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媒体运营方面的问题范文

新媒体运营方面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媒体运营方面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媒体运营方面的问题

第1篇:新媒体运营方面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微信;新媒体;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100-02

关于微信收费问题,成为近期公共传媒、网络媒体、社交门户网站的讨论热点。与此前多数公众热议焦点话题不同,这次争论主要体现在关于收费合理性的争论上。在表明态度的同时,也更多体现了说理的客观性、论证的现实性。通过对微信收费合理性争论的反思,我们可以把握公众对于这种新社交软件的认识,从而对新媒体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微信收费合理性争议的主要特点

这次争论是介于通信运营商与软件开发商之间的博弈。由于微信使用者是受众群体,社会争论也主要源自于社会公众,其主要目的也是维护自身权益。在公众热议期间,我们发现由于微信使用的广泛性和其认知度进一步提升,微信客户又有所增加。议论话题除政府部门、通信运营商、企业表态发言以外,多倾向于以下方面:

(一)微信收费对自身的影响

作为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具有使用便捷性、交流方式的多样性、不受服务区地域局限等特殊优势。更重要的是,微信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使得微信交流在社交生活、移动通信愈发普遍。微信较通信运营商传统短信、语音通话等模式,具有节约成本的优势,其广泛采用也挤占了运营商的利润空间。此次微信收费,必然会冲击微信使用者现行的通信交流模式。公众关注点在于谈论微信收费的具体方式,对于自身花费开支的影响。鉴于收费,微信必将丢失一部分使用者,微信的使用普遍性降低,这也对微信大众性形成挑战。

(二)微信收费的自身合理性

微信作为通信服务软件,是对传统通信交流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标志。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流量代替传统业务成为公众消费的主要支出已经成为通信业的发展趋势。由于微信使用者已经支付了流量费用,因此在软件使用上如单纯对微信收取费用,合理性受到公众的质疑。客观条件在于,中国移动通信使用者众多,信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作为通信运营商,已经较难承载巨大的数据业务。运营商还要对微信大量信息进行有序疏导传送,这也占用了通信服务商的服务资源并增加了通信服务商的工作成本。在现有基础设施较难满足多方需求的情况下,不得已采取收费形式。

(三)微信收费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目前的国内通信业尚属垄断行业。在运营商和软件供应商的博弈中,消费者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决定收费的结果及具体模式。在公众看来,最终还是由消费者自身支付成本。公众研讨的热点集中体现在希望运营商能够适应时代变革趋势,逐步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通过自身的变革,进一步扩大公司运营的实际效益,而并非通过垄断价格保持原有的利益蛋糕。

(四)微信收费对通信行业发展的影响

横向看,世界通讯业先进的国家都已开发出与微信功能相似的软件。公众也将争论放在了微信收费可能性与各国提供服务及收费方式的具体方法相比较上。如果微信收费具有不合理因素,必然会流失一部分使用者。微信热度降低,将使即时交流新模式发展受到阻碍,不利于我国通信业长远发展。可以看到,公众这次争论更体现了理性客观。而并非如同以往关于社会焦点问题那种跟风、无秩序扩散,虚假信息横传等特点。由此见得,公众对于此次微信收费的争论,具有负责任的态度。这也提示我们,作为通讯、网络社交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准确知晓公众的现实需要,深刻认识新媒体发展的方向,有效利用新媒体,促进社会发展。

二、微信作为新媒体具备的新特点

随着网络社交网站、微博等方式逐步成为公众信息传播、接收的主要形式。新媒体发展迅速,微信应运而生。相比其他新媒体,微信操作简易、使用人数多,且符合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特点人们的需要,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具有通信服务功能

微信的大众性决定了其通信交流的可行性。通过通信运营商短信、语音业务的锐减,可以看到微信已成为公众进行短信息交流、语音沟通的新方式。微信软件开发较早,与国内相似的通信软件尚不能在影响力上与微信比肩,微信更全面的占领了手机业务的主要受众。微信既具有通信服务功能,其依托智能手机,又具备了网络信息传输便捷的特点。集合了手机通信、网络传播等方面等全方位地服务功能,受到公众青睐。

(二)公众知情便捷

微信在软件自身发展上几乎无所不包。在社会焦点、公众关注热点等方面及时提供信息。同时,以央视新闻公共账号为例,对于热点问题,及时召集公众讨论,合理分析热点问题,使得公众对于热点焦点问题知晓更加全面客观。由于微信具有即时通信功能,在微信公共平台的参与者一定程度上客服了以往网络平台虚拟性的弊端,也使得信息者责任感的提升。公众账号的微信信息即时,每一个使用者都能根据自己喜好有选择接收信息,且更加快捷,全面。

(三)实现舆情有序管控

相比网络新媒体,微信在实名参与、信息者追溯的可行性更高。对于信息整理、舆情发展新趋势等方面更容易把握。以各交往圈子为例,各交往圈子的参与者多数价值理念相似,热点关注趋同,意见更易集中统一。这使我们对社会各阶层、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爱好群体的关注点及时掌握。对于及时了解民意诉求、不良信息管控、重大事件防范等方面改善了以往政府部门信息来源不足的缺陷。

(四)社交模式理性回归

微信在新闻信息,社会热点研讨等方面,更多体现了参与者理性、客观的一面。与网络新媒体不同,微信中的个体,信息透明度高,也更容易受到认可。参与者具有身份的真实性,就更要为自身的言语、观点负责。有效降低了此前不负责任信息、虚假信息传播、非主流不良观点横行的局面。微信信息量巨大,且参与者对于有效信息摄取的要求较高。在这个大背景下,微信信息交流环境较网络社交更优越。由此,微信受众广泛且质疑声少更说明了其发展的合理性。

我们通过以上信息发现,微信火爆可以改变以往的通信交流模式,也促进了社会理性回归。从计算机、手机广泛使用开始,软件、通信方式的开发,都是为了满足公众的生活需求,引导公众合理消费。微信的优势,也代表着下一步软件开发、通信运营的合理趋势。

三、微信收费合理性争议对新媒体发展的启示

微信本身的出现充实了网络社交、移动通信的发展,丰富了新媒体的服务功能,锻造了更高层次的社交文化。通过这次关于其收费合理性的争议。我们对其特有优势及引导方向有了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一)有利于服务公众

微信的开发及广泛使用,在于其为公众信息交流方式多样、迅捷、成本降低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效用。随着网络通信发达、新媒体使用广泛,公众对于信息的要求进一步趋向于快速、便捷、权威、客观。微信在语音和文字信息传播方面有特有的交流模式,在新闻传播、个人信息、公共交流等方面也与微博、网络交流平台、社交网站有相似之处。这也为微信的服务人性化、信息大众化、舆论导向合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促进微信不断更新模式,改进效能。作为文化产品,微信及新媒体要进一步贴近民众,在便捷实用、号召更多民众参与方面做出探索。

(二)有利于公民意识塑造

作为新媒体,较好引导社会舆论,塑造公民正确的价值取向是软件开发者和通信运营商的本分。文化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公民文化提升,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新媒体开发,要在有效维护个人信息保密性的同时,权衡好现实与虚拟的关系,促进社会积极健康心态的塑造。在网络信息方面,更具有权威性和真实性,体现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在信息供应方面,创新供应模式,做好民众参与引导共作,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新功能开发方面,合理满足民众需求,做好信息管控,抵制庸俗、奢靡等社会不正之风,既保持主流媒体信息正面性,也契合公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参与热情;对于不同类型的社交圈,体现实用性,促进文化交流,有力倡导社会文明新风。

(三)有利于解决社会敏感问题

第2篇:新媒体运营方面的问题范文

市场的需求是运营商和设备商积极推动和布署IMS的重要一环。

不确定性是最大驱动力

IMS是什么?诺基亚网络部IP网络销售总监于晓晗用简单的话语对此作出解释。IMS是可支持任意一个接入、任意一个终端的系统。作为IP多媒体子系统,IMS对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重要意义有三点。一是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即能够满足现在的终端客户更新颖、更多样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以IMS为一个平台,它能够提供像现在互联网所提供的类似多媒体的业务; 其二,IMS是固定运营商与移动运营商实现网络融合的核心技术; 其三,IMS是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间实现合作、竞争,或是产生新的商业模式的技术手段。

固定运营商急于解决移动化问题。如何能够在已有优势基础之上,再提供移动化需求,从而一跃超过自己的竞争对手,是其目前最为关心的问题。这就需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和融合。

而对移动运营商来说,如何发挥它在移动多媒体业务方面和终端用户的优势,进一步解决企业的接入,即“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固定和移动融合实现之后,可以提供相应接入手段,避免自己不足,是当前首要的问题;第二则是进一步发挥移动的优势问题。

现在,运营商中的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已参与了IMS的测试、规范的制订等工作。

于晓晗表示,目前国内通信市场的激烈竞争可以看成是IMS发展的重大驱动力,中国政府在发放3G牌照管制上的不确定性、竞争的相互渗透性、运营商参与的可能性以及预期,都会极大地推动IMS的快速发展。

三因素成就商业成功

移动软交换与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融合网络中的主要元素。诺基亚有超过90个MSC服务器客户,提供了全球大部分基于3GPP标准的商用移动软交换设备,占其交换产品的75%以上。

作为IMS的积极推动者,诺基亚已经成功完成了80个IMS解决方案项目,如蜂窝网络无线一键通(PoC)与视频共享。全球最早的IMS 商用服务就是通过诺基亚IMS核心系统由意大利运营商TIM,葡萄牙运营商TMN,香港运营商CSL实现的。同时诺基亚与TeliaSonera、Telecom Italia and France Telecom 等融合业务运营商展开了VoIP业务的测试。

第3篇:新媒体运营方面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吉林移动;电信行业;对策分析

吉林移动公司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成立于1999年,管辖吉林省境内所有移动网店,包括9个市(州)分公司,5个直属单位和40个县(市)分公司。主要经营移动语音、数据、宽带、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经营权。近年来,吉林移动公司积极把握“互联网+”带来的良好机遇,深入推进战略转型,加快推进创业布局、创新发展,不断扩大4G领先优势,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吉林移动公司的快速发展。

一、吉林移动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落后

吉林移动公司凭借其垄断地位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动力,不思进取的市场服务态度,成为了吉林移动公司在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运营商的最大阻力。经营理念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起着决定作用,只有正确的理念才能保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劲头。判断经营理念是不是正确,只能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多次试错,不断在市场中检验自己的经营策略,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到最佳运营方式。此外,吉林移动公司的激励晋升制度不合理,职位、工作内容和薪资机制严重倒挂,奔波在一线的销售,营销以及技术工作人员,加班是家常便饭,但是薪资奖金却不能完善匹配,这就造成了部分职工渐渐产生了懈怠心理,从而影响了用户体验,导致吉林移动公司用户数量连年下降,人员的流失情况日益恶化,进一步削弱了公司的运营能力,影响了公司的整体经营绩效。

2.营销宣传力度不足

吉林移动公司采取的媒介宣传手段,还停留在传统的宣传单散发,小区广告张贴等原始宣传方式上。与较为普遍采用的路演车、大型特卖会,大规模地推销等这类利用广泛社会资源的广告方式相比,吉林移动公司显得更为被动和弱势。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吉林移动公司在成立之初采取了静默式的运营方式,在与其他运营商的竞争中发力明显缺乏活力和主动性。在通信类各类产品的装机份额,产品试用份额,电视媒体形象传播,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吉林移动公司完全失去了国有企业应有的面貌和风采。用户的投诉又得不到妥善解决,使得吉林移动公司本来就雪上加霜的企业形象进一步受到损害,一线营业厅网点的稀少,广告力度薄弱,进一步影响了公司的对外形象,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加大广告宣传的力度。

3. 员工综合素质较低

由于吉林移动公司人员结构安排不合理、公司人员的整体素质低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员工在知识、技能水平方面比较低下,这样对企业的健康的发展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由于吉林移动公司成立较晚,对电信行业的运转相比较其他运营企业来看,显得经验不足,且管理的方法流程比较单一,尤其是对基础的管理还很薄弱,缺乏规范性,如用户台账管理,机房用户资料核对等。技术、营销、维护、渠道等方面的不足也阻碍了市场的快速拓展,全业务形势下的人员综合技能和专业技能不足,尤其缺乏网络技术知识、综合解决方案知识。客户经理素质和营销水平有待培训提高。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分公司在营销人员的配备、后台装维的支撑、设备物资的支持、营销人员的培训、经营数据对接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员工经营理念不强,市场营销能力和意识差,缺乏专业营销培训。

二、吉林移动公司经营管理对策

1.建立先进经营理念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吉林移动公司应坚持重视市场的导向作用,时刻将客户摆在中心位置,靠服务为公司赢得效益,加强公司在业务方面的创新、在体制方面的创新、在管理方面的创新、在技术方面的创新以及在服务方面的创新。本着“独一无二的品质,卓越超群的服务”的经营理念,建立前后台紧紧连在一起的经营服务链条,从而用诚信获得用户,用服务将市场做大;将实施流程进行再造,运用科学方法调整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以及资源的配置结构,从而塑造一种有清晰职责、流畅流程、井然有序的运作、高效的新型的管理运营模式。

2. 加大营销宣传力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电信行业也不例外,公司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应对目前的市场需求。为了提高广大消费者对吉林移动公司产品的认知度,必须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只有充分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公司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政策,不断谋求进步。公司还要与社会新闻媒体处理好关系,因为产品的宣传命运掌握在宣传媒体手中。只有多与新闻媒体联系,相互了解,诚信交往,才能够及时利用热点,从而更广泛地宣传公司的产品,实现双赢。

3.完善员工引进及培训机制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定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因此,吉林移动公司要重视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能忽视每一个员工的潜力。当今中国的电信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人才是关键因素,它决定着这个企业的运营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公司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及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以及专业能力,定期培训,将每一位员工的能力发挥到最大,这个企业才能够呈现出最好的状态。员工的培训是一项长期过程,必须持之以恒,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员工,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林琳.试论移动公司客服信息化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

第4篇:新媒体运营方面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 微信公众号 运营规律

运营新媒体,并在其中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是媒体人极为重要的工作。相对于传统媒体用户而言,新媒体用户呈现新的特征。“微观福山”是一个县级电视台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主要以新闻稿件为主,配以图片、新闻采访。运营两年多来,关注粉丝达到两万多人,成为主流媒体的有效补充。本文试图从实际运营中探索县级台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规律,以期引发同行的共同讨论。

一、热点事件推动大面积涨粉丝

报道切合本地的热点事件是吸引粉丝的重要手段,而事实证明,对于吸引本地粉丝,追踪热点事件,是极为有效的。

案例:2016.2.22-《福山今年的秧歌进城,你知道有多热闹吗?先睹为快》

当时恰逢福山本地传统民俗项目――每年正月十五的秧歌进城举办,对此项民俗本地区人民极为喜爱,所到地区常常引发大量群众围观。秧歌进城当天,公众号记者深入活动现场,拍摄了很多现场的照片,并于当天中午12点发送成功(秧歌进城活动10点半结束)。因为推送及时,占据了有利形势,在秧歌进城事件引发关注的两天内,绝大部分本地朋友圈转发的都是该微信号所做的报道。由此可见,在“时效性”上,新媒体凭借反应时间快对传统媒体的形成有力冲击,而在新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上,时间上的赛跑显得更为激烈。同样题材下,第一个推送的宣传报道得到了绝大部分关注,而时间推后的报道所得到的传播量就少得多。“秧歌进城”该条微信得到本地网友大量转发,在当天晚间达到最大热度,并且持续了两三天的高关注度,点击阅读量最终达到了14482,这对于一个未经过推广的地方台微信公众号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数据。

二、贴近百姓身边利益的内容,得到更多关注

事实证明,越和百姓利益相关的内容,得到的关注就越多。《我区法院招聘书记员19名,检察院招检察员15名,众多公益性岗位招聘提前知》,这是一个人社局的当地招聘,很多群众认为有用,因此转发量较高。除此之外,类似于电网检修停电公告、停水公告、道路检修等内容,都有很高的转发率,也是公众号吸粉的重要渠道。

三、用户喜爱短、平、快,图片更多的内容推送

美国南加州大学传播学、新闻学主管教授亨利・詹姆斯认为:

“我们每个人都是借助于零碎的、从媒体信息流中获取的信息来构建个人神话”手机的使用时间是很碎片化的,在信息爆炸时代,大量信息不断在竞争着用户的注意力。此时,很多新闻讯息如果不以用户喜爱的形式出现,不但得不到关注,甚至会引发用户抵触的心理。

一次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消息,公众号在推送时,直接照搬本地新闻节目的内容。推送期间,有大于常规数量的粉丝取消关注。当恢复推送民生类讯息后,该状况得到缓解。鉴于此,小编调整思路,把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讯息选取了有吸引力的标题,简化内容,反而获得了不错的关注度。因此,选择合适的推广形式在微信推广中尤为重要,一样的题材,合适的角度才可以得到更多关注度,媒体平台不一样,宣传形式也要不一样。

四、用户互动需要有更多地耐心沟通

公众号的运营,核心是内容,重点是互动。在公众号运营中,参与公众号互动的群众,一方面仍然认可媒体“无冕之王”的身份;另一方面,用户并不愿意进一步暴露自己的身份,这与传统新闻线人有很大的不同。

用户互动的内容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直接反映社会环境情况的――尽力帮忙解决。在本区一所小学旁边修路时,有家长反映担心学生安全,公众号后台得到消息后,联系相关单位,促使施工单位设置路牌、拉防护带,而新闻中也给予报道,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是宣泄负能量――适当引导。有些用户并不是为反映问题,只是借这个平台宣泄一下自身的情绪。公众号曾经报道了本地一些企业,为清洁工人设立饮水点,本来是好事情,然而有用户在下面评论:“就知道说好的,从来不说坏的?”。工作人员试图引导,但是效果并不好,有些用户只是借此平台宣泄自己的情绪。工作人员放平心态,适当引导即可。

第5篇:新媒体运营方面的问题范文

美键词:3G时代;手机媒体;用户;传播;管理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1-0036-02

1 3G手机媒体概述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由通信网络运营商、信息服务商和内容提供商联合,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传播信息,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

所谓3G(The Third Generation)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系统。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2G)GSM、TDMA等数字手机,第三代手机(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其主流技术为CDMA技术,目前存在3种3G的主流CDMA标准,分别是WCDMA(欧、日)、CDMA2000(美)和TD―SCDMA(中)。

1.1 3G手机媒体在日韩及欧美的发展现状

日本和韩国的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3G手机业务的国家之一,其3G服务也最为成熟。由于日、韩开展3G业务的运营商在技术方面都相当成熟,且政府和企业采取了适当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所以有关3G网络的推广和运营比较成功且已进人稳定阶段。尤其是近几年,日本3G手机业务发展迅猛。比较而言,3G在欧洲以及美洲(主要是美国)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3G牌照费用昂贵、运营成本较高以及市场需求有限。但是近年来,在日本和韩国3G迅速发展的刺激和推动下,欧洲的3G网络业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美国4家主要的无线运营商在2005年才开始提供3G业务,网络仅覆盖大城市。

1.2 3G手机媒体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中国从1998年开始就陆续有通讯设备厂商投入到3G手机技术的研发中,目前三种3G技术中的TD―SCDMA是中国独自制定的3G标准并于1998年6月由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向ITU(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的。2009年1月7日,工信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

2009年5月17日是我国发放3G牌照以来的首个电信日,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唯一尚未开通3G商用的中国联通也亮出了自己的3G底牌,“3G争霸”正式开始。5月26日,在京举行的2009TD―CDMA&TD―LTE国际峰会上,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表示,中国移动负责运营的TD二期试商用城市已开通基站25764个,开通率为99.7%。

目前我国的3G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通信业将全面进入3G时代,届时3G将全面开始商用,我国3G市场前景将不可限量。

2 3G手机媒体传播内容及特性

3G手机在芯片速度、内存、屏幕以及电池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它不再以话音业务作为主要服务,而是增加高速无线互联网和多媒体业务,能够处理图像、音乐和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因此它能为用户提供海量的信息并彰显新的特性。

2.1 传播内容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媒体传播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内容本身及其表现形态,前者是内容系统中所包含的特定意义,而后者则是内容的传播方式,二者共同构成了传播活动的内容环节。3G时代,手机媒体所传播的内容是纷繁复杂的,它将给受众带来听觉和视觉上更大的冲击,这里笔者按传播方式,结合3G手机的增值业务对其进行阐释。

文本。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增值业务类短信将成为3G时代短信业务的主流。从国内外实事要闻到重大经济新闻和股市行情,从天气预报到交通或旅游信息,用户只需通过文本手机报和彩信、手机图书或者接收带附件的手机邮件就可以方便快速地获取以上信息。

图片。3G手机普遍带有内置摄像功能,而且一般都有一个超大的高画质彩色显示屏,彩信业务使得图文并茂的信息类和位置类服务成为可能。3G手机用户不仅可以用手机快速收发承载10条以上的配图完整新闻,而且可以利用网络监测为用户查找目标地点并以图片的形式形象地展示出来。这些都为用户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并且增添了乐趣。

音视频。3G网络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能够提供更高速率和质量的音视频信息。手机音乐、语音信息和声讯服务是音频传播的主要体现。手机用户不仅可以随时用手机听音乐或者下载音乐,还可以收发个人录制的声音或节奏,或将其设置为铃声。声讯服务则可以实现24小时为客户服务的目的,并可减少用户等候时间,降低电话转接次数。视频功能使得3G手机的优势得以充分展现。实际上,手机电视应该是3G移动通信中的主要业务,互联网固定网络和较为丰富的宽带资源可以很轻松地给用户带来高质量的多媒体服务。用户可以通过3G手机随时随地收看实时电视节目,真正实现多媒体信息的及时获取。

综上所述,由于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和支持,3G时代的手机媒体以高速率处理图像、音乐和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从而使海量的信息得到快速传播。正因为如此,3G时代的手机媒体彰显出新的特征。

2.2 传播特征

与以往的2G手机相比,3G手机媒体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2.2.1 多媒体快速传播

网速为184K/s一2M/s的移动宽带传输速率使得多媒体传播成为3G手机的闪光点。3G手机集文字、图片、音视频传播于一体,用户只要在网络覆盖的地点就可以获取或者传播新闻、商务以及娱乐等信息。并且,由于手机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其更新速度快且成本低,用户可以及时得到最新的动态信息。

2.2.2 迷你手机提供海量信息

由于3G手机是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产物,加之手机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资源,因此用户只需手机就能获得绝大部分的网络信息资源,这使得手机成为“微型移动无线电脑”。它不仅方便携带,更主要表现在资讯的浓缩化、凝练化。迷你手机在处理复杂的信息事务上,充分发挥了微机般的数据处理能力,为用户提供精密的智能信息服务。

2.2.3 个性化趋势明显

3G手机可以完全成为个人的信息库,用户可以存取大量信息,它可以解决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如用户可以用手机缴水电费、乘公车、实现手机电子银行转账等等。个性化的功能设计、服务功能设计和商用模式设计将成为3G手机市场的趋向。

3 3G手机媒体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科技的进步是一把双刃剑,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社

会进步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尤其是我国刚刚才进入3G时代,不论从运营商还是从用户的角度来说,这个市场都是不成熟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3.1 安全问题

3G时代,手机集通讯、上网、录音和拍摄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用户会更多地用手机上网查看邮件、玩网络游戏或者进行金融交易等等,这些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留下用户一些重要的私人信息,一旦手机保管不当,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同时,手机病毒的出现也成为手机媒体用户的困扰,它像电脑病毒一样不仅会侵占手机内存或修改手机系统设置,还会盗取手机上的信息或向手机发送各种不良信息。此外,3G手机的录音和拍摄功能通常只需按几个按钮就可以办到,利用3G手机进行恶意定位与窃听让人不寒而栗。

基于种种安全问题,首先用户要引起警觉,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同时尽量不要存储重要的个人私密信息,也不可轻信来源不明的语音电话或者讯息。其次,如果用户经常用3G手机上网,一定要在手机上安装过滤软件控制病毒的侵入,防止病毒增加手机硬件的负担或者对手机软件造成损害。但凡手机出现用户自己不能解决的故障,最好送到手机生产商指定的地点维修,以免不法分子乘机窃取或者复制手机内的重要信息。

3.2 短信问题

3G手机可以传送更大容量的文本、图片和声音,高速度和网络化使手机之间、手机与网络之间的短信传递极为便捷。因此,利用手机套取信用卡用户的个人信息,通过发送手机短信设置各种“中奖”陷阱骗取他人钱财,利用手机短信散布虚假恐怖信息,以及利用手机短信销售违禁物品等等手机短信犯罪的方式常常令我们猝不及防。大量垃圾商业广告短信、一些强制性收费和收费陷阱也着实令手机用户十分困扰。尤其是带病毒的垃圾信息,对受众的手机硬件以及其他诸如通话质量等造成恶劣的影响,这些短信不仅占用手机内存,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而且破坏了社会道德风貌和自由公平竞争原则,影响社会稳定。

短信问题方面,手机生产商和运营商对手机的过滤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消除或减少不良信息的入侵,而且能积极控制手机病毒的蔓延。同时政府也应承担起重要责任,既要采取强制性措施监管运营商和内容服务提供商,又要充分考虑到短信过滤对他们带来的利润损失。此外,根据日韩3G业务经验,我国应力推手机实名制,对手机媒体严加管制,对不法的短信内容,必须严查到底,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3.3 资费问题

就目前我国市场上的三大运营商来看,3G业务资费较高,而且消费者并不容易把握套餐形式的收费标准,尤其在上网流量方面不容易控制,且收费陷阱较多,收费的不透明性很容易造成消费者的反感。目前消费者最担心的是,这些套餐的总体价格太高,而且在目前3G网络没有很好覆盖的情况下,担心套餐里的一些内容因为无法实现。

相信随着3G业务的深入开展和覆盖面拓展,资费将来会有所下调,但是毋庸置疑,用户期待资费更加合理和透明,包月式收费标准将备受青睐。

3.4 版权问题

媒体与版权的问题一直是一个较为敏感而又有争议的话题。随着3G手机的发展,复制、下载和盗版技术都在翻新,对与原创者而言,手机存储置的增大和下载速度的提高,往往使他们投入越大,在产权方面的损失也越大。如短信们冥思苦想的短信或耗时耗力编辑的彩信,贴到网上不到几分钟就被大肆转载并游走于手机之间,继而辨不清谁是原创者;而手机电视的推出虽然使手机与通讯公司的合作势在必行,但两者之间依然存在着理念融合、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类似的问题举不胜举,而对于备受困扰的原创者来说,这类行为根本无从追究,若要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往往得不偿失,所以,侵权问题在3G时代显得越发严峻。

就版权问题而言,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建立更为完善的控制体系,并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开展教育工作,使内容提供商和运营商的利润在分配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于侵权行为应严厉打击,以保护内容提供商的合法权益,同时发展有效的商业模式,形成手机媒体传播过程中各方参与者合作共赢的良好环境。

4 结语

2009年是中国3G元年,3G手机媒体在中国的发展有着诸多的困难,这需要政府、用户、运营商和内容服务提供商各方的通力合作。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业界各方人士从手机媒体的传播内容、技术层面、市场层面以及监管立法等方面来进行综合监控,这些问题将逐一解决,3G网络将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它将以更强大、更便捷的功能辐射更大范围的市场群体,为用户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信息网络传播体系。

参考文献

第6篇:新媒体运营方面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时装定制;问题;对策

伴随着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为了体现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及社会层次,选择时装定制这种新型的方式作为自身服装的选择方式。但是,就我国当前时装定制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基于此,本文就中国时装定制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

一、中国时装定制的现状

我国当前的时装定制已经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我国潜力巨大的高端产品消费市场为我国时装定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国际时装品牌的引入,为我国时装市场的生产模式带来了新的生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注重自身服装的“个性化”,希望所穿着的时装能够满足自身气质的要求,并且能够有效遮掩自身形体方面的不足。传统形式的大规模批量生产服装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尽管时装定制在当代中国服装行业并不是主流,而仅仅存在于几个发达的城市或者地区,但是伴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增加,中国时装定制产业必将日益发达。

二、中国时装定制存在的问题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中国时装定制产业发展尚不成熟。笔者认为,中国时装定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装定制范围比较单调

我国当前的时装定制基本上都是以服装作为主要内容的,缺乏对与时装相匹配的配件的定制服务,比如时装饰品、鞋子、手袋等都不能实现独立的生产。除此之外,也没有形成一条专业化的配套链条作为有效支持。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时装定制往往同那些饰品、鞋包等专业的单品工坊相联系,为时装定制的消费者增加了巨大的吸引力。

(二)时装定制消费者群体较小

我国选择时装定制的消费者群体还是比较小的,时装定制企业应当进一步拓展消费者范围,深入研究消费者的社会地位、衣着需求、生活方式以及消费心理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实现时装定制客户资源的维持与拓展。

(三)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伴随着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时装定制企业可以在自身的营销过程中引入网络展示、网络体验等新颖的营销手段。除此之外,还应当建立健全时装定制产业的行业规范以及行业协会制度,为时装定制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规范。

(四)对媒体的利用水平较低

从西方发达国家时装定制的经验可以看到,媒体的作用对于时装定制产业的发展是非常显著的。我国当前时装定制企业在媒体方面的宣传是非常薄弱的,为了实现中国时装定制的产业化、国际化,必须应当重视媒体的宣传作用。

三、有效解决中国时装定制问题的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部分关于中国时装定制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时装定制的科学发展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一)与奢侈品牌联合运营

我国的时装定制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了解国际市场信息,对今后的运营方向也并不是十分明确,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市场一旦出现变化,受损失的首先是生产企业。因此,选择与奢侈品牌的结合进行联合经营,可以及时改进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方式,提高适应性和竞争能力,使利益最大化。

(二)与高科技紧密结合

定制时装是通过物质层面的形态表述出来的,即面料、款式、颜色、剪裁及缝制质量。从技术上而言,定制时装是技术精湛的代名词。新的技术革命总是层出不穷。定制时装不仅是艺术,而且还是高科技的产物。利用崭新的设计手段,对面料、色彩等方面进行特殊处理,会产生令人意外的惊喜。

(三)与高端合作

我国定制时装的企业在成衣加工中还存在技术上的不足,特别是制版和裁剪工艺,这正是国内知名品牌难以进入国际高级成衣市场的根源。可通过与国际知名品牌建立技术和生产合作关系,使品牌实现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

(四)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中国时装定制企业应当充分运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以及模拟秀场等多种方式加大自身产品的宣传。在媒体宣传过程中,对消费者群体展示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以及设计理念的对外宣传。

结束语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时装定制产业已经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新时期,但是就我国当前时装定制的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完善。时装定制企业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完善,从而有效实现中国时装定制产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楠.服装大规模定制时代的到来——浅谈定制服装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J].山东纺织经济,2009.1

第7篇:新媒体运营方面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子系统 网络 安全

一、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安全问题

1、接入层安全问题。存在于IP多媒体子系统终端的病毒感染会造成蠕虫扩散和木马感染,甚至会使得IP多媒体子系统终端在病毒控制下变为“僵尸”,客户存储于终端上的敏感信息也会有很大的可能被窃取。畸形报文对终端的攻击也会使得其业务能力逐渐丧失。以明文传输的SIP信令和媒体,在一定情况下也会遭受到窃取、篡改和删除。

2、核心网安全问题。IP多媒体子系统的核心网络是以会话边缘控制器(SBC)为接入点的,各种接入和各种网络的拒绝服务攻击、畸形报文等都将对会话边缘控制器造成威胁,“雪崩”效应也会导致会话边缘控制器的失效。攻击者可以利用已经结束的通化,将自己制造的会话插入已建立的会话中,以仿冒授权通信、绕开认证检查的方式实现盗用业务的目的。划分不严格的安全域也将会引起不同安全服务等级的服务访问控制出现疏漏。

3、承载网安全问题。用户接入IP多媒体子系统是通过CMnet接入的,这也导致了外部对链路资源耗尽的攻击或链路资源被耗尽等情况极其容易引起IP多媒体子系统服务质量的下降。攻击者会利用路由和应用层面的拓扑泄露获得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而向IP多媒体子系统发起准确的攻击。

4、用户信息安全问题。IP多媒体子系统涉及到众多核心网元和提供各种业务的业务平台,因此其涉及到十分复杂的安全管理问题,而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任何疏漏都会引起非预期的安全问题。由于用户信息在产生、流转、使用和存储等环节都比较复杂,因此用户信息泄露存在着较多的薄弱点。用户在使用IP多媒体子系统时还可能出现被欺骗和欺诈的风险。

二、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2.1接入层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能够及时查杀PC病毒的终端防毒软件必须预置于IP多媒体子系统的PC客户端中,例如,开机过程中和客户端软件启动的过程中,终端防毒软件可以与网络侧防病毒方案协同合作展开工作。至于终端病毒软件的特征库更新等维护工作,在原则上则由用户自主进行管理。诸如防火墙、入侵防护系统之类的串入式安全防护设备也应部署于集团客户接入链路,这类安全防护设备对于控制用户访问、过滤数据包内容特征、检测攻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加载突发性病毒特征与畸形报文特征也在其支持范围内。

2.2核心网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会话边缘控制器需支持以下功能:1)信令防护:提供SIP信令防火墙功能,并过滤包括畸形报文、关键字段、字段欺骗以及异常信令流程等形式的非法SIP信令。2)拓扑隐藏:会话边缘控制器拓扑隐藏核心网时是面向用户端的,SIP中的经由、记录路由、路由、路径、头域中的IP多媒体子系统核心网元地址都能够被删除。3)流量防护:会话边缘控制器能够针对拒绝服务攻击和突发流量过载现象进行防护,不同的QoS队列通道也能够被设置,为链接已经建立、链接重传、首次连接等不同的连接状态提供对应的服务质量保证。

2.3承载网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1)专网承载:各地的IP多媒体子系统的核心控制层子网通过IP专网组成多协议标签交换虚拟专用网络之后,相关安全策略需在IP专网上进行配置和实施。2)承载层大流量监控。防火墙设备需在会话边缘控制器与CMnet之间部署,此外,还需配置一定的安全控制策略以保证对流量的安全监控。3)自建流控系统、流量清洗系统、恶意代码检测系统及不良信息控制系统。正常IP多媒体子系统应用需在这些系统中被识别出来,QoS保证也应由这些系统以白名单的方式向重点用户提供。4)通过包分析手段比对分析各会话边缘控制器的设备,同时还要采用专业的安全清洗设备过滤业务流量中的病毒和攻击。

2.4用户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1)采用TLS、IPSec等加密手段,对用户接入链路上的信令进行加密操作,进而保证用户信令安全。初期由于SBC与P-CSCF未合设,暂时无法启动用户端到SBC的加密手段。2)有针对性地保护用户存储在运营商的敏感信息,如通信和通话记录、计费信息、客户资料、电话簿等。对于信息的建立、储存、流转和操作,具备加密功能和严格的信息审计。3)所有IP多媒体子系统网元、业务系统都须纳入安全管控平台进行管理。

结束语:近些年,网络与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了国家、运营商、用户三方都共同关注的问题。有效促进网络融合能力和开放性大大提高的IP多媒体子系统目前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安全风险,对此,本文从接入层、核心网、承载网、用户信息安全这四个方面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引起相关部门及运营商的关注。

参 考 文 献

第8篇:新媒体运营方面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传统媒体App;应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G206

从2006年至今,传媒业正在面对大变局,中国移动互联网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市场份额和市场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到了2014年已取得了爆发增长。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则呈现出式微的迹象,比如:报纸和期刊等的印刷量处于平稳的状态,没有多大的波动。

人们的注意力分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在移动互联网上所花费的时间和在印刷媒体上所化时间比为10%、7%。到了2016年,全球可支持的智能平板和手机(IPV6协议)会有16亿台。目前,进入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入口主要是手机APP应用程序(简称APP)。据初步统计2014年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每天使用APP访问移动互联网的成熟用户以及新用户分别占到81.9%、71%。

据启汇网络统计,2012年只有46%的人会选择去报纸亭买新闻报纸;2013年上半年只有40%的人会选择去报纸亭买新闻报纸。数据能说明,到2015年的时候,去报纸亭买新闻报纸的人肯定寥寥无几,而各报社也会更改报纸的发放方式,通过网上订阅完成报纸新闻的阅读。

目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共有5种分别是IOS、Android、Windows Phone、Symbian、BlackBerry,但使用量最大的Android和IOS。

APP内容主要来源于以下四大流派:互联网公司(搜狐、网易及新浪等互联网公司)、传媒集团(时尚、南方以及新华社等媒体集团)、技术开发团队(主要工作是对移动阅读技术进行开发)、其他(个人、品牌公司以及政府门户网站等)。此外,互联网门户对移动阅读入口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比如:腾讯、太平洋、新浪以及网易等。

1 传统媒体APP应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新闻同质化的问题,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原创新闻。可以说,原创新闻不仅可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吸引用户,此外对于媒体品牌形象的树立具有重大的意义。原创性考据是体现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新媒体时代移动移动中也同样被强调。此外,笔者也进行了另一份研究和调查,发现在网络媒体开发的新闻APP中,“原创条数”是0占到的比例是58.8%。

移动互联时代对于“有质量新闻”的基本要求是:广度、深度、实时性。我们发现在移动应用中,虽然新闻信息的数量很庞大,但在质量上欠佳。此外,信息的趋同性也非常的大,这样人为搜寻信息的成本会增加不少。并且缺乏对移动用户习惯的关注度。传统媒体移动应用在信息更新方面和“实时”有一定的距离,传统媒体新闻应用在“零点”和“晚上9点”实施更新的比例分别是33%和42.6%。而网络媒体开发的新闻类APP的更新速度比较快,比例分别是52.9%和64.2%。无论是“定时推送”还是“定时更新”都和运营者的“运营”理念有着很大的关系,更需要技术的支持。目前,传统媒体APP的“运营”还没有深入人心,和传统的网络媒体比较,传统媒体高峰时段的更新速度有待提高,此外更新频率也在下降。

移动终端特点发掘不足,内容缺乏个性化。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的缩写,即“用户生产内容”)的整合仅仅存在于12%的传统媒体新闻之中,也就是说传统媒体移动客户端的主要模式依然是使用“Push”方式。对UGC的整合可以有效的增强用户对应用的粘度,而许多媒体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只有一家客户端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来推荐相应的新闻功能,因此个性化推荐还是比较空缺的。

在用户体验关注方面,呈现出“整体性缺失“状况。尽管目前APP开发的主要瓶颈已经不是技术,然而传统媒体的APP应用表现不太令人满意、特别是用户的友好性体验,比如:在字号选择、阅读模式以及夜间模式等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举个例子,针对环境选择一项,笔者选取了188个传统媒体手机客户端,之后发现只有7家具有该功能,所占比例仅仅只有3.7%。

2 APP运营的方向

多款APP解决移动产品布局,而不是一款APP。此外,操作难度要降低,让用户掌握到更多的主动权。目前,以下几个因素和用户评价有着很大的关心:能不能对新闻进行分享、新闻界面是不是多媒体呈现、有没有新手指导界面、有没有新闻收藏功能、有没有栏目导航、放大内容是不是可以自动适应屏幕等。

结合社交,尽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阅读需要。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Pinterest,其成功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值得借鉴:瀑布流布局机制、高质量的用户群、注册即分享模式、视觉体验上冲击以及强制简化的互动等。

参考和结合local属性的本地化运营,争取给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大众点评、财新网以及无线苏州等。使用大众点评可以在网上查看周围的餐饮,而无线苏州和财新网则做得更好。二者是“2012年中国新媒体30强”的上榜应用。“无线苏州”是由苏州广播总台打造的,属于新闻生活类城市应用客户端,其提供的信息也是多样的,囊括了:天气、公交、路况、资讯等方面的内容。而财新网是由财新传媒建立的,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基础金融信息服务、财经资讯等。其中财新网for iphone是专门为iphone用户制定的,这样用户就可以及时的获得到高品质的原创财经新闻,也可以随时的享受到专业的资讯服务。“无线苏州”和财新网代表了属性不同的用户,前者的属性是苏州本地(local),而后者则是集合了“无疆界”用户,只要这些用户并对财经资讯有极大的阅读兴趣。此外,在用户深度经营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从用户体验上角度来看,“无线苏州”具有跨平台注册功能,无需重新注册账号,也就是说可以使用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微博等五种形式登陆,因此使用门槛比较低,不得不说这是建立在对用户心理的深度研究的基础上的。

3 结束语

App意义在于:

3.1 为第三方软件的提供者提供了方便而又高效的一个软件销售平台,使得第三方软件的提供者参与其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适应了手机用户们对个性化软件的需求,从而使得手机软件业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良性发展的轨道;

3.2 App的推广使用有利于宣传企业、树立企业形象,方便用户浏览新闻、增加用户数;

3.3 App的广泛应用让传统媒体不得不做出调整,笔者对传统媒体App应用的问题和方向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具有帮助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蕾.逆势扩张的媒介发展之路――新媒体时代贵阳传统媒体发展状况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2]邹明.凤凰新媒体的发展之路[J].中国广播,2010(07).

[3]刘戈宇.新闻贵在发现 报道贵在创新――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闻报道的挑战[J].新闻知识,2011(03).

第9篇:新媒体运营方面的问题范文

网络电视一度兴起于校园。

2005年二三月间,教育网用户发现网络上有两种基于P2P流媒体的软件―CoolStreaming和PPlive,只要安装这些只有几百K的软件,就能够通过互联网收看电视节目,这让平时不方便看电视的在校学生感到很兴奋,亲切的把这种软件称为“网络电视”。而上述两种网络电视软件的作者当时也都是在校的学生,分别是就读于中国香港科大的张欣研和正在华中科技大学读书的姚欣。

现在,网络电视的影响不仅仅限于校园。

“我喜欢在上面看NBA和世界杯足球赛,也有一些其他电视上没有的节目。大部分时间都在晚上看,不过像NBA比赛,总和我们有个时差,只能上班看。”PPlive上的用户如是说。

一时间,国内从事P2P流媒体技术的公司涌现出150多家,除去少数做技术支持的,多数公司寄希望于网络电视这种新媒体平台。坊间预言,“如果未来几年有一家网络公司超越了Google,那么这家公司必定出现在网络视频领域。”更有人传言Web 2.0的热钱有一半都投向了P2P流媒体技术。

而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 MYSEE 24岁的CEO高燃这样展望未来:“依托于P2P技术,互联网将迎来视频时代,未来的互联网将是一个有声有色的互联网,是一个从文字变成影像,由主导型广播式变成个性表达、互动参与,由固定变成随时随地的互联网。”

内容黑白灰

很多年轻人对网络电视兴趣就在那些本地电视台上看不到的节目:比如最新的电影和MTV,而这些多数没有版权;像中国港台的某些综艺节目甚至还不允许在中国内地落地,更不用说版权问题了。

突破“”的网络电视很容易吸引到大量观看者,但只能活在阴影之中。这些厂商或者保持低调、讳莫如深,或者用其他方式加以遮掩。如光芒国际于2005年推出的“磊客中国”,这个基于P2P的个人娱乐社区以磊客为概念,强调用户个人行为,淡化版权问题。

不用为版权买单,不但没有帮助这些P2P企业节约成本,反而带来更大的压力。没有成本导致不同的平台内容趋同,缺少特色和用户黏度。企业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内容创新上,而是提防监管,一方面谁都不敢做大,枪打出头鸟;另一方面少数人暗地举报拆台,都有致命缺陷。

在用“非常手段”吸引用户的同时,大多数厂商也在努力走上常规道路。光芒国际透露,他们正在和央视、上海文广等一些电视台接触,并且已跟华谊兄弟、银汉传播、戴尔英语等内容制作商结成合作伙伴。51TV副总裁王肖自称是国内正版签约量最多的P2P视频网站,实际情况是他们背靠思华科技,这些多是思华科技在IPTV上积累的资源。

然而,无论各家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在商业模式都没有确立的情况下,预先大规模购买版权绝对不是这些小公司能承担的。天方金码(CCIPTV)的总经理杨金钰表示:“版权费是很难承受的,即使凭央视的实力,也不可能完全买下NBA的所有转播权或者购买所有最新影视的播放权,对其他公司就更难了。”此前有业内人士提出内容商应尽量降低版权费,与P2P厂商和运营商一同把市场做大,然后再分享利润,但并没有得到回应。

也有一些另类厂商凭借与传统媒体的良好关系,坚称只做正版。如UUSEE在其平台上集成了央视节目,尤其是充当央视和教育网社会大型活动的独家直播平台,在内容上少了后顾之忧。但当其他P2P平台上充斥着非法的海外节目时,UUSEE在平时缺少吸引力。

“作为我们PC端的网络电视来说,其实是给传统电视做了增值服务。因为AC尼尔森在中国做数据调查的时候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特点, PC端的用户和传统电视端的用户重叠性非常小,也就是说长期上网的人不怎么看电视,长期看电视的人可能很少上网,所以我们等于通过网络,增加了电视台的覆盖率,提升了电视台的收视人群。”UUSEE运作公司―北京时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曾值认为,这是传统电视台愿意和他们展开内容上合作的重要原因。

可是,既然这些人长期不看电视,如何提起他们在网上看电视的兴趣,愿意在网上看电视的人比例有多大?与其说UUSEE愿意给传统电视做增值,不如说他们因为拥有这一资源,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帮助央视内容在海外落地,这无疑有种种好处,给未来加分。

传统电视媒体的内容缺乏吸引力,海外节目又没有版权,自己做节目呢?光芒国际已组建了专业的内容制作团队,并且推出《娱乐星主义》等节目。光芒国际COO吕春维告诉记者,在内容制作方面他们还会不断地探索网络电影等一切新形式。同时,这些公司也在鼓励和收集网友的原创内容,这是既有版权保障,成本投入又低的“好方式”。

但就在去年,广电总局收紧了节目制作政策,而民间的海量内容更是鱼龙混杂,危机四伏。

博弈规则底线

当用户通过PPlive看NBA时,PPlive赚了广告费,NBA却没有版权收入,电信宽带不仅没有拿到分成,还要承担大流量压力。作为内容源头的传统媒体,作为分发渠道的电信运营商对P2P的诉讼、封杀声不断。

无论产业链上下游如何挤压P2P,庞大需求的真实存在是P2P生存下来的绝对理由。P2P产业旗手,学者侯自强说:“2004年6月是互联网历史上的分水岭,视频流量首次超过了音频流量。这表明巨大的无形的P2P共享网络正在被用来分发电视节目和电影。”

传统媒体正在和P2P企业确立利益分成规则。UUSEE已经同央视旗下中视网络签订了4年的内容合作协议,同时拥有北京电视台、FM974电台的内容。MYSEE和湖南卫视、新浪展开合作,更多的采取了技术换内容的方式。这种看似节约了大量版权经费的策略,无形中加重了对内容提供商的依赖。

不同于UUSEE、MYSEE,千橡对于热点的娱乐和体育节目,更多的采取版权买断方式。目前千橡的版权提供者包括央视、上海文广、国家地理、探索频道等电视台以及华谊兄弟等多家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在版权签订的细节上,千橡也明确把广告、无线、付费等不同的版权分开来签,千橡董事长陈一舟表示:“我们只签具有明确盈利方向的内容版权,不会盲目购买,版权还是太贵了。”

和内容商谈判的关键不是分成比例,而是谁能主导分成。

电信运营商,尤其是铁通这样的小运营商是封杀P2P的急先锋。他们的网络和中国电信互联,带宽价钱非常高。使用P2P的时候一旦出网,就会把接口堵死,不仅网内流量增加,还得多交对接的钱。所以才有铁通和长宽要封BT。

虽然光芒国际辩解,P2P只是把原本浪费掉的上行带宽充分应用而已。但实质问题在于电信运营商不可能对每个客户的带宽需求做到100%,只会算一个最高峰值以减少设备和线路的投入。而大数据量的涌入打破了这个平衡,直接加大了运营商的网络压力,这就像银行遭遇“挤提”,随时有破产风险。增加带宽的成本对所有的运营商来说都很高,在短期内无法实现。

P2P给运营商带来了用户,但不受限制的P2P可能会毁了运营商网络,所以运营商一方面高调打压P2P赢得时间,缓解压力;同时在少数地区尝试和P2P的合作,控制P2P。去年12月,贵州网通推出以P2P为基础的视频点播业务,其合作方是上海网用的SNS软件。不过,网通在南方并非主流运营商,激烈的市场竞争会促进地方公司采用新技术,而在他们的优势市场,试点新技术也会相对谨慎。

贵州网通P2P项目负责人表示:“上海网用和别的P2P都不同,它考虑到要符合电信网络的基础安全特征,其次要考虑不能乱用算法,把电信网络的堵塞掉。这两点,除了SNS外,我们都看不到其它的P2P技术提供商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平衡为王

“什么部门都管,但谁也不知道该怎么管”。文化部办公厅副主任陆耀儒说,网络电视方面的监管目前只在广电总局方面,文化部主要负责网吧和游戏内容方面的监管。而广电总局社管司的有关人员说,对于P2P流媒体这一块,如果涉及到版权的问题应该找新闻出版署,其他的应该按照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的《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39号令)执行。39号令规定“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应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而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按照规定都没有获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资格。

对P2P网站的监管是政策真空。这与当年的互联网有着相似的政策背景。新浪因为善于平衡各方关系,成功的圈出商业门户网站的生存空间。新浪总编辑陈彤在《新浪之道》中坦陈,商业门户网站涉足新闻和信息传播,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担负媒体的责任,而且基于当时的大环境,“互联网应该是最自由的”这一认识被业界普遍认同。但门户网站随着自身影响力的增加,确实感受到了作为媒体的影响力,同时在中国传播环境下运作,也必然要适应国家有关法规的约束和政府部门的管理。

光芒国际这样的P2P厂商也专门设立了政府关系部门,在努力跟广电总局、信产部等有关政府部门沟通,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政策来规范、监管和审批,为自己取得一个合法的地位。去年年底,P2P流媒体行业还成立了自己的产业联盟,希望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使整个产业规避政策风险。

谁能够成为P2P时代的门户?有人在核心技术上潜心研发,有人在狂热的吸引用户群,有人坚守传统内容,有人倚靠高额投资大手笔运作,不同的路径选择逐渐清晰。

UUSEE靠部署更多的服务器和拥有海量带宽来保证用户收视的流畅、清晰。在刚刚过去的央视春晚网络直播中,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UUSEE动用了 4G带宽。以北京网通骨干网100M独享带宽为例,一年大概需要100万人民币。“其实说实话就P2P技术本身,没有谁领先谁不领先。”UUSEE的曾值说。

PPStream将主要精力放在技术研发上。“谁都可以盖体育馆, 但是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不是谁都能建的。”PPStream的创始人之一,现任上海众源网络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的张洪禹认为,现阶段P2P流媒体技术里还存在着先发优势,“在P2P流媒体的第一梯队后面,一直有一批做P2P流媒体的团队在追赶,这里面甚至不乏出道很早的人,但实际上国内高端P2P技术人才还是比较匮乏的。”

PPlive在网上的用户数和影响力都很大,为了继续保持用户数,PPlive极力追求内容的新奇,但版权上却没有保障。也许它希望像百度一样,只要拥有足够的用户数,就有了谈判砝码。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