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学科知识范文

幼儿学科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学科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学科知识

第1篇:幼儿学科知识范文

因现学前教育现状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学前教育专业也成为不少高校欣欣发展的热门专业。目前各院校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及特点开设了相关课程,主要分为公选课、专业课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儿歌创编课程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在部分院校开设。就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幼儿歌曲创编活动的历程和学生情况反馈而言,我认为幼儿歌曲创编课程是多门课程的综合性课程,通过创编活动的实做能促进学生多元化实训活动能力的培养。

要创编出适合幼儿受到孩子喜欢的儿歌,需要学生具备以下必要的准备工作:“1,基本的音乐知识技能;2,一定的文学修养;3,熟悉儿童的生活经验;4,善于学习和发现的能力。(《儿童歌曲创编》)”。要进行幼儿歌曲创编的学习,其先修辅助课程有儿童心理学、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儿童文学等,因此幼儿歌曲创编是需要具备多门课程教学知识点的一门综合课程。

一、“基本的音乐知识技能”对应到前期所学课程类为:音乐类课程,例如: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等。

“幼儿歌曲创编”首先是基于音乐节奏、旋律、和声等要求的歌曲创编。创编优美动听的歌曲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乐理知识;听音辨唱的视唱练耳技能;熟悉地运用简谱和五线谱的配写技巧;了解基本的双声部写作技法和简单的键盘乐器演奏能力。即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幼儿歌曲创作的理论和技能,形成创造性和开放性音乐思维和写作能力。扩展并提升在幼儿音乐方面的视野和能力,并结合工作实际,从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贴近幼儿生活、深受幼儿喜爱、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歌曲。(《儿童歌曲创编》前言)”。

二、“一定的文学修养”对应到所学课程类型为:儿童文学。

歌词,是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体。幼儿歌曲歌词的特点:主题单一、内容丰富、语言易懂、拟声拟人、第一人称,结构工整。虽然内容简单,但实际上要求严格。以结构工整为例,就分为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三三七字句等类型。学生们前期的专业必修课儿童文学,具有教育性、想象性、趣味性、故事性、知识性五大特点。儿童歌曲的创作,继承并发扬了儿童文学写作的这些特点。在小组实训时初期和中期我建议从学生前期已学习和掌握地比较好的儿童文学相关知识点入手。在教学模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先改编后创编,从自由发挥到命题作业。这样既能便于掌握写作初期的框架式结构模版,又能遵循写作的规律;帮助学生摸索实做到逐步激励学生的自我创编意识的同时又不完全被规律束缚。

三、“熟悉幼儿的生活经验”对应到所学课程类型为:学前卫生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实习活动。

幼儿身心各方面都属于懵懂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音乐作为一种有效的良性刺激手段,能促进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性格。“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贝多芬)。要引起幼儿对歌曲的共鸣,其歌曲就一定要适合3-6、7幼儿身心特点。例如其歌唱能力在音域、节奏、音程上较儿童和少年都有明显区别。这就需要从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贴近幼儿生活、深受幼儿喜爱、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歌曲。最熟悉幼儿和其生活心理特点的就是我们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现阶段幼儿和儿童歌曲的作品匮乏,教育一线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工作者当之无愧是幼儿和儿童歌曲创作队伍主力军之一。因此,良好的学前卫生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实习活动的理论实践支持,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贴近幼儿,创作歌曲。

四、“善于学习和发现的能力”对应到所学课程类型为:教学法和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重点是能讲将课程的理论知识点运用到实践中去。

第2篇:幼儿学科知识范文

教学目标的确立可以使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方向,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按照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分别阐述如下,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各年龄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能够分析和理解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任务的分析和理解,明确任务的要求,设计出合理的招生海报,并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比较、表达、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观察,勇于探索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和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前自学部分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思想,课前应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包括任务书、学习内容说明、微课、自学页、工作页以及教科书,这是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性文件和基本学习内容。任务书的设计来源于幼儿园招生海报的设计,该具体而真实的任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内容说明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引,包括要求的具体材料、建议的学习条件与时间、可以借助的资源和支持性措施等。微课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有整体的把握,清楚了解课程内容的思路及脉络。自学页以填空题和理解性的提问来设计,学生将其用于自学过程中的检核和反馈性测试,由其个人进行自我测试使用,一是可以起到学习内容检测的作用,提醒学生所学内容的完整性,二是学生可以从自我测试中得到反馈,及时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便于查缺补漏。自学页提前发给每一位学生,在其自学完成后,课堂教学之前提交。

【自學页】

1.学习目标:

(1)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各年龄阶段目标及课程目标

(2)理解幼儿园的双重任务的特点

2.自学本课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幼儿园教育总目标:实行( )和( )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 )、( )、( )、( )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 )和谐发展。

(2)幼儿园的课程主要有( )、( )、( )、( )、( )五个领域。

(3)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幼儿发展是一个( )、( )的运转过程。

(4)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 )和( )。

3.案例分析:幼儿园的远近距离、办学特色、教学质量等已成为家长们为孩子择校考虑的问题。王女士的女儿姗姗已到入园年龄,可是家人对姗姗进入哪所幼儿园意见不一。王女士想让姗姗进入一所双语幼儿园,她看中了这所幼儿园的硬软件设施,而且考虑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想从小就给女儿接受系统的外语教学。姗姗的父亲考虑接送是否方便,因为平时工作忙,如果幼儿园太远,接送女儿很不方便。姗姗的奶奶则觉得选择幼儿园关键看伙食,孙女还小,营养最重要。不少家长和王女士家一样,不知如何给孩子选择幼儿园。家长基本上持两种不同观点:一是要给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开销大点没关系,宁愿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孩子。孩子的教育是一环套一环的,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就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发展。所以,幼儿园一定要找最好的。收费高低且不说,我很在意幼儿园有没有办学经验,有没有很好的幼师队伍,有没有成套的幼儿学习娱乐用具。

案例1中,吃得好,长得好是否是家长对幼儿园的唯一要求?家长对幼儿园有哪些要求?幼儿园的任务有什么特点?

【任务书】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家庭的希望。孩子的幸福快乐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身体健康、全面发展,幼儿园就是他们的成长的摇篮。新的学期开始之前,为了使幼儿园的生源源源不断,让家长选择启蒙教育最好的幼儿园,招生海报的设计尤为重要。请设计一份某幼儿园的招生海报。说明:海报中应体现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各年龄阶段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幼儿园的任务;幼儿园的整体环境、规章制度、教师的素质、联系电话及报名地点;海报中可以有自己的独特设计、精美的图案。

三、课堂教学部分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主要依据工作页进行学习和交流。工作页是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主体性材料,它指引学生按照职业工作过程展开行动,在行动中获得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精神。课堂教学的最后,学生依靠自评表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促进其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工作页】

1.明确工作任务

(1)分析任务书,你对幼儿园招生海报的理解是?

(2)通过小组交流,并与教师讨论后,对本任务有何进一步的理解?

2.设计幼儿园的招生海报。

3.检查设计是否符合学习任务的要求。

【自评表】

第3篇:幼儿学科知识范文

一、幼儿膳食的原则

1.膳食首先必须合乎营养的需要,以满足迅速生长发育时期所必需的一切物质。

2.食物中应有足够的各种营养素,各种营养素之间要有正确的比例,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值接近于1∶1∶4~5。

3.每日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产生热量各占总热量的10%~15%、25%~35%、50%~60%,动物脂肪占总脂肪的50%,动物蛋白加豆类蛋白占总蛋白的50%。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包括就餐时间。

4.餐数,各餐餐距,每餐热量的分配,要求早餐20%~25%(其中早点5%),午餐35%,午点10%,晚餐25%~30%。如幼儿园下午不开餐的,午点应调到15%。

5.食物的选择、配合要恰当,食物的品种、数量、烹调制备的方法均应适合幼儿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蔬菜瓜果、肉都要尽量切细一点,煮熟煮透。

二、各餐营养要充足

1.幼儿园要根据幼儿每天所需的7大营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结合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合理调配食物的结构,制订合理的食谱,坚持为幼儿提供充足营养的平衡膳食,不断进行食品结构的调整,避免幼儿爱吃的就多吃,不爱吃的就少吃或不吃。

2.幼儿园工作人员还要做到主副食协调搭配,酸碱平衡,主食米、面、杂粮搭配,谷豆结合;副食做到蔬菜、水果、禽肉、蛋等巧搭配,使食物互补,营养全面,花色品种多样。一周食谱中的荤菜尽量不重复,主食尽可能多地换花样,每周至少安排两餐杂粮。这样,不但营养齐全,还会增强幼儿进餐的兴趣,使食物中的营养能更好地被吸收利用,保证幼儿获得丰富的营养物质。

三、配餐要科学平衡

在配餐中首先要保证幼儿每日7大营养素按适当比例摄入,其次要做到谷类、肉类、蛋类、蔬菜、水果、豆制品、油类、食糖等8大类食物比例配置得当。每周有规律安排海带、紫菜、黑木耳等菌藻类食物。所以一日各餐荤素搭配主副食品不应重复。如谷类换谷类,杂粮换杂粮,肉类换肉类,米粉换面条,豆腐换香干。各种瓜果蔬菜轮换供给。

四、配餐要色、香、味、形兼具

幼儿的天性决定了他们首先注重的是对食物外形的选择,因此要精心烹调各种食品,做到色泽美观、外形新颖,这样的食物首先能引起幼儿的食欲,让幼儿在进餐时感到是一种享受,使幼儿在饱口福之前先饱眼福,充分调动起视、嗅等各种感觉器官来参与品尝食物,色彩协调、香味扑鼻、味道鲜美、造型漂亮的食品,能引发幼儿食物中枢的兴奋,诱发幼儿的愉悦感,引导幼儿愉快进餐,还可以给食物取一个好听的菜名,也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如刺猬丸子、四彩热拌饭、胡萝卜(红)、青豆(绿)、老南瓜(黄)、芋头(白)。好听的菜名富于想象,能激发幼儿想吃的欲望。

五、制订季节带量食谱

1.春天阳光好,幼儿从室内转移到室外活动多,维生素D一部分来自于食物,另一部分则通过太阳照射皮肤转化而来,有利于钙、磷的吸收,促进幼儿骨骼生长,幼儿对钙需要量增多,食谱中应增加含钙丰富的食物;春季幼儿易患口腔炎、口角炎、皮肤病等,要多补充新鲜蔬菜,如菠菜、莴笋、豌豆、油菜等,春季还可以让幼儿多吃一些红枣莲子粥,也可以做蜜枣黑米小馒头、枣糕等,有利于强健脾胃。

2.夏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候。由于天气炎热,体内的能量消耗多,血液循环加快,必须及时补充水分。此时幼儿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幼儿可能会出现厌食的特点,不妨将食物品种丰富些,同时多让幼儿吃些清热、解毒消暑、利湿的食物(绿豆粥、苦瓜炒鸡蛋,苦瓜先焯一下去掉苦味)。炎热的天气中幼儿因食欲不振,容易发生蛋白质摄入不足,应多食用牛奶、鸡蛋、瘦肉、鱼、豆浆、豆制品,还有含钙食物(芝麻酱),食谱有西红柿荷包蛋、冰糖银耳莲子粥、花生米拌芹菜(花生米煮熟)等。

3.秋季天高气爽,此时幼儿的食欲比较好,是儿童调节营养状况的关键时期。但是幼儿的胃口好,所以极容易患胃肠道疾病,对体质差的幼儿还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因此,这一时期应该着重补充维生素A,如胡萝卜、瘦肉、猪肝、黄色水果(芒果、白薯、南瓜)等及其他水果。秋季的食谱有:红薯糯米饼、生菜猪肝面(黑木耳切碎)。

4.冬季,天气寒冷,幼儿一方面为了保持体温的恒定,需要消耗较多的营养物质来产生热能,以抵抗严寒;另一方面,为满足生长的需要,对食物的要求量也随之增大。因此,膳食更应有充足的热量,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应多吃些偏热性的食品,同时选择红烧、红烩、焖烧等口味较香浓的烹调方法,让幼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品尝到各种营养美食。

六、根据本园特点制订食谱

1.结合本地食物特点来制订。要选择时令的蔬菜水果,使制订的食谱既经济又新鲜,营养价值又高。

第4篇:幼儿学科知识范文

【分析】在教师A的观念里,预设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就是这个绘本故事,并通过绘本故事让孩子明白故事情节,学说对话,体会故事中的友爱情感。当发现孩子已经知道故事梗概时,教师A忽然觉得内容变少了,教学时间不能有效保障,就不知所措了。其实,知识不是一个固化的成品,一个静态的“故事”,在学习过程中引发的思辨、讨论以及情感经历等都是孩子学习的收获。

【教学建议】请“偷看”过书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回忆书中的内容,这样更能激发全班孩子学习的兴趣。建议教师A说:“昨天老师刚拿来这本书的时候就有好学的小朋友先看了,是哪些小朋友啊,能给大家讲讲书中发生了什么呢?”教学智慧,妙在一念!学会变通,将所谓“不利”资源变成有利资源的能力是幼儿园教师内在教学智慧的显性表现。

【案例二】 在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加速度圆舞曲”中, 教师B身披黑色披风,指着一瓶无色纯净水让瓶子做旋转绕圈动作,背景音乐就是《加速度圆舞曲》。在20名幼儿的注视下,“奇迹”发生了,纯净水慢慢变红了,最后变成了大红色,孩子们惊叹不已。原来教师B在做教具用的矿泉水瓶盖上涂了红色颜料,抖动瓶子里的水冲洗颜料,“奇迹”就发生了。教师B对孩子们说:“如果你们也学会了魔术,你们的水也会变色!”孩子们随之雀跃,开始随音乐舞动起来,但是当他们认真地对着自己的那瓶水“发功”时,奇迹并没有发生。孩子们脸露倦怠和失望,好像上当受骗一般。教师B无视孩子们的情感,继续她的教学,让孩子们欣赏表示乐曲的图谱,感受音乐的加速特征。

【分析】这是教师B精心设计希望出现的趣味课堂,希望孩子们在看魔术、玩魔术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音乐。从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来看,这样的设计符合孩子的认识水平。因为《加速度圆舞曲》比较抽象,借助趣味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欣赏热情。 但是,教师B在孩子积极学习时却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显然,教师B并没有真正地尊重孩子,没有成就孩子的“高峰体验”。

【教学建议】在孩子的瓶盖上涂上颜料(可以是红色,也可以是其他色),当孩子们变出各色魔术水时,教师B可以这样说:“小魔术师们,原来你们的本领比我还强啊,变出了这么多五颜六色的魔术水啊,真有趣!这段音乐有魔力吧?”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尽管是游戏,失信亦不能,因为你面对的是一颗颗“金子般的心”。

【案例三】在小班音乐游戏小鱼“占圈”活动中,教师C在场地上放置了大小不等的呼啦圈作为小鱼的家,游戏时教师C扮演捕鱼人,孩子们边唱歌边学小鱼欢畅游动。当唱到“快快找到你的家”时停止游动,才能回家(占圈)。但教学过程并不顺利,孩子们被地上五彩的呼啦圈吸引,等不到唱完最后一句,就开始占好了圈。教师C失望地说:“你们记住了,一定要等唱完‘快快捉住’这句时才能跳到圈里,不然游戏就没有意思了。”在游戏结束时,教师C说:“捕鱼人为什么能捕到这么多鱼呢?因为你们听不清要求,没有唱完最后一句就开始找家了!我开心得不得了,捉到很多小鱼啊,因为很多小鱼速度慢啊!你们开心吗?”孩子们不解教师的反语,欣然答道:“开心!”

第5篇:幼儿学科知识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学前教育与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胜任幼儿园教学工作或管理工作。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课程。科学教育,既要学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原理以及操作方法,又要结合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的现状、更要具备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但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学生的逻辑思维较弱,对系统的理论知识难以理解。教师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为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教学中选取部分教学内容实施项目教学法。

2 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将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的方式,由学生按照项目的完成程序,制订项目计划,分工完成项目。项目教学法评价学生的成绩分三个层次。第一是由学生本人自评;第二是小组成员互评,互评的依据是根据组员对项目内容的贡献而定;第三是教师评定小组完成项目的情况;最后教师综合三层次评定情况来确定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项目教学法的步骤

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相对独立完成该项目内容,例如自己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项目以及互评和自评。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3.1 布置教学任务

教师先向学生布置学习的任务,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学生理解任务、知道自己要怎样做、要学习什么的知识、要练习什么的技能及自己目标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3.2 拟定计划

学生明确项目任务后,开始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分工,一起制订工作计划。

3.3 实施计划

教师要清楚学生的计划,当出现疑难问题时,能够及时正确指导学生。学生按计划实施,能具体地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学习。

3.4 自查过程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检查工作过程、结果,出现问题时可以随时请教老师帮助解决,教师要及时帮助和纠正。使学生通过一次技能训练对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有所提高。

3.5 评估结果

学生完成项目后,对成果进行展示与自我评价,同时对组内其他成员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心得。通过评价,了解自身能力的优点缺点、提高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 项目教学法的案例

项目名称:幼儿科学活动指导中观察认识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课时:6课时

班别:13幼师⑤⑥⑦⑧班

(1)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级的学习,掌握了健康、语言领域的教学方法。并且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也学习了如何制定活动目标、如何编写教案以及观看了优秀课例《青蛙的生长》视频。(2)教学目标。a.使学生掌握观察认识型活动的概念、特点、设计的原则与组织步骤。b.锻炼学生的胆量、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课程教学组织的能力。c.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项目实施。a.教师分析视频《青蛙的生长》,并提出本次课的任务要求:如何设计观察认识型活动,以及在幼儿园如何组织幼儿进行观察认识型的活动。b.项目合作,科学分组。把全班同学分为三类(优、中、下),每小组成员平均有优、中、下三类组成。每组选出一个组长,每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围绕项目展开研究讨论,共同制定项目目标的完成方案,并将项目细分成各个子项目(包括观察认识型的概念、特点、原则、设计步骤、制作教具),各个子项目落实到人。教师要引导、协调答疑学生。c.演示“项目报告”及评价表现。每个小组用一个微格室,每个组员先在小组内进行试教,并拍成视频,小组试教结束后,成员集中自评和组内互评,并作好记录评价结果;然后每一个小组可推荐一两名最优秀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试教、小组互评以及教师总评相结合进行评价。最后将小组互评和教师总评的评价结果记录下来,作汇总并量化。每一位组员的成绩由自评、组内互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构成,作为本项目的一个成绩记录下来,作为本学科成绩的一个部分。(4)教师小结。教师对学生模拟教学的视频详细反复观看,向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发现并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秀表现。

5 项目教学法在具体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项目教学中,它注重的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人人参与实践活动。经过本次的项目教学活动,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5.1 精选项目

要使学生对项目感兴趣,又要实用。一方知识面要广,由学生自由选择,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爱好,最后教师确立最适合的项目。

5.2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项目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准备阶段,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与项目相关的知识、信息和材料,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向。在实施项目阶段,教师要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景,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在评价阶段,学生自评后,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提高认识的水平;教师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独立探究的能力与小组合作的精神。

5.3 尊重学生的成果

在项目内容讨论评估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成果,切记不要在学生面前评论谁对谁错,项目实施成功与否应看整个过程的进行情况。在学生交流项目实施的结果的时候,老师也应耐心地听取,不能因为那个学生讲得不好而有任何不尊重学生的行为,不然,学生就会失去信心,项目实施就会失败。

5.4 介绍项目内容要讲究艺术性

介绍项目内容可以创设游戏情境或用优美动听的故事都可以,主要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6篇:幼儿学科知识范文

一、给幼儿创造探究的机会

在科学活动中,幼儿所接触的材料是向幼儿传递知识的桥梁,而幼儿本身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把幼儿与材料联系起来,让幼儿有一个探究的过程,这就需要老师给他们创造机会,可以运用实验、操作、观察等方法体验材料带给他们的快乐。但是,幼儿的科学的探究活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受到一定的因素的局限的,这就需要在活动中由教师对他们进行适时和有效的引导,把他们引入正确的探究方向,让他们真正有所收获。教师给幼儿创新更多的时间和条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让幼儿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嘴。在幼儿对材料的兴趣点与关注点上进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把幼儿逐步引向深入,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有的幼儿问:“为什么落下的树叶是黄的?”对于这个问题,教师把幼儿带到校园中,让他们对树叶进行观察,摇晃一下树叶,看一看落下的树叶是什么颜色,告诉他们,这些树叶已经给树做出了贡献,又有了新的、绿色、水分多的叶子出来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给他们解答问题,教师会发现,幼儿的好奇心强了,更喜欢问教师一些奇怪的问题,他们对科学活动产生了兴趣,以后能自觉地进行科学探索。所以,给幼儿创造探究的机会非常重要,培养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让他们敢于动手、敢于想,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

二、制定合理的探究内容与方式

幼儿要探究就要有一定的内容,在上课时,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容,幼儿就无从探究,探究的内容不要多,也不要太容易,如果太多,则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太容易也没有探究的必要,还浪费了幼儿的学习时间。幼儿的思考不成熟,活动的时间也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探究清楚。所以,幼儿教师在设定探究内容时还要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而行,不要认为幼儿是万能的,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由简到难进行引导。

在探究学习的运用上,教师们都已经熟悉了,但是在具体的运用时有点生搬硬套的感觉,主要表现在,只看结果,而忽视过程,只看到了表面,没有看本质,只是在演练而没有真正解决疑惑。所以,这样的探究是停留在表面的,而没从根本上去落实。而实际上,教师可以大胆地放手给小孩子们,把探究活动分成几个部分,可以让他们完成其中一部分、一个环节。也不能把探究当成课堂的法宝,不要一味地让幼儿什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毕竟幼儿知识水平低,对教师的依赖较高,让幼儿探究有时候会没有收获。

三、提供有结构性的探究材料

材料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是知识传授的主要途径。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对材料的选择要有一定的研究,精心选择材料,选择一定难易程度的材料,让材料与幼儿之间建立一个适当的距离,让幼儿通过一定的努力而达到学习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与探究的难度,给幼儿选择上课要用到材料和工具,也可以让幼儿参与,与教师一起准备上课材料。比如,在做一个实验“沉浮”时,在第一次探究时,可以选择区别大的材料,比如,木块、铁块,这样,幼儿很容易就能识别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在操作中观察它们的沉浮,注重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并让幼儿说出看到了什么。第二次探究就可以运用同一种材料,而用不同的液体,比如,实验鸡蛋在不同浓度的液体中沉浮,可以选择与之匹配的材料,如,可以提供水、盐、糖,把不断变换液体的浓度,向水里加盐,等到了一定的程度,鸡蛋在盐水中浮起来,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能浮起来,他们能知识浓度变大了。第三次探究,就可以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让幼儿观察,发现下沉了,再把橡皮泥做成碗状,慢慢放在水中,这时它就能浮起来,同一块橡皮泥为什么一个沉一个浮呢,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试一试,幼儿在操作中自然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四、教师对幼儿指导的时机要准确

1.用适时的提问引导幼儿学习。对幼儿的指导用提问的方式能有效的指导他们的学习,引导他们渐渐进入佳境中去,但是,提问的时机要把握准确,过早则会让幼儿失去主动探索的机会,过迟则会让幼儿放弃探索,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介入合适的时机,要看幼儿的需要,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幼儿希望得到成人的认可或者帮助时,这时是最佳介入时机,比如,他可能遇到了困难,或者在讨论学习时和其他幼儿的观点不统一而发生纠纷,或者有幼儿可能要放弃学习。

2.学习后的交流指导时机要准确。对幼儿学习材料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幼儿探索过程就是一个思考过程,也是学习过程,对幼儿学习的过程的评价是对他们思考的评价。此时,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与交流,比如,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与别人做的比较发现了什么。有时候,幼儿在讨论时只是停留在表面特征,而动态过程没有及时说出来,也没有发现,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指导。

总之,随着幼儿教育不断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发现,对幼儿的创新教育非常重要,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把材料与幼儿的特点结合起来,对他们的学习进行科学的指导,这样,才能发挥他们的潜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我读书,我快乐

福建省安溪县虎邱中心小学五年3班 林雅婷

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认为书是人类文明的“精神粮食”,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对话。”那读一万本书,就是与一万个高尚的人说话。划算啊!一位长者曾告诫我说:“一定要读书,不读书,生活等于零。”

我比较喜欢看闲书,一有空,我就拿起闲书读。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说作业,我没听见,回到家便开始看闲书,我的闲书真多啊:有《三国演义》、《绿野仙踪》、《西游记》……我都看。第二天,组长检查作业,我拿不出作业,赶快拼命地补作业,由于太急,所以字写得歪歪扭扭,错字连篇。幸好老师看在我是因为看闲书而没完成作业,赦免了我的皮肉之苦。

第7篇:幼儿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幼儿 健康膳食 膳食习惯

健康膳食是维持生命活动、民族繁衍、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幼儿健康放在首位,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而膳食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变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起着重要作用。学龄前幼儿正处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营养的摄入对他们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代家庭的生活条件优越,理应不存在营养问题。

针对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膳食方式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教育策略:

一、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健康膳食方式教育

幼儿园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主题探究活动是幼儿园的一个主要活动形式,主题的开展是幼儿对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问题,进而在教师的支持下,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经验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的经验,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开展“各种各样的食物”主题活动,主要是针对幼儿挑食、偏食现象,通过活动,老师和孩子们共同研究和探讨食物的色、形、味以及营养成分,以达到培养幼儿接受和尝试多种食物的目的。

(二)开展“各种各样的饮料”主题活动,是针对幼儿喜欢喝饮料而不喜欢喝水的现象,帮助幼儿从饮料美丽的外表下发现其有害的本质,从而自觉地、有节制地对待饮料,并引导幼儿主动选用健康的水代替饮料。

(三)开展“我们的早餐”主题活动,针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家庭对早餐的不重视,甚至忽视,致使早餐凑合,通过主题活动,让幼儿关注、讨论早餐问题,发现早餐的价值和意义,有兴趣地为自己和家庭设计健康的早餐食谱,并能积极地去尝试自己的计划。

二、家园合作,让幼儿在实践中了解食物的来源,参与食物的制作

在生活中我们引导幼儿去发现,去探索各种食物来提高认识。通过实践体验,从而获得感受。如利用假期到农村的田野里观看种植的各种蔬菜、水果,通过幼儿的亲身实践,参与种植和养护,当成熟的西红柿、辣椒等挂满枝头时,不仅可丰富幼儿的知识,还会引起幼儿对蔬菜的兴趣。

为了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饮料的危害性,做了“豆宝宝爱喝水”的小实验。在班级的自然角里摆放了两盆黄豆,一盆给它喝水,另一盆给它喝可乐,让幼儿自己照料。通过两组实验的前后对照,他们亲眼目睹了两盆豆宝宝不同的成长过程和结果,再次亲身体验到了饮料的可怕,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了对饮料的警惕,更能主动地远离饮料。

三、家园共育,提升幼儿经验,转变幼儿行为

健康膳食方式教育,关键是要培养幼儿主动自觉的行为。随着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的发展。幼儿行为的目的性逐渐加强。因此,我们要培养幼儿逐步脱离成人的提醒或控制,自觉地在生活中选择健康的膳食方式。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后,他们不仅明白了蔬菜的作用,而且每天都能高兴得吃蔬菜。有的幼儿原先对芹菜等有气味的食物很拒绝,通过活动,让孩子拣拣芹菜,听有趣的故事,使幼儿很乐意接受这些有气味的蔬菜了。

在开展“饮料”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不直接把生活经验展示给幼儿,而是一步步拓展幼儿已有的经验,逐步展示或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幼儿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取得的效果也就更加明显,有的幼儿还回家告戒家长要少喝饮料多喝开水呢。

四、健康膳食方式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

幼儿健康膳食方式是日常生活方式之一,不断地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因此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状态,分析了解原因,寻找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帮助幼儿获得正确的的认识,逐步改变不良膳食行为。幼儿的膳食习惯往往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有关,改变幼儿不良的膳食习惯不是简单的事,开展幼儿健康膳食方式教育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但只要坚持不放弃,不断调整好良策,一定会取得效果,一定会获得成功。

五、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科学健康膳食习惯

第8篇:幼儿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班级导师制;幼儿师范;学生管理;制度转型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进入新世纪,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正在面临着一场战略性的调整:教师教育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师教育结构由三级师范教育体制走向二级师范教育体制,剧烈的社会变迁以及由此造成的教师教育的重大变化,促使了一大批中师层次的师范学校陆续的升格和融入高教体系,然而,这些师范学校实际上是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被“抛”出原有的运行轨道,并且必须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里做出自己的选择,特别是在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

一、班级导师制推行的必要性

(一)辅导员队伍不健全、专业化水平低导致学生工作管理水平低效。

新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首先面临着“缺钱少人”的硬性问题,导致学校的辅导员队伍数量不足、队伍不健全使得辅导员与学生的师生比比例超出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的师生比1:200的红线。数量不足的瓶颈使得辅导员承担了过多的事务性工作,分散了精力,未能充分的发挥教育、管理和服务职责使命,削弱思想教育功效,容易出现“以管代育”的工作常态,疏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

其次,专业化水平低、辅导员队伍缺乏系统的育人理念知识,未能较好的发挥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功能。学校辅导员的选聘来源多是从高校毕业的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不同学科领域的年轻人。表现出了“刚从高校出来,就回到高校”的特征,他们富于朝气、精力充沛。但是缺乏必要的辅导员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背景,缺乏“以育促管”的专业能力与技巧,使得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够。[1]以及受到自身素养与社会阅历的制约,使得辅导员在学生的学业、生活、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教育效能低下。作为大学生群体的教育引导,就需要得到专职教师专业教育的配合,更需要班级导师这种师长似的人物成为他们大学生活学习的引路人。

(二)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路径依赖”,显现一定的制度惰性。

首先,由于办学层次的提高和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新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教育管理缺乏实效的理念难题,突出表现在办学经费紧张、学生管理理念落后、学生工作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学生管理事务职能部门不完善,职责不明晰等。在谋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学校发展不可避免的会表现为“依附性发展”和“沿袭式发展”。“依附性发展”表现为受到其他高校的学生工作影响,不顾实际情况地跳跃式发展,如新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受到其他师范类高校的影响,在建立辅导员队伍的时候,片面的注重数量,忽视辅导员队伍的质量。“沿袭式发展”表现为教育管理理念依循传统旧有的学生工作思路,采用旧有的班主任学生管理模式,曲解了教育主体的教育功能和实质,使得学生的教育处于统一化的引导中。

其次,辅导员队伍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影响了专职教师育人作用的发挥。一方面,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辅导员专事思想教育工作,会无形中助长专职教师产生“教而不育”现象,表现出狭隘的“教学至上”的理念,无义务为辅导员分担学生思想教育任务。另一方面,在解决辅导员数量不足、辅导员体制和机制不完善使得新建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学生管理体制采用了沿袭式的班主任学生管理模式,混淆了“班主任”和“班导师”两种教育主体的本真含义,曲解了两种教育主体的教育功能。弱化了班导师对学生个性化指导、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促使专业认同等作用发挥。[2]因此,在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这种“捉襟见肘”的转型过程中,通过实行班导师制来实现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转型既是势在必行,也是对教育主体功能的匡正。

二、班级导师制的内涵

班级导师制是指高校为每个专业班级配备一名专业相关的专职教师,为该班级学生提供学习生涯、思想道德及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个别化指导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以期辅助辅导员做好具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班级导师的基本工作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心理指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和职涯规划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班导师还要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专业指导:让学生了解专业的特点、积淀专业情感、树立专业理想、扩展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社会需求,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激发求知欲、结合学生的学业发展状况与特点,为其提供学业方面的全程指导;(3)科研指导:班导师以研究型教学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到相关的课题项目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班导师的指导下主动钻研、拓展知识领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4)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创业计划,拓展校外实践和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参加企业实习计划,为学生搭建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

三、班级导师制的特征

班级导师的工作内容相对于专职辅导员及兼职班主任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班级导师制是一种个别化指导的教育管理制度。班级导师主要由同其指导学生专业相关的专职教师构成,根据学生学业发展的要求,对人数较少的学生提供个别化的专业指导。由于高校生师比例的扩大,许多专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育过程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学习轻身心,重共性轻个性”现象。所以推行班级导师制,有助于克服此现象,实施个性化教育。与此同时,班导师指导本科生选课,避免了学生选课时的盲目性、随意性以及片面追求学分和个人兴趣的倾向,确保学生选择课程的正确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真正做到通过选课完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最终形成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对学分制是一种有效的补充。[4]

(二)鉴于“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原则,班级导师的工作兼顾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与辅导员直接组织学生进行政治理论学习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不同的是,班级导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较丰富的人生阅历、较成熟理性的判断能力,能够从专业教育入手,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未来发展结合起来,将个性化的成才目标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起来[5]。

(三)围绕学生专业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进行全员管理。与研究生导师同时跨年级辅导员学生所不同的是,班级导师仅负责其所指导的某一年级的班级学生,针对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开展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这样可有利于班级导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某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中,如大一新生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负责新生的专业展望及生涯规划、适应性学习指导,毕业年级负责学生的就业、论文提交答辩等。班级导师制的推行将教师的教书育人通过制度以责任和义务明确下来,有助于发挥专职教师的育人功效,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

四、班级导师制推行的措施

班级导师制作为新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制度转型,是在当前学分制学籍管理下更加细致地实施因材施教,更好的帮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推出的一项举措。在班级导师制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专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三方面的通力配合,主要体现在班级导师制度的保障、实施和制度衔接措施中。

(一)班级导师制推行的保障措施

班级导师的选聘任用制度,严把“入口关”,从源头上保障班级导师制度的顺利推行。班级导师的选聘,必须是由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教学工作时间较长、有较多精力指导学生、热爱学生工作的专任教师构成。采取固定班级指导原则,即专任教师从大一到大四担任该班导师,原则上不进行轮换调岗,这将有助于班级导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对导师的信赖程度也随时间的推移而加深[6]。同时,对于班级导师工作量的考核认定,应将其担任班级导师的工作量纳入到日常绩效中。高校对教师工作量的认定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担任班级导师的专任教师,对于科研项目、教学时数等不能一味追求高指标。

班级导师的权责认定制度,提高“质量关”,从过程中保障班级导师制度的顺利开展。班级导师制,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探索,是要解决当前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能低下的问题的,不可避免地要与现行辅导员制度磨合并存。建立健全班导师的权责认定制度,合理划分班导师的管理幅度和范畴,增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

(二)班级导师制推行的实施措施

在班导师的安排上,选配相关班级的任课老师作为该班级的班级导师,从而实现教学与导学相统一的教育过程。作为专业班级某科目任课老师的班导师以班级为单位,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管理者、指导者和教育者,他们对学生的个性和班级的整体情况都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和把握。可以很方便快捷的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的化解学业上的困难,探测心理动向,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专业理论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实现专业能力的增长和专业情感的积淀。同时,班导师利用教学过程中的空闲时间,可以十分便捷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增进师生情感。在导学内容上,采取分层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业阶段实施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大一的适应指导,大二专业巩固性教育、大三的专业提高性教育,大四的升学指导和就业指导。此外,班导师是以学院或者系部为依托开展工作的,所以学院或系部要积极的保障班导师工作的外部环境。例如,合理分配班导师授课的工作量,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班导师工作中去。[7]

(三)班级导师制应处理好与辅导员制度的关系

班级导师制,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一项转型,要正确处理好与现阶段高校普遍实行的辅导员制度。“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长期以来,因双方的职责不明确,辅导员的强势地位使得班级导师制影响力不强、班导师的工作流于形式,有名无实。因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专属辅导员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班级导师制的推行势必要对辅导员日常工作产生冲击。首先,班级导师的职责过于宽泛,则与辅导员日常工作重合,会出现权责不清、多头教育管理等问题。不利于教影响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其次,班级导师的职责过于模糊,辅导员可能会对比较有权威的班级导师产生依赖心理,产生工作上的推诿和思想教育上的缺位。因此,班级导师制在推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与辅导员制的关系,明晰辅导员和班导师的职责和职能定位,理顺管理限度,落实管理责任,提升学生管理效能,二者才能合力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五、结语

伫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社会经济转型的时代中,面对此伏彼起的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兴学校的呼声,由以前的师范学校升格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一个方向似乎都充满了不确定和未知数。对于新建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而言,其正处于快速的发展转型期,在注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关注学校办学特色、强调学校教育内涵发展的浪潮背后,不可避免的会面临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将班级导师制引入学生教育管理体制中,充分发挥优秀任课教师的教育引导和思想引领作用,有助于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丰富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发挥学科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有助于统筹校内多种教育资源,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刘进.理论与实践: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现实悖论[J].江苏高教,2010,(2).

[2][4]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5).

[3]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三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9.

[5]徐志峰.本科生导师制与辅导员制的关系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第9篇:幼儿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数学课堂;儿童发展;有效对话

在教学改革和新课标的要求下,数学教学课堂不再是老师单独地讲解,而是注重学生之间、学生与课本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对话,在沟通中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对话开展的现状

1.单向提问

提问是在教学活动中被广泛运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数学课堂的提问,大多是集中在数学概念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上。目前,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提问大多是由老师向学生发出,学生被动地接受,回答老师的问题,很少的提问是由学生向老师提出的,没有双向的交流。

2.问题设置没有对话性

问题的设置大多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进行的,作为对所学知识的复习、检查,没有在新知识的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开放式的提问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回答问题的形式以集体回答和抽查为主,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率,只抽查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来回答问题,所得到的回答和检查结果没能正确地反馈教学信息,在师生之间没有有效对话。

真正的“有效对话”,是指在师生平等和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以探讨性问题为对话内容,通过师生和同学之间意见的交流的方式,互相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对自己进行解题方法上的总结和结果的检查,以在对话中让学生自主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为目标而进行的教学对话。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有效对话组织的措施

1.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

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是实现有效对话教学的前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意识和培养其敢于表达的个性。要建立有效对话学习,教师应该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从管理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生活的好朋友,有了这样一个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探究性学习才能继续开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发表各自的不同想法,甚至可以包括与老师所要的答案相差很远的意见,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答案,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特别注意改变以往教学过于沉闷严肃的形象,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发表意见和讨论,在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里,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2.创设有效问题,实现师生对话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情境中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要想实现有效的对话,老师要结合实际生活的场景,从学生易于接受的角度去创设问题,通过问题的讨论来发挥学生的课堂中心的作用,激活思维。新的数学教材在编排上也十分注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老师在教学中要增加对教材中事例的运用,让其成为学生和师生之间的对话内容,多角度、多层面地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对话。

3.尊重学生的天性和相信学生的潜力,是实现有效对话的原则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学,学生的年龄较小,老师往往会潜意识地在课堂上大包大揽,不尊重学生自身的天性和不相信其学习的潜力,课堂成为老师的独角戏。在发展适合于儿童的有效对话教学模式中,就要首先遵守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自主个体的原则。用积极的态度来欣赏儿童的天性,承认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从每一个个体出发,发现其个性、分析其个性,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不同学生的个性来进行教学,为其发挥自我的个性和学习潜力提供有利的条件,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对话中的乐趣。

4.运用有效的提问方式,明确有效对话的师生角色

逆向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较为常用的提问方式,即老师提出问题后,对学生的回答进一步的提问,如还有其他的答案吗?还有更好的算法吗?这样的逆向提问能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和更深入地了解。通过这样的不断追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百分数意义理解中常会存在的误区进行讨论,在师生对话的活跃气氛中让学生完成对本节知识的学习。

5.教师要做好对话教学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表现和课堂教学的效果评价要从多方面来考虑。在学生进行问题对话时,老师要对学生的对话进行及时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对话中可以适当地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锻炼学生敢于对挑战性的问题发表观点。低年级儿童的数学教学,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认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要的任务,老师在对学生做出评价时不要只看重数学知识,还要看学生在对话中对数学的认识。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肯定,可以促进有效对话教学模式的开展。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展适用于儿童发展的有效对话组织,是将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尊重学生的课堂中心作用的体现。老师需要通过观念的转变、有效的问题设置和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等策略来建立有效对话的课程,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和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青霞.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