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教育的主要作用范文

社区教育的主要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教育的主要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教育的主要作用

第1篇:社区教育的主要作用范文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农村社会发展 管理创新 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社区建设及教育功能发挥正日益成为全国上下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重点问题。农村广大基层组织不负众望、全力施为,一方面认真借鉴经济发达地区社区教育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自身现有资源,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奋力拓新,正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实力和潜能日新月异般地显现出来。令人惊喜的是,农村社区教育功能越发加强,不仅为基层社会经济建设带来无限活力,而且为农村区域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焕发勃勃生机。本文从农村社区教育和创新社会管理角度试简要阐述。

一、农村社区教育的主要基本功能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政治功能。这是由它的社会属性决定的。相对于政治和经济制度来说,农村社区教育是“来自于斯、服务于斯”,而后者的社会实践已经对其政治功能做出了事实上的诠释。如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伦理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各类诚信教育等即是如此。②经济功能。“社区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是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它发挥着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能力,进行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质量的作用。”③文化功能。通过社区教育传播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促进社区全面和谐发展,提高社区成员的思想、身心、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等素质,以及价值观念、劳动态度、合作精神、创业意识等。④聚合功能。社区教育充分发挥载体性作用,逐步建立以志向、兴趣等为纽带的各类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共同体,把社区居民有效聚合起来,把社区发展和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步实现社会、社区与人的共同发展。⑤整合功能。把社区内的政府、单位、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种教育因素有机整合起来,并形成较强合力,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这种整合功能是其他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根本无法做到的。

二、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内涵和根本目标

所谓“创新社会管理”,主要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通过现有资源和经验,依据社会运行规律主要是相关管理理念和社会规范,积极研究并充分运用新的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元素,对传统管理模式及其方式方法进行“三改(改造、改进和改革)”,从而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相应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一种过程性活动。根本目标就在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性因素,同时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从而有效确保社会发展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个方面:确立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准则;维护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顶层设计与重心向下。

三、正确认识社区教育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关系

总体来说,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依靠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必须为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一言以蔽之,“服务与依靠”就是社区教育与创新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呢?

1.丰富社区教育内涵就是深化创新社会管理。农村社区教育经过最初阶段的发展,已不再是青少年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也不再仅限于老年人的娱乐和保健教育。新时期的现代农村社区教育,已全面涉及科学文化知识、生产劳动技能、公民思想道德、文化价值理念和闲暇娱乐生活等众多领域。社区教育在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同时,由此产生不断丰富的社区教育内涵;社区教育内涵的不断丰富,日益扩大自身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扩大社区教育功能就是加强创新社会管理。随着社区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丰富多元的开放教育、远程教育、数字化学习、各类组织学习和各类社会培训等现代化模式,已经成为其发挥影响力的良好载体和重要手段。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为主要目标的社区教育,有效促进社区内成员的自主化发展、全面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性发展,提高整体性生活质量,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与此同时,加速社区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进程。随着社区教育功能的不断扩增,它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必将更明显与突出。

第2篇:社区教育的主要作用范文

一、青少年社区教育作用

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所居住的社会环境,都期望所处的社会环境能为自己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广大居民特别是青少年获得对社区的进一步认识,加深认同感,并从中受到有益的教育影响。总体而言,青少年社区教育有以下作用。

(一)加强青少年社会归属感

青少年有青春期的躁动,社区青少年教育平台可以有效地使社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得以加强,友谊得到深化,让青少年在对社区逐渐认同的过程中找到一种心灵归属感。

(二)加强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

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随着青少年本身对社区认同感的加深,其对社会的认同感也会加深,从而社会责任意识也会得到加强。

(三)扩大青少年认知视域

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将全社区青少年按一定的方式聚拢,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思想和特色技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而实现认知视域的扩展。

二、当代青少年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服务力度不足

当前社区教育主要由政府推动,因此普遍存在政府干预过多,服务意识不够等问题。具体体现为:1.政府部门以管理者身份推动青少年社区教育,过度强化政府角色,忽略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2.对社区教育的所谓指导,往往以文件形式转达,行政化色彩浓重,缺乏亲民感;3.社区教育课程设置由政府一厢情愿地进行,缺乏充分调研,脱离现实,不符合青少年需求。

(二)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

当前我国社区居民普遍公民意识不高,对社区认知不够,对社区教育活动参与度不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总体上确实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此过程中,社区的概念在人们的头脑里并没有较强的影响力,人们对社区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左邻右舍的浅表层,缺乏公民意识支撑的社区意识,对社区总体上认同感低,对以社区为名义开展的活动存在距离感,参与积极性不高。特别是青少年,多数时间在接受学校教育,参与社区教育的机会更少。

(三)青少年社区教育宣传力度不够

社区教育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主动推进,才能使社区教育逐步深入人心而获得自主发展的可能。要推动社区教育发展,加强社区教育的宣传是必要的。但遗憾的是,当前各级政府对社区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往往都是不系统的、随机的一些小宣传,难以使广大民众受到切实的影响。因此,为了扩大社区教育影响,政府应积极加强宣传工作,特别要在青少年中加强宣传,与各基础教育学校合作,在社区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

(四)青少年社区教育制度不完善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社区教育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当前青少年社区教育尚无相关法规予以保障,相应立法工作明显滞后。在国家层面,暂时未见将社区教育纳入法治工作计划。在此背景下,青少年社区教育就无规可循,处于散乱发展状态。一旦控制不好,极有可能导致负面问题产生。

(五)青少年社区教育资金来源单一

当前我国青少年社区教育主要由政府推动,所需的资金也主要由政府财政划拨,而社会资金所占青少年社区教育的比例明显不足。资金来源单一,会导致社区教育活动对政府过度依赖,一旦地方财政吃紧,资金一时不能到位,就可能导致社区教育搁浅。

(六)青少年社区教育内容单一

青少年社区教育内容往往是政府主导下的课程内容,而当前中国社区发展的实际却是东西南北各地人员的集中地,整个社区往往呈现多元文化交融模式。与多元文化交融的现实相对照,单一的社区教育内容明显不能满足社区青少年的需求。

三、新时期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建议

分析当前青少年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现实和经济水平,建议新时期青少年社区教育加强以下工作。

(一)强调政府作用,构建良好环境

当前我国青少年社区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社会资源还未自觉加入到社会教育活动中。为使教育活动顺利开展,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政府要注意根据本地社区实际,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建立合理的资源调配机制,及时为社区教育注入必要的资金资源,使青少年社区教育活动能顺利开展。同时,要在政策上引导社会资源参与,使社区教育活动能够多渠道筹措资金,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二)整合社区各路资源形成合力

青少年社区教育要整合各路资源,形成合力,开拓发展路径。在教育经费上,一方面要提高政府资金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开拓渠道,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在教育场地上,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建设专属的社区教育基地,确保活动有场地可开展;在教育资源上,要充分联系学校和家长,使学校师资参与社区教育,并获得家长广泛支持。

四、结语

第3篇:社区教育的主要作用范文

论文关键词:社区教育;管理创新

社区教育是一项涉及到居民群众学习利益诉求的社会事业,社区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不仅对社区教育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对社区教育管理创新指明了基本思路与发展路径。

一、社区教育管理的理念创新

理念是事物本质的抽象,在认识事物中具有先导、指导的作用。而这里所说的理念创新,又主要指关于社区教育管理的本质,管理者之间、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及价值的诠释与定位。

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社情、民情,在社区教育管理中,究竟要创新并树立哪些新的理念呢?笔者以为:

一是要树立多元主体的理念。政府、社会、市场都是推动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又是互相平等的主体。要从历史上单纯重视政府作用、单纯采取行政管理、轻视社会主体作用、排斥市场取向的传统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多元主体的理念,从一元独进向多元协同管理转变,这是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的理念创新。

社区教育管理,要改变过去单一行政管理的状况,首先就要在思想上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看作相互平等的主体,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思想,居民是社区教育真正的主人,要尊重居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相互平等尊重,确立共同愿景,努力实现共同目标。

二是树立公共治理的理念。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良性互动、合作协商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治理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是依靠单一政府的权威,而是多元主体合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社区教育原本就带有较大的自治色彩,是居民群众自发参加、自主管理、群体享受的事情,因此,在社区教育中,引进治理的理念,既有现实的民众基础,又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治理当然包含管理的意涵,但治理是在主体之间平等尊重理念指导下所实施的行为,只要居民群众真正发动起来,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就能开创社区教育的新局面。

三是树立社区教育主体性发展的理念。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笔者理解,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以发展为本,居民是社区发展的中心,社区发展的主体,社区发展的目的。社区教育原本就是群众性、平民化的教育事业,为了居民,依靠居民,成果惠及居民。只有切实提高居民的认知度、认同度、参与度,居民广泛发动起来了,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了,居民的智慧力量贡献给社区教育,把社区教育办成为居民满意的教育,社区教育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没有居民积极主动的参与,社区教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是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领导就是服务,管理也是服务,服务居民是社区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目的。发展社区教育是为了居民,居民自己的事情,要支持居民自己来管,而不是只靠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管控。政府也好,教育及相关部门也罢,办好社区教育,从本质上讲,并不是一个恩赐,而是一种服务,一种服务惠民。如果居民不能从社区教育服务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素质提高、学习快乐、精神享受,社区教育就是南辕北辙、本末倒置。

二、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传统的管理理念往往把政府视作惟一的主体,带有较大程度的行政指令色彩,具有自上而下管制的内涵,而被管理者则是政府的附属,两者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价值存在着不言而喻的不平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政府行政管理必须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逐步形成管理与服务融合、有序和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思路、新模式。

我国的社区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实验探索,业已形成“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新格局,为社区教育管理改革创新奠定了制度基础。

要深化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下一步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是,政府作为社区教育的领导主体,如何创新执政的理念与方式,从直接管理、具体管理中解放出来,着力培育并发挥社会组织、自治组织作用;社会、社区要成为一个主体,如何改变目前组织化程度以及素质均不够高的现状,提高参与管理的素质与能力,从配角变成主角,从而取得与主体地位相称的话语权;社区教育本质上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而市场则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私益性行为,但公益并不等于无偿或免费,如何在公益性和私益性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适度引进市场机制,促进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从制度体系、政策法规方面,明确规范政府、社会、市场几个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职责功能,都需要假以时日予以解决。

管理不是控制,但也不是不要管理。在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许多社会成员从单位人变成社区人,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依附—游离—组织的变化过程,管理和秩序是必要的。但管理的理念与价值观需要变革更新,在平等尊重引导的观念指导下,帮助与支持人的发展。特别在城镇(市)化迅速推进过程中,更要通过社区教育的管理与服务,把农民转化为市民,进而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公民。

三、创新社区教育管理载体,实现教育惠民根本宗旨

坚持重心向下,推进社区自治、居民主体的社区教育发展。社区自治,这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自治的本质特征,主要不是依靠政府的直接管理与干预,而是依靠居民及其组织的力量,自主解决自己的问题;居民组织起来,民主选出代表,自信自立自律,带领居民发展;调动居民积极性创造性,运用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与途径,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建设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居民自己的精神家园。

成都市锦江区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对社区教育实行网格化管理,坚持重心下移,注重基础建设,从去年开始,在居委社区层面建立居民学习点的基础上,又往下延伸,分期分批建立“院落学习室”,拓展社区教育服务空间,配备服务设施,提高供给能力,扩大服务覆盖面,把社区教育学习送到居民院落、家门口,形成方便居民的“学习服务圈”,使居民群众从社区教育服务中,得到更多实惠。

上海嘉定区多年来,通过实验项目的形式,注重创新社区教育载体,初步形成了五种社区教育新的学习载体:一是嘉定工业区于2005年启动了 “百姓学习中心户” 建设项目,将教育学习重心下移到了具有一定素质和能力的中心户,带动周边居民的学习;二是嘉定镇街道2007年由草根团体发展而来,建立了以学习为动力,扩及邻里互助的“睦邻点”组织形式;三是华亭镇2006年建立“农家书屋”,形成了一个方便居民学习和培训的园地;四是徐行镇借助“村组党建”平台,建立了社区教育的基层学习载体“村组家园”;五是马陆镇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小区,2007年建立“社区学习中心”,形成了又一种新的新市民学习组织形式。总体上看,上述几种教育学习的载体,深化延伸了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的覆盖面,走出了一条重心向下、方便居民、教育惠民、特色鲜明的发展新路子。

从社区教育的本质看,民间组织是居民主体性的价值追求,是居民主体性的组织表现。总的看来,社会成员必须通过提高其组织化程度,来表达意志、反映诉求、体现参与、贡献才智的。在今后的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中,民间组织将作为一个主体,包括代表公众利益的社团,或代表部分群体利益的社团,与政府合作,共谋发展。特别是在强调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形势下,在地方性、社区性的社会治理中,民间组织(包括志愿者组织)更可以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起到政府不能起到的作用。

在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各类以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生活休闲为主体的、居民自发性的社区民间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发动和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教育活动,已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尚难以承担街镇乃至区县一级社区教育的任务,距离一个社会主体的角色要求还要继续历练与攀登。

四、搞好支持服务,重在教育惠民

社区教育管理的现实要求,是创造一个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秩序,根本宗旨则是教育为民、教育惠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更要追求优质服务。搞好社区教育中的服务,主要表现在:

(一)调查需求,满足需求

社区教育是以成人为重点的全民终身教育,必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满足需求为宗旨,因此,坚持经常性的需求调查,以需求作为制定社区教育计划、决定学习内容与形式的重要依据,应当成为社区教育治理第一位任务。

(二)建设学习资源,搞好资源供给

教育资源供给与群众对教育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我国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主要矛盾。搞好社区学习资源供给,就要整合优化现有各类资源,特别是社区内学校教育以及各类文化资源,开放共享,扩大效益。目前,已经成立了全国性的学习资源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全民终身学习资源建设的统筹协调,有计划地整合、建设、推介、评优,给居民群众提供尽可能适需对路、特色优质的学习资源。

(三)搭建学习平台,搞好支持服务

社区教育治理,要突出重点,重心向下,方便群众,为居民搭建学习资源平台,打造便民学习服务圈,逐步做到居民有什么需求,我就提供什么服务,你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需要,我就随时、随地提供,居民有什么学习障碍或有求助,我们就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供帮助。

第4篇:社区教育的主要作用范文

摘要:当前,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积极广泛的社区参与己经成为城市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内在动力源。以S社区为例,运用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框架,力图阐明在社区建设中对城市居民社区参与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

关键字:社区建设;社区参与;社会资本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福利保障体制的建设,单位制组织体系的弱化使得社会成员的社会身份正在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城市社区将逐渐成为社会成员个人和家庭日常生活、活动以及满足各种需求的主要场所,所以城市社区的和谐发展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中就凸显出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无疑要从培育和构建和谐社区开始。

从学科角度看,我国的社区建设作为一种政府探索的社会整合机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目的是实现社会团结以避免出现无序乃至解组的危险。在这一机制发展过程中社区参与成为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内在动力源,也成为衡量社区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学术界对城市社区参与的研究是与城市社区建设分不开的。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本文的研究假设为:居民个体的教育程度与职业是影响居民社区参与的重要因素;教育程度、职业与社会资本拥有量呈正相关;社会资本拥有量与社区参与度呈负相关。

(二)研究内容

(1)居民教育程度与职业;前者是指居民所接受的正式的学校教育。后者是指受调查者目前职业,其操作化定义参照陆学艺在《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一书中的划分。(2)社会资本;指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表现形式有社会网络、规范、信任、行动的共识等方面。(3)社区公共事务;指与整个社区有密切联系的事务,通常包括社区居委会选举、社区生活环境改善建设、社区文体活动、社区公益活动等。(4)社区参与度;指社区居民社区参与的程度,包含居民社区参与的频度和深度。

(三)研究设计类型

文章在研究类型上属解释性研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影响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因素和作用机制,探索可供解释的有效途径。在研究方法上属抽样调查,调查总体为目标社区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社区居民,抽样单位为居民个体。本研究共发放297份问卷,回收293份,其中有效问卷290,有效回收率97.64%,样本信度效度较高,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三、研究描述

(一)社区概况

S社区位于东部某沿海城市,总人口约6583人,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的比例为3.5:1;居民文化水平较高。社区内部管理组织主要有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S社区是典型的混合式居住小区,东区为一期“失地农民”换购房,南区为二期商品住宅房,西区为三期独立式别墅区,北区为商业用房,因此各社会阶层人员在S社区均有分布。同时,在调查样本中,居住时间最长的达46年,最短的为5个月,平均居住时间约为8年。可见,受访群体基本熟悉社区内部环境,可以对社区内部事务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二)S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度

1.居民对社区的信任感。作为一种心态的信任感是与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程度密切相关的。从样本数据看,绝大多数的受访者对社区居民及社区组织抱有较大的信任感。值得反思的是,尽管有76.1%的受访者认为“社区内的大部分人值得信任”,但问及“是否接受陌生调查员的入户访问”时,却有87.3%的人回答“否”,这就折射出了转型期城市居民在社会抽象信任上的矛盾心理,即内心愿意相信他人,但出于自我保护的考虑又拒绝他人。

2.居民对社区生活的满意度。居民对对社区生活的满意度是与信任感密切相关的因素,很难想象一个对社区生活不满意的人会对社区充满信任进而参与社区事务。从样本数据看,无论是对于物质环境、社会环境还是组织环境,S社区居民都表现出了非常高的满意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政府绩效和居委工作两项指标感到满意的人数都达到了90%以上,这无疑将为社区建设进一步深入推进的良好群众基础。

3.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从样本数据看,S社区居民经常参与单位集体活动的占50.4%,参与社区居委会会议的占35.1%,参与同乡聚会的占32.7%,参与行业协会的占22.7%,参与寺庙或教会的活动的占14.4%。以上社团从性质上看,只有居委会为组织性的公民团体,其他的社团都是自发性的公民团体。同样, S社区居民在参与社区居委会选举和参与物业管理指标上体现了较高的平均得分,分别为5.78分、6.42分、5.56分,而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和社区规划指标上得分相对较低,分别是2.15分和1.36分。这种差异表明,居民更愿意参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活动,而对社区组织建设兴趣不足。

(三)影响S社区居民参与事务的因素分析

1.居民教育程度对社区参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居民教育程度的提高,社区参与率则不断下降。在教育程度和社区参与度的关系中,教育程度为小学程度及以下的居民的社区参与度平均得43.18分,初中文化的居民得43.60分,高中文化的居民得43.38分,本科程度的得40.23分,教育程度为研究生及以上的平均数为42.77。考查居民教育程度与社区参与度两变量之间的关系, Pearson相关系数r=-0.189,呈较弱相关。判定系数R2=0.04,因此教育程度对居民社区参与行为的负向影响是相当弱的,用教育程度来解释居民社区参与度的差异能消减4%的误差。可以说,个体的教育程度影响居民的社区参与度,即教育程度高的居民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本,他们往往更不关心社区内部事务,但这一影响较弱。

2.居民职业对社区参与度的影响。根据陆学艺教授按照职业对社会阶层进行划分的方法看,样本中处于下层或没有职业居民的社区参与程度最高,处于中间阶层职业居民的社区参与水平较高,处于上层职业居民的社区参与率最低。这种差异可以解释为,个人由于职业的不同而导致其个人社会资本量拥有多寡方面具有很大区别,这就造成居民对社区产生不同的功能性需求,因此,部分居民一般只参与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社区活动,而对整个社区发展建设比较冷漠。

3.居民教育程度、职业与社会资本拥有量的关系。从样本数据看,测量教育程度与职业的关系二者的相关系数r=-0.501,呈中度相关,这表明职业在较大程度上受到教育程度的影响。判定系数R2=0.251,即职业的差异有25.1%是因为受到教育程度的不同而引起的。对教育程度、职业与社会资本之间的测量可知,教育程度与社会资本量的简单相关系数r=0.468,判定系数R2=0.219。居民教育程度的差异可以去解释其社会资本量差异的21.9%。而职业与其社会资本量的简单相关系数r=0.453,判定系数R2=0.205,即用居民的教育程度解释其所拥有社会资本量可减少20.5%的误差。从中可以看出,居民的教育程度、职业两变量都与社会资本量呈正相关。

4.居民社会资本拥有量与社区参与度的关系。传统的社会学理论认为,个人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将导致个体社会参与活动的差异,其中个体的教育程度和职业是影响个体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因素。但本文通过对教育程度、职业与社区参与度之间的分析发现,教育程度是通过职业而对居民的社区参与行为间接发生作用。居民的教育程度与其社区参与度并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而统计上显示的线性弱负相关,主要是因为教育程度作用于职业,同时职业又作用于社区参与所造成的。考查居民社会资本拥有量与社区参与度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存在很强的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625,即居民社区参与度之间的差异约40%是因为自身拥有的社会资本量的不同而造成的,这就验证了居民的社会资本会影响其社区参与的程度,社会资本拥有越高,则社区参与水平则越低的假设。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教育程度、职业、社会资本对社区参与度的作用程度不同,社会资本对社区参与度的影响最大。教育程度在一部分上对改变社会资本起直接作用,另一部分是通过职业这个中介变量来对社会资本起间接作用。所以,在职业和社会资本的相关中,含有一部分伪相关。职业对社区参与行为的直接作用小于职业通过社会资本这个中介变量而对社区参与产生的间接作用,而社会资本与社区参与的关系因为职业和教育程度有带来的伪相关使得在统计过程中被一定程度的降低了。

四、结论和讨论

根据帕特南对社会资本的定义,从规范、信任、网络等主要方面来检视,S社区的建设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第一,社区规范。在社区法律制度建设方面,正式制度建设滞后,容易造成两个方面的后果:其一,“向上负责,下管一级”的行政科层制本质上必然使得最底端的居民委员会不堪重负;其二,虽然S社区的建设在实践操作中已然积累了一些较好的方法,但不能上升到法律层面就决定了它的短暂性和脆弱性。同时,在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传统道德约束削弱现象会使个人表现出一种极端功利化取向。

第二,社会信任。目前的公共行政格局仍主要以政府为核心,这种体系延伸到社区这个管理末梢上就表现为执行上级的任务而缺少与民众“信任”的社会资本。同时,居委会存在的“科层性”特征容易弱化其自治功能,许多社区委员会也习惯于将自己看作是政府机构的“人”,缺少与居民的沟通交流,从而难以建立充分的互信关系,进而影响到居民的社区参与积极性。

第三,居民参与。S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性事务的参与意愿不强主要体现为:从参与实质来看,多是被动式、动员式参与;从参与内容来看,往往是由政府设计项目,号召居民参加;从参与目标来看,多是为了完成任务,如居委会选举具有的“应景式”特点。

综上所述,从社区建设目标的实践解读看,社区建设是一个国家权力向公民社会回归的过程,是国家与公民社会合作协商、共同治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社会的发育程度,即公民社会中社会资本量的多少,这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D・帕特南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美]詹姆斯・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第5篇:社区教育的主要作用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在对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大教育观、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等视角探讨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制约因素,并针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试图为全民健身的理论和实践,为实现体育的“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构建终身体育和体育社会化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学校体育在我国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的投入亦是逐渐增多,学校体育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迅速发展。而社区体育则是刚刚起步,还处于摸索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是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两种重要途径。它们是大众体育发展的基础和重要载体,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之协调发展,对大众体育的发展和终身体育的实现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探讨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是当前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良性互动发展可以切实而有效地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构建比较完善和谐的全民健身体系,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实现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可以有效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都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是我国国民体质和健康整体水平提高的关键,社区体育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途径。

(3)是推动终身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终身体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贯彻终身体育思想方面,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入门期和基础阶段,社区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发展和延伸。

二、 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相互关系

(1)概念的界定。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实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社区体育是指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为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2)学校体育对社区体育的作用。①学校体育对社区体育的影响。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社区体育的主体是社区内所有成员,包括学校的大、中、小学生。因此,学校体育是我国社区体育的基础。这种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现代社会中,从事社区体育活动的主体都必须经历学校体育的教育过程。②学校体育能为社区体育开展提供人才资源。当前社区体育缺少专门的体育人才,而学校里拥有大量的专职的体育教师,这些体育教师具有开展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活动的丰富经验和知识,能解决社区体育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 转贴于

(3)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的作用。①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社区体育是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学校体育的补充。学生不但要参加校内的各种体育活动,而且要参加校外的体育活动,是社区成员之一。因此,社区体育是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②社区体育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树立教育社会一体化的观念,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新格局;社区体育的开展有助于充分发挥学校人才、知识、信息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学生个体最终要走出校园,成为社区的一分子,良好的社区体育活动对于保持和延伸学校体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 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①社区体育功能的研究中,还停留在从体育本身中分析,而缺少从教育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这是社区体育理论研究的缺陷。②在传统的观念中,研究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相互作用时,缺少全局性和系统性的角度。③我国目前社区体育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教育化特征不明显。社区体育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效能低下,与学校体育的发展需要不协调,导致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四、 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的对策

(1)加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事物的发展需要理论的研究作强有力支撑。从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协调现象来看,理论研究未能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比较突出的。就目前而言,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理论研究比较滞后,特别是社区体育未能审时度势地意识到自身体系在教育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功能的发挥以及目的的实现。

(2)加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联系,促进学校体育的社会化和社区体育的教育化建设。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是体育体系和教育体系下的两个子系统,由于目前两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自为阵,不相往来,没有实现优势上互补的现象,所以加强两者的联系是协调发展的基础。

在大教育观和终身教育的要求下,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必须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即社区体育要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在这个时代,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对社区和学校在体育事业中的必然要求,是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刻不容缓的任务。而在体育过程中,学校已经不再是教育的全部,社区体育应该是学校体育的拓展和延续。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都应该在体育过程中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可能地承担自己的任务。所以,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我国体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郁建亚.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补效应[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2).

第6篇:社区教育的主要作用范文

一、宣传理念,提高认识

2002年区教育局、区文明办共同策划举办了江干区社区教育论坛,邀请省、市专家作专题发言。区领导、各部门、镇、街道以及基层有关干部参加论坛,初步了解社区教育的概念及其意义,逐步引起重视。2003年部分街道社区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开展了社区教育节和社区教育宣传咨询活动。2004年区教育局与街道联手开展了大型广场社区教育宣传周活动。通过文艺演出、板报宣传、咨询活动、现场书画等多种形式,宣传理念,营造氛围。活动中有180多名专兼职和志愿者参加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参观。还在江干教育网建立了社区教育网页,宣传社区教育,报导社区教育信息和在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先进事迹。通过这些活动和载体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社区教育在我区上下渐入人心。

二、构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

构建网络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基础。2003年10月我区社区教育在原成人教育培训中心的基础上筹建并经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社区学院定名为江干区社区学院(筹)。闸弄口街道、采荷街道、凯旋街道在此前后成立了社区学校。基层社区先后成立市民学校,至今全区49个基层社区成立市民学校41个。4个镇则依托化学校,拓展社区教育的功能。全区46个村也均建立了村民学校,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城乡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

三、建立专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工作队伍

我区重视社区教育、成人教育队伍建设。已建立起由专职、兼职和志愿者三部分组成的干部师资队伍。目前全区有专职人员16名,其中区社区学院6名,各镇6名、街道4名。15名干部是由区教育局委派。1名由镇解决。兼职人员主要由各基层社区、村文教委员担任。目前社区文教委员49名,村文教委员46名,共计95名。2004年通过举办两期文教干部岗位培训班,提高了他们的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其余是外聘的师资和志愿者,根据教育活动的内容需求,随时聘请参与工作。

四、制定政策文件,采取措施,推进工作深入发展

(一)近年来我区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出台的文件如下:

2001年:

由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下发了《江干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2年:

区教育局下发了《江干区中小学参与社区共建、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的实施意见》。

2003年:

1、区教育局向区政府报告申请社区教育专项事业经费并经同意按我区常住人口每年人均1元列入财政预算。

2、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办下发《江干区企业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实施意见》

3、区教育局与文明办、民政局联合下发《江干区示范市民学校的评估认定的意见》,同时下发了《江干区示范市民学校评估细则》。

2004年:

1、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办下发了《江干区关于加强社区教育工作,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召开江干区社区教育工作会议。

2、区教育局下发《关于社区教育券发放方法的通知》。

(二)为了贯彻落实有关文件,采取了以下一些举措

1、2002年起,区教育局就分别对闸弄口、凯旋、采荷三个街道派出专职干部到街道承担基层社区教育的指导工作。从近两年半的工作来看,工作成效是明显的,在指导网络建设、活动开展、规范管理等方面都收到一定的成效,也受到街道、社区的欢迎。

2、2002年起全区中小学场地等资源向社区开放。区教育局统一制作铜牌向社会公布,统一印制市民活动卡,大部分学校开放工作比较好,也受到市教育局的奖励。

3、加强对基层市民学校的管理。教育局统一印制社区教育工作台帐,规范基层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过程的记载和年度工作和小结,并通过例会,调研等形式了解基层工作情况,加强工作指导。2004年通过创示范市民学校活动并进行评估,评出十所首批区级示范市民学校,区教育局分别授予铜牌并予以5000元的奖励。这些措施的落实,在促进基层市民学校向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基层社区工作的积极性。

4、2004年试行江干区社区教育券制度。采用学习者自己出一点,社区教育券补贴一点的办法,激励市民参与学习,提高素质。全年共计发放社区教育券16万元,已基本回收。社区教育券主要用于市民三项等培训。1000余名市民受益,其中600名市民通过培训拿到市教育局颁发的结业证。从试行的情况看,收到一定的效果。市民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一定的调动,同时也调动了社区学院和各成校、社区学校的培训的积极性。

五、教育培训活动蓬勃开展,我区成员和市民素质得到提高

随着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的形成,各层面均开展了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区社区学院成立一年来,举办了成人业余高等、中等学历教育11个,学员500余人;面向我区机关公务员开展电子政务培训班9期,360余名学员培训结业;举办“十万家庭网络行”培训,1997名市民通过培训结业;还举办了基层文教干部岗位培训班等等。

各街道社区学校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也举办市民三项培训、中老年书画班、文史知识、外语等各类培训班。市民参与率不断扩大,有些班级学员报满供不应求,还涌现一大批学习积极分子和动人事迹。各基层市民学校也开展了“百场讲座”活动,内容涉及公民道德、法律知识、环境保护、科学发展观、健康教育等等。各街道、镇和社区把青少年的教育纳入社区教育范畴,利用暑假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参与,据统计参与率达到80%以上。活动的形式有很多创新。例如:“家门口的陶吧”、“小市民道德论坛”、“青少年模拟法庭”、“我爱家园演讲比赛”,给青少年以很好的教育,也受到媒体的报导。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区还出现了一些较为固定的学习型团队。例如:景新社区的书画社、庆春门社区的集邮文化夜校在全市都有点名声。农村成校仅2004年举办成人业余中专学历班学员298名,大专学班学员135名,其它培训班培训人数1690人,还配合镇各有关部门开展各类培训达12500人次。开展农民素质培训有1099名获得技能证书或学历毕业证,大大超额完成区今年下达的200名指标。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为提高我区城乡人员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区社区教育工作虽然收到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下制约发展的问题,需要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并予以解决。概述如下:

一、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够有效,需加以完善。

社区教育以提高辖区全民素质为宗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落实各级的目标任务,并健全有效机制。目前,街道、镇和基层总体讲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是工作的开展主要靠领导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因而在社区教育的人员、经费、场地、设施、工作的落实上随意性很大,个别街道至今尚未建立社区学校正常地开展社区教育。随着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并统一由区管之后,各镇、街道的教育工作重点,应及时转到以提高辖区成员的综合素质的社区教育上来。区政府要起到对全区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作用,落实各级的工作目标责任,建立符合我区、镇(街道)、社区(村)分级主办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各层面内部协作机制,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我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区自2003年起作为区级层面,每年按常住人口人均1元列入财政预算。这笔经费除了解决区级大型社区教育活动和区社区学院事业经费外,主要用于基层市民学校建设的奖励和江干区社区教育券发放,即推进基层工作的规范化和鼓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弱势群体的教育培训工作上。与兄弟区相比我区的投入尚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上城区是按常住人口每年人均2元的标准列入预算。下城区则把外来人口也列入预算。江干区是个外来人口大区,对他们的教育也关系到我区社会的和谐发展,应该把外来人口列入社区教育经费指标。在镇和街道层面的投入方面也严重不足,较好的镇和街道除场地设施的一次性投入外,社区教育活动的日常经费就很少,而且没有一个制度性的规定。至于城区各基层社区市民学校普遍反映经费难以落实,给社区教育工作和活动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社区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除了区级予以投入外,街道、镇也应该给予基层社区教育工作一定的经费保障,并形成制度。

三、落实专职社区教育人员的编制,理顺管理体制。

我区现有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教育专职人员,除社区学院外,其余人员的编制还在原学校。随着中小学定编工作的开展,如何落实这些人员编制,理顺管理体制有利于人员安定,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西湖区、上城区的做法是派到街道工作的社区教育干部的编制全放到区社区学院。农村成校的编制,兄弟区、县(市)的普遍做法是规模较大的成校,编制独立。最近省教育厅、人事厅的文件规定,农村成校编制控制在农村人口的万分之二。根据上述情况,我区人员编制问题解决的方法可以是采取以下做法:

1、下派街道工作的社区教育专职干部,其编制统一放入区社区学院,由区教育局职能部门对他们进行工作考核,其工资和政策性补贴、年度奖金由教育局发放,其它每月的奖金福利由街道给予解决。

2、农村成校前几年已办妥独立建制的法人单位手续,其人员应从原单位划出并划入成校,同样由区教育局职能部门对他们进行工作考核,其工资和政策性补贴、年度奖金,由教育局统一发放,其每月的奖金、福利由镇给予解决。

四、社区教育三级网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003年10月市教育局批准我区社区学院(筹),但至今仍借用四季青小学场地。进修学校、社区学院新场地已在筹建中,内部规划需充分考虑社区教育的特点、规模和功能。根据市教育局对社区学院的评估指标要求建筑面积要达到4000平方米,在设计上要考虑功能的整合,以便实际使用并能顺利通过市教育局的评估认定,正式批准我区社区学院。四个街道有3个建立了社区学校,其余1个至今未建立社区学校。要加大指导力度的同时,把街道社区教育工作列入区级对各街道的工作考核目标体系。各街道都要整合资源建立社区学校,并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分管领导任主任的校务委员会制度,同时实行分管领导任校长,教育局下派专职干部任常务副校长的社区学校管理运行模式,确保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区教育局要对各街道社区学校实行督导评估制度,认定合格社区学校。各镇成校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向社区教育接轨,现阶段成人学校要通过区教育局督导评估增挂镇社区学校牌子。各街道、镇也要加强辖区基层市民(村民)学校的建设,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和完善市民学校,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区教育局要继续实行区级示范市民(村民)学校的评估认定工作,进一步推进市民学校建设。

五、打破条条分割,实现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的整合

社区教育是一定区域范围内面向全体成员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社区教育具有“全面、全员、全程”的特征。也就是说教育内容全面广泛,包括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社会生活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休闲娱乐教育等等;教育对象涉及辖区干部、职工、农民、市民、外来人口等等;培训过程涉及早期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中老年教育等。目前我区在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上都存在条条分割的问题。在教育资源上各条线都要基层成立学校。例如;老年大学、妇女学校、人口学校、团校等等,名目虽多其实并不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而且各条线对下都还要组织考核等,使得基层不得不忙于应付,不但浪费有限的资源而且极大地增加基层的人力、精力上的负担,还会助长了形式主义。

区、街道(镇)、基层社区(村)三级都应该在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两方面加以整合。萧山、余杭等兄弟区整合电大、职业培训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教育培训,统一建造一所区社区学院。规模大、功能全,具有极大的教育培训优势,较好地满足辖区各类人群培训的需求。我区应该打破条条分割,建设好江干区社区学院,使之成为面向我区干部、职工、市民、中老年等为一体的上规模、设施新、功能全的一个终身教育平台。

街道(镇)和基层社区(村)同样整合有限资源,建设和完善社区学校、市民学校,把其它各类称呼的学校均纳入其中,成为各层面的终身教育平台。纳入之后各条线在管理上要加强协调和整合,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促进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的有序进行,真正起到提高辖区成员和市民综合素质的作用。

六、社区教育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培训面有待扩大

区社区学院成立以来,延续了原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和进修学校的学历教育的同时,也拓宽了一些培训内容,例如十万家庭网上行。但总体来说,培训面尚不宽,且主要是政府推动的项目。社区教育从培训目标和内容来看,一部分是公益性的,即政府对市民提高文明程度、法制意识、综合素质要求的教育培训活动;另一部分则是公民为了提高自身学历、技能、专长、生活质量的培训,这一部分则应该引进市场机制,作一些有偿的服务。区社区学院更要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深入企事业单位、深入基层、了解需求,搞好课程开发,搞好教育服务不断提高知名度。各镇街道社区学校除了大量开展面向辖区市民的公益性教育培训活动外,也应该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与社区学院和各类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教育服务。各基层市民学校则主要开展辖区市民的公益性教育活动,以提高市民的素质,促进辖区的文明建设。通过各层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扩大市民参与率。

七、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网络在农民素质工程中的作用问题

我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初步形成,这是我区提高城乡市民素质的主力军。我区社区学院和农村成校,均有开展教育培训的场地,教育培训的设施设备,还有计算机等专用教室,也有专门的干部师资队伍。社区学院前身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和农村成校均有10多年的办班培训的经历,不但开展了成人高等、中等学历教育,也开展了1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还与省、市高校,技术学院和职能技能培训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完全有能力承担和组织我区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失土农民的技能培训。可是2004年我区失土农民培训却通过招标方式,让民办教育机构承担。据了解,民办教育机构也无专门的培训人员,基本上也是外聘人员,而且在我区并无健全的网络和基地,最后还是租用我区的成人学校的场地设施并由成人学校参与管理来实施培训工作。我区既然构建起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整合培训资源,发挥我区自己网络的作用和效益。

八、加强对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的领导

第7篇:社区教育的主要作用范文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和谐公平 新农村建设

发展社区教育利国利民。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对新农村的教育提出新要求、新思想、新理念。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形成城乡教育、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使广大农民学子享有公平教育,优质教育。”加大财力、物力、人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农村教育事业,同时对新农村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教育方向。目前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是乡镇开展社区教育的主要任务、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宣传惠民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技术培训、推进农村扶贫技术性开发、加快步伐,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全民素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涟水县朱码镇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社区教育成绩斐然。在2008年已完善社区教育的网络体系,构建了以镇社区教育中心为主的教学网络。这为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坚实的保证,为新农村开展社区教育,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社区教育是新农村实施终身教育的平台

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知识不断更新。人们的职业不断变动,学校内无法满足知识变动、社会变动和职业变动的需要,所以,人们学习知识,不再仅仅局限在学校教室内,而需要实践学习、多渠道学习,这成为一种社会现实的需要。网络学习、数字化学习和移动学习成为人们多渠道学习的重要途径,为终身教育搭建一个不断学习的平台。

当前,现代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所以,农村社区教育已成为传播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载体,是农民接受终身教育,提高自身素养的平台。

随着我县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突飞猛进,乡镇居民的终身教育由谁实施?显而易见,只有由镇社区教育完成。它是新农村成人终身学习的组织和平台,为农民提供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应该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不断调整和设置教育内容,以满足乡镇居民学习上的要求。不断加强就业技能培训,重点加强指导就业和职业培训。社区教育是新农村农民学习科学知识、接受现代信息的平台。

二、社区教育是新农民接受和谐教育的摇篮

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当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的和谐,人的和谐依赖于教育的浸润。当前,要打造和谐新农村就必须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就是让农民通过多渠道提高自身素质、技能等,实现教育和谐。要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必须实现全民和谐教育。

在新农村建设中,现代农民只有在社区教育中才能享受和谐教育。新农村实行和谐教育,是以促进教育对象的和谐发展为最终教育追求的,包括自身的和谐、教育类型的和谐、教育内部的和谐。农村实现和谐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农民内外在世界的和谐,使教育者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中实现教育和谐,是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这一切是在政府指导下,由乡镇社区教育实施并完善。所以,社区教育是新农民接受和谐教育、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摇篮。

三、社区教育是新农村实现公平教育的场所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党的十报告再次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成为热点,但成人教育存在更严重的不公平。发展社区教育才是新农村实行公平教育的有效方式。

乡镇社区教育,主要开展成人各种技能培训,社区教育是在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这几年来,我镇社区教育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下岗转岗培训和青年农民“双提升”等。对外来人员而言,社区教育不仅满足了他们在当地教育资源短缺,没有机会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基本学习需要,更是提高素质、学会技能,享受公平教育的场所,是提高农民素质和掌握技能平台。

四、社区教育是新农村推行全民教育的主阵地

全民教育指对社会全体民众提供的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实现社会平等的根本保证,又是使个人获得生存发展能力的基本手段。社区教育是新时期推行全民教育的阵地,也是新农村传播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载体。新农村实行全民教育,其目标就是农民的基本教育要求,使他们能自尊、自立地生活,并通过不断学习改善自己的生活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社区教育就是开展现代农民的各类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主要是提高新型农民综合素质。

第8篇:社区教育的主要作用范文

1.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突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社区教育要结合社区实际和社区居民人群特点,确定社区教育培训内容。一般主要有两大块:一是社区居民的技能培训,二是精神文明、科普、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素质提升培训和文化学历教育培训。对技能培训,主要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特点和社会需求,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培训计划与课程设置上,抓住受训者的心理和生产实际需要,遵循学以致用、按需施教及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教材建设,联系实际,努力改善培训内容;充分吸收行业部门和企业意见,凸现具有学科特色的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课程项目,加强通识性、应变性,提高教学内容和教材的起点,实现课程内容现代化。近年来,学校通过举办种养业能手、职业农技人员、社会化服务人才、计算机操作工等各类培训班,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企业对熟练工的需求。

对素质提升方面的培训,主要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科学素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目的,并结合时事政治和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安排文明礼仪、法律法规、公民道德、生态环保、文体娱乐、健康养生、政策宣传、科普讲座、安全生产、入党积极分子等方面的培训。在教学内容上,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针对不同的群体和不同需求,开展不同的教育活动,安排不同内容的培训项目。如针对失土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外来务工人员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生产效率;针对提升居民文化素质,积极进行各项基础性教育等。在教学方法上,提高互联网、多媒体、DCD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改革传统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采用面授、现场指导、参观考察、观看科技片、学员现身说法或互相切磋等各种形式,增强办学活力,创设开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员不仅亲其师、信其道,而且乐在其中,切实把社区教育从灌输式转换到提高学员素质上来,把学员从被动客体的角色转换到自觉的主体上来。

2.骨干培训,辐射全体,扩大社区教育的覆盖面

目前,农村社区学校教室一般只能容纳50~80人受训,有些社区学校借助礼堂和大会议室最多也只能容纳100多人。社区学校举办一次讲座受训人员最多150多人,如果让社区全体成员都受训,就要办几十次同样的讲座,为提高效率扩大社区教育的覆盖面,我们的做法是:每次组织培训,要求受训对象最好是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入党积极分子、团员青年、科普志愿者、老党员、退休教师、社区义工等,也就是社区骨干成员,目的是培训后通过他们在基层的第二次宣讲,起到“广而告之”的辐射作用,使教育培训内容辐射到整个社区,让社区多数成员知晓,达到社区教育培训效益最大化。当然,社区教育的培训对象也应根据情况而定,如学校举办“法制知识讲座”,前来听课的对象除了社区骨干成员外,还应有社区内的矫正人员及刑满释放人员;“慢性病防治和科学健身知识讲座”,听课对象还应有社区内身患慢性病的居民。

3.立足实际,打造品牌,提高社区教育的影响力

社区教育也要建立自己的品牌。要以创建社区教育特色,打造社区教育品牌为目标,不断提升社区教育的地位,扩大社区教育的影响。打造社区教育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系统的策划和精心设计。这个过程的主要环节是:对本区域“社区人”进行现状分析,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分类统计,确定社区教育的目标,制订实施计划。在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教育需求的同时,紧密结合本社区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实际,抓特色教育,抓出成果。镇社区教育中心在开展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各村社区学校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开展特色培训。在打造社区教育培训特色的同时,还要把各社区学校的教育资源、成功做法、特色优势,进行沟通和联合,实现资源共享,增强现有教学资源的功能,挖掘潜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4.考核评估,表彰奖励,激发社区教育的办学积极性

第9篇:社区教育的主要作用范文

【关键词】学校;社区;互动关系

传统的研究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往往从学校的视角出发,认为学校与社区是两个相互独立,很少有联系的社会组织,将社区教育视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希望社区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并为学校发展提供优良的社区环境。这种研究简单的把社区当作学校的辅助组织,忽视了社区在双方交往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伴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社区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代研究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将两者视为互动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伙伴关系,将彼此当作服务的对象和相互利用的资源。

一、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的内涵

1、学校与社区的含义。

(1)学校: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知识经验的积累,人们对接受教育的诉求在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学校不断扩大规模和办学形式,西欧产生了以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班级授课制为标志的近代学校。近代学校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制,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伦理道德观念和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近代学校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它使接受教育的人数增加,加快了人才培养以及知识积累、传递和发展的速度。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学校教育在形式和内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人和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社区:

“社区”源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国外使用“社区”这一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1871年英国学者H.S.梅因出版的《东西方村落社区》一书;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首先使用“社区”概念。由于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社区”的概念也不尽相同,据有关统计,学术界关于“社区”的定义多达一百多种。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对“社区”的界定是“社区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或自然情感的社会有机体,而社会则是由契约关系和选择意志造就的机械结合。”[2]美国社会学家菲利普认为“社区是居住在某一特定区域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3]我国社会学家先生则把社区定义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4]从上述的诸多概念之中,我们可以得知社区包括了地域、人群、各种社会机构和人们的各种活动及其互动关系四个要素。文章中使用的社区拟采用刘淑兰对社区做的定义:社区是从事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5]文章中的社区主要指中小学校所处的周边环境的总和。

2、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

学校与社区相伴而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社区为学校发展提供外部环境,对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学校处在一定的社区之中,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校培养的学生也会影响社区的发展。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是彼此间的双向交流与合作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的内容既包括社区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为学校提供支持和帮助,又包括了学校教育在无形中影响社区教育,对社区教育的开放和服务。

3、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表现。

学校与社区互动表现在双方在资源互动、人员互动、服务和活动互动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校影响社区:

学校是社区的重要资源和教育中心。学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学校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能够促进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具体来说,学校有着齐全的教学设施、体育设施,通过开放学校的设施和场地,可以很好地改善社区居民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拥有精通教学方法、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本身就是社区的成员,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改善社区教育的现状;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者周末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到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可以改善社区的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在社区中的文化堡垒和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社区居民的涵养和凝聚力,强化社区生活品质。此外,中小学对社区的经济发展会产生间接地作用,中小学校通过学校教育,向高等学校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毕业后服务于社区,可以为社区的发展壮大贡献出力量。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服务于所处的社区,改善与社区的关系,实现学校与社区互利互惠。

(2)社区支持学校:

社区是学校的所在地,是学校教育的实践场所,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动力。学校为社区提供资源和智力支持的同时,社区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物质、财力、人员和实践等相关资源的支持。社区为学校师生提供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公园等教育资源,丰富了学校的教育活动;社区的各种组织机构、科研机构等是学校师生的天然研究和实践场所;社区通过治理区域内的交通、治安、卫生环境,为学校的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学校的教育活动可以正常开展;社区的资源也是中小学课程资源重要的来源地,社区弥补了学校教育形式的缺失,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社区经济的发展为学校提供了财力保障,使学校有更多资金办教育。

二、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存在的问题

1、互动理念认识不够。

学校与社区建立相互认同,相互理解,合作双赢的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是终身教育理念对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工作的总要求。在我国许多中小学和社区,对于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建立学校与社区合作双赢的互动关系对学校和社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互动理念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第一,“学校中心”意识根深蒂固。学校以“教育专家”自居,不注重社区在学生德育和社会实践方面的教育,将社区当作学校的辅助机构,简单的把社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第二,教师参与社区教育的意识淡薄,在学校内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氛围。教师把自己的工作任务仅定位于学校之内,认为在学校内教好书就可以了,没有意识到自身作为社区一员的责任,更不能够发挥自身在社区教育方面的优势。

第三,社区居民对学校的贡献有限。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社区居民参与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内容仅限于使用学校的场地、设施等资源,缺少为学校贡献自己力量的积极性,致使学校开放的积极性受到限制,更不能在符合本校、本区域“特色”上深入挖掘。

2、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学校、社区互动需要有政策法规、经费和督导评价等机制的保障,否则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就只会流于形式。当前我国学校与社区互动缺少必要的政策法规、经费和督导评价机制,更缺少对行政力量的约束机制。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缺失主要体现在:

第一,互动缺少政策法规的保障。在我国学校与社区合作只有教育部或者民政部的单方面的政策,没有教育部与民政部合作出台的促进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政策文件,更加缺少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这些政策只是从全局上提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缺乏具体的操作程序。

第二,互动缺少经费的支持。从学校方面来说,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经费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这些费用仅能满足教师的工资以及学校的正常运作,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参与社区互动;从社区角度讲,社区不是一级财政主体,社区经费的来源也是国家财政的拨付,资金数量有限,解决区域内的扶贫救助、救济、发展规划等问题后,很少能够有多余资金进行互动合作;从社区居民和组织机构讲,他们很少乐意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合作捐资,使互动经费来源缺少民众的支持。

3、互动交往过程中资源整合力度有限。

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交往过程中,资源的整合力度有限,资源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限制了学校与社区的进一步合作。资源整合力度有限,不仅体现在学校方面,更有社区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有:

第一,学校向社区开放的有限性。在开放的内容上,学校资源的开放仍然以硬件资源为主,软资源的开放虽然已受到重视、但实施力度还很有限;在开放的时间上,许多学校对社区的开放只限于学期内的周末或者公共假期,寒暑假则不对外开放。这主要是学校基于经费和管理方面的考虑,学校办学经费的限制影响着学校开放的积极性。

第二,社区资源的收费性限制互动合作。社区内有着大量的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教育场所,社区内的公共资源本应该免费向社区学校、师生、居民开放,然而现在许多的资源是在收费的情况下才对外开放,许多组织采取对公共资源收费的措施来增加收益,让这些组织或机构对学校免费开放公共资源则更是不可能实现的。加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合作就需要学校和社区加大对资源的整合力度,突出资源的公益性,使用的免费性。

三、促进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对策

1、树立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理念。

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大教育时代教育开放性的要求。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合作需要学校、教师、社区居民以及社区的组织机构树立互动合作的理念,学习和研究学校与社区互动理论知识和具体的操作程序。

2、健全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

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合作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全面协调各个环节,顾及学校和社区的利益,建立健全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健全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需要从政策法规、互动经费和监督评价等几个方面着手,具体包括:

第一,完善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政策法规。国家教育部与民政部要打破从自己部门出发制定政策的倾向,两部门在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政策上要加强合作,共同出台相应的互动合作政策。政策制定、出台的同时,也要颁布相应指导性的实施措施,使学校与社区有章可循。将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相关政策上升为专门的法律,依靠法律文件明文规定的形式,明确学校、社区各自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将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的良性发展目标列入社区和学校发展规划和考核体系之中,从而使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制度化、规范化。

第二,加大经费投入。学校和社区经费来源仅靠国家财政拨款是不够的,要保障学校和社区互动的持续发展,需要广开校外财力资源。学校可以利用项目合作的方式吸引本社区相关的企业、商社、团体、组织等机构向学校投入资金,同时要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管理,杜绝浪费现象出现,使节约的经费用到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中来;社区可以鼓励社区居民和组织机构捐献互动经费。

3、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沟通合作的新途径成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的重要着力点。为了克服学校教育本身时间、地点、环境等的制约,广大中小学校在推进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中可以积极利用现代媒体信息技术来扩大学校的开放范围,以更好地建立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良好关系。扩大互联网普及率的同时,应该加强中小学教师和社区居民使用网络的培训。

总之,要实现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可持续性,就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各方力量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学校教育的限制,以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指导互动合作的过程,健全活动合作的保障机制,优化学校和社区的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实现学校和社区的协调一致,保证学校、社区的良性互动和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淑兰. 学校与社区的互动[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62.

[2] 刘泽军,张庆武. 合理与现实:社会学基本理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5.

[3] 方明,王颖. 观察社会的视角-社区新论[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4.

[4] 娄成武,孙萍. 社区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