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治理的概念范文

生态环境治理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境治理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环境治理的概念

第1篇:生态环境治理的概念范文

1保证金的概念

保证金是为了保证履行某种义务而缴纳的一定数量的资金。如:在证券市场融资购买证券时,投资者所需缴纳的自备款;投标建设工程的企业在投标活动中,随投标文件一同交给招标人的一定形式、一定金额的投标责任担保;为能确保购买到某一商品或某项服务时,预付给商家的押金或定金等。支付保证金的目的就是确保权益人得到自己的权益,同时促使相关义务方履行责任的保障。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是为了保证采矿权人履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义务而缴纳的资金。《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给他人生产、生活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责赔偿,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因此,矿山企业有义务对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治理恢复。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实质就是为了贯彻“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环保原则,促进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保护矿山环境,并确保在闭坑、停办、关闭后受破坏的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治理恢复的一项特别的经济手段和措施。

2保证金征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

2.1理论基础

征收保证金制度实质是实施生态补偿的一种形式。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包括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生态资本理论等。根据外部性理论,在生产或消费中对他人产生额外的成本或效益,然而施加这种影响的人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好处,这种外部性就会导致市场失灵,使得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因此,需要采用一些措施或途径来矫正或消除这种外部性。具体而言,就是要设计一定的机制对生态产品的边际私人成本或边际私人收益进行调整,使之与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相一致,实现外部效益的内部化[1-3]。由于矿产资源开发是生态破坏的行为,属于负的外部效应,要实现生态补偿,就必须确保矿山企业的主体责任,利用一定的经济手段促使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从而建立一种生态补偿的有效形式,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恢复。当前,对外部效应的起源有不同的认识,因此有多种矫正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庇古手段,即通过政府干预的手段来矫正外部性,对于正的外部影响应予以补贴,对于负的外部影响应处以罚款,以使外部性生产者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二是科斯手段,即通过明晰产权、依靠市场力量来解决外部性问题[4]。由此,要促使矿山企业的主体责任得到确立,并保证其主动实施,一方面需要从法律上规定其治理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的责任,另一方面,还必须利用税费政策从经济上约束矿山企业的行为,促使其保护环境。目前,中国许多法规中已有明确的要求,规定了矿山企业保护和治理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的责任,而建立保证金制度的目的正是利用经济手段促使矿山企业治理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的经济手段。

2.2现实需求

在矿山环境保护方面,中国虽已出台了一系列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资源税费政策,比如: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土地复垦费、水土流失防治费/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费、排污费等,分属不同部门征收和管理。但这些税费政策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及矿产开发企业的经济利益,不能内化开发行为造成的社会成本,形成不了激励企业保护环境的经济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制度规律[5]。根据当前的税费政策,企业缴纳相关税费后,由主管部门统筹使用,企业的相关责任随之转嫁给相关部门。因此,从目前实践来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责任,仍然主要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作为生态环境破坏主体的矿山企业,并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这种现象尤其在中小型矿山企业中十分明显。就当前情况来看,中国的矿山环境保护仍属于强制式的管理[6]。一方面,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管理政策主要属于命令控制型;另一方面,企业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不强,矿山环境保护行为是被动的和消极的,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提高矿山企业的责任意识,主动实施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必须内化企业开发行为造成的社会成本,从经济手段上制约企业的开发行为,促使其积极主动实施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

3保证金制度具有更好的法律效力

保证金制度与一般环境资源税费政策的共同点都是基于同一个目标,即为了保护和改善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而破坏的生态环境,是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落实中的重要措施和经济手段,通过缴纳保证金和征收环境资源税费以促进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但相比之下,保证金在促使矿山企业履行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责任上,更具有法律效力。

3.1保证金的性质为企业所有,缴纳保证金不属于收费范畴

这一点与一般税费有着明显的区别,更容易被企业接受。矿山企业按规定缴纳的保证金,资金性质为企业所有,其权益仍然属于企业,监管部门只负责保证金的征收、监督和管理。企业按规定完成矿山环境治理与恢复,并经验收合格后,监管部门必须及时返还保证金。只有在企业不履行环境治理责任,或者治理后达不到验收标准的情况下,权益才会发生改变,监管部门才有权根据相关规定动用保证金实施招标治理。而矿山企业缴纳的一般税费,自缴纳之日起权益已经发生改变,或纳入财政预算,或划定为专项资金,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已征收的税费按规定统筹使用。比如排污费,排污费是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依法缴纳的专门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的费用。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规定,排污费必须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管理,主要用于重点污染源防治、区域性污染防治和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应用等。

3.2缴纳保证金,企业的责任主体不发生转移

矿山企业缴纳保证金,并不免除企业治理恢复矿山环境的责任,而是促使矿山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履行这一基本义务的经济手段。无论企业是否自行组织实施治理,最终都要为恢复矿山环境买单,而确保这一企业责任的手段就是征收保证金。企业在缴纳一般税费后,至少会免除环境治理的部分责任。比如,企业在缴纳了森林植被恢复费后,因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的森林植被面积破坏和功能下降的责任,将由林业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恢复。再比如:水土流失防治费和土地复垦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土地复垦条例》的规定,如果企业无力自行治理,必须缴纳相应治理费用,由相关部门代为组织实施治理。可见,在缴纳了水土流失防治费和土地复垦费后,责任主体已经明显发生转移。

3.3保证金制度有利于激励企业实施创新

矿山企业若实施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任务,并经验收合格后,保证金予以返还。能够有效地激励企业为了降低环境治理成本,而进行采矿工艺以及生态破坏恢复和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创新。首先,可以促进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改进生产技术,从源头上控制环境破坏的程度;其次,有利于企业创新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技术,以减少成本,提高矿山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3.4保证金制度可以激发企业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缴纳保证金可以有效地促使企业主动履行环境治理恢复责任。一方面,为了降低生态环境建设成本,企业从一开始就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免最终付出更大的代价实施环境治理恢复措施;另一方面,将保证金列为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缴纳保证金的积极性,并有利于企业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的整个过程中;第三,在企业完成环境治理与恢复责任后,缴纳的保证金会及时返还,有利于企业尽早、尽快实施环境治理任务。总体来看,实施保证金制度能够提高矿山企业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更好地促进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是当前矿山环境保护必要且有效的形式。

4中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现状与建议

第2篇:生态环境治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中图分类号:TD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我国矿产的过度开采产生了很多不良的后果,如何对矿山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必须加以重视。

二、矿产资源开采带来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矿山环境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即采矿活动破坏了大量耕地和建设用地;采矿诱发地质灾害;采矿使矿区水均衡遭受破坏,产生各种水环境问题;矿山开采中废气、粉尘、废渣排放,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采矿破坏自然地貌景观,影响整个地区环境的完整性。据2004年度《中国地质环境公报》显示,全国各类矿山年采掘量达60多亿吨,采矿破坏土地面积累计达500万公顷,而工矿废弃地复垦率仅为12%。矿山开发中“三废”的排放严重污染了矿山及周围地区的地质环境;矿山开发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十分普遍;采矿活动使矿区周围水平衡系统遭受破坏。结论认为: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形式十分严峻。

1.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在矿山建设和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剥除矿体表层土壤,直接破坏了地表植被,加之新产生的废石、废渣、尾煤等松散废气物也易发生流失,加速和扩大了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土壤破坏和岩石侵蚀,造成水土流失。据调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104Km2,且平均每年还增加水土流失面积1×104Km2;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60×104Km2,并且每年还以2460Km2的速度扩展。

2.侵占土地和水均衡遭受破坏。 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占用一定的面积来修筑道路、固定井架、建立贮煤场及建设必须的生活设施,以保障矿山开采的顺利进行。据统计,正常情况下每个煤矿井口占地面积大约0.2Km2,甚至更多。除露天采掘直接破坏大量土地外,采煤排出的矸石、废渣、尾煤也侵占了大量土地。矿山建设免不了要征用土地、砍伐森林,直接破坏植被、农作物及野生动物栖息地,导致绿地面积缩减。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矿坑需要疏干排水,导致区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从而破坏了整个地表水地下水均衡系统,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泉水干枯、水资源逐步枯竭以及河水流断、地表水入渗塌陷坑灌入地下等问题,影响矿山生态环境平衡。

3.废水、废气、废渣污染。 这是全国矿山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矿山附近地表水体常常作为废水、废渣的排放场地。由于现在的地方煤矿处于暴利时期,业主多数建有焦化厂生产焦炭,产生的气体全部排放。炼焦、矸石山自燃、煤层自燃不仅排放大量CO、CO2和H2S气体,而且还有一定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危害生命。

三、我国关于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现有法律制度

1.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概念

由于土地资源匮乏,长期以来,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一直是以土地利用为主要目的。20世纪50年代末,称为“复田”、“造地复田”、“垦复”等,2011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土地复垦条例》对“土地复垦”进行了界定:“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显然这个概念主要还是以土地利用为目的生态恢复。随着人们对土地复垦的认识不断加深,从近年研究和实施工程来看,其目标趋向于更综合性的生态问题,我国矿山恢复的内涵也由单纯强调将毁损土地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上升到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恢复。

2.关于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法律规定

我国现有的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规定分散在各个层次的法律文件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中,包括《环境保护法》、《水法》、《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等。例如《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防止污染环境。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节约用地。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矿山企业应当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利用、植树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第十二条规定“采矿权申请人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报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第十八条规定“采矿权人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明确指出“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应尽快制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的经济政策,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等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土地复垦条例》也规定了政府、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对治理被毁损土地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资金来源。

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原则

1.为本、防灾减灾。所有的地质灾害,直接或间接的对矿山职工和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矿山环境治理首先要保证矿区免遭矿山开发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2.设防、综合治理。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拦、排、护、整、填、植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措施对矿山环境进行治理。

3.效益、分期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应遵循生态社会效益优先的同时,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区别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同时根据资金情况、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危害大小、轻重缓急,分期、分阶段进行治理。

4.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矿山环境治理只有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紧密结合,才能达到矿山环境治理的最终目标。各种工程措施只要配置合理,就能根治地质灾害。但其缺点是投资过大,而生物措施恰好弥补工程措施的缺点,其投资较小,能改善小气候的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矿山环境治理中。

五、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措施

1.新建矿山

必须符合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准入条件,即必须具备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矿山环境影响报告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报告,并依法缴存矿山环境治理号恢复保证金。经审查,若采矿活动对环境影响和破坏较大或遭破坏后难以恢复治理,则实行环境一票否决制。严格实施“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落实矿山环境保护和修复责任制。矿山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大中型新建矿山应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测机构。禁止在国家和省、市、县划定的禁止勘查区和禁止开采区内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

2.扩建矿山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责任制,按有关规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保证金。矿山在改、扩建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矿业“三废”排放总量应有效控制并达标排放。大中型矿山应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测机构。

3.生产矿山

矿山应编制地质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责任制。矿业固体废弃物、废水及废气应按相关标准和规定处理达标后排放;矿山对矿业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应积极治理。矿山生产中必须做到边生产、边恢复(治理)。对治理不力、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直至吊销采矿许可证。

4.闭坑矿山

严格矿山闭坑报告的审查和报批制度。矿山应做好矿业固体废弃物、废水的污染整治,并限期做好矿山土地复垦和因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对矿山损毁的土地要因地制宜恢复。对未达到闭坑要求的采矿权人,不再授予新的采矿权。

六、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政策来进行开采。对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是长期而艰巨的,这项工作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马爱民, 谢亚琼.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中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2): 10~13.

第3篇:生态环境治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修复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剧增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强度日益加大,有毒、有害废气物质不断的输入环境,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个重大问题,对于大气污染和地表水污染之力的研究已十分广泛,许多技术已相当成熟并被广泛应用。

对于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之力来说,由于其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以及难治理和修复周期长等区别与大气和地表水体污染的特点,其修复问题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日益活跃的领域,同时也是世界性难题。虽然人们已在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一些实用技术,但这些修复方法往往会破坏场地结构、造成二次污染,对于污染面积巨大且污染程度较轻的土壤甚至难以应用。为此,近年来,人们在污染环境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甚至生物修复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态修复的理念,并对其概念、内涵、原理、产业化途径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应用的探索,试图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一、生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础

生物修复是对污染环境实施修复、之力的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是生态修复的基础。

目前被广泛认同的生物修复定义,是指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这是狭义的定义。

除了微生物修复外,植物修复、动物修复乃至酶学修复等方式的出现,赋予了生物修复更广泛的内涵,即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蚯蚓等动物以及水生藻类、陆生植物,甚至酶及分泌物等的代谢活性降解、减轻有机污染物的毒性,改变重金属的活性或在环境中结合态,通过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或物理特性二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速率。

目前使用最广、最有效的生物修复技术仍是微生物修复。

二、物理与化学修复—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

从修复原理来看,物理修复与化学修复是指充分利用光、温、水、土、气、热等环境要素,根据污染物的理性性质,通过机械分离、蒸发、点解、磁化、冰冻、加热、凝固、氧化—还原、吸附—解吸、沉淀—溶解等物理怪和化学反应,使环境中污染物被清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通常,为了节省环境治理的成本,物理修复或化学修复往作为生物修复的前处理阶段,近年来根式作为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无论是环境要素或生态因子,还是工程措施,对于修复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要素。若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环境条件和生态因子在有利于生物生活的同时,也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或转化,将极大地提高生物修复或植物修复的效率,这一点对于生态修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物理与化学修复措施与生物修复的结合,是生态修复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其利用的是否直接关系到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成败。在实际的修复过程中,把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措施更好地与生物修复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

三、植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植物修复这一概念大约是1980年代前期提出来的,其最初的思想是利用超累积植物的的超量富集作用来去除污染环境中多余的重金属。

目前,植物修复这一技术已经涵盖了污染环境治理的各个方面,如城市树木、草坪乃至花卉植物对大气或室内空气的净化;池塘中水生植物通过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利用而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污染土壤及水体中无机污染物的去除及有机污染物的讲解等。

在污染环境治理中,从形式上来看,似乎主要是植物在起作用,但实际上植物修复过程中,往往是植物、根系分泌物、根际圈微生物、根际圈土壤物理和化学因素(这些因素可以部分人为调控)等在共同起作用。因而,总的来说,植物修复几乎包括了生态修复的所有机制,是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摘要近年来,人们在污染环境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甚至生物修复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态修复的理念,并对其概念、内涵、原理、产业化途径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应用的探索,试图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第4篇:生态环境治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区域环境保护公共政策政府间关系

一、我国区域环境治理理念产生

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的转型期,环境治理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绿色GDP、和谐社会等理念的提出更进一步表明了我国政府重视环境保护的立场和限制环境污染的决心。然而由于监管体制欠缺完善、地方环保政策纷乱繁杂等制度性原因,各类环境污染事故依然层出不穷,我国生态环境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总体恶化、前景担忧”的尴尬境地。其中,一个尤为突出的问题是区域环境治理问题。区域环境治理在我国还是较新的概念,目前学者对其的界定也较为模糊。从字面理解,“‘区域’是人们根据研究内容的侧重点而认为划定的供人们管理的可规制的界定范围” ,区域环境治理可概括为对跨越两个以上行政单位的地域环境的综合环境防护和污染整治。在本文中,所指的行政单位主要指县市级政府。我国幅员辽阔,许多环境问题既具有治理的不可分割性,又具有管辖的行政分割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打破行政分割,构建有利于区域环境治理的新型政府间关系,从而为合力解决区域环境问题提供制度保障。

二、环境治理中的区域政府间关系的困境分析

在目前,区域合作治理概念虽然得到了重视,但大部分研究依然停留在意义和原则的分析中,还远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实际上,在理论和实践中,区域环境治理却面临许多困境。

从理论上看,在传统的中央——地方两级环境管理体制下,涉及区域环境的管理也是同级政府自发的博弈过程,而由此而出现的困境也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由于地级政府的自利性所导致的“公有地的悲剧”

假设现有A、B两个地级政府共同占有某区域性资源(水域、林木等等),双方都可选择过度使用或节约保护使用两种方式,则不同的博弈手段带给双方的可预见的收益必然不同,可形成以下数据博弈模式图(数据为虚拟值)

由此表可见,当A、B两政府共同治理时,双方的利益总和为最大值,是博弈的最佳结局。然而,由于区域环境的互通性,倘若有一方没有采取环保行动,另一方也难以通过一己之利收到良好的区域治理效果。考虑到治理所需的大量环保资金的投入以及产业替代等其他成本,对于A、B分别来说,最佳的方案则是自己不治理而做享其他政府的环保成果。于是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博弈极易倒向最坏的结果,即各方都因环境污染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2.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所带来的区域环保的影响。

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在从事某种活动时对社会或其他人的福利产生了影响,而这个经济主体并未因为这种影响而付出代价或获得补偿。在某些区域,由于环境的自然特点,一方政府环境质量的对另一方政府的作为有极大的依赖性。例如,拥有共同河域的上游政府组织植树造林,防治污染,使下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得到了保证,就产生了外部经济性。但在现实中,由于缺乏共同的经济利益目标,上游政府往往缺乏保护环境的动机。如果他们认为保护环境的收益不足以抵销成本,可能就会放弃或放宽环保措施,而这会对下游的政府产生极为不利的环境影响。

在现实中,区域环境治理面临着更多的障碍。如决策纷争,技术实施困难,责任界定模糊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区域环境治理的实践发展至今没有形成全国性的体系和足够的政策组织保障。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区域环保解决困境的关键点,落在了政府能否整合地方行政力量,协调地方行政关系上。而在环境问题上的协调乏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缺乏信息沟通机制所带来地区间的孤立和不信任;二是缺乏足够的监督机制对各行为主体进行适当约束;三是以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引导地方政府的行为以形成共同的目标。

三、我国区域内政府间新关系模式前景规划和实现途径

针对前文所述,区域环境治理困境的出现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即:各地区政府间缺乏沟通、缺乏环保动力和无利害关系。那么中央政府的重要职能,也可归纳为构建共赢、竞争和监督的新型政府间关系模式。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经验和理论,其构建途径和方式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作模式

1.政策目标整合。各级政府政策的协调不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政策目标不一致所带来的。随着中央反复强调和宣传,各地政府普遍有了较强的环保意识。然而对于区域环保质量具体保护到何种程度,实现何种政策目标,处于同一区域的不同政府却有不同想法。中央政府不仅要宏观把握宏观环保政策,更要积极介入地方环保政策统一协调中来,制定出区域一级的统一政策目标。

追求环境保护并不是追求完全的社会无污染。不利用环境资源,也会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政府环境保护政策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理想的排放水平和治理水平,即治理成本和污染成本之和构成的社会总成本最低 。因此,政府应组织专家力量运用多种技术对区域环境做全面考察,衡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最合理的治理水平。并应以此为依据制定区域内统一协调的环保政策目标,最终在区域内构建统一的政策规划,保证政策框架的统一和完整。

2.政策研究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在统一的政策规划下,区域环保政策细节内容的科学性和区域针对性同样是区域环境治理整合的关键因素。研究机构的分散必然导致政策视野的狭窄和政策科学性的下降,也造成研究资源利用的低效率。目前,我国的环境政策研究部门主要包括政府政策研究部门和高校研究资源。要实现政策资源的整合,首先要推进以区域内研究力量自由交流和信息共享。可以由政府牵头,研究机构主导,通过举办定期论坛、专家研讨、合作项目等方式促进区域环境保护的学术交流。其次,政府应完善信息的传递机制。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是政策研究和协调的重要保障。中央政府应设立具有较高权限的区域管理机构对各方研究工作予以指导和服务,并设立区域性的信息中心保证区域内各部门的信息能够有效准确地传递。

3.构建政策制定中的“复合行政”机制。

“复合行政”是近年来学者在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中所提出的概念,笔者认为,“复合行政”的原则和措施在区域环境治理中同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所谓复合行政,即强调跨行政区划、跨行政层级的不同政府之间,吸纳非政府组织参与,经交叠、嵌套而形成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的合作机制。

为此,中央政府应主动打破“行政边界”,创建跨越行政区域而具有区域针对性的实体行政组织。在建国之后,我国针对某些特殊区域陆续成立了如黄河治理委员会、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会等区域性组织。然而,这种组织并没有覆盖到全国性的环境区域中,而且这些组织大多是正式编制的独立组织,还缺乏整合性和对整个社会的渗透能力。要建立区域内的“复合行政”机制,从防止机构膨胀的角度来说,最适合采用类似矩阵式组织形式,从各地行政环境决策部门抽调相关人员组成跨地区的职能部门。该组织一般应具有较高管理权限,以防止其决策执行力不足的问题。此外,该组织应广泛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吸收社会反馈意见,实现较高执行力和反应力的统一。

(二)竞争模式

如果说合作模式的作用在于减少政府间的交易成本,保证环保政策的协调和完善,则竞争模式则是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的必要激励机制。由于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对特定环境问题有大致共同的治理任务和目标,也具有较为明确的共同责任,这就为区域内构建政府间的竞争关系提供了条件。

区域间环境保护的竞争机制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实现:

1.竞争性的生态补偿机制

所谓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用经济手段逐步实现上下游之间、自然护区内外、矿产资源提供方和使用方之的利益平衡,促进该区域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生态补偿机制的竞争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在区域内实施统一的税收政策以保证区域污染控制水平。二是国家针对区域内治理绩效较高的政府单位应以退税的方式予以奖励。从而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实现“少污染少交费,多污染多付出”的环境治理原则。

2.树立环保标杆部门,在各部门积极开展标杆管理

所谓标杆管理,即在区域内部设立优秀典型,并把其优秀的做法和措施拓展应用到其他部门,从而在区域内的各部门和各级政府中形成良好的竞争和学习氛围。优秀典型的设立本身就是动态和不断变化的过程,即可以由政府通过测评和调查去发现并通过组织学习等方式予以表彰和公布,也可以由各部门地区主动寻找环保业绩优秀的部门进行参照。而标杆管理的也不仅仅意味着学习和借鉴,更意味着竞争和超越,从而通过向“标杆”地区的学习成为新的“标杆”。而区域内的治理问题的相似性无疑使标杆管理有了更大的适用性。

(三)监督模式

在地方政府关系的构建中,监督关系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事实上,很多环保政策的执行不力和效果不佳并非由于政策本身内容的欠缺,而是由于层级和平级政府间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所致。

在传统的政府监督机制中,上级政府往往占有最主要的地位,许多环境问题的治理和环境落实程度主要靠上级部门的检查。然而,由于上级政府远离政策实施的第一线,往往难以把握准确信息,使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时有发生。我国的传统行政环境监督包括综合管理部门监督和专门管理部门监督两部门。而两部门的相互推诿和职责不清也使得区域环境治理监督不力的情况依然广泛存在。

笔者认为,实现区域内政府间有效分明的监督关系,一是要在区域内明确统一的监管机构,赋予区域性“复合行政”部门最高监管权限对区域环境进行统一综合监督。二是加强区域性法规的建设,对各地方的政府行为作统一规定并认真落实执行。尤其要实行严格的地区间环境污染的追偿制度,如设立区域环境治理保证金,使得受外部污染地区通过合理明确的追偿程序得到污染源头地区的赔偿。三是完善地方政府的绩效考察体系。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绩效进行详细考察和评估,根据区域内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绩效决定上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对评估不合格地区深究原因、限期纠正,对环境保护投入大、环境改善明显、高新环保技术应用程度高的地区增加财政预算,从而进一步提高各地方政府对区域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 吴鸣,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 张玉军,美国区域环境管理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报,2006(3).

第5篇:生态环境治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矿山;环境;治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4(C)-0160-01

采矿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它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导致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威胁着我们的生存。采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和破坏森林植被与自然景观,有的矿山位于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地质遗址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重要基础工程设施保护区及城镇周边等,严重影响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重要的基础工程设施的保护和城镇的发展及环境的改善。某些采矿业如对建筑石料、石灰石、水泥配料和砖瓦用粘土等矿山资源的大量开采,与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矿山固体废料的不合理遗弃堆放,导致边坡失稳,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部分重金属及放射性元素的矿山废碴,随雨水冲刷,造成污染转移,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这些不当的采矿造成的森林植被和景观破坏、良田毁坏、水土流失、侵占土地、环境污染、诱发地质灾害等,严重影响重要基础设施及其他资源的保护等,也直接威胁和破坏人居环境、加速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矿区及其周边地区居民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特别是在城镇周边、风景名胜区、交通干道(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主航道等)两侧可视范围内,严重破坏旅游资源、影响观瞻,制约了资源效益与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然生态环境了解的加深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采矿业对人身和环境的危害也日益受到关注。因此,矿山环境治理和保护已经成为新世纪重要的课题。

环境质量的好坏,与人类生存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而绿化对改善和维护环境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植物(以及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保护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平衡,保护矿山环境,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开展以植物为主体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植物修复)对于改善和修复环境质量,实现环境友好,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人们对绿化功能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逐步提高的。矿山的绿化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环境保护这个概念,过去我们往往理解得比较狭窄,好象就是对工厂“三废”治理而言的,实际上它的内容和方法非常广泛。用植物绿化矿山的方法保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绿色植物是人类和生物界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绿色植物通过它的生命活动对生态平衡功能的调节是任何其它物质所不能替代的。增加绿化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绿化矿山是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最积极、稳定、长效和经济的手段。

采用植物绿化矿山可以植物的巨大防护作用,诸如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分、加固残坡积物、增强终边边帮的稳定性起到防止和减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作用等。同时矿山绿化后,空气质量改善。植物有吸滞烟灰、粉尘的功能,植物能有效的吸收有害气体,放氧,从而净化环境。某些特殊的植物能吸收、分解或固定有毒物质,净化有害废弃物或防止有毒物质扩散污染。

矿山绿化植被,对改善小气候的功能也是显著的。在城市周边,建筑物密集地段热空气不断上升,绿地中较冷空气随之向市区补充,形成气流,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严冬时,则可减缓风速,减弱寒风侵袭,起到屏障作用。绿化还可以吸收噪声,起到消声器的作用。

通过矿山绿化不仅改善和修复自然环境质量,还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改善地方的发展环境质量,有力的推动和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实现良性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共同繁荣。如矿山绿化可以有力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旅游业的发展也对绿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开采矿山进行植物修复,不但恢复了生态环境,而且对特殊环境进行的绿化(如陡坡的垂直绿化等)还可以产生新的景观,开辟新的旅游资源。

第6篇:生态环境治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竞争力;主成分分析;指标体系;评价模型;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

21世紀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这改变着全球乃至国家、地区的经济与环境的发展格局,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时也面临资源的枯竭和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必然会制约区域发展,影响人类健康。良好生态环境是一种招牌,是树立良好形象加强区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生态环境竞争力作为区域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运而生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0世纪70年代区域竞争力日益受到重视。不少学者对区域竞争力的定义、内涵、理论演变、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了不少有益的研究,如Kitson等[1]2004年的研究中所表述的,由于区域竞争力本身存在缺陷的评价指标以及过度设定的政策,因此其一直是一个晦涩难懂的概念。芦岩等[2]通过对国内外竞争力研究的梳理和总结,认为区域竞争力是经济区域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有效配置资源,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其他同类区域)更多的财富、占领更大份额的国内外市场,以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应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全球经济、环境发展战略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4],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之根本。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提倡绿色经济,而环境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突破口[5],因此生态环境竞争力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前沿领域。肖红叶[6]在《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中研究各地竞争力时候提到了环境要素,但只是作为一个基础影响要素,其在区域竞争力组成中所占的比例很小。随后学者们对生态环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势度测评方面[7]。在此基础上鲁金萍等[8]不断完善并定义了生态环境竞争力,即为一个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及其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能力,是区域竞争力的一个有机组成内容。何炎炘等[9]认为生态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生态资源支撑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具备的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生态竞争力可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劣,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重庆作为直辖市,地处西南地区的咽喉部位,更应该注重生态城市形象的提升,关于重庆市生态竞争力的研究目前还不是很多,只有一些基于省域尺度的全国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研究。笔者对2002—2012年重庆市生态竞争力状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期为重庆生态建设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1研究区概况

重庆是我国设立的直辖市中唯一地处西部的市,处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是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西南工商业重镇和水陆交通枢纽[10],是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加快西南部区域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要地。重庆多山地、丘陵,内部地质地貌复杂,土层偏薄,石灰岩层较多,水土流失、石漠化面积扩大,生态脆弱。境内温暖湿润,水量丰富,长江自西向东穿区而过,其干流长度在境内为708.8km,占长江干流总长度的11.2%。

2重庆市生态竞争力体系建构

指标体系建立是参考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11],李宗尧等[12]、何炎炘等[9]设立的生态竞争力指标体系,龙伟等[13]提出的重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选取了更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了更为合理、科学的重庆生态竞争力指标体系(表1)。

3重庆生态竞争力实证与综合分析评价

3.1数据来源及处理数据源于《重庆统计年鉴》以及《重庆水资源公报》等,部分数据是通过计算而获得。其中有些指标的优势度是与赋值成反比的,因此首先需要将这些逆向数据正向化,然后通过标准化剔除单位差异。该研究标准化处理所采用的公式是:

式中,xi为第i个指标的均值;Si为标准差。

3.2生态环境竞争计算

3.2.1生态环境竞争力计算模型的确定。主成分分析法是应用多个变量之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法,来解释原始数据的大部分变异[14],是一种将多个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变量(主成分)的统计分析方法[15]。该研究中二级指标竞争力计算是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借助于SPSS来完成的。其中各二级指标体系之权重主要是借助于方差贡献率求得。其公式为:

式中,Wj为因子系数;Fij是得分系数矩阵。

一级指标得分采用二层指标的算术平均法来确定。其前提是各二级指标对总生态竞争力的影响重要程度是基本相当的,即S=(S1+S2+S3+…+Sn)/n,因此,生态竞争力评价模型为:

3.2.2生态环境竞争力计算。利用以上构造的数学模型,对2002—2012年重庆市生态竞争力进行计算与分析,得到各年生态竞争力综合得分,从而判断近年来重庆生态环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而探讨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为生态重庆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资源禀赋竞争力。

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因此首先需要测算2002—2012年重庆市资源禀赋竞争力。通过对二级指标资源禀赋下的7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方差贡献率方法来确定权重,可得出资源禀赋竞争力评价模型:

(2)环境质量竞争力。

由于环境质量指标数量较少,因此在主成分分析中只能提取1个主成分,然后再利用方差贡献率确定权重,得到评价模型:

(3)环境污染竞争力。同样环境污染竞争力也只能提取1个主成分,利用方差贡献率可求出其评价模型:

(4)协调能力竞争力。

协调能力包含12个四级指标,对这些四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即可获取2个主成分:

再利用方差贡献率确定的权重,最终得出协调能力评价模型:

一级指标总生态竞争力采用算数平均法求得。即:

3.3结果分析与评价2002—2012年重庆市生态竞争力变化趋势见图1。

分析图1可得出以下结论:

(1)近年来生态环境竞争力优势度不断提升。近年来重庆生态环境竞争力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直辖以来重庆市作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16],中央支持力度加大,开展了一系列重点项目,如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坡地改造,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进行污染物控制与治疗,建成全市生态环境预防检测体系,这些都推动了重庆生态环境的建设,其成效近年也开始显现出来。

(2)生态竞争力中,二级指标所包含的四大竞争力优势度发展存在差异。近年来重庆生态环境競争力的几个组成部分的变化依然存在差别,其中资源禀赋、环境质量、协调能力都在不断提升,优势度逐渐上升,而环境污染竞争力依然在逐渐减弱,2011—2012年稍有改善。从环境污染竞争力因子载荷结果来看,污染主要表现在耕地施用化肥量、工业废气以及工业固体废物上。说明近年来重庆响应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积极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利用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控制企业能源使用以及排放,这些做法初有成效。但就目前而言,环境污染是短板,其依然是制约重庆市生态竞争力提升的瓶颈。

(3)各二级子系统竞争力变化速度存在差别。资源禀赋、环境质量、协调能力都在不断提身,但各竞争力的提升速度存在差别,其中资源优势度上升速度最快。从资源禀赋因子载荷结果来看:第一主成分在森林覆盖率、建设用地占土地面积的比重、人均公共绿地上载荷最大;第二主成分在自然区的比率上载荷最大。归纳起来这些指标主要反映绿化程度与环境效益。可见近年来重庆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坡耕地改造,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成效明显。

协调能力竞争力发展速度较快。通过协调能力竞争力主成分分析中提取出的主成分,可确定各个因子对主成分的贡献率。从协调能力因子载荷结果来看:第一主成分在这几个因子上载荷最大,即人均GDP、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归纳起来就是反映人民收入、生活水平和环境治理效益;第二主成分在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中比例载荷最大。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人民的生活质量、科技水平以及教育素质。可见直辖以来,国家对重庆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重庆经济社会与人民生活水平发展迅速,同时在国家近年来低碳经济的推行下,重庆也特别注重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切实将生态文明、科技创新融入生态重庆建设之中。

虽然环境污染竞争力优势度依然在下滑,但是在国家环境治理的大背景下,重庆环境质量得到控制,近年来优势度也在改善。

(4)从空间角度来说,与全国相比,重庆生态竞争力提升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从纵向上看,2002—2012年重庆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生态竞争力不断提升,这为宜居重庆、生态重庆的营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从横向上看,重庆生态建设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相对比较落后,生态环境竞争力位于下游区,处于劣势地位。2009年重庆生态竞争力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位于26名[17]。生态建设进展缓慢。这与重庆自然基础、经济发展、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重庆作为地处西南地区之门户,多丘陵、山地,山高坡陡,碳酸盐类岩石,土层稀薄,水土流失多发、石漠化逐步扩大,生态基础薄弱,生态环境依然有恶化趋向,需继续不遗余力地治理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生态建设的步伐。

4结论与展望

健康的生态环境是一种有利自然资源,也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和必要武器[9]。该研究借助于SPSS软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初步测算了2002—2012年重庆市生态竞争力,其结果可为重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在指标的选取过程中,由于获取数据的限制性,不能将所有指标都罗列出来,也有某些指标内涵存在少许的重叠。在评价模型的计算过程中,虽然避免了权重选择的人为随意性,但是在因子提取中不可避免会存在少许数据的缺失造成一定的误差。

第7篇:生态环境治理的概念范文

在这种情况下,贫困地区应该如何处理农民生计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面对越来越恶化的生态环境,贫困地区将如何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被誉为“绿色诺贝尔奖”的“环境金人奖”得主――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主任于晓刚。

改变对丰富资源的过分依赖

《中国扶贫》:通过多年的走访和调研,您认为目前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现状如何?请举例谈谈。

于晓刚:自然状况和生态环境问题,各地迥异。如西南地区的环境目前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但是在西北、黄土高原等这些地方,包括一些荒漠化和石漠化地带的生态环境相对比较糟糕,有些甚至不适合于农业发展。

但是,生态环境的好与坏,并不是导致某个地区贫困与否、经济发达与否的唯一因素。生态好的地方,也可能因为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造成自然环境被破坏,从而导致贫困,这种现象被称作是“生态资源的诅咒”。也就是说,对丰富资源的过分依赖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而生态脆弱就意味着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弱,如果一味强调资源开发和工业经济,只能陷入“人口贫困-资源开发-环境退化-加速开发-环境恶化-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

如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有非常丰富的生态资源,比较适合种植橡胶,当地就开始大规模地发展橡胶产业,但后来逐渐发现,橡胶叶破坏了大量热带雨林,出现水土流失严重、气候越来越干燥、雨雾天越来越少的现象。此外,因为云南有很好的气候,有些地方政府便把一些原始森林改成了1000万亩的桉树林,说是为了发展,实际是在破坏环境。本应该可以从自然林中获得一定收益,但因为造纸行业用很低的价格购买或者租用云南的土地种植桉树,老百姓不但没有获得多少收益,反而还要承担环境被破坏的代价。

资源丰富导致贫困,主要因为老百姓没有参与和决定他们未来生计的权利。长期以来,一些学者和环保人士的建议得不到政府采纳,而政府只希望得到更多的GDP,从而造成了贫困地区的发展越来越不可持续。像在西北地区,本身的水源、气候等条件不占优势,但当地老百姓做了一些恢复植被和流域治理工作,环境逐渐变好,老百姓开始发展种养殖等产业,慢慢地经济也得到了一些改善。因此,发展必须要建立在生态环境保护之上。

《中国扶贫》:您认为贫困与脆弱的地理环境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于晓刚:主要看在什么样的发展导向之下,是可持续发展的导向,还是唯GDP论的发展导向。如果将单一的发展思路转向以多元的标准衡量发展的话,或许有时候我们所认为的贫困,老百姓并不认为是贫困,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甚至希望一些政策不要过多地去打扰他们,让他们有自己的发展选择,有自主发展权。

但是,单从研究如何脱贫与致贫的原因来看,贫困与脆弱的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和相关性,并相互深刻地影响着。这种相关性的大小因不同地区的不同工业(包括农村工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工农业比重和不同地理区位及交通条件而不同。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关系不同的特点,提出要因不同地区而区别对待其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建议。我想这也将是今后如何平衡脱贫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关键所在。

保护与发展并重追求双赢

《中国扶贫》:您在生态环境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有一定的研究,特别是在流域管理方面有独特的见解。您认为在我国,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维护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于晓刚:首先就是政府的唯GDP论,这是一个障碍。我们知道生态环境的投资需要很漫长的时间,而增加GDP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就获得政绩,恢复生态环境所获得政绩的时间相对比较长,所以这就导致以往政府不太关注生态的恢复。

现在有一种理论认为,环境资源也是资本,如果能够有增加环境资源的资本,也应该计入GDP,或者是计入绿色 GDP,或者采取其他更全面的资源增值的计价方式。如果我们把生态治理也作为当地的政绩,又有很好的检测和计算增值的手段、标准和措施,我们就能够很好地为生态恢复计算当地的成绩。

当然,我们也相信当生态越来越好的时候,如果能够很好地应用这些资源,就会减少贫困。实际上,过去有种技术叫混农林,把农业和林业技术混合在农田里面,既保证水土丰润,又能增加农业收入。还有一种叫社区林业,老百姓通过植树造林从林业中获得更多生计,包括生态旅游、果木收入等。所以,关键在于如何一方面计算当地生态资本增加的政绩,一方面将生态保护与生计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达到双赢。在云南丽江拉市海的西湖村,过去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甚至整个村子都会被洪水淹没,后来老百姓在山上种了很多果树,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对河道进行维护维修,现在生态和经济都得到了发展,整个村子都覆盖了果木,已经没有水土流失和发洪水的现象。因此,如果把生态保护和生计发展结合在一起,就能克服很多障碍。

此外,从全国的情况看,我认为贫困地区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从业人员就业结构、接续产业发育状况及劳动就业转换能力和潜能也会成为其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维护的最大障碍,这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克服的问题。

《中国扶贫》:现在,部分贫困地区把生态旅游当做一个重要的脱贫增收方式,您怎么看?

于晓刚:从发展和脱贫的角度讲,生态旅游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是,最重要的是要让老百姓能够看到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开展生态旅游的前景。

我们在丽江波多罗村做流域治理项目的时候,最初只是想获得老百姓的信任,前期主要是帮助他们恢复曾经被破坏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后来,生态环境逐渐恢复以后,有了生态基础,他们才自发地边保护环境边搞生态旅游,逐渐吸引了游客。

但是,如果没有资源禀赋,或者它本来就是穷山恶水,要搞生态旅游恐怕也会有点牵强附会。生态旅游本身是极具专业性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有好的生态和环境,同时还要以保护为基准。所以,对于生态旅游,除了动员老百姓对其进行保护,还要防止过度地商业化而破坏了生态旅游的本来意境和原则。另外,保护生态是整个社区的事情,也是整个社区长期保护的结果,如果现在是完全市场化的一种状态,比如说由各家各户来做的话,往往就会出现破坏生态的情况。因此,生态旅游跟社区可持续的旅游是密不可分的。生态是大家的,需要大家来保护,如果有人说我只愿意利用,不愿意保护,完全是想做私人的旅游,这不仅会造成社区的分裂,还会加剧生态旅游的失败和环境破坏。

用绿色资本积累促进扶贫开发

《中国扶贫》:您认为,国家在实现反贫困与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相统一的措施中,最应该重视和考虑的是什么?从而能给予贫困地区老百姓以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能力?

于晓刚:对于生态比较好的地方,就要注重它的保护,并且用自然资本、生态服务评估等这样的方式给予应有的补偿,这样才能获得一种公平的发展,包括生态公平和社会公平。这本身也是一种空间,虽然可能跟过去资金的空间不一样,但从生态学上、从概念上和理论方法上都是一个扩展,可以获得生态的价值及相应的补偿。

还有一些是需要恢复生态,如当地历史以来就环境差,或者是被破坏较严重的,或者是一些荒漠地带,首先需要的是恢复生态,像退耕还林、退耕还木、休养生息等。也可以利用生态服务和生态资本的理论做设计和解释,如果不对黄土高原和沙漠化地带进行生态恢复,可能就会因沙尘暴和水资源流失严重而增加对城市环境的破坏,从而造成更大的环境代价。

从全国的角度综合考虑,要树立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建设这种资本积累的新理念,大力开展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建设,大力开发生态产品和生态产业,强化绿色资本的积累。各级政府应把资金、技术投到承担生态功能的贫困地区,把扶贫资金更多地投向生态建设,实行绿色扶贫开发。

第8篇:生态环境治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香根草生态工程;垃圾填埋场;试验;复绿;效益

垃圾填埋是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通过生态恢复及景观设计逐渐恢复其生态价值和利用价值,对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香根草的概念及特性

1.1什么是香根草?

香根草(Vetiveriazizanioides(L.)Nash),过去又称岩兰草,是禾本科香根草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印度与非洲大陆。目前它主要被用来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园林绿化、提炼精油等。

1.1.1直立挺拔的地上部分

香根草叶层高1.0~1.5m左右,成熟时株高一般在1.5~2.5m之间。茎秆坚硬、挺直;叶片光洁,下部边缘粗糙,叶宽0.6~1.0cm,叶长70~110cm。香根草于秋季抽穗扬花,但极难结实。圆锥花序顶生、直立、紫色,花序主轴粗壮,穗长15~40cm;分枝多数、轮生、细弱。无柄小穗均两性、形窄、腹扁、无芒,雌雄同花。

1.1.2纵深发达的根系系统

香根草地下部分的须根系统发达、纵深,可深达2~3m,根粗一般在1~3mm左右,淡黄色到黄褐色,有檀香之香气。越冬时,地上部分可能枯黄,但宿根部分则能处于自然休眠状态而安全越冬,并于翌春重新萌发出新的分蘖,继续生长发育。

1.2香根草的特性

1.2.1香根草的生理生态特性

1)能抗强酸(pH4)和强碱(pH11),耐贫瘠;

2)非常耐旱,能抵抗长期的干旱,能在年降雨量300~6000mm的地区生长;

3)非常耐淹,能抵抗至少100天的完全水淹;

4)能在-10~50℃的气温下存活;

5)能忍受较重的重金属与有机物污染,且对重金属和有机化合物有一定的吸收或降解能力;

6)有很强的抗盐能力,导致其生物量下降10%和50%的土壤电导率分别为6.4和20.9dSm-1;

7)种植管理简单,极少有病虫害,且不会成为杂草;

8)地上部分簇生成丛,等高密植就能形成致密的绿篱带。

1.2.2香根草根系的力学特性

1)香根草根的抗张强度与其直径的关系

2)香根草根的抗拉强度与其他植物比较

2什么是香根草生态工程?

所谓“香根草生态工程”是指将香根草与适合当地生长的且抗性较强的植物(包括乔、灌、草、藤等)合理搭配,形成多层配置,并在必要的时候辅以工程措施,用于水土保持、环境治理与园林绿化等方面的一种生态工程措施。实践证明,香根草生态工程是一种廉价、有效、持久的环境治理工程。

3香根草生态工程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试验

供试垃圾填埋场位于中山市东风镇广东创宇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北边的一块空地,面积约700m2,以前主要用来堆放附近楼盘居民的生活垃圾。但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中山市的生活垃圾统一由市环卫部门运走处理,该垃圾场便封闭停止使用。大半年过去了,垃圾场恶臭熏天,寸草不生,而苍蝇、老鼠等害虫蔓延猖獗。于是,在2016年7月开始用香根草对它进行植物恢复。种植方法:先用铁镐在垃圾填埋场内按40cm×50cm的株行距刨穴,穴深25cm左右,然后每穴放入一铲泥土,约1.5~2kg。香根草从苗圃地挖起后,保留茎秆30cm,根系5cm左右,然后按每丛4~5株种入穴内,用土压实。由于种植后刚好遇上下雨,没有淋水,种后任其自然生长。香根草于5月4日种植,8月8日进行第一次观测。香根草全部成活,成活率高达100%,平均株高1.1m,平均每丛分蘖数达12个,最多达22个。10月6日进行第二次观测,发现香根草长势非常旺盛,平均株高达1.6m,平均每丛分蘖数达25个,最高达40个。而同期种在苗圃的香根草苗,尽管种前施过鸡粪作基肥,返青后又追过肥,但平均每丛的分蘖数仅11个,最多的一丛也就20多株。可见,种在垃圾填埋场的香根草不仅能成活,而且比种在苗圃地的长势还好得多,这可能是因为香根草的根系发达,深入到垃圾中后,能充分吸收垃圾中的养分。11月中旬进行现场第三次观测,这时的垃圾场已经变成一片茂密的草地,香根草的覆盖率几乎达100%,苍蝇、老鼠不见踪影,原来的臭味被清新的空气取代,整个环境得到彻底改观。用力从中拔出2丛香根草,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香根草强大的根系将垃圾中的纸片、布衣、塑料、木块乃至铁皮等都穿透固结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根系“集团”,难怪香根草能在垃圾场内长得如此茂密!

4香根草生态工程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效益分析

国内外的研究数据表明,用香根草进行植被恢复的试验垃圾场经过2年的作用后,场内垃圾大部分被降解,环境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已改造成的苗圃地,育苗效果非常好。根据对该垃圾填埋场所做的植被恢复工作,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应用香根草生态工程对垃圾填埋场进行生物修复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与良好的社会效益。

5结语

香根草有很多优良特性,但植株过高而且冬天枯黄导致景观变差是限制其应用的最大问题。因此,未来通过遗传育种等手段培养植株更矮、四季常绿的新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所在。虽然香根草生态工程用于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已经取得可喜成效,但与实际需要相比还微不足道。未来要想该技术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则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此外,香根草生态工程在精油提炼与加工、医疗保健、造纸、工艺品、园林园艺等方面还非常有限或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亟待企业家们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参考文献】

[1]夏汉平,王庆礼,孔国辉.垃圾污水的植物毒性及植物净化效果之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9,23(4):289-301.

[2]黄立南,蓝崇钰,姜必亮.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及其处理研究[J].生态科学,1999,18(1):39-43.

[3]单习章,宋树龙.城市垃圾污染防治对策探讨[J].广州环境科学,1988,13(4):5-8.

[4]夏汉平,敖惠修,刘世忠.香草根生态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物技术[J].生态学杂志,1998,17(6):44-50.

第9篇:生态环境治理的概念范文

申论看“两会”已经成为公考的常态,无论是笔试和面试,各地两会热点话题都是出题的风向标。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两会中出现的一些热词也必将成为2016年公考餐桌上的一道“大菜”。为帮助广大考生透过两会看公考,现梳理出了五个热点词语和出题方向,以便把握好时政脉搏,考出好成绩。

热词一:供给侧改革

【基本概念】供给侧改革,简言之就是在供给的一端,展开改革。众所周知,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出口。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通过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手段,在需求侧出谋划策。然而“供给侧改革”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供给侧下功夫,通过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更加健康有活力地拉动经济增长。

【深度解析】“供给侧改革”突破发展经济的局限性,在供给方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不仅满足发展经济的需求,也是解决当下经济发展僵硬难行的必要手段。在改革开放前期阶段,我国国内的消费需求总体动力不够,除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较低以外,和传统“储蓄”思想,“有备无患”思想也密不可分,相比于消费投资,人们更倾向于储备积累。因此当时便积极地刺激需求,随着消费动力的提升,供给的产品却无法跟上要求。“镉大米”、“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等问题一次又一次地挑战大众的神经,相对比的却是外国进口奶粉等产品遭哄抢。这是为什么呢?这正是从侧面反应了供给方出现了一些问题。同时一味刺激内需带来的产能过剩也在严重拖经济发展的后腿,因此“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是顺势而生,是对我国经济问题开出的一剂对症药方。

【命题角度】食品安全;产业结构;中国制造;科技创新;创新型国家;创新品牌;收入分配;简政放权等。

热词二:精准扶贫

【基本概念】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精准扶贫思想落地。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谁贫困就扶持谁,同时更加注重“谁来扶”、“来扶谁”、“怎么扶”。精准扶贫是老词新说,我国扶贫工作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距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老词新谈在于精准二字,将这项伟大的民生工程做准做精,真正为百姓谋福利。

【深度解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扶贫脱贫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考验,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脱贫再度成为时下热词。以往的扶贫工作虽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然而走到后期面临一些关键问题却有些隔靴搔痒、偏离重心。扶贫资金“天女散花”、“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戴着“贫困帽”、人情扶贫、关系扶贫等问题让扶贫工作走向尴尬。在这种情形下,提出“精准扶贫”正是化粗放为精准,化模糊为具体,针针见血、步步到位地把扶贫工作最后的冲击阶段走好走稳。

【命题角度】民生保障;反腐倡廉;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公平正义;创业创新;收入分配等。

热词三:环保“红线”

【基本概念】2014年1月,环保部印发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这是我国首个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纲领性文件。划出红线来保护生态,在“十三五”期间,环保将涉及到方方面面,政府在给地方领导干部制定环保指标的同时,也要给企业生产划定环保“红线”。比如,“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相继出台,中国对未来的发展划出多条环保“红线”。

【深度解析】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美好环境的渴求,是我们攻坚克难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多年积累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成为民生之痛,也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影响着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要进行思想观念变革,一些地区仍然在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学会在补“生态短板”中创造更多“绿色财富”;要通过构建监管统一、执法严明的环境治理机制,让环保执法的“牙齿”既能“硬起来”,也能“咬下去”;要建立制度,形成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严格的终身追责制度。生态环境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生态环境保护彰显执政党的责任担当,是一场没有退路的决战。环境保护的“红线”不能仅仅划在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更要划在每位领导干部的头脑里。

【命题角度】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绿色出行;环保理念;环境治理;新能源;产业结构;低碳经济;生态农业;美丽中国等。

热词四:新型城镇化

【基本概念】所谓新型城镇化, 是指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

【深度解析】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城市迎来大发展大繁荣,也产生了问题和麻烦。城市拥堵、城乡差距大、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子女入学难等等。每到春节期间,各大城市就会“人去楼空”,侧面反映出现在城市中漂流着一大群没有归宿感的“外地人”,在他们身后还站着一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样的城市格局显然是失衡的。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打破城乡无形隔膜。一方面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完成脚步,另一方面抓城市本身建设,新科技新产业引领潮流,建立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要遵循科学规律,大胆创新,积极引导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命题角度】户籍改革;城乡统筹;教育改革;社会保障;人口素质;智慧城市;公共资源;社会服务;交通堵塞;开放二孩;幸福感等。

热词五:“一带一路”

【基本概念】“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是指一种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倡议,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深度解析】“一带一路”是十三五规划重要支撑,是“两会”重要议题,在建设等方面都可以做大文章,在新常态下当有新作为新发展。回顾过往历史,我们既有开放包容的时刻,也有锁国狭隘的时刻。经验告诉我们,封闭意味着停滞倒退,只有在交流碰撞中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活力。“一带一路”的构想脱胎于两汉时期中国古人开创的丝绸之路,又远高于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方与西方的贸易通道,是为了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而新时代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则是通过通路通商传达、合作共赢、合作包容的丝路精神。“一带一路”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敞开的合作通道为本国经济文化注入源源不断新鲜的生命力,但也给我国经济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展开的区域新型合作有着无限的期待前景,也要承担各国差异性政治性带来的一定风险。通过“一带一路”,打造利益共同体,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