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职教育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素质教育 创新精神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下的产物,它不同于西方把高中之后的教育统称为高职的概念,也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它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注重实践教学,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然而,无论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者,抑或是人才需求单位,都不难发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现实状态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毕业生素质普遍低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他们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也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而且,他们习惯模仿和适应,没有自己独立成熟的想法创新……所以如何通过改革,培养高素质、职业性、专业性的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一直以来都在思考而且迫在眉睫的问题。作为高等职业学校的一名教师,我谈几点想法。
一、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地位,吸收高素质学生加入。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很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成绩只有200多分,甚至专业成绩只有10几分,高职院校一定意义上成了“落后生”“差生”的聚集地。由于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不高,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很多人只是为了混文凭,所以教师很难做到高标准、高要求培养。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专业知识有限,技能不足,素质不高,很难成为社会需求的人才。所以想要提高高职教育水平,首先必须打破“工字不出头”的传统价值观,全力打造全新的职业技术教育,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一定程度向高等职业教育倾斜,鼓励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加入;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搭建高职本科一站式培养链,多举措,多渠道培养,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
二、适度加强理论教学。
高职教育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的教育,所以,无论是哪一个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上,基本上都采取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5∶5或4∶6的比例。重视实践,固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但是过度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对理论知识不够重视。尤其是商务日语、应用韩语、旅游法语等专业,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零基础专业,而且,这些专业的任何课程和实践,都必须以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这门小语种为依托展开。所以理论教学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如果过度强调实践,会导致理论层面、知识的系统性方面较差,他们在进入企业以后一般也不能适应企业需要。加强理论知识教学,才能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让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才能培养更职业更专业的技术人才。高职学生和高职院校想要有一个持续成长发展的空间,就必须在重视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知识的系统性和先进性,重视理论知识的补充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拥有强劲的竞争力。
三、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职业素养。
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不仅要懂技术,而且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21世纪已经到来,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我们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国民素质的提高必须依靠教育。因此,只有优先发展教育,而且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实现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民族素质。这也是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大部分学生进入高职学习之前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缺乏老师关注和同学尊重,导致自由散漫、不守纪律、自律意识差、缺乏责任感、心理素质不高,如何引导高职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是学校要深入思考的新课题。
四、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能力人才。
2009年,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地毯大王”李成日感叹:“月薪8000元也难求一名合适的技工!”当然,这不是李成日一个企业的感慨,很多企业,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发达地区的企业都面临着严重的用工难问题。一方面是企业“用工荒”,而另一方面,高等职业学校技术人才就业难,很多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就业的学生流动性大,造成人才流失。矛盾的根源在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实际操作运用能力和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无法对接。为了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开拓多种途径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首先,学校应尽可能创立专业对口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比如涉外经济类专业,需联合集装箱公司及海关设立实习基地;旅游类专业,需加强和旅行社合作,设立实习项目,同时校内可设立旅游相关的实训课程。其次,开拓校企联合办公,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产合作途径,通过订单培养、工学结合、产学结合,加强职业性的培养。此外,鼓励学生创业,适度发展创业基地。学校可以提供包括创业指导、资金落实、客户联络、社会沟通等比较规范、适用、系统的创业教育,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帮扶机制。通过创业有效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高职教育是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发展目标的教育,一定程度上过度强调市场的主要地位,将高职教育无形中置于被动追随者的角色,学生毕业之后,一味地适应社会的要求、企业的现状,缺乏创新精神和主动性,很难得到发展和提升。要想让学生具有市场竞争力,在企业中具备长久的生命力,必须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技术的创新,企业管理的创新,思维的创新……同时,创新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活力和效益,实现互助双赢。
参考文献:
[1]李宗尧.迈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405.
【关键词】高职教育;服装专业;教学改革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我院本着为社会培养高等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于2005年开办了服装设计专业。在办学的这几年中,我们不断摸索,喜忧参半,我们发现,现在的服装职业教育还没有形成系统成熟的模式,需要不断改革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特做以下报告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首先,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服装专业高职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我们从教育外部环境看,改革势在必行。1、世界的经济形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的理性回归,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持。2、调整产业结构需要高端技能人才,而职业教育恰恰培养这类型人才。3、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第二,从教育内部环境看,改革不得不行。1、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尚处于摸索间断,还没有形成成熟完善的教育模式,发展空间较大。2、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成果来看,与现代产业体系配套的职业教育还未构成,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也需要改革。第一,招生分数低。高职专业高考录取分数从2005年的350分开始逐年下降,到2012年只为160分。这200分的差距告诉我们,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在下降,我们必须要找到是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进行培养,让学生做到愿意学、主动学。第二,报考高职专业学生美术基础薄弱甚至没有,对于学习艺术类专业进行审美、创作都是没有优势的。因此,不能完全按照服装设计师的定位去培养学生,要重新寻找专业定位、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加强实践训练。
其次,谈一下服装职业教育改革的整体思路。
第一,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明确培养方案。虽然本专业的名称是“服装设计”,但是我们的培养对象不能单单是只针对设计人员,而需要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服装设计、制作、销售等工作,培养熟悉服装生产现场管理等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端技能人才。改革以“理论够用”为原则,偏重实践操作的培养、现代化企业生产的掌握。
第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传统的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出现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地适应课程、吸纳课程,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和学都脱离了做,使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鉴于以上问题,高职教育改革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从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做起,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以符合高职教育的目标和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特点,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因此,不能沿袭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教学做一体化”等方式的运用,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第三,师资的培养,教学团队的形成。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前提。双师型是指教师通过参与企业产品、企划设计工作的实际操作,认识市场,把握市场的规律,及时了解服装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流行走向,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新课题、新观念、新知识带到专业教学的实践技能中去,不致和市场脱轨。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建设可以弥补院校与企业的落差,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适应企业。同时,形成强有力的教学团队,可以推进专业建设和发展。
最后,探讨一下服装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方案。
第一、教学方式从学科性推理、演绎式教学向工作任务归纳、体验式教学转变。这里要推荐项目教学,所谓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有效地建立了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到了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技能,包括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女装模块”、“男装模块”,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项目团队,制定项目方案。包括:联系企业,和客户交流、制定款式设计方案,设计工业样板,制定工艺流程单以及工艺制作。整个项目可以在实训室完成,也可以教师带领学生在企业完成。
第二,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前面讲过,高职学生的入校分数较低,因此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训练学生,应该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成为教学中的主体。例如,在学习连衣裙的设计时,可以先让同学们自己搜集各种连衣裙的式样,然后,进行分组研究连衣裙的设计,提出问题,教师给予启发和指导,最后,由每一个组派代表讲述研究结果,这样不仅让全班同学都能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第三、教学场所从学术课堂向工作现场转变。教学改革要求教学走出课堂,在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加入顶岗实习,学生不要统一去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岗位,要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兴趣去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发挥自己的优势。实际操作中,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可与几家用人单位挂钩,建立校外实践教学产学合作基地。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采用顶岗实习方式,让学生以服装设计、制版、制作等人员的身份到产学合作单位或工作室参与服装的设计和制作,做到“实题实做”,即由学生动手完成实际设计课题,以实际设计成品成果来完成毕业实践、毕业设计。
第四,师生关系从传道、解惑的传统师生关系向立德、传技的现代师徒关系转变。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奋发拼搏坚持的能力,学生要学会和企业的老板、消费者和周边领域的沟通。
第五,教师的知识结构从单科知识型教师向综合技能型教师转变。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服装行业实践很成熟,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师,专业教师必须了解服装企业生产的最新工艺和技能,必须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单位和部门的任务情况等。这就要求教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把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不会造成死读书、读死书的情况。
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的教学理念也应该不断更新、发展和完善。面对国内外服装行业需求的新形势,以及服装设计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应该大胆改革、创新思路,及时调整方向,使我国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也能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创造出服装行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彭云乐,刘胜利.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探讨[J].徐州工程学院,2007,(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高职教育;创新;改革;研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述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等特点,已有不少项目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1]。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的整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性的传承下去,需要获得更多人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艺术类院校针对本地非遗特意组织了挖掘、创新、传承等活动。将优秀的民俗文化发扬下去,能够促进国家的向前发展,将生活智慧、人文精神集中起来继续流传,其价值难以预估。
二、非遗传承与创新中艺术类高职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一)地域特质相互契合
艺术类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让他们更好的就业,成就自己的辉煌人生。学校除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以外,还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指引他们更好的突破自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一般情况下,艺术类高职院校会利用自身优势,强调文化差异以及地域特色,组织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与地域特质相互契合,因此,不断穿插在艺术类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团体活动中,就能被学生接受,使其成为实力最强的传承者。学生们了解了非遗文化,找到了与自己专业基本一致的特色元素,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可以进一步的促进非遗传承与创新。
(二)融合先天教学条件
以前,艺术类高职教育中的课程设计偏专业化,新课程背景下,第二课堂、选修课程的开设,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考察课程是否具有地域特色,然后,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扬,这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最好途径之一[2]。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相比较,非遗传承与创新中,应该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补充,评价的方式进行转变,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要比一味灌输的效果好得多。学生们掌握了非遗技艺,通过实践活动收集非遗素材,在不断的考察中,就能提升审美水平,拥有艺术气质,确保今后的发展更加顺利。启发了学生的自学意识,用非遗文化促进了教学效果的优化,专业教师不妨利用自身优势,给予学生创作灵感,同时安排好教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在文化继承中求得发展,在努力创新中走向成功。
(三)获得地方政府支持
非遗传承属于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而非遗文化则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流传下来的称为艺术技能的东西。保护区域性非遗,地方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艺术类高职院校推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工艺类非遗的教学内容,或者说,建立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体系,确立创新的目标,促进学生广泛就业。风土人情类的非遗文化,还能带动地区经济的平稳增长,地方政府足够重视它,并且起到关键性作用,那么,艺术类高职教育中非遗传承与创新就会变得更加简单,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继而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计划。
三、非遗传承与创新中艺术类高职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创新作用
艺术类高职教育阶段,是传播文化、传授技能的关键时期,教师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学术造诣,在实践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满足他们更多的学习需求,从而开拓创新空间,体现创新教育的存在价值。
(二)培养大批人物主体
高职学生就是非遗文化绝佳的传承主体。这是因为,高职学生思想非常活泼,基本都是拥有创新意识的杰出青少年,他们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手工工艺有很浓郁的学习兴趣,所以,只要教师提供机会,学生就敢自主创新[3]。另外,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都接受过好的专业化教育,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他们本身具备较强的领悟能力,会持续引导他们创新,并且收到意外惊喜。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场所,让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不受利益约束,他们能将全部精力都投放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中。倾向于区域性非遗文化的交流学习,促进了非遗文化研究工作的有序推进,在深入中,学生发挥创新作用,主动承担历史使命,在不久的将来,艺术类高职教育一定可以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职教育;改革;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终身教育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国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的职能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亦应该发挥期主力军的作用,把终身教育理念融入到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
1终身教育理念介绍
1.1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
保罗-朗格朗作为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者,于1965年首次提出了该理念,从此该理念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并发展。目前,终身教育理念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基础,它也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纲要》明确强调了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并要求在现代职教体系的建设中体现该思想。2013年9月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会把教育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
1.2终身教育理念的特点
终身教育包括人在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教育,它围绕人的一生发展,把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甚至老年教育等从整体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横纵向畅通无阻的终身教育体系。就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面性。传统的教育形式只传授书本上的内容,忽略了个人的全面发展,而终身教育则提倡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传授德、智、体、美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或技能。通过丰富的学习内容,多种的学习场所,多样的教育形式,终身教育为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第二,广泛性。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受众群体多为学生,不能照顾到其他社会群体的学习需要,而终身教育是全民性的教育,具有广泛性,不受年龄、种族、性别或是贫富的限制,人人都能接受教育。终身教育的广泛性间接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新时期教育应有的特性。第三,连续性。传统的教育方式将人受教育的历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学生离开学校之后便不能再接受教育,而终身教育却克服了这一点,提倡教育的“连续性”,涵盖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这是终身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它的教育突破了学校的框架,延伸到生命的各个阶段,把教育看成是生活中的不断学习过程,包括教育体系的每个阶段和各种形式。第四,灵活性。传统的教育方式大多采取封闭形式,以教师的教为主体,学生的学作为辅助,而终身教育则采取更为灵活和自由的方式,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所,并能够获得任何形式的教育。
2终身教育理念下高职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是践行终身教育理念的高层次阵地。我国高职教育进入新的世纪,在办学规模、招生数量、培养技能人才、学生就业率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但是成绩掩盖不了问题,我国的高职教育仍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
2.1教育观念落后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大多认为进入高职院校是一种无奈之举,是无法进入本科院校的学生的无奈选择。人们普遍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抬不起头”的教育。这种错误的认识直接导致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不高。同时老师和学生也受此观念影响,教师在备课、讲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有所怠慢,这也影响教育效果。
2.2培养目标不明确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不够明确,专业设置一味向热门行业或新兴产业靠拢,忽略了社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高职院校的授课内容也偏重于书本知识,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2.3教学内容与方法过于陈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多以教室为主要场所,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穿插课外实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很难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不能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另外很多青年教师由于没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凸显职业教育“做中学”的本质。
2.4师资力量亟待提高
由于国家长久以来对职业院校的政策扶持不够到位,资金投入更是严重不足,长久以来导致高职院校大多存在“缺钱少人”的问题。另外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多为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课堂的,缺少实践经历,那些行业能手却又在理论知识上有所欠缺。同时,教师的培训、下企业锻炼和继续学习的机会也比较少,不能体现知识的更新。
3终身教育理念下高职教育改革措施
3.1将人文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
终身教育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备专业技术技能,更应该适应时展,体现较高的人文素养。所以教授学生具体的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教授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力争让学生打好基础,从而授人以渔。专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某个职业方面的能力,而人文教育实施的是“全人教育”,我们要让受教育者接受一种全面的教育,不能使高职教学成为一种工具性教育。现代社会对劳动者各方面的要求日益增加,促使高职教育必须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多下功夫,要求高职课程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贴近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将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对职业发展有正确的认识,具有高尚的社会观和价值观。
3.2探索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方式和方法
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但要具备传授理论知识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具备生产一线的实际工作经历,从而为教学设计、实践指导等方面提供切实的指导,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开展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长久以来人们认识的偏颇,导致高职教育政策措施不健全,政府资金支持不足,高职教师后续教育缺乏,教师的终身学习受到限制。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如对“双师”素质的教师,可优先参加技能培训、优先参与职称评审等,从而不断激发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为教师提供再学习的平台,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去,并在合作企业中担任职务,通过一线的实践,进一步更新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学习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结合本院校的实际进行创新和改进;教师要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能力,制定出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反思提升的过程更新知识体系,提升教育教学的综合素质。
3.3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的理念告诉我们每个人要把学习贯穿到整个人生中,从而强调教育的继续性,高职院校如何在终身教育的视角下,不断发展和完善继续教育,是每一所高职院校应重点考虑的问题。首先要加强教学改革,比如在专业建设方面、课程设置方面等需要不断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提高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要拓宽改革思路,促进继续教育差异化、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高职院校还要积极探索企业、行业、区域等重要途径,面向所有人举办多层次方式灵活的继续教育,还可以在社区和企业的基础上,探索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3.4以职教集团为基础,构建职教立交桥
高职院校注重构建内部融通的桥梁,最好的办法是探索组建职教集团,使职业院校之间充分共享教育资源,最大化地发挥教育的力量。中高职衔接是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重点,在衔接过程中,中职与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特点,明确各自定位,办出特色,在专业设置上要从区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探索和推进课程体系衔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还可以升级为本科,打通高职本科教育通道。3.5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校学习并不能满足人一生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学生在高职教育阶段掌握学习技巧,学会学习。高职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巧,让学生懂得如何有效的学习,从而实现自我发展。职业教育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观念,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加以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主导思想。
参考文献:
[1]史国栋.高等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0).
[3]张晨,马树超.“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之辨[J].教育与职业,2007(16).
[4]李强.终身教育环境下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职业技术,2012(4).
[5]迟遇.高职院校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重要作用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3(5).
一、我国劳动力短缺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是近几年我国劳动力短缺现象变得十分突出。据初步预测,一线工人工资在三四年内会继续以每年20%~30%的速度上涨。而实际上我国目前还没有进入劳动力绝对短缺的时代,只是流向发生了变化。2005年,70.3%的劳动力分布在沿海地区,中部与西部各占14.4%及15.0%。2009年以来,随着承接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中、西部出现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吸引了我国劳动力总数的17.0%至20.3%,而留在东部打工的劳动力占比则减少至62.5%。
据联合国测算,中国劳动力将于2017年进入负增长。加上内需的迅速扩大,服务业的加速发展,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预计中国的劳动力将于2014年左右出现实质性短缺状况。至2017年,劳动力需求将达到8.37亿人,可供应为8.19亿人,就业市场净短缺将达到1760万人。
二、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概述
刘易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二元经济”理论,劳工市场由城市劳工市场和农村劳工市场构成。前者根据订单、利润决定雇人数量,生产效率较高,工资也较高;后者则是很多人都耕种同一块地,生产率低、收入低,没有失业,只有就业不足。经济起飞时,城市劳工市场吸引农村劳动力,由于两个市场间人员的流动,城市可以在不提高工资的情况下,大量增加人力资源,增长由此得以加速。当农村劳动力被耗尽后,城市劳工市场需要大幅增加工资才能请到新的工人,这个时点被称为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的显现,往往是所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个前兆。如图1所示,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劳动力过剩,随着AD1右移至 AD3到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
三、后人口红利时代对开展职业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劳动力短缺一方面造成了薪酬水平的提高,而薪酬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要求劳动力具有更高的素质和更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且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劳动力因为和企业实际脱节而无法获得理想工作的机会。人口红利的消失意味着一个旧的劳动力时代的结束――由低廉(技能低、综合素质低)的劳动力支撑的中国式经济奇迹的结束和一个新的劳动力时代的到来――依靠技术进步和高素质人力资本。同样,将目前如此多的初级劳动力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中高级劳动力,使其拥有真正的谋生和发展的技能,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在此意义上,刘易斯拐点对于职业教育是挑战,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一是政府和企业必然会增加投入去发展地方的职业教育,因为职业教育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二是职业教育需要扩大规模,新时代对于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提高,每个从业者要不断的接受职业教育。三是经济的转型对于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的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提高人才质量需要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四是高科技时代,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涌现,职业教育需要和产业实际相结合,这种密切跟踪全球新技术新趋势的培训需要由职业教育来完成。
四、后人口红利时代高职教育的主要对象――新生代农民工
在后人口红利时代,农民工群体正在或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代际替换,这就是冠以“三高一低”(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特征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与父兄相比,他们在农民情结、成长经历、成长环境、打工目的、工作态度、价值追求、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尽管他们仍然是低端市场主要的劳动力提供者。使其从提供简单劳动为主向具备技能高、素质好的现代产业大军转变,尽快成为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的合格的生力军,简单的技能培训难担重任,中职教育也难以胜任,本科教育偏重理论,惟有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并重的高职教育方能担此大任。新生代农民工的必然归宿是市民化,这也是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五、后人口红利时代高职教育改革目标――培训教育、学历教育和引导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从农民角色向市民角色的全面转型,最有效途径是接受良好的教育,培训教育应该是高职教育的“重头戏”,但这种培训与企业、社会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培训不同:除适岗性的、短期的生存式培训之外,更着眼于中长期的发展式培训,即注重素质能力提高和培训效果运用的“能力本位”的现代培训。为此,应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流程设计,构建全方位、动态性、个性化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式,并由此制定分类、分层实施方案。要通过问卷调查、定期到新生代农民工聚集的企业和社区调研,遴选具有代表性的班次和培训学员展开个案调查等方式,重点了解和关注他们在认知能力、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及时了解他们所在企业和行业的培训需求状况,进行过程性的培训需求信息的调控和前瞻性的培训需求信息的预判,从而建立“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的有效衔接机制和动态监控机制;要充分考虑他们在技能水平、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年龄层次和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性,分别实施外出就业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转移培训。
[关键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基本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发展迅猛,成效显著,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术和技能人才。但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反思、解决和完善的问题。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抓住并解决好这些基本问题,是保持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一、在战略调整上坚持优质化,确保高职教育持续协调发展
1.在培养目标上做到准确定位.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就业教育、特色教育、继续教育的有机统一体,主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即“银领”人才,而不是通才、全才或研究型人才。坚定不移地锁定这一培养目标,不仅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更新教育观念、指导高职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2.在发展过程中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规模与效益的关系。不少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盲目扩张,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等严重不足,尽管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经济效益,但社会认可度很低,社会效益不好,进而也直接影响学校发展的后劲。二是现实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国高职院校大都是近十年成立的,尽管都非常重视现实的快速发展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但有不少院校往往是重外延扩张而忽视内涵提高,缺乏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至于到一定阶段出现步履艰难,困难重重,甚至走入恶性循环之中。三是重点发展与协调发展。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要重点建设—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使之起到示范、带头、引导作用,同时也能带动和保持其他高职院校不断发展。第二,重点建设、武装一批社会急需、有发展潜力的学科专业。同时也要兼顾其他学科专业的发展,做到学科专业结构合理,重点突出。
3.在制度层面上实现三个保障:(1)建立政府投入的机制保障。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并做到坚持不懈,形成制度。(2)建立吸收民间、企业资金投入的机制保障,动员民间,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补充政府投入之不足。(3)建立公办、民办高职院教育公平竞争,共同繁荣的机制保障。
二、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人本化,切实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之所以在人才培养上缺乏特色,质量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上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没有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笔者认为,坚持高职教育的人本化,以学生发展为本应有以下几个涵义,这也是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应努力做好的。
1.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较好发展.高职教育必须确立全体学生都有可塑性、都能得到相应发展、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教育理念,使每个学生经过2~3年的学习都能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与一技之长。
2.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高职教育尽管培养的是高技能的“银领人才”,但这种人才内涵必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知识、技能、能力的适应性和迁移性,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及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尽快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3.使学生在专业平台上掌握技能.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广基础、宽平台、活模块、强技能”,要在学生学习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尽力给学生构建宽阔的专业基础平台,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素质。
4.使学生得到自觉主动的发展.高职教育既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又要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做到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生动活泼、自觉主动地发展。
5.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在高职教育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特长特点,努力做到教育活动的针对性、灵活性、实用性,使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差异发展、特色发展,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6.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高职教育既是职业教育,也是基础教育。既要考虑当前的发展和就业,更好关注将来的适应、发展和创业。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以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在功能发挥上走向多样化,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主要指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高职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规模还很小,非学历性的高职教育也只是刚刚起步。但从长远发展看,高职教育要逐步走向多样化和终身化,这既是高职教育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高职教育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积极拓展功能,为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1.逐步有计划地提升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从学历结构的比例上,应该是金字塔形的。即培养大量的专科层次,适量的本科层次,少量的研究生层次,设定比例可为80∶15∶5,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要求,可逐渐进行动态地适当地调整。
2.积极促进高职人才“超市”的发展。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也应是多类型、多规格的。
3.高职教育在功能发挥上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这就是要做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重,协调发展,为构建学习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在视野扩展上走向开放化,做到内外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新建高职院校大都有一定的职业教育基础,但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其办学设施、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等仍有一定的差距,都需要尽快完善和提高。因此,高职教育必须进一步拓展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走开放办学之路,充分有效地利用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实现内外教育资源的有机互补与共享。为此,在发展过程中要做到三个开放:
1.人才培养理念的开放化.在当今这个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社会,培养的人才必须思想解放、生动活泼、全面发展、迁移性强、竞争意识浓,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2.办学思想的开放化.开展高职教育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根据自身实际,合理地借鉴成功的办学经验,取长补短,择善而用;要广泛征询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科学决策;要广纳社会各界人才,建设一支专兼结合适应专业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3.办学形式的开放化.要与市场接轨,根据社会需求,按需施教,科学设置专业,开展教育活动。要争取政府的支持,尽力吸收民间资金投资学校,尽快改革办学条件,实现硬件建设与办学规模的配套。要与行业、企业结合,充分利用它们的实验实训条件和专业技术人才,开展“订单教育”;要与其他职业院校联合办学,做到教育资源共享和互补,携手共同培养人才;要与国际接轨,要学习国外的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形式,教学组织方法,要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弥补自身之不足。
五、在内涵建设上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努力在内涵建设上下工夫,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1.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就业教育和顶岗教育,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坚持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必须正确理解产、学、研的深刻内涵,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学校与企业结合、产与教结合、教与学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学业与专业结合、专业与产业结合、专业与就业结合、就业与创业结合。
2.根据产学研结合的基本要求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只有从产学研结合的角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建构协调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最终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培养受社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生源多样化;教学改革;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127-01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6种招生考试方式的出台,高职入学招生考试方式的多元化必然带来生源结构的多元化与教育需求的多元化,这将对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提出新的挑战。学生不同的入学方式与后续的培养质量联系最密切,是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加上各种生源混合在一起,加大了学校的培养难度。因此,在生源多样化的背景下,如何把面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如何转变过去以老师讲为核心变成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是高职院校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生源多样化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当高等职业教育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的阶段,“生源荒”与“生源多样化”的问题就会出现。“生源荒”问题的解决过程必然带来“生源多样化”的结果。这些问题的产生无疑对当前还不完善的职业教育教学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生源多样化挑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
在当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政府倡导的校企联合办学、工学交替、产教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操作难度较大,缺乏相关配套政策,只是学校一头热,企业没热情。即使学生有机会到了企业,由于学生的层次差别悬殊,只有少数的学生可以留在企业实习,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既有政府方面的原因,比如缺乏校企合作的法律依据,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宏观调控不力等。也有高职院校和企业自身的原因,比如高职院校自身合作优势不明显,教学管理体系不适应企业需求等,企业缺乏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意识,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等。多样化的生源结构既加大了高职院校培养的难度,也深化了高职生源不适应企业需求的矛盾,给校企合作带来了困难。
(二)生源多样化挑战高职教育质量培养观念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在搞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如“三明治式”、“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和“订单模式”等。当然,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能够说明高职院校充分意识到学生来源的多样化,因此作出相应的调整,适应学生不同的需求,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培养模式繁多并不能直接等于人才培养质量就高,在很多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中,总体还存在着诸如表述不清、结构混乱、内容肤浅等一系列问题。例如,近几年高职毕业生跳槽率是最高的,这主要是由于高职毕业生的质量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匹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不能满足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每一阶段具体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教师用什么方法教,怎么实现等具体内容模糊不清,都需要重新设计。这些问题都需要教育管理者重新思考,深化高职教育培养质量观的内涵建设。
(三)生源多样化挑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高职生源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生情变化的差异加大了高职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德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方面的压力。此外,生源个体差距的不断加大,基于生源多样化的“分类培养、分层教学”能力考验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效率,更考验着教师能否充分地了解学生,改变教学方法,践行因材施教的理念,使每个学生真正学有所得的能力。过去课堂教学以老师讲为核心,进行的是“大一统”的教育,现在学生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统一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在的生情,不同基础的学生具有不同的需求,需要教师要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来授课,要把面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作为职业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基本的就是要了解学生,通过多年的积累、分析,可以对学生的特点作出总结和分类,这既是学院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模式、变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师做好分层教学的前提。
二、高职教育改革必须做出的三个转变
(一)转变“宽进宽出”的培养理念
中国的高等教育过去一直在讲如何让学生怎样适合学校生活,有着“爱念不念”的强势,学校的主动服务意识较差。而如今,在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的形势下,以学生为核心的培养理念要求高职院校要转变传统的培养理念,学校应该主动适应学生。这一理念背后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人才培养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即如何让“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自学成才的培养模式转变成“分类培养,按需学习”的培养模式。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质量不高,与社会的需求不匹配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培养模式的设计者对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借以达成的方法认识不清,在建构上还缺乏理性的思考,进一步说就是学校还没有主动去适应学生的需求,靠自己的主观意志而定,随便信手拈来,缺乏长时间的理论和实践检验,培养出来毕业生都是大一统的模式,没有什么特色。在当前生源数量不断下降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门槛越来越低,如果对学生还是“宽进宽出”的培养,只将学生招进门而不将其训成才,学校最终会自取灭亡。
(二)转变大一统的教育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要借助生源多样化的契机,不断地优化培养结构体系,要抓住培养模式的长期性、实践性和变革性的特征,精心设计学生的培养模式。比如,“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教学改革必须由学院的领导主抓该项工作,要建立学生入学、在学、毕业的数据跟踪平台,通过长期性的对生源构成、新生适应性问题的数据分析,可对学生的特点作出总结和分类,这是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模式、变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学院的管理人员、教师都要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所学。辅导员要清楚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作出适当引导和规划;班主任在学习上要及时给予每个学生有针对性、合适性的建议,而不至于使学生受到冷落,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任课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要有针对不同个体的教学安排和要求,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些都是因材施教、作出教学改革最基本的原则。
(三)转变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具有职业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问题,这种能力培养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将“以老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首先,在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中,多设计一些让学生自己表达的环节,这种训练很有必要,这样做法奠定了学生走上管理岗位应具有的表达能力。其次,在以项目为核心的专业课教学改革中,一般课程内容由工业案例加学习项目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架构,每个学期都至少拿出两周的时间,让所有同学组成不同的项目小组,设计和讨论自己的项目。为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尽量多的给学生创造基础条件,让有灵感的学生经常聚在一起,想一想,操练操练,说不定哪天就可以诞生一个技术项目的改造成果。在当前生源多样化的背景下,以学生为核心,就是要求一线教师要把具体工作做实做细,要主动去了解学生,适应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及特长,多设计一些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给他们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不是被冷落一边。
参考文献
[1] 舒火明,吉家文,李新华,分层教学在解决中高职融通生源多样化中的应用[J],当代职业教育.2013(7): 22-25 .
[2] 蒋玉玲, 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背景下分层培养模式初探―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 26-29
[3] 徐颖秦,熊伟丽,沈艳霞, 以产生问题为驱动的卓越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价值工程.2014(33):239-240.
[关键词]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吴玉芳(1982- ),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江西 南昌 330099)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024-02
高职教育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它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内生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并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
一、高职教育必须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高职教育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有着深刻的经济背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工业向传统工业的挑战、生产方式的转型以及新的管理制度的引进等原因,生产第一线迫切需要补充大批既懂理论又具有实践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传统的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普通高校显然无法适应这一需要,甚至有一定的技能但文化理论准备不足的职业学校也不能适应这一要求。为此,各国的产业界强烈呼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培养高层次的职业人才,这是高职教育在世界发达国家迅速兴起、蓬勃发展的外部动力。实践证明,高职教育以其对生产制造和经济发展的日益显著的贡献,已经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职业教育具有其他类型的教育所具有的一般属性,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己任;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又有自己的特殊属性,即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密切相连——直接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劳动就业服务。作为职业教育较高层次的高职教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是区域的产业与行业发展以及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此,高职教育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为地方经济提供人才、技术、信息等各方面的服务,时刻把握好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了解行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但高职教育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不少的制约因素。比如办学模式和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的单一性,大部分高职院校以地方政府主办为主,很少有企业作为学校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学校的建设;办学经费短缺,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资金和学费收入,而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极为有限;高职院校本身办学条件的欠缺,缺乏“双师型”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训场地;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紧跟经济发展人才市场的需要,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销对路。 因此,高职教育要真正发挥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就必须要从市场经济的需求出发,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并让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
二、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办学新模式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模式仍然是沿用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政府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举办者,行业和企业只是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不太重要的参与者而存在,学校主导特征明显。由此,企业仍然要有完备的人才培训机构,培训刚毕业的高职生,高职院校不断为学生的实训奔波并花巨资购买实训设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高职教育真正为经济发展服务还有一定距离。高职教育要想真正肩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是必然的选择。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胜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岗位工作的高技能人才,这就对高技能人才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与素质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与区域的相关企业合作,走产学结合的办学道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目前,由于学校和企业各自利益的独立,校企合作大都停留在表面,具有实质性的彼此深度参与、渗透的较少。要真正做到校企合作,就必须打破学校和企业的利益障碍,校企形成共生的共同利益体。这种校企共同利益体形式可以是多样性的,可以是让企业参股,成为高职院校的主人;可以是企业对学校投资、捐赠,学校为合作企业输送急需的、适用的优秀员工。
关键词:高职教育;数学教学;文化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时高职教育具有典型的特点,在高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难以有效地塑造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鉴于此,在高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教学改革,有效融入文化教育,着力培养和塑造学生的数学思想,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努力打造科学完善的高职数学教学体系,综合性提升高职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高职数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高职数学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受限于高职教育的传统方式,受限于高职教育僵硬化的管理模式,高职数学教育中凸显着严重的弊端和问题,尤其是高职数学教育缺乏文化教育的支撑,缺乏文化教育的比重,难以提升高职数学教育的整体质量。首先,在高职数学教育中,文化教育与数学知识是相互割裂的。在高职数学教育中,很多高职院校,很多高职数学教师肆意将数学知识及理论作为教学的重点,无论是课堂讲解,还是课后演练,抑或是校外实践等,数学理论和知识都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这种传统的高职数学教育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扎实学生的数学理论,但难以发掘出高职数学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这恰恰是高职数学教育中存在的软肋,恰恰是高职数学教育中凸显的主要问题。高职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这些文化内容包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包含着丰富的数学创造性,这恰好是高职学生所缺乏的。其次,高职数学教育缺乏数学素养和数学思想的培育,在高职数学教育中,教师仍然将理论知识的传授,将数学方法的灌输作为教学的重点。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按部就班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流程来进行数学理论的灌输,忽略学生个性的发挥,忽略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忽略学生数学认知水平的提升。最后,在高职数学教育中,数学教育的目的仅仅停留在应试和就业等方面。这本身无可厚非,但高职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培育机械化的数学技能人才,更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具有开拓性视野、具备丰富数学素养的全方位人才,这恰恰是高职数学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可见,在当前高职数学教育中,缺乏人文素养的培育,缺乏数学思维的培养,直接影响数学人才的发展。
二、文化教育在高职数学教育中的改革与实施策略
在高职数学教育中,渗透科学的文化教育意义重大,渗透科学的文化教育作用明显,结合当前高职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升高职数学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高职数学教育的方法,实施科学持续的文化教育。
(一)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渗透科学的文化教育
高职数学教育不能仅仅是皱巴巴的理论教育,也不能是干巴巴的应试教育,而应该是灵活多变的文化教育。高职数学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这些都可以成为文化教育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文化教育的方向。因此,作为高职数学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以数学知识为依托,在讲解数学知识或理论的过程中,有效挖掘这些知识背后的文化成分,以此来渗透文化教育,着力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二)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数学精神
在高职数学教育中,教师作为数学教育的引导者,必须强化自身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转变数学教学的模式,不断优化高职数学教育的水平。一方面,高职数学教师应该熟悉并了解数学教材,善于利用数学教材来渗透文化教育。数学教材离学生比较近,学生可以很便捷地利用数学教材来学习数学背后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高职数学教师还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的数学精神。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学生未来就业的实践性和技能性。学生只有具备了科学严谨的数学精神,才能在未来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三)提升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行探索数学文化
在高职数学教育中,教师应该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在讲解数学知识或理论的过程中,高职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及数学理论,主动探究背后的数学文化,并将数学文化的学习作为高职数学教育的重要补充。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来建立数学文化角,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活动,以此来推动数学文化的广泛扩散,综合性提升高职生的数学素养。
三、结语
在高职数学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难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难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鉴于此,在高职数学教育改革中,必须渗透文化教育,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利用好数学素材,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内容。
作者:殷珊 单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