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监理项目部标准化建设资源配置制度体系现场管控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作为直流特高压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单位应高度重视工程的监理工作,首先要组建强有力的监理项目部,配备完善的资源。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项目部成员在总监理工程师的带领下,围绕监理工作目标,从监理项目部内部和对工程现场管控等方面卓有成效地开展一系列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工作,从而顺利实现工程的建设目标。本文将对此做一介绍,旨在抛砖引玉,以便在今后能进一步提高监理项目部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
1监理项目部资源配置标准化建设与管理
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根据委托监理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和期限实施监理服务工作,监理项目部是监理单位派驻现场的监理机构。监理单位根据委托监理合同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和行业监理规范的要求建立监理项目部,监理项目部成立之后,在资源配置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方面重点做好了如下三点工作:
1.1 监理项目部人员配置与管理
决定现场监理服务质量的第一核心要素就是监理人员,其数量、素质直接影响到现场监理服务水平。在本工程的监理工作中,本着“机构简捷、层次分明、目标明确、职责到位、搭配合理”的原则,首先组建了强有力的监理项目部组织机构。监理项目部人员组成具体情况如下:
(1)总监理工程师:根据监理投标承诺,监理单位及时正式发文任命了总监理工程师,并报建设管理单位备案。
(2)副总监理工程师:监理项目部配置了土建、电气专业副总监理工程师各1名,以便更好地满足特高压工程现场监理的需要。
(3)安全监理工程师:监理项目部配置了1名安全监理工程师,满足任职条件,并且具有丰富的安全监理工作经验。
(4)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项目部配置了土建监理工程师3名、电气监理工程师3名,他们都为年富力强,具有大型工程项目监理经验的人员,作为现场开展监理工作的中坚力量。
(5)造价工程师:监理项目部按照要求配置了1名造价人员。
(6)监理员:针对本工程建设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监理项目部配置了安全监理员1名,土建、电气专业监理员各2名。
(7)信息资料人员:监理项目部按照A\B角的理念,配置了2名信息资料管理人员,以便做到工作的无缝隙衔接。
监理项目部在满足工程对监理人员数量需求的基础之上,更加关注监理人员的素质。为此,监理项目部把强化对监理人员的培训放在了重要位置,并主要从进场培训和过程培训两方面进行。
(1)重视进场培训:监理项目部的岗位培训按照“分层次、按批次”的步骤和“有重点、有针对”的要求进行。总监主持对全体新进场人员进行监理职业道德、监理合同、监理规划、监理主要工作制度及施工合同等相关内容的技术交底;组织开展针对直流特高压工程的专项技术培训,强化监理人员对直流特高压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安全监理工程师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做好对全体人员的安全知识技术交底和培训。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做好对本专业内监理员做好监理实施细则、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等专项培训。
(2)强化过程培训: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项目部要密切上级下发的文件以及最新行业规范等内容,及时组织监理人员学习,并做好学习培训记录。
通过进场和过程培训可明确监理工作目标,强化监理人员责任,熟悉监理工作流程,掌握监理工作方法,为出色高效地开展监理工作奠定基础。事实证明,这种数量上的合理搭配和素质上的强化提升,为出色地完成监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1.2 监理项目部设备配置与管理
监理项目部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类别、规模、技术复杂程度、工程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以及工程建设实际进展情况,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配备满足监理工作需要的常规检测设备工具、办公设备以及交通工具。监理项目部设备配置的数量、型号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监理规划中明确。配备的常规检测设备工具要在有效期内,并且应该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定期检测。另外,监理项目部设备要有内部管理台帐,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做到动态化、标准化管理。
1.3 监理项目部技术标准配置与管理
技术标准是监理项目部开展现场监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此,监理项目部应该在工程实施前根据电压等级、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委托监理合同的要求等,配备满足工程需要的规范和标准,建立监理项目部技术标准目录清单,并配备相应的纸质版或电子版文件。监理项目部配置的技术标准应主要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国家现行标准及文件、建设单位规定及文件等三大部分。
监理项目部配置的技术标准必须有对应的管理台帐,明确注明文件的来源,规范借阅使用流程。另外,还要跟踪做好动态管理,以保证使用最新版本。
2监理项目部制度标准化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监理项目部制度标准化建设是确保监理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关键。为确保监理项目部各项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认真履行监理合同中所约定的义务和职责,规范、明确各专业监理人员的行为,营造和谐融洽的监理工作氛围,监理项目部着重做好了内部管理和工作两方面制度的标准化建设。
2.1监理项目部内部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
监理项目部内部管理工作制度直接影响到监理人员的日常生活工作。在此过程中,监理项目部充分调动监理人员的积极性,发挥监理人员的主动性,并高度重视与山东诚信监理公司的企业文化有机统一地结合。监理项目部建立起了宿舍管理、伙食管理、休假管理、考勤管理以及车辆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以上制度的建设既规范了监理人员的日常生活秩序又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出了一种和谐融洽的工作生活氛围,这对监理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
2.2 监理项目部工作制度标准化建设
为确保监理人员认真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监理工作的职责,承担合同中所约定的义务和职责,规范、明确监理工作中的职责、标准工作内容、要求,尽职尽责地完成本监理任务,必须要建立健全监理工作制度。监理工作制度标准化建设包括项目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造价管理制度以及技术管理制度5个方面。
(1)项目管理制度主要有:监理项目部策划文件编制审批管理、监理项目部人员培训管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审查、工程开工暂停及复工监理管理、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签发及复验、单位工程动工条件审查、进度控制监理工作、工地例会及纪要签发、项目监理文件资料管理以及工程监理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共10项制度。
(2)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有:工程分包审查管理、安全监理工作责任及考核奖惩、安全监理交底、安全工地例会、安全监理检查签证、安全巡视及旁站监理、安全施工措施方案审查及备案、测量计量器具和施工机械及安全用具审查监理工作、施工管理人员及特殊工作人员审查监理工作、安全健康环境管理自评价、安全\质量事故处理监理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共12项制度。
(3)质量管理制度主要有: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检查、施工项目部选择的试验室资质认可、设备材料及构配件质量检验监理工作、见证取样及平行检验监理工作、施工质量验收监理工作、调试质量验收监理工作、以及重点部位旁站监理工作共7项制度。
(4)造价管理制度主要有:投资(造价)控制监理工作、工程结算审核监理工作2项制度。
(5)技术管理制度1个:施工图会检监理工作制度。
3监理项目部现场管控的标准化
“四控两管一协调”是监理的主要职责,监理项目部标准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监理现场管控的标准化。监理项目部在现场管控方面应着重从如下几点开展:
3.1安全控制
监理项目部应把安全控制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时刻绷紧安全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管理方针,严格按照安全文明施工“六化”要求,做好现场安全控制工作。
(1)明确安全控制工作目标:监理项目部根据监理合同、建设单位建设管理大纲的内容,明确监理项目部的安全控制工作目标。
(2)编制审核安全技术文件:安全技术文件是指导监理项目部开展好安全工作的关键。监理项目部既要精心编制好安全监理工作方案、安全监理实施细则等监理安全文件,还要认真审查施工项目的专项安全技术文件。监理项目部在审查施工项目部安全技术文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以监理文件审查记录表的形式反馈,并做好跟踪监督。
(3)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监理项目部应按照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和审核通过的安全文明施工实施细则的内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适时开展监理随机检查工作,重点督查施工项目部开展的“六化”管理,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施工项目部闭环整改。
(4)强化安全过程控制:监理项目部的安全过程控制手段主要包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签证、安全巡视、安全旁站、安全检查、安全会议以及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安全专题活动等。监理项目部在进行安全过程控制的过程中,要注重留有记录,实现“痕迹管理”。
3.2质量控制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监理项目部要牢固树立起质量精品意识,做好“事前精心策划、事中用心控制、事后专心总结”3 个环节的监理控制,根据“4M1E”质量管理法做好对“人、机、料、法、环”5大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履行监理职责,实现监理质量控制目标。
(1)明确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监理项目部应根据监理合同相关内容及建设管理大纲有关要求,在监理规划中明确本工程的监理质量控制目标。
(2)编制审核质量技术文件:监理项目部应由总监主持编制监理规划和工程创优监理实施细则;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编制专业监理实施细则和旁站监理方案等技术文件。监理项目部要做好对施工项目部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创优实施细则、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以及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审核工作,及时把监理审查意见以监理文件审查记录的形式下发,并做好跟踪监督完善。
(3)做好质量过程控制:强化质量过程控制是实现监理质量控制目标的关键所在。质量过程控制中,监理项目部应严把图纸会检关,认真测量复核放线成果,做好进场原材料的见证取样及送检,严格履行设备开箱验收程序,全过程旁站关键重点部位,加强日常巡视,认真按照程序做好工程质量验收,检查强制性条文的执行、质量通病防治及标准工艺的应用落实情况。质量控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施工项目部整改闭环。
(4)做好质监配合工作:监理项目部要根据质监大纲,配合质量监督站完成各阶段质监工作和有关质量问题的整改闭环。
3.3进度控制
在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监理项目部在进度控制工作中,重点抓好如下4点:
(1)监理项目部要严格按照工程里程碑计划编制一级网络进度计划,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二级网络进度计划。
(2)工程开工前及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积极与设计单位沟通协调,确保关键路径上的图纸按期或提前交付。如有必要则及时向建设管理单位汇报协调解决。
(3)在工期紧、任务重的形势下,监理项目部组织排定了专项进度计划,按照“日协调、周平衡、月攻坚”的原则,将施工进度直接控制到天,控制到施工班组,控制到每台施工机械,随时掌握工程进展,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4)强化过程控制,监理项目部要监督协助施工项目部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优化现场资源配置。检查施工项目部现场人力、物力的投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3.4造价控制
监理项目部造价管理的职责范围主要涉及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总结评价阶段,主要工作是进行工程计量、工程款支付审核、工程变更费用与索赔费用审查、工程结算审核和造价管理总结等内容。
(1)造价策划工作:监理项目部要在监理规划中明确造价管理的内容;收集造价管理方面的基础资料;审查施工项目部编制的工程资金使用计划报审表,并报业主审批。
(2)工程计量与工程款支付审核:监理项目部要认真审核施工项目部工程预付款报审表,并报业主审批;根据清单报价和设计图纸对已验收合格的工程实施工程计量;审批施工项目部工程进度款报审表,报业主项目部审批,并对工程付款情况接近性汇总登记;依据有关合同规定审核其他费用付款申请。
(3)工程变更费用审查:依据施工合同及在建设单位授权范围内,在工程变更实施前审查变更费用预算,支付前审查变更费用结算联系单;依据工程变更文件对工程量实施计量,并共同会签工程量签证单;审查施工项目部填报的工程变更、签证汇总表。
(4)工程索赔费用审查:依据施工合同审核费用索赔申请,提出监理书面意见和建议,报送业主项目部。
(5)工程结算审核:依据施工合同审核施工项目部提交的工程竣工结算审核表,提出监理书面意见和建议,报送业主项目部。
(6)工程竣工结算配合:协助业主项目部整理工程竣工结算资料及完成竣工结算报告。
(7)造价管理总结:在监理工作总结中对造价控制工作进行总结,并整理归档造价管理的相关资料,配合业主项目部进行造价分析并提供基础资料。
3.5合同及信息档案管理
(1)合同管理:监理项目部要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有关合同为依据,在充分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2)信息档案管理:监理项目部严格按照档案归档率100%,资料准确率100%,案卷合格率100%的要求认真做好了信息档案管理工作,做到了工作程序化,资料标准化,操作规范化,档案数字化。以更高的标准,更细致的要求,更规范的管理,为直流工程保存一套齐全、准确、系统的工程档案资料。
3.6工程组织协调
工程组织协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监理项目部要始终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充分了解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以有关合同和相关规定为依据,从工程建设大局出发,以理服人,有理、有据、有节准确恰当地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4 结语
当前,监理项目部标准化建设方兴未艾,监理项目部实施标准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当然,在监理项目部标准化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执行与落实还需要不断地总结提炼、努力实践。今后,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学习,锐意进取,持续改进,进一步丰富完善监理项目部标准化建设体系,进一步提升监理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水平。
5 参考文献
[1] DL/T 5434-2009 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关键词:内蒙古 石油化学 管理规范 解读
Abstract: For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data management practices "I conducted the analysis of interpretation.
Keywords: Inner Mongolia, petroleum chemistry, management practices, interpretation of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起草过程
2005年,人民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化学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建设大型重化工基地的指导意见》。在自治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内蒙古的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随着内蒙古石油和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工程项目的不多断增加,加之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和应用,对石油和化工交工技术资料的归档过程中,不适应新要求的诸多问题不断出现。由于没有一套完善的、适用的交工资料整理规范,使得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对交工资料归档的规范和明确,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往往不如人意。为解决这一问题,内蒙古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组织各专业的专家组成编写组,通过总结大唐多伦煤基烯烃项目、鄂尔多斯联合化工项目、亿利化学PVC项目等工程交工技术资料整理的经验,参照HG20237-94《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和SH/T3503-2007《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进行了大量的编写修改完善和补充编写,考虑到目前石油和化工工程特点以及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的普遍采用,在保留原设备、管道、电气、自动化仪表资料归档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化的归档要求。于2010年12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了石油化工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等相关单位以及其他有些省市化工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和化学工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的意见。按照反馈的意见,经过认真讨论和详细修改,2011年4月底完成了送审稿。2011年6月18日,由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了审定会,审定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标准科学、规范、操作性强,填补了自治区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交工资料管理的空白,统一了石油化工工程交工资料的管理。”该标准经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为自治区地方标准,并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标准号DB15/T489-2011在全区执行。
二、编制的意义
1、适应内蒙古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需要
自《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工程施工、验收、管理都比过去有较大的改变,GB/T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的实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和档案文件的整理归档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石油和化工建设项目的特殊性,以市政民用土建项目为主的交工资料整理规范,不能满足其安装工程较多、施工验收规范各异的要求;以传统技术和设备为编制对象的原有化工项目交工资料整理规范也不适应目前石油化工工程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的普遍采用的现实。为了适应内蒙古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需要,加强对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需要总结内蒙古多年来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经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编写标准以规范内蒙古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行为。
2、促进工程资料管理标准化、信息化的需要
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内蒙古在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上一直没有全区统一的管理规程,过去各参建单位都是按照有关规范、规程和有关规定制定不同深度和内容的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定。但由于内蒙古地域辽阔,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差异比较大,在以往全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中这个问题比较突出。随着网络和电子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信息化也势在必行,因此,必须规范和统一全区的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以适应信息化发展和要求。
3、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保证工程质量的需要
本标准主要内容是按照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安装开工阶段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终止的顺序进行编排,规范和完善全区工程技术档案的编制方法和管理要求,规定了工程资料的分类、编号原则,完善了资料的整理顺序,统一了安装工程技术资料施工用表,明确了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的责任和工程报验的原则。对于提高施工企业的档案编制与管理水平,落实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三、编制的依据
标准主要依据是《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参考了《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等行业标准。同时也充分考虑了过去内蒙古各大石油和化工企业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方面的一些习惯性做法和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
四、编制的原则
标准的编制原则是落实责任、规范行为、过程控制、简便易行、适应信息化管理。
落实责任:参建各方应将各自的质量责任落实在各种工程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和审核中。
规范行为:工程参建各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国家、自治区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
过程控制:资料的收集、整理、检查、验收,融入工程各个环节,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
简便易行:资料的管理应直观、便于操作。
适应信息化管理:资料的管理应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实现工程档案电子化。
五、标准简介
本标准是关于内蒙古石油化学工业安装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地方标准,标准要素设置及构成主要是按照规范要达到的目的进行设立。标准由十一个一级要素组成,主要内容包括:
要素一:范围
本要素意在阐明标准总的规定内容和适用范围,是使用本标准的前提条件。
要素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要素给出了本标准应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等文件,这些文件对于本标准是必不可少。
要素三:术语和定义
本要素根据国家《标准化工作导则》对术语的要求,给出了20个术语,术语和定义是为了满足标准在表达上的需要,帮助使用者准确地理解规程。这些术语均在有关章节中被引用,因此其主要作用是供标准使用。
要素四: 总则;
本要素由三个二级要素组成,反映的三方面的内容,是标准原则性的规定,反映了本规程制定的目标、统一性、规范性等要求。
要素五: 一般规定
本要素由二个二级要素组成,反映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对交工技术文件的填写和整理作出了规定,提出了交工技术文件的整理应具有真实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溯性的具体要求。第二方面是对安装工程的划分进行规定,包括单位工程的划分依据和构成、分部工程的划分依据以及分项工程的划分依据等。
要素六:管理与职责
本要素共设置了六个二级要素,明确了工程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的有关各个环节及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对工程技术资料形成应遵循的原则,建设、监理、施工单位、施工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职责给出了明确的要求,也是本规程的纲领。同时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和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对施工现场资料员和工程监理人员提出持证上岗的要求。
要素七:安装工程技术资料
本要素共设置了四个二级要素为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的基本内容及整理要求。
“工程质量管理资料”明确了工程质量管理资料包括的内容。
“施工质量控制资料”一方面对工序质量控制表格进行了说明,并阐明了其使用要求,另一方面是对交工技术文件进行了分类,为了方便组卷,按照设备、管道、电气、自动化仪表、智能化等分为六类并给出了整理要求。
“施工材料设备质量证明资料”阐明了施工材料设备质量证明资料包括的内容,即包括:进场验收记录、设备开箱检验记录、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厂家提供的性能检验报告、安装使用说明书、进口设备、材料的商检报告、材料复检报告等。本要素还对质量证明文件原件提出了要求。
“工序质量控制表实施规定”,此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为了满足施工项目管理的需要而设置。本要素阐明了工序质量控制表分等级的规定,即分为A(或AR)、B(或BR)、C(或CR)三个等级,并提出相关要求。同时对工序质量控制表在填写和使用、实施过程中作出了规定。
要素八:安装工程交工验收资料
本要素共设置了十三个二级要素,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
规定工程交接时工程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交付的施工技术文件的内容,即包括施工技术资料、竣工图及所附设计变更以及质量验收等技术文件。
规定施工技术资料应包括的内容,即包括各种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管道(件)及各种电仪器件等的质量合格证及相关复验报告等。
规定了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文件包括的内容及使用的表格。
规定了建设单位和各参建单位的相关报告及其内容要求,包括“勘察单位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报告”、“设计单位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报告”、“建设工程竣工报告”、“监理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竣工验收通知书及附件(验收组成员名单)”、“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规定了工程交接时向建设单位交付的其它技术文件,包括各职能部门的批复文件要求、工程质量保修书、其他工程竣工验收所需文件、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的“重大事故报告”等。
要素九: 竣工图
本要素共设置了六个二级要素,给出了竣工图的概念、内容、整理、保管、绘制和图章以及等要求。本要素还对一般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进行了规定。
要素十:安装工程资料的立卷
本要素共设置了三个二级要素,为工程资料的立卷,给出了立卷的原则和方法、案卷编目、立卷要求等。
要素十一:安装工程资料的归档
本要素共设置了三个二级要素,为安装工程资料的归档,给出了归档的原则和方法,规定了归档的程序,给出了归档的范围等。
另外,标准还列出了规范性附录,对工程中使用的记录表格进行了规定,包括:
附录A:共用类交工技术格式文件目录,从A.01至A.50共50个表格供安装工程共用项目使用;
附录B:设备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B.01至B.67共67个表格供设备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C:管道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C.01至C.19共19个表格供管道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D:电气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D.01至D.58共58个表格供电气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E:自动化仪表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E.01至E.33共33个表格供自动化仪表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F:智能化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F.01至F.12共12个表格供智能化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G: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表格目录,从G.01至G.05共5个表格供工业安装工程验收使用。
六.标准应用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规范明确了二点:其一,就工程项目而言,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等石油化工项目安装工程;其二,从工程项目的专业角度就交工技术文件范围而言,规定了设备、管道、电气、自动化仪表、智能化等安装工程交工技术文件的管理、格式和内容。
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以实施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为抓手,以发展高标准旱涝保收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为核心,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管护运行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旱涝保收和稳产高产,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布局合理、配套完善,达到农田防御洪、涝、旱、渍灾害的设计标准;旱涝保收面积占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比重达到75%以上(平原县达到85%以上,其他县达到70%以上);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区域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以上,冬季地下水位控制在60~80cm以下,旱作区1日暴雨1日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1~3日暴雨2~4日排至耐淹水深;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达到5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相应目标;集中连片33.3hm2种植规模以上的农业“两区”达到旱涝保收农田水利标准;农田水利建管护运行长效体制机制建立,农田水利信息化基本实现;大中灌区配备雨水情、墒情等监测设施,各乡镇形成管理服务系统;各类农田水利特色示范区(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全面开展。农田水利工程按照标准化设计、集约化生产、程序化管理和定额化补助等措施组织开展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灌溉设施配套水平。
搞好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关键在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站在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高度,把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摆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作为当地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确保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建立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考核制度,层层落实责任,以县级为单位实施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新农村建设评比、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优秀水利评比的一项重要依据。将“十二五”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综合性指标和主要建设任务逐一落实到县(市、区)、分解到年,具体落实工作方案。为将本地区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抓好抓实,各地要健全有效的工作保障机制,成立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各乡镇也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采取上下结合,巡回检查的方式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水利局应成立专门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所实施的工程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工作。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权责不明、管理不善等问题,工程建成后,交项目村管理使用,项目村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全村浇地工作,统一管理项目区内机泵、管道等设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全面实行有偿服务。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和标准化管理,要科学合理规划布局,统筹安排,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布局功能,发挥综合效益。要根据农业“两区”不同建设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因地制宜实施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工程。要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制度。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妥善处理好发展速度、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关系,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加大对建设领域的违纪违规和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对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要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做到奖惩分明,以此来规范建设领域的组织和个人行为。全面加强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一是安全管理。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人为破坏;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二是内业资料管理。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三是工程设施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登记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四是经费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五是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期长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在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要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有条件的可设立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专项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左右足额定向用于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其用于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和保护方面的支出不低于20%。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资金的计提划缴、预算管理、定向使用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各地政府应加强对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中来。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首先,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只是手段,直接的目标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目标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无论是为了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还是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支持水资源向生态环境、城市和工业转移,最大受益者都是国家;其次,农民和农业已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三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在农业和农村有困难时,即使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工业和城市也应该支持农业和农村,国家财政应该向农业和农村倾斜;第三,农民负担重、农民尚不是土地的所有者,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学习基层水利人力资源要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目前,农田水利网络体系不够健全,站网建设与标准要求尚有差距,高层次人才短缺,地方试验站的技术力量薄弱,尚未建立可持续的保障机制等问题非常突出,现代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无论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示范与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不仅要研究有效、适用的技术,还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农田水利研究人才,需要在全国形成适合我国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重视和加强农田水利科学研究,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符合世界规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突出的问题是“三农问题”,而农业基础脆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又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的科研创新是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的战略举措。
高效生态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具有“生态循环、经济高效、优质安全”特征。目前,农田灌排技术还是以追求作物节水、增产为目标,对其它如节能、节本、减排、减灾等因素考虑较少,已不能完全适应高效生态农业的灌排要求。优先在现代农业园区、设施农业区、饮用水源地、低丘缓坡和经济园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快以灌区配套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田间工程配套建设,积极推广节水省地的地下管道技术,大力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继续开展作物灌溉和耐淹试验,建立墒情测报系统,提高灌区服务水平。
进一步提升研究与开发农田水利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能力,特别是适应农业集约化要求的、体现节省劳力、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的农田水利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能力,如经济实用、高效节能的喷灌、微灌设备及产品,渠道防渗衬砌机具,灌溉自动化控制设备等。
关键词:海阳核电项目;核岛;工程管理模式;经验反馈;合同分解;信息化;标准化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4.183
0 引言
海阳核电项目,采用AP1000非能动先进压水堆技术,规划建造六台AP1000机组,并预留两台AP1000机组建设场地。海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作为AP1000国产化依托项目,是全球AP1000核电站首批工程。为了适应核电项目建造周期长、施工复杂、项目管理难度高的特点,在依托项目建设过程中,山东核电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业主方(下称“业主”,不断进行探索,总结了提升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并对海阳项目后续机组建设进行经验反馈,同时形成标准化,实现了闭环管理。
1 海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核岛管理模式简介
海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核岛建设采用EPC合同总包模式。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国家核电”)作为国务院指定的AP1000技术受让方,承担核岛建设总承包职责(除A1类关键设备供货和核岛详细设计外----此部分由美国西屋公司提供。合同由业主、国家核电、外方共同签署,独立于核岛EPC合同之外)。经批准,国家核电授权其全资子公司----国核工程有限公司(下称“国核工程”)作为核岛EPC合同的实际执行单位,组织外方和业主共同组成项目联合管理机构,负责海阳项目一期工程核岛设计管理(Engineering)、设备采购(Procurement)和工程建设(Construction),并承担核岛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安全和投资四大控制责任。业主负责项目的整体调试、运行及维护。
2 海阳核电项目3&4号机组核岛管理模式简介
根据国家核电集团统一部署,在充分吸取海阳核电一期工程经验的基础上,遵循“业主负责、工程总包、产业链协同配合”、“精简高效”、“集中采购、公开招标”的原则,业主对海阳核电3、4号机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核岛建设仍然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国核工程和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下称“728院”)组成联队承担核岛总承包责任。其中728院作为联队副总经理方负责核岛的设计、国核工程作为联队总经理方负责核岛的设备采购和施工管理。斯耐迪工程监理公司对核岛总承包方及其建安分包商的建安相关工作实施监理。全厂调试工作任务包含在核岛工程总承包合同范围内,由国核工程牵头,业主和常规岛总承包单位等参加,组成联合调试队,负责全厂调试工作。
3 海阳一期工程、3、4号机组核岛建设管理模式比较(见表1)
4 一期工程经验反馈在3、4号核岛EPC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4.1 合同分解
核岛EPC合同内容复杂,涉及工程建设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业主已将核岛的工程管理做到“标准化、合理化、精细化”,根据一期经验反馈,形成了《海阳核岛总承包合同履约管理手册》,旨在对海阳3、4号机组核岛总包合同进行合同分解,明确各专业部门责任义务,提高业主的项目管控能力。合同分解大致按以下几个层面实现:合同正文全部章节条款的逐条责任分解,将合同中重要条款按责任部门、已发生典型事例、部门接口流程、程序要求及程序改进建议、后续合同反馈等进行分解,为专业技术部门处理日常合同相关事务的细则参考,包括据此完善和优化程序升版。
按照安全类、质量类、设计类、采购类、施工类、项目管理类、商务、保险、税务、调试配合等为分类,摘录合同正文与附录的关联性关键内容,以及各专业类别的重要条款约定,同时对合同中相关的时间限制、费用限制、责任限制进行提醒,方便各相关部门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查阅各自部门的相关责任,对重要时间点和重要事项进行事前控制。
职能部门应依据部门职责与合同约定,预警公司内外部需要开展的后续工作,实现对项目管理的履约预警、过程控制、经验反馈,以及达到工程项目管理闭环控制的效果。
4.2 信息化建设
加强核电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业主方工程管理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海阳一期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开发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了事务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管理、文档管理、合同管理、培训管理、采购管理、进度计划管理、设计管理、质保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流程的上线管理,提供了各专业部门直接信息交换的平台,为快速便捷的进行经验反馈提供了通道,为清晰授权管理和规范化的集中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海阳3、4号机组秉承一期工程信息化设计理念,在原有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将继续加强网络协同办公能力,确保纵向汇报和横向协作最大限度的克服时间、空间的阻碍,提高信息传递和办公效率。另外,根据一期经验反馈,3、4号机组建设中将重点关注横向信息接口问题,确保业主、监理单位、承包商、下游主要分包商等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4.3 标准化建设
海阳核电项目作为国家核电第一个控股核电建设项目,承担了明确集团内业主在核电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和工作方法的重要任务。结合海阳核电一期工程建设经验和国家核电对后续核电项目实行分岛总包管理模式的定位,业主公司对工程建设相关的17个方面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形成的标准化产品适用于后续AP/CAP1000核电工程建设项目。标准化建设成果为保证海阳3、4号机组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和项目管理目标顺利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是国家核电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
5 海阳核电3、4号机组EPC管理模式潜在问题及建议
5.1 核岛、常规岛分岛调试与全厂联合调试的管理模式与责任划分
问题:3、4号机组由国核工程牵头,项目业主公司和常规岛总承包单位等参加,组成联合调试队,负责全厂调试工作。由于核岛与常规岛承包商不同带来的接口与责任问题。
建议:核电项目建设过程中,核岛从技术复杂性、接口繁多、安全重要性及概算占比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作为核岛总承包单位的国核工程理应是核电项目调试的责任主体,应该承担调试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责任,负责提供关键技术力量,负责项目调试技术体系、程序体系和组织体系建设,负责组织与常规岛间的接口协调。业主公司做为管理单位介入调试过程,配合两方承包单位进行管理协调。推动监督联合调试队各参与方派员组建联合调试队机构。
考虑核岛与常规岛总承包单位不同,业主负责在各自承包合同中明确调试阶段设计、采购及建安接口流程及工作深度,使牵头单位知道“管哪些”、“怎么管”。
5.2 总包方管理效能问题
问题:3、4号机组核岛建设采取国核工程和728院两家单位组成联队的总承包形式,联队内部可能存在管理效能不如单一总包方高的问题。
建议:优化联队内部管理体系建设。例如,总部和总部、总部和现场管理机构、总部各部门/专业之间的界面,实行专业化、扁平化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管理机构能随时得到强大的后台(总部)支持,并且取得两家企业总部的充分授权。
6 总结
随着海阳核电一期工程建设接近尾声,业主和参建各方在AP1000依托项目中逐渐成长,从人才培养、管理提升和组织机构完善等各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而这些宝贵的经验也通过经验反馈的方式,在3、4号机组建设过程得到了充分利用。海阳核电3、4号机组核岛EPC工程管理模式适应了我国核电建设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能够进一步减少管理接口,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效能,从而有效降低整个海阳核电项目风险。
参考文献:
[1]高明石,陈桦.我国核电建设管理模式的探讨[J].核动力工程,2007(02):96-99.
【关键词】 首件工程 管理
1 首件工程的特性
首件工程是指工程建设项目中,在一定施工管理范围内具备同一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同类分项工程中第一个施工的项目,是按照已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已经明确的施工工艺方法和施工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检测规程等文件正常施工形成的产品。首件工程具有以下特性:(1)唯一性:首件工程是同类分项工程中施工的第一个对象,施工对象是唯一的,施工工艺也是明确的。(2)合格性:首件工程的质量标准是合格,施工结果同样是合格或者优良,不能出现不合格现象。如果偶然出现不合格现象,则其原因是确定的,必定是施工过程中产生了失误,而并非首件工程的本质引起。(3)普遍性:首件工程的质量标准、施工工艺、施工程序、监理程序等,都具有普遍意义,可以用来指导同类工程的施工。首件工程的普遍性,与代表性有本质上的不同,代表性是从批量中推荐或推选出来的,具有典型性、优良性、突出性。
在推行首件工程管理理念的同时,有必要明确区分首件工程与几个概念的差别:(1)样板工程:主要是指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由施工单位进行申报,经过监理单位审核同意上报业主,由业主组织各参建单位(代表)、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甚至专家组对整个工程进行评定、评价、评选,推选出的施工程序合法、工程质量优良的工程实体。(2)亮点工程:主要是指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施工环境的治理,标准化建设的验收等方式,创造出令人身心愉快、安全、环保、舒适的工作环境,这样的工程部位,注重的是安全环保、文明施工与标准化建设,是形象榜样。(3)精品工程:注重的是施工过程的精细化,产品成品的优良化。(4)试验工程:主要通过多种施工方案的比对确定可靠的施工工艺参数,或者通过某种施工工艺的实施,确定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如填土(填石)路基试验段、试验墩柱、软基试验等。有人认为,首件工程就是试验工程,其实不然。在实施程序上,应该先施工试验工程,然后施工首件工程,不能颠倒顺序,拿首件工程来做试验。
首件工程不应强求做成样板工程、精品工程,否则,在后续大批量的同类工程施工中,很难全部达到首件工程的标准,反而失去了实施首件工程的意义。
2 首件工程管理及其目的
首件工程管理就是对首件工程的实施进行全过程控制的一项管理制度,它包括首件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开工准备、原材料质量检测、工序控制、中间验收、成品检测等方面的施工管理、监督管理。首件工程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首件工程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控制,进一步明确同类工程施工的各类工艺、技术、质量、验收标准和施工、验收程序。它强调的是两个方面的内容:“标准”与“程序”。标准方面包括产品质量标准、工艺方法标准、试验检测标准、验收评定标准、安全技术标准,以及为达到这些标准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同时包括内业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的统一要求;程序方面包括施工程序、自检程序与监理程序。
首件工程管理的目的不是创样板工程,也不一定能够创造出样板工程,因此,首件工程管理不宜称作“首件工程样板制”。
首件工程管理是一种过程控制,控制过程中可以纠偏,也应当注重纠偏,实施的最终结果是“明确”,明确同类工程的“标准”与“程序”,它并不是对首件工程实施成功与否的一种认可。因此,首件工程管理也不宜称作“首件工程认可制”,认可制注重的是工程实施结果――工程质量,主要强调的是对工程各项目指标的检测、验收与评定。
3 首件工程管理方法
首件工程管理应当实行综合管理,施工单位是实施主体,监理单位是管理主体,业主代表、设计代表是“程序”中关键工序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首件工程应当实行加强型管理,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亲自负责,监理单位的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或副总监理工程师)亲自主持,首件工程的所有工序均全过程旁站,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工序检查验收时监理抽检频率要求达到100%,对原材料抽检频率要求达到100%,与施工单位自检频率相同。
4 首件工程管理程序
工程施工前,在进行分部分项工程划分的同时应对参与首件工程管理的分项工程加以划分,监理单位明确首件工程划分的原则,施工单位将首件工程划分以文件形式上报监理单位审批。首件工程的划分,原则上以施工标段为单位、以分项工程为基本单元进行划分,具体项目可以由监理单位规定,但至少应包括《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附录A中带“*”的分项工程,同类分项工程中主要施工工艺不同的也应分别划分。
分项工程开工前,在明确第一个开工的具体部位并在各项准备工作均已就绪后,施工单位应进行首件工程开工申报,以首件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的形式报监理单位审批、备案,监理单位应统一建立管理台帐。监理单位审查各项开工条件满足要求后,批准同意首件工程开工。
在首件工程开工申报的同时,施工单位应编制首件工程实施方案上报监理单位审查。首件工程实施方案中应明确施工组织负责人,内容应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在收到施工单位提交的首件工程开工申请和实施方案后,监理单位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审查,并制定首件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经审查,首件工程各项施工准备工作符合要求后,监理单位下达首件工程开工通知单,批准首件工程正式施工。
首件工程管理过程可分为三个大的步骤:技术准备阶段、工序控制阶段、验收评价阶段。
技术准备阶段的管理内容主要有:(1)施工方案的审批情况;(2)开工报告的审批情况;(3)原材料进场及检测情况;(4)仪器、设备进场及检测情况;(5)人员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6)砼配合比、土工标准试验情况;(7)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情况;(8)其他技术准备情况。
工序控制阶段的管理内容主要有:(1)施工工艺的合规性;(2)施工方案的执行情况;(3)施工质量检查与控制情况;(4)安全、环保控制情况;(5)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与纠偏情况;(6)施工程序、监理程序的执行情况;(7)其他情况。
验收评价阶段的管理内容主要有:(1)检查项目质量情况的统计汇总;(2)分项工程的评分及质量等级评定;(3)首件工程管理总结:在首件工程实施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收集、整理原始资料,包括测量资料、试验资料、施工自检资料、监理抽检资料、施工日志、监理日志、旁站记录等,同时注意保存管理痕迹,保留各种影像资料。
5 首件工程管理总结与资料归档
首件工程实施完毕后,监理单位应及时组织施工单位进行首件工程管理总结,由施工单位编制首件工程管理总结报告。总结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过程、各方参与情况、对制定的程序与标准的执行情况、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情况、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的优化情况、验收评定情况、尚存在的主要问题等,首件工程管理总结报告应重点阐明首件工程管理成果――得到进一步明确的“标准”与“程序”。首件工程管理总结报告最后应附全部的施工资料、监理资料、重要的影像资料。
监理单位应对首件工程管理成果资料予以整理归档,主要资料有首件工程一览表、开工申请批复单、实施方案、监理细则、中间检查及最终验收评价表、总结报告。
6 首件工程管理成果的推广运用
通过首件工程管理,明确了同类工程施工的“标准”与“程序”,这些得到了明确的“标准”与“程序”,即是首件工程管理的成果。经过首件工程管理成果验收合格、工程实体评价合格后,监理单位方可批准同意后续同类工程的批量开工。在后续大量同类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首件工程管理成果将得到普遍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配电网是电网中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农村电网发展来说,配电网工程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是重点。基于农村配断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对农村电力基础设施条件进行完善,优化电网结构,促进了供电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针对农村配电网工程标准化管理相关措施进行研究,为农村供电完全的提升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村;配电网工程;标准化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电能需求量及供电质量的要求都不断提高,而电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供电效能提高,对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实施标准化管理,不断提升农村配电网技术性能,是当前电力企业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1.当前农村配电网现状
尽管当前我国电网发展速度较快,但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电网规划与电网数据统计方面。如对电网相关情况进行统计时,统计到的数据准确性不高,在电网中相关指标应用中,没有对指标的真正含义认识清楚,实际应用中存在与地区实际情况脱节的现状,并且在公用配电网故障及运行状态缺乏数据的收集等。进行电网规划与分析中,供电线存在质量不达标、截面小的问题,对于农村地区而言,由于人口分布具有分散性,也造成供电集中性差的问题存在,供电线路敷设比较长;部分地区仍然采用箱式变压器,并且将变压器架设在电线杆上;由于农村地域广阔,电网覆盖面积较大,所用到的设备数量多,且分布偏僻,所以在供电网络运行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功率电器在农村中的应用数量逐渐增多,所以农村对电能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导致农村配电网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2.农村配电网建设中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急需完善供电所基础设施
在农村地区,很多供电所建设的时间比较长,存在建筑面积小、建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主要体现在功能区分配难、缺乏办公场所、设备老化等方面。此外,还有一部分供电所是以租赁方式建立的,建筑本身及周边环境都缺乏严格的配电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现场安全措施、相关配套设施以及抢修工具都无法满足。
2.2供电所标准化建设效果不理想
在供电所标准化建设中,尽管上级主管部门也通过摸底调查、监督管理等措施,对基层供电所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对标准化建设工作也给予了一定的指导,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明显,现阶段农村基层供电所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缺岗情况、工作责任意识淡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缺乏标准化等。
2.3供电所对标准化工作落实不到位
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基层供电所在具体工作中,管理体系不健全,对工作专业化流程及计划安排等没有制定或虽然制定了但没有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严格依据供电所的规章制度来工作。在员工绩效考核制度方面,也没有严格落实,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缺少激励制度,员工在工作中没有动力,缺乏激情,对供电所标准化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3.农村配电网建设中标准化管理策略
在农村配电网建设中,很多时候都是参考城市配电网,或者是在城市配电网基础上进行拓展而来,与城市配电网共同组成了整体配电网络,对农村配电网的建设是促使农村电气化发展的基础工作。所以,在农村电网建设中,要详细地进行规划设计,并严格执行,在规划过程中要和当地实际特点结合起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对电能的需求。从我国农村供电情况来看,很多时候都存在这些地区有电,但是在进入乡村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问题,导致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受到影响,因此对我国供电网加强建设,将标准化管理应用在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中,使农村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3.1基础设施改善与优化
在进行农村配电网规划中,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多种规划方案,并对多种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对比,反复修改,不断调整不合理之处,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及规范用于全网建设中,实现对我国农村配电网络的升级与改造。在配电网络投资方面,要统筹安排,对供电过程中存在的供电不足、低电压等问题要重点进行解决,提升电压水平及服务质量。在相关标准的指导下,配电网建设中适当加大投资,对现有供电所相关设备进行更换,使之符合标准化建设的水平,确保供电所办公区域分配明确、基本工具齐全、功能区域完善。在配电网建设中,严格对所需用到的设备进行选型,选型的原则就是要和农村地区供电的特点相符,具有较强的通用性。由于农村配电网建设中遇到的环境比较复杂,而不同设备适用的环境也有差异,因此涉及的设备类型比较多,并且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种设备质量也参差不齐。根据我国配电网技术标准及规范,在进行规划设计中,要尽可能地选择通用性较强的设备,对材料或设备的标号要注明。在施工方案的设计中,要对设备工作寿命、供电负荷分布、供电线路截面积等问题全面考虑,对绝缘导线、电缆等的使用要明确规定。
3.2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动,强化专业帮扶作用
对于县区级电力公司而言,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省市级电力公司的工作要求来进行,在要求基础上进行细化,制定出有效的、可行的实施方案。省市级电力公司要将配电网标准化工作制度制定出来,为标准化配电网建设帮扶工作提供依据,也能够使电力公司专业化水平得到提升。按照县级工作考核情况,对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查找与分析,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各级电力公司应该对公司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采用多种方式建立上下级、供电所间的学习与帮扶氛围,促使电力公司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配电网建设标准化管理效果的实现奠定基础。
3.3提升供电所执行能力及工作质量
依据乡镇供电所管理考核意见,由县区级电力公司对考核的内容进行细化,并对考核的结果进行分析。对电力公司的责任要明确与落实,对供电所的绩效按月进行考核,并建立考核体系,通过对考核结果分析,来了解供电所的实际工作情况。同时,对县区级专业管理部门也纳入考核体系中,使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和责任意识都能得到提高,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中标准化管理的落实。
3.4完善“三集五大”体系建设
对县区级电力公司“三集五大”建设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详细分析,对建设前后公司的效益进行对比评价,由上级部门总体部署,对工作流程、业务实施及组织结构进行调整。由于农村配电网标准化建设难度大、系统性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级电力公司对建设加大重视力度,统一思想,找准切入点,将标准化管理严格落实到农村配电网建设中,促使建设效果的实现。
4.结语
当前,我国农村配电网标准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探索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村配电网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用标准化管理来推动配电网标准化建设的步伐,使农村用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都能得到提高,推动农村电网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雷金华.关于优化配电网工程标准化管理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2(4):64.
[2]徐建国.配电网管理的”五位一体”新模式[J].农电管理,2016,2(17):56-57.
[3]付修东.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的相关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23(25):182.
[4]邓渝.配电网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管理模式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23(11):62-63.
滨城区河道工程分布在黄河下游左右两岸,共设有5个工程管理段,包含51.2千米的堤防、4处险工、9处护滩、5座引黄涵闸、18条穿堤管、缆线,公路大桥2座,浮桥1座,以及正在建设之中的公路铁路两用特大桥等工程。
多年来,滨城区河道工程管理一直采用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模式。自2000年试行了“管养分离”运行模式以来,群众护堤员全部下堤。各工程管理段根据所辖堤线长度,结合各自人员情况,把堤防分段落承包给专职堤防管理人员,进行堤防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险工、控导实行班坝责任制,根据工程长度、管理工作量,按一定坝段数量承包给专职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维修养护;对涵闸工程采取了闸管任务岗位分工承包制的管理办法。
二、滨城区河道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程管理作为水管单位的一项重要职能,各级重视程度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有些时候认为工程管理光花钱不出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运行管理模式落后,工程管理经费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工程管理水平提高的瓶颈。由于管养分离经费迟迟不到位,既要管理好防洪工程,又要稳定发展养护队伍,提高他们的工作、生活质量,以每年有限的岁修经费难免顾此失彼,出现了饿着肚子搞工管的局面,养护队伍的生存和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养护队伍年龄老化,知识结构陈旧,劳动技能偏低,生产生活设施简陋。
3.劳动工器具缺乏,机械化程度低,职工劳动强度大。
4.工程建设、管理、经营三者关系不顺。比如某些防洪基建工程的附属设施设计不健全就通过了验收(如护堤地未整理、排水沟等问题),给日后工程管理带来麻烦;利用黄河工程搞淤区经营开发时对工程管理面貌的影响考虑不足,给工程管理制造了障碍(如有的单位淤背区对外承包开发时,未落实好承包户相应的工程管护职责,影响了工程完整和工程面貌)。
三、滨城区河道工程管理的发展方向
1.发展思路
滨城区河道的工程管理应认真贯彻中央水利方针,依照黄河治理开发的总体规划,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宽视野,提高境界,理清思路,开拓创新,制定措施,狠抓落实,以保持工程完整坚固、增强抗洪能力为重点,以深化水管体制改革、建立“管养分离”良性运作机制为动力,以工程绿化、美化、建设工程景观点、“管养分离”亮点、涵闸远程监控系统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工程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2.发展目标
要切实按照黄委会和山东局的总体布署(规划),消除近堤坑塘、堤河、井渠等险点隐患,强化工作质量,确保工程安全运用,逐步实现堤防标准化,控导工程标准化,继续开展工程管理“管养分离”工作,进一步完善、优化河道目标管理,实现工程管理数字化、养护机械化、人员专业化。加强植树绿化,抓好淤背区开发,实现重点险工公园化、淤区开发园林化、庭院、闸所环境优美化,实现黄河工程生态景观线的目标。创造出工程管理最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搞好工程管理应采取的主要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树立争先创新意识
工程管理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又是治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管理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工程的抗洪能力,而且还体现着一个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须全面提高对工程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严格执行、落实工程管理考核标准,全面加强对工程管理各类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直至上升到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工程管理工作。
2.加强日常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
各工程管理段要结合实际制定全年的工程管理工作意见和详细的实施计划,有条不紊地加强和开展工程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使工程常年保持完好和坚固。要坚持“月检查、季评比、半年一初评、年终一总评”的检查评比制度,制定出适合本单位便于操作的工程日常管理办法和工程管理奖惩制度等制度办法。靠狠抓各项制度、办法及责任制的落实,来促进工程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建设。
3.启动“亮点工程”建设,提高工程管理技术水平
“亮点工程”建设是工程管理技术水平和工程管理创新意识的集中体现,因此,必须抓紧启动“亮点工程”建设。“亮点工程”建设应集工程标准、经营收入、生态环境于一体,加上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及制度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形象工程。并以此带动全局创名牌、上档次,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技术水平。
4.开展“数字工管”建设工作
“数字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各部门除了抓紧学习和研究外,还要注重这方面的动态。“数字黄河”工程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作为“数字黄河”工程五大应用系统之一的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现代化(即“数字工程管理”)建设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因此,必须了解“数字工程管理”的概念。为了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各部门一要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做好“数字工程管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二是认真组织有关人员研究摸清工程管理及系统建设需求等基本情况,关注首批“数字工程管理”试点工程的进展情况,明确专人负责这项工作;三是以完成涵闸远程监控系统为突破口,认真总结经验,全面促进“数字工程管理”建设。
5.加快黄河水土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
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滨城区黄河水土资源。按照统一规划和部署,对淤背区实现有一定规模的集约经营,引进推广优质林木新品种,建立起有规模、有特色的河防工程淤背区高效生态园。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经营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淤背区土地开发利用创收,弥补工程管理经费的不足。
【关键字】煤矿,采掘,管理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煤矿采掘工程一直是深受国家关注,那是因为煤矿的开采难度大并且危险性高。在对煤矿采掘工程的管理中,问题也一直存在着,所以在对煤矿不断地探究中,找出相应的对策一直是梦寐以求的。
二、煤矿采掘工程质量管理主要环节
煤矿采掘工程的质量管理是煤矿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提高采掘工程质量对矿井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条件的改善、安全状况的好转、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环节有:
1、采掘工程质量管理的生产技术准备
保证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的质量。工程施工质量是从设计开始的,只有设计符合技术标准,生产施工部门才能按设计要求,做出高质量标准化工程,为工程质量的达标提供前提条件。生产施工单位要科学进行设计方案的选定,参加设计图纸的会审,了解设计意图和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保证设计的工程标准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同时要从现场施工角度出发,使设计文件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生产作业规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的编制要符合实际,各项安全技术组织措施要周密完善,在符合质量标准、规范的规定条件下,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落实。
2、生产施工环节的工程质量管理
开工前要检查施工准备工作状况。进行施工前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查,将可能产生的质量隐患消灭在施工前。交接班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有不合格工程不交班、不接班,应处理的问题或存在的隐患必须交接清楚,做好交接班记录,明确责任者。严格按设计文件、作业规程、相关标准施工。做到每班都有值班领导或技术员在岗,班长应认真督促检查,操作人员应按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操作要求和质量标准施工。认真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隐蔽工程在隐蔽之前进行验收。质量检查可采用自检、互检和专业人员检查相结合,以专职检查人员检查为主的方法,对不合格的工程要重新返工,不能把不合格工程交给下班。
3、井下工程使用环节的质量管理
煤矿井下工程质量一般反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采煤、掘进、机电、运输等的工程中,除采煤工程质量随工作面的推进而较快失去使用性能外,其他的工程质量均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考验,所以,井下工程质量管理,必然要延伸到工程的使用过程中。对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应组织技术、施工、质管等部门进行调查及综合分析,对于因施工造成的质量问题,必须追究施工人员的责任;对因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所造成的质量问题,应及时总结经验,避免再次发生。对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三、煤矿采掘工程质量管理的不足
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煤矿生产的机电设备的性能、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完善。在生产过程中,只有不断的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才能一步一步的适应现代化煤矿生产设备的管理。所以,在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之前,应该找出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拿出整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现代化煤矿生产的发展步伐。
1、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管理机构不完善
我国大部分的煤矿企业都没有设置完善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机构,更谈不上健全的管理制度。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煤矿的生产仅仅靠工人的负责程度,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生产方面,没有精力去管理机电设备。很多煤矿企业的负责人,在管理意识上就缺乏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根本没有认识到安全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更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管理部门。
2、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技术员里,拥有专业技术的人员非常的少,有的只有一两个,甚至有的煤矿没有设置专业的技术员,一般由有经验的职工临时充当技术员,这就导致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管理和生产严重脱节。而仅有的一些技术员,在不断提高的生产技术水平要求下,又不能得到专业的培训,只能凭借经验摸索着进行操作和维护。
3、材料费用紧张,时间安排不合理,工程质量差。
四、煤矿采掘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1、加强施工维护和保养
主要包括加强施工中的运输管理,特别是综掘机、胶带运输机、耙岩机的维护和保养;提高掘进机司机的操作水平;提高设备完好率与开机率等内容
2、不断完善运输系统
煤矿掘进与装运是巷道施工中主要工序,掘进与装运设备的合理选择及使用将直接决定巷道掘进速度。因此煤矿采用掘进机后,要不断提高并完善运输系统,包括截割、装运、运煤等环节的平行作业。
3、加强施工组织
煤矿采掘工程工序按其性质可分为主要工序和辅助工序,要合理安排各工序施工组织。分析已有掘进配套装备、支护、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制约性、根本性的因素,并利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进行可行性分析,进一步改进施工工艺。因此煤矿采掘工程质量管理必须加强施工组织。
4、加强评估
评估是煤矿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的保障,因此煤矿采掘工程管理不能忽视评估的重要性,可以以百分制的形式将作业场所的人、环境、设备和管理四大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采掘工作面的工程质量进行评估。按分值将评估结果分成A、B、C3个等级,按评估级别分别采取不同处理措施。
5、引进适合的煤矿生产设备
煤矿生产以过程中。为了预防机电设备发生不良事故,应该及时树立起安全理念,引入高科技手段,实现煤矿机电事故的超前预防和管理。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煤矿企业应该基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引进适合的生产强度的机电设备,在大型尾矿库安装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大型起重机械要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在机电设备引进前,企业要进行仔细的预算,对于不适合生产的机电设备坚决不引进。
6、建立完善的煤矿安全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企业要建立一个完善且适用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并设立专门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机构和技术人员。设备管理机构,负责对所有的机电设备进行统一的保养和维修;而煤矿生产的技术人员的聘用,一律实行竞争上岗制,从社会上公开招聘,通过技术考试和面试者方可上岗。同时,煤矿企业要制定严格的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质防治管理制度。另外,作为煤矿企业的领导者,还要确保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贯彻和实施,对违反了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技术人员要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和批评,也要做到,在安全标准化管理过程中人人平等的原则。
7、加强对安全的预防
防患为本,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为了更加有效的降低煤矿生产的事故发生率,我们要牢牢树立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运用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在行业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安全生产;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煤矿生产过程中,为了预防不良的安全事故发生,企业应该树立起强烈的安全理念,并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确保各类不良事故的超前预防和消灭。
五、结束语
煤矿资源是我国最主要的燃料,在我国有将近五分之四的人口都在使用煤矿资源,所以,加强煤矿采掘工程质量的管理,可以保障煤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响应国家的号召。
参考文献:
[1]柳林.煤矿采掘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3月,第10期,56-58页
[2]李宪伟.煤矿采掘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技术. 2013年4月,第8期,90-92页
一、农电专业化管理现状
1.农电配电网架比较薄弱。目前,农村电网经过几年的改造,66KV电网已基本趋于合理、坚强。但配电网架仍比较薄弱,配电线路和供电线路长、导线截面小、绝缘水平低,遇到风雨天停电频繁,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季节性低电压现象比较严重。
2.农电基础管理依然薄弱。一是办公环境比较差,办公用房大部分是老旧平房,且面积小。部分营业厅面积达不到标准,有的不足十平方米;二是目前报修车辆配置不足,并未达到每所一辆,故障抢修工作存在安全隐患;三是农村供电所电脑配备不足,且多老旧。网络存在安全隐患,没有专用光纤入户;四是农电企业缺员问题较为严重,供电所人员多为“一人多岗”,而且文化素质较低,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二、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强化农电专业化管理,推进供电所标准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1.通过加大配电线路和配电台区的改造力度,将小容量变压器逐步更换,加大导线型号,主干线四线到底;有效的解决了农村电网“低电压、卡脖子”的现象。
2.加大对农村供电所的资金投入,改善办公条件,增加报修车辆,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通过改造农村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三是要多增加应届毕业生等人员配备,从而解决缺员和人员素质问题;四是要因地制宜的开展实用性培训,提高基层供电所的人员业务水平。
3.加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公司组织开展了农网安全质量自查互查、整改活动。精品工程创先争优。组织对以往年度10千伏农网优质工程进行验收和评选。针对本年度农网工程项目多、任务重等特点,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开展了建样板、树标杆活动,有效提高了农网工程施工质量,加快了农网工程的建设进度。
4.加强农电所基础工作管理。一是持续推进了公司“两个提升”活动的开展。对“两个提升”各阶段工作重点和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按照专业化管理要求,及时协调相关专业部室,加强业务指导,完善整改措施,认真查摆短板,解决提升瓶颈,确保了提升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以公司管理提升活动指导思想为基础,配合相关专业部室对县公司、供电所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切实提高了员工队伍素质及农电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率。
5.深化供电所同业对标管理。一是提高认识,深入分析。各县公司每季度组织相关专业部室及县公司召开供电所同业对标分析会,对指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制定问题指标提升计划;二是协调配合,加强指导。针对指标数据的来源渠道和计算方法,协调各专业部室对县公司进行了指导答疑;三是建立机制,全程管控。建立供电所同业对标月度报送机制,及时掌握指标情况。
三、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1.农电工作管理有待规范创新。需进一步明确职责范围,协调农电专业化管理,协调各专业部门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专业部室与县公司、供电所之间的沟通纽带,夯实农电基础工作管理,促进各项工作质量的提升。
2.部分单位对供电所同业对标工作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对标数据对供电所基础工作的提升作用有待加强;供电所同业对标管理工作,指标分析诊断的内容和质量有待规范。
3.农网工程管理有待加强。个别单位农网管理力度不够,人员配置不足,工程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需进一步提高;仍需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沟通,及时、合法的解决施工占地等问题,确保工程施工顺畅。
4.仍需加大培训力度。要进一步协调沟通各专业部室对县公司及乡镇供电所因地制宜的开展个性化培训,切实提升农电员工队伍的业务素质及专业技能。
5.为促进县公司及乡镇供电所管理基础提升。公司以“抓两头、带中间”乡镇供电所管理提升活动为载体,以指标提升为主线,强化过程管控和专业管理。协调各专业部室,深入推进供电所“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确保专业化管理在供电所有效覆盖和延伸。通过专业部门分类指导,定点帮扶,解决乡镇供电所管理薄弱问题,提升农电工作整体管理水平。
6.为确保“抓两头、带中间”活动取得实效。按照活动要求,制定“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开展试点,摸索经验;第二步全力推进,巩固提高;第三步全面开花,持续改进。同时开展县供电企业、供电所同业对标和管理提升评价工作,最优指标及供电所评价结果,积极开展“标杆供电所”创建活动,总结提炼和推广典型经验和成功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7.大力推进乡镇供电所对标能力的提升。一是服务基层,积极协调沟通专业部室,定期召开指标分析会,加强供电所对标工作的指导;二是制定供电所对标的指标体系、考核办法。科学、客观制定提升计划,力争晋段升位供电所数量比2015年提高20%;三是持续开展月度指标报送、季度指标简报工作机制,杜绝数据人为差错,通过指标的提升,实现工作质量的提高。
8.加强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管理质量提升。一是加强责任落实,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闭环管理,提高各级人员重视程度;二是加强资金管理,把握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的主要和敏感环节,杜绝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三是加强环节管控,确保安全、质量、进度环节管控到位,扎实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
9.促进工作质量、服务能力的提升。一是加强学习,认真学习上级单位文件的指导思想、结合实际,建立完善基础资料,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服务基层,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建立问题收集、反馈、解决、销号的管理模式,协调专业部室与县公司定期沟通交流,真正解决基层供电所实际问题;三是加强考核。完善部门劳动纪律与管理机制,有效整顿劳动纪律和工作作风,营造积极向上、严谨规范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