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科技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技术预见是目前国内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对于社会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技术预见最早产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可以说,美国是技术预见的先驱者,也是开展技术预见理论研究最早的国家。但受当时国际局势和经济环境的影响,美国将研究重心转向了“适应未来”的技术预测,逐渐放弃了“塑造未来”的技术预见。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技术预见受到了日本工商界及学术界的重视。技术预见逐渐成为日本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日本技术预见由政府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预见结果直接形成政府、科技界、企业界等多方都能接受的产业政策、技术开发政策、科技发展规划,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受到企业界、政府广泛的认同。技术预见不仅对日本的科技、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在全球技术预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谓技术预见是指在对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和社会整体化预测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分析手段系统化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从而为国家和行业的产业规划和技术发展规划服务。1990年以来,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许多国家纷纷开展技术预见研究工作。在我国,技术预见也受到高度重视。“十五”期间的《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技术预见工作”,“十一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都强调了技术预见和自主创新。学术界对技术预见的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国家制订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技术预见的必要性
同世间万物一样,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必要的资源支撑。但在一定的经济环境和资源条件下,任何国家都会面临着如何合理分配资源以达到资源消耗最少与发展速度最快的问题。相比不断增长的技术需求,资源总是相对稀缺的,如何最小化资源使用的机会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怎样把有限资源用得更好,就要求政府从社会总资源配置的角度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科技未来发展趋势的主动引导,合理地避免科技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这一切就需要对未来有一个了解和判断,这是技术预见的重要背景。
技术开发是一种具有风险的科研活动。技术开发的结果并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本身,还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技术必须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太过超前,人类的思想认识还达不到技术所需的程度,则会造成先进技术很难被人类社会接受的情况。另外,技术必须与当时的经济环境相适应,先进技术缺乏经济环境的支撑,也如无本之木无法开花结果。因此,进行技术预见就非常必要,可以为技术开发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将技术开发的风险降到最低。
科技水平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科技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人民科技素养的提高。人民科技素养的提升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技术预见是技术普及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公众提高科技素养的一个重要渠道。一方面,社会公众对新技术所涉及的各种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使不同立场和观点充分地展现在公众面前。然后通过层层深入的讨论和磋商,对新技术的方方面面进行衡量斟酌,最后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可通过政府的技术预见报告,了解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和信息。所以说它是社会公众提高科技素养的一个很好方法。不仅如此,它还能督促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尽可能客观、公正、负责任地向公众揭示新技术的潜在风险,并且自觉地约束自己”。
技术预见的作用与意义
1.技术预见聚焦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有利于增强综合竞争力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的压力迫使企业将注意力集中于眼前的现实问题,对于长期的发展问题考虑得较少。技术预见活动可促使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经济界以及社会各界将注意力投向中长期战略规划,着眼于整个国家和所在部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技术预见,我们可以找出对于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技术,优先支持一批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具有长期影响的国家战略技术,开发一批对重要产业、区域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密集群,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为国家科技发展和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互动平台,有利于抢占先机,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技术预见还向广大公众和决策者提供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有关信息,包括潜在的研究机遇、未来研究可能面临的威胁和困难、相关技术可能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它本身也是一个创新文化塑造、科学普及和社会理性化水平提高的过程。
2.技术预见对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
技术预见是对于未来技术发展的预测,是在人的创造性思维和主观能动性基础上,通过集思广益科学论证,对在特定时期内,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消耗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科技发展成果进行规划。但技术预见又不仅仅具有“预测未来”的功能,更加强调“塑造未来”,这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技术预见成果是确定规划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发展重点的重要依据。其次战略规划需要社会共识的支撑,技术预见提供了一种应对未来挑战的新的认识方法,技术预见的主要方法――德尔菲法,实际上就是专家及社会智力资源的集中、碰撞和集成的方法。技术预见过程促进了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专家、社会公众的协调与一致,其精髓是着眼于远期未来的沟通、协商、合作与承诺。最后技术预见文化是创新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科技规划的基础条件。社会的预见意识和预见能力将是把握机遇、应对变化的必要条件,也是科技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智力保障和社会基础。”
3.技术预见对区域产业发展的作用
技术预见活动是在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以及资源环境、要素禀赋的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其目的是预见最适合各个区域发展的,对该区域能产生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通用新技术。通过技术预见,引导国家对不发达区域进行重点科技领域投资。这种引导要改善过去国家对地方的单方面财政扶持的局面,而地方并没有发挥主动性去发展其本地产业技术,只是懒惰地依靠国家财政支持。技术预见活动不仅对发展好的区域具有引导作用,引导其产业结构向更好地水平发展以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也能对发展落后的区域进行引导,引导其开发区域内最具有价值的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来支撑该区域的产业发展,增强区域的竞争力,培养区域的主导产业和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使得各个区域都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达到效益最大化,使得各个区域在全国的产业分工中取得合理的位置。
技术预见指导我国企业自主创新
技术预见的类型,按地域范围可以区分为宏观层次的国家或跨国、国际性技术预见,为制定国家科技政策提供服务;中观层次的区域或区域群技术预见,主要由地方政府来组织;微观层次的园区或企业技术预见,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或者研究机构选择科研项目服务。
宏观层次的技术预见可强化国家创新系统中包括企业在内的不同行为角色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为促进不同创新者之间的合作提供富有成效的机制。它创造了企业与大学的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促进知识和信息更自由地在不同行为角色之间流动,从而从整体上促进产业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培育和有效发挥。宏观层面的技术预见侧重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制定,更加关注的是经济、社会与技术的协同效应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宏观层面的技术预见可为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指明方向,帮助企业识别产业技术发展的未来走向和机会,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和技术风险,指引企业研发活动的顺利进行,帮助中小企业充分把握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掌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与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如果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掌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央和地方权威经济研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作用,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与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科技短缺与科技起飞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与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分工体系是一种内生地促进产业升级和转换的机制。国内差距和国际差距的缩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根本任务。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显然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对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依赖,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无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民族国家政策设计的自利性,中国的科技进步不能完全放在国外技术的“本土化”上,而应该考虑把“国产化”作为追求目标。开放市场和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而应主动地调整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我们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我们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赋予“国产化”以新的内涵。
【关键词】农村电网建设 科技创新
在我国农村电网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发挥了显着的推动作用。农村办电初期,由于受缺少规划、缺乏资金等历史条件所限,农村电网比较简陋,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比较差。“六五”期间,国家提出对农网进行恢复性改造,重点改造了设备陈旧和危及安全的供电设施。“七五”期间,农网改造工作开始从恢复性改造,逐步转为以调整电网布局、进行设备完善化、实施标准化建设管理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开始探讨农网建设模式和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农村变电所小型化近期模式和远期模式。
一、我国农村电网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电力网络的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农电系统提出了调度自动化建设的要求,强化了对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工作的管理,并开始尝试采用载波、无线为通道,进行具有“两遥”功能的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发与试点工作。“八五”期间,强调对农村电网的科学化管理,注重电网改造以安全为中心,以节能为重点。为提高农网装备水平,制定了农网新设备开发计划,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了重合器、分段器和熔断器等21项产品,及时在农网中推广;县级电网调度被正式列为国家五级调度组成部分,调度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逐步达到了实用化要求,在县级电网调度实现科学化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网推广新型节能设备取得了显着成果,建成10个节电示范县。“九五”期间,农网技术进步工作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和实施了《全国农村电网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九五‘计划要点》,重点解决了农网电能损耗高、供电可靠率低、电压质量差的问题,全面推进了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农网节电工作。
二、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农网改造综合效益显着提高:
1998年,国家提出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以后,各地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促进了技术进步工作。到2000年底,全系统已经建设成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805座,35(66)kV无人值班变电所2295座,调度自动化实用化达标县507个,已有743个县建立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有近1000个县建有电力专用通信网络,配网自动化和MIS系统也不同程度地得到应用。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成网架比较坚实、布局比较合理的农村电网,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都有较大提高,损耗明显降低。同时,积极推行变电所无人值班、配网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的整体装备水平和电网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在农网改造工程中,各单位推广应用“四新”项目达60余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
(1)是变电所无人值班开始普及。从“九五”开始的农村变电所无人值班建设,已经发展有常规式、小型化和箱式三种方式,每种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与特点。经过多年实践,户外式、小型化、无人值班模式已经体现出应有的优越性。目前农网工程建设改造的变电所大多采用无人值班模式或过渡性方案。
(2)是开关设备逐步实现智能化和无油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油断路器已被新型带有自具功能的重合器、分段器所替代,灭弧介质也从多油到少油,并逐渐变成SF6或真空式。既减少了运行维护工作量,又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3)是自动化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电力企业管理水平和对电网的控制能力。调度自动化从“两遥”逐步扩展到“四遥”,从简单的变电所监控发展到可以对电网运行进行远方控制和在线管理;县级城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实现了对故障段的隔离,提高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企业MIS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4)是建设符合我国农村负荷特点的低压配电台区。随着农村配电变压器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多年来影响农网线损的64和73系列配电变压器已经被逐步淘汰,由S7型发展为S9型,现在S11型卷铁芯变压器也已开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此外,非晶态合金变、干式变和全密封变压器,以其节能、免维护等特点,逐渐在一些地区挂网运行;农村供电方式形成了单相三线和三相四线混合供电方式,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三、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农网建设水平:
作为在电力基础产业领域起主导作用的国有企业,国家电力公司已经明确提出了建设“控股型、经营型、现代化、集团化管理的国际一流电力公司”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改造传统技术为起点,以研究、开发高新技术项目为方向,以建设开放型、高水平的技术队伍为基础,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带动战略。
农村电网作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面临的建设和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农电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是今后农电工作的重要任务。
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在农网建设与发展中要高度重视技术进步。这次农网改造工程,由于国家投入巨资,解决了多年来农网发展中的一些紧迫问题,提高了电网的整体实力。各单位一定要提高认识,在制定计划,确定方案,安排资金,以及工程组织建设等方面,把技术进步与创新放到突出位置。
(2)加快制定和实施农网“十五”科技发展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国家电力公司制定了“十五”发展规划。在这个规划指导下,有关部门还组织制定了《农村电网“十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五”农网科技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各公司要按照国家电力公司的总体规划和思路,认真制定本地区农电“十五”科技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切实抓好落实。
1、按照我县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知识产权试
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按时完成年度推进计划的各项任务。
2、举办大型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活动3场(次)以上。
3、完成专利申请受理量60件以上,专利结构有明显改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比重有明显增加。
4、积极推进与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的合作进程。开辟专利申请“绿色通道”,完善专利申请服务平台功能;发挥全县首批5个知识产权(专利)试点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实现年度内专利“扫零”企业5个以上,使全县专利企业达到20个。
5、实现省级重大科技成果登记2个以上。
6、申报省、市科技奖励项目5个以上,力争有2个以上项目获得省级或市级科技奖劢。
(三)组织实施我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成立我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专家咨询服务小组。专家咨询服务小组成员从全县涉农领域专家中挑选骨干人员组成,明确专家咨询服务小组职责。 3、制定我县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户)建设方案。推进农业技创新示范企业(户)建设,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认定一批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户),并予以授牌。
4、扶持黄梅现代乳业公司发展。积极帮助其建立奶牛养殖技术研究中心和申报国家奶牛繁育基地(中心),积极为其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资金支持。
5、实施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计划。做好科技特派员到期换届工作,调整科技特派员组织结构,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服务的新模式,着力培育1—3个全省有影响的模范或优秀特派员,创造条件为其争取科技项目资金支持。
6、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发挥农技110信息平台作用,强化农业科技普及和培训工作,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四)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1、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出台关于加强全县校企合作的意见或实施方案,积极引导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力争年度内校企双方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个以上。
2、制定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认定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确定全县重点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强名单,积极为其搭建投融资平台,争取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支持,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引进创业投资或风险投资为县内企业注资。指导和帮助规模企业建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引导企业用于科技研发的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逐步提高5%。指导和帮助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或企业研发中心1个以上。
(五)适应科技发展要求,提高争资立项质效。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科技政策精神。按照“面向需求、找准关键、设计目标、整合资源、形成体系”的原则,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制定局机关业务学习年度计划,不断提高全员业务能力水平。
2、跟踪服务已申报2012年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和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的立项。
3、下大力气申报青虾基地、五瑞生物省级研究与开发项目,实现2012年申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个以上,立项资金180万元以上。
4、建立和完善项目申报与立项管理的长效机制。按照发掘培育一批、库存备选一批、择优申报一批、立项实施一批、发展壮大一批(“五个一批”)的办法,集中集成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创造条件组织申报2011年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6个以上。
(六)服从和服务于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完成县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
1、积极参与团队招商引资,力争牵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2、积极完成扶贫帮困、联系挂点等工作任务。
(七)加强部门自身建设,树立政风行风形象。
1、组织制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组建以局长为主要负责人的规划起草工作专班,深入乡镇、部门和企业开展调研,认真编写《“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3、努力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和影响力。加大科技宣传和政务信息报道力度,采取多渠道、多层面和多形式的宣传报道方式,准确、及时、系统、全面地宣传在建设创新型黄梅的工作中所反映的科技工作动态和科技绩效。办好《黄梅科技简讯》、《黄梅科技网》、《黄梅知识产权网》。确保政务报道量全省排名前5名、全市排名第1名。 5、积极开展党的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关键词] 科技发展 创新体系 组织模式
科技发展是一个企业在发展道路上必然经历的一个提升阶段,企业的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本文结合实例就A企业集团建立科技发展战略规划。
一、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围绕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两大转变:推进由研究辅业为主向研究主业为主转变,由以封闭式研发为主向开放式产学研联合为主转变。突出抓好技术队伍、科技投入、产学研结合三个关键环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建设。
学习和调研本行业和其他行业国家级技术中心建设的经验和模式,“十一五”力争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各二级单位要以不同形式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符合条件的争取省级技术中心认定。依托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建立1家~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加强基层创新组织体系的建设,有条件的车间、分厂、区队要设立专职技术负责人,针对生产实际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建立科技项目评审与评估制度,完善科技计划体系,发挥科技计划对科技创新体系的引导作用。
充分发挥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对科技的引领作用,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集团公司和下属单位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建立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合同制管理,实行“公开招标 、公平竞争、专家评审、择优支持”的机制,提高科技投入的效率和效益。
二、建立科学的科技管理组织体系
1.科技发展组织模式的建立
企业科技进步离不开完善的科技管理体制,为支持企业快速实现科技创新目标,A集团应建立“科技发展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的管理模式。
科技发展委员会是集团科技发展重大战略的制定者和决策层,它通过对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经济政策的分析和预测,通过对集团内外部环境及优劣势的分析,向董事会提出集团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和集团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推动集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集团科技创新能力,建立适应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
科技发展中心负责集团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科技计划的执行和落实,协调科研单位及基层部门科技工作具体项目的实施,是集团科技发展计划的执行层。
科技发展中心的组织结构为直线职能制结构。分设管理部门,咨询部门,研发部门。科技发展中心的日常工作由董事会任命一名总经理负责。总经理负责对董事会和科技发展委员会汇报年度科技计划的执行情况。
2.科技发展委员会和科技发展中心组织模式
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科技发展中心管理部主要负责确立A集团内部科研工作的日常事务,负责项目和关键技术的引进、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实施、执行和评估,负责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方向。
咨询部主要负责加强与集团外部的各个科研院校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开展项目合作和科研交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研发部负责从事重大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活动,既要满足集团当前的技术需要,又要为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3.科技发展中心的主要职能
(1)着眼于集团的长期发展,通过对重大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对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科技成果的工程化研究,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并围绕产品开发进行相关工艺技术、材料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专有技术。
(2)参与集团技术发展战略的制定和重大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论证,为集团在各方面项目的技术决策、引进和实施提供咨询和帮助。
(3)与有关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以及国内外同行建立长期的、稳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
(4)以较好的工作条件吸引国内外科技人才以各种形式来集团工作,通过“干中学”为集团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5)对集团内其它技术机构的工作提供系统的指导、咨询和服务,对科技成果进行技术经济评估,促进科技成果在企业内外的推广应用。
科技发展委员会应该以科技发展中心为平台,大力开展实现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不断推进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成就和科技管理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
科技发展中心是为企业长期战略服务的,是集团进行技术储备、增强发挥后劲和形成新增长点的重要依托和执行机构。集团要争取把科技发展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完备研究开发条件,有知识结构、素质较高的技术力量。科技发展中心开发项目应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并具有超前性和综合性。
三、完善企业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
1.建立A集团博士后流动站,完善人才引进政策
为增强集团主体专业结构比例,弥补主体专业技术骨干短缺的不足,研究制定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广泛利用外部人才。通过建立博士流动站、院专家委员会,广泛吸纳外部人才。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精神,广泛利用外部人力资源,为提高本集团的科研实力提供人力保证。
开展A集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主要目的: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在科学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使用及人才流动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形成A集团与高校的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培养和造就适应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级科技和管理人才。
开展A集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除应遵照国家有关博士后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还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联合招收,优势互补。充分发挥高校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条件好、学术力量强、科研资料全和信息畅通,以及A集团研究项目与实际结合紧密、资金雄厚,实地培养和锻炼条件好等优势,促进联合,进一步做到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和使用中发现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2)依托项目保证质量。A集团博士后流动站必须要有高水平的研究项目作依托,所选项目既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也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技术水平,以保证A集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的培养质量。
(3)互惠互利,共同发展。A集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既要有利于集团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也要有利于高校学科发展和科研队伍建设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2.内部员工学习和培训体系
集团要重视对员工的培养和开发,建立规范的教育培训管理流程,分层与分类培训员工,设计多重员工发展通道,帮助员工实现职业发展,促进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具体培训流程如下图所示:
四、总结
企业的科技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理念,严密的组织制度和充足的人力资源。本文结合以上三点,重点分析和指出了A集团的科技发展方向,随着以上步骤的实施,有理由相信A集团一定可以在科技发展上领先一步并完成集团的科技发展规划目标。
参考文献:
[1]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徐世刚: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经济纵横,2005
[3]王强:论企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管理科学现代化,2007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强创佳”奔小康和“四化”发展目标,分析研究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及各重点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战略重点及对科技的需求,提出总体及各领域今后5—15年科技发展的思路、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制定“十一五”规划和“规划纲要”奠定良好基础。
二、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战略研究的目标
通过战略研究,力争实现“三个突破”。
一是在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上有所突破。提出未来5-15年我市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方针和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二是在重大科技发展任务上有所突破。根据*市长远发展和近期需求,提出我市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等,力争能凝练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发展任务和项目。
三是在科技环境、科技政策上有所突破。根据科技发展需要,提出科技发展的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等,以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战略研究的内容包含12个专题。
1、*市中长期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研究国内外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客观评价我市科技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结合实际,研究如何通过科技体制创新提高我市持续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和“四化”发展理念对科技的总体需求,确定未来5-15年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基本任务、重点布局和战略途径。
2、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在客观分析世界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我市农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第三产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对科技的需求,明确我市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提出加速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确定我市基础应用研究的重点与方向,提出加强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分析世界性产业与技术转移的趋势和我市现有条件与优势,提出应对策略、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重大专项;提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发展的战略目标与重点,确定优先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系统成套技术和重大科技专项。
4、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市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研究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科技人才和教育的需求,明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科技人才的类型及数量,比较我市与国外和国内其他城市人才政策,研究提出加强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思路、目标任务及政策措施。
5、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科技问题研究。
研究分析我市传统产业发展现状,明确我市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战略重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确定技术引进、二次开发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应对世界产业转移趋势,明确加速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确定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研究分析几年内有望成为10个年产值过百亿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
6、军民融合科技发展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军民融合科技发展现状,研究我市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和推进机制,明确军工科技资源与地方经济密切融合的切入点,确定军工技术民品化和民用技术军品化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提出加快军民融合的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建议。
7、旅游、商贸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旅游、商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旅游、商贸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依靠科技手段提升和树立我市旅游品牌,加快商贸业发展的重大专项,研究加速旅游、商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城市公共管理科技问题研究。
为打造“国际化、市场化、生态化、人文化”的新*,提升政府管理城市的综合水平,在分析我市城市安全管理、智能交通、公共卫生、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等城市公共管理能力的现状与趋势基础上,提出相关重大科技问题,筛选出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项目,并提出对策与思路。
9、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研究分析基于电子化、网络化的商务、教育、文化娱乐、金融、社区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和技术创新现状与趋势,提炼出影响现代服务业的重大科技问题,筛选出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项目,并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与思路。
10、基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根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研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科技的总体需求,明确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及重大科技任务,并提出对策建议。针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城市垃圾的科学处置中需要科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11、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问题研究。
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分析我市科技资源现状,根据我市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总体布局,明确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发展目标、重大任务,提出为科技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平台以及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的措施。
12、科学普及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问题研究。
根据我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分析科普工作现状,研究提出未来我市科普工作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对策建议。研究创新文化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我市创新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的对策。
三、组织设置与工作方式
战略研究工作由规划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多部门共同协作,并充分发挥科技、经济、社会、管理等各方面专家的作用,尤其注重发挥一线优秀专家的作用,确保战略研究全过程的开放。要动员我市有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眼光的优秀专家参与,调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体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战略研究工作取得有效成果。
(一)组织设置
*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规划研究总体战略组共同负责战略研究的组织实施。
总体战略组主要负责规划研究的顶层设计,包括制定规划总体架构,确定战略研究专题设置及研究内容,对各战略研究专题组进行指导等,同时负责总体战略研究报告的起草工作。
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联络组、文件组。联络组主要负责具体协调工作,包括规划战略研究各专题组的协调,办公室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总体战略组及专家顾问组之间的沟通协调,负责战略课题研讨会、论证会的召开及资料准备和整理等。文件组主要负责有关文件的起草,工作方案的起草及文档管理等工作。
(二)工作方式
战略规划研究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担单位和专题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参与协作,其负责同志作为专题组副组长。专题组长根据规划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全面负责本专题的研究工作。在组长和规划办公室签订战略研究计划任务书后,专题研究的具体部署,研究人员的组织、资料收集和调研、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由专题组负责组织完成。
四、对战略研究工作的要求
规划的战略研究是规划制定的核心和基础,直接服务于“十一五”规划和“规划纲要”的编制。
(一)战略研究的方法
----在对我市科技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充分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趋势,把握科技发展的前沿,做好技术预测,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全局做出前瞻性安排。
----对我市科技发展经验进行总结,注意广泛调研,听取意见,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分析入手,找准科技发展的切入点与突破口,逐渐深入,不断总结和凝练,提出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关键技术、重大项目与课题等。
----对典型的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并与其他省市有关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客观评价我市科技发展的地位与差距。
----加强研究的开放性,提倡大跨度、多视角考虑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等问题。利用多种多样的渠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吸收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发扬民主、鼓励争鸣,使各种观点相互交锋,允许不同的观点存在。注意加强专题之间的交流,对于领域比较宽的专题,尤其是要注意系统研究和交叉融合。
----注重专题研究的顶层设计和综合,使专题研究工作做到宏观有序,并根据专题研究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可操作的专题研究方案和专题任务分解方案,精心组织,深入研究。同时,在专题设计与研究过程中,允许专题之间的合理交叉,但要加强专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调沟通,以减少专题间不必要的重复,保持整个专题研究的完整性。
----专题研究应特别强调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创新性的思维,力争为制定出一个有新意的规划奠定坚定基础。
(二)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根据规划制定的总体要求,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发展趋势分析:系统分析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等的背景,以及本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2、现状分析:在系统研究我市实情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本研究领域我市发展的现状、优势及问题,并与国内省市相对比提出我市的主要差距、阶段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重大需求。必要的统计数据要求详实,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合理。
3、发展思路研究:根据形势和现状,研究本领域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发展途径等,提出未来15年本领域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未来5年的阶段目标。4个战略研究专题要重点提出未来15年发展目标,同时提出未来5年阶段目标;8个问题研究专题以提出未来5年目标为主,同时展望未来15年发展目标。
4、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研究:根据目标和需求,研究本领域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总体布局与部署,提出优先发展关键技术和重点、以及重大项目等。
5、政策措施研究:研究为实施上述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包括政策、保障、条件、环境等建议。
(三)专题研究报告形式
各专题研究任务完成后,须提交专题研究报告,主要包括:
1、专题主要研究成果与总报告摘要;
2、专题研究总报告;
1、将安全生产理论创新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基础。
我们要以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为突破口,在安全生产社会科学基础、安全科学基本理论、安全行为理论、矿山重大灾害事故致因机理、典型工业事故发生机理及其各自的动力学演化过程、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理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理论、安全经济及安全管理理论等方面开展研究,为国家安全生产宏观管理、企业安全生产微观管理和安全工程技术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2、将隐患治理技术和应急救援技术研发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重点。
要针对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灾变因素和危险源特性,开展事故隐患辨识与评价、监测与控制及治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根据矿井动力性灾害及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重大火灾、重大交通事故、大电网事故等事故灾难特性,进行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应急响应、应急信息交换、共享与集成、人员定位和搜救、应急抢险等方面的应急救援技术与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将事故隐患治理技术和应急救援技术研发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重点和主体。
3、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核心。
要树立创新观念,以科技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的核心,培养高水平的安全科技人才,形成有利于安全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安全理论创新,安全技术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技术手段创新,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供科技保障。
4、将科技示范和推广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动力。
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发挥骨干作用,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工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安全生产科技产业化。
上世纪80年代启动科技体制改革至今30多年,中国的科技发展一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科技怎样和经济结合,科技如何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认识到,科技和经济各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两者之间虽然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但不能简单一体化。
经济发展主要是考虑眼前的发展,短时间就要发挥作用,一次失败就可能被淘汰出局。而科学技术是人类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探索,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经过了大量的失败以后才能获得成功。
这就说明,在指导科技发展,推动科技和经济结合时,不能急躁,不能要求每一个创新者,每次都能获得成功。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充分重视前沿高技术的探索型研究,给科学家一个比较宽松的条件和一个稳定的条件。
其次,科技和经济结合,还必须在市场的主导下形成,而不是靠政府这样一个孤独的操作者。
科技经济结合就像过去打仗一样,关键在于能不能组织一支创新大军,把各方面的人调动起来,从事创新努力,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当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目前靠政府给项目的做法,只适用某些重大的战略性项目。政府的钱再撒也只能惠及到很少的企业和创新者,可大量有创新潜力的小微企业,他们怎么能够拿到项目?
所以,政府主导科技和经济结合的思维是行不通的,着力点应该是要创造市场化的环境,着力于政策的引导,把管理变成服务,把科技改革、经济改革和政府的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要营造这个市场化环境,动员起组织起浩浩荡荡的创新大军,第一要素是创新服务业的发展,或者叫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我们必须创造大量的公共设施以及公共技术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创造条件,让每一个人、每一个创新者以及每一个企业家,都能够获得有关创新的信息、人才、技术、金融、市场各方面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主要工作应当是制定战略、规划、政策。当前这种以项目为操作模式的政府职能必须做革命性的改变。
比如税收政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有一条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政策,这是一个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而且是非常成功的政策,也是一个让企业长期受惠的普惠政策。
但恰恰是这样的政策,从2006年到现在近8年,相当一部分地区没有得到贯彻执行,一些地方政府担心执行这一政策会冲击地方税收,还有的把这个税拿来操作项目。
在“搞项目”的思维下,一些地方政府没有把心思放到战略规划上来,过多关注GDP,开始阶段能创造不少GDP,但做大做强的能力和对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并不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种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规划是政府直接参与,对科技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科技工作重点,把握科技发展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科技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保证;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发挥有限力量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有效措施。为准确把握科技未来发展趋势,识别科技创新机遇,加快科技规划理论相关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1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
1. 1技术预见的产生背景和内涵
1. 1. 1技术预见产生的背景技术预见由技术预测演进而来,但技术预测与技术预见是两个既联系又区别的概念。技术预见与技术预测最大的区别在于技术预测是简单地对科技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而技术预见是从技术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等多因素着手。
迄今为比,技术预见活动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高峰。第一次高峰,二战期间,美国军方首次将技术预见技术,当时主要是技术预测技术运用到军事科技政策过程中。第二次高峰,20世纪50-60年代,美苏争霸冷战时期的技术预测研究应用推广,促进了航天、电子、通讯等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涌现。第三次高峰,90年代以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发展趋势不断增强,科技成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许多国家加强技术预见实践应用研究。
1. 1. 2技术预见的内涵技术预见,最早由John Irvine和Ben Martin两位预测专家在1984年出版的《科学中的预见:挑选胜利者》中提出,但当时并没有对其进行概念界定。在随后的研究中,Ben Martin提出技术预见的概念: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有步骤的探索过程,其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战略研究领域和通用新技术。
世界经济合作组织(DECD)给出的技术预见定义为技术预见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系统的探索过程,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通用新技术。 以上定义大同小异,可以总结出其内涵,即技术预见是一项进行战略前瞻性研究的社会系统工程,把握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选定能给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最大效益的重大专项和关键技术,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利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1.2科技规划及其重要性
科技规划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关科技发展的战略性决策,是为实现科技长远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方案体系,对科技未来发展实现的时间、途径、措施、步骤做出全局设计和规定,是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科技发展做出具有战略性、系统、政策性和指导性的纲领文件。
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占主导的社会,科学技术己经渗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从科技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还是从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或从应对国际竞争形势来看,开展科技规划工作不容忽视。科技规划是政府把握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和确定投资规模、方向等政策的重要依据,是社会对科技未来发展预期的系统选择。科技规划也是企业战略决策,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所以科技规划必须建立在对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环境需求深入研究基础上,广泛开展政府、科技界、产业界的沟通合作,形成科技发展的共识。
2基于技术预见的科技规划模式
2. 1技术预见对科技规划的支撑作用
技术预见作为一种对科学技术发展前瞻性战略研究的社会系统工程,通过经济社会需求调研分析,把握在一定时期和有限资源分配下,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作用下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充分运用市场这一资源最优化配置手段,选定能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最大收益的重大科技专项,为政府、行业和企业的科技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撑,最终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技术预见对科技规划的支撑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而:①技术预见是基于经济、社会和环境需求而开展的,需要社会主体充分参与,才能形成科技发展的社会共识,技术预见结果是科技规划重大专项确定的依据,是科技规划中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②技术预见的主要方法:德尔菲法和专家咨询法,实质就是一种社会大众思维的集中、碰撞和集成方法。其实施过程促进了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交流,促进专家与社会公众对科技未来发展预期的协调一致。这种着眼于科技未来发展趋势的沟通、协商、合作与承诺过程是科技规划实施的重要保证。
2.2以技术预见为基础的科技规划模式
科技规划是为实现科技长远发展目标而制定的系统方案体系,对科技发展思路、总体目标、重大专项等做出系统设计,是政府或行业根据经济社会环境需求,对科技未来发展进行指导的纲领性文件。科技规划依托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对科技现状和需求体系进行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大科技专项的备选清单,然后进行市场德尔菲调查和专家咨询,根据市场德尔菲和专家咨询的结果对各备选项目进行评估、遴选,对有必要的备选项目进行专题调研和论证,并做出补充调整,为科技规划提供核心主体.
3科技规划的技术预见指标体系
科技规划指标体系是指能够反映科技规划目标、内容等属性特征的指标,按一定层次和隶属关系组成的有序集合,这些指标便于在科技规划中对科技发展现状描述、结果评价和未来发展的预测。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科技发展规划技术预见评价都没有具体统一的指标体系。本文建立的科技规划技术预见FRROC指标体系如下,该体系包括5大类20个指标,分别为研发基础类指标,经济和社会需求类指标(Requirement),科技实现类指标(Realization),机遇与挑战类指标,科技特征类指标。
4科技规划技术预见指标的评价
4.1评价过程
在科技规划技术预见时,对技术预见指标的选择相当重要,因为技术预见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影响到技术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到科技规划重大专项选择的准确性。从科技规划指标体系可以看出科技规划指标繁多,在技术评价中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也不相同,有必要对各指标进行筛选、评价、分类。下而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指标逐项评估,确定各指标的等级,将指标定性选择定量化,降低科技规划重大专项和优先课题选择的风险。
在科技规划技术预见过程中,技术评价的标准有技术需求度、技术研发基础、技术创新性、技术转化能力。现以技术转化能力标准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筛选技术预见的指标。技术转化能力的评价因素可以分为劳动生产率、技术费效比、技术贡献率、市场环境。对研发基础类一级指标下的4个二级指标与技术转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大小研究,确定技术相关性大的指标,其他各类指标的筛选与之相同。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