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制度基本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对分支机构扁平化管理改革,也革除了财务管理的一些弊端。但收支不实、资产质量和利润水平不高的现状仍然存在。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财务制度不完善、资金管理分散、缺乏有效监督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快研究财务集中管理制度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现行资金财务管理制度缺陷
1、分级管理财务体制是重要原因。目前,绝大数国有银行的会计管理系统仍维持分级管理状态,加之小团体利益的驱使,极易导致风险和损失。
2、财务管理制度滞后是直接原因。主要是会计内控制度、信贷业务内控制度、资金内控制度缺乏有机的结合,造成计划部门为筹集资金而筹集,信贷部门为扩展规模而运用资金,财务部门为资金账务处理而核算三者分立的不良局面,严重影响了银行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营。
3、会计监督职能弱化是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多数银行的会计工作还停留在会计核算阶段,对于资金运转过程的监督较为淡化,对资金运转状况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分析反馈机制等方面的工作更是与商业银行的经营要求相差甚远,这是银行财务管理上的一个严重的薄弱环节。
财务集中管理模式设计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按照“效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要求,以预算管理为导向,以信息系统为平台,以内部控制为手段,以业绩评价为依据,通过集中管理,建立健全适应现代经营要求的银行治理结构和管理型会计核算新体系,全面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2、基本原则:根据上述指导思想,集中管理必须坚持四个原则。一是节约成本的原则。通过合理制定统一的支出标准,实行源头控制节约成本;二是提高效益的原则。通过编制预算,实行总量控制,将有限的资金捆绑使用,充分发挥整体效益;三是规范管理的原则。通过实行集中收付,从源头上治理腐败,规范管理;四是公开透明的原则。利用网络,将财务数据案适时进行公开,达到既可以科学决策,又可以强化监督的目的。
财务集中管理保障措施
(一)全面清理各国有商业银行家底。主要是清查近3年的财务情况,包括现金存量、债务债权情况、收支情况、资产情况等。为编制统一的预算、建立大集成数据库提供参考依据。
(二)建立统一账户管理体系。撤销所有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财务账户,重新设置统一的两大类账户:1、收入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各国有商业银行收入情况,并与支出账户进行清算。2、支出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各国有商业银行支出情况,并与收入账户进行清算。其中分小额现金账户和直接支付账户;小额账户按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授权支付情况,反映一些零星支出活动;直接支行账户主要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直接支付情况。
(三)合理制定定员定额标准。以地区为单位,按照3年平均水平,合理制定人员工资、补助津贴、社会保障、公用支出、资产购置等统一标准。严格对照标准编制统一的各国有商业银行预算。
财务制度必要性框架体系
一、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含义
(一)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概念
1.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就是指企业的管理部门根据国家和政府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及要求所制定的,是用来完善并优化企业内部财务行为、处理内部财务关系所依据的具体规则体系,是整个财务制度体系中的操作性、基础性的财务制度。
2.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所依据的是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同时应当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特点以及管理要求。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一般应当包括资金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利润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资金指标的分解、归口分级管理办法、资金使用的审批权限、信用制度、收账制度、进货制度;成本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费用审批权限、成本降低指标以及分解等;利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利润分配程序、利润分配原则、股利政策等。
(二)企业财务制度同时具有以下内涵特性
1.制度具体界定了内部财务主体的范围,即明确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级次、企业内部各经营单位之间及其与企业财务部门的关系,以及企业与联营单位、投资与被投资单位、内部承包单位的财务管理关系。
2.制度具体划定了内部财务管理的岗位,即明确相应的关系责任。
3.制度具体择定了企业的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即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方法。
4.制度具体确定了财务管理与内部责任单位的相互衔接关系,其中包括责任中心的划分、责任核算、责任控制和责任奖惩等。
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设计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具体是以国家相关的财税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技术和方法,将企业内部理财活动的组织机构、财务战略与政策、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等规范化、文件化,进而据以指导和处理理财工作的过程。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工作的新任务,企业只有科学地设计内部财务制度,才能实现自主理财、科学理财,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做到合法理财,使政府的宏观调控落到实处。
1.科学设计内部财务制度是发挥其作用与功能的前提条件。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是现代企业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作为约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财务制度具有以下功能:一是降低费用,即降低财务管理行为中的交易成本,使经济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合理稳定的预期,降低市场活动的不确定性,抑制腐败行为;二是保障合作,即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内部财务制度能够给人们提供有关行为约束的信息,规范理财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提供激励,即提高激励约束机构的兼容程度,形成持续性的、制度化的激励机制,内部财务制度可以把个人的经济努力不断引向一种社会性劳动,使经济行为人所付出的成本与所得到的收益有机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对各项活动的创新者给予激励和奖惩,并防止别人“搭便车”。
2.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财务制度的格局变化为企业设计内部财务制度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正将微观经济管理权限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自归还企业。相应地,企业财务制度建设应与所处的经济环境相适应,我国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格局只能是:国家制定《公司法》、《税法》以及《企业财务通则》等相关财税法律、法规,对企业财务实施强制性的粗线条约束;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可选择范围内,自主选择财务管理的目标、战略、政策和方法,并设计制定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形成自主性的理财行动指南和规则。在这里,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和趋势是,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作为在国家有关财务法规指导下的基层财务行为规范的地位得以确立,并取代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成为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的重点。
3.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加大了当前企业科学设计内部财务制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入世”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它标志着我国市场将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从财务角度看,我国企业的理财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范围、方式方法都将发生深刻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夯实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起科学的内部财务制度,规范和优化财务制度行为,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三、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设计原则、要求及依据
(一)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原则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质量,设计时必须以一定的原则作指导。
这些原则除了包括符合国家法规、适应企业特点和管理要求、切合财务管理的技术水平、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制度相协调、以及具有系统性等基本原则外,还应遵循下列原则:权责利相结合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稳定性与连续性相结合原则;效益性原则。即要求进行财务制度设计时要考虑设计和运行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结合。
(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要求
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要同时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保证企业财务预期的实现。为此,在设计过程中就应当做到:
1.整体协调性。即财务制度设计的各个方面应当相互协调,具有合力,并保证财务制度能够服从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
2.多样性与多层次性。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涉及到财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和企业理财的各个环境,并都有着特定的计划和目标,这些目标有着不同的性质、层次和期限,因此制度设计的目标也应体现多样性、多层次性以及阶段性;
3.定量性。就是指在制定财务制度目标时,要努力把所要达到的目标数量化,以尽量消除定性判断所带来的主观随意性,使制度设计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三)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依据。
科学有效的制度从根本上说都是理论与具体实践活动相互结合的产物,因此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依据,从一般意义上讲应包括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两个方面。就理论依据而言,除包括现代财务理论,还包括了哲学原理以及系统理论、信息理论和控制理论的现论及技术等,它们能够为制度设计提供理论和一般方法指导,确保制度设计正确、有效,充分体现科学化、民主化要求。而具体实践依据则主要是体现为对客观条件的要求:
1.国家财税法规以及发展状况(包括国家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形势),是企业设计内部财务制度的基本依据。
2.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要求,是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3.企业的根本利益和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4.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财务管理的技术手段,也是企业财务制度设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四、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设计方法及内容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制定方法及内容主要取决于所涉及的企业财务制度的目标。有必要先讲明什么是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目标。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是企业设计内部财务制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它对于整个制度设计工作具有导向作用。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受制于内部财务制度目标。从实质上看,内部财务制度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主观愿望与客观规律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现实与未来、管理者与所有者和债权人、内部各部门之间、内部员工之间等一系列矛盾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而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就是将这些矛盾相互统一、均衡的结果在观念上的一种创造性表现。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一般目标可简单归结为:要设计适应与企业自身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财务制度,用以规范企业内部财务行为、处理内部财务关系。
(一)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方法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需要借助于文字说明、表格和流程图等具体形式来反映所设计的财务制度内容,但更重要的是要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由于财务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不同性质和范围,制度设计的条件、方式和要求多有不同,因此,方法选择应当因地、因时、因事、因人而异。一般说来,内部财务制度设计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法
1.实地调查方法。实地调查是设计准备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实地调查的方法很多,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岗位访问、开座谈会、问卷测试、请求有关人员提供书面材料等方法获得财务制度设计所需的有关资料、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方法的应用都必须把握要领,而且所收集、掌握的材料应包括批评性意见和建设性意见两类。
2.分析研究方法。分析研究方法是设计人员应付和解决面临的制度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手段,直接影响到制度设计的质量。
3.制度实验方法。一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往往要先做实验,取得经验,再全面推广。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实验,其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通过系统周密的调查,确定制度实验的对象、模式、方案和措施,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围绕制度设计目标,努力寻找问题,及时修正,以求制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内容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一个系统,其内容是多方面的。可按管理的职能、对象、环节等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制度体系:
1.按管理的职能分为内部委托受托责任制度、内部决策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结算制度;
2.按管理的对象可分为财务管理体制、资本金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收入利润管理制度、财务报告与评价制度;
3.按管理的环节分为财务结算与计划制度、财务控制与分析制度、财务考核与评价制度、财务监督与检查制度。
五、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框架体系
财务通则要求企业建立“企业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财务管理体制”,在此统一要求下,企业需要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财务决策制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财务预警制度、财务监督制度等相关内部财务制度。
目前在我国大中型企业也存在类似的财务制度,然而众多的财务制度如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内部管理制度存在何种必然联系,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制度体系,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应当以财务通则为指引,以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为体框架,建立以财务决策制度为基础,以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为核心,以财务预警制度和财务监督制度为保证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体系。在整体的结构框架体系下,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基本内容:第一部分:财务监督制度,主要用来监督并预警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制度、财务决策制度和财务预算制度等事项。第二部分:会计核算制度,其主要是管理财务预算制度、会计科目的核算制度和成本的核算制度的内容。
六、结语
总之,强化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设计,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倡导开展内部财务制度,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又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更是历史进步的体现。从内部财务制度理论发展和实践历程来看,内部财务制度的制定是一个系统,是一个过程,是企业防范风险的内在积极性能力,它表现为系统的、动态的、主动的和持续的管理活动过程。我们国家有必要完善并优化我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使得我国会计体系更完整,更优越,更安全。
参考文献:
[1]张长胜.企业财务制度设计与案例大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0.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推行会计集中核算,规范财务管理,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持续健康发展。会计集中核算工作采取“一分离、二撤销、三集中、四建立、五不变”的原则,将单位财务活动与会计核算相分离,撤销单位的银行帐户、会计核算岗位,集中资金结算、会计核算、会计档案管理,建立凭证审核制度、备用金制、内部岗位责任制、奖惩制度,保持单位的法人主体、预算管理权、财务审批权、资金所有权与使用权、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不变。
二、基本原则
(一)法人主体不变原则。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依然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单位,各单位院长(或主任)仍对本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负有法律责任。
(二)预算管理权不变原则。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市卫生局财务审计科的指导下,编制本单位预(决)算并负责组织实施。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照常执行。
(三)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原则。会计核算中心实行分户核算,谁的钱进谁的账,所有权、使用权归本单位,保持各单位资产的完整性。
(四)财务审批权不变原则。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权范围内的收入支出仍按有关财务制度及程序,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前提下自主支配,由本单位负责人审批生效。
(五)会计责任主体不变原则。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报账主管仍然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对本单位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各单位原有的各项债权、债务仍由本单位享有和承担。
三、组织机构及运作方式
(一)组织机构。市卫生局成立会计核算中心,与卫生局财务审计科合署办公,具体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根据会计核算要求,设置核算会计、稽核会计、资产会计、资金会计、票据管理员等岗位。工作人员从卫生系统内部现有财会人员中调剂。
(二)运作方式。会计核算中心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单一账户、集中核算、集中支付”。即取消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有的银行账户,所有收入上缴会计核算中心设立的账户,各单位的会计核算、现金、转账、汇兑等资金结算和经费拨入、支出、往来款项的收付、均由会计核算中心办理。各单位设报账主管,负责本单位的财务管理与卫生统计,负责本单位除会计记账和核算外的所有会计业务,负责与会计核算中心联系报账。
四、保证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会计集中核算既是一项严肃的任务,又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统一思想,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局出发,积极配合,稳步推进,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医院成本核算;相关问题
[DOI]10.13939/ki.zgsc.2017.15.358
从目前我国医院发展的现状与管理的实际情况入手,成本核算是医院各项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随着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医院越来越重视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工作,能够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更好地发展,本文对新财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对当前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一定的改善措施,旨在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的质量。
1 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概述
医院财务制度原有的成本核算相对比较笼统,虽然要重视医院的成本核算,但是核算的对象是什么,该如何来核算,核算的统一标准等方面就比较模糊不清。因为没有明确的核算目标与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就难以顺利地开展。而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相对于传统的财务制度来说,各个方面更加明确,明显让医院成本核算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新财务会计制度中明确对医院成本核算有了明确的定义:“医院必须对成本进行分析与核算,从而对成本提出对应的控制措施,达到降低医疗活动的基本成本。”无论是医院成本核算的原则,还是核算对象以及成本的轨迹、作用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文规定,对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实际操作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导作用。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科目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主要是对一些项目实行了分割与合并,而这些调整均会对医院成本核算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2 成本核算框架
《医院财务制度》第30条明确规定:医院科室成本核算需要将科室划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行政后勤类,而科室成本的分摊为四级分摊。从目前财务制度对科室的定义来分析,医院成本核算需要对各类科室的成本核算体系进行分类与梳理。例如:传统的医院成本核算中没有单独体现医疗辅助类科室,因此,在实施“新两制”的基础上,可以对医院科室核算体系进行规范与整理,从具体要求来看,科室分摊等级也需要进行对应的调整。因此,每一个医院需要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成本核算中要灵活处理,也不能完全按照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来进行调整,要以制度为基准,然后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通常从医院临床管理方面入手,比如,麻醉手术科、介入放射科、内镜中心等,这些科室统称为平台科室,关于科室分摊等级的核算,则需要根据平台科室实际需求来进行调整。我国大部分医院临床的真实情况是为平台科室提供临床服务。从受益的基本原则来看,谁受益谁就应该对相关成本进行承担。因此,医院成本核算系统则需要根据各个医院临床服务的实际情况进行对应的核算处理。首先,要将临床科室的成本分摊到平台科室;其次,再进行四级分摊到各个科室。通过四级分摊,能够对成本进行更好的统计,而且通过分摊之后,不仅能够明确各个科室的成本,而且还能加强控制的力度。
3 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3.1 核算意识不强
通常公立医院管理层为了促进医院的发展,会将重点放在医疗改革方面,重视医疗改革的同时,忽视了医院成本核算的现实意义。这种只注重积累与发展,但是不重视内部规划的运作方式,导致医院财务人员逐渐开始忽略成本核算这项工作,认为成本核算仅仅是财务管理当中的一个环节,而且不重要。但是成本核算其实关系到医院的投资,通过成本核算能够明确掌握医院资金的去向。因为忽视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很容易造成医院出现重复投资的情况,影响到医院的整体收益。
3.2 成本核算制度不够完善
医院管理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对医院内部核算成本工作不够重视,这是导致医院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的主要原因,从而导致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与医院其他医疗工作脱节,没有统一的机制就难以发挥医院各项工作的功能。这样便会出现成本核算工作无法完全跟上成本核算的计划,忽视了成本核算最为重要的功能――计划功能。很多成本核算方法也不够规范,缺乏科学性与统一性,导致医院成本核算缺乏说服力,完全没有将成本核算的统筹能力发挥出来,核算结果只是无用的数据,无法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提供基本的依据。
3.3 医院对于实物的资产核算不到位
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由于医院成本核算制度的形成与完善相对比较滞后,从而难以适应新制度的改革要求,而且部分医院内部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到位,例如,医院内部的医疗设备没有划分维护的资金,日常维护难以切实进行,核算物资过度占用资金导致医院重要的工作无法开展等。因此,医院资产账面的价值与实际的价值严重不符,影响到医院未来的发展。
3.4 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在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影响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环境要将越来越复杂,涉及各个科室的分摊、临床部门的服务等。由于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缺乏信息核算的专业技能,导致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还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管理系统与实际运作细节上的不符,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到医院成本核算的效率与质量,由于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够完善,核算数据存在差异,导致核算结果数据失去有效性,最终影响到医院成本核算的基础功能。
4 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制度 全面预算
一、医院管理管理主要内容概述
医院财务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管理范围、管理体制、依据法规等
(一)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医院财务管理,是指医院在结合自己特定的目标下,对资产购置、资本融通和经营中资金流通以及利润分配进行调节和管理的过程。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
(二)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是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财务规章管理制度,对本单位的财务事宜进行管理,从而处理好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三)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
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做好财务收支的预算、核算、控制、分析、核算和审核等工作,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及时、准确、全面、真实地反映医院财务经营状况;根据财务管理法规,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和会计核算;做好资产管理,防止固定资产无形损失,确保资金保值、增值,提高经济效益。
(四)医院财务管理的范围
医院财务管理的范围,与一些基本的财务管理范围几乎相近,主要是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投资管理、筹资管理等项目。
(五)医院财务管理体制
医院财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体制。医院财务管理活动在院长统一领导下,由财务部门进行集中管理。
二、医院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医院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不合理的财务预算编制;(2)落后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思想观念;(3)单一的融资渠道;(4)财务管理人员职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一)不合理的财务预算编制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医院实现对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其他财务管理形式的基础。目前,医院预算管理存在着流于形式、走走过程的现象,在执行预算时,缺乏严格的控制,没有完善的计划,对管理没有事前验证和事后评估,使得医院的经济决策和行为存在过失。此外,医院预算编制的方法和过程缺乏科学性,编制的程序主要依靠领导和财务部门来完成,缺乏充分的有效监督。
(二)落后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思想观念
作为一个公益性事业单位,医院是一个最为特殊的事业单位了。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医院财务管理进行改革的力度,但实际情况中,医院财务管理模式仍旧跟不上财务管理发展步划,财务管理思想观念仍旧停滞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受到传统挂念和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医院财务管理单方面的过于偏向日常经济业务的记账、算账、结账等,财务管理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单一的融资渠道
医院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单位,其市场主体性质有所不同。目前,医院对于“经营效率”这个概念不是非常清晰,没有独立、健全的资金融通体系,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和风险大。某些医院在进行融资时,由于不能选择合理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加上对资金结构分析不够科学、合理,使得医院存在潜在的财务危机。此外,医院仍缺乏足够高的财务风险意识,一些资源被潜在浪费掉了。
(四)财务管理人员职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由于医院对财务管理职业技术水平要求不是很高,使得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技术水平偏低,知识结构落伍,业务能力薄弱,工作效率不高。
三、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科学系统的财务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财务评价体系是医院在未来一段发展时期更好的应对市场经济的冲击的必要准备。所以说,医院必须要加强对财务的评价工作的管理,对于评价体系过程所表现的不足,要进行认真的分析,进一步完善,提高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资产、资金、采购、负债及收支的管理
医院应该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手段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结合医院的发展现状,引进一套与医院财务管理及业务开展相适应的系统化管理软件,将资产、资金、采购、负债以及收支的管理制度融入管理信息系统当中,通过信息系统对管理标准进行统一。
(三)加强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管理理念的实行者,因而,针对我国医院当前财务管理人员的情况,应当一方面加强医院领导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另一方面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训等,以提高其管理能力。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者,他们直接影响着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进程。
四、结语
目前,医院财务管理虽然存在种种问题,但只要按照市场化的财务管理方法,对财务加强管理,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地解决。本文对医院管理管理主要内容概述、所存在问题和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对策进行了分析,由于笔者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限,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
参考文献
[1] 唐盛军.新时期医院财务管理问题与方法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11(33):23-24.
[2] 高丽娟.对新形势下综合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2):26-27.
[3] 赵志军.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8):165-166.
一、找准位置,明确工会在推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本任务
实现工会组织在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目标,必须有充足的经费做保障,必须有优良的资产做支撑。工会财务工作要为工会认真履行职责、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不断夯实工会组织的物质基础,为发挥工会在推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提供物质保障。
二、科学理财,努力为工会组织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工会财务工作要在依法聚财、科学理财、有效用财上下功夫。
(一)保持工会资产的不断增长
按照《工会法》规定的工会经费五项资金来源,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加工会组织的资产总量。首先要加大依法收缴工会经费的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全总提出的“一改三策”,通过财政统一划拨、税务代收、拨缴工会经费筹备金和工会经费管理员催收等方式,把该收的经费收上来;其次是办好工会企事业,增强工会组织经济实力;第三是努力争取政府(行政)方面对工会组织的经费支持和帮助;第四是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及职工群众的支持;第五是盘活工会资产、资金,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保持工会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提高工会经费的使用效果
工会经费的使用方向,体现了工会组织对工会工作的布局和侧重点。工会经费的使用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正确方向,落实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提高绩效的基本原则,做到合理、有效、职工群众满意,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加强工会财务制度管理
1.完善工会经费使用制度。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确定预算项目支出的基本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工会组织的特点,从本单位实际出发,确定工会经费支出的具体标准,体现效率与公平。
关键词:成本核算;会计原则;医疗成本
医院注重社会效益,然而其持续发展也离不开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其积极进行医疗成本的核算和管理,遵循特定的会计原则,控制医疗成本、改善内部管理,才能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并应遵循以下会计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根据《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进行会计处理时,同时存在着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处理原则,对预算资金的收支按照收付实现制处理,对业务收支按权责发生制处理。”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在医院实际工作中,收付实现制并没有准确反映医院的收支情况,导致账面的资产和负债与实际不符。以信用为基础的现代结算方式种类繁多,名种应收未收、应付未付、预提和待摊的交易与经济事项和现金流转的背离程度相当大。要准确反映和核算医疗成本,采用权责发生制成为必然,而且是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收支配比的需要,它有助于进行正确核算医疗成本。医疗设备、房屋、图书等,在一定时期内均为一次性投入,是投入在先,使用在后,对这些固定资产通过“累计折旧”会计科目来核算,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另外,对银行贷款利息的偿还和待发工资等这类负债,在收付实现制下只在偿还时才计入账簿,低估了财务风险,而在权责发性制下每月都要计入账簿,可以全面反映医院的债务状况和医疗成本。
二、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收益性支出不同于资本性支出,前者全部由当年的营业收入补偿,后者先记作资产,通过计提折旧或摊销分年摊入各年成本费用。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是为了正确计算各年损益和反映资产价值。如把收益性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结果是少计了当期费用,多计了资产价值,虚增了利润;反之,则多计了当期费用,少计了资产价值,虚减利润。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区分收效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期间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计入本会计期间成本;凡是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期间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并在产生效益的几个会计期间内均衡地摊销,分别计入几个会计期间的成本。依据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划分标准,可以确定医疗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而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单位支出根据配比原则不能讲入医疗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重要意义在于正确确定哪些支出应计入当期成本,哪些支出不能计入当期成本,使会计报表反映的数据真实可靠。
三、收支配比原则
收支配比原则要求费用与其相关收益相匹配,即将某一会计期间的费用或归集于某些对象上的费用与相关的收入或产出相匹配。收支配比原则作为会计要素的确认要求,用于利润确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带来一定收入,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有利得必有所费,所费是为了所得,两者是对立的统一,利润正是所得比所费的结果。收支配比原则的依据是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费用归谁负担。受益原则承认得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须按照原则区分有因果联系的直接成本和没有直接联系的间接成本。直接费用与收入进行直接配比来确定本期损益;间接费用则通过判断而采用适当合理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收支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合,将收入或产出与其对应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合,将一定时期的收入或产出与同时期的成本费用相配合。
在核算医疗成本时采用这一核算原则,能够准确分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准确计算出一个时期或某一病例成本。医疗成本的计量必须在确定成本对象之后合理、准确地应用收支配比原则,将医疗费用与收益相配合、将科研费用与新知识产出或技术改进相配合。
四、专款专用原则
专款专用原则是事业单位会计特有的一条准则,它只存在于事业单位会计。对于国家指定用途的各类专项资金和专用基金,应当根据指定用途使用,不能挪作他用。医院必须按资金取得时规定的不同用途使用资金,专款专用并专设账户;会计报表应单独反映其取得、使用情况,从而保证专用资金的使用效果。专款专用原则是预算会计特有的会计原则,充分体现了非营利组织按出资人意愿使用资金的思想。医院在进行医疗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此项原则,保证国家利益的顺利实现。
权责发生制原则、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收支配比原则和专款专用原则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从不同方面规范会计主体,正确地核算收入和成本,是医院核算医疗成本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财社字[1998]148号.
2.刘志林.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初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1).
1当前我国行政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主观能动性问题当前,我国行政单位内部工作人员还没有形成完善具体的内部控制意识,这是行政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管理工作无法真正得以落实的直接原因之一。我国行政单位财务部门人员大多数都是一些非专业专职人员,部分会计人员甚至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这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虽然目前许多行政单位都着力于解决这一问题,但成效甚微。
1.2财务制度不完善在我国现今的各行政单位中,财务制度不完善现象普遍存在。各行政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在制度上存在明显不足,导致单位自身经济事项与运营管理出现偏差,使得员工缺乏规章制度约束。另外,行政单位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过于陈旧,且各项制度规定存在矛盾、混乱等问题,对人员的约束力和协调调配力下降,进而导致行政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滞后,发展受限。许多行政单位还缺乏相关的会计制度规范,一些印签票据的管理制度、岗位分离制度以及对重要空白凭证的保管制度等,都还没有有效实施,间接造成某些领导在单位中“一支笔”的现象。
1.3资产管理与财务费用审核存在不足首先,现今我国的大多数行政单位,财务费用支出过大,对各支出项目审核不严格,加之其对财务控制的管理力度不够,导致单位的财政部门在对单位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无法实现零基预算这一目标。另外,行政单位中的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上存在粗制滥造现象,没有遵照行政单位财务部门应有的客观准确原则,导致行政单位中的年度预算经常变更或频繁调整。其次,行政单位各项财务的具体支出,没有严格按照预算计划安排,导致单位财务预算流于形式,失去了原本应该具备的财务管理约束力度。最后,行政单位在财务支过程中,缺乏统一分析,合理性不强,成本效益意识不足,导致行政单位中的多项财政费用被反复支出、超额支出。财务管理制度失衡,使单位财务管理混乱,购入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录入财务档案,导致行政单位中的资产收录情况以及财务内部管理严重失序。
2行政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目前我国行政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亟需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2.1增强主观能动性首先,应对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进行会计知识培训以及财务节流意识培养,尤其是对一些单位的负责人,更应增强其自身责任观念。我国《会计法》以及《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等条例有关规定明确指出,单位各级负责人,应该对其所在单位的会计工作以及会计统计的财务档案、报告等资料的真实可靠性以及完整性负责,对本单位内部的会计制度应肩负起实施责任。行政单位的各级负责人要以身作则,遵守规定,在员工中起到榜样和带头的作用,使行政单位的内部工作人员真正意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单位要经常性地组织财务人员进行有关的财务专业管理知识学习,以逐渐提升从业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设立严格的奖罚制度规范,充分调动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责任明确、人人参与。
2.2建立和完善单位的内部财务制度和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在制定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内部控制制度制定财务处理工作流程图,并根据流程图就行政单位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计划编制、主管审核、过程监督,对财务支出各个流程认真落实责任人,明确岗位责任。
2.3完善资产管理和资金审核制度应从以下几点着手完善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和资金审核制度。首先,实行岗位分离制度,严格分离不相容岗位,以实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其次,应及时进行业务记录控制,对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必须及时入账,及时进行资产盘点和清查,明确登记资产购置及后续计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增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强化管理,加大执行力度,尽量避免年度预算的随意变更。最后,增强对资金支出的审核。明确每笔支出,对重大支出应建立完善的追踪和控制流程,以及时获悉资金动向。
3结语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s well as the deepening of framework of public finance and the financial reform, response to the problem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supervisory control in the hospital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Health Ministry revised the Hospital Financial System and Hospital Accounting System, which have been issued, the article understands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two ministries on hospital financial management, to explore the key points of the hospital finance under new system, starting from the reforming contents of the original reform.
关键词: 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财务管理
Key words: hospital;financial accounting system;financi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7-0140-02
1 新制度出台的历史背景
为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新的医药卫生体系,使医疗服务惠及更多的人群,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我国从2009年启动并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明确要求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对医院财务制度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随着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程度的不断提高,新制度的出台势在必行。
2 新制度的颁布与执行
2010年12月,财政部与卫生部对《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了修订,并正式颁布实施。基层管理部门为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完善各地市医院的财务管理流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应重点搞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实现新旧会计科目转换并引入新的财务报告体系
2.1.1 理解会计科目新定义、掌握入帐新标准 新制度将原有会计科目进行了重新梳理,进一步完善了会计科目的内容和定义;改进入帐计量标准,确保医院财务核算体系更贴近医院实际。财政部相当重视医院应收款项的变现能力,因此出台的恶新制度将应收款项坏账准备金率下调为2%-4%;大幅度上调固定资产的认定价值,这也是新制度紧跟时展步伐的主要体现;加强医疗风险意识管理,另外增设了“医疗风险基金”,规定“医院累计提取的医疗风险基金比例不应超过当年医疗收入的1‰-3‰”,医疗行为被划归为高风险行业,使医院在发生重大医疗事故赔偿时提高了抗风险能力。
2.1.2 完成新旧会计科目过渡、做好数据比较分析
新制度中的一级会计科目总计52项,删除1项,新增11项,并对其中12项内容作了调整,使新财务制度与以往的财会制度实现良好的衔接,这非常关键。新制度配合医药分离改革,规定药品收入属于医疗收支项目,并计入收支核算的范畴;新制度给出了专门的核算方式单独核算医院的科研项目收支和结余,以全面体现医院进行科研项目及日常教学项目的收支情况;新制度规定将库存物资和药品计入存货科目;基于医院贷款经营的策略要求,新制度设置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预付款项核算预收款项,并将财政应返还资金科目正式计入应收及预付款项中;在应收医疗款项中增加了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并计入医院收支核算的范畴;专用基金中增设了医疗风险基金,但是取消了修购基金。
2.1.3 学习编制新增财务报表和成本报表 参照企业的财会原则,新制度在某些内容上作了调整和改进,在财务报告体系中适当引入了部分企业财会工作方法,增加了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和报表附注。现金流量表是构成会计报表关键部分,这具体体现在对医院医疗行为活动中现金净流量方面潜在或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医院的现金流量与实际相符;同时基于以往的医院的财务报表体系作了进一步整理,增加了医院成本报表(如医院全成本表、医院全成本分析表和医院直接成本表),使该体系更加完善,将医院经营管理的全貌通过更直观的方式体现出来。
2.2 加强医院财务分析、建立财务评价体系 新制度的附件2列举了六个方面19项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以往的财务分析指标仅仅是人均业务量指标,而现在的分析指标则同时涵盖了资产运营、收支情况、结余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从预算和成本两方面加强控制与管理,因此能够更为系统、全面的反映出医院的综合实力。
2.3 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和资金监管制度
2.3.1 加强财务监督与控制,健全医院内部管理机制
根据新制度的权责划分,财务监督与控制工作由财务部负责;与此同时,新制度也要求医院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对财务流程实行严格的监督,防范突发的财务风险。
2.3.2 认真落实外部审计工作流程 新制度提出,“医院对外提供的年度财务报告应按有关规定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2011年1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又印发了《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的通知。至此,在各级主管单位的协调配合下,财会行业建立了一套相对严谨的外部审计监督流程。这将全力推进公立医院的资金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形成,同时也能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机制。
2.4 全面推进医院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
2.4.1 严格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 新《医院财务制度》第二十九条提出,成本核算一般分为科室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等。三级医院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医院可以采取分类汇总的方式对不同医疗服务项目和不同病种进行成本核算。新制度第三十条详细说明了医院科室以及每个科室以何种方式分摊成本;第三十四条建议不计入成本核算的范畴。
新制度在以往财务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成本管理细则。第三十五条改革措施提出,医院需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如趋势分析、结构分析等)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细致的剖析,查明实际成本偏离预算计划的因素,合理调配资金分配,提高资金利用率。另外,新制度第三十六条也明确提出,公立医院“应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措施,按照预定的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和成本费用开支标准,对成本形成过程中的耗费进行控制”。以往的财务制度中仅有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计量范围的说明,并没有详细列出成本控制的方法途径。
2.4.2 推行全面预算,强化预算约束与管理 新制度医院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基本原则都作了具体说明,并详细阐述了基础工作、编制审批、执行分析、上报调整、决算考核等的方法途径,同时也对医院、财政部门等相关主管部门的权责范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并将具体的执行流程。笔者分析了近几年医院开展预算工作的具体情况,认为在制度执行过程中需把握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预算编制过程中应该反复梳理工作流程,具体每个科室的临床项目,认真落实各项预算措施,严格考核制度;其次是追加预算一经批准,整年初总预算及阶段性预算执行和对比分析报告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
3 结束语
新《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从多个角度继承并融合了原有会计制度的优点,并进行合理的创新,更符合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公立医院财务部门应该以新制度为医疗服务准则,认真执行新制度关于财务监管的相关规定,相应两部委加强财务管理与控制的号召,将财务工作的重心转向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上,尤其是提高内部控制、财务分析以及成本预算管理的水平,确保医院经营及政府决策能够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侯志虹.新《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浅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