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物流发展规划范文

智慧物流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物流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物流发展规划

第1篇:智慧物流发展规划范文

1988年,黄远成以铁路货运业务起家,一手创办远成集团,这是中国最早期的物流公司之一,与中国物流同期发展,先后经历了多次变革转型。

黄远成在接受《中国民商》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一家物流企业,如果有创新的发展思路、创新的模式和创新的服务,那么现在正是大展宏图的好时机,我们会珍惜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转型升级,打造最丰富物流业态

随着以“大、智、移、云”为代表的“互联网+”行动在物流社会设施和物流管理等方面逐步渗透,在此背景下,物流企业将如何立足于自身的服务模式和战略规划深化创新,实现全面转型升级?

事实上,远成集团通过自身厚重的积累顺势而为,在不断探索中发展了多种业务形态,形成了远成综合物流模式,并逐步向创新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迈进,从而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据业内专家分析,物流行业发展前期一定是快速上升的,上升到一定阶段进入整合期,整合期过后就是相对稳定的平台期,行业将发生内生变化,进入物流大联盟时期,服务高度集成化。这一时期的业务一定是多元化的,只有综合物流的业务模式才能够培育集成化的服务。

黄远成认为,中国的物流业既需要国际化的物流产业与之相匹配,又需要物流企业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转型升级。为适应多元化市场需求以及未来经济走向,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全球化思维,深挖物流产业价值

当前世界经济曲折复苏,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期新常态,物流业作为生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适应新常态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黄远成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分工的深化,一方面,物流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国与国之间商品流通的效率。

因此,黄远成提出打造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放眼全球,广泛布局,深度挖掘物流产业商业价值。

黄远成介绍,“一带一路”战略给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远成集团的综合物流发展布局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物流发展趋势有很高的匹配度,从服务体系的构建到硬件设施的打造,都是着眼于未来中国甚至世界经贸格局下的物流业长远发展趋势。

“我们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区域都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布局,我们在西南的成都、遂宁,西北的西安、西宁、兰州,东北的沈阳,华东的上海,华南等物流区域枢纽节点,都有物流设施和物流业务的布局。”黄远成告诉记者。

探索智慧物流,敢为人先

解读物流行业,智慧物流是物流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结合远成运力平台、移动互联网应用等,黄远成和他的远成集团已经迈出了打造智慧物流企业的步伐。

众所周知,物流成本的高企成为物流企业乃至物流业以及社会经济高效运行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物流业占全国总GDP的18%,而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则占8%左右。业内专家指出,物流成本高,关键原因在于物流成本复杂,信息化水平低。

近年来,远成集团一直在思考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着力从可视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四化”为主要手段,探索智慧物流的发展之路。

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刺激下,传统物流企业纷纷转型,融入“互联网+”战略,实现物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升级发展。不论是智慧物流的发展,还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始终改变不了企业以用户为导向的本质。远程集团不仅与用户共享资源,还把自身的智慧化成果推向市场,与整个市场共享。

第2篇:智慧物流发展规划范文

紧贴国家发展规划,立志高远

在会上,有专家提出,“十二五”发展规划最大的亮点是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加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镇化持续推进,给苏宁这样的零售行业龙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张近东表示,新十年苏宁是站在中国商业连锁第一、中国民营企业第二、中国企业前50强的位置开始起跑。未来十年苏宁的目标是比肩全球一流企业,成为国际化的世界级企业,这是一个新的目标,一个新的挑战。与过去二十年苏宁的两次创业不同,新十年不是新的创业,苏宁必须要在成就世界级大企业的进程中,预先规划出一条成功的发展路径。

连锁经营遍地开花,进军海外

连锁发展是过去十年拉动苏宁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苏宁电器公布了未来十年苏宁国内外连锁发展规划:至2020年,保持每年200家店以上的开店速度,实现全国一二级市场所有空白区域布局,并覆盖中国1785个“人口10万以,且家电零售1亿元以上”的县级市场,进驻至少能辐射周边三个乡镇市场的中心城镇和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和福建等地区发达乡镇市场500个。

未来十年,苏宁将依据人口数量、消赀人群特点,以超级旗舰店(sunming expo)、旗舰店(sundog flagship)、精品店(sunmg elite)和邻里店(sunming neighbourhood)四种店面形式,建立覆盖不同城市、不同商圈的店面网络,至2020年,旗舰店、邻里店、精品店占比将达到55%、42%、3%。

除了开店规模和网络布局外,绿色门店及海外拓展尤其引人注目。未来十年,苏宁将强化绿色门店标准,推进统一的后台制作、建筑材料可回收,加强店面智能化温控、亮度控制系统的研发与推广,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科技、智能化连锁店面。

苏宁还计划在2014-2015年,依托香港市场进军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市场。从2016年开始,通过行业并购、行业合作、行业战略联盟等作为主要手段进军欧美市场。2020年,苏宁将最终实现海外市场15%的总营业收入占比。

营销变革不断创新,资源整合

针对巨大的市场空间、客户需求变化、产业变革趋势,苏宁将进一步推进营销变革,打造更加国际化的知识型运营团队,同时还将着力于优化供应商合作模式,简化目前复杂的定价、让价和终端促销方式,实现明码实价、全买断经营、全品类展示、全自营销售、全会员营销,以不断强化零售商角色和功能,提高运营效率。

未来苏宁在产品拓展方面,将在现有传统及3C产品的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系统集成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具体将会涵盖针对个人用户的个人消费电子解决方案,针对家庭用户的整体影音娱乐解决方案、整体智能厨房、智能生活解决方案、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针对中小企业的智能办公系统集成;针对政企集团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大屏幕拼接系统集成、安防物业系统集成;同时,拓展电信充值、保险业务、票务预订、在线图书、娱乐咨询等虚拟产品业务;在零售和B2C渠道上还将不断丰富各类日用百货产品,形成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云”。

供应链创新方面,苏宁将主要围绕建立高效的消费者响应(ECR)和推进预测补货(CPFR)两个方面进行。采用顾客导向的零售模式(消费者价值模型),推进高效的品类管理,与供应商通过CPFR制定共同的目标预测和计划,使双方在货源供应、库存周转、零售考核、费用结算等方面实行无障碍运作。建立信息、的高效对接机制,上线自动订货系统,实现ECR供应链管理模式,提高供应链效率。

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客户至上

苏宁未来十年还将进一步加强服务体系的建设,首先将着力于物流基地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不断优化仓储管理系统和配送管理系统,深化WMS/TMS等系统的运用,提高仓储能力和配送效率,实现高速存取,快速送达。

未来整个售后服务体系也将继续围绕消费和经营市场的变化,加速构建省级城市、地级城市及县级城市(含县)的三级纵向售后服务网络,全面实现“有电器销售的地方就有苏宁服务网络”的目标。

未来十年,苏宁还将着力建设知识管理型、技术咨询型的苏宁客服体系,在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资讯、预约及投诉处理服务的基础之上,建立综合功能性呼叫中心(CallCenter),对送、装、维服务进行全流程监控,同时全面开放面对消费者的在线销售服务功能。2020年之前,苏宁将完成呼叫中心的全面升级,从现有1200坐席,扩充到4500个坐席以上,健全各类客服和专家坐席服务人员队伍。

云服务驱动智慧苏宁,科技转型

围绕互联网应用的技术高速发展为苏宁制定未来信息、化战略提出了新的命题,包括网络技术能力的不断突破、硬件运行效率的不断飞跃、应用集成程度的不断提升、智能终端产品的不断发展…一切都为苏宁智慧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目前苏宁已经形成了强大的IT组织体系和文化,形成了4000名信息技术人员的规模,建成了一张集数据、语音、视频、监控为一体的实时智能的网络系统,自主开发了涵盖运营、管理、服务的10大类120多个应用模块和子系统。

苏宁已经规划的未来十年信息化战略可以概括为是一个“四网合一”的模式:高效高速的物流网络、贴心舒适的店面体验网络、便捷发达的多媒体交易网络、智慧共享的管理网络。

具体呈现在对各类客户的服务上,苏宁将针对消费者提供消费云服务,逐渐从原来的产品销售商、基础服务提供商,转型消费者需求的运营商;对供应商的供应云服务则将使苏宁与供应商的关系,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而是升级为顾客需求信息和产品功能设计的产业融合服务,产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供应协同服务,商品销售服务和资金服务、采购服务和仓储物流服务整合的资源服务;对员工的管理云服务也将把苏宁总部对内部员工的关系,由原来的制度标准制定和执行管理监督,转变为专业共享服务的提供,真正实现智慧型企业的云管理。

苏宁易购网络生活平台,领跑行业

电子商务作为零售行业发展迅猛的新型业态,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2010年初刚上线的苏宁易购取得了高速增长,在新十年发展规划中,苏宁易购将目标定为打造成为互联网与零售完美结合的电子商务企业典范。

第3篇:智慧物流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6 ― 0005 ― 03

齐齐哈尔市为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讲话精神,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力推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引擎和切实举措,认真做好顶层设计、解放思想、开拓市场、重用人才、创新技术、多方融资、资源共享,在物流智慧等方面加强智慧城市建设。

一、齐齐哈尔市智慧城市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市委市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数字中国、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互联网+’战略”,全面整合各类资源,在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上,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委托北京慧建公司等,针对齐齐哈尔市的实际,制订出顶层规划设计方案,就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科学设计、信息共享、新技术新业态运用、信息安全管理和能力建设、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等做了明确规定,确定创建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的时间节点,创新体制机制,明确责任和考核办法,落实相关保障措施。

二是由齐齐哈尔报业集团、北京松盛元公司和中搜公司合作的智慧便民项目―智慧鹤城信息网络正式上线,鹤城百姓打开智能手机,就能了解本市的餐饮、百货等便民服务项目,极大方便鹤城市民消费。目前还开通旅游、特产、购物和人文等信息板块,将齐齐哈尔市的地方特色产品推广到全国。齐齐哈尔市智慧城市信息总汇上线暨新闻网独立门户网站正式上线,标志着齐齐哈市尔智慧城市建设迈出了实质性一步,是齐齐哈尔市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实事。

三是成立了齐齐哈尔市松盛元智慧城市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围绕智慧物流、社区、城管、农I、工业、园区、旅游、园林、交通、医疗、教育等24个方面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和健全智慧城市信息总汇平台,整合本市特色产业、名优企业、优质产品、民生服务便民等信息资源,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让齐齐哈尔市人民更好地体验智慧城市带来的高效和生活便捷。

四是将社区智慧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中之重。首先在建华区“锦湖・金色世家”社区建设智慧社区。“锦湖・金色世家”社区,地处齐齐哈尔市城市中心区,集高层、多层、别墅于一体,承袭世界顶级建筑艺术。作为齐齐哈尔市首席湖岸上的法式豪宅,现已注入全新智能家居理念,打造成其他社区可复制和推广的高端智慧居住区。

五是建设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目前设有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将城区重点城管单位纳入了城市管理监控系统,并与公安指挥系统共享信息。城管指挥中心,每天根据违规情况及时调取监控录像,依法对涉事人员进行处罚。有效减少了城区违规现象的发生。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程度大幅度提高,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和效能。

六是设立齐齐哈尔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适应智慧城市发展规律,深化政府审批方式改革,规范行政行为,优化环境,促进发展,方便投资者和市民而设立的“中心”。“中心”是集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和行政审批于一体的阳光大厅,是实行审批与收费、信息与咨询、管理与协调、投诉与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服务机构。“中心”的设立极大利企便民,优质高效。

齐齐哈尔市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品牌效益,创造良好的企业投资环境,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的幸福满意度,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保障城市安全,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拉动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改善民生舒适宜居。实现了城市管理精细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生活环境宜居化、网络安全长效化。

齐齐哈尔市智慧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以上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目前尚未出台全市性的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总体规划,没有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建设项目随意性大,各领域工作还停留在“各自为战”的状况,推进力度差距较大。二是缺乏对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发展路径和模式的科学思考,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够严谨,简单复制,缺乏地域特色,把信息化城市建设等同于建设智慧城市。三是共享建设智慧城市信息资源程度不高,数据共享机制缺乏完善,导致智慧城市建设开放利用信息资源不足,严重出现信息碎片化现象。四是目前智慧平台惠民应用系统大多是民生服务类的,部分应用系统功能使用率偏低,实现预期目标与实际使用上存在一定差距。五是智慧城市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只靠政府投资难以实施,主导推动社会资本“雷声大、雨点小”。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如何实现盈利继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积极努力。六是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信息安全评价体系等仍处于初级阶段,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安全问题要全面加以考虑和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正在抓紧解决。

二、深刻理解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学习有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使我们对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趋势等方面达成了更为清晰的共识和解读,对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领会,力推智慧城市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得到了增强。

一是智慧城市建设是信息化时代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和未来的愿景,它使得城市生活更加美好,更宜居宜业,更具有活力,也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它改变了城市建设依赖资本资源投入的传统模式,通过对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建设效率,创造智慧城市更多价值。智慧城市内涵丰富,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城市基于现有基础,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拓展城市管理水平必然不断提高。

二是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各行各业,而且事关千家万户、社会和谐、稳定和繁荣。特别是现代科技和信息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原始的城市管理手段和办法已经极大的不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和桎梏。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要借鉴国内外在现代化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成功经验,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大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使城市科学管理工作迅速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三是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经济支撑,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同步驱动,才能够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跻身于全国大中城市先进行列。正如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孙|指出:“按照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要求,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市场化运作、整合信息资源、采取科技手段和引入社会资本加快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科学发展。”

四是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智慧系统使用率和认知度。智慧城市建设惠及广大市民,为工业、农业、食品、医疗、教育、消费、出行、生活等各方面提供极大便利。智慧城市建设系统使用的市民越多,各种服务系统的应用也将更广泛,城市的效率和效益就越高,这是智慧城市推广的基础。因此,政府部门要广泛宣传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引导广大市民积极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和使用各种智慧城市系统,提高使用率和认知度,同时,还要保障安全,既包括软件安全,也包括硬件安全等,从而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三、齐齐哈尔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路径和政策措施

一是智慧城市建设必须遵循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要使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绩,必须要把握发展规律这个关键,这也是当前我市探索和实践智慧城市建设的共识。智慧城市建设必须遵循城市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根本要素。要明确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导向,不能随意,更不能盲目,体制机制要健全和完善,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要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智慧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创新发展模式,尤其要重视支撑体系、人才体系建设,特别是要注重人口素质和城市素质的提升、知识信息的利用和创新。

二是要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政府工作重中之重,要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十三五”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建设时间进度计划,成立专属机构,落实责任,明确职责,全面把控建设进度。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编制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建设框架、建设目标、建设任务、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力度。必须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政府工作重要工作任务,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与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相互衔接。同时,由政府牵头,社会资源合作,构建一体化的智慧城市建设软硬件支撑体系,实现智慧城市建设高起点规划、精细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要抢先建成城市大数据中心,为智慧城市建设赢得超越城市影响力的关注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会。

三是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制度。智慧城市建设要适应云计算和大数据新时代特点,加大改革力度和创新驱动,建立跨行业、跨地域和跨部门的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和资源数据库,提升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共享水平,形成统一智慧城市管理系统下资源互补、信息共享的运行体制机制,促进不同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智慧城市各系统的效能,造福于人民。政府部门要采取招投标的方式,针对公共空间、公共资源等,吸引智慧城市建设的知名企业加入。

四是坚持发挥市场机制导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探索低成本、实效好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智慧城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仅靠政府投资实施,一方面财政不可能支持智慧城市建设那么庞大的投资,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的项目不会接地气。政府作为政策的设计者和制定者,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坚持发挥市场导向,由政府出面投资实施;在民生服务领域方面,为了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在引进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方面,要创造全面社会各方参与的良好局面,吸引不同领域的高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其中,由企业直接按照市场的规则投资、运营。

五是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总体思路需进一步本地化,结合齐齐哈尔的产业特点和区位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要解放思想探索有效方式方法,找到最佳建设模式,在应用领域找出本地特色,如工艺陶瓷、金属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整机、基础零部件、旅游、冰雪体育(运动)、现代中药、养老、畜牧、马铃薯产业、食品加工等全市12个重点产业,要围绕这些产业真正建立起立足本市,辐射省内外的大数据中心,衍生出相关产业。要按照建设节点,倒排工期,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六是要加快推广运用PPP模式解Q好智慧城市建设资金急需。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制约智慧城市建设的瓶颈是资金短缺,单靠政府自身财力已经远不能满足智慧城市建设资金需求。PPP模式使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有了保障,极大提高管理效益和效率。加快推进PPP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试点和推广应用,采用PPP项目建设模式,是智慧城市建设资金需求的新手段与新方向。建立智慧城市建设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吸引社会资本通过申请社会基金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

第4篇:智慧物流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物流;现状;趋势

1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物流企业各自为政,设备利用率低

大部分的物流企业都在使用自己企业的物流设备,但又不能运用的很好,比如车载率低,设备利用率低等等,在这共赢的时代,各物流企业相互合作,提高车载率,设备利用率,将会创造很多的财富。

(二)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科技不断的进步,物流设施更新换代的非常快,而我国对此的资金投入并不大,导致自动化程度低,格局不清晰,就导致了运作效率低。

(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多数物流企业没有很专业的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规划,设计方面认识不深刻,管理的手段和水平极其低端,导致管理的非常落后。

(四)组织协调能力不足

不同的部门之间,根据自己部门的需要,制订了适应本部门的规章制度,都只考虑了自己部门,不完美不同的规章制度忽略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这样协调起来就很困难。致使物流基地重复建设,物流服务的集约化程度低,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五)第三方物流专业化水平偏低

近年来,随着物流企业的增多,市场话进程也在迅速的上升,物流的成本和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也就促使了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程度不得不提高。在这工业化时代,对专业化程度要求极高。必须提高专业化水平。

(六)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不难发现,在我们国家,大家对物流的认识非常的浅薄,仅仅停在初级阶段的感觉。物流公司是很多,但是很多的物流企业不善于挖掘物流方面的人才,对他们不够重视,从事这方面的人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深,知识浅薄,技能差,造成他们不善于管理。很多与此相关的本科以及专科专业的学生,在校并不能很好的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还是需要到企业实操,但是企业的培训只是短期的,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

2 我国物流业面临的形势

(一)物流经营模式经历新的变革

物流市场正经历着服务更优,价格更低的变化,在有限的服务价格空间内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成本的挑战,物流企业在经营模式上寻求新的突破和变革。希望可以通过改变经营模式而降低物流企业的运作成本。物流的主要职能购、销、运、存,企业可以通过对这些环节的变革而降低成本。因此物流产生了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改变了以往的物流经营模式,从而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加了企业效益。供应链的一体化能力不断提高。

(二)智慧化物流成必然趋势

2015年很多人感触最深的,就是“互联网+物流”模式的紧密结合,各大物流公司纷纷涉足互联网,相关的物流服务APP大量涌现。“智慧物流爆红”。据行业专家预测,未来中国物流技术与装备行业发展速度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中国物流装备市场也逐步成为世界第一的大市场,行业的发展战略机遇还有8年至10年,而国内的智慧化物流也进展的“风生水起”。比如说,亚马逊在全球布局智慧物流中心,大力发展无人机、智能手表等智能设备。京东聚焦无人机送货和自动化物流中心的搭建。

智慧化物流的大潮已经成为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转型的过程是艰难的,企业和个人唯有不断增强内功,加强互联网思维,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在转型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物流企业整合提升步伐加快

一些境内外知名投资机构看好我国物流市场的发展前景,加大了对我国物流市场的投资,近年来物流市场成为热门,亿欧针对物流行业中的:海运、空运、陆运、仓储、冷链、物流地产、快递几个细分领域进行盘点共51家上市企业。物流企业积极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平台、移动信息服务、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物流服务的高效化、一体化和智能化明显提高。一体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四)物流行业管理基础性工作日臻完善

1.物流标准化

2015年7月24日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年)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标准化是保障物流运作安全便利、高效畅通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我国物流业健康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2.物流统计工作深化细化

社会物流统计制度愈加完善,统计调查工作分行业、产品逐步展开,物流运行景气指数体系试制度初步建立。

3.物流教育和培训工作的提升

学校开办了大量的本科、专科、高职高专、中职中专物流专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物流专业人才。物流学科的学术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和突破。物流职业资格认定和考试制度日趋完善。

4.物流科技、管理创新和学术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

2002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成功申请并设立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中国物流学会开展物流优秀论文和研究课题的评审和表彰工作。

(五)物流基础设施改善

近几年,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这为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铁路、公路、水运的建设有了很大的提高。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对许多国家而言还是比较落后。按国土面积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我国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参考文献

第5篇:智慧物流发展规划范文

“经过了亚运会,广州的确变得非常漂亮,可以说今非昔比。”在途经黄埔大道前往东风路省政府大院的出租车上,开了15年出租的李师傅向记者感叹广州的变化。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东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肖良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省的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非常具有前瞻性,尤其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方面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一千家 一千亿

“物联网发展空间巨大,在这方面,广东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肖良颜对记者表示。

“我认为,我省物联网发展重在普及和应用。”这是广东省委书记在广东经信委编写的《广东省物联网发展与应用2009~2010年度报告》上所作的批示。由此可见,作为我国物联网先行地之一,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智慧城市中的物联网应用非常重视。

广东省在《关于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广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2年,全省物联网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000家。到2015年,在重点设备制造领域建成一批产业集群,形成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系统集成企业,扶持一批具有创新商业模式的网络运营服务企业,聚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占领技术高端的创新型企业。

根据《广东省物联网发展2011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广东省物联网产业产值突破了1000亿元,同比增长了30%;规模以上企业达900家,部分已经提前完成了计划。

“广东省2004年就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广东经济发达,又是物流大省,再加上广东靠近东南亚、毗邻港澳,地域优势比较好,有利于物联网的发展。” 肖良颜向《计算机世界》报记者表示 :“广东物联网的产业基础好,产业链比较完善,但企业规模都比较小。”

广州作为亚运城市、广东的省会城市,在广东经信委的支持下,广州成为国内物联网核心城市之一。《广州市物联网发展规划》明确了物联网建设的十大工程、六大重点、三大核心区以及两大基础设施。在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中,广州新一代通信设施和终端产业基地、广州物联网基地、广州数字家庭产业基地以及广州天河软件产业基地在列。

在RFID技术标准推广方面,广州也走在前列。2010年,广州物联网基地落户萝岗区,被纳入“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经过一年的建设,基地在智能识别技术、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等物联网产业领域初步形成了规模聚焦,规模以上的相关企业产值达到了132亿元。

在产业推动方面,广州市集聚物联网芯片设计、设备制造、移动通信、软件开放、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企业800家,产值估计300亿元,为建设智慧广州奠定了基础。

一片网 全城互联

“物联网在广州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交通、环保、安全监控、应急指挥、现代制造、现代物流等方面。”肖颜良告诉《计算机世界》报记者,如今广州市机器对机器(M2M)终端数量近40万个。在研发方面,RFID、卫星导航、传感器节点、中间件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岭南通”作为广东省统一、使用方便、经济实惠的交通智能卡系统,不仅全面应用于全省公交、地铁、出租、城际轨道交通、道路客运及轮渡等公共交通工具,还扩展到便利店、超市、咪表及停车场等公共服务领域,并最终实现与港澳地区交通智能卡系统的并网互认,为老百姓提供最便利的公共出行服务。

广东经信委的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底,“岭南通”发卡2560万张,而采用岭南通技术标准的羊城通自2002年发行至今,发行量已超过了2300万张,日均交易量近500万笔,覆盖公共交通、电子支付、信息管理等领域,成为国内最大型应用最成功的一卡通收费系统之一。

在广州,出门无论是乘坐公交还是地铁、打的,“羊城通”都成为市民仅次于银行卡出行购物“通行证”。

“业务办理时间从原来5〜6个小时降至15分钟,车辆卡口放行时间从10分钟减少到1分钟,平均通关速度提高了30%,每单业务办理成本节约50元。”广州电子口岸货运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口岸物流通过RFID车牌识别、电子卡口管理等服务,利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物流从传统货运成功地向现代物流进行了转型。

无独有偶。广州港务局通过视频监控、AIS船舶识别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调度管理的能力和效率。

广州智能交通涵盖了7000多台公交车监控调度、1.8万辆出租车管理、4000台危险货车和1200多台散体物料运输车辆监管、6500多台重点营运车辆安全监管和运营。

广州市今年还将继续推进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食品等智慧民生工程应用。并新增100项政府服务网上办理事项,新增发行社会保障卡300万张。

无线城市的“隐形翅膀”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在打造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广东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东经信委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打造无线广州,数字广州的宏伟蓝图下,三大电信运营商以打造“智慧广州”、“幸福广州”城市发展为目标,推动了广州信息化建设。

“广州联通率先开通HSPA+服务,其3G网络覆盖和网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国联通广东公司数据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广州部分医院利用联通3G技术,通过视频画面直播医疗过程。2011年10月17日,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调研时,对广州联通承建的医院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和远程社区医疗监护系统给予了高度肯定。记者了解到,早在2009年,广州市政府就与中国联通广东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年时间,中国联通广东公司在广州投资70亿元,助力广州全面构建“电子政府、信息经济、网络社会、数字家园”。

广东经信委的数据显示,广州市已经完成80%的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WLAN)免费服务,中国移动建成了TD-LTE基站254个。中国移动广东公司面向广州大学城高校师生推出的“手机宝通”一卡通发展到18〜20万用户,涵盖师生校园生活的绝大部分。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手机通宝已应用于民生、消费、金融安全等领域。除了具备羊城通地铁、公交刷卡、办公考勤、小区门禁等服务外,在广州百佳、万家、宏成超市等80个门店可以消费。

第6篇:智慧物流发展规划范文

智慧城市离我们很近,却又离我们很远。

出门之前,按一下手机,就可以知道道路是否拥挤;行车途中,想起家里热水器、窗户没关好,再按几下手机就可以全都搞定。这样的智能生活场景,已经或即将成为现实。

然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尤其是我国在该领域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划、缺乏相应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受制于技术和资金瓶颈、缺乏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充分的人才支持等诸多问题。智慧城市,似乎很近,却又很远。

城市发展的一剂良方

“城市病”催生了智慧城市。

据2011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人口超过600万的特大城市有58座,人口超过千万的超级大城市则有13座,城镇化率已达51.27%,预计205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0%。与此同时,城市却也面临着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紧缺、住房不足、失业、疾病等方面的挑战,即所谓的“城市病”。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解决“城市病”,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命题。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概念提出。据了解,智慧城市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健全、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通畅、广泛、安全的信息共享和有效、规范、科学的信息利用,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让城市成为和谐社会的中枢。具体而言,家居、能源、金融、医疗、交通、物流、商贸等诸多领域,均可利用智慧产业技术,让城市生活变得智能、便捷、高效。例如智慧技术运用在交通上,约可使交通拥堵降低20%、车祸减少50%至60%、油料消耗减少30%。

由于智慧城市理念被认为是解决当前城市病的一剂良方,因此该理念自提出以来,即得到国内外城市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行动。据《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2012)》显示,现在全球有200多个智慧城市的项目正在实施中;截至今年4月,全国有3个直辖市、6个省份、51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解决城市问题的一条可行道路,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方正国际副总裁周大良说。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智慧城市实践者”,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依托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近年来逐渐在国内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崭露头角。

智慧城市正在改变生活

在苏州工业园区上班的王涛,每天早上都坐公交车去公司。最近,他用上了苏州移动的掌上公交业务,每天早上出门前,发一条短信,就可以先查询离家门口站台最近的公交车到达所需的站台数,当每天乘坐的公交车辆即将到达时,他会收到提醒短信通知,现在他每天都可以踩准点出行了。

幸福指数飙升的王涛尝到了智慧城市带来的交通便捷,而这一智能公共交通综合系统项目是由方正国际承担并完成的,在采访中周大良说:“该系统主要由车载实时监控、智能排班调度、车载视频监控、电子站牌预报站信息管理与、公交掌上通等平台组成。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使整体公交运营效率大幅提升30%,并节约燃油消耗,为城市节能减排、缓解拥堵、惠及民生做出贡献。”

很快王涛还将享受到更大的便利。近日,方正国际在苏州了综合性云计算平台——方正飞云,并藉此打造多领域的云计算服务,通过各类不同的云,如医疗云、政务云、交通云等,使智慧城市生活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

除了便民以外,智慧城市也将为政府提供更加有效的行政管理措施。“美国一个采用IBM智慧方案的城市,遇到贩卖人口、绑架小孩的案件,警察在47分钟之内就破了案,极大提高了政府工作管理效率。” IBM大中华区方案软件集团总经理夏然告诉记者。

而由方正国际承建的北京市实有人口管理数据库,可以通过数据整合、采集、更新和交换,建立服务于区、街乡两级政府的人口与房屋基础数据库。“将人口与房屋基础数据库连接起来,实现辖区不漏楼、楼栋不漏户、住户不漏人、人员不漏项,为人口的精细化服务。”周大良说。

据悉,目前,方正国际正与海淀区政府合作,致力于在海淀区逐步实现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水资源管理、智慧实有人口管理、智慧社区管理等,使之成为一个“智慧海淀”,进而成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样板工程。

智慧城市仍然挑战重重

智慧城市理念为未来城市发展展现了一幅美好蓝图,我国众多城市纷纷展开智慧城市的研究规划,部分城市已将智慧城市建设列入当前的发展规划,然而作为一种以科技为核心推动力的城市发展战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仍然面临着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应用模式、信息安全、体制机制等诸多困难和障碍。

“到目前为止,在智慧城市的框架内还没有探索出一套统一的理论和标准体系,我国还没有完全掌握高端芯片和传感器新技术。信息化系统的智能化还很低,各种应用多数还只是停留在底层层面。”周大良认为,“我国应该充分利用智慧城市技术优势和先发机遇,尽快出台智慧城市的总体标准,为智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整体性和基础性的指导意见与规范标准。”

第7篇:智慧物流发展规划范文

过去20年,苏宁展示了它作为一个连锁型零售企业是如何实现高速增长,登上中国商业连锁第一、中国民营企业第二、中国企业前50强的位置的。如何走好接下来的路?苏宁电器对下一个十年的规划昭示着它的勃勃野心。

在这个对苏宁意义非凡的会上,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率领高管团队集体亮相,喊出了“科技苏宁,智慧苏宁”的响亮口号。

张近东累到嘶哑的嗓音被主持人调侃成极富磁性。他统领性地给出了苏宁在新十年的目标――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苏宁电器连锁发展总部执行总裁蒋勇公布苏宁十年连锁发展规划,苏宁电器总裁金明公布营销十年战略规划,他们代表了苏宁在已有很大优势的传统模式上的微创新。更直观体现”科技,智慧“思想的是新派中坚力量:主管苏宁电器信息化建设的副总裁任峻首次出现在大众眼前,在电子商务上小有斩获的苏宁易购总经理凌国胜小跑着上台。

苏宁IT力量

作为苏宁集团最年轻的高管团队成员,任峻负责的是苏宁最新潮的业务――信息化建设。

虽贵为零售业龙头,苏宁面临的难题不小:工作人员数目庞大,层次划分繁复,地域分布广泛,资源分散。要跻身世界一流企业,这些难题无法回避。苏宁破解这些难题的途径就是彻底武装上信息化工具。

苏宁上下达成的共识是,零售业对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的前瞻性和深层次理解决定了企业如何制定战略,把握变革方向。

任峻介绍,苏宁在IT团队建设上很花了功夫。目前苏宁有一支由4000余名专业信息技术人员组成的队伍,建成了集数据、语音、视频、监控为一体的实时智能网络,并自主开发了涵盖运营、管理、服务的10大类120多个应用模块和子系统。

对未来,苏宁“四网合一”的提法很吸引人:将高效高速的物流网络、贴心舒适的店面体验网络、便捷发达的多媒体交易网络和智慧共享的管理网络有机融合,其中物流、店面体验和管理是利用IT技术对原有体系的升级和改造,而多媒体交易则是IT技术在业务体系上的新创发力点。

苏宁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模式也将大有改变。在产品销售商和基础服务提供商之外,苏宁将逐渐转变为云服务运营商:为消费者提供整体家居生活解决方案和智能家居生活方式,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以OA办公为主的全套集成服务和信息解决方案。

这一愿景雏形已现。苏宁工作人员带领记者参观了苏宁智能家居方案展示区。在这一场景中,传统家电都成为了“有脑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各个家电的工作状态。

苏宁易购是后起之秀

作为电子商务圈里的新来者,凌国胜开始做电子商务始于他掌管苏宁易购。他对一路小跑登台演讲的解释是:只有比别人快才能取胜,他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奔跑。

的确,苏宁易购设定的目标让凌国胜无法不奔跑――5年领跑行业,十年内保持复合增长率50%,年销售额达到3000亿元。每一个数字都令所有的电子商务公司触目惊心,但凌国胜满怀信心,因为他背后是苏宁电器。

凌国胜在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苏宁易购已经全面开展图书销售。当记者问到是什么促使他这么做时,凌国胜举了一个例子,他的孩子在某个网站上买到了称心如意的书,就觉得这个网站最好,以后买东西还选这里。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打动了凌国胜。对“如何破冰出版商被垄断局面”的问题,凌国胜只强调了两个字:实力。

第8篇:智慧物流发展规划范文

物流:武汉要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物流中心

时速350公里武汉至广州的高铁通车后,武汉的3小时经济圈将扩大至广州。作为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武汉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铁路方面,武昌、汉口、武汉三大火车站构成了武汉铁路客运枢纽;水运方面,武汉港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枢纽港和对外开放港口;航运方面,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在今年11月份年客流量也突破千万人次,成为全国第11家“千万级”机场,年货运吞吐量也达32万吨;公路交通方面,有京珠、泸蓉等6条国道,武汉市内过江隧道也于去年开通,武昌汉口可以直接通连,大大方便了出行和货物运输。总的来看,武汉日益完善的区位交通优势无疑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关键,便捷的物流体系能够更好地保障区域企业扩张的顺利进行。

人流:武汉必须千方百计留住人才

曾经说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所以,人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因素。

湖北是劳动力输出大省,仅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就累计过千万;同时湖北也是人才教育大省,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大学52所,重点学科65个,每年吸纳大量大学生入省,在校学生量逾百万人,居全国第一,每年有十几万大学生走向社会,“唯楚有才”一点都不假。我们知道人大量的迁徙,能促进人才流动,并且生产者也可以转为消费者。强大的人力资源利用好了,企业走出去是迟早的事。

现金流:复兴武汉“金融中心”的梦想

现金流并不是单单某个企业的现金流,而是现金在社会上的整体流动状况。这涉及到一个区域的整体金融状况。

早在民国时期,武汉就有“驾乎津门,直追沪上”之势,如今“中部金融中心”是武汉正在全力打造的一张新的城市名片。去年6月份,武汉商业银行更名为汉口银行,这意味着武商行将不再只是一家地方性银行,它将走出武汉,发展成为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武汉在为打造金融行业的湖北品牌做准备。

信息流:完善的信息网络助一臂之力

信息流的广义定义是指人们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信息交流,从面对面的直接交谈直到采用各种现代化的传递媒介,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储存、检索、分析等渠道和过程。一个经济区域的发展成功与否,信息流的质量、速度和覆盖范围是一个评价指标。

中国电信湖北公司拟新增投资19亿元建设无线网络,在年底前实现CDMA无线宽带网络的全省覆盖,以及县级以上城市和部分重点乡镇3G网络覆盖。《武汉城市圈通信发展规划(2008~2020年)》也提出要实现武汉城市圈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共建共享,推动通信网络平滑演进,形成大容量、广覆盖、高可靠的综合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信息服务业的建设和完善,能够使企业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更加便捷,助其一臂之力。

智慧流:集众之长,博弈交流

互联网最好的形式就是平台型模式,而不是门户型模式。因为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需要智慧的博弈与交流。QQ这款软件就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它以平台形式开辟了一个新型社交圈。而一座城市和一个企业,有时候也需要这样的平台,提升自己,推介自己。会展,就是一个不错的形式。

美国一位市长曾说:“如果在我这个城市开一个国际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我们头顶上撒美元。”在这方面,中国香港可谓是深受其益,仅2008年香港举办的大型展览约100个,无愧其“亚洲会展之都”。当前,汉阳的国际博览中心的建设,充分说明武汉已经意识到了这点。争做中西部地区的会展服务中心和会展名城,武汉具备这个实力。

第9篇:智慧物流发展规划范文

一、南沙发展的现状和优势

一是发展快。2010年,南沙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5.68亿元,是2001年的8.5倍;工业总产值1419.13亿元,是2001年的14.5 倍;源于南沙地区的税收总额234.85亿元,是2001年的31.5倍;实际利用外资6.28亿美元,是2001年的8.5倍。在全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南沙开发区各主要经济指标的排名连续多年稳步前移。

二是产业强。南沙建成了广汽丰田汽车、中船龙穴造船基地、东方电气核发电装备基地、广钢JFE热镀锌板等一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生产力骨干项目。我国第一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0.8万载重吨超大油轮“新埔洋”号在龙穴造船基地下水,我国首台国产化百万千瓦级反应堆压力容器在南沙核电装备工业基地建成并交付使用,广东省第一台混合动力车在南沙汽车产业基地下线。

三是平台优。南沙地理位置优越,处于珠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是广州通往海洋的门户。区域内既有国家级开发区功能,也有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以及行政区功能,为南沙发展提供了优势载体。南沙建成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10个5―10万吨级的深水泊位码头,创立了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形成了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核电高压输变电设备等机械装备制造基地,打造了资讯科技园、霍英东研究院、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广州工研院等一批科技研发平台和产学研基地,被国家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广州示范区”,也是广东省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

四是环境佳。南沙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全区绿化覆盖率达44.3%,已建成绿道120公里,建成全省首条水上绿道。黄山鲁森林公园、滨海泳场、天后宫、人工湿地等一批休闲旅游景点陆续建成。五星级酒店、三甲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商业中心、产业员工居住区、饮食城等一批生活服务设施相继投入使用。一批贯通区内、连接市中心、辐射珠三角的交通主干道相继建成,初步构建起畅通、快捷的道路骨干体系,南沙作为珠三角重要交通枢纽的作用日益凸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南沙现有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与南沙作为广州乃至全省发展新引擎的定位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南沙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122.42亿元,负增长29.5个百分点,增幅排广州全市倒数第一。南沙现有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与南沙作为广州乃至全省发展的新引擎、新经济增长极的定位和目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目前南沙区三次产业比例为2.87:80.60:16.53,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0.6%,而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6.53%,二、三产业协调互动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工业内部结构也不够优化,汽车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偏高。南沙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仅有8家,而且大多是合资企业,其产品的核心技术大多由国外企业提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城市化进程不够快。南沙地域广,城乡一体化任务较重,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人口和产业集聚功能还不够强,作为现代化滨海新城区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三、对策和建议

(一)突出“三个优化”

一是优化新定位。南沙的发展纳入了国家的“十二五”规划,说明南沙的发展已经从地方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从自谋发展到国家指导带动区域腾飞的新阶段。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广州南沙新区开发”的说明是:打造服务内地、连接香港的商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合作区。“十二五”规划从国家的全局考虑,把南沙的定位提高到“深化粤港澳合作,共建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高度,南沙的规划要从更高的层面来规划。南沙应该成为类似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的国家级综合改革实验区,成为助推广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市区。

二是优化新思路。站在珠三角和广东全省的角度,优化南沙的发展路径、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规划,“跳出广州看南沙”,将南沙的发展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置于整个珠三角、广东乃至国家战略棋盘上。坚持以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城区为总体目标,按城市化要求全面强化城区功能,依托港口区位优势、临港产业优势、田园水网生态优势以及先行先试优势,把南沙打造成为广州高端产业主力区、粤港澳合作实验区和现代化滨海生态新城区,成为珠三角乃至整个广东发展的新引擎。

三是优化大产业。南沙要开拓视野、创造优势,围绕产业规划谋划大项目,创建渠道,释放存量打造延长产业链。重点发展临港产业,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产业高端化,努力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实现“三个突破”

一是在战略性重大基础设施上实现突破。加快沿海主枢纽港、城际轨道交通、地铁交通、公路主枢纽、能源保障等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滨海新城的城市功能。

二是在战略性主导产业上实现突破。南沙要优化产业结构,认真梳理,科学谋划,根据自身优势,加快培育发展现代物流、汽车、重大装备等重大战略性主导产业,整体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

三是在构建战略性发展平台上实现突破。加快南沙保税港区建设,重点发展保税仓储、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展示、临港服务业及临港加工等业务,发展大宗原材料的进口、分拨、配送业务。规划设立航运服务集聚区,把南沙建设成为华南及泛珠三角地区有影响力的保税物流中心、采购中心、转口贸易中心和商品集散交易中心。打造珠江口湾区的CBD(中央商务区)。推进南沙智慧岛建设,在南沙新区率先推进“智慧地球”建设所涉及的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开发应用和产业集群建设,并利用物联网等智慧技术对南沙现存产业、企业及社会系统进行智慧化改造,将南沙新区建设成为互联网与物联网有机集合的“智慧岛”,建设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先行区和“智慧广州”示范区。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吸引国内外尤其是香港影视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南沙新区集聚发展,发展集影视、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影视产业,建设南沙国际影视城。

(三)打造“三个亮点”

一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按照“重点项目、重点保障、重点服务、重点推进”的要求,抓紧形成全区各部门通力合作抓项目建设的良好机制。尽快实现180万吨冷轧钢板、节能家电、环保造纸、电动工具、啤酒等生产力骨干项目建成投产,基本完成中船龙穴修造船基地海洋工程装备区一期建设,形成新增生产能力。通过项目带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抓好核电承压设备、高压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装备、大型工程装备以及智能电网装备等项目,打造世界级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抓好晶科电子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制造项目,打造半导体照明为重点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促进南沙制造业向高端发展。

二是推进城区建设和管理。按照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城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重点推进高快速路和轨道交通以及公共交通网络建设,改善居民出行条件,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条件。加强城区管理,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深化村容村貌整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建设南沙绿网,构建滨海生态景观格局和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