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实践概述范文

劳动实践概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实践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实践概述

第1篇:劳动实践概述范文

【关键词】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认识误区;立法完善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为了稳定劳动关系,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都特别注重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那么,什么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呢?“一般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又可以称为不定期劳动合同,它没有明确规定合同的有效期限,劳动关系可以在劳动者的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和的存在期限内存在,只有符合法定或约定的条件情况下,劳动关系才终止。”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稳定性较强,对于维护劳动者合法利益,增强其归属感和稳定感极为有利。

一、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概述

我国从建国初期逐渐形成了固定工用工制度,固定工劳动合同就是没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长期以来,固定工是我国用工制度的主要形式,在保障劳动者就业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固定工用工制度存在着统得过死,包得过多,能进不能出等弊端。因此,这种形式的无固定期限的固定工用工制度逐步被普遍的劳动合同制所取代,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是其中之一,《劳动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职工在“黄金年龄段”过后,被单位即行辞退,同时,也是为了适当照顾老职工,以进一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随后,在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的意见》中,又对此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不约定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只要达成一致,无论初次就业的,还是由固定工转制的,都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根据以上规定,我们可以将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由劳动者单方首先提出订立。这种情形下,必须满足“劳动者必须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10年以上”这一大前提,否则用人单位有权拒绝。第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自愿一致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不受“劳动者必须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限制。这一规定,体现了劳动契约自由和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扩大了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范围,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立法原意值得肯定,但是,由于立法规定简单宽泛,细化性不强,缺乏可操作性,使劳动关系双方容易造成认识误区,实践中难以操作的同时,也使某些用人单位轻而易举采取种种“合法形式”规避立法规定,使立法初衷遭到了严重违背,甚至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认识误区和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一)认识误区

在认识误区当中,由于当前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的相关法规和司法解释较多,因此比较突出的是在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之上。

由于缺乏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正确认识,不少人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铁饭碗”、“终身制”,不能变更的。这种观点并不全面,我国《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是不同种类的劳动合同之一,跟其他劳动合同类型一样,也适用《劳动法》的协商变更原则。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只要双方当事人平等自愿协商,是可以协商变更合同期限的,即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反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可以变更为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且除了合同期限以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当事人还可以就工作、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等方面协商,进行变更。

第2篇:劳动实践概述范文

关键词:羌绣;电子产品包装设计;功能性;创新

1绪论

1.1羌绣概述(1)羌绣的来源及发展。何光伟在《羌绣起源概述》中说到羌绣的起源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论,但可以确认的是在明清时期羌绣已经在羌族中盛行。羌绣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艺术,主要用于羌族服饰,是羌族女性手工劳动力的体现,同时也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羌绣被列为艺术界的一朵奇葩,有其浓厚的文化价值与底蕴,是值得去深度挖掘探究的。何光伟在其论述中从以下几点对羌绣起源作了简要概述。第一,定居和农耕为羌绣创造了社会条件。第二,邻邦的蜀绣文化对羌绣起源有直接的影响。羌绣作为一种精美的艺术品,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社会环境的引导下,羌绣多为民族服饰的装点。直到5.12汶川地震之后,才进一步让更多人知道。同时在国家基金会的扶持下,羌绣由传统单一的服饰应用转向了针对女性消费衍生品的应用,踏出了羌绣多元化应用的一大步。(2)羌绣的图案及色彩简述。羌族是一个尊崇自然主义的民族,在羌绣图案中也得到很多的发现。羌绣的纹样图案包括植物纹样、动物纹样、民间神话传说等,其中植物纹样包括羊角花、梅花、石稻花、牡丹、等;动物纹样包括羊角花、蝴蝶、蝙蝠、鱼类等;另外还有三角纹、菱形纹、回字纹、石字纹等一些几何纹样。羌绣在构图手法上有单独出现的纹样,也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八方连续、适合纹样等。羌族是一个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不同的羌寨对于羌绣的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在色彩的运用上以黑、白对比居多,朴素大方、清爽明快。也有用色来体现的,色彩对比鲜艳明亮,光鲜大胆。1.2简述羌绣与电子产品包装设计的结合。羌绣与电子产品包装设计的结合不是简单的照搬挪用,是要在对电子产品的市场定位的前提下进行包装设计的研究探索。有针对性的消费群体和推广策略。通过结合现代艺术的理念来进行创作,使具有时代感的产品包装设计打入琳琅满目的市场,得到消费群体的认同。如果只是生硬的照搬挪用,那么很有可能使羌绣走上消亡的道路,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2羌绣与电子产品包装设计结合的原由

2.1机遇与挑战(1)羌绣的价值及影响力。羌绣作为一个民族手工劳动力的象征,是手工劳动力充分展示的结晶,融合了羌族女性的智慧果实与勤劳本性。不仅体现了精湛的技艺,更是体现了民族灵魂与民族精神。自汶川地震之后,羌绣这朵艺术界的奇葩逐渐呈现在世人观众的眼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2)羌绣发展面临的难题。时代的进步发展与变化使传统的工艺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在夹缝中为传承创新传统艺术开拓一条道路,是我们应该思考和重视的问题。民族的民间工艺大多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羌绣也不例外。羌绣大多是为本民族所使用和流传,不作为商业性的用品。但羌族地区仍然会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冲击,也使羌绣面临现代经济的挑战。自5.12汶川地震灾害后,羌绣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同时在国家的扶持下进行发展。以我们较为熟悉的“一针一线”为例,从市场定位来看主要是针对35-60岁的中年消费女性群体,属于中高端消费品。2.2市场及资源(1)复古风、民族风的热潮。伴随民族文化的推动,近几年在市场上掀起一阵复古风、民族风的潮流,受到广大年轻消费群体的追捧,为羌绣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同时,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也是羌绣发展的一大助推力。(2)各类渠道的资源提供了可能性。线上线下的传播渠道,新型科技的发展,为羌绣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对电子产品的高度依赖性,为羌绣与电子产品包装设计的结合提供了可创空间。

3探索之路

3.1理念基础。在“工业美术”运动中,英国美术理论家、教育家约翰.拉斯金提出设计应该与艺术区别开来,设计应该成为独立学科的主张。同时强调了设计的社会功能性及设计理论具有的民族和社会主义色彩,同时提倡在自然中发展服饰设计的题材和动机,表现显示的构思与创造能力。从这个设计理念中我们可以得出关于羌绣创新传承的设计理念,羌绣的图案体现了推崇自然的理念,运用于服饰的重要原因是为了增加衣服的耐磨性,体现了设计的功能性主张。但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传承方式受到更大的挑战,繁杂的纹样、大量投入的劳动力与社会化工业化的进程产生冲突。3.2应用实践。综合设计理念基础,对羌绣图案纹样、色彩应用进行提炼转化和再设计。对于繁复的纹饰纹样进行截取和提炼,通过几何的形式传达羌绣的民族气息。

4结语

对羌绣及电子产品包装设计的浅析,为民间传播手工艺的传承创新提供切实可靠的理论指引,使得羌绣在实践创作过程中有明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光伟.羌绣起源概说.中国艺术,2013(01).

[2]焦虎三.羊皮书—中国羌族的历史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8).

[3]焦虎三.简析羌绣艺术的源流与特点.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2).

[4]张犇.羌族造物艺术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02).

[5]闫社霞.探析羌绣图案在旅游商品包装上的应用.基金课题期刊,2014(08).

第3篇:劳动实践概述范文

关键词:薄煤层;螺旋钻;回采率

我国煤炭储量大且赋存多样化,全国97个统配局(矿,现国有重点煤矿)中,有77个局赋存765个薄煤层,保有工业储量98.3亿t,薄煤层可采储量约占总可采储量的19%,而产量只占总产量的10.4%,远远低于储量所占的比例,并且产量的比重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薄煤层在我国分布较广,有些地区的煤质也比较好。经过多年开采,不少矿井中厚煤层已近枯竭,薄煤层的开采正规模化地进行,而且也得到了充分重视[1]。就当前的资源情况看,发展薄煤层机械化开采对于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延长矿井开采年限和实现高效开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薄煤层螺旋钻采煤工艺概述

1.1 螺旋钻采煤概述。螺旋钻机采煤是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一种最简单的薄煤层或极薄煤层采煤方法。美国首先将它用于地下开采,原苏联、英国、德国、法国都对此项技术的应用做过许多研究。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和研制用于薄煤层和极薄煤层开采的螺旋钻机。我国新汶矿区为解决1.0m左右的薄煤层采用传统的炮采和普采工艺存在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和顶板管理难度大的问题,从乌克兰引进BSHK-2DM型螺旋钻采煤机组,首先成功地应用在南冶煤矿和潘西煤矿,实现了1m以下煤层的机械化开采,取得了平均日产185t,月产5550t,工效6.17t/工,原煤回收率69%的效果并逐渐向其他煤矿进行推广。

1.2 螺旋钻回采工艺概述。螺旋钻采煤工艺是在巷道布置1台或多台钻机,由钻头旋转落煤,螺旋叶片旋转将落煤导入刮板输送机运出。螺旋钻采煤机组采用电机主传动,液压驱动的工作方式,并由主机、钻具、多功能操作台、单轨吊、液压支撑千斤顶、钻机行走履带、接长和拆卸钻杆装置、液压泵站和风机等组成。螺旋钻回采工艺单一,具备洁净开采、工作面无人、机械化开采、劳动生产率高、辅助用人少等技术特点,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程度,可广泛应用于开采围岩较稳定的薄煤层和极薄煤层开采。但是,在螺旋钻采煤机采煤的过程中需要留设钻孔间煤柱和钻孔组间煤柱,因此对煤炭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1.3 螺旋钻采煤法的产量。螺旋钻采煤机的钻头直径为525 ~ 750mm,按700mm计算,钻孔宽度按2.0m,煤密度1.4t / m3,钻孔深度70m 计,则一个钻孔的产量约为137t。螺旋钻采煤机钻进速度为0.5 ~ 4.5m/ min,按1.5m/min 计;退钻速度为3.00 ~ 6.42m/ min,按4m/ min计。钻进70m 需用约50min,退钻为17.5min,考虑到接钻杆和拆钻杆时间,钻进一个孔按1.5h 计,退钻杆按1.0h 计,移设按1.0h 计,每钻采一个孔约用3.5h。如按1d 3 班,每班回采两个70m 的钻孔计算,每班1 台设备可产275t 煤,1d 可产825t,年产约25 万t。采用集约化生产的方法,在两条巷道中用4 台螺旋钻采煤机同时生产,年产可达100万t。

1.4 存在的问题。螺旋钻采煤法同其它采煤方法一样,都有其适用条件及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螺旋钻采煤机是从回采煤柱开始的,用于采煤工作面的时间不长,所以还存在一些问题:

(1)要求巷道净断面大于9m2,掘进时需要挑顶、卧底才能满足螺旋钻采煤机的回采工艺要求,因而岩石工程量较大,存在采掘比例失调的问题。

(2)虽然对钻孔偏斜问题采取许多的措施,但是钻孔一旦偏斜,很难立即发现,等发现时已经出现较大的问题。

(3)在装卸钻杆时劳动强度大,需要较长的时间,影响该设备的效率。应针对不同条件选用不同的机械化生产,实现技术密集型,不断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减少劳动力,是薄煤层开采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途径。而螺旋钻采煤法则是开采薄及极薄煤层较为理想和较新的开采方法,既能实现无人工作面开采,又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 提高螺旋钻采煤机回采率的技术

2.1 充填钻孔法。由于螺旋钻机采煤在采煤过程中需要留设一定的煤柱来支撑顶板,因此对煤炭资源造成一定煤量损失。实践证明,解决好螺旋钻孔的充填问题不仅有利于实现低强度顶板下煤层的开采,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煤炭的开采量和回采率。可以用巷道掘进时的矸石充填采空区(即钻孔)。

2.2 扩孔钻法。为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降低煤炭损失,采用了沿煤层厚度和沿煤层层面扩孔的技术。扩孔钻一般是在钻机采煤后,钻杆回撤时进行的。它通过摇控装置使钻头在钻孔内偏转一定的角度,在回撒时使钻头可继续落煤。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扩钻孔。①当钻头冒出另一巷道后,换上回撤扩孔钻头,钻杆回撤时扩孔,或者是撤出钻杆后,换上大直径钻头扩孔;②用一台小直径钻机钻基本孔,另一台钻机专用于扩孔。

2.3 多机械联合采煤。为了克服螺旋钻机丢煤的缺点,在缓倾斜薄和极薄煤层中可以采用螺旋钻机刨煤机联合无人采煤工艺。在回风平巷和运输平巷内,分别安装螺旋钻机相向采煤;为了避免相互影响,运输平巷的钻机应稍滞后于回风平巷的钻机;螺旋钻机采煤10~15m以后,从开切眼开始用刨煤机采煤,刨煤机后的采空区不支护,让顶板缓慢下沉。螺旋钻机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采煤,而且要使煤体松动。钻孔间的煤柱代替工作面支架,既支撑顶板,又可在顶板压力作用下缓慢下沉,使煤柱被压酥后的煤填充在钻孔中。煤柱尺寸应保证使顶板缓慢下沉而又不致使煤柱整体破碎;当顶板下沉量达煤厚的35%~40%时,刨煤机应高效率地采出钻孔之间的煤柱(此时以刮斗刨煤机为宜);煤柱尺寸和刨煤机滞后螺旋钻机的距离应随煤层和顶板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3 结论

世界拥有丰富的薄煤层资源,薄煤层开采也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虽然薄煤层螺旋钻开采有利于提高薄煤层采煤工作面的回采率,但是薄煤层螺旋钻开采是机械化开采的新成员,其回采工艺和设备的配套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温庆华.薄煤层开采现状及发展趋势[J].煤炭工程,2009(3):60-61

[2] 刘法根,谢康兴.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新技术[J].煤炭技术,2010,29(11):50-51

第4篇:劳动实践概述范文

关键字:机械工程;自动化;关系

引言

机械工程自动化,即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广泛推广与应用,已达到更快速的加工原材料的同时实现机械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流动速度的加快,进而提高了劳动效率,也使得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得到飞速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促进了机械工程的大力发展,也利于自动连续生产,以达到优化生产效率和简化生产过程的目的。就目前我国整体机械化水平程度来看,自动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水平较低。因此我国还需大力发展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

1.机械工程概述

机械制造过程中生产必备基础工具为机械设备,依服务对象划分可分为交通运输、工业设备、农业机械。依功能划分可分为动力机械、粉碎机械、交通运输机械及物料机械,依照工作原理划分可分为热力机械、透平机械、仿生机械及流体机械。依照服务产业划分可分为农业机械、化工机械、矿山机械与纺织机械。机械设备须经过不同的工作性质阶段如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应用等阶段,因此,依照工作性质可分为互相衔接配合的几类系统,如机械科研、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维修、运用等。以上各学科的充分融合发展使得机械工程细化为许多学科分支,各学科的交织发展使得各分支相互促进和渗透。现代化技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得机械工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越发重要。

2.自动化技术概述

自动化技术即指生产过程中主要依赖预设指令或者程序自动完成相应工作,不依赖或较少依赖人的干预。自动化技术来源于人们简化控制过程及实现机械代替人类来实现简单重复工作的目的,及便利人们日常生活如汽车、飞机的使用。大量机械设备的使用使得控制系统越发复杂,使得单一的手工控制无法实现。应用数学、电子学等方面的发展也促进了自动化技术理论的发展。随着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单机、局部的生产制造自动化发展为全盘、综合的自动化进程。目前,大部分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都实现了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使得生产环境变得高效、高速、优质。这些企业通常采用了许多自动化装置、电子仪表及计算机控制技术,而不是仅采用单机的自动化装置。目前自动化技术已经应用到了科研、生产、国防等各个领域,且其规模不断扩大,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些应用如联合钢铁企业的自动化应用(开采矿山、冶炼、选矿、轧制、运输包装及剪裁)。总之,自动化技术目前已经得到并将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

3.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关系及其发展策略

3.1.应用现状我国有关自动化在机械工程的应用方面还很有限,在管理和生产方面还采用传统的方式,人才管理机制模式方面大多数企业也是直接由外国引进,这种管理模式表现在理论性强,人员专业素质高,但实用性不高,因为没有形成适合企业自身与中国国情的人才模式,使得其在本土不适用。从机械设计方面来说,现阶段大多设计部分都是照搬照抄,而且设计水平较为低下,且设计常常不能有效转化为具体科技成果。从工艺技术水平方面来说,目前加工初级阶段如精细加工等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复合加工还有待加强。

我国自动化在机械工程方面尽管已经等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缺乏实用型人才。最近一段应用过程中,企业大多过分重视理论人才和研究的培养,使得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技术应用程度低下。(2)实践经验不足。目前我国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实践经验不足,当然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培养中,应不断培养创新精神,这样才能不断在实际中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应用方面,我国实际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缺乏正确的科研投入与对专业人才的重视及没有形成特有的自动化的管理模式。

3.2.两者之间的关系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中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机械工业采用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使得生产技术自动化、机械工业产品得到大力发展。零件的机械加工中引入数控、程控、自动化的生产工艺及工程的思想全面引进系统节省了人力物力及提高了经济效益。自动化机械装置的一体化及微型便利化进程使得生产过程维护方便、可靠性高、设备的自锁功能使得其无需工作人员的监视和维护。机械工程自动化过程中电子计算机技术、各类自动化装置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且保障了机械工程质量、降低消耗成本、资金的积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引进使人们不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在复杂、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也可以一定程度的减轻脑力劳动。所以,自动化技术促进了机械工业的发展,而机械工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自动化迅速发展的平台。

3.3.发展策略

3.3.1.深化机械工程自动化方面的科学研究。机械工程自动化系统需要大量的优质硬件和软件,因此,应促进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和集成化综合软件的全面发展以实现自动化、无人化的生产。在巩固自动化与机械工程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过程中应以注重理论基础研究、坚持科学发展战略,开展新型转换能量技术、装置的研究,新型调速交流技术、理论、新线路、新机电、新器件的研究。优化自动化系统监控检测技术,以提升机械自动化工程中在线检测的精度、可靠性及自动化测试水平、效果。提高自动化机械工程技术中的仿真技术,利用计算机及数字模拟等技术实现大型系统参数及总体结构的设计及实验、以达到选择最佳参数和系统的目的。

3.3.2.努力提升自动化应用水平。机械操作人员主要对生产过程进行技术管理,及管理自动化技术装置、系统中采用的各种计算机等装置。因而相关技术操作人员应该具有相应的操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相关理论知识,否则难以保证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应该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其自动化应用水平。

第5篇:劳动实践概述范文

作者:谢芬芳

对于近现代实践观的理解,就不会有一个终点,需要经常地审视、反思和矫正实践的反生态性。在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发展瓶颈的现实制约面前,从实践论的立场来看,只有通过选择合理的实践方式才能解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必须对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进行理论沉思,必然要推动生态的观念走向实践论的思维路向。因此,人类实践的生态向度作为当代实践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必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对于实践内涵的新理解———生态实践对实践内涵的理解,在学术界很长时间占主导地位的是“征服说”“控制说”“改造说”等,如现行的许多教程将实践定义为“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5]这种对实践理解是以天人相分、征服与掠夺自然为特征的,其必然导致一种不断激化人与自然矛盾的扩张性实践方式。低碳经济时代强调生态向度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用生态整体性来约束人的实践;另一方面,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彰显生态环境价值。可以说以生态为优先、倾向于推动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的实践方式,就是人们的生态实践。因此,所谓生态实践“,是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以生态环境的整体性规律为内在制约、以人地协调发展为价值旨归和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需要为根本动力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方式构成要素重申1.生态实践的主体是“生态人”。人是实践的能动因素,人的素质和能力集中体现实践的发展水平,外在自然条件或自然资源只是潜在的社会财富,自然条件的优劣只是发展生产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把作为潜在社会财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社会财富必须发展和提升人自身的自然力。在当今低碳时代和低碳经济生产方式下“碳道德”[7]等精神要素是劳动者及其劳动产品的“灵魂”,实践主体的“碳道德”对实践方式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碳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主体对客体和中介的认识、变革及其利用的最终效果。因而要求实践主体树立绿色观念、生态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生产节制、消费适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道德规范。2.生态实践的客体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所指向的清洁、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对象,它包括自然、社会、人自身及人—社会—自然耦合而成的复杂生态系统。以往实践概念对客体的概述仅从人类主体出发,没考虑原材料及产品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资源的供求矛盾是当今实践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进而要求考虑实践客体的可再生性、可循还性理论/和生态性,要求利用的劳动对象和产品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又能真正满足人类的生态需要。3.生态实践的中介是生态技术及在此基础上的各种生态工具。科学技术及形成的各种工具已成为当今世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产力和优化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近代以来对技术的片面使用是造成当代生态危机、生存危机、社会危机的根源之一,但单纯的摒弃科技并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依赖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没有高科技搭建物质平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本无从谈起,关键在于要正确使用科技,使用那些利于环境保护、节省资源的科技,避免使用污染环境、耗能耗资大的科技,把科技应用在造福人类方面,而不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面。因而“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践基本形式的重申1.物质生产劳动。物质生产劳动是生产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工业文明以来的物质生产劳动依托于当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的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生产实践发展模式,走的是一条高能源、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的道路。近300年的开采使用,造成了自然资源几近枯竭耗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必然要求在低碳经济时代物质生产实践实行生态转型,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谐以及共存共荣,即人从生态环境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又必须通过精心呵护生态环境来保证这种获得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产方式,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实现生态环境平衡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2.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实践。在传统实践中,人们对于直接的物质利益的需求被无限地放大了。因而,对于物质利益和短期利益需求成为人们实践最主要的动力。正是这种过于功利化的需求和与之相适应的实践导致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激烈矛盾。当前,生态实践正是在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人类对长远利益需求的动力下不断前行的。生态实践关于人与人与社会关系实践的理念是:共同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生态性政治实践。树立21世纪“生态性政治”“、绿色政治”等新的政治观,并努力在此基础之上的新实践;第二,生态性经济实践。把人类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统一到人类大的生态系统中来的经济实践形式,同时努力探索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模式。第三,生态性文化的实践。大力生产生态型文化成果和发展生态型文化产业,努力探索批判与继承、批判与借鉴相统一的文化发展模式。3.科学实验。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但是人们用来处理与生态系统关系的技术却是在强调支离分散的机械论和还原论的指导下设计出来的,这种忽略对象整体性的技术设计必然会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因而在低碳经济时代,科学试验性实践的理念是科学的生态化、科学的人类化、科学的辩证性。即重点开发和利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发展有助于解决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全球问题的技术。具体的形式主要有引进、改造、创新,包括“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高碳改造”包括节能减排,“低碳升级”包括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升级原有设备,“无碳替代”包括新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9]4.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由于实践能力的时代性差异,人类在与自然界的矛盾关系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在人类的劳动能力低下的情况下,人类屈从于自然,为强有力的自然所支配,人崇拜自然的伟力,也开始学习、了解自然。随着对自然的认识的深化,人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人用提高了的劳动能力再去改造自然,引起自然的变化。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中,人类逐步地凌驾于自然之上,支配、利用和控制自然。此时,自然是人的“敌人”,人类的任务就是去征服、改造、控制自然,使其为我所用,服从人的意志。然而,当代的生态伦理学认识到人是自然固有的一部分,生态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失去这一基础,整个人类社会将无立足之地。人类要设法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征服自然的历史中,我们亲手导致生态环境越来越难以为继,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远离人的本真存在。因此,人类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再把自然当作“敌人”,而当作“伙伴”,以主客体互益的价值观协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将生态环境当作人类实践活动的紧密伙伴,尊重和服从生态环境,即人在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的同时,有责任保护自然,修复人对自然所造成的损害。保护环境也是一种不同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基本实践活动,发展生态实践必须保护生态、修复生态。

第6篇:劳动实践概述范文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历史传承;云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164-01

一、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发展以及特征

(一)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发展。大多数民间舞蹈起源于劳动人民日常的劳动以及生活,它是由某一个民族或某一个地区的人民按照自己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编排的一种表达自己文化艺术的形式。大多数民间舞蹈由多人表演,且表演内容非常丰富,形式也多样。但是随着我国进入WTO以后,民族民间舞蹈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文化艺术的冲击,因此,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保护。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1.群众性。民族民间舞蹈是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形式,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情况,对当下的民族文化传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2.民族性。所有的民族舞蹈其实都是带有民族性质的,这是因为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一个民族,它反应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人文地理,以及。3.自娱性。民族民间舞蹈是由普通民众创造的,所以它反映了人们自娱自乐的精神,反映了人们崇尚自由的心态。

二、云南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概述

(一)历史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舞蹈。云南在古代经历了六个时期,六个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比如早期的边地文化、滇文化、南诏文化、大理文化……而在元朝以后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发生大的变动,同时云南文化出现了新的格局。

(二)不同时期所代表的舞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一样的文化造就不一样的舞蹈,在云南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有着很多光彩闪耀的舞蹈,其中很多已经成为了云南文化的动态标志,一直流传在民间,保留到了现在,例如:

原始舞蹈:通过岩壁发现,有一些双手下垂的舞蹈,说明在距今约2000年前,人们在此从事着水上劳作。这些舞蹈已经潜移默化地与后世的舞蹈相融合。滇时期的舞蹈:这时候大多数属于葫芦笙舞、盾牌舞、羽舞、跳脚舞。南诏、大理国时期舞蹈:也有上述的葫芦笙舞、还有孔雀舞、大象舞、狮舞、龙舞、花舞等。元明清时期舞蹈:祭孔舞、八角鼓舞、芦笙舞、跳月铜鼓舞、左脚舞、象脚鼓舞、童子莲花舞、锣舞。民国时期的舞蹈:这时候的舞蹈与20世纪50年代的舞基本相同,从近代到现代,云南的民族舞蹈都呈现出繁花似锦的一幕。大概分为历史无道、宗教舞蹈、大众健身舞蹈、民俗仪式舞蹈。

三、云南地区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实践

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其实是一个长期性的命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政府就率先在云南地区实施了地方法规――《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保护条例》意在保护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其中需要提到两样事情: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二是全省民族民间歌舞表演。

(一)“非遗”文化传承。按事物形态划分为五大类,语言类、动作类、技艺类、图形类、综合类。民族民间文化的舞蹈数量很多,在非物质遗产中也占了很大比重。从实际情况来看,民族民间文化可以激发人的热情同时它的流传面非常广,历史的沉淀使它们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云南”非遗“大概有24个项目,列为省级保护的有63项,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目前为止云南大多数民间民族舞蹈都已经列入了政府的保护范围,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二)全省民族民间歌舞展演。目前为止,云南有两个全省性的文化演出盛事,民族民间歌舞团展演以及新舞蹈展演,都是属于云南省非常正规以及权威性的表演,每两年一届。展演的宗旨就是切实、认真地贯彻党的文艺路线方针。

四、保护传承文化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

民族民间舞蹈是指流传在民间的原状舞蹈,是各个民族间古往今来发展过程中留下的文化精髓。

云南民族的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功能广泛。换一个角度来说它其实是云南地区人民的快乐源泉、知识宝库。

保护传承民族舞蹈是国家的需要、人民的希望,应该建立专门的机构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保护,不断地做好各项工作让民族民间舞蹈永葆青春活力。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进一步了解和探索民间舞蹈。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前景非常广阔,我们都应该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2):64-69.

[2]刘丽.回归文化精神,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感悟于云南民间舞蹈采风[J].民族艺术研究,2007,(5):51-53.

[3]张健.云南本土民族民间舞蹈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J].文教资料,2010,(13):96-98.

[4]尹晶.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黄河之声,2014,(10):116-117.

第7篇:劳动实践概述范文

【关键词】社区矫正;非监禁刑;监禁刑

一、社区矫正概述

社区矫正的官方定义来自2003年7月l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中的定义,并在2005年两院两部通过的《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中加以完善:社区矫正,是将罪犯放在社区内,遵循社会管理规律,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对罪犯进行教育和改造,使其尽快融入社会,从而降低重新犯罪率,促进社会长期稳定与和谐发展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适用对象主要是被处以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的罪犯。

二、社区矫正实践状况

(1)大体情况。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的较晚。上海市在2002年开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社区矫正的意义、任务和适用范围,并确定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山东六个省(直辖市)为社区矫正的第一批试点单位。2004年将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12个省(市)列为第二批试点省份,试点范围扩大到18个省(市)。2009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2009年起,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截至2010年6月,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在全国226个地(市)、19 507个乡镇(街道)展开,累计接受社区服刑人员43万多人,重新犯罪率为0.2%。(2)试点模式中发现的问题。一是适用对象的不平等性。表现在对外籍犯、流动人口的犯罪人员,不能适用社区矫正;同样性质的犯罪人可能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同样享受社区矫正的机会与待遇等。二是犯罪被害人权益保障的疏忽性。在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对犯罪被害人的权益维护和被害人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参与性,普遍存在疏忽的现象。关注点都在于怎样使犯罪者回归社会,而没考虑到这很有可能给犯罪被害人带来二次伤害,产生一些潜在的社会问题和不安,在根本上也实现不了社区矫正的良好愿望。三是与劳动教养的不协调性。伴随着我国对“五种”罪犯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劳动教养制度的瑕疵就更为明显。对罪犯都可以放回社会,令其回家服刑或接受社区矫正。而未被认定为罪犯的劳动教养人员还必须仍然留在劳动教养监禁机构里。接受强制教育矫正。显然是与二者的法律性质及其犯罪人和劳动教养人员的法律地位极不相符合的。

三、社区矫正的未来走向

(1)扩大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将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犯罪人在城市社区实行矫正,能够最大限度地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减少社会对立面,缓解社会矛盾,体现国家立法本意的人道主义原则,促进社会稳定。同时,社区矫正是与监狱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但我国采取的是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单一犯罪预防体系的,而是违法犯罪二元预防体系。(2)不能忽略监禁刑的作用。美国社区矫正制度却走上了极端主义道路:过度依赖社区矫正而忽视监狱行刑,造成社区矫正滥用,甚至有些重刑犯和危险系数较高的在押犯也被推向社区服刑,随之而来的是犯罪率激增、累犯率居高不下、社会治安状况持续恶化。这就引起了群众的极大不满。一时间将罪犯赶回监狱的呼声四起,美国社区矫正制度也差点因此夭折。因此在倡导与推行社区矫正,不应该一味地否定监狱(禁)矫正,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导下,监狱(禁)矫正具有不可否定的存在价值,同时也是配合社区矫正的威慑力量与调剂措施。二者之间应当取长补短,共筑惩罚与改造罪犯的矫正大提。(3)注重犯罪被害人的利益。若在社区矫正中忽视了犯罪被害人的利益,容易造成犯罪被害人的再次“心灵”伤害,甚或导致犯罪人与被害人的矛盾冲突。国外社区矫正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被害人和社区利益的恢复,包括社区服务、财产赔偿、经济补偿和精神安抚。使犯罪人、被害人和社区三者之间的关系得以修复,从而体现公正与和谐。因此未来社区矫正应该会关注到犯罪被害人利益的保护。

参 考 文 献

[1]杜浩渺.从刑法修正案八看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兼论对社区矫正体系构建的展望[J].法制与社会.2011(4)

[2]于涛.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构建与完善的战略构想[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第8篇:劳动实践概述范文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就必实现生产领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而工业机器人的研制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工业机器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劳动力成本,使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优。本文在对装配生产线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在自动装配生产线应用的技术方针,并指出了研制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 自动装配 生产线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是装配生产线实现智能自动化生产的核心要素,当前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正式投入了使用,尽管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与创新。且在生产领域的应用正逐步扩大,形成了工业机器人自动装配生产线。为我国在装配行业实现无人数字化车间奠定了基础。

1 关于工业机器人自动装配生产线的概述

在生产领域,关于机械的制造往往采取的是流水线制造的方式,对于加工设备的智能化有着较高要求。而自动装配生产线就是利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用机器人代替了传统的人工劳动,使机器人与装配设备有机结合了起来,在输送系统与装配设备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产品的批量装配、检测、标示以及包装等工序,是生产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同时,由于机器人的稳定性高,能够更好地实现标准化装配,克服了由于人工造成的误差,提高了产品质量。工业机器人自动装配生产线的投入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的效率,使生产制造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了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了产业价值。

2 技术路线分析

(1)要研制出能够实现工业机器人自动装配的生产线,首先需要对装配线进行全局的规划,并制定多种传输方案,同时还要对需要装配的产品加以分析,从产品内容与装配特点出发,这样才能够在多种传输方案中择优选择。当前在工业机器人自动装配生产线上所运营的传输技术一般是异步传输的方式,这样的设计方案具有设计简单、定位准确、成本较低的优点,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2)还要对现有装配技术的特点与效率进行分析,并将装配动作进行分解,分析每一个步骤的优点与缺点,并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使之能够满足智能化的需要。除此之外,还要将手工装配与机器人自动装配这两种方式加以比较,从而对工业机器人自动装配生产线的性能进行优化,例如将装配步骤进行简化,使之只需利用几个简单的动作就能够完成装配工作。或者将原有的零件安装方法集中到指定的工位,这样就能减少工作的流程,在最短的工作时间内完成更多产品的装配。

(3)要对不同工位的功能进行优化。在这一技术中,需要根据所装配零件的特点与装配要求来对每一工位的装配动作进行合理构思,分析工位装配设备的功能是否适用。同时还要进行重复的实验,以使工位的装配动作能够逐渐被完善,要保证不同的工位拥有不能的功能,从而满足装配过程中对产品加油、装箱、检测等需要。

(4)要对DFA进行研究,并将之应用到实践中。DFA主要是指对装配零件进行改造再设计,使之能够满足自动化装配的需要,这样能够促使产品的自动装配更加有效,同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生产成本。要建设工业机器人自动装配生产线,就必须根据设计方案来对现有的装配零件进行分析与改造,创新出新的结构形式,使生产线的传输方式能够得以简化。并提升定位的精确度,使最终装配出来的产品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

3 自动装配生产线研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

(1)产品的装配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中,其中所涉及到的输送技术是核心,关系到整个生产线的结构方式、定位精确度、工作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因此在工业机器人自动装配生产线研制过程中,需要对传输技术进行优化。当前,最为常见的传送方式主要是采取直接输送定位的技术,这种技术传输速度快,定位准确,生产效率高。

(2)装配专机的研制同样也是工业机器人自动装配生产线研制的重点内容。不同产品的装配需要运用不同的装配专机,这就要根据产品的类型与特点进行设计,从而使生产线的自动化性能达到最优。例如在装配时,往往会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同时装配,这就要求装配机的性能必须达到要求,能够同时针对数量较多的产品进行作业,并保证装配的质量。

(3)工业机器人与末端操作器的研制是自动装配生产线设计的技术要点之一。在生产线运行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大量的机器人,并针对不同零件的装配对机器人的功能进行设计与优化,对于机器人的作业方式也要有所创新,主要包括气吸式、卡爪式等多种抓取方式,使之能够完成不同的装配任务。而末端操作器是保证装配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设备,因此在研制过程中还要注意对这一机器的开发,使生产线的工作能够圆满完成。

(4)要安排专门的操作人员进行巡视与检查。尽管工业机器人自动装配生产线具有智能化与自动化特点,但是并不是万能的。其投入相当大,一旦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就可能导致重大的损失,因此在装配时依然还需要人工进行检查与加料,并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与检修,使生产线的性能得到优化,进一步提升其使用寿命,从而提升劳动生产率。

4 结束语

工业机器人自动装配生产线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能够在家电、仪表、机器等产品的装配中应用,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并促进劳动成产率的提高,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扩大,生产领域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只有加强科技的投入,加大对先进技术的利用力度,促使企业能够成功实现转型,这样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工业机器人自动装配生产线的应用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未来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生产企业就应当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加大资金与科技的投入,对智能化生产线进行优化与再创新。

参考文献

[1]谢存禧,温继圆,郑时雄.机器人自动装配线的规划设计[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1-7.

[2]王田苗,陶永.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战略[J].机械工程学报,2014(09):1-13.

第9篇:劳动实践概述范文

关键词:行动导向型教学 项目教学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结构、劳动方式以及人才需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传统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挑战。因此,许多国家创造开发了一些新的职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其中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它使职业教育进入一种新的运作模式。

一、“行动导向型教学”的概述与特点

(一)概述

行动导向型教学是德国提出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它代表了世界职业教育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由于这种教学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逐渐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认可。这种教学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它是按照职业活动的要求,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的一种教学理念。

(二)特点

1.在学习内容上

传统教学主要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而行到导向型教学则以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并举,在验证间接经验的同时,某种程度上能更多地获得直接经验。行到导向型教学主要以行为活动为载体,将各有关学科的知识点技能综合起来,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为目标的新课程体系。

2.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1)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合作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学习中所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都要由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共同参与,共同讨论,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相互合作中最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他们获得经验的过程。

(2)学生参加全部教学过程

行动导向型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成果的评价六个阶段,学生作为行动的主体,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调节,他们会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清楚每一个具体细节,有利于促进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

(3)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

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源于自身积极的参与。一方面是内在的,学生的好奇、求知欲、兴趣的激发,满足了学生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外在的,教师的鼓励、学生的配合、取得成果之后的喜悦等,满足了学生渴望成功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

(4)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

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由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变成了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教师只控制过程,不控制内容,只控制主题,不控制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启发、诱导、点拨思路、介绍方法、补充知识等,学生之间应团结协助,师生之间要交流意见,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方法上

行动导向型教学是教与学双向改革的成果,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很多实用性的教学方法,例如,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引导课文法、模拟教学法、项目与迁移教学法、分组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畅想落实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单项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学用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原则上项目活动结束后应有一个完整的“成果”。在职业教育中,项目往往是指学生实践中完成的工作任务,在很多情况下,可以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开展,即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以及答疑解惑的作用,通过项目的实际运行,使学生能够了解完成项目活动的基本要求,把握整个实施过程的重点和难点。

下面我结合《ERP模拟沙盘》的课程,介绍一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准备工作。教师将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6个小组,每组5-6 人,同时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来优化组合。各小组学生桌对桌,面对面,以便于学生分组、交流、合作。分好的每个小组,假设是制造型生产企业,各小组即为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然后,教师进行角色分配,一般设计CEO、营销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财务总监等主要角色,同时,教师给各角色职能定位,明确每个角色的岗位责任。当各组人数较多时,我们还可以适当增加财务助理、商业间谍等辅助角色。我们准备6张模拟沙盘盘面,模拟沙盘按照制造企业的职能部门划分了职能中心,包括营销与规划中心、生产中心、物流中心和财务中心,各职能中心涵盖了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如战略规划、市场营销、资金筹集、产品研制和开发、生产组织、物资采购和保管、设备更新与改造、财务核算与管理等。

2.确定项目任务。教师讲解模拟企业的基本情况,各模拟企业应明确公司运营所处的内外环境,熟悉市场的运营规则,并确定“连续六年的经营业绩”作为项目任务。

3.制定计划。各模拟企业在市场预测的基础上,讨论企业战略和业务策略,在CEO的领导下制定经营规划和营销方案,确定详细的经营计划和程序。

4.实施计划。各模拟企业按照自己确定的经营方案,在不同角色成员的配合下,进行企业模拟经营,经营的结果会从财务成果(净利润)中直接体现。

5.检查控制。根据企业每年的财务数据,即财务总监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资料,由CEO控制企业每年的实施方案,并及时调整有关的内容。

6.评价与反馈。根据各模拟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排名,由各小组代表展示自己的经营成果,自我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总结经营的成功之处,教师给予点评。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ERP模拟沙盘》课程应用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学创新,是一次体验式教学。它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使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参悟科学的管理规律,掌握了管理知识,训练了管理技能,培养了团队精神,提高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照枫,赵尔丹. 以行动导向教学法开展高职专业课教学的实践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8).

[2]段怡萍.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J].科技风,2008(9).

[3]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