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知识产权工作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以承载更多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为导向,着力打造“131”国家级重大平台
1.加快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运用市场化方式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形成“一区十四园”协同发展格局。加快搭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促进服务中心等平台。丹阳市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建成测试评价实验中心;句容市高新技术创业园完成二期主体工程;扬中市建设智能成套电气试验检测等3个平台;京口区大禹山创意新社区招引企业100家以上;新区新建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孵化创新企业10家。
2.加快建设国家高新区。高新区创建国家级创新型特色园区。加快科技创新一条街建设,建成科技大厦等载体,完善高新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功能;加快知识城建设,搭建数字出版技术等3个公共服务平台,吸引30家企业入驻。扬中加快建设省级高新区,丹阳、句容和丹徒争创省级高新区。
3.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标准编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加快核心区建设,推进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句容分院、“丘陵农业星创天地”创业平台、大学生农业科技创业园、农业科普展销中心等园区平台建设,争取入园企业超10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不断提升园区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
4.加快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主题,编制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推动生态文明、智慧城市、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支持创新型乡镇开展宜居、绿色、低碳城镇综合技术集成与科技示范,实施世业镇省级小城镇建设等示范工程。
5.加快创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构建知识产权培训—创造—运用—托管服务链条,加快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中心、专利运营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管理培训基地、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基地以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制定支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以培育创新型集群为途径,着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6.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强化“梯度培育、差异扶持、集群发展”思路,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促进科技型企业“小升高”,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0家,全市拥有研发机构企业所占比重达40%。
7.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组织实施60个科技创新重点项目。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00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9%。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编制“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九大产业技术路线图,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
8.培育创新型人才集群。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国际人才本土化和本土人才国际化。实施金山英才计划,进一步发挥高层次领军人才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举办科技企业家培训班,提升企业家的科技创新意识和企业创新能力。组织“‘’专家行”等活动,搭建人才服务经济发展的桥梁。
三、以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主线,着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9.深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协调推进区域知识产权试点与管理,推进辖市(区)开展知识产权强省区域示范工作,丹阳市、句容市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等区域示范试点工作。实施全市专利数量与质量“双提升”专项行动,强化“千企”订单式培训,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全覆盖、大中型企业专利全覆盖,力争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9件。组织实施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等项目,推动领军型企业成为专利密集型企业。
10.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较上一年度增长20%。支持地方围绕特种船舶和海工配套、智能电气等特色主导产业,开展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积极创建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开展省贯标示范创建,加快国家标准贯彻实施。
11.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开展“双打”和“护航”专利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行为。加强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专利权人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开展展会知识产权维权,规范知识产权产品市场。创建中国丹阳(眼镜)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畅通维权绿色通道。深化专利维权托管服务,建强专利维权专家顾问团队。推进专利保险工作,保障企业创新发展。
12.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化。加快实施知识产权“走出去”战略,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系合作,建设中瑞国际技术(知识产权)转移中心、中瑞生态产业园涉外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支持大学举办“三江知识产权国际论坛”。鼓励外向型企业申报国外专利。
四、以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为要点,着力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13.推进与在地高校合作。围绕高校科研单位的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强化产学研无缝对接。举办在地高校与市产学研合作对接会,设立高校合作专项,鼓励高校科技成果在市转化。组织开展“双百”、科技镇长团等专题产学研活动36场,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设,高新区争创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鼓励各辖市区筹建省级大学科技园。
14.推进科技创新国际化。组团参加美国亚太商业展望(APBO)会议。组团赴俄罗斯、乌克兰、日本等国家开展航空航天、船舶海工、农业智能养殖等领域的洽谈合作。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建设中国—乌克兰()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跨国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平台。组织参加第五届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支持企业建设海外研发中心,推进企业创新国际化。
15.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建设。依托三个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大力集聚吸纳科技人才、金融资本等资源。加快省船舶及海工关键配套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建设,做强“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加快省智能电气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建设,“华北电力大学扬中智能电气研究院”创成省级重大创新载体;加快省航空配套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建设,建成材料性能测试分析中心、投融资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引进企业10家。
五、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抓手,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16.优化创新孵化生态体系。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筹等,培育众创空间、众创集聚区示范标杆,力争省级以上众创空间达10家。健全“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体系,加快建设一站式科技服务中心。落实创新创业政策,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举办创业沙龙、创客大赛等活动,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
17.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加快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知识产权援助中心、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突出发展总部经济,引进和发展研发服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等专业和综合服务机构,加强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全市科技服务软实力。力争全市科技服务业总收入达125亿元。
18.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深入推进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试验区建设,不断扩大科技金融融资规模,全年帮助科技型企业融资超6亿元。继续推广“苏科贷”“镇科通”“镇保贷”“镇知贷”“镇科贷”等科技金融产品,构建覆盖创新创业全过程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培育壮大一批天使投资人和创业投资机构,吸纳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我市科技型企业或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强科技企业上市培育,推动科技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或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交易。
六、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目标,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19.优化科技项目管理。改进项目指南征集方式,实施科研项目分类管理。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在采用无偿拨款、后补助、科技奖励等支持方式的同时,继续扩大科技贷款、股权投资等资助方式的比例。修订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完善市级科研信用体系。
20.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与省科技厅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重大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强会商。建立市科技局与辖市(区)、百亿企业、在地高校、医疗集团的联系协调机制,共同推进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成立科技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21.落实先行先试相关政策。鼓励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在新型研发机构、区域协同创新、科技金融、股权激励等方面进行探索,争取1条以上政策开展先行先试。筹建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采取合同研发、项目经理等市场化运行机制,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
七、以从严治党为遵循,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提高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2011年为了加强我县知识产权工作有序积极开展。局由部门主要领导任局长,一名副局长分管具体日常事务。同时为了保障知识产权工作做到具体化、日常化,从我县十分困难的科技经费中拔出2万元作为知识产权工作经费,为我县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组织和经费保障。
二、活动开展情况
1、知识产权周活动情况
为了做好和扩大知识产权宣传工作,更好地保护所有权人的合法权利。县科技局组织县工商局、县商务局、县文体局等12个单位,进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一是组织质监、食品和药品监督局、烟草公司组成执法队对我县8家食品零售点和5家药店进行了联合保护执法活动;二是深入我县牛孔乡、大水沟乡、骑马坝乡进行巡回宣传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方针和原则立场、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三是利用人口流量大的县城设点咨询和发放相关知识问答资料6000余份,咨询人数320人次。四是组织开展了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保护工作,组织力量对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等商品集散地进行了地毯式检查。同时为了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宣传面,更有效地把知识产权宣传到千家万户,利用地方有线电视台继续宣传保护知识产权重大典型案例及其启示,宣传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效果,进一步扩大了宣传周活动的社会影响。
2、“科技活动周”开展情况
为了营造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声势浩大、内容丰富,县科技局联合县科协、县地震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610办等12个部门利用人流大的当地民族街天,进行宣传活动:一是设点咨询工作。科技活动周围绕我县产业培植特点、农民春耕防病工作,结合参加单位各自的职能,设置农业病虫害、科学种植、养殖等12个咨询点,咨询750人次,内容包括八角修剪技术、科学养猪和水稻稻飞虱防治技术等;二是宣传资料工作。为了提高科普知识宣传,强化农民科技意识和提高农民各种防范意识,宣传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规、条例760份,放发石斛种植技术、茶叶采摘技术、快速养猪法、猪蓝耳病防控手册等科学种植、养殖资料17000份(册),反对幸福安康、地震自救基本知识、植物疫病检测等内容展榜128块(幅);三是电视宣传。为了加大科技活动周宣传效果和宣传面,进一步扩大宣传周活动的社会影响,利用2台电视机宣传“科技在我身边”、科学养殖等光碟5盘。并利用地方有线电视台继续宣传三天。通过开展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拉近了科技与农民生产中的距离,提高全县公众学科技意识和用科技意识,对进一步推动我县科技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1、各级领导对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强。
2、企业和事业单位掌握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较弱,缺乏知识产权管理和调应对纠纷的专业人才。
3、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缺乏经费和人才,协调机制不完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不高。
4、在产业培植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目标导向,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的意识淡薄。
四、2012年工作要点
1、认真组织开展好“4.26”知识产权周活动,使知识产权工作进社区、学校、企业、下乡镇,加大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意识。
在交流和座谈会上,在听取了朝阳区和各企业对发展情况的介绍和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需求后,闫傲霜指出,各方面要多关注下一代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制定清晰的产业目标,加强合作和产业配套,发挥联盟基础聚集作用,形成相对集中的产业集群。还要充分利用电子城西区北扩,给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加快4G科技成果快速落地和转化。这方面要形成合力,市科委将给朝阳区更大支持。 (朝阳区科委)
西城区
“蝶舞纷飞迎新春”
科普大赛启动
为推动西城区科普工作深入、持续、创新开展,11月17日,西城区科协联合昆虫频道开展的“蝶舞纷飞迎新春”科普大赛活动启动。西城区科协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组织开展此项活动的背景、目的、内容和意义,就活动的组织形式、人员培训、比赛要求作了说明。昆虫频道相关专业人员对此次活动的每个环节作了详细讲解。
本次活动以人见人爱的美丽昆虫──蝴蝶为元素、以家庭科学素质培育为先导、以迎新春添喜庆、全家同享与蝶共舞的生活情趣为吸引,紧扣“昆虫与生活”主题,通过每个参赛家庭领取蝶蛹、精心照料养护、观察化茧成蝶的变化、和蝴蝶一起成长等环节、步骤,使公众亲自感触蕴含在昆虫身上的科学与神奇,共同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本次竞赛遵循受众广泛、易于参与、轻松创作、快乐和谐的原则,竞赛中一方面在于繁荣和推动西城区的科普事业,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一方面在于推广西城区的科普平台,建设西城区网络科普教育新模式。
(樊士广)
密云县
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荣誉称号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县(市)科技进步意见的通知》(〔2006〕34号)精神,按照《科技兴县(市)专项工作管理办法》(国科发农〔2007〕476号)有关规定和《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的通知》(国科发农〔2011〕172号)部署,国家科技部11月22日公告,表彰了在2010-2011年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在地方考核、专家复核和社会公示的基础上,密云县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2009-2010年度科技进步考核,并获得2011年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荣誉称号;汪先永、杨姗、赵宏荣获先进个人殊荣。 (密云县科委)
朝阳区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工作成效显著
朝阳区2010年7月出台了《朝阳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暂行办法》,该政策的实施在加速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应用,缓解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到目前,累计共有15家中小型科技企业与银行达成协议,贷款总额3.3亿元,其中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总额2.4亿元。根据办法规定,2011年对正常还贷并符合资助条件的10家企业给予贴息,资助总额214.8万元。下一步,朝阳区将深入探索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的新模式、新方法,统筹协调相关政策措施,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规模,促进区域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环境。 (朝阳区知识产权局)
东城区
区科委组织科技企业进行法规培训
为更好地宣传贯彻市、区科技及知识产权有关政策法规,推动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区科委于2011年11月15~16日举办了“东城区科技及知识产权工作培训会”。
会议邀请了北京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孙勇副主任、市知识产权局协调处张志豹处长、市技术市场办公室张平分别做了北京市科技和知识产权政策解读及技术市场交易法规培训,区科委科技管理科还就2012年区科技计划项目征集及工作要点进行了讲解。培训会内容丰富、针对性强,讲解深入浅出、容易理解,使企业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在科技项目申报、专利申请、技术合同认定等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及相关扶持政策,较好地满足了东城区科技企业在目前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切实需求。
(东城区科委)
密云县
“樱桃试验示范基地”入驻蔡家洼
近日,“蔡家洼樱桃试验示范基地”科技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蔡家洼樱桃试验示范基地的前身是蔡家洼樱桃观光园,总占地面积5000亩,栽植樱桃15万株,是在“院县合作”机制下,经过北京市科委牵线搭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县科委和蔡家洼村民委员会共同在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领域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是科技部“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建设重点工程之一。为了充分发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技术优势、县科委的科技管理优势和蔡家洼村的产业优势,三方决定共同建设蔡家洼樱桃试验示范基地,计划在5年内达到樱桃产品比较丰富,樱桃品种结构比较合理,技术人员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大程度提高的目标。 (密云县科委)
顺义区
“樱桃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课题通过验收
近日,“樱桃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建设”课题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由顺义区科委承担的“樱桃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建设”课题针对顺义区农业主导产业的特色优势和樱桃产业的实际现状,通过樱桃优良新品种和砧木引进,成龄樱桃园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集约省工的架式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等,培育新品种17个,建成千亩樱桃示范园一个,亩均增产300公斤以上,节水65%,并培训果农1200人次。 (岳章)
大兴区
知识产权托管显成效
近日,大兴区“知识产权托管工程”周年活动暨知识产权培训会举行。知识产权托管工程推广一年来,大兴区基本兑现了在去年启动仪式上对企业和服务机构的承诺,实现了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园区等多方合作共赢的目标,同时提出了托管工作要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培训会上,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及企业的两位专家分别为参会企业讲解了“专利实务介绍”,“知识产权护航技术创新──爱国者知识产权成长历程”两个专题,为企业在国、内外专利申请、授权,根据自身行业的特点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等方面提供了有利建议。
(大兴区科委)
通州区
区科委深入基地
宣传科技政策
一、主要成效和做法
(一)认真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工作
根据国家、全省食品放心工程的有关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围绕我市食品安全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以“质量、卫生、安全”为主题的食品放心工程工作。
1、继续深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应强烈、社会危害严重。我市整规办会同各成员单位,继续深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努力把食品安全工作做细做实。
一月,由市整规办、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组织经贸、农业、公安、卫生、工商、质监、物业总站等部门,对上排、龙丰、麦地、黄塘、河南岸、桥西等10家农贸市场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严格规范蔬果、肉类和定型包装食品的卫生和质量管理,要求五大类食品执行“QS”制度,在南门等市场专设无公害蔬菜销售点,推行包装蔬菜上市,受到市民的欢迎。根据上级关于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我市开展了节日市场食品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元旦、春节和五一期间未发生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今年3月“苏丹红”事件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整规办会同各相关成员单位,迅速开展全面清查工作。卫生监督部门先后采取四次紧急行动,在全市餐饮业检查封堵含“苏丹红”色素添加剂的可疑食品。行动中,市卫生监督部门出动执法人员835人次,检查了3582家宾馆、酒家、饭店等餐饮经营单位的食品仓库、进货记录及各加工场所,重点对辣椒制品及色素进行认真细致地逐一排查。工商部门在大规模清查涉嫌“苏丹红”辣椒类制品紧急行动中,出动执法人员3812人次,检查经营门店10338家,超市381家,市场245个,批发门市189家,查获“涉红”美味源牌辣椒酱1714瓶,辣椒油152瓶,有效地确保了我市人民生命安全。
今年4月至5月,我们组织食品药品监管、质监、工商等部门联合对小金、陈江、沥林、潼侨等地的咸菜、皮蛋生产加工场所进行了整顿,关闭了咸菜生产加工场所8个,皮蛋生产加工场所23个,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25份。
2、全面开展散装白酒清查行动
为了进一步规范酒类的生产经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类的不法行为,维护酒类市场的安全,使人民喝上放心酒,我市全面开展了散装白酒清查行动。上半年,由经贸局牵头,质监、工商等部门积极配合,对全市的酒类市场进行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市场占有率大、品牌价值高的酒类商品,酒类生产、经营户的证件是否齐全,进货渠道是否正常等。行动中,查获涉嫌假冒伪劣的进口酒及国产名酒614支,市场标值60000多元;查封无证照生产散装白酒的地下小作坊3家。
3、继续推进肉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面对情况复杂、监管难度大的难题,我市相关部门转变观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通过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日常监管,加大宣传力度,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行为,净化了肉食品市场,使人民吃上“放心肉”。
今年来,我市以生猪屠宰市场集中整治为契机,认真落实管理责任制,继续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一是通过制订量化考核标准,加强对全市屠宰点的年审工作,推动屠宰厂的各项建设,提高经营者的服务质量和上市肉品质量;二是积极探索生猪屠宰管理体制,加强对屠宰工作的监督。上半年,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通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历时7个多月,经8次修改,终以市经贸局、整规办、农业局、工商局、卫生局、质监局、公安局、国税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外地鲜、冻片猪肉进入中心城区销售管理的通知》,规范了外地肉品在中心城区的经营行为,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责权与义务,为规范市场管理创造了条件。6月下旬,我们组织两个小组逐一对照屠宰厂年检量化考核的内容,深入下面县(区)、乡镇,开展年检和执法检查工作。据统计,我市共端掉非法生猪屠宰点6个,查处108宗违法违规案件,罚款2.03万元,没收非法屠宰的生猪、肉牛产品7153公斤,销毁病、死、变质、注水肉品610公斤,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行为,净化了肉品市场,使市民吃上“放心肉”。
4、认真开展整顿和规范盐业市场秩序专项行动
依照省五厅委(局)联合下发的《转发国家工商总局等四部门整顿和规范盐业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盐业市场执法行动,有力地打击了涉盐产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了盐业市场秩序。
6月,我们组织工商、经贸、公安、卫生、质监等部门对我市工矿、企业、学校、宾馆酒楼、商品交易市场等单位、个体户进行清理整顿。行动中,共出动执法人员736人次,检查宾馆酒楼17家、工厂食堂42家,集贸批发市场59个次,学校食堂22个,食品加工点32个,查获走私盐13.65吨,立案6宗(已结案5宗)。
(二)切实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工作力度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始终把保护知识产权工作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加以实施。自去年10月份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坚持“政府主导与部门协调相结合”、“依法监管与创新管理相结合”、“日常监督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突出重点与解决难点相结合”、“教育与惩治相结合”的“五个结合”,集中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非法行为。我市整规部门按照上级的有关部署,积极组织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增强了社会公众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初步营造了鼓励创新、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得到了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督察组的充分肯定。
据统计,自去年10月至今年5月底,全市公安机关受理侵犯商标专用权案20宗,立案17宗,破案16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19人,涉案金额1100多万元。全市工商系统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44宗,罚款29.42万元,收缴并销毁违法商标标识45.12万元。全市版权管理部门开展了10多项集中治理行动,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90000册(盒),其中盗版出版物68000册(盒)。取缔无证无照书报刊、电子出版物零售摊点82个,查处违法违规书报刊、电子出版物零售单位110家,查处印刷企业42家。全市知识产权部门受理专利纠纷案件3宗,公开审理2宗,结案1宗。目前,我市保护知识产权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基本适应我市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
1、组织开展4.26“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4月16日至18日,我市在中国惠州第三届国际数码节期间设立会展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处,发放宣传资料10000多份,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专利、商标、版权咨询服务。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我市徐志达副市长就“世界知识产权日”的由来、知识产权的内容和我市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并在惠州日报和市政府信息网站上刊登了相关内容。4月26日晚,我市举办了一场知识产权知识竞赛,进一步增强了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和推动了法律知识的普及。
2、认真开展“保护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周”活动
为落实全国和省关于开展“保护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周”活动精神,我市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突出工作重点。七月九日,由我办牵头,组织烟草、工商、质监等部门集中开展了一次大型现场咨询活动。活动在市区的人人乐、水口、陈江三个地点同时进行,利用横幅、挂图等宣传形式,现场发放10000多份宣传资料,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涉及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内容的咨询服务。
3、积极开展保护知识产权联合执法专项活动
按照全国和全省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的实际,我市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了保护知识产权的联合执法专项活动。活动中,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齐抓共管,整规部门和知识产权部门对保护知识产权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公安部门对涉及犯罪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工商部门、版权部门分别对违法商标、违法版权以及各种非法经营行为进行全面清理,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从而对我市的非法侵权盗版行为一直保持着高压态势,有力地净化了专利、商标、版权市场秩序,规范了企业和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三)严厉打击商业欺诈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依照国务院2010年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的安排和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好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我市制订了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职责分工,细化实施步骤和工作安排。专项整治中,对虚假违法广告尤其是虚假药品广告,非法行医和商贸活动中的商业欺诈行为予以重拳出击。通过严厉打击商业欺诈行为,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
1、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
为净化广告市场,维护消费者权益,我市工商部门迅速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打虚假、树诚信”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并制定行动方案,对工作目标、整治重点、集中整治的方法和步骤及要求进行了统一部署和安排。在具体做法上,采取三个“结合”方法进行专项整治。一是自查与检查相结合。3月中旬,由各传播媒介广告经营单位和广告人公司负责人参加的集中整治工作动员会,提出整治的具体要求,要求各广告经营单位先自查自纠;二是警示与查处相结合。我市在红盾信息网建立违法广告公布栏,对违法广告予以曝光。对仍然已被告诫、警示并责令停止的违法广告,除按法定最高处罚额度进行处罚外,建议卫生、药监部门吊销其《医疗广告证明》、《药品广告审查表》,取消其广告资格。
2、严厉打击非法行医
根据全国及省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市整规、卫生部门联合制定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取得较好成绩。
3月,我市在市区、陈江、水口、小金口等地开展以重点打击非法行医和药店坐堂为主要内容的整治医疗市场的大行动。这次行动共出动530多人次,取缔无证行医的诊所53间、没收药物70箱、没收医疗器械115件,行政处罚8宗。5月全国打击非法行医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对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再次作出新的调整、部署,制定详细的整治方案,召开全市动员大会。6月27日,全国打击非法行医整治小组对我市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充分肯定了我市打击非法行医的整治工作。
3、打击商贸活动中的欺诈行为
按照全国和全省打击商业欺诈行为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方案,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对商贸活动中的欺诈行为进行专项整治。行动中,加强了对商业和服务业促销活动的监督检查,查处虚假促销、以次充好等违法经营行为,查处特许经营许人披露信息不完整、不规范、没有风险提示,或故意夸大投资回报等违法行为,加强对特许经营展会活动的管理。同时对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领域中的各类欺诈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各相关部门实行联合监管,加强信息沟通和复核。通过集中整治,商贸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得以净化。
(四)继续开展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违法活动
上半年,我市非法传销、变相传销活动一度有死灰复燃之势,严重扰乱我市正常市场经济秩序,破坏社会稳定。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有关“打传”文件精神和全省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从讲政治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继续开展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违法活动。我市制定了《惠州市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行动方案》,工商、公安、综治办等有关职能部门开展了多次声势浩大的“打传”专项行动,重点对全市范围的出租屋、烂尾楼、空置楼房、花园住宅、城郊及外省人相对集中的聚居地进行了全面检查。据统计,上半年我市工商部门共出动检查人员2338人(次),出动检查车辆298台(次),取缔传销窝店102个、教育遣散传销人员935人,传销活动的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五)加大对大案要案的督办和查处
根据省整规办交办事项和市领导的批示,我市整规办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努力提高大要案等督办件的办理时效,协调组织市有关部门开展查处工作。
上半年,我市经济执法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整规办的整体部署,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和打击措施,依法严惩各类经济犯罪分子,遏制了违法犯罪行为蔓延的势头。公安部门加大对制贩假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非法传销等经济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职务侵占犯罪。据统计,上半年我市公安部门共受理经济案件127宗,立案77宗,涉案总价值6077.13万元,破案61宗,追缴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1042万元。我市法院系统共受理各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一审案件29件91人,审结24件,判处犯罪分子60人;受理各类经济纠纷一审案件2559件,审结1265件,解决诉讼标的总金额达7.81亿元;受理涉及公安、资源、烟草、海关等部门的行政案件110件,审结57件。
1月5日,博罗县在园洲镇龙叫村捣毁一制假烟窝点,当场抓获制假人员14人,现场缴获机器2台,黄果树、金蝶、北京、红枚等品牌香烟烟支92箱(共计3000斤),烟丝3000公斤,涉案价值100多万元。3月,我市中院依法对一起伪造货币的团伙作出一审判决,判处犯罪分子8人,并对其伪造的半成品假人民币1068.15万元予以没收。5月27日,质监部门查办惠州市加得利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不合格冷冻食品案,除对该公司予以重罚外,还销毁了14526箱不合格雪糕,货值7万多元。6月2日,博罗县捣毁一传销窝店,抓获传销人员16名,其中5名因涉嫌非法经营被刑事拘留,涉案价值达20多万元。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市的大案要案都得到落实和查处,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市场经济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和打击,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六)做好整规办的日常工作
半年来,市整规办根据国家和省整规办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上传下达、综合协调、沟通联络和检查督办的职能,一是及时做好材料报送工作。先后向省报送工作总结、专项材料、工作简报11份;二是努力搞好综合协调,协调编制我市三年整规工作规划(含十九项专项规划);三是认真受理群众投诉;四是精心组织专项督查;五是抓紧办理上级交付的督办事项。据初步统计,上半年我办共受理群众投诉5件,都已分别转有关部门妥善办理;完成上级交办、督办事项3件,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
二、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虽然我市整规办和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在整规工作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整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我市整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深层次的问题:
(一)整规工作总体发展不够平衡。在某些县区、某些专项整治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甚至有死角,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严重扰乱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信息沟通不够,影响专项整治的效果。例如食品安全监管,涉及的部门多,职责分工不明确,导致一方面存在监管空白或薄弱地带,另一方面存在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等问题,造成行政资源浪费。:
(三)部分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法律观念陈旧,缺乏对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投诉、举报制售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积极性不高,增加了执法监管的难度。
(四)整规办“四落实”不够。我市整规部门存在机构不确定、人员不稳定、办公场所不固定、经费不落实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整规办自身建设,影响了整规工作的正常开展。
上述种种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三、下一步工作意见
按照2010年全国、全省整规工作要点的要求,结合我市整规工作的实际,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探索治本之策,建立长效机制
整规工作要继续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针对整规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深层次问题,要探索治本之策,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执法体制,推进统一市场的形成。为配合打击商业欺诈活动,要深入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二)从实际出发认真选准整规工作的重点
继续紧紧围绕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开展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商业欺诈、打击非法传销和变相传销等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整规工作。切实巩固已取得的各项整治工作成果,防止反弹。
一、领导重视、任务明确、责任落实
副市长戴绍泉和市委常委、副市长、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国庆分别在2月8日和4月12日电视电话会议上对我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市整规办将两位领导的讲话及时印发给了各区县、市级各部门,并要求各区县、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
自贡市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领导小组将“加强市场经济秩序整治、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着力解决市场经济秩序不规范、用药安全性不高、招商引资环境不够宽松的问题”作为“整建活动”实施“三大行动”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国庆和副市长戴绍泉的领导下,市整规办制定了《自贡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及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突出矛盾和突出问题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从市场经济秩序长效机制建设、食品药品安全和招商引资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列出了17个“突出矛盾和突出问题”,并对每个问题明确了具体措施、责任(牵头)单位、责任人、配合单位、完成时间和达到的目标和效果。并及时通报、汇总反映其进展情况。按时完成了各项任务。
按照《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自贡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三年总体规划的通知》(自府办发[2005]102号)要求,在2006年底,市整规办印发了《自贡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2006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要点》(自整规办[2006]15号),对*年全市整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明确了全市整规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整规工作重点、宣传报道、基础建设工作等。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市整规办于6月14日和26日分别召开了区县和市级部门整规工作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各区县、各部门的工作任务。
二、进一步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巩固整治成果
(一)组织开展节日市场综合整治行动
为了确保人民群众重大节假日生活健康和安全,市整规办分别组织开展了元旦、春节、五一节日市场全市综合整治联合行动。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市节日市场综合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27000多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52000多户次,取缔各种非法生产经营户400多户,捣毁各种非法生产经营窝点30个,查获各类案件1473件(其中:立案查处224件),涉案人数1551人,已行政处罚753人。
通过节日市场整治,使全市节日期间未发生重特大市场秩序事件,净化了市场,为广大人民群众节日生产生活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继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按照2月8日国务院、省、市政府加强食品药品整治和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由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自贡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组织开展了食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共查处各类食品违法行为1737起,立案查处393件,规范和取缔无证照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和小作坊1173户,捣毁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窝点45个。立案查处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84件。
农业部门重点开展了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三大环节的执法行动,重点检查了2个蔬菜生产基地,6个超市、农贸市场,对3个农业专合组织等共计18个单位的蔬菜、茶叶、大米、水果4类产品进行了专项抽样检测,经检测未发现农药残留超标产品。同时,配合质检中心抽取蘑菇6个样品送省农科院检测中心检测。
畜牧部门认真组织实施放心肉工程;深化畜产品无公害基地建设;加强兽药饲料企业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和监督检查,加大动物防疫检疫及监督工作力度。今年上半年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肉品2100公斤,没收、销毁不规范兽药23件(瓶、盒、支),无生产销售许可证、无批准文号及假冒伪劣产品1.5吨、不安全肉品2.1吨,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8件,挽回经济损失4.8万元。
水务部门进一步加强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和管理;从源头上保证水产投入品的质量安全;开展化肥养鱼专项整治活动;加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减少疾病传播,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对水产品药物残留实行抽检。检查渔药、渔饲料等投入品经销尚58户,未发现“三无产品”、假冒伪劣渔药、渔饲料以及禁用渔药;共检查养殖大户120户,养殖面积2500亩;实施成鱼检疫120批次,苗种检疫160批次;抽检了6组水产品。
质监部门开展了以严厉打击食品黑窝点和利用非食用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两打”行动为重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共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80户、餐饮店13个、超市及其他经营户47个、查处食品安全案件41件,查获案件货值53.84万元,已行政处罚人数38人。
工商部门继续依法清理规范食品经营主体,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监管;进一步完善农村12315申诉举报网络建设;加大食品质量监测和专项抽查力度,不断推进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四制两查两书一承诺”的监管模式;重点以城市社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开展重点区域执法检查,重点清理无照经营和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检查食品经营户23981户次,取缔无照经营351户,查处食品违法案件43件,销毁假冒伪劣食品34073公斤,饮料2968瓶,受理消费者投诉12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83万元。
商务(商务经济)部门按照《生猪屠宰企业资质等级要求》,切实加强生猪屠宰企业标准管理;认真贯彻落实《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生猪屠宰和酒类流通中的违法行为。共检查屠宰场(点)50个,生猪2600多头,菜牛54头,捣毁生猪注水窝点1个,取缔非法生猪屠宰点1个;查获销售假冒酒的违法商家7户,发出限期整改意见书35份,收缴假冒国家名优白酒280瓶。
卫生部门制定了《*年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方案》,与旅游部门建立了推动旅游事业发展合作机制,强化旅游景区景点及周边食品、饮用水及公共场所卫生日常监管;与工商部门建立了餐饮业联合整治机制。检查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2626家,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2件,涉案金额7.5万元;检查学校293所,学校食堂229家,限期整改36家,现场处罚1家,停业整顿1家,销毁过期变质食品、三无食品40公斤。
城管执法部门制定了《关于开展*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意见》,分阶段对城区各主街大道、广场、校园、旅游景点、车站周边的无固定经营场所的饮食摊点、路边小炒店及夜宵摊点进行了专项整治。共查处无证饮食摊点824个,其中取缔276个,教育整改和规范摊点548个。
盐政部门开展了对食盐零售商、餐馆、食堂、各类大型超市、农村集贸市场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行业用盐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盐业长效监管制度。共检查各类用盐户2000多家,捣毁私盐窝点1个,查获违章盐12.3吨,立案15件,结案12件,行政处罚15人。
食品药监部门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进一步规范药品生产行为;以监督实施GSP和整治药品广告为重点,加强药品流通领域的整治;抓好药品使用领域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疫苗监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用药用械安全。立案查处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84件,集中焚毁了前列治星胶囊、龟龄集等60个多个品规,共计20余吨,货值金额80余万元的假劣药品。
(三)继续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我市各区县、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要(2006—*年)的通知》([2006]22号)精神,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
市知识产权局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指导企业对创新技术加以知识产权保护,其中久大集团公司一次性申请专利6项。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月和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组织开展知识产权知识竞赛等活动。牵头组织开展了保护专利权专项检查,坚持日常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重点抽查了城区和贡井区的各大商场的5000余种商品,查获45种专利权已失效的商品和59种无法确定其法律状态的商品,涉案金额4600余元。根据抽查的情况印发了关于检查专利商品情况的通报,提出了具体的整改要求。
工商部门组织开展了以打击商标侵权为重点,保护注册商标的专用权,维护好商标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行动。积极指导企业新办理商标注册63件,其中农产品商标18件;深入企业,加强对争创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的指导,已培育4户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有3户企业材料上报认定;培育10户企业申报“四川省著名商标”,有7户企业已经经过初审处于等待认定中;对65件“自贡知名商标”进行复审认定,培育30户企业参加“自贡市知名商标”新认定;打造“城市名片”,办理“南国灯城、千年盐都、恐龙之乡、盐帮菜”四件商标注册,已办理39件商标注册;开展了商标专项检查工作,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50件;加大了商标工作宣传力度,在《今日晚报》开辟《商标园地》专栏,每月一期,已刊发5期。
文化局部门组织开展了文化新闻出版市场专项治理行动。重点开展了“保护知识产权,反盗版天天行动”,建立了与公安、工商、教育、城管等部门联合行动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区县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2318联网工作,全市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守,全市共受理举报86次,做到了“有报必接,有接必查”。全市开展日常检查320多次,出动检查人员1662人次,检查经营场所1546家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27600盒(盘),收缴、捣毁电子游戏机349台(张),收缴非法书刊350本(册),受理案件25件,罚款8万元。集中销毁非法音像制品2.8万张。
烟草专卖部门大力发挥同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协作机制,针对市场上的“假、私、非、无”经营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查获违规卷烟702.56件,其中走私烟7.54件、假冒卷烟338.07件、非正规渠道进货卷烟356.95件,累计查获案件1411起;查获获制假窝点2个,贩藏假烟窝点5个;刑事拘留犯案人员14人,判刑2人。
(四)继续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
工商部门深入开展广告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和新《药品广告审查标准》,会同宣传、监察、纠风、卫生、食品药监、公安等部门制定了《自贡市*年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部门联席会议工作要点》和《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联合会审制度(暂行)》,建立和完善了广告专项整治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广告的日常监测工作,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处罚。共查处各类违法广告76件(其中:药品广告12件,保健食品广告7件,医疗服务广告4件)。
工商部门严厉打击合同欺诈行为。继续深入开展了“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已帮助157户企业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新发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13户,其中:国家级7户,省级31户,市级75户。查处合同欺诈案件6件,涉案金额3.8万元,调解合同纠纷案件10件,涉案金额5.9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3万元。
卫生部门组织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市卫生局会同市整规办、公安局、监察局、人口计委、中医管理局联合印发《*年度自贡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部署和安排。组织开展了专项检查,严厉查处大要案件。检查医疗机构503家,取缔无证行医诊所及窝点12家,立案处理8家,并对部分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黑诊所、假医生执业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对黑龙江省牡丹江水泥集团医院非法承包科室非法行医行为,给与罚款10000元,没收违法所得80余万元和一台设备。
(五)继续开展打击传销专项行动
工商局部门认真贯彻《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与市公安局联合出台了《自贡市打击传销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重点打击“拉人头”、“团队计酬”和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的行为,捣毁窝点3件,驱散传销人员66人。开展了创建“无传销社区”、“无传销校园”活动;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与《自贡日报》、《今日晚报》宣传5次,提高广大群众防范和抵制传销的能力,通过“打、挖、防”工作体系,努力将传销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深入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
农业部门重点对种子、农药、肥料开展检查,强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治理。开展了种子备案工作;开展了农业投入品市场检查;加强了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大案件办理力度;建立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共检查农资市场268个,检查农资门市2309个次,查处农资案件28件(种子13件,肥料4件,农药11件),查获违规和质量不合格种子品种13个6884公斤;查获违规农药24个142公斤,其中登记证过期农药品种1个、过期农药22个、标签不规范1个;复混肥登记证过期等违规品种4个2410公斤。两杂种子登记备案品种423个,其中:玉米品种194个、水稻品种229个,比上年增加100多个。
质监部门加大了对化肥、农药、农机重点区域的整治工作力度,有重点有步骤的对对辖区内42个农资产品生产企业进行逐一排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大安质监分局还联合工商、农业部门对辖区内的农资经销企业进行检查,重点查处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行为,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立案查处农资类案件10件,货值金额26.73元;检查化肥生产企业40家,经销户53个,抽样产品49个,其中24个不合格。
工商部门继续开展“红盾护农”行动,维护农资市场秩序。据统计,共检查农资经营户2438户次,检查市场653个次,检查肥料350余吨,农药1100公斤,种子1280公斤,没收不合格肥料25.9吨,农药70公斤,种子130公斤,农膜1500公斤。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48件,取缔无照经营89户,受理农资投诉案件117件。
物价部门开展了对我市涉农收费单位和种子化肥经销点的检查。检查民政、计生、畜牧、建设等涉农收费单位和种子化肥经销点共244个。其中:检查化肥生产企业5家,化肥种子批发企业12家,发送种子经营户价格告戒书300份,整个专项检查查出违法所得金额30万元。
供销部门对所属农资经营户采取了分级负责制,监督进货渠道,采取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配合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整治。
(七)开展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
工商部门先后制定了《自贡市工商局关于开展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关于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自查自纠的通知》。元月9日召开了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屋中介机构参加的自查自纠工作会,要求经营单位3月15日前针对售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开展房地产专项检查共立案11件,结案2件,罚款3万元。
房管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商品房预售监管的紧急通知》,强化了商品房预售的管理。出动80人次进行现场检查、督促、查处,对于违规预售的,下发停止预售通知书,已对5家企业的5个工程项目下发了停止预售通知书。主动积极宣传房地产交易知识,每月在《今日晚报》公示本月商品房预售信息。开通了商品房预(销)售网上签约、网上备案系统,为规范房地产企业一房多买、炒卖房号、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规范房地产经纪、测绘、评估机构行为,在对房地产经纪行业进行了摸底、清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房地产经纪机构登记备案制度。制定了《自贡市房地产评估行业自律公约》,在房地产测绘行业实行“预测绘成果审核”。
(八)结合地区和行业特点开展专项整治
深入开展税收专项专项整治。国税和地税部门继续深入开展税收专项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紧紧围绕打击各种偷、抗、骗税行为,狠抓大要案件的查处,广泛开展税收法治宣传教育,倡导“依法诚信纳税”风尚。国税系统共对156户纳税人进行了检查,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411万元,查处偷税案件31件,移送公安机关涉税案件2件。地税系统查结案件72件,查补税金及附加、罚款共计1359万元。
整顿市场价格秩序,打击价格欺诈行为。物价部门组织开展了涉农、通信、医疗收费检查,加强群众价格投诉举报的查处工作。共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14件,处理违法所得17.168万元,其中上缴财政13.569万元,退还消费者3.599万元。受理群众价格举报投诉案件35件,在规定期限内案件办结率达100%。
开展建材市场等专项整治。质监部门组织开展了建材市场、特种设备安全检查、鞭炮生产企业检查、塑料管材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冬季高耗能专项执法检查、絮用纤维制品专项打假等专项整治行动。
打击商业贿赂和反垄断专项执法工作。工商部门继续加大对商业贿赂的整治力度,扎实开展反垄断专项执法工作,立案商业贿赂案件5件,已结案3件,罚款14万元;充分发挥商品质量监测抽查职能,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进一步加强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提高消费维权效能和水平。
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整治。规划和建设部门认真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监管、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进一步强化清理拖欠工程款及民工工资、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检查。上半年完成建设项目报建备案52件,审查发放施工图设计文件备案书107个,建设工程报建率和施工图审查率均达100%;纳入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招标项目57个,其中公开招标21个,邀请招标36个;办理省外、市外33家次建筑企业入市备案;已清理偿付工程款42769.03万元,占网上拖欠总额的99.57%,民工工资9494.32万元,占网上拖欠总额的100%;责令立即整改的有34个工程,责令限期整改的12个,责令停工整顿的9个;整改安全隐患130处/件。
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旅游部门开展打击欺客宰客、低价竞争、非法经营和超范围经营、强制或变相强迫游客消费以及“黑车”、“黑导”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行为;加大旅游安全监管力度;组织开展了违规旅游广告专项整治;转变旅游执法工作作风,规范了旅游投诉和旅游行政执法办案程序。查处6个单位门市部违规签订旅游组团合同、订房、订餐等行为;对4个单位违规租赁“黑车”、“野车”提出警告并下达了责令限期整改的通知书;查出各类安全隐患14起;对2家违规印发旅游宣传资料的旅行社进行了警告并下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受理旅游投诉20起,立案查处5起、调解处理13起、投诉办理的结案率达到90%。
加强海关监督检查。成都海关自贡办事处加强进出口货物监管,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执法监督检查。查获进口免税设备违规案件1件,案值80万元;对加工贸易企业查补税款233万元;查处进出口货物中不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事件6起。
开展交通运输市场专项整治。交通部门组织开展了汽车维修市场、客货道路运输市场、水运市场等交通运输市场专项整治。查获案件1089件,立案查处993件,取得无证经营和28户,查处安全隐患47起。
狠抓安全生产。安监部门完善了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和安全目标执行情况公告制度,建立了安全生产事故案审制度。组织开展了煤矿安全、以反“双超”为重点的道路交通安全、乡镇船舶、渡口、渡船、危化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专项整治,开展了火灾隐患普查。该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80人次,查处安全隐患750起。
各级政法委、政府法制办、监察局、发改委、财政局、司法局、劳动保障局、国土资源局、审计局、银监局、人民银行等部门积极配合相关执法部门开展整规工作,并根据本部门职能加强监管。
各区县整规办结合本地特点,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政府部署的整规工作,积极组织本地区的行政执法部门开展了各种专项整治。
三、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衔接,推动整规工作长效机制建设
我市各级领导以及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高度重视国务院《关于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整规办、公安部、监察部《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整规办、公安部《关于加强行政执法机关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工作联系的意见》(即:“一个规定、两个意见”)的贯彻落实。*年4月12日全国、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紧接着召开了全市的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整规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国庆对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衔接,推进整规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年5月31日,由市整规办、市检察院联合组织市级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到宜宾汉王监狱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
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和检察院、法院、公安等部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部门协作机制,联系会议制度,公安经侦信息联络员制度,加强行政监察力度,确保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工作落到实处。市检察院主动深入到工商、烟草专卖局、盐业稽查所、税务等行政执法部门,了解行政执法情况,深挖立案监督线索,积极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上半年检察机关建议行政执法单位移送案件线索2件,公安机关均已立案侦查。
通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各项工作的推进,有力地打击了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已移送司法机关查处18人;各级公安机关共抓获经济犯罪嫌疑人62人,刑事拘留38人、取保候审26人、逮捕8人、直接移送4人;各级检察机关已批捕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件10件12人,其中:合同诈骗6件6人、假冒注册商标2件4人、虚开增值税专业发票1件1人、非法行医1件1人;各级法院已宣判偷税、合同诈骗罪犯4人。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整规工作的良好氛围
工商部门组织质监局、物价局、知识产权局、卫生局、广电局以及各新闻单位等开展了“3.15”宣传咨询活动;市整规办、市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组织开展了知识产权宣传月暨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并于今年5月正式开通了自贡市食品安全信息网;质监部门组织开展了“农资打假下乡”集中行动日的宣传活动。
在市委宣传部的精心组织下,我市各新闻媒体加大了宣传力度。据不完全统计,1-6月,《自贡日报》刊发稿件35篇,图片4幅;《今日晚报》刊发稿件42篇,图片17幅;自贡电台播发消息85条、录音报道12条、专访5个、专稿4组;自贡电视台播发消息80条、专题2个、专访3个、今日关注3期。通过努力,全市整规工作宣传形成了导向正确、上下互动、立体交叉、家喻户晓的良好态势。
五、开展调研,通报信息,加强整规工作基础建设
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根据省整规办《关于报送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的通知》(川整规办函〔*〕10号)精神,市整规办组织开展了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活动。通过调研,初步掌握了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来下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在调研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自整规办[*]8号),上报了省整规办,并印发给了各区县和市整规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坚持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制度。每季度坚持分别召开了市级部门、区县整规办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联系会议,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安排部署整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完成。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科技融入武汉乡村圈工作力度,积极服务市“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和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目标任务
扩大新资料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规模,引导全市电子信息业加快发展。力争三大产业增加值达到41亿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50亿元;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组织开展科技对接活动10次以上,新建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20家;加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力度,争取国家和省科技研发无偿补助资金1000万元;申报省级重大科技效果20项;全市专利申请量保持在200件以上。
三、重点工作
围绕又好又快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依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着重抓紧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措施:
(一)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电子信息业加快发展。力争三大产业增加值达到4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50亿元。协助市政府做好市高新技术产业领导小组协调、组织工作。
2大力支持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主体。支持华中光电、汉光科技、福星股份、永和安门业、富思特包装、中科铜箔、湖北神丹、捷能光源、九州数控等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稳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
3服务高新区建设。围绕高新区产业的共性科技需求。对制约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协助企业开展一批技术难题攻关,重点引进转化10个科技成果。突出抓好武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高新区建设的三江产业园、华工科技产业园、汉光机电科技园等重大产业发展项目,把高新区建设成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区和转化科技效果的重要载体。发挥军工科技优势,全力支持三江航天集团等在孝军工企业扩大民品生产规模。
(二)抢抓武汉乡村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机遇。
4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力争全年新建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20家,重点扶持局部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促进企业确立技术创新战略,健全技术创新体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5开展产学研合作。促成武汉科研院校与我市企业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模式,由“一校一企”合作模式拓展到多校一企”多校一行业”等。开展企业科技效果需求调查,完善科技效果信息库建设,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引进武汉科技效果在转化。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和沟通,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工作部门联系机制。会同武汉市科技局落实好汉孝科技合作协议,强化产学研合作联盟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创新。
6做好科技招商。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产业附加值高、污染少的产业作为临空经济区的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华创会”等引资引智平台,引进华人华侨来我市守业或者开展技术合作。
(三)积极争取政策。
7总结经验增强项目工作意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及时总结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经验,充分发扬吃亏耐劳、克难奋进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积极进取,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用足有利条件,克服有利因素,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8做好科技计划项目筛选和储备。建立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贮藏制度。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贮藏库,做到谋划一批、贮藏一批,支持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健康发展。
9组织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借助国家扩大内需保增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突出我市产业特色,采取有力措施,做好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
10抓好中小科技项目的组织申报。积极深入企业、基层调研。重点做好对优势产业有牵动作用或有市场的中小科技创新项目的筛选和组织申报工作。
(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11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进农业规范化建设。组织申报一批农产品高效种植、畜牧养殖、茶叶加工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农业规范化的研究开发及示范应用、新兴产业规模化等农业科技计划项目。
12深化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完善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加强对科技特派员的培训和监督。力争年全市农业科技特派员达到140人以上。
13加强“农技110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组建畜牧、水产、植保等特色产业现场应急服务专家队伍。
14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以星火学校为阵地。结合农村技术需求特点,开展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农村人才培训,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人培训任务。
(五)认真做好知识产权管理。
15抓好知识产权工作。鼓励企业申报专利。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维护意识。利用4.26知识产权日和12.4日法制宣传日,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工作。
16做好科技效果的鉴定工作。组织好年全省科技奖励的申报工作。完成省级科技效果登记20项。
17抓好科技周等科普宣传活动。精心组织科技活动周各项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进企业、社区、农村、学校等活动,通过举办科普活动讲座和科技培训,努力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
(六)加强科技进步。
18迎接年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协调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各项工作。力争市全部通过考核。
19做好地震应急各项工作。完成我市地震应急快速反应系统数字化建设。加快实施地震监测台站、防震减灾重点项目建设。
20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不求所有。引导企业引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农业建设急需的创新型人才。电子信息、新资料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重点培育一批技术创新专家、科技型企业家和专业科技人才。组织开展科技创新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人才互动与合作。
(七)加强科技管理系统自身建设。
21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制度。以强化目标责任管理意识、提高工作效能为目标。完善指标体系,健立全员岗位绩效考评制度。
22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构建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
一、主要成效和做法
(一)认真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工作
根据国家、全省食品放心工程的有关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围绕我市食品安全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以“质量、卫生、安全”为主题的食品放心工程工作。
1、继续深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应强烈、社会危害严重。我市整规办会同各成员单位,继续深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努力把食品安全工作做细做实。
一月,由市整规办、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组织经贸、农业、公安、卫生、工商、质监、物业总站等部门,对上排、龙丰、麦地、黄塘、河南岸、桥西等10家农贸市场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严格规范蔬果、肉类和定型包装食品的卫生和质量管理,要求五大类食品执行“QS”制度,在南门等市场专设无公害蔬菜销售点,推行包装蔬菜上市,受到市民的欢迎。根据上级关于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我市开展了节日市场食品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元旦、春节和五一期间未发生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今年3月“苏丹红”事件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整规办会同各相关成员单位,迅速开展全面清查工作。卫生监督部门先后采取四次紧急行动,在全市餐饮业检查封堵含“苏丹红”色素添加剂的可疑食品。行动中,市卫生监督部门出动执法人员835人次,检查了3582家宾馆、酒家、饭店等餐饮经营单位的食品仓库、进货记录及各加工场所,重点对辣椒制品及色素进行认真细致地逐一排查。工商部门在大规模清查涉嫌“苏丹红”辣椒类制品紧急行动中,出动执法人员3812人次,检查经营门店10338家,超市381家,市场245个,批发门市189家,查获“涉红”美味源牌辣椒酱1714瓶,辣椒油152瓶,有效地确保了我市人民生命安全。
今年4月至5月,我们组织食品药品监管、质监、工商等部门联合对小金、陈江、沥林、潼侨等地的咸菜、皮蛋生产加工场所进行了整顿,关闭了咸菜生产加工场所8个,皮蛋生产加工场所23个,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25份。
2、全面开展散装白酒清查行动
为了进一步规范酒类的生产经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类的不法行为,维护酒类市场的安全,使人民喝上放心酒,我市全面开展了散装白酒清查行动。上半年,由经贸局牵头,质监、工商等部门积极配合,对全市的酒类市场进行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市场占有率大、品牌价值高的酒类商品,酒类生产、经营户的证件是否齐全,进货渠道是否正常等。行动中,查获涉嫌假冒伪劣的进口酒及国产名酒614支,市场标值60000多元;查封无证照生产散装白酒的地下小作坊3家。
3、继续推进肉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面对情况复杂、监管难度大的难题,我市相关部门转变观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通过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日常监管,加大宣传力度,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行为,净化了肉食品市场,使人民吃上“放心肉”。
今年来,我市以生猪屠宰市场集中整治为契机,认真落实管理责任制,继续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一是通过制订量化考核标准,加强对全市屠宰点的年审工作,推动屠宰厂的各项建设,提高经营者的服务质量和上市肉品质量;二是积极探索生猪屠宰管理体制,加强对屠宰工作的监督。上半年,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通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历时7个多月,经8次修改,终以市经贸局、整规办、农业局、工商局、卫生局、质监局、公安局、国税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外地鲜、冻片猪肉进入中心城区销售管理的通知》,规范了外地肉品在中心城区的经营行为,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责权与义务,为规范市场管理创造了条件。6月下旬,我们组织两个小组逐一对照屠宰厂年检量化考核的内容,深入下面县(区)、乡镇,开展年检和执法检查工作。据统计,我市共端掉非法生猪屠宰点6个,查处108宗违法违规案件,罚款2.03万元,没收非法屠宰的生猪、肉牛产品7153公斤,销毁病、死、变质、注水肉品605公斤,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行为,净化了肉品市场,使市民吃上“放心肉”。
4、认真开展整顿和规范盐业市场秩序专项行动
依照省五厅委(局)联合下发的《转发国家工商总局等四部门整顿和规范盐业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盐业市场执法行动,有力地打击了涉盐产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了盐业市场秩序。
6月,我们组织工商、经贸、公安、卫生、质监等部门对我市工矿、企业、学校、宾馆酒楼、商品交易市场等单位、个体户进行清理整顿。行动中,共出动执法人员736人次,检查宾馆酒楼17家、工厂食堂42家,集贸批发市场59个次,学校食堂22个,食品加工点32个,查获走私盐13.65吨,立案6宗(已结案5宗)。
(二)切实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工作力度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始终把保护知识产权工作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加以实施。自去年10月份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坚持“政府主导与部门协调相结合”、“依法监管与创新管理相结合”、“日常监督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突出重点与解决难点相结合”、“教育与惩治相结合”的“五个结合”,集中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非法行为。我市整规部门按照上级的有关部署,积极组织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增强了社会公众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初步营造了鼓励创新、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得到了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督察组的充分肯定。
据统计,自去年10月至今年5月底,全市公安机关受理侵犯商标专用权案20宗,立案17宗,破案16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19人,涉案金额1100多万元。全市工商系统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44宗,罚款29.42万元,收缴并销毁违法商标标识45.12万元。全市版权管理部门开展了10多项集中治理行动,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90000册(盒),其中盗版出版物68000册(盒)。取缔无证无照书报刊、电子出版物零售摊点82个,查处违法违规书报刊、电子出版物零售单位105家,查处印刷企业42家。全市知识产权部门受理专利纠纷案件3宗,公开审理2宗,结案1宗。目前,我市保护知识产权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基本适应我市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
1、组织开展4.26“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4月16日至18日,我市在中国惠州第三届国际数码节期间设立会展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处,发放宣传资料10000多份,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专利、商标、版权咨询服务。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我市徐志达副市长就“世界知识产权日”的由来、知识产权的内容和我市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并在惠州日报和市政府信息网站上刊登了相关内容。4月26日晚,我市举办了一场知识产权知识竞赛,进一步增强了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和推动了法律知识的普及。
2、认真开展“保护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周”活动
为落实全国和省关于开展“保护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周”活动精神,我市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突出工作重点。七月九日,由我办牵头,组织烟草、工商、质监等部门集中开展了一次大型现场咨询活动。活动在市区的人人乐、水口、陈江三个地点同时进行,利用横幅、挂图等宣传形式,现场发放10000多份宣传资料,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涉及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内容的咨询服务。
3、积极开展保护知识产权联合执法专项活动
按照全国和全省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的实际,我市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了保护知识产权的联合执法专项活动。活动中,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齐抓共管,整规部门和知识产权部门对保护知识产权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公安部门对涉及犯罪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工商部门、版权部门分别对违法商标、违法版权以及各种非法经营行为进行全面清理,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从而对我市的非法侵权盗版行为一直保持着高压态势,有力地净化了专利、商标、版权市场秩序,规范了企业和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三)严厉打击商业欺诈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依照国务院2005年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的安排和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好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我市制订了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职责分工,细化实施步骤和工作安排。专项整治中,对虚假违法广告尤其是虚假药品广告,非法行医和商贸活动中的商业欺诈行为予以重拳出击。通过严厉打击商业欺诈行为,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
1、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
为净化广告市场,维护消费者权益,我市工商部门迅速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打虚假、树诚信”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并制定行动方案,对工作目标、整治重点、集中整治的方法和步骤及要求进行了统一部署和安排。在具体做法上,采取三个“结合”方法进行专项整治。一是自查与检查相结合。3月中旬,由各传播媒介广告经营单位和广告人公司负责人参加的集中整治工作动员会,提出整治的具体要求,要求各广告经营单位先自查自纠;二是警示与查处相结合。我市在红盾信息网建立违法广告公布栏,对违法广告予以曝光。对仍然已被告诫、警示并责令停止的违法广告,除按法定最高处罚额度进行处罚外,建议卫生、药监部门吊销其《医疗广告证明》、《药品广告审查表》,取消其广告资格。
2、严厉打击非法行医
根据全国及省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市整规、卫生部门联合制定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取得较好成绩。
3月,我市在市区、陈江、水口、小金口等地开展以重点打击非法行医和药店坐堂为主要内容的整治医疗市场的大行动。这次行动共出动530多人次,取缔无证行医的诊所53间、没收药物70箱、没收医疗器械115件,行政处罚8宗。5月全国打击非法行医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对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再次作出新的调整、部署,制定详细的整治方案,召开全市动员大会。6月27日,全国打击非法行医整治小组对我市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充分肯定了我市打击非法行医的整治工作。
3、打击商贸活动中的欺诈行为
按照全国和全省打击商业欺诈行为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方案,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对商贸活动中的欺诈行为进行专项整治。行动中,加强了对商业和服务业促销活动的监督检查,查处虚假促销、以次充好等违法经营行为,查处特许经营许人披露信息不完整、不规范、没有风险提示,或故意夸大投资回报等违法行为,加强对特许经营展会活动的管理。同时对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领域中的各类欺诈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各相关部门实行联合监管,加强信息沟通和复核。通过集中整治,商贸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得以净化。
(四)继续开展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违法活动
上半年,我市非法传销、变相传销活动一度有死灰复燃之势,严重扰乱我市正常市场经济秩序,破坏社会稳定。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有关“打传”文件精神和全省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从讲政治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继续开展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违法活动。我市制定了《惠州市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行动方案》,工商、公安、综治办等有关职能部门开展了多次声势浩大的“打传”专项行动,重点对全市范围的出租屋、烂尾楼、空置楼房、花园住宅、城郊及外省人相对集中的聚居地进行了全面检查。据统计,上半年我市工商部门共出动检查人员2338人(次),出动检查车辆298台(次),取缔传销窝店102个、教育遣散传销人员935人,传销活动的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五)加大对大案要案的督办和查处
根据省整规办交办事项和市领导的批示,我市整规办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努力提高大要案等督办件的办理时效,协调组织市有关部门开展查处工作。
上半年,我市经济执法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整规办的整体部署,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和打击措施,依法严惩各类经济犯罪分子,遏制了违法犯罪行为蔓延的势头。公安部门加大对制贩假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非法传销等经济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职务侵占犯罪。据统计,上半年我市公安部门共受理经济案件127宗,立案77宗,涉案总价值6077.13万元,破案61宗,追缴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1042万元。我市法院系统共受理各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一审案件29件91人,审结24件,判处犯罪分子60人;受理各类经济纠纷一审案件2559件,审结1265件,解决诉讼标的总金额达7.81亿元;受理涉及公安、资源、烟草、海关等部门的行政案件105件,审结57件。
1月5日,博罗县在园洲镇龙叫村捣毁一制假烟窝点,当场抓获制假人员14人,现场缴获机器2台,黄果树、金蝶、北京、红枚等品牌香烟烟支92箱(共计3000斤),烟丝3000公斤,涉案价值100多万元。3月,我市中院依法对一起伪造货币的团伙作出一审判决,判处犯罪分子8人,并对其伪造的半成品假人民币1068.15万元予以没收。5月27日,质监部门查办惠州市加得利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不合格冷冻食品案,除对该公司予以重罚外,还销毁了14526箱不合格雪糕,货值7万多元。6月2日,博罗县捣毁一传销窝店,抓获传销人员16名,其中5名因涉嫌非法经营被刑事拘留,涉案价值达20多万元。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市的大案要案都得到落实和查处,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市场经济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和打击,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六)做好整规办的日常工作
半年来,市整规办根据国家和省整规办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上传下达、综合协调、沟通联络和检查督办的职能,一是及时做好材料报送工作。先后向省报送工作总结、专项材料、工作简报11份;二是努力搞好综合协调,协调编制我市三年整规工作规划(含十九项专项规划);三是认真受理群众投诉;四是精心组织专项督查;五是抓紧办理上级交付的督办事项。据初步统计,上半年我办共受理群众投诉5件,都已分别转有关部门妥善办理;完成上级交办、督办事项3件,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
二、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虽然我市整规办和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在整规工作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整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我市整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深层次的问题:
(一)整规工作总体发展不够平衡。在某些县区、某些专项整治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甚至有死角,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严重扰乱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信息沟通不够,影响专项整治的效果。例如食品安全监管,涉及的部门多,职责分工不明确,导致一方面存在监管空白或薄弱地带,另一方面存在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等问题,造成行政资源浪费。
(三)部分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法律观念陈旧,缺乏对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投诉、举报制售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积极性不高,增加了执法监管的难度。
一、更新司法观念,增强大局意识
牢固树立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全局司法观。自觉摆正被动司法与主动服务的关系,坚持有为才有位,部署工作、处理问题、审理案件置于全市大局来思考和定位。针对个别法官办案重视法律效果,忽视社会效果的状况,教育法官深刻认识重庆大城乡、大农村的特殊市情、社情和民情,克服就案办案、孤立办案思想,强化“为民司法、为民服务”意识,以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来支持和促进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
牢固树立支持大开放大发展的创新司法观。深刻认识当前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和成文法的相对滞后性,吃透城乡统筹政策,创新司法观念,支持、鼓励行政机关在农村土地流转、金融创新等方面所作的探索。司法审判工作应在坚持依法前提下追求司法效率的最大化,以立法原意作为评判改革试验中出现的新类型纠纷的依据,支持、鼓励和维护城乡统筹过程出现的新生事物,宽容城乡统筹的失误,确保一切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保障民生的举措得到司法的支持。牢固树立衡平利益化解矛盾的和谐司法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需要运用和谐司法的智慧,妥善衡平利益化解矛盾争议。针对个案的多元价值冲突,克服单纯讲政治不顾法律规定,重视于法有据忽视化解矛盾的片面做法,尽可能权衡利弊,体现特定利益优先保护和保护弱者的原则,并通过价值位阶、个案平衡、比例原则等方法来体现实质正义,做到案结事了,胜败皆明。
二、运用司法手段,服务城乡统筹
全力履行“第一责任”,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坚持“亲民、爱民、为民”主题,落实维护稳定这个首要的政治责任。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发挥打、防、建、教、管等多重作用,扎实推进“平安重庆”建设。依法严惩爆炸、杀人、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的犯罪,严厉打击大投资、大建设中贪污贿赂、侵吞国有资产等职务犯罪。正确区分改革失误与借改革之机谋取私利的本质区别,旗帜鲜明地用司法手段支持和保护改革者,确保城乡统筹改革先行先试的试错机制得到落实。延伸案外服务功能,加强判前释法、判后答疑、司法建议、法治宣传等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对涉及群体利益案件要适用调解。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争取支持与配合,努力促进“官”“民”关系和谐。
认真落实市委《关于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意见》,充分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商事和劳动仲裁、司法审判、处理等手段,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全面落实“第一要务”,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发展是执政兴国的根本目的。把平等保护观念贯穿于案件处理的全过程,无论国有民营、内资外资、本地外地、单位个人,实行平等和对等保护,构建开放安全的投资环境。针对辖区金融机构总部多的实际,开展金融审执专项调研,稳妥化解涉及金融纠纷案件,把握应对金融危机的主动权,妥善处置可能大量增加的企业借款、招商引资、产品购销、劳动用工纠纷。对濒临破产、倒闭且无回生希望的企业,纳入规范的清算、破产程序,努力避免企业职工、债权人等合法权益遭受损害。
处置好企业改制案件,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控股延伸产业链,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针对辖区涉外纠纷和知识产权案件多的特点,加强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发挥刑事、民事、行政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优势,依法制裁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积极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促进知识产权成果的合理流通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创建保护知识产权模范城市。监督和指导基层法院积极协助政府职能部门解决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的法律问题,指导和做好主城危旧房改造中对重点个案进行的司法强拆。充分发挥审判、执行职能作用,适时开展清理执行积案专项行动,加大执行力度,坚决遏制地方保护、地区封锁和部门行业垄断。积极受理和依法审判各类行政不作为案件,依法促使被诉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
坚持用开放的方法服务内陆开放高地建设,通过“裁判案件—价值判断—行为指引—树立规则”路径,发挥司法审判保护开放成果、规范开放秩序的特殊功能。服务城乡统筹改革,保障“五大重庆”建设。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有所作为、有所慎为、有所不为”的要求,慎重处理因统筹城乡和农村改革引发的各类纠纷,重点调研劳动争议和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适用问题。加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权益司法保护,及时指导和审理教育培训、医疗服务、养老保险、扶养赡养、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案件,妥善解决民生问题,当好“平安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健康重庆”的保障者。谨慎受理集体土地征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等案件,公正审理土地确权登记纠纷,充分保障土地经营者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正确应对民工“返留潮”,按照有利于满足返乡农民工基本生产生活需要、有利于稳定农村生产关系、有利于发挥土地最大效益的原则,妥善处理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针对辖区九龙坡、巴南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改革试点的实际,对农村土地流转创新、金融创新及农业专业合作等机制创新的相关纠纷,严格进行立案审查,引导诉争各方通过提请党委、政府协调解决。对形势发展需要或党委、政府要求通过司法渠道解决的,要妥善审理,不能因司法处置不当影响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市工商联、市台办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合法权益。通过司法手段积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合资合作,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三、完善工作措施,提升保障能力
开展前瞻性调研,提升司法服务的影响力。认真总结和发挥辖区经济活跃、新类型案件多的优势,加强法律风险评估,积极向党委、政府提供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密切关注新出台改革措施,指导和监督基层法院前期介入改革方案的制定,确保改革方案的规范、合法。加大对基层法院的监督指导力度,探索建立涉及城乡统筹改革发展纠纷的典型案例指导制度。调研提出处置金融危机导致资金链断裂引发的经济纠纷裁判对策,谨慎采取限制交易、设立担保、使用权经营权抵债、债转股等强制措施。
2008年度,企业技术中心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企业的中心开展工作,既注重GDP的增长,更在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做文章,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造血能力不断增强,并在**省第14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企业第二批)认定中获得通过,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2008年度,技术中心开展的具体工作与公司发展相结合,以服务工程施工实际情况为工作要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技术方案审查,在建工程技术监督、检查和服务、指导,技术标编制,技术交流与培训,专项方案评审与讨论会,信息化运行及完善,工法的研发与申报,专利的研发与申报,标准编制等。具体工作如下:
一、企业技术管理方面的情况
根据集团实际施工情况和发展需要,08年度,技术中心共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约389份,现场技术监督与指导约395人次,协助各项经部 或直属项目部解决各类施工难题约35次,组织或参加各类专项方案评审会约28次。确保在建工程项目基本正常,没有发生一起由技术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重大工程技术质量和技术安全事故。在经营配合工作中,编制技术标书51份,其中轨道交通工程11份;市政公路工程30份;房屋建筑工程10份,成功协助公司开展自主经营与外地市场的开拓。
二、企业技术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及运行情况
目前,企业技术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依托公司已部署的网络平台,主要从硬件建设、网络建设、安全及制度保障等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完善。
08年度,公司开始运用宏润网络协同办公系统,技术中心作为其中一部分版块,充分利用宏润OA平台。将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技术方案、技术标电子版文件上传,实现公司内部信息的交流,达成资源共享,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企业技术中心已在公司网站上设立了单独的板块,作为一个专业的技术交流平台。分别设立:中心简介、科技要闻、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研发动态、培训研讨、论文专著、工程实例、案例分析、交流论坛等内容。
三、企业在技术中心人才策略方面的情况
1、人才储备方面另外,在技术中心的带领下,集团2008年度城建建工系列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通过评审人数68人,高级职称人数9人。
至此,技术中心中专5人;大专9人;本科33人;硕士:6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研究员:2人 ;中级职称:8人 ;初级职称:22人,高级职称工程技术人员占中心职工人数总数的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