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主的细节范文

民主的细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主的细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主的细节

第1篇:民主的细节范文

【关键词】节能住宅;施工技术;控制

引言

随着近年来节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不断增加,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针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特点进行管理工作的改革。针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开展施工管理工作,以此保障节能住宅建筑施工质量。节能住宅建筑是利用现代节能保温材料以及科学的设计实现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节能目标的建筑。受其设计目标影响,节能住宅建筑的施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及管理工作的难度。例如:结合光伏太阳能利用技术的节能住宅建筑其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有效控制,还需要对光伏技术应用基础进行管理。针对光伏技术运用中对建筑结构的需求进行强化控制,以此实现节能住宅建筑需求。在现代节能住宅建筑施工中,施工企业必须针对其施工技术要点以及特点进行管理。针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特点完善管理体系,实现管理工作目标。在对现代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特点的调研与分析中可以看出,节能住宅的施工中应用了更多的新型材料与新兴施工技术。

一、节能住宅建筑施工工艺特点

顾名思义,节能住宅建筑就是指利用节能材料,通过节能施工技术和科学的设计,实现住宅建筑节能效果。根据节能住宅建筑节能目标以及设计等因素,在节能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具备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节能住宅建筑施工设计阶段,应该以节能为主要的设计目标。同时在建筑施工阶段,充分的考虑节能效果的实现,并满足节能施工要求;

2、根据对已经建成的节能住宅建筑研究发现,节能住宅建筑施工中会应用较多的新工艺、新材料等,导致在施工层面上与普通建筑施工有很大的不同,在进行施工管理以及建筑住宅管理过程中,必须结合节能住宅建筑施工特点,合理的设计管理环节,确保建筑节能效果的实现。

在节能住宅建筑施工阶段,对施工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项目施工人员、设计人员,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的分析,根据具体的节能设计,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并设置合理的质量控制要点;制定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相关规定施工,尽可能避免施工误差,确保施工在工期内完工。

二、节能住宅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1、节能住宅建筑施工达不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目前有很多小区把施工重点也仅仅是放在绿化景观的设计方面,忽略了节能住宅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更缺乏对小区周围地理环境的考察。因此,有的节能住宅小区建成后并不是出于最近的方位,也没有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只是在外观上属于“节能小区”,实际上却不具备节能小区的功能,例如有的小区在道路的铺设方面以花岗岩道板代替渗透性混凝土,这可能引起“热岛效应”,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2、节能材料供应不足,创新能力差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的节能材料一般是一次性能源,节能新技术的研发能力低下,节能新产品也并非真正节能,例如目前应用较多的外墙保温材料一般是用聚苯板等材料,但是至少需要两吨原油为原料才能生产出1吨聚苯板建筑材料,与此同时,在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中还可能产生大量废弃物,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生产成本巨大,对一次性能源的依赖性也较大,不适宜推广应用。

3、节能住宅的检测和验收方法不完善。

就目前对节能建筑小区评价的体系标准来说,只有现场测量建筑热工法,这种方法需要用的到的技术就是通过计算节能建筑物墙体内部的传热系数来对小区的室内外气温和热流量进行评估,在计算之前获取数据的方法主要是热流计和热电偶,测量方法的复杂,测量条件也必将苛刻,而且这种测量方法在测定过程中需要选择部分代表性的测点,但这些典型测量点的选择往往很难确定,即便有合适的测量点,测出的数据也常常无法代表整栋楼的墙体墙体热工性能,只能给出一个相对的定性结论。

三、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建立与完善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为了保证节能住宅建筑施工质量,施工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根据节能住宅建筑施工特点,不断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强化对节能施工技术的管理;根据节能住宅建筑工程实际的特点,建立与施工技术相使用的技术管理体系。在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完善规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对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勘察资料等相关文件仔细的研究,充分的了解工程施工的特点,对原有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完善。

2、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意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科技水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节能施工工艺、材料等应用到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材料质量以及节能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节能效果的实现,因此,需要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无论是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还是材料的使用过程,都需要采取有效的材料管理措施,保证材料的质量以及节能性能。现阶段,施工企业需要充分的考虑工程实际要求以及节能施工特点,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并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的测评分析,不断的完善材料管理制度,为节能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对墙体保温施工技术管理

在墙体保温施工过程中, 节能设计主要体现在内侧或外侧。其中内侧墙体保温较为简单,但墙体外侧保温的效果更强。墙体保温层如果在外侧设置,保温面积增加,同时保温层的粘合性相对较低,如果施工不到位还容易引起材料脱离、墙体开裂等问题,并且施工成本也比内保温要高。所以,在具体节能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根据用户选择、气候特点、材料、经济性等综合选择。单从保温施工技术来说,保温层施工一般采用黏贴、抹灰、喷涂、干挂等方式,保温材料一般以保温砂浆以及加入轻骨料的胶结材料为主。如果采用喷涂方式进行保温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喷涂的均匀,并对保温层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4、节能住宅建筑门窗安装技术控制

门窗是住宅建筑实现节能的关键环节,在门窗施工过程中,其技术控制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门窗水透性进行严格的检查,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同时验证门窗的空气渗透性、抗风压等性能指标;在具体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安装章程,避免出现门窗框变形、 缝隙过大等问题, 保证门窗安装的密封性;对门窗进行密封前,需要将接缝处的污染物清除干净,并保证其干燥。

结束语

总之, 现阶段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建筑施工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时展的需求。在节能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节能效果的实现,首先需要根据工程项目实际的施工要求以及节能施工技术特点,不断的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其次,加强对节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为建筑节能效果的实现提供基础保障;再次,需要做好节能建筑门窗施工、墙体保温等施工的技术控制;最后,强化施工监督,完善工程施工验收体系,保证建筑节能效果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覃春怀.探讨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J].节能环保 ,2012,(7).

第2篇:民主的细节范文

关键词:民用建筑 电气 设计 节能 措施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增加,而当前的电力装置以及电网的供电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很多地方都会出现电力不足的现象,电气的节能设计已经成为建筑电气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如何加强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是很多建筑企业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就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相关原则与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

1、民用建筑电气节能的必要性

据统计,中国每年的能源消耗总量占全球年能源总量的八分之一,而用于建筑业所消耗的总能量占中国年能耗总量的百分之四十,是耗能最多的行业,其中,建筑耗能占百分之二十七,而生产与建筑相关的材料、设备等能耗占百分子十三。对于建筑的单位耗能,欧洲的平均标准是每平方米消耗六升油,折合中国的标准使用煤量是每平方米消耗八点五七公斤,德国作为建筑节能最先进的国家,现在所消耗的已经低于每平方米四公斤的标准使用煤量。这样看来,中国平均建筑能源消耗高达每平方米二十五公斤的标准使用煤量,是欧洲能源消耗平均标准的三倍,是德国能源消耗平均标准的六倍以上。据专家预测,当前中国建筑存量大致为四百三十亿平方米,但是按照现代工业国家标准能称为节能建筑的不到百分之一。如果按照每平方米消耗二十五公斤标准使用煤量来推算,四百多亿平方米建筑物一年消耗十亿多吨标准使用煤量,需要消耗资金一万多亿元人民币。如果中国能达到欧洲的能耗标准,则每年可以节省数千亿人民币。因此,加强建筑节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并且节能问题迫在眉睫。在建筑的节能设计中,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又是重中之重,所以,加强建筑的节能设计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加强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也就是说,要高度重视建筑电气的节能问题。

2、民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原则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不是盲目地进行建筑电气的节约,而应该在设计的过程中贯彻一些基本的原则和要求,进行科学、系统的建筑电气设计。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满足用电需求。

尽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加强电气节能的设计与研究,但一个基本的前提是要保证建筑的电气用电需求,在满足基本的需求之上进行节能设计。比如在照明方面,对于建筑照明的照度、显色指数等要素要进行测试,以满足具体的建筑要求,对于空调的用电需求,要满足基本的舒适、卫生的功能,再如其他各种电器的使用,都要以保证基本的需求作为前提进行电气设计。

2.2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在进行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时,不要盲目地进行设计而一味地增加成本,应该进行科学的规划之后再投入生产建设,在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所耗的成本相对于一般的建筑而言,要相对高一些,但应该要本着增加整体的经济效益的原则进行生产,将增加的成本通过节能的方式进行回收。

3、民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是关系到资源的利用、建筑物的使用效率等多方面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受到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具体的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3.1进行负荷的计算

进行负荷的计算,是进行后续节能设计的基础,只有进行相关的计算,得到相应的电气负荷,才能在建筑过程中选择比较合适的配电变压器、导体、电器等,也能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各种电气设备的功率和电压的损耗。当前在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的负荷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一是单位面积法,二是需要系数法,三是单位指标法。在具体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取合适的计算方法,比如在方案设计的阶段一般是选取单位指标法进行负荷的计算,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一般是选取需要系数法进行计算,当然在实际的情况中,应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选用一种也可以选用多种方法结合进行电气负荷的计算。

3.2照明节能设计

照明的节能设计是最直观的一种电气节能设计方法,指的是在保证视觉要求和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照明系统中的各种光能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达到节能目的的一种方法。照明节能设计有以下几种。首先,充分利用自然光。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电气设计人员要和建筑的其他设计人员进行有效地配合,充分利用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的结合,在人工照明的电能方面进行节约,这是电气节能设计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要按照照明设计规范进行操作。在具体的照明节能设计过程中,要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设计,比如对客厅、厨房、卧室等不同的场所,其照明的标准、视觉要求等要素都是不相同的,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按照具体的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在满足基本照明需求的前提下,一般的房间是采用高效的直管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LED 光源等进行设计的,而在一些高大空间的场所,如机场候机楼、展馆的展厅等建筑,一般采用的照明设施是金属卤化物灯等放电光源。再次,在照明节能设计中,要不断推广各种低能耗的光源附件,比如电子镇流器、电子触发器、电子变压器等,这些附件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照明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最后,对灯具的控制方式进行不断改进。在电气设计中,选用一些节能型的开关或者装置,也是进行电气节能设计的一个重要手段。

3.3对供配电系统进行节能设计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也是电气节能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主要是为了减少变压器、传输线路等方面的电能损耗。因此在具体的电气设计过程中,首先是设备的选择,一般来说要选择低损耗、低噪音的节能变压器,比如 S10 型比 S9 型的空载、负载损耗低10%。变压器的容量应根据计算容量选择,变压器的经常性负载应为变压器容量的60% 左右。变压器的结线方式,在 TN 及TT 系统接地型式的低压电网中,宜采用Dyn11 结线组别的三相变压器。对于传输线路的节能设计而言,进行节能的主要方式就是降低传输线路的电阻。导线的电阻率和导线长度的乘积成正比,与导线的截面积成反比。因此在导线的选择过程中,要选择电阻率比较小的导线,电阻率越小,导线的导电性能也就越好,其具体的损耗也就越小。另外还要减少传输导线的长度,因为长度越长,能耗也就越大。因此在电气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电气的线路安排,电气的线路安排尽量以直线为主。变压器在安装的过程中尽量要靠近负荷中心的位置,也可以减少供电的半径,从而减少传输线路上的损耗。对于在实际建筑中,遇到供电线路比较长的情况,则可以通过增加导线的截面面积来减少电阻,从而降低能耗。此外,为减少线路上的无功损耗,还应在低压集中设置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采用有源或无源滤波器,抑制高次谐波,提高供电质量及功率因数。

4、结语

节能是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当前的电能使用危机以及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势在必行,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各种可行技术措施,对各种电气设备进行合理地配置并且进行科学的管理,以便减少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节能目的。

【参考文献】

[1] 郑飞然 . 对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措施的探讨 [J]. 建材与装饰 :中旬,201(111)

[2] 赵青娟 .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J]. 山西建筑,2011(36).

高原野

第3篇:民主的细节范文

关键词:民用建筑;过电压;感应雷;接地方式

中图分类号:TU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4-0026-03

随着经济技术越来越快的发展,民用建筑的防雷和接地越来越得到了重视,因为其对于建筑物本身的安全和人民的人身安全是极其重要的。雷和闪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雷击建筑物和电力设备往往造成极大的危害。防雷涉及到对建筑物内部的设备安全。而接地涉及到建筑物的供电系统、设备及人身的安全,电气设备接地或接零是保护电气设备的重要手段。

1 民用建筑的防雷保护

1.1 雷电的产生及影响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放电现象。夏天的午后或傍晚,地面的热空气携带大量的水汽不断地上升到高空,形成大范围积雨云,积雨云的不同部位聚集着大量的正电荷或负电荷,形成雷雨云,地面因受到近地面雷雨云的电荷感应,会带上与云底相反符号的电荷。云层里的电荷越积越多,达到一定强度时,会把空气击穿,打开一条狭窄的通道强行放电。云层放电时,由于云中的电流很强,通道上的空气瞬间烧得灼热,温度可达6 000~20 000 ℃,以致发出耀眼的强光,形成闪电。闪道上的高温又使得空气急剧膨胀,同时使空气中的水滴也汽化膨胀,由此产生冲击波,这种强烈的冲击波活动就是雷声。雷电的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

1.2 防雷保护技术

外部防护主要解决对建筑物外部空间如何截雷,把雷电流向大地中泄放的问题。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组成,可将绝大部分雷电能量直接导入地下泄放。

过渡防护由合理的屏蔽、接地、布线组成,可减少或阻塞通过各入侵通道引入的感应。采用有效屏蔽,重复接地等办法,可避免架空导线直接进入建筑物楼内和机房设备,埋地缆进入时用金属导管屏蔽,屏蔽管在进入建筑物或机房前应重复接地,最大限度衰减从各种导线上引入的雷电高电压。

内部防护主要是对建筑物内易受过电压破坏的电子设备或室外独立电子设备加装过压保护装置。当设备受过电压侵袭时,防雷保护装置能快速动作泄放能量,从而保护设备免受损坏。由均压等电位连接、过电压保护组成,可均衡系统电位,限制过电压幅值。

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称引下线,雷击时引下线上有很大的雷电流流过,会对附近接地的设备、金属管道、电源线等产生反击或旁侧闪击。为了减少和避免这种反击,现代建筑利用建筑物的柱筋作避雷引下线。因为柱钢筋与木梁、楼板的钢筋,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和接地网络形成一个整体的“法拉第”笼,均处于等电位状态。雷电流会很快被分散掉,由此避免反击和旁侧闪击现象的发生。

1.3 民用建筑防雷措施

1.3.1 接闪器

防雷装置的接闪器,其由针尖体、基球体、邻球体和底杆体等部分组成,具有提前放电的性能,防直击雷的性能较传统避雷针优,而且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特色;适合于一般建筑物顶上使用,尤其适合于小面积的高建筑物和构筑物上使用。接闪器位于防雷装置的顶部,其作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承接直击雷放电。除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可作为接闪器外,建筑物的金属屋面可用作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以外建筑物的接闪器。接闪器所用材料应能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性。

1.3.2 避雷针

某些高层建筑虽然安装了避雷针,但因接地线断裂等原因而“有形无用”了;30 kA高强度雷电流放电时可对距离雷击点1km范围内网络系统产生电磁感应作用,据统计,这种感应雷击占计算机雷击事故的70%以上。可见,要确保避雷装置发挥效能,不但要经常保养,使避雷针处于良好状态。还要正确设计、正确安装,同时兼顾建筑物内部的过压防护。

1.3.3 引下线

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称引下线,雷击时引下线上有很大的雷电流流过,会对附近接地的设备、金属管道、电源线等产生反击或旁侧闪击。为了减少和避免这种反击,现代建筑利用建筑物的柱筋作避雷引下线。因为柱钢筋与木梁、楼板的钢筋,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和接地网络形成一个整体的“法拉第”笼,均处于等电位状态。雷电流会很快被分散掉,由此避免反击和旁侧闪击现象的发生。

引下线通常采用圆钢或扁钢,尺寸不小于:圆钢直径为8 mm;扁钢截面为48 mm2、厚度为4 mm。所有引下线要镀锌或涂漆,在腐蚀性较强场所,还应加大截面积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引下线的固定支撑点间隔不得大于1.5~2 m,引下线的敷设应保持一定的松紧度,不能拉的太紧,以免热胀冷缩而拉断。

1.3.4 电涌和漏电保护

含有微处理器的电气设备极易受到电涌的损坏,包括计算机和计算机的辅助设备、程序控制器、PLC、传真机、电话、留言机等;程控交换机、广播电视发送机、微波中继设备;家电行业的产品包括电视、音响、微波炉、录像机、洗衣机、烘干机和电冰箱等。美国有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在保修期内出现问题的电气产品中,其中63%是由于电涌造成的。

在建筑物的不同防雷区界面和所需的特定位置上设置电涌保护器SPD,是建筑物防电涌综合保护措施中至为关键的一项措施。SPD的主要作用是当电涌来临动作后,钳压和泄流以及暂态均压。电涌保护器的工作决定于施加其两端的电压U和触发电压Ud值的大小,对不同产品,Ud值为标准给定值,如图2所示。电涌保护器防护的关键概念是给雷电感应电流提供一个通向大地的短捷有效的通路。这样雷电涌流将从设备外分流。

当设备发生碰壳故障、电线绝缘破损、人体直接触接相线电压时;在游泳池、淋浴房、厨房、卫生间等特别潮湿的地方,因人体表皮电阻降低,触电死亡的危险大大增加时;当一些电子设备绝缘损坏,其外露金属附件可能带危险电压时,只要安装了漏电保护器,就能保证在人身触电的瞬间迅速切断电路,保证人身安全。因此,漏电保护器在低压供电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对进一步保证人身和用电设备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 民用建筑的接地保护

工作接地、屏蔽接地、信号接地等属于电气功能性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等属于电气保护性接地。以下对接地保护方式和措施进行分析。

2.1 保护接地方式

①TN制式系统。如图3所示,这种系统的N线和PE线是分开的,零线N断开时不会影响PE线的保护作用,常用于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所。对新建的高层建筑、住宅小区,推荐使用TN-S系统。

②TN-C系统。如图4所示,C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合二为一。即系统中的中性线N与PE保护线合二为一。为了减少因PEN断线后带上近乎相电压的对地电压,常在PEN线上采取重复接地的措施,这种接地系统不能使用漏电保护器RCBO,否则合不上开关。

③TN-C-S系统。这种系统兼有TN-C和TN-S两种制式的特点,常用于配电系统末端环境较差或对电磁干扰要求较严的场所。C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合二为一,S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严格分开,此系统中,中性线N与PE保护线有一部分合二为一,另一部分分开,以G处为分界点,前部分适用于三相平衡负载,后部适用于三相不平衡负载。整个系统可以使用漏电保护器RCBO,但是PEN线与G点后的PE线不能穿过漏电保护器。

④TT制式系统。如图5所示,TT制式系统适用于以低压供电、远离变电所的建筑物,对环境要求防火防爆的场所,以及对接地要求高的精密电子设备和数据处理设备等。如我国低压公用电,推荐采用TT接地制式。但是,TT接地系统为达到接地要求,耗费的钢材多、难以回收,费工费时费料,难以推广。

⑤IT制式系统。如图6所示,IT制式系统由于中性点不接地,设备漏电时单相对地漏电流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因此适用于供电距离较短,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大医院手术室、地下矿井等不停电场所。当供电距离较长时,供电系统对地分布电容则不可忽视,输电线路越长,分布电容越大,若对地电容电流一旦和电源发生联系时,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是很危险的。因此,这种系统只用在供电距离较短时才比较安全。

2.2 民用建筑接地要求

系统接地后提供了采用自动切断供电电源这一间接接触防护措施的必要条件。系统中应实施总电位联结。在局部区域当自动切断供电电源的条件得不到满足时,应实施辅助等电位连接。不得在保护回路中装设保护电器或开关,但允许装设只有用工具才能断开的连接点。严禁将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管道用作保护导体。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不得用作保护导体的串联过渡接点。保护导体必须有足够的截面。

3 结 语

在民用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将其防雷和接地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考虑。不管是防雷还是接地,任何一环的缺失都会对民用建筑产生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果只采用防雷措施而不进行接地,雷电电流无法快速释放;如果只采取接地设施而不进行防雷,强大的雷击电流会冲击民用建筑中的电气设备。无论哪种情况都会使民用建筑遭到破坏甚至是瘫痪。只有科学地设计和配置防雷和接地,合理配置,使之成为一体,才能确保民用建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许维宗,马远沿,刘成则.导电混凝土降阻剂技术特性研究[J].高压技术,2009,29(4):40-42.

第4篇:民主的细节范文

关键词:白族民居建筑;结构特点;建造技法

传说,时候有兄弟两人,叫做和盘生。在一次出海捕鱼时偶然捕获了龙王太子,龙王因此暴怒,连降七年暴雨,造成洪水泛滥,湮灭了日月,天地瞬间陷入黑暗。兄弟俩杀了龙王自己创造天地,因变得不完整,就用云来补天水来填地,但是天地任然摇晃不稳,于是兄弟两就搬来四座大山和四只鳌鱼顶住天地,天地最终造好后,但是二人却一同死去。洪水中,有兄妹两赵玉佩和邰三妹藏在金鼓里躲过灾难,结成夫妻,生子繁衍后代,这就是居住在苍山之下,洱海之边的大理白族来源的传说。虽然白族在全国都有分布,但最为集中的确是在云南的大理白族自治州,这里是白族人民最为集中的居住地。这里主要有山地、平坝、河谷三种地形,因为这里属于高原季风气候,有干湿季之分而无冬夏之别,除部分河谷地带和高寒山区外,大部分地区都有四季如春之称。

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结构属于中国木结构体系,是很具代表性的木骨泥墙式的土木建筑。它基本上传承了云南汉族传统民居的特色,又自有发展,把木结构的力学和美学性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在许多过去大户人家留下来的房屋中,不难发现许多官式与民式结合的影子,这是由于历史上云南远离汉封建文化中心,受建房等级制约相对较小而造成的。大理现存很多明代、清代民居,而且保护地很好,如今仍在使用。其中不乏许多封建豪绅与官吏的大宅,结构复杂讲究,装饰精美,构造灵巧;同时在众多普通民居之中,可以体会到最简洁的木结构的风采,而且这正是传统民居结构的精华所在。以下就从不同方面对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结构与构造进行表述与分析。

1大门

大门是白族民居中的重点装饰之一,她所占地位非 常重要,相当以“脸面”,作为白族民居庭院“龙头”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白族民居院落入口的“三滴水”门楼,即在物质层面上起到出入开闭、实用安全的作用,又在精神层面上起到彰显身份地位、经济实力的作用。她的造型及其讲究、复杂,这也彰显了雕刻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画工。透过大门, 我们可以看到主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也体现了主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位。大理民居中,“家”的观念,院落成为家庭活动的中心,在大理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住屋形式中,注重装饰成了白族民居建筑的一大特点。作为家庭生活表征开端,门成为民居装饰的重点。基于不同的文化心理,人生地位的情感,在民居的大门装饰中显现出来。“门楼”是民居总入口的标志,常作为不同空间环境的转换点,它不仅限定了每个建筑空间环境的范围,而且形成了这个空间的开始以及前一空间环境的终结,白族民居的大门按规模可以分为两大类:

(1)有厦大门。有厦门历史悠久,从形式上相对于无厦门,他要复杂些。一般家庭都用“一滴水”的平头式的简单结构,于“三滴水”结构为主的则是官宦人家,不仅装饰华丽,结构也较为复杂。所谓滴水,指的是白族对瓦屋面的称呼,比如,“三滴水”大门,即由一高两矮两层屋面组成,形式与三间牌楼上部的做法较为接近。(2)无厦大门。无厦大门是到清末民国时期才出现的形式,简洁大方一般商人较喜欢这类形式的大门,显得庄严得体。(3)庭院。庭院有漏角天井和天井之分。漏角天井是指正房或下房两侧较小的庭院;天井是指正房前面的大庭院。(4)房屋。白族民居从布局上也是属于“一颗印”形式的建筑。根据功能布局,有正房、下房、厢房之分,也就是三个开间两层楼的结构。正房,一层中间时会客议事厅,两侧次间为卧室,右侧是老人居所,左侧是新婚夫妇的居所;楼上一般不住人,中间供奉祖先、菩萨、神灵等,两侧次间是储藏室,储藏粮食杂物。(5)照壁。与大门相似,在正房或大门之外,按形式可以分为三滴水、独角、带窗洞三种。三滴水照壁,只要经济条件允许的都可以用,而独角照壁和带窗洞照壁只有官宦人家才可以用。带窗洞照壁规格最高,其中,窗洞就是祭祀的神龛,用来祭祀天地神灵。(6)房屋布局。房屋布局有:一坊布局、两坊布局、三坊一照壁布局、四合五天井布局和六合同春五种。1)一坊布局。也叫独坊布局,通俗的讲只有一间正房和照壁围合而成,房间里面布局和上面所述的房屋是一致的。2)两坊布局。两坊布局,就是一间正房,和一间坐西向东的厢房,其他地方是爱芳捉着照壁或者是围墙。3)三房一照壁布局。所谓三坊一照壁就是,由正房一间,厢房两间还有正房对面的照壁围合而成。4)四合五天井。四合五天井,如其名就是四合院加上五个一大四小天井。一正三厢围合而成,中间一个大天井,也就是主要的庭院,四方分别有一个小天井。5)六合同春。就指两个庭院,大多是由前面所述的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组合而成的。

2建筑模数与尺度

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传统民居一样,大理白族传统民居在建造中也有相对规范的量度与尺度。这样的规范是从历代建房工匠言传身教,一代一代流传到今天的,在现在仍运用于民居的建造过程中。大理传统民居中最常应用的规模计量单位是间架。间是指开间,架是指屋架,或是指上面驮几根檩条的大梁,也就是代表了进深的长度。有了开间的大小、进深的长短,自然也就决定了一个可使用的结构空间的体量规模,一般称之为一间。而民居的开间、进深的大小皆以营造尺为度量标准。当地是用清代木工营造尺,1尺≈32厘米(大理地区所用的老尺是37.6厘米)。由于普通民居中极少使用斗,即使内外檐中使用部分斗构件,也是装饰性的,因此没有引用“斗口”概念。由于受木材材料特性及经济性的制约,民居的开间(檩、枋的长度)、进深(梁的长度)都不可能太大。一般开间为9尺到1丈2左右,如9尺、1丈、1丈1尺6寸、1丈2尺等,即320厘米~390厘米之间为最常用。正房进深相对于开间来说稍大,一般进深为1丈4尺~1丈8尺不等,常用1丈4尺、1丈6尺,即520厘米左右。在漏阁和厢房中,开间与进深都相对要减少,在这里可以体现出院落中房屋的等级划分。如漏阁开间9尺,进深1丈。以当地工匠杨富泉所绘制的房基平面草图为例,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大理民居一般建房的尺度控制:

一个开间1丈、进深1丈6尺的间架,可获得约16平方米的标准间的空间体量,在期间安排家具、用具及进行日常活动完全够用,并且可取得较充足的日照。同时由于民居运用木构柱梁结构,空间组合便捷,可以较容易地改变墙置而扩大使用空间。所以,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用材虽小,但其实用效果却十分灵活。层高一般为“上七下八”,即上层高七尺,下层高八尺。在地形制约或材料受限时也会灵活变动。前后柱“见尺收分”,即柱高一尺,柱身则向内侧倾一分。这样的做法比较多见,是传统木构架建筑增强稳定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之每个柱径上大下小,更有利于提高木构架整体的抗震性能。

3结构体系分析及材料运用

白族传统民居与中国传统民居的结构体系一致,也可分解为承重结构、屋面构造、维护结构以及地基和基础几个部分。

3.1承重结构类型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由于不同地域产生了结构类型差异很大的不同种类,按材料可分为木结构、土石墙结构和竹结构等。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数木结构,其历时也最为悠久,灵活性也最大,是中国传统民居结构体系的主体,也可以说,中国建筑史是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史。按木构件组合方式,可以分为抬梁式、穿斗式、抬梁式、井干式、干阑式等数种。白族传统民居承重结构属于抬梁式楼屋系列构架。具体地说,一般的传统民居的平面组合皆为矩形平面,因此很自然地将其结构体系按间划分为一榀的、横向的、由柱及梁组合成的三角形。各榀屋架间搭以纵向的承重檩条,以及联系用的枋木。檩条上钉上椽条,之上没有望板,这也是白族广大民居构造上的一大特色。椽条形成前后两坡的屋顶构架,如两山的檩条不出挑,则为硬山;若挑出,则为悬山。民居主进深一般为五檩,因属地震多发地区各排架皆增加金柱或中柱,同时底层有厦廊或披檐,二层有出挑或吊柱等形式。总的来说,其结构形式较为成熟,构架形态大致统一,各宅用房进深尺寸相近,已经成为了一种适应当地环境的非常成熟的结构形态了。当地的这种构架形式为了适应不同方式的居住活动,在形态上也有变化。比如在正房中,中架常常中柱不落地,扩大了室内空间,提高了使用灵活性。而在山架上则采用多柱落地,外观与穿斗式屋架相似,这样大大加强了屋架整体的稳定性,常见的有“五柱落地”、“六柱落地”等。

3.2屋面构造方式

白族传统民居屋面构造与云南汉族地区传统民居基本相一致,都属于筒板瓦屋面。在造型要求和构件复杂程度上都相对较高,不仅拥有丰富的技术含量,而且具有相当水准的艺术价值。屋面灵魂――瓦。建房所用的瓦是用就地取材的陶土烧制加工的青瓦,是最经济、最方便的选材方式。主要的瓦构件是筒瓦和板瓦,其他还包括勾头、滴水、燕子瓦、蓑衣瓦、瓦舌等等辅助构件。烧制青瓦的陶土就取自沙溪坝南部、江尾村等地,水灰比为1∶2,通过用牛踩实、拌和、制泥马、制坯、烧制、晾干等工序,最后制成青瓦。一般一窑烧制的时间大约是15天左右,如日照良好,一天就可晒好,但阴干不宜开裂,所以一般要再过4~5天才可出厂。瓦之间、瓦与屋面之间联结只用灰浆粘结,并无木望板和挂瓦条。很多民居屋面瓦只是干摆于椽条之上,用其自身的重量相互搭接,构造也很稳定,而且防水性能并不劣于灰浆粘结的瓦面,反而更有优势,只是在外观造型上略逊于前者,一般使用在等级较低或刚建成的民居上。在屋面坡度处理上,一般采用的是“五分水”,即短柱高与其柱间梁长度比是1∶2。也有一些屋面采用“四分水”和“六分水”等,但经过多年实际使用的检验,“五分水”的升起是最有利于排水的,在视觉效果上,也是当地白族人们最能接受的屋顶外观坡度。屋面正脊两端通常起三寸,也就是在三开间的正脊部位两边开间的脊檩两端向上斜升三寸。在大理,常常会做成升起四寸,相对于《营造法式》所规定的“三间升高两寸”更加提升,使得屋脊在整个传统民居立面效果的表现上更为传神,也使得当地民居的白族特色更加显著。

3.3墙体结构

民居墙体一般为土质墙体,即夯土墙与土坯墙。两者相比夯土墙由于墙体更为密实,保温隔热性能更为优良而多被采用。但是土坯墙施工简便,周期较短,在许多内墙和相对等级较低的房屋外墙上较多采用。还有在山墙的制作过程中,由于收山部分不易舂打,所以会用土坯砖代替,两者结合使用。墙体的制作在大理地区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还存在一些细微处的差别:如在大理古城和喜洲等地的白族民居其墙体转角为了美观和坚固,采用砖砌包裹,即是所谓的“金包玉”。但在沙溪,这种做法却不多见,一般只是把转角处的墙体线脚处理成弧线即可。为了防水和美观效果,外墙面有些会粉饰涂刷,但大部分民居由于经济条件制约则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虽然只有土质的本色,但生土建筑感极其强烈,墙所用的土就取自大理坝子内。多用的是村庄附近的生土,在大理地区,土质普遍胶性较大,易开裂,所以取土时会故意挖取含沙的部分,这样就可以增加墙体的粘结性。取土时间最好控制在3,4月份,因为这时的土质不干不湿,粘性适中,而7,8月份土含水量太大,不宜使用。生土取来后,要放置一年以上,目的是让雨水浸泡一下,土质发酵,增强其粘结性。用当地最简单、最直观、又是最有效的检测办法来对墙所用的土进行土质检验,具体方法可归结为“捏起成团,落地散开”。在墙体加固处理上,当地工匠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如果土质条件优越,粘性好,且含水量较低,在墙体干燥成型后并不易开裂的,最好保持原有生土材质的状态,不加入其他骨料。可以说,这样是最完美地把自然材料运用在人工建造过程当中了。如果,土质的含水量过大,在墙体干燥后,极易出现裂缝,造成墙体的结构破坏,严重影响房屋的使用寿命。在这种情况下,大多会采用在取土后,掺加骨料的做法来改善土质。一般可以加入约合整体用土量的1/3的含沙土,进行拌和,这样可以在不影响土质粘结性的前提下降低含水量,增加土质干燥后的拉紧程度,提高墙体抗裂性。在沙溪一些工艺较落后、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有些墙体用土中还会掺加如麦秆、玉米秆、卵石、碎瓦块等骨料,这种方法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但是如果骨料过大或过多,会影响墙体的密实性,降低夯土墙的保温隔热、功能,同时对墙体外观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在夯土墙打过程中,在第二板以上,每板层(一般一板高1尺5)都要加进竹筋,竹筋长约一丈,由当地产毛竹压扁放平即可,工艺简单、方便易行。夯土墙一般为两尺宽,在夯实第二板后要进行收分处理,一般是单侧由下到上逐渐收进;还有做两侧同时收分的,收分程度也是同柱子一致――“见尺收分”,这样可以更加增强墙体的稳定性。

3.4基础与石脚

传统民居中的基础主要由地下埋身和地上石脚组成。关于地下埋身传统做法比较简单,主要是由当地所产的石材――龙骨石为骨架,填充沙土作为粘结剂,缝隙中再添入小石块料加固即可。一般埋深50厘米左右,如地质条件较差,可以埋深50~100厘米,之下用素土夯实;宽度大约2尺半到3尺,这样可以宽于地上的石脚和墙体,增加基础的稳固程度。相对于地下埋身,地上的石脚的处理则显得更加考究,工艺也种类繁多,造型上更是千变万化。从材料的选择上来看,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主要用于石脚砌筑的石材有红砂岩,白沙岩,龙骨石,米花石等等。其中要数龙骨石的质地最好。龙骨石主要成分是形成钟乳石的碳酸氢钙,颜色灰白,且有透明感,质地坚硬,不易腐蚀与风化,不溶于水,作为石脚的砌筑材料非常合适。取石后,一般是做粗加工,只打磨一面,并凿成大小相近的不规则形状,砌筑时可以直接对边干砌,也可用灰浆粘结,形成类似冰裂纹的外观效果,当地称之为“洞宾纹”。石脚一般也做到两尺宽,这样可以与基础和墙体很好地连接。高度则会受当地地形条件影响有所差异,不过都会有10~15厘米的埋深,与基础相连。露出高度通常是在30~90厘米之间。由于龙骨石的价格相对昂贵,许多民居中采用的石另一种在大理地区非常见到的石材――红砂岩。它的成分主要是氧化硅,含沙量大,质地相对较疏松,但质量相对于龙骨石要轻得多,价格也便宜很多(长1.4~2尺的红砂岩的价格大约为3元/块;而龙骨石却要5元)。红砂岩的质地较疏松,但利于加工,这就在加工费用上面又节省的不少;在砌筑下料时,红砂岩的石脚砖块较为规整,可称作“五面石”,即向内一面不做细加工,石块的尺寸相对于龙骨石的材料也小得多;砌筑的方式则有一字排开,错缝搭接的,也有一拐一丁的、两拐一丁的等等。但由于近几年政府对山体景区的保护加强,已经禁止再到山上采石,所以现在大多数家庭在盖新房的时候,会选用龙骨石作为砌筑石脚的首选材料。当然这也与广大百姓这几年经济状况逐步改善有原因,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于是使用龙骨石这种材料变成了许多普通农户可以承受的起的材料。总体来看,大理地区的白族传统建筑,是一种基于当地实际地理环境和本土材料的基础之上发展、衍生出来的一种典型的本土建筑风格,这也正是吸引我们前去研究的价值所在,当然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复制,正如蒋高宸先生所说的一样“我们对传统建筑的研究,目的主要在寻找一种鲜活的精神,而不是在于复活某种僵死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勇,骆中钊,张韵.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蒋高宸.云南民族住屋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3] 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二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 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三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5] 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第5篇:民主的细节范文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性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民用建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民用建筑质量是民用建筑业面临的严峻问题,衡量建筑质量的优劣要看两大要素: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首先是设计质量,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任务量很大并且十分繁琐,而且设计师肩负了很重的责任,这些方面都和建筑的安全紧密相联。但是目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上仍存在较多问题,其中包括方法、甚至概念上的错误。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分析了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规范民用建筑设计的要求,确保建筑设计在质量层面上有新的突破。

一、民用建筑结构的设计概述

建筑结构设计即设计者用建筑结构的语言,即墙、柱、梁板等等,来表达出自己的设计理念。简单的说,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地下结构设计与地上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包含两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结构的计算设计,要充分考虑建筑设计的要求。按照不同的结构形式进行计算。在计算时,要保证建筑物在两种状态下的计算,一种是构件在正常状态下的计算,另一种是构件在极限承载能力状态下的计算。第二,结构的施工图设计:1.构造措施;2.图纸表述质量。在建筑设计中,设计专业很多,除了结构设计之外还有暖气通风设计、电气设计、给排水设计等等。建筑物的构件如果是有多种作用力同时发生的话就必须考虑全面,要把最不利的组合考虑进去。此外,抗震设计也很重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所在地区的不同来考虑建筑物的高度以及结构类型等实际的情况,从而进行不同等级标准的采用。

二、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隐患多,结构设计不合理

有些设计为了使底层部分有较大空间,而减少抗震墙,而上层砌体部分的抗震墙与底部的抗震墙或框架梁无法对齐,这样就会造成结构体系的不合理;还有一些设计场地类别、抗震类别都选用不准确,进而导致整个结构设计不合理不准确。一些混凝土的构件,特别是一些悬挑构件,其配筋率达不到要求,一些相差一半,甚至有些连一半都还达不到;一些结构设计与计算书没有保持一致,结构强度与计算的结果相差很大,设计存在着隐患;一些设计中的荷载取值不规范,有错算或者是漏算等现象,这些都可能会造成隐患。

基础和地基设计中的问题

很多的设计人员没有认真充分的分析地质勘查报告就进行了施工图的设计,例如仅仅设计了地耐力这一方面的数据,或者单纯的认为该值越小就越安全。有的设计者对软弱地基的认识不够,不通过严密的垫层计算就盲目采用加强承载力的方法,这是十分不安全和不经济的做法。在多层民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对于荷载值的计算没有按照规范的折减系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构的准确性很低。地基基础设计时经常会出现这类问题。例如,在高层的建筑物中,桩基的选择不当就会对其完工质量造成影响,甚至是对其环境造成损坏。

构造柱在砖混结构房屋中的使用

对于结构抗震性、承载力的提高都有作用的构造柱,往往在结构设计中被当作承重柱,这就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应力全都集中到构造柱处,构造柱第一个受到破坏,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减小了房屋的抗震能力。

承载柱的截面高度设计问题

截面高度设计过小,这种设计错误常见于六度抗震设防区,为了受力分析简单一些设计者故意将截面高度设计的过小,殊不知这也为房屋的安全埋下了隐患,这样设计导致柱顶不具备合格的抗弯强度,柱子会产生裂缝,这会使房屋的耐久性降低并且影响到住户的入住心情,会对房屋产生恐惧的心理,并且一旦遇到地震这种房屋容易倒塌。

楼板设计的问题

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承重构件,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板把屋面的负荷转移到了梁或者墙上,所以楼板的设计关系到墙和梁等的安全性。为图计算方便将双向板和单向板的计算方法混淆,这容易导致板出现裂隙。

2、设计人员的问题

(1)深度不够,图纸不过关

不少单位设计院的图纸不符合国家规章制度的规定,设计粗糙简单,漏掉了很多重要的大样图和剖视图等。没有技术总监和项目总监的签名或者授权盖章,主要原因是图纸设计不合理,在设计过程中忽略了这一项;另一个原因是很多都是挂靠设计,技术总监等管理不善,为了免除自身的法律责任而不去签名,但是根据制度的规定其法律责任是不可避免的。图纸的目录中没有标准图和可供重复选用的利用图。结构设计图对于工程的水文和地质条件等情况没有做出说明,对于持力层的地基土大部分的设计,还有一些能够反映工程细节的设计参数和安全等级等数据都没有在设计说明中进行明确交代。

(2)设计人员未将施工充分考虑在内

一部分设计人员纸上谈兵,严重脱离了施工的实际,仅仅出于个人利益的角度而整天在办公室图纸堆里埋头设计,根本不了解施工的现场情况。对于自己的设计方案能否顺利的应用到施工中去一点自信都没有,有的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实际困难,例如增加施工的造价等等。

(3)设计人员重视度不够

设计中各种问题的出现大多是因为设计师没有对设计负责,没有引起自身足够的重视。对于居民的住宅设计不能够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盲目照搬现有的设计成果,通过简单的套用来完成设计说明。还有一些设计师没有充分理解设计的方法和规范性,或者有的人根本没有明晰的力学概念就开始了错误的计算模式,也不能够根据经验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判断。

三、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

1、结构计算需要注意

计算振型数一般都可以被3整除,至少要有数量大于9个的高层建筑,如果在计算的时候将扭转偶联考虑在内就必须使振型的数目不低于15,如果是多塔结构则要大于或者等于塔数的9倍。质量振型参与系数要大于或者等于90%,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这个数据,如果达不到的话就要将振型的数目增加,然后根据新的数据再重新进行计算。自振周期需要折减时应考虑刚度对墙体的影响。 若多层民用建筑没有地下室,在进行框架的计算时将基础拉梁设置在0.05m,那么基础拉梁需要按层1输入。

2、构造设计需要注意

大于60天的后浇带间隔时间可以使温度和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板的两个面都要进行钢筋加固是为了应对温度变化和混凝土的收缩变化,国际的经验提示钢筋的附加值应该大于或者等于0.1%。考虑屋面的雨篷等荷载时需要考虑他们的满水荷载,并且需要在上面设置泄水口。在结构平面图中标注出所有的受力构件的定位尺寸。在民用多层建筑的多层框架电算过程中,需要将基础下降和温度应力两个因素排除在外,如果地基很软或者土质不够均匀的时候就需要将框架柱的配筋放大。

3、设计人员需要注意

设计人员需要严肃认真对待设计任务,严格规范使用设计图纸,要理论联系实际,设计出符合事实情况的设计方案,另外设计人员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建筑设计有关的知识也需要了解,力求最后设计出严谨、实用、创新的作品。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结构设计工作需要全面、细心、系统地开展,对于设计师的要求很高,需要设计师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除此之外还要有灵活的头脑和活跃的创新思维以及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设计工作必须要注重细节,从最基本的构件进行计算,对计算的根据和因果要心中有数,将建筑行业的各项规范烂熟于胸,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与其它专业知识巧妙结合。只有这样做才能够使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使建筑的质量不断进步,才能使居民在居住时更加安心,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 钢结构房屋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56.

[2] 国内年轻结构设计师常见工作问题分析《山西建筑》2011(06):98.

第6篇:民主的细节范文

关键词: 民用建筑节能方法发展方向

作者:王一锋

所在单位:杭州九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 前言

随着世界高科技与快速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在我国加入世贸,各行各业不断改革、创新的同时,其中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收入和社会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也面临新的挑战。社会经济和建筑业的发展伴随着能源消耗的增长和生存环境的恶化。随着人们对建筑要求的提高以及节能与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能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愈来愈激烈。建筑物作为一种最大的耐久产品,一旦建成就很难改造,建筑物的寿命一般在30~80年,建筑物的节能改造难度十分大,对于我国广大地区的建筑节能不只是依靠墙体保温等补救措施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从建筑设计开始就考虑建筑节能问题。笔者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人员,累积了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夏热冬暖地区的节能建筑设计有以下几点体会,可供同行们共同探讨与交流。我国的夏热冬暖地区主要包括广东大部、广西大部、福建南部等地区。这些地区也是中国建筑与住宅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建筑能耗最多的地区之一。因此,开展对夏热冬暖地区建筑的节能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民用建筑的能耗构成解析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的建筑热工和空调暖通设计必须采取节能措施,在保证室内热舒适环境的前提下,将空调和采暖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广东为例,广东处于夏热冬暖地区南区,常年平均温度较高,夏季太阳总辐射热量大,一年中日平均温度2 5 ℃以上的天数为1 6 4 天。冬季气候暖和,最冷月平均温度均在1 0 ℃以上。根据《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南区的建筑节能设计应考虑夏季空调,可不考虑冬季采暖。因此广东地区住宅建筑节能的重点是夏季防热及空调降温。

住宅建筑受夏季室内外因素影响,首先是太阳辐射热量通过窗户进入室内,同时被外墙和屋顶吸收传入室内,以及因室内外温差通过围护结构进行传热,这是导致室内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热渗透,以及建筑内部如家电、照明等。除部分热量被内部围护结构所吸收和暂时贮存外,大部分仍留在室内,造成室内过热,构成空调负荷。

三 民用建筑进行节能设计的主要方法

节能建筑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世界的建筑设计大潮流,同时又是建筑科学技术一个新的增长点。设计、建造使用节能建筑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建筑节能促使建筑物护结构形式的变化、采暖调控系统的技术进步和建筑构件产品、建筑机构的变化。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建筑节能设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主要措施来实现:

( 一) 、适当的规划

在总体规划过程中,应根据住宅的功能要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确定住宅的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间距等。夏热冬暖地区建筑主体朝向应尽量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以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利用建筑体形、高度、间距及建筑开口与夏季主导风的关系,组织小区气流;利用绿化,调节改善气温,调节碳氧平衡,减弱温室效应。

( 二) 、提升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我国现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普遍较低,直接影响了室内热舒适度。广州夏季用电高峰时建筑能耗占全市总用电量的4 0 %,其中空调用电量占6 0 %左右,照明占3 0 %左右。而我们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得知,通过外窗进入室内的热量( 包括温差传热和辐射得热) ,占室内总得热量的绝大部分,成为影响夏季空调负荷的主要因素。所以,提高外窗热工性能是提高整个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捷径。现代住宅建筑因为夏季自然通风的需要,以及居住者普遍希望室内空间通透明亮、视野开阔以及追求建筑的外观效果,大多采用近乎密闭式的大玻璃窗、落地玻璃( 阳台) 门,却极少考虑遮阳和通风措施。这与节能就产生了矛盾,因此相应的设计标准及规范对外窗的设计作了具体规定。

1 、外窗的面积不应过大。各朝向窗墙面积比应符合下列规定:北向不大于0.45;东、西向不应大于0 . 3 0 ;南向不应大于0 . 5 0 。当设计建筑的外窗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其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 或耗电量) 不应超过参照建筑的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

2 、不同朝向的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传热系数也有相应的具体规定。

3 、窗户的遮阳也是减少太阳辐射的有效措施之一,尤其是在向阳面和东西朝向最为有效。外遮阳是指户外遮阳百叶,其可阻挡大部分的太阳辐射热,最大值可达到8 5 % ,同时辐射热的散发方式是散发给室外空气;而内遮阳即一般所指的织物窗帘和铝制百叶卷帘,其可阻挡的太阳辐射热最大值仅为1 7 % ,同时辐射热的散发方式是散发给室内。所以遮阳设施的形式、材料和构造的选择要合适。在考虑夏热冬暖地区住宅建筑的外墙热工时,除传热系数K 值外,还要考虑抵抗温度波和热流波在围护结构中传递能力的热惰性指标D 值。外墙在夏季经常受到不稳定波的作用,当D 值降低时。室内温度的波辐较大。如K 值满足要求,但D 值不满足要求时,应进行隔热设计要求的验算,以保证围护结构的热稳定__性。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与选用的材料和构造有关。选择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 值时,应符合经济的原则,因为K 值减少与能耗指标的降低。并非是呈线性规律变化,因此要考虑降低K 值所增加的建筑造价和节能投资的收益。

( 三) 、建筑内部温度调节的节能设计

夏热冬暖地区南区的住宅建筑,在夏季的炎热季节,当自然通风条件下,采取了各种降温措施,室内热环境质量已有很大改善,构成空调负荷的室内得热,当有明显降低,如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应采取空调降温措施加以补充。空调降温因其能耗量大,因而是夏热冬暖地区南区住宅建筑节能的重点。在夏季,为了满足室内舒适条件常采取空调方式,但是高能耗、高污染,未来城市环境要求“免空调”的制凉方式,也就是建筑要回归自然。良好的建筑通风对于建筑、人和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热舒适作用,空气对流可以有效的带走室内的热量,并且是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的自然方式;空气品质的提高,由于建筑围护结构材料、室内装修材料其成分或溶剂中含有相当的有害物,而且人体及日常生活也会影响室内的空气品质,所以良好的建筑通风可以更新室内空气、带走有害物;最后,它所带来的节能效果是很明显的。现在的通风节能技术主要有地下风凉应用、烟囱效应应用和风洞效应应用。

( 四) 绿色节能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

建筑外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直接关系到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和舒适性,对降低建筑能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在外维护结构完成后再在上面附加保温层,以改善热工性能。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各种高效保温材料价格不菲,而且其生产加工过程也会大量消耗各种能源。因此,建筑节能不应当只着眼于建筑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还应当从整体系统的观念出发,关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能源消耗。从这个角度出发,建筑材料就不但要有出色的保温隔热性能,其加工生产过程也应当简单易行,节省能源。另外,创造性地用新型建材往往可以变废为宝,减少污染和能源浪费,从而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第7篇:民主的细节范文

关键词:民用建筑 防雷 接地

1 雷电的形成与种类分析

1.1雷电的形成

由于空中运动的云层受到高能射线或高空电离层带电粒子的作用逐渐积累了大量电荷,当带电云层接近地面时通过潮湿的空气都会发生巨大的电脉冲放电。

雷云放电,有时是在云层与云层之间;有时是在雷云与大地之间发生。雷电的形成,常与当地地形、大气气流、温湿度和地球纬度有关。一般山区比平原多;沿海比腹地多;温湿度高比温湿度低地区多;低纬度比高纬度地区多。

1.2雷电的种类

雷云放电时,具有放电时间短(μS级)、放电电流极大(几十至几百kA)、感应电压极高(可达几十kV)等特点。

雷电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

a.直击雷:强大的雷电流经过建筑物或地面设备这些物体入地,在瞬间产生很大的机械振动力和高温高热使物体遭到破坏。当雷电流通过物体时,必然有电阻或电感存在,所以就产生很大的电压降和感应电压,使绝缘破坏、产生火花、引起燃烧、爆炸等。

b.感应雷:是在雷击发生附近电磁感应的结果。

c.雷电波:雷云放电时会产生一股冲击波,这种冲击波常沿着架空线缆或管道传播,对设备造成冲击破坏作用。

2 高层建筑的防雷与接地

高层建筑物相对多层建筑的吸引半径较大,其接闪装置宜用垂直避雷针;钢筋框架阻抗、辐射电阻不可忽视。接地系统由不同用途的接地形式构成。

2.1吸引半径

在一般高度(10~20m)的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的吸引作用并不比地面上同样高度安装避雷带的吸引作用大多少。因此,在一般高度的建筑物上,可以用避雷带来代替避雷针。

但是,几十米以上的高层建筑物,闪击距离除了和雷电流的幅值有关外,还和建筑物的高度有关,闪击距离增大,高层建筑物产生的正电荷能增大了闪击的定位性;不仅是受雷击的高层建筑物,而且与其邻近的高层建筑物,都有可能产生向上的流光,引发雷击。因此,高层建筑物遭受上行雷击的次数大大增加。

从下面的计算示例中,可以看出高层建筑物与一般高度建筑物的吸引半径r相差极大。

当不考虑建筑物面积的影响时,每年的雷击次数N估计为:

N=exp(0.0088h)-1.

可见高层建筑物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物,遭受雷击的次数大大增加。

为了可靠地拦截闪电和控制雷击点,高层建筑物宜用易于吸引上行雷的垂直避雷针来代替水平避雷带。

2.2框架阻抗

利用高层建筑物的钢筋框架作为引流线、分流线和电位均衡线已为工程所证实。

但钢筋框架的纵向电压降或框架阻抗却不容忽视。按下式估算:

由上式可知,在高层建筑物内沿高度敷设的金属管线,其纵向电位是相当高的,需要详细设计金属管线的敷设方式。

2.3接地系统

高层建筑物内敷设的金属管线,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在施工过程中无法控制的随机连接,不同用途的接地大都采用共用接地,按照分类连接,相互兼容的原则,构成一个电位均衡的接地系统。

3 多层建筑的防雷与接地

3.1多层建筑的防雷

沿屋脊、屋檐及屋面两侧的斜边上装避雷带;若屋面为平顶,则沿屋面四周或女儿墙上架设避雷带,避雷带距外墙边的距离宜小于或等于避雷带支起的高度。

为了避免接闪部分的振动力,故将避雷带支起10~20cm,支点间距不应大于1.5m。若屋顶有水箱,因水箱高出屋顶,因此在水箱顶部四周安装避雷带。采用避雷带防雷时,屋面上任何一点距避雷带的距离不应大于10m。如果屋面宽度超过20m时,可增加避雷带,用避雷带组成20m×20m的网格。

等电位连接是把建筑物内及附近的所有金属物,如混凝土内的钢筋,自来水管、煤气管及其它金属管道、电力系统的零线等用电气连接的方法连接起来,使整座建筑物成为一个良好的等电位体。当雷电来袭时,由于建筑物内部及其附近基本上做到等电位,因而不会发生建筑物内部的设备被高电位反击和人被雷击的事故。

在地网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尽量采用建筑物地基的钢筋和自然金属接地物统一连接地来作为接地网;

b尽量以自然接地物为基础,辅以人工接地体补充,外形尽可能采用闭合环形;

c应采用统一接地网,用一点接地的方式接地。

3.2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

地网的效果取决于地网与大地之间的电阻。当土壤含水量增加到20~25%时,土壤电阻率将保持稳定。土壤电阻率与土壤的结构、土质的紧密度、湿度、温度等,以及土壤中含有可溶性的电解质有关。影响土壤电阻率的最重要因素是湿度。

计算防雷接地装置时,应取雷雨季节中无雨水时最大的土壤电阻率,一般按下式计算:

ρ=ρ0ф

R=R0ф

式中:

ρ――土壤电阻率

ρ0――雨季中无雨时所测的的土壤电阻率

ф――考虑土壤干燥所取得季节系数

R――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工程上垂直接地体多选用1.5~3米,并常采用下式作为接地电阻的简易计算公式:

垂直式:R=0.3ρ

单根水平式:R=0.03ρ

式中ρ为土壤电阻率

3.3多层建筑的接地

a埋设接地体的要求

埋设接地体的地点应选择在潮湿、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而且尽量放在人们走不到的地方,避免跨步电压的危害。同时还应注意使接地体与金属物或电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发生击穿事故。

b接地电阻的测试

接地装置的电阻由下面四部分组成:

(1)接地体与接闪器间的连线电阻;

(2)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电阻;

(3)接地体本身的电阻;

(4)当电流流入土壤后,土壤的电阻。

其中第四项为主要部分。当电流从接地体流向土壤并向各方面扩散时,离接地体越近,则电流密度越大,电流梯度越大。

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不一,但大致可分为:

(1)电流表电力表法;

(2)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法;

(3)电流表-电压表法;

(4)电桥法。

测量时应当注意:

(1)被测接地体、电压辅助地极、电流辅助地极之间的距离应符合相关要求;

(2)所用的连接线的截面积一般不小于1.5mm2,在应用各种专用仪器时,与被测接地体相联的导线电阻不应大于接地体接地电阻的3%。各种引线应与地绝缘;

(3)仪器的电压辅助地极引线与电流辅助地极引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少于1m,以免自身发生干扰;

(4)应反复在不同的方向测量3~4次,取其平均值。

4 玻璃幕墙的防雷与接地

我国现行的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施工图集对玻璃幕墙的防雷与接地的阐述尚未十分明确,设计单位对玻璃幕墙防雷技术作法说明常见的也不十分具体,从而给从事具体施工和监理的技术人员准确把握质量安全技术要求带来一定的难度。

4.1高层建筑玻璃幕墙防雷措施

在玻璃幕墙的防雷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幕墙竖向龙骨、横向龙骨和建筑物防雷网接通,连成一个防雷整体,把玻璃幕墙获得的巨大雷电能量,通过建筑物的接地系统,迅速地输送到地下,保护玻璃幕墙和建筑物免遭雷电破坏的作用。

4.2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防雷接地要求

a.在玻璃幕墙结构中,竖向龙骨作为引下线,其跨接用扁钢时截面必须达到100mm2。

b.采用压接方式其金属材料的厚度必须达到4mm2以满足机械强度要求,不同金属压接,要做防电化腐蚀处理。

c.采用焊接方式的,其圆钢搭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且必须双面焊接;扁钢搭接长度为其宽度的2倍,且必须三面焊接;焊接处必须作防腐处理。

d.工程完工后,必须测量接地电阻值是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5 设计缺陷

5.1一般性问题

a不说明防雷等级,使施工审图时无依据。

b说明中虽标有“如达不到电阻要求,则补加接地极”,但未留出相对外引点。

c利用柱筋作防雷引下线,但基础接地焊接部位不详或未加说明。

关于焊接问题一般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都无明确规定,一般标准图集要求避雷带――柱(引下线)――基础的整体跨接点焊接,设计也有说明,有的还要求在底板钢筋中沿建筑物外圈加40mm×4mm扁钢与交叉的引线柱、底板大梁进行跨接。但在设计中经常出现的“利用柱内二根钢筋作为引下线”,一般理解为上下两处跨接点为焊接。同时指出既然结构施工中已采用焊接,电气施工就不必按跨接要求施焊了,从而减少了很多工作量。上述处理,成功地减小了雷电流的引下电阻,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极小的接地电阻是有利的。但引下电阻处于一般性或较差时,当强雷击电流通过时相对较大的一段会形成较大电压。

d屋面避雷带女儿墙上避雷带安装形式未加说明。

关于女儿墙上避雷带的安装形式,说法并不统一。所以设计要给出一个原则,例如H≥a/2(a为女儿墙顶宽),但施工中如墙宽超过500mm(包括外沿),设计都未对a加以说明。于是执行《民用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核验要点》指定的“避雷带高度宜为150mm,一般应设在女儿墙中心。当女儿墙宽度大于300mm时,避雷带距女儿墙外侧宜为150mm。”

e消防接地未采取规定的措施。

关于消防接地,一些设计并未采取特殊措施,从而忽略了消防的特殊性,由于消防系统经常处于备用状态,当出现问题时,往往不易及时发现。另外,消防用电设备的电源未设漏电保护器,以致漏电断电后影响消防用电,同时未采用单相接地报警装置,也会带来后患。

5.2特殊性问题

a管道井与伸至屋面的管道处理不当。

高层管道井中若干管道垂直贯穿屋顶,有的与其他管道平行10米以上。这部分管道在保温层上部往往安装在不能接地的垫墩上,管道高于所处位置的避雷带,已经成为接闪器。但是既然作为接闪器引下,又与其它管道并行较长距离,故应当采取每三层并连接地的措施,至少二级防雷应如此。

当然,采用避雷针与避雷带结合时,被保护的伸出屋顶的管道就不能视为接闪器了。

b防雷引下的柱筋引下时,下部未说明外引散流问题,未留出相应外引点。笔者认为,即使较深、较多的灌注桩基也未必能完全取代上述措施的作用。一方面作为向四周扩散的尖端有利于散流和扩大散流面积;另一方面,镀锌金属导体直接与土壤接触,也是对雷击后散流的良好措施。

6 施工中的问题

6.1未按设计中的屋顶避雷网格施工

虽然设计一般未标有坐标或具体尺寸,但在轴线距离比例下可以看出。随意性连接与设计相差较大时,会失去防雷等级的意义。

6.2底部钢筋跨接时多采用单边焊

新规范中已明确圆钢与扁钢等双边焊的问题,但底板钢筋有时双边焊较困难,往往就进行单边焊。尤其是柱与底板、底板与柱基的连接,应确实保证双边焊。双边焊比单边延长焊好,因为灌混凝土前在钢筋网上还有大量施工,只有双边焊才能保证机械强度。

6.3多个柱筋为引下线时选择主筋无规律

有多个柱筋时的正确做法是选择同一向对角,并在已连接的主筋上部涂色标记,有规律地选择才不易出错。

6.4屋顶避雷带施工问题

a平直度较差;

b镀锌层破坏严重;

c明、暗连接时无明显跨接不便检查;

d扁钢搭接焊时虽然保证了三边焊,但未保证两个长边必焊。

6.5未将进出管道就近接地

采用留洞的同时就应预埋引出板,采用套管预埋应在预埋同时将钢管接地,施工时将正式钢管跨接。

6.6不能及时测量接地电阻

在底板施工后应进行测量,有的手册要求在避雷带连接之前进行测量,这样做有一定问题,主要是高层易受强电磁波影响。

6.7与设备接地联接不可靠

a在电箱内接地端子连接2个以上接地线。

b与非镀锌金属外壳连接铜导线,尤其是多股软线未搪锡。

6.8配电柜接地不标准

一般配电柜需接地的有:地排、基础槽钢、金属柜体、金属柜门。首先外引来的接地线与地排连接,再由地排分别与上述接地点专门引接。不要间接连接,柜体、柜门无专用接地点时,铅孔连接处应除漆,弹簧垫、平垫齐全,多股软线要搪锡,一般要求压铜鼻子。

6.9民用住宅插座接地或接零未保证

建议交工前进行100%测量,目前已有三插测试仪。

7 结束语

第8篇:民主的细节范文

[关键词] 谭恩美;《喜福会》;后殖民女性主义

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发表之后,反响强烈:成为1989年美国四大畅销书之一、连续9个月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获得多项大奖、改编为电影。对小说的评论涉及多个层面:母性传承的主题[1],华人种族身份的主题[2], 作品中的语言[3]、华人的传统信仰等[4]。对这部作品解读的视角虽然千差万别,得出的结论也各式各样。但《喜福会》首先呈现的是一部关于女人的作品,男性基本上都扮演着面孔模糊、次要的角色, 从始至终小说呈现给我们的都是女性的声音、女性的话语。而这些关于女人的故事又被放置于一个纷繁复杂的背景之中,充满了时代、种族、阶级、性别、东西文化等复杂矛盾。因此,《喜福会》中女性们的抗争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抗争,更多女性是在男权以及文化霸权社会中的挣扎。本文试用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解读谭恩美的《喜福会》。

一、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

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种跨文化的多维空间的批评理论。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以女性主义批评为基础,融入种族、阶级等因素,批评力度大大增强。它奉行的是一种社会历史批评, 注重研究各民族妇女作品的特殊性, 要求文学反映妇女的现状, 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 强调文学作品及作者与社会、历史、种族、阶级之间的各种相互依存关系。它源于主流女性主义批评, 但其独特的文化与种族语境又使它游离于主流女性主义批评, 具有自身的特色。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也因此被称为“第三世界妇女批评”。后殖民女性主义对文学作品的批评以对文化霸权的批判与对非殖民出路的探寻为特征,第三世界妇女受到父权制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丧失了自身的语言和行为。

二、喜福会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一)母亲们在性别与文化双重重压下的抗争

《喜福会》围绕吴、钟、苏、圣四个家庭的四位母亲及她们的女儿们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展开。每一位母亲早年在旧中国的悲惨遭遇,都反映了她们在性别与文化双重重压下的抗争。中国父权家长制确立了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和家长权。[5]在旧中国, 父权夫权的制度是旧中国女性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女人必须守妇道、从一而终的生活。“三从四德” “男尊女卑”维系着父权夫权社会的稳定,却也造成了《喜福会》中母亲们的悲惨遭遇。她们的遭遇也同时让我们看到了旧中国女性在重压下的挣扎。

许安梅的母亲是深受中国封建传统迫害的苦难女性的代表。丈夫死了,被诱骗改嫁给人当小老婆。又被骂为不守妇道而被赶出家门。而作为四姨太,她不仅是丈夫发泄的对象,也要忍受其他姨太太的欺辱。但她没有选择沉默,尽管她的自杀显得有些无奈,却充满了力量,她用一个父权夫权社会中女性弱者的全部力量反抗着自己悲惨的命运。她用死教会许安梅语言的力量,从那天起,许安梅学会了大声反抗。

如果说许安梅的母亲将死作为一种武器,反抗一切不公正命运,那么龚琳达的经历同样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抗争,但却体现了机智与勇敢。龚琳达十六岁嫁给一个个头比自己矮一截,却举止霸道得像个大军阀似的小丈夫。新婚之夜,蒙在红绸巾下,她对自己许诺永远不会忘记“自我”并任凭着这个“我”的思想来带领自己。最后,她机智地假借先人的诅咒,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骗得婆家的一纸休书,逃出那个地狱般婚姻的牢笼。

“旧中国的苦难”并没有成为母亲一代屈服的因素, 反而成为她们抗击命运的伟大力量。母亲们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同命运抗争, 试图摆脱旧文化的束缚, 前往美国寻求新生。旧中国的妇女,与美国的新时代女性,从被压迫与被欺凌的旧中国,到女性可以参与社会事务与男人平起平坐的、号称世界上最民主最开放的美国,绵延半个多世纪,甚至将近一个世纪,女性在不断地找寻自己的位置。可是在新世界里她们却无法抗拒西方文化霸权的影响, 美国永远成为一个梦开始的地方而不是实现的地方。

在新世界里,带着一身旧中国封建制度流行的伤疤的母亲们一变而成旧传统遮蔽下的文化中国的化身, 而美国土生土长的女儿们则无疑是西方文化价值的化身。他们在两种文化价值中抗争与挣扎。母亲们“旧中国的苦难”是她们不可理解的故事,在她们看来, 母亲总是因循守旧, 稀奇古怪和不可理解的。母亲们努力按照自己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过来人”的经验去影响女儿,去爱自己的女儿,却遭到背叛和逃离。于是母亲们和女儿们之间充满了永无止境的冲突和无法调和的隔阂。在西方文化霸权下母亲们的传统文化价值显得那么的落后与不堪一击。母亲们越是拼命地爱自己的女儿,女儿们就越是拼命地逃离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 拼命地摆脱自己的家庭阴影,希望自己能尽快的彻底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成为一个地道的美国人。 在美国文化霸权下, 这种矛盾与冲突看上去是无法调和的,母亲和女儿的天平永远也无法平衡, 母亲们都显得那样的软弱无力。

(二)女儿们在霸权文化中的挣扎和边缘化

“内部完全美国制造”的女儿们,在美国文化霸权和性别霸权中奋力挣扎着。莉娜是一个独立自主的职业女性。她自认为在学业、智力、工作能力等各方面都能与丈夫平分秋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胜他一筹:是她出主意协助丈夫创办了他们自己的建筑设计公司。因此她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她都“应该得到这样一个丈夫”。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男性在社会中的优越地位让她在坚持自己的权利和谦让这两种欲望之间左右为难,有时她担心如果她要求把自己摆在第一位,会毁掉自己的家庭。而事实上她的婚姻,以至于她的整个生活都在美国式的“账目均摊”的貌似平等的游戏规则下悄无声息地松动着、瓦解着。她在游戏之中失去了是非观念和自我意识。莉娜对这令她有苦难言的男权观念的沉默与忍让把她推入了一个无言、无奈、无望的境地。到最后甚至幻想以经济上的忍让与多付出来换取丈夫的感情,失败的结果使她完全丧失了自尊和自信。面对男权的威慑,她深深地感到了自身的嬴弱和无助,变得束手无策,哑口无言。

同样是女性抗争的主题,对于母亲和女儿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母亲们受到的压迫主要来自于中国封建社会和父权文化,母亲们的反抗是伟大的、令人敬慕的。相比之下,女儿们所面临的困境却不过是些情感问题,但却折射出美国社会的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霸权文化特征。

《喜福会》中的女儿们都生在美国,长在美国, 一直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 一直接受着美国知识的灌输, 在他们的心中一直认为美国才是他们的祖国。 在母亲们看来,他们“除了头发和皮肤是中国式的外,他的内部全都是美国制造的”。一直挂在母亲们嘴边的“中国”以及和其相关的一切对她们都只是母亲们老掉牙的故事,陌生得无从理解。她们竭尽一切努力想摆脱华人的身份,成为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他们主动疏离自己的母亲及其中华文化背景, 努力地融入西方主流社会。但是对于这些年轻女孩来讲,带着从祖先继承来的中国元素,在这个偌大的完全不同的美国社会中挣扎谈何容易。著名的华裔评论家林英敏女士曾经指出“少数族裔子女疏离父母亲不仅表现在拒绝接受家庭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 而且还表现在拒绝父母亲的严格管束上。”[6]为了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女儿们极力挣脱母亲的束缚。她们在美国文化霸权中被撞得头破血流,却始终维护着西方文化,反抗着向她们灌输美国文化的母亲们。“她似乎与我隔着一条河,我只能在对岸看着她”。尽管女儿们如此决绝地挣脱她们血液中的中国基因,按照美国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来打理自己的生活,但这一切挣扎,在一个强大的西方文化霸权下显得无力又无助。无论怎样努力她们从始至终都是被边缘化的。她们有主流美国人所具有的一切:美国人的语言、美国人的婚姻、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美国人的思维习惯……,惟一不同的是在她们身上多了中国人的基因。但就是这一点,让她们在西方人的眼中无法改变“他者”的身份, 无法改变被排斥在美国主流文化之外。她们在新的世界中被西方文化霸权边缘化了。正是少数族裔文化的基因,使他们永远无法到达真正美国人的高度。

(三)非殖民化出路

《喜福会》的结局像它的名字一样隐喻着某种程度上的融合。精美和父亲为了了却母亲的夙愿,回到中国寻根。当她看到两个姐姐时,忐忑的心舒展下来,不由在心底喊出了“妈妈”。这样的呼喊意味着母女的融合,也意味着中西文化融合的开端。“中国寻根”是女儿们对非殖民化出路的一种探寻。想要成为真正美国人的女儿们, 虽然付出了种种努力试图通过择业择偶等各种方式尽快并完全地融入西方主流社会中, 却始终被拒之门外。是站在她们背后、却一直被她们忽视了的中国让她们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真实的文化身份,摆脱“殖民”身份, 而且可以找回人生力量。

三、结 语

尽管在谭恩美的成名作《喜福会》中, 华裔妇女无论是母亲们还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女儿们, 也无论是在故国家园还是在异国他乡, 都受到文化霸权和殖民话语的迫害和压制, 但是她们似乎都没有因为困难艰苦而磨灭自己的意志,在生活中她们不断努力地找寻自我和实现自我, 探索着非殖民化的出路。

お[参考文献]

[1]Heung M.Daughter-Text/Mother-Text:Matrilineage in Amy Tans Joy Luck Club[D].1993 .

[2]Mistri Z.Discovering the ethnic name and the genealogical tie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D].1998.

[3]Souris S.“Only Two Kinds of Daughters”:Inter-Monologue Dialogicity in The Joy Luck Club[D].1994.

[4]Romagnolo C.Narrative beginnings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a feminist study(1)[D].Studies in Short Fiction,2003.

[5]彼得•邝.新唐人街[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6]胡勇.文化的乡愁[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第9篇:民主的细节范文

泉州七夕节有什么活动

焚送七娘妈轿七娘妈亭为孩童祈福

七夕泉州有焚送七娘妈轿、七娘妈亭的习俗。在泉州的民俗文化中,七娘妈(即七仙女)为妇幼保护神,而七月初七是七娘妈的神诞。七夕到,不少家庭会买七娘妈轿、七娘妈亭,焚烧献给七娘妈,为家里孩童祈福。

而这段时间,泉州古城街边有不少小贩也卖起了这些东西。七娘妈轿用竹篾扎成,七顶轿子并成一排。

七娘妈亭则是牛郎和织女的住所,共三层,最上一层是织女做工和化妆的地方,上面画有剪刀、尺子和镜子等图案。

中间一层贴有喜字,这是七娘妈和牛郎成亲的地方。而最底层则画有桌椅,是用来宴请织女的。

根据一些老人介绍,七娘妈亭的用法讲究,如果是新婚夫妇、刚生小孩以及家里有16岁以下小孩的人家,就必须用到七娘妈亭。

做糖粿

糖粿是七夕这一天,泉州敬祀和食用的一种面食。传说,每年七月初七,喜鹊会搭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相见。

相爱而不能相处,牛郎织女见面时相拥而泣,而糖粿就是用来盛装牛郎和织女相会时落下的眼泪。所以,很多年轻人也将其喻为情人果。

闽南七夕的主要特色

在闽南地区,七夕除了保留着与其他地区相同的乞巧、拜魁星等习俗外,还有其独特的、带着浓厚民间色彩的民俗。

闽南因其地处东南沿海宗教氛围浓厚,加之该地区人们普遍认为传说中的七仙女并非一个仙女,而是七个神娘,俗称七娘妈,所以人们将其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并将七夕衍化成七娘妈的生日,即七娘妈生。

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的《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