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科技创新规划范文

农业科技创新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科技创新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科技创新规划

第1篇:农业科技创新规划范文

[关键词]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对策;体制机制

1加强对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重视程度

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首先要提高联盟的社会和法律地位,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定中要得到充分重视。强化各种资金和协调支持力度,化解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在运行中与现有管理制度、体制和机制之间存在的矛盾,进一步加强联盟管理,进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运行过程中的凝聚力。

1.1营造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环境

经过多年发展,河南农业科技创战略联盟取得了重要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和实际发展需要而言,联盟在研发投入及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要综合运用政策、规划、标准、资金和项目管理等手段措施,为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要编制好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科技创新规划和联盟本身发展规划,以提升联盟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产出和成果转移转化为目标,进一步优化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环境。围绕产业化和市场化,加强政产学研用结合,支撑联盟可持续发展。紧盯农业现代化建设短板,瞄准科研、转化、应用、服务等关键环节,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效益化。面向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农业重大需求,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技术能力、产业能力、市场能力、服务能力的融合,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加强分类指导,发挥骨干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协作配套发展,完善河南省农业产业生态体系。

1.2加强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利益载体平台建设

动力强不强是联盟建设成败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加强动力条件建设能凝聚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向心力。首先,建立科技创新公用服务平台,包括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技文献、大型科学仪器公用共享、专利数据库管、科技情报等)、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科技研发与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并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依托设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创建、产学研合作等。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奖励扶持和研发补助,推进产学研联合,进而化解联盟创新过程中不同利益矛盾的诉求,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提升联盟之间合作的价值,强化联盟成员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信任度,降低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成本,激发联盟成员之间协同创新的激情,促进联盟科技创新支撑河南省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1.3制定针对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法律

出台针对性较强的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法律法规对联盟发展极为重要。要对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身份给予法律确认和保护。同时,维护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正当合法权益,对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与科技创新成果给予保护,对联盟中的欺诈和背叛行为严惩不贷。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研发项目产生的成果和知识产权协议签订基本原则、程序,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分配的办法,明确违约责任追究力度。

1.4制定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发展针对性的政策

制定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在产业技术规划、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研发课题论证、实施主体地位。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是农业产业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主渠道,农业产业大部分科研项目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来申报[1]。制定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法人地位和财产独立地位政策,使得农业科技创战略新联盟拥有法人地位和财务自,能够独立开设银行账户。改变目前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依托联盟理事长,成为理事长单位附庸,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的局面。制定联盟稳定持续的财政支持政策,保证联盟健康运行。通过政府购买农业产业规划服务、农业产业咨询服务服务,行业内重大投资、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前期论证等服务,给予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运行以稳定的经费支持。

2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体制机制

立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会会议决策制度,设立联盟专家委员会,明确联盟专家委员会是联盟咨询机构,明确联盟决议执行组织机构为联盟秘书处,联盟秘书处执行联盟理事会决议并负责联盟日常事务,做好联盟科技创新协调沟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利益分配、联盟的宣传等工作。

2.1完善联盟科技创新过程协同机制

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是一个涉及多元主体、多种关系和复杂过程的网络化组织形式,联盟必须完善科技创新过程协同机制,使各机制的匹配性、衔接性和包容性与联盟协同创新系统和谐统一。过程协同设计要注重两个原则。一是注重目标性与协调性原则。使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的目标不断提升联盟绩效,促进联盟技术标准形成与扩散。因此,联盟协同创新机制的设计应服务于联盟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和方向,同时注重联盟多主体、多要素之间协调以及联盟标准化任务的分工与衔接[2]。二是注重动态性与反馈性原则。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求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协同创新机制能够对外部环境条件进行充分利用、适应并形成有效反馈,因此,必须运用动态的战略思维开展联盟协同创新活动。

2.2建立联盟的战略协同和资源整合机制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战略协同机制。联盟协同创新的战略协同的主要任务是联盟战略伙伴选择,进而联盟成员将针对专利群布局等问题进行协商与谈判,因此,战略协同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协同创新的方向。组织内外部学习以及创新过程管理和监控等,是联盟协同创新的核心环节和关键内容。过程协同主要对应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运行阶段,该阶段主要任务是标准技术研发,要求联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特色,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协同合作完成联盟标准化战略目标。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制定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除了内部成员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努力之外,处理好各种外部关系至关重要。技术标准制定涉及政府部门的支持、中介机构的参与等,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能否与外部主体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渠道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技术标准的制定与未来发展。有些主体具有丰富的社会网络关系,与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相关外部主体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渠道,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也将主体拥有社会网络关系的情况作为考核战略性主体的一项考虑内容。

2.3加强联盟人才队伍建设

联盟属专业行业,工作人员基本都是高端专业人才,但无法享受政府对联盟的规范引导、制定规则、扶优激励政策。所以,要积极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长江学者”等各种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并能解决河南省农业各个领域的科技创新技术的人才[3]。特别是注重引进在国内外某一领域(学科)具有领先地位,并能显著提升河南省农业某一领域(学科)研究水平和产业创新能力的人才。省科技厅要建立联盟首席专家制度,将这些专家聘为联盟首席专家,围绕首席专家建立创新团队,给予首席专家相应的责、权、利。过去联盟专家团队的管理模式较为松散,往往是因为承担某个项目而随机临时召集建立,项目完成后则项目专家组解散撤离。首席专家制度有利于增强专家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建立各领域各行业稳定的科技创新团队,形成常态化的专家整合管理机制。首席专家带领研究团队可以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共性技术及企业生产关键技术论证,全面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并提出项目方案,为申请各级、各类项目作储备;可以针对单个企业对技术的个性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技研发、技术攻关、咨询论证等,为企业提供精确、及时、有的放矢的服务。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要主动适应行业发展、市场需要、社会需求,积极创新联盟骨干力量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构建联盟实用人才培养体系。积极与全国农业科研单位、高校、龙头企业合作,借助科技项目研发培养联盟人才,借助成果转让和科研合作培养人才,通过委培定向等方式与院校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鼓励以项目带技术和人才,以企业发展带产业发展。并根据联盟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2.4加强资金投入

政府加强资金扶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联盟发展。政府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专项科技创新资金力度,将河南农业重大科技专项、河南重大科技攻关,分不同时期投入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研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突破后实施产业化,持续提升河南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投入农业科技服务资金,支持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践行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各种基金来加强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投入研发资金、产业化资金,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增强联盟对资金需求的满足度。政府建立农业科技金融体系,为联盟发展提供相应资金。

参考文献

[1]李力.新兴产业技术标准联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2]贾姗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聪明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2.

第2篇:农业科技创新规划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S56 文献标识码:A

在媒体上传的沸沸扬扬的2011年5月初,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延陵镇大吕村的40多亩瓜地里,许多西瓜还没有成熟就裂开了,让首次种瓜的刘明锁夫妇损失惨重。专家调查后认为,“瓜裂裂”现象和超剂量使用西甜瓜膨大增甜剂有关。此后一个多月,“瓜裂裂”事件让许多百姓谈瓜色变,担心过量使用的膨大剂会危害食用者健康,不少地方出现了卖瓜难现象。这是典型的人们对农产品安全产生了不安全感。

1 农产品加工后产品质量的现状

随着三农政策的实施,更多的农民愿意回到田间地头,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的开发也有了丰富的货源。然而随着利益的驱使,使得许多农产品加工后出现了生产领域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作物在种植期间,为了提高产量投入化肥、农药等,而畜产品则在喂养期间,投入没达标的饲料、添加剂等催生素来增收。虽然这些手段能令现代的农业生产增产,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但是这种措施,当一味追求利益而法制观念淡薄的人员采用后,很容易产生不合格的农产品,加工后其质量堪忧。结果就出现,产量越多负面效果也越多。近年来,对农产品加工后产品的抽检结果显示出来,很多地区的农村使用化肥的量每亩超标了30%以上,不合理的乱用,会导致有的有害物质在土地里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能降解。例如有的偏远地区,其农民还在继续使用国家很早之前就已经禁用的甲胺磷、双氟磷、氟乙酰胺、盐酸克伦特罗等农药、兽药。有的种植户,只考虑经济便宜、效果好等因素,使用六六六等农药,却根本不去考虑其危害性。这类现象在很多地方都普遍存在,因此其农产品的质量会存在严重的不合格现象。

除了生产期间导致产品不合格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关于农产品的市场管理也比较混乱、监管不严。染色馒头、染色绿豆煮不烂等食品安全问题近几年频现,食品添加剂、增白剂乱用,十多年前的放心猪肉,现在人们还是对此不放心,注水肉市场常见。据相关部门对农贸市场的检查发现,各个城市的农贸市场都或明或暗的存在着销售明令禁止的有毒农药、兽药等现象,如毒鼠强禁售多年,还是可以被农民买到。

2 农产品质量安全解决策略

针对前面的各种现象,确保农产品的安全,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从多个方面着手管理。首先,健全体制、制定相关法规,对违纪要严处不怠,其次对农产品生产户进行告诫和引导,杜绝源头,最后对市场流体加强管理,根据法规进行严厉处罚。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建立相关的法制、法规是很有必要的。前几年农产品价格低,利润比较少,很少有人会想到为了利润去生产伪略假冒的农产品。如前几年鸡蛋才0.2元至0.25元一枚的价格,而现今鸡蛋涨至1.0元至1.1元一枚的价格。于是就有人打起了鸡蛋的注意,出现了橡皮鸡蛋。在山东惊现橡皮鸡蛋,买来鸡蛋砸开后发现蛋清凝固,蛋黄煮熟后则变成了超有弹性珠橡皮鸡蛋。其危害却十分严重,有研究称长期食用橡皮鸡蛋会让人变痴呆。那么如何制造假鸡蛋呢?假鸡蛋即人造鸡蛋,是用化工原料人工合成的鸡蛋。假鸡蛋蛋清蛋黄的成分与真鸡蛋截然不同。人造鸡蛋的蛋壳是用碳酸钙做的,蛋黄和蛋清则是用海藻酸钠、明矾、明胶、食用氯化钙加水、色素等制成。由于人造鸡蛋中的主要成分是明矾、明胶等添加剂、辅助剂,这些对人体没什么好处,营养与真鸡蛋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些人造蛋厂家都是地下工厂,很难说这些工厂用些什么原料。因此,假鸡蛋的安全性无法保证。有实验说人造鸡蛋没营养,长期食用会造成大脑记忆力衰退、痴呆等症状。识别假鸡蛋的方法有哪些呢?首先看颜色。假鸡蛋蛋壳的颜色比真鸡蛋亮一些,但不太明显,要仔细观察才能看出来。其次尝口感。假鸡蛋煮熟后嚼在嘴里有点像橡皮,没蛋味。还可以闻味道。用鼻子细细闻,真鸡蛋会有隐隐的腥味;如果闻不出来,可将鸡蛋带壳煮熟后剥皮烧灼,真鸡蛋会发出毛发烧焦时的焦臭味,假鸡蛋不会;或将鸡蛋炒熟,一般来说比煮的或者做汤更能发挥鸡蛋的香味,假鸡蛋没有鸡蛋的香味。另外假鸡蛋没气室。通常情况下,真鸡蛋的一头有个小小的气室,假鸡蛋没有这个气室。购买时摇晃鸡蛋。假鸡蛋摇晃起来内部有晃动感,而真鸡蛋没有。即使真鸡蛋过期散黄了也会有晃动感,但如果一个蛋有晃动感而打开来又没有散黄就有问题了。还可以通过轻轻敲击鸡蛋来辨别,真鸡蛋发出的声音较脆,假鸡蛋声音较闷。假鸡蛋危害极其大,因此国家对于这些农产品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可遵循操作的法律规定,比如农产品加工后产品生产质量标准、食品安全法规等,将原来那种不合时宜的体制、法规进行修正,使其具有可行性,有法可依切实能行。农产品加工后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高低,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体现了政治制度,也标志社会质量和生活质量,同时,生活水准的提高它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

最后执法力度加强、管理跟上。尽管农产品加工后产品及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做执法依据,但目前更重要是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执法力度。管理好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重要工作和职责、也是一个国家政府对经济管理驾驶能力、管理力度和政策的具体体现。只有严查严管,排除地方保护,让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农产品加工后产品和食品拒之市场门外,对不法商贩绳之以法,使之倾家荡产,才能根除农产品加工后产品及其食品质量安全隐患的危害。

参考文献

[1]WEI Hai-long, Wu Xue-qian, Fu Li-zhong, Wu Qing-qi, Li Hai-bo发展无公害食用菌的制约因素及对策[A]. 2004中国食用菌产业协调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4.

[2]WAN Xue-dao FENG Zhong-ke.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展望[A].中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大会论文汇编[C],2007.

[3]任爱胜,秦富,王秀东,胡源远,王军.“十一五”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条件和趋势分析[A].“全球农业科技与发展评估”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

[4]任爱胜,胡志全,王军,胡源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成就、经验与问题[A].“全球农业科技与发展评估”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

第3篇:农业科技创新规划范文

一、前期做法及效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我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我镇农业基础好的优势,创建了万亩标准化小麦种子示范基地,提高了小麦种子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目前我镇优质小麦种子种植面积达2.5万余亩,玉米种植面积达2.7万余亩,怀药种植面积8000余亩,蔬菜、水果、油料、棉花等经济作物面积到1.1万余亩;大力发展畜牧业,形成了*、*、*、*等15个规模养殖园区,全镇养殖专业户1200余户,全镇猪存栏2万头,牛存栏5600头,羊存栏1.25万只,兔存栏0.8万只,鸡鸭鹅存栏达11万只。抓好劳务输出工作,全镇劳动力资源数26788人,外出务工人员达5260余人,主要在广东、福建、深圳、苏州、西安、北京、山西等地务工,每年为*镇增加收入2600多万元。二是做好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民生活环境。2月中旬,镇党委、政府组织各村支书、村长到已建立环境卫生长效机制的12个村参观学习,3月份召开全镇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动员大会。张贴标语210余幅,书写固定标语50余条,发放宣传单1.5万余份,全镇投资8万余元,出动车辆600余次,组织人员3600人次,彻底清理了陈旧垃圾。各村均成立了卫生组织,制定了卫生长效机制管理办法,成立了保洁员队伍,确定了垃圾掩埋场,落实了保洁员待遇,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观。三是做好镇村文化中心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全面开展农村文化中心建设活动,按照“五室一场”标准,对镇文化中心及各村文化中心进行了重新规划完善,新建、改造文化中心29个。各村以文化中心为阵地,积极组建大鼓队、秧歌队、业余剧团、篮球队、门球队、象棋协会等业余文体组织,并利用农闲时节,大力开展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和科技知识培训,举办了秧歌比赛、篮球赛、演讲赛等赛事,吸引了众多群众的参与,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增长了知识,极大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

二、下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非常鼓舞人心。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中央、省、市、县也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文件。20*年开春以来,全国上下都在热热闹闹的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究竟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首先,要明确每一个“远”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奋斗的目标,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它没有极限,它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所以,在工作中,我们不能一哄而上,胡子眉毛一起抓,盲目地拆、盲目的盖,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目标。我镇目前已经制定了《十一五规划》,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划,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镇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县前3名,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6亿元,财政收入完成8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60元。

第4篇:农业科技创新规划范文

在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竞争制高点的世界发展大趋势下,建设科技园区已成为中国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创新 科技园区 服务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基本概念

科技园区,一般是指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园区。土地类型较为复杂,众多区域为工业用地性质,也有部分区域是混合用地性质,物业类型上包含了写字楼、标准研发区间、无污染生产单元等,配套了商业物业配套、研发中心、公共服务和技术支持平台等。

创新型科技园区一般包括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园、科技创业园等各类科技园区[1]。在最新的实践中,创新型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回应了以上问题。它是以规划发展为龙头,配套基础设施和园区软硬环境建设先行,依托城市原有资源或引进龙头企业创办的产业特色突出的科技园或园中园。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实践经验对传统科技园区的升级发展和未来科技园区的规划有着重要价值。

2国外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趋势

国外科技园区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现主要有如下特点:

2.1园区内部合作不断增加:

创新型科技园区内部有组织的合作已成为促进知识传播和创新的关键。《竞争的未来――建立知识驱动的经济》报告中表明“聚集区在促进增长方面的关键作用是鼓励公司互相合作”。合作促进了公司间面对面的交流,并促进了技术和知识的传递与扩散,同时也会引发新创意的产生。频繁的交流促进了正式和非正式的知识传播并鼓励了具有互补资源和技能的机构间的合作。这种合作通过加快技术和创新的传播而增加了组织的创新能力。实证研究也表明了这种知识传播与创新活动间的积极联系。

2.2参与者间的聚合和互动不断增加:

园区的管理者在园内和园外都尽可能创造更多的聚合和互动。不仅是和大学、研究机构和政府组织,也包括任何与区内公司有关的部门。这些聚合和互动产生更便捷的知识传播、更多的创新和更有效的管理,并共同提高公司的长期竞争力。而公司的成功就代表了科技园的成功。这种动态的环境也吸引更多相关人在科技园旁设置他们的机构。从而产生新一轮的集聚。

2.3便利的金融服务:

成功的园区的发展需要有力的金融价值链。这个链条由研究支持机制、先进的偿还工具、种子基金、风险投资者、银行和担保提供者组成。此外园区会帮助企业家完善他们的金融方案并避免任何由企业和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等而产生的误解。这可以通过天使投资人网络、投资准备计划和风险投资峰会来达成。

2.4便利的经营支持服务:

除了传统的公司支持服务,比如关于如何建立新公司、如何写商业计划书、如何得到生产许可等之外,园区已开始提供更多的增值性支持服务,如检测设备、孵化空间、顾问服务、世界经济智囊、知识产权保护建议等。

3中国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发展

3.1中国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

我国由于科技园区规划理论落后于科技发展和企业需求变化,所以科技园区建设中也出现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1)用地规模确定不当,太小不利于将来发展,太大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规模。

2)对就业人口估计不足,导致配套服务设施跟不上,如居住建筑不够,中小学校不到位等。

3)过度房地产开发,将地价房价炒得过高,从而使园区失去吸引力而阻碍其发展。4)自然环境利用不当,使其遭到破坏。

5)规划预期状况与实施状况不一致:近期开发时,建设与建成的项目不太多,与入园项目难以一一对应,或己入园的项目并未如期建设,造成入园紧张。

6)区内建筑风格、色彩等不统一不协调,缺乏规划管理。

3.2中国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特征

1)从自发走向自主:美国硅谷的产业崛起为世界各国和城市树立了科研、教学、生产紧密结合,科技与经济同步发展的新典范。但是,由于自发性科技园区缺乏总体长远规划和协调管理,造成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和住房等生活配套质量下降等问题。为此,后来者以此为鉴,政府积极参与到科技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当中去。一种把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基础和公共设施布局、市政、交通、通讯、环境等问题同时考虑的总体规划先行的做法,正在成为中国新建科技园区所遵循的一条原则。

2)从模仿走向独创:由于科技园区对当地科技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地方政府对兴办科技园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科学合理的产业研究,梳理和引入创新资源,培育园区主导产业优势发展,对于带动区域产业升级、提升区域发展层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由地方政府主持,或由政府与大学共同主持创办的科技园区大批出现。经过一场模仿美国硅谷的热潮之后,地方政府悟出,发挥自己的优势,从事一个或几个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进而构造出具有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是建设城市科技园区的一条重要经验。例如根据自身特色建立的杨凌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包头稀土科技园。

3)从国内走向国际: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技园区正呈现出明显国际化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外国研究机构和公司在中国科技园区设立分支机构和企业,建立生产加工基地。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也吸引了近100家世界500强企业或著名高科技企业在园区内设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企业之间的学术和经验交流会等相互交流活动促进了园区内的发展和园内企业的国际化。

4)由单园走向“园中园”或专业园区:在政府推动建立的科技园区中,处于超前考虑,初期的规划面积往往大于实际建设面积。在未来的发展中,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变化,需要重新规划和建设,更加突出专业化,这样就使科技园区内部分化出多个专业园。如中关村科技园区内部的软件园、生命科学园、上地产业园,武汉“中国光谷”内部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科技园等,重点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光电技术产业等专业化发展。

5)将新建更多的小型科技园:各城市政府为振兴区域经济,争取上级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对兴建科技园区积极性很高。但受条件约束,开始只能从建设小型科技园区起步。另外,大学也愿意将自己的高技术研发成果进行自行“产业化”,“肥水不流外人田”,也将积极兴建科技园,独享高技术产业化的盛宴。我国大学科技园蓬勃发展,呈现出体制多元化、运营企业化、竞争国际化等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总数达到40多个,依托高等学校100多所。可以预期,城市的科技园区和大学科技园将是未来小型科技园区的主体。

3.3中国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科技园区“遍地开花”的现象,科技园区同质化、趋同化竞争[3]明显。

如今又有了新的发展,总体可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以龙头企业为先导,吸引相关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如西溪文创园以阿里巴巴和腾讯公司研发部门为龙头,聚集了众多第三方开发者和相关中小企业,形成了围绕互联网巨头的生态系统;第二类以专业化产业为核心,以点带面发展,如昆山小核酸科技园以小核酸产业为核心,突出了专业化优势,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第三类是由跨越地域的、分工不同的企业部门所组成的科技园,它们往往以园中园的形式存在于各个园区中,又由企业的信息交换网络联系成为整体,如腾讯公司在成都、杭州、深圳等多地科技园中设有园中园,组成跨地域网络。

4结语

和传统科技园相比,创新型科技园区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以产业的特点为依据,园区功能和规模合理,运行效率高,集聚效应明显,服务和配套设施先进。要坚持进一步强化建区特色,集孵化"研发"产业为一体,着力打造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产业链,这样,高新区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切实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推进器[4],可以预见,创新型科技园区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参考文献]

[1]王超群. 创新型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4(2)

[2]许强. 科技园区规划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北京规划建设,2014(1)

第5篇:农业科技创新规划范文

关键词:乌鲁木齐;道路绿化;景观;地形;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5.18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04.025

Discussion on Landscape Design of Urumqi: A Case of Shuimogou District University Planning No.2 Road

GONG Xuedi1,WANG Ce2

(1.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2, China; 2.Xinjia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Urumqi, Xinjiang 830052, China)

Abstract: Taking Shuimogou District University Planning No.2 Road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greening method for roads in details. It was different from the usual design methods, detailed analysis and design was made for district and terrain, especially the fill, excavation project. The purpose was to reduce the investment in the maximum level and carry ou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aim of this project was to retain the original topography and the feature of culture, and to design the road greening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Key words: Urumqi;road greening;landscape;terrai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自2014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之后,乌鲁木齐市满眼绿色,步移景异,四季皆有景,美丽已经成为乌鲁木齐的代名词。近来,急于求成的态度使得市内大多绿化工程出现高投资低收益的状况,另一方面,乌鲁木齐近期正着手新区的开发与扩大,在维护老城区景色的同时还要开发新的道路,这样一来,更多的问题就随之而来了。新区的地貌类型多样,道路绿化比老城区的更为困难[1],土方巨大是最大的问题,这意味着更巨大的投资和更庞大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这些问题都与新时代的景观设计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大量的资金投入不一定就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乌鲁木齐的道路绿化改革迫在眉睫。乌鲁木齐市需要展现和保留地域文化特色,绿化要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土方,要让乌鲁木齐的道路绿化造景跟得上时代,超越时代。

1 大学规划二路道路现状调查

1.1 区位分析

水磨沟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北部,面积121.7 km2,人口约有12万,环境优美,是乌鲁木齐市的象征与代表。该区路网复杂,人流量巨大。因为水磨沟景区生态环境优美,房地产销售量也位居乌鲁木齐各区第一。随着居民量的增加,对于景观建造和道路规划建造的要求也有所增加。大学规划二路位于乌鲁木齐水磨沟区观园路以南,是一项城区扩大道路的绿化项目,也是典型的乌鲁木齐市新规划项目的代表。

1.2 大学规划二路地形地质现状分析

根据新疆时代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院提供的乌鲁木R水磨沟区观园路片区路网完善工程――规划二路新建工程勘察报告,沿线地质条件如下。

(1)拟建场地地形起伏变化较小,地貌属于山前低山丘陵,整体地势南高北低,海拔高度在911.5~999.2 m之间,南北高层87.7 m左右,自然地面坡降约2.7%。

(2)沿线地层主要为杂填土、粉土、残积土、泥岩。

(3)场地水文地质特征:拟建路段大部分路段未发现地下水。

(4)场地土腐蚀性评价:地基土堆混凝土结构具有强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5)场地稳定性评价:场地地层构成简单,自上而下分别为杂填土、粉土、卵石。

(6)场地标准冻结深度为1.40 m。

根据现场调查,场地包括平地、坡地、凹地和凸地[2]。大学路以北地形起伏大,主要以石块堆叠的山丘为主(图1),西侧一条排洪沟明沟几乎贯穿其间,外侧坡上部分有护栏围护,现状东侧的排洪渠已施工完成,并已加护(图2)。大量的施工遗留废物杂乱无章地堆砌在道路两旁。该段道路西面有原红太阳苗圃基地,东侧则为师大山地公园。大学路以南的道路东侧则新修泄洪沟渠,道路与渠道上沿间高差大,边坡坡度极大,局部泄洪跌势较陡,同时西外侧靠陡坡,可见土方量之巨大。部分地势平缓处存在高压电塔及泄洪扩大段。道路西侧存在大量高起土丘和自建房,并有高大乔木生长在其周围。道路最南侧则为垃圾存放处。

由于规划二路所处区域位于原水磨沟河网水系上游榆树沟分支水系,是榆树沟水库的主要泄洪通道,道路修建后临近并新建泄洪道及相关水利设施。该地段中部沿大学路北侧贯穿了一条高压燃气走廊,其管线保护范围为60 m,同时大学路南段西侧并入一条高压走廊,为220 kV高压线,其防护区域范围为30 m,周围严禁大乔木的种植。较大的地势高差和现场复杂的环境对该区域的绿化形式选择有重要的影响,也加大了该地段的绿化造景难度。这是乌鲁木齐市极其少见的,地形状况极其复杂的,土方量极其巨大的道路绿化项目 (图3) 。

1.3 大学规划二路的功能定位及综合分析

规划二路毗邻大学区、医疗服务中心、多个居住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及公园绿化用地。该地区将来将建成大学城及一大批大型的居住社区。因此,该段道路在片区建设目标、产业定位及功能结构的融合上起着特殊的作用。它既要服务于教育科研产业、现代化健康产业,又要立足区域环境优势,有机结合特色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周围用地性质,现状条件,以及人流、车流情况,将其功能定位为“休闲景观绿地和防护景观绿地”的两条景观带。

综上所述,该路段地理位置重要,地形地貌特殊,承接文化多元,是一项典型的综合型道路景观绿化,更是一项革新乌鲁木齐道路绿化现状的项目。因此,做好这条道路的景观设计尤为重要,是彻底整改“地形一律推平”、“加大投资力度”的有力方案。

2 乌鲁木齐市大学规划二路道路绿化设计策略

2.1 地形处理及土方平衡策略

如图4所示,规划二路周边地形复杂,高差普遍较大,整体南高北低,道路两侧大多高于路面,同时沿道路及泄洪区,分布大量陡坡,增加了景观工程建设难度。地形作为景观基本骨架[3],在此项目中尤为重要。

各路段设计要点如下:

(1)该地段整体地势十分复杂,基本不能满足造景需要,需进行整体填方处理,以满足植被的种植设计需求。

(2)该地段整体地势较为陡峭,需进行整体挖方削坡处理,保留一定坡度减少土方,并增加竖向设计视觉,以满足植被的种植设计需求。

(3)该地段地势较为平缓,可就地稍作处理,仅局部做削坡处理。现状建筑垃圾,沙土需进行清理,部分现状岩石可予以保留。

(4)该地段可因地制宜,保留原有山坡肌理,陡坎用于植物种植,形成植物沟谷景象。

(5)该地段征途因处于高压电塔区域,部分^域进行缓坡的微削坡处理,形成安全的景观空间。

(6)该段整于观园路小区外侧,整体进行挖填处理,同样保留一定坡地,形成一块与城市干道、居住小区为一体的缓坡休闲绿地。

对于中小型洼地的地形现状大多予以保留,做“雨水花园[3]”之用。乌鲁木齐处于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50~200 mm,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得雨水十分珍贵。储存雨水,更好地利用雨水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4]。该地段有许多明渠、暗渠,以及当时为防洪所做的排水沟,将“雨水花园”的技术理念应用于景观中,对雨水进行生态滞留、循环、再利用[5]。设计主要以生态草沟[6]和排水明渠为主要渠道,以节约用水,减小不必要土方消耗,美化景观,改善环境。

对土丘的地形地貌予以保留,延续青山的记忆。民用房将其改造成挡土墙,细细打磨,刻以史籍,同时,一座座连续的景墙也得以建成,近景中篆刻诗词的古朴小品,远景青山蜿蜒,以保留原水磨沟村的记忆。道路两旁杂乱堆叠的石头,可以就地取材,重新利用。传承原有的田园风貌,改造沟渠,还原生态功能,同时减少土方,展现石山的直观视觉效应,保留林地原有的丰富景观地貌。整体绿化秉承延续、保留、传承、改造、保护的理念,还原乌鲁木齐的记忆。

2.2 植物种植策略

为配合该道路的整体设计,并且考虑该路段的地形状况,植物应以大乔木、灌木片植为主,局部搭配花卉,以曲、直的大线条进行穿插布置,形成多层次、多迹象的防护绿带景观效果。该路段因处于高压管线走廊区域,植物主要以灌木、花卉搭配设计,花卉应选择抗寒力强和耐瘠薄能力较好的宿根花卉,利用其花期长,具有自播繁衍的能力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性[7]。在坡地乔木的选择中,应选用根系发达的乔木以达固土固坡之用。洼地改造雨水花园的地块中应多选用本土原产鸢尾、车轴草等耐水淹植物,减少养护难度和投资成本。

3 乌鲁木齐市大学规划二路道路绿化方案设计

3.1 设计思路及主体理念

秉承建造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原则,保留原有地形、传承文脉记忆是这个项目的主题理念,分别以三大功能、四种效果、五大要素来体现。

三大功能分别是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休闲功能。通过生态设计,提升区域生态多样性,满足生态防护,水土保持的需求。在景观方面,通过特殊的土方处理形成多样的竖向景观,丰富视觉需求。在达到视觉满足的同时,休闲功能也必不可少,大量的坡地处理不仅减少投资,还可以满足周边人群休闲需求。

四种效果其一是通过景观的塑造,延续风土人文,保留原水磨沟村的部分建筑外立面,并加以改造,以独特的方式将其作以景墙的处理,创造史诗文化,可谓记忆传承。其二,由于地段地形复杂,造景条件严苛,因地制宜尤为重要。造景材料、植物配置以及造景手法都要结合此方法,要利用地形原有洼地打造“雨水花园”,体现生态多样的绿化效果。其三,通过植物和地形的配合,营造出气氛多变的休闲环境,以体现出景观丰富的效果。最后,则为四季皆景营造小环境,打破新疆气候条件的约束,多用乡土树种,减少养护费用。通过搭配方式和科技创新的方法,做到“寒冬岁月当有景,霜降翠色更如新”的视觉效果。

五个要素首先是文脉要素,根据原始地貌景观特质,如遗留植被、建筑,对这些文脉符号加以保留、利用和延续。第二是安全要素,地形设计的前提是以安全为基础,再加以改造和保留。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应该是在其环境容载力[8]和安全格局之下的发展。第三为节点要素,结合重要区域的现状特点,创造特色绿化设计。第四则为植物要素,充分结合现状,选择多样乡土树种,做到适地适树。在考虑以上四个要素的同时,关注成本要素必不可少。在社会经济形式相适应方面,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也不例外[9-10],巧妙地利用原有地形减少土方耗资是本设计的最大特色,同时通过积极推广使用长势较好的耐旱、盐、瘠薄的植物品种,减少养护成本,造景材料就地取材,利用石头、旧民居、干渠等进行景观构造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3.2 设计方案

以“蓝色记忆”为主题,通过保留现状中一条干枯的排沟渠为线索,将“山、石、川、田、水、磨、林、村”等自然景观串联,对部分原貌进行保留、延续、修复以及改造。这样,向南可观博格达峰远景,向北可见繁华的天山区市区,内有百景,而远可借万景,内外呼应达到延续地形现状,打造生态景观、特色景观的目的。

3.2.1 “山”景观主题段 利用场地现状在十字路口西北角保留并改造一座岩壁,结合上下植物修饰,营造岩山崖壁的景观效果,同时远借师大山地景观,结合高压燃气走廊区域的宽阔花灌带,延续新疆山林中山花烂漫的景象(图4)。

3.2.2 “石”景观主题段 结合道路两旁原有的岩石缓坡连绵的山林景观,保留其景观肌理,利用场地内的现状石材,设置形态各异的山间缓坡置石,结合曲折的园路以及折线的花岗岩石凳营造轻松闲适的山林石下景观(图5)。

3.2.3 “川”景观主题段 景观设计提炼冰川轮廓线形,设置多组特色景墙。同时保留原有洼地种植蓝紫色花带,对比周边自然群落试种植的乔、灌木形成密林河川的景观空间感(图6)。

3.2.4 “田”景观主题段 场地原址为苗圃地,此地形本身缓和,不用过多改造,在设计上延续田地肌理,以乔木分隔地块,其下片植花卉灌木,同时场地还原巨石裂谷溪流蜿蜒的场景,结合隆起的软质场地,营造乡野之趣(图7)。

3.2.5 “水”景观主题段 龅卦有水系属于水磨河上游来水分支,保留一部分防洪渠不做填埋,设计上利用蜿蜒如河曲的园路和花带抽象地重现河流昔日景观,同时大面积地利用场地内原有的卵石碎石,或铺以大面积的玻璃钢铺装,形成冲蚀洼地的景观视觉感,结合船型场地,矮丘绿岛共同营造无水胜有水的意境(图8)。

3.2.6 “磨”景观主题段 设计提炼了水磨沟区最有代表性的标志物“水磨”元素,设置木质铺装场地,嵌入置石,结合水车磨坊,生态洼地,植草碎拼,七色廊架共同营造一副乡间田野,水磨人家的写意画卷(图9)。

3.2.7 “林”景观主题段 绿化道路中园路蜿蜒如潺潺流水,辅以植草碎石和蓝紫色系花带,穿梭于未做削坡处理的小丘密林之中,叶子形的五彩廊桥将水的灵动与林的生机延展其上,悠然而起,高压线塔下以片植花卉灌木为主调,边缘辅以本土林地群落形成错落有致的植物景观(图10)。

3.2.8 “村”景观主题段 场地原址为水磨沟村所在,设计保留了部分房屋院墙,原始地坪,通过块地铺设连通,辅以花径景石,疏林草地加上远处早已保留的青山延续,形成深远别致的乡村记忆(图11)。

4 结 论

本文通过以一项地形复杂,极具乌鲁木齐市新型道路绿化特点的项目为例,详细说明地形处理、现状保留、废物利用的设计优势,利用现状地貌、旧物和乡土树种在减少经济投资的基础上,丰富竖向设计,完善景观视觉,打造城市特色。

参考文献:

[1]谢香方.乌鲁木齐区域开发与整治――乌鲁木齐区域环境容量与经济开发优化模型[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2]胡先祥.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王淑芬,杨乐,白伟岚.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雨水花园建造探析[J].中国园林,2009,25(6):54-57.

[4]NEW YORK STATE. NewYork State stormwater management design manual [M]. Ellicott City, M D, USA: Center for Watershed Protection,2003.

[5]郑克白,孙敏生,彭鹏.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雨水利用及防洪排水设计[J].给水排水,2008,34(7):97-101.

[6]倪艳芳.城市面源污染的特征及其控制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2):53-57.

[7]刘常富,陈玮.园林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乌鲁木齐市减灾研究课题组.乌鲁木齐市减灾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