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竞技体育的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要因素
1.从市场的角度分析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体育产业体系,现有体育产业主要是从计划经济下的体育事业改革转轨而来,仍存在明显的双轨制痕迹。一方面是,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国家体委包办,体育经费完全靠国家拨款形式一种法定的计划运转;另一方面,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办体育赛事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自,赛事投入越多,而效益却每况愈下,这种只讲投入,不注重自身的商业开发就自然的形成了“居民低收入政府投资福利分配投资萎缩“的经济流程,制约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
2.从国家政府和国情方面分析
(1)国家政策缺乏对体育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科学的管理造成市场竞争力弱。比较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再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来看,资产明显处于弱势。对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比赛、体育组织接受的损赠和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不同程度地减免税收,修建体育场馆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息贷款在这方面我国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缺乏对体育产业发展上的激励制度和优惠政策。
(2)从国情来看,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中服务性消费,文化消费、享受性消费偏低,从总体上限制了体育市场的规模。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主要精力和注意还在各种的致富的活动上,在许多时候,还要牺牲部分体育利益求得经济发展。
3.从高素质体育经营人才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化人才流动等需要,尤其是体育领域中懂体育又懂经济人才的匮乏,以及受承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影响,迫切需要体育经济专门人才。从目前来看,中央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分别在2004年,2003年开始招收体育经济本科生,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开始招收体育经济硕士研究,上海复旦大学2003年开始招收体育MBA学生之外,到目前为止,其他普通高校没有培养体育产业经营人才。由于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数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他们一般熟悉体育工作,而缺乏对市运作及其规律的深入了解,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市场的调控,导致了我国体育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4.体育市场管理来分析
目前我国体育市场管理缺乏高层次立法,国务院的行政法规甚至法规性文件很少。虽然大多数省市已经了地方性体育市场管理的法规,但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仍需高层次立法予以明确。从目前来看体育市场在存管理权限不明确,法律责任界定不清楚,管理不规范,有的体育项目还存在交叉管理。
5.体育消费意识来分析
我国体育消费意识相对滞后,目前,我国除了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大城市以外,其他城、填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不强。自从1990年亚运会后,中国已逐渐将体育全面推向市场,使其市场化、产业化、商业化,并适应两个转变体育经济政策,使体育经济迅猛发展。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育产业体系和一个健全的体育市场而未能引发更多投资人的关注。
二、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出路与具体措施
1.狠抓市场的体系建设
要进一步活跃思想,自我更新观念。要加强我国体育经济的市场竞争力,把群众基础好、吸引力强的竞赛项目推向市场,形成体育实体,以经营效益为中心,按照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其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特点,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经济管理的法则,毕竟市场是体育经济预以生存的导向和载体,体育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为起点、为目标。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作用来优化配置体育资源,并挖掘体育自身的经济功能,以引导和刺激体育消费为核心,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劳动市场、人才市场、观众市场、文化市场、证券市场、广告市场等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网络。
2.加大政策扶植力度
国家应制定一系列向体育产业倾斜的政策、法规,积极扶持体育产业的发展。除了在税收和融资等方面给予体育服务性行业持别的优惠,吸引社会资本向体育产业流动外,还应当采取以体育养体育的发展战略。即将来自于体育产业的税收等收入中的大部分反哺于体育市场,专门用于资助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和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体育观赏业的源泉,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才能显出明星和明星效应,才能创造表演价值和观赏价值。目前我国经济还处于转型阶段,体制需要不断的创新,产业结构必须优化。一是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规范财务运作,确保投资者的利益;二是要赋予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广告权;三是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四是要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分散的体育场所,集中建设以利于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
3.加大体育经济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社会发展和国际化人才流动等需要,尤其是体育领域中既懂体育又懂经济人才的匮乏,以及受承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影响,迫切需要体育经济人才的参与。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体育院校招收体育经济方向的本科和研究之外,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对现有的体育经营人才进行强化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平,要广泛的开展国际体育经济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外体育经济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推动我国的体育产业市场改革与发展。
4.大力推进体育产业经营
要不断拓宽和开发体育产业领域,逐步提高产业的质量和效益,许多体育资产和资源显示了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潜在的市场优势。一是有形资产的经营;二是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可以实行体育设施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体育品牌,为我国正在兴起的“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无限的商机。而对硝烟弥漫的体育用品市场,商家应认清市场形势,主动进行企业的产品、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发展自己的品牌,在守住国内市场的同时去占领国际市场。体育赛事品牌经营,在中国体育日渐步入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的轨道的大背景下,把一个体育赛事经营成品牌产品一样,同样可以获得品牌效应。充分利用体育设施多种经营,让闲置场充分调动起来,趁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增添花色,服务对路,实行多种经营,提高场馆的使用率。
5.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体育改革力度,是非常必要的,创新与改革已经为体育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体育经济组织内部管理相对滞后,经济效益还达不到理想状况。因此,注重创新,采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灵活高效的运转机制,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资源管理和使用效率,是体育经济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尽管体育发展已取得较好成绩,但存在不少问题,如体育产品的种类较少,科技含量较低,层次单一,不能满足各类别多层次及多种不同偏好的消费者的需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调整企业的产品和产业结构,争取自身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在体育用品的材料和功能上下功夫,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自己的品牌,在守住国内市场的同时,去占领国际市场。
6.大力推进协会制
协会实体化是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足球和篮球等一些喜闻乐见的群众项目以率先试点成功。国家体育局20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有11个中心一年可赢利1000万元。国家体育总局一年从社会上拿到4亿元,已不亚于国家的财政拨款。同时,还要依托体育进行借光经营,如用一些体坛名人、名物、名事的影响力来扩大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进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与体坛名人联合办学,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后继人才。(2)出口优秀选手和教练。中国的乒乓球称霸世界乓坛数十年,将我国优秀选手和教练输出到有需求的国家,既可开展两国体育交流,又可促进友谊和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结束语
回顾我国体育发展体育经济走过的路程,体育经济尚处于初级水平的发展时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要快速有效地挖掘体育产业发展,不能闭门造车,要解放思想,广开思路,加强交流和创新。通过政府的倡导,企业的支持,舆论的帮助,要狠抓市场体系建设,引导和刺激消费,开发体育用品市场、让社会主义市场体育经济与国际接轨,要健全体育经济法规,加大体育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以保证体育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特性、学术性、竞技性以及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几方面的阐述,就如何处理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中学术性与竞技性的关系,为高等体育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学术性竞技性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可持续发展
高等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1952年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创建至今,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里程,现已形成以15所体育院校(其中一所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及体育学院和118所普通高等学校体育院系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级的体育专门人才,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和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第一次大整合,推行大学强强联手,专业调整,隶属条块疏通,综合功能增加,规模效益提高,办学资源共享,大学校区相对集中等举措,我国高等院校进一步显示新的活力,逐步加快步伐与国际接轨。
随着与各个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发展,当代体育派生出了许多新兴的相关边缘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育学科体系,并逐渐向不同学利自身项群的体育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这极大促进了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创新拓展、充实发展,各单科性体育专业学科院校在本体范畴内,逐步走体育领域的多专业、综合化发展道路,其定位与专业及学科课程设置由单一性、粗放性向多元性、融合性发展,以培养出符合新世纪社会需要的各类体育专业人才,适应和弥补自身的先天不足。如何根据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认识和处理好竞技性与学术性的关系,使体育院校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走“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
办学特性是学校的性质和属性,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形成的一所(类)大学比较固定、比较显著的性质。办学特性凸现的是一个(类)大学与别的大学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
办学特性表现在观念层面是大学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以及学校在办学理念的指引下长期形成的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学精神;表现在操作层面就是学校与外部环境相结合而形成的宏观的办学体制、办学模式,也有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观的学科、专业布局特色,还可指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微观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模式、培养方式以及高校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科学研究范式。对办学特性的把握,可以从三个维度去认识。一是独特性,一类(所)高校的办学特性首先是要有鲜明的个性,亦即人无我有,唯我独有。从哲学的意义上讲,特性是指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二是稳定性和持久性。办学特性的形成是在大学长期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能成为办学特性者必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并被社会所广泛认可。三是发展性。办学特性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同时也要着眼于未来学校的发展前景和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办学特性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地可持续发展。
按照认识办学特性的基本方法,确定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要遵循三条原则:应该反映高等学校的共性;应该反映体育的个性;应该是二者精髓的凝练,使之有机统一,形成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三个应该的综合,即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是学术性和竞技性的统一。学术性和竞技性的关系是认识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的一对范畴。范畴不仅其内容是高等体育院校办学客观现实真实关系的反映,而且这种反映还具有历史的辩证的性质。
二、竞技性与学术性关系的认识和处理
(一)竞技性
竞技性是体育的基本属性,高等体育院校是行业性较强的学校,因为它突出了体育的特性。以竞技性作为体育的特性,既尊重了体育发展的历史,又彰显了现代体育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首先,从体育的历史看,竞技一直是体育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再从体育的发展看,竞技性反映了现代体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然后,从体育的几个特性之间的关系看,竞技性是体育的核心表现。
(二)学术性
学术性是大学最基本的特性,是大学自治的基础,是大学产生和维系大学生存的重要依据,是推动大学发展和改革的内在逻辑力量,也可能是大学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教学和科研是大学学术性的具体表现,训练则是体育竞技性的具体反映。
(三)竞技性与学术性的融合
教学、训练、科研三者的有机结合,融合了学术性与竞技性,是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的表现,更是高等体育院校的综合优势所在。教学、训练、科研结合其自身历史性特点,同时也必须兼顾考虑该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体育等基本国情,也就决定了教学、训练、科研结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四)竞技性和学术性关系的处理
大学的学术性是维系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依据,突出体育的竞技性是高等体育院校区别于其他各类大学的根本点。高等体育院校没有学术性和没有竞技性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甚至是体育大学。既要保持大学的学术性,又要突出体育的竞技性,这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始终面临着双重要求,也成了高等体育院校发展中一个矛盾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需要通过三方面来解决,一是学校是否具备大学的特性;二是学校是否有体育的特性;三是两个特性能否在办学过程中有机的统一,形成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培养出各种层次、各种规格的体育人才多方面的需求。
三、高等体育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思想没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没能及时采取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导致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生源质量、就业市场等产生了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可持续发展。
对我国体育院系来说,加强学科建设、努力扩大师资队伍、科研队伍和学科建设。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加投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科研队伍和学科建设。营造宽松的环境,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学术带头人的带动作用,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促进作用,营造良好的体育学术氛围:引进非体育专业人才,请进国内外专家,派出人员到国内外进修以打破学科壁垒等。培养师资队伍、科研队伍,优化人才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按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修订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课程设置要注意将体育领域内新成果、新特点、新趋势及时增加进去。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支持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
因此,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从始至终,都贯穿着学术性和竞技性关系的处理问题。这是高等体育院校在不断解决其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过程中,所碰到的种种矛盾的集中表现。解决好学术性与竞技性的辩证统一,就是把握了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处理好学术性与竞技性的关系,是把握高等体育院校的根本问题。既要寻找学术性与竞技性统一的平衡点,又要让学术性与竞技性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参考文献:
[1]陆遵义等.高等师范院校体育院系联合办学模式探索[J].体育科学.2000.20.
[2]戴晓敏等.论21世纪的高等体育教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
[3]孙明治等.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
[4]杨贵仁,季克义.当前我国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综合报告[R].教育部体卫艺司文件报告.2002.
[5]陈钧,孙明治.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模式和专业设置现状对策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2.1.
[6]史康成.2001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发言摘编[J].体育科学.2001.21.
【关键词】循环经济;环境审计;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Circular economy is to realize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In the face of China's growing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we should find out a road that can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irculation. This text constructs the basic supervisory system of the environment audit which based on the circular economy, but also pointed out some problems that the environment audits and exists in the recycle economy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circular economy; environment audi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D03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几年来,我国GDP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全国环境状况来看,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相当多的地区环境污染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变,有的甚至还在加剧。水和大气污染严重,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功能衰退等问题突出,一些地方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
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经济发展,关系到生态平衡,关系到人类的繁衍、生息。社会要净化生活环境,国家要平衡生态环境,企业要净化生产环境,资源需要充分合理利用。这些都是整个社会最为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应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所以我们必须走一条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文结合国际上的一些理论以及我国实行循环经济和环境审计的实际情况,努力构建符合我国循环经济国情的环境审计体系。以期为循环经济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依据,为我国环境审计体系的构建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
一、环境审计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及两者之间内在联系
(一)环境审计的概念
1、陈正兴在其《环境审计》一书中指出“环境审计是对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抑制、消除或改善而进行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鉴证、评价,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独立监督行为。”
2、国际商业协会于1995年提出的环境审计定义是:“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工具,它是对与环境有关的组织、管理设备等业绩进行系统的有说服力的、客观的估价,并通过有助于对公司有关环境规范方面的政策鉴证等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3、格兰特·莱杰伍德在其所著《环境审计与企业战略》一书中提出的定义:“环境审计是企业战略的重要作成部分,它不仅涉及到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创新能力,而且涉及到企业的生产、储存、营销等各个方面。”
笔者认为环境审计是生态经济效率审计的良好形式。广义地说,环境审计是对环境管理的某些方面进行检查、检验和核实。作为一种环境管理工具,它对于环境组织、环境管理和仪器设备是否发挥作用进行系统的、定期的和客观的评价,其目的在于通过简化环境活动的管理、评定环境政策与环境要求的一致性这两个方面来达到环境政策要满足环境管理的要求,帮助保护环境,提高环境利用效率。
(二)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指在经济发展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
从物质流动和表现形态的角度看,它体现为“资源—生产—消费—二次资源”的闭环过程。与传统的按“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不同,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循环、再使用”的3R原则,包括清洁生产单个企业的小循环、面向共生企业的中循环和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大循环三个层次。
(三)研究环境审计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环境审计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一条明确了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是审计的主要目的之一。当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可持续发展。国家审计机关作为宏观调控的组成部分和高层次的经济监督系统,有必要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发挥作用,通过环境审计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开展环境审计对发展循环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环境审计是基于循环经济良好的评价形式的原因
与循环经济相对应的是线性经济,它体现为即定资源环境条件下单个主体的竞争,传统审计对经济活动的效率评价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评价标准,以单个独立主体为空间界限确定收入和费用并计算利润,自然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等公众福利的共同性项目为独立主体的外部性项目不予考虑。但是,单个主体的环境影响最终会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着该区域人民的福利,甚至于全社会福利。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环境审计这一环境管理的最佳工具,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构筑起不同层面的环境审计来促进地区、国家的循环经济,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全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循环经济的环境审计监督体系
笔者认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审计有着三个层面的内容:国家环境审计、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和企业内部环境审计。这三个层面构建起了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区循环经济的环境审计体系。
(一)国家环境审计
环境审计是我国国家审计的法定职责。我国审计机关成立十几年来,逐渐拓展了环境审计的工作范围,包括工业、农业、渔业、林业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领域,近几年来,在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等理念下,更是以促进循环经济作为环境审计的重要主题。
关键词:创新;体育;教学活动;教学效果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性
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交流的媒介主要就是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长期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因此这就导致了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基本的交流和互动,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积极性的发挥,还不利于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为了进一步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和隔阂,老师应该放下自己作为老师的架子,主动地融入学生中,在增强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同时,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目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化,而简单的教学内容会使学生失去对体育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老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采用多样性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的同时,提升初中体育的教学效果。
三、课外活动的丰富性
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延伸、扩展课堂的教学内容,还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课外活动还是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体育老师,应该充分地利用教学课程的课余时间,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释放学习的压力,还能使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也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以及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等等创新的体育教学活动来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为了进一步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新课改在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的同时,将体育教学划为重点,许多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转变下,以传统体育教学为基础,着手研究更加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体育游戏这一新型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方式,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但与此同时其中也不乏存在许多问题,下面便对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1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1 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减少运动损伤,增强学生身体灵活性,对后续的体育教学有很强的辅助作用。但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十分枯燥,只是简单的几个动作,无法激发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准备活动敷衍,身体无法进入运动状态,从而失去了准备互动的应有效果。针对这一情况体育教师可以选择具有针对性效果好的几种准备动作,以此为主基础开展体育游戏,比如“你说我做”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舒展、活动身体,提升学生运动兴奋度,以此来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辅助后续体育教学的开展。
1.2 体育游戏在基本部分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的教学理论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但初中生普遍不爱运动,对体育课兴趣不大,这无疑为体育教学的开展形成了阻碍。针对这一问题,体育游戏中的趣味性可以很好的将其解决,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传统体育项目与活动作为基础,在此之上融入游戏元素,比如在篮球运球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保护与破坏”环节,要求学生分为两组,在规定范围内使用规定动作对双方运球过程进行干扰,哪一队最快将球运动终点既为胜利,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有效巩固学生的篮球运球技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团队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游戏推广与覆盖不够全面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各校教师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都开始从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方面入手,在传统教学中努力寻找突破口,力求创新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而初中体育教学也不例外的将新型教学方法运用于实际教学当中,体育教学方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并因为其易操作、教学效果好等特点逐渐成为众多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首选。但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因为传统教学观念未完全转变,而没有进行体育游戏的实践,此外还有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对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导致体育教学方法止步不前,体育游戏教学无从谈起,体育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提升。
2.2 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目标不统一
当前,虽然已经有许多体育教师将体育游戏应用于日常教学当中,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但教学效果却没有得到大幅度提高,出现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过度注重于教学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将教学目的弱化,导致学生只关注到了游戏而无法领会到其中运动理念,教学目标自然无法顺利完成,教学的目的也无法真正达到。
3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发展前景
3.1 进一步发展与覆盖
虽然目前体育游戏还没有真正的全面覆盖于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当中,但随着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体育的教学地位在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体育游戏这种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必然会逐渐成为体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也必然会成为体育教学模式的核心发展方向。
3.2 体育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发展
随着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小断发展和壮大,游戏的形式和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出符合初中生的体育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了体育游戏的作用。因此,体育游戏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多彩,体育游戏的项目也会不断增多,在提高学生素养的同时体现游戏的特点。
3.3 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体育游戏的不断发展和利用,形式和内容的不断丰富,它在体育教学中的效果也会越来越显著。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研究和实践,完善体育游戏的模式和方法,在体育游戏和体育教学中取得平衡,从而使体育游戏和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小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还体现体育游戏的有趣性、教学性、游戏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w育游戏可以培养学生体育素养,进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神州大地,是中华民族世代生息繁衍的地方,五千多年来,我们的祖先建设了无数的城市和乡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形成了非凡的环境理念,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自然地理与人文景观方面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商周时期的《周易》就曾提出“视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及“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等观点。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是我国第一部带有地方志雏形的区域地理著作。以山脉、河流等为标志,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内在联系与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九州”,建立以华夏为中心的地域视野,表达了古代的区域观念,并对每州的方域、植被。土壤等自然形态,以及物产、田赋、民族、交通等人文景象,均作出简要的描述。同样威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地员》是我国最早的土地分类专篇总结了我国远古时期农业生产的实践经验,把土地分为5类,即渎田、坟延、丘陵、山林和川泽,然后详细论述了各类土地与植物的关系,并根据各种土壤的生产能力划分等级,认为“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已具有因地制宜的思想。《管子・地图》则是我国最早的地图专篇,主要论述军事统帅在作战之前,必须了解诸如“名山、通谷,经川,陵路、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等各种情况。
先秦古籍《山海经》,包括《山经》和《海经》,内容庞杂,自然方面有山川、泽、林、野、动物,植物、矿物,天象等,人文方面有邦国,民族,民俗、物产、信仰,服饰、疾病医药,以及帝王世系、葬地和发明制作等,几乎无所不包,其中所述地域,地望以及山水的走向大多可考,对于古代历史、地理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汉代关于自然地理与人文景观的研究著作颇丰。西汉学者司马迁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其中《货殖列传》可称为我国最早的经济地理论著。根据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以发展的观点观察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容,根据地区的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等,将国土划分为“龙门碣石以北”、“山东”、“山西”、“江南”等4大经济区域,进而细分为12个小区,分别描述各地的自然与人文特点。同时,以城市作为地区的中心,对30余个城市的地理,风俗、交通、物产和贸易情况进行分析。东汉学者班固撰写的《汉书・地理志》是我国最早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对汉代郡县封国的建置,以及各地的山川、户口、物产,风俗和文化等均作出综述。部分郡条记述了一些重要的自然和经济情况:在县条中,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分别记录有关山川、水利,特产、官营工矿,著名的关塞,祠庙,古迹等情况。其中载有盐官共36处,铁官共48处,反映了当时官营盐、铁产地的分布。
北魏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介绍了丰富的农牧渔猎知识,记述了朴素的生态学观点,其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观点,具有人类对自然应该合理利用的思想。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以河川为纲,记述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自然地理中的水文地理、地貌和生物地理,人文地理中的城市地理,民族地理,文化地理和农业地理等。此外还有较多沿革地理和地名方面的珍贵资料。唐代地理学家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图志》,南宋学者赵汝适所著《诸蕃志》、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以及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的《昌平山水记》,《山东考古录》,《肇域志》,以及《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著作,涉及了自然地理与人文景观的各个方面,在历史学、金石学。语言学和文学等方面具有很高价值,为今天研究文化景观遗产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文献。同时,从五代开始,我国地方志的编撰逐渐盛行,在一千多年中,全国各地先后刊行的地方志达到上万种,其内容包括行政区沿革,地貌,地质,水系,气候,植物,动物,交通,社会,聚落、物产、贡赋,灾异,民俗等,地方志中所涉及的文化景观内容几乎无所不包,也是今天开展文化景观遗产研究内容极其丰富的资料。
在我国众多古代文献中,不仅描述了各个时代,各个区域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内容而且记载了基于山水文化的环境设计理念,表达各赋特色的环境意境,所形成的不同类别与特征的文化景观。我国古代先民在选择定居地点时,出于对生存环境和防御需要的考虑,往往对周边的山水地貌格外关注。例如西汉时期的晁错就曾建议在“移民实边”时,必须考虑良好生态环境,指出一臣闻古之徙远方以实广虚也,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仟佰之界,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量器物焉,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此民所以轻去故乡而劝至新邑也”。可见古人在考虑新的居住环境时,要选择那些水质甘美,土地肥沃,草林茂盛的地方,继而加以规划,开辟道路,建造房屋,合理安排居室结构,这样才能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使人们对新的居住环境感到满意,体现出农业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特点。此外,我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农牧渔猎生产中,还积累了朴素的生态知识,例如在《国语・周语》中就有“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毁坏山林),不崇薮(不填埋沼泽),不防川(不障阻川流),不窦泽(不决开湖泊)”的论述,体现出难能可贵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古代城市选址则对自然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涉及地形,地质,气象,水文,资源、交通等多种因素,还要考虑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古代的城邑分为都城,府城,州城、县城等多种等级,城市又有商业都会、军事重镇。手工业城市等多种类型,因此选址时考虑的因素各不相同,对环境的要求也各有所别。尽管如此,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始终遵循一定的规则,体现一定的规律,形成我国特有的城市景观和山水文化,将自然环境的特征与优势,通过特定的文化景观突出地表现出来。例如《管子・乘马》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困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既反映出在城市选址中对自然环境和
山水格局的严格要求,又强调城市选址应充分结合地利条件,视地形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必强求形式上的规整。这种重地利,讲实效的城市建设理念,对于摒弃单一的城市格局,突出城市个性特色,形成风格各异的文化景观,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我国古代“以农立国”,强调根植于富足农业基础之上,对土壤,水源的要求格外重视。例如周、秦、汉、唐各朝相继在关中建都,皆因当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我国古代,也留下了大量记载周边国家和地区自然地理与人文景观的文献。例如公元前139年,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历时13年,身经匈奴、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于阗等国,其主要见闻被录于《史记・大宛列传》,公元416年,东晋高僧法显,根据历时15年远赴天竺的经过,写成《佛国记》一书,对所经中亚、印度、南洋约30国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乃至社会、经济等都有所述及;公元627年,唐代高僧玄奘只身西游,跋山涉水,行程5万里,历尽艰险,携回梵文经典,所著《大唐西域记》,生动地记录了当时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等地区的138国的地理形势、人口疆域。国都城邑,政治历史、物产气候,风土习俗,语言文字、民族宗教等;公元1405年始,明代航海家郑和7次远航“西洋”前后共历28年,随航人员著有《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载了所历亚非30余国的山川地理和风土人情。这些著作不仅是反映我国历史上国际交流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各国文化景观的珍贵文献,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文化景观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结晶。由于地理、气候和生态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加之文化方面的差异,造就了东西方不尽相同的文化景观理念。在古代的希腊,罗马,曾有不少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例如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波(strabo)著有《地理学》17卷,描述当时欧洲人所了解的世界各地区的自然特征、物产、居民风俗习惯等,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人文地理著作。但是自从进入中世纪黑暗时代以后,神学代替了一切。直至14-17世纪,欧洲先后发生了文艺复兴科学从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许多科学家通过科学考察积累了不少宏观生态学资料。实际上西方社会在17世纪才开始欣赏自然之美。在此之前 自然、荒野往往被看作是可怕的禁地,被视为凶残的土著人和野生动物的领地。随后,欧洲出现了工业大生产的萌芽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欧洲航海者开辟了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促使各国居民纷纷移居海外,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殖民掠夺,同时也促进了对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资源分布、商业中心等情况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
对于景观的辨别,描述和解释,在西方长期以来就一直是地理学的一个主要工作。德国地理学家A洪堡(A.Humboldt)在19世纪初曾提出应把景观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讨由原始的自然景观变成文化景观的过程。另一位德国地理学家c.李特尔(c.Ritter)则是在近代地理学中,最早阐述了人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统一性,并奠定了人文地理学的基础。主张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布满人的地表空间,人是整个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顶点。认为”地球上,人类的每一个物质成就,不论是一间房屋、一个农庄或一个城镇,都代表着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综合”。在组成地区特征的复合统一体中,自然和人文是不能分开的。c.李特尔在具体研究中偏重人文现象。把自然作为人文的基本因素,主张地理学必须与历史学携手前进。他的学术巨著《地学通论》,又名《地球科学与自然和人类历史》一书,探讨了世界各地区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把自然作为人文的基本因素,认为自然决定人类历史的发展。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c.R.Darwin)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书中详细介绍了他20年来收集到的丰富证据,充分论证了生物的进化,提出生物通过自然选择以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物演化论观点,在国际社会引起极大反响。1865年,英国学者G.P.马什(G.P.Marsh)在《人与自然,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地理》一书中,以生态学的观点认识到人对自然的影响会带来生态平衡的失调。
由此我们看到,人们对于文化景观的认识也是由零星的知识积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科学。直到19世纪,美国才逐步认识到荒野是人类社区的组成部分。美国联邦政府把一些迷人的自然景观划定为不准人们永久居住的保护区,1872年建立的黄石公园就是其中的首例。这是发展区域文化的一件大事,它第一次公开确认原始荒野是文明生活的摇篮,不能不顾后果地把自然环境仅仅用于经济开发,因为风景也是一种社会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生态资源。在城市景观方面。1858年,有美国景观之父之称的奥姆斯特德(F.L.Olmsted)和沃克斯(calvertVaux)在曼哈顿的核心地区设计了长2英里,宽0.5英里的城市公园,继而在全美掀起了城市公园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一批景观设计师在美国各城市从生态的高度,实施将自然引入城市的设计。其中波士顿公园系统设计,以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依据,在城市滨河地带形成2000ha的绿色空间,以线性空间连接城市公园,意在重构城市自然景观系统。奥姆斯特德在《公园与城市扩建》一文中,认为城市要有足够的呼吸空间,要不断更新和为全体居民服务,并且归纳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原则,以城市自然脉络为依托,使城市公园实现有机地联系。
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个历史时期,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19世纪下半叶,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F.Ratzel)最先系统地阐明文化景观的概念,他称之为历史景观。他在《人类地理学》一书中强调了种族,语言和宗教景观的研究以及文化传播的意义,并认为人的活动,发展和抱负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F.拉采尔指出历史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出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主张对田地,村落,城镇及道路等进行分类,以便了解其分布、相互联系和历史起源。1885年,J.温默(J.Wimmer)在其《历史景观学》一书中提议,要把注意力集中于“景观”的全貌,提倡景观内涵的自然与人文意义的兼容并蓄。事实上“文化景观”一词自20世纪初已经开始应用,主要是指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乔丹指出,“文化景观是文化集团在其居住地域上所创造的人为景观”。德伯里则认为“文化景观包括人类对自然
景观所有可辨认的改变,包括地球表面及生物圈的种种改变”。
20世纪初,生物学家和暂学家P.盖迪斯(P.Geddes)从生态学研究走向人类生态学,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系统研究现代城市成长和变化的动力以及人类,居住地与地区的关系,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奠基人之一。他积极倡导综合规划的概念,在1909年出版的《城市之演进》一书中,用哲学,社会学与生物学的观点,揭示城市在空间与时间发展中所展示的生物与社会方面的复杂性,指出在规划中要把不同部门和工作统一起来考虑。他把环境看成是多种元素的一种构成物,是在不同地址上人类进行多种活动的场合。P.盖迪斯提倡“区域观念”,即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的影响关系,突破城市常规范围,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此后,著名学者L.芒福德(L.Mumford)强调以人为中心,提出影响深远的区域观和自然观。他认为城市与区域不仅是地域的范畴,而且是地理要素、经济要素,人文要素的综合体,主张复兴城市和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其成为优良传统观念和生活理想的重要载体。他指出“城市和乡村是一回事,而不是两回事,如果说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那就是自然环境而不是人工在它上面的堆砌”。“在区域范围内保持一个绿化环境,这对城市文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旦这个环境被损坏,被掠夺,被消灭那么城市也随之而衰退,因为这两者的关系是共存共亡的”。他提倡要“创造性地利用景观,使城市环境变得自然而适于居住”。
20世纪上半叶,许多德国地理学家都认为,研究原始景观向文化景观变化的过程,是研究人员的中心任务。德国地理学家O.施吕特尔(o.Schluter)提出文化景观论,认为景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始景观,即在经过人类活动重大改变以前存在的景观,一类是文化景观,即原始景观经由人类活动改变以后的景观。认为文化景观是地面上可以感觉到的人文现象的形态,人文地理学应该研究这种人类及其劳动所创造的,能反映人类群体的文化和经济的景观。他于1906年提出“文化景观形态”这一概念,强调景观既有它的外貌,在它背后又有社会,经济和精神的力量,并指出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区别,要求把文化景观当作从自然景观演化来的现象进行研究。o.施吕特尔还把文化景观分为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两种形态,前者指人以及随人移动的物品等,后者则通过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的全部效果来反映。对文化景观理论贡献最大的是美国地理学家C.O.索尔(c.O.Sauer),他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学者的文化景观论。他强调景观一词把自然与人文兼容并蓄,体现了地理学的整体性,认为景观是“由包括自然的和文化的显著联系形式而构成的一个地区”,重新评述了地理学研究领域中景观的内容、形态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各种景观的形式和功能,把注意力引向“文化景观”概念。
1923年,c.o.索尔在就任贝克莱大学地理系主任的演说中指出“人类按照其文化的标准,对其天然环境中的自然和生物现象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C.O.索尔在1925年发表的著作《景观的形态》中,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的结果,而在1927年发表的《文化地理的新近发展》一文中,他首次明确定义了文化景观,即“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由于人类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已经历几千年,按照他的观点,地表的所有景观都已经成为文化景观。因此他提出地理学者应该开创先河,将对自然景观的研究转入到追溯当地文化景观的研究中去。在C.O.索尔看来,文化景观是特定时间内形成,具有区域基本特征,在自然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复合体。他认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是解释文化景观,主张用实际观察地面景色来研究地理特征,通过文化景观来研究人文地理。c.o.索尔一直致力于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并开创了”伯克莱学派”。这一学派引导人们用发生学方法研究历史文化。他们认为景观因人类的作用而不断变化,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与自然景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像历史事实是时间事实它们之间的关系产生出时代概念一样,地理事实可以看作是地点事实,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景观概念来表达”。C.O.索尔认为“如果不从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来考虑,我们就无法形成地理景观的概念。它处于不断发展、消亡,替换的过程之中”。他对农业起源和扩散的研究和人在改变环境中的作用的研究被视为经典之作。
C.O.索尔之后,地理学家对人文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英国学者A利奥波特(A.Leopold)在1933年出版的《大地伦理学》中,主张把良心,权利等概念扩大到自然界,提倡“完整形态的尊重存在的伦理学”,反对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沙文主义”。提出“生态价值”概念,主张以伦理学为基础研究生态的伦理价值和人类对待生态的行为规范即承认生物和一切自然物存在的道德权利,形成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新的价值观念。由于民族的迁徙,一个地区的文化景观往往是在不同时期,由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叠置而成的。因此,美国地理学家D.s.惠特尔西(D.S.Whittlesey)在1929年提出“相继占用”的概念,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相继叠加的结果,表现出一定的阶段序列。因此,地理学不应是研究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而是研究个地区内人类社会占用的历史演变过程,主张用一个地区在历史上所遗留下来的不同文化特征,来说明地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他列举了在新英格兰地区的实例研究,印第安人居住时为从事采集的原始森林:欧洲迁移来的农民把低地开发为农田,在山坡草场饲养牲口,后来因经济转型又把草场转变为森林(次生林)并养殖牲畜;他预言第四阶段将以林业为主要活动。在他看来,每个阶段或人类占用的时代,都与人类的祖先和后代联系在一起,并认为阶段演化是内园作用的结果,类似于一个活细胞的发展和死亡。认为一个地区的居民在其态度、目标或技术上如有任何重大改变,则自然资源基础对它们的意义就需要重新估价。
市场经济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改变了人的生存、生活环境与方式,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契约关系显性化且更为紧密,而道德、经济伦理等隐藏在产品背后的关系更加隐性化且趋于分散;同时,世俗社会被改造,经济收入以极大的权重写入“成功的标准”。每一名师生都实实在在地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他们没有接受基于市场经济社会的课程洗礼,却第一时间受到了世俗社会的熏染,以致有的学校出现了买作业、买分数、买权力等现象。
导致这些结果的源头就是旧体制下的旧教育、旧课程与新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的矛盾。为此,需要建设基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教育课程,以回应和解决这一矛盾。
从课程建设思想来看,课程建设要主动适应、准确把握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规律,寻找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之间的共生点。就价值规律而言,要在引导学生认识商品的物态价值,挖掘商品的文化与精神价值,探讨合理处置剩余价值的方法,即在生产端提高产品的价值赋值和文化内涵,尝试解决“过度剥削”的问题。就供求规律而言,要研究现有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取向和未来市场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供丰富而多元的课程,从而改变过去人才内涵单一、浅薄的问题。就竞争规律而言,课程要引导学生追求个性,通过“差异性发展”稀释、消弭同质类的恶性竞争,同时借助学校成长环境的营造和相关课程,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就智能递增规律而言,要在课程实施中渗透“学术启蒙”“职业启蒙”“创业启蒙”思想,建立知识与商品、商品生产的联系,通过知识创造和商品创造的互动,推动人类智能递增,改善人类生活,提升生活品质。
从课程建设原则看,要把市场经济社会的现实形态和未来样态纳入考量范围,无论是课程规划、开发还是实施,都至少要协调好四个问题:一是等价交换规则与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的冲和问题,二是自由竞争与协作精神的冲和问题,三是优胜劣汰机制与扶弱济困机制的冲和问题,四是需求决定与法治、道德约束的冲和问题。遵循问题导向原则,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解决这类问题的智慧,为他们参与未来市场经济社会生活提供良好的智力基础、法理基础、伦理基础。
从课程建设目标看,首先应把基础教育课程建设成与既有市场经济社会形态相一致的课程,而不是讳言“市场”二字;其次要从课程规划、开发、实施、评价、管理等诸多环节全面建构,形成纵横交错、分类分层、门类丰富的完整课程体系,寻找学生喜闻乐见、课程效益高的实施方式,建构系统评价、科学管理的课程辅助系统。
从课程培养目标来看,要将党的教育方针与市场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对应性分解,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旗帜鲜明地引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来,并完成这一向度上人才内涵的界定。这就意味着教育要做两方面的定位调整:一是通过设置课程,培养既具有体力又具有智力的劳动者,以完善生产资料环节,并考虑如何使个人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达成高度一致,引导学生具备参与经济社会的劳动素质、创造禀赋、个性特征、消费观念。二是通过设计课程,培养忠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并不断创新发展的人才,引导学生了解经济红线、把握经济发展方向、预测未来经济增长点。例如:如何培养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共赢意识、开拓精神、开放心态,如何避免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怎样认识“腐败经济”“雾霾经济”等非良构经济,怎样实现没有原罪的商品生产与销售,怎样理解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的产业结构调整等。
从课程规划来看,可以设置一批校本课程,如基于生活技能的课程、基于社会职业的课程、基于人才分类与分层的课程、基于当地经济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课程、基于市场与生活的关联类课程。同时,还要对现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改造,融入与市场经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内容、情境。
从课程实施来看,可以结合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任务等开展主题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任务驱动学习、项目学习,增加实践学习的比重,达成学习内容服务于产品增值、人类智慧升级的目的。同时,课程评价要意识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理想等内蕴着未来的生产意向和消费取向的特质,要积极引导,奠定未来市场生产与消费的“良构”基础。
[关键词]碳关税;低碳经济;竞争力;碳泄漏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0194-02
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发展的深入,一些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公平竞争为由,提出了征收碳关税的诉求,在国际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支持者认为,《京都议定书》中部分经济大国不参与强制性减排可能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减排国家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即“竞争力”问题,二是非强制减排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即“碳泄漏”问题。因此,基于此两大合理性,发达国家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减排限额的发展中国家的高耗能进口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1 关于“两大合理性”的思考
“竞争力”和“碳泄漏”作为发达国家提出碳关税的两大理由,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并不完全成立。在低碳经济日益推进的今天,发达国家已实现了较高的人文发展目标,而发展中国家身兼低碳转型和人文发展双重目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服务业、金融业为主要支柱行业的发达国家早已步入后工业时代,它们早将钢铁、水泥等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也正因为如此,发展中国家的碳密集度普遍高于发达国家。而碳关税的做法实际上是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承担同样的历史责任,抹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并且为发达国家的转移碳排放埋单。因此,从竞争力角度来看,即使发达国家在参与减排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也是发达国家必须承担的义务。而且,发达国家由于在低碳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在减排的过程中极有可能抢占到未来经济发展的先机,从而弥补先期的损失,这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对于碳泄漏而言,我们首先应该看到,在《京都议定书》诞生之初,碳泄漏已经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虽然根据污染避难所假定说的推测,碳泄漏有可能存在,但对于碳泄漏产生的效果是否明显至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Eskeland and Harrison(1997)和Smarzynska and Wei(2001)等大量有关研究均没有发现污染密集型产业跨国转移投资与环境规制标准差异之间的显著关系。IPCC在2001年及2007年的第三次、第四次评估报告中也指出对碳泄漏的研究是严格建立在各种假说的情况下,实际的碳泄漏很可能是微不足道的。由此看出,那些认为率先推行减排将导致碳密集和能源密集型产业国际转移的推论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基于思维实验的结果。
另外,我们也应该注意,即使存在一定的碳泄露,碳关税也并不一定是纠正碳泄漏适当的工具。国外许多研究都指出,碳关税的使用往往会导致过度调节。Mckibbin W J and Wilcoxen P J.(2008)认为,碳关税的征收基础是贸易产品的内涵排放,可是影响内涵排放的因素很多,比如能源结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等,如何区分这些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并不能因为不确定的碳泄漏而对贸易产品的内涵排放征收碳关税,这对被征税国家而言显然不公。
因此,无论是“竞争力”还是“碳泄漏”,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的立足点都不尽如人意。事实上,我们认为,如果发达国家能通过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转移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低碳发展和减排行动,这将是解决可能存在的“竞争力”和“碳泄漏”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但现实在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迟迟不愿将此付诸实践,特别是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尤为明显。相反,美国、欧盟等国却再三要求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实行减排行动,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行动计划》,再到哥本哈根大会、坎昆会议,这种舍近求远的态度难免耐人寻味。
2 碳关税是发达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必然选择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发达国家提出并欲推行碳关税,并非表面竞争力受损,保护环境如此简单,其实是有着更深层次的目的,它是发达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必然选择。
2.1 重新布局全球产业链,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不仅让发达国家的国内经济陷入僵局,也让它们失去了曾经的战略优势,特别对于美国而言,美元乃至世界经济的霸权地位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推动未来经济的复苏,维护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就需要打造一个巨大的新产业链来拉动美国等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群正是顺应全球发展趋势,并一同解决大国未来能源安全问题的最好选择。因此,奥巴马政府上任伊始就在“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中,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投资的重点,意图通过新经济增长点来振兴美国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一反日本京都会议的常态,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而法国等欧盟少数国家由于掌握先进的低碳技术,也诉诸于打造低碳产业的竞争格局,争夺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2005年欧盟即建立起统一的减排框架,涵盖能源、钢铁、水泥、陶瓷、造纸等行业,其相关技术创新业也走在了美国的前面。虽然低碳发展的远景很美妙,但在低碳计划中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引发的可能竞争力问题对于这些正在考虑的发达国家而言却是非常关键的政治阻碍。正如吉登斯在《气候变化的政治》中所述:“所有的政府在调和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的矛盾时,都会面临大众支持的深层困境,尤其是在经济困难时期……为了解决这个困境,政府必须求助于一大批战略,同时尽力培育一种更广泛的行动意识。”因此,为了安抚国内传统产业及其游说集团的抵制,征收碳关税成为一剂良药。碳关税作为低碳计划的配套措施,一方面可以为政府获得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为本国企业获得类似于政府补贴或豁免排放限制的利益,为低碳推行保驾护航。
2.2 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根据目前国际上关于碳关税的实施考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无可否认已成为碳关税的首要目标。碳关税的征收,不仅可以通过提高出口成本,制约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乃至国内经济的发展,从而缓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改变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的竞争格局,也可以解决发达国家担心的由减排措施可能引致的碳泄漏问题。美国等发达国家认为,推行国内减排措施会导致高碳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重新分布,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受益。而如果能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征收碳关税,则相当于以税收方式让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并增强本国产品竞争力。因此,碳关税实际上是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以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而已。
2.3 转嫁环境治理责任和成本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处于不同的发展时代的,发达国家早已实现工业化,而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在百年来污染和破坏的工业史上,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开始到1950年,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从1950―2000年的50年中,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总排放量的77%。然而,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却先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转嫁环境污染较高产业应承担的减排成本,同时又提高减排标准迫使发展中国家向其购买先进的减排技术,并推出碳关税给予制约,使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承担本应由发达国家承担的减排责任和费用。
2.4 增加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砝码
回顾历史经验,可以发现,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不仅是制定全球减排目标和机制,保障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会议,更是涉及各国核心利益,进行政治博弈的舞台。目前,针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的全球减排目标和机制仍在进行,未来博弈局势尚不明朗。碳关税的征收,可以帮助发达国家缔造低碳规则,从而迫使发展中国家在今后的气候谈判大会上让步,做出减排承诺,使发达国家免受利益损失的困扰。
3 结 论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提出碳关税,是欲借环境保护之名,试图产生“一石多鸟”的政策目的。它通过设置贸易壁垒的新形式,将气候问题和自身利益问题联系起来,并将其合理化,在当今的背景和时机下,却是发达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从全球分工体系的角度来看,碳关税更是头脑国家掠夺躯干国家、推行新经济霸权主义的体现。虽然,碳关税的提出不可否认也会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乃至整个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它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不公平的,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一种贸易歧视,更是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发展中国家由于起步较晚,基础不牢固,自身低碳发展已经举步维艰,而碳关税的征收更是加大了其经济发展的难度,也歪解了低碳经济本该有的内在含义。
参考文献:
[1]谢来辉,陈迎.中国对碳关税问题过度担忧了吗[J].国际经济评论,2010(4):135-137.
[2]沈可挺.碳关税争端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0(1):66-67.
[3]任烈.“碳关税”与我国外贸经济发展[J].中国财政,2010(8):68.
[4]安东尼•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c)-160-02
The efficacy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by laparoscopic hysteromyomaectomy
CHEN Mei-ying
(Department of Gynecological,Huizhou Center Hospital,Huizhou 516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approach the efficacy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by laparoscopic hysteromyomaectomy. Methods:A retrospe ctive analysis of 50 cases of laparoscopic hysteromyomaectomy treatment and nursing points. Results:50 cases of bleeding in the 100~200 ml,average 160 ml operation time of 30~180 min.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3 to 8 d,average of 4.5 d. The complications of intraoperative was 4.0%(2/50);The complications of postoperative was 6.0% (3/50).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Key words] Laparoscopic;Hysteromyomaectomy;Nursing intervention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为20%~30%[1]。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应用的广泛开展和子宫的生理功能重视以及身体的完整性,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日益增加。作为微创手术科的经典术式,因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深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2]。本文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同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03年8月~2006年8月子宫肌瘤患者50例,年龄25~45岁,平均35.58岁。其中单发肌瘤18例,多发肌瘤16例;肌瘤中肌壁间肌瘤4例,浆膜下肌瘤10例,阔韧带肌瘤2例。术前所有病例均经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证实为子宫浆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肌瘤个数5个20例(40.0%);肌瘤直径9 cm10例(20.0%);无腹腔镜手术禁忌证。
1.2手术方法
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按照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4个步骤进行,脐孔穿刺点于4点处做一约1 cm的切口,气腹针穿刺进入腹腔,充入CO2气体后改头低足高位,气腹压力为16 kPa, 10 mm Trocar置入腹腔镜。在双侧骼前上棘内侧约3 cm处各穿刺5 mm Trocar为操作孔。探查盆腔脏器有无粘连及子宫肌瘤的大小及数目。黏膜下肌瘤直接单极电凝肌瘤蒂部,切除肌瘤。壁间肌瘤者助手将举宫器向前向上举起子宫,分离双侧子宫动脉,可见明显的子宫动脉搏动,电凝子宫动脉。切开肌瘤表面隆起最突出的部位,直达肌瘤表面,分离肌瘤,用大抓钳钳住肌瘤并向外牵拉,边旋转边向外牵拉,用电凝切断结缔组织、切除肌瘤,切下的肌瘤用电动子宫旋切器旋切后取出。
1.3评价指标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镇痛剂的应用,自主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
2结果
术中失血100~200 ml,平均160 ml,手术时间30~180 min。术后住院时间3~8 d,平均4.5 d。50例手术除2例因盆腔粘连过重而开腹外(1例因术中输尿管损伤而中转开腹,1例膀胱损伤,未行处理,术后自愈),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 (2/50);在术后随访中,子宫颈潴留囊肿2例,子宫颈残腔脓肿1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 (3/50)。
3 护理干预
3.1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腹腔镜下手术作为一项新开展的手术类型,我们必须向患者讲清手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优越性,同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并对手术过程、时间、麻醉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取得合作。②皮肤护理。术前1 d备皮,其范围包括会和腹部汗毛,脐孔部用碘伏棉球擦拭,告知患者术前1 d沐浴,做好个人卫生。③肠道准备。术前1 d禁食豆类、牛奶等易产气的食物,以免引起肠胀气而影响术野的观察。同时术前1 d口服番泻叶10 g,以排尽肠道内的大便及积存的气体。术前晚进流质食物,术前12 h禁食、禁水,术前晚22:00~23:00时给甘油灌肠剂1支及术晨6:00再给甘油灌肠剂1支。④阴道准备。避开月经期,术前需做阴道分泌物检查,清洁度欠佳者行阴道冲洗,0.2%碘伏溶液每天冲洗2次,连续2 d。有阴道流血者应先给予抗炎止血治疗后手术[3]。
3.2术后护理
①腹腔镜术后12 h内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变化;为防止CO2气腹造成高碳酸血症的危险,术后常规给氧3 h,氧气量2~3 L/min;②术后6 h拔除引流管及导管;劝其自行下床排尿;③术后16 h拔除阴道垫1块;检查有无阴道出血;④术后6 h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减轻腹胀;⑤饮食护理:术后6 h取半坐卧位,开始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食物,但避免进吃豆类、牛奶等产气食物以防术后肠胀气。患者麻醉清醒后即予拔除导尿管,鼓励其多饮水,饮水量应在1 500~2 000 ml/d,促使尽快解小便,以防尿路感染。术后第1天开始下床活动,可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3.3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①皮下气肿及肩背部酸痛是常见并发症[4]。注意观察腹部、颈部皮肤有无肿胀、捻发音,有无气腹、皮下气肿发生。一般少量气体可自行吸收消失。肩背部酸痛多因残留于腹腔的CO2刺激双膈神经引起,一般术后3~5 d即可消失,无需特殊处理。向患者讲明原因,消除心理顾虑。②感染。呼吸道感染由于全麻气管插管损伤气管黏膜以及部分患者有慢性咽炎等致使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应及时采取雾化吸入、翻身、叩背等方式协助患者将痰液及时排出,预防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与手术器械损伤、术中污染、术后渗血、渗液引流不畅有关,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 d,及时引流出腹膜后渗血、渗液。同时注意观察腹部体征,有无腹痛、腹胀、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
4 讨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指在腹腔镜下切除肌瘤保留子宫的手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病妇女多希望保留子宫,以维持完整的生理功能。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中出血较多,对腹腔干扰较大,腹部切口瘢痕较大,术后恢复较慢。而腹腔镜手术不过多干扰盆腔,术中出血和术后粘连均较开腹手术少,而且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使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得以明显提高。目前,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成为患者因为某种个人原因或希望保留生育功能避免子宫切除而更愿意选择的一种术式[4-7]。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效果好,已得到人们的认同,但需要做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科学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5,6]。
[参考文献]
[1]李光仪,冯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357例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1999,5(4):28-29.
[2]李光仪,陈蔚瑜.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J].中国内镜杂志,2001,2(3):20-21.
[3]吕凤云,朱述风.腹腔镜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2,8(10):787-788.
[4]谢丽吉,王建英.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术前后护理体会[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1):83-84.
[5]黄玲惠.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46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6):54-55.
[6]高淑凤,李桂荣,姬明杰,等. 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微创术式临床效果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8):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