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涉江采芙蓉范文

涉江采芙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涉江采芙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涉江采芙蓉范文

关键词:五声性序列 旋律 和声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5-031-01

十二音作曲法要求将十二个半音排成一个音高序列,每一个序列音都有相应的序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音出现后,其他十一个音未出现一遍之前,不得重复使用。罗忠的涉江芙蓉(以下称涉江),采用十二音创作手法,又强调了我国五声音调的特点,使作品既具现代感又有浓郁的民族风味。以下作具体分析。

1.主题序列的特点

涉江序列,在序列内部不同程度的显现了调性关系。为明确调性,我们把序列分为几个较小的音组,其中每个音组体现出一种或几种调性关系。分组如下:

1.1 不均等分组

涉江序列,若采用前五音列、后七音列的不均等分组,前五音显示出E宫系统五声,后七音显示出bB系宫统七声,两音组宫系统相差三全音。前五音列中可分为两个重叠的(即前组末音为后组首音)三音组。后七音列中可划分为三个重叠的三音组..这些三音组都是大二度加小三度的结构, 此音程关系,是我国常用五声风格旋律进行的典型音调。体现了五声性特点的同时,使各音组间具有统一的逻辑结构。见下图:

1.2 均等分组

此序列若按前后各六音的均等分组,前六音组体现为E(A)宫系统双重调性;后六音组显示为bE(bB)宫系统双重调性。此种均等分组方式都采用了5+1的结构。5即前六音组内的前五音,它们是E宫系统五声,1即偏音(A),放在六音组的最后一音;同理,后六音组的前五音是bE宫系统五声,偏音(D)亦放在六音组的最后一音。

此曲中,序列音主要以大二度加小三度的结构呈现。若以序列的第一组三音列(#F #G B)作为动机原型,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则用到了动机的以下变形:原型移位(O4:bB C bE、O5:B #C E)、逆行(R1:C A G、R6:F D C)、倒影(#F E #C)、倒影移位(R2:G B #C 、R3:A C D)等。序列动机及其变形的运用,加强了各部分的联系,使得乐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旋律特点

序列的原型及各种移位、变形也构成了歌曲的旋律。此曲共4个乐句,每个乐句依次配以一种完整序列形式。分别是序列原型(O),序列原型的逆行进行(R),第三乐句是序列原型的倒影(I),结束句是序列原型的倒影逆行(RI)。序列音严格按照顺序出现,在第13小节,序列的第二音和第三音的顺序有一次颠倒。此次顺序的交换,是为了更好的配合歌词,以免倒词的出现。因我国声乐歌曲的创作中,汉字有其特殊音调,若使用不当则会出现倒词现象。涉江中,歌曲的第二段从第19小节开始,主要由序列原位的倒影,和倒影逆行构成。为了更好的配合歌词,作曲家把序列的6―12音提高八度来呈现,极好的配合了歌词中的音调。作曲家充分考虑到了我国歌创作的特点,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3.和声与织体特点

3.1 和声

序列本身也构成了歌曲的和声。涉江主要采用了以下和声形式。

3.1.1 二音和声

大二度和声是此曲的常用和声。前奏及旋律的一开始,即采用此和声表达了古诗的清淡、深远意境。除大二度以外,随着音乐的进行,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三全音等音程也有运用,增加了音乐的动力和色彩。

3.1.2 三音及三音以上和声

三音和声在伴奏中较常见。但其结构并非传统和声中的大小三度关系叠置,而多以大二度加小三度及其转为的结构出现,体现了五声性。歌曲中还出现了三次传统结构和弦(#C E A;#D #G B;B #D #G),这三个和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调性,但由于其并没有持续出现或者与前后和弦形成连接,在音乐进行过程在此种调性因素被抵消。

伴奏中还有四音和声、五音和声及九音和声的运用。主要在第19―21小节。第19、20小节的五音和声中,分别出现了两个小二度、一个三全音和一个小二度、两个三全音,和声紧张度逐渐加强,21小节的九音和声(#G #C #A #F B E A #D G)使歌曲和声的紧张度达到最高,出现了六个小二度和三个三全音。而如此高紧张度和声的使用,正贴合了诗人“长路漫浩浩”的感叹。接下来的音乐中,高涨的情绪得到缓和。左手声部的C―D以大九度形式呈现,使二度的紧张感得到缓解,右手声部的分解旋律进行更加舒缓了之前的紧张。结尾的二度和声,与乐曲开始时的宁静相呼应。

3.2 织体特点

歌曲的前奏采用纵横法将序列的原型“O”逆行“R”完整的呈现一次,序列既是序列也是和声。旋律进入后,其本身构成了序列的原型、逆行、倒影、倒影逆行的完整进行。从旋律与伴奏的整个织体来看,采用分割法完成了材料的分配。伴奏中主要运用了序列原型形式,仅在第8、9小节处采用原型的移位(O7),在第16―17小节处采用了序列原型与逆行的互插式变体。旋律与伴奏所使用的序列形式,在横向上基本是一致的。歌词一开始,二者的结合,就在纵向上形成完整序列。

涉江作为五声性十二音的代表作,对其细致学习有助于深入了解十二音技法本身。同时,将更又便于我们去理解其他五声性十二音作品。

参考文献:

[1]郑英烈.序列音乐写作教程[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年5月

第2篇:涉江采芙蓉范文

有人说,莲是才子。不是的,她是才女。莲向来素面朝天——才女都有几分傲气。莲的颜色最自然:不是白得像鬼的纸色,也不是像没调匀的红颜料;姿势最大方:不像腊梅的矫揉造作,更不像桃花的搔首弄姿。

莲有自己的苦,但她从不表露出来。她是才女,有自己的才学,也有自己的追求,于是便有了自己的苦闷。莲宁愿把愁苦压在心里,带着端庄的笑,向世人展示最完美的一面。

赏莲,一定要乘着月色去看:幽幽的碧波中荡着上弦月,初开的莲瓣中漾满如水的月光,恰似那“乘月采芙蓉”。

有人说莲是最媚的花,听罢心头一凉。可以说此人懂莲,却又不完全懂。这不是媚态,而是莲压着愁苦,又不得不表示幸福的妩媚。也许,是这样吧。

在莲花峰下苦读的周茂叔不懂莲,为莲作赋的周敦颐也不懂莲,甚至,莲花宝座上俯视众生的佛,也未必懂莲。懂莲的,也许只有古诗中采莲的女子吧: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第3篇:涉江采芙蓉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 写作教学 情感体验

面对信息技术极度发达的时代,怎样把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让课堂呈现丰富多彩、离奇曼妙的世界,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这个问题提出看法。

一、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巧用音乐指导写作教学

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我们说一个有性灵的人,写出来的文章才是有灵魂、有价值的,而音乐能唤起沉睡的心灵,能拨动心灵的心弦,让我们的情感和文思像永不枯竭的源泉,脉脉而流,而且能提高我们的素养及道德情操。

“乐者,心之动”,“乐者,德之华”,用音乐来指导作文教学,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对音乐的挖掘:听音乐的感受;字面的文采;字里的故事;背后的故事;歌者、大师的故事;多方面、多角度、立体化地把音乐化无形为有形。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音乐,在课堂上设置“生活情景”,把对音乐的体验与生活的实际相结合,从而获取“写作内容”。譬如欣赏阿炳的“二泉映月”,可以多播放几遍,让学生听出那咿咿呜呜、凄厉欲绝的二胡之音,感受那冷清、凄凉的意境,让学生想象阿炳的生活、阿炳的为人处世、阿炳的精神境界,勾起学生对阿炳的同情、惋惜,更多的是崇拜和赞叹。音乐的每一声,都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波涛,竟是这样一个阿炳,竟是这样一首动人心魄的旋律,怪不得会让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说:“这首歌是要跪着听的。”有位学生对比音乐中的阿炳和现实中的阿炳,写了这样一段话:“一曲二泉映月,拉响的是乐符,牵引出的是阿炳漆黑人生下精神的底线,纵然奄奄一息,穷困潦倒,阿炳不放弃精神的出口,依靠在他毕生挚爱的二胡弦上,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渐渐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那二胡的弦,是他的底线,是他的命,是他在默然而顽强地,一个人可以被摧毁,但是不能被打败!”这样便从“对阿炳的思考”发散开去,构建起了“对生活的思考”,再进一步拓展延伸构建起了“对生命的思考”,写出了阿炳对生活的不屈,对命运的顽强挑战,更写出了自己对二泉映月的理解,对阿炳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对命运的理解。

用音乐带领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应用于写作,当然,这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一以贯之的举动。巧用音乐,恰如其分地在课堂上运用,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巧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情感

在语文课堂上,怎样让个体生命具有创造性,是一个难题,因为教材和文本是设定好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上,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使学生体验生成的快乐,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快速地体验文本。

1.在诗歌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体验文本的生成。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对诗歌的解读,诵读是最经典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诗歌不管是古典诗还是现代诗歌,都有格律的特点,读来朗朗上口,让学生能快速地走进文本。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各色各样的朗诵活动,如《涉江采芙蓉》,可以先让学生诵读,然后播放多媒体中的草根诵读、名家诵读,还可以课后自己利用多媒体,自行配乐朗诵,最后在课堂上进行比较,听听谁能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的美丽画面,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情感体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曼丽诗句中,读出那数不清的兰、蕙等芳草,一并摘入袖中、插上发髻,幽香袭人的醉心之美。正当陶醉在这美景乐景之中,却忽然用压抑低沉的声音一转“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在强烈的声音变调和情感交错中,我们似乎看到那个寂寞、忧伤、惆怅的主人公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方向眺望。所以学生在诵读之中,已经表达了对诗歌的独特见解,体验了文本背后的那种“环顾望故乡”的怅然若失之情。谁在“环顾望故乡”呢?是要用柔美的声音来诵读,还是用有力的声音来诵读,这就看对文本是否有生成了。可以有两种理解,“还顾”者就是“涉江”者,古代离乡远行的人一般是男子,因此,推测可能是男子在说话,是他在想念他心目中的女子。还有一种理解,说话的人是留在“旧乡”的女子,是她在“涉江采芙蓉”,心里想着把芳草寄给远方的男子,同时那位男子也在“环顾望故乡”,发出“长路漫浩浩”欲归不得之叹。在多媒体的伴奏之下,学生一次次地体验到诵读的乐趣,而且景语、情语自然地融合到一起。

2.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体验文本的生成。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涵义隽永,耐人寻味,是韵与质的统一体,能体现文人的品格和精神气质。文言文因与我们时代有距离,不管是作者还是内容,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多媒体先上网查资料,查作品的背景,查作者等,做到知人论世。如教授《滕王阁序》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查中国的四大名楼,给他们展示滕王阁的宏大气势,以及关于王勃写这篇序背后的故事和王勃的身世、命运等。

第4篇:涉江采芙蓉范文

1.自读自悟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郁达夫,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获得对文本的初步印象。或课堂导入之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2.质疑置疑

问题①:通过预习课文,同学们有哪些疑问?郁达夫笔下的北国的秋有什么特点?(整体理解,找出文眼)

问题②:作者在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中写出了哪些独特感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交流明确全文思路:恋秋(1-2)――写秋(3-12)――议秋(13-14)。“清、静、悲凉”之情愫贯穿于全文之秋景中)

问题③:老师将第3段进行删改,同学们任选一处品析改动前后的特别之处。(用改动分析法品读第3段)

(投影)在北平即使你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间破屋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坐在院中,你也能看到蓝色的天,飞过的鸽子,你还能看到透过槐树射下来的日光,也会注意到墙壁腰上像喇叭似的牵牛花。如果你观察仔细,你还会注意到牵牛花下长着的秋草,使作陪衬。(引导学生将删改过的片段与原文进行比读。教学生抓住动词、形容词、量词、色彩词、细节描写和一些特别的意象等去鉴赏散文)

3.探究释疑

问题①:故都北京,即使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美景,明艳绚烂有香山红叶,壮丽繁闹有故宫、颐和园等,作者为何避而不写?(知人论世,明确手法:情景交融,“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问题②:运用“情景交融”法品读文章其他写景的段落。(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展示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4.运用迁移

投影2014年高考四川卷第18题:“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

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自然有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仆人。(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学生思考,交流)

二、诗歌阅读教学(以《涉江采芙蓉》为例)

1.初味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读诗,说一说你对其形象、情感等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一致认为诗歌表现的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对抒情主人公却有不同的认识,暂以游子为准来理解这首诗的语言、形象、技巧和思想情感)

2.品味

①了解“变序”,体会诗情。

问题:开头“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怎么理解?

②赏析诗歌中的设问、寓情于景等艺术技巧。

问题:“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运用了什么句式?

3.深味

问题①:有人说本诗是“游子思归乡”,也有人说是“思妇盼归人”,你认为呢?(学生思考交流,师总结)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对“还顾望旧乡,长路慢浩浩”的理解。若认为是实写,主人公便自然是游子;若认为它是虚写,便是家中的女子想象远方亲人思家的情景。

问题②:后一种写法在古诗中也很常见,能举例吗?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4.实践运用

下面这首词有人说是“游子思归乡”,也有人说是“思妇盼归人”。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诗歌阅读教学应运用“1+x”的教学方法

“1”是“精读”一首,引导学生通过初味――品味――深味,习得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获得一定的鉴赏能力。“x”指的是引导学生阅读与“精读”与诗歌相近、相关、相似或相对的其他x首诗歌,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例中学到的方法进行“依法自学”,从而强化学习效果,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三、文言文阅读教学(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1.自学质疑

布置预习,阅读课文,画出疑难字词句,了解《左传》。

2.互学解疑

①师生合作吟诵感知,整体把握文本内容。问题:通过诵读,同学概括故事内容。

②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组内学生互相提问,梳理重点字词和句子。

③品读“劝说艺术”。问题:烛之武是怎样一步一步打动秦伯的?请同学们思考,小组交流展示。

④品读“烛之武形象”。问题:秦晋围郑,烛之武为什么去见秦伯,却没有去见晋侯呢?烛之武是怎样的一个人?

3.助学释疑

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合作、交流,教师梳理、点评,必要时作适当引导。对学生有疑难的地方教师要重点讲解,强化理解。

4.练习扣疑

投影有关重点字词句义的练习题,进行反馈训练,巩固当堂所学。

5.作业留疑

选作①试比较郑伯说服烛之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异同。②用自己的话给烛之武、佚之狐这两个人物各写一句话的评说。

第5篇:涉江采芙蓉范文

关键词:游子思乡 诗歌 创作题材

自《诗经》、《楚辞》开始,中国诗歌中就有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学母题:游子思乡。无论是看月,看雁,看征衣的旧线痕,或是听笛,听猿鸣,听一片捣衣声,都寄托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怀人之感。在这些思乡作品中,无论是贵族王妃还是庶民士子,他们都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游子。这个共同的名字使得贵族王妃与庶民士子的界限趋于模糊,使得天才诗人与一般诗家的区别亦不复明显,重要的只是其中那一曲浑厚、深沉、简单而重复、恒久而共通的生命旋律,而“游子”这一传世千古的形象就诞生于这一曲生命旋律之中。

《诗经?东山》中的“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屈原的“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都是游子思乡诗作中传颂千古的佳句,从这些诗句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中国古人思乡的悲情万种,而游子情结也成为中国诗歌中激起的那一层浩荡之浪。

刘若愚先生在《中国诗学》中指出:“中国诗人似乎永远悲叹流浪和希望还乡。……由于是个农耕的民族且住惯陆地,中国人大体上显然缺少流浪癖。思乡的情感源于人类最原始的亲亲之情,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感,这种情感始于人类对故乡的依恋。因此,乡愁之成为中国诗中一个常有的认识因袭的主题,并不足为奇。”

从《诗经》开始,思乡之情篇扑面而来,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端,同样也是中国古代思乡诗的肇始,《诗经》中的思乡诗约有20篇,通过研读这些思乡诗,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中国人的乡土家园意识,其中绵绵几千年的基调,即“反征战”、“求和平”,《诗经》中那些征夫,不断吟唱着“曰归曰归,岁已暮止”,“王事多难,不遑启处”,好像还没有对征战太多的质疑与诘责,只是一味诉说想回家的忧伤。

远离故乡的游子,故乡在来路的尽头,回头望去,故乡与自己隔着千山万壑,于平常之日,思乡怀人的情绪已是那么地揪心、那么地难以化解了,而逢日近黄昏、岁末年首、佳节到来,风霜雨雪之时,这思乡思亲的千千结,又怎么能解得开、消化得了呢?恋旧怀人的情绪是心头日积月累的积蕴,是此生此世难寻化解、消融之物的。张先在《千秋岁》中这样写道:“天难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天无情,因此天不老。天不老,故而思乡之情就永不会有绝时。这才在情感上有了眷恋的根源和相思的寄托,游子的心里才会油然升起对故乡凄楚而感伤的情怀,由于思念之殷想望之急,才会由心底似火山喷发般地迸发出“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悲剧美的思乡咏叹调 。

作者把这样一种咏叹留在了中国文学的长河中,从《诗经》20余篇的游子思乡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游子思乡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这样一种特殊的、属于中国的文化情怀从最早的诗歌总集中脱颖而出,把一种令后世使人难以仿效的淳朴风格留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端之上。

在《楚辞》中,屈原比《诗经》中的游子多了一份更为深沉的思乡恋阙的情感。作为一个政治家兼诗人,屈原的个人政治理想与宗族、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他的思乡依然带有欲将自认为美好的政治理想重新运用于古国的巨大使命感。以致于诗人发出“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感慨,这一份深沉的思乡恋阙情感震撼了后来的一代又一代人。

到了汉代,从《诗经》开始的思乡诗创作更为普遍,尤其到了建安这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作为奔走游宦的文人士子,他们的思乡情怀多以“游子”的心理娓娓道出。在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的《古诗十九首》中,作者绝大多数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他们身在他乡,胸怀故土,心系家园,每个人都有无法消释的思乡情结。如《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方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江上之“芙蓉”,“兰泽”之“芳草”触发了游资对深爱的妻子殷切的思念,但路途的迢递,归乡的无望,使诗人不得不发出“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悲怆之叹,爱情的真挚和乡愁的沉重被表达得深挚感人。

再如《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作者在明月高照的夜晚忧愁难眠,揽衣徘徊,深切地感到:“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天涯芳草,他乡明月,都没有给游子带来的心灵的慰藉,相反,倒是激发起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游子思乡,这是人类普遍的情感,在农业文明时代体现得更为明显。不过,在以往的史传文学作品中,人们经常见到的是富贵以后流露出的乡情,衣锦还乡的热烈场面。《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多是失意士子,他们在穷困潦倒之际所弹奏的思乡曲,语悴情悲,充满天涯沦落人的凄楚,引来的是同情和怜悯。把另外一种思归情结和人情的淡漠镂刻在了中国文学史上。

在中国诗歌艺术达到顶峰的唐代,游子思乡依然是诗人歌咏之题。唐代诗人以其思乡诗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时代特征,使这一历史悠久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深化。如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奇特的想象,但点明“思故乡”的主题,意味深长。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首诗极为真实的描写了诗人既欲仕进,又怀乡思亲的矛盾心态,而解决的方式却是平凡而实在:“凭君传语报平安”。诗人用其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的语言,表现出思乡这一单纯的情感质朴细腻,耐人寻味。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病,潦倒新停浊酒杯”。在这首《登高》中,诗圣杜甫将漂泊之叹、思乡之情、多病之怨、家国之感等多种情思纠缠其中,蕴含其内,又怎一个“悲”字了得!这也使得这一首诗成为表现相思旅愁的不可企及的典范之作。

刘士林在《中国诗歌精神》一书中提出: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文化基因库是《诗经》,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故土难离的思乡情结几乎是每个人都无法割裂的人生体验。

游子题材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的地位是任何一个题材都无法比拟的,无数的诗人,无数的作品,中国文人的乡关之思、恋阙之爱,就这样镂刻在这千古的绝唱之中。中国文学史中正是有了这些耐人寻味的千古绝唱,使得这条绵延千古的长河有了温馨淳美的人伦情味,有了至情至性的诗性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士林 中国诗学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12

2、王宗凡《诗经》与成语的四字格【J】阅读与写作

第6篇:涉江采芙蓉范文

2.“优雅的女子不是依附的小鸟,不是攀岩的凌屑花。优雅的女子就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鲲鹏,就是一棵参天的大树。”优雅的女子,是有梦想有事业心。

3.你可爱的酒窝让鲜花褪色,你俊俏的摸样让明月羞涩,你高超的智商让天使汗颜,你迷人的微笑让男生心花灿烂。

4.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

5.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6.我在您的面前,恰如萤火之于月光、小溪之于大海、蟑螂之于雄鹰、灰尘之于沙漠。我爱戴您,敬仰您,崇拜您,我哪里配得上您啊!在您面前,我连奴仆都不配,又怎能做陪伴您一生的丈夫呢!

7.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8.我知道,没有水的地方就是沙漠;我知道,没有声音的地方就是寂寞。你就是那甘霖,滋润着我的心田;你就是那心声,陪伴着我踏上新的人生征途。

9.你身着一件紫红色旗袍,真像一只美丽的蝴蝶飞过一样,既美丽称身,又色彩柔和。

10.青春的年华度过了大学时光,即将走向社会的广阔天地。抖起美丽的裙裾,跳起多姿的舞蹈,唱出心中的快乐,将大学生活记忆,告别校园学生时代。

11.世上有两种女孩最可爱,一种是漂亮;一种是聪慧,而你是聪明的漂亮女孩。

12.不过十五六岁年纪,肌肤胜雪,娇美无比,容色绝丽,不可逼视。

13.没有那样像你的人,因为没有人能像你那样对我体贴入微……也没有任何人的一言一行能像你的言行那样叫我刻骨铭心……没有那样像你的人。

14.你娉婷婉约的风姿,娇艳俏丽的容貌,妩媚得体的举止,优雅大方的谈吐,多么的完美。

15.曾经迷惘的心中,是你牵引我走出寂寞

16.爱情和火焰一样,没有不断的运动就不能继续存在,一旦它停止希望和害怕,它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17.做个高贵优雅的女人并不难,看你有心吗?只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时刻提醒自我要不断进取,你就会变得风姿卓越,高贵典雅。相信自我,你就是最高贵优雅的女人!

18.我珍惜你的馈赠,但不愿意出声,正如你珍惜我的给予,也无须答谢,因为我们决意互相奉献,我赠你青春,你赠我一生。

第7篇:涉江采芙蓉范文

[关键词] 赋比兴;《诗经》;《楚辞》;艺术手法;内涵流变

学习研究中国古代诗歌,不能不了解“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该手法是《诗经》常用之法,《楚辞》发展而用之。这两部代表中国诗歌北南之源的作品,都以赋比兴为重要的创作方法,自然影响到后世中国人。包括审美理念,民族性格。早在《诗大序》里,提出诗有“六艺”,即“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风者,化也,教也。即用诗歌教化百姓,体现的是诗歌的乐教特质。故曰“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雅”,《诗大序》说:“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而“颂”呢,《诗大序》上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诗大序》提出“六义”,而只解释了“风雅颂”三义,恰恰没有解释“赋比兴”之内涵。故后学人对“赋比兴”的研究一直未断,说法不一。寻找“赋比兴”三提法,胚胎可追到《周礼·春官》篇,但尚未明其义,从此说法纷纭。学术界以朱熹在《诗集传》中的解法为得体。朱熹传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认为“赋比兴”就是诗歌的艺术表现方法。从《诗大序》“六义”中分割开来。“风雅颂”成为《诗经》的体例。风,即采集诸国的民歌,用于教化平民。平民可以以“风诗”刺上,上也可通过“风诗”知下。雅,分大雅和小雅。按照《诗大序》所言,“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顾名思义,“小雅”是言小政的诗篇,“大雅”是指王政国策之诗篇。阅读《诗经》,大体是符合实际的。“颂”即是歌咏王政绩的诗。表象上是将王政绩告于神灵,其实也是闻讯天下。《诗经》的自然音乐单位“章”,就是一个独立的音乐单元。《诗》都是载歌载舞时的配乐和歌词。我们今天读到的《诗经》,仅是诗的歌词部分。我国古乐,东汉末年就已经失传了。《诗》是孔子的启蒙教材,作品数量达千余首。我们今天读到的《诗经》,被孔子一度整理成册的。孔子依据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审美爱好,删《诗》为305首。西汉初年二度整理的《诗经》流传下来。当然《诗经》有两套本子。西汉孔氏后人坏孔子壁,发现了古文《诗经》。

导入诗旨,烘托气氛,增加乐感。如《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鸟叫是环境设置,为诗的主人公出场做准备,意在营造一个美丽的艺术境界。西汉《古诗十九首》惯用此法。如《涉江采芙蓉》是思旧之作,而开篇则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再如《冉冉孤生竹》是写怨情的,而开篇则曰:“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当然,起兴有一个总原则,就是考虑如何对整个诗章有利。爱情诗,起兴离不开花草;怨愤诗,起兴离不开蒺藜。时间一久,就行成了民族文化积习。“拈花惹草”就一定是指男女私情,鸟一叫,就该是男女幽会了。到了东汉末,长诗《孔雀东南飞》更是运用起兴手法的名篇。“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当然这里的孔雀,也有比喻意蕴。美丽的主人公刘兰芝就是庐江府人们心中的孔雀。现如今的陕北民歌,山西民歌,大别山小调,西南诸少数民族民歌还都保留有此特征。这与中国人崇尚诗歌贵含蓄的理念有关系。只是常常“兴”中有“比”,“比”中有“兴”。在诗论的当初,人们对“兴”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比如孔子就有“兴观群怨”之论。孔子所言的“兴”,则是诗的社会功能,而不是诗的写作技法。汉代孔安国注曰:“兴,引譬连类”。宋代朱熹注曰:“感发意志”。孔安国是从诗的艺术功能着眼的,而朱熹是说诗中之“兴”,而感发诗人读者之意志,是从诗的艺术作用而言的。王夫之在《诗绎》中说:“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道出兴与观的关系。似乎也是一家之言。即对“兴”之内涵解说,学界并没有一个一致的意见。怎么办?好办。社会科学,兼取众说反而生成智慧。

至于“赋”,同样如此。学界说法很多。班固在他的《两都赋序》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至于古代的“流”,接近于今日的“派”,他是说“赋”是一种文学流派。班固是受到两汉的赋体文章的影响。笔者认为这里的“流”应是一种常用的惯用的艺术手法。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后来人们又将“赋”作为一种文体之谓。将西汉以来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叫做赋。而从西汉时的抒情大赋和东汉的抒情小赋看,并不是以叙事直陈见长的,而是以抒情铺排见长。可见“赋”的一些基本特征,在当时的文人圈中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抒情大赋长于铺排,追求语言艳丽;抒情小赋长于感怀,语言也美。都没有《诗经》中“赋”的特色。至南北朝时有骈体赋,多于描写,喜用辞藻。唐代有律赋,长于抒情。两宋的文赋,则多有散文的特色。赋,在中国文学中作用是在传承中变易的,现代的赋,就指的是美文了。不过也是有继承的,就是继承汉赋的文采绮丽。

笔者说,赋,作为一种写作技法,开启于《诗三百》。陈述其事,《诗三百》中有许多。比,接近打比方,不用关联词的,比在诗文里。也有在诗句中,如“孔雀东南飞”。兴是吟咏的需要。多是为了孕育情感,发端故事,所以又称起兴。“赋比兴”艺术手法赓续于中国诗,成为中国诗的重要特色,而有别于世界诗坛。

参考文献:

[1]刘怀荣.赋比兴与中国诗研究.人名教育出版社,2007.

[2]周振甫.古代诗词三十讲.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新世界出版社,2004.

[4]钱谷融.文学心理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5]王力群 .中国古代文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

第8篇:涉江采芙蓉范文

1928年的广州市,一个戏剧团“戊辰同乐会”特邀梅兰芳来粤演出。据香港《华星报》4月22日放出的消息说:“广东人欲点缀升平,因有延请梅畹华(畹华,梅兰芳别字。)南来演剧之举,先省后港。”并文中引述梅兰芳的讲话说:“梅对南方景物,常系衷曲,且以当时政局不宁,未得一履粤行为憾,每见粤人,辄絮诉萦念珠江之臆。”

梅兰芳当时刚丧妻,强忍痛楚,办理了后事,于10月22日从天津乘日轮“神丸号”,经大连抵达上海,再乘船到香港,11月间抵达广州。配角谭富英也稍后赶到。

广东人难得看到京剧,但早闻梅兰芳大名。第一个在报上向广东人介绍梅兰芳的,就是顺德名士罗瘿公,此人是清末翰林江孔殷的好友。江孔殷在广州市河南居住,是“戊辰同乐会”的创始人之一,民国初年去过一次北京,认识梅兰芳,结下交情,这次邀请访粤,就是江孔殷建议的。

梅兰芳刚抵步,江孔殷立即到他下榻的酒店,送上由其题诗、第八夫人湘纨的国画一幅,作为见面礼:

《戊辰九秋,畹华应征来粤登坛。南北瞪别已逾十稔,因以姬人湘纨旧作仿宋人芙蓉鸳鸯乙幅为赠,并系一绝以慰》

画中人是美人妆,写到芙蓉总断肠;

珍重涉江人宛在,不妨左顾有鸳鸯。

广州人热烈欢迎梅兰芳一行。在他演出的海珠戏院前面马路搭起四座牌楼,其中海珠戏院门前的牌楼最为壮观,高八丈,两旁有亭台,嵌以梅兰芳的十二尺巨幅照片,挂上“欢迎梅兰芳莅粤”的美术字大标语,两旁设有音乐亭,乐队整天反复演奏中西乐曲,一片喜庆热闹气氛。广州各报也连篇介绍这位京剧大师的风采。

演出起风波

演出开始后,许多人来捧场,党政机关也不甘后人,欲包场观看梅兰芳演出。但梅兰芳抱着面向大众的决心,对要求特权的当局,不予买账。据《华星报》12月8日文章《梅半芳却台记》报道:“梅伶应戊辰社征召来奏艺于粤,粤人始受北剧洗礼……惟各团体如省市党部、记者联合会有请其奏艺,梅伶多婉却之。”以至省市党部的包场票被全部退回,令他们十分尴尬。

省市党部终于找到一个借口,以“梅一伶耳,有何价值博得如此欢迎”为由,下令把海珠戏院几座牌楼全部拆除,广州各报也迫于压力,从此,“表扬梅伶之作,亦不如初矣!”

江孔殷自始至终支持梅兰芳的演出,并暗中加以保护。他长期在海珠戏院包了前座正中几个座位,这次更加发动他的家人前来观看、助庆。他的十三子江枫――南海十三郎――每场必到,看得入了迷。

有江孔殷的撑腰,梅兰芳自然演得越起劲。一个晚上,两个故意喧哗大笑,企图拆梅兰芳的台,以报却台之恨。在场的江孔殷,即令一个学过霍元甲武功的孙子和一个男仆,前去制止,他们捋高衣袖,对那两个说:“我家老爷江霞公(霞公,江孔殷别字。)叫你们安静点,否则不客气!”两个乖乖停止捣乱。

精彩演出惊南粤

梅兰芳先后在海珠戏院演出《四郎探母》、《木兰从军》、《断肠花》等多出首本戏。广州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大饱眼福耳福。有一位冯幼纬将军,每场必到,捧场最力。江孔殷看过几出戏后,分别赋诗抒发他的感受:《题梅畹华华清池・四郎探母双剧》

旷世谁同调,三郎与四郎;

不图衰志日,犹见内家装。

端相何人似,征歌举国狂;

固知天上曲,能有几霓裳。

一位不署名的人士在《华星报》上赋诗《海珠观京剧赠畹华君》曰:

一曲方散出大都,声名藉甚锦氍毹;

似从东阁窥何逊,却忆宫情按李蒙。

演到“太史第”

为答谢江孔殷的鼎力支持,梅兰芳结束海珠戏院的演出后,专诚到江孔殷的私邸“史太第”(坐落广州河南同德里)造访,在那里住了几天,受到上宾规格的接待,两人谈古论今,十公投契,江孔殷命爱女畹徵,画一梅兰图,江孔殷题诗,送给梅兰芳:

《题徵儿画梅兰图即赠畹华》

姓名呼出此花身,画里真真幻亦真;

彩笔吾家儿女有,美人香草两传神。

梅兰芳在“太史第”的后花园“百二兰斋”为众人多次演出他的首本片断,有时又在酒席间清唱一曲,南海十三郎抓紧时机,一边学习,一边向梅兰芳请教戏剧、戏曲知识,十三郎后来成为粤剧编剧大师,与梅兰芳的悉心传艺有很大关系。

江孔殷又写《调寄江南月赠畹华》,表达深厚情谊,词云:凌波袜,心事托微茫。一样秋风团扇曲,漫将投枕蔑思干,魂梦莫相忘。

诤言赠广东粤剧界

自清末以来,广东粤剧一度式微,或陈词滥调,或格调低下,虽经潘达微、何剑士等有识之士力倡改良,未根本扭转。梅兰芳来粤演出期间,抽空观看了一些粤剧表演,又跟江孔殷等人谈论粤剧。江孔殷平日也关心粤剧,心中有许多意见:“当今广州的粤剧界实在令人有声无词;近则竞向白话平喉,文武生、丑老旦无大区别,又一变而为有词无声,安得有心人起而纠正之!”

梅兰芳果然向新闻界发表对粤剧的尖锐批评,他说:“贵省唯一元旦角,遑论技术,即乔装尚未明了!”又对当时粤剧为吸引观众而一窝蜂流行的“机关”布置,他说:“我演《天女散花》、《上庙夫人》等剧时,为某些场面演得迫真。借助于幻术,本来无可厚非,诸名流就多非议……贵省的粤剧,动不动就搞‘机关’布置,讨好观众,实在令人喷饭!而有些粤剧内容,置社会公益于不顾,太不应该!”这些话都发表于1928年12月中旬香港的《华星报》。

演出有盈余

第9篇:涉江采芙蓉范文

《古诗十九首》(下简称《十九首》)最早著录于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从其创作内容来看,主要是游子和思妇两类作品。对《十九首》主题的研究,从唐至清占据着主导地位的观点是“臣不得于君”、“忠人被逐”、“士不遇知己”,强调诗歌的寄托、比兴、美刺的作用。这种传统的说诗观念一直延续到20世纪,研究者从社会、文化、哲学、历史、美学等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多元化、多视角地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如梁启超认为《十九首》主要是表现厌世思想和现实享乐主义;马茂元认为它反映的是处于动乱时代失意之士的羁旅愁怀;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十九首》展示了游子本文由收集整理思妇的复杂心态,揭示出许多人生哲理。但当我们把《十九首》放在汉末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结合汉末士人心态和汉末文学观的变化,从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人对个体生命和个体情感体验的关注,而这种关注背后正是士人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和自觉涵咏的表现,是“文学的自觉性”的体现。

一 汉末社会变化对士人心态的影响

自东汉建立之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就继续奉行并发展了西汉武帝刘彻以来的养士政策,在首都洛阳建立了太学。到了质帝刘缵时代,太学生一项,就已经发展到三万多人。这些士人抱着极大的对功名富贵的渴求来到这里,开始他们奔竞逐鹿的生活,他们都希望通过当时采用的察举制度,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这样东汉的游学和宦游风气之盛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

《十九首》中具体地名的出现只有三处,如《青青陵上柏》中写到:“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东城高且长》中写到:“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凛凛岁云暮》中写到:“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上引诗句中分别出现“宛”、“洛”、“洛浦”,指的是洛阳。“东城”,从上下文的渲染应该是帝都的豪华景象,也大致可以确定指的就是洛阳城东三门的总称。可见《十九首》的作者们是以洛阳为活动中心的,而他们来到洛阳的目的,则不言而喻,为的是在京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求得功名富贵。但由于入仕之途竞争的激烈和举荐制度的日趋腐朽,汉末士人“或身段于他邦,或长幼而不归,父母怀载独之思,思人抱东山之哀,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罪无辜,而亡命是效”。文人们进身的通路已没有了秩序,他们无法预见自己的命运,陷入到对未来的焦虑之中,于是他们就把这种种的精神体验,以诗歌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这就是我们在《十九首》中读到的士人们的精神体验。

东汉商品经济对诗歌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诗歌表现面的扩大和表现内容的世俗化。同样的题材,先秦诗中多体现出政治伦理色彩,而汉诗则重在其生活内容,特别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表现。仅以饮酒这类题材为例,《诗经》中多为宴饮,以明君臣之义,通上下之情;但汉末的宴会所描写的场景往往是世俗的、享乐的,并且表现个人触兴而发的酒醉欢哀之情。如《今日良宴会》是一首感怀诗,作者在美酒佳宴、吹曲舞裳的欢乐热闹的宴会上听曲,还难解心中之孤独,引发对人生的苦苦思索,表达出坎坷失意寒士对人生的忧郁与激愤。“人生寄一世,奄忽若奴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柯长苦辛。”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否则只能落得“无为守穷贱”、“坎轲长苦辛”的境地。由此可见,汉末经济的发展,使得士人的心态脱离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士人由政治、集体的道德思想规范中解脱出来,他们真正开始从言集体之“志”转向抒发一己之“志”。

二 汉末士人心态对《古诗十九首》主题的影响

汉末士人心态的内传,对于自身生活的关注,让他们将注意力开始从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转向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文人开始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属于自己的真性情,这在《十九首》的内容和思想方面有明显体现。

《十九首》主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 功名不就的苦闷

在汉末黑暗的社会体制之下,士人原本抱有的热切理想变成了冰冷的现实。“在这样的心境下,他们怀才不遇,内心陷入极度的苦闷之中,他们虽然属于统治阶级中的一个阶层,但实际上已经成为流浪者的一部分。”对于功名的热切渴望与现实的残酷,把他们推向了绝望的边缘,功不成,名不就,可以说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加之游宦的生涯让他们更加感觉到了一种失意和迷茫,精神上的苦闷困扰着他们。如《明月皎夜光》,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夜深人静,诗人难以入眠;皎洁月光,诗人幽幽独步,这正是心情郁闷、精神苦闷的表现。诗人由外在的“白露”忽然意识到时节的推移,这种时间的流逝为什么在诗人那里变得那样的敏感呢?在后面“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两句中我们找到了答案。以前同门的好友,如今已经飞黄腾达,顺利踏上了仕途,而相形之下,自己却一事无成。时间的流逝,伴随的是青春的远逝,这样的念头在诗人心头不停地回转,让他如何安歇?诗人寄希望于同门好友,希望好友能够向自己伸出援助之手,援引自己,但结局却是“弃我如遗迹”。好友的冷酷让诗人彻底绝望了,于是悲愤之下唱出“虚名复何益”的诗句,表面上看诗人似乎于此得以解脱,实际上这还是牢骚之语,诗人的苦闷非但没有因此消解,反而更加无奈与绝望。悲愤之余,仰首望去,那几个“箕星”、“斗星”和“牵牛”的星座,徒有其名,既不能颠扬、斟酌,也不能拉车,为此,诗人顿生无名怨气:“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扼!”心中苦闷和悲愤之情,只能在指斥中加以宣泄。

再如《今日良宴会》,诗人面对残酷现实时所造成的精神苦闷选择用及时行乐的方式求得解脱,精神上的失意同样让他们感到了生命的短暂和渺小;仕途上的不顺和功业无成让他们不禁吟出:“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他们的内心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把握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现实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理想的实现又谈何容易,只能对酒当歌,借此来消遣自己的愁闷。

2 生命无常的忧患意识

《十九首》的诗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体现出的是他们对于自身生存价值的关注。在对于外在功业追求开始绝望的同时,他们开始注意到自身的生命存在,尽管这种关注还是与外在理想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一方面由于功业未成,而引发了一种对于时间的敏感;另一方面开始思考个体社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开始为生命的短暂哀叹,他们的生命意识开始觉醒,在诗歌中关注到了人必须重视的死亡。

如《生年不满百》和《驱车上东门》,这两首诗都体现了一种生命意识的觉醒。游子们本来就由于功业不就而意识到了生命的一种虚无之感,但是让他们更加不能忍受的是生命的短暂。当他们看到北邙山萧萧坟墓时,这种对于生命的思考就更加萦绕心头。坟墓是死亡的象征,是生命的结束。游子们看到坟墓,想到了“下有陈死人”,想到了自己的生命,对于功业未就的他们来说,坟墓无疑是一个无情的嘲讽者,他们开始在这种精神苦闷中思考自己作为个体的生命价值。以前自己一直是在儒家给他们建立的价值体系下,为了功名而奔竞奋斗,但是现实的社会把他们这一切理想都化为了灰烬,在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中,他们开始思考,既然生命如此短暂,理想的实现又遥遥无期,那为什么不抓住有限的时间享受造物主赐给的生命呢?于是他们决定“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让自己在物质生活的满足中来弥补精神生活的不足。这样的一种决定体现出来的是对于自身生命的一种重视,这也就和儒家“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汉末士人从儒家的价值体系中逐渐挣脱出来的表现,也是汉末“人的觉醒”后的必然结果。

3 独处他乡的孤独感

这里所说的孤独感,实际上包括了思妇的孤独与游子的孤独。东汉社会的游学风气盛行,造成了大量的士子远走他乡,涌入当时的都城洛阳。徐干曾在《中论·谴交》中描述道:“桓灵之世,其甚者也。自公卿大夫,州牧郡守,王事不恤,宾客为务,冠盖填门,儒服塞道。饥不暇餐,倦不获已,殷殷怯怯,俾夜作昼。下及小司,列城墨缓,莫不相商以得人,自矜以下士。星言夙驾,送往迎来,亭传长满。吏卒传问,炬火夜行,阍寺不闭。”当时的游学风气之盛可见一般。游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远离故乡,势必会造成大量的思妇对于游子的思念。但是《十九首》作为文人诗,不大可能是在家的思妇们的作品,因此,即使是描写思妇的作品,恐怕也是游子由自己的孤独想到的思妇孤独,是游子们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所写出的代言体诗歌,所以,二者在思想情感上实际上是一致的。我们把《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些描写游子和思妇的诗歌正好相互引发,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