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

传统文化的态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态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的态度

第1篇: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不同,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持不同的态度。特别是在一些缺乏人文气息的理工科高校,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主要学习专业知识,对于文、史、哲等相关知识往往还停留高中甚至是初中的认知水平,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没有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沈阳药科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但同时也是一所专业性强的理工科学校。为了更好地在药学大学生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我们在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中开展了一次网络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在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的大二到大四的药学、药物制剂、药物分析、药学(英语强化班)、药学(日语强化班)以及药学(理科基地班)学生中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回收有效试卷149份。参与调查的同学中:72.5%的同学为女生,女生多,男生少;63.8%的同学来自北方。

 

二、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调查问卷共有客观题20道,均为单选题,主要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药学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1、药学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在关于四大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中,50.3%的同学选择了看过其中一两部,26.1%的同学选择了都看过,23.5%的同学选择了都没看过;中医四大经典名著与药学大学生的学习有着一定联系,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32.9%的同学对中医四大经典名著一个都不知道,49.7%的同学知道一两个,只有17.5%的同学都知道;在“您喜欢京剧或者地方剧种(评剧、豫剧、秦腔、黄梅戏、粤剧等)”一题中,51.0%的同学的态度是可以看看,有41.6%的同学选择了不感兴趣;对于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艺术,42.3%的同学选择了大致学过,但是只是掌握一些皮毛,38.9%的同学选择了什么都没学过。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名著、传统戏曲以及传统文化艺术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仅仅是感兴趣,了解程度和投入程度比较缺乏。

 

2、药学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首先调查了同学们对于传统节日的态度和看法:38.9%的同学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气氛浓郁,具有传统特色,42.3%的同学认为现在的传统节日很商业化;相比于西方节日,91.9%的同学更加青睐传统节日,86.6%的同学非常赞成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被列为法定假日。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依然是支持我们的传统节日的,但是由于商业化社会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传统节日越来越商业化。

 

97.3%的同学认为沈阳药科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更加偏向于浓厚的学术氛围,69.8%的同学认为文理分科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及态度有一些影响。以参加调查的药学大学生为例,有40.9%的同学选择进入大学之后,可能不是很多,但是也会像高中一样继续背诵古典诗词,60.1%的同学则选择了很少甚至是不背古典诗词了;在“如果您现在图书馆,只能选英文名著和中国古典名著两种类型的书,您会选择哪一个类型的书呢?”一题中,53.7%的同学选择了中国古典名著,相对于英文名著不占优势;53.0%的同学选择会选修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先哲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自由选修,但是也有21.5%不会选修。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态度,87.2%的同学还是更加倾向于中国传统文化的;96.9%的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很重要并且有一些积极影响;99.3%的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值得当代药学大学生去继承去发展。由此可见,药学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压倒性的支持,但是同学们背诵古典诗词以及阅读中国经典名著的比例并不是很多,只有一半的同学表示愿意选修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先哲思想的自由选修。

 

三、调查结果思考总结

 

通过对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药学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态度是积极的,但是兴趣不高,认知程度一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性较差。这种情况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首先,社会及家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差异。社会和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主要通过影视作品了解四大经典名著,对于京剧、评剧、豫剧、秦腔、黄梅戏、粤剧等传统曲艺感兴趣的人比较少,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对于琴棋书画等传统艺术几乎从来没接触过。父母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会鼓励自己的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而社会环境的影响则更为重要。近年来,社会对于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传统节日被定为法定假日,关于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书籍越来越多,大学生有更多的途径去了解传统文化。但是大学生主动的了解传统文化,在传统节日当天主动去感受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主动去看关于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电影和书籍的情况并不乐观,这也应该成为社会以及家庭努力的重点。

 

其次,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击。在全球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多元文化形式广泛迅速传播,特别是以欧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年轻人更喜欢更容易接受,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遭受到了冲击。虽然相对于西方节日,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更加青睐我们的传统节日。但是,在面对中国古典名著和英文名著的选择时,仍然有将近一半的同学会选择英文名著。同时,调查显示,相对于普通班同学,药学(英语强化班)的同学更加倾向西方节日和英文名著。由此可见,外来文化的渗透对于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冲击,特别是外语强化班的同学,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第三,理工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对于传统文化重视程度减弱。由于高考制度以及当今社会环境对人才的普遍要求,我们的教育普遍存在“重理化,轻文史”的情况。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大多数学生自身也认为文理分科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及态度有一些影响。中学时,理工科学生还能因为学习语文阅读一些图书文章,背诵一些古诗词。进入大学之后,如果大学本身的校园文化氛围就偏向浓郁的学术氛围,而且所学专业课程大多以数理化为基础,那么学生自然会觉得古诗词以及中国古代先哲思想对于自身的帮助并不大。因此,即使绝大多数同学倾向于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很重要并且有一些积极影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值得当代药学大学生去继承去发展,但是在实际大学生活中,真正去做的同学并不多。以药学大学生为例,同学们可能更加熟悉四大基础化学,谈到中医四大经典名著,了解的人便不多了。究其原因,实际学习和工作中用的少或者根本用不到,大多数学生也就不愿意去花时间了解了。

 

一名合格的药学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就可以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自身的完善。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每一名大学生,无论文理,都应当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第2篇: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有声语言;主题观念;意识形态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声语言艺术创作主体的观念意识

观念意识作为业界经常提到的名词,它在我们当今日常语言和学术语言中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它的本来领域是政治理论,在这里它有时指隐藏的动机,有时指那些我们意识不到的、导致错误意识的因素,巴赫金用它指一种特定的观看世界的方式,一种力求得到社会意义的方式。”①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声语言艺术创作责任在于呈现,通过这种呈现,去体现主导观念意识,使受众得以感知创作主体的个人意识同主导意识的交互。有声语言艺术对社会的意义不只是在于通过选择、界定、评价和解释等手段对原初的社会事实进行阐述,更在于通过意义化的语言实践过程将驳杂纷乱的世界条理化,通过有声语言去建构一个有意义的有关国家和社会的主流观念意识世界。因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声语言艺术,创作主体的话语所体现出的传统价值带有强烈的主导性,也就是说创作主体要所传递的文化价值要同主流观念意识相一致。创作主体的话语要根据文本而展开创作。一个时代的故事,是创作主体对这个时代人们总体行为特征的讲述,任何一种行为被纳入到时代的讲述中、时代的习俗中时,行为主体不再是个人,而变成了体制所设定的集体意识的代表。例如2014年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齐越朗诵艺术节的主题定位“同抒爱国情共传华夏声”。作为创作主体的有声语言艺术践行者,首先应当确立的是传统文化传播的喉舌意识,必须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利益,捍卫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声语言艺术创作主体的文化态度

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情况下,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对于整个时代而言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有声语言传播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作主体承担着传统文化传播的责任。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声语言艺术创作主体作为有声语言的施动者,对有声语言有一定的驾驭能力,他的话语能够充分体现创作者的文化态度。创作主体向受众卑躬屈膝,一味的满足受众需求而不有所甄别地去传播,就会丧失有声语言艺术传播的文化态度。可以说,一味的迎合大众丧失自我传统文化价值也就自动解除了有声语言艺术创作主体道德义务的生存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随俗或是媚俗,通俗上讲就是随大流,“随俗就是传统的、教育的、现行意识形态或者说是时髦的产物,是某种先于或外在于个人生活的产物。”②我们倡导有声语言艺术创作主体话语的审美性,罗兰•巴特曾经在他的随笔中曾提到了“审美话语”这个概念,话语的审美在于这种审美活动提供给人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仅是视、听、触那样的感觉经验,也是观念或意念的感觉化,或者说是思想的现在进行时态的状况。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凝聚之学、兼容之学、突出儒家经世致用之学三个方面,其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价值的回归,创作主体突出传统文化话语,秉承传统文化价值,增强审美性是其主要职责。现今来看有些艺术性的话语,由于缺乏对文化的细微性的把握,缺乏思想的进行时态,一些难登大雅之堂的语言频频出现在有声语言艺术当中,这些难登大雅之堂、陈词滥调的话语本身就是不思想的一种表现,话语中本身的修辞性和隐喻性对于语言本身的活动而言就是一种不间断的思想活动,审美话语本身固有的理性的、细微的、思想在场感本身所拥有的深刻话语就排斥了所谓有声语言艺术话语中的随俗。真实的,活灵活现的思想性话语始终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声语言艺术演出探索中,文化态度是演出行为下创作主体始终的追求!传统文化最终要追寻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存意义,而有声语言的生存意义最终要通过对语言的探索去获得,有声语言演出机制同样如此。不断地对它的探索是追求传统文化价值意义的所在。我们看到很多演出活动在人类经验世界中产生的意义,其意义绝大多数要通过有声语言表达才能实现。涵盖个体经验、群体经验及人类往事的事实,一再被作为事件表述在演出活动当中;有声语言演出作为经验重现的一种方式,赋予了人类生存以意义,话语形式和话语意义之间所形成的张力和空间,正给传统文化提供了传承的可能。通过现今的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有声语言艺术演出方式,我们言说着传统文化,谛听着来自历史各个角落的文明现象。演出者的话语系统形成了一个具有指示价值的观念意识世界,让我们共同祝愿传统文化通过有声语言艺术演出活动能够推陈出新,不断涌现出好的形式、好的作品。

结论

第3篇: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

摘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的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由此出发,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么,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

第4篇: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文化视角 传统文化 西方文明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现代中国作家中一些目光如炬、洞察深刻的巨匠往往能透过中国积贫积弱的惨淡表象,从文化、国民性的视角探索民族衰落的病源,老舍无疑是其中卓越一员。人们大多将老舍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归为三类,即“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正派市民”,这三类市民各自体现了老舍对待文化态度的不同方面,代表老舍思考中国现代社会文化视角的三个分支。

一、以传统文化落后方面为视角,分析中国现代社会的积贫积弱

老舍把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方面作为探究现代中国的一个视角,将现代中国的积贫积弱的根源归为传统文化落后方面的积淀,其作品中的“老派市民形象”将这一视角演绎地尤为明显。

《四世同堂》创作于民族危亡的抗战时期,老舍在此阶段亲眼目睹了偌大的中华民族在外邦面前的“怯懦”。最典型的是作品中的祁家老太爷,他不问政治,更不关系国运,日本人进了北京,导致他成了亡国奴。不过这些在他看来并不十分要紧,无非就是自守自家大门,过自己的日子。老舍对于祁家老太爷这类人物主要是批判了他们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庸庸碌碌,投射的是一种“怒其不争”的态度。在老舍看来,是因为传统文化的落后方面千百年来积淀在中国人的心中,磨平了中国人的棱角,使中国人丧失了抗争的勇气。当屈膝不再被看做是耻辱,反抗已成为了“分外之事”,看似庞大的中国在岛国面前的不堪一击自然不足为奇。国运之所以维艰,是因为缺乏雄健的国民,而这一切正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习惯了的传统文化养成的逆来顺受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

传统文化的落后方面是老舍思考中国现代社会的视角之一,同样是解构着民族的悲剧,他并没有像当时许多左翼作家那样只是从悲剧表象中的看到了阶级分野。老舍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化落后方面一直侵蚀着国民的灵魂,阻碍着国家的进步,这一视角承接了鲁迅探索国民性的主题,在三十年代文坛,为探索现代中国社会的病源提供了更多向度的开掘。

二、以西方文化的畸形影响为视角,思考现代中国新旧交替的阵痛

老舍的创作与同时代忧心国运的小说作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不仅把中国的衰落归因于广大国人的因循守旧,使批判的矛头单单指向传统文化,他认为中国的问题不止在于“老人迂腐”,同样源于“新人浅薄”,因此他对迅猛涌入的西方现代文明持一种谨慎、近似于排斥的态度,这种态度主要体现在作品中“新派市民”形象的塑造中。

《离婚》中的张天真便是此类人物,他表面上过着模仿西洋人的“现代生活”,然而骨子里的尽是纨绔子弟的不学无术,他虽然天天看报,然而不关心报上的国事,所感兴趣的也都是些低级趣味。国家的现代化需要国民思想上的真正觉醒,像张天真这样的“新派市民”并不是觉醒了的中国人,不过是在新时代中的堕落之辈,民族复兴的重任显然不能由此类人承担。老舍是一位身处于两种文化交替之中的知识分子,早年英国讲学经历让他看到了西方文明丑恶的一面,生于老北京的他对于传统文化也有着深刻的了解。他发觉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半新不旧”的困境,现代中国人在传统文化落后积习和西方文化畸形影响下正承受着新旧交替的阵痛,因此仅仅依靠西方文化并不能使中国回到正确的复兴轨道。

三、以传统文化积极方面为视角,探索中国现代社会的出路

第5篇: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

最近在广州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之茶文化系列”座谈会,聊天过程中,有设计师发出这样的疑问: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认知过程?

曾有一份针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校学生所做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古代经史子集、四大名著、国画、书法、戏剧等中国古典文献及艺术等,仅有极少数人较为关注与了解,其他大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明显不足;不过从调查回答来看,虽然欠缺了解,但很多人对传统文化还是较为认同的,认为其“并不过时”、

“存在强大生命力”。这份调查结果令人堪忧的同时又稍感欣慰,从一个切面反映了时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德国汉学家阿克曼认为当代的年轻人更有机会接触真实的传统文化,其对待文化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因为前者所处的年代受阶级斗争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可能失之偏颇。

纵观历史,无论处于哪个时期的人们,其对待事物的认知与追求等精神层面总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并随之发生改变。那么我们回到这篇文章开头所提出的问题,就设计行业来讲,正在日益成为中坚力量的年轻设计师们对传统文化经历了怎样的认知过程呢?通过了解,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的大部分设计师,其成长过程正处于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巨变时期,一切都是新鲜而未知的。最近正在热播的电影《中国合伙人》里,每个人都把“出国”挂在口头上,甚至将之当做人生的梦想,现在看来颇有些极端之感。但不可回避,这确实是属于那个年代的特征,人们的思想、追求、行为方式等都在努力追随西方。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设计师们,其所受的环境熏陶包括教育、审美等方面,大部分都是受西方现代设计思维影响较深的,对于传统他们“不以为然”甚至“不屑一顾”。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强大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随着眼界、知识面的开阔以及自我意识的树立与增强,原本受西方体系影响较深的一些年轻设计师们逐渐意识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那种世世代代血脉相传、根植于骨子里的中国文化。从发现到好奇,从体会到学习,从热爱到尊重,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的设计师珍视并敬重传统文化,将之融入到生活及设计等方方面面。

历史毕竟是向前发展的,热爱并尊重传统,但不拘囿于传统。在国际化的生活背景之下,唯有用发展的态度和全新的设计思维,才能赋予传统新生。

第6篇: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重要的是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在大学生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既是一份珍贵的财富,同时又需要我们给以足够的重视。人文精神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之一。文化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物化形态,对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关于学生道德及传统文化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1.对于大学生日常行为的调查

(1)尊重他人意识。尊重他人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对他人劳动是否尊重是大学生日常行为中最为明显的素质表象。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在课堂上和自习室里是否能经常听到手机铃声或喧闹声”进行调查,而从问卷发现经常听到手机铃声或喧闹声的占38%,偶尔能听到的占61%,这反映了目前绝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更没想到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2)尊老爱幼意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仅限于赡养父母,抚养子女,而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道德感情去对待社会上所有的老人和儿童。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主动给老人或孕妇让座的占22%,不能决定或犹豫不绝者占62%,而有16%的学生觉得这个事情与自己无关。这说明有78%的学生在尊老爱幼这个问题上存在问题。

(3)诚信意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人格很重要的一面。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是一笔财富。涉及学生诚信的事例很多,如贫困生家庭状况、考试、请假、就业等等。从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调查发现,有41%的学生对于作弊行为反感,但认为可以理解、总比补考好甚至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占59%。而包括对作弊反感的学生在内,从小学到目前考试作过弊的学生竟然占到了75%。

(4)团结意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显然,“人和”是各种条件中最重要的一环。“人和”是我们要创建和谐校园必不可少的环境。学校中,大到一个院系,小到一个班级,都要讲求“人和”,只有班级达到“人和”,才能使全院形成合力。从我们对班级的团结性调查看,有31%的学生认为本班级很团结,认为团结情况一般甚至有小集团的有56%,有13%的学生觉得班级团结情况差。

2.对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调查

(1)获知途径。在对于传统文化的获知途径中,从小听说占43%,通过课外书籍获得的占40%,说不清的占10%,大学期间继续获知的占7%。其中大学期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文科学生占76%,理科学生占24%。这表明我们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吸收很大程度上是靠点滴的积累,而这种积累也正是传统文化深远影响力所达到的,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缺陷,投入很少。

(2)获知情况。通过问卷发现,在对于中国传统的道、儒、法、墨等大家思想,有较多了解的占2%,71%的学生表示有点了解,有27%的学生不了解。能够说出某一家思想大致观点的,在参加调查的学生中只有20%,其中,文科学生占80%,理科占20%。在对于某一门传统艺术的调查中:大致了解的占76%,不了解的占21%(全理科)。这说明学生对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认知十分肤浅,文科学生虽然要好于理科学生,但在知识的面上以及深度、广度方面十分不足。

(3)获知态度。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阅读是一种方式。我们调查发现,经常到图书馆借阅传统文化类书籍的占11%,偶尔借阅的占64%,有25%的学生从不借阅此类书籍。

二、问题及对策

第7篇: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儒家文化

茅盾文学奖作品中,有许多对传统文化寻根的表现,同时也有许多对儒家文化核心精神的展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本身建构这人们的民族身份认同感与使命感。不难看出,自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以来,矛盾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有关于我国社会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代表作品。但不论其历史如何变化,都可以表现出作家想要发表对儒家传统文化以及不同态度的认知。故而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更加有利于丰富人们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本身的理解,从而将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好地展示出来。

一、儒家传统文化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关系

(一)儒家文化传统对作家的影响

儒家传统文化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本身有着重要的联系,首先就是其对我国作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究其作家前身,实际上是由古代的“士”演变而来的,所以儒家士人完全可以被当作现代的知识分子看待。而在古代时期,士本身需要确定其政治角色,并且通过相应的官僚制度来使得其履行社会职能。故而其本身就是伦理道德、精神文化的领导与楷模。从儒家文化传统角度来看,当代作家本身也承载了古代“士大夫”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精神传统,这种传统最为直接地展现就是忧患意识。追随到古代时期,孟子就曾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故而这种意识在当前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家身上均有所展现。

(二)儒家文化传统对读者的影响

儒家文化不仅对于文学作品和作家有所影响,其对读者的影响也是直观的,这主要就体现在读者自身有着怎样的文学想象。因为在当前的文学组品中,人们很容易看到现实意义的存在。比如《白门柳》中,就曾经描写了历史转型时期,知识分子如何对自身的命运进行选择。所以读者在阅读小说之前,往往内心已经形成了对其一定的文学想象,所以在其实际应用与阅读过程中,更是本着作品应该贴近生活、实际的理念,故而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对读者的影响也是相对深远的。

二、儒家传统文化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体现

(一)以改革小说为例――《沉重的翅膀》与《英雄时代》

儒家传统文化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体现,表现在方方面面,甚至其在改革小说方面的展现,更是使得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深层次的含义。以改革小说发展为例,其主要展现的是我国新时期进程所带来的美好,同时也是其对传统文化基本态度的展示,所体现的必然是作家以及当前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融合,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不断进行改革与发展的展示。在这一时期,《沉重的翅膀》与《英雄时代》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分开来看,《沉重的翅膀》所反映的恰好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相关故事,并且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期转型所进行的第一部长篇小书记叙。小说中所展示的事态发生背景为汽车厂整改,而这时也恰好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历史的大转型阶段。而其中所描述的正副部长、普通工人对当时经济改革所产生的不同态度,都成为其不同内心世界的彰显。所以作家正是通过这一特殊时期,不同人群对待改革以及社会的不同态度,体现出改革之初,新旧文化冲击、文明与愚昧的对接以及改革还是守旧抉择的一种矛盾体现。而小说中为人们塑造的副部长这一积极改革的高级干部形象,实际上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我国儒家文化的独有内涵。

而《英雄时代》也恰好反映地是改革阶段的故事,这部小说描述的是党的十五大前后的故事,其发生的故事依据与背景都是围绕社会现状展开的。这一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还不够健全,同时社会中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更是使得人们在内心产生了严重的波澜。那一时期,国企亏损、下岗工人不知何去何从以及社会严重的贫富差距,更是形成当时那一特殊时期的特殊现状。实际上两部小说本身都是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状况为典型的,所以其本身恰好是社会转型阶段的重要展示。尤其《英雄时代》中史天雄与陆小艺离婚,实际上不再是受到旧意识的束缚,而是受到了经济的影响。故而这种观念本身就是信仰所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国家利益做为其一切工作的标准与行为的准则,这也就充分展现出我国儒家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方方面面。

(二)以乡村小说为例――《白鹿原》与《秦腔》

提到了改革小说,那么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还有一类比较常见的作品,其主要方向就是乡村小说。在近些年来,乡村小说的主要代表就是《白鹿原》与《秦腔》,并且这两者皆可以从文化思想的角度切入,从而了解作家本身的思想态度与立场文化。

先分析《白鹿原》,去诞生于1993年,而此时恰好是我国儒家文化寻根热潮的重要阶段,此时兴起的儒学热更是使得文化界对传统文化本身形成了一种再认识的现象。而《秦腔》则是贾平凹自身对传统乡土文化逐渐陨落的一种可惜,同时在这个不断衰落的工程当中,展开了对当前农村现状与社会实际状况的思考。

《白鹿原》所展现的实际上是现代化进程当中,儒家文化传统所具有的坚韧,比如其中的白嘉轩,其是典型的儒家文化人格的化身,同时也被人们称之为该作品中塑造的最成功且最为深沉的形象。其将民族精神全部展示了出来,也使得我国封建社会维系了几千年的传统与精髓展示了出来。例如朱先生所指定的《乡约》,其中“德业相劝”以及“礼俗相交”等,都是白嘉轩内心所信奉的内容,更是其精神支柱,同样也是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故而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无论是处于社会发展重要阶段的小说,还是社会转型期的小说,乃至描述乡村生活的小说,其主要展现的内容都离不开人们内心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影响,并且也真正将传统儒家文化人格的精神魅力体现在了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上。

结束语: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有许多反映儒家传统文化内涵的部分,同时其也是未来茅盾文学奖奖项的重要标准。将儒家文化内容展现出来,有利于我国文学作品深入性研究,更有利于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发扬与光大。

参考文献

[1] 毛克强.文化的解读与文化的冲突――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评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03:111-116.

第8篇: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院;思想政治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31

1.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院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必要性

(1)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涵盖内容颇多,其中中国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展示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在新时期高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针政策的迫切需要。

(2)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因为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高职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世界观和价值观扭曲。虽然从整体上看,他们的政治意识有所增强,但其政治取向仍然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入党动机和入党态度不够端正。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怀,端正人生态度。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重大任务和伟大使命,更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的塑造和沐浴。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可以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2.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第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当前本科院校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主要集中在大学语文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单一的课程上,而且绝大部分没有列为必修课程,上课时间短,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有限,不能提起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达不到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教育的目的。

第二,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了解不够,授课方式有待改进。教师是高职学生接受知识和教育的直接桥梁,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着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接受程度。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师专业要求严格,而且大多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很熟悉,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多,这将使他们很难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第三,校园内中国传统文化阵地缺失。校园文化从字面上看虽然是一种意识形态,但是它通过物质状态表现出来。作为任何一所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影响一届届的学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里随处可见各种小广告,对校园文化的宣传很少,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宣传更少,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无法很好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

3.运用传统文化有效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策略

(1)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必修课程,或在思想政治课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模块教学。为了使课堂教学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高职院校可根据学校教师专业、教学条件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必修课。高职院校也可聘请熟悉中华传统文化的教授或专家讲授一些诸如《道德经》《论语》等中华古典精品;同时也可以进行课程改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设置教学模块,为学生讲授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2)充实文化课程教师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学生一般自学能力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过于依赖,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高职学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培训,做好中国传统文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要对课程进行分类和改革,使教师了解自身能力,提升自身道德品质。在教学过程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为大学生做好表率。

(3)加强图书馆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有调查发现,图书馆资源中专业书籍较多,中国传统文化书籍较少,而真正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不满足于课堂学习,渴望课外知识的补充,因此增加图书馆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藏书量可以为学生提供便利。此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第9篇: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尤其是QQ、微博、微信的发展,更是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而传统媒体明显与这种传播方式不相符合,不能很快地使得信息进行流通,只有与新兴媒体的快速融合,才能加快传统文化信息的流通速度,进而使得传统文化更好地进行传承与转化。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实现交融地过程中,首先,要改变传统文化的传播理念,不仅仅只是为了传播而传播,要以更加真实地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播。各类媒体要切实负责地对传统文化的传播理念进行客观、详细、负责的解读,使得更多的人能通过媒体来了解到传统文化。其次,利用新型媒体传播信息的快捷性优势来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转化。传统的媒体,大多数借助报刊、书籍等进行文化传播,要先对其内容进行写稿、编辑、修订、印刷等过程,慢而不可听,图像也大多不可视,妨碍了信息的流通速度。而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的新媒体技术在传播过程中,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网络将信息及时、有效地传播出去,可以让受众即时获得第一手资料。传统媒体应积极地与新媒体进行融合,有效发挥媒体的即时性,更快地将信息传播出去。

二、在媒体交融中积极拓宽传统文化传承的渠道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外来思想在不断充斥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越来越多的人更容易接受外国先进的、简易的思想文化,这使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危机。但是,传统文化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绝不能失传,也不能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媒体等的发展而失去本根,改变基因,只能借助媒体的力量来拓宽传统文化的流通渠道。如今,正处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借助此趋势,来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化。媒体是一块肥沃的土地,首先,要紧紧把握住媒体发展的方向,从以往的借助个人博客、个人贴吧、节目来传播传统文化的发展,而转变到现在流行的微博、微信、QQ等,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发展来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更新。其次,各种媒体应借助网络,多开展一些宣传传统文化的节目。例如,可借助传统的文化节日来开展一些文艺节目,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其中。再次,媒体应多推广一些传统文化活动。例如,端午节举行赛龙舟比赛、中秋节举办制作月饼比赛等,对比赛中的优秀者给予奖励,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传承传统文化活动中去。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更多的人更加全面的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只有借助媒体的力量,拓宽传统文化的流通渠道,才能使得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三、利用媒体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

一个事物的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唯有如此,才能可感可视,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鲜明而美好的形象,而传统文化的发展亦是如此。如今,媒体的功地位日显重要,传统文化须打破以往的封闭式发展,利用自己独有的文化品牌,借风使力,因利乘便,以此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传统媒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地域的阻碍,使得传统文化信息的流通受阻,使得传统文化难以打造出自己的专属品牌。所以,媒体应采取合理的经营模式来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媒体在传承文化的活动当中,应运用新兴的技术来宣传传统文化思想,以此来获得更多人的接受、认可。只有使得更多的人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进而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现在,大多数人都比较注重精神消费,很乐意为文化标志买单。所以,传统文化要想永久流传,就必须不断维护自己的品牌,并对品牌进行授权,使其真正形成一种资产。例如,完全可以将一些传统文化地区的产品进行包装,对这些产品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后再借助媒体的力量,将这些蕴意深厚的文化产品销售出去,以此来打造出属于传统文化的品牌。文化产品如能赢得更多人的信赖,那么它就会拥有更多的顾客,其文化品牌的知名度自然也就诞生了。再如,一些广播电台,他们可以与一些网络客户进行合作,以此来提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空间,进而运用网络来开拓自己的传统文化品牌。由此,不但使得文化产品得以销售,还可以确保传统文化得以永久传承。

四、媒体应抓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潮流

传统文化中所宣扬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人,可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推进,这些观念逐渐被一些新的思想观念所取代。就拿传统节日七夕节来说,大多年轻的人更倾向于过2月14的情人节,而将传统的7月7日情人所节忽略。还有如圣诞节之类的节日,以前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哪有这些节日,而如今这些外国的节日却大受中国人的喜爱,更有甚者将本国的传统节日抛之脑后。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传统文化的发展受阻,所以,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融之际,要使得传统文化代代传承下去,媒体就应该抓住文化的发展潮流。即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又不能使得传统文化遗失。这就要求媒体在宣扬文化时,要紧紧坚守以传统文化为中心。例如,电视台在做节目时,应邀请一些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人士来参加,以此来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后,媒体应扩大宣传范围。媒体工作者就可以将这些节目视频传到各个网站,通过此方式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而对于外来文化则要以谨慎地态度去选择,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还要注重收集民意,看大多数是否乐意接受外来文化,而后媒体再根据调查结果来看是否需要宣扬此文化。虽然媒体是一个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但它必须要适时更新一些旧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其自身不落伍、不被抛弃,进而才能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前景。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潮流。

五、媒体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来传承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