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范文

关键词:教育公平;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董仁忠,男,苗族,湖南湘西人,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建设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1JYA001)阶段性成果,主持人:董仁忠。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0-0018-04

教育公平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独特个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教育公平问题既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公平问题具有共同点,又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公平问题。不管是从现实层面还是从理论层面来看,开展教育公平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问题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从现实层面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而加强教育公平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问题研究则是制定、执行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二是从理论层面来看,尽管已有大量研究从不同学科的视角来探讨教育公平问题,但是教育公平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问题研究却相当薄弱。

一、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决策依据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要把教育公平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使追求教育公平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社会平等的社会功能。

(一)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的两个正义原则

公平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建立公平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从字面上理解,公平意即“公正”和“平等”,它与社会资源分配相联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哲学大师、自由主义思想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提出两个著名的正义原则。“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依系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1]第一个原则处理的是政治上的权利及自由的问题,指每个人有获得最广泛的、与他人相同的自由;第二个原则处理的则是社会与经济方面的问题,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人获得的不均等待遇, 其所获得的地位、职位、利益应该对所有人开放;如果起始状况(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同,处于不利地位者的利益应用“补偿利益”的办法来保证。约翰·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可以为理解教育公平内涵提供有益启示。

(二)从教育权利平等走向教育结果平等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它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又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公平与教育权利和权益、教育资源配置等紧密相关。教育公平同样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公平呈现出不同的期待和要求。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已经受到法律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不仅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而且提出“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在理论上,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和认识可谓众说纷纭:一些研究者强调受同等的教育权利,比如认为教育公平是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和民族、种族、信仰及性别差异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2];一些研究者强调教育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比如有研究者认为教育公平是一种理念,教育公平是指人际间教育利益关系的反映、度量和评价,它包括教育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3]。在唯物史观视野中,教育公平已依次历经教育权利平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平等和教育结果平等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具体地,教育权利平等意指从法律上保障每个公民具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它是教育公平的法律保障;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即“起点平等”)意指在实践中确保每个公民有权利和机会接受教育,它是教育公平的基本前提;教育过程平等意指受教育者能够接受与其知识水平和能力相适应的教育,能够公平地分享公共教育资源,能够平等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它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教育结果平等意指体现在学业成就、教育质量上的平等,它是教育公平的理想追求。

(三)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教育公平意蕴

教育公平不仅是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而且还是行动准则。教育公平同样是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2002年,由于大学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约为15%,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开始迈入大众化阶段。到200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9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自1999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迈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主力军,不管是从院校数量还是从招生人数来看,2003年高职高专都已经超越普通本科院校。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对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体系的重大突破,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对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已不再成为少数人的特权。扩招因此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四)把教育公平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决策依据的意义

教育公平不仅表现为提供足够多的教育入学机会,而且应体现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型高等教育之间、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同类型(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之间要实现教育过程平等和教育结果平等。把教育公平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决策的依据,意味着要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判断高等职业教育决策质量的重要标准。而把教育公平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决策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政府正确处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摆脱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弱势地位,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条件,而且有助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着若干日益凸显的教育不公平问题,这已经使得高等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平等的功能未能充分彰显,并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剖析这些不公平问题,既可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迫切性,也能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供现实依据。教育不公平问题往往与不公平的教育制度相伴相生,剖析教育不公平问题因此可以从分析不公平的教育制度着手。

(一)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歧视,高职生生均拨款标准普遍过低

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之间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而只有类型上的差异,因此,政府应该平等地对待高等职业教育,而不应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歧视和偏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影响,歧视、鄙薄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依然严重。据笔者调查,与本科院校相比,共计高达81%的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认为政府对高职高专存在歧视或较大歧视(或很大歧视)。[4]由于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歧视和偏见,与对待本科教育相比,以生均拨款为例,政府对高职生生均拨款要远低于本科生生均拨款。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普遍过低不仅使得高职生不能平等地享受公共教育资源,而且会造成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二)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数量严重不足

比较中国大陆普通高校区域分布规模(见表1),发现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每百万常住人口普通高校(包括本专科)数量分别为1.94所、1.61所、1.48所和1.37所,依次递减,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远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每百万常住人口高职高专和普通高校数量分别为0.83所和1.37所,都要远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可见,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平衡,中西部人均占有高等教育资源的规模要远低于东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从实际看,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众多地市级城市甚至没有高职院校。不仅如此,中西部地区高校(尤其是西部地区高职高专)的办学条件更是不可与东部地区同日而语,教育质量很差。因此,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受教育者来说,既存在严重的教育机会不公平,还表现出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注:①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共计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共计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共计12个省(市、区);东北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和辽宁,共计3个省。[5]②表中数据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6]和《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7]统计得出。

(三)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导向不合理,未能向薄弱高职院校倾斜

任何政策都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分配或再分配,政策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理想层面,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理应遵循约翰·罗尔斯的正义原则,为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提供利益补偿。然而,一直以来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导向不合理,未能充分体现教育公平理念,强调“锦上添花”,漠视“雪中送炭”,未能更多地照顾到薄弱高职院校。一般来说,优秀高职院校和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往往更容易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而那些亟待政府支持的薄弱高职院校和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却不容易获得各级政府的扶持。以国家示范性(含培育和骨干)高职院校为例,据笔者统计,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每省(市、区)的国家示范性(含培育和骨干)高职院校①均数(所)分别为6所、8.9所、7.67所和4.67所。[8]这一政策明显向东部地区倾斜。其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只会加剧不同地区高职院校之间以及同一地区不同高职院校之间发展的失衡。这种不公平的政策人为地导致不同地区的人们不能平等地享受公共教育资源。

(四)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未能疏浚高职生升学和转学的通道

为实现教育公平,尤其是确保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公平,必须建立起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制定开放、灵活的高职生升学和转学制度,根据高职生的意愿、志向和能力,满足高职生升学和转学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远未完善,是一种封闭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未能疏浚高职生的升学和转学通道,高职生还不能根据自身意愿灵活地在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之间、大专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层次高等教育之间实现升学和转学。以升学为例,目前即便有专升本通道,高职生仍然缺乏自主选择高校和专业的自由,招生大专层次高职毕业生的本科院校数量不多,未能充分满足高职生的升学需求。不仅如此,在现行制度设计中,大专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层次高等教育之间未能有效地实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业评价等方面的衔接。

(五)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特色不鲜明,模仿甚至照搬本科院校制度

让高职生接受到与其选择相吻合的教育,是衡量教育公平水平的基本尺度。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特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而学校制度建设则是实现培养目标、达成学校使命的重要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类型差异要求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理应具有不同于本科高校的鲜明特色。然而实际上,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类型特色却并不鲜明,而且呈现出浓郁的本科化特征。不管是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研管理、师资聘任、实践教学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还是在高等职业教育管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及其日常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存在模仿甚至照搬本科院校制度建设的倾向。其直接后果就是,高职生未能接受到与其期待、兴趣、知识和能力等相适应的教育,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不强,这对高职生来说同样是不公平的。

三、推进追求教育公平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如上种种不公平问题,不符合社会大众的期待,违背社会公平的价值,阻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要把教育公平作为价值追求,深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这不仅要求我们把教育公平理念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且要求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价值目标。

(一)制定高职生生均拨款的基本标准,鼓励各地提高高职生生均拨款

制定高职生生均拨款的基本标准,鼓励各地提高高职生生均拨款,有利于确保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公平。这不仅要求构建科学、民主、法治、高效的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支持体系,而且要求人们转变鄙薄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正确认识、科学定位高等职业教育。首先,要认真研究不同类型高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以及各自教学、科研和贡献,分类制定高校生均拨款培养成本核定办法,为制定高职生生均拨款基本标准和学费标准提供依据。其次,制定高职生生均拨款基本标准要求确立正确的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使其与控制低成本专业无序扩张、克服一些专业脱离社会需求的弊病相结合。再次,考量到中央财政拨款总量有限、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高成本等因素,中央需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地根据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高职生生均拨款。

(二)调整和优化高校布局结构,大量增加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数量

统筹规划,调整和优化高校布局结构,以地市级城市为主,大量增加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数量,对实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根据现行高等教育布局,统筹规划,研究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及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把大力发展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尤其要把大量增加欠发达地区地市级城市高职院校的数量作为重点纳入“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整体规划。其次,加大中央对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投入力度,尤其要强化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并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尤其是新升格高职院校发展;国家出台鼓励东部地区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再次,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要根据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追求特色发展,实现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优势互补,整体提升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三)确立公平优先原则,转变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资源配置的政策导向

确立公平优先的原则,转变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资源配置的政策导向,是确保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公平的重要保证。首先,确立公平优先原则意味着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再“扶强扶优”,而是以追求教育公平价值取向为主,兼顾效率,从“锦上添花”向“雪中送炭”转变,为薄弱高职院校尤其是新升格高职院校以及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提供补偿性资源配置。其次,在全面把握各地高职院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政府要以加强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设施、课程教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建设为重点配置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加强薄弱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确保每所高职院校都能达到基本的办学条件要求。

(四)扩大高职生专升本规模,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

扩大高职生专升本规模,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有利于满足高职生升学和转学的需要。首先,要总结高职生专升本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增加参与高职生专升本的本科院校与专业的数量,逐步扩大高职生专升本的规模和专业范围。其次,大胆开展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升格为应用性本科院校、具有专升本经验的一般本科院校向主要面向高职生招生的应用性本科高校转型的试点,积极发展面向高职生招生、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应用性高校和专业,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再次,满足高职生转学和升学的需要不只是意味着要为高职生提供足够的升学和转学机会,而需要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尤其要实现师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衔接。

现代高职院校制度是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现代大学制度。增加入学机会,改善办学条件,并不必然就意味着能实现教育公平,而重构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的关系,加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则有利于实现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公平,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理想。对此,鉴于笔者此前已有较为系统的相关研究,在此不再赘述。

注释:

①据相关统计,现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00所,重点培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9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立项建设院校100所,共计209所。

参考文献:

[1](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0-61.

[2]刘平秀.教育公平与教育政策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10(2).

[3]李廉水,吴立保.和谐社会视野下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设计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5.

第2篇: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尝试对自己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但是经济复苏缓慢,而且遭到97-99年金融危机的打击,卢布贬值2/3,通货膨胀愈发严重,失业人口比率大幅增加。“读书无用”――这个在二战后曾经长期困扰美国教育的思潮在俄罗斯又找到了温床。因为“读书贵、就业难”,就业低起薪遭遇“寒流”和其他各种原因和目的, 社会上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中流行了新“读书无用论”,这实际上指的是庞大的教育成本,置换来相对较低的回报,造成人们对读书的现实功效的一种否定与怀疑。

随后,2000年俄总理卡锡耶诺夫宣布了“至2020年俄罗斯教育复兴计划”。2008年俄罗斯了由俄罗斯教育科学部教育政策和法规署牵头制订的《2020年前的俄罗斯教育――服务于知识经济的教育模式》报告。报告内容涉及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指出了未来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新教育模式与现有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确定了2020年前俄罗斯教育发展的基本思想。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优化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借鉴法国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俄罗斯人通过改组从前苏联时期留下的技术教育系统和“专家”培养模式迅速地建立了自己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其特点是:第一,公民教育,即全民免费接受个等级教育,职业教育以及职业继续教育;第二,由现役各级高校合并---改良---分化高等职业教育独立机构。正规教育的框架被分化重组,“非线性的教育机构”---实验室、网络传媒、企业教学中心等形式涌现;第三,允许各高校自由独立制定培养方案,以迎合市场需求为第一方针。教育体系与其它机构展开合作,这些机构针对教育计划和服务提出建议,包括参与划分划拨给教育的社会资金。国家将在教育领域扮演新的角色,从显性控制者转变为教育供需双方的调节者;第四,灵活衔接各级教育----高职毕业生可自由选择研究生教育和高等职业继续教育。学生可以选择个性化的教育途径和学习内容,培养创造性和终身学习能力将是新教育模式的根本诉求。

基于以上特点,俄罗斯高职教育建设空前活跃。新教育模式在服务知识经济和俄罗斯社会知识结构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新的教育模式在多年以来崇尚“公民教育”理念的“苏维埃”教授中却不得其道。

俄罗斯国家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斯.阿(匿名):“什么模块教学?您认为《教育科学发展观》的课程需要几个模块?”

哲学系教授安.派(匿名):“如果您说我的学生可以不学哲学,那他们用什么思考?”

哲学系教授卡.帕(匿名):“这就是快餐文化,大学就是‘麦当劳’!大学教师新的职能就是‘您要点点儿什么?’”

教育心理系教授安.尼(匿名):“我不希望我的学生为了几个月就能掌握的‘技能’而放弃人生应该去追求的科学真理。”

为什么这些教授对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如此冷漠呢?他们如何能回避职业教育而向学生传授象牙塔里的高深学问呢?

教授们之所以反对职业教育,很大原因在于职业教育着眼于技能的训练而非学生心智的发展。虽然,目前尚未找到有利的证据证明职业教育究竟是促进了还是阻碍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i 但是,不管职业教育的经济价值有多高,在训练学生心智方面,都无法与数学,物理或哲学相提并论。这些实用性的专业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训,而没有对学生进行高深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情操的陶冶。因此在他们来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单位的培训基地和职业技术学校,不是高等学府。

俄罗斯教育者们反对的另一大原因在于学生们可能会将职业看得过重。他们担心一旦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扎根,它就会像野草一样迅速蔓延,最终将占领整个课程体系。在当今这个到处充满商业气息的校园里,如果进一步推行职业训练,那么整个情况将会变得非常糟糕。人文科学,高等自然科学将会被学生们彻底忽视。进一步讲,高等职业教育会给学生增加职业竞争力,为事业做准备,为经济提供保障。但是,所付出的代价是学生人文素质的下降。

将目光转回我国,在2010年9月13日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了《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该计划中提到2020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振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办学活力明显增强,办学水平整体提升,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具有国际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初步建成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简单对比我国与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两者的发展目标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即发展本国经济,教育服务于经济的理念。单从这一点来看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到道路上必然面临与俄罗斯相似的问题。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才能避免这些矛盾,激活“技能”与“素质”这两个高职教育中的基本元素呢?

在不断的在反思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职业教育不应该是完全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为某个企业,某个行业而培养技术人才,它肩负着社会人文关怀的职能,要将技能训练和素质教育两者有效结合。我们应该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制度的制定与教育发展的方向应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将教育的立场与视角回归到学生身上。一方面,我们要强调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而是社会竞争力。两者区别在于职业竞争力力是微观层面的对于自身职业活动的应对能力,而社会竞争力这是从宏观层面出发,包括了文化、价值取向和社会功能等诸多方面。作伪高等职业教育应将微观与宏观能力培养结合。学生的学习目的不仅为事业做准备,更是为人生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更是推动社会、文化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将社会经济发展看作是国家民族的短期目标,而长期的最终目标是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如果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人才的培养应去探寻民族发展的价值,使其成为整个国家民族发展的决定力量。学生学习的动力不仅是为自身经济提供保障,而更是为了体现个人存在的价值。否则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呢?

总而言之,通过认识对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给予我们许多重要的启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所以要更加强调在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中重视宏观和微观视野的双重结合,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合理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简单的对某个理论、某种制度的选择,而是教育者对于教育事业的信念。

参考文献:

[1]肖d 王义高:《俄罗斯教育变革探讨》,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第2页。

[2]Ernest T. Pascarella and Patrick T. Terenzini: 《How College Af fects Student》,Vol.2,第 172-173页。

第3篇: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改革创新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养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事业的改革、建设与发展进行认真思考。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导

教育观念是存在于教育工作者和其他人头脑中的对教育及其如何实施的看法。人类社会自有教育活动开始,就有教育观念,而它的具体内涵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征。在高职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对高职教育而言,我们应该特别强调教育的市场观念、平等观念、国际合作观念、依法办学的观念、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教学观念。

1.关于教育市场的观念

高校转变教育观念的动因来自于受教育者的选择权,也就是市场竞争机制。存在选择,才会有竞争,高职院校才会有生存的压力和危机。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增加,适龄就学人数锐减,院校之间招生和就业的竞争形势也日趋激烈。因此,作为高校的决策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建立教育市场的观念,即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观念。

2.关于教育平等的观念

教育平等不仅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而且也包括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平等的观念。这一点,对于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尤为重要。我们要摒弃传统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和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

3.关于国际合作的观念

国际高职教育已经逐步成熟,我国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应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战略,探索国际化办学之路。教育部也提出,在未来十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国内外合作力度,特别要注重专业合Oct.20,No.5作、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初步实现国际知名的目标。

4.关于依法办学的观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作为高职院校,要在高教法、职教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内,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发展策略和战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5.树立正确的知识、质量和教学观念

(1)21世纪新的知识观。首先,明确知识的分类。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分类是经合组织关于知识的4W分类。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的报告中,将知识划分为四种类型:(1)知道是什么(Know-What)-关于事实的知识;(2)知道为什么(Know-Why)-关于自然原理和科学的知识;(3)知道怎么做(Know-How)-关于如何去做的知识;(4)知道谁有知识(Know-Who)-知道谁拥有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根据知识获取的方式,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将上述知识的分类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四种类型的知识中,前两类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和学习,属于显性知识,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和学习。后两类知识通常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获得的知识,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往往不易用语言表达,也不易通过语言和文字等传播方式来学习,属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所知超过所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实践与体验才可获得,与人的社会活动、科学实践相关,存在于员工、师生、社会全体成员的头脑或组织的结构和文化中。其次,两类知识如何实现转移和迁移。途径一是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途径二就是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之路。

(2)高职教育的质量观。所谓高职教育质量观,就是用什么标准来评价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教育效果。高职教育根据自身的特点应从几个方面评价教育质量:一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行业需要相适应的程度;二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三是高职教育毕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吻合程度相适应;四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和教学组织管理的水平和效果相适应;五是社会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程度与实际效果相适应;六是高职毕业生的合格率、成材率、就业率、就业质量;七是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总体评价;八是毕业生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

(3)高职教育的教学观。高职教育教学观主要应体现出以下一些基本原则:一是体现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出发点;二体现出“知能并重,手脑兼修”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分析和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协调好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的关系;三是体现出“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个人特点、就业趋向和职业岗位标准设计具体的培养方案,鼓励学生扬长避短,成为某方面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四是体现出工学结合的原则,将行业和企业的新技术、新信息、新工艺、新标准和新的管理规范引入到教学中,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使高职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相适应。

二、培养创新人才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一种综合性人才,应该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技智能、社科人文修养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等,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是今后我们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

1.要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一是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模式、教学方式。按照基础知识牢固、强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要改变过去专业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专业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学生不但在选修课中有选择权,在核心课程和专业课中也应有选择权。他们可以在一定的学科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二是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方面,要注意从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型向关注创新的研究型教学转变,要将多元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如以问题为本位、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导向、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多元教学模式,并普遍运用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合理开发设计具有研究性的项目、任务和问题,布置具有研究性的项目、任务和问题,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创新素质。三是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来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工作中。四是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对学生的评优、选优活动,都要突出创新因素,要把勇于开拓创新和获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作为最重要的考核和评估标准。

2.塑造学生创新人格

从主观方面来说,要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培养与塑造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前提;提高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大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培养大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激励大学生成就感的力度。从客观方面而言,要努力做到营造民主、自由和开放的氛围,使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得以充分发挥;营造支持创新的氛围,使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能够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营造激励创新的氛围,使大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创新态势。

三、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核心

1.树立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

随着高职教育理念深入研究及高职教育实践不断总结,高职教育的新模式也不断涌现,现在各高职院校普遍认识到并能接受的模式就是“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组织模式。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在着眼于“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的“行动体系”中进行,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行动体系”的课程体系,这也是符合职业教育定位和特点的基本教学指导思想。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教学思想指导的教学改革涉及观念创新、教师素质、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等方面,只有按其逻辑关系依次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2.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针对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以及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出的,并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南。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德国推行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就是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与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思想一脉相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职业教育模式,建构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的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为深化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与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指导。首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符合高职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高职教育的培养定位要求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应该具有定向性,课程内容应该具有应用性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应该具有整体性,而传统的学科课程已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即使从单一学科课程整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学科形式也依然存在。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界探索、倡导的诸如模块课程、主题课程和项目课程等课程类型都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都在力求体现工作过程要素,努力反映高职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其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源于职业工作过程又高于职业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是从职业群中归纳整合出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是对实际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合后,转换成学习性的工作任务,是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组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资源建设。在课程开发中,充分关注了认知的心理顺序和态度因素。第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为高职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科学模式。课程开发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六步法,符合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可以确保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正确性、完整性、有效性。教师按照六步法设计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六步法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从而主动地、独立地获取经验并构建应用知识体系。

四、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师资问题始终是关系到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问题。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高职教育目标实现、教育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五种能力。

1.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能力要强化职教教育理论的学习,即学习与职业有关的基本的教育理论,通过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学论等相关理论的学习,促进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强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尤其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对象、专业、课程与教学过程的特征的认识,并掌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法。

2.专业实践能力要具备行业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包括行业发展、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要求等;要强化企业职业实践的训练,即直接参加与职业有关的企业实际工作的训练,通过下厂实习、职业考察等多种方式,熟悉并掌握相关的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和职业工作过程的经验和知识。这种企业实践训练应贯穿于从职教教师入职初期的适应阶段到多方面积累教学经验的成长阶段,直至专业素养趋于稳定的成熟阶段的全过程并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工作能力的增强。

3.教学实践能力在现代的教育理念、思想指导下,要参加与职业有关的教育过程的设计与实施,通过在具体的职业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在熟练掌握职业工作任务和职业工作过程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学论的理论,开发职业教育课程,成为驾驭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能手,并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以促进职教教师教学行动能力的提高。

4.科研能力通过参加教学方面的教研和本专业领域的科研,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本专业的业务能力,积极参加企业的技术攻关,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5.提高学历层次能力要努力重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待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校企合作教育与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寻求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健康机制,开辟校企合作教育的创新之路,也是实现隐性知识迁移的必由之路,更是关系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1.校企合作教育的产生背景从世界范围看,校企合作教育形式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高等职业校企合作教育最早产生在美国。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引入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制度,引发了职业教育的改革,然而由于缺乏相同的土壤,“双元制”在我国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的问题日益突显,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教育的各类模式。

2.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1)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按照十几年来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归纳总结,有人把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概括为九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2.5+0.5”、“3.5+1+0.5”培养模式,“学工交替”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实训——科研——就业”模式,双定生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和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这些合作模式成了全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主流,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教育,“2+1”、“2.5+0.5”、“3.5+1+0.5”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破解了学校关起门来办学、培养出的学生与市场脱节的难题,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培养目标。但如何发挥学校、企业这两个办学主体的作用,特别是企业参与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把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实现校企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合作,达到校企双赢,仍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2)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比较分析。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从参与主体来讲,大都还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从实现形式上讲,大多数院校还是处于浅层次合作阶段和中层次合作阶段,校企合作的深度和效果还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虽然各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校企合作教育长效机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没有实现校企深层次的合作,也就是另一个办学主体——“企业”这个办学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调动起来,还往往是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主动,企业被动,或者企业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2+1”的“1”,还做得不到位,企业认为学校派学生实习是给企业添麻烦,影响企业的生产,安全。大部分企业不愿意主动承担学生顶岗实习的任务;另外学校管理还不到位,有的时候是把学生放到企业,学校疏于管理,部分学生处于放羊状态。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教育是指校企之间在技术交流、教育教学、招生就业、企业人员培训、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全面、深入、稳定的经济共同体,形成事实上的、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赢。

(3)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一是请进来,让企业全程参与学校办学的全过程,实现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教育。二是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主体的作用,实现全方位的、深层次的、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办学。一方面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在互惠互利互动的基础之上,既要通过特色吸引企业,通过利益驱动企业,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三是成立职教集团,打造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平台。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按照“真实性、生产性、示范性、开放性”及“教学、培训、鉴定、服务”功能四位一体的建设思路,为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目标,与企业联合建立全过程、全实景、全方位的“校厂一体”的职教集团,引进、共享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和校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目标。四是构筑校外校企合作基地,保证实习就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六、现代大学制度创新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

第4篇: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改革

一、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包括700多种专业,涵盖一、二、三产业和新兴产业,高职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在新型工业化、劳动力转移与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办学规模上看,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已经占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很多高职院校正在努力通过打造品牌专业来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这一转变也正是高职院校在教育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之路。

二、高职教育存在的不足及根源

(1)办学目标与办学理念存在偏差。某些高职院校不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性质,仍沿袭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和思路,将高职办成本科的压缩型和中专的放大型。某些高职院校办学存在浮躁心理,在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评价上,向本科院校看齐,没有把高职教育办学目标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也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2)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重学术轻应用,重学历轻能力,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职业教育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学生们不愿上,家长们不支持,用人单位不重视,社会认可度低,使得高职院校招生难,制约了高职院校的正常发展,阻碍了尊重技术应用型人才社会氛围的形成。(3)师资力量薄弱。高职院校教师主要来源于普通高校毕业生,这部分教师多半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缺乏在企业或生产一线工作的经验,难以对学生进行实操指导,无法胜任技能培训工作。加上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高职院校很难长期稳定地聘请到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作兼职,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的机会也很有限,都阻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三、制约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原因

(1)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大部分高职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相比,没有体现实践应用能力强的竞争优势,究其原因与现行的教学模式对实践教学投入、研究、管理的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对于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不具备毕业后直接上岗的过硬的岗位基础技能及业务能力,与本科生相比其职业发展潜力也相对较差,导致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2)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不完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分类定位更加精细化,对于人才的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还有待加强,很多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定位模糊,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过于理想,好高骛远导致在日常学习中厌学、最后在人才市场屡屡碰壁。(3)人才需求反馈机制不健全。企业与院校之间联系不紧密,沟通不及时,人才需求变化的信息不能第一时间反馈到学校,导致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与需求变化不同步,也是导致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矛盾的根源。比如一些行业的办公软件的教学滞后于其更新速度,导致学生无法获得最新的岗位应用技能。

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对策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教学模式要注重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级技术或管理人才的职业岗位,就必须具备这一职业岗位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技术技能,毕业后能顶岗工作。因此,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实习实训工作等,都必须瞄准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行业岗位作为基本目的,紧紧围绕职业工作需要,突出职业性。教学中广泛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等,以强化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3)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现代职业教育必须针对本地区经济结构布局与发展规划,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专业的调整,使其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一致,才能最终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用人荒”的双重矛盾。(4)拓宽专业口径,延伸专业内涵。高职院校要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点,就必须在专业能力培养的深度和宽度上下功夫,塑造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横向上要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拓展学生的就业面。纵向上要延伸专业内涵,提高专业层次,建立专本硕博体系,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5)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专业见习(实习)模式和实践考核保障体系。鉴于目前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要改变“放羊式”的现状,就必须改革现行的模式。对于专业见习可以采取实战演习和专题调查的形式。在考核体系上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建立不同的考核体系。鼓励一线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和社会行业实践经验编写与专业定位相一致的、遵循“理论以够用为度、重视实践教学”的原则,体现高职特色的教材。(6)课程建设必须以职业标准为原则。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必须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来设置相应的课程,把职业标准中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入相关的课程教学大纲中,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证书标准有机结合,以证书来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过程必须以实践环节为核心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实践导向,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7)建立和深化“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根据企业的利益点来设计合作模式。例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院校与用人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外的同类院校中已经有很多成功经验。目前,国内部分院校也开始了对于这种模式的尝试和探索,涉及的领域也由工程技术领域向经济管理领域扩散。(8)实行开放式办学。高职院校要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实行开放办学。这样有利于学校了解社会的需求,以便自己开设的专业、制定的教学计划为市场所需、为社会所急;有利于行业专家反向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帮助论证专业设置、帮助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帮助开发建设教材、帮助实施实践教学等等;有利于普通本科院校节省实训基地的建设,将职业技术训练和岗位技能培训直接放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第一线去实施;有利于吸纳企业资金,改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9)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步伐。高等职业教育可以通过中外合资、合作办学、师资、学员的交流等,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及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制度等,促进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规格、教材、教法等逐步与国际接轨,争取其学分、资格证书为国际所承认,以此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面实现教育就业的双重国际化。

五、结论

随着区域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高职教育的定位和改革将继续不断的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日趋国际化和精细化,产业集群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愈加明显,现代职业教育也必将伴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向特色化、集群化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30-0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类型之一,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获得快速的发展,在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十分的关注,希望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能够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要不断的提高改革的效率,加强专业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凸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特色,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自身的改革贡献。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中要以转变教学观念为改革的方向,在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特色的基础上树立人才观和教学观。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要以服务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主要的目标。提高人才的素养和质量,加大对搞技术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但在实际的专业教学改革中,教学观念的转变程度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不断的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为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准确的定位,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另外在高等职业专业教学的改革中还应当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并将这种观念融入在专业的教学当中,探索多种模式的教学,将学历教学与非学历教学结合起来,多方面的筹措办学的经费,建立起相应的办学体制。在改革中逐步的淡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界限,不断的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目标的教学。高等职业教学专业教学还应当开办终身教育的场所,为社会中的职业人提供终身学习和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

2.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需要准确的定位专业的培养目标,加强专业的特色建设,不断的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从而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在专业的设置上以满足社会对岗位人员的需求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围绕行业的经济发展对岗位和职业人员的需要来进行专业的教育改革,从而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要首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把人才培养作为专业教育的目标。从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来看,有些专业的设置过于宽泛,没有职业的针对性,有些高等职业教育学校设置某些专业纯粹是为了招生,这样的专业课程设置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本质,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要培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并重点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专业的教学改革中要从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入手,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社会岗位的适应能力。高职职业教育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围绕地方或行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培养目标要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

3.培养多样化的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改革核心是培养多样化的人才。从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特性上来看,专业的教学具有多样性,这也决定了在人才培养上也要注重人才的多样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对人才的岗位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要适应社会岗位的发展需求,培养多样化、多层次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具有很大的实践性,这决定了高等职业专业教学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人才,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多设置一些实验和实训课程,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高职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培养将科学、工程、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如"一产"重点培养农业生产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小型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和市场营销人才等;"二产"重点培养技术员、高级技师、市场营销和企业基层管理人员、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级智能工人等;"三产"重点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和业务人才等。根据基层职业岗位的需要,应当培养大批懂市场、懂企业、懂专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高职高专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要面向地方或行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就这个意义来说,高职高专教育也是就业教育,教学过程主要为学生从业服务;但也不能把高职职业教育说成是终结教育,也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高职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上,应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特征。

4.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要把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作为核心,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特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利用这一特点设计教学过程,重点培养知识、能力和素养。建设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教学体系,突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专业特色,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另其次在专业教学中要全面贯穿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大力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将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过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应坚定不移的贯穿素质教育,从而为学生未来的社会岗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应该尽快建立教育软件资料库。教育软件太少,好的教育软件更少,怎么让老师看到最好的教育软件?那就要建立教育软件资料库,减少低水平、重复性开发教育软件造成的大量浪费。开发教育软件应该是个国家行为、企业行为,这几年,北京科利华等教育软件公司在对教育及教育软件的理解上比较深刻,他们不仅建立了自己的教育研究中心,而且还能够把各方面的专家和第一线优秀教师的群体智慧融合起来。正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他们开发的"CSC电子备课系统",使老师们可以拿到最好的特级教师的教案。老师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通过这套系统所提供的大量素材编写出各种不同的新教案。

总结: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应当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教育观念引领教学改革,准确定位改革的目标,培养多样化的职业人才,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建松.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基于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J]. 中国高教研究,2010,(11):73-76.

[2] 贾景德,辛申伟.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02):90-91+98.

第6篇: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52-01

近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协调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伴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的扑面而来,高校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把握新的发展机遇,改革当前的职业教育的不合理体制,进而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的运行机制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市场化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己成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但在发展过程中,高职教育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1)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多年来,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在政府的各级管理部门和民间的观念中远未达成一致,并不是真正定位于培养高级应用人才、技术人才[1]。连续几年的大规模高校扩招,高职教育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脱节现象,各高职院校不是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展高职教育,而是按自己所能办学,因此造成一方面社会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没有或紧缺,另一方面大量不适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没有就业市场,造成大量高职毕业生过剩。

(2)人才培养缺乏前瞻性,专业知识无法满足企业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趋同,近年来,虽然开设了现代物流、建筑、施工设计、装饰装演等一些新兴专业,但“重商轻工”现象依然严重,缺乏机械仪表、电气电子、能源动力、土建等工科类专业,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专业设置上,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缺乏主动了解和系统研究,专业设置、建设和管理上缺乏与相关行业、企业及社会有关方面的联系,学科、专业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和互相交叉渗透。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的毕业生缺乏相关知识、学科的沟通、衔接不畅,综合分析能力不强。

二、办学资源存在问题

(l)高职教育投入不足,实习实训资源短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经费一般相对较高,主要表现在实习、实训的教育资源上,政府和学校对这方面投入不足,影响了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沟通,使学生缺乏好的实习、实训场所,从而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培训特色的发挥,使培训出来的学生在实践能力上不足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2)“双师”力量薄弱,困扰高职教育发展。所谓“双师型”,就是要求教师个体既有理论知识水平,又有实践技能与经验,或者教师群体中既有擅长于理论教学的,又有精通实践教学的[2]。拥有双师素质的师资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灵魂,但实际上大多数高职院校面临的情况是: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形成,现已评定的“双师”素质教师普遍质量不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普遍较低,可以说还没有真正达到“双师型”的标准。

三、政府作为存在问题

(1)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足,政策上存在偏差。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政府应在建立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法规和政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然而我国高职现状却是:长期以来政府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举措不力,各级教育机关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普通高教领域,一般不主动考虑研究高职教育的管理和发展问题,在处理高职院校的问题的方式上往往会采用普通高校的模式,无法按照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调整高职教育结构。

(2)政府未建立健全的投入机制和保障机制,经费投入不足影响教学质量。多年来,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高职发展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经费占整个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份额呈下降趋势。而且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靠政府投入,因而许多高职院校无力改造陈旧的实验实习设备、培训教师和进行教学改革,严重影响高职的教育质量。与此同时,为弥补经费不足,高职院校比普通高校高出1-2倍的收费标准,在社会严重鄙薄职业教育的情况下,只会使许多考生及其家长望而却步,影响高职生源[3]。

针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体制上的改革,使之科学合理的发展,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

1.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事业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根本性管理制度。从管理的本质上看,就是管理过程中各主体的责、权、利的分配。以此来审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也就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举办者、实施者、接受者的责、权、利分配问题。再结合我国社会管理的具体情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主要涉及到政府、学校、行业及企业、学生及学生家长几者间的责、权、利,管理的核心是上述主体的责、权、利的分配并理顺各主体间的关系。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设置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要按照职业岗位(群)或者技术领域需要为出发点来进行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体现针对性和适应性。其基本原则为“主动适应、因需而变,宽窄并存。[4]”专业设置要有超前性,充分考虑学生毕业后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和水平,以及即将出现的新兴产业和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适应未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3.建立社会中介机构搭建“官产学”的互动平台

我国现行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模式必须在此基础上作出调整,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社会中介机构(如成立职业技术教育咨询机构),由此搭建“官产学”的互动平台[5]。机构一是对职业技术院校进行评估,二是对企业用人方向进行调查,为政府提供政策性建议。

4.以“双师型”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以及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是教师。因此,各校都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是一种岗前准备教育。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应当是既通晓学科知识体系又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的“双师型”人才。

5.建立健全投资体制

投入不足是当前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瓶颈。高职高专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目前职业教育的最高形式,理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虽然国家政策鼓励高职院校丰富和扩大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多元化教育经费投入的机制不畅,高职院校经费短缺的问题仍然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因此,研究相关投入政策的可操作性,寻找可行、稳定而有效的投入渠道,解决高职教育投入制度的路径问题刻不容缓。

おげ慰嘉南祝

[1]何小雄.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两个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6,(1).

[2]张启富.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3]孟昭上.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诌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4,(6).

第7篇: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英语教学;改革;任务教学法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我国入世、奥运会举办、世博会的召开等国际重大体育、经济、贸易、博览等事项在我国的召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出台,使得我国与世界各过的往来日益频繁,这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培养人才的外语应用能力等。面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逐渐凸显出来。如何准确地认识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现状,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成为广大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所共同关注的课题,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深入改革也迫在眉睫。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及改革现状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招生人数越来越多。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对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规定。《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明确提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活动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生产、技术、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所以高等职业英语教学也务必要突出其实用性和应用性。就目前我国高等职业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社会需求分析

21世纪以来,英语教学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已逐步发展成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就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而言,并不符合职业教育对英语教学“职业技能型”、“应用型”的要求[2]。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教师整体趋于年轻化,师资队伍、教学质量、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总量增长的要求。教学中普遍存在英语教材缺乏,教学模式无创新,教师结构不合理等等问题。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沿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专业针对性不强。鉴于以上问题,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是完全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渴求的。

(二)高等教育英语教学改革现状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已经经历了近30年。专家学者将改革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思想的形成和提出,以(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检测研究工作组)的成立和《普通高等专科院校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制定为标志;第二阶段,理论思想实施,以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为主要标志;第三阶段,改革研究,逐渐由分散研究形成系统研究,提出了要是英语教学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必须体现英语教育的使用价值和实用。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良好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快速提高。科德曾说:“有效的语言教学过程,不用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促进学习。不能让学生去适应教材,应当让教材去适应学生。”话语中点明了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应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的智力、知识水平及心理发展特点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要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差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老师教学生学,也是师生双边的情感和思想交流。这种模式下教师引导教学,学生积极参与,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也确保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大幅提升。

(二)坚持“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法[4]是指在教学中将语言用于日常交流和交际,也就是说用具有明确目标和任务,来帮助学生自主运用知识和能力,以达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在任务教学法中,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项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任务和交流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①课堂教学活动设置有意义的交流或交际活动,②布置的教学任务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有具体目标的语言实践活动,③任务型教学法是师生多边的交互活动,学生是参与和实践者,教师是助学和引导者,④学习成绩的评定以整个任务最终的结果为主。

(三)坚持多样性的考核方式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更倾向于“应用型”,在此基础之上,考核的方式应该适应教学模式的改革,向多样化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改革考核方式:①注重过程性考评,采取“形成性评定与终结性评定并用”等方法,改善以往的终结性评定,不重视“形成性”评定;②结合教学目标和市场需求,增大口语所占比重,通过口语考评,增进学生口语能力。③改变考试题型,重视学生对语言的运营能力和整体驾驭水平,使题型更趋于多踊、实用化。

四、总结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改革,应围绕改革教学模式、教学考核方式展开。广大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从业者,应当服务于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培养知识型、应用型、技术型综合人才。努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雪梅.高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2]唐红梅.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刘黛琳,周雪峰.加强英语类专业基本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高等职业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解读[J].外语界,2015,03:9-15.

[4]莫小满.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4.

第8篇: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范文

关键词 生本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生本教育理念

1.1 生本教育概念

生本教育源于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主持)升本教育体系研究。郭思乐教授在全面总结中国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适应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学生现状的改变,真正有效地推动教育改革,促使我们作出从师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的改革。

郭思乐教授指出,“我们提倡的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旨的教育。”“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所以,升本教育的实质是实现生命的提升,承认人的发展的无限性,教育应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认为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应该发挥人的天性;特别强调人具有发展的需要,即尊重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教育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需要。

1.2 生本教育主要观点

1.2.1 生本教育的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思想。人本主义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突出强调人的重要作用,关注人的需要、情感、态度等内在特质,发挥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人本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七个等级,从生理的需要一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一个层次需要的实现都是以后一个需要为基础的。所以,人本主义者认为教育教学活动也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导者、激励者,满足学生主体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需要。

(2)杜威的教育理念。美国现代教育的先驱约翰・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明日之学校》中提出“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衔接与改造”等观点,重视学生原有经验及情境,强调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倡“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此看来,杜威的教育理念正是生本教育的有力支撑。

(3)“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与“教学做合一”思想。中国的儒家历来重视“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作用。《论语》中强调根据学生的年龄、气质、才能、志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即“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提出教育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即“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尽心上》);“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陶行知在“知行统一”的思想影响下,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即学生的学习应该遵循客观规律,教师的教则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教与学都应该着重突出实践性。因此,在“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为生本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推动着生本教育朝着正规化方向发展。

(4)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形成与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主张建立属于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完善具有严密逻辑的知识体系。奥苏泊尔则提出“有意义的学习”,主张教育教学应该强调意义,防止机械学习。加涅也认为教育是学习的一种外部条件,其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有效地适合和利用内部条件。这些都与生本教育的理念相吻合。

1.2.2 生本教育的主要观点

(1)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本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自我价值。(2)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是生本教育的基本原则。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性,拥有自己的思考系统,具备丰富的潜能和创新能力,所以,了解和认识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3)教学观:教学相互促进、提高。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及教的内容,而生本教育则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改善教师教的方式,培养学生内化知识的能力、学习的能力。(4)课程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生本教育的课程观就是“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生本教育所说的课程应该包括校内课程、校外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基础课程、整合课程等等。具体来说,生本教育突出强调交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应该尽可能地简化,利用词汇语言、数学语言及艺术语言整合课程,通过活动与研究把各部分课程整合在一起,使各科课程本质化、综合化、活动化。

2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盲目性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往往具有盲目性。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在实际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在向培养“工程师”、“建筑师”等目标靠近,只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忽视其“职业性”。另一方面,有些学校遵循本科培养模式,通过压缩课程内容的形式,提前完成课程计划,同时,片面强调课程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学生的素质拓展、能力的提高及个性的发展,严重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

2.2 不合理性

一些学校开设的课程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表现为需要开设的课程不齐全,且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不协调,有的课程开设过多,有的课程开设过少,缺乏统筹规划。同时,各学科、各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可选择性及灵活性。另外,有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严重脱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符合订单式培养目标的实现,没有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2.3 非实用性

一些学校的课程内容存在非实用性的特点。第一,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缺乏创新,其表现出来的知识与技能过于陈旧,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第二,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所举例子也缺乏典型性与代表性,同时,例子与原理之间的先后顺序,即先摆出原理,然后用例子加以证明,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课程内容缺乏迁移性。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不能将一门课程的原理与方法合理运用于另一门或多门课程。

2.4 非主体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发展特点及需要;课程呈现方式单一、呆板,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的形式,比较陈旧,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所以,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合理发挥与实现。

3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问题的成因

3.1 重老师,轻学生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仍然重视教师的作用,重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轻视学生的力量。所以,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的呈现形式等都以教师为本,突出强调教师的重要性。

3.2 重理论,轻实训

在课程改革中,理论课仍占主导,没有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落实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计划。片面追求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与理论研究,不把理论与实训相互结合是导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主要原因。

3.3 重传统,轻创新

在课程设置方面,一些高等职业学校仅仅遵照旧有的课程传统,挖掘不出太多的内涵,对现有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管理创新不够,未能通过课程改革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及课程的特色性。高等院校即使知道专业课结构及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但是却无力改变现状或不知道怎么改变现状。除了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的制约之外,高职教育与社会、企业实际脱节,是造成课程结构与内容问题的重要原因。

4 高职课程改革原则

4.1 学生为本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将每个学生培养成职业能力强、创新能力强、自我价值发挥完善的综合实用型人才。学生为本的原则对高职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要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组织教学;二是要落实学分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三是改变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将学习的责任交给学生,以教学评价多元化、综合化来适应不同学生的多样需求。

4.2 全面发展的原则

素质教育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也应该体现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据此,高职课程改革就应该注重在课程整合中体现“敬业、诚信、人文、心理健康、公关、协作、环保”等素质及能力的渗透和培养;德育目标与专业教学目标整合,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德育隐性课程渗透,如制度性、关系性、校园环境、社区性等隐性课程的渗透;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社会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

4.3 职业适应的原则

学生的发展包括了三个方面,即生理发展、心理发展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往往更能体现学生的发展质量。而在课程改革中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有利于让学生充分认识职业,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推动自身社会适应能力。职业适应原则要求课程改革需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的深入开展;重视实习实践活动,把实习管理与实训管理相结合起来;注重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发展订单式培养方式,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5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

在综合考虑生本教育理念及高职课程改革原则的基础上,我们以江苏省南京市的南京某高职学校网页设计课程改革为例,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

5.1 明确高职课程改革目标

南京某高职学校自2005年成立至今,坚持以“德国学习领域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采用“行为导向”、“项目教学法”强化技能训练,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强课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做好“工作页”的方法,不断推动课程改革工作向前发展。该校的网页设计课程,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严格遵循《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相关规定,着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当今信息时代、从事动漫方向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该课程改革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页设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网页设计行业职业技能。

一方面,以社会、岗位需要为依据,进行充分的社会及行业企业需求调研,通过与企业人士的研讨来确定课程目标及目标体系,而不是简单照搬本科模式,或是凭空想象,要遵循科学的方法与工作流程。该校的网页设计课程主要介绍HTML及Dreamweaver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助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相关内容,辅以动画制作、图像图像处理、网站构建等内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双元制”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重实践、重技能培养的办学特色。

另一方面,必须重视课程内容的构建,高职课程的内容不能单一地指向科学世界,必须要注意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其内容不能单一地指向技能维度,而应该指向三个维度:职业技能维、职业知识维、职业情感态度维,后者往往是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时容易忽略的,但是它在职业素养中却非常重要。该校非常重视学生在网页设计专业上表现的动手能力,合理规划理论学习与实训学习的实践,利用66个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室、28个配套齐全的校内技能实训车间、1200台计算机和130多个多媒体教室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践学习。同时,该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紧扣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争取在五年时间内培养出就业能力强、创新意识强、服务意识好的高职网页设计人才。

5.2 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为基础

生本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学生,具有以往任何教育都无法比拟的优势,能推动学生有效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构建完善的课程改革方案。该校经过卓有成效的网页设计课程改革之后,改变了之前上课听得懂,但是碰到真实的企业网页设计时,却并不能完全按照企业要求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网页的情况,健全了生本教育理念,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内容,即“精美网页欣赏网页设计基础Dreamweaver快速入门站点创建网页布局网页中文本与图像的运用HTML基础层叠样式表交互的表单应用插入多媒体组件使用模版和库”,确保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能使用,充分考虑学生的接收能力,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5.3 改革教学方法

南京某高职学校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在网页设计课程改革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与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实训基地,该校的“双师型”教师都仅仅扣住学生的职业发展这一目标因材施教,采取目标教学法、网络辅助教学法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课堂,缩短教师的讲课时间,延长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同时加强与国外知名职业学校的合作,交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4 优化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考核,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根据结果进行教学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一般采用笔试的方法来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不适用于网页设计这门课程,因为网页设计是一门对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如果仅仅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会导致学生机械记忆理论知识,忽视对技能的学习。该校根据网页设计课程的特点,对该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课程考核结合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三部分内容,平时考核占总考核的30%,主要考查学生的作业、出勤率、表现情况及学习态度;实践考核占总考核的30%,主要考查学生的实训报告、课程设计完成情况;理论考核占总考核的40%,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化理论知识。通过这种考核模式,该校网页设计课程改革初见成效,学生的就业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6 结语

总之,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从学生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学的重要性,强调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经验在课程中的作用,推动各门课之间的衔接与联系,突出实训项目的必要性,最终建构起合理有序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洁.试析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4):44.

[2] 陈玲,周静.生本教育理念下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0(5):89.

[3] 郭璇,陈红兰,王宇.浅谈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内涵与对策[J].江西化工,2012(9):101.

第9篇: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的要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如何构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培养市场紧缺、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不断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试就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培养模式的特征,又存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性,在此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1)教育思想理念

在教育事业中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具有协同性。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与特征;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质量和速度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形势下的经济全球化和学习型社会的挑战,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确立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终身教育的发展思想。

(2)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第一线和工作现场服务的,承担将设计、规划、决策、规范转化为现实产品其他物质形态以及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既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又要掌握较强的发现、解决生产实际中所遇问题的实践能力。这类人才的基础理论不必追求过深,但又要与普通高等教育基本相当,以便与中等职业教育相区别;实践能力强,尤其是运用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这也是区分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指标,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所以在高职教育中必须以“必需、够用”为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才能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应用性技术人才。

(3)高职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高校培养人才基础性的前提条件,它反映人才培养的业务能力和就业方向。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仅要考虑地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学校长期的发展规划、教学条件设施、师资队伍力量、招收的学生层次等条件,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顺应现代化产业发展的趋势,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科学地、合理地设置专业,突显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所在。

(4)高职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质量,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课程就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学校课程就是教学内容按一定的程序组织起来的系统。”课程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在显性课程体系方面,一般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主要是指有计划、有组织的编制的教学相关内容。在隐性课程体系方面,是指学生的社会活动、校园文化氛围等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既要重视教学内容的设置,还要重视隐性课程体系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5)培养制度和渠道

培养渠道就是教育者作用于培养对象,使培养对象参与到一系列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培养途径包括教学途径和非教学途径。教学途径就是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是主要的培养渠道。非教学途径是相对于教学途径而言的,由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隐性课程实现的。

2.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不是培养专门人才,其具有一定的职业性。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但是我们在看到高等职业教育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还存在着许多弊端和缺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完善,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人才培养模式上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还不够准确

培养目标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和发展方向,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反映着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某方面上说它是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属于高层次的教育,根据社会的需求,它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因为社会需求的是应用型技能人才。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不仅不利于高职教育本身的发展,而且不利于整个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够合理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具有非常明确的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在生产建设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主要体现在缺乏专业特色、偏重人文学科专业,忽视理工科专业、盲目追求市场需要。有些院校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急功近利,重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和层次低的专业,对市场的反映程度不够灵敏,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适应企业新技术的要求。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结构不合理

随着高等教育的全面推广和迅速发展,各高校师资力量和质量的问题日益突显出来。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严重缺乏,有相当一部分是直接从高校毕业直接执教的,严重缺乏教学经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少,“双师型”教师比例相对较低;同时,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层次也很分明,主要是刚毕业的人员太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本科学历的教师多,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教师数量较少,高级职称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数量更是寥寥无几。这一系列的情况是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人才任务的。

(4)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体系尚未形成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来源一般是在借用本科同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删繁就简而成,或是由教师联合编写。这些教材往往基础理论分量太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没有体现出能力本位中心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模块组合,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职业性不够明显,未能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5)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不合理和教学方法陈旧

在高等院校中人才培养的分类实质是通过课程的分类来实现的。同时,有些教师只注重同学科的知识教授,缺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并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严重制约着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研究

(1)转变思想观念--以就业为导向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是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所以在高职院校各个体系日益健全的同时,也要着重考虑学生的就业率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目前,毕业生就业已完全市场化。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确保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市场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求职业教育对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反映要快,对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要快,对市场、社会需求信息要灵,就业渠道要畅通。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必须建立在职业属性的基础之上,它反映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符合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教学过程要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也就是要形成以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模块式课程体系。

(2)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面对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队伍是关键。第一、提高新引进教师的质量。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高职院校的教师还是比较缺乏的,在提高老教师教育水平的同时,还应该把握好新教师引进的质量关,从源头上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第二,加快向“双师型"教师转化的步伐。在高职院校授课的教师很多缺乏在企业工作的锻炼和经历,理论基础扎实,但是缺乏实际的实践锻炼。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设定专项拨款,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在职深造。同时要有计划地派一些专业教师到企业的生产第一线调查、学习,或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把学科的前沿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积极地向“双师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3)建立校企联合并加强实训建设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也是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很好手段。但是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还不是很理想,没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只是停留在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表层上。在这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完善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实训设施设备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也是目前职业院校需要加强的方面。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投入问题。职业院校专业不同,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投入差异较大,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按照教学计划让学生在校期间达到基本的实训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王艳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