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1篇: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包装机械行业 发展现状

包装机械行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发展历史较短,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包装机械行业迅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包装机械行业面临着光明的发展前景,因此,充分了解我国包装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有助于行业内的更新换代,实现包装机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包装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包装机械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包装机械行业起步较晚,在很长时间内我国的包装机械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严重依赖于国外的设备。统计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包装机械进口总额高达2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包装机械设备进口国。这些进口设备为我国的饮料、乳品、啤酒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在进口设备的基础上,我国包装机械设备进行了技术革新,保持和发达国家的同步发展,尤其是我国的部分灌装与封口一体设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包括塑料饮料瓶、酸奶杯、无菌包装成型设备和贴标机等水平得到了提升,已经可以满足中型企业的需要,甚至部分包装机械设备的生产水平已经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但是在我国包装机械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的包装机械行业和国外的先进设备之间依然存在着差距,部分机械设备依然依赖于进口,这是因为进口包装机械需要的包装物也相应需要是进口的,例如塑料瓶包装机械设备,由于我国的部分塑料瓶要求是进口,因此就需要采用进口的机械设备进行生产,从而增加对于外国机械设备的需求量。当前我国的部分机械设备如饮用水、碳酸饮料和茶饮料的前处理设备基本可以满足生产需求,热灌装环境下的包装机械设备也能满足国内需求。随着热茶、果汁饮料的需求量增大,近两年,各大饮料厂相继推出大容量的茶或果汁饮料,普遍采用的是多次吹瓶工艺。目前,乳品企业在前处理方面基本上是选用国产设备,价格便宜,而在包装材料、灌装、喷码等关键工序大多采用进口设备。

2 当前我国包装机械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包装机械行业飞速发展,已经能够满足国内包装需求,但是,其生产技术、相对质量、技术开发能力、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和发达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从而制约了我国包装机械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下面详细的分析了我国包装机械行业内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方面的差距性

当前我国包装机械行业存在的首要问题是质量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包装机械质量最好的当属德国产品,凭借着其质量优势,德国包装机械产品受到了市场的青睐,占据了整体市场的25%左右,但是高质量产品同时也带来了高价格,部分企业很难承受德国机械产品的成本。当前我国的包装机械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同时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甚至部分设备还是20世纪90年代进口设备,因此其生产产品的质量较差,产品的规格型号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2.2 独立开发能力的欠缺

包装机械的发展离不开机械技术的进步,当前我国的包装机械升级研发依然停留在仿制的阶段,对于进口的机械设备进行重新的测绘后再进行适当的改造,但是不能够掌握外国先进设备的核心技术。同时我国包装机械的科研和开发投入较少,产品缺少科技含量,相应的创新工作跟不上,从而造成包装机械产品难以更新换代,更不能够紧跟市场研发相应的机械设备。我国的知识产权意识缺乏,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也缺乏有利的法律制约,这就导致产品的模仿现象严重,部分研究人员历经心血研发的先进设备在段时间内就会出现仿制产品,并短时间内投放试产,造成了知识产权的侵权,给研发人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企业对于新技术的研发。

2.3 设备自动化程度不足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包装机械设备也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国外先进的包装机械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其自动化程度较大,提高了产品精度,同时减少了人力的使用。但是,我国对于自动化包装机械的研发较少,再加上我国的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成本较大。因此,部分包装设备严重依赖于人力资源,从而造成包装机械行业逐渐落伍。此外,包装机械产品功能上的不足,也造成了其市场竞争力较差,没有核心基础作为支撑,产品的利润率大大降低。

3 我国包装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包装机械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包装机械产品需求量逐渐增大的背景下,我国的包装行业必须摆正发展位置,提高机械设备的功能,努力把产品做的更加精细化、合格化、智能化,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3.1 高新技术的应用

高新技术的应用是发展包装机械行业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包装机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例如在早期阶段使用的机械式控制设备已经不能适应需求,逐渐发展为后来的光电控制、气动控制等控制形式。但是随着加工工艺的发展,对于包装参数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当前包装机械涉及到机、电、气、光、磁等各个方面,在设计过程中,要提升包装机械的功能,就需要实现机电一体化控制,尤其是把计算机技术和包装机械结合在一起,实现整体结合的最佳化。

3.2 模块化的设计趋势

包装机械是由不同的模块组成,在整个设备中由不同的功能系统组成,不同的系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因此,要实现各个系统模块之间的独立性设计,避免某一模块的故障影响到整体的系统运行,例如对于用于设计不同形式的计量装置,螺杆式、量杯式、称量式等等,要保证其机架总体设计符合产品需求。此外要提高系统运行的可监控度,对于出现的故障问题可以通过智能化方式进行检测和维修,提高其运行可靠度。

3.3 智能化的应用

当前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为包装机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精确计量、高速充填和包装过程自动控制等生产过程,极大的提高了包装产品质量。同时智能化技术提高了生产率,例如采用伺服技术,可以直接驱动设备,减少机械传动,缩短传动链,并根据生产状况来自动调节生产参数。智能化技术是当前包装机械行业发展的重点,也是市场竞争的焦点。

3.4 卫生和安全性的要求

随着人们对于食物安全性要求的提升,包装机械也面临着卫生和安全的挑战,当前我国开始重视包装机械的质量要求,并对不同的设备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如设备的使用环境、用材、结构设计、外观、用后清洗等标准制定都应有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包装机械行业飞速发展,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我国的包装机械行业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包装机械行业认清我国行业内发展存在的问题,寻找和国外行业的差距,并提高包装设备的高新技术应用,实现智能化应用,并注重设备的卫生和安全性要求,实现包装机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民.我国包装机械行业发展现状[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2(4).

[2]赵淮,林泽梅.我国包装机械行业现状和提高技术水平思路[J].中国机械工程,2003(5).

第2篇: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机械设计 机械制造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H122

引言 机械工程是动态的机械,作为工程社会发展动力的一个要素,在机械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铺垫的作用,设计是机械工程的基础,设计决定其他步骤如何发展,合理的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不断发展的前提,也就决定了机械设计在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性。

一、机械设计准则

1、技术性能准则

技术性能包括产品功能、制造和运行状况在内的一切性能,既指静态性能,也指动态性能。例如,产品所能传递的功率、效率、使用寿命、强度、刚度、抗摩擦、磨损性能、振动稳定性、热特性等。技术性能准则是指相关的技术性能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例如振动会产生额外的动载荷和变应力,尤其是当其频率接近机械系统或零件的固有频率时,将发生共振现象,这时振幅将急剧增大,有可能导至零件甚至整个系统的迅速损坏。振动性稳定准则就是限制机械系统或零件的相关振动参数,如固有频率、振幅、噪声等在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又如机器工作时的发热可能会导致热应力、热应变,甚至会造成热损坏。热特性准则就是限制各种相关的热参数在规定范围内。

2、标准化准则

与机械产品设计有关的主要标准大致有:

概念标准化: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名词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等应符合标准;

实物形态标准化:零部件、原材料、设备及能源等的结构形式、尺寸、性能等,都应按统一的规定选用。

方法标准化:操作方法、测量方法、试验方法等都应按相应规定实施。

标准化准则就是在设计的全过程中的所有行为,都要满足上述标准化的要求。现已的与机械零件设计有关的标准,从运用范围上来讲,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个等级。从使用强制性来说,可分为必须执行的和推荐使用的两种。

3、可靠性准则

可靠性:产品或零部件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预期的寿命内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可靠性准则就是指所设计的产品、部件或零件应能满足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4、安全性准则

机器的安全性包括:

零件安全性:指在规定外载荷和规定时间内零件不发生如断裂、过度变形、过度磨损和不丧失稳定性等等。

整机安全性:指机器保证在规定条件下不出故障,能正常实现总功能的要求。

工作安全性:指对操作人员的保护,保证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等等。

环境安全性:指对机器周围的环境和人不造成污染和危害。

机械设计技术是基于上述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性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以及其他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出的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延伸。

二、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过去的十年中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国家之一。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销售市场。相比制造和市场的成熟状态,工程机械行业的资源流通状况令人担忧。资源的粗犷式利用,同样成为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相比欧美国家成熟的工程机械产品回收体系和工程机械再制造技术,中国发展节能、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结合目前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进军工程机械再制造领域机不可失。

近年相关政策的连续出台保证了再制造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但是与国外成熟的再制造行业相比,我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工程机械再制造由于处于发展初期,国家政策并不健全;其次,再制造的行业标准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再次,国内用户对再制造产品普遍存在排斥心理,需要行业对再制造进行宣传引导。虽然国内工程机械再制造行业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政策的支撑和丰厚的利润,已经引起了工程机械行业巨头的关注。

三、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全球经济的增长离不开机械制造业的持续进步,而机械制造业也始终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着。

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前,由于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强劲增长的需求拉动,全球机械制造业经历了连续几年的高速发展。但在随后的经济危机中,全球机械制造业遭受重创。

展望未来的全球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有三大趋势影响深远,将显着地改变未来行业的版图,这三大趋势为:整个机械制造业的重心将迁向亚洲;全球市场的竞争将聚集中端市场;节能环保将越来越受到用户和制造商的重视。

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亚洲地区的集中,作为设备供应商的机械制造业也越来越多地移往亚洲,以获得本地化的成本优势及更好地报务本地客户。与此同时,以我国机械制造业为主的亚洲竞争对手也在快速成长中,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逐年扩大。整个机械制造业的重心将逐步移到亚洲地区的趋势已几成定局,其中我国在201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械制造国成为见证这一产业迁徙的重要标志。

在未来,我国必将成为主导全球机械制造业的主要力量。

首先,在2010年-2015年间,我国的国内生产制造业仍将保持远高于发达国家普遍3%不到的增长速度,无疑会拉动今后几年中国机械制造业的高速增长。

其次,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以萁巨大的规模优势正逐步获得全球机械制造业的领导权,到2015年接近半数的全球细分市场将由我国领导。

最后,我国正在技术水平上加速追赶领先国家。由于产业的亚洲地区迁移的殷墟,欧洲厂商未来几年处境艰难,也缺乏继续推进技术进步的资金和意愿;而我国的机械制造商本身还处于市场的中低端,他们一方面很清楚的看到自己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明确的学习对象;另一方面,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也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和动力去提升技术水平来获得更大的增长。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下,中欧两地机械制造业技术的差距预期将在未来几年不断缩小。

四、总结语

机械制造的首要前提就是机械设计,为满足人民不但发展的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从机械设计的传递和发展角度来讲,应该不断迎接新挑战,拓展新路,制作出更好更加完美的机械产品,更好的服务与社会。

参考文献:

1、于勇,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山西焦煤科技,2010年第1期

第3篇: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从国内对俄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会不断加大对俄工程机械产品的出口,然而受到来自俄罗斯对中国工程机械产品井喷式增长的担忧,俄方会陆续出台一些制约策略,中国工程机械进出口的形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进口总额在连年增长,在2004年达到高峰后开始缓降;而出口在连年上升后于2005年与进口基本持平,二是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整机出口所占比例已从2000年的45%提高到2005年的58.8%。三是出口企业中,合资、独资企业已成为主力,占到全部出口额的42%;国有企业已退居第二,占34%;民营企业出口发展也很快,已占到19%的出口份额。四是零配件向美、日、韩出口大幅增加,标志着中国工程机械零配件产业开始进入全球产业链。中国工程机械学会认为:与国外工程机械同行比较而言,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仍存在以下问题,主要是:控制技术差距大;相应基础件(零配、部件)未达标;人机工程考虑欠缺;研发费用投入少。

对于工程机械行业,在发展中调整产品结构是关键,首先要围绕国内市场需求进行,同时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对于原已占有市场的优势产品,要增加新品种,以满足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的工作环境。在产品开发上,要着眼于国际市场水平和国内建设项目以及农村发展的需要,多做用户调研和市场分析。另外就是应特别注重工程机械配套发动机和关键零部件产品的结构调整及发展,提高配套件水平是产品上水平的关键之一。

工程机械产品需求及增长幅度与GDP、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行业景气度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基本上呈同步正相关的关系。“十五”期间中国工程机械消费额平均每年占全社会固定资产额的1.9%,“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变缓,市场容量扩充相对不足,行业的发展将逐步趋于理性。国内很多学者对中俄贸易有很多论述,但在新经济形势下如何持续稳定的加强对俄的工程机械出口成为了众多国内工程机械厂商的重要研究问题。

第4篇: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发展研究

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机械加工生产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而且保证了机械工程行业健康和稳定的长效发展。目前来说,机械工程自动化在我国仍然还处于初级或者中级阶段,距离国外机械自动化技术相差甚远。基于此,工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以保证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趋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一般在没有外力干涉的环境下,机械装置按照提前设置好的程度进行自动操作或控制的过程,如今该技术已经在机械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不仅能够各个环节工序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保证自动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并且能够通过加快生产投入物的流动速度来推动机械工程行业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如今,机械工程自动化在我国尚处于刚性自动化和单自动化的初级阶段。与国外已经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技术集成化、智能化和柔性化发展的工业发展国家仍然有相当的差距。我国相当企业仍然应用传统管理模式于机械自动化生产的管理方面,国外发达国家事实上早已完成了对计算机各个环节的管控,而且对机械工程的工业组织与管理模式、机械生产模式进行了不断的升级和创新。综上所述,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受控于相关技术的限制,而且相关专业人才比较匮乏,自动化技术的落后,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机械自动化技术管理有待改善、对自动化技术投入不足等影响我国机械自动化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使得机械自动化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具体来说,我国机械自动化的基本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世纪70年代,我国机械工程出现了较快的发展,毫无疑问的机械制造业作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得到了高速、稳步的发展。制造业在产品制造和引进设备、新型产品和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发等方面均表现出了显著的进步,但在其发展历程中相关问题不断涌现。例如我国机械行业的产业结构层次比发达国家低。企业数目虽然众多,但发展却极不平衡。为了实现机械自动化,越来越多的努力在我国开展,但手工作业仍占据主要地位,生产出较为粗糙的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独立的研发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能力在我国尚不成熟,自主产品尚几乎没有。即使是“国产化”的大型电器品牌企业,其实核心技术仍然接触不到,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距离仍然很远。总的来说,中国尚属于生产大国,但是对相关技术掌握还不足,计算机在机械行业未得到广泛普及,并且计算机化尚未应用于生产管理中。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途径

自动化加工、配置、检测和反馈等属于现阶段机械自动化的功能,其实现了生产产品周期的缩短,产品生产质量和数量的提高,生产水平的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途径,几乎遍布所有领域,其主要有以下应用途径:

2.1农业

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占据了资金投入的主要部分。在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拥有量逐年升高,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农业自动化水平和综合机械化水平。并且,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意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所认识,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储藏和运输等领域均引进了机械自动化技术。每年农作物灌溉和收割中,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大大缩短了劳动时间和劳动成本,劳动力得到了节省。基于此,自动化机械的购置和实用在农民群众中大大加强,进一步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农业应用中的促进。

2.2工程

对于处于比较险峻地形的施工现场,基于其十分恶劣的工作条件,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保证施工正常进行的重要手段。例如,施工机械上所配备的自动识别系统,不仅能够对自己的位置进行识别,而且还能对系统设计的路线进行实施监控,如果出现偏差,其具有自动复位的能力。而且,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够识别沙子、石头等材料,大大降低了机械工作过程中的风险,而且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大大提高。无人化控制是迄今为止最高端的机械自动化技术,无线电信号是机械接受指令的主要方式,资源和劳动力均得以节约,并且快速、安全、可靠。自动操控系统的开发与研制是今后工程机械自动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其可以实现深水中无人自动化施工,而且还能够实现机械间相关技术的研发。

2.3工业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于此同时对食品工业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于食品包装行业的主要价值所在,是产品精确度得以提高,收益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将包装机械、电子信息和食品检测等多中技术融为一体的现代包装机械自动化,实现了机电一体自动化,包装质量和速度大大提高。

3、总结

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受控于相关技术人才的缺乏、自动化技术的落后、自动化技术使用领域受限、机械自动化管理不系统、自动化技术研究经费不足等影响我国机械自动化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使得机械自动化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农业、工程和工业等均有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彬.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研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7):2109-2109.

[2]王志军.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研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120.

第5篇: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农业 技术标准 专利

1 引言

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作为“独占权”的专利权逐渐进入技术标准之中,对技术标准的影响越来越大。当一项专利技术先进且适应市场需求时,其便具备了成为技术标准的必要条件。相应地,技术标准为产品设计了市场准入条件,排斥“不合格”产品,只为符合技术标准的产品开绿灯。因此,依仗国家对专利权的合法保护,再借助技术标准的平台,专利技术可以寻求更大的利益。我国农业机械企业正在蓬勃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势必将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基于此,为使农业机械企业在将来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本文主要探讨技术标准和专利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农业机械企业技术标准和专利策略的现状及相应的对策。

2 技术标准和专利的关联性

2.1 专利是形成技术标准的基础

制定技术标准的企业通常具有很多具有专利权的关键技术。为了谋求对市场的控制地位,引导市场的发展方向,这些企业会想方设法将其已具有的专利技术融入技术标准,或者以所属行业的各巨头行业联合起来的方式,将各自的核心专利技术都贡献出来,共同制定所属行业的技术标准。如此一来,这些企业既合法利用了专利权的地域性和排他性特点,也利用了技术标准的统一性,顺理成章地能够通过制定垄断性的技术标准,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而其他达不到相关标准的企业只能面对坚固的技术壁垒望而兴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项技术要想成为本领域的技术标准,首先转化为专利技术是必经之路。

2.2 技术标准是专利推广的高级表现形式

专利技术的终极目标是进入市场,通过其“排他性”的特点取得经济效益,而将专利技术纳入技术标准对专利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旦纳入技术标准这一市场准入条件之中,生产同一类产品的其他企业就必须适用该标准,从而必须支付专利许可费。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控制专利许可证的发放、通过技术标准左右市场的规则等,使其他竞争对手只能尾随其后。因此,如果说获得专利意味着研发成功,那么专利技术成功写入技术标准则意味着市场开发的成功。也可以说,专利和技术标准的捆绑使得专利具有了战略价值,而不仅是简单的专利许可使用费[1]。前些年,欧盟将“打火机安全锁”的专利技术纳入其技术标准,我国本不一定要使用该技术,但要进入欧盟市场,必须符合该标准,这使得我国企业生产成本大大提高,本可以靠价格取胜的企业的竞争力被大大削弱。这就是专利和技术标准的捆绑所带来的威力。

2.3 专利是成为技术标准的条件

虽然专利权人为获得效益的最大化,都希望自己的专利能够纳入技术标准之中,但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方能成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专利技术在技术标准体系中存在的必要性,即该专利技术必须是不可缺少的,不能由别的技术来替代,而且要和标准针对的产品或方案息息相关。一般而言,专利技术成为技术标准需要经历以下过程[2]:

3 农业机械行业技术标准化的发展状况

(1)随着中国农业机械行业从维修、仿制、批生产向自行研制的过渡,中国农业机械行业标准化的工作范围和标准化对象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从螺钉、螺帽、图示符号、工装标准为主体,扩展到产品性能、设计规范、试验方法、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农业机械行业涉及的几乎所有领域;(2)标准化管理本身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提出了标准化系统工程的理论并用于指导农业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在标准体系的建立,标准化工作体系的建立等方而取得实质性进展,效果显著。在计算机辅助标准化方而也实现了突破,提高了农业机械行业标准化的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3)适应我国自行研制农业机械装备的形势,把农业机械标准化工作前移,实现了农业机械行业标准在贯彻实施上的历史性突破。农业机械行业标准的贯彻率达80%以上,对提高装备性能、保证产品质量、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方而起到了显著作用[3]。

4 我国农业机械企业技术标准化策略探讨

4.1 专利二次开发战略

专利二次开发战略,即采用具有相同原理并围绕他人基本专利而开发的许多不同的专利,形成专利网的反包围,以加强企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的战略。依照日本发展技术标准的经验,在遭遇先进企业技术标准壁垒限制时,日本企业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基础研究,即二次开发,形成自己的专利权。如此一来,由于二次开发的研究成本远低于首次开发的核心技术,而且更具针对性和经济价值,因此,完全可以用来当做与所述核心技术交叉许可的筹码,进而可以为下一步的技术标准化赢得机会。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企业面临着国际巨头的重重技术壁垒,核心技术悉数由上述巨头公司所垄断。因此,首先我国农业机械企业必须励精图治、刻苦攻关,努力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尽可能多地形成具有优势的关键技术,为将来早日摆脱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壁垒打好坚实基础。但是我们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的形势是核心技术皆由他人所有,这个事实是必须接受和面对的,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农业机械企业必须选择相应的得当战略进行应对,上面所提到的“二次开发”战略就是完全可以采用的一种方式,它不仅可以避开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壁垒,而且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进而为形成可能的技术标准打下基础。

4.2 国际专利申请战略

由上文可知,专利技术是技术标准的基础,由于专利技术具有地域性,在中国授权的专利技术并不被在美国的企业所接受。而为了使我国农业机械企业在国际技术标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话语权,必须具有一定的具有分量的国际专利让国外相关企业所认同,从而确保能更好地参与到制定国际技术标准之中。因此,为了拓宽国际市场,我国农业机械企业必须在未来想要进入的国家或地区尽可能多地申请专利,包括普通发明专利以及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为将来可能的国际标准化提供专利筹码。

4.3 专利联盟战略

集体的力量远大于个体的力量,在专利领域也是如此。对于国外先进企业而言,技术标准化中的专利联盟是一个重要战略,就个体而言,他们已然具备雄厚的实力,一旦联合制定标准,这可以使他们的垄断地位不断地得到加强和巩固。对于我国农业机械企业而言,在外国巨头企业技术标准和专利技术明显占优势的情况下,要想冲破重重技术障碍,更要充分利用专利联盟的手段,否则单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国农业机械企业不仅需要在国内同行企业、院校形成专利联盟,在国内形成一定的合力,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一致对外,将所有能联合起来的技术优势形成一个整体,并适时地形成一定的技术标准;也要积极和国外先进企业形成专利联盟,这可以保证既可以参与和学习先进企业的标准制定方法,并努力纳入其标准体系,从而为自己减少障碍,同时还可以学习借鉴他们先进的关键技术和战略理念,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提升的空间。

4.4 管理提升战略

企业专利技术标准化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企业加强核心技术的研究、提高标准意识,还要实现专利战略和标准战略的齐头并进,为企业的技术标准化提供支持和服务。在实施技术标准化中,我国农业机械企业还应当进一步完善内部的技术标准和专利管理机制,应当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企业的专利和标准的管理工作,为技术路线、研发方向等提供有效的标准/专利信息,并定期进行标准/专利知识的培训工作,使企业员工、尤其是科研人员具有充分的标准/专利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带入到日常的科研工作中,提高效率,少走弯路。此外,还应制定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专利、标准的管理规章,使专利标准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升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只有在相关管理切实有效的情况下,我国农业机械企业的标准和专利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和加强。

5 结语

发展农业机械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会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很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我国农业机械行业企业当前正蓬勃发展,但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比如在技术标准领域,不仅需要标准化工作本身进行改进,还需要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得当战略,尤其是要将专利战略引入其中,将其二者捆绑起来,不仅在克服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壁垒方面发挥作用,也可以为我国农业机械企业自身的发展创造优势,不断创造有利条件,为我国农业机械企业日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驾护航。(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

参考文献:

[1]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M].第2版.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178.

第6篇: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工业生产对于人们的生活有重要意义,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及生产工作中所用的机械设备等都属于工业生产,因此工业的发展能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推动各行业技术水平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了工业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是处于这种社会背景之下,机械化生产方式才逐步向智能化、网络化、环保节能化迈进。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起步较早,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中就已经应用了数控机床的生产方式,而后有了计算机数控机床、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无人化工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纳米技术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因为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上世纪60年代我国机械行业应用的生产机床仍然是最基本的装备,不仅工艺落后,并且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低,严重影响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到90年代后期,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简单应用逐渐开始发展,一直到现在人工智能技术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也加快了速度。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电视机、电脑、洗衣机等等;此外,许多工厂的数控机床生产功能的控制等也属于机电一体化应用。目前,随着我国计算机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智能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始逐步结合,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化发展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例如,智能机器人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清洁家庭卫生,为人们带来乐趣,还可以进行废墟搜救等工作。虽然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必将为人类的生活与生产作出更多贡献。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21世纪是属于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使各种新型技术处于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处理技术等相互整合发展产生的新型技术不断推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因此,我国必须加强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工作,进一步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上的差距。以宏观角度研究我国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科学的预测该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提高该技术的研发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系统化

将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的应用开放化、多样化,不仅能够提高工业生产效率,还能更加方便人们的生活。虽然多种单一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在不同方面满足市场需求,但是多种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整合运用,则能同时满足实际情况中多个方面的市场需求。针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机电一体化产品也逐渐向系统化方向发展。努力实现不同种类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兼容并用,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必然发展方向。

(二)微型化

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以纳米尺度相融合所产生的产品,就是微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简单来说,是将传统尺度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进行最大限度的缩小,在通常体积上不超过1立方厘米。这种缩小并不是简单的缩小尺寸,而是将传统机械制造方式转变为智能化制造,这已经成为了机电一体化学科中的新型技术。体积小、能耗低、运用灵活等都是微型化机电一体产品的特点,其在医学、军事等领域都已经被广泛运用。例如医疗过程中的微创技术就属于微型机电一体化技术;军事所用的微型间谍窃听器也是微型机电一体化产品。

(三)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必定包含智能化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正在不断研发可以在多种领域替代人类智能活动的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发展,主要表现在机电产品能产生类似人类逻辑思考及自我决策能力等方面。例如,在数控机床上设置人机对话功能、人类生产模拟程序等,都能给产品的生产操作与维护等工作方面带来极大便利。因此,智能化发展在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上可以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四)环保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界的各种资源物质越来越匮乏,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在寻求发展的过程已经注意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成为了各行各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所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也必然会朝着环保化前进。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设计、生产、包装、使用、甚至在销毁的整个过程中,都可以尽量提高对有限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并且保证产品质量。环保化机电一体化产品应具有最大限度利用资源、最小限度破坏坏境的特点,这不仅是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五)网络化

网络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在飞速的发展之中,已经全面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方各面,为人类生活与生产提供了极大便利,对其它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必然会趋于网络化。如今,全球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市场经济已经逐步由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机电一体化技术想要掌握最新的发展状况,就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了解最新技术咨询。研究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无国界交流,促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仅促进了工业发展,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学科技术相互交叉整合,出现更多有利于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先进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也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李舜.浅析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及走向[J].科技致富向导,2014,03:220.

第7篇: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矿山机械;发展现状;安全管理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mining machinery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elaborated mine machinery safety management, and according to social development and needs of the mining machinery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direction of.

Key words: mining machinery; development status;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什么是矿山机械

1.1矿山机械是直接用于矿物开采和富选等作业的机械。包括采矿机械和选矿机械。探矿机械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与开采同类矿物所用的采矿机械大多相同或相似,广义上说,探矿机械也属于矿山机械。另外,矿山作业中还应用大量的起重机、输送机、通风机和排水机械等。

1.2矿山机械行业现状

矿山机械是专业从事生产各种采矿机械和练矿机械的行业,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需求增加以及可观的利润是很多企业涌入到了这一行业。然而企业的增加使目标客户市场被分散,利润空间大量缩水,使生产商往往根据市场上原有的机械设备来仿造生产,而不是创新技术和提升科技含量。近几年来,矿山机械市场需求旺盛,2011年机械工业全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89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120种主要机械产品中,有102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其中矿山机械行业增长速度最快。我国已经进入矿山机械生产、消费、出口大国的行列,但大而不强。

3 国内矿山机械行业存在的安全问题

3.1 管理力量薄弱    现如今,由于企业管理不利,使得管理力量非常薄弱,直接对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通常施工项目比较复杂,线长、施工条件艰苦、任务多、工期较短,从而对企业的矿山机械设备和相关的管理人员调动非常频繁。

3.2 未能充分落实保养制度    目前,企业的目标是追求项目的最大经济效益,从而不断的压缩成本,抢工期,只是重视矿山机械设备的使用,但是,却完全忽略了对矿山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这样一来,得不到及时维护和保养工作的矿山机械设备长期处在有故障的情况下运行。

3.3 设备使用不合理    目前,由于企业的大多数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都较低;或者是没有经过正规的业务和安全培训,就直接上岗工作。有些人尽管经过了专业的培训, 但是培训内容不具有针对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知识运用较少。 特别是对于那些短期的工作人员来说,对他们的技术条件要求会更低,在施工过程中,只要可以操作矿山机械设备就可以上岗工作,从而造成了各种事故的出现,影响了矿山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3.4 检测设备不及时    由于企业不重视对矿山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更新换代的矿山机械设备来说,企业领导存在侥幸心理,只是一味的降低成本,没有安排专人定期对矿山机械设备进行检测。由于更换不及时,再加上企业领导和操作人员的侥幸心理从而引发了很多机械事故。

4 预防与减少矿山机械事故的对策措施    根据对我省矿山机械设备现状及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进行的分析,查找矿山机械设备的主要危险源,为了预防与减少由于矿山机械设备原因而产生的安全事故,矿山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及时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4.1从矿山机械设备本身的安全附件及设施配置方面   (1)提升设备装设防止过卷、过速、过负荷和欠电压等保护装置;装设深度指示器;装设跑车防护装置。提升的信号应具备声光兼备;在采用平车场摘挂钩的系统中,安设合格的挡车器和阻车器;绞车钢丝绳应进行日检,应记录绳径、磨损、断丝等实际情况;及时更换钢丝绳;应对钢丝绳进行安全系数的验算;满足提升要求。   (2)电机车的闸、灯、警铃、连接器、撒沙装置应经常检查,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提高矿区的道路等级,保证矿山运输的安全。

矿井主要通风机采用单套时应有能正常使用的备用电机;主要通风机应采用双回路供电;应设轴承温度计、水柱针、电流表等仪表,局部通风机应采用风电闭锁装置。空压机的压力表、安全阀、断油(断水)和温度保护装置应能正常使用。排水设备电源应采用双回路供电、双排水管,排水能力应能满足矿井的排水要求。

   (4)所有设备的机械传动部位应安设防护罩,严禁电机罩开启运行,设备应有保护接地系统。4.2矿山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方面应制定各种设备的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设备操作者应实行持证上岗。对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维护,保证设备的完好。禁止机电设备带病运行,产生火花、电弧,清理设备周边的可燃物,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禁止提升超挂重车,运输超载;严禁蹬钩、行人。禁止采用报废车辆运输,特别要对承包运输的设备进行严格管理。4.3从提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方面应对矿山的所有职工定期进行安全和操作技能培训,特殊工种应持特种作业证上岗,提高职工的生产安全意识,杜绝生产过程中违章操作行为。依法规范矿山安全生产行为,改善不良的作业环境,积极预防各类职业伤害事故的发生,是矿山企业的重要职责,也是矿山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以上对矿山机械设备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的分析,并针对危险危害因素提出的对策措施,能够在可能发生事故的地方加大管理和增加安全投人,尽可能地把安全事故降至最低。可以通过增加设备安全附件的投入,对机械设备进行整改;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的全面管理;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保证矿山安全有序收生产,为矿山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5 矿山机械的发展

我国土资源部2008年了《关于促进深部找矿工作指导意见》,以促进我国固体矿产勘查向深部拓展。这显示出矿山机械设备股将面临着新一轮的行业需求,尤其是钻探、野外寻矿等诸多设备。越来越多的矿山开始使用机械化作业,提升矿山的开采率,消除安全隐患。在煤炭、铜矿、锌矿等矿山的机械化程度已大大提升,使矿山机械设备的市场容量大大增强。 对此我们应该了解矿山机械设备行业面临的四大发展趋势。

5.1机械制造业技术的融合在机械辊式破碎机制造业的许多领域,电子控制和软件技术变得同机械工程同等重要。

5.2机械制造业服务性思维在从电梯到工厂设备等领域,生产厂家的利润增加已不再是因为按固定规格生产产品,而是要求制造厂家能按用户的要求生产产品,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特殊的需求。机械制造业不应是在闭门造车,而是利用开放的公共平台和社会资源创新。

5.3机械制造业更新生产策略在包括印刷机械等在内的若干行业中,机械制造厂借用汽车产业中的构想,把投入不同市场的不同产品,建立在同一个基本工程结构之上,然后在制造过程的后期修改设计,这样可使产品适应特定顾客群体的需要。

5.4如今矿山机械设备企业越来越注重对高效、节能环保设备的研发和生产。矿山环保设备的自动化、大型化和高效节能化成为矿山机械设备制造企业今后研究的重点。

6结束语

第8篇: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1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制造业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此同时,现代制造业随之出现了适应这种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哲理,其核心在于:在制造企业中全面推行数字设计与制造技术,通过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普及与深化计算机辅助技术,系统及集成技术的应用,促进传统机械产业在各方面的技术革新,使企业的设计、制造、管理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在全球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并不断地扩大其竞争优势。

2?数字化设计的概念

“数字化”是指信息(计算机)领域的数字(二进制)技术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的过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环境,实现产品开发全过程的一种技术,即在网络和计算机辅助下通过产品数据模型,全面模拟产品的设计、分析、装配、制造等过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不仅贯穿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而且涉及企业的设备布置、物流物料、生产计划、成本分析等多个方面。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农业机械产品开发能力、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实现最佳设计目标和企业间的协作,使企业能在最短时间内组织全球范围的设计制造资源共同开发出新产品,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机械产品领域的数字化设计

3.1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的一般过程

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形象直观,干涉检查、强度分析、动态模拟、优化设计、外观及色彩设计等采用数字样机实现,设计错误少,设计周期短、成本低。

(1)总体方案设计是根据希望达到的目的或应实现的功能,考虑已知约束,进行机械产品的全局设计,构思形成比较完善的设计方案。

(2)建立参数化运动模型是指进行机械各部分的具体设计,首先确定各零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和公差等,并在计算机上进行参数化建模。

(3)虚拟装配是通过装配模块完成各零件的组装,形成整机。装配是运动仿真的前提保障,装配关系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运动仿真的结果,装配前首先要确定运动的各构件以及各构件之间的运动副。确定好各构件及各构件之间的运动副之后,即可通过选择构件和运动副组成机构,最后由各机构组成整机,并为仿真做准备。

3.2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的主要技术

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集成了现代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多项先进技术,包括三维建模、装配分析、优化设计、系统集成、产品信息管理、虚拟设计与制造、多媒体和网络通讯等,是一项多学科的综合技术。其核心技术主要有:

(1)CAD/CAE/CAPP/CAM/PDM。CAD/CAE/CAPP/CAM分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英文缩写,它们是制造业信息化中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核心,是实现计算机辅助产品开发的主要工具。PDM技术集成是管理与产品有关的信息、过程及人与组织,实现分布环境中的数据共享,为异构计算机环境提供了集成应用平台,从而支持CAD/CAPP/CAM/CAE系统过程的实现?。

(2)异地、协同设计。在因特网和企业内部网的环境中,进行产品定义与建模、产品分析与设计、产品数据管理及产品数据交换等,异地、协同设计系统在网络设计环境下为多人、异地实施产品协同开发提供支持工具。

(3)基于知识的设计。将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类知识、资源和工具融到基于知识的设计系统之中,支持产品的设计过程,是实现产品创新开发的重要工具。

(4)虚拟设计、虚拟制造。综合利用建模、分析、仿真以及虚拟现实等技术和工具,在网络支持下,采用群组协同工作,实现产品设计、制造的本质过程,包括产品的设计、工艺规划、加工制造、性能分析、质量检验,并进行过程管理与控制等。

(5)绿色设计。是面向环保的设计,包括支持资源和能源的优化利用、污染的防止和处理、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等诸多环节的设计。

4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械产品门类广,种类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目前,我国机械领域的数字化程度在具体行业中存在较大差距。如农机企业普遍采用传统设计方法,在应用现代设计方法上远远落后于航天、汽车等其他行业,农机企业之间重复型设计多,企业信息资源利用率低。

同时,在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中,产品的数字化也有一定程度差别。虽然有些企业具备一般制造业运用CAD技术的能力,且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但由于技术储备、装备水平以及新产品的研发能力等方面相对落后,三维CAD软件在机械制造企业中的应用还不够普遍。尽管有些领先的企业已经探讨“数字样机”、“并行工程”、“虚拟仿真”等前沿课题,但总体来说离大规模推广应用还有很大距离。再次,机械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质量、生产规模、企业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也很大,特别是新产品品种不多,发展滞后,可靠性、使用寿命满足不了用户要求。

第9篇: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随着当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其对机械制造领域自动化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达到一体化、系统性的机械制造生产状态,要求当代机械工程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手段,由此营造良好的机械制造生产环境,且就此为当前机械产品生产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从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当前机械制造产品生产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

关键词:

机械制造;自动化;特点

机械制造技术即为将机械产品设计、生产、使用、维修融于一体的工程科学。同时,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旨在提升整体经济效益。为此,我国机械制造产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不断创新自身自动化生产模式,最终就此稳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达到最佳的产品生产状态。以下就是对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与发展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

一、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分析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能力较高。即机械制造自动化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呈现出精度高且系统性强的特点,继而将其应用于机械产品生产流程中,可透过自动化技术手段操控产品加工过程,最终就此减少相关工作人员工作量,并缓解传统机械产品生产模式下凸显出的人工误差问题,达到最佳的产品加工状态,且通过自动化系统中的程序预设提升整体产品加工效率;第二,操作安全。即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融合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机械设备使用寿命,且通过对现代化电子元件等的应用,稳固了机械系统运行环境;第三,全新的劳动形式。即在机械制造自动化操控环境下,劳动模式由传统的体力劳动转向智能化劳动,且逐渐呈现出高技术密集型的机械产品加工特点,为此,当代机械工业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

二、当前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机械制造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突显出的问题首先体现在,部分机械制造厂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制造工艺水平滞后的问题,即忽视了对自动化技术等的引进,继而影响到了自身整体生产效率。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纳米技术、微激光加工技术等应用领域仍然处在初级阶段,从而由此呈现出机械制造工艺较为粗糙的现象,为此,当代机械制造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对此问题展开行之有效的处理。其次,基于机械制造领域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部分制造行业在实践运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管理制度较为落后的问题,即未实现计算机管理模式的贯穿,最终就此影响到了整体管理成效。再次,就当前的现状来看,西方国家在制造产业发展过程中开发了柔性制造系统,例如,自动化数控机床等,继而营造了全自动机械产品生产空间。但我国自动化、集成化生产的产业仍然维持在少数的应用状态下。

三、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1.与网络化融合。基于网络化普及的背景下,要求当代机械制造行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实力,应注重在机电设备一体化操控过程中,实现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与网络技术间的相互融合,由此来营造良好的机械设备监视环境,并以远程操控形式对机械制造整个流程进行管理,且及时发现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凸显出的相应问题,对其进行实时解决。同时,网络信息化监控系统的引进,有助于传统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突显出的人工作业量大且存在人工误差的问题,并实现对机械制造生产线情况的严格把控,达到最佳的生产状态。此外,基于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与网络化相互融合的背景下,在机械制造流程操控过程中亦应注重将网络、声像、通讯技术融于一体,继而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在对机械产品生产流程进行操控过程中可通过网络平台编辑图像信息,并以信息处理形式实时掌控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设备运行参数变化状况,最终由此达到高效率产品生产效果。

2.以智能化为依托。以智能化为依托亦是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其要求当代机械制造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为了稳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应注重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确定自动化产品生产目标,同时将智能化技术贯穿于机械产品生产流程中,即通过心理学、运筹学打造人工智能模拟环境、自动编程等产品生产空间,提升整体产品生产效率,并改善传统脑力劳动中凸显出的相应问题。同时,在智能手段应用过程中为了提升操作界面的便捷性,相关技术人员在对数控智能化系统进行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制定统一的用户操作界面,同时确保操作界面以图形为主,并完善窗口中工具栏、菜单等功能,由此满足机械制造智能化操作需求。此外,基于以智能化为依托的基础上,亦应注重将可视化技术贯穿于智能化操作平台中,即将原有的文字信息以直观的图像或动画形式进行传播,由此缩短产品生产周期,达到最佳的生产状态。另外,智能化技术的贯穿亦要求制造行业应注重利用虚拟技术对机械生产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由此实现预防措施的制定。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智能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关系着机械制造效率,因而应强化对其的有效落实。

3.呈现以人为本。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提高了对绿色生产理念的重视,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达到良好的机械产品生产状态,要求当代机械制造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将绿色经济设定为自身主要发展内容,且注重从产品设计、产品包装、产品销售等层面入手引进绿色生产材料,最终就此将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引发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降至最低。同时,当代机械制造产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亦应注重扩大产品回收力度,由此来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在机械制造产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为了彰显以人为本生产理念,要求机械产业亦应注重将以人为本思想贯穿于单元化生产系统设计流程中,由此打造少人管理的生产运营氛围,营造良好的机械产品生产空间。同时,机械制造产业在实践产品生产过程中应注重优化产业结构,且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引进,扩大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由此达到最佳的生产状态。

四、结语

综上可知,当前部分机械制造行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技术手段滞后等问题,影响到了机械产品整体生产质量。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达到高效机械产品生产状态,要求机械行业在实践生产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引进,且结合自身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凸显出的制造工艺水平滞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对自身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进行改进处理,由此提升产品整体生产效率,迎合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滕皓.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探析[J].湖南农机,2014,12(08):54-55.

[2]杨增光.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5,24(12):204-206.

[3]甄雪松,于杰.关于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分析及发展趋势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3(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