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型公司规章制度范文

小型公司规章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型公司规章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型公司规章制度

第1篇:小型公司规章制度范文

认真分析历年房地产项目施工工地发生的安全事故,我们会发现导致事故发生一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房地产施工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1.心存侥幸,总认为事故离自己很远。某些管理人员对于曾经发生的安全事故不以为然,不总结分析,也不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明知故犯现象严重。

按习惯办事,缺乏随机应变的创新思维。某些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工作缺乏安全意识,盲目相信以往的经验,认为自己水平过硬,保准出不了问题。因此,无法保障生产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2.缺乏安全责任感,对规章制度满不在乎。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在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部分以挂靠形式进场的施工队伍、非法分包和转包以及肢解发包引入的施工队伍素质低下,缺乏专业管理能力。

3.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或与现场管理需求脱节,难以贯彻执行。为数不少的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建立一套较为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现场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管理,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有些较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更新缓慢,部分条款陈旧而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变化,甚至有些安全规章制度纸上谈兵,缺乏针对性,无法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所有这些,都导致规章制度难以具体化执行,难以为安全生产起到指导和监督作用,以致造成房地产生产某些环节“制度形同虚设”的尴尬局面。

4.安全培训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规章制度执行不彻底。再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如果不能得以良好的执行,都将沦为一纸空文。在对以往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施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新工人进场的“三级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工序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基本缺失,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安全规章制度不能全面贯彻执行。

5.管理授权不清晰,出现部门职能重叠或管理盲区现象。有些公司在职能划分时重叠现象较严重,出现部门职能相互交叉、多头领导等问题,因此安全责任制在实践中不是非常完善。同时,在房地产开发中存在对未来趋势把握不准,规划不足等问题,这样在后期容易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因此,安全预防措施无法跟上事情的发展变化节奏。

从上述几点可见,安全工作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那么,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更加有效地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笔者认为主要应从八个方面着手抓起,可简要归纳为“五化”(目标化、制度化、技术化、常态化、标准化)和“三保证”(组织机构保证、安全投入保证、管理人员保证)。

二、安全管理的“五化”

1.安全管理目标化。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企业与部门、部门与员工自上而下层层签订年度安全目标责任书,将安全指标分解落实,并与绩效工资挂钩考核。

房地产开发企业与施工单位,主要在施工合同中对安全责任进行分解落实,要求各施工单位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阶段明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的目标,且将这个总目标细化到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房地产公司现场项目部还要监督各施工单位与劳务分包队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环境保护责任书,并加以监督检查,确保管理目标能够落到实处。

2.安全管理制度化。以笔者所在的集团公司为例,为强化对各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实现整个集团公司安全管理统一化、规范化,我们在充分了解各下属公司管理实际基础上,组织专人编写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制度、安全技术管理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评分制度、治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验收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民工宿舍挂牌住宿制度、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等20多项专项管理制度,为提升现场安全监管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证了整个安全监管过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安全管理技术化。以笔者所在的集团公司为例,为在安全管理上突出 “技术化”这一特点,实现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性,我们组织各公司专业人员编制了《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方案》、《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夏季施工安全方案》、《起重吊装施工组织设计》、《箱梁支架现浇安全专项方案》、《事故预防监控和应急预案》、《消防应急救援预案》、《高处坠落应急救援预案》、《高压线区域施工应急预案》、《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计划》、《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废弃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专项安全方案,供现场项目部对各施工单位统一要求,规范监管。

第2篇:小型公司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规章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政策。实施新劳动法之后,企业的劳动成本提高了,旧的劳动关系也出现了一些不同。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作出相应的改变。企业应当营造合理的环境,构造合适的管理体系,和谐劳动关系,追求劳动双方的共赢局面。本文对此进行了三方面的详细论述。

一、新《劳动合同法》环境下的绩效管理以及应对方案

人力资源的管理应当基于法律,运用法律,且和绩效管理均衡共同发展。因此,企业应当寻找法律体系当中难以察觉的管理区域,努力改变旧的绩效管理中不合理的部分,以求达到更高的企业效益。其中“不能胜任解除”就是一条值得推敲的条文。

1.不能胜任工作以及业绩目标的制定。出受雇佣者不能胜任的证据,并且要求承担三次举出证据的义务,这就要求企业平时做好监督记录的工作,对相关的文件事件要及时备案。此外,如果受雇佣者是因为工作失职而被辞退,企业应当拿出受雇佣者所做行为造成公司损失严重的证据。

业绩目标的制定应当得到受雇佣者的认可,且企业可以让受雇佣者在相关资料上签字以便日后作为证明。此外,业绩的目标必须条理清晰详细,且有可行性,否则发生纠纷进行处理的时候,形势不利于用人单位一方。

2.不能胜任工作的认定与业绩考核。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考核,均按法律要求来处理,企业判定受雇佣者能不能胜任工作也需要按法律流程一步一步来进行。首先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考虑主观评估以及实际数据两方面,公平对待劳动双方;然后企业可以多储备一些有关业绩的文件作为证据;考核的结果需要受雇佣者的签字,如果遇到问题应进行实际调查。

3.绩效管理的变通处理。由于解雇受雇佣者按照法律流程比较麻烦,有时选择以下三种措施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一:劳动双方协商解决,劳动双方可以协商一致解决纠纷,通过经济赔偿等方法取得双方都比较满意的结果;二:劳动双方终止合同,假如合同期限不长,企业能够利用终止合同,以赔偿规定金额的方法解决问题;三:企业完善相关的制度,对企业的管理权利进行清晰的表明,也让受雇佣者对这些制定有足够的了解。

二、新《劳动合同法》环境下的薪酬管理及应对措施

薪酬是劳动双方最关心的方面,合适的薪酬水平不仅可以让受雇佣者努力工作,也可以让公司走得更远。

1.审视薪酬战略,创新薪酬理念,制定阳光薪酬制度。在新的合同法中,工资要求更加公开化、透明化,工资水平要得到职工大会的同意,然后需要受雇佣者的同意,才可以最终决定。此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薪酬的公开透明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反之,他们对内部的决策有更大的参与要求,这也更加促进了薪酬阳光化的实施。

2.调整薪酬构成,按照市场薪酬水平调整企业的薪酬水平。新的合同法明确要求劳动双方都同意之后才能进行合同的更改,这是对受雇佣者的保障,也是对企业的监督,但是不利于企业应对风险,所以企业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规避这些风险,比如企业可以将绩效工资加入到受雇佣者的最后所得工资中,这样不仅把企业的业绩水平与受雇佣者的工资挂钩,还大大调动了受雇佣者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视。

3.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利益是双方的,企业能够根据法律来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以达到劳动双方的平衡;法律也能够通过在企业当中的实践,发现漏洞,完善法制,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三、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下的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应对措施

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度应当得到劳动双方的确认,不可一方单独确定,目的在于督促受雇佣者履行义务以及保障受雇佣者的权利。

1.劳动规章制度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分为法定以及非法定两方面,前者是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修订出来的一些固定的条文,包括工资发放以及保险保障等等;后者随真实情况决定的一些动态的条文,包括考核规则以及升级要求等等。

2.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要民主。制定的过程首先需要公众表明自己的态度,不管结果通过与否,企业都要接受受雇佣者们的决定;然后再开会进一步讨论制定内容。此外,企业也可以利用邮件调查民众意愿,并且存储邮件信息以便备案。

结果统计出来之后要向大家公布,并且让每一名受雇佣者确认,然后在工作地点公开宣读规章内容,并以影像形式记录现场情况。所得结果需要让职工大会公示。

3.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可以引导企业部门的工作以及职工行为。劳动规章制度内容条理清晰分明,有利于企业员工的自我监督,互相监督,并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监督。而优秀的规章制度也可以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利于构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灵魂,是企业前进的最大动力。

劳动纠纷层出不穷,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合理解决,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解决劳动纠纷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而劳动规章制定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制定完善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刻不容缓的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本文从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块内容讨论了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出面世以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新的劳动法对企业策略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如果能够合理改善劳资双方的关系,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随着劳动法的深入实施,旧的劳资关系正渐渐趋于和谐。新的劳动法不仅是改善劳资关系的法律,更是人力资源调配的法律,最终目标是提高受雇佣者的保障以及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总之,利用好新的合同法改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迎来劳动双方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孟君.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 2009(08):45-47.

第3篇:小型公司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从而使得政府部门、电力监管机构、媒体网络等高度重视电网的安全问题。作为电网安全的责任主体,电力企业承担着安全生产的责任,所以,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质量,保障电力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一、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

1.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目前,在电力企业中,存在着部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的现象,一些员工的工作能力较低,学习意识不强,经常进行违章操作,从而给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埋下安全隐患。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员工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稳定和业绩三者之间的关系,安全生产意识薄弱,缺乏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2.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不规范工作人员习惯性的违章行为,不仅反映了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而且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习惯性违章是指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按照正规的方式处理工作,而是用习以为常的方式处理工作,使得工作的质量较低,主要表现为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和违章指挥等。例如,在临时性的作业中,配电工作人员未填写修理票就进行修理,导致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

3.基层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基层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安全管理的措施没有能够落实到位[1]。很多电力企业只重视大型项目的操作管理,忽视了日常的管理工作,没有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管理效果较差。由于管理人员没有充分重视工作人员的习惯性违章,没有做好检查、督促工作,不了解具体的工作情况,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较差。

4.未能有效实行安全规章

虽然电力企业制定了很多的规章制度,来开展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有效地实施,从而导致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一些工作人员虽然知晓规章制度,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为了贪图方便,故意违反规章制度;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能够充分理解规章制度,在操作的过程中,根据主观理解,随意操作,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

5.设备管理方式不科学

电力工具和设备是供电的主要工具,其质量的好坏会给电力生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许多农村供电所,使用质量不过关的登高器具和小型器材,给农村的电力生产安全埋下隐患[2]。同时,由于没有定期检查安全器具,很多农村供电所存在着使用应该报废的器具、明显损坏的工器具等现象,从而降低了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质量。

二、解决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问题的措施

1.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电力企业的领导需要树立严谨的生产安全管理理念,具有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生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工作,以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的质量。同时,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电力企业的领导应该认清工作的重点,建立安全的管理网络,明确工作职责,以提高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电力企业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的监督体系,增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以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水平[3]。在监督检查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安全监督的职能,积极落实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规范标准,加强对生产第一线的管理,确保管理人员和一线的工作人员有效沟通和亲密合作,以提高整个生产的安全性。

3.提高生产安全管理的效果

岗位职责可以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电力企业的各级监察管理部门,应该充分了解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积极落实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并且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以提高生产安全管理的效果。同时,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应该细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切实落实岗位职责,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奖惩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4.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一线员工是整个电力生产的主体,所以,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作用,是提高管理效果的必要手段[4]。电力企业的领导应该以身作则,遵守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同时,电力企业的领导应该了解和关心一线员工的思想状态,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员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确保生产的安全性。

5.加强设备管理

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不规范的设备管理方式,是影响电力生产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管理设备,根据器具和设备报废制度,强制报废有问题的器具和设备,不断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以维护电网的安全运行。同时,电力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审查制度,定期维修和检测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性,以提高设备的质量。

三、总结

总而言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积极落实规章制度,为电力生产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以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作者:吴非 单位: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郭举富,陈乐,刘鹏.浅谈电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6,(6):85.

[2]李鸿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低碳世界,2015,(34):24-25.

第4篇:小型公司规章制度范文

企业老板的困惑:整个企业似一座大厦,里面一片散沙,没有钢筋和水泥……很多员工在感慨:企业内没有主流思想……一片荒漠,没有绿洲和湖泊……一位资深的人力资源经理说:员工士气低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业绩,威胁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位对管理有很深感悟的企业高层经理说:企业管理的最高形式是一种居于价值观的管理,是对“心”的管理。

这种情况在很多公司里恐怕都不难遇到,随着人们的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价值体系也变得复杂,员工的管理变得越来越困难。

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员工的潜力只发挥出20%-30%,甚至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但在适宜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员工却能发挥出其潜力的80%-90%。

未来公司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怎么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以及他们的潜能,能够让他们甘心情愿去创造性地工作。

同时在保持企业文化多元化的同时,树立强大的核心价值观,能够将员工凝聚在一起。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甚至不同国家的员工要在一起工作,如何解决文化冲突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未来,随着员工的素质的大幅提升,员工的个性化管理难度也将随之增加。对于知识员工的管理,单一的绩效考核远远不够,处理不好不仅会带来大量员工的流动,而且可能会影响整个企业的战略以及执行,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更大。

企业界在寻找激活企业的活力,企业精神成为企业家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企业不可缺少的手段,但规章制度并不能解决企业的一切问题,而同时要靠增强员工凝聚力来解决。

案例:Google工作也是一种生活

在Google,工作就是生活,自由畅快的企业文化造就了它无穷的创造力。在Google获得巨大商业成功的背后,是一群富有创造力与激情的员工。

Google允许每位工程师拥有20%的自由支配时间。Google的企业文化是鼓励创新,即使每项工程都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公司还是决定留给每位工程师20%的私有时间,让他们去做自己认为更重要的事情。

第5篇:小型公司规章制度范文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主要是中小企业自身问题、银行金融机构以及社会三方面。

1.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

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前期发展规模小,资金少,技术人员缺乏,还有在管理上存在漏洞,这样就造成银行金融机构在贷款的问题上比较慎重甚至不愿意提供贷款服务。中小企业在融资贷款和市场开拓上存在劣势,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经济效益在财务的统计上存在混乱的问题,在中小企业向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的时候,需要提供资产担保凭证,处于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资产抵押能力不足,这些原因造成中小企业向银行金融机构办理贷款困难的问题。中小企业故意占有银行借贷的资金造成中小企业的信用危机,比如中小企业以假合同、预约支付前期定金和对借贷资金拖延偿还时间等方式占用银行的借贷资金拖欠不还,更严重的把借贷资金私吞。这些中小企业故意造成的信用风险使得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借贷资金的额度加以限制。中小企业存在潜在的信用风险,中小企业的潜在信用危机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是企业在经营贸易的纠纷和对贷款不能及时按照银行的规定偿还等。内部原因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工作和销售工作的沟通存在问题等。中小企业的信用危机造成了银行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誉度评估低,因此不会轻易的借款给企业。

2.银行金融机构方面

我国的国有银行体制改革,基层的银行对企业的借贷审批的权力已经交给上层银行金融机构,在地方的商业银行的网点也减少,而且企业在对银行金融机构的借贷审批程序相对严格,步骤比较繁琐,需要层层按规定审查,耗费人力和物力。企业在需要贷款的时候,银行贷款办不下来,这样造成地方基层银行金融机构不能及时的给需要贷款的中小型企业提供借贷服务。一些中小企业开发的高新项目和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银行工作人员专业业务素质以及对市场的评估能力有限,对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中小企业只能得到民间资本和风险投资的认可,得不到银行金融机构的借贷服务。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和大企业相比经济效益少,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放贷之前会考虑自身经营成本和监管的费用问题,所以一般的银行金融机构不愿意借贷给中小企业。

3.政府社会方面

人们对于理财的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在中小企业向社会进行融资的时候,人们担心风险大,不愿意投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规模小达不到上市公司的要求不能发行股票进行融资,通过债券进行融资难度大不容易实现,中小企业想融资一般只能通过国有银行的渠道进行借贷融资。社会缺少分担借贷风险的担保行业和机构,社会担保机构和体制不健全,在中小企业借贷的担保方面主要是向银行提供固定资产的抵押,对于中小企业的企业资质、项目发展、企业信誉等方面很少作为担保条件来考虑,在社会上的第三方担保机构缺少法律的监管,有些非法担保行业比如高利贷机构,容易造成企业欠债越来越多最后导致企业倒闭。我国在企业评级系统领域没有完成的体系结构,需要出台相关的法律办法来建议一套完成的企业评级体系,需要政府的监管。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1.中小企业自身解决途径

在中小企业内部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企业管理制度。中小企业要树立良好的诚实信用的社会形象,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企业资产的质量,保证质押资产担保有效性,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企业内部的管理规章制度并按规定的内容履行企业的管理义务。企业要提高风险意识,建立企业一系列预警机制防范意外的信用风险,企业在经营上要严格遵守法律条款,按照法律规章制度办事,在银行金融机构的借贷业务上不钻空子,在经营意识上要保持诚信,减少信用危机。

2.银行金融机构方面

建立独立的审查制度,客户经理要了解基层银行信贷经理掌握的企业的信息,对数额小的借贷资金建立独立审查制度,操作要简化,对中小企业贷款发放的审批权限要交给基层银行金融机构,保证贷款按时发放到中小企业。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中小企业的高新项目要有认识和了解,针对中小企业高新项目贷款的风险建立一个风险损失率的计算公式,用盈利补上亏损,推动基层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银行金融机构要建立中小企业借贷的专门负责机构和管理制度,改变以往的按行政区划分总行和分行的关系,在对中小企业评定信用方面可以找社会上的中介机构进行,这样可以简化银行金融机构的服务程序,节省人力和物力,银行和中小型企业之间要建立一种紧密的联系。

3.社会各领域共同推进

增加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制度,对民间的融资方式要规范化,通过政府的监管,提供社会融资渠道的利用率和合法性,避免企业债务风险的发生,建立健全完成的担保制度,扩大中小型企业动产担保范围,企业的存货和账款应收可以作为担保条件,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企业提供部分担保和全额担保等方式,保险公司可以作为担保机构,为中小型企业设立保险系统的担保险种。借鉴国外的经验,为中小型企业设立评级体制系统,建立全国范围的信用数据库,用法律保证信用数据库的合法性,实现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对中小型企业的信用度评定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加强政府监管的力度,对银行和企业的合作要大力的推动,政府对中小型企业发展要大力扶持。

第6篇:小型公司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行政;管理;中小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299-01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发展的速度也逐步加快,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做好行政管理工作是中小企业积极运行的前提,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企业加强行政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有利于中小企业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立足之地,就必须不断加强行政管理,贯彻落实各项战略管理任务,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其次这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经济实力意外,还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小企业加强行政管理,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再次,这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做好中小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能够促进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行政管理工作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最后,中小企业进行行政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行政管理的主要工作是:计划工作、组织工作、指挥工作和控制控制,如果中小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到位,那么这几项工作就会做得比较出色,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

二、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就目前发展而言,一般中小型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都不到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落实,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中小型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这些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一下几点:

1.行政管理意识缺乏。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讲,中小企业的投资规模小,而且企业的资本、技术偏低,管理不足,信誉不高,发展中困难重重,再加上企业领导者的行政管理意识不强,结果很多的中小企业业主根本不重视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甚至认为是可有可无的部门,为行政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所以企业不愿意在行政管理工作上加大投入,人力资本不足,不利于吸引优秀人才,所以在中小企业内部中层以上的管理岗位变更频繁,有时候还会出现空缺。这样的反复更换不仅会导致管理出现断层,管理工作混乱等问题,而且还会增加招聘的开支,增加了企业行政管理成本开支。还有相当的中小企业是私营性质的,老板集各种权利与一身,对于企业的各项管理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倾向。忽视优秀的企业行政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最终导致了企业管理效率低下,缺乏创新性。

2.中小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的中小企业在机构设置上层次不清,部门设置混乱,权责也不明确。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只是一味地追求企业利润,根本不重视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被淡化,形同虚设,企业管理无章可循,形成一盘散沙,对于公司制度充耳不闻,纪律性和团队意识不高,给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3.中小企业的资产管理混乱。一般而言中小企业不编制管理计划,管理的随意性比较大,经常出现管理闲置和管理不足的现象,企业行政管理水平低,缺乏信用政策,在各个部门的管理中,没有具体的惩罚和鼓励措施,企业工作人员缺乏动力。少数的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督促按转型,缺乏与下属的沟通,行政部门随意安排任务,工作进度缓慢,工作效率低下。

4.中小企业的行政管理水平落后。一般而言,优秀的管理人才都选择那些国有的大中型企业,而很少会去中小型企业工作,因为小型企业的岗位待遇偏低,不能吸引高级管理人才。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确实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这就形成了中小型企业管理人才供需的矛盾。中小企业对于职业经理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于是就招聘一些管理专业刚毕业的大学生充实到管理岗位上,可是这些学生仅能凭借书本知识开展工作,社会经验不足,群众威望不高,各项工作执行力差,企业管理效果不明显,管理工作不到位。

5.很多中小企业高层决策把握不准,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执行难度大。很多中小企业的高层领导执政能力不强,执行力较弱。我们知道公司执行决策部署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一旦企业的高层决策部署出现问题,企业执行就会马上出现问题。很多的中小企业都是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企业家对于公司的决策上忽视管理只是重视经济效益。企业领导者决策关系着企业的运行于发展,所以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应该看清楚企业的自身发展实际,把握好高层决策的方向,这样才能让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有的放矢地进行工作。

三、提高中小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分析

1.采取措施不断优化企业行政管理体系。中小企业应该重视行政管理工作,使企业行政管理科学、健康运行,这是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所以中小企业应该吧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考虑,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从思想上重视企业的行政管理,优化管理体系,向管理要效益,吸引高端的管理人才。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不断优化管理体系,合理配置人员结构,降低管理成本,这样才能避免人才和资产的浪费。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沟通,使企业内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企业要不断建立健全企业行政管理制度。企业应该不断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小企业应该不断建立健全企业管理的制度化,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的里路程进行操作,保证管理的有序开展。中小企业通过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管理员工,夯实基础管理。用制度同意思想,制定规范的办公秩序、考勤制度,根绝业务需求来量化业务规则,从企业的长远出发,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积极性,达到最优的管理效果。企业制度制定出来以后,一定要严格遵守,奖惩分明,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贯彻和落实。

3.深化管理水平,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人才。中小企业应该做好招聘工作,管理者应该具有发现人才的眼光,不拘一格降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管理者选择人才的标准不能高,尤其是对于学历要求不能太高。否则提高了门槛,找不到优秀的管理人才。很多具备先进管理经验但是学历不高的管理人才被拒之门外,才华得不到施展,或者只是被安排到了非常平庸的岗位上,都会一种人才的浪费,而且企业也没有找到真正合适的人。所以在用人方面,企业一定要把人才的素质能力放在首位,招聘那些有能力、有实力的人来管理企业,这样才能够做好行政管理工作,落实企业部署,促进企业各方面的健康有序发展。

4.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与理解。企业员工是企业最基本的生存要素,是企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所以企业管理者一定要重视企业员工的生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心员工、尊重员工,为员工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员工的潜力。通过各种行政管理例会,和员工之间开展多方面的交流,真正体察出员工的思想动态。企业还应该注意做好文化建设,做好企业员工的思想工作,帮助员工解决困难,缓解员工的生活压力,发挥员工特长,用爱心温暖员工,才会让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来看待,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第7篇:小型公司规章制度范文

考虑到张勇等元老在华泰集团发展过程中做出许多贡献,对华泰集团忠心耿耿,同时也考虑到华英先生的个人感受,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解决。

方法一:离岗不离职,充电再竞聘

即解除张勇、乔东等创业元老的管理岗位,由公司掏钱送至大学商学院脱产学习两年,期间的生活费由华英先生个人定期支付,待到学成归来后,再竞聘上岗。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张勇、乔东等创业元老知识,素养和技能低下的问题,全面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素质技能,还可以将重要的管理岗位腾空,留给优秀的人才,让华泰集团的发展更健康。此外,还解决了张勇、乔东等创业元老的后顾之忧――对创业元老而言最可怕的不是失去工作,而是失去工作的能力和素质。等到他们学成已是两年之后,那个时候的华泰集团也会更加壮大,会有更多的岗位空缺。而完成了学业的创业元老,不管是从知识结构还是思想素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上对华泰集团的深刻了解,相信他们可以与那些职业经理人同台竞争。即便届时竞聘失败,因为经过系统的学习培训,他们在职场上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机会,不会因此而失去就业的能力。

让华英先生以个人身份支付二人的学费和生活费,也是考虑到将公和私分开――掏钱给二人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是华英先生的个人行为,不是公司行为,不代表华泰集团的公司立场,这样可以堵众人之口,员工也不好就此抱怨了。

不过,考虑到李强副总在此前已经多次尝试过类似的办法但无果,所以华英先生采取这种办法有可能会遭遇阻碍。但是,如果是由华英先生自己向张勇、乔东告知这件事,结果可能会与李强副总出面不一样。

方法二:买断工龄,提供创业基金成为华泰集团的合作伙伴

张勇、乔东两位创业元老见证了华泰集团的发展,应该说他们并非一无是处,只是当华泰集团发展壮大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他们已经无法跟上华泰集团发展的脚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够创立一个小型的企业。所以,华英先生可以一次性买断两位元老的工龄,提供一笔创业基金,让他们自行创业,成为华泰集团的供应商或者合作伙伴。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其一,扫清华泰集团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将那些跟不上华泰发展步伐的元老以这种相对体面而且比较人性化的方式请出队伍,为吸引优秀人才创造条件;其二,通过买断工龄,也算是对创业元老过往贡献的一个交代,不会寒了创业元老和其他员工的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创业元老未来的生存问题。创业元老很了解华泰集团的业务,培养他们成为华泰集团的供应商或者合作伙伴,一方面是提供了一个缓冲的机会,不让他们在还没到退休的年龄就提前退休,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温和的处理要求,于公于私、于己于人都能交代。

第8篇:小型公司规章制度范文

一、会计管理在企业当中所存在的问题

会计核算在当代社会之中,它的这个职位已经不单单只是反映企业的运行以及产品销售状况了,它还含有影响事项前的审核计算与事项后的审核计算等决策作用。事项前的审核计算主要是针对参与决策的事项以及事项中的一些重要决策和支出等进行预算;而事项后的审核计算主要则是对事项进行过程当中的的主要开支进行预测工作;随时随地的向企业管理者进行预算和规划政策的预算资料反映,从而是整个项目按照原本的计算和规划施行,并最终完成计划的目标。

每一个合格的企业都会有会计进行核审和统计工作,企业的管理者通过这种职能的优势来对整个企业的各个地方进行审查和修补,会计的核算在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整个企业施行发展壮大的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

另外,整个会计体制的规章制度以及会计的职业道德都能直接影响一个企业再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应尽快落实会计整体的核算机制和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的浪潮拍击当中站稳脚跟施行长远稳定的发展趋势。

而就目前来看,对于企业的会计这一块,大多数国内企业都存在这管理问题没有尽快的落实,有些管理者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导致了企业整体的发展面临严重问题,有关的企业部门必须进行重视。

(一)会计行业门槛和人员素质地下

从目前来看,我国各大中小企业当中的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过低,所掌握的技术证书也不够完善,企业对于会计的职业规范与人员素质也完全处在低门槛的阶段;拥有高职称和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往往都在事业单位扎堆,而对于普通的企业来说,拥有高学历的技术性专业会计人才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二)人员调配与会计配比不符合

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应该在企业内部设立会计核算的专门部门,对于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应该仔细检查,留下那些与会计规范相符合的人才;而对于这种专门为会计建立的部门来说,创建成本往往是管理者所关心的一大问题,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很多中小型的企业并没有设立会计的相关部门。对于大多数的私人民办企业单位来说,大部分的会计职务都是由亲戚来担任,少数无法不齐的空缺位置则是在外面请一些兼职会计来进行担任,对于这些所谓的兼职外招会计来说,他们往往经常同时在不同的私企进行兼职,这也就使得外聘的兼职会计无法保证企业的审核与预算的实时性和精确性,长此以往,企业的损失可想而知。

(三)会计在工作时没有规章制度

多数的民办企业,在其账本上的记录都是税务发票和增值税支出等等,而对于企业本身的管理来说,反而并没有在会计的账本当中体现出来多少,甚至于有的私人民办企业压根就无账本可一查询;不光如此,私人企业对于会计职务的从业人员在审核上也不完善,对于会计规范和相关的制度也没有明确的遵守律令,很多的会计在记账的时候不但目无章法,甚至有的连会计科目名称等都还不会使用,这也就导致了很多没有职业道德的会计在算账时浑水摸鱼,人为的挪用公司利益等等的现象发生。

(四)管理人员监督审查不够严格

在私人企业的内部我们可以看到,私企的内部制度完全就是一团糟,成本预算、资金流向、方案设计、定额审核等等法制不但约束能力不够,甚至于连制度本身都存在这缺陷和漏洞;企业管理者对于会计的检查监督没有进到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有的管理者会对会计的偷帐漏帐行为得过且过,有些管理者则会直接干预会计工作,正是由于这种该管的地方不管,不该管的地方瞎管的现象存在,因此才会导致会计从业人员对其职能的错位,从而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与规划。

二、企业会计核审计算管理规划措施的加强办法

作为企业来讲,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求的生存空间,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会计的规范管理,只有具备优良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企业才能在财务上减少风险,从而增加自身的竞争力量。私人企业的会计管理以及审核计算是一个企业经营生存下去的根本,对企业来讲,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规划发展走向,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企业会计核审计算管理规划的严格性,以提升会计职位的素质,使一个企业能够长远飞快的发展。

(一)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

不论一个企业是大是小,他都有自己的一个业务量,因此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就应该按照自身的企业经营实际情况来建设会计部门。一个合格的会计部门,能够有效的培养储备充足的高素质会计从业人员。另外管理者和企业老总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人性化的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从多个方面爱护自己的会计员工,对于比较累的会计职位,应该相应的提高工资和待遇,同时还要制定必要的处罚和管理办法,以确保会计行业总体的质量

(二)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强化训练和业务培训管理

为了保证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质量,企业的管理者要定时的对公司内部的会计进行培训,建立专业技能培训加强班以及相应的考核,以检验会计人员对于税收知识等技能的掌握情况。由于企业严格的进行会计技能考核,因此会计从业人员就必须不停的加强专业技能的锻炼和掌握,这在为企业负责的同时,也使得我们的会计人员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企业环境变化需要,并提升员工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感。

第9篇:小型公司规章制度范文

一、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目前,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因生存和发展需要,普遍只追求业务承接量,注重工程安全、进度、质量管理,而忽视财务管理或财务管理相对滞后,甚至有些企业仅仅是会计核算,未发挥财务管理效益,极不利于合理降低工程成本和规避财务风险,易造成管理混乱等问题。

1、效益展现不明显,重视不到位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工程受汛期影响一般工期较紧,现场安全、进度和质量管理重视较高,财务管理由于是辅工作,且效益很难在当期直观展现,得不到领导层足够的重视。

2、内部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不主动

施工单位一般没有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或内部制度不健全、不规范,过分强调施工效益,造成财务管理被无视。同时财务人员从事的是服务型工作,主观上比较被动,容易原则性把握不强,甚至有法不依,违规操作,财务管理主动性不足,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

3、专业知识不扎实,服务作用难发挥

财务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财务人员具有一定的综合业务能力,然而当前的企业的财务人员相对缺乏水利和财务相结合的综合知识,缺乏对工程性质与基本建设方面的认识,对水利工程和财务管理的认知不全面,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无目标的盲目开展,不能融合到企业日常管理中去,无法发挥财务管理应有的服务作用。

4、财务人员参差不齐,相互配合难默契

水利施工企业不同于其他的企业,它是以单个项目来组织实施的,建设时间取决于工期,财务人员一般也是临时组合而成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彼此之间接触不多,在配合默契度上还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新模式探讨

目前,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项目承接较多,临时机构设置广泛,为了建立财务管理的长效机制,规避项目风险,从源头上加强财务管理,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应着重做好项目财务管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投标阶段管理,做好效益分析工作

要想承接一项水利施工工程,在目前的市场模式下,必须参加投标工作,一个企业在决定是否参与投标工作时,必须加强投标前期分析工作,利用财务管理方法分析效益,对投入和产出进行量化分析,以便为领导层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做到有思考重分析才决策,保证决策的成功率。

2、加强项目成本测算,做好分析基础工作

中标签订合同后,应根据被接受的项目投标文件,按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概预算定额及公司运营经验测算分项工程成本信息,制定适应本企业本项目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定额,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同时,在成本核算科目上应与清单项目费用归集吻合,使测算具有一贯性和可比性,基础资料的收集也对下一步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为项目财务管理提供量化数据。

3、加强项目施工过程监管,做好监控调整工作

水利工程各单位工程的划分、实施,各工序的安排、落实、衔接对整个工程的进度均有较大影响,人员、材料、设备的进场、购置、调配均应与进度计划相协调,但施工现场点多面广、环境复杂,极易对进度计划和财务成本产生影响。针对变动因素,财务管理应加强过程监管,通过前期成本测算基础数字,对照当期实际运作状况,分析出已完成工程量测算成本、计划应完成工程量测算成本、已完成工程量实际成本等数据的定量分析,对计划应完成工程量成本进行预测监控,发挥财务管理作用,实时调整人员、材料、机械调度计划,合理控制项目成本。

4、加强项目完工决算审计,做好分析总结工作

项目完工后,应及时做好完工决算工作,向项目法人申报完成工程总量及价款,必要时可提经第三方审计核定;根据子项目实际发生成本对照测算定额,计算单项盈亏,分析原因,查找优缺点,为今后财务管理工作总结经验;针对确定的工程价款、项目实际总成本进行总体对比分析,确定项目财务管理实施效果。

三、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新措施探讨

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虽然在项目实施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人员调配随意,内部机构设置不多,相互分工不明确,造成多头管理,甚至有重复交叉现象。作为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财务管理在中小型施工企业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为此,应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1、优化财务人员配置结构,提升整体素质

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为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在财务人员配置上要提高认识,争取在知识结构、业务能力上做文章,多引进高学历、高能力的专业人才。其次,注重财务人员后续教育,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水利工程专业知识,保证知识更新度。最后,要注重培养财务人员道德和守法意识,安排学习《会计法》、《廉政准则》等岗位规范性文件,扎实做好会计基础规范工作,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为财务管理的有序开展提供必要条件。

2、完善内部规章制度体系,促进财务管理规范化

会计核算和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要使财务管理的目标能够实现,就需要有健全的内部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当前的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