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治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3-0097-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不少地方将农村人口转移到一个稳定的地区,并实施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目前我国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措施还不够完善,在实际治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对治理措施的改进,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目前各个国家政治方针都从原本的统治转向治理,通过“治理”解决人民的需求。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是指无需依靠国家政府的强制要求,而是上下互动的过程,并推动新型农村社区进步和发展的机制。在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中,首先要明确治理具有互动性的特征,其并非国家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强制管理,而是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及新型农村社区经过协调,互动等,而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过程。将新型农村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则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最终目标。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需要政府、居民、社会组织及相关单位和企业平等协调合作,从而推动农村社区的发展。
由于全球关于农村社区治理存在多种不同的见解,本文主要对以下几种理论进行了分析:①社区治理,即主要由当地政府、农村社区组织、居民等共同管理社区内的大小事务,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模式。该种方式使农村社区内,各个主体相互促进发展。②自组织治理,该种治理模式主要是保证新型村农社区建设的有序性和活力。③社会资本治理,该种治理主要是促进新型农村社区资本存量增加,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模式。④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治理,即通过构建环境、经济、社会等指标体系,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现状
在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中,我国政府对农村社区治理非常重视,主要是由于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普遍存在经济基础差的问题,政府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有效推动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由于新型农村社区存在严重的资金问题,且其还处在建设之中,各项事务都比较繁琐,需要所有居民的支持和参与,才能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首先农村社区需要根据其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让居民有目标、有动力参与到农村社区治理中。同时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要让社区居民真实感受到社区的进步和改善,居民才有信心和动力参与到建设中。为了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的进步,其加强了科技的发展,各个政府部门通过开展多项技术培训,让社区居民提高种植、养殖技术。
但在目前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存在居民收入不稳定、公共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农村居民青壮年基本都在外务工,居民家庭收入主要是来源于在外务工,而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相对不稳定,且农村居民所能够选择的行业相对较少,其经济来源很容易受到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目前主要是由政府承担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的职能,但存在公共服务不完善的情况,即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并非居民实际需要的服务,而且很多非政府农村社区服务组织在发展期间,会出现资金不足问题,影响农村社区的发展。
三、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发展阶段及模式
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主要是从2006年开始起步,国家政府根据农村发展实际情况,选择部分农村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到2009年,我国进入农村社区治理发展阶段,主要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村社区居民和组织参与到农村社区治理中,推动了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到2013年,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趋向于成熟阶段,主要是由居民和社区组织根据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有规划地进行发展。目前常见的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有:①城市化社区管理模式,如我国深圳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城市规模的扩张也比较迅速,将城中村、城郊农村基本消除。在城市化扩张下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主要是加强城市化社区管理模式的发展,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②村民自治模式,该种模式主要是农村社区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发展进行规划,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促进民主发展。③就地城镇化治理模式,该种模式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进行城镇化治理模式,将农村划分为农村社区,按照城镇化标准进行建设,并通过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感,推进农村社区的发展。
四、加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措施
(一)加强农村社区民主自治模式的发展
在如今的农村社区发展中,要注重农村社区居民的自我治理,即居民在政府的引导下,完成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工作,使农村社区居民各个主体的利益都能够得到保障。另外,在农村社区治理中,政府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最好让社区居民自主完善社区的规划和建设,促进社区民主自治模式的发展。同时政府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能,不应随意将工作转移至其他部门。农村社区民主自治模式,需要全部居民参与到农村社区的治理中,因此需要通过对居民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居民的参与感,让居民认识到自己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以及自身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利益关系,使居民更加有动力参与到农村社区治理中。
(二)注重农村社区特色经济的发展
经济是农村社区发展中,居民最关注问题。在目前经济发展模式下,人们非常注重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农村作为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其应当结合自身的特色实现经济的发展。首先农村社区应当明确自身的主要发展产业,并加强对产业基地的建设,同时通过建设合作社,发展龙头企业等方式,促进农村社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如今人们非常注重生态产品,而很多农村都没有被工业影响,其产品基本都属于生态产品,农村社区要意识到生态产品在如今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将其作为发展特色经济的主要方式。旅游业也是农村社区特色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农村自然环境恬静,没有收到城市和工业的影响,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
(三)注重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农村社区居民的个人收入越来越好,但集体意识却越来越淡薄,导致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设得不到居民的支持,因此需要让农村居民认识到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加强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够使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得到保障。要想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根据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建立有领导性强、规划性强等特征的领导班子,带动居民促进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其次还需要注重对社区闲置资产的利用,很多农村社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集体资产,其可以通过租赁、拍卖等方式,盘活集体闲置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另外通过对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也能够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如旅游业。农村普遍存在素质能力不强的问题,传统的经营理念不适合农村社区的发展,应当注重经济创新,如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完善农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是每一个居民的基本权利,我国目前非常注重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由于农村社区资金较为紧张,在建设社区公共基础设施时,需要把握每一笔资金的用途,并可以结合城市社区公共设施的建设特点,对农村社区进行规划。首先要保证电力、网络、水质等基本服务的完善,针对不同的公共服务要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使资金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还需要加强社区服务体系的完善,即根据居民的需求改变社区公共服务不完善的问题。
(五)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社会保障
首先应提高政府对农村社区居民社会保障的支付比例,使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得以提高。如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彩票的形式募集资金。另外可以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建立社会保障基金运用机制。针对失去土地的居民,要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需要根据失地居民的实际情况,给予居民相应的补偿,并加强对居民的教育培训,让居民可以在其他的行业寻求发展道路。农村社区还需要加强对养老托残制度的建立,使老人、残疾等得到社会保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城镇化率成为我国提高经济的发展方式之一,但如何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进行治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需要注重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等。
参考文献:
[1]徐世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供给模式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29-33.
[2]陈藻,冷天.“人”的城镇化背景之下的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研究――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5,01:111-116.
[3]丁宁宁,李国锋,袁王月.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变迁的制度选择――基于多案例研究视角[J].农村经济,2015,06:56-61.
[4]贾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问题研究[J].理论导刊,2014,03:10-13.
[5]华芳英,鲍忠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能力建设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07:23-26.
[6]刘国章,王志彬.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4,09:91-94.
一、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广泛宣传,提高创建“生态社区”的重要性。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工程,创建省级卫生社区不仅是打造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需要,也是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造福于子孙后代,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做好创建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宣传发动,我镇组织组建了以党支部书记张新红为组长,居委会主任李廷龙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创建工作制度,责任制度,考核制度。通过召开两委会,居民代表会,党员群众座谈会,以及利用标语,横幅,专栏等不同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上下统一思想,提高了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居民创建省级卫生社区的信心,统一了创建卫生社区的认识,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分工,确保创建实施到位
以城乡一体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社区发展卫生化为主题,结合社区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创建卫生社区,促进社区级经济发展,具体工作是:
1、清洁家园,美化环境。人人讲卫生,人人都爱美,这是每个人的需要,家园更需清洁美化,我们专门组建了清洁队伍,并健全管理机制。做到垃圾统一收集,集中运送到收集点,同时对社区栽植的花草树木修建美化,从而创建一个舒雅优美的良好环境。
2、清洁家园,搞活产调,充分利用资源。为了增强居民科学种田的意识,我们定期举办居民培训班和学习班,教育居民学习科普知识,掌握种植养殖各项技术,从而更好的科学种植、科学施肥、科学用种、科学管理,促进生产发展。并注重有机肥的投入,减少化学肥料投入,既节约了开支,又增产增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产调,增产增效,同时将道路的两侧逐步植树,形成绿化网带,使村庄显示蓬勃生机。
3、清洁污染,保护环境。我们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净化了环境,促进了社区环境的健康发展。按照社区的规划,安排好车库用地,并在沿路两侧新建垃圾池,使居民垃圾有处可倒,并安排专人负责转运,确保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使社区面貌有很大改观,促进了“卫生社区”的建设。
三、综合治理,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1、认真实施厕所清理工作,社区卫生厕所通畅率达到100%。垃圾处理已形成了由居委会统一收集运送到垃圾处理站。
2、对公共绿地和公共设施等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拆除违章建筑、消除垃圾污染,营造整洁有序的社区环境,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3、积极开展防控病媒生物宣传,并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社区建成以来,从未发生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爆发。
一、2012年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一)社会救助水平持续提高。一是城乡低保标准在2011年的基础上提高了10%,提标后,城市低保标准达到209元/月,人均月补差达到110.5元。农村低保标准由728元/年提高到850元/年,月人均补助由52元提高到65元。全区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5442户70770人,共发放低保金和物价补贴10460.378万元;二是全面落实低保“调、减、免”政策措施,严格按相关要求对低保对象重新划分了类别,重新测定补助标准。按照乡镇区域特点及贫困程度,增加农村低保保障人数16905人,使全区的农村低保总人数达到省上核定的57177人,占农业人口的7.33%;三是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全面落实,集中供养人数达到706人,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1700元,全年发放供养资金577.958万元;四是制定出台了《区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拓宽了救助范围,取消了起付线,提高了救助标准。共救助城乡患病困难群众14276人,发放救助金1287.09万元;五是制定出台了《区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实施细则》,共救助6345人,发放救助金596.7万元,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城乡居民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
(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成效显著。一是积极开展了双拥创建工作,以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为目标,进一步浓厚了双拥氛围,夯实了双拥基础。在区内各公路主干线上制作大型双拥宣传标牌19块,配合市上在城区繁华地段及重点乡镇街区制作大型双拥标牌22块、灯箱广告牌50余块,“举办了军地双拥文艺汇演。制作了反映我区近年来双拥创建成果的专题片,汇编了双拥典型经验材料集,对双拥成果展室进行了更新布展,精心打造了国防教育基地、军民共建和谐社区、共建新农村等双拥工作示范点7个;二是严格落实优抚补助政策,认真执行国家抚恤补助标准,发放各类优抚补助资金956万元。2011年冬季入伍农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达到4380元。制定出台了《区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实施细则》,为1-6级伤残军人办理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全区重点优抚对象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全区2766名重点优抚对象每人给予了300元的医疗、生活补助。为2600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了1000元、800元、300元不等的医疗补助资金共90万元;三是不断加大城镇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自谋职业安置力度,安置上岗45人,实行自谋职业安置46人,发放自谋职业金120万元。组织80多名退役人员到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了技能培训。
(三)灾害救助及时高效。2012年受特殊气候和恶劣天气影响,我区境内先后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和较大规模的风暴、沙尘暴、雪灾。面对灾情,我们及时查灾、核灾、报灾,积极上报争取救灾资金。全年共下拨救灾资金965.8万元,对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进行了妥善安排。
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和8月8日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我们积极响应省市号召,动员全区各界向灾区捐款捐物,并组织车辆把救灾物资运往灾区,有力支援了灾区救灾和重建工作。
(四)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全面启动,敬老院建设和管理工作步伐加快。2012年我区被省上列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县区,为有效推进我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下发了《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14个社区和村为试点单位,并针对试点社区和村的不同特点,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找准了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取得了较好成效,试点工作得到了省市的好评。
为了加强全区敬老院的管理工作,我们结合全区实际,制定出台了《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敬老院管理的通知》,在全区开展了“模范敬老院”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农村敬老院人、财、物和日常管理。完成了张义、金塔中心敬老院的扩建和黄羊中心敬老院的修建工作,各敬老院新入住五保老人160人;区中心敬老院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入住五保老人300人以上。积极筹措资金,为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统一购置了保暖内衣、床单、被套、电视机、洗衣机、冰柜、厨具等生活用品,提升了敬老院的整体生活水平。组织区委宣传部、区卫生局、区文联等部门,开展了送文化到敬老院活动,营造了敬老院浓厚的文化氛围。
(五)基层民主政治和社区建设成效显著。一是指导开展了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截至目前,村两委换届工作已全面完成;二是开展了“难点村”治理工作,针对全区4个“难点村”村干部能力不强、村务不公开、管理不民主、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等问题,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基本上已达到了根本治理和彻底好转的一类治理标准;三是开展了城乡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西大街靶场社区村被省民政厅授予“示范社区”荣誉称号;四是积极开展社区服务项目建设,西大街完成了“四站一中心”项目建设任务,完成了东大街、西关街建设项目的上报工作;五是在充分调研和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在火车站街道办事处辖区新建成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小区,设立了惠民社区居委会。
(六)殡葬改革稳步推进。制定了《区殡葬管理实施细则》、《殡葬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农村区域性公墓建设规划》。经过充分调查论证和实地勘察,规划农村公益性公墓8处,这些公益性公墓建成后,可覆盖全区80%以上的自然村,有效遏制我区乱葬乱埋和坟墓占用耕地的现象。结合工业园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和金武公路建设,下拨坟墓搬迁款420万元,对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坟墓进行了搬迁,促进了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七)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规范高效,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全面启动。一是指导新社会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新社会组织的管理,促进了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开展了社会团体“小金库”治理工作;二是努力提高婚姻登记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共办理结婚登记6100对,离婚登记450对,收养登记6件,登记合格率达100%;三是认真开展了地名数据库录入和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调查摸底工作。完成了全区3230条地名信息的录入。对武南、黄羊、谢河及两个工业园区的地名设标工作进行了调查摸底和地名命名认定;四是与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和金昌市永昌县开展了边界联检工作,有效维护了边界地区和谐稳定。
(八)争取项目资金力度不断加大。经过积极努力,2012年共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和项目资金2.48亿元,较往年大幅度增加,这些资金的争取,为确保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和构建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中呈现的亮点
一年来,全区民政工作者立足区情、牢记宗旨、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呈现出了良好发展的态势,多项工作富有特色并取得重大突破,受到了上级和群众的好评,呈现七大亮点。
亮点一:围绕民政心系广大贫困群众,拓展性地用心做好民政工作,我们抢抓机遇,积极向省市民政部门汇报争取,从全省国扶县农村低保指标中,给区调剂解决了1.69万人,使全区享受省级财政补助的比例从原来的5%提高到目前的7.33%,给特困群众每年又增加近1000万元的生活补助金,切实为困难群众办了实事。
亮点二:为妥善解决部分对越作战人员上访问题,我们组织人员对所有参战退役人员进行了调查摸底,并逐一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提出了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越参战的264名下岗失业退役人员进行公益性岗位安置和灵活就业等就业援助,帮助其加入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上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得到了市区领导的肯定和好评,为全市解决参战退役人员相关问题积累了经验。
亮点三:为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工业强区”和新能源开发战略的实施,确保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和金武高速公路建设,我们民政人创先争优,昼夜奋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心规划,在短短一个月内打造了比较规范的农村殡葬改革和公益性公墓示范区,得到了省、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亮点四: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居民生活的“家园”。为了加快社区建设进程,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针对近年来社区建设中办公用房欠账较多、面积较小甚至无处办公、社区工作经费短缺、服务设施较差等问题,我们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类,并多次向区上有关领导汇报,引起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12月中旬,张区长主持召开了社区建设现场办公会议,多年来困扰社区发展的四大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①由区财政出资105.1万元解决9个社区办公用房的欠款和维修、改建问题;②采取无偿划拨的方式解决4个社区的办公用房;③社区办公经费提高到每年2万元;④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的工资报酬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同时为社区副主任办理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解决社区工作人员培训费用10万元。近期,区上还要召开社区建设工作会,安排部署今后一个阶段社区建设工作。这两个会议的召开,必将推动我区社区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亮点五:为了规范全区城乡低保工作,增强工作透明度,我们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对城乡低保档案进行了分类整理,组建了高标准低保档案室,成立了低保投诉中心,开通了专用投诉电话,建立健全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举报、投诉和查处制度,进一步敞开了投诉渠道,深化了阳光低保工作内涵。
亮点六:我区被列为全省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县区后,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措施,使全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在全省基层老龄工作现场会上我区作了典型交流发言,西关街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强县富民的根本举措。长期以来,我县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着力培育支柱产业、不断改善城镇面貌、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充分肯定我县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要客观认识到我县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方式、重点、举措等方面尚还存有不足,需要结合实际,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推进社会管理科学化进程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统筹城乡发展。
繁荣的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无工不富,实现经济繁荣必须强力推动工业化进程。立足发展实际,我县农业经济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直接导致了经济增长不快、增长后劲乏力。推进农业化主导向工业化主导转变,通过工业化逐步“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化”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化”农民为市民是解决经济增长不快和增长后劲乏力的有效手段。立足发展基础,我县县域经济已具备了实现工业化拥有的资源、资金、技术等关键条件,核心是转变发展理念,通过行政、市场、法律等综合手段加以引导和推进。一要转变发展理念。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农业经营企业化。积极用企业化的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下大力气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支柱企业,用市场牵龙头,企业建基地,基地连农户,形成“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多种运行模式,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型,从而推进县内农业产业化全部由专业的企业厂家组成,达到工农一体、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目标。二是突出发展重点。要积极规划建设____县中高山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以推进“猪-沼-蔬菜”和“林-菌-苗木”两个循环产业体系建设,培育食用菌、中药材、烤烟等特色种植和林麝、大鲵、林下养鸡等特色养殖为重点,推动农业经营企业化。率先突破生猪产业,坚持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围绕生猪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公司经营为载体,实现饲料供应专业化、籽猪供应专业化、生猪育肥专业化,着力在全县培育20户左右生产规模达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公司,并积极建立饲料加工公司、籽猪繁育公司、生猪销售公司、产品加工公司、垃圾处理公司(生产有机肥)、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对农户坚持以养殖协会为纽带,与饲料加工公司、籽猪繁育公司、生猪销售公司建立利益链接机制,通过“协会+农户”的模式推动生猪产业发展。食用菌发展要在全县着力培育3—5户大型经营公司,采取自我经营与农户合作经营相结合的模式发展,实现经营规模和效益的新突破。同时,对苗木花卉、大鲵、林下养鸡等特色种养殖都通过组建种养殖公司的模式推进,通过建立科学的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蜕变。三是强化发展举措。完善工业化推进机制是加快工业化的根本保证。要简化农业化向工业化经营的行政审批程序,为农业企业化经营创造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要把企业壮大交给市场,着力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县内能人大户联合办厂,吸引外地有实力的企业家来县内投资办厂、企业与企业间合作发展。同时,政府要积极通过项目扶持、税收优惠、金融保障、信息服务等各项举措鼓励、引导农业产业企业化,推动农业化加速向工业化转变。
城镇一体化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从我县城镇的分布来看,主要聚集在沿河两岸、公路两旁,农村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加快城镇一体化进程必须坚持以建立规模适宜的城镇群为方向,以完善城镇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为重点,着力打造县城、集镇、新型农村聚集社区互相协调、相互补充的城镇布局,形成城镇象农村环境一样秀美、农村象城镇一样方便舒服的城镇一体化格局。一是切实完善城镇一体化建设布局。要立足县情,按照30年不落后、50年不落伍的要求,积极建立县城、集镇、新型农村聚集社区建设规划体系,勾划出县城、集镇、新型农村聚集社区发展蓝图。结合宏观规划,制定每五年的建设目标,并逐年落实工作任务[!],确保城镇一体化有序推进。二是加快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进度。围绕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县城建设重点要抓好“一体两翼”建设:即改造老城区,开发文彩新区、建设上竹镇城乡一体示范区。改造老城区重点优化老县城功能布局调整,改造背街小巷,增强城市休闲空间,依托山水加强景观工程建设;文彩新区开发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强化与老县城的对接,完善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新区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竹镇城乡一体示范区要结合生态旅游建设搞好规划,并按规划整合公共基础设施资源,使之成为县城功能拓展区。通过“一体两翼”建设,县城做到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整洁有序,呈现崭新面貌。集镇建设重点完善街道畅通、水电供给、垃圾清运、污水排放、绿化美化等配套设施,提升集镇承载能力。同时加快乡镇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便民服务网络,增强集镇辐射带动能力。新型农村聚集社区要抢抓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政策机遇,针
对农户居住地的地理特点,搞好30户以上和50户以上的新型农村聚集社区布局,根据布局完成建设规划,并明确需要配套的农村基础条件、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环卫设施、堤防工程等项目,通过捆绑项目、社会捐赠、财政一事一议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强力推进新型农村聚焦社区建设。同时,对已建成的农户进行统一风貌改造,打造绿色、包容、灵动的新型秀丽新农村。三是完善城镇一体化规范管理机制。严格规划控制机制,所有的城乡建筑必须符合规划,对不符合规划未经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允许开工建设,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推动城镇创建机制,着力搞好卫生集镇、环保新村等各项创建活动,强化城乡结合部综合治理,严格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综合执法,确保县城、集镇、新村干净整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保障。要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建立党委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一是明确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所以,促进人的发展是社会管理的核心,从而确定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促进社会进步、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正义、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概括为:改善保障民生、维护公平正义、丰富文化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建立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要建立改善保障民生机制,优化教育、卫生、社保、民政救济等各种资源,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城乡发展条件,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确保群众生活安定、和谐幸福。要建立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整合司法援助、行政执法部门、村镇组织的力量,以法律为准绳,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公平正义。要建立文体活动开展机制,借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搞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要充分地方特色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群众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要建立社会安全维稳机制,依托公安、安监、药监、消防等公共安全机构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社会安定和谐。三是提升社会管理的服务水平。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扎实推动社会管理工作。要建立领导组织,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整合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群众代表的人力资源,组建组织协调机构,为推进社会管理提供组织保障。要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众工作机构,围绕民生改善、矛盾调处、文化服务、安全保障等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组建专业群众工作队,以片区为单位开展工作,实现社会“网格化”管理,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当前我国社区文化产业整体上处于“自发性、粗放性”发展状态。社区文化产业尚未进入各级政府决策部门与学术界的视野,政策规划及其配套措施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当前对社区文化产业的通俗理解仅仅是指借助于社区的物质区位平台,开展的文化产业经营活动。严格意义上说,社区文化产业尚未成为一个具备典型群体性特征与边界设置的文化产业门类,整体上处于自发孕育、发展阶段。社区文化产业总量少、层次低、门类单一。根据笔者在浙江经济相对发达的杭州、宁波、嘉兴、金华等地区的调研结果,平均2―3个社区才只有一家从事社区文化产业经营的企业,经营内容主要是集中在文艺培训与演出、文化产品服务与贸易等门类,与社区区位环境的内在逻辑关联性不强,发展特征与优势不明显。社区文化企业管理粗放,基本上仍处于家庭作坊式的简单管理模式下,运行绩效不佳,经营决策随意大,品牌意识缺乏,整体经营水平亟待提升。
二、社区文化产业的特征及优势
社区文化产业依附于社区独特的文化土壤、生态环境与市场空间,发展与社区群众日常生活、社区建设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门类与产业形态,形成与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良性发展局面,增强社区文化的自我造血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当前我国社区所承载的政治社会及文化职能,社区文化产业的首要特征是服务面向的“定向性”,它始终以开掘社区文化市场潜力、服务社区受众为指向,以提升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水平为使命。特殊的服务面向决定了社区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以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区受众的文化构成与消费特征作为基本立足点,开发适销对路、具备本土附着性的文化产业形态,形成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门类;社区文化产业的第二个特征是经营模式的“灵活性”,文化产业在社区的“生根发芽”,“社区”概念的凸显,并不意味其经营一定是小规模、粗放自给型的。在发展“小而精、小而特”的社区特色文化企业的同时,可以积极尝试构建集约化的经营模式,提炼社区文化龙头产业,形成跨社区的产业布局与覆盖,塑造社区文化产业品牌。“灵活性”将有助于建构具有极强适应性、多层次、立体化的社区文化产业经营模式。三是发展动力的多点驱动性与发展效益的多元辐射性。社区文化产业借助于社区这个独特平台,吸纳、承接、转化与整合多种社会发展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比如它既可以承接大学生创业项目和下岗职工再就业项目,分担社会转型压力,同时也可以作为大型文化产业公司区域渗透布局的一部分,实现对新兴市场的开发与占领;它既可以实现文化产业触角的全新伸展,丰富文化产业门类,填补区域空白,又可以给予社区文化事业的运行与发展新的要素、新的动力与启示。
三、社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是加强对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及其理论研究。一项新兴文化产业门类的成长有赖于在政策层面给予其良好的要素供给。当前,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把社区文化产业纳入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布局统筹规划,根据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地区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布局与定位、社区居民文化层次、审美爱好特征等,编制社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原则以及具体的举措等。在发展规划的编制中,要充分注重凝练社区特色与品牌,立足社区文化层次结构与潜在文化消费能力与消费热点的开发等,提炼和形成社区特色文化产业门类。比如在浙江的下沙高教园区社区,集中居住着几万名高校教师,他们相对文化层次较高、文化诉求丰富,对于生活品质有着较高的期待。在社区发展的文化具有一定层次、贴近式服务的养生与休闲的文化产业具备良好的基础。要注重与其他文化产业门类的错位布局。避免社区文化产业盲目延伸边界,发展与社区区位环境相脱离的文化产业门类,使其背离社区的特殊文化土壤与服务面向,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水土支持”。要科学设计发展规模、发展效益等指标,处理好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之间的衔接性,允许“探索”与“试错”,留足空间余量。作为一项新兴产业门类,其发展的目标、定位及其路径都有待在实施过程中予以不断完善,规划编制中各项指标设计的相对保守性存在着一定的必要性。要注重发挥好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加强对项目立项审批的把关,避免“一激励就群起发展”等现象的出现。
将社区文化产业纳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一个首要意义是,这种产业门类正式进入了政府决策部门的视野,使其能以适当的权重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布局考量中,带动配套政策的建立与完善,有效填补市场门类的空白,在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的同时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应该鼓励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建立若干个“社区文化产业发展试验区”,在实践中更好地积累经验,探索路径。高等院校与相关科研机构要加强社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的研究,对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赢利机制、要素供给等开展对策性研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是加强社区文化产业综合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建立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社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匹配性政策的设计、协调与处理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区别于其他文化产业门类,社区文化产业具有更强的区位依赖色彩。在社区文化产业发展协调机构的组成单位中,除开文化产业发展主管部门、相关金融机构外,要更加注重街道、社区等属地单位作用的发挥,加强与所在区域高校及社会保障部门的联系,建立常态化的定期联络机制,更好地统筹协调大学生创业项目、下岗职工再就业项目的遴选与落地事宜等。通过综合协调机构的建设,更好地引领方向、明确权责。要加强配套政策体系及中介服务平台的建设。完善高层次人才落户、人力资源转化与培育等各项优惠政策,在将高层次人才纳入区域人才培养规划兑现相关待遇的同时,根据社区工作实际,适当给予其一定的社区创业基金支持。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及智力因素的开发,努力建设若干个业态模式新颖、具备发展潜力的社区文化产业品牌。同时,通过人力资源培训等,提升社区文化产业从业者的基础素质,建设一批主业经营清晰、管理科学、运行良好的社区文化企业。以人力资源建设为趋导,最终形成融合多种层次、多种经营模式的社区文化产业布局。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借鉴国家对中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等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整合政府及民营资本的力量,扩大创业启动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的规模,建立社区文化产业定向扶持机制。根据项目的内在质量,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更好地惠及社区文化企业。在文化相对发达与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可以尝试建立专门的“社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对于社区文化产业的项目孵化、培育进行对口扶持。完善法律、会计、网络平台、交通设施等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优化中介服务配套体系,为社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当前尤其是要根据社区文化企业经营项目、服务内容与社区受众贴近性、对口性明显、较易复制经营模式、形成同质化竞争的特点,做好特色社区文化品牌的保护工作,防止同类业态的简单克隆与扩张,建立起良好的行业运行规则。要结合城市改造,将社区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区块调整统筹考虑,尤其是要关注城市化进程推进过程中,城乡结合部改建以及农村新社区建设带来的潜在机遇与市场,把握城市新居民的文化诉求与审美特点,开发新兴的社区文化产业门类。
三是创新社区文化产业的经营业态与经营模式。经营理念、经营业态与模式最终决定着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在社区文化产业发展中,我们首先强调治理结构的现代化,这是所有社区文化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只有正视和改变当前绝大多数社区文化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粗放式经营、低水平松散式管理等现状,社区文化企业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条件。二是尊重和维护社区文化企业的多元复合性。基于社区的多层次服务面向定位,既鼓励高端、新型、附加值高的社区文化产业形态发展,比如社区高端文化休闲业、养生保健咨询业等,也积极倡导普及层次的社区文化表演娱乐、文化观赏业的发展;同时创造条件,发展社区特色手工产品、创意产品制作,特色文化内容资源整理与开发等产业。既鼓励建立规模适度、对市场反映灵敏、集约精悍型的社区文化企业,也尝试创造条件组建跨社区、跨地区的连锁文化企业;既鼓励以新创办企业的形式从事社区文化产业经营,也探索对符合条件的原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改制,转化为经营性文化实体的可能性;既鼓励具有较高层次、智力密集的创新项目引领社区文化产业发展,也允许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下岗职工再就业项目投身社区文化产业发展浪潮,满足社区建设与发展、社区受众多层次的文化物质与精神需求。三是萃取和提炼社区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不同类型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解读。对于社区从事经营性活动的文化企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是与社区内在文化需求与市场结构紧密契合的产业形态。这种产业形态包括主业经营内容、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等与社区受众需求的匹配性,使得社区文化产业发展深深介入到社区受众的深层文化心理满足与社区发展与运行中,形成融合精神与物质层次的“紧密型、一体化”发展格局。这种产业形态具备较强的水土附着性,很难被复制,与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形成有效的互为补充、互为合作关系,改变传统的单一政府投入发展社区公益性文化企业的模式,增强社区文化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进而构建具备自我发展性、良好成长性的新型社区文化发展机制,更好地满足社区受众的精神与物质文化需求。
【关键词】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信息服务平台
一、引言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享受到高新科技为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建设周期较短、见效较快、惠民利民的优势日益凸显,人们对便捷、高效、智能的社区服务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我国逐步扩大智慧社区建设规模势在必行。
二、信息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受人口数量、聚居环境、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等国情影响,在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上面临一些挑战:
(1)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在技术和平台选择上面临严峻挑战,包括如何去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应用模式改变、社区发展向需求驱动转变等。(2)在如何增强智慧社区建设的引领驾驭能力上面临挑战,尤其是政府、行业领军企业需要把握复杂局面,把技术力量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做好顶层规划与设计。(3)制度与法律在适应高速发展的智慧应用上面临挑战,比如社区管理者、物业管理者、社区居民等对自身权责及相关联动机制还需进一步梳理,对民众网络行为的规范、信息的保密与合理使用等要有相应的调整。
三、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设的总体思路。智慧社区建设,从本质上来说是其所在区域的整体性工程。因此,政策支持是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经济实力是推进建设的关键动力,科技水平是建设成效的核心依靠。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含建成后运营)有多种模式,如:“政府”、“企业”和“政府引导+市场”等。从第一批试点、第二批试点193个城市上报的项目汇总来看,智慧社区的一共有96个,经过评估,它的产值约146个亿,其构成约为:财政40多亿,银行贷款50多亿,社会35亿,其它24亿。由此可见,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比较适宜选用“政府引导+市场”这种模式。政府是建设的主导者,可以综合社会、政府、城市、居民实际,统筹目标和做好上层规划,确保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全局性、集成性、安全性等;大量高科技企业的参与贯穿建设与运营的全过程,在政府统筹兼顾下,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作用,在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二)建设的基本原则。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应当立足当前需求、兼顾未来扩展,在保证经济适用的前提下遵循如下原则:
(1)规范性: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开发平台、服务器、网络等软硬件符合当前主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先进性与扩展性:尽可能采用成熟的、一流的技术手段,确保设计符合用户需求、运行高效可靠,并在与现有系统的集成对接、未来新技术发展及新应用需求下的改造升级上具有便利性。(3)安全性: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平台有大量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并且具有较高的共享度,必须保证信息使用权限及传输安全等,才能为用户利益提供保障。(4)开放性:由于需要通过接口与外界的其它平台或系统相连,因此要充分考虑平台与外界的信息交换。(5)合作性: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平台需要整合不同部门的信息,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多方参与,各方统一规则、通力合作,才会取得良好的效益。
(三)建设的基本途径。我国地广人多,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之下,各省份、各地区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智慧社区建设的起点也不同。根据城市与社区信息化建设历程中不同时期的特征,可以将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过程分为三大阶段:
(1)数字化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数据标准和数据建库。将社区相关信息归类、整理、编码,建立必需的硬件设施和环境,利用先进的技术采集、统一、规范管理基础数据和专项数据。已有数据建库基础的社区也需要按照新标准对已有数据进行梳理和完善。(2)集成化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信息共享、服务、协同的机制与平台,通过集成与接口扩展,消除信息孤岛,提高平台开放性和信息共享度,建成区域性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3)智慧化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逐步建立模块化的智慧应用,包括社区治理、小区管理、公共服务、便民服务等多个领域,增强智慧平台统筹配置,建立智慧社区的泛在信息源,提升对内对外信息共享程度,提高社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供给能力,达到让民众通过各类智慧应用体验高效、便捷的社区管理、运行与服务的目的。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三阶段并不是纯粹的顺序关系,而应是通过应用试点等手段,形成一个“以点带面、螺旋上升、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因此,从长远来看,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应当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基于社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找准适合本区域发展阶段和本区域特点的建设模式,分层次、分步骤、分重点地逐步推进。
此外,智慧社区基础层与支撑层的建设不是仅仅靠社区自身独立完成,而是需要从城市层面加以统筹规划,需要政府、行业领军企业主导和加大投入。智慧社区的个性化服务功能则主要是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来解决,其中具备通用性的功能应当尽量采用模块化方式建设,以扩大服务的覆盖面,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
四、结语
虽然多地实施的智慧社区建设项目取得一定成效,但我国智慧社区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还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组织保障,做好智慧社区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导,使各地建设标准等与国家的智慧社区建设相统一;强化法律保障,确保智慧社区建设顺利推进;强化人才保障,包括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同时做好智慧人群的培训工作;强化资金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市场”模式的优势,为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社区和城市服务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Z].2014.
“社区”一词起源于拉丁语communis,表示亲密的关系和共同的东西。1871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最早将其引入到社会学研究中,并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一般认为,社区是由居住区域关系引发的共同生活体系。农村社区是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人们构成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其基本功能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对区域内农村居民进行管理以及促进居民的经济增长。”农村生态社区是由传统社区发展而来,是以是以自然生态为本底、以农村人口为主要居住人群,以农村为特定社区、生态景观、人文景观镶嵌一体的生态与人文经济社会系统,强调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它表明中国农村建设的理念、目标、模式和体制,向着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社会迈进。
2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生态社区的特征
农村生态社区中生活的人和环境之间建立了持续的、稳定的相互依存关系,其所关联的共同体,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共同体,而是包含而又超越了生活共同体的更大的生态共同体,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2.1生态性
生态性是农村生态社区的首要特征,它强调农村居住地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改变过去农村过度消耗资源的状况,不再以破坏生态环境来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农村生态社区通过绿化、净化、合理处置污染垃圾等方法改变农村被破坏的自然环境,通过有效的生态治理手段,促进村容整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社区经济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社区产业间的合理联结,实现良性循环。
2.2人文性
人文性是指人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关照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人生关怀。如果农村生态社区的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是硬件,那么农村生态社区的人文精神就是软件,它指向的是一种更高水平的建设,不仅仅停留在自然环境的保护中,更注重村民的内在精神文化的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享乐文化、世俗文化在逐步蔓延,功利主义、金钱主义在非理性膨胀,农村文化原有的传统道德观念碎片化,精神虚无化。农村生态社区需要培养村民的公益精神、参与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构建村民的精神家园。
2.3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内容。在经济方面,就是要引导农民建立与自然环境相是一个生产、生活方式,包括对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护、推动农村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高效绿色农业,对具有资源优势的地方,发展生态旅游业,推动社区产业发展优势。在政治方面,加强制度创新,从制度上规范社区内政府、组织或个人的费生态化行为,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规章制度,鼓励村民的公共参与,赋予农民话语权、知情权和决策权。在精神文化方面,充分挖掘社区生态人文资源,加强生态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将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积极建设农村生态精神文化。
3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力举措,是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建设的路径上,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树立大局意识,认清生态社区建设重要性
思想认识上,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不能将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视为一项简单的工作任务去完成,农村生态社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地缘等社会关系维系的生活共同体,而是呈现出多样性联系的地域共同体。通过改善村民居住地的生存环境,不断满足村民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提升生活质量,通过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调整与优化,实现农村社区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是“生产高效、生态宜居、生活幸福、人文和谐”的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提升乡村的人居环境品质和资源配置效率,传承乡土文脉,保护自然生态,重构乡村魅力空间。其实质是要让农民参与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农村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建设能够共享现代文明成果的现代农村社区。
3.2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经济建设工作、文化教育工作……一切工作,如果仅仅提出任务而不注意实行时候的工作方法,……,那末,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农民是农村生态社区的建设者和直接受益者,决定了农民是农村新型生态建设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农民成为生态社区建设的实践主体和推动力量,是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题中之义。为此,生态社区建设不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而是要让农民看的到实惠,摸得着幸福,通过培训、讲座、广播、电视、标语和公开栏等各种形式,把生态社区建设的意义介绍给农民,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评判权,让农村在生态社区规划、建设、经营中当主人、做主体、唱主角,增强农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开展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要从村民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解决村民们的实际困难,让村民们切实感觉到社区建设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3.3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
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思想素质水平存在着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要有所区别,有所侧重,而不应设计一个统一的建设模式。这在客观上要求各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分析本地区当前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综合考虑农村山水风情、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资源环境等因素,把握其内在的肌理,并统筹兼顾到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开发规划,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社区建设,而一些地方在生态社区建设中缺乏科学合理规划,导致同质化建设严重、特色化建设不足,短期行为多、长远设计少,这与生态社区建设的目标相违背。为此,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是当前各个地方建设生态社区的过程别需要予以明确的,需要作进一步具体的研究。
3.4规范管理,加强制度建设
关键词 社区参与 政治参与 经济参与 文化参与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71
Study of Urba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 Case Study of Chengdu City
ZHOU Yanyan, YANG Shijing
(School of Law,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
Abstract Broa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features of a socialist harmonious community. The survey found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n Chengdu residen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s not high, in which the participation of cultural participation and social affairs better than the participation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conomic participation, is the main organization involved in participation; behavior compared with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residents community involvement higher willingness to appear out of synchronization.
Key word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conomical participation; cultural participation
当前,四川省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新型城镇化的趋势,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建设是其重要内容。和谐社区的建设需要社区各利益主体的积极参与,不断满足居民在物质、文化、精神、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从而促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居民的社区参与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问题,常出现居民社区参与行为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现象,从而制约了自身发展及其与当地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居民社区参与问题十分有必要,有利于客观公正地揭示这一社会行动,从而提高居民社区参与行为的范围与层次,有利于社区的和谐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顺利进行。
1 研究的出发点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成都市城市社区居民,采用多阶段配额抽样的方法抽取出3个区、6个社区的居民。调查于2015年1月3~7日进行,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641份,其中有效问卷631份,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8.6%、97.1%,达到既定的要求。对回收的资料,进行整理、编码、录入和纠错工作,并运用SPSS软件对资料数据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
在631名被调查者中,性别上,男性占59%、女性占41%;年龄上,青年(18~34岁)、中年(35~55岁)占绝大多数(91.1%),少年(18岁以下)、老年(55岁以上)则很少;受教育程度上,大专及以上、高中/中专/技校、初中、小学及以下者的人数比率依次为31.1%、28.7%、23%、17%。
2 成都市社区居民参与的现状
所谓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管理主体和客体,参加社区公共活动或事务,影响社区公共权力运行,维护自身权益,增进社区福利的行为和过程。本文主要从社区居民的政治参与、经济参与、文化参与、社会事务参与四个方面,对其社区参与的行为与意愿进行考察。
2.1 社区参与行为
居民的社区参与行为首先表现在有无参与具体社区活动方面,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被调查者的各种社区参与行为都处于中等水平,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文化参与(55.1%)、经济参与(50.2%)、社会事务参与(45.8%)和政治参与(44.2%)。
在有社区参与行为者中,详细考察其政治参与、经济参与、文化参与、社会事务参与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政治参与方面,参与“选举”者的人数比率较高,超过70.5%;参与“社区居民大会”者的比率也超过三分之一;而参与“党的方针政策等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等宣传”、“发展党员活动”者的比率较低,均占14%左右。第二,经济参与方面,参与“社区企业经营”、“项目招标”、“土地征用”者的人数比率均超过四分之一;参与“社区发展规划征集”者的比率也超过五分之一;参与“房地产开发”、“社区集资”者的比率相对较低,均占14%左右。第三,文化参与方面,参与“节日庆典活动”者的人数比率较高,超过57%;参与“文娱活动组织”、“文艺节目公演”者的比率均占43.5%左右;参与“文体兴趣小组活动”者的比率相对稍低,不足30%。第四,社会事务参与方面,参与“医疗卫生活动”、“社会保障活动”者的人数比率较高,均占58.5%;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活动”者的比率亦占近45%;参与“教育培训活动”、“基础设施建设活动”者的比率接近,均占32.5%左右;而参与“社区治安维护活动”者的比率相对较低,不足五分之一。
进一步了解居民社区参与的方式,调查结果(见表1)可知:政治参与方面,“组织参与”者的人数比率最高,占近48%,比“两者结合”的高8.5%;“个人参与”者的比率较低,仅占13%。经济参与方面,“组织参与”者的比率较高,超过44%;“个人参与”、“两者结合”的比率相对稍低,均占28%左右。文化参与方面,“组织参与”者的比率最高,超过41%,比“两者结合”的高6%;“个人参与”者的比率相对稍低,不足23.5%。社会事务参与方面,“组织参与”、“两者结合”者的比率接近,均占39%左右;“个人参与”者的比率相对较低,占22%。
2.2 社区参与意愿
居民的社区参与意愿主要体现在参与社区活动行为倾向的强度上,调查结果(见表2)显示:政治参与意愿方面,“愿意”(包括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下同)参与社区活动者居多,人数比率占近67%;表示“一般”的也占近四分之一;而“不愿意”(包括不太愿意和很不愿意,下同)者的比率很低,不足9%。经济参与方面,绝大多数人表示“愿意”,人数比率超过80%;表示“一般”的比率相对较低,不足17%;“不愿意”者的比率更低,不足4%。文化参与方面,“愿意”(包括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下同)参与者的人数比率较高,占近75%;其次是表示“一般”的,人数比率超过22%;“不愿意”者的比率非常低,不足3%。社会事务参与方面,绝大多数人“愿意”参与相关活动,人数比率占78%;表示“一般”的比率相对较低,不足14%;而“不愿意”者的比率更低,不足9%。
3 小结与思考
综合分析上文内容可以发现:第一,成都市居民社区参与行为的总体情况不甚理想,曾参与社区活动者不足半数,参与程度不高,四种社区参与类型按参与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文化参与(55.1%)、经济参与(50.2%)、社会事务参与(45.8%)、政治参与(44.2%)。居民社区参与的主要内容有“节日庆典活动”、“选举”、“医疗卫生活动”、“社会保障活动”、“文娱活动组织”、“文艺节目公演”、“环境保护与治理”,可见其文化参与和社会事务参与度相对较高,而政治参与和经济参与度相对较低。居民社区参与的主要方式是“组织参与”和“组织与个人参与结合”,尤其是组织参与发挥了较大效力,而“个人参与”则有待于进一步提倡与加强。第二,成都市居民社区参与意愿的总体情况良好,绝大多数人表示愿意参与社区活动,参与意愿较高,四种社区参与类型按参与意愿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经济参与、社会事务参与、文化参与、政治参与。可见,居民的社区参与意愿与行为并不一致,尚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工作的重点应是加强居民的社区政治参与和经济参与。
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初步考察了成都市城市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基本情况,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论。但同时也存在不足,受到经费、人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调查的范围不够广、样本量不够大、抽样方法不够规范,这些都影响到结论的科学性与普遍性,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完善。
项目来源:四川省教育厅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参与研究――以成都市为例”(项目编号14SB0047)
参考文献
[1] 梁金凤.广州市民社区参与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66-68.
【关键词】转型社会;过渡型社区;政治心理;居民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之中。关于社会转型,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即从农业的、乡土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市化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变。主要表现为社会利益结构日益多元化,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整个利益格局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此时,新旧矛盾同在,政治的不稳定的可能性加大。而城市化则是转型时期的重要表现。作为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中,苏州市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将市区周边大量农村集体土地收归国有划为工业园区以振兴工业,于此同时大量安置失地农民的动迁居民社区随之应运而生,形成独具特色的过渡型社区。
“过渡型社区”,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介于城市成熟型社区和农村社区之间的社区,这类社区既不同于现代城市社区也不同于传统农村社区,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类正在演变中的社区。而过渡型社区居民,这类由农民转换为“城市居民”的特殊群体,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虽然在地域范围上搬迁至城市,但在心理角色上,却没能及时做好范式转换。他们既不同于那些一直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又不同于那些目前仍生活在农村的农民,他们的政治心理有其特殊之处。如果上述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群体无法得到良好的安置,那么在贫富悬殊、社会矛盾频发的今天,一旦发生,他们很可能会成为引爆冲突的炸药。正是基于对过渡型社区居民心理的独特特性,以及过渡型社区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对于居民安居和经济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和理解,笔者选择了苏州市工业园区较为典型的三个过渡型社区(金益新村,莲花新村和淞泽家园)的社区居民作为调研对象,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探究这类特殊人群的政治心理特征。
一、过渡型社区居民的社会心理特征
(一)参与意识逐步提升,权利意识日益增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以往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居民那种单纯依靠权威的依附心理发生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居民选择自主表达利益诉求,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使居民获得了强烈参与意识与权利意识。在以往农民时期对公共事务缺乏敏感度,而如今入住小区,随着公共物品多样化,小区事务复杂化,居民开始关注这些与自己利益切实相关的公共事务,例如在小区公共空间的使用上,小区健身设施的布点、小区道路的维护,垃圾的处理,小区治安等问题收到居民的关注,同时,居民的主体意识增强,受访的居民大都表示对于乱丢垃圾、在草坪种植蔬菜、在公共空间养殖家禽、折断栅栏当进出口、公共空间堆放杂物、树上拉绳索晾晒衣物以及车库出租或住人等行为的反对。居委会也成了居民表达意见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如今网络时代的到来,新一代过渡型社区居民开始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到小区以及城市的公共事务中。这种参与意识是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正是通过这种意识的培养,促进公民对国家社会事务的关心,从而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这也正是我们在民主化进程中希望看到的。
(二)信任感与归属感相对缺乏
当下社会情境中,社会信任的缺失显得格外突出,特别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过渡型社区也不例外。在访谈中我们发现,随着由以往的左邻右舍相互熟悉的农村过渡到如今楼上楼下相互陌生的社区的转变,居民的信任感也随之下降,邻里间的交往淡漠。特别是外来人口的流入,更强化了居民的防备心理。在深层次交往上,邻里之间相对而言缺乏信任和安全感。通过调查可知,受访者中接近49%的居民表示很少或者从不到邻居家里串门,超过72%的受调查社区居民在长时间外出时不会委托邻居照看房屋,由此可见社区生活中普遍缺乏深层次的信任和交往过程中的安全感。关于社区的归属和认同方面,社区居民只是表现出一般程度上的认同和归属感,而没有凝结成比较强烈的共识。调查中发现,参与问卷调查的社区居民中表示对所在社区发生的事情较为感兴趣的人数比例仅为38%,超过43%的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持无所谓态度,接近19%参与调查者表示完全不关心。只有一半的受调查者表示会有“小区是我家”的感觉。
(三)对传统的怀旧情结依然存在
由于之前在农村的社会网络建立在“熟人社会”的基础之上,使得居民内心有着保守、封闭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对同乡同族的人的和善和对外界陌生环境和人的排斥与警觉。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农民在成为过渡型社区居民后,失去了土地,缺乏相应的就业能力,生活相对贫困,突然“被”城市化的农民虽然生活在城市的社会空间之中却依然保持着农村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例如可以看到部分居民仍会选择在树上拉绳索晾晒衣物,在公共绿地上种菜养家禽,这些都是对以往农村生活的怀旧体现。同时,部分老年居民仍然有很浓厚的迷信思想,这种思想难以适应相应的制度变迁,而这些行为也一定程度上引起其他居民的反感,影响了公共空间的使用,也对过渡型社区的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四)对外界的排斥与怀疑心理不容忽视
由于过渡型社区距离市区较近,交通便利,出租转让成本较低等特点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入住聚居,从而使社区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由失地农民和外来流动人口共同组成的“移民社区”。这些流动人口在融入过渡型社区的过程中,大多是与当地居民形成了一种“房东—租客”的关系,外来人口在获得安身之地的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一定的额外收入,这似乎是一种双赢格局,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其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失地农民的就业机会由于外来人口的流入而受到一定的挤压,在公共空间共享、公共资源的利用、社区治安等方面也与当地居民形成了一定的利益冲突,这使得当地居民对外来人口有着普遍的排斥感,在社区发生治安问题时也会首先怀疑外来人口,而外来人口也对当地居民有所抱怨。而随着时间推移,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的碰撞交流,使社区居民的排斥心理逐渐凸显。失地农民恒居于此不得不面临转型之痛,流动人口客居于此同样感受到生存压力。
二、过渡型社区居民社会心理的转变困境
(一)传统乡土意识根深蒂固阻滞市民意识形成
乡土情结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产物,与土地和宗族观念紧密联系。在中国这样的千年文化古国的历史条件下,加之几千年来皇权社会强有力的政治社会化机制,传统的乡土意识世代延续。在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社会层面流动加剧,乡土情结也会不断地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由于其相对稳定性,乡土意识的淡化总是滞后于社会改革与制度变迁的步伐。乡土意识体现为居民心中尚存的宗族意识、小农意识、伦理观念和传统生活习惯等的影响,加上重人治而轻法治的观念以及受以往熟人社会影响而形成的封闭保守的观念,都一定程度上阻碍过渡型社区居民意识向现代市民意识的转变。
(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造成居民“相对被剥夺感”增加
由于失地农民缺乏相应的谋生能力,收入相对较低,经济基础较薄弱,因此制约了居民政治心理的转变。在如今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的背景下,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导致了不同利益主体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拉大,基于经济分化带来的社会分化也越发严重。居民的社会地位下降,心理不平衡加剧,产生了严重的相对剥夺感。所谓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evition),是指“当个人把他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参照物相比较时产生的消极情绪,表现为生气、怨恨或不满。”过渡型社区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贫富差距较大,在生活水平、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也有较大悬殊,表现出仇富,嫉妒等不满情绪,这些由于自身经济能力薄弱带来的消极政治心理不利于居民心理向良性方向的转变。
(三)城乡二元分化的户籍制度阻碍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城乡二元分化的户籍制度将城乡居民分别纳入两种不同的管理体系,这种二元制度将市民与农民截然分割,制度背后所附着的是各种地位、机会和福利待遇等的不同。大部分外来流动人口属于农村户口,与属于城镇户口的过渡型社区居民相比,他们在劳动、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与本地居民相比都有着严重的失衡,由此造成了公民身份的不平等,并且延缓了城市化进程以及加大了人口管理难度,严重影响了过渡型社区居民群体中的外来人口的社区融入,阻碍其形成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在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对户籍制度进行渐进改革,消除这种制度带来的社会分割与身份歧视不容推迟。
(四)社区管理体制的“行政化”阻碍社区自治精神的成长
过渡型社区管理体制作为社区和谐发展的制度保证,关乎到居民的切身利益以及社会稳定。目前过渡型社区管理体制的一个很严重的缺点就是行政化色彩过于浓厚,居委会虽然在名义上是自治组织,但在本质上一直是作为政府的基层办事机构而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由此形成了“权力在上,责任在下”的不合理局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以往的“全能政府”向现代“服务性政府”的转型,以及社区民众的自治意愿、自治资源与自治能力的不断增强,这种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弊端也愈发明显,严重阻碍了社区自治精神的成长。因此,有必要在社区中通过不断的竞争、博弈形成多元主体合作共同治理的社区管理体制,促进社区自治机制日益完善。
三、过渡型社区居民社会心理转型的路径思考
(一)优化社区参与机制,提高居民政治参与效能感
提高居民的政治参与效能感,意味着让居民切实感觉到自己的参与是有意义的和有影响的。而这需要建立完善的参与机制与相关规则,将居民的政治参与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居民与社区居委会间建立政治输入域输出的反馈机制,及时对居民的意见表达做出回应,调动居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加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社区居委会应该落实并健全例如社区事务协调制度,社区事务公开制度以及重大事项听证制度等,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其次,将社区工作深入到每家每户统一也至关重要,居委会成员应该积极走入居民中间,了解民情民意,听取居民的建议和批评,并对相关不足之处及时改正,在居民对社区事务有误解时还应该做好相关宣传教育工作,以免引起误会与矛盾。最后,在不断完善现有政治参与形式的同时,新的政治参与渠道和参与平台的构建也不容忽视,利用好网络等最新平台,例如网上征求建议和议案、手机短信互动交流、电子信箱等,加强居民间以及居民与居委会间的交流沟通,建立有序政治参与机制,推动积极的政治参与互动,逐步提高居民政治参与的效能感。
(二)加强对民间社区组织的引导,促进居民自治
民间组织的发展对于一个社区乃至一个国家都有着重要意义,它是一个国家民主的深化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指标。在过渡型社区发展民间组织,有助于为居民提供利益诉求与意见表达的渠道,加强本地居民与外来居住者间的相互沟通了解,提高社区整体的凝聚力。同时,民间组织还可以培养居民间的信任互惠,相互理解,关爱的品质,通过参与公共事务,增强居民维权意识与法律意识,提升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居民的理性精神,从而逐步形成和强化积极的健康的政治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区居民情感、信仰等方面的需求。在操作层面上,可以引导成立例如业主委员会,社区志愿者组织,文化体育音乐类社团等,丰富居民业余生活,促进居民积极参与和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小区事务,做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可见,在过渡型社区中,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密切居民与社区的利益关联是推进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有效手段。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公平与正义
过渡型社区居民作为社会上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老年人口比重较大,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呈现城乡二元化。因此,有必要建立针对过渡型社区居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及时将居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为居民政治心理现代化提供公正的社会环境,避免转型期因财富悬殊太大而造成居民的心态失衡,各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其次,过渡型社区居民从以往的农民过渡到如今的市民,文化水平与技术能力相对薄弱,就业能力欠缺,加之当下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失地农民再就业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提高居民再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寻找新的谋生之路至关重要。在具体措施上,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就业培训,将他们纳入城镇就业统筹规划,针对居民的爱好与能力进行培训匹配;对于农民的传统产业,需要继承与发扬,通过对传统产业的创新,推向市场。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促进公平与正义。
(四)加强社区治安,推动社会资本的积累
过渡型社区的突出特点是居住人口组成多样,外来人口复杂,时有发生的诸如盗窃类的治安事件会加重居民的怀疑心理,加剧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间的心理隔阂。因此,一方面应加强社区治安的整治,严厉打击以外来流动人口为主体扰乱社区治安的行为,对于进入小区的人员做好相应的登记工作,规范流动人口的日常行为习惯,从而消除本地社区居民安全感缺乏的政治心理,降低社区居民对外来流动人口排斥和防范心理;另一方面,应加强社区居委会以及其相关人员的存在观念和存在意识,通过社区事务的管理,社区活动的组织以及其他集体行为来增强其自身影响,扮演好社区居民之间“粘合剂”的角色,从而加强居民之间彼此了解和信任,在构建多元社会网络的同时推动社会资本的积累,进而走向以公民自我治理为主的“良治”。
四、结语
在当下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笔者通过“过渡型社区”这个也具有“转型”特征的角度,以亲身调查走访为基础,探究了几个典型过渡型社区居民的社会心理。在当下中国公民社会心理转型阶段,如何促进公民社会化,引导公民社会心理良性发展,是关于当下社会稳定与国家长期发展的重要议题,在目前相关学者对这个方面的关注度还不高的现状下,希望本文能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让更多的人关注过渡型社区,以及其居民的社会心理状况。
参考文献
[1] 陆学艺,景灭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1994:78.
[2] 胡琼.现阶段中国城市居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3] 王生坤,薛婷婷.“过渡型社区”的概念生成因素与存在的困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4] 王亚亚.乡土情结的嬗变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身份认同[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5] 亚当·库珀,杰西卡·库珀.社会科学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642.
[6] 杨华.从行政控制走向共同治理: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变迁[D].南京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