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范文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范进中举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范进中举教学设计范文

李莉 龚珏

最近,我上了一节示范课,讲授的课文是《孔乙己》,感受颇深。其中最有印象的是两个环节的教学,一个是认识孔乙己的教学环节,另一个是理解主题的对比阅读环节。这两个环节,一个是问题设计得精巧,起到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一个是教学形式选择得准确,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因此,我深刻地感受到课堂要想取得成功,巧提问、巧构思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能让我们把老课文教出新味道来。

一、巧提问

在第二课时认识孔乙己的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几个问题导读:①孔乙己的特殊身份;②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③孔乙己的结局。然后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看看分别用课文中的哪句话最能准确地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后面的展示环节我们的学生显得异常地活跃,思路特别敏捷,争论异常激烈。比如:生1:表现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是“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其实“唯一”就可以看出他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生2:是的,我认为他的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这两个修饰孔乙己的词上。“站着喝酒”说明了他很穷困,和那些“大抵没有这样阔绰”的“短衣帮”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是一样的,而“穿长衫”说明了他自视很高,不愿和“短衣帮”为伍,于是他就成了和两个“阵营”的人都有距离的人。生3:这句话也为后面孔乙己的结局做了铺垫,说明了他的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我们传统的认识是:提问题就是为了找答案,找到答案就眉开眼笑,找不到答案就眉头紧锁。从以上“认识孔乙己”的这一教学环节中,我认识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找答案,而是引领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问题讨论中学会阅读,从而自己提出问题,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认识孔乙己”这一教学环节中问题的设计,正是有了这样的特质,才使得我们这堂课的这个环节精彩纷呈。也让我把这篇老课文教出了一点新味道。

二、巧构思

在《孔乙己》的第三课时中,我设计了一个对比阅读的环节。对比阅读并不新鲜,但是要得到好的效果就必须用对地方。在这个课时,我设计的是比较《孔乙己》与《范进中举》的异同,当时的这一教学设计让老师、学生完全沉浸在教、学之中去了。

对这一问题有这样一些精彩的解读:生1:这两篇文章的写作时间不同。我在课前查找了资料,吴敬梓是清朝人,雍正、乾隆年间,清朝统治者考八股、开科举以牢笼士人,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分子。其中,以科举制危害最深,影响最广,使许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圈套。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而《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发表在1919年4月的《新青年》上的文章,这时是中华民国期间,虽然1906年所有科考就全部停止,但是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所以,尽管这两篇文章相差一百多年,但作者都对封建科举制度危害有深刻认识并对其深恶痛绝,这又是其中的相同点。生2:我认为这两个人的结局给人感觉这么不同,还有一个原因是两个人的家庭情况不同。范进不是一个人努力,他有母亲有妻子,还有一个虽然不待见他但为了女儿愿意给予他一定关注的老丈人,换句话说就是他还是有人关心的,但是孔乙己就不一样了,文中没有提到他的任何亲朋好友,他的死活都没有人关注,这样就显得他的结局更为凄凉!生3:其实作者对自己笔下的人物的情感态度也是不同的。吴敬梓对范进的态度更多的是讽刺,但是鲁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包含着同情的,虽然孔乙己是个很可笑的人物,但这篇文章更多地批判了周围那些人对孔乙己冷漠的态度。生4:还有一个就是鲁迅先生的《孔乙己》用了“以笑写悲”的写法。而《范进中举》当中也写到了笑,主要是范进中举之后的笑,直接通过小说主人公夸张地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到一种可笑后的讽刺。这一教学环节,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不仅解决了小说主题、写作特点的问题,而且学生还拓展到了小说的背景、作者的情感态度、小人物的刻画以及相关的知识和特殊的社会背景等方面,让课堂精彩纷呈。

第2篇:范进中举教学设计范文

一、围绕文本内容设计

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开始对美更加地敏感,他们学会欣赏美丽的事物,也更加喜爱美丽的语言,比如那些文辞优美的散文、诗歌等,都成为他们摘抄、吟诵的内容。如果在课堂一开始,能结合这一特点,借助优美的语言设计导语、渲染情境,那么学生必然会很快就被吸引进去,全身心投入这种情感体验。

那么,我们怎样来设计这样的导语呢?主要是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要结合教学的主要内容来设置,也就是说要渲染教学的情境,不是为了美而美,这方面有很多教师做得不好,导入语是很美但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或者关联不大,那么导入就是鸡肋;二是结合多种修辞手法来设计,如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营造华章丽句,运用引用、化用等手法来塑造如诗如画的意境等,当然修辞手法贵精不贵多,否则就是累赘唆了。把握这两点,如果能在音韵节奏上恰当采取顶针、押韵等方式,使得导语读来抑扬顿挫,那么肯定效果惊人,让学生顺利进入教学情境。

如我在教授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时,结合词作内容,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华如水的夜晚,你是否也在仰头望月,怀念着远方的亲人?你是否也想象着远方的亲人,此时此刻也在登高对月,想念着同一片月华下的自己?你是否也会鞠一捧月华,从中寻找亲人的影像,又或是将自己的祝福通过无边无际的月光传递过去?是的,“明月千里寄相思”,月亮已经成为古今人们思念的凭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寻一代词宗苏轼是如何借月怀念亲人的。

这段导语以诗词中的意象和内容为主,渲染了浓浓的思念氛围,将学生引入到那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情境之中,感受到作者那浓浓的思情、愁绪。选择引用关于月的诗句,很好地化用了诗歌中的意境,特别是这些第二人称的反问句,更是将学生很好地代入进去,让学生仿佛一下子进入了这样的情境与画面。读完导语,我看到很多学生已经迫不及待翻开书本,打算一探究竟了,我知道他们已经进入良好的教学情境之中了。

二、结合情感共鸣设计

中学生由于自律能力较差,课堂上注意力差、走神等现象不可避免,但是,中学生同时也是最容易被感染的,只要在课堂教学一开始,抓住导入这一环节,将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出来,那么学生对于文本的接受就会相对容易认同,并且注意力会更加集中。那么应该激发学生什么样的情感呢?其实,中学生的情感相对来说比较单纯,他们的生活经历比较简单,主要是家庭、学校的两点一线,交往、接触的人也不多,对真善美有着简单的认识和比较鲜明的追求。一些中学生的兴趣如电视、小说、游戏等,固然会让他们分心,但作为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将其变坏为好,针对他们的情感喜好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联系点来进行导语设计,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以此增添学习兴趣。对于教师而言,在平时应该多注意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多留意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并进行研究和准备,然后寻找课堂教学中与之相适应的联系点巧妙设计。

如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我敏锐地发现,文中鲁迅及其同学与他们的老师“斗智斗勇”的情节应该是最能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于是,藉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他和你们一样,也常常问出令老师头疼而不愿意回答的怪题;他和你们一样,趁老师不在和同学们一起,假装上厕所溜个号,出去玩一会;他和你们一样,在上课时不去听讲而是拿起笔来描上一些人物画像……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学生们此时已经开始不安分地爆笑,因为老师已经戳穿他们平时的一些贪玩的小把戏,激发了他们的情感共鸣,于是都很配合地说是“鲁迅”。此时,我接着说道:

但他又和你们不一样,迟到了一次,就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再也没有迟到过……所以,他成了大文豪。当然,老师这么说,并不是要大家在课桌上刻字,这可是要赔钱的……

学生此刻已经笑得东倒西歪,因为这幽默风趣的一转,让他们一方面感觉有趣,另一方面也对这种鲜明的对比有所思考。此时我再引入新课,从学生激动的表情看,我知道学生的情感已经达到共鸣点,很容易就能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最自然的铺垫。

三、勾连现实热点设计

针对中学生喜欢关注社会热点,特别是贴切自身的一些社会现象、社会新闻的心理,在课堂教学的导入中,如果能够将当前的一些现实内容作为教学导语来引入,自然能引发学生的关注。当然,这种引入,其内容应该是与教学内容、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而不是为了讲现实而讲现实。在具体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正确地把握讲解的度,恰当引导学生面对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这其实也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第3篇:范进中举教学设计范文

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应拘泥于“预设”而阻碍“生成”,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吸纳学生的变化,机智生成的灵感和未曾预料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创新,超越预订的目标。

课堂中永远充满着“变数”,永远在动态中不断生成,充分的“预设”是为了高质量的“生成”。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教师要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随学生的变化而变化,随情景的变化来调整,引导学生不断向更深的层次、更广阔的空间拓展,课堂因学生而精彩,因变化而丰富。

美国教育学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而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设计的内涵

这种设计的理论基础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理论,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以儿童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这种教学的基本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形式或其它各种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

教学是教师精心创设情境,通过与外部条件的作用,激发、支持和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发生和学习结果的有效达成。教学是围绕着学习展开的,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为学习而设计就是要把学生怎样学、学什么、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学放在首位。

教师应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教师带着学生共同走向知识,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研讨。其中有两条互相交融的主线:学生怎样学―感受・对话・质疑・联想・钻研・讨论・合作・探究・发现;教师怎样教―求疑・对话・点拨・释疑・归纳,而且这两条线索还把学生人格的培养、情感的体验交融在一起。

如我在教授初中文言文《三峡》时,先让学生课前充分搜集与三峡风光有关的诗句、图片,并交流展示,让学生先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课前教师补充。进入课文研读品味环节,先请两三名同学试读,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再由教师点拨,有必要时范读。再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小组内集体探究其写景角度,分析其语言特点。教师给出示例,用一句完整的话概括表达。“示例:文中写景的句子有 ,写出了 (景物)的 (特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各抒己见,而且在教师的方法示例下,不致于钻进牛角尖,对课文基本内容和语言有了较深入的体会。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本文是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了山高岭连,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景象,重点是写三峡的水,这与作者的写作原意是一致的。写山是为了写水,山高水才急,水才变化多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完全站在一个引导者的地位,适时给学生指明方向,做适当方法点拨,而绝大多数知识点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小组的合作探讨来领悟的,以“读”为主线,以探究、讨论、交流的方式组织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较好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的理念,也充分落实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而设计”的理念,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潜能得到有效开发,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教师应树立“为学生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基本思想,处理好“预设”与活动中“生成”的关系,鼓励学生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课堂才会真正变得充满创新和智慧的精彩。

二、以学生的“问题”促学生发展。教学设计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调整改变教学设计更是为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设计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构想。让学生在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讨论、阅读、讲解、启发,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教学设计应留有弹性空间,便于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发挥。

例如学习《孔乙已》,引导学生了解全文内容可以这样问:孔乙已有哪些爱好?他有什么特长?文中写他到酒店喝了几次酒?每次的情形是怎样的?在探讨主题时可以这样问:人们是因为什么而记住他的?最后一次来时,老板关心他的是什么?而在学了《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以后,问题可以这样设计:孔乙己与范进这两个人物在性格上有哪些异同点?假如孔乙己也中举了,结果怎样?他会发疯吗?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其思辩能力;课堂对话中,学生的答案可能不一样,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教师切不可搞所谓的“标准答案”,因为突现个体鲜明的个性特征,是新时期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教育目标之一,在这里也是教学问题“有价值”的最好体现。

第4篇:范进中举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独特体验 “尊重”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谓“独特体验”,是学生个体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对文本所建构的“意义”,而学生的自主发言就是这种意义的外在体现。任何阅读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文化背景下地行的,它通过个人行为体现在社会的内涵。有人提出:广义的阅读环境还包括主体介入这种活动时的知识能力、心理状态等。当今中学生,心智水平尚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之际,他们的认知经验深浅不一,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思维活动千差万别,因此“体验”极具个性色彩。而当今社会,以音像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消费文化,以电视广播互联网、录音带光盘漫画等方式改变了以文本阅读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的状况,使学生的阅读“期待视界”日益平面化。在这种快餐文化的消费中,读者以感觉代替思想,以时尚取代高雅和经典,从而淡化了崇高感,批评意识和终极价值关怀。同时,音像文化的快捷性和虚拟性较之文本的稳定性和图式化,大大缩短了阅读主体对阅读内容的思考时间,减少了思考的空间。乐于接受并习惯这种文化的学生,面对文本,阅读时更愿意以感觉代替思想,以体验代替探索,因此,他们在阅读时的独特体验有的显得稚嫩,有的比较褊狭,当然也可能是灵光闪现很有创见。

既然明白了学生的那些自主发言都是他们的独特体验,那些看似脱离教学的发言,不仅不是他们在课堂上的刻意捣乱,反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那么,教师又该如何表现出“尊重”呢?《现代汉语大词典》对“尊重”一词有一个义项:“重视,严肃对待”,由这一意义出发,我认为:对学生的那些或深或浅或对或错的感受和看法,教师应表现出理解、宽容、关注和重视。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主体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为教学起点,以学生主体在自学过程中的内在需要为重点。因学生体验存在多面性,他们的体验之间,他们的体验与教学内容的价值导向之间必定存在碰撞。要解决这种碰撞产生的疑惑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内在需求,任何离开了这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知而主观臆断的教学实践,都是对学生的不尊重。这样,教师不再以自己的经验和愿望自以为是或者先入为主地进行教学设计,不再以参考书、辅导资料来确定教学的重难点。这种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哪个环节在哪个问题上需要进行教学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非预设性”的特征。

以我执教《孔乙己》为例。起初,我把教学重点定位在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上,为此,我设计了一个语文活动:在观看课本剧《孔乙己》的基础上,请学生从剧中任选一个场景加以描写,表现自己对孔乙己的认识,然后把自己的认识与鲁迅相对比,深入思考这一人物的个性形象和社会意义。但当学生在进行写作交流时,我发现:学生们凭借对鲁迅的了解,凭借课前学习中有关本文写作背景、赏析资料的把握,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问题在于:对这样的一个人物,怎样才能做到描写得具体、形象、生动?例如:当孔乙己被人嘲笑时,他如何争辩;当孔乙己想教小伙计写“回”字碰钉子时,他是“惋惜”还是“尴尬”;他最后一次喝完酒走时是怎样的动作、神情……这些在学生的写作中或是随意想象,或是一言带过。再与作者的描写对比,学生发现了很多问题。对此,我立即调整教学思路,以怎样进行人特描写为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因为有对比有问题,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不仅对文本中的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对写作获得了更具体深刻的体验。

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独特体验”得以形成和深化的学习过程,这是一个反复多次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借助合作和他人的智慧。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学生、作者、编者之间的多重对话关系,这些都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在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与独立性这一前提下,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和个性气质,都可以对某个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但自己的假设和推论又往往不免片面和挂一漏万。而我们又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那么,学生在课堂这一群体性学习环境中,必然会产生相互交流和争论。而群体中的交流和讨论,对学生构建自己的文本意义,形成和深化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他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绝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有效的合作、讨论、交流活动,可以促使同学们梳理、表述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在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的过程中了解问题的不同侧面,反思自己的感受,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从而对自己所建构的文本意义产生新的洞察,使之更趋全面。

例如,对《范进中举》中的人物,我认为没有值得肯定的形象,但出于激发学生深入细致阅读文本提取信息的目的,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最不喜欢的又是谁,为什么?当许多学生对文中众多人物进行口诛笔伐时,有一位同学站起发表了这样一个观点:“我最喜欢胡屠户。他虽然只是一个杀猪的,但他很会懂人情世故,知道什么场合该出现,什么情况该说什么话。因此,他拿出了四五千钱,却回收了六两多银子。我想这样的人无论在怎样的生活环境都比较容易适应,甚至获得发展,最起码,在一个效益不好的企业,他不会成为第一批下岗的工人。”这个学生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更让我惊讶的是,他的回答不仅没有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反而有不少学生点头表示赞同。经过短暂时间的思考,我认为这个同学的意见应该重视。因为一方面,他有从文本出发,对人物境遇的把握,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了贴近学生实际的一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甚至他的父母家人可能就正在经受着下岗的考验。因此,我请学生再读文本,深入思考同学对胡屠户的两种不同态度,讨论:这个人物到底值不值得肯定?短时间的沉默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同学说:“胡屠户的作为是不足取的。从前后文的对比可以看出,他对中举后的范进所说的话完全是阿谀奉迎。而对自己的女婿都如此虚伪的一个人,也不可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范进对他的态度前后鲜明的反差就是明证。”有同学说:“在我们这个提倡以诚待人、诚实守信的社会,如果对这样一个见风使舵,说话做事没有原则的人加以肯定,其导向的负面影响真是不可思议……”但也有同学说:“在范进中举前,胡屠户作为生活境遇较好的长者,还提了酒菜去看望范进夫妇。虽然说话粗鲁,但对范进人情世故方面的指导也表现出关心,并且还想方设法帮范进找工作,这可是体现了一个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对家人的照顾心和责任感,这点不值得肯定吗?……”究竟该如何评价胡屠户,当然还有很多话可说。讨论的意义不在于结论,而在于说理的过程:正是在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合作讨论中,学生不断修改、完善自己对文本的认识,甚至由文本出发,对亲情、责任、诚信等社会公德问题作出探讨,从而使自己的“独特体验”有了一定的高度。

对文学文本的阅读,不同的阅读个体就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语文教学时时都与体验分不开,只有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体验、感悟,才能拉近他们与教材、与作者乃至作品中的人物的距离,让他们通过与教材、作者、作品的多维对话知识不断地储备,能力不断地培养,人格不断地提升。当我们真正给学生的独特体验流出了表达的空间,表现了尊重的态度,学生就会给我们展示出一片更真诚、更精彩的思想天地。

参考文献:

第5篇:范进中举教学设计范文

一、 师生角色的转变

现在,对我国的课堂教学稍加审视,将改革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理念相比较。不难发现,传统教学是师本教育,是以教师教授活动为主,忽视学生的自我、自主、主动的权益和能力。所以只有被动的“学会”,却少了“会学”的收获,“乐学”的体验。再看改革中的教学理念,都是强调对学生自我、自主、主动的尊重,对学生精神生命的独立性的肯定,强调教者职能与学生本性二者的统一,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获得更为牢固的、生动的知识和能力,也就是生本教育。一句话,高效课堂就是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改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二、教学设计的变更

虽然备课中有备学情这一条,但教学设计都是为了教师好教,而不管学生是否好学。我们的传统教学是“强制性”教学,而生本教育的教学设计则以教材为范例设计教学,参照学生需要、发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导、帮助,创设学习情景、提供学习工具、组织学习活动,参与学习过程。例如:《孔乙己》一文,文章的主旨是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课前问了几个学生:“对科举制度了解多少?”学生摇摇头。我于是变更了教学计划,让学生课后通过书籍资料或上网搜索有关科举的内容下星期交流。没想到课上同学们说的头头是道,有些内容我都闻所未闻。《孔乙己》、《范进中举》一类难理解的小说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三、课堂结构的调整

课堂作为课改的主阵地,当然要精心做好布局。这样,才能使人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调动思维的千军万马。天时,地利,人和,互相协助到达成功的彼岸。

(一)营造和谐的氛围

叶澜教授指出: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阳光、空气和水”。在执教《错过》一文时,先出示:“如果你错过了太阳,请别再错过星星和月亮”,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想。上课伊始,就给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氛围。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了不少独到的、深刻的见解。后面的课文就不再需要多少深度挖掘,学生就已经理解到位了。好的氛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调动隐含的潜能

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着无穷的价值。著名的心理学家奥托说,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刚接班,我就发现这个班的同学纪律挺好,可是,发言不积极。一个问题下去,石沉大海,泛不起半点涟漪。尤其是公开课的时候,往往冷场。怎么办?同学们处于青春期,表现力大大不如小学生,害羞且自尊心强。批评不得,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观察,我设计了小组抢答积分法,结队协助。一个星期试验下来,学生的发言明显踊跃多了,而且能够自主抢答,甚至一堂课出现好几次争论高峰。

(三)放下紧握的职权

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发言权交给学生。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融。放下紧握的职权,你会发现:学生更乐意学习,学生学会了多种学习方式,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创新等等。执教《散步》的公开课上,在检查前置性学习的时候,黑板上出现了一道我预先做梦都没有想到的题目:“田里的冬水沽沽地冒着水泡,当时已时值初春,为什么还叫冬水呢?”我有点懵。于是,先表扬了出题人,再调动小组讨论,同学们的想象力也出乎我的意料。最后总结:“因是初春,天气乍暖还寒,冬的痕迹还没褪尽,说不定还有薄冰呢,但春还是战胜了冬,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同学们齐答:“沽沽地冒着水泡!”出题人相当满意我的答案。“不!这不是我的功劳,应该是同学们的结晶!”我大声说。

四、多种媒体的融合

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上,我们似乎也走进了误区。要么是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要么是五彩纷呈的多媒体演示。这样的两极分化要么枯燥无味,要么喧宾夺主。故而,笔者认为应根据不同的教案适当地选择媒体,把握好一个度,恰到好处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如教《变色龙》一文,先播放一段《动物世界》中蜥蜴的生活片断,这样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变色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面的内容则换成了导学案,实实在在地进行课文分析,不再需要多媒体来抢学生的眼球了。再后面的小组合作探究内容又用几块小黑板呈现出来,既省时又直观,还锻炼了学生的书写能力,何乐而不为?这样多种媒体的融合,发挥现代教学媒体和传统教学媒体的优势,各自扬长避短,将一堂课的效率大大提高。

总之,要由低效课堂向高效课堂迈进,必须变师本教育为生本教育。因此,我们该转变角色,当一名成功的编导。营造和谐的氛围,选择适当的媒体,赏识自己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让每一个演员在学习的舞台上绚烂地演绎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广西:漓江出版社,1993.

[4][意] 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EdemondoDe Amicis).爱的教育.卢坚,孟容 译[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第6篇:范进中举教学设计范文

他们之所以认为于勒也是主要人物,原因有三:一是小说的标题就是“我的叔叔于勒”,按照平时的阅读习惯,标题所示人物就是主要人物,如《孔乙已》的主要人物是孔乙已,《范进中举》的主要人物是范进,《老杨同志》主要人物就是老杨。二是“于勒的贫富变化引起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没有于勒就没有菲利普夫妇,所以于勒是主要人物。三是关于主人公可以有不同见解,因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提倡对文本多元化的解读”,正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首先,对小说题目作用的理解要因文而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题目不在于交待主人公,而是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我们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标题不是《于勒》,而要加上“我的叔叔”这样的表示强调的修饰语?细读课文我们会发现有这么一段话:“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里一再重复强调“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是为了表达若瑟夫对叔叔于勒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做法的不满。那么标题加上“我的叔叔”,实际上也正是寄托了若瑟夫这种情感。

其次,“于勒的贫富变化引起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也只能说明,于勒是起了催化剂作用,没有催化剂,物质照样还是要反应的。假如把“我的叔叔于勒”替换成“我的一个由富变贫的姑姑”或“我们的遭受了家庭变故的邻居”,我想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性格特征恐怕不会变。能替换的角色不会是主角,所以,这篇小说作者极力要表现的人物是菲利普夫妇,通过于勒贫富的变化让他们充分展示了虚荣、势利、贪婪、冷酷,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的大量描写来极尽刻画他们的丑态。因此,于勒不过是一个道具和舞台,给他们提供了表演的空间和契机。没有于勒,也会有张勒李勒,而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却永远不会变更,正因为如此,课本编者在研讨与练习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想像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我们不难知道,他们肯定是极力讨好、巴结奉迎、想方设法去攀亲。

那么可以这样认为:关于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应当是作者极力要表现的那个人物,能充分揭示中心主题的人物,而不应当根据标题来形而上学地判断,当然也不能根据所用笔墨的多少来简单地判断,这一点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就是明证,虽然作者把卢进勇的行踪从开头交待到结尾,所用笔墨也最多,但我们感到最感人的最震撼人心的却是无名战士。作者极力要表现的也就是无名战士,卢进勇只是线索人物,是故事的所见所闻者,相当于扛着摄像机的记者,真正的主人公却是他在拍摄报道的人。主人公的确认应当是在真正读通全文,理解作者表现意图之后才能得出的。 转贴于

再次,小说阅读是要“知人论世”的,要分析作者生活背景和思想倾向,价值取向决定了他的写作意图。莫泊桑小说的中心主题大多情况下展示的是现实社会人们卑琐的灵魂,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中也说“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小说通过我的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态度的不断变化,就是想表达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因此从展示“卑琐灵魂”和揭示“人与人之间关系”这个意图来说,于勒也不是主要人物,他只是一个被动方,是“赶——盼——见——躲”这一系列行为的接受者,所以于勒是不能完成这样的主题展示的,能揭示这样主题的只有菲利普夫妇。他们的虚荣、势利、贪婪、冷酷,充分揭示了金钱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就连亲情也是以金钱来衡量的。

第7篇:范进中举教学设计范文

    在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一课(以下简称本课)时,我用PowerPoint软件设计了互动性较强的学习课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课共讲述三部分内容:一、科举制的创立;二、科举制的完善;三、科举制的影响。三部分内容均涉及到大量背景内容,如科举制的概念,隋以前人才选拔制度概况等。有些问题还需要参考现有学术研究的成果,如科举制创立的时间、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等。所以学习容量较大。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水平和兴趣的不同,他们在学习的内容上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因而需要互动模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

    在制作本课课件时,我设计了两套学习模式:预设模式和互动模式。预设模式下,将科举制的概念、隋以前人才选拔制度的略要等内容有机的融入课文主体内容之中,再按课本顺序进行排列,学习时将按照预设进度演示。此模式下学习方式单一,内容比较简单,仅为课本基础内容和必要的补充知识。

    互动模式下,首先设置一个类似“首页”的幻灯片,输入三个子目,并在其之前加入“什么是科举制?”的超级链接。通过超级链接可以了解学术界对科举制最新的定义,还可以通过新的链接返回或者继续了解科举制的科目设置、科举选拔人才的具体方法和程序等详细内容。其次,在三个子目录右侧,分别添加“学习”和“测试”按扭,也做成超级链接。通过这些超级链接,学习者不仅可以了解预设模式下的全部基础内容,还可以了解到更多内容。如科举制创立的背景,详细的介绍隋以前的人才选择制度及其弊端;唐代举人们进行曲江晏并在大雁塔题诗的活动;学术界关于科举制的特点、影响和作用以及科举制的弊端的研究成果;“范进中举”和中国古代“白发考生”的故事等。同时,可以使用“学习”按扭进行某一部分内容的反复学习,按“测试”链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练习,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再次,在每部分内容中设置了“返回”和“继续”链接按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终止某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或继续新内容的学习。最后,我在“首页”中设置了“本课小结”“综合测试”和“结束”的超级链接按扭,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可以随时进行课程学习的综合测试,或者结束全部学习过程。

    精心设计的作品新鲜出炉,我带着学生进入了电脑室进行学习。在作了课件使用说明后,学生们马上兴高采烈地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实际开始了各自的学习。学习结束后,我对学习效果继续进行随机检查,结果令人满意:抽查者全部能够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大部分同学选择了互动模式,对课本上没有的科举故事和科举知识和故事有很大兴趣并有全面的了解;觉得学习过程非常愉快,非常乐意可以选择学习内容的学习模式。

    课件学习能收到如此效果,我也非常欣慰。成功之余,我也对本课教学和历史课件制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一、在此次学习中,学生全面掌握了课文基础知识,并且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兴趣,自主选择并了解了课本以外的延伸内容,对科举制度有了全面的了解,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能力和价值观。学习的过程课件的操作和综合测试的进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二、互动性是此次课件学习过程的最大特点。课堂结构打破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常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过程,实现了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互动,实现了学习的个性化。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兴趣盎然,效果良好。

    三、历史课件的制作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灵活多变的特点,体现课件、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者的共同互动,允许学生拥有选择不同学习内容、进行不同深度和广度学习的自主权,努力实现学习的个性化。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容量大的特点,开发课程资源,并加强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学习能力。还应尽量引用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加系统和完整,形成正确的认识观和价值观。

第8篇:范进中举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小班化语文课堂互动教学 前提 尝试

一、我对小班化课堂“互动”的理解

互动,原意指相互间的交流和影响。互动在教学活动之中是指主体双方在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中,为探究共同的学习目的而展开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以教师、学生、课本、教学环境为互动主体,以共同探究的目标和平等、合作的活动氛围为互动基础,是主体双方在各自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等方面产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过程。

小班化课堂中的互动更强调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应该更着力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能动性,设置互动的环节应更有利于每一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从每一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参与效果进行考核和教学的调整。

二、小班化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前提

1.教师在互动中转变角色,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小班化课堂里要学会改变角色。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传授者、控制者、主导者、仲裁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应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培养学生学习主人的意识。

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应树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是重点,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需求,并把这种需求表达出来。比如:在我组的教学中,我们曾经尝试用预习引领教学内容。让学生预习,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教师收集这些问题,归纳整理,最后课堂学习的内容是学生想学习的内容和学生自己不能理解的内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明确互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理科学科,文本内容学生大致都能理解,“知”与“未知”的矛盾并不突出,只是知道得多与少、深与浅的矛盾。

在小班化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让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语文教学中的预习习惯、做笔记的习惯、提问的习惯等,都可以作为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突破口。学生明确了自己学习的需求之后,借助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解决基本的学习问题,使学习更加主动。

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在把握好文本的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三、小班化语文课堂构建互动教学的尝试

1.精心设计互动情境。

“如果你指望靠表面看得到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对课的兴趣,那就永远培养不出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只有在指向事物本质属性、因果关系的探索时,兴趣方能转换为一种求知欲,维持认知活动持久而恒定地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附近出发,正确处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互动教学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沉浸到课本中,在文字、声音、画面中感悟。例如:学习《范进中举》,可以指导学生排练课文剧;学习《香菱学诗》,可以利用网络教学,拓展课堂教学容量。

教师还可以根据语文课的特点,利用语文方法设计互动的情境。例如: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让学生在邹忌的三问、妻妾客的三答前面加上表示动作和神态的词语;学习《曹刿论战》,让学生给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前也加上表示动作和神态的词语。让学生先动笔写出来,再二人一组有感情地朗读,在汇报的时候让学生说为什么要这么加形容词,应该怎么读。这样的设计既能够激发学生活动的热情,又有助于他们加深对人物的认识。

2.重视培养互动习惯。

要形成互动局面,教师就必须抓好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反馈等环节,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动习惯。学生如在课前不作必要的预习,不对课本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不作一些相关的内容资料的收集,不对内容提出质疑,就很难在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的局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养成积极思维、独立分析、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课后要注重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同时教师也要反思,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把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有利于今后的互动教学。

3.指导有效互动方法。

在小班化教学中,常见的是小组学习的形式。小组学习常常是几个人围坐,七嘴八舌地讨论,貌似热闹,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我们可以尝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课堂讨论。比如,在小组互动的时候,让每个学生承担某个环节的学习任务:主持发言、记录、补充、课堂交流等。任务的承担者轮流承担不同环节的任务,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会掌握一套课堂小组学习的模式,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可依。

4.巧妙把握互动过程。

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教学要力避两种现象的产生:一是自说自话;二是不作为。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教学机敏,认真观察,审时度势,及时捕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闪光点、热点,积极主动地控制师生的互动过程,把握互动发展方向,引领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悟、体验。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比如,设置分组讨论的环节,教师可以参与进去,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请相关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就可以顺利推动自己的教学进度了。例如:我在上《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整体感知设计的问题是:“你对文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虽不固定,学生有充分发言的空间,但是我没有让他们漫无边际的回答,破坏预设。我有意识地加入学生的讨论,听他们怎么说。他们有的说感受最深的是父母对于勒称呼的变化;有的说是那封福音书;有的说是父母的势利……我把这些正中我下怀的答案记住,等到课堂交流的时候就有意识地请这些同学交流,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在解决他们的问题,又完成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

5.建立激励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