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操场上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们应对传统的课堂作一个改变,这个改变自然也从两个方面来完成:一是教师自身对体育的认识上面,笔者要求自己每次进入课堂的时候,总要充满活力地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引导。
这一点是要提高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认识。当我们精心备完一节课,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在学生的运动技巧提升中得到证实时,就会对自己的课堂充满期待。而小学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非常容易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一旦教师精神奕奕,他们也能兴高采烈地跟着教师跑。二是拓展示范的空间,变教师单独示范为师生择机共同示范。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努力方向,也能给学生提供可能会出现的错误以及由错误走向的过程等。这种过程的提供,可以给学生思维的机会,而不只是机械地模仿。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示范及作用实践
在四年级“篮球原地运球”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基于原来的教学经验,知道学生对这类大球运动虽然具有兴趣,但这种兴趣往往是间接兴趣,一旦他们真正开始学习运球的时候,兴趣就会被单调的动作和失败的感受冲淡。所以这次教学,笔者试图通过自己的示范作用,来给学生提供持久的兴趣。根据实践,这一教学内容一般需要三到四个课时,教师要分阶段发挥示范作用。具体做法:第一课时直接让学生练习原地运球,待学生失去兴趣后停止;到第二课时,笔者首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球星的运球技巧,时间不超过五分钟,能激发兴趣即可,然后让学生继续到操场上练习。
这个时候学生往往会重燃兴趣,但随即又会在实际训练中遇到上一课时的情形;到第三课时,笔者把学生带到操场上,由自己提供运球示范,这个时候学生的感觉是原来我的老师也像球星一样厉害,这种示范作用远远大于视频的示范作用;到了第四课时,我们就可以让练习得好的学生提供示范,让错误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示范(要事先沟通好,让他愿意示范,不能直接指定,否则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其他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练习中的不足,让其他学生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是可以达到目标的。
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中,既有教师的示范,也有学生的示范,当然也有教学手段所起的示范作用,在这种学习共同体(建构主义学习观中产生学习的条件之一)的示范作用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大不相同。根据笔者与部分学生的交流结果,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普遍会因为教师的示范,而产生一种更为直接的练习动机,这一点与他们练得汗流浃背也不放弃的情形是吻合的。而同学的示范既可以提供不足,又能提供动力,此时教师辅以指导就更具针对性,学生因而就能更快地掌握运球技巧。这对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是大有裨益的。
三、总结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巧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93-02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们年龄还小,能力较低,只要我们教师真心实意地把他们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实施愉快教学;教给方法,重视培养能力,也能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在低年级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课前预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自主地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低年级学生正处在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展的阶段。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为了让学生在预习时能主动发展,我设计了“导读提纲”。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这一课,我们要学会什么?帮助学生养成“提笔看书”的习惯,培养他们边读、边想、边画的自学能力,圈画出生字新词,用自己的方法了解字音,然后认读三遍;想想生字的记法,找出形近字,给生字找找朋友;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列出来,然后由老师适时点拨,长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真实有效,让学生自信说出:“我能自己看书学习!”
2巧设情境、诱导自主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表明: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内在的动机,成为推动、引导、维持和调节人们进行活动的内在力量。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创设新奇、有趣问题情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文学习中。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经常采用直观教学法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具体做法如下:①媒体激趣法: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色彩鲜明、动感性强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时形象、动感、逼真的媒体课件就可以大显身手。如教学《比尾巴》新课时,笔者激情导入:森林王国的小动物们可多啦!瞧,有谁呢?如果认识,就大声叫出他们的名字好吗?(屏幕显示)谁来读一读?学生读课题,师强调“尾巴”是轻声。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比尾巴的呢?美丽的森林王国把学生带入课文情景中,从而进入学习氛围。②简笔画画法:如教学《画春天》一课,我用简笔画快速画出柳条、小燕子……引起学生阵阵的喝彩声,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图画的美妙,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激趣游戏法:如教学《影子》时,我说小朋友,现在老师想带你们到操场上去找影子,你们愿意吗?“愿意!愿意!”孩子们惊喜极了,一张张笑脸像花儿一样绽放开来。我又说:“不过,影子有个要求,希望大家在操场上认真观察,看谁能发现它的秘密。”孩子们听完,欢呼雀跃,像小鸟一样“飞”到了操场上,有的不停地去踩自己和别人的影子,有的在阳光下静静地观察,有的聚在一起,讨论着什么……一阵阵笑声在校园的上空飘荡,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和汗水,我猜想他们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④放飞想象法:小学课本中,许多描写人物、景物、场面的文章语者美、形象鲜明。课上或课后如果结合讲读内容让学生说一说,无疑会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清澈的湖水》一课中,文章最后写到:“船靠岸了,小洁眼前一亮,向远处跑去。”小洁会干什么?这就给孩子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孩子们带着他们的悟性、关爱创造着一个个灵动美好的时空。
3参与教学,渗透自主学习的方法。
要让学生自主读书,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对学习方法要随机指导,自然渗透,做到“随风潜入”“润物无声”如教学《黄山奇石》《四个太阳》这类课文。这些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层次结构相同,教师可以精讲一段,然后应用学习这一部分的方法学习下面的段落。又如教学写景课文《雷雨》,教师可以针对雷雨前、中、后三个部分的内容,在教学雷雨前指导学生总结学法:读文章——找景物——议景物;接着在雷雨中引导领悟学法,最后在雷雨后让学生应用这个学法自主学习,先“扶其肩”,再“携其腕”,最终达到“施其行”的目的。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4质疑问难,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生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疑点。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疑问,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质疑的方法很多,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如:在预习中质疑、在课题上质疑、在出示课题后,我让学生提问题,学生问了:他为什么手捧空花盆,他手捧空花盆去干什么呢?题目为什么叫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孩子的创造表现如珍珠般晶莹,如新芽般娇嫩。根据学生的提问,我调整了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一课授完了,我让学生质疑,有的学生问,国王为什么要选雄日做继承人呢?这一问:无疑点明了课文重点:诚实是人的美德。
5组织讨论,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课改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关键词:教学设计、实践、体验与感悟、情感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一些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让学生欣赏自然,热爱生物,喜欢生物学的那种情感。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进行探究实验和实践的机会很少,因此,学生学到的很多知识是游离于活生生的生物之外很难和平时见到的生物联系在一起的知识。
为增加学生的课外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更多接触自然、亲近生物,我们要不断的注重课堂教学设计,改变分章、分节的教学模式,进行整体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喜欢生物学的那种情感。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该只局限在教室中倾听教师的说教,(包括师生之间的各种在教室中的实验活动吧。)那样学生就根本体会不到大自然中生物的生命之美,也无法激起学生喜欢生物的那种情感。课堂上学生通过看书、做题发现的问题,那都不是对学生未来发展起作用的问题。因此,生物课教学应更多的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去感受自然之美,去观察身边的生物,发现它们的可爱之处,让学生真正的去喜欢生物。让学生在感受自然,观察生物的同时发现问题,然后试着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即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作为一个长期探索的目标,甚至成为学生利用生物学考虑择业与深造的方向。
现在生物教材的内容是分章、分节进行编排,教师地教学和学生地学习时也是一节一节的完成,体现不出生物学知识整体性和系统性。这就需要我们对生物教学进行一下大胆的改革,以便给学生创造出更多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的机会。(举个例子)
下面是我对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生活环境》一章的教学设计,不一定科学、正确,写出来愿与广大的同行们共同探讨。大纲要求是4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课时:传授基础知识
由于本章内容的整体性较强,可通过第一课时将本章的三部分内容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经历以类比教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整体了解。传授过程中注重整体、简略和重点词的把握。三部分内容的传授可通过完成下列表格来进行。
第一部分,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生物生存某个具体环境叫栖息地,即生物生存的“家”。以学生熟悉的“家”来类比栖息地。然后讨论栖息地(即:家)为生物提供了那些生存所必须的基本条件?谁破坏了生物生存的“家”,即栖息地遭破坏的原因?第二部分仍利用学生与家的关系,仍通过类比教学让学生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即生物生存的“家”对生物的作用。第三部分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可通过学生毕业后到社会上找工作去进行类比教学。当我们被公司录取后,首先是要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既要适应环境,如果受不了公司制度的约束,既超出了自己的耐受范围,自己就要跳槽,即生物的迁移。否则就会被公司炒鱿鱼,即生物不适应环境被淘汰。被公司录用以后,当自己具有了一定的能力后,便能参与公司的某些制度改革,甚至对公司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即生物影响了环境,甚至是改变环境。
第二课时:捉鼠妇
将学生带出教室,走进大自然。首先去认识生物的不同栖息地,如:一个小池塘、一条小河流、一个小花园、一片小树林等等,理解不同的栖息地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栖息地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类群。
然后和学生一同去捉鼠妇,与学生共同探究‘到什么地方去捉?(学校操场的墙角处、田间沟渠的杂草堆旁等等)当掀开烂砖头、碎瓦片时,会看到鼠妇怎样?(鼠妇四处逃窜,纷纷躲到阴暗的地方)在捉鼠妇的同时所带给学生的快乐,那是课堂上永远享受不到的。
捕捉到鼠妇后,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就在操场上、田间沟渠旁,和学生一同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从而学会如何设计对照实验,以及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这样让学生到自然中去感受知识,真正地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第三课时:捉蚯蚓
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多接触自然界。到自然界、到生活中去学习知识。这节课首先到学校的小河边去观察鸭在水中生活的特点,到学校的小树林中观察喜鹊、麻雀等鸟儿适于在树林中生活的特点。到草丛中捉几只蝗虫观察它是怎样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的。(为以后学习动物的类型作铺垫)通过这些观察和讨论理解生物是怎样去适应环境的。
最后与同学一同去挖蚯蚓,挖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蚯蚓的生活环境,蚯蚓的外形特点等等(为以后学习动物的类型作铺垫)。捉到蚯蚓后,利用自己准备的矿泉水瓶等实验材料设计“蚯蚓对环境的作用实验”,完成后带回教室,几天后观察,以此理解生物对环境的作用。(注意:实验完毕后,将蚯蚓放生)
第四课时:知识的整理与检测
学生对本章内容自己进行整理、记忆,对本章存在的疑问与其他的同学及老师一同讨论。
作为一名新任教师,很多时候,我都在学生倦怠的时候束手无策。怎样点燃这帮“小不点”身上的火苗,激发他们学习的斗志,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直到前些天,校际学习交流,走进学校,学生跑早操的时候,各班都用“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替代了“一二一”的口令,润心的中华经典齐诵伴随着铿锵的青春脚步,成为操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除了嗅到了传承千载的中华经典外,更多的是思考着今后的教学道路。 就语文课堂而言,我以为,想要上好一节课。了解学生所需的知识构成首当其冲,只有熟悉了学生,才能为下一步有明确的,简约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作准备,在教学目标的判定和实施中,充分凸显课堂所特有的教学目标和语言教学任务。其次,减少传统语文教学的流水线设计,在整体观照下进行单元主题板块的设计,分类分层实施,尽可能的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从全局到部分,从内容到形式。在完成基本语文课堂任务的基础上,把“语言”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和教学主线。日常教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可能听不大懂,可日积月累,学生耳濡目染,使课堂不仅有了浓浓的语文味,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听话,说话,阅读,写作等语言能力。把学生投入到语言学习的海洋,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和每个环节。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想要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也非一日之功。我认为,学校的各级主管教学部门应尽量健
全,完善日常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抓好备、教、思等环节,指导和规范新教师的工作方法,提高年轻教师的工作能力。多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一些示范课、公开课,把优秀的教学设计纳入学校的资源库,以此来形成模式教学,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
新课标中明确地把“合作交流”作业为营造新课堂氛围和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作为新教师,更珍惜合作的重要意义。没有老教师的引领,我们经常失去方向,没有青年同伴的帮助,我们往往会多浪费很多时间和力气,要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永远小于团体的群力。一个和谐合作的优良环境,才能促成一个班集,一个年级,乃至学校的发展。
当然,想要发展是人心所向,可是,如果只是简单地照搬就容易出现形式化倾向以至“邯郸学步”,使本来所具有的正常管理工作也难以开展。在打造有特色的学校道路上,我们尽可能地全面的了解学校的文化底蕴,师资力量,生源状况等实际因素,结合优校特点,唯我所用,让自己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掌握和利用,做到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关键词:学情前测 体育学习 有效
一、学情前测的概念与作用
学情前测是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上课前的一段时间内,通过不同的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预备和相关方法的预先测试,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活动,并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为了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学生,教学设计有依据,我们需要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认知状况,以细致翔实的前测来加强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效性。课堂是由教师设计并负责组织施教的,教师课上的自要比学生的自大得多,基于此,开展课堂前测,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也就是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这样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开展饶有兴致的学习。选择适当的前测方法,从而切实可行地思考更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选择合适的课堂前测方式对于提高“做中学”教学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前测在体育技能学习中实施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吃透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把握教材的特点,做到心中明确:这节课,学生需要学什么?怎样学?哪些是自主学习可以学会的?哪些是需要教师引导的?学生学习的困难和疑惑是什么?教师以此制定预习指导方案,了解学生学情。
(一)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进行学情前测
小学体育教学,以游戏为主。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阶段学生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动作都能吸引住学生、学习兴趣倍增。例如,“立定跳远”的教学前的学情前测,根据调查问卷和谈话结果,发现60%的学生对“立定跳远”概念模糊,动作要领更是一片茫然。100%的学生喜欢在游戏中学习。鉴于“立定跳远”的教学难度,我先把完整动作分解成了几个游戏动作,分步逐一教授。第一步先学“小兔跳”(双脚跳、双脚落);第二步学习“弹簧”缩、张(上下肢协调用力弹性屈伸);第三步把前两步动作连接起来,组成立定跳远的完整动作。总之,在教学中要多采用有趣、直观、形象具体的方法,使学生既乐于接受,又易于接受。
(二)根据学生的竞争意识,开展学情前测
小学生非常喜欢比赛,因为他们的好胜心强,对那些枯燥的队形队列、徒手操、广播体操,只要用比赛的方法进行,他们就会劲头十足。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可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其趣味性。例如,队列练习(向中看齐)的学情前测: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有什么不同?你左边是哪位同学?你右边是哪位同学?向中看齐你向哪个方向看齐是对的?如果是举行快快集合比赛,第一名颁发“小太阳”,你会认为谁做得最快、最好?这样的学情前测,一方面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队列位置,为体育课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使学生对体育课充满了兴奋与渴望,对比赛跃跃欲试。集合做得最快、最好的同学是谁呢?这样的体育课,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做“小太阳学生”,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集中性、时效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根据学生的认知思维特点深入学情前测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视觉、听觉迅速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埃德・拉宾诺威克兹说:“作为教师,我们教儿童。既然我们教儿童,那我们就要了解儿童怎样思维,儿童怎样学习……也许,我们只是自以为了解了他们。”例如,教学广播体操中的学情前测:当你看到操场上高年级的哥哥姐姐整齐地做广播体操时,你是怎么想的?你可以做得那么好吗?你最喜欢哪个卡通形象?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制作成多媒体教授课件。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使学生看得生动、形象、直观。教师操作方便,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暂停或倒带或放慢动作进行分解动作教学,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把学生带入愉快的教学中,视、听、动作于一体,形象思维刺激到逻辑思维,学习起来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学情前测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分析的学情与所授课内容无关。分析学情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制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方法,正确的学情分析既可以体现教师对本学段学生的了解程度,同时又能够为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奠定基础。每个学段的学生都具有非常多的特点,不论是生理上、心理上还是认知程度和社会体验方面。那么要针对所教的科目,所要选择的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既要突出说课的亮点,又要寓教于乐,使学生快乐学习。
2.学情前测缺乏全面性和灵活性。学情前测应该围绕教学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灵活应用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客观地详细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尽可能地掌握每位学生的第一手材料,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性格、身体、心理、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情况,积累丰富的学情前测素材,因材施教,灵活制作出精美的教学课件来,引起学生内心的震动,使其受到启发与鼓励。只有这样深入分析学生的特点,才能为进一步设置重难点及如何突破重难点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在学情前测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方式全面分析学情、灵活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为了在课堂上运筹帷幄,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根据学生的特性备课,不但备课本,更要备学生,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有所获。因此,做好学情前测,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铺垫和关键。
参考文献:
[1]胡敏.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的现状与优化[J].湖北体育科技,2010(02).
一、再现生活情境,感受生活的乐趣
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因此,课堂中不可一味地说教,在教材的引导下,我们要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生活中体验、感悟道德境界。
在教学《我的课余生活》一课,有一个教学环节就是开展游戏活动。我带领学生来到操场,并宣布玩游戏的要求,让学生自由分组,选出组长负责本组的游戏活动,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可以是现在的游戏,也可以是家长们当年玩的游戏。宽宽的操场上,学生们起先有些扭扭捏捏,放不开手脚,觉得自己毕竟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可随着几个同学的带动,大家有玩跳房子的;有唱起丢手绢的歌,围起来玩游戏的;有玩猫捉老鼠的……清脆的笑声响彻了校园。课后,学生还很兴奋地告诉我,这是自己这么长时间里玩得最痛快的一次。看着他们如此富有活力,我想就是因为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了生活带来的乐趣。
二、引生活活水入课堂,让学生“亲历”生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基础,这些活动大都围绕着儿童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进行。教科书中设计的活动情境是以一幅幅的图片展开的,如果教师只把它当做看图说话的资源,当做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这样单纯“说教”只会使思想品德课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品德教学实践中,我们老师可以根据本地、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育内容上,进行大胆、有效地创新与整合,科学地使用教科书及其他教育资源,使给定的课程内容不断转化为适合自己的课程,适合“生活”的课程,让教材焕发活力。
在教学《身边的变化》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于三四十年前要凭票证排队购物缺乏生活体验,所以,我作了一些教学设计。课前,我指导学生进行采访老人、搜集票证、开展农田作物调查等一系列的前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先有一定的表象认识。课堂上,我和学生聊聊家长里短,穿插大量的票证图片,说说自己家里生活的变化,看看小岗村、家乡路桥三十年的变化视频,运用多媒体的技术来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学生实实在在地看到、听到不易直接接触到的事物。课上,教师没有说教,没有将大道理灌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做一做的活动中,通过自我“亲历”,自我体验,深切地感受到了祖国这三十多年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加深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这样动态的亲身感悟,学生喜欢,印象深刻,对学生的行为才能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挖掘活动化资源,指导学生现实生活
品德这门课关键的是要以儿童的生活作为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学生在课上感受到了生活、体验到了情感,使品德教育取材于生活,又向生活开放,服务于生活,初步培养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绿色小卫士》中,课前让学生记录生活中家庭一周生产垃圾的数量,去调查垃圾的来源,拍摄被垃圾破坏的环境,做垃圾分解的小实验等等。在课堂中,抓住“白色污染”,让学生计算平均每人一周使用塑料袋的数量,再延伸到全市、全国一周使用多少塑料袋。一幅幅图片,一系列真实又惊人的数字,让每个学生无比震撼。然后再把实验搬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演示用土埋、火烧、水浸、盐腌、酒精等方式进行分解垃圾,让学生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哪些废弃物分解了?那些还没有分解?”……最后共同探讨拯救地球的办法。学生在活动中深刻认识到“白色污染”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努力从自身做起,自己不用塑料袋,并劝说家人和他人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样的教学,真正使课程成为了对儿童有意义的生活,成为了对儿童生活的有效指导,促进了儿童积极主动地发展,体现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课程理念。
福民巷小学德育处 庞彦锋
时间飞逝,一转眼,一个学期又将结束,回顾本学期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有成绩,令人欣喜;有疲累,但颇感欣慰;也有不足,更要勇敢面对。
体育工作,我最大的感触是不易。本学期,体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与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本学期我校组织参加了洛阳市元旦长跑比赛,荣获小学组团体第二名,王艺然同学获得小学女子组第一名;组织参加伊滨区运动会,获得田径团体第三名;组织我校冬季越野赛、组织我校体育特长生认定、组织我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查等体育活动,都获得圆满成功。当我亲身经历了,亲眼见证了每个活动全过程,深深的感到组织活动的不易。就拿越野赛来说,原本比赛是想在11中旬进行,由于种种原因延迟了半个月。举行这次越野赛,校长是非常重视的,多次询问,特别是安全问题,千叮咛万嘱咐。王校长更是精心安排,从活动方案、安全预案的制定到各班队员的训练报名,从裁判员的安排到比赛路线的选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多次和我沟通、协商、解决比赛中遇到的问题。在比赛开始前的最后时刻,由于上级安全方面的要求,不能到校外组织活动,他又抓紧设计、制定校园内的路线,从丈量、计算到组织学生试路线,都是亲力亲为。再看,裁判老师们,虽然年龄大,但是那股认真劲儿,绝不输给年轻人。你们冒着严寒进行裁判工作,各司其职,为比赛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班主任们也是忙前忙后,发号码布、给同学们加油、记录名次,操场上到处都能看到你们忙碌的身影。总的来说,体育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支持与配合。
档案工作,我最大的感觉是疲惫。学校直属以后,各种检查多了。我想,这是上级领导对我校的信任,他们觉得我们能做好;同时也为学校的提升和老师们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是,每次检查都要看档案,所以档案工作就成了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教育均衡县创建档案、星级学校创建档案、绿色学校创建档案、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督导档案、体卫艺年终督导评估档案,档案整理工作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学期。在档案整理的过程中,老师们付出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清楚的记得赵丽娟老师虽然要疼的不行,但是还得坚持工作;清楚的记得为了迎接第二天的检查,我们几个参与档案整理的老师一直忙到深夜三点,还有很多就不一一细说。有人说,干得再好,不会写等于白搭。我想,学校工作也是这样,干得再好,不会整理档案资料,也是白搭。洛阳市学校管理先进单位、洛阳市绿色学校接踵而来的荣誉能够说明一切。我们要善于反思,善于总结,才能更快更好地提升自己。
电教工作是做得最差劲的,和学校领导要求的相差很远,甚至连电教设备正常的运转都保证不了,有些老师报修了很久才得以解决。由于种种原因,我校的电教工作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像微课的制作、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这些几乎是零。就连音频、视频的下载、编辑等简单处理,word、excel的一些简单使用技巧,老师们知道的都很少,这对制作课件、制定教学设计等日常办公都是很大的障碍。所以,我觉得下学期,要加强电教方面的培训,开展活动督促老师们将所学知识用于教学、牢固掌握。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还需要和领导协商,征求老师们意见,然后才能实施。
教师教学评优工作总结
本人参加工作已经十二年了。在这十二年里,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以及各种教育教学有关的知识。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善于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发扬教学民主。通过各种途径吸收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
一、端正心态,做一名有责任心的教师。
我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学用书。
学习好教学大纲,虚心地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积累了一些经验,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总结了可行的教学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打好了基础。在这期间,学校领导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指导我怎样备课、上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了收获,我对教育教学的兴趣和信心更强了。
二、不断学习,永不满足,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文化素质。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感到仅仅依靠自己目前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要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还必须吸取其他人好的方法、经验。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经常看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如《历史教学园地》《历史教学参考》《中国青年、、报》等,吸取别人的精华为己所用。我非常珍惜每次的听课和学习活动,在学校安排的教学教研活动中,听课时我认真地做好笔记,回到办公室再去仔细地分析、总结。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时间长了,积累的心得也多了,许多好的教学方法,我都能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当中。
与此同时,我还明白: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去运用才是最好的。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还经常同我的同课头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大家一起设计教学环节,内容和课后练习,争取把每堂课都像上公开课那样去对待实施。而这,既锻炼了我,又是学生的听课热情极大地高涨。在每学期的教学能手评价中,我都无一例外的获得了教学能手的评价,这既是学校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继续努力的鞭策。
三、勇于创新,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授课含金量。
自从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后,历史的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开放了。
除了让学生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求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经过多次实践,结合自己的实际,我认识到优化历史课堂教学,首先应该从基础抓起,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历史大局观的能力。在以后的课堂教学里,我就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课堂上尽量用一些图片,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教学中,我注意结合现实社会中的一些敏感事件,大事件,和课本知识结合其拉丝,调动学生的思维,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他们关注时事,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每一节课都上得兴致勃勃,每一节课学生和我都有不少的收获。
因此在每次的测验考试中,学生都能轻松应对,拿到理想的成绩。这也实现了我的教学理念,学习应在平时,而不是考前临时抱佛脚。
四、关注课堂,跳出课本,放宽眼界,斩获高分。
历史学习是一个非常系统,庞杂的过程,决不能一本书打天下。
那样自己的知识面只能是越来越窄,分析问题的手段和思维越来越单一。我经常告诉学生说,历史的所有事件都是一个合力的过程,不会是单一的,所以必须从多方面去看淡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而要全方位,多层次的看待和解决问题,就得平日里,多接触一些历史材料,历史史实,那样才会心中有数。
因此,在平日的教学和作业中,我有意识的多引入一些历史材料,让学生自我甄别,取舍,形成历史观。
我也会在假期中给他们推荐一些经典书目,让他们去阅读,体会。
而我则利用现在学生喜爱科技的这个特点,通过QQ,微博等方式,同他们沟通,探讨。这种方式深得他们的喜欢,读书热情很高涨,效果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这也给了我不少的启发,让我在以后的教书育人中,多了一些国家偶同的手段和理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教师教学评优工作总结
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参与式教学的深入研究,激励教师钻研教材、加强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能力,积极构建适应我校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按照本学期学校发展计划的安排,由教导处和中心教研室组织实施了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教学,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追求异曲同工的境界。为了搞好本次活动,广大教师反复钻研教材,认真设计教学方案并实施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
根据我们的教学进度和对本册重难点的分析,我组确定了两节内容,分别为《可爱的企鹅》和《操场上》,每个内容由三位老师上。我们多次利用教研时间一起仔细研读教材,分析学情。我们认为这两节课有一下共同目标:1、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爱的企鹅》侧重于图画应用题;而《操场上》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认真设计教学案,实施课堂教学。
根据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多次研究教法、学法,确定教学的异同点,在如何创设情境、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如何突破重难点上狠下功夫。每位教师在钻研好教材的前提下,设计一个教学方案,再互相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各自
确定一个教学预案并做好实施教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定好上课的时间和班级。
三、积极参加听评课。
在这次活动中,本组所有教师都表现出主动学习的精神。每次只要有老师上课,其余教师都会主动调课,积极参加听课活动。
课上完后,大家就会聚在一起,利用课间和教研活动时间对这一节课进行评课,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进的意见,找到上好这一节课的最佳模式。在评课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很认真地对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每位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从而发现每个教师的亮点,取长补短,在对比中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
四、及时总结,深刻反思
本组每位老师上完课后,我们都会根据课堂反应出的亮点与问题,结合其他老师的评课意见进行及时的反思与总结。同课异构让我们都得到了进步,都从别人的课堂中学到了自己所没有的东西。都有了一种如果再来上,我会怎么上的共识。反思这这次活动,我们都展现出了自己的风采,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不足:
(一)亮点:
1、所有老师都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和思维能力。
2、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与思考,主动体验。采用了合作学习,独立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与人合作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大的提高。
3、在教学中都体现了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观察、比较、探索、小结中学会了新知。
4、每位教师对所讲的课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收集、查找了很多资料,并能精心准备各种教学所需教具、课件、小黑板等。
5、课堂上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的特点,大部分教师都能立足生活,将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调动学习热情。
6、授课语言精炼、自然流畅。有的老师语言的经典幽默,有的老师课堂语言亲切又富有激情。
(二)值得反思的一些问题:
1、个别教师的激情不足,整节课语言平淡,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过少。
2、个别教师有机械照搬的现象,缺乏自己的独创精神和风格。
3、课堂上有些讨论性的问题才刚刚展开就急于匆匆收场,有的学生根本还没有来得急思考,有些流于形势。
4、鼓励学生发言,肯定学生成绩极其必要,但对知识的正确客观的评价也同样重要,有的老师对学生回答中的偏差甚至是错误的知识没有指导,这样容易使全班同学迷惑不解。
5、有的教师对重难点的突破不够到位,学生独立做题时错误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