理层对本市基地蔬菜的产品安全质量采取长期有效的综合监控管理,本地菜较外地菜获得了消费者的充分信任,做出了品牌信誉,完全能竞争过南北方优势产业带调运来的设施蔬莱。

第5篇:农业废弃物处理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25003

1 引言

我国资源种类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虽然我国的资源总量大,但是由于长期追求的高增长、快发展导致自然资源消耗也在大幅度的增长。我国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出现的土地资源浪费,化肥污染及空气污染等问题依旧突出,据环保部等部委2010年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报告》显示,我国农业源排放的的总氮和总磷分别占水污染中总氮、总磷排放量的57%和67%。而我国生产的各类作物秸秆高达7亿t左右,牲畜粪便40亿t左右,每年农业消耗占世界总消耗的30%。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减少农业污染,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要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再生利用,同时经济的发展速度要适应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使得自然资源的再生利用能够消化来自各种污染的冲击并将其消化。但循环农业并不是完全排斥无机化学品在农药上的应用,而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利用科学技术将农业发展到更高层次。

2 循环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循环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遵循“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所谓“减量化”就是在循环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损耗和浪费,做到节约资源并减少污染排放。而“再利用”是指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到农业资源可以循环利用,减少一次性浪费。而“再循环”是指资源使用完以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用于其他生产用途。循环农业的技术支撑体系是依靠生物工程技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新材料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而发展起来的(图1)。

3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

(1)农业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农业高新技术的进步为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20世纪

90年代初期我国沿海地区的农业科研单位的集聚式发展,以及科技示范园的成立为农业新技术的产生注入了巨大动力,1997年在北京、上海、沈阳、杭州和广州实施的农业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实现了现代农业的工厂化发展。高新技术的企业化运作和无公害技术、信息技术的农业运用为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循环农业地区典型模式成熟: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是发展循环农业较早的地区,循环农业产业链已经形成,主要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养殖模式、区域循环模式和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以养殖为主体通过藻气开发将生产、生活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等生态格局。同时循环农业公司和生态示范园的建立也为其他地区大范围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3)部分地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取得成效:以浙江为例:2008年全省秸秆可收集资源为977万t,全省畜禽粪便污水产量为6878万t,通过沼气工程建设利用畜禽粪便和污水量达3235万t,通过用户藻汽利用畜禽粪便和污水量达120万t,有机肥加工利用畜禽粪便和污水30万t,农民自发制堆肥和水产养殖的鱼塘基约220万t,合计3605万t左右,占畜禽粪便污水量的52.4%[3]。

3.2 劣势分析

(1)幅员辽阔,地区资源优势不同:地区资源优势的差异是阻碍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西部多高原沙漠地区,气候恶劣、农业资源不足、技术资源的落后阻碍了循环农业产业链的的形成,而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物产丰饶、农业新型技术发展迅速,物质基础雄厚。这种资源和技术差异进一步拉大我国地区间循环农业发展的差距。

(2)观念落后阻碍循环农业技术推广:由于农户自身的文化水平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阻碍了循环农业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而农民在种植的过程中环保意识薄弱,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过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即使有了技术也不会使用导致农技无法转化成生产力。农民自身传统观念固化,不愿意接受新技术,是阻碍技术由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重要因素。

(3)农业科研人才的缺乏:我国农业技术人才由建国初期的470余人到2002年末的48952人,有了迅速的壮大,但现阶段技术研发队伍中循环农业专门技术人才缺乏,且大部分是由农科院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所以说循环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状态不理想:农业专门技术人才缺乏,农业专业数量急剧下滑,质量停滞不前[4]。并且当前的高级技术人才外流到其他行业也是导致农技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

3.3 机遇分析

2016年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适应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支撑体系,基本构建起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的原则,确定了不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随着循环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废弃物处理能力的提高,农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会大幅度提升。

3.4 挑战分析

(1)为了发展循环农业,现代农业发展中应当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但现阶段我国农业化肥使用量和其他资源的投入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09~2015年之间我国化肥年施用量从5404.4万t增长到6022.6万t(表1)。大量化肥和农业资源的投入带来的是产量的增加,但也对自然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循环农业在发展过程如何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2)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和农技投入,资金链的短缺也是循环农业面临的一大挑战。10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农业技术的投入有了显著增长,但是投资强度一直徘徊在0.42%左右,仅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低收入国家水平[5]。??前这些资金的投入并不能满足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时期,投入主体单一也是循环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是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主要支撑,虽然私人部门的投资有所增长,但是投资规模小,投资力量薄弱,远不能满足循环农业的需要。

4 SWOT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得出的结果(表2),相应对策建议如下。

4.1 借鉴成熟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循环农业

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差距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循环农业发展基础好。而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薄弱,循环农业的起步较晚。为了推进循环农业的发展要遵循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适度推进,同时要借鉴已经成熟的浙江模式、珠三角洲模式,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农业资源,推进循环农业技术创新,实现地区循环农业的高效、持续和可循环发展。

4.2 加大对循环农业的资金投入

为了增加对循环农业资金投入,需要从各方面寻求路径吸收资金。由于农户作为小生产者,自身资金实力较为薄弱,所以可引导农民将自身对于循环农业的投入由现金转化为劳动投入[6]。而对于政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财政的投入。同时还要引导金融服务体系对循环农业进行投资,支持循环农业发展。

4.3 乡村政府领头,循序推进循环农业技术

在循环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当地政府或村委会应该起到主要作用。在推广工作难以展开的地区,政府需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将农村土地集中到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同时积极推进农业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而对于进行过土地私有化的地区,推进循环农业技术应该吸引感兴趣的农户加入其中,并且政府要出台相应的优惠鼓励措施,让部分农户率先使用新的循环农业技术,在收益明显化以后,才能逐渐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让科技成果真正的惠及广大民众。

4.4 明确技术产权以提高循环农业技术的创新水平

为了提高当前循环农业技术的创新水平,关键是要通过明确发明产权问题,提高技术研发者的创造积极性。对于创新性农技发明应当予以奖励,同时要加大对精准农业技术的投入,精准的播种、施肥、灌溉、收获以达到产量最大化,能源投入和环境污染最小化。在循环农业技术创新的同时要注重生态链的循环,通过使用高新技术促进资源、生产、环境的统一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真正的形成循环农业生态体系。

4.5 培养循环农业技术人才

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所以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于农业院校的建设。同时要打造一批农技推广人才、研发人才、高端技术人才一体的农业科学队伍,提高农技人才水平。在培养高新农技人才要注重人才队伍的构建,注重其整体性和科学性,同时在不同区域还要挖掘懂技术、会实践,并懂得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技术人才。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公平公开的选拔体制,同时还需要建立激励保障机制,以最大程度地鼓励技术人才进行研发工作。

第6篇:农业废弃物处理范文

(一)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现状

浙江省循环经济地方性立法始于2003年,为了实施国家新颁布的《清洁生产促进法》,浙江省分别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等法律文件。2004年《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条例》颁布,2005年,省人民政府了《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纲要》,作为浙江循环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2006年出台了《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7年,浙江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为了保障和推动循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浙江省一方面全面贯彻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另一方面,针对浙江具体情况,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循环经济领域专门性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浙江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2007)、《浙江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09)、《浙江省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促进办法》(2010)、《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浙江省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条例》(2011)、《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浙江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2011-2015年)》(2011)、《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2012)、《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4)、《浙江省节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4)等。同时,《浙江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浙江省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条例》《浙江省包装物回收利用条例》《浙江省农业废弃物利用促进办法》《浙江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办法》等也在积极研究起草中。统观上述立法情况,可以将浙江省循环经济立法划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主要在国家出台的环保法律、法规基础上,根据本省实际,出台细化性的操作办法;第二阶段是巩固提高阶段,主要根据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出台符合浙江具体情况的循环经济专门性立法,本阶段的立法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性,但是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财政资金的使用方面;第三阶段是发展成熟阶段,浙江省循环经济立法开始注重综合性、全面性、体系性,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循环经济统领性和分领域专项立法,这标志着浙江省循环经济立法开始从量变走向质变,从零散走向系统,从探索走向成熟。

(二)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执法现状

法律的生命在于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实施。[2]浙江省循环经济执法是为了实现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其法律渊源既包括浙江省循环经济地方立法,也包括国家循环经济立法。浙江省循环经济执法主要以政府引导和激励为主。[3]一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围绕环太湖、钱塘江等重点流域和高消耗、高污染等重点行业,分批组织企业开展自愿性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成效显著。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有6808家企业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其中,自愿性审核企业4620家,强制性审核企业2188家。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积极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减免政策,积极推进粉煤灰、煤矸石、冶金废渣、尾矿、餐厨等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目前浙江省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已达到93.2%,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二是积极实施全省园区循环化改造。2013年,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浙江省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工作方案》。2014年,浙江省正式启动全省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绍兴滨海工业园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入选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三是重点推进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所谓“991”行动计划,是指发展循环经济九大领域、打造九大载体、实施十大工程。据统计,2008-2014年,浙江省共实施“99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1420个,总投资4670.7亿元,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循环经济项目。四是大力加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建设。截至2014年底,浙江省拥有46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以及14个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和园区,建立了完善“点、线、面”结合的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体系,凝练了一批独具浙江特色的典型循环经济模式。浙江省循环经济执法取得了显著效果。2014年,浙江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6.1%,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能效水平位居全国第三;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已达到93.2%,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司法现状

司法是国家司法机关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法律活动,是法制目标实现的最后屏障。[4]目前,浙江省乃至全国都还没有就循环经济设置专门的法庭和组织专门的审理活动,而是包容在环保司法之中。一是建立专门的环保法庭。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宣布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这标志着环境保护的司法保障迈入新阶段。早在2011年,浙江丽水莲都区就成立了环境保护案件审判中心,对环保案件进行专门审理。2014年,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环境资源合议庭,成为浙江省首家中级法院环境保护专门审判机构。浙江其他地区环境法庭的成立也在研究筹划中。专门设立环保法庭是为应对环境形势恶化而在司法模式上的变革,它打破了传统上将行政、民事和刑事三大审判各自分立的模式,创设了“三审合一”的新模式,从而实现环保纠纷的专门化审理。[5]二是探索环境公益诉讼。2010年8月,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和省环保厅联合出台了《关于积极运用民事行政检察职能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见》,建立检察机关与环保厅的长效协作机制,对涉及环保的案件支持、督促。2011年,浙江省首例由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在嘉兴平湖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二、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浙江省循环经济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是还存在立法空白。循环经济立法是个系统性工程。就浙江省地方循环经济立法来说,第一层次是国家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办法,这是浙江循环经济发展的统领性法律文件;第二层次是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弃物防治立法和再生资源回收立法的实施办法,这是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法律文件;第三层次是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和产品类型的专门性立法,如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立法、废旧汽车回收处理立法、电子废弃物产品回收处理立法、餐厨垃圾回收处理立法、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立法等。但迄今为止,包括浙江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在内的大量立法都还处于研究起草中,与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实践严重脱节。二是现行立法之间存在重叠和冲突。以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专项资金立法为例,为了促进和激励浙江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浙江省分别出台了《浙江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2007)、《浙江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09)、《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4)和《浙江省节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4)等地方性法律文件。表面上看,这几个专项资金各自有其支持范围,互不统属,泾渭分明,从而充分、合理、有效发挥几大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杜绝重复资助。但仔细考察几个管理办法,却在制度设置上就存在重叠和冲突。比较典型的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既能按《浙江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申报支持,也能按《浙江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获得支持,这为循环经济发展相关专项资金项目扶持实践埋下隐患。三是现行立法可操作性有待加强。由于法治化发展阶段的局限以及相应理论与实践的不成熟,我国包括循环经济在内的环境立法普遍实行“宜粗不宜细”策略,即使是地方性立法,也普遍存在规定过于原则与抽象的问题,这在浙江省循环经济立法中也有体现。例如,《浙江省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煤矸石、炉渣、废石、废料、废气等工业废物进行综合利用。”但是该规定相关的技术指标并不明确,对企业综合利用行为也难以监督考核,无法应用操作化运作,上述规定就成了一种宣示性条文,在实践中发挥不了作用。

(二)浙江省循环经济执法存在的问题

一是执法管理体制有待细化。循环经济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涉及几乎所有政府部门的职能范围。浙江省循环经济执法管理体制沿袭了我国传统的经济社会执法管理模式,即所谓的统一监管与分部门监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例如,《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第五条规定:“省发展和改革(能源)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以下统称可再生能源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管理工作。”《浙江省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条例》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资源综合利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资源综合利用相关工作。”但实际执法中,统管部门到底怎样组织协调?统管部门对分管部门可以提出什么要求?分管部门不履行职责时统管部门怎么处理?这些具体问题都没有可操作性的规定。二是执法考核机制有待强化。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架构和官员激励体现为典型的“压力型体制”,[6]在这种体制架构下,地方政府行为激励的主要动力是官员政绩考核机制。所谓政绩考核,是指上级政府掌握下级政府官员的人事任免权力,为实现任免标准的客观化,上级政府定期对下级政府履行所承包的行政事务的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官员任免的重要依据。浙江省循环经济执法的推动,客观上需要将循环经济发展纳入到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中。但除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浙江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2011-2015年)》(2011)等文件中提出的倡导性条文外,循环经济发展的量化考核问题迄今为止浙江省还缺少相应的可操作性条文规定。三是执法缺少公众监督参与。公众监督参与是包括循环经济立法在内的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涵之一。[7]与传统的线性经济相比,循环经济是一种公众经济,公众参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是推动循环经济决策科学化、循环经济执法民主化的主要动力。但当前浙江省循环经济执法中的公众监督参与存在程度低、方式单一等问题。现行立法中,《浙江省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条例》《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等都没有纳入公众监督参与的内容,《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有关公众监督参与的内容也主要是引导和促进社会公众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并参与循环经济的宣传与实践等,与循环经济执法相关的公众监督参与也是付之阙如。

(三)浙江省循环经济司法存在的问题

不管是环保法庭还是环境公益诉讼,从表面上看,共同的问题是案件数量少,但这并不是说环境问题少了,实质上是未能对许多环境问题进行诉讼。在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和循环经济发展趋势下,司法的保障功能基本没有得到体现。一是环保案件难。环保法庭和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数量少的问题都与现行法律对于原告资格的限制有关。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还是明确规定,主体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环保法庭虽然力图为环境污染受害者的司法救济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但由于环境污染损害具有复合性、滞后性等特点,受害者不知道或无能力提讼。而环境公益诉讼方面,按《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对此,2015年新修订实施的《环境保护法》第58条进行了具体可操作化的解释,但条件依然过于严格,将很多很有能力、有热情的民间环保组织排除在外。二是环保案件举证难。环境污染事件具有复杂性、多因性、长期性等特点,不管是环境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认定污染企业的环境违法事实都面临巨大的困境。企业往往采用埋设暗管、渗井排污,或利用雨天、夜间、休息日违法排放废水、废气,由于排污行为的隐蔽性和污染的扩散性,很难及时、充分、确凿地固定违法事实。同时,这些环境违法事实的认定、损害的评估和因果关系的证明等不仅需要环境法律知识,往往还需要土壤、水文、生态等环境科学知识,很多情况下需要进行专门化的司法鉴定,但浙江省全省只有省环境监测中心一家机构能够开展环境检测和评估,难以满足众多的环境诉讼的需要。[8]三是环保案件执行难。包括浙江在内,全国的法院系统人员配置都存在严重不足,执行庭的人员配置也相应受到限制,在此情况下,普通民商事执行工作已显得捉襟见肘,环保法庭和环境公益诉讼审理的环保案件的执行更加剧了案多人少的矛盾。同时,环保案件的执行有其特殊性,如环保机关申请执行“责令停止生产”行政处罚决定,法院由于执行人员配置不足等客观原因,没有能力对执行效果进行监督,案件执结后,被关停的企业暗中又偷偷恢复生产。而且,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为了保增长促就业,对本地污染企业采取保护性措施,法院在执行时,往往受到当地政府的干扰。

三、完善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法制保障体系的建议

(一)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完善

一是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按《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浙江省要“基本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率先建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为了确保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应尽快形成比较完备的浙江省循环经济立法体系。目前,《浙江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浙江省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办法》《浙江省餐厨垃圾回收处理办法》《浙江省城市生活废弃物分类回收处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的研究草拟工作已经酝酿成熟,应及时出台。二是疏解循环经济立法冲突。浙江省循环经济立法冲突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部统筹全局的基础性立法。已酝酿成熟的《浙江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的出台,将能有效化解和疏导现行立法冲突。化解冲突的途径可以分两个层面,首先在条例总则中对浙江循环经济发展所涉及的各领域的基本原则作全局性安排,各具体领域立法如果与基本原则相悖,则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规则处理;其次是在分则中对当前比较突出的财政专项资金等领域的冲突拟定具体的化解规定。三是细化循环经济配套办法。针对浙江循环经济立法中的重要制度,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规定。这方面,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相关规定是典范。但金融信贷、价格补贴等激励措施和垃圾分类、资源综合利用等一系列重要制度都还需要制定细化的操作办法。同时,加强浙江省循环经济基础性数据库建设,包括循环经济统计核算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管理信息系统等,为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推行提供技术性支撑。

(二)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执法完善

一是理顺循环经济执法管理体制。针对统一监管与分部门监管中协调机制不顺的问题,应充分发挥浙江省各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功能,对循环经济发展任务进行总体部署,并形成各部门的任务分解方案,对各部门循环经济发展进行具体化、可操作性、量化考核的职能分工。同时,循环经济执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除了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能分工外,对跨部门、跨区域的工作应建立循环经济执法联动机制,由所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小组,统一行动、统一考核。二是将循环经济发展纳入官员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具体办法可以借鉴节能减排考核方案,首先是拟定浙江省全省循环经济总体目标,并将目标分领域在各地市、区县、乡镇逐级进行分解,提出各级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其次是制订考核循环经济发展的量化指标,并规定具体的考核程序和步骤,将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确定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三是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执法的公众监督参与机制。扩大公民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决策和执法的科学化、民主化。各级发改、经信、环保等与循环经济执法直接关联的部门要在有关循环经济发展的决策和执法活动中,主动、全面、及时公开相应信息,并有效利用微信、微博、网站、短信等新媒体,确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以便接受公众的监督。同时,组织专家和公民以听证会、座谈会、论证会、问卷调查、征求意见等适当方式参与循环经济项目审批、循环经济园区改造、清洁生产审核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并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执法公众监督新模式,如微信举报、网上投诉、行政公益诉讼等,将公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

(三)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司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