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小企业财务制度范文

微小企业财务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小企业财务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小企业财务制度

第1篇:微小企业财务制度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行为规范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活跃力量,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是由于受社会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规范上存在着众多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环境等不相适应的情况,并且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甚至影响到了中小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行为评价分析

国内部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均忽视了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财务管理思想僵化和落后,导致中小企业的管理仅限于生产经营的业务管理格局,企业财务管理监督核算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总的来说,目前中小企业由于在财务管理行为上存在不规范的行为,从而导致中小企业会计账目不清楚、财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营私舞弊、违法乱纪的行为时有发生。从国家角度来看,中小企业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现象严重,使国家损失了大量的税源;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财务管理混乱造成中小企业经营层面反映有盈利,但是在财务上却反映为亏损,企业资产流失严重。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行为问题剖析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行为已经存在已久,但是这并未引起社会有关部门和企业自身的重视,因此导致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越来越混乱,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正常稳定发展。从实践中可以看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私营企业财务管理思想根深蒂固

受中小企业出身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多数是典型的私营企业,因此其财务管理模式也多为私营式管理,企业经营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在具有血缘关系的几个人手中。尤其是在一些具有“民营”和“私营”性质的中小企业,企业领导者集各种权力于一身,企业雇佣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地参与到决策中来,只能成为决策的被动执行者。在这种私营式财务管理思想的指引下,企业的管理者在自身知识不足、思想僵化和管理理念落后的情形下,就不能够有效地吸收其他思想的优点,这样直接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监控失灵,最终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

(二)对现金管理不到位, 成本费用管理水平低

多数中小企业对现金的管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不编制现金收支计划,这种情形下,市场经济环境的微小变化,就会对企业日常资金的运用产生较大的影响。还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对资金的使用没有计划性,一味地购置不动产来扩大自身的生产规模,这样一来,就容易使企业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使自身陷入财务困境。同时,受制于自身环境的影响,中小企业内部缺乏科学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在成本费用的控制上,仍然处于被动落后的境地,定额标准、信息反馈、责任制度等都不健全,由此导致诸多的中小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中存在核实不严、控制缺位、控制体系缺乏等问题。

(三)财务人员综合管理能力不高,财务管理职能缺失

受中小企业自身家族性质的影响,中小企业用人的特点往往是超负荷劳动,对财务人员重使用轻培养,财务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不能够参与到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决策和研究中来。对介入财务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从而导致在企业的日常核算中,出现重核算轻管理、重资金运作和会计结构轻会计资料的收集和加工处理等现象。这些行为直接淡化了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参谋决策作用。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企业普遍注重对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而对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财务管理职能未能得以充分发挥。

(四)财务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相关制度的缺失

在现实的中小企业中,企业的管理者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能够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但是由于自身专业知识和意识等原因的限制,存在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往往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受上述现象的影响,多数中小企业较少设置完善的、切合实际的管理规章制度,即使企业有了规章制度,但由于财务人员不愿得罪同事而不予履行,管理者主观意志在管理上也有很大的随意性,对一些问题浮于表面而不去深追究,对一些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很多中小企业家族式管理现象严重,致使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形同虚设。

三、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规范的建议

(一)全方位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管理观念是指导企业管理实践的价值观,是思考企业管理问题的出发点,同样企业的财务管理,也需要财务管理理念的指导。面对金融危机后的世界,中小企业如果不全面转变自身的家族式财务管理思想,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也就很难抓住正在逐步复苏的市场。因此,本文认为,中小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全方位地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观念,从深层次扭转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行为:首先,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重视人的发展和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趋势;其次,树立资本多元化理财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最后,在财务管理中树立风险观念,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预测,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资金管理,强化财务控制

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现状看,涉及到现金、应收应付、存货等的营运资金管理是其关注的重点。要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规范资金管理,强化财务控制:首先,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其次,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最后,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使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配比合理。

(三)正确处理选人、留人、育人的关系,努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具有传统家族式管理模式的中小企业,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在人才观念上有所改变。一方面,在选用财务人员时,要考虑聘用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胜任能力,不能任人唯亲;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财务人员培训制度,分不同业务,不同岗位,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实行多层次的培训,不断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扩展其知识面,提升其技能,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和实力的限制,对于那些自身不具备独立完成进入市场能力的企业,还需要得到如科研成果市场化、人才培训、市场开拓、财务管理、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的帮助。中介机构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方面有自己特有的优势,因为它可以使生产信息的收益充分内部化,使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在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专门人才的利用与培训和专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都可以取得明显的规模经济,减少交易费用。

(四)优化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执行力度

要规范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行为,除了在理念、人才等方面完成转变,还需要建立健全涵盖财务管理各个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会计处理的各项操作程序,堵塞漏洞,维护资金的安全,从而持续保持中小企业可持续经营的能力,提高竞争力,强化竞争优势。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授权批准控制制度、会计系统控制制度等。在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方式,来强化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具体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会计机构,配备好财务人员,执行好会计制度;做好日常的会计核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组织与报告工作,强化财务管理的现代化网络平台建设;全面发挥财务会计功能,力争建立起管理目标明确、组织严谨、方法科学、以人为本、讲求实效、事半功倍、先进高效的现代财务会计管理方式。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核心内容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规范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固然有管理当局不重视的责任,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小企业自身。本文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也只是一些比较笼统的构思和看法,中小企业还应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应根据经营战略的变化不断调整,从而规范自身的财务管理行为。

参考文献:

1.(英)菲利普・韦布等著;王倩芳译.小企业基业长青[M].中信出版社,2005.

2.姜伯昊.卓有成效的成本管理体系[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3.徐良平.中小企业创新融资及创业版市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第2篇:微小企业财务制度范文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微型企业 滇西

微型企业一般是指投资在5万元左右、从业人数在5至1c人(有的甚至1至2人)的“迷你”企业,经营项目以劳动密集型、工艺加工型及社区服务型居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都属于微型企业。近几年来,在宏观经济政策、法律和“三农”问题不断改善的大背景下,滇西的微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其在活跃市场、方便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滇西要在未来保持健康高速的经济增长,需要微型企业有更快的发展。而刘明康(2006)认为,目前微型企业发展仍面临严重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融资难。对于滇西的微型企业来说也不例外,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滇西微型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将阻碍滇西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利于实现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云南省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见表1)2008年的数据表明,金融机构对私营及个体贷款总额还处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2008年金融机构对私营企业的贷款额占工业贷款总额的6.84%,占商业贷款总额的18.86%,而私营和个体企业大多属于微型企业,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滇西微型企业贷款的情况亦是如此。这与微型企业对GDP的贡献不成正比例,如果金融机构自身不对微型企业的贷款难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必然会导致微型企业的畸形发展,从而恶化滇西微型企业的生存环境。

一、滇西微型企业选择银行贷款的必然性分析

1、微型企业向银行贷款的内部特点

微型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是短、频、快。如果为了短期资金缺口而到资本市场融资,成本太大,收益太小;如果选择银行贷款,则融资成本低。从微型企业的贷款需求看,企业资金缺乏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加之其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微型企业需要的是一种可靠且大量持续的资金供给,而具有这种特点的金融产品只有通过银行贷款才能获得。民间融资、内部融资都是无法满足其要求的。从信息特点看,微型企业的各方面信息不具有“公开性”,与要求公开信息的债权股票融资相比,银行的私募性质正好满足了微型企业对自身信息的保密性要求。

2、微型企业向银行贷款的外部环境

从政府层面讲,自2005年4月的微型企业融资国际研讨会开始,不论是政策上还是技术上,国家均予以微型企业信贷有利的环境。2005年8月颁布的《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提出了商业可持续的小企业贷款模式;2005年11月23日,国家开发银行与内蒙古包头商业银行、浙江台州市商业银行分别签订了《微小企业贷款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国家开发银行正式启动了“中国商业可持续微小企业融资项目”,同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微型企业贷款领域的技术培训。

从银行角度讲,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正面临在“红海”中拼杀的局面,外资银行的抢滩、融资方式的转变都使其面临尴尬。若要在信贷业务上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有必要开启“蓝海”战略,寻找新的目标客户、新的市场领域,而这个新的客户和市场便是微小企业。同时,工商银行在2007年的小额信贷领域已提供了成功的实践依据。

由以上分析可知,不论从微型企业的角度考虑,还是从银行和政府的利益出发,微型企业、银行及政府之间合作的结果是互利,而实际上,尽管客观环境有所改善,但在滇西普遍存在的现象仍是:微型企业得不到银行的贷款,银行不愿意放贷给微型企业,政府不能灵活解决银行与微型企业间的问题。究其原因,即在微小企业和银行的博弈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二、微型企业向银行贷款难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在微型企业向银行贷款中,信息不对称是相对于微型企业和银行而言。与银行相比,微型企业占有信息优势,能够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企业内部信息,是一阶信息,而银行通过有限渠道了解到的微型企业信息则是二阶信息,是不完全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也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事前信息的不对称,会造成逆向选择;二是事后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道德风险。

微型企业和银行间的事前不对称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关微型企业“硬信息”,二是有关微型企业“软信息”。微型企业的“硬信息”包括会计信息、资本运营信息、预期收益信息等。而且大多数微型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管理不规范、信用观念淡薄、财务制度不健全,与《贷款通则》有关条款所要求的贷款条件差距大。同时,微小企业经营灵活,经营业务经常发生变化,因此银行难以通过企业财务报表、银行资金账户等方式迅速、有效地收集企业的信誉、财务、业务状况等信息,更难以像对大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贷款那样从公开媒体获取企业的相关信息。

可见,银行对于这两类信息的掌握都处于劣势,企业的“硬信息”虽然是一种可以用数据和书面资料反映的信息,但银行还是无法可靠地取得,而且}艮多数据和书面资料并非真实的。例如,有的微型企业使用两套账,对付政府部门的是一套账,自己进行会计核算的则是另外一套账。对于软信息,银行很难在第一次放贷或短时期内了解到。

微型企业和银行间的事后信息不对称表现在:在双方签订贷款合同后,企业追求预期收益最大化,利益的驱使会使中小企业特别是偏好风险的企业,更倾向于投资风险较大的项目。例如企业得到资金后,可能改变原来的承诺,从事银行不希望看到的高风险活动。这种贷款后的双方信息不对称,会造成“道德风险”。银行基于对期望收益的考虑,在对风险不能把握的情况下,采用提高利率的措施,结果是,诱使借款人选择更高风险的项目,道德风险行为仍然存在。

三、解决滇西微型企业和银行间信息不对称的技术路径

1、微型企业要改进传递有效信号的基本技术

(1)在“硬信息”的传递方面,首先,要完善财务制度以建立财务信息披露机制,这就要求微型企业一定不能缺少财务管理人员。其次,通过政府强制手段提高微型财务人员的技能(尤其是村级财务人员)并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对财务人员颁发资格证书,无证人员不得担任财务岗位。最后,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按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对企业各种项目的计划和管理要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做好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准备。

(2)在“软信息”的传递方面,企业主要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在和银行谈判的过程中注重技巧,让对方(银行)清楚地知道本企业的优势,以一个领导者的个人魅力让对方了解自己、了解企业,在双方重复博弈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信任。

与微型企业获得资金后所得到的投资收益相比,上述两项

成本应该是相对低的。但任何一个微型企业要想让自己和众多的竞争者区别开来,还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而究其根源,一个微型企业要发出成功的信号,必须增加其实力,包括“软实力”和“硬实力”两方面。

2、银行要掌握适用于微小企业的信贷技术

微贷业务和传统银行业务不同,它需要业务员去市场上寻找客户和潜在的客源,同时需要对微型业主进行全程的沟通和了解,了解他们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所在地的客源等。因此,银行在控制风险上就需要对微贷业务员有一整套的管理、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在这一机制中,要考虑两类风险:银行和企业之间的风险、银行和信贷员的之间风险,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培训提供给微贷员有效的信贷分析技术。如美国小企业贷款的新技术:业主信用评分法,即根据小企业业主的个人信用记录,由计算机统计模型软件进行自动评分,以分值的高低作为贷款决策的基本依据。小企业信用评分依据可以包括业主的月收入、债务余额、财产、就业情况、住宅所有权及以往坏账、欠账等,以及一切能的企业信用资料。

其次,建立信贷员正向的激励约束机制,信贷员的收入既与其新发展的客户数量和发放的贷款笔数有关,又与其名下的贷款质量相关。这样信贷员会设法准确掌握并深入分析微型企业的一阶信息。

最后,要强化内部审计。微贷业务依赖于信贷员去获取和处理信贷决策所需的信息,决策人员难以证实其真实性,因此,银行强化内部审计可以识别程序和流程上的缺陷及信贷员的道德风险。

3、政府要加强金融创新的力度

政府在银行与微型企业之间起着关键的作用。政府不断地进行金融机构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不仅可以提高银行对微型企业贷款的效率,也可以保证贷款的质量。

首先,政府应出面完善微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促进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由于微型企业本身的资产情况与银行的发放贷款体系存在着矛盾,这就要求政府建设的信用担保体系为微型企业提供融资中介。

第3篇:微小企业财务制度范文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成为有效解决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而当前,对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制约的因素有土地、环境容量、技术创新等很多方面,而制约现有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融资问题。因此,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是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吕梁地区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成因

当前,吕梁市中小企业有非常大的资金需求,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加大对发展中小企业扶持的金融政策,银行业金融机构也有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任务考核,市政府和银监局、人民银行、中小企业局、经委等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贷款工作,但是依然存在一方面中小企业无法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而另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无法完成上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考核任务。而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问题是三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自身存在问题,二是金融机构体制存在问题,第三方面是社会对中小企业的看法。

(一) 吕梁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1.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小企业正处于发展壮大阶段,普遍存在资金缺口。当前生产流动资金主要来源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对一些成长性好、前景好的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也是其生产经营资金的重要来源,而大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往往是依靠民间借款来解决生产经营资金问题。目前,吕梁尚未有一户中小企业上市,通过资本市场、债券市场融资资本没有可行性,而企业自身能力不足,自筹资金也比较困难。

2.贷款方式主要以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为主。金融机构为降低信贷资金的风险,要求贷款企业必须提供与所贷资金款额相适应的财产作为抵押或担保,一般为信贷资金额度为抵押物的70%左右。

3.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较高。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多选择在地方融资机构、农村信用社等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已逐步成为县域中小企业的融资主体,农村信用社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发放贷款资金时,可在国家核准的基准贷款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上浮,并且比国有银行的贷款利息要高出一倍左右,直接导致企业融资成本过高。

(二)吕梁地区中小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贷款障碍

1.一些中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不透明、报表数据不真实、经营管理不规范、土地手续不完备,银行难以掌握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有些企业还存在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问题。据初步了解,我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2 558户中小企业中,法人治理完善的1 307户,财务管理规范的1 303户,土地手续完备的1 421户,符合产业政策的1 434户。

2.有些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意识不强,财务管理水平不高,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透明性不够、信用度较低,因此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对中小企业放贷时慎之又慎。另外,由于个别中小企业恶意抽逃资金,拖欠贷款,空壳经营,悬空银行债权,造成了信贷资金的流失和损失,势必会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

3.吕梁市现有的中小企业中,以传统性产业的数量较大,这些企业中,存在缺乏科学有效管理,企业效益偏低。有些企业虽然经济效益较好,但是为了避税,体现在账面上的效益不真实,利润较小或体现亏损。而金融部门在考察企业还款能力的一个重要评估条件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企业的效益不是很好,金融部门为了确保信贷资金及时足额回收,避免出现信贷风险,对这类企业的贷款申请就很有可能予以拒绝。

4.中小企业担保条件不充分,抵押能力不足是造成其贷款融资较难的关键问题。有一些企业还存在租赁经营,更没有有效合法的资产可用于贷款抵押。因此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不能得到金融部门现行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远远满足不了最终获取信贷资金支持企业的需求。

(三)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和协调的缺位

1.现阶段中小企业的财务主管部门不明确。没有明确的单位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致使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不正规。

2.对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比较滞后。当前,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没有一个公开准确的网站予以登载,同一个中小企业在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的信息不互通,存在同一信息在不同部门的内容不同,造成社会对中小企业信息不认同。

3.基层政府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积极为企业的发展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方式,努力提高融资效果,每年都与企业、金融部门相互协调,牵线搭桥,举行政、银、企对接的项目洽谈会,银行与企业会签订大量的借贷意向,可是在真正落实信贷手续和信贷资金时,政府又不会从细节上给予帮助和解决其中的实际困难,致使企业与银行所签意向的落实率较低,政银企对接会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四)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体系不健全

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社会中介组织从创业指导教育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开发、资产评估、抵押担保、法律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目前吕梁市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各级体系极不完善,很不健全。具体表现在有益性、扶持性专职服务机构较少,几乎为零,覆盖面极窄,功能单一;中介服务机构收费高、管理不规范,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对中小企业所需的创业辅导、技术创新、融资担保、教育培训等服务机构尚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应加强对各类商会、联合会行业服务职能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二、解决吕梁地区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对策

(一)增强全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诚信

全市中小企业必须建设良好的“诚实守信”形象。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一方面搭建诚信建设的平台,另一方面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打击力度,从体制机制上促进中小企业对诚信建设的积极性,让中小企业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诚实守信才能立身发展,失信毁信将会破产倒闭。

(二)中小企业要加强自身条件的完善。

1.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金融部门的要求,建立全面准确真实的财务资料,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增强信息透明度,提高企业的“信用记录”。

2.主动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联系,定期向金融部门提供财务报表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取得金融部门的信任,提高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授信等级。

3.要及时还本付息,树立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企业形象。

4.要保持合理的贷款水平,制定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加快资金的回拢与周转。提高企业资金的管理利用水平和使用效力。

(三)强化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意识

1.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关于扶持和鼓励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提高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效率,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避免重复审批,减少企业融资成本。

2.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研究发展中小企业贷款的各项制度、业务标准和操作流程等,合理确定目标客户群,增强对中小企业贷款规律和特点的认识,积极开发中小企业贷款金融产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对金融产品的认知度。

3.在对大型企业投放贷款的同时,要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对发展前景好、信誉度高的中小企业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及时注入资金,帮助企业发展。

4.根据中小企业融资时间急、额度小的特点,制定更多、更有效地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产品,使中小企业在贷款额度内,根据需要,随时贷款。

5.要在房产、设备、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拓宽抵押担保财产范围。

(四)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1.积极帮助提高中小企业的自身条件,要将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会计核算制度、规范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依法经营意识等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并要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帮助企业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2.要壮大现有担保机构的实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实市级国有担保机构的资本金,同时要鼓励和推进由民间资本出资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信用担保机构。

3.要确定牵头部门,建立健全信息覆盖面较广的企业信用体系,该信息要反映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财务指标及信贷、纳税、司法、民间信誉等,以此促进企业增强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第4篇:微小企业财务制度范文

【关键词】借鉴 硅谷银行 科技型 小微企业

十二五期间,我国提出立足科技发展的战略前沿,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科技型小微企业以其特有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已逐渐成为创造财富和解决就业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其科技创新实践中仍面临着融资难的发展瓶颈,直接束缚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商业银行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更是我们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经济国际化提升的重要历史时期,立足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软件服务和外包、新传感网等新兴产业。在这些新兴产业中,科技型小微企业占据大多数,凭借其特有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活力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不仅是科技型大中型企业的“孵化器”,更是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经营细胞和发展基础。

然而,科技型小微企业同样面临着融资难的发展瓶颈。为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银监会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探索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模式、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商业银行创新金融组织形式,设立专门从事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特色支行,积极向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因此,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社会责任。

同时,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随着我国银行业不断扩大,中小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银行间的竞争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一现状,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创新,寻求新的投资方向,才能在竞争中胜出。现在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很可能成长为未来的高新技术大中企业,商业银行只有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才能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提高利润水平,增强自身发展竞争力。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现状剖析

(一)财务管理薄弱,贷款偿还风险大

目前,科技型小微企业人员规模通常较小,虽然具有独立的财务体系,但是财务制度往往不健全,财务管理薄弱。据统计,约95%以上的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完整,通常只有财务报表,缺乏其他财务资料信息。此外,有些企业为了规避税收,故意不建或者建立假账假表,使得财务管理徒有虚名。由于财务管理薄弱,财务信息不完整,银行很难判断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水平、风险状况和还贷能力,造成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瓶颈。同时,科技型小微企业主要从事科技型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较大,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若不成功,企业经营将陷入困境,难以偿还贷款。因此,依赖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的经营偿还贷款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知识产权质押难,缺乏专业担保机构

目前,科技型小微企业拥有较高的技术研发水平,知识产权、专利权是其主要资产,但知识产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流动性差且价值评估缺乏统一的标准,同时,技术创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技术向经济效益转化的失败率较高,风险系数大。因此大多数商业银行不接受知识产权、专利权等作为融资担保品,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申请常常因抵押物不符合条件而被银行拒之门外。同时,我国信用担保行业发展尚不成熟,缺乏针对微小企业的专业担保机构,而且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大,担保机构出于自身的风险控制考虑对担保企业提出苛刻的条件,增加了科技型微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三)信贷审批流程复杂,贷款管理成本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办理大中企业和小微企业贷款的程序基本一致,无论从客户贷前资料收集、集中审批还是贷后管理,均以同样流程进行。就贷款程序而言,抵押登记通常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受理完毕,进行公证需要产权人和共有人全部到场签字,如以多人房产抵押,往往需要全家老小全部到场。因此,许多小微企业宁愿选择民间高息借款,也不愿向银行申请贷款。同时,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资金需求量少但频率高,通常贷款金额少但次数高,和大企业相比贷款的管理成本较高,因而商业银行对开展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积极性不高,这也是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三、硅谷银行的商业运行模式及启示

美国硅谷银行成立于1983年,成立十年来一直发展缓慢,和其他银行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直至1993年美国硅谷掀起高科技产业创业浪潮,在大部分银行将目光投向大公司身上时,硅谷银行另辟奇径将目标市场定在新创立的科技中小企业身上,为它们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独特的战略眼光和对机遇的准确把握,促进了硅谷银行的飞速发展。至2008年,美国100佳最佳银行排名中,硅谷银行位居13名,超过了美国银行和花旗银行。究其成功之路,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启示:

(一)与创业投资公司紧密合作

硅谷银行成功的重要策略之一是与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等创业投资公司紧密合作,进行联合投资。硅谷银行在客户选择上,以创业投资公司投资的客户为主,为他们提供商业银行服务、直接投资成为股东或合伙人。这样,硅谷银行通过风险投资进行客户甄别,避免了贷款发放前的信息不对称。

此外,硅谷银行为创业投资公司贷款时,由创业投资公司进行组合投资、分散风险,并由创业投资公司将回报返还银行,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同时,硅谷银行实行“跟随发展”模式,将网点设在创业投资机构附近,为创业投资机构提供直接的银行服务,以便为其提供及时服务,从而将业务向全国扩展。

(二)灵活的贷款担保方式

硅谷银行的客户群体是创业初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类企业拥有较高的技术研发水平,知识产权、专利权是其主要资产,固定资产较少,大多数以土地房屋租赁经营为主。硅谷银行改变经营观念,允许以专利技术代替传统的物质担保。例如,当企业处在创业研发阶段时,以专利技术作为担保,当产品进入市场,公司拥有应收账款后,则以应收账款替代知识产权作为抵押。

(三)仅涉足熟悉的专业领域

硅谷银行只投资于最熟悉的新兴工程产业和生命科学领域,其他领域一般不参与。硅谷银行的许多员工都有高科技领域的工作经验,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深的人脉关系,这也使得硅谷银行的专业化优势十分突出,有效降低了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四、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风险共担,灵活配置,分散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贷款风险

科技型小微企业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较大,且财务管理能力薄弱,财务信息不完整,与商业银行间信息不对称。针对这一问题,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与科技园、政府共担风险的模式,降低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拓宽信息交流渠道。

其中,商业银行和科技园区的合作,可以通过园区与园区内企业间的银企对接活动,获取更多贷款申请企业的信息。同时,对科技园区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再由科技园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金融支持,即商业银行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间接融资,通过投资组合分散单个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

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与政府合作建立担保保证金风险池,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定向贷款。在风险共担的契约下,将政府的高科技担保保证金存入风险池,成为银行的托管风险池资金,再由商业银行按风险池资金的一定放大比例向科技型小微企业发放定向贷款。

(二)创新产品,多方联动,丰富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方式

围绕科技型小微企业缺少有效抵押物和担保难的现状,商业银行应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商标权融资、租赁融资、贸易融资等新型融资形式,探索以现金流为质押的新型业务模式,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更便捷的融资选择。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积极与担保公司机构合作。担保机构在专利、知识产权、销售合同等非实物资产的估价上拥有优势,而商业银行一般不认可这些资产做抵押,可由担保机构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商业银行融资进行担保。

此外,商业银行还可寻求创业投资公司作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担保机构。创业投资公司对创业企业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与其合作不仅可以分享创业机构的客户资源,而且为了被投资创业企业的发展,其有动力和信息担当创业企业的担保机构。

(三)简化审批,优化流程,提高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效率

目前,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审批程序繁琐冗长,远不能满足小微企业贷款“多、急、频”的特点。针对这一现状,商业银行应根据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点,制定专门的贷款体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简化审批环节和手续。一方面,不断改进贷款授权和授信制度,适当赋予基层机构信贷人员必要的贷款审批权限和管理责任。另一方面,提高风险容忍度,对操作风险、意外导致的小微企业贷款不良情况不追究主办客户经理责任,打消客户经理拓展科技型小微企业业务的顾虑,调动其拓展业务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武岩,慕丽杰.借鉴硅谷银行模式拓宽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J].理论界,2009(7):55-56.

[2]张玉华.金融如何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J].现代金融,2012(3):23-24.

[3]蒋占琴.江苏银行家纵论:中小融资难问题中个主体角色定位浅探[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年.

[4]吴秀婷.科技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初探[J].现代商业,2010(5):31-32.

[5]Myers,Majluf.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Financial Economics,1984,13(2):187-221.

第5篇:微小企业财务制度范文

尽管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明显快于其他类型企业,但是由于体量较小,小微企业贷款所占比重仍然不高,小微企业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并未根本改变。2012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为28.6%,与上季度末持平;小微企业新增贷款占同期全部企业贷款增量的比重为34.6%,比前三季度占比低0.4个百分点。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尚不成熟,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间接金融仍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主战场,但是,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实力偏弱、财务制度不健全、可抵押资产规模偏小,无法获得充足的信贷支持,因此,我国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资金贫血症”。据有关部门2011年对广西两千多户小微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小微企业资金缺口达300亿元。即便在民间资本较为充裕、民间金融比较活跃的温州,2012年6月的统计调查显示,仍有16%的小微企业认为“融资很困难”,56%的小微企业认为“融资有点难”。⑥小微企业的这种“资金贫血症”会进一步导致企业有机体健康失调,其直接后果便是,我国多数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技术,难以引进先进技术,技术水平低,无法构筑稳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只能在产业链低端获取微薄利润。当前,我国小微企业的产业布局结构总体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一头是为大企业搞配套的,一头是有品牌、有技术、有专利、有市场的,二者合计约占30%,中间的70%的企业主要从事的都是传统产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很容易受到经济形势和市场波动的影响,面临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影响因素:基于23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小微企业的融资行为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所面临的融资困境是企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麦克米伦缺陷”主要从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与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的错配导致的市场失灵视角来解释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实际上导致这种困境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政府扶持政策不到位、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等。笔者在参考《提升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能力———G20小企业金融工作组调研报告》中相关指标的基础上⑦,设计了小微企业融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问卷包括10个问题,其中小微企业自身因素4个问题,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因素6个问题,全部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完全不严重”、“不严重”、“中立”、“严重”、“十分严重”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5分。以江苏部分小微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41份,有效问卷230份。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小微企业自身因素和融资环境因素均对小微企业融资具有显著影响。从小微企业自身因素来看,“企业规模小,经营风险大”、“信用状况不佳”、“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问题突出”、“缺乏有效的抵质押担保”等因素的因子负载分别为0.817、0.813、0.802、0.762,特征值为3.343,方差贡献率为17.250%,可信度系数α为0.78。由于这些因子的负载均超过0.7,特征值大于3,说明这些因素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制约作用已经比较严重。其中,“企业规模小,经营风险大”影响最大,因子负载达到0.817。从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因素来看,“政府因素”、“银行方面”、“证券机构方面”、“信用担保体系方面”、“资本市场体系方面”、“法律因素”等因素的因子负载分别为0.810、0.789、0.768、0.568、0.798、0.853,特征值为2.651,方差贡献率为14.103%,可信度系数α为0.85。由于除“信用担保体系方面”因素外,其他因素的因子负载都超过了0.75,说明上述环境因素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制约作用也比较严重。其中,“法律因素”影响最大,因子负载达到0.853;其次为“政府因素”,因子负载达到0.810。因此,小微企业要走出融资困境,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经营实力建设,扩大经营规模,减少经营风险,提高信用状况,创造更多的适合抵押和质押的资产,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融资能力;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强化政府政策支持,完善资本市场体系,调整银行和证券机构的运营策略,全面优化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

综合比较以上三种模式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国际经验归纳为:加强政府管理,明确金融服务机构的定位,合理配置外源性融资和内源性融资,形成多层次融资担保服务体系等。借鉴化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现实表征和影响因素,笔者拟从如下几个方面探讨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应对策略:1.确立小微企业的公平竞争地位,切实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金融政策当前我国官方统计中对小微企业的经济指标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口径,使得社会各界无法充分了解小微企业的真实情况,从而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导致小微企业在贷款、上市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地位,难以得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各级政府应当明确界定小微企业,确立小微企业的公平竞争地位,使其在适用国家政策、衡量贷款资格等方面形成区别于大中型企业的独特的条件要求。现阶段,虽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但是并未切实落实,且效果不明显,配套政策也不完善。因此,当务之急是切实全面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2012年4月19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中关于缓解小型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第一条意见就是要“落实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各项金融政策”,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建议,例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对达到要求的小金融机构继续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应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小型微型企业给予信贷支持”等。因此,各级地方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贯彻实施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充分利用既有的政策空间,切实缓解小微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2.加快地方金融改革,发展地方小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传统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意愿不足是导致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首要成因,因此,必须深化金融改革,大力发展专门性金融机构,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一是在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国际组织资金、民间资本、外资等参股设立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机构的条件要求,适当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对单一投资者持股比例的限制,鼓励服务于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到县、市、区设置分支机构。以江苏为例,江苏长江商业银行坚持“服务微小、服务地方、服务民营”的特色定位,推出了以“100万元以内免担保贷款”为核心的一系列服务于小微企业发展的个性化金融产品,有效满足了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资金需求。到目前为止,江苏共有172个银行专营机构以及510个小企业金融服务专业营销团队直接面向小微企业开展金融服务。二是在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服务于小微企业的专业金融机构和团队的同时,全面拓宽融资渠道,从传统贷款业务扩展到贸易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鼓励发展小微企业风险投资基金,通过参股、融资担保、跟进投资和风险补助等形式培育一批主要投资于小微企业的风险投资机构,引导国外著名风险投资基金、私募基金、金融类公司等投资机构拓展小微企业风险投资业务;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利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上市直接融资;鼓励优质小微企业进行债券融资;引导技术领先的成熟的小微企业利用国外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股权融资。

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与体系,健全融资保障体系小微企业自身缺乏可用于抵押或质押的资产,并且缺乏外部的信用担保,是导致其陷入融资困境的重要成因,因此,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与体系,是小微企业扶持政策不可或缺的内容。一是大力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对符合条件的为小微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机构免征营业税,培育社会信用担保市场。二是开发新型信贷产品,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允许小微企业通过第三方企业保证担保、土地加在建工程抵押、票据质押(含优质商票)、无形资产抵押和应收账款抵押等方式向银行贷款。三是构建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健全小微企业融资保障体系。整合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信用记录,构建全国或者各省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依法披露小微企业的信用记录。规范各种中介服务机构的工作流程,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同时加大对出具虚假报告机构的处罚力度,真正发挥其监督作用,以防止某些收益差的小微企业财务信息失真。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其形成核心竞争力小微企业自身实力偏弱是导致其陷入融资困境的根本内因,因此,必须从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小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小微企业对逐利资本的吸引力。一是针对小微企业普遍采取家族式经营模式难以适应企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问题,加强对小微企业的管理支持。例如,由地方政府出资对小微企业负责人进行系统培训,提升小微企业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经验、创优能力的小微企业家;支持小微企业开展管理创新,提升小微企业财务管理和节能环保管理水平,同时,严格落实小微企业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建立小微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全面强化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二是针对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人才瓶颈问题,加强小微企业的人力资源引进与开发,提升小微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水平,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小微企业就业。三是针对小微企业技术水平低、核心技术缺乏的问题,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技术扶持力度,提高小微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先进技术的能力,使小微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一方面,要帮助小微企业自主研发或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加快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另一方面,要为小微企业搭桥牵线,鼓励其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国内外大中型企业构建战略联盟,共同开发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提高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