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范文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

第1篇: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手段;应用

一、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加强宽带建设。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以网络作为基础,做好农村区域内网络建设,完善宽带设施,保证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正常使用。作为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和网络运营商合作,完善农村当地的网络建设,采取合理的建设方式,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其次,注重网线网络的应用。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地区的人口比较稀疏,密度相对来说比较小。在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中,需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以最小的投资完成网络建设,保证网络通信更加的稳定、快速。网络运营商需要根据农村网络特点,完善网络联系,推动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最后,政府部门加大投资力度。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大财政方面的投入,缓解农民压力。农民的收入相对较低,宽带给农村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不利于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因此,政府部门采取资金和补贴措施,保证农村网络建设的同时,缓解农民的经济压力,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政府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农村经济,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结合社会经济最新信息,引导农村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资源整合,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强化政府部门的组织功能,加强农村经济建设,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引入更多的社会资金援助,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采取多样化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手段

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实际的经济管理中,需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采取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选择需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保证农村经济发展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革新信息化管理手段,时期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面对农村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落后的问题,相关人员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方式,将其很好的应用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可以为农村经济管理提供更加便利的管理方式,以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作为基础,做好相应的调查和研究工作,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方式。目前,智能手机在农村普遍应用,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更大,借助智能手机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目前,部分农村对信息化理解不够深入,对信息化经济效益难以理解,没有体会信息化带来的好处,政府部门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示范基础建设,让农村了解信息化手段带来的经济发展,展示先进的信息化经济管理手段,切身体会信息化管理手段带来的经济效益。通过这样的方式,农村更加乐于接受信息化管理,推动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管理是一项复杂并且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不同的单位和部门,需要其加强协作与交流,推动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手段推广中,构建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平台,构建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共享制度,加强不同单位和部门之间的交流,保证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顺利开展。

三、重视信息技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各项工作的执行人员,相关信息技术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保证信息化手段在农村信息技术管理中有效的应用。目前,我国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农村地区信息技术人员更少。在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中,由于缺乏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导致很多工作难以顺利进行。部分信息技术人才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难以承担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任。因此,应当注重信息技术人才的知识培养和职业素养培养。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挑选具备较高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人负责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发挥其岗位职能。加大信息培训和宣传工作,将信息化网络不断深入到农村基层,让农户感受到信息化手段的优势,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发展中。加强农村财务人员培训,使得财务人员更加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有效利用财务软件,完善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除了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训外,还需要注重经济管理人员的引入,引入更加专业的人才,发挥专业人才的优势,加强农村经济的指导和引导,促进农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第2篇: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范文

 

一、目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在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我国农村经济的改革,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稳定工作。所以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一些任务是有必要的。

 

1.已经实现经济组织专业合作方面着手来构建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要想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从提高农民对农村市场来入手,依据市场发展需求,来不断的构建出多种形式的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的方式,对社会化的服务制度的有效组织形式实现积极的探索,并且还要借鉴其它地区的农村发展的经验以及引进先进的专业合作经验,这些都是提高的农村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同时还能够促进我国的社会化服务的水平。

 

2.我们要从农村管理中着手,主要是财务管理以及资产管理。在农村的财务管理还有资产管理上,把关农村经济管理的部门一定积极的加强对我们农村财务民主管理的审计工作,强化各职能部门的职能,积极广泛的实行财务改革管理机制,进而来确保农村资源的合理优化,以及资金的安全运转。

 

3.我们要着重的从减轻农村经济负担来入手。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一项首要的任务就是减轻农民必要的负担。所以,在就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的过程中,有关的部门应该建立起一个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机构,来做好有关经济监督以及管理的工作,这就是主要包括对流动性的资金来进行统一的规化,在劳动力上要加强统筹的管理,以及肩负农民的监督检查以及上访等问题的落实,同时还应该做好相应的负担反弹的防治。

 

二、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对策

 

1.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质量有很大影响。要想加强经济管理工作,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经济管理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管理正在向信息化发展,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提高经济管理工作效率,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2.提高认识并加强对农经工作的指导。在新阶段的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农经管理工作,就是要把党的农村政策进行落实,不断解决当前的农村矛盾,保持农村稳定,维护广大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扩大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把农经工作做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为农经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3.建设农经管理队伍,提高工作效率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面向农村,是与基层人员直接接触的部门,工作职能多,任务繁重,若是管理队伍现状与管理工作本身之间不协调的话,将会极大地影响部门工作的开展。所以,加强农经工作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对各乡镇站所需的各类工作人员要重点培养,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维持农经队伍稳定也至关重要,保证农经队伍成员都能够积极地对待工作。从各个方面对农经队伍的整体能力进行强化,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农经队伍。

 

4.强化农村财务管理,保证工作经费充足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农经管理工作中的重点,虽然近年来各级财政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始终不足。因此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农经工作事关“四个确保”。在农村经济运行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方面以及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监督新机制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推行农村财务民主管理,强化审计职能。改革财务管理模式,积极推行农村会计委托制。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确保集体财产安全和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与开发。重点建设农村财会队伍,着力培训一批懂业务、爱岗敬业的农经人员队伍,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

 

5.提高农经执法水平并建立建全规章制度。

 

5.1建立农经执法责任制度。各地要制定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执法岗位与执法责任制,明确岗位执法责任。各尽其责地做好自己的农经执法工作。

 

5.2建立工作规章制度。要制定一整套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与农村财务管理的执法管理制度和措施,以科学的操作规程与有效的工作方法,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真正落实。

 

5.3建立信息反馈与办案制度。根据农经工作中涉及的农村热点与难点问题,建立经常性的观察联系点,发现问题并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议与措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6.做好农村经营管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多种渠道,采取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经营管理在农村农业工作中、在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的作用。围绕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组织制定宣传计划,精心策划和开展宣传活动,重点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普及政策法律知识;宣传完善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典型经验,推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

第3篇: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业经济管理;发展措施

0引言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强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农村地区应当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改进传统落后的经营发展理念,逐步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1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城乡差距

就目前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城乡经济的发展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国家以及相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其能够迎头赶上,出台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但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地理因素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影响,教育水平落后,急缺具备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缺乏高素质的人才以及劳动人口,经济水平难以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缓慢,整体增长幅度较小。而此时,城市经济正呈递增式增长,农村人口不断的流向城市,极大的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相比之下,农村经济被远远的抛到后面,使两者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

1.2农业生产活动有一定的制约性

随着城市经济不断的发展,基础建设不断的完善。在城市当中,由于城市规划因素的影响,可供选择的工业用地越来越少,再加上市区内的租金较为昂贵,使得许多工厂开始改变战略方向,开始向农村地区转移。大量占用农村的耕地以及农业场地,使得农村的农业用地更加的少,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活动。此外,当地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上,仍然采取着分散式的劳作方式,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阻碍了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发展,也无法投入高科技的农业技术以及设备使用到农业经济发展当中,使得农业生产无法实现机械化发展。

1.3农村人口分层结构出现分层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管理与专业型人才,但很多地区农村生产经营过程中,个人利益却得不到保障,使得农村经济停滞不前,使农村社会出现分层,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与管理。随着现代工业的推进,以及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各种变化,使得农民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之外,有了更多的就业和创收机会。农村居民之间或农村区域内农民与各别群体之间出现了经济阶层的分化,农村人口结构分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分层群体属于弱势群体,利益保障性问题应引起重视。

2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2.1提供制度保障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现状而言,应当结合实际发展情况,逐渐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针对出现的问题要从根源上解决。要紧跟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对农村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形成一套适应农村发展的制度体系,提升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处理问题的效率,帮助农业生产更加的规范化。利用制度保障农民的利益,使得农村经济健康和谐的发展。

2.2创造经济发展条件

新模式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思想上逐渐改变农户的发展观念,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并对未来发展模式进行细致的规划,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积极调动农业科技工作人员的研究积极性,不断创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条件以及可能性,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实现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使农村经济发展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逐渐踏入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提升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2.3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农村地区进行数据调研,对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对目前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引导农村经济逐渐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将各类资源进行整合,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缓解发展现状。此外,在农业经济管理当中,要考虑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为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3.1加强管理人才与农民的教育培训

只有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才能够将各项政策更好地落实到实际的农业生产经营当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地区,管理人才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想要使得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稳步增长,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专业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奖惩机制,对于工作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通过招聘的方式获得综合型专业人才,并对现有的管理人才,定期开展培训工作,逐渐提升其综合素养。对于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应当组织培训。通过不断地强化工作人员的个人专业能力,帮助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技术,科学有效的方法,以及机械化的运营管理模式,逐渐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

3.2加强环境保护

就目前农村地区发展现状而言,许多地区已经开始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的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循环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且环境保护是农业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工作。以往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当中,化学药物的使用较为频繁,严重损害了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空气质量被严重污染。因此,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再来开发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不能只是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生态平衡,应当根据实际发展状况,不断地调整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地利用相关资源。

3.3完善管理制度,对农产品进行加工

根据农村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二者之间是存在许多联系的,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只有真正做到改进传统管理理念,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够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相关部门应当逐渐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机制,对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数据调研。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对相关农产品要进一步加工甚至是扩大品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的价值,保障食品的安全,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农民的收入翻倍提供基础保障。

3.4拓展融资渠道

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性,资源缺乏,且受地形气候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较为艰难。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而我国相关部门也极为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其资金的投入不断的扩大,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税也被逐渐剔除,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了物质基础的保障,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前景更加的广阔,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显然只靠政府的单方面投入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且农村地区占据了全国大部分的国土面积,大部分的人口仍然处于农村。因此,农村的经济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不断地拓宽资金渠道,除了政府的资金拨款之外,还应当积极发挥社会各界组织以及企业的作用,吸引更多的资本。政府部门应当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不断地鼓励企业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投资,加强农业企业的开办建设,如食品加工厂,养殖场等。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当中的资金问题,还能够为广大农村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发挥剩余劳动力的价值,促进农村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

4结语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也应当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新时期下的农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就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必须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不断的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逐渐完善农业经济结构,提升农民的专业能力,促进农村经济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1212”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考核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171-02

多年来,我校主动适应沿海开发战略,坚持为盐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初步构建了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我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开设于1991年,招收中专毕业生,学生毕业后主要分配在江苏省各乡镇经营管理指导站工作,为江苏省,特别是盐城市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中等技术人才。随着江苏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盐城经济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及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实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此,学校沿用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中职学生,结果造成一方面学生难以理解专业理论知识,达不到全面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培养理论型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能力又不适应社会要求,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不可能受到社会欢迎。为此,我校于2009年开始开展三年制中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调研工作,广泛深入农村调研农村社区经济管理部门、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校企合作,邀请农业企业专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认真研究新型农经管理职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将岗位工作过程转变为学习领域,设计教学活动,首创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三年制中职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培养有知识、掌握农村经济核算、产品营销技能、会经营、懂管理的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中等人才。在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通过三年四个阶段任务的学习与培养,达到具备从事农村经济综合管理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

第一阶段基本素质能力的学习与提高。通过1学期专业基础认知教育(含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1周),接受公共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提高学生基本素质能力。

第二阶段专业单项技能的学习与提高。通过2学期会计核算、农产品营销、网上支付与结算、企业管理等单项技能学习(含校内4周、校外4周单项技能教学实训),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专兼职教师共同实施实训方案和课程教学,完成培养农村经济综合管理过程第一轮回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专业单项技能。

第三阶段专业综合技能的学习与提高。通过1学期专业岗位综合技能学习(含1个月实践性锻炼),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完成农村经济综合管理过程及工作任务,将农产品市场调研、企业策划、产品销售、经济核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单项技能贯穿于一体,完成培养农村经济综合管理过程第二轮回的学习与实践,掌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运作的综合管理能力。

第四阶段发展能力训练与提高。通过2学期企业顶岗实践实习,将课程教学拓展到社会实践,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委派教师进行实习指导管理。

在上述四阶段任务学习与培养过程中,始终贯穿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力、专业单项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和发展能力每经过一个阶段都有所提高,最后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这就是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

采取“五岗一体、逐层推进”多形式的

第5篇: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要求;任务;调查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关国家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 农村在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领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目前迫切需要在现有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上给予加强。对此作了一些思考和分析。

1.农村经济总体管理要求

对于农村经济上的管理应该具备整体的管理思路和要求,必须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以及农民收入上的增加,同时在落实农村经济行政管理的主体职能的前提下,保持行政管理、监督以及执法这条主线,实现农村在经营体制上的创新,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我国“三农”政策的具体规定,保证农村经济管理上的经常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并不断探索经济管理中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方式,实现经济管理中的农村集体资产上的财务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以及对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2.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2.1农村财务和资产管理

在财务和资产管理方面,首先必须要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管理监督体制,在加强对农村财务民主管理的同时实现对审计职能的强化,并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积极的推行农村的开机委托的制度,在有能力的地区做好电算化试点,并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上管理,确保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以及集体财产上的安全。狠抓农村财会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

2.2实现农民负担上的切实减轻

2.2.1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制度

首要的任务是建立健全承包合同管理档案,确立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其次,适时调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切实农村维护承包双方合法权益。三是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抟,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让农村尽可能获得较多的比较利益。

2.2.2农民负担的减轻方面

主要需要对农民负担实现监督管理,当前农民的减负问题基本落实,主要是需要对农村负担反弹的防治,在具体的监督管理内容上,包括对资金筹集和劳动统筹上的管理、农民负担监督检查、负担检测、负担以及负担事件的查处以及归责等方面的问题和落实,同时需要对农民负担的专项治理进行强化,并对相关制度进行落实和健全。

2.3实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首先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方面,需要紧紧围绕农村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依照农村市场发展的具体要求实现多种形式上的农民专业合作,做好相关专业合作上的示范和试点工作,重点加强当地的规范和培育工作,对专业合作上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做好相应的推广工作,从而提高农民对农村市场的进入程度;而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首先要实现对工作机制的转变以及机构队伍上的稳定,并对社会化的服务制度的有效组织形式实现积极的探索,还包括对民主管理制度以及灵活的服务机制进行探索,从而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3.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上的加强

3.1提高经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目前我国农业以及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实阶段,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加强方面,将我国有关的农村政策切实落实,并实现其政策的经常化、制度化以及长期稳定,这是目前实现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维护和实现广大农民群众利益、极大限度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及解决农村矛盾的重要关键和保证。这就要求各地各级农业部门首先在思想认识上对农村经济管理实现高度的重视,并加强相关的指导和领导工作,将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此外各级的党委以及政府也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重视,保证相关管理工作在经费、设备等条件上的齐备。

3.2加强经济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经济管理机构需要按照政府以及党委的相关要求,首先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体系实现健全,并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同时实现对管理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在各乡镇基层,经济管理需要对人员进行合理的编制,定岗定员,确保所有的地区都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经济管理工作。根据目前国家所提出的农业技术推广办法,将业务经费以及人员经费都纳入到经管的财政预算当中。农经管理机构需要承担相应的行政监督和管理工作,实现农经工作中的强化和改善。

3.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农经执法水平

按照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法规制度建设。一是农经执法责任制度。各地要制定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执法岗位和执法责任制,明确岗位执法责任。依据当地的分工,履行好自己的农经执法职责。二是建立工作规章制度。制定一整套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管理的执法管理制度和措施,形成科学的操作规程和有效的工作方法,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

3.4加强调查研究

针对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农经管理要转变工作方法,加强调查研究,特别是对涉及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的重大问题,要进行深层次、系统的调查研究。同时,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信息化的新要求,继续加强农经统计信息工作,搞好统计监测体系改革,及时做好农民收入统计汇总分析工作,为党委、政府制定农村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3.5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根据省、市关于加快农业加工业发展的有关指示精神,围绕优势产业带布局和加工企业发展要求,认真搞好农产品加工业原料生产基地建设规划,争取国家的支持。抓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联接龙头企业、市场的纽带,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载体,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组织形式。

4.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下需要围绕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落实农经行政执法的主体职能为基础,以强化行政执法、行政监督、行政管理为主线,以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与时俱进,全力推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法制化、经常化方向发展,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新方式、新途径和新方法。从而建立一个有预见性的经济管理体制,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长久稳定。

【参考文献】

[1]康华.多策并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乡镇经济,2005(07).

[2]韦敏.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J].云南农业,2010(09).

[3]郝丽霞.农村人力资本非农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25).

[4]王玉亮.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实质[J].历史教学,2006(9).

第6篇: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4.032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农村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影响力的部分,一定要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完善。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主要负责调节农村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关系着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只有将农村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做好,农民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农村经济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为我国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1 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

农村经济管理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建立财务资金管理制度,我国法律规定,政务财务必须公开、透明,接受大众的质疑和监督,目的是加强民主,使干部民众一条心,更重要的也是为了强化监管机制,使资金管理更加安全,使民众的资金得到更好的保障;第二,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目标,要对目前的资金有良好的管理并对未来发展有正确的预算,从而决定经济发展的方向;第三,要选拔优秀的人才担任经济管理工作的职位,使干部素质得到保证,同时,由于不断涌现出新的政策和制度,还要定期的组织干部人员去学习,不断对自己充电,积极学习先进单位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2 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够,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农业一直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新形势下,大多数人思想观念很难转变。对于财政透明,科学的经济发展观以及农业土地承包责任制等重要问题没有深刻的认识,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农村的经济管理较为复杂,涉及多个方面,不仅与农村的财务资金有关联,对土地的使用权以及土地的基本情况的监督等都分不开,所以,需要各方面的政策支持与制度管理,但是,就农村目前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很好的制度去支持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使得管理工作一直止步不前,甚至还经常出现问题。

2.2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报账人员素质不高,数据信息不准确,这样就无法得出正确的统计信息,无法进行资金管理以及预算工作的正常运行。农村的经济管理人员通常都是一些村干部担任的,他们缺乏专业的知识与专业的技能,同时,城里的高素质人才一般都不愿到农村去工作,这就造成了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缺失,更容易出现财务问题。随着经济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年轻人都到城里去寻求发展,农村只剩下一些年龄偏大的劳动力,即使有技术也无法应用到农业中去,农业的发展无法与科技发展相同步,导致农业的发展相对缓慢,这是经济管理中应该注意的大问题。

2.3 监督管理不到位

一般的会计人员都是同时多个村子的账,只负责最后的核算工作,对前期工作并没有很多的了解,如果前面统计出了问题,后面的核算也就没有意义。同时,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建设不完善,许多职位都空缺,甚至是没有设立,缺乏必要的部门,或者一人身兼数职,管理工作难免出现漏洞。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多数农村管理团队都缺乏必要的监管部门,对于工作过程没有良好的监督管理,出了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堆积到最后出现财务问题,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3 解决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问题的措施

3.1 提高认识,健全法律法规机制

农村的经济管理与农民的个人利益关系重大,党和政府必须要重视农村的经济发展,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要积极考察,不断提出新的建议和要求,要不断为管理队伍注入新的血液。在农村,农民最重视的是土地问题,在土地承包责任制的保障下,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政府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必要的制度,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

3.2 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经济管理工作相当重要,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才能保障其正常运转,经管工作任务相对繁重,所以管理队伍必须能够胜任管理工作,如果不协调,极易出现问题;加强经济管理队伍建设,要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提升自身专业修养和道德素质,管理人员要有责任意识,对工作认真负责,方可建设一支高能力的管理队伍。

3.3 完善监管体系

任何工作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良好的监督,农村经济建设事关民众的切身利益,更要公平、公正、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要建设一支监督队伍,对财务工作的每笔收入和支付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发生财务混乱现象;对于财务工作的审计和监督工作要随时抽查,如果发生违纪违法行为,必须严惩。

4 结语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是关系国家社会发展的民生大计,必须要及时制定一套科学的制度来作为保障,加大经济管理队伍建设的力度,最后,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全力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糯.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4(06):14-15.

[2]刘新宝.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措施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3(10):14+67.

第7篇: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策略建议

1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还是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力度,增加经济收入。同时,还要共同促进农村的经济综合实力,不断优化和提升农村的财务管理能力,做好农村的土地承包工作和合作社工作,还要加强对农民的责任监督。为了能够不断提升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农村和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都要在党的领导监督下,以坚持我国的农业经济国策为首,结合自身的特点,探索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2我国农村经济目前的工作任务

2.1适当减轻农民自身负担

农村在税改后负担有所减轻,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减轻农民负担的增长,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扶贫政策,尤其是贫困儿童的教育工作,加强监督力度和法律力度。

2.2农村产业化的运营

各级政府部门要鼓励农民推广农业产业化的运营发展,农业发挥自身的优势,改变经济的发展模式,将先进的经济制度与科技培训,加入到农业的产业运营中,从而不断完善和推广农业的经营化管理。

2.3解决土地承包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的少数地区还存在着土地承包管理的漏洞和不足,导致农户之间产生纠纷与矛盾,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因此需要不断强化土地承包合同的管理政策,坚决实行法律法规。

2.4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服务系统

农村的经济发展不再是从前的传统农业,而是不断发展和改变的加工型和服务业产品,要做好基础的农作物生产时,还要提升相关的加工业以及服务业,从而实现新型农业的经济发展模式。

3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目前的现状和不足

3.1经济管理模式过于传统和陈旧

经济管理体制是提升和强化管理工作的基础,目前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过于陈旧,已经不能满足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已有很多农村共同建立的新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尝试,前期出现很多的问题与不足,如何找到完善合理的创新经济管理工作的方法,这是我们要面临的新挑战。

3.2农村经济管理的队伍力量不足

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的队伍建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人才基地,推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支撑,然而由于大部分的人员都是当地农民,他们缺少先进的经济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还有部分高素质的农业人员选择外出发展,导致了当地人才的流失,没有了人才的支撑和保障,我国经济管理队伍起不到好的领导作用,无法带领农民走上新型的农业化道路。

3.3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资金和精力投入不足

农业的投入资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优化和提升农村管理工作的资金支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村结构转型的新时期,农村的资金投入为未来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虽然扶持政策和扶持力度、建设资金、教育资源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然而由于农村的范围较大、人员较多、农业项目复杂,在进行投资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导致扶持无法完成全面的配置,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的经济建设相对于城市,周期较长,效率较低,因此,很难吸引到社会资金的大量投入与建设。

4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策略和建议

4.1农村经济管理模式需要创新和发展

在我国长期坚持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基本经营体制上不断改革,加快农村经营模式的创新发展,引导农民不断积极发展新型的集体农业经济模式,在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成立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型农业新经济模式,不再进行传统的农作物输出,而是进行产品包装和服务结合起来进行。例如很多农村与城市住户建立了直接的合作关系,不再通过商户的中介转卖农作物,而是直接将新鲜的蔬菜卖给城市居民。通过互联网建立直接联系,农民可以通过快递等形式直接送往城市,不仅免去了中介费用,还能够增加自身的新型服务实力,深受城市住户的欢迎,大大的提高了自身收入,也改变了自身的经济管理模式。

4.2对农村经济管理加大投入和建设

政府需要不断地为农村基础建设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对于新型经济模式下的发展项目,要大力进行资金投资和支持,鼓励新型的经济模式的项目不断的扩大和发展,从而激励其他的项目运营,刺激农村的新型企业发展。其次政府应当制定符合新型经济发展的融资政策,提高农村的新型项目对于社会资金的吸引力,鼓励城市资金逐渐流入农村的新型项目,更好的运用资金壮大农业的经济。政府及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农业资金流动的监督力度从而更好的优化配置,高效的利用资金提升农村的经济实力。例如当下比较流行的采摘园、蔬果定制园等新型经济管理项目,大多数都与城市建立了合作关系,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流入农村,发挥了农业的新型价值。

4.3提升农户的经营水平和综合素质

随着改革的不断加深,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不再是普通的农民,而是需要一支专业的经济运营队伍,这就需要对农民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政治素质教育,不断培养提高农民的责任心和工作素养,建立一支专业化、综合化、创新化的农村企业家队伍。例如我国对于农民的扶持惠民政策中就有相关的经营管理培训,通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能够使得农民可以更好地做好自身的农业运营工作,在培训中还会学习到新的经济管理模式,同时也加快了传统经济运营模式的变革

4.4加大政府的监督和执行力度

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要求领导干部、管理工作者、运营者都要做好监督管理,保障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进程。把督导考核落实到位。要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把乡村振兴摆上优先位置,必须用好督导考核这个利器,建立责任清单和工作台账,定期开展跟踪评估和专项督查,把督导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据,层层压实各地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推动县级党委政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指挥部”,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第8篇: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农村洗车液;管理探究

中图分类号:TN9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272-01

在信息技术广泛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与信息化技术手段相结合,对保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经营良好的农村经济环境有重要意义,探讨信息化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不仅是农村经济管理的必然课题,而且也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对农村经济发展有实际意义。

1.信息化角度下农村经济管理的任务

1.1 促进农村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广

基于信息化角度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应当在全面普及信息技术知识的前提下,让广大农村群众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优势,从而主动接受信息化管理方式。首先,要发挥出各种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全面体现出地理定位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农业生产和农村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其次,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经营设备的知能化水平,在全面依靠信息技术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效率的同时,发挥出信息技术在防灾预警、应急处理、农村安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建立健全农业技术信息化培训平台,有效提高信息技术的服务水平。第四,促进农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农村经济的电子商务能力,构建科学的服务体系。

1.2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和谐新农村

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不仅体现在生产经营方面,而且还提供在提供农村文化的软实力方面。首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有现代思维的新农民,在提高农村群众的生产经营能力同时,拓展农村群众的思维意识,开阔农村群众的发展意识和眼界。其次,可以利用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平台,积极广泛的普及和贯彻农村经济政策,全面提高惠农政策的使用和落实效率。第三,可以有效实现与职能部门的对接,建立多种综合的信息共享平台,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包括医保、就业、法律维权在内的多重信息,真正有效落实农村社会事务职能。第四,全面满足农村群众的新需求,促进农村群众获得多方面信息,为农村群众提供新的经济信息交流及共享平台,实现农村群众思维意识的全面发展。

1.3 用信息化建设农村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经济体系是信息化的重要任务。首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发展和完善农村经济的供求平台,建立对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其次,可以大力发展网络增值活动,实现电子金融,连锁经营,专业信息服务等,全面发展大型的信息服务业务。第三,可以进一步改造农村经济市场,不断建立安全的农产品信息监管系统,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不断加强农村产品的质量。第四,可以建立以卖方为主的网络供求市场,不断与其它信息平台对接,帮助农村经济推销产品,有效打开农村经济的广阔新天地。

2.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总体布局

2.1 建立信息化的网络管理构架

在信息化角度下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快速发展,应当为农村经济管理构建基本的信息化技术平台。首先,大力推广信息化需要的硬件设施环境建设工作,逐步的从政府职能部门开始,向联通企业、联通村镇进入辐射,最终把农村群众全部纳入到信息化管理平台之中。第二,网络信息环境的构架要有前瞻性,在实现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覆盖的同时,更要加强移动通讯网络的建设,保证农村大的信息化环境的基本覆盖。第三,加强农村信息化平台等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银行、通信、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力度,大力推动公共服务设施的信息化水平,逐步开展农村经济事务管理网上运行项目,为全面铺开信息化做好准备。

2.2 开展信息化示范村建设活动

信息化示范村建设活动是当前普及推广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示范性和引领性活动。加强信息化示范村的建设活动,可以有效的起到宣传推广使用。首先,要出台制订信息化示范村的建设标准,按照高标准高档次要求推广信息化工作。其次,积极落实信息化示范村的经费来源,保证快速搭建必要设施设备。第三,推广多种信息化服务建设方式,提高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效率,不断引领广大村民体验信息化技术。第四,积极总结信息化示范村建设的经验,为全面建设信息化村屯集中力量。第五,发挥信息化设备在村财务、合同管理、社会救助等事务中的作用。

2.3 建立信息化建设培训基地

倡导建立信息化建设培训基地,主要目的是给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培养必备人才,不断提高农村对开展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为了全面稳步的推广信息化建设培训基地项目,首先,建立设施设备齐全的村级信息化培训基地,主要为村屯群众普及信息化技术操作知识,全面提高基层群众的信息化水平。其次,推广信息化技术,让广大村民群众认识到信息化设备的价值,引导村民正确使用信息化设备,达到农村经济管理事盏男畔⒒运营目的。第三,进一步依靠信息化设备提高农村使用更新科技意识,全面提高农村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

3.实现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3.1 健全农村信息网络体系

实现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首先,要采用有效措施,构建更为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消除还存在信息孤岛现象的村屯,把所有村屯者联接到信息网络平台中。其次,及时更新落后的和不适应时展要求的信息化设备,保证网络信息技术能实现农村的全覆盖。第三,进一步深入信息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日常事务中的使用范围,不断提高资料申报、经营管理情况、农村居民事项查询的网络化。第四,信息化系统要有针对性,要提供适合区域内大部分村民使用的信息,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推广农业技术,切实解决由于信息闭塞,而导致的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

3.2 培养专业信息管理人才

信息人才是实现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只有不断培养优秀的信息管理人才,才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任务。首先,针对农村专业信息化人才较少的局面,拓展提高信息人才的培养渠道,建立广泛的信息人才培养和招募制度,大量举办信息技术培训班,不断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培养课程。其次,鼓励人们参与信息技术培养和实践活动,对信息技术使用及有创新的个人给予必要奖励,形成钻研信息技术的良好风气。第三,大力引进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不断把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输送到基层乡村,发挥出信息技术人才的宣传和教育引领作用。

结论

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活动与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接轨,而且助于全面提高农村经济效率,转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现实。在当前条件下,应当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有效科学的农村经济管理信息体系,不断通过政府、企业,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共同进行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9篇: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管理;建设举措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028-1

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在各个时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经济工作关系着党的各项政策的落实,对于农村的稳定与改革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在当今新形势新挑战下,农村的经济发展建设更需要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笔者试从几个方面探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管理的新举措,以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提高认识,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领导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首先要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并且能够使之制度化和稳定化。这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在新农村建设阶段的必然需要,对于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并繁荣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各农业部门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把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作为农村工作当中的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切实加强对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与领导,并积极争取支持,为当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

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执法水平

各农业部门应按照依法治国的方针,围绕贯彻落实《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土地承包法》等行政规章与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当中的章规制度,在制度化和规范化上下工夫。首先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执法责任制度的建立。通过建立执法岗位和责任制度,从而使各农业部门人员明确自己所在岗位的执法责任,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其次是工作规章制度的建立。即制定关于落实农村的土地承包、减轻农民的负担以及农村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与措施。从而以有效的操作规定科学的工作方法来确保国家各项农业政策的落实;最后是信息反馈制度的建立。即各农业部门应创建经常性的联系和观察点,以便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当中的各种问题能够及时预测甚至发现,从而能够尽早提出对问题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措施,使问题及时妥善的被解决。

3 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目的。因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即是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拓宽增收渠道的方式有很多。首先要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挖掘增收潜力,以使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其次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产业的步伐,促各农产品的深加工所带来的增值;此外为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带动家乡长期增收,还要特别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劳动,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各农业部门要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扶贫工作的开发、完善补贴政策等多个方面入手,大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并实行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等方针,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增加支农资金,把农民的持续增收作为重要工作,以真正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收入,使农民真正获益。

4 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的组织建设

发展加工企业和围绕优势产业带布局是省、市加快发展农业加工业有关指示的重要内容,因此各农业部门应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原料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以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例如可以以农业中蔬菜、种子等龙头型经济作为重点,积极策划发展项目,大力扶持。此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是加快龙头型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组织形式,因为其具有着联接农户、龙头企业和市场的纽带作用,能够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提高,因此要重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养,做好专业合作的经济组织试验点工作。

5 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保障深化机制改革进程

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这就要求要加快建设改革征地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制度的步伐,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并能够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此外还要加快农业科技的发展,强化科技保障,争取能够在良种培育、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以及重大病虫害的防护等各个重要环节实现突破。各级农业部门还要积极探索农业技术的新机制和新办法,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努力探索并积极做好推广工作,从而形成覆盖广而且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6 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首先是要重视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并保护节约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等,倡导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环境保护型、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现代农业的清洁生产以及与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其次是要以水利为重点,加强农田的基本建设,综合治理防洪防涝、干旱缺水以及水环境恶化这三大问题,从而能够增强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7 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调查研究,深入基层

新时期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还应针对现阶段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转变工作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尤其是对涉及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稳定的重大问题,更要进行系统的深层次的调查研究,为党制定农村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