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媒体运营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新媒体运营行业前景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媒体运营行业前景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媒体运营行业前景分析

第1篇:新媒体运营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我国手机广告市场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4G服务模式大大提高了人们信息获取的速度,相应的4G硬件设施日益完备,我国正在向5G服务模式延伸,进入推陈出新、竞争日益激烈的阶段。根据“通信世界网讯(CWW)全球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用户总数在2016年已经远远超过10亿,根据Gartner分析师的分析和计算,预估2017年中国将上市5.2亿部手机,而使用中的手机将超过11亿部”。手机被称为“第五大媒体”,作为移动终端,被广泛应用于广告领域。我国运营商从2006年初开始尝试手机互动营销与试点手机广告业务,到2011年手机广告市场基本成型,到2016年年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对手机广告商和市场人员来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手机平台l布广告信息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的因素。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大众平均使用手机150次/天,而在每个应用界面停留的时间很短,往往不过几秒,对于一般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根本不会点击查看。再者,手机用户相对来说十分分散,人们在使用手机的时候,往往会同时开着一些常用的软件,采用自启方式开着地图、游戏、社交应用等,大大增加了广告商信息传播的方向,很难准确判断手机用户的喜好。

手机,为了更好地应用于广告传播中,如果不能准确分析用户地点、性别、兴趣爱好、地理位置以及心理状况等因素,就很难创作出有针对性的广告。

手机广告精准营销策略与发展前景分析

如伺解决上述问题,让手机广告能够精准地传递到每个用户手中?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手机广告精准营销策略分析。打破时间空间的点对点沟通,充分利用手机广告的无缝传播,因为手机是惟一可以与用户24小时联系的贴身媒体,有利于用户第一时间获取广告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为实施手机广告精准营销奠定了用户基础。而随着手机运营商越来越强大,大数据分析能力越来越强,可以有效地分析和处理用户的数据信息,为广告分类,精准投放提供一定的技术保证,从而能够深入研究和分析用户的潜在消费群体、实现精准投放。

大数据营销。利用手机投放广告,以手机为广告的投放载体,有利于准确描述手机广告的受众,避免地毯式的广告信息轰炸,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广告营销。因为利用手机实施广告营销,有利于准确把握广告显示终端和广告目标客户自身特点,将这两者融为一体,促使手机成为广告精准营销的有效载体。要成功地进行手机广告营销,就必须从数据库开始,紧紧把握好广告主的要求,进行用户遴选。比如精准定位到性别,年龄,兴趣爱好,以及用户所处区域。并对手机广告效果建立系统测评,从广告主与手机用户两方面来进行效果监督和反馈,确保广告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从数据出发建立口碑和品牌,增强广告商和手机用户的信任度与信赖度。

互动营销。所谓的互动营销,就是建立用户与手机联系的互动广告,提升广告信息投放的参与性,这种营销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的接受程度。比如在今年的情人节,我们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微信朋友圈很多人都在晒结婚证,怎么情人节当天这么多人结婚?在惊讶、八卦之后,我们才恍然这是一个H5――假结婚证生成器。据统计,当天的结婚证生成量超过1000万,新增粉丝100万,微博搜索量400万,排名热搜榜第二名,最高每秒有30000多人同时在线,这个H5甚至一度被微信封杀。一个如此火爆的H5是,借节日之名,准确的瞄准了用户痛点,充分调动了用户的积极性,从而进行了一次行之有效的传播。实现互动营销理论与手机广告的有效结合,减少垃圾广告对用户的心理影响,在确保用户不反感、排斥的基础上增强手机广告的效果。

痛点营销。替用户做,他们想做,但又做不到的事情。以用户需求和受众权益出发,充分站在用户的立场,去了解用户的需求,去打开用户心中的那扇窗。2016年7月,朋友圈又被一则文章刷爆《我买好了30张机票在机场等你:4个小时后逃离北上广》。文章在微信端阅读量40分钟就破10万,3个小时,阅读量超过100万,涨粉10万;微博话题#4小时后逃离北上广#阅读量迅速突破700万;早上两个小时直播平台上的北上广三个直播间共计获得了累计87.4万人次围观。飞机票,是活动主体航班管家和目标用户白领之间的强关联性的载体。人们因为北上广的“高房价、强压力、雾霾”而想要逃离,但又因为北上广的“广阔的发展空间”、“生活的便利性”而想要留下来。这就在人们内心深处形成了矛盾冲突极强的爱恨情仇,瞄准痛点的共鸣,才能直达用户的心。

手机广告的发展前景分析。期待5G时代的到来,激发手机服务模式的活力,深入推进手机广告业务,在强化手机数据传输能力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地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从根本上扩展手机的本质内涵,随时、随地、随性延伸。有针对性地提高信息用户到达率,通过用户的精确定位、个人资料和偏好有针对性地发送信息,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特色根据用户手机IP地址来提高广告信息的针对性。移动程序化场景营销将是未来精准营销的发展方向。移动互联网时代,争夺的是用户场景。真正的移动程序化场景营销实现了广告“适合”的理想境界,能让广告主更直接触达用户,同时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提供给用户“有用”的信息。我们也坚信,场景,内容的有机结合,将为手机广告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会。

运用场景化营销的手段,实现精准投放,这是手机广告行业的大趋势。手机广告投放,本质上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它包括对流量、创意、时间等多种因素的调整与重组,实现投放精准和效果最大化。手机的普及预示着数字营销时代的到来,而场景营销将成为移动端广告的发展趋势。

第2篇:新媒体运营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一、我国打车软件发展现状

自 2010年开始,随着移动位置服务技术的日趋成熟,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出行服务开始迅速发展,继国外打车软件Uber出现后,我国打车软件平台也相继成立,例如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等,我国打车软件开始处于起步阶段;2013年始,随着各大投资商和互联网巨头的加入,整个行业竞争态势明显,以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为首的各平台间发生一轮轮补贴形式的用户争夺战,而后滴滴快的的合并使之迅速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成为市场老大;2015 年之后,打车软件市场一超多强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合并后的滴滴继续以80.2% 的市场份额仍处于领跑地位,Uber和易用到车分别处于第二和第三的位置。

二、我国打车软件盈利模式分析

(一) 基本盈利点:合作提点及推介佣金

决定产品盈利点的是产品本质,而打车软件的最初基本载体即手机APP,其基本赢利点就是相关利益者的合作提点及互推佣金分配。无论用户在哪里下载应用,在APP 后台都有完善的下载链接和应用链接的追踪记录,这不仅会大大提高合作商的线上流量,还会为打车软件后续的融资提供潜在支持;此外,打车软件逐渐投入到各种新功能的开发,从最初的完成乘客与司机之间的对接,到后来地图导航的持续更新,并与各大地图软件开发商完成合作对接,打车软件各种附加功能的开发体现了互联网产品盈利的新颖性和灵活性。

(二) 衍生盈利点:广告

互联网运营商获取利润的最普遍的渠道就是广告,从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到各种休闲娱乐的手机软件,都依靠广告获取收入,打车软件也不例外。广告形式包括:1.植入广告,广告以弹窗等形式在等候或叫车界面不时出现。例如,滴滴打车就曾先后与京东、蒙牛等公司合作,获取广告收入。2.推送广告,即通过APP、短信、微信等形式向用户推送广告。3.积分换购。用户在打车软件消费后可以领取其他网站的优惠券,同时其他网站分成给打车软件。

(三) 潜在盈利点:资本运作

滴滴和快的为了吸引用户而发起的一轮轮价格战,究其本质,是滴滴+ 微信支付+ 腾讯与快的+ 支付宝+ 阿里巴巴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中,两大巨头看似两败俱伤,却还持续追加投资,实际上是为了发展其移动支付平台,当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形成后,新型的盈利模式便形成了。在前期,打车软件通过补贴培养了大量用户,和支付体系紧密结合,司机在打车软件获取的收入以及乘客获得的补贴一般不会立即提现,这使得现在很多乘客和司机的资金在打车软件平台上滞留,与国美模式相似,打车软件可以利用账期和现金流进行资本运作,以此获利,即使年化收益率不高,收入依然可观。

三、我国打车软件前景分析

第3篇:新媒体运营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 三网融合 广电商业业态 广电盈利模式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1.01.035

引言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面临着体制与市场的双重制约的挑战。三网融合也是广电业内容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的契机。广电由事业向产业转变,需要探索和解决一系列难点问题;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有利条件和战略优势,以多元化的综合策略迎战三网融合的市场挑战,在开发传媒和信息网络的新业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一、企业市场意识

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三网运营商都在积极改善网络、拓宽带宽。广电在建设NGB,电信、联通在推光纤入户等;山东企业海尔、海信、富士通、山东泰信等相关企业联合成立三网融合实验室,目的就是先下手为强,设计生产出适合未来三网融合的产品。海信早在2006年就开始着手准备相关的技术研究和储备工作,较早在国内成立的数字家庭网络实验室,并在2008年成立了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面向三网融合的业务。

二、树立竞合双赢的发展意识

不管是三网融合加速推进的阶段,还是三网融合完成后,媒体业务交叉融合,合作成了市场需要。现阶段,广电的实力和基础无法和电信相比,这种情况下,以合作的方式实现广电最大限度的传播,以合作求得市场效益的最大化。即使将来三网融合完成后,广电和电信形成旗鼓相当的市场竞争的局面,也可以以合作的方式来运作市场。

三、地方政府加强政策领导、扶持

各地纷纷成立三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三网融合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组织开展三网融合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试点地区要尽快建立健全试点地区三网融合组织协调机构。试点地区省、市党委政府要组织宣传、电信、广电、公安等相关主管部门成立省级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随着三网融合加速推进,相关城市政府的扶持将再次升级,支持不仅涉足金融、财政、税收等,三网融合相关产品和业务也有可能被纳入政府采购、补贴范围。抓住试点带来的机遇将加快试点地区的广电企业发展,同时也给非试点地区的广电企业积累发展经验。

四、研究受众需求,根据受众需求开展业务

山东省经信委在其官方网站上组织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三网融合后山东人最想电视上网。调查是从6月9日开始的,截至7月24日下午5时,23.08%的人选择在实现三网融合的未来生活中,最想电视上网,其次是IPTV(22.12%),再次分别是手机电视、网络视频、手机上网、VOIP(网络电话)。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广电业务发展方向,才会有市场收效。

五、学习电信体制改革经验,深化广电体制改革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从事业单位转变为市场主体,从体制和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建立真正的市场化运营主体。电信进行了十年的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广电借鉴,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广电应探索建立适应三网融合要求的体制,明确市场身份定位,调整产业布局,形成几个大的市场运营主体,进行规模化经营。

六、创新内容提供新方式,打造符合互动需求的内容

广电传统制播方式是线性的,存在时间限制和便捷消费方式的缺陷。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经过多年网线整改,发展数字电视,就是要改变线性编播模式,改用内容库的概念来做内容,并以推荐、关联等方式来加强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如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华数旗下的华夏视联所提供的内容,用户收看一部影片的同时,可以链接到关于影片的导演、主演所拍摄的其他影片,链接到其他相关新闻、纪录片等,可以边看边对所看内容进行评论,给剧中人物打分投票,还可以把喜欢的内容推荐、赠送给其他用户。在NGB规划中,NGB用户还能够在户外、在移动状态下用电视。电台和电视台还需要根据未来网络的需求,终端的特征和用户的使用习惯来有针对性地设计互动内容,以自由便捷的方式来满足用户消费新需求。

七、拓展新媒体、新业态、新市场,这是广电三网融合深化的发展途径

广电网提供直播电视、视频点播、时移、回看、搜索相关视频、浏览查询政务信息和生活服务咨询、玩互动游戏、进行在线缴费、购物、唱卡拉OK、进行投票讨论、组建好友圈子、相互推荐赠送等新业务,还有电视电话、电视上网、电视博客等业务。三网融合技术下的电视机正在变成一个全媒体业务平台。

八、采用企业联合和股份制方式加大广电全业务竞争的筹码

在体制保护尚存的过度期内,广电首先应像当年电信一样全国整合,组建两三家全国性的广电网络公司,构建全国性的经营平台,以此形成规模优势和技术合力。参与三网融合的市场主体要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的水平,形成全国广播影视体系统一建设、统一运营、联合发展的新格局。

九、大力发展电视新媒体

传统电视新媒体发展路径:网络电视(IPTV),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电视、数字互动电视。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积极支持广电媒体向网络视频方面拓展,CNTV、芒果TV、深圳时刻、新蓝网等网络电视台先后成立,各地广电纷纷进军网络视频媒体领域。依托广电背景资源,广电系发展网络视频媒体在牌照、内容制作、内容版权获取等方面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用户已经习惯于优酷、土豆等厂商在产品、内容、应用等方面的设置及提供方式,广电系网络视频媒体作为市场后进入者,广电必须围绕用户、内容及产品等方面不断提升资源掌控力,提升网络视频媒体竞争力,占领网络视频媒体领域宣传制高点。

总之,三网融合的推进,媒体业务交叉融合,催生多种全媒体业务,国内潜藏着巨大市场财富,同时将会引起更大的市场竞争。广电部门要转变角色,树立市场意识,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综合发展策略,既要做好当前三网融合工作,又要立足长远,真正把三网融合后的市场转为盈利市场,从而使广电自身强大起来,在三网融合后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主导优势。

参考文献

[1] 郑宇.“三网融合”下广播影视行业应对之策初探――兼对《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解读[J].视听纵横2010,(02)

[2] 陈共德.广电在“三网融合”中的作用及发展前景分析[J].声屏世界,2010,(01)

[3] 景行.国外三网融合的情况和发展趋势[J].邮电企业管理,2002,(02).

第4篇:新媒体运营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学;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256-01

一、新媒体环境下,传媒人才需求现状

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主要涉及文化传播公司、出版社、杂志社、电视台、报社、企业传媒、商业传媒、电视制作公司等。目前,这些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是:

(一)传统媒体对人才需求趋于饱和,且对人才规格要求提高

传统媒体经过多年的发展,人才贮备较为充裕,对人才的需求趋于饱和。随之而来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比如《人民日报》、《湖北日报》、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大型传统媒体对记者、编辑等采编人才的招聘要求其基本学历要求是本科以上,且还有其他若干附带条件。

(二)数字媒体对人才的需求量加大,且注重技术水平

随着数字电影、数字电视在全国的推广,数字影视制作人才特别是网络流媒体和手机电影等新媒介人才正在逐渐走俏,其发展带来的人才缺口在20万人左右,尤其在高层次的编导、策划、制作人才方面存在较大缺口。

新媒体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是不仅需要熟通传统采编业务,还需要通晓与之相关的互联网技术、视觉设计等。新媒体人才需要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和潜质,能在先进的技术平台上从事媒体内容创作。

(三)除了大型企业之外,一些中小型企业开始重视企业策划、企业宣传,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增加,但更需要懂新闻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中国企业由于经营发展、形象宣传、文化传播等目的,对企业内部报刊的采编人员、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总监等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纷纷给出优厚的待遇以招揽有真才实学、又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新闻人才。随着企业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和宣传力度,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势必持续走高。

除了大型企业外,一些发展起来的中小型企业也开始重视企业策划与宣传,需要新闻专业人才进行企业形象推广与营销活动。

目前,大多数企业对新闻人才的要求首先是滚打摸爬出来的出类拔萃的顶尖高手,需要具有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如笔头硬、写得一手好文章且速度快,最好具有多方面才能,如复合型人才。其次是要有多年工作经验,对本职工作有钻研且非常懂行,富有较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准。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分析

(一)除了极少数优秀学生能进入省市级传统媒体就业之外,其他绝大多数学生在大型传统媒体就业希望渺茫

由于大型传统媒体人才需求趋于饱和,且大多数传统媒体对人才引进的基本学历要求是本科以上,因此,高职学生除非特别优秀,否则难以进入大型传统媒体就业。

(二)大量的中小型私营文化传播公司、影视制作公司将是学生可以瞄准的就业领域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量的中小型私营文化传播公司、影视制作公司蓬勃发展,对人才需求量较大。这些公司的进入门槛较低,一般学历要求大专以上,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即可。因此,这些中小型公司是高职学生未来就业的重要领域。

(三)中小型企业的企业宣传、企业策划、行政公关等职位将面向具有新闻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对高职学生而言,要进入大型企业从事企业宣传等工作可能难度很大,但是随着中小型企业对企业形象宣传的重视,他们也希望招揽到有新闻背景的人才进入企业从事企业宣传、策划和行政公关的工作。因此,高职学生可以将就业目标瞄准中小型企业的宣传、策划、行政、公关等职位。

(四)有一技之长,懂新媒体运营规律的新闻人才将更受欢迎

第5篇:新媒体运营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中航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河南 洛阳 471009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力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电力系统自动化也在不断发展,随着自动化应用的广泛,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将就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 :电力系统;电力自动化;发展;趋势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

电力系统自动化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电力系统的范围逐渐扩大,电力系统装机容量以及供电区域也在不断的延展,电力系统在科技的应用下越来越发杂和多变,这就对电能质量、供电方式、供电运行可靠性以及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不断创新,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可靠性的不断提高,电气控制和电气保护设备也在不断的发展,这些都为电气网络化的实现提供了优越的外部条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推动着该领域其他衍生技术向更高水平、更广领域发展。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标准的逐渐完善,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电力系统电气部分的综合化,必将随着自动化网络的不断扩大而实现。

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

2.1 变电站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的主要环节。变电站的自动化和传统变电站工作相比,对人工监视和人工操作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并且对于变电站的监控范围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大,对于变电站的的运行以及工作效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常见的自动化应用中常见的采用计算机技术来代替电力信号电缆,不断的实现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和屏幕化,从运行管理和记录的统计全面实现自动化。

2.2 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在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中按级别可以分为国家、地区、省级、和县级的电网调度,电网调度自动化实现了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实时采集,能够对电力系统状态进行科学的估计和分析,电力负荷预测、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并且逐渐适应了电力市场中的运营需求。

2.3 配电自动化系统。连接用户和供电部门的纽带是配电系统,配电系统的管理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和高效运行,目前来说我国配电网覆盖区域大,在空间和布局上有不同的要求,其中配电设施、地下管线以及各种相应设施都需要具体根据地理位置进行施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通过技术服务器连接了网桥和实时服务器,及时地接收实时数据,并且输送至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客户机,保证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工作站与一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工作站以紧藕合方式联动运行。通过网桥将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网与实时网隔离,在保证实现两网之间的实时数据、电网结构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行控制参数等能够有效交换传送送前提下安全隔离。还实现配电圈调度、监视控制、网络拓扑分析、短路电流计算、潮流计算、短期负荷预测、凭功优化等。

2.4 空间资源管理系统。电力企业具有空间性、复杂性,不管是从发电、输电、配电还是用电,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得到重视,这些特点决定了电力企业空间设备管理和电力生产、运营管理上,具体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的完善电力企业管理方式,充分应用空间资源规划,其中SRP是一套专业的系统,SRP是一套针对动态行业的系统,是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的有机结合和延伸,由此来适应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

2.5 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以及电厂监控系统的发展在计算机以及PC技术的应用为电厂的自动监控系统和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基础,国产的工业计算机和引进的PC机技术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电厂监控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装置的简化,提高了产品性能,功能扩展能力更强。

3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电力自动化领域逐渐融入多媒体技术和智能控制等高科技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系统检测也有极大的发展和推动。

3.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能源的需求也在提高,对供电系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电力系统较为复杂,内部涉及方面较多所以很难做到统一,这就需要对电力内部资源进行整合,改善电力资源内部各个部门,促进电力系统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电力系统的一体化发展,保证内部平台开放、信息共享以及高效利用。

3.2 电力互感器作为输电线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的主要内容就是按照一定比例关系对输电线路中的高电压以及高电流进行控制,使得这些高电压电流能够用仪表直接进行测量,但是这种电力互感器有一定的缺点就是电压等级的不断升高造成绝缘难度的增大,设备体积和质量也就随着要求的提高不断增大,另外电力互感器在输电线路中会出现饱和现象,这是由于信号的动态范围较小造成的,在已有的应用中主要的现象需要克服的就是温度对材料的影响,温度对材料的性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材料的稳定性出现问题。

3.3 电力一次设备在线状态检测。电力系统的设备监测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十分重要,其中包括汽轮机、发电机、断路器、变压器以及开关等设备进行连续长期的在线监测,自动化的在线监测可以同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的变化趋势,通过变化趋势IDUI故障或者故障出现的隐患进行判断,对于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周期有所延长,更好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程度。

3.4 未来的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计算机然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软件的智能体,软件智能体作为软件设计的进一步抽象结果适用于广泛的分布式网络计算环境而发展起来的软件技术方向。空间智能化处于分布式网络计算环境中,实现空间数据的智能获取、处理、存储、搜索、表现等。

4 结语

电力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系统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电力应用以及自动化的不断发展需要我们更重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研究,提高电力系统应用可靠性,保证供电安全、效率和数据共享,在实现电力安全应用的同时实现经济性。

参考文献:

[1]王亚芳,王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其前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0).

第6篇:新媒体运营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发展趋势

房地产市场的因素分析,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考察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虽然房价高低不一定能代表市场运行情况的好坏,但是房价直接敏感地反应了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因此考察房价的变动因素是近年众多学者研究房地产市场兴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影响房价的几个因素

(一)政策方面:国家近年一直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政府的调控作用在这一产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调控手段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货币政策调控,二是通过出台房地产的相关行业政策。

首先,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影响开发商以及购房者的资金量,间接影响房地产供给和需求数量。有学者认为我国房产开发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会受制于国家的货币调控政策。但目前的情况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以及银行,原本应是三个相互博弈的利益团体,却有利益趋同的倾向。使得开发商能以较少的资本,运营庞大的资产。房地产商也并不太担心资金链会断裂,企业会破产。因为房地产市场的动荡会引起大规模的连锁反应,首当其冲的就是银行。

其次,出台房地产行业的相关政策。例如反囤地政策一出炉便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但类似政策的出台和推行,阻力是十分巨大的。例如备受关注的房产税改革,就一直在逐步试点,逐渐摸索中。直到近期,国务院出台了二手房交易收取所得税的新规,各地纷纷出现抢在新规实施前的一波二手房过户的的热潮。由此可见,国家对楼市的干预是能够立竿见影的,只是需要在强硬度与有效性间谋求一个平衡点。

(二)国际形势:如今世界各国逐渐走出了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热钱有回流的趋势。外资投机性强,可能发生大进大出的现象。房地产行业虽然属于第三产业,但是它与金融业密不可分。投机性的热钱对金融危机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若疏于引导和监管,很容易增大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三)行业规律:房地产市场有许多特有的特征,如需求主导,资金密集型,成本难以定价等等。

需求有效的市场中,决定价格的主导者是需求而不是供给。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成为一种巨大的刚性需求。这种旺盛的需求使得房价连续几年攀升,购房成为国民投资、资产保值增值等的首选。甚至出现了炒房团体,更使房价一发不可收。

资金密集型说明房地产行业与金融的关系密切。房市的动荡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并且房地产行业链中,上下关联的行业众多。使得房价不仅是居民敏感的指标,更是国家经济敏感的风向标。因此,房价的稳定是国家经济调控首要的目标,决定了房价不会大幅下跌。

成本难以定价主要是因房地产行业最重要的资源是土地,但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稀缺资源,虽然可以流动,但其价格难以反映其价值。且其定价权往往掌握在政府手里,房地产开发成本中与政府有关的一系列费用根本没有办法由市场来定价。因此其成本难以审计,决定了无法实行直接有效的价格管制。

二、房地产行业的前景分析

(一)目前的行业形势分析。首先是购房需求方面。经过07年疯狂的购房浪潮之后,以投机和投资为目的的购房需求有所透支,但是以自住为目的的购房需求仍是很旺盛。大多数购房者只是因房价过高而暂时对楼市持观望态度。全国部分城市在12年底已经出现了楼市回暖的苗头。可见房价稍有所降,潜在购买力便转化成购买力,又会促使房价反弹。其次是购买能力方面。2005年以来资本市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2007年以来显著的通货膨胀使得我国两级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使得中高端的商品房购买力有增无减,但是普通的商品房却使居民难以负担。再次是供应商方面。商品房空置量上升,加之土地价格的上涨,一次购置土地的金额几乎要耗用企业一年的营业收入。使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短缺。不利于企业资本运作。

(二)未来的行业趋势预测

我国房地产市场要向品牌化发展:其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决定了该行业需要企业有很强的资金运作、抵御风险的能力,小型的房地产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其二、近几年购房中遇到的纠纷层出不穷,房屋质量参差不齐,购房者愿意为购买大公司有保障的楼盘而支付更高的价格。其三、从前几年的经验看,政府绝不会放松对楼市的调控。因此未来十年是房地产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时期,可能伴随着大量的公司的合并和兼并。

房地产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中国有三次婴儿潮,分别出现在1962-1976 ,1985-1991,2006年前后,前两次婴儿潮到现在正好形成了大量的由48岁左右中年父母和25岁左右的年轻人组成的家庭,恰好有购房的需求也有购房的能力。这将为房市未来几年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房地产行业受政策根本性影响不会过大:政府近年来出台政策主要目的想要抑制房价,并不是想打压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每年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政府的政策始终是监管和扶持双管齐下,最终目的是使房地产更规范的平稳发展。

房地产行业面临转型的挑战:一方面,土地资源及其他资源紧缺,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过大的问题将受到抑制。城市建设逐步向郊区发展,原本以地段作为各房产的首要竞争的优势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成本等综合因素的竞争模式。资源节约型的房地产业会得到较大发展。郊区作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主战场,部分房产企业相应有了战略转型的苗头。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升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货膨胀依旧会持续。房价虽然大体保持不降,其实质还是有所下调。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房地产企业面临转型调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夏宁.《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思考》.《改革与开放》.2009

第7篇:新媒体运营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第一章网络教育定义及其相关要素

1.1网络教育定义及其特征

1.1.1网络教育定义

1.1.2网络教育的定位

1.1.3网络教育的特点

1.1.4网络教育的组织

1.1.5网络教育行业结构

1.2网络教育的模式

1.2.1网络教育的主要模式

1.2.2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

1.2.3远程教育的运营模式

1.2.4网络教育市场的几种主要业务模式

1.3网络远程教育中的师生角色及其交互关系

1.3.1网络远程教育中的教学主体——教师

1.3.2网络远程教育中的学习主体——学生

1.3.3网络远程教育中的师生交互主体性关系

1.3.4网络教育重构师生关系

1.3.5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交互策略

1.4网络教育经济性和教育性

1.4.1网络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1.4.2网络教育的经济意义

1.4.3网络教育的教育性

第二章2008-2009年中国网络教育行业发展状况

2.12008-2009年世界网络教育运行分析

2.1.1世界网络教育体系特点分析

2.1.2欧洲跨国高等教育合作模式及发展

2.1.3美国网上教学发展喜忧并存

2.1.4美国网络教育方式与途径

2.1.5日本网络教育开始走红

2.22008-2009年中国远程教育网络化发展分析

2.2.1网络远程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2.2.2中国远程教育发展概况

2.2.3中国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网络

2.2.4中国远程教育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2.2.5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战略研析

2.2.6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

2.32008-2009年中国网络教育产业发展环境

2.3.1中国网络教育体系的特点

2.3.2网络教育标准化状况

2.3.3中国网络教育市场准入状况

2.3.4中国政府对网络教育的态度

2.3.5中国对网络教育中数字化版权的保护

2.42008-2009年中国网络教育发展现状

2.4.1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

2.4.2我国网络教育发展概述

2.4.3中国网络教育发展迅速

2.4.4中国网络教育服务产业步入发展拐点

2.52008-2009年中国网络课程类教育资源开发分析

2.5.1中国网络课程及相关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现状

2.5.2网游与教育的结合是网络教育资源最有生命力的开发方向

2.5.3网络课程类教育资源开发中的认识问题

2.5.4网络课程类教育资源开发的政策建议

2.62008-2009年网络教育与教育业分析

2.6.1网络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实现

2.6.2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的比较

2.6.3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互动及共存

2.6.4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整合性探析

2.6.5现代教育的网络化远程化趋势分析

第三章2008-2009年中国网络教育市场运行深度剖析

3.12008-2009年中国网络教育市场综述

3.1.1中国网民参加网络教育的情况

3.1.2中国网络教育市场规模状况

3.1.3中国网络教育市场开始快速增长

3.1.4中国网络教育迈进服务时代

3.22008-2009年中国网络远程教育市场现状分析

3.2.1网络大学文凭越来越受到青睐

3.2.2中国网络远程教育市场年产值过亿

3.2.3中国网络教育市场特点及优缺点分析

3.32008-2009年中国网络教育市场消费者分析

3.3.1中国网络市场及消费者使用状况

3.3.2中国网络教育用户规模持续增长

3.3.3网络教育更受男性用户青睐

3.3.4网络教育参加者对市场不满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2008-2009年中国网络教育产业细分市场运行分析—高等网络4.1高等网络教育发展概述

4.1.1网络高等教育的优势

4.1.2发展高等网络教育的现实意义

4.1.3网络高等教育致力于资源公平化

4.22008-2009年国外高等网络教育发展及启示分析

4.2.1世界远程高等教育概况

4.2.2美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态势分析

4.2.3美国国家技术大学发展对我国远程教育的借鉴意义分析

4.2.4国外高校网上教学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解析

4.32008-2009年中国高等网络教育发展状况

4.3.1我国网络远程教育学校发展状况

4.3.2中国高等网络教育学生年龄段分布

4.3.3中国网络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差异

4.3.4高等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4.3.5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尚为成为主流

4.3.6面向网络高等教育的信息素质教育

4.42008-2009年中国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网络教育分析

4.4.1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网络教育现状

4.4.2普通高校网络教育管理措施的加强

4.4.3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

4.52008-2009年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网络教育分析

4.5.1网络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4.5.2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网络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4.5.3高等职业院校网络教育的环境模式分析

4.5.4高等职业院校网络化教育环境建设基本原则

4.5.5高等职业院校网络教育教学组织

第五章2008-2009年中国网络教育细分市场运行分析—中小学网络教育

5.12008-2009年中国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的现状和运用

5.1.1中小学网络资源现状

5.1.2中小学教育获取网络资源途径

5.1.3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的存储和使用

5.22008-2009年中国中小学网络教育发展状况

5.2.1中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定位

5.2.2中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状况

5.2.3中小学网络教育占网络教育融资比重最大

5.2.4中小学网络教育亟欲解决的问题

5.2.5中小学网络教育开展的建议

5.2.6对中小学生教育网建设的思考

5.32008-2009年中国农村中小学网络教育发展分析

5.3.1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综述

5.3.2中央和地方巨资投入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

5.3.3当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5.3.4完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建设

5.42008-2009年中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5.4.1网络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5.4.2网络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原因

5.4.3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对学生正确引导

5.4.4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提高思想素质

第六章2008-2009年中国其他细分领域网络教育运行分析

6.12008-2009年中国企业E-LEARNING网络教育分析

6.1.1E-learning的发展和应用

6.1.2企业E-learning市场现状与趋势分析

6.1.3中国企业E-learning实施策略分析

6.1.4企业E-learning发展趋势分析

6.22008-2009年中国职业与认证培训网络教育分析

6.2.1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的模式分析

6.2.2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系统的特征

6.2.3职业及认证培训网络教育市场发展趋势

6.32008-2009年中国幼儿及学前网络教育分析

6.3.1基本服务模式

6.3.2信息时代幼儿教师角色的转变

6.3.3信息时代对幼儿教师的建议

6.3.4幼儿和学前网络教育发展趋势特征

6.3.5产业发展障碍因素

第七章2008-2009年中国主要开展网络学校的高校分析运行分析

7.1东北财大网络教育学院

7.1.1环境管理标准

7.1.2设备管理标准

7.1.3物料管理标准

7.1.4人员管理标准

7.1.5服务及培训标准

7.1.6业务操作标准

7.1.7质量管理标准

7.2北大在线网络教育

7.2.1教学管理平台的特点及其体系结构

7.2.2北大在线网络教育管理平台使用者角色及其功能

7.2.3网络课件系统的教学设计和开发原则

7.2.4网络课件的制作流程

7.2.5北大在线网络教育的发展

7.2.6北大在线立足服务谋发展

7.3其他学校的网络教育

7.3.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7.3.2西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7.3.3华东师大网院

7.3.4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7.3.5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7.3.6中国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7.3.7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7.3.8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第八章2008-2009年中国区域网络教育运行分析

8.12008-2009年中国上海市的网络教育分析

8.1.1上海教育培训市场高度应用网络

8.1.2上海网络教育向社区进军

8.1.3上海运用远程教育网络培训“新农民”

8.1.4上海高考网络补习市场机遇涌现

8.1.5上海网络教育发展的前景

8.22008-2009年中国中国西部的网络教育分析

8.2.1网络教育在西部落根

8.2.2中国西部高等网络教育现状分析

8.2.3中国西部数字化网络教学的发展问题分析

8.2.4中国发展西部现在远程教育的前景和难点

8.32008-2009年中国其他省市的网络教育分析

8.3.1北京市农村远程教育简介

8.3.2广东省农村网络教育的概况

8.3.3沈阳强化中小学网络德育教育

8.3.4江苏省用网络教育培训上万名教师

第九章2008-2009年中国教育产业运行形势分析

9.12008-2009年中国中国教育发展现状

9.1.1中国教育业的跨越式发展

9.1.2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又好又快

9.1.3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状况

9.1.4中国教育业教育经费比例问题解析

9.1.5中国教育市场将趋向细分

9.22008-2009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改革分析

9.2.1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9.2.2中国体制改革推动教育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9.2.3努力构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9.32008-200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分析

9.3.1教育信息化全面解析

9.3.2十七大精神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明方向

9.3.3教育信息化应重视教育设备的完善

9.3.4教育信息化问题对策解析

9.42008-2009年中国民办教育运行分析

9.4.1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环境关系解析

9.4.2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目标

9.4.3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产业特征

9.4.4民办教育发展的问题对策解析

9.4.5民办教育的前景分析

第十章2008-2009年中国网络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0.12008-2009年中国网络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0.1.1中国网络教育体系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

10.1.2中国网络教育市场政策和资源分配存在挑战

10.1.3中国网络教育发展的瓶颈

10.22008-2009年中国网络教育发展的对策

10.2.1发展中国网络教育主要对策

10.2.2中国网络教育发展的建议

10.2.3发展完善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对策

10.2.4网络教育实施需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10.32008-2009年中国网络教育从“信息传递”走向“知识建构”探讨

10.3.1对“信息传递”式网络教育的反思

10.3.2实施“知识建构”的网络教育策略

10.3.3构建积极互动的网络学习共同体

10.42008-2009年中国网络教育学院的办学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4.1当前网络教育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0.4.2网络教育学院办学定位的意义

10.4.3网络教育学院办学定位应着重提高教育质量

10.4.4网络教育学院办学定位的终极取向

10.52008-2009年中国网络教育的创新教育功能及其对策

10.5.1创新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10.5.2网络教育具有独特有效的创新教育功能

10.5.3强化网络教育的创新教育功能的若干对策

10.62008-2009年中国网络教育中的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

10.6.1网络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10.6.2网络带来不良影响的原因

10.6.3必须主动迎接网络教育的新挑战

10.6.4加大青少年的上网引导与教育

第十一章2009-2013年中国网络教育投资潜力及风险防范分析

11.12009-2013年中国网络教育投资机会分析

11.1.1中国网络教育将迎来第二次浪潮

11.1.2金融危机给远程网络教育提供发展机遇

11.1.3网络教育投资的渠道价值浅析

11.22009-2013年中国网络教育投资预测分析

11.2.1教育行业迎来IPO和并购高峰

11.2.2中国教育业两年引资逾七成

11.2.3网络教学投资成行业热点

11.2.42007年中国网络教育融资情况

11.32009-2013年中国远程教育的投资特性分析

11.3.1远程教育的产业价值链分析

11.3.2远程教育产业运营成本和收益

11.3.3产业投资领域的热门

11.42009-2013年中国网络教育投资建议

11.4.1注重市场调研

11.4.2市场细分及差异化战略

11.4.3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有机融合

11.4.4平衡长期利益与短期效益的关系

第十二章2009-2013年中国网络教育的前景和趋势

12.12009-2013年中国网络教育发展前景

12.1.1中国网络教育前景看好

12.1.2网络教育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12.1.3我国网络教育的市场潜力巨大

12.1.4网络教育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

12.1.5我国网络教育发展战略目标

12.22009-2013年中国网络教育发展趋势

12.2.1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12.2.2中国网络教育呈现的三个发展趋势

12.2.3中国网络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2.2.4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

12.2.5网络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

12.2.6远程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图表:2008年中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图表:2008年中国恩格尔系数

图表:2008年中国城镇人员从业状况

图表:2008年中国就业与人才分析

图表:2008年中国年龄结构分析

图表:2008年中国学历结构分析

图表:网络教育市场结构

图表:网络教育多元化主体分析

图表:网络教育服务市场划分及定义

图表:基于媒体教学模式和远程学习模式的远程教育系统分类

图表:远程教育的运营模式

图表: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差别

图表:2007年中国网民网络教育参加情况

图表:中国网民规模和年增长率

图表:不同上网方式网民规模

图表:各种网络功能的使用率

图表:各类学生的网民普及率

图表:中国网站数量增长情况

图表:中国和韩国家庭计算机拥有情况对比

图表:2004-2012年中国网络教育市场用户规模及增长率

图表:不同性别的用户对网络教育的喜好程度

图表:中国网络教育参加者对市场不满的主要原因

图表:中国高等网络教育参加者的年龄段分布

图表:教学资源素材内容的分类

图表:中国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

图表:美国儿童上网的主要目的

图表:企业希望使用E-learning进行训练的项目

图表:北大在线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体系结构

图表:北大在线基本型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网络构架

图表:北大在线分布式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网络构架

图表:北大在线课件的制作流程

图表:2002-2008年普九人口覆盖率变化情况

图表:2002-2008年全国小学、初中入学率情况

图表:2002-2008年全国小学、初中巩固率情况

图表:2002-2008年全国小学、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情况

图表:2002-2008年全国农村地区小学、初中建网学校比例情况

图表:2002-2008年全国农村地区小学、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

图表:2002-2008年全国农村地区小学、初中仪器设备值情况

图表:2002-2008年农村地区小学、初中实验仪器达标比例情况

图表:2002-2008年全国农村地区小学、初中图书情况

图表:2002-2008年全国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学历、职称情况

图表:2002-2008年全国农村地区初中教师学历、职称情况

图表:2000-2010年年均所需建设性投放缺口

图表:现阶段中国民办教育在不同地区可达的最高比例

图表:中国网络教育发展示意图

图表:中国上网的青少年对共青团系统网站的关注

图表:远程教育的成本构成及比例

图表: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成本比较

第8篇:新媒体运营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直销起源于美国,如今已成为世界上几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民众的重要购物方式。一般认为,直销包括两大类模式:一是狭义直销(DirectSelling),是指产品生产商、制造商、进口商通过直销商(兼消费者)以面对面的方式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又分为单层次直销(Uni-LevelMarketing)和多层次直销(Muti-LevelMarketing);二是直复营销(DirectMarketing),又叫直效营销,是指产品生产商、制造商、进口商通过媒体(邮寄DM、电视购物频道、因特网等)将产品或者咨询传递给消费者。

在我国,国务院于2005年8月10日颁布的《直销管理条例》中给“直销”下的定义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由此,可以明确的是,我国《直销管理条例》所规范的“直销”即类似于前面提到的“狭义直销”模式,而其中的“多层次直销”(在我国经常被称作“传销”)在《禁止传销条例》(2005年11月1日生效)已严明禁止。

但是,对于“直复营销”却不在我国《直销管理条例》规范的范围之内。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直复营销所包含的诸如商品目录直销、邮寄直销、电话直销、电视直销和电脑购物等多种直销工具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电视直销的商品种类由过去主要销售美容、保健等具有特殊功效的概念性产品,扩展到包括数码相机、手机、服装、手表、项链、厨房用品、生活用品等,甚至涵盖了旅游、保险等服务类商品。因此,必须及早从法律层面上对包括电视营销在内的直复营销进行界定与规范。

我国电视直销行业面临的危机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电视直销广告存在以下问题:过分或片面夸大产品功效,诱导消费者;违规广告;采用虚假的现场演示、或是运用数码技术合成效果对照图片,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肆意贬低同类商品;部分内容低级庸俗、售后无保障等。笔者认为,道德与法律是保障电视直销行业健康发展的左右手,以德律之,以法惩之,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一)诚信缺失:陷入信任危机

在电视直销行业中,流行着一段顺口溜:节目制作请演员,产品包装学变脸,公司信息不露脸,成本不超过两成,产品效果不重要,销售业绩是关键。其间集中反映出违规企业诚信的缺失。

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经济的论述已经成为经济学的基石。现实中,人们更加注重对于《国富论》(1776年出版)的研究,将其关于“经济人”(利己主义)受“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自发引导、从而增进社会利益的思想,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但是,却忘记了斯密早在《国富论》出版以前发表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出版)中提出的“利他主义”的伦理观。在斯密看来,一个人或一个社会追求的最终目的是幸福,但财富本身不等于幸福。只有在正义和道德规范之下,市场经济才能良好地运行,实现社会进步和人民福利增加的目标。斯密追求的目标是一个好的市场经济,而这应该是一个“讲道德、讲诚信”的市场经济。就电视直销市场而言,目前企业在巨大的商业利润驱动下,缺乏诚信,“短视”行为严重,将消费者的生命与健康置于危险境地。尽管中国消费者协会已经警示消费者不可轻信电视直销广告宣传,以免自身权益受到损害。但如何规范电视直销从业者自律行为,提升行业诚信力,才是关键,毕竟消费者没有“火眼金睛”和“三头六臂”,与企业相比处于弱势地位。(二)法律缺位:陷入责任危机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电视直销的法律法规,现有能够对电视直销起规范作用的主要有《广告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直销管理条例》等。法律制度的缺位,造成执法监管不到位,责任主体无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电视直销行业中,涉及到供货商、经销商、电视购物公司、电视媒体、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以及形象代言人等多方主体,其间关系错综复杂。根据《广告法》的规定,对于违法广告的,将责令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停止违法广告,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然而,与广告产生的庞大利润相比,罚款数额仅是九牛一毛。

而电视媒体由于对广告收益的依赖,决定了媒体对产品质量的审查很难做到严格、公正,而且,现行《广告法》也没有规定媒体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显然,上述市场状况令人堪忧。若使电视直销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必须严格界定相关行为主体的责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我国电视直销行业未来发展的前景分析

基于我国大陆地区电视直销业的发展困境,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经验,笔者认为构建一个讲诚信、负责任的法制环境是改革的最终目标,其突破口在于对我国从事电视直销业的媒体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电视直销业未来健康发展。

(一)实现电视产业化以设立专门的电视购物频道

不论是美国的QVC、HSN,还是韩国的LG、CJ和我国台湾的东森电视购物都有固定的、专业化的电视购物频道,他们本身就是一种品牌,一旦产品出现问题,消费者、监管部门都能很好地进行维权。在台湾,东森购物现有五个频道,会员250万,年营业收入五年成长近60倍,日营业收入高达1亿元,周末高达1.5亿。据东森集团资料显示,东森电视购物台的销售商品总额已超过投资数亿元的台北最大的购物城。

因此,当务之急是我国应着手设立专门的全国性的电视购物频道,从营销学的角度看,电视直销企业销售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商品就越具有竞争力,继而使企业拥有更大的市场。笔者以为,电视直销是电视产业化的最佳切入口,电视全可以通过电视直销参股、控股一批生产企业,构建自己的物流中心,成立专业制作公司。

(二)电视媒体承担审核信息真伪的责任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家庭电视购物的需求将会逐年增加。但由于电视购物取消了商店实体销售,把商店搬到电视这样一种虚拟空间中,消费者购物最担心的是产品质量如何保证以及售后服务的问题。台湾东森购物台一直奉行“四好、一快、一轻松”的顾客导向理念,即商品好、节目好、价格好、服务好;送货快;付款轻松。其运营流程大致可分为前期制作、节目播出和售后服务三部分。运用先进、实用的信息系统严把商品质量关。

我国的电视媒体只有承担起审核信息真伪的责任,才能让消费者树立起对于电视直销商品的信任,才能拉动我国电视直销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最终与国际电视直销巨头争分全球市场。

(三)发挥电视直销行业协会的自律和监管作用

第9篇:新媒体运营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常生活必需的公共服务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需要交纳服务费用数量和品种也呈几何式增长,对缴费系统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大。一些公用事业单位为提高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拓展缴费渠道和方式。例如,增加营业厅的数量,委托一家或几家银行代为缴费等。但是这些杯水车薪的举措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广大老百姓的缴费难问题,其突出的矛盾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代收网点少,柜面矛盾突出。通过对浙江沿海某市的水费、电费等市民普遍关心的费种的缴纳情况调查,发现主要集中在工行、农行和建行等几个较大的商业银行或者其自身的营业服务厅。由于这几家银行的柜台资源相对紧张,只布置一个窗口来应付。而其自身的营业服务大厅分布点又相对较少,根本不能覆盖到全市的所有地方。同时公用事业单位的出账期又相对集中,势必会造成排队时间长、付费难和逾期又要缴纳滞纳金等局面,市民对此抱怨一直很大。

2)各银行代收的种类不全。往往一家银行或一个营业厅只能收取一个项目,势必会造成为要付缴清全部费用,需要跑多家银行或营业厅的尴尬局面。对于郊区或农村的居民,这个情况就变得尤为突出。

3)付费方式单一。现在市民的付费主要是在银行柜台、收费单位营业厅支付现金或在银行办理“一卡通”委托扣款。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普遍对支付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实现足不出户,网上付费,电话付费,手机付费等。而这一些对于国内大部分城市来说,依然是一个空白。

4)外来人员的急剧增加。加剧缴费难的矛盾,其大多数通过银行或营业厅现金缴费,更增加缴费难、排长队等矛盾。

综上所述,广大民众和企事业单位对于缴费这一生活基本需求的多样化要求非常迫切。社会上也有不少企业也看到了这一块的巨大市场前景,但是由于各个公用事业单位的缴费模式复杂,缴费类型众多,账单周期各不相同等因素,因此无形中提高了涉足的门槛,参与的企业并

不多。

笔者认为通过建立一个整合大部分缴费费种,方式多样,使用灵活,安全便捷的缴费系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矛盾,更好地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同时,各银行柜台、各第三方支付机构等通过此平台提供的接口,实现系统对接,进行业务拓展,即节约了公共资源的重复浪费,也减少了各自开发周期。

由此,城市公共缴费系统就应用而生。具体来讲,城市公共缴费系统是指一个能满足老百姓日常各种缴费需要的综合服务系统。该系统把水费、电费、煤气费以及通讯费等所有贴近民生的各类费用都纳入进来。其突出特点是为社会提供低成本、大业务量和多方式的缴费服务。

2城市公共缴费系统的现状

迄今为止,全国已有多个城市实施了城市公共缴费系统或者是类似的系统。由于该系统需要协调较多的公共资源,连接多个公用事业单位。因此需要建设的接口类型众多,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所以一般都由当地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模式。同时,鉴于资金结算主要在银行进行,所以银行在这个系统中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

角色。

国内各大城市中起步较早的是上海。其通过多年运营,已与自来水公司、电业局和电信运营商等多家公用事业单位相连。广大市民只要使用其发行公用事业缴费卡(该卡需要预先在指定银行充值),并通过其提供的网站、自助终端、电话、手机等多种便利的电子化付费渠道,就可以方便地查询及支付每月公用事业费账单。

发展较为成熟的是浙江省宁波市的付费通系统。其运营模式是依托当地人民银行的同城跨行清算系统,充分运用银行柜台资源,把原先只能在几家银行办理的缴费业务,扩大到全大市所有银行网点,均衡了柜台资源。老百姓可以就近选择柜台资源相对较空的银行办理业务,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缴费难”和“排长队”的现象。并以此为基础,又推出了银行批量委托扣款业务,市民只要在全大市任何一个银行开立一个结算账户,就可以由银行定期根据公用事业单位发来的扣费信息在市民指定的结算账户上扣费,大大节约了市民排队缴费的时间。

其他地区例如厦门市也开通了缴费信息查询平台。河南省一些地市的缴费系统也在发展中。由于各地政府目前均已把改善民生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因此城市公共缴费系统筹建或在建的不少,有些已建的也在大力拓展新的业务,因此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城市公共缴费系统的架构和功能

如上所述,一个城市缴费公共缴费系统至少包含三大块内容,如图1所示。

1)接入各类公用事业单位。查询欠费信息,公用事业单位可以包含不同的种类,例如:水、电、煤气和通讯费等。由于很多收费机构自身已有一套成熟的财务系统,所以对接的报文就存在多种形式,这就要求城市公共缴费系统在建立之初就要充分考虑到开放性和扩展性,减少今后的二次改造。

2)提供给最终用户通过各种使用渠道。广大市民可以通过该界面发起查询各类欠费信息和发起缴费指令。当然,这种使用界面的形式可以多样,渠道可以各异。最基本的如公用事业单位自身的营业大厅、银行柜台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可以扩展到如互联网、数字电视、电话、手机、短信、POS、ATM、自助存取款等新兴工具。

3)完成资金的结算。公共缴费系统说到底就是把市民账户的资金划拨到公共事业的账户的过程。目前实现这过程的方法可以多样。各个城市的做法也大不相同。例如:城市公共缴费系统的运营商自己发行储值卡,缴费只要在储值卡中扣除。或者直接连接各类银行,由银行代为结算。有些做法更为彻底,直接接入当地的人民银行。后者作为跨行资金清算的主导单位,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基本建立了以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为主干的现代化支付系统,与同城间所有商业银行的支付渠道已经畅通,所以通过此渠道的资金结算,方式最灵活,支持的银行也最多。

4城市公共缴费系统建设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公用事业单位的参与性

城市公共缴费系统的成功与否,前提就是公用事业单位的参与程度。若参与程度较低,那该系统的使用频率肯定不高,市场将无法拓展。

在城市公共缴费模式创新和建立过程中,地方政府一般扮演推动缴费模式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的角色,属于制度变迁的主力军,供水、电力、电信、燃气、交通和养老保险等公用事业缴费部门是第二行动集团。在政府这个初级行动团体的领导下执行制度,属于缴费模式创新的直接推动者和实施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参与和支持力度直接关系到创新的成败。所以,一般都需要当地政府主导,提出具体方案。公用事业缴费部门没有积极支持和响应,或仍然沿用原来的缴费办法,或消极应付,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所谓“变通”或“技术性操作方式”,导致制度变迁协调难、执行难、重复博弈、无形中增加了制度执行的成本,最终将政府这一初级行动团体的努力化为泡影。因此,次级行动团体跟进不力也是城市公共缴费系统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从如下方面予以解决。

1)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对这一缴费模式的优点进行宣传。通过新闻通气会、广场宣传和业务推介会等多种方式扩大新模式的社会影响,努力扭转社会公众传统的付款理念,降低和消除公众对旧缴费方式的路径依赖。

2)应抓大放小。抓住水、电、燃气和通信等关注民生的主要单位。先把这些单位纳入到城市公共缴费系统中。通过这些费用的日常运行中,树立示范作用。这样对小的单位也有促进作用。

4.2终端产业链的发展

城市公共缴费系统的成功与否,除了前提条件外,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公众的参与度。特别是这种民生工程,若民众认可度不高,那基本无法运作。

在城市公共缴费系统中,要提高广大市民的参与度,除了必要宣传外,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终端的足够广泛。但是单单靠城市公共缴费系统的运行方去开拓市场,难免有点力不从心。随着中国人民银行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逐步试行,一大批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了公众的视线中,并且在自己的一方领域占用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例如,中国银联商务公司和拉卡拉公司的POS系统、支付宝和财付通公司的网上付费系统等等。如何把城市缴费系统延伸到这些系统中,公共缴费系统的运行方就可以减少一大笔市场开拓费用,第三方支付机构又能增加必要的民生服务,巩固客户的粘合度。因此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加入,最急需解决的就是系统接口的开放性。由于城市公共缴费系统后端连接的公用事业单位的缴费系统一般都有较为成熟的模型,接口各不相同,缴费方式也不尽相同。系统的前台又连接众多第三方支付机构,这些机构的终端各不相同,例如:因特网、手机、POS机和电话等等,所以在这当中尽量规范接口,做到通用性和开发性是一个重要技术难关。

通过协调各参与方,尽量使用标准的接口,设计一套标准规范的接口。后续加入的机构,尽量改造自身系统,去迎合这个接口,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系统的二次开发和重复建设。

还要运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经济杠杆引导。收费标准和收费方式的确定应遵循有利于业务发展的原则。收费标准应在能够缴费系统运行成本的基础上保持较低水平,分配方式应兼顾城市公共缴费系统的运行方、第三方支付机构、承办银行成本。效益和风险的,并对系统运行方、银行和企业起到激励作用,以充分发挥有关各方的工作积极性。

5前景分析

城市公共缴费系统的建立将是一个合作共赢的结果。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解决广大老百姓的日常缴费难问题。系统建成后,广大老百姓的缴费渠道将不再局限在银行柜台或公用事业单位的营业大厅,手机、自助终端及因特网等多种成熟渠道将被充分运用到此系统中。不仅如此,委托银行代为扣费的方式等新型缴费模式也将被发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缴费难、排长队难的局面。这是城市公共缴费系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有利于公用事业单位拓宽缴费渠道。各公用事业单位通过此系统收费后,缴费渠道大大拓宽。从原先只有自己的服务营业厅或少数几家银行扩大到自助缴费终端和因特网等。今后随着POS缴费功能的开通,各大型商场、小区便利店等也纳入到其缴费渠道中,大大降低了公用事业单位收费成本,进一步方便居民缴纳费用,提高了其服务

形象。

3)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增加收入和提高服务形象。广大市民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的渠道进行付费,一方面通过分成手续费,增加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营业收入,提高其贴近民生的服务形象,巩固了其客户的粘合度。同时在付费的同时,也可以逐步推销其他产品,无形的收入将不可低估。因此是一举多得的工程。

6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城市公共缴费系统作为城市一个新兴的综合服务系统,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以通过高技术方便生活为目标,以多方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为手段,因此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同时,在系统建设时,可以充分借鉴部分先进城市的成功做法,尽量做到设计规范,参与程度高,用户体验性强,真正把此系统建设成为一个市民的实事工程。

参考文献

[1]朱华,刘应元.银行代收公用事业缴费模式创新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商业银行实务,2010,3.

[2]杨继勇,李大勇,张歆艳,刘萍,马文栋.企业自主建设新型自助缴费系统的具体实现[A].2006年电力信息化高级论坛论文集,2006,5(24).

[3]张永坚.城市公用事业缴费付费通系统[D].南京理工大学.

[4]徐进.公用事业费用手机支付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

[5]岳建桥.浦发银行通用代缴费系统设计与实施[D].山东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