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范文

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

第1篇: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范文

1、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作用

1.1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我国教育事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开展教学,从而造成学生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违背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长此以往,学生也就没有了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教师也失去了热情的态度,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体育课堂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一堂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该将单一的课堂教学就变得更加多元化,从学生的个性入手,根据他们的心理状况发展体育活动,例如开展球类的竞技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除此之外,对运动类型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从事的体育活动也不尽相同,低幼龄的孩童主要开展的体育活动以趣味性为主,高年级的学生则更加注重强身健体,因此选择的体育活动主要以球类运动为主。这样,无论在哪一阶段的孩子都养成良好的运动意识,让他们感受到运动的魅力。

1.2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

素质对于一个学生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是教育水平高低的首要标准。人们在观察一个人是否具有高素质时,通常时从其言行举止进行观察,另一方面,素质的高低也体现在身体状况方面,一个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也是高素质的体现。除此之外,素质的表现形式还体现在方方面面。我国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因此,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的重要一点就是体育运动。我国少数民族除了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外,体育活动也不容小觑。例如蒙古族人民喜爱的游戏“打布鲁”、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喜爱的“打嘎嘎”、还有众所周知的“荡秋千”,是锡伯族的主要游戏形式。上述体育活动不仅体现出各个民族特点有的文化特点,长期发展下去还具有积极的传承意义,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少数民族的民族特征。少数民族不但具有高尚的品质,在文化事业中也为人来带了一种异域风情,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体育教学中将这些活动发展下去,能够达到国家制定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1.3在学生头脑中灌输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育活动不仅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一项任务,我们还应该将其深入到生活中,变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学生不爱进行体育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不具备清晰的体育意识,没有意识到体育活动对于个人,对于生活,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在这种局限性的长期影响下,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忽视体育运动,进而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为此,教师应该多组织体育活动,让学生逐渐意识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进而改变他们对体育的错误意识。

1.4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

少数民族体育娱乐活动是我国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在今天地球村,信息时代正在将这些传统的文化遗产进行同化,民族传统文体文化的民族特性正在逐渐削弱。使得我们产生了对于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迫切性。自近代开始,西方现代传统竞技体育的引入,人们对于民族体育的观念逐步发生改变,特别是少数民族的一些体育活动,它们没有文字记录,靠着人与人之间的口传身授。正在初见走向消亡,有的已经不存在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也在发生着重大的演变,从原来注重祈福仪式,保家卫国,军事性,转变为现在以市场化为主的娱乐性。

2、影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

2.1教育观念问题

如今要广泛开展少数民族体育任然面临一些障碍,由于长期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一套固有的、呆板的教学模式,惯性的思维方式,无法认识到民族体育的功能和优点,束缚了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使他们把教学工作陷入自身设定的条框中,就这样按部就班,而且不亦乐乎。

2.2师资力量问题

教学活动的开展,师资是关键。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引进学校体育教学实践,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要使这项工作能够在我国学校得到正常而有效地开展,培养师资是 当务之急。因为目前我国体育院校还没有将开设少数民族体育课纳入议事日程(除开设武术、气功课外),因而要使少数民族体教学工作得到顺利推进。

2.3教材缺乏问题

由于民族体育项目涉及面广,渊源复杂,内容多。而我们的传统体育教师往往只是通过短期的培训和学习而转向民族体育教育,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一些理论、技术技能传授方法显得不足。而课程的体系也是教师自己摸索着定的,缺乏作为教学的依据的教材的指导,课程教学进度与内容安排不够合理,教学目标也不够明确,从导致整个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3、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建议

少数民族的体育事业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要进行改革,首先要明确只有贴近群众才能获得群众的爱戴,体育运动才能得以推广。因此,我们应该按照少数民族的发展情况进行教科书的编纂,根据实际情况收集数据,从而整理出完备的教材,为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依据。另外,还要探索出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方法,从而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解决在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动起积极性。相关的建议还有很多,在这里不一一赘述了,总之,我们的目标就是促进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

第2篇: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范文

前言

黑龙江是一个拥有53个少数民族的边疆省份,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体育文化风格。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也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喜爱和国家的关注。少数民族体育作为一支强劲的力量在体育民族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又因其是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民族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大多取材于当地,有其鲜明的当地特色。在体育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其独特的体育文化也在不断地转变和发展中。为了使民族历史瑰宝在历史体育文化中永远发光发热,能够持续发展,我们应努力响应国家的号召,弘扬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让民族体育文化在世界体育文化发展潮流中不断发展、源远流长。

一、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发展现状

(一)传统文化的制约

虽然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互相交流和渗透,黑龙江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事业已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其传统体育的规范化、社会化在世界体育的发展潮流中遇到了重大阻碍。传统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过于拘泥于传统礼节,用自己的圈子来封闭,致使无法更加的完整的参与到世界体育文化中。

(二)体育文化传承受到阻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黑龙江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设置了贝阔(曲棍球)、朝鲜族竞赛项目“跳板”、满族竞赛项目“珍珠球”、赫哲族表演项目“顶杠”、鄂伦春族表演项目“抢枢”(木轮车轱辘的稍子)、朝鲜族竞赛项目“朝鲜式摔跤”等多个比赛项目。但仍有许多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濒临灭绝,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出现了“边缘化“的发展,不少民族文化的生态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例如,在黑龙江省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继承人(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中鹿棋、昆仑派无极门武功和陈氏健身极其各自代表性传承人被列入保护名单。同样在不断的发展中越来越少的人来关注传统体育,传统体育文化在一点点的消失,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告示着我们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威胁。

(三)缺乏竞争力

其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形式多为竞技式、表演式。在表演或比赛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极高,并不适合大多数人的身体状况。而其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在西方文化盛行的今天,与西方在体育竞争方面明显优势不足,而且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参与人范围比较狭窄,仅仅局限于年轻力壮的人群,相比较来说同样适合儿童和残疾人的西方运动占了较大优势。

二、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发展策略

(一)发展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的经济化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因受到其传统体育文化的制约,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弊端。为了解除传统文化的制约,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广阔背景下各种民族体育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渗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着体育文化在民众之间的不段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体育运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体育运动带来了新的机遇,各种各样的体育项目开始应用于旅游行业。各种传统体育表演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参观。对此,黑龙江省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响应国家的“十二五”计划、举办“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关东文化节”等节日。并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推动传统体育竞技文化走向市场经济,更好的实现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的经济化。

(二)加强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

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文化,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随着传统体育的传承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忽略了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致使现代人不了解传统体育的魅力精髓,片面地看待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是文化传承受到障碍。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我们可以构建网络交流平台,借此来宣传黑龙江的少数民族文化,顺应时展的潮流。多多组织大型比赛,让广大民众感受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魅力,实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

(三)将少数民族体育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

不要仅仅将民族体育局限于一方面,从西方体育和日本柔道来看,民族体育的发展昌盛更多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黑龙江的少数民族体育具有的一大缺陷就是限制了人群的参与。将传统少数民族体育放入到教学之中,不仅仅可以让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魅力,增强学习的兴趣,对弘扬民族文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培养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为以后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三、总结

第3篇: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范文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旅游 互动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120-02

引言

贵州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十多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为游客提供户外运动、野营、登山等丰富的体育旅游。同时48个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也成为贵州省民族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耀眼明珠。那么,是否应该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当地秀丽山水相结合,达到促进贵州的旅游业发展,推动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仍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

一、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优势

(一)贵州省少数民族优势

贵州省总人口3725万,其中汉族人口2273万,占总人口的61.03%;少数民族人口1452万,占总人口的38.97%。共有49个民族,48个少数民族,其中17个是世居少数民族。从贵州省统计局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系列分析报告中了解到,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总量在全国排第四位,比重排第五位。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侗族和彝族,这5个民族人口合计占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82.09%。此外,贵州少数民族分布广泛,黔东南有苗族、布依族、侗族,黔西北有水族、白族,黔中有白族、彝族,黔中、黔西北也有很多少数民族居住。

(二)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优势

决定一个民族存在的基本条件是拥有自己的文化内涵。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地域环境、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及心理意识,决定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而文化的差异正是区别各民族存在的最基本条件。贵州一年中有大小民族节日、集会有1400多个,素有“千节之省”的光荣称号,加上本省特殊的地理环境,很多民族依旧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这使他们完好无损的沿袭着千百年来原始、古朴、神秘特色的民风习俗,如我国惟一一个可以保留枪支的岜沙族,有独特的“岜沙斗牛”项目,苗族在苗年、四月八、舟溪芦笙节、龙舟节等节庆中,会开展赛马、秋千、射弩、苗拳、蚩尤拳等传统体育项目;仡佬族在祭山节、端午节、吃新节、中秋节,举行打鸡毛球、跳筋舞、篾鸡蛋等项目,都可以引起人们的好奇心,给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同时便于唤起游客的参与性,在亲自体验中感受民族风情活动。所以,贵州在发展旅游业时应充分挖掘“该地区”民族的丰富节日庆典,将其固定长期地开展下去,以逐渐形成贵州省体育旅游的“精品牌”。

(三)贵州入境游客偏好度

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说,具有优秀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的首要条件,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是维持一个地方旅游业的动力。国家旅游局将旅游资源划分为山水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文化艺术、饮食烹调、医疗保健、旅游购物和节庆活动类。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入境游客的消费偏好中,到2007年为止主要以山水风光为主为54.5%,排在八类旅游资源的首位。而贵州省,山水风光偏好度平均排名在全国第二位,说明贵州省独特的山水风貌并不亚于其他省份,是贵州旅游的主要支柱之一。以表1可得,我省最有利的旅游资源是节庆活动对游客的吸引度,在全国的排名中名列第一,高于全国平均偏好度20.8个百分点。节庆活动、山水风光、民俗风情是游客对贵州省消费偏好度最高的三项旅游资源,在全国的排名也高于发达城市。因此,贵州省应充分认识到本省的资源优势,不断开发、挖掘打造出本省的旅游特色。

二、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本省旅游业的互动关系

(一)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本省旅游业的促进

随着全球科技水平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开始更多地追求精神的满足身体的健康。国家在经历经济危机中也更加重视扩大内需的发展。此时,旅游业应运而生,成为了带动GDP增长的“朝阳产业”,也成为满足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但随着人们消费的理性化,旅游风景的大同小异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游客的消费倾向已由传统的自然观光转向求新、求乐、求知与人文相结合的旅游观念转变,在旅游产品中更注重精神性和娱乐性相融合。2007年凭借浓郁的民俗民风和地方文化成为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增幅最快的省份。古人云:“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只有当天然风景披上民族的外衣,把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加大民族特色的开发,凸显本区的文化个性与差异,才是吸引现代游客的有利手段和方法。

贵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刚好符合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将民族文化作为旅游开发的核心,以少数民族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传统体育为载体,充分发挥出贵州省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优势。其一,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构成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在对抗自然、谋求生存、膜拜神灵的祭祀等活动中不断传承和发展下来的,充分展现了其特有的传统文化,同时具有娱乐、观赏、健身等功效。其二,体育活动中,人们的情感更易得到宣泄、抒发,获得快乐情感体验。而民族体育着重依靠群众的参与来展现,只有具备娱乐性和参与性的项目才可以得到传承。从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类比赛的结果来看,贵州省民族体育活动深受评委的一致好评,说明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贵州省旅游业应充分利用其优势,将名胜景区与民族体育活动相结合,将得到更好的效果。如“黄果树瀑布”举办的“黄果树瀑布节”“六月六”的项目;“织金洞”名胜景区开展的苗族射驽、跳花、芦笙舞表演。

(二)贵州旅游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旅游资源的优势项目进行开发,带动了民族体育器材、服装、装饰品的生产与加工。根据1999到2007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游客对贵州省纪念品的偏好度平均为67.7%,居于全国第二。游客在旅游胜地带走的这些文物字画、瓷器、工艺品等纪念品,无形中也使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得到了传播。近几年,随着贵州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更多的游客了解、认识了贵州少数民族,也引来了大量的学者,他们长居在少数民族村寨中,挖掘、整理、研究者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节庆活动、文化内涵,使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保护和利用。

三、结论与建议

贵州省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彰显了其独特的民族性、文化性,不仅顺应了当代旅游以文化为首位的需要,还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健身性、娱乐性,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首选。因此,贵州省应积极开发旅游胜地的传统体育项目,使民族体育与旅游业有机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另外,旅游业在挖掘、利用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同时,也在推动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保护,让更多的中外游客了解贵州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热爱贵州独特的人文风情,在内外文化的交流中,促进民族的融合。贵州旅游业应充分将本地的传统体育资源与风景名胜区有效结合,使两者相互促进,互为推动,发挥出各自优势达到“1+1>2”的效益,使贵州旅游业腾达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网l.

[2]肖潜辉,张雯强,索灵浇.中国入境游客的满意度和消费行为(1998-2007)[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12.

[3]李康林.西部地区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探究[J].商务时代,2011.13.

第4篇: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范文

新农村的建设,给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添加了许多的活力,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存在着很大的经济活力。依靠这些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当地可以发展旅游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提高村民的思想、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文化需要植入到人们的脑子里,让人们自觉进行体育活动,由于人们越来越对健康的重视,参与体育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和别人进行愉快的交流,还可以消除生活中的一些烦恼,所以,许多的村民都喜欢参与这些的体育活动。村民在传统文化中享受生活,还能够积极感受民族体育项目的魅力。

二、对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保护的建议

(一)建议成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机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依然保留着到现在。除了存在一些外界的帮助意外,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具有自我保护机制,能够自我继承和发展。澜沧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是关键所在。随着体育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会受到四面八方的冲击。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在复杂环境中会遇到许多困境,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加大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力度,需要建立良好的保护机制,为民族文化的传统提供良好的条件,这样就能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好的保护。

(二)建议政府加大民族体育扶持的力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支持的力度。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严重制约国家体育发展,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各个少数民族的支持,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现在,政府为了能保护传统文化和遗产,已经采取措施来保护非物质遗产,由国家确定给继承人提供一定的补贴。澜沧江的少数民族传统的保护与传承也可以效仿这种做法,制定适当的激励措施来让更多的人来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三)建议各级组织和相关协会利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体育项目的持续发展澜沧江流域拥有十分美丽的山川,资源非常丰富,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澜沧江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利用地理优势来发展旅游业,随着旅游业的逐渐回暖,许多地区都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针对人们的需求,都已经开始利用自身的资源,吸引游客来进行观光,并推出一系列鲜明的民俗旅游的特点,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这样就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如在彝族火把节的期间,彝族年期间,“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让游娱者参与彝族传统体育活动,感受和领悟具有彝族特色和彝族共同心理特征的体育文化。如赛马、斗牛、斗羊可以让游娱者饱尝观赏之快,而荡磨秋则让游娱者体验参与之乐。这一种现代手段是促进彝族传统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最佳途径[4]。这样就能够让游客体验的民族传统体育存在的魅力,感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能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三、小结

第5篇: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范文

贵州省是一个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的民族大省,瑶族陀螺、侗族摔跤、骑高脚、射弩、蹴球等少数民族运动项目在贵州省中学均有所开展。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贵州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行动更是发展的如火如荼,2004年6月,贵州省民宗委、省体育局、省教育厅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州、市)选择具备条件的学校,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体育课试点教学内容;2005年以后逐步开展,到2008年全省民族地区学校全面推行民族体育项目。在调查中发现,贵州省中学生对民族体育的参与度不高,除了几所拥有传统项目的学校外,学生平时参与运动的项目依然集中在篮球、羽毛球、田径等传统体育项目,这是因为开展民族体育较好的中学主要以此项目来参加竞技比赛,普及度不高,再者目前高校招考体育特长生主要以传统体育竞技项目以及民族体育中的武术、舞龙舞狮等为主,很少涉及民族特色体育人才。

2民族体育融入阳光体育运动的价值

2.1解决场地器材、师资匮乏的问题

长久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从场地器材的配置到技能学习都是以体现体育运动竞技化为主的项目,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以及高校聚集的省会城市、大中型城市,学校体育开展以及器材配置多是以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游泳等竞技项目为主。这些地区因此也就已经建立了完备的体育教学设施,对实施阳光体育具有良好的条件和基础;而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器材、场地等配套设施以及专业指导教师匮乏,导致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起来困难重重,此时就需要另辟蹊径。而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来源于生活,取材方便,因此具有本土民族气息的特色体育活动便成为了当地人民锻炼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手段。

2.2传承民族文化

民族体育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其运动项目在形态结构上都独具特色,它是中华文明演化过程中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和观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总体特征,因此从发展以来一直具有体育运动代表性。根据地域文化、经济、地理环境、文化演进的不同,民族体育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思想感情和民族风情文化。民族体育与传统体育的区别就在于民族体育是在传统体育的基础之上所创新出来的一种具有民族代表性的运动项目,它不仅符合了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也发扬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和独特民族精神。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整个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具有极强的交融特性。贵州省有布依族、苗族、土家族、侗族、彝族、瑶族等多48个少数民族,各民族有着其独具本民族历史演变特色的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明和精神文明。将更多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融入中学体育课堂,不仅能够达到锻炼的目的,满足阳光体育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要求,更是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继承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少数民族体育与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内容和形式相结合是传承和发展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方法。

2.3储备民族体育竞技人才

将民族体育融入中学阳光体育课堂还能为民族体育运动储备竞技人才。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中的竞赛项目:珍珠球、蹴球、毽球、独竹漂、陀螺、高脚竞速等项目在贵州省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及广泛的开展,将这些项目开展于学生阳光体育课堂中,使学生掌握并提高这些民族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为民族体育的竞技比赛储备人才。

2.4阳光体育创新的需要

阳光体育运动是针对全国大、中、小学生体质下滑所繁衍出来的一种课外体育运动形态,是以素质教育下的学校体育为主要依托载体而开展的一场全国性的学校群体性体育运动。中学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将稀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进中学阳光体育的活动中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延续和继承,更是对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形式的创新,将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中的蹴球、陀螺、毽球、高脚竞速、手拍鸡毛毽等一些易于开展的项目在学生阳光体育课堂中进行教授,使阳光体育课堂颠覆传统中学体育课堂放羊式教学模式,从真正意义上体现阳光体育的意义。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民族体育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反映。阳光体育是开展课外体育范畴中的一个传播者,与民族体育相结合后会产生更具实际锻炼意义的效果,在西南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因地制宜地选取诸多民族体育活动融入到阳光体育活动中,是当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法。

3.2建议

第6篇: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范文

[关健词]民族地区学校 传承与发展 民族体育

前言

贵州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文规定:“民族地区的民族学校应因地制宜地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体育学科总课时中留出适量课时安排民族体育教材的教学,将民族体育纳入教学内容。从2004年起,贵州省在各市州地选择部分学校,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并力争在2008年推广到全省民族地区所有学校。”

如何把民族体育内容与学校教育融合起来,如何在中学体育指导大纲的框架下,就民族传统体育和学校的具体条件等进行学校体育教学,丰富学校体育形式和内容,广泛开展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使之与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相适应,与大众体育发展相接轨,把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办成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传播民族体育的纽带就成为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需要进行探讨的问题。

一、民族体育的传承与开展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民族文化及传统体育项目在当地已濒临失传,面临这一局面,民族地区的学校应自觉地担负起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任,以民族体育活动为突破口,把那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整理出来并组织开展推广普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各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体育文化已融入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体现在民族的生活行为中。民族体育能让学生学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的养生健身方式等丰富的知识,既能有效地增进人体健康,同时又能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对学生的体能和智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传承和发展民族体育将有助于培养主流民族与非主流民族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情感。学生通过参与各民族的体育活动能增进对别的民族的了解和认同,从而共同维护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和谐与融合。

二、在民族地区学校开展民族体育的可行性建议

通过教学实验,将民族体育引入学校体育中是必要而可行的。因此,笔者就如何将民族体育运用到学校体育当中提出以下几点可行性建议:(1)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实质性的支持,制定相应政策法规使民族体育能在学校体育中广泛开展。(2)民族体育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其循着形式优美、内容健康、具有一定竞技性、高趣味性、易操作和扩大参与面等方向进行创新,便于构建学生学习和接受的体育教学体系。(3)竞技体育与民族体育兼容于体育教学。(4)增设民族传统体育的校本课程。将民族体育项目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打造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特色。

三、民族体育对学校体育教学的作用

民族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内容丰富多彩,集健身、娱乐和教育性为一体,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观赏性,以及强健体魄和娱乐身心的作用。民族体育在为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的同时,也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和训练,能够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的教育。

(2)各民族学生在民族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分享民族体育的完美艺术和精巧技能,有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融合,增强各民族的团结,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想、陶冶情操,使学校体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4)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教材和活动内容,体现民族地区学校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5)有利于建设民族体育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和地区培养民族体育人才,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

(6)有利于传播民族体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展示少数民族体育风采和民族精神。

四、民族地区学校传承与发展民族体育的思考

为了弘扬民族体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使民族体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发展道路,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及增强各民族间的团结,从而使体育教学内容更丰富,各中小学校特别是民族地区学校应该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把更多具有创新的民族体育教学内容纳入课堂。

民族体育项目有着诸多优点,许多特质都符合我国学校体育现状对课程与教学的要求,然而由于地域性和传统文化的限制,要让每一所学校及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去却是不太现实的。那么要发展民族体育运动就只有在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学校先开展起来,依托学校使更多的人对民族体育项目的强身健体及娱乐身心的作用具有更多的认识,从而参与到民族体育项目中去并加以普遍地推广,使民族体育得到传承与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让民族体育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呢?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寻求到正确的传承和发展途径,而学校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所能发挥的潜力是不容忽视的,学校体育在民族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中应该担当起最主要的角色。如果将学校教育的传承功能进行合理的开发,将民族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不仅是对学校体育内容的补充和发展,而且能极大地丰富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对学校体育的课程改革和民族体育的系统传承起到很好的互动作用。

2.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依托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学校先开展起来,让民族项目所占的比例逐步扩大,并在扩大影响后逐渐推广,还可以让少数民族学生来带动民族体育运动的发展。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生活在民族文化浓郁的社会环境中,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耳闻目睹,都曾身体力行地参与各种方式的民族体育活动,对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深深植根于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中,在校园课余、闲暇、聚会等活动中他们会自发地、尽情地、欢乐地举行传统体育活动以抒发感情、交流信息、愉悦身心。

3.少数民族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广泛,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教育性、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健身性等价值以及鲜明的民族特点。

在民族地区,很多民族体育的项目都根植于少数民族文化土壤,群众基础广泛,易于推广普及,加上很多项目的开展不受场地器材限制,可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方便易行、轻松有趣地开展,且参与性强,竞技性弱,既有很高的娱乐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并能逐步与现代体育相结合。这不仅给教学增添了活力,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并能使少数民族体育得到系统的传承与进一步的规范发展。

4.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如果作为课程内容进入学校体育,首先,要注重选择一些教育性、健身性、审美性、竞技性较强的项目作为教材内容。选取的内容应当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一方面要考虑它的健康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项目的适宜地域、季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要因地、因时、因人地加以选择;其次,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在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时要更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根据“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观,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既要考虑到项目的使用范围和教育对象,又要考虑到该项目运动负荷的大小;既要考虑到近期效应(兴趣),更要注重长期效应(终身);再次,要合理地设置课程及教学方式。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充分考虑项目特点、资源优势和民风民俗等,要便于开展。所以,在项目的选择上可依附和借助于地区开展的民族体育活动的资源优势,或者当地人们喜闻乐见和比较了解的项目,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开展。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根据项目特点、学生情况、资源优势等选择课外活动、课堂教学或者其他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游戏教学或者讲授实践课,并可根据不同的年级设置选修和必修项目等。

五、结语

总之,学校教育对于民族体育传承的影响是长远而又深刻的,在民族地区学校传承和发扬民族体育文化,目的并不在于要使学生学到多少民族体育的技能,而是要使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心底里产生一种文化认同感,了解它、热爱它,并懂得如何去欣赏它。它可以使学校体育工作呈现出现代体育与民族体育,表演与竞技,娱乐与健身相结台的繁荣景象,并促进学校体育事业蓬勃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慧敏.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观念形成的影响.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2]孟峰年,钟全宏,陈青.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引入学校体育的对策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

[3]张世威,易定恩,袁革,白小波.乌江流域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策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第7篇: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范文

武陵山片区聚居着9个世居的少数民族,如土家族、苗族及白族等,因为特定的地理环境、生活情况及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特殊的文化遗产。武陵山片区的民俗体育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它的特征是原生态气息浓、娱乐性强、覆盖面广。武陵山片区的民俗体育文化就有百余种,其中大部分是与民俗文化和其他的文化共同存在于人们的文化生活中的,属于早根文化,如舞龙舞狮、茅古斯、摆手舞、高脚马、打飞棒、硬气功等等。所以,武陵山片区的民俗体育文化除了带有自身的特征外,还带有丰富的民俗色彩,在本民族的宗教和节庆及商演等民俗文化活动中出现,没有独立存在。所以,武陵山片区的民俗体育文化是与多元传统文化共同发展生存的共同体。民俗体育文化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同时也是一种资源。武陵山片区的各族人民创造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包含着独特特色的民族传统的文化,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体育活动。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起源有很多,如源于打猎、战争、反抗外来的压迫及农业、、结婚、恋爱等。比如大庸的硬气功表演,其中尤以“双风贯耳”“银枪刺候”“刀床破石”等节目最为惊险叫绝,土家族的“茅古斯”舞、摆手舞、跳马,白族的“三月街”、仗鼓舞等,苗族的爬杆、摔跤、接龙上刀梯、鼓舞等这些民俗体育文化都蕴含着民族特色,可以作为发展旅游业的资源。将这些资源利用好,就可以吸引大量游客,传承民俗体育文化的同时,促进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发展。

2武陵山区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

2.1地域性特征

由于武陵山片区的民俗体育文化是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共同生存发展的,所以民俗体育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消失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的生活、农业和地区的影响。武陵山片区是由9个少数民族和湘、鄂、渝、黔四省(市)的边远山区共同组成的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各个民族的文化和生活实践以及历史文化都不同,使形成的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

2.2传承性特征

武陵山片区的民俗体育文化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内容是、节日庆典、婚嫁丧娶及生活农事,这些都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如武陵山片区土家族的茅古斯舞、摆手舞等。

1)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传统的体育文化都是随着传统的节日保存下来的。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发生了改变,古老的传统体育及民俗文化有些地方已经慢慢地淡化,甚至有些民俗体育文化已经失传。因此,我们应该呼吁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政府及体育主管部门应该为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提供一定场所和发展条件。在固定时间及节日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民俗体育活动,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文化相融合,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民俗体育文化。

2)传统歌舞文化艺术的传承。

因为武陵山片区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传统歌舞文化艺术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的。武陵山片区土家族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以及戏剧曲艺等都是通过这种形式传承到今天的。

2.3封闭性特征

武陵山片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以及生态环境三者交汇融合,且民族语言种类多但却不相互交流,使其封闭。武陵山片区交通不便利,少数民族与外来的信息交流和物品来往少,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使少数民族的民俗体育文化得以保持完整。

3新型城镇化发展对武陵山片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

1)城镇化使各民族间的地域界限模糊,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村落逐渐消失,村落传统的体育文化失去了其原有的生存土壤。

①新型城镇化使少数民族一些地域性的传统体育文化逐渐消失。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各民族间的地域界限模糊,个别民族间的物质和文化信息交流加快的同时,也给各民族间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现代化的主流文化使少数民族对于本族文化的认同度弱化了,如湘西土家族对于本族的舞蹈、传统节日等认同的人数在不断的下降。②新型城镇化发展导致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消失。由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少数民族的村落在减少,而少数民族的不少村落是没有文字的,只存在民间文化,他们的历史和文化以及记忆都是通过世袭存在的,一旦村落消失,村落的传统体育文化也会消失,这个民族将不再存在。

2)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导致少数民族青年大量外流,使得村落文化传承后继无人。

随着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少数民族青年到沿海发达城市务工,而且人数在逐年增加,导致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导致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受到影响。

3)新型城镇化发展使少数民族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破坏了传统体育文化的经济基础。

在落后的农村社会中,人们只是进行简单的再生产,很少与外界进行交流。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同时这种状态对传统的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打破了这种传统的经济结构体系,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城镇化的程度,但是也使得传统的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存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4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武陵山片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以建设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体育圈为价值取向。

发挥地区的特色景点、民族特色浓厚的优势,开展登山、跑步等体育项目。继续发掘整理武陵山片区各少数民族的特色体育项目,通过省市的少数民族运动平台,让更过的武陵山片区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从大山里走出来,提高知名度。大力宣传提升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知名度,利用现代化的科技,使人们了解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还可以建立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专门网站,实现资源共享,展示独有的体育文化。加大对少数民族的节日宣传,吸引游客,提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知名度。统筹发展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产业群,为了发展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与旅游业联手,打造旅游的平台,实现两者互利。也可以与民族传统相关的体育表演业和服装业以及器材制造业等同步发展,提高效益,促进武陵山片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建立文化传承制度。

要对传统的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就必须制定《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条例》。传承人是保证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下去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要加强对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可以通过在少数民族乡村建立村落文化民间艺人培养的专门机构,加强对乡村民间艺人的挑选和培养,为村落文化的传承培养专门的人才。通过让少数民族参与到保护传统体育文化中来,以此来影响和带动村民积极参与村落文化的保护。通过建立村落文化传承中心,来提高少数民族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要加强村落文化遗产识别,积极建立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建立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数据库和数字博物馆,使用数字化存储手段,做好资料的保存与归档工作。

4)加强旅游场地的管理。

武陵山片区已经属于开发较为完全的旅游景区,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强化对旅游景区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规范十分关键。首先,武陵山景区负责人应转变管理意识,对武陵山片区内的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开展要积极调动和推进。同时,景区管理者要充分响应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号召,创建一个综合的、全面的景区管理组织,从而对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进行规划和协调,保障各方面的利益,并服务于观光旅客。此外,在加强体育空间和设备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武陵山景区内的管理规章制度、管理手段等要加以改良。

5)开发各种体育文化产业。

第8篇: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范文

关键词 壮族民族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1 前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多样性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5 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充分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针。广西壮族少数民族文化历史久远,积淀深厚,绚丽多姿,以其独有的特色丰富了中华文化,是我国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广西壮族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今世界,旅游业已经成为具有重大发展潜力的第三产业。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旅游业将启动新一轮的对外开放,我国将成为第一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家和世界第四客源地。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规模将不断增大。对于我国非常具有文化差异的民俗文化,民族体育将成为备具旅游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因此,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对其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相结合将成为广西壮族地区经济与文化工作的重心所在。

1.1 选题依据

壮族民族传统体育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其开发和保护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为更好的传承民族传统体育,要做好保护与开发的协调与促进。

1.2 研究目的、意义

广西壮族的祖先从先秦时代就世代居住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随着民族的发展而产生的少数民族体育更是一个丰富的宝藏,经过人民群众千百年来的辗转流传,而被保存下来。近几年来全国和广西都不断的举办少数民族体育比赛,民族传统体育比赛项目也开始增多。可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与现实价值都是十分巨大的,因此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成为保护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事实上,壮族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保护力度与深度都不够,而真正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到了保护与开发作用的措施更是少之又少。近年来民俗旅游的兴起,壮族少数民族体育遇到了一个发展的机遇期与危险期,开发与保护是否做得好将影响壮族少数民族体育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作者通过查阅资料,问卷发放,民意反馈等形式,对广西壮族的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提出对壮族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与发展的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前人对广西壮族民族体育文化做了许多研究,但大多数文章的研究方向是立足于民族体育的发展现状,文化内涵分析,某一种体育项目的价值的深入探讨等。文献用深刻的论述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并将其做好各种分类以及提出了一些宝贵的保护意见。但是对于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充分利用旅游开发的手段,促进其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文章相对较少,缺乏从遵从民意角度方面深入研究与思考。因此,本文作者将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广西壮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提出新颖的保护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

2 壮族少数民族体育概述

2.1 壮族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所谓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是壮族民族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继承自己在生活中创造的民族体育活动。

2.2 壮族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价值

2.2.1 壮族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内涵蕴含的精神

体育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丰富我们的生活,体育项目有合作性,能够促进一个团队的团结,更是一个民族的团结。

广西壮族民族体育是壮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地理条件、生产劳动、军事、节日经典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它属于民族文化的范畴。人们通过各种民俗体育活动,表达着对祖先的崇敬,对神灵的信仰,对天地的感激,对人们的情感。从民族体育中,壮族人民表达着他们奔放的情感,释放着他们的热情。

2.2.2 壮族少数民族体育的社会功能

(1)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广西壮族少数民族大都位于偏僻的山区,交通极不方便,各个民族为了沟通只有通过壮族民族体育交流聚集在一起。例如: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歌节,各个壮族的同胞聚集在一起举行各种各样的民族体育比赛,如:板鞋舞,板鞋舞这项活动要求团队要步调一致,从而培养的壮族同胞的团结精神。还又一些歌舞、抛绣球等娱乐项目。通过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壮族人民能在相聚一起,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加深感情,促进民族的团结。

(2)丰富生活,强健身心。壮族民族体育还可以丰富壮族人民的生活。壮族民族体育项目繁多,既有竞技类的项目又有表演欣赏类的项目,壮族人民可以在生产劳动后进行运动,不但能够丰富生活,还能强健身心。因此,通过训练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第9篇: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范文

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流行的形形的体育活动,刚开始时仅仅局限在某一地区的一个或少数的几个民族中,最终为各国、各民族接受,成为全人类共有的体育文化财富。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反映了一个民族因历史沉淀而形成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学习和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及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民族文化,把握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概念;来源

1.引言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某一民族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延续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是本民族精神生活方式和物质生活方式的体现;它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心理背景,并服务于此社会的特定时期。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从理论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剖析、探讨与界定,以及对其历史及发展进行研究,以树立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大家共同开发、传承、发展中国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1概念的本质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本质属性是决定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较为准确的定义出该事物的概念来。[1]

1.1.1民族和民族体育

民族体育,结合民族和体育的定义,将民族体育界定为:民族体育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活,与血缘或密切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具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该共同特点的、观念的、制度的和器物的身体活动文明成果的总和。[2]“民族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上位概念,在我国,可能是因为汉族人口比较众多,地域性和民族色彩不够明显,所以“民族”往往用来称呼少数民族,“民族体育”常常是指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正如我们所称呼的“民族学院”“民族政策”“民族研究”等称呼中的“民族”一样主要是指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但从理论上讲,“民族体育”是包括汉族体育的。

1.1.2传统和传统体育

从民族学的意义上看,世界各民族各有其传统,它包含着各民族的文化、思想、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传统以及语言文字传统等要素。传统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传统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某些积极的传统因素会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与传统社会同步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涵盖很广的概念。传统体育是在远古和古代产生发展并保留较为固定的形式而影响至今的体育及近似的体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或多或少受到不同时代的影响,并产生顺应社会变革的变化。

1.1.3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和地域风貌,折射出民族历史的光芒,但从它的原始运动内容和形式上看,往往遗存传统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烙印,与民族习俗、宗教祭祀等密不可分。[3]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多是在民族节庆和民族活动中开展,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纵向继承和横向融合,是一种民族教育的手段,具有普遍的娱乐、健身、竞技功能。经过完善和规范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的优秀项目可以推广到广阔的区域,为更多民族和人民所接受。

综上所述,所谓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一个或多个民族所独有的,在人民大众中广泛传承的、具有修身养性、健身技击、休闲养生、竞技表演、观赏游艺、趣味惊险、民俗音乐歌舞交融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

2.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都是由于需要引起的,需要是产生民族传统体育的源泉和动力,其产生的动因与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论及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须得追溯到人类的最原始时期,我国各民族先民都是从原始社会脱胎换骨,分化而形成的。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的民族传统体育,其起源与发展离不开生活、生产劳动、军事、宗教等。

2.1生活、生产劳动的需要

各民族无一不是从原始社会过来的,众所周知,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居住在山区、丛林的每个氏族部落都是靠狩猎、捕鱼、采集等生产活动来维系自己的生存和繁衍,于是掌握生产技能的活动产生了。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就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下逐渐萌芽,它们既是生产技能的锻炼,又是人与人之间变相的生存竞争的形式之一。许多民族居住的地理环境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他们与外界往来较少,生活枯燥单调,许多体育活动是他们充实娱乐自己的主要方式,许多民族传统体育就在人们劳作间隙、因地制宜的创造出来了。

2.2军事训练的需要

人口的增多需要愈来愈多的生产资料,一些野蛮的征服民族便愈来愈广泛地利用战争来满足这种需要。民族在早期发展中,为了民族生存和民族利益与异族时有争端发生,产生于劳动中的一些技能运用到战争中去,战争的产生推动了原始体育的发展。骑马、射箭、摔跤及各种武术在军事活动中的运用极为广泛,是各民族必须具备的军事技能。军事的需要就促进了赛马、射箭、射弩、角力等具有军事功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2.3原始信仰崇拜的需要

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不仅是一种个体信仰,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我国民族众多,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而我国民众的宗教意识始终受制于民族的传统文化。

2.4休闲娱乐的需要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各少数民族生存环境大多相对比较偏僻、闭塞,与外界接触较少,大多处于缓慢发展的自然纯朴的生态环境之中。生产劳作之余,同样需要体力与精神的丰富和调节,以此满足他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各少数民族的许多带有自娱自乐性质的体育活动正是在这种身体和心理的需求下产生而发展的。

2.5种族繁衍的需要

在远古时代,只是见次于觅食的一件大事。觅食为了生存,则是为了繁衍。为了实施氏族外的婚配,居住分散而又相对闭塞环境中的许多民族都有男女集体交往和求爱的节日和活动,以利于种族的繁衍。另外,由于环境恶劣,少数民族在择偶的观念上对男子注重强壮的身体和劳动能力,体育竞技给青年男子显示智慧和力量、充分表现自我、获取姑娘亲睐的机会,符合少数民族英雄崇拜的心理和性选择的需要,这也是民族传统体育起源和发展的一种驱动力。因此,创造机会进行直接接触十分重要。

3.总结

民族传统体育一方面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生态的文化范式之一;另一方面作为现代体育文化的重要资源,以其特有的民族性、传统性、体育性、趣味性、简易性、节日盛会性等特点,在丰富国民生活、推进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促进民族团结、增进民族交流、培植地方产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其特殊的功能。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体育文化,对其历史及发展研究,可以树立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大家共同开发、传承、发展中国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