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教育现代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传统教具 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我国,中学数学教学长期沿用教师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能够灵活熟练地运用好黑板﹑粉笔﹑直尺﹑圆规﹑三角板等传统的数学教具进行教学。随着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这些传统工具正面对来自科技革命不断发展所带来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剧烈冲击。当然,新的教学手段的出现不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只有对二者合理取舍才能给中学数学教学带来更大的帮助。
一﹑传统数学教具在中学教学中的使用
中学数学课堂上最基本的传统教学工具就是粉笔和黑板,教师利用它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选择地给出和记录文字和图形信息。一堂讲解课记录在黑板信息往往包括课题,课前引入,例题讲解,重要公式知识点,等等。其记录信息的内容和格式往往没有具体限制,主要靠教师对课堂的把控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判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能够利用好学生思考问题,互动讨论,解题的时间间隙做好板书。板书的书写工具主要是笔迹清晰的白色粉笔,也适当运用彩色粉笔突出知识重点,区分图形线条。而相对于黑板粉笔的记录功能黑板擦就起到消去的作用,消去多余冗杂的信息,错误记录的信息,以及不需要重点记录的信息,从有限的空间腾出记录重要信息的余地。这种消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一般是不可再生的,因此经常会有教师因忽略了这种消去的不可再生性影响到课堂的流畅而感到懊恼。直尺、圆规、三角板等工具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主要起到辅助作图的作用,在中学平面几何教学中经常用到。从初中的对平面图形的初步介绍,到高中的空间几何体作图,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判断,坐标系中的方程等,这些知识的教学都离不开对直尺、圆规、三角板的灵活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般都能在有限的板书时间里利用这些工具做出线条明晰、基本准确的图示,一些教师更是能够徒手迅速作出较规范的解题所需图示。
传统数学教具对有较长工作经验的数学教师来说只是一项基本教学技能,而对于许多年轻老师来说,黑板、粉笔、圆规、三角板这些教具的使用却都难免有些生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学经验的不足,常常拿起了这个忘了那个,另一方面反映了年轻教师对知识的结构体系还不能做到谙熟于心。
二﹑现代化教学工具参与中学数学教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给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连接了互联网,丰富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在职教师学习计算机,学习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举办教师多媒体教学竞赛。在师范院校中更是不断加强对有关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建设,提高学生对其的运用能力,力争做好接接力棒的准备。利用互联网实现的远程教育开始崭露头角,不断更新的数学教学应用软件更是层出不穷。
年轻的中学数学教师往往有更强的接受能力,更能把握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改革主题。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年轻教师更趋向于用幻灯片的制作来减少板书的负担,利用事先做好的幻灯片课件安排好一节课的主线,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课堂教学随着幻灯片的切换走,讲一张换一张。为了显示醒目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并不多,常常只是一两个知识点或一两个题目,一般利用重复出现的方式突出重要知识点。许多数学教师常常利用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在课件中穿插添加视频、图像等感官性强的元素丰富课件信息。在中学几何及函数图像的作图上,区别于传统的三角板、直尺、圆规这些板书作图工具,年轻教师更趋向于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投影设备及数学软件建立图示来组织教学。这样,对于教学需要的简单几何图样,只要在作图软件里简单地点击或拖动就可得到,而对于直角坐标系下的函数图像的构建只要选取函数公式并输入参数就能精确得到。并且能够实现图像的平移、旋转、变形等在黑板上不大容易实现的操作;实现对参数变化中的函数图像变化过程的直观表现。
三﹑中学数学教学工具的选取
(一)传统数学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数学教具仍然在中学数学课堂上扮演主要角色,其中道理并不仅仅是要让教师熟能生巧,更是因为这些看似简单的工具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能起到独到的作用。
利用传统数学教具进行板书讲授式教学有两大核心:一是教师的讲授,二是教师对黑板的利用。一堂数学课中二者参差前进,相辅相成。一方面板书是对教师讲授的印证和反映,另一方面教师的讲授是对板书的延伸和拓展。这种板书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发展中的教学,也是最能考验教师教学功底的教学模式。这种边发展,边引导,边灌输的教学模式恰恰符合了“为什么—会怎样—为什么”的数学探知前进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在教师板书的引导下很好地把握教师的教学思路,真正做到跟着教师走,在该停的地方停,在该想的地方想,最终实现知识点的领悟。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在恰当的时机点拨学生,做到对知识点的教学不超前﹑不落后,让学生始终学有所思﹑思有所得。
工具是来源于生活的创造性产物,并且反作用于生活。三角板、直尺、圆规等教具正是来自于最质朴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反映简单的数学规律。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利用这些工具的简单数学规律,还要利用它们构建更复杂的几何模型。在这个构建过程中充满了数学思考,学生得以由简到繁地一步步看清图形的构建,更好地领会数学信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好这些基本作图工具,能够对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带来帮助。
(二)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工具,现代化教学工具以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的视听结合,广阔的网络信息资源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利用好现代化教育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这样就能帮助突破传统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
现代化教学工具能帮助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传统教学对学生中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困扰教师的一大教学难点,仅靠黑板上的简图对学生理解问题的帮助不大。而几何软件引入教学后,学生对三维空间的感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在空间几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不具备足够的联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运用几何软件参与教学就能让学生直观看到三维图形,化抽象为具体。现代化教学工具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兴趣是学习数学的一大助力,要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的“真”与“美”,才能充分保持其对数学的求知欲。中学数学的学习往往围绕“解决例题”这个主题,传统教学只能靠课本和习题提供这些例题,而互联网与教学的结合就大大拓宽了教师所能触及的信息渠道。比如,在高中数学关于统计和概率的学习往往需要大量的实例数据,仅靠教师的讲述和枯燥的例题常常让学生无心学习,但通过互联网就能轻松获得庞大信息资源。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能力。一方面,现代化教学工具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印证数学现象的手段。另一方面,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方式,开阔了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数学,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释身边的事物﹑流行的现象﹑世界的变化。
(三)教学工具选择的基本原则
1.教学工具的选择要有针对性
对于同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方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在教学过程中对工具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同的教学工具各有千秋,只有选定合适的工具才能给教学带来更大的帮助。对于一些文字量较大的信息可以用幻灯片呈现,而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和重要公式的推理和结论仅仅靠幻灯片的浏览就略显不足了,最好在黑板显要位置做好板书。另外不同类型的章节模块往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工具。通常,一些几何讲授课使用一些多媒体工具及数学教学软件可以起很大的帮助作用。比如,初中数学中的旋转与对称这个章节就很适合用多媒体教学。但也不是每节几何课都非用多媒体和数学软件不可。比如,初中几何教学中讲授平行线这个章节让学生利用三角板,直尺作图体会同位角的作用加深印象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因此,对于工具的选取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要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东西下手,做到有的放矢。
2.教学工具的选择要有延续性
数学知识体系有明显的脉络,中学数学教学也是秩序井然。因此,在教学工具的选取上不能一味最求一时之便,要从整个知识体系出发做到瞻前顾后。在讲同一个章节的时候尽量选取相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工具,要避免频频切换教学工具让学生产生不必要的困惑。最好在做课件的时候能一次性做好多节课的准备,保持教学思路上的延续性。数学软件往往集合了许多功能,它们都是现成的教学工具。在使用数学教学软件辅助教学的时候,要充分顾虑到学生当前的知识掌握情况,明白学生处于什么水平,明确学生能想到什么程度,不要超前运用工具。
3.教学工具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数学是要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讲,就是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学到手。怎样让学生学进去呢?这是逼不来的,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也就学到什么程度。因此,中学数学教师要舍弃过多的主观设想,从学生的实际反馈中得出教学重点和方向,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认知角度上想问题。数学是一个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来的学科,学生在对数学的认知上同样遵循这个规律。学生在重要知识点和公式的学习上从无到有,在数学教学工具的使用上也是由浅及深。在发现问题的阶段就用能够反映该问题的数学教学工具,在提出问题阶段就尝试使用能够解决问题的工具,在解决问题后就要大胆地使用得出结论的工具。比如,高中数学中作图判断相邻很近的圆与直线不相切,可以先由直尺圆规的作图发现不能解决问题,再引入数学软件精密作图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4.教学工具的选择要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最终目的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运用数学的思考方式和方法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平时选择使用教学工具的时候也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要让学生多想数学问题,敢想数学问题。要让学生主动寻找能解决问题的数学工具,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教学工具的选取上不必追求完美,留有缺憾让学生去想去印证,甚至可以让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工具,这样培养的才是真正学数学、用数学的人才。
总之,中学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接轨是一个充满矛盾抉择的过程,在这个时期,既要有所坚持,又要有所革新,更要勇于尝试。我们在考量传统数学教学工具的作用的时候,也要思顾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两者的糅合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杨习超.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技能的教学[N].学知报,2010.
[2]刘小燕.谈谈怎样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J].学周刊,2011(2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教育;关系及应用价值;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229-03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国际间交流合作的加强,现代化教育逐渐朝着高科技化、国际化、精英化的教育模式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更趋向于出国留学或在国内接受国际化教育,却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必然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融入实际生活,一方面是对历朝历代人的智慧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开创新的文化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当代教育不仅传授和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进步思想以适应时代和发展的需要,还不容忽视对传统文化的鉴赏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晦涩难懂,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现今,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创新教学方式,迎合学生和时代需求,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具体的实际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凸显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文化教育课堂的趣味性,以实现凸显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和时代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历史检验和实践证明了的,是经得起时代考验的。自炎黄时代始,经过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我国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农耕文化基础上的[1],不仅包括各个地区的风俗习惯、节日习俗、生产生活经验等,还包括日常形成的一些生产工具、语言、文字、思想、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创造。如炎黄时期的生产工具,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望闻问切四诊法的使用,汉朝时期的儒学传播和发展以及地动仪的发明、《九章算术》的撰写与传播、唐朝时期的长安城,五代时期的各种建筑……简言之,传统文化的发展涉及农学、地理、数学、建筑、医药、思想、文学作品等各方面的内容。这些传统文化通过人的加工,外显为物质资料如农作工具、生活用品、手记、书籍著作等,内显为生产经验和思想,如春耕秋收、日出而坐、日落而息、尊老爱幼、首孝悌等。
由于传统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是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应当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产生的,因而在当代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并非都是优秀的、科学的、先进的,所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有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打开国门,开拓创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关系及价值
当代高等教育绝不仅仅是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高等院校发展、管理经验,而应是更多的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结合我国发展实际需要,在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打开国门,借鉴和学习西方。自京师大学堂建立以来,我国的近现代教育一直处于模仿甚至是照搬西方发展模式的状态之下,早在时期,林则徐、魏源就曾提出“开眼看世界”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传播救国思想,以奕为代表的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及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对西方资产阶级制度的学习,包括后来以后,无产阶级的思想的学习和传播等[2]。通过学习西方科技和思想文化,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与此同时,对于西方的发展经验,我们并没有结合本国国情和实际,甚至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我国诸多高等院校忙于学习西方的管理经验,开设一些具有浓厚西方色彩的课程,忽略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3]。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相应地,通过师生间的互动,通过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讲授、学习、研究,将赋予我国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和特点,使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当代教育教授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思想和传统科技方面的教育为我国的人文科学、自然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论语》、《孟子》、《中庸》等促进了学生的“尊师重道”、“不耻下问”等的求学学风,处世态度,这些都潜在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教育的发展不能脱离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时,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史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历朝历代人们智慧的结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入课堂,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这种价值一方面表现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另一方面,通过系统地学习,有利于提升自我文化素养,提高道德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琴棋书画”、《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等无论是思想还是各学科的技术知识融入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一方面诸如医学、建筑、数学等领域的知识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诸如《论语》、《孟子》、《诗经》等文学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而现代化的教育不仅强调知识的学习,更应讲求高尚道德素养的培养[4]。一个知识的巨人确是一个道德的侏儒,那么这个人不仅不会给社会带来财富还可能危害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样的粒子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罕见。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教育的价值实现途径
当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更加强调人的发展适应时展的需求[5]。中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基础,主要是为了开发人的智力,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技能,因而也只能成为义务教育[6]。中高等教育则是在中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但依旧是浅显的学习,而真正对知识的研究和真理的探索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开始专业化、系统化、更加深化。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化的表达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因而需要专门地系统地研究和探究,尤其是在用词用句上,以及在一些物品的考定上。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地忽视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文化晦涩难懂,文言著作居多,很多材料资料残缺;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耐性不够。此外,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灵活性。再者,政府以及教育部门也应当采取相应措施福利学校、学生、教师、社会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一)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课堂通常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极少设置课堂讨论环节和教师解疑环节,因而学生极少有机会参与课堂互动。现代化的教学更加强调借助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网络系统,通过视频播放、情景模拟、师生互动等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减少了教师讲授时间,但教学的知识量并没有减少,学生任务反而有增无减,因为在课堂上互动环节的设置使得学生必须在课下做课题工作,搜集材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或驳斥其它人的观点意见。另外,情景模拟,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另一方面也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尤其是对细节的掌握上。如对于林黛玉进贾府的文学选段的讲解中,如果让学生在线演绎整个过程,可以考察学生对贾府结构的构造,也考验学生对传统礼仪的熟悉程度。通过实践演示加深学生印象,进而勾起学生对作者语言及写作技巧的分析,领悟文学作品的真谛。
(二)政府及其相关教育部门应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规划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门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进和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还带动了文化经济的发展,如旅游业、古董收藏、历史遗产保护等。产业的开发必然免不了文物的破坏和倒卖,对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整体利益出发,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拟定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方案和发展规划,在对传统文化遗迹进行开发时,也应采取保护政策。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学校与文化地或文化场所的合作与联合,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走访、考究历史文化遗迹,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验证自身的猜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为文物保留地输出专门人才。所以,传统文化发展规划的制定应坚持几个原则:适应和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即规划一定具有战略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快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文化创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传统文化的传承绝不仅仅是对原有的继承,还应包含文化的创新,原有的文化反映的是文化所处时代的特征,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发展应有新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所以说,文化的发展必然是一个民族不断演进的民族史。可行性。发展规划必须是切实可行的,密切联系实际的。
(三)学校应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课程一般为校选课,学生虽然有选课的自由,但学校的学分制管理模式并没有实现学生在选课方面的绝对自由。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四年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几乎填满了整个学校给予的最高学分限制,亦或者学生不想上多余的课程来增加自己的课业负担,因而绝大多数专业学生很少或没有机会进行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学校作为教育的管理实施部门,应对学生的学分设置和课程体系做出适当的修改,保证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机会接触专业的、系统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课程。
文化的演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真实写照[7]。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不同于美国文化,首先,从进程上看,我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积淀;再者,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不同,我国经历了原始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因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最后,我国现代化教育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主要体现在文化课程设置上,在大学,传统文化课一般多作为校级选修课进行教授,学生有选择自。因而,我国传统文化在教育过程中应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着手,辅之政府及教育部门的辅助、指导,同时,社会媒体、各界人士应主动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把传统文化的学习扩张至整个社会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朱萌.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11):17-18.
〔2〕李国强.传统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现代化[J].理工高教研究,2009,04(02):34-35.
〔3〕曹南燕,徐伟.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理论月刊,2009,10(10):85-86.
〔4〕胡琳,邹林军.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调查研究[J].内江科技,2010,05(05):47-48.
〔5〕杨瑞森.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四题――学习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12):47-48.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作为儒学的缔造者,教育家孔子对教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孔子在教育自己的学生的时候,常常教导他们要“立志有恒”。立下一个长久的志向,这是一个人奋斗的基本目标,一个潜在的动力。在《论语?先进》中,孔子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志向,并一一点评,最后引出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通过与学生无拘无束的谈话,把学生往仁道方向去引导。孔子认为,立志是在教导学生的首要任务。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无善道”,对仁德和理想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的思想,是孔子一生的主题。
孔子还时常的教导学生“内省不疚”,其中心目的就是为了教导学生让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做到问心无愧。同时,孔子在教导学生时,因材施教的理念也是值得现代教育好好提倡的。颜渊好学,孔子给予的多是鼓励;子路好勇,孔子给予的多是批评;冉有好商,孔子给予的多是提议。孔子也曾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子和百姓一般都没有什么文化,对待他们要给予特殊的教育,使他们开化,不能遗弃。对待不同的人,要给予不同的教育开导方式,这样才能实现天下大同。
我国现在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孔子仁德的教育理念传承下去,教导世人立恒志,树立一个长久的奋斗目标;对待世间万物都抱着一颗仁爱之心;对待自己的言行能够给予时时的自省,问心无愧;教育工作者对于自己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其都能像仁德方向发展,那么和谐社会将不是一句口号,孔子口中的大同社会将在今朝。
二、孟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孟子不像孔子,他更像是一位政治家。但作为亚圣的孟子,在教育理念上也给予现代教育一些启迪。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孔子仁爱的思想具体化,通俗化,为世人所了解。如果世人都抱有一个仁爱之心,那么世间的种种纷争也就可以避免了。同时,在道德礼法上,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原则。现如今,由于教育的种种弊端,人们对于曾经的道德礼法模糊了,也就出现了社会上的种种道德问题,伦理问题,悲剧也就随之上演。所以说,对于古代的三纲五常,我们不予评论,但孟子提出的伦理道德原则,还是要给予肯定和重视的。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礼节是教育的一大课题。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就有了可靠保证。片面的追求学业的成绩,是当今教育的弊端。升学率只是对于学校重要,但对于作为学校培养对象的学生,道德教育更为重要。我们不能说,让被培养教育的学生日后能做出什么突出成绩来,至少要教导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无害的人。所以,孟子提出的伦理道德原则,是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
孔孟的理想都是恢复周礼,而且为恢复周礼而奔走一生。但在哪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是没有一个国君去听他们的谆谆教诲的。直到一千四百年后,南宋朱熹的出现,重拾孔孟之道。
三、朱熹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朱熹认为,“主敬”是一个人道德培养的一个方面。这是源于其师程颐的主敬思想。“内无妄思,外无妄动”,一个人的道德态度应该是谨慎小心,严肃,不放肆,始终一贯的,也就是常说的“存天理而去人欲”,保存必要的食宿条件,去掉不必要的奢华糜烂;保留必要的道德伦理,去除不必要的骄奢逸。现如今,在这个物欲横飞的社会,人们的价值取向与以前有了不同,人们追求一种奢华糜烂的生活,所以说,在从事日常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价值取向教育也是必要的一课。在道德上,严肃,谨慎,不放肆,是必要的。应该可以说是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重点。
至于涵养愈熟,则省察愈精矣。朱熹在对自己学生言传身教的时候,特别注意要求学生对人欲之私意在“将发之际”和“己发之后”进行反省和检察。“日三省吾身”,随时清醒、谨慎从事,把违反天理的言行压抑掉,而且更要抑制这种思想在他们头脑中任何的萌芽。
最后,朱熹在教育学生之时,也是教导学生“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而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书本知识,不必死记硬背,做到熟读知晓就可以了,书中的文字不重要,重要的是书中所教授的道理;义理不必专研的精深,凡事多想想,前后思量好了精深的义理也就心领神会了。唯有立志这一件事,没有什么可以偷巧的。立志是一个人发展的前提条件,这是一个人处世立命的根本。这也是孔子立恒志的延伸与细说。
关键词 《弟子规》 传统文化 现代教育
《弟子规》是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并称的著名传统蒙学教材,针对儿童行为规范,实践性很强,全部是需要身体力行的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的变迁,其中有些内容与现实无法结合,甚至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这就需要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时,在精华与糟粕、古训与变通之间进行合理取舍了。但不管怎样,通过近几年的《弟子规》教学,笔者还是深切地感受到,在现今的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着非凡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感悟,解决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就明白了为什么要重拾传统文化教育,也就能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之于现代教育的意义了。
一、《弟子规》学习,谁要学,为什么要学
这是一个解决学习主体的问题。从《弟子规》的教学内容来看,答案应该是非常明确的,所谓蒙学,即是对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古代,儿童“开蒙”、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岁左右。而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是:许多身为孩子父母的人,上对父母、长辈做不到孝;对兄弟姊妹做不到关怀爱护;自己的日常行为也很难恪守谨言慎行;与人相处、交往缺乏最起码的诚信;为一些诸如“老人摔倒要不要主动搀扶救助?”“路遇乞讨该不该施舍?”“大学生救一个耄耋老人而牺牲值不值?”等等不是问题的问题而争论不休;为了名利不择手段,剽窃研究成果、论文抄袭、师徒反目――如此又如何教给孩子“泛爱众,而亲仁”的道理?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其他一切教育无可替代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形成。
《弟子规》的教学内容从七个方面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第一部分讲的就是“孝”。孝为古八德(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之首,可见“孝”在中华传统道德中的地位。“孝”字最早出现在殷商甲骨卜辞之中,《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1]“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2]都反映了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易经》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宋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3]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魏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4]古圣先贤孔子教育弟子:“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今天学习《弟子规》,其意义并非只在启蒙教育,成长过程中的教育缺失,无论群体、个体都必须补上。重拾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是时展、民族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要求。20世纪最知名的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只有两个方法:其中一个就是中国的儒家思想。所以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5]
二、从《弟子规》看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大教育观
《弟子规》作为传统的蒙学教材,其在内容体例编排上教育的重心非常明确,即七个部分的内容:“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活动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可耕种土地的制约,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稳定程度决定了社会的稳定程度。所以,决定家庭和睦稳定的“孝”和“悌”,就成了最为重要的做人准则,被放在了第一和第二部分。第三和第四部分的谨和信,其中谨多体现为个人处世的态度,即做人做事要谨慎、低调、收敛,不张扬、不冒失;信则侧重于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言过其实、不言行不一、不轻易许诺。如果单从个体层面来看,谨和信最贴近自身,应该放在最前面;但是,从社会层面来看,谨和信必须放在孝和悌之后,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所特有的约定和“公理”。第五部分讲爱众,是从纯意识层面来认识的,既没有明确的对象,也不纯粹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特有的主张,就如文中所说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从治理国家社会的角度看,善良友爱的行为思想深入人心的越多,社会的稳定程度就越高,文明的程度也就越高。从人性本质看,“人之初,性本善”,对善的向往和对爱的需求,决定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人类的本性是不会变化的。第六部分是亲仁,“仁”是儒家思想的一个特有概念,春秋以前就有,孔子继承并且发展了“仁”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涵盖了小到个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其属于做事层面的学习修养,因此放在了其他五个方面之后。最后一个部分,“有余力,则学文”,这里所说的“文”,其内涵是多元的,读书识字是学文,再进一步能写出好文章也是学文,“文”和“道”相互对应,对文学、哲理、科学、社会等构成的更深层次的探讨,同样可以说是学文。这里,我们不妨对《弟子规》七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做一个梳理规整,如果说“孝”和“悌”是教育弟子如何对待长辈、兄弟的话,那么“谨”、“信”就是针对自身而言;“爱众”是信仰、理念、生活态度;“亲仁”则是道德境界。前六个部分归为“如何做人”。那么,“学文”就应当是一个人立于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所应具备的做事技能技巧了。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必须具备这两个大的层面的最基本的条件,缺一不可。这两个层面也是有先后之分的,首先是做人,做不好人,掌握再多的知识及做事技能技巧也是无用的,或者说对社会起到反面作用;但是,只有孝心、爱心、诚心也远远不够,没有服务社会的能力,一切都是形而上学的空谈,也只会变成社会的包袱。这就是《弟子规》及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大教育观。
三、传统文化之于当代教育的意义
通过对我们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观察,作为一名教师,笔者以个人对时下教育的了解,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重知识教育轻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的时代,个人能力的培养及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好像就只有读书应试一条路可走,而且书本知识的学习、考试分数、最后的大学层次及学历高度也成为了衡定一个人能力大小的唯一标准。于是,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今天,从学前班开始,孩子们就开始了各式各样的知识学习,书包越换越大,各种学习班、补习班、提高班等越来越多,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孩子没有了童年,家长不得不扛起近乎超出自己能力的各种学习费用,结果是:孩子越来越厌学,除了学习,不知自己还能干什么,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也不具备。一些孩子有幸最后考取理想学府,一下子如完成了人生的整个任务,卸去了沉重的应考负担,飘飘然过后,很快陷入迷茫境地而不知所为。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2.重学历教育轻品德教育
许多学校的校训都把德放在首位,诸如:“立德”、“厚德”、“明德”、“德智体”、“德才”等等,这些写在校训里的德,如何能有效地渗透于学校的教育之中,这是最根本的问题。从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层次的学校教育中,品德教育不容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试教育分数说了算,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说了算,职业教育技能说了算。获得了高学历,掌握了高技术技能,但不懂得感恩,不愿意奉献,斤斤计较,自私自利,这是教育的最大缺失。“人不仅创造财富,还要为人处事,而且在为真、善、美的服务之中看到自己的创造能力的意义。需要教人们学习的正是这些东西。”[6]诚然,品德教育很难量化也很难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教育如若偏离了本位,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在追求经济发展、物质利益最大化、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的今天,品德被边缘化,许多人的精神没有了归宿、灵魂没有了家园,更可怕的是没有信仰的人一旦失去了自制能力,其行为就没有了约束,就会为所欲为,为非作歹。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幸福感却越来越少的原因所在。
3.重学校教育轻家庭教育
一提到教育,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学校。诚然,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和重要园地,但并不能把教育等同于学校。其实在一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都担负着不同的教育任务,扮演着不同的教育角色。其中,家庭承担着一个人终生教育的重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俗语有:养儿不教父之过,养女不教母之错;身教胜于言教;等。家庭虽然担负着一个人一生的教育,但在一个人成长的不同时期,家庭教育的内涵、任务及作用也不尽相同。家庭教育的最主要时期应该是一个人的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做人做事的规矩,家庭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奠定一个人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基础。有资料表明,一个人的成长有两个关键期,第一个关键期在3岁前后,3岁前后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期;第二个关键期在13岁前后,13岁前后是一个人身体发育和独立生活的关键期。家长如果搞好了“成长的关键期”的教育,以后的教育就会一路顺畅;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患无穷。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举足轻重。
基于现代教育的几个特点,我们再对照一下《弟子规》的教育内容不难发现,现代教育的缺失在《弟子规》的前六部分内容里得到了全面细致的体现,如果我们把《弟子规》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大教育观与现代教育进行科学的融合,我们现代教育的现状将会有很大的转变。
(1)改变认知,树立大教育观。把传统文化的大教育观融入现代教育,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改变以往对教育认知的偏差,树立大教育观,真正领会教育的本质,使“教育者”真正明白要教什么?怎么教?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结果?什么样的结果才是成功的“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实现教育的意义。
(2)回归教育本位,淡化教育的功利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育人是百年大计。我们当下的教育功利色彩太过浓厚,以至于遮盖了教育的本真。作为育人的系统工程,要循序渐进,要遵循人的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要环环紧扣,方方面面都得到位,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运转和最后的结果。急功近利是教育之大忌,我们只要细心留意一下当今教育的一些现象,就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些在老师、家长眼里的“好学生”、“好孩子”,面对无休止的书本学习、考试、分数排名等等,渐渐变成了现代版的“伤仲永”;更有甚者,一些孩子在分数、竞争等压力面前选择了放弃生命。这些虽都是个别现象,但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只有淡化教育的功利性,遵循教育规律,先教做人,再教做事,循循善诱,才能达到教育之目的。
(3)继往开来,薪火相传。在现代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文化本身传承性的要求,也是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使它更显博大精深,这也是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所无法期冀的。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我们不但要继承,更要发扬广大,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既是为往世继绝学,更是为未来开太平,功德无量,利国利民。
参考资料
[1] 《诗经・小雅・蓼莪》.
[2] 《孝经・圣治章》.
[3] 陶清澈编著.《名门家训》第十编《司马光家训》[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
[4] 唐・魏徵.魏郑公文集・谏太宗十思疏.
[5] [英]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
【关键词】现代室内设计;传统文化;交融方式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92-0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也逐渐偏向于西方文化,对西方设计理念的运用较为频繁。这种发展形式虽然能够实现现代室内设计的国际化发展,但是却忽略了本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难以实现我国室内设计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宣传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1]因此,新时期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将现代室内设计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现代室内设计的长远发展。
一、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从儒家思想来看。儒家思想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思想,其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文思想,对于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儒家思想倡导天人合一,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能够重视自然环境和室内空间设计的协调统一。[2]又如,儒家思想主张“中庸”之道,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能够做到“恰到好处”。第二,从道家思想来看。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主张对自然环境的重视,重视室内设计中的虚实结合、泳步岷稀5谌,从佛教思想来看。佛教是我国的传统,佛教思想中的内容对于现代室内设计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3]例如,佛教的审美观念是以简约为美,这一点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具有重要体现。佛教包含的禅意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能够营造简朴、幽远的意境,这也是许多设计人员所追求的设计理想。
二、现代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交融方式
(一)文化符号的交融。现代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交融首先表现在文化符号方面。传统文化中具有较多的文化符号,如我国中的各种符号,各民族、各时代的重要图腾象征,以及其他重要的图像等。这些符号元素代表着我国的传统文化,而将这些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中,可以有效提升设计的内涵,增强现代室内设计的历史厚重感。[4]文化元素的交融和应用可以采用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直接采用具有我国传统文化意义的元素,将其全部或者部分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中,或者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力量对这些元素进行简单加工和调整,使现代室内设计既能够突出文化特色,又能够具有现代化特征。第二种是对于传统的文化元素进行重组,实现传统艺术的创新,给人们带来新的视觉享受。当然,这两种形式的核心要点均在于,既要融合我国传统文化,又要重视功能性和形象的统一,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
(二)风格神韵的交融。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还体现在风格设计上,设计人员在进行室内风格设计过程中,应该要参考我国传统文化的神韵。“意境美”一直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园林艺术、建筑艺术还是书法、绘画艺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一直强调幽远、淡雅、宁静等意境的营造。[5]而从现代室内设计来看,要达到这种意境,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必须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通过框、显、遮、借等设计方法,合理规划现代室内设计的空间设计,重视虚实结合、意境和功能结合,实现现代室内设计功能性和意境美的统一。
(三)文化思想的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涵还包括对称的美感、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些思想观念都是现代室内设计中可以借鉴的部分。例如,设计人员在进行现代室内设计时,可以重视空间布局上的对称性,采用对称格局进行设计。此外,设计人员在实际的室内设计中,还需要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既保证现代室内设计的合理性,满足客户的设计功能要求,又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升生态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道家思想中强调的对自然的尊崇,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及佛教倡导的文化意境,这些对于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要求我国设计人员在进行现代室内设计时,能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将传统文化的思维、神韵以及符号等运用于具体的设计中,实现现代室内设计功能性和文化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邢艳春.传统美学与现代室内设计思维的碰撞与交融[J].中国市场,2014,(24):101-102.
[2]李永慧.中国传统装饰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东方公馆酒店设计为例[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08-110.
[3]张译丹,杨豪中.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 美术大观,2012,(01):114.
关键词:母语教育;功利化;经典文化
当今社会,不同国度、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的冲突导致了价值观念的混乱,种种价值观的冲突不仅导致许多传统思想、传统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同时也使社会环境、教育环境与人的心理环境失去平衡,这给教育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造成消极影响。
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文化价值观教育是引导青少年用正确的文化价值标准来看待文化现象,学会选择正确的信仰,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懂得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学会在生命旅程中体现作为一位现代人真正价值的教育。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紧迫性与操作性,成为当今多元化社会里教育领域值得深入探讨的论题。
一、问题:当前母语文化价值观教育现状之透视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生命基质,处在多元语境下的母语教育,不仅担负着文化传承与创造的作用,还承担着培养具有本民族行为方式和独立思想精神的人的责任。母语教育在文化传承、培育具有独立思想精神的人的方面之作用及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黄曼君教授指出“现在的母语教学面临的问题,首先是如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共生、互补交融的文化格局。” 所以探讨母语教育进行文化价值观培养的问题具有很高的价值。
母语教育“听、说、读、写”的四个环节,阅读的比重最大、地位最为突出。个性、人格、价值取向,这些人性的因素,也与阅读的关系尤为密切。然而在多元文化互相渗透的今天,青少年的阅读活动已发生了显著变化:由文本转向超文本、由现实生活转向虚拟情境,呈现平庸化、直观化、市场化、功利化特征,如此的阅读活动倾向对中学生文化价值取向的形成造成了不良影响。
1.功利性与世俗化之共生现象
青少年思想观念受到当代文化环境的深度影响,产生传统心理与现代心理的急剧冲突。其文化价值观呈现出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选择阅读作品时,以是否接近他们的生活、情感和心理作为评判阅读作品的依据,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价值观的形成,进而使之呈现出世俗化倾向,其具体表现为现实性、世俗化、拒绝崇高的态度。
2.现实交往的冷漠与追星崇拜的狂热之反差
调查发现,网络文化正广泛影响着这一代人,其传播成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冲突的主要诱因。网络极易导致网络交往的热衷化和现实交往的冷漠化。与现实交往的冷漠相对应的是中学生狂热的追星行为。成长网对1200名中小学教师、家长、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初步建立阶段,都不太稳定,“追星”行为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使他们迷失在虚幻世界与流行文化之中。
面对学生狂热的追星行为、功利性与世俗化共生的文化价值观,教师的指导作用该如何体现?面对汹涌生猛的大众文化阅读所带来的功利性文化价值观,我们不能只在川上叹息,而应该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寻找到解决之方。
香港学者郑楚雄提出当前香港“母语水平低落,归根究底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水平问题。”大陆的母语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课堂乃是我们文化中较广泛的社会问题相互作用的结晶点”,无论我们选择什么角度评析当前教育,评价当前母语教学,归根到底都体现了对人的关爱,都表明了对文明人塑造的忧思。以一种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来审视当前的教育,从人文主义的视野观照和反思母语教学,力主用人文精神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使之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这是新世纪教育理论发展的基本走向。
二、建构:当代母语教育文化价值观的传统寻根
美国人类学家怀特(L.A.White)指出,一部文明史就是通过文化方式支配自然力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尤其是文学阅读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阅读的目的,可以提升人、塑造人、净化人的心灵。顾晓鸣等一批社会学者倡导“阅读文化论”,认为阅读文化的核心是时代精神。我们可以说,阅读是语言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文化的继承,更是文化的再创造。
读书的人是正在成长的学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情感的氛围、艺术的环境中,无论是思想教育的目的,还是掌握工具的目的都更易于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读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读书活动能透过作品观照作品感受文化的浸染、最终达到内在生命本质的升华之目的。
我们通过阅读指导开展母语文化价值观教育首先要关注在多元文化冲突时代,如何处理经典文化与大众文化、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引导青少年用正确的文化价值标准来看待文化现象,看待自己的生活、学会选择正确的信仰,懂得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学会在生命旅程中寻找到作为一位现代人的真正价值。
1.于大众文化浸染中观照经典文化
何为经典?经典是指被时间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品。经典文化包含着人类长期思考积淀下的文化精髓,如深刻的人文关怀、理想的审美追求、圣洁的道德规范、丰富的生命体验、积极的人生蓄积等。由于功利化的过分浸染,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丧失精神力量的支撑,世俗行为的丑陋,势必折射出精神世界的虚无和颓废。作为人文精神载体的经典,正是我们当下社会所迫切需要的精神食粮。
从目前的母语教学价值取向来看,存在着这一矛盾:一方面,学生时刻受到大众文化的浸染,其影响渗透于他们的言行举止、改变着他们价值取向,学生对它的态度是“我选择,我喜欢”;而另一方面,传统的课程文化观(如教材文化)集中反映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的文化取向(还有少量的民间文化),课程活动也基本拒绝了大众文化的参与。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关键在于教师。这需要教师在文学阅读指导中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在阅读指导中对大众文化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美学规范,让学生学会选择积极健康的阅读作品,进而使学生在优秀作品的选择中提高辨析力,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
在阅读指导中,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经典文化中的内在精神,以真、善、美的境界陶冶净化人的灵魂,以精神的自由超越物欲的满足,达到人格精神的高扬之目的。不仅使学生在阅读经典中具有人文理想的关怀,还形成超越其商品性的人文精神终极价值尺度。另一方面,在面对大众文化时,阅读指导应具有一种开放的品格,对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具有兼容的胸襟,不墨守成规而勇于更新。
2.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与批判精神的养成
中华文化经数千年至今日,襟三江而带五湖,挟百川而归大海,形成伟大的中华文化的主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崇尚道德理性、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关注社会群体的人文精神,其基本内容是‘天人合一’精神、重生命活力与合作意识的积极人生观”。传统文化对人格独立精神也十分推崇,这些是我们教育能够加以运用的优良传统文化精神。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对当前教育实际产生的影响存在正反两方面。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某些因素对教育现实确实产生了消极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阅读指导中提升学生阅读的文化信仰,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观,主要依赖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所受到的熏陶感染与潜移默化,这是由母语课程的特点决定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同时还让学生将自己读书的感受写下来。在读与写中将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吸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是培养文化理解力、培养学生正确文化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有学者认为,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是个人幸福生活的基础。我们通过阅读指导开展正确的母语文化价值观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用正确的文化价值标准来看待文化现象,不仅让他们获得一种情感的体验,更促使他们以理性的思维方式对社会、对人生进行重新审视与评判,进而促进他们文化信仰的提升,从而为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的现代人开拓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卢文荟.语文教育要适应文化多元的新时代:黄曼君教授访谈录.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4.
[2]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93.
[3]L.A.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许莉,女,广东梅县人,副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2012年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编号:11114)
注:2013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西高校教师职业核心能力体系的建构与提升策略研究(编号:2013C101)
一、分化:社会学与政治学角度的背景考察
所谓分化,是指特定社会内部具有社会意义的各种活动、功能、权力是否分离,并由不同的角色所行使。 在现代化理论看来,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系统形态之重要不同便在于结构分化和功能专门化的程度有异。社会学意义上的传统社会内部分化程度较低,不存在众多个人或组织角色,且为数不多的角色之间并无功能的多样分化,功能行使单一化、专门化是普遍情形。弗兰克?萨顿指出,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其特征在于地方群体稳定化、流动空间有限化、职业分化比较简单以及低差异的“泛能化”。 相反,现代社会内部分化极大,存在众多个体角色和组织角色,且每一角色往往行使一种功能甚至发挥多种功能。其中,家庭或其它具有扩散作用的初级群体被有意识组织起来,为大量具备专门功能的次级“协会”所取代或补充,所以,正如斯梅尔塞所言,现代社会就是原来固定的裙带关系的等级系统因地理和社会的流动趋向而改变,出现大量功能专门化、自主性强单位的社会。 社会发展过程如同著名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塔尔科特?帕森斯所言,就是结构的进步性分化和功能专门化的过程。
政治学家眼中的现代化图景有所不同。他们主要是从政治结构的分化和政治参与的扩大来解释现代化。美国学者阿尔蒙德曾经提出政治现代化的三项标准:结构的分化、系统的自主性和文化的世俗化 .同样,鲁斯托和华尔在研究日本与土耳其的政治现代化问题时也提出了更加深入与全面的现代化政体标准,其中政府机构的高度分殊化和功能特定化是现代型政体的首要标准。当然,在政治现代化研究方面颇具权威的亨廷顿教授不能不提,他为政治现代化确立了三条极为分明的标准—权力的理性化、政治功能的分化、政治参与的广泛化。由此可见,传统政治与现代政治的重要差异在于政治角色与政治功能的分化程度。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缺乏分化,政治角色比较单一,政治功能没有多大分化且由单一主体(角色)一体行使。正如亨廷顿所发现的,在欧洲中世纪和都铎时代,政府职能没有高度分化,一个机构常常行使各种职能,而一项职能又常常由几个机构承担。诸如都铎时代的英国政府便是一个融合各种权力、职能的政府。 与此相反,现代社会则是政治体系高度分化,政治角色众多,政治功能多样化且同一角色专门行使独特功能甚至多种功能的社会。阿尔蒙德发现,现代政治体系一般都有利益集团、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府官员和法院六种政治结构。
毋庸置疑,社会学家与政治学家释读的现代化图景颇有差异,但其一致之处也非常突出:结构的分化与功能的专门化。现代社会与现代政府的重要方面即是社会结构中各种角色(包括个体角色与组织角色)高度分化与各自功能专一化,国家机器及其功能作为整体也相应高度分化,机构数量众多且功能各异。而传统社会中则缺乏结构的分化或分化相当有限,传统国家也不具备高度分殊化的政治结构,功能呈弥散状,权力行使主体单一,或者主体虽多样化,但其功能并未分化,主体之间权力仅有大小之分,而无性质不同。
以结构分化和功能的专门化程度为标尺来区分社会与国家的作法和理论范式同样可以用于阐释传统型与现代型法院制度。因为任何法院制度都是特定社会政治制度之有机组成部分,其功能的分化与角色的形成不可能不受制于一定的宏观背景,或者说本身就是政治结构分化的一个方面。审判职能是否分化以及行使这种职能的角色是否分离,同样构成传统型法院制度与现代型法院制度的分界点。
二、制度理念与型构样式:分化状况之比较
具体而言,两种类型法院制度之差异可从以下方面把握。
(一)制度理念。现代社会塑造政治制度包括法院制度的基本理念不同于传统社会。这首先表现在是否根据业务性质把国家活动加以类型划分。对此,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观念不同。在现代社会,主流观念认为可以业务性质的不同,把政府职能划分为立法、行政与司法三种,这里职能即使并未实际上分割给不同的政府机构行使,仍在所有政府管理的情况下都需要履行,在英国宪法学家M?J?C?维尔看来,这可说是一个社会学的真理或“规律”。 当然,这种认识是建立在首肯不同种类国家活动的独特性基础之上。换言之,立法活动、行政活动和司法活动在内容、形式和方法方面客观上彼此不同,是制度建构者与反思者将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划分为三种形式的客观依据。众所周知,孟德斯鸠对此的贡献可谓决定性的,正是他首次将管理者惩罚犯罪或解决个人纠纷的权力,称为“裁判权”,并将之与立法,行政机关并称。认为存在颁布法律的权力,执行这种公共决定的权力以及审判个人性案件的权力。 因此,主张国家活动客观上依据业务性质加以分类是现代社会制度建构、维持的重要理念。
反观传统社会,国家职能客观上可以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职能的观念和学说基本上没有形成。据M?J?C?维尔考证,这种三分法式理念诞生并发展于英国内战和共和政体的特殊背景之下。其中,洛克和孟德斯鸠的见解虽不能说是三分式理念的渊源,但作用确实不小。在传统社会中,绝对论是一种主要的政治理念。持绝对论说的理论家们认为,必须有一个单一的、无所不能的权力来源。 国家权力的整体性、不可分性构成传统政制运用者与推进者的牢固观念,这在传统专制国家中体现得更为鲜明。对此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曾作过大力论证。
当然,传统社会中并非不存在任何关于权力划分的理论思考。实际上,从多角度探讨国家权力划分的尝试持续不断。早在古希腊时候,亚里斯多德从思辨方面考察国家活动,并提出与现代型法院制度产生前提有所类似之观念。亚氏将政治科学一分为二;立法科学一立法者之事,以及政治学或政策一行动和深思的问题。他又将第二部分再次一分为二;深思科学和司法科学。据此,他分辩出每一政体部具备三种要素:深思性要素、管理性要素和司法性要素。以后在十四世纪,马西利乌斯又区分为立法职能与执行职能。其实,他所谓的“执行”职能,用维尔的话说:“从根本上是指是我们可以描述为司法的职能。由统治者率领的法院的职能,即将法律付诸实施。” 因此,传统社会中同样存在着沿国家职能三分法式路径相同或相近之方向思考国家职能分割,并得出有类似结论之理论。不仅如此,在确立三分式职能划分理念之前,还存在另一种观点, 这种观点采用更为实际的关于政府活动多样性的观点,将国家活动根据“主权的特征”分为六至七个范畴如控制铸币、规定度量衡等等。
其次,这体现在对国家活动划分必要性的判断上。国家职能三分法在很大程度与现代社会所盛行的一种政治学说-分权学说相关联或者干脆说就是其有机组成部分。权力分立学说之基本出发点-建立和维护政治自由,是将权力划分的客观可能变为现实必要的重要理由。因为从维护消极式自由的角度出发,防止政府侵蚀个人自由非常重要。其中,最好方式之一即在政府内进行权力划分,防止权力集中于一群人手中。当然,认同国家职能划分必要性的理由不止于此。正如M?J?C?维尔在谈到英国时所说,政府体系内三个部门的成长部分反映了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需要,部分反映了这样一种要求,即不同的价值应体现在不同机构的程序中,体现在代表了不同利益的分立部门中。 同样,亨廷顿在分析欧洲历史上职能分化和职能日趋专门化的政府机构和不断增多的原因时也指出,这些变化正是适应日趋复杂的社会和人们对政府日益增多的要求而出现的。 这里特别要指出,在三分式理念中,将司法职能与司法部门提升至可与行政立法职能和部门相分离,至少可以与行政部门并驾齐驱,且还可能有限抗衡了立法的原因可能更主要还在于后文还要提及的现代型法院所具备的权力制约功能,否则,这种职能虽然可以分离,但是否提升至与行政立法并驾齐驱的地位还值得探讨。
相反,传统社会则没有国家职能应当分离的普遍观念。在绝对主义国家之中,权力集体中于最高统治者的观念与作法无论在东方国家还是传统西方社会中都相当鲜明。即便在奉行古典民主制的社会如古雅典与古罗马,虽然政治参与面相对扩大,公共权威组织并不单一,权力有所分离,但职能并未分化。明确从职能角度划分三种类型的观念与情况并未出现。当然,这不排斥对权力进行等级划分的观念及相应作法。马克斯?韦伯指出,世袭或封建的统治也可能受到等级特权的限制,特别是受到等级的权力分割的限制。欧洲中世纪国家如封建制下的法国便属此类。但权力划分中将一种流一的权力在不同主体间加以分配。但正如马克斯?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所说的,依据业务性质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予以分割,完全是现代的概念与作法。 再次,这反映到如何建构与改进司法职能的分化样式方面。在现代社会中,司法职能分化的要旨在于,机构与职能的双重分离。一方面,得区分与设置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政府机构;另一方面,在区分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国家职能的基础上,应将三种职能分别授予三种机构行使。经典的分化样式是严格实行双重分离,但由于种种因素之考虑,纯粹的分离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有必要适用相对分离模式即将三种职能主要赋予三个对应部分,但并不强求垄断式分离,而是有条件允许某一特定部门行使一定的非对应职能。如行政机构可以解决某些纠纷,也可经立法机关授权或允许而制订普遍性法律文件,司法机关亦可在解决纠纷中有条件地审查否认有关的法律规范。正如维尔所说,职能部分分立是一个重要的现代思想观念。 显然,在缺乏国家职能三分法的传统社会中,上述观念完全没有立足之地。
(二)法院型构样式。在不同的制度理念指引或影响下,法院制度的型构样式当然有异。
1.法院工作目标的专一性不同。专一性意指法院以解决纠纷为专责,审判成为法院根本甚至唯一任务,现代型法院是专一性相当强的法院,而传统型法院则在整体上很难以专一性衡量,其职责、目标往往多元化。具专一性的现代型法院既有设置的目标专一性,即从社会角度看,是由制度设计者或权威运用者以解决纠纷为直接目的而设立或承认的;也有内容的专一性,即以案件为工作对象加以处理成为法院日常工作。对此,无论是法学家还是法律规范都予以认同。罗杰?科特威尔指出:“认为法院的主要功能是处理诉讼,几乎是普遍的观点”。 现代各国之立法与实务操作普遍以处理纠纷为法院的主要职责。根据美国联邦宪法第三条规定,只有实际存在的争端才可能成为法院关注对象,而这种争端要引发司法程序,得到司法处理还必须需服从一系列条件,包括诉讼资格、诉讼时机和诉讼问题等在内。
与现代型法院不同,传统社会中承担纠纷解决任务的机构或人员并不仅仅解决纠纷。通常它还要行使其它国家职能,如财政征收职能、警察职能等等。以行使纠纷解决功能为唯一任务的政治角色几乎不存在,甚至以纠纷解决为唯一主要功能的政治角色也难以见到。大多数介入纠纷处理过程中的国家机构或公共权威主要都同时行使着多种职能。因此,一个机构即或称之为法院,但它却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专业与专职法院。美国学者伯尔曼在探讨中世纪欧洲的庄园法时写道:“在一个庄园内部,像在西方法律传统形成时期的西方其它政治单位内部一样,正式的管理是与裁判权紧密联系的;即立化与行政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与司法活动混在一起的,并为一个称为法院的机构主持。使用‘法院’一词而不是‘立法机构’或‘行政机构’等词语称谓这个机构,并不表明没有把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作为重要的政府管理的职能。”因此,“12世纪与20世纪的政府概念之间的区别不在于那时缺少而现在存在立法和行政的职能,而首先在于那时这些职能混合在一起而现在它们已经彼此分离,其次在于那时的立法和行政机构包含在审判机构之中”。 归根结底,这种状况很大程上是国家职能一体化的自然表现
需要指出,现代型法院并非纯粹的专一性法院。在不影响法院基本功能发挥的前提下,它往往还行使着其它一些功能。这主要是处理非讼案件,即没有争议的事务,如契约登记、检验遗嘱或认定死亡等等。 在弗里德曼看来,这表明法律机构起着日常工作或记录职能。 当然,这些功能的存在并不表明现代法院专一性的丧失,实际上,它仅仅是法院的次要工作,并非法院关注之中心。它与传统型法院功能难分主次的状况完全不同。而之所以行使这些功能,也许还可以循着传统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作用繁杂性在现代社会中遗传的假设加以探讨求证。
2.对纠纷解决的独占性不同。在现代社会中,政体设计与运用的主要思路,是以法院为代表国家介入纠纷处理过程的唯一或主要主体,法院在理论上和立法上都在国家系统内获得纠纷处理的“专利权”。当然,这种纠纷必须是可以和可由司法方式解决的争端,原则上为具体纠纷(传统中主要是犯罪案件和私人讼争)。在唯一性方面,法国大革命后通过的1791年宪法可谓典型,该法典在将司法权提高到与立法部分和执行部门同等地位的同时,还明文禁止议会和国家行使任何司法职能。在主要主体方面,美国政制可谓样板。早在建国之初,麦迪逊就认为,应当反对一个政府部门行使其它政府部分的全部权力,但不应反对一个政府部门行使其它政府部门的部分权力。与此照应,在将可以司法方式解决的案件交由法院受理的同时,美国政制还明确一定的法院不能介入的领域,如外交、政治问题。不仅如此,二十世纪以来行政机关的权力日趋扩张,伯纳德?施瓦茨描述美国法律史时曾说,“在行政权的范围之内,行政机关制定法令和执行裁判的权力,在重要性上至少可以和立法机关、审判机关行使的的权力相比。” 在二十世纪美国的政治实践中,行政机关大量行使委任司法权,这不仅包括公权利方面的争端,也包括民事司法权。1932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关于克罗威尔诉本森案件的判决,确认了工人赔偿法规定的私权利性质争端可以由行政机关裁处,只要其可接受司法审查的监督。此外,法院对刑事司法的独占权在1969年因纽约州立法机关通过将部分违反交通规则的轻犯罪由法院移交行政机关审理后,也开始动摇,尽管学者们普遍预期此方面的委任不会有大的扩展。 毋庸置疑,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语境大不相同。现代型法院所面临之问题及具有之特征并不为传统型法院所遭遇,上述法院独占性问题即如此。既然根本就缺乏以纠纷解决为中心任务之专门性法院,那么司法权力在国家机构中的扩散化就在所难免。因此,就不可能存在某一特定国家机构垄断或主要占据处理纠纷的国家权力的格局。当然,两者在整个社会纠纷解决系统中的相对地位与作用还是颇有差别的,但这属于后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3.机构设置的系统性不同。这是司法工作专一性的自然延伸与要求。应当认为,具有常设性、组织性和系统性之法院在主权国家范围的存与运作,是现代型法院制度不同于传统型法院制度的鲜明特征。在本质上,这一特征是现代化进程的当然要求和必然结果。美国学者利维指出,持继增长的中央集权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社会学教授艾森斯塔特认为,现代化在政治变革方面特点之一即是通过扩大中央权力等等举措扩展政治领域范围。 因此,现代化的过程,正如享廷顿考察欧洲大陆国家历史后所发现的,在17世纪就是以更为简单和统一的政府取代复杂的封建君主制,将地方事务置于中央政府的监督或控制之下,导致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 与这种趋势相适应,设置专门的中央法院,并型构受其控制的地方法院,塑造司法一体化的格局,便是现代化社会的当然选择。因此,现代型法院制度是一个等级分化严密,以司法方式主要是审级关系互相关联并进行上对下控制的整体系统。这一系统如同其它国家机构系统一样,构成现代社会常设性甚至永久性的机构。作为集中化的执法手段,法院正如安东尼?吉登斯所说,是与民族-国家的本质相适应的,它既维护契约又用于实现普遍化的社会惩戒。
不同于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是一个内部有着多种形态的社会,不同国家往往具备不同的形态,但就整体而言,传统社会主要有集权化的官僚制和分权化的封建制两种模式,属于前者的如罗马帝国、古代的埃塞俄比亚,可归于后者的包括中古欧洲和德川幕府的日本。对于前者,没有系统之法院自不待言,伯尔曼在考察中世纪欧洲法制史后指出,同一社会内部各种司法管辖权和各种法律体系共存与竞争是西方法律传统中最突出的特征。 对于后者,尽管可能有自上而下的官僚体系,但这种体系的有无高度稳定性颇值得怀疑。马克斯?韦伯曾经提出,传统型统治之管理既缺乏按照事先规则确定的固定的“权限”,也没有固定的合理的等级制度。 因此,传统型法院制度并未普遍形成自上而下的合理司法体系。临时设立机构、统治者随时介入司法的情形使得法院制度不具备高度的常态性。
4.人员的分离性不同。人员分离的含义是指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与从事其它国家职能相分离,换言之,司法人员应从事专职工作而不得从事其它职业与工作。强调人员分离是现代型法院的鲜明特征。因为只强调职能分化、机构分离但人员又重叠的话,就与传统型政治与司法并无二致了。故在现代型法院制度中,法官专职于司法工作,不再担任其它国家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事另一职能。相反,在传统型法院制度下,法官通常同时又兼任其它机构的工作人员。在中央国家机构中,最典型的形式是发生于德国但又不止于德国,韦伯称之为“内阁司法”的王权直接行使裁判权的情形。在地方,这突出体现为军事长官、行政长官兼任司法。
应当指出,现代型法院的人员分离特征不能绝对化。其一,在某些情况下,法官在形式上兼具其它公职身份,如英国上议院上诉委员会至今是英国最高审级上诉法院,上诉委员会成员是专职法官,同时又是上议院议员,身份具有双重性。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其成员以司法工作为专职,极少介入除此之外的上议院工作。反过来,其它上议院成员只有理论上的可能而无参与决定案件处理之现实性。所以就整体而言,法官的其它国家公职身份是礼仪性的,没有也不允许发挥更多的政治作用。其二,人员分离也不排斥司法制度的大众参与。现代化进程的标尺之一便是普遍参与即民众对社会事务和政治事务参与广泛性的程度。在司法领域,这就体现为允许非职业的外行人士参与重大案件的审判和处理轻微刑事案件。目前在英国和美国,处于较好运转的治安法官很多时候便具有案件处理权,但其本身却是由另有职业之成功人士,而为马克斯?韦伯所诟病的英美式陪审团也在此列。
三、制度分化之实证考察
对于上述理论阐述,我们可以通过对法制史的考察进一步印证。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人才品质;研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人才,人才培养需要现代化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需要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为此,有必要对传统教育进行认真回顾,对现代教育进行广泛探索,对现代人才品质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和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
一、传统教育的回顾
传统教育是相对现代教育而言的。作为教育,在一定时期内,都是为这个时期的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服务的。传统的教育为当时社会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传统的教育已不适应,必须进行改革与创造性的转化,实施创新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传统教育的特点与弊端是:
1、传统教育在教育观念上认为能升上大学的学生才是人才,把考分、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是一种为部分学生升学深造的应试教育。
2、传统教育是一种选拔教育、淘汰教育,它较多关注的是优秀率、升学率,忽视了中下层次学生的学习研究,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为代价,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
3、传统教育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关注升学的需要和升学素质的培养,弱化了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其他素质的培养,致使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教师为知识而教,为分数而教,学生为知识而学,为分数而学,以考试分数定质量高低,是一种单面性的教育。
4、传统教育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的是教育任务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求知欲、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学生被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是一种“灌输式”教育。
5、传统教育只注重人的共性,忽视了人的个性与特长,学校一味地加工统一模式的“标准件”,不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在这种教育中被无情地扼杀,是一种传授式的教育。
传统教育的特点与弊端造成的影响相当广泛,它危及教育本质的体现,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应引起人们深刻反思与广泛探讨。
一是更新教育观念,端正对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认识,树立起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教育理念,把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
二是改革考试制度。按照教育考试的目的和考试的功能要求,应把考试机构及其运作过程纳入规范的质量监控体系,对各种考试的适用范围加以规范,使考试成为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目的。
三是重视学校教育的社会效应。学校是社会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定国家的教育目的及教师、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时,应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一致,应建立在适应社会发展,全面提高师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
四是适应时展的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各种社会体制都处于变化之中,教育体制不能例外,教育要为社会转型和发展培养相适应的人才。
二、现代教育的探索
现代教育即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学为主要内容,以现代化生产为服务对象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瓦解、扬弃和创造性的转化。概括起来,现代教育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强调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是基础生产力,它能培养人的劳动素质;教育是现代大生产的必要组成部分,教育的投资是生产性的投资。因此,现代教育无论在数量、规模、速度上,还是在质量、规格、层次上,都要与现代生产的要求相适应。
2、现代教育是一个多样性的开放系统。一是教育系统内部开放,加强校际之间的横向联系,特别是高校之间的横向联系,对于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二是学校各专业之间、学科之间要加强交流。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博才教育、素质教育,资源上要互通有无,技术上相互借鉴,科学研究上要联合攻关。三是教育对社会的开放。教育系统要与社会上其他行业之间要加强交流联系,要了解和掌握社会对人才的质量与数量的要求,积极为社会培训需求人才,更新知识,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问题,并从实践中创造知识,获取必要技术支持;同时,要积极与企业、科研部门建立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形成“实践-教育-研究”循环发展的密切联系网。四是教育对世界的开放。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学术交流、办学交流,形成国际大教育、大学术、大学校的人类文明大家庭。
3、现代教育是全面、和谐、可持续的教育。现代教育在总体目标上,要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注重对全方位、多层次、高规格人才的培养,以发挥综合素质作用,形成群体核心优势,进行创新发展;要采取多层次教育途径,遵循全面教育原则,通过全方位教育方式,实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创新发展的教育目标。
4、现代教育具有时代特征。一是现代教育理念是以推行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进而实现终身教育,是以面向和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终身教育。二是现代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突出个性特长的教育,变班级式、传授型教学为多层次、引导性、互动型、启发式教学模式。三是现代教育实施人才培养由传统的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的教育,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四是现代教育注重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当今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与技术。五是现代教育积极采取研究法、发现法、暗示法、范例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注重提倡自学、贯彻启发、重视反馈、讲求效率等教学方式。六是现代教育质量监控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测试受教育者知识的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应用建模等相结合的教育效果监测系统,讲求的是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现代人才品质的研究
1、现代人才品质
(1)健全的人格品质。主要包括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善良人性、爱国之心、法纪意识等,其中对道德的要求尤为重要。对人才的要求,在做人上既不能要求他们是完人,但又不能没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健全的人格品质对于现代人才的成长与作用的发挥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更有价值。
(2)求异思维。强调思维的求异性和灵活性,包
括思维的发散和敛聚。发散思维就是全方位地、多角度地、联想迁移式地思考问题;而敛聚思维就是聚焦于某一问题上作深入思考。发散思维一旦寻找到新的思维方向,思维便要由发散转入敛聚,通过敛聚思维进行创新发展。可见,发散思维是要进行“发现”的任务,而敛聚思维则是要执行“完成”的任务,二者不可缺少,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必备条件。
(3)主体意识。人才研究发现,大凡人才都有比较强烈的主体意识,而现代人才在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特别是在正面和积极态度上,包括自信、自主和自我的肯定。有较强主体意识的人往往不怕挫折,有独到见解,能独辟溪径,做出创造性贡献,最终走向成才。
(4)网络知识。一是指知识十分广博,具备多层次全方面基本知识;二是指各类知识相互连接、互补互促、融会贯通。这种知识结构极有利于人的思维的发散和联想,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而极易于产生新知。网络知识强调的是“适度匹配”,而不是一应俱全,方方面面都懂,更不要求各类知识平衡发展,样样精通。实践证明,匹配的网络知识必定产生强大的创新能力。
(5)复合能力。研究表明,人具有多种能力,只要得到开发,这些能力都能得到发挥,但有些能力发展的空间较大,称之为优势能力或特长,而有些则较小,称之为弱势。优势能力的充分发展必须借助其他相关能力的匹配发展,没有相关能力的发展作为基础,优势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复合能力是现代人才的主体和核心,没有复合能力就称不上人才。
(6)良好的意志品质。任何人才都需要对事业的热情和对成功的执着追求,现代人才也概莫能外。许多人最终之所以没能成才,不是他们天资不够,也不是他们缺乏成才的环境和机遇,而是他们缺乏成才必须的热情和执着。要保持对事业追求的热情和执着,自甘寂寞,克服困扰,矢志不移地奋斗,决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对现代人才应当特别强调意志品质的培养。
(7)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人才必备的素质。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能力是人的一种最宝贵的高品位素质,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其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创新激情、创新思维、科技素质。创新激情决定了创新的产生,创新思维决定了创新的成功和水平,科技素质则是创新的基础。作为现代人才要具有专而博的知识,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对社会发展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旺盛的求知欲,有较强的创新意向,不怕吃苦、不怕挫折,积极追求真理的人才品质。
2、培养现代人才需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1)成人与成才关系。培养人才,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就人才成长的规律看,一般是先成人后成才,其机理在于成人是成才的方向和动力,有了方向和动力成才也就有了目标。因此,现代教育强调成人教育应优先于成才教育,尽管二者同时进行。
(2)知识与能力关系。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是能力的重要基础,但不是决定因素;同样,能力大小也不表明知识的多少,高学历不能等同于高能力。只有活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而死知识则不能转化。现代教育急切呼唤知识的活化教育和知能同一的教育。
(3)求实与创新关系。现代教育既要改革传统教育,更要与时俱进,决不能因某些困难和现实问题而阻碍甚至反对创新。要求脚踏实地,但不能反对好动好问、标新立异。求实与创新不是一对矛盾体,二者是有机统一体,它们在教育过程中的对立是教育观念误区的反映。
(4)民主与个性关系。现代教育本质上是民主教育,它鼓励受教育者的表现欲望和“逞能”欲望,认为这种欲望是人的本能反映,是个性能力外显的一种自然表现,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教育者不但不能打击受教育者的表现欲望,反而可以藉此帮助学生准确判断其个性能力所在。为此,教育者必须营造教育的民主氛围。没有民主就无从谈论人本教育和现代教育。
教育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掀起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 “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 ,改革者的激情寄托了人们对新基础教育梦幻般的追求, 21 世纪理想的 “ 爱弥儿 ” 也许即将诞生在世纪之梦的寻逐中。改革需要激情,改革更需要理性。当改革者的目光聚集大洋彼岸的西方文明,怦然心动地寻觅到与中国传统教育迥异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对欧美新教育的欣然向往,对传统教育的无比憎恨溢于言表。
于是 “ 山姆大叔 ” 的那套文化教育像肯德鸡、麦当劳一样诱惑国人的眼球,人们痛惜之余开始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横加指责,对中国传统文化无原则地批评。认为中国传统教育是扼杀孩子创造性的 “ 凶手 ” ,中国传统文化是淹没孩子个性的 “ 祸首 ” ,甚至把中国没有出现一流的科学大师、总是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都归罪于传统教育 “ 惹得祸 ” 。主张完全用西方话语和制度取代中国传统教育者更不在少数。仿佛西方教育是孩子成才的摇篮,中国教育一切都不尽人意,五千年悠久的文化竞在国人的躁动和狂热面前如此失落和卑贱。
传统果真是教育现代化的包袱而应予以彻底抛弃吗 ? 为什么 “ 五四 ” 以来对传统的棒追鞭打,传统仍然不识趣地存在呢 ? 为什么素质教育、新课改迟迟不能在中小学扎根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呢 ? 因为,一种异己的教育理论,失去传统的滋养,就无法化为民族血液的一部分,就会造成水土不服。
一、传统是什么
希尔斯认为, “ 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叫 “ 。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延续纽带,传统的本质不是在过去,而是在现在,甚至可以说传统就是我们生存的一种方式。对于当前的新课改,无论我们如何诅咒 “ 传统 ” ,它的影子仍然活跃在师生行为上,甚至说 “ 传统 '' 的某些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教育工作者实践理性,抑制了理论改革家的浪漫的冲动。
传统是反思现代、未来的参照系, “ 忘却历史的人,注定重犯历史的错误 ” ,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 “ 钟摆现象 ” ,对我们当今基础教育发展具有启迪意义。传统和现代作为教育发展的两个端点,为我们基础教育改革寻求它们之间的平衡支点提供了参照坐标,而不是轻易地舍弃一端。
基础教育改革不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它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彻底分离,而是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和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国教育知识基础扎实,数理训练要求严格,这是我们的特色,不能轻易抛弃;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也不能忽略,但是这些经验是针对该国特定问题和情景而产生的,是否可以直接移植是需要仔细甄别和筛选的。西方后现代文化催育的浪漫色彩的课程理念与我国课程改革实施环境有相当的距离,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孩子们要想获得深造机会,就必须通过激烈的升学考试,尤其是就业压力极其严峻的今天,无数家长对子女的理想的就业期待,寄托于高考的 “ 鲤鱼跳龙门 ” ,甚至说一个学校和教师应试教育搞得不好,就很难生存下去。在当前情形下,无论我们对新课改理念 “ 爱 ” 有多深,无论通身洋溢人性美好的教育话语有多诱人,也只是隔靴搔痒。何况在国际教育主流回归基础质量,后现代那套理论在北美大陆也不受欢迎。所以,我们借鉴国际教育经验,必须考虑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及其与我国教育情景的差异。
任何教育理论都有其生长的土壤,都是其母体,文化内涵的反映。由于文化具有不可通约性,我们移植的西方的教育理念也许只是其表层的 “ 知识和观点 ” ,而无法捕捉其特定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以及中国近现代优秀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是我们母体特质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因而,继承和延续传统教育文化基因,打通历史和现实的血脉联系,在民族生命和文化精神的舒展中重建基础教育改革的民族文化自觉性是我们无可推卸的责任。过去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不正确的认识,简单把传统教育化约为儒家教育,又将儒家教育简约为****教育,从而连根拔除。轻易地割断历史联系,不利于传承和发展,更不利于吸收外来文化。
20 世纪 20 年代,在 “ 五四 ” 激励下的基础教育改革就表现出对传统儒家教育的彻底颠覆,为欧美教育理念的纷至沓来提供适宜的氛围。事实上,以民主和科学相标榜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超越了清末传入我国的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僵化和呆板,极大张扬了个性和自由,体现出尊重儿童和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教育观,丰富了中国人的教育理念。
但是,急风暴雨的 “ 五四 ” 文化教育改革取代了对传统和风细雨的梳理和扬弃,全面彻底地否定传统,外来的教育理论无法寻找与之相融合的生长点,所以欧美教育理论始终停留在长江沿岸几所发达城市的实验学校,没有与国情民性很好地结合化为民族血液的一部分。
正是在实践中碰壁,陶行知先生开始从中国国情出发,吸收民族传统教育中的优良遗产,融会中西,创立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生活教育。
二、我们究竟在探求什么
在西方强势文化侵袭下,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代化诉求基本停留在抄袭、模仿和移植的水平,而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受意识形态和国际环境制约,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倒向前苏联,尤其是 1956 年凯洛夫来华讲学,一时轰动中国教育界。当时宣传前苏联教育思想特别是凯洛夫《教育学》的书籍印刷品达 230 多万册,而我国中小学教师只有 200 多万人。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学老师对前苏联教育模式何其虔诚 !
然而好景不长,在 20 世纪 60 年代破除前苏联迷信,中国教育改革开始走本土化之路,却滑向意识形态化、政治化的泥潭。中国教育改革之路可谓 “ 红颜薄命 ” 、命运多桀。
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迎来了春天,在 “ 三个面向 ” 方针指引下,基础教育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扎扎实实地开展改革实验,在学制、课程、教法和教材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从总体上来看,基础教育仍没摆脱传统的束缚。统一的大纲、教材和考试要求,强调社会要求轻视个性差异等弊病仍然存在,所以我们不满意,对基础教育课程的 “ 繁、难、偏、旧 ” 和 “ 五个过分 ”n'( 过分注重知识传授,过分强调学科本位,过分强调接受学习,过分强调课程评价选拔功能,过分强调课程集中管理 ) 深恶痛绝,抑或干脆彻底抛弃,另请神仙。然而建国后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伤透了理论专家的脑筋,探求各种解决办法,始终没有逃出这些矛盾。课程文化传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我们越是逃避它,越是牢牢地被粘住。
从国际上看,英美的教育是以现代派为主导,他们不满意基础差,下大力气强化基础教育质量,所以他们不理解中国教育界为什么要向美国学习。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克林顿在竞选中都向选民抛出 “ 绣球 ” ,立誓做一个教育总统,提升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主张向东方教育学习,学习东方教育考试制度,想通过借鉴东方严格的考试制度,恢复美国基础教育元气。 ' ,然而,美国是多元文化、自由主义传统浓厚的国家,整齐划一的考试制度和教育模式在美国不过是总统的 “ 一厢情愿 ” 。
追溯基础教育现代化艰辛的探索历程,改革似乎总在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纠缠间徘徊。简单地将一切****,另起炉灶,摆脱不了教育改革的左右摇摆现象。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都有各自优势,中国与西方都有各自民族文化特点,改革必须摈弃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完全对立的机械二元论思维方式,应该努力探寻它们之间的融合点。对待传统和民族的遗产,不应简单否定,而要通过贴近时代和文化发展的脉搏,创造性地转换为现代化生长的基因。
总之,教育改革不是简单地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轨,而是通过对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双重超越,建构一种立足中国国情的、符合时代要求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基础教育发展观。
三、寻觅课程改革的民族文化自觉性
20 世纪 90 年代在全球化、国际化的浪潮中,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放眼全球,中小学追求与国际接轨,但是本土行动略显迟缓,民族特色的优秀的教育话语略显不足,特别是伴随着国际教育交往的活动日益频繁,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理念涌现国人视野,欧美的、日本的、加拿大的、前苏联的 …… 中国教育学呈现多元化态势,可谓异彩纷呈。在众多流派中,欧美教育思想最为 “ 抢手 ” 。但是在名目繁多的译述和著作中,却缺少我们自己的教育学话语,我们仿佛患了 “ 民族文化失语 ” 症。中国的教育研究与改革基本上成了外国教育思想的跑马场,即便当今如火如荼的新课改,构成其主要的理论支柱的,无非是泊来的 “ 后现代主义 ” 、 “ 人本主义 ” 、和 “ 建构主义 ” 三大西方文化教育流派。 “ 当急促的马蹄声渐渐衰歇、狂热的看客纷纷离场之后,空旷的赛场上只剩下默然的清洁工和孤寂的守门人。 ” 中国的知识人竞训练成为各种西方教育理念的代言人,充斥教育科研的各种西方的 “ 后 xx 主义 ” 话语,让读者无法使用现代汉语的思维准确把握,由于课程研究缺乏民族化的感性语言表达形式,致使许多研究成果无法为课程实施者 ---- 一线教师接受、理解、应用和创新。
美国学者希尔斯在其专著《论传统》一书中说,人类永远生活在自己创造的文化传统和文明历史中,而不是置身其外。事实上无论我们自己多么现代化,无论我们的世界多么全球化,我们都不能忘却我们自己来自何方,都不能抛弃自己文化认同的根。否则,在全球多元文明对话中,我们拿什么与国际接轨。
中国近现代基础教育改革是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 “ 教育救国 ” 始终是教育家寻求教育改革和出路的突破口。由于教育的社会功能被无限地放大,教育改革的精神内涵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滋养,导致教育视野中人文精神的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