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市场的定义范文

网络市场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市场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市场的定义

第1篇:网络市场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经营环境

中图分类号:F49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4-0153-04

互联网科技的出现,使一些具有发现性眼光的实业家首先看到了其中所存在的巨大商机,1994年4月12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两位从事移民签证咨询服务的律师坎特和西格尔,利用互联网,把“绿卡抽奖”广告发到多个新闻组,他们仅用20美元的上网通信费用,吸引来了25 000个客户,赚到了10万美元。这奠定了世界网络营销史的开端。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自此兴起以后而风靡全球的网络营销目前在中国的存在现状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向。在这里网络营销所指称的就是基于互联网,包含网络推广与电子商务两大要素在内,而以网络推广为“攻心”手段,实现销售的新兴营销模式。其中网络推广主要就是基于互联网的营销推广,而电子商务则是指基于网络的销售。

在中国,网络营销自1997年诞生之后,短短数十年间逐步走向正规化的发展道路。理论方面来看,目前,无论是关于网络营销的书籍还是各类网站都已经很多了。从实践方面来看,网络营销的商品已经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各类大件物器,从各类实物到虚拟物品,中国的网络营销正在逐步充塞各类市场。但是,作为一新生事物,从理论到实践,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一、界定网络营销概念及其内涵

关于市场营销的定义,西方市场营销学者从不同角度及发展的观点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于1985年所做的定义:市场营销是对思想、产品及劳务进行设计、定价、促销及分销的计划和实施的过程,从而产生满足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在这一定义中,可以明显看出,市场营销就是卖方在识别、分析、评价、选择和利用市场机会的基础上,从满足目标市场顾客的需求出发,有计划地组织企业的经济活动,完成销售的过程。

在卖方按买方的需要供给产品或劳务,使买方得到满足,同时买方则付出相应的货币,使卖方也得到满足的这一过程中,依据卖方营销手段的不同,可以将营销分成不同的类别,最基本的分类就是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所谓传统营销,就是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或其他组织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营销活动,包括市场调研、选择目标市场、产品开发、产品定价、渠道选择、产品促销、产品存储和运输、产品销售、提供服务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企业经营活动。在这一营销模式中,一般都是制造商生产出成品后通过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营销渠道对外销售产品,产品一般需要经历好几个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这样臃长的供应链不仅降低了产品的时效性,而且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网络营销它来源于传统营销,但与传统营销有有着巨大的区别。网络营销突出特点是利用互联网作为手段,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关于其概念的界定,因时代的发展也在发生着迅速地变化。但是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其实质内涵是相对稳定的。广义地说,凡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的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都可称之为网络营销。这就是说网络营销贯穿于企业开展网上经营的整个过程,从信息、信息收集、到开展以网上交易为主的电子商务阶段,网络营销一直都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从“营销”的角度来说,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所进行的各种活动。这个定义说明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了解顾客的需要并满足他们;同时,它也不再是促销这么简单,而是贯彻于整个营销过程的事情:从产品推出前的市场调研,到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再到营销传播,再到售后服务,网络营销贯穿营销的整个过程。

因此,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为传播手段,通过对市场的循环营销传播,达到满足消费者和商家诉求的过程。简单的讲,网络营销就是指通过互联网,利用电子信息手段进行的营销活动。

二、我国网络营销的发展演进轨迹及其现状剖析

无论是传统营销还是网络营销,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销售,对于任何一个的企业来说,其经营活动开展的基础就是与外部各种环境建立关系。基于互联网的推广与营销而兴起的网络营销,其实质也就是营造网上经营环境。这也就是说,无论是传统的营销还是新兴的网络营销,他们都遵循着一条永恒不变的规律:推广与销售的无限循环。网络营销资深专家冯英健指出:“所谓网上经营环境,是指企业内部和外部与开展网上经营活动相关的环境,包括企业网站本身、顾客、网络服务商、合作伙伴、供应商、销售商、相关行业的网络环境等。”因此,互联网的出现,它所改变的也仅仅是企业的经营环境,这种环境的改变,也就改变了传统的推广与销售方式。

(一)网络营销的兴起

第2篇:网络市场的定义范文

网络营销在国外有许多翻译,如Cyber Marketing, Internet Marketing, Network Marketing, e-Marketing等等。不同的单词词组有着不同的涵义,Cyber Marketing主要是指网络营销是在虚拟的计算机空间(Cyber,计算机虚拟空间)进行运作;Internet Marketing是指在Internet上开展的营销活动;Network Marketing是在网络上开展的营销活动,同时这里指网络不仅仅是Internet,还可以是一些其它类型网络,如增殖网络VAN。目前,比较习惯采用的翻译方法是e-Marketing,e-表示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涵义,既简洁又直观明了,而且与电子商务(e-Business)、电子虚拟市场(e-Market)等进行对应。

网络营销的发展是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通讯技术的发展,促使互联网络形成一个辐射面更广、交互性更强的新型媒体,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单向性传播,而且还可以与媒体的接受者进行实时的交互式沟通和联系。网络营销的效益是使用网络人数的平方,随着入网用户的指数倍增加,网络的效益也随之以更大的指数倍数增加。因此,企业如何在如此潜力巨大的市场上开展网络营销、占领新兴市场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为网络市场发展速度非常迅猛,机会稍纵即逝。

(二)网络营销内涵

网络营销作为新的营销方式和营销手段实现企业营销目标,它的内容非常丰富。下面是本书将要详细介绍的网络营销中一些主要内容:

1.网上市场调查。主要利用Internet的交互式的信息沟通渠道来实施调查活动。

2.网上消费者行为分析。通过Internet这个信息沟通工具,来了解这些群体的特征和偏好,是网上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关键。

3.网络营销策略制定。

4.网上产品和服务策略。

5.网上价格营销策略。

6.网上渠道选择与直销。

7.网上促销与网络广告。网络广告作为最重要的促销工具,主要仰赖Internet的第四媒体的功能,即网络广告具有交互性和直接性。

(三)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

作为Internet起步最早的成功的商业应用,网络营销得到蓬勃和革命性的发展。随着网络营销发展的深入,它局限在营销部门上的商业应用已经不能适应Internet对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管理控制方面的挑战。电子商务是从企业全局角度出发,根据市场需求来对企业业务进行系统规范的重新设计和构造,以适应网络知识经济时代的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经营的需要。

第3篇:网络市场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企业网络;市场结构;市场影响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8098

企业网络的涌现表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功能结构,使得企业网络可以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企业网络的整体行为将对市场结构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合力作用下的行为比单独的企业行为对市场具有更大的作用力,表现为企业网络的市场影响力。企业网络的市场影响力在网络正反馈(网络效应)的强化下,表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因而,从整个市场来看,企业网络的扩展将形成一股强大的市场势力,使得企业网络作为一个市场主体成为市场垄断的一方,市场结构呈现出具有企业网络垄断的结构。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中,竞争依然存在,因为网络中的企业(当然也是市场中的企业)仍然是独立的经济主体,它们要为自己的利益争夺展开竞争。这种竞争表现在企业网络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网络中的企业与网络外的企业的竞争,单独企业与某个(或某些)企业网络的竞争,以及新出现的市场主体――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本文基于企业网络将对市场结构产生影响的判断入手,构建一个基于企业网络的市场结构分析框架,对基于企业网络的垄断和竞争进行分析。

一、基于企业网络的垄断分析

本部分从以下三方面加以阐述。

(一)企业网络的市场影响力

企业网络的市场影响力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

1关于市场影响力

从网络的视角来看,市场是个大网络,企业网络是市场网络中的一个个具有高聚集度的社区,联系越紧密、关联越多表明具有较高的能量,因此对整个网络有比较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放到市场中就表现为企业网络的市场影响力。

定义1企业网络的市场影响力:是指企业网络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在市场结构中所占有的位置及表现出的对市场控制的能力。

企业网络的市场影响力外在地表现为企业网络整体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内在地表现为网络对市场的控制力,企业网络的某个决策和行为,可能对市场有导向作用,对市场的走向和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企业网络能力越强,企业网络对市场的控制力就越大,也就是说,企业网络的市场影响力取决于企业网络能力。朱海就(2008)认为,企业网络的组织化程度越高,企业网络能力就越强,并建立数理模型给出了证明。本文认为,企业网络的组织化程度可以用企业网络的联接强度来体现。因此有命题1和命题2。

命题1企业网络的市场影响力与企业网络能力正相关。

命题2企业网络能力与企业网络的组织化程度(联接强度)正相关。

关于以上命题的证明可以参见朱海就(2008)的证明过程和结论①,本文不做重复。

2市场影响力与市场势力的区别

产业组织理论中用市场势力来表示企业具有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能力,即指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定义2市场势力(Market Power):是指厂商或消费者具有对商品价格决定影响的能力。

市场中普遍地存在市场势力,它会使价格和数量背离供求平衡,促使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一个拥有市场势力的企业(或消费者)在经济学理论上被称为“价格的决定者”(黄桂田,2011)。价格决定者可以是生产者,也可以是消费者。生产者对产品价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卖方垄断力(Monopoly Power),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买方垄断力(Monopsony Power)。现实世界中,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实际上都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

从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市场势力的论述可以看出,市场势力主要是从商品价格的角度来衡量的,而本文提出的市场影响力是个更综合的概念,它不只是针对商品的定价权力,而且还包括对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分布、市场份额等市场因素的影响控制能力。

(二)企业网络的垄断特征

参与企业网络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成员企业的市场份额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所处的市场竞争结构,企业市场份额的变化将最终影响到行业集中度。在产业组织理论中,行业集中度的测量是,将行业内企业按照规模从大到小的原则进行排序,选取排名靠前的几个企业的有关指标数值(例如生产量、销售收入额、资产总额、产业增加值、职工人数等)占整个市场或者行业的份额。假设行业中有N家企业,取前n家企业计算,Xi为企业的产量,si为市场份额,用γn表示行业集中度,则其计算公式为:

γn=∑ni=1Xi/∑Ni=1Xi=∑ni=1si

根据前面分析,我们认为企业网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行业集中度。下面,我们通过建立数理模型给出证明②。模型分别考虑了企业无联接情况和企业建立联接时对市场份额和行业集中度的影响。

1无联接情况下企业的市场份额

设某行业内有N(N≥3)个企业,市场的需求函数为P(Q)=a-Q(a>0且a>c,Q=q1+q2+…+qN),企业的总成本函数为C(qi)=cqi,其中c为边际生产成本,i=1,2,…,N。则每个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maxπi(q1,q2,…,qN)=qia-∑Nj=1qj-cqi(1)

根据古诺均衡条件,有:

qiπi(q1,q2,…,qN)=0(2)

即:

qiπi(q1,q2,…,qN)=a-∑Nj=1qj-qi-c=0(3)

从而得出各企业的均衡产量、市场总产量、利润分别为:

q*=a-cN+1,Q*=N(a-c)N+1,π*i=a-cN+12(4)

进一步地,我们可以计算出企业在无联接情况下的市场份额均为:

s*i=q*Q*=1N(5)

2联接情况下企业的市场份额

为体现企业网络中同时包含竞争与合作这一对矛盾关系,我们假设企业进行的是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在博弈的第一阶段企业之间协作生产(建立联接),在博弈的第二阶段企业在市场相互竞争。

设行业中有N个企业,并且第一个企业和第二个企业建立联接,而其他企业没有相互联接。我们用x1,x2分别表示第一个企业和第二个企业在第一阶段合作中的投入,c和c~分别表示企业合作前后的边际生产成本,当然,如果企业没进行合作联接,其边际生产成本保持不变,都为c。基于合作效率的原因,可以假设企业合作成功后会降低彼此的边际生产成本,即c大于c~,且有c~=c-xi-φxj(i,j=1,2,i≠j),其中φ为企业合作在网络中的溢出效应,φ∈0,1。

我们采用动态博弈的逆推法进行求解。首先求解企业在第二阶段博弈的利润函数,则联接的两个企业以及其他N-2个企业的利润函数分别为(Hinloopen,2003):

并且第一个企业的利润为:π**1=(a-c)2(N+1)2-(N-1)2(1+φ)

2因此:

π**1-π*1=(a-c)2(N-1)2(1+φ)2(N+1)2[(N+1)2-(N-1)2(1+φ)2]>0即企业联接后的利润大于没有联接时的利润,可见企业通过建立联接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且,联接后两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为:

s**1=s**2=q**iQ**=(N+1)(N-1)2(N+1)+(N-2)[(N+1)2-(N-1)2(1+φ)2]3.

企业联接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分析企业联接与无联接相比,第一个企业在市场份额方面的差异为:

s**1-s*1=(N-2)(N-1)2(1+φ)2N{2(N+1)+(N-2)[(N+1)2-(N-1)2(1+φ)2]}(11)根据γn=∑ni=1Xi/∑Ni=1Xi=∑ni=1si,用γ**n表示企业联接后的市场集中度水平,则有γ**ns**i>0。由前文可知s**1-s*1>0,同理有s**2-s*2>0。用γ*n表示无企业联接的市场集中度水平,当s**1-s*1>0、s**2-s*2>0时,有γ**n>γ*n,即企业建立联接能够提高行业集中度水平。由此可以得出命题3。命题3企业间建立网络联接,有助于提高行业的集中度水平。

4.联接强度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分析假设联接强度可以用连续变量l来表示,其中00。即l随着联接强度的增加而增大。我们的目的是求解集中度水平与联接强度l之间的函数关系。首先对s**1求关于φ的偏导数:s**1φ=2(N+1)(N-1)3(N-2)(1+φ){2(N+1)+(N-2)[(N+1)2-(N-1)2(1+φ)2]}2(12)显然:

s**1φ>0 所以: s**1l=s**1φφl>0又因为:γ**ns**i>0所以:γ**nl=γ**ns**1s**1l>0可见行业集中度随着联接强度的增大而变大,进而可得企业联接越多市场集中度增长的趋势Δγ=γ**-γ*也越大。从而可以得出命题4。命题4行业集中度的增长速度与企业网络的联接强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以上分析表明,企业之间相互联接,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提高行业的集中度,而当企业网络形成时,行业集中度具有累加效应,企业网络的整体市场份额占比会更加高,市场越趋向集中,表现为企业网络的市场垄断特征。

(三)企业网络的垄断成因

企业网络的垄断成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网络效应与垄断

网络效应是网络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网络经济学认为,网络可分为直接网络、间接网络和双边网络,它们具有的基本属性是网络效应。从网络科学的角度来看,网络效应体现为网络的一个基本特征:联接到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已经联接到该网络的其他人的数量,因此联接到一个较大的网络要优于联接到一个较小的网络。由此可知,网络效应将发生一种正反馈机制: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企业网络作为一个由企业节点和联接关系构成的网络,同样具有网络效应,这种网络效应表现为企业更愿意选择加入到企业节点数量较多的企业网络,由此产生正反馈的效果,使得成功的企业网络更加成功,并可能出现赢者通吃的局面,表现在市场上就是企业网络越来越成为市场的垄断方,对市场的控制力越来越强。2锁定效应与垄断锁定效应是网络经济学的另一重要概念,指的是某一商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换用替代产品需要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表现为存在转移成本,包括新产品的搜索成本和学习成本等。例如,某计算机用户原先习惯于Windows操作系统,如果他决定改用UNIX操作系统,那么他就得重新花大气力学习UNIX操作系统的应用方法。因此,用户一般不太愿意更改熟悉的产品,也就是不愿意转移,会倾向于锁定在原来选择的产品上。此外,转移成本还可能来自于社会通用的产品对转移行为的限制。表1总结了锁定和相关转移成本的类型(Shapiro,C& Varian,HR,1996)。

除了消费者受制于转移成本外,企业同样也面临着锁定。任何对特定的供应商、顾问或合作伙伴进行专门投资的人(企业)在这些投资的经济生命周期内部都受制于锁定(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2000)。在企业网络中同样存在着锁定效应,企业之间的联接由于受契约约束、关系约束、产权约束等限制性因素,要解除联接关系也要面临转移成本,因此企业之间的合作存在路径依赖,企业一般都会沿着原有的联接关系不断演进,倾向于锁定在原有的网络中。因此,由于锁定效应,企业网络不易衰败,而在网络效应的作用下,企业网络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由此巩固了企业网络的垄断地位。

二、基于企业网络的竞争分析随着经济网络化的发展和企业网络的涌现,现代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运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网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使得对于产业组织的分析需要一种新的视角,特别是用企业网络的视角来分析市场中的竞争行为。基于企业网络的竞争,是一种企业建立在合作中的新型的竞争模式。市场中产生了一种“群体竞争”(BGomes-Casseres,1996),企业网络以共同的目标利益结成企业群体(Constellations),在内部构成了联盟关系,它们联手与外部的企业或企业群体展开竞争。企业网络强化了市场竞争,并使得竞争更加多样化,表现为企业网络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网络中的企业与外部企业的竞争、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以及企业网络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等多种竞争类型。

(一)企业网络中企业之间的竞争

在企业网络理论的传统中,很多学者重视企业在网络中的行为(Dyer,1996;Uzzi,1999;Anderson、Narus,1995;Hakansson、Snehota,1995)。在解析企业网络行为时,Birkinshaw和Hagstrom认为合作是企业在嵌入结构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模式,关系只有在合作过程中才能将资源、活动以及行为者纽带嵌入,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它们的最大价值。从博弈论来看,企业的合作行为是在企业重复博弈中的理性选择。企业在共同创造最大利益后还要有一个利益分配的博弈过程,即为保障个体获取网络收益进行竞争。因此,

企业网络中的企业在合作的基础上展开竞争,这种竞争表现在企业为了争夺更好的“网络位”以保证获取更多的利益分享。此外,存在着一些企业在一种产品或服务上进行合作,而在其他产品或服务上又展开激烈竞争的情况。例如,在汽车行业,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在产品研发方面和对外宣传服务上展开合作,共同打造大众品牌形象,而在一些产品上,比如分属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的全新宝来与全新桑塔纳在市场销售上又是相互竞争的。企业网络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从产业区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得到证明。在产业区内,许多供货商聚集在同一区域可以吸引更多的购买者来选择合意商品,从而扩大整个网络的利润总额。购买者衡量商品的标准有价格、质量、配送体系、客户定制和服务的状况,这些因素中的每一个都可能成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机会。在每一个区域,企业都以十分激烈的方式进行竞争。产业区内信息是透明的,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企业之间了解和衡量各自的战略和盈利水平成为可能,企业之间所使用的各种策略是清楚的、可以理解和模仿的。因此,产业区内的企业竞争是十分激烈的,每个企业都在确定自己的优势并且吸收其他企业成功经验以增强其市场地位。透明的市场、显著的信息扩散和新企业及现有企业可以轻易地进入市场,使得产业区内企业处于一个类似完全竞争市场。在企业网络环境下,企业面临着更多的竞争难题:如何适应和利用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如何适应变幻复杂的经济环境进行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如何构建企业网络关系以实现组织学习和资源整合;如何争取在网络中的有利位置以获取最大的利益;如何维护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协调与统一,以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企业网络对于企业市场竞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与竞争的单位由原来的企业组织转变为企业网络,而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建立在所选择的企业网络之上,因为优秀的合作伙伴可以为企业带来关键资源或市场份额,这直接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二是企业组织之间的合作改变了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网络的扩散产生了新的市场环境,即企业网络本身成了市场环境的一部分。而且,由于企业网络的运行,出现了一种企业的合作式竞争。合作竞争是企业之间在市场中的一种博弈关系,与传统的合作或竞争存在区别,在市场博弈中,合作是为了竞争,合作成了竞争的一种手段。合作竞争强调必要的妥协与合作有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企业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会在市场竞争中寻找一切合作机会,从而企业之间会建立起互利互惠的合作竞争关系;通过企业之间联合,成员企业可以获得比单独面对市场更大的市场竞争能力,进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具有强化竞争的作用。与传统的对抗竞争相比,合作竞争具有更高层次、全方位和多赢等特点(彭本红,2011)。

从企业网络的竞争结果来看,那些具有较高联接度的企业将吸收更多的资源,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分享到更多的网络利益,获取更高的利润。因此有命题5。

命题5

具有更高联接度的企业的市场份额更高,因此赚取更高的利润。根据命题5,我们知道企业的联接度越高获利越多,而网络中的利益总额是相对稳定的,因此企业联接度的变化会影响网络中企业的利益格局。于是有命题6。

命题6

一家企业的总回报和边际回报都随着自身关联递增,但是随着其他企业关联递减。

下面我们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基于Goyal和Joshi,2003)对命题进行证明③。在这个模型里,企业之间建立协作关联(联接),旨在改进它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两家企业间的关联将降低协作双方的生产成本(但是对于其他企业的成本没有效应)。每个协作关联都要求一个固定数量的投资。因此,一个协作关联组合,与行业内不同企业的成本组合存在对应关系。给定这些成本,企业在市场上通过选择产量进行竞争。模型的意义在于理解市场竞争如何影响企业希望建立协作联盟的动因,以及这些联盟如何决定企业的竞争地位,从而影响市场结果。

模型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n家企业参与一个双向联接形成的博弈。每家企业宣布它希望与之建立关联的企业集合si=(si1,si2,…,sin)。宣布的所有关联的集族定义了一个(无向的)网络g(s)。以Ni(g)为企业i在网络g里所有的协作伙伴,而定义ηi(g)=Ni(g)。在这里,我们需要解释下企业协作(联接)的本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协作关联将降低生产成本。企业产品有K>n个组成部分,我们将假设所有企业使用相同的k个部件。以企业i的部件k的成本为ci,k。企业i生产的边际成本为ci=∑kk=1ci,k。部件成本ci,l可以采用的价值为cH或者cL,而cH>cL。假设对于每家企业i,存在且仅存在一个k^,使得ci,k^=cL。而且,假定对于所有其他的企业j≠i,cj,k^=cH。那么,可以得知如果两家企业建立一个协作关联,它们双方的成本都可以降低cH-cL。定义γ=cH-cL。因此,网络g对应着n家企业的边际成本组合,c(g)=(c1(g),c2(g),…,cn(g))。从上面的讨论,可以得知企业i的边际成本是一个线性函数,并且随其他企业的协作关联数目而递减:ci(g)=γ0-γηi(g), i∈N(13)这里γ0>0是一个正参数,代表一家企业在没有关联的时候,它的边际成本,而γ>0为建立一个关联后降低的成本数目。因此,在这个正式表达式里,每个关联降低的成本是外生的,而且是固定的。第二阶段,企业在市场上通过选择产量来竞争。假定企业面对一个逆向的线性函数P=α-Q,这里P是价格,而Q为所有企业生产的总产量。定义L(g-i)=∑j∈Nηj(g)-2ηi(g)。对于网络g,企业i的库诺均衡产量可以写为:qi(g)=(α-γ0)+(n-1)γηi(g)-γL(g-i)n+1,i∈N(14)我们可以证明网络g里企业i的库诺利润为q2i(g)。假设每个关联都存在一个固定成本c>0。现在,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写下网络g里企业i的净收益:Πi(g)=(α-γ0)+(n-1)γηi(g)-γL(g-i)n+12-ηi(g)c(15)建立协作关联的动因与企业改善它们在市场上竞争地位的企图紧密相关。我们首先从企业i和j之间的协作关联对于其他企业利润的效应着手。由式(15)可以得知:一家企业的产量以及利润随着其他企业的关联而递减。现在,我们转向其他企业的协作关联对于一家企业从额外关联获得的边际回报的效应。给定网络g,从一个额外关联gij获得的边际(总)回报为(n-1)γ(n+1)2[λ(n)+2(n-1)γηi(g)-2γL(g-i)](16)这里λ(n)=2(α-γ0)+(n-1)γ。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证实:从一个额外关联的边际(总)回报随着自身关联数目ηi(g)递增,随着其他企业的关联数目L(g-i)递减。

(二)企业网络中的企业与外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研究企业网络时,很多学者比较关注的方面是对企业行为的研究,其中包括企业如何对待外部企业(潜在进入企业网络的企业)的行为倾向研究。他们认为网络中的企业对于新成员的接纳具有选择性,比较排斥与已有网络成员同质类型的企业(Powell、Koput、Smith-Doerr,1996;Walter、Achim,1999)。Hakansson和Johanson(1993)认为企业对于共同网络内部的企业倾向于采取合作态度,而网络成员在对待外部企业时则主要倾向于选择易,并较有可能采取排斥与自己相似的企业进入网络内部的行为(黄洁、刘清华,2012)。从相关研究来看,企业网络中的企业与外部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一方是网络的既得利益者,另一方是为了争夺网络利益而伺机进入者,它们可能要展开正面的竞争。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网络处于“可竞争性市场”之中,网络内的企业时刻面临着内部竞争与外部竞争,随时都有可能被淘汰的危险,从而逼着自己不断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保持在网络中和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和持续优势。竞争的结果是有利于保证网络中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升企业网络的整体优势。

(三)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大多数网络都与一个更大的网络集合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即处于相互作用的多网络空间。许多网络存在竞争和合作关系。例如,社会网络与电信、经济、运输等网络之间就有相互作用。每一个网络都要首先用近似方法描述其自身如何影响其他网络的资源交换、存储、转变,同时利用适当的近似方法描述其他网络如何影响其自身。对于企业网络的研究,同样存在网络之间的合作竞争。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产业分化,并掀起了企业组织的垂直分离浪潮,出现了“小众型”企业,大量的小企业并不是简单的自由竞争关系,而是基于服务共同的最终产品生产而形成企业合作联接的协同关系,从而构建了以关键企业为核心的开放的企业网络系统,这种企业网络扮演着大型供应商的角色,充分利用网络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速度经济效应展开市场竞争。从而,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便成了市场竞争的一种新态势。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主要出现在网络的最终产品在需求方市场具有相似性或替代性而出现的争夺最终客户的竞争。因此,我们有以下几个命题④。命题7两个企业网络同构程度越高,彼此竞争就越激烈。命题8两个企业网络的作用区域重叠越多,彼此竞争就越激烈。命题9两个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是完全博弈式的竞争。分析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时,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当两个企业网络的主导企业是同一个产业同一个子产业时。第二,当两个企业网络的主导企业是同一个产业不同一个子产业时。第三,当两个企业网络的主导企业不是同一个产业时。首先,我们对网络竞争的几种类型进行定义。定义3完全差别竞争:是指主导企业处于不同的产业或子产业的两个企业网络之间的完全博弈式竞争。定义4同构竞争:是指两个完全同构的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定义5有差别竞争:是指非同构竞争的其他竞争方式。假设市场中存在两个企业网络在某个最终产品竞争领域竞争,由于是最终产品,在产品相同、相似或可相互替代的情况下,按照传统经济学的分析,完全是相互竞争的。如果一个企业

网络是一个生产该类产品的产业链(网),那么,在一个组织中,它们的利益是共同的,也就是将最终产品更多地占领市场,产品品牌在市场上占有主要地位,在这里,我们假设在争夺最终产品的市场上,企业网络的决策行为形同一个企业,存在同一决策模型在发挥作用。在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中,

企业网络可采取的策略为“补拙”或“增强”(徐志坚,2011)。前者为加强网络自身的组织建设,如产业链重组,增强产业链的服务功能等,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策略。后者则是进攻策略,主张利用网络现有的优势,攻击或打败竞争对手。如果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采取的是“补拙”策略,则必然是从维持现有的企业网络的存在与稳定现有网络的运行出发;因为“补拙”是保持稳定的最佳决策。

但从差别竞争的角度,采取“增强”策略是更好的竞争策略,因为企业网络可以在市场的不同区域、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产品的不同的组件等方面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发挥自身的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抢占对方薄弱的环节。然后在各占优势的情况下,进行博弈,或者通过谈判来探求合作的可能。对于企业网络中的主导企业来说,“增强”策略也是有利策略;因为,主导企业通常是企业网络中的强势企业,“增强”策略有利于主导企业的自身发展,但原有企业网络就有面临崩溃的可能。

从双方的收益来看,可以分为崩溃、稳定与胜利三种可能,如果A企业网络采取增强策略,B企业网络也采取增强策略,即都想在自身优势、对方劣势之处进一步扩大自身的优势,攻击对方的劣势,那么就会出现双败的结局,最终的结局为A企业网络与B企业网络双双崩溃。如果A企业网络采取补拙策略,B企业网络采取增强策略,由于B企业网络有较大的优势,即使A企业网络加强弥补的进程,但可能无济于事,最终以A企业网络崩溃B企业网络胜利为结束。相反,如果A企业网络采取增强策略,B企业网络采取补拙策略,由于A企业网络有较大的优势,即使B企业网络加强弥补的进程,仍可能无济于事,最终以A企业网络胜利B企业网络崩溃为结局。如果A企业网络采取补拙策略,B企业网络也采取补拙策略,由于双方都采取被动的自强政策,因此,局势保持稳定,A企业网络与B企业网络都取得了稳定的结局。企业网络竞争的博弈矩阵如表2所示。

(四)企业网络与企业的竞争市场竞争的落脚点是产品竞争,而产品的背后是厂家之间的竞争,在基于服务共同的最终产品而构建的企业网络出现后,产品竞争的背后可能演变为企业网络与单个企业的竞争。比如在电脑产品上,戴尔电脑是由许多电脑组件的供应商联合提供的,它们构成一个居于戴尔电脑产品的企业网络,而同样是电脑的生产,联想更多的是依靠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因此,为了争夺电脑产品的市场,戴尔供应商网络与联想公司就构成了一种企业网络与企业竞争的市场模式。

三、结语

企业网络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在网络联接效应的作用下表现出垄断的特征,网络效应和锁定效应强化了企业网络的垄断地位。企业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竞争模式,呈现出一种基于企业网络的合作竞争模式,同时企业网络强化了市场竞争,并使得竞争更加多样化,表现为企业网络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网络中的企业与外部企业的竞争、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以及企业网络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等多种竞争类型。基于企业网络的市场结构分析突破了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对于单个企业的垄断竞争的分析,从而使得政府、学界和企业界对于市场垄断要有新的认识和应对,进一步地,产业组织理论的企业行为策略、政府规制和反垄断等理论都将因企业网络的发展而创新发展。

注释:

①参见:朱海就,《企业网络的经济分析――产业区能力差异的解释》,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72-75页。

②模型分析参考了:李薇、龙勇,《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合作效应研究》,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64-69页。

③建模证明参考了:(英)桑吉夫・戈伊尔著,吴谦立译,《社会关系:网络经济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278-280页。

④本部分内容的论述参考了:徐志坚,《多企业组织结构分析与竞合策略》,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205-207页。

参考文献:

[1]程家健“新竞争”组织形态――企业网络组织的几个问题[J].求实,2004(12)

[2]郭水文,肖文静网络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J].经济评论,2011(7)

[3]韩小明对于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6(6)

[4](荷)亨利・W狄雍,(美)威廉・G谢泼德产业组织理论先驱――竞争与垄断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轨迹[M].蒲艳,张志奇,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5]黄桂田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李薇,龙勇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合作效应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7]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8](美)施蒂格勒产业组织[M].王永钦,薛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徐志坚多企业组织结构分析与竞合策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姚智谋,朱乾龙企业网络分工与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转型[J].江海学刊,2011(4)

[11]朱海就企业网络的经济分析――产业区能力差异的解释[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8

[12](英)桑吉夫・戈伊尔社会关系:网络经济学导论[M].吴谦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美) 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M].张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4]陈佳,何瑶瑶,周建钦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

[15]吴嘉威基于网络外部性的网络经济组织理论分析――一个解决马歇尔冲突的新思路[J].现代商贸工业,2013(7)

第4篇:网络市场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媒体平台 双边市场 网络外部性 开放平台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430072;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武汉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430072

在媒体融合和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省级广电和报业集团乃至中央级媒体大都采用整合内容资源,全方位布局新媒体数字渠道的方式进行集团化扩张,并以此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如百度、腾讯、人人网等,则在不同的场合高调提出平台化的概念。无论是百度力争三年内成为亚洲第一大媒体平台的战略目标,腾讯坚守的领先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的定位,还是人人网、淘宝、腾讯陆续提出的开放平台计划,均一致性突显出平台化战略已经成为互联网新媒体公司的标准话语。

在新旧媒体加速融合的进程中,这种传统媒体向左——利用斜向扩张拓展数字新媒体渠道,以集团化经营最大限度地提升内容价值及其影响力;而网络新媒体向右——高举开放平台大旗,以平台融合的方式应对竞争并进行扩张的群体路径选择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是什么?本文尝试运用双边市场的相关理论,来分析这两种路径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一、相关理论及概念

(一)双边市场定义及特征

双边市场其实并不是新生事物,我们现实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房屋中介、信用卡系统、报刊杂志等都属于双边市场。近来随着ICT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经济效力的释放,基于网络经济的双边市场理论重新引起学术界及产业界的高度重视,并成为产业经济学最热门的理论之一。按照学界较为普遍的定义:存在着一类平台企业,这些平台企业同时向两组(边)用户提品或服务,这些产品或服务促使了两边用户在该平台上达成交易。两组(边)用户由参与方B(买方)和参与方s(卖方)组成,平台企业向它们制定不同的价格以使它们到平台上来交易。我们把具有这种市场结构形态的产业市场称为双边市场(two-sided marketS)。学者Evans(2003)提出了判断双边市场的三个必要条件:(1)两组不同的异质客户;(2)两组客户存在某种方式协调起来或联系的外部性;(3)存在一个可以将一组客户为另一组客户所产生的外部性内部化的中间机构——即平台企业,该平台企业能够有效的促进双边市场的协同。正因为此,平台两边内生的外部性成为区分单边市场和双边市场的主要依据。

(二)双边市场的理论内涵——网络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理论(Network Externality Theory)也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985年学者Katz和Shapiro(卡茨、夏皮罗)就提出了相关概念。网络外部性是指“随着使用同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数量的变化,每个用户从消费此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效用变化”;又可分为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直接网络外部性是指一种产品因新消费者的加入能够使同种产品其他消费者的效用增加,即市场中的消费者能够从更多的同类消费中受益。它体现的是一种产品内消费者需求之间的依赖性,如电话、电子邮箱、即时通讯都属于这种。间接网络外部性是指消费者使用某种网络产品的价值随着与该产品相兼容的互补性产品的种类增加而增加、主要来自于基础产品与辅助产品之间的互补性价值,互补性导致了产品需求的相互依赖性;例如智能手机的硬件与操作系统、网络平台的基础服务与增殖服务等。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Rochet和Tirole(2002)在研究双边市场时,进一步提出了交叉网络外部性(two-sided networkexternality)。它考察的是一边的用户效用与另一边的用户规模之间的关系,这是双边市场有的现象,比如电子商务中的买家和卖家就属于这种关系。基于双边经济的交叉网络外部性通常表现为强正外部性,而当这种正交叉外部性在某一单边与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外部性相叠加,则形成了更为强大的正消费外部性或需求方规模经济,这种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计算机、通信、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中,极大丰富了既有双边市场理论的内涵。因此,网络外部性理论与双边市场结构,成为网络经济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起点;也因为外部性概念的引入,双边市场理论得以重新站在理论前沿。

(三)双边市场的分类及媒介市场

第5篇:网络市场的定义范文

据欧洲旅游委员会数据显示,亚太地区在线视频消费最高,随着使用设备的改变,这些国家的消费者想要对自己查看内容的方式有更多的控制和选择。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在线交付内容。Nielsen调查显示,东南亚10个数字消费者中,至少有6个人是通过在线资源(如视频点播)观看电视或电影。为了保持竞争力,2015年有线电视公司将会押注虚拟网络,以此来应对预期的IP流量增加问题。

大数据与网络:机遇还是灾难?

亚太地区大数据技术和服务市场的价值2012年仅有5.48亿美元,2017年将上升为20亿美元。2015年,这个趋势将产生三种结果:我们需要新技术来分析这些数据,需要必要的网络基础设施以利用这些数据,还需要安全技术来保护这些数据。服务提供商和企业将重新思考它们构建网络以应对数据雪崩的方式,因此市场对数据技术人员的需求将达到顶峰。

超背景(Hyper-Contextual)

交易走上舞台

HCT是传统新闻来源与社交媒体资讯的实时融合,旨在利用市场新闻提高竞争的交易优势。这种交易将以分析为驱动力,快速消化、处理信息并形成观点,以此开拓市场断点。HCT的目标是分布式计算与性能;延迟成为“赌注”而不再是区分标准。企业及其IT环境需要预先消化数百种实时信息来源;这就需要高度专业化的编程与网络设备。

亚洲为移动增长提供空间

亚洲市场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很高,但是在一些国家仍然还有增长的空间。在菲律宾,智能手机普及率最低,仅有15%。其次是印度(18%)和印度尼西亚(23%)。同时,泰国拥有较为普通的拥有率49%。这意味着,相关组织不仅仅有机会拉拢一些未使用的用户,同时也可以引入新的相关体验和服务包括移动广告和移动商务。

逐步普及的私有云

与2013年相比,世界范围内的私有云市场预期将增长约50%,在2018年将达到690亿美元。耐克公司推出健康跟踪设备,由服装公司转变为联网生活时尚品牌,星巴克则成为移动支付与内容交付的重要推动公司。它们这些转变之所以能实现,主要是由于通过私有云向客户提供其想要的服务。私有云的流行同时也改变了技术供应商的运营方式。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跟随这些公司的步伐构建私有云。

黑市继续发展成熟

黑客黑市继续扩展及成熟。以销售点系统持续存在的漏洞以及大量增加的云服务为动力,以经济利益为动机的黑客将持续增长。黑客市场的存在就像一个大都市会有多样化的社区、产业和交互一样。中国黑客主要聚焦于IP的泄漏,越南的黑客偏爱电子商务,而西欧的黑市则更多集中在金融机构。中国、拉美和西欧的网络犯罪是恶意软件攻击,这其中俄罗斯是被公认的最大受害者。受大型云提供商与零售商大规模违约现象的推动,黑市可能将继续出售大量信用卡及其他在线资质信息。

软件定义网络(SDN)

随着市场与技术的成熟,更多企业开始意识到了软件定义网络(SDN)的价值,因此SDN被应用到了更多领域。从表面上看,SDN有利于简化网络管理和成本削减,但是公司能用SDN真正做些什么?其中一项重要用途是,SDN (与分析技术相结合)能够预期客户的需求并为之灵活地提供所需服务。

第6篇:网络市场的定义范文

关于旅游电子商务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在《E-BusinessforTourism》自己中的解释是“:旅游电子商务就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旅游机构内部和对外的连通性(connectivity),即改进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交流与交易,改进企业内部流程,增进知识共享”,这一定义侧重于旅游电子商务的功效。根据国内学者巫宁和杨路明的定义,旅游电子商务指的是,通过先进的网路信息技术手段——网络、电子手段、网络查询等实现旅游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这一定义侧重旅游电子商务自身的特征。

2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及问题

2.1现状

(1)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方面,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国互联网网名数量的不断增加,旅游电子商务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长,据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上网普及率达到25.5%,较2008年增长13.4%,网民规模持续扩大。网民规模扩大给旅游电子商务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中国网上旅行市场规模的增长。根据艾瑞网《中国网上旅行预订行业发展报告》,2009年我国第二季度网上旅行预订市场规模为8.48亿元,较2008年增长10.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增加,网上查询和网上预订将是人们旅游消费的大势所趋。(2)市场供给。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旅游企业开始加大在旅游电子商务方面的投入,另外,随着旅游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在线旅游服务企业开始与产业链中的企业加强合作,推动整个网上旅游市场的发展,以上这些都增加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市场供给,推动着其快速发展。(3)市场环境。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优化,旅游电子商务的经营环境也在不断完善。一方面国家旅游局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比如《旅游电子商务技术规范》《、旅游饭店计算机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等,这些标准有利于规范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比如传统旅游企业与旅游网站之间的结合,使旅游产业链更加完善。以上这些使旅游电子商务的经营环境得到了改善。

2.2问题

(1)旅游企业投入不足。作为旅游电子商务的主体,旅游企业因为资金、技术等限制,服务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旅游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相同,没有个性化。比如大多数旅游网站的主要经营业务都是旅行团、机票、酒店等,相比传统企业,凸显不出旅行电子商务的优势。(2)旅游信息服务和运行体系不完善。作为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客体,旅游信息服务及运行体制不完善,比如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建立旅游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没有形成与旅游网站匹配的游客接待体系,没有建立提高旅游吸引力的网络展示平台。(3)旅游网站定位不明确。作为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载体,目前国内大多数旅游网站不能提供个性化服务,网站之间的链接不够,旅游网站定位不清、细分不明确直接导致了网络市场的资源重复配置,经营成本的居高不下。

3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应用SWOT分析

3.1优势

(1)降低旅游企业的经营成本。根据《CH中国电子商务指数报告》的测算结果,电子商务比传统交易方式节省11.61%的费用和9.34%的时间,这意味着旅游电子商务可以降低旅游企业的交易成本;此外,因为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旅游企业的信息传播成本和市场中介成本也随之降低。(2)提升旅游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入WTO之后,国外旅游服务公司闯入我国旅游服务市场,凭借其成熟的电子商务模式,我国旅游服务公司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只有应用电子商务,适应国际旅游需求的新方式,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进而提高旅游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3.2劣势

目前,因为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应用因素不健全。比如,在环境因素方面,尽管近几年互联网普及率迅速增长,但因为大多数用户为没有支付能力或者支付能力较低的青少年,旅游电子商务中的有效客户很少,环境还不完善;在法制因素方面,尽管国家有颁布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法定条例,但对旅游电子商务如何管理、网上交易纠纷的解决措施等并未作出明确规定,法制不健全;在安全方面,因为与旅游电子商务匹配的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还没解决,用户不愿意进行网上支付,电子商务的低成本性、捷性未能体现。

3.3机会

伴随着Internet的日趋成熟,全球性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旅游企业的竞争从国内扩展到全球。这对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机遇在于网络的延伸将帮助我们打开国际旅游市场。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价值将不断体现。3.4威胁随着旅游电子商务的兴起,名目繁多的在线旅游网络应运而生,服务项目包括多个方面。无序的增长从一定程度上会给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反作用。比如高昂的采购成本、消费者越来越高的需求等。

4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策略分析

4.1优化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

宏观方面,政府和旅游企业要调动各方面力量来完善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的市场环境做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主体、客体、载体的管理。比如构建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的基本构架,提高旅游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则,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运用舆论的力量引导消费者形成网上消费的正确观念。解决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制、安全和理念问题。微观方面,旅游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实现个性化经营,提高整个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供给能力。比如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可以重组,形成纵向一体化的企业集团,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力缺乏的小企业可以利用品牌网站的知名度开展个性化的网络经营。

4.2开展旅游电子商务的个性化服务

因为服务业具有个性化、多元化、细化的特征,旅游电子商务面对的需求也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服务,是旅游电子商务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客户关系管理获得客户资料及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出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比如借助网络资源,通过让旅游者自己做主,设计旅游线路,制造旅游产品,这样可以从一定意义上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第7篇:网络市场的定义范文

(安徽大学商学院,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敏捷化、网络化和柔性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物流企业逐渐形成了以总部为指挥中心、网络节点企业为操作中心的网络型物流企业的业务运作模式,本文通过对网络型物流企业目前的发展概况及运作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外部环境的需求对网络型物流企业运作模式进行探究和创新,认为发展第四方物流是进一步实现网络型物流企业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协同服务的明智选择.

关键词 :网络型物流企业;运作模式;第四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17-04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2014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KYXL2014100);安徽大学第三批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12333010304)

1 引言

网络型物流企业是物流企业为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环境的要求,基于现代物流服务的特性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建立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而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一般情况下政府为促进地区物流产业发展领头搭建第四方物流平台提供共享及信息服务,是供需双方及第三方物流的领导力量.两者具有紧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文对网络型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第四方物流的探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2 网络型物流企业的基本概况

2.1 网络型物流企业的定义

网络型物流企业是为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环境的要求,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敏捷化、网络化和柔性化的现代流通服务,逐渐形成的,其以总部为指挥中心、网络节点企业为操作中心的业务运作模式正逐渐成为现代物流服务市场的主流.

马燕[1]认为网络型物流企业是指具有自己的网络体系的物流企业,姜继锋、刘志学[2]提及了“网络式第三方物流组织”的概念,认为“网络式第三方物流(TPL)组织是相对于单点式第三方物流组织而产生的,网络式TPL组织就是跨多个区域经营的TPL组织集团”.

2.2 网络型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物流企业的类型复杂且发展较为迅速,综合来看,我国的网络型物流企业主要包括:从传统交运、邮政部门通过市场化运作而形成的运输网络型物流企业,如中远物流、中外运、中海物流、中铁快运等;从传统流通企业演变而来的网络型物流企业,如中国储运、中铁现代物流等;大型生产企业采购和销售部门衍生出来的网络型物流企业,如五矿国际货运、北京福田物流、安吉天地等;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形成的网络型运输企业,如宝供物流、宅急送、远成集团等;跨国企业通过并购形成的衔接国际的网络型物流企业,如中外运敦豪(DHL)、天地华宇(天地物流并购华宇后的新名称)等[3].

2.3 网络型物流企业的特征[4]

2.3.1 本质特征

(1)对等,即组成成员的地位平等.信息在网络中的传递是直接的,组织结构相对松散,呈扁平化、无边界化,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和相关成本较少,且知识的共享程度与使用效率得到提高.

(2)自组织.网络型企业在形式上虽然略显混乱,但它的生命力和有序性在于受到外部市场信号后的敏捷反应,能迅速形成一种跨职能具有临时性和针对性的任务团队,以适应不同任务对不同的知识组合的需要.

(3)并行与集成.通过各种职能的并行和集成可实现生产流程再造,各部门不断地通过网络接收其他部门的信息,调整自己的工作安排,同时也不断地向其它部门提供信息,实现各项经营活动的紧密连接和统一安排.并行与集成工程使各工序同时进行,节省时间,同时也实现企业内部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

2.3.2 经济特征

(1)规模化.网络型企业具有很强的规模效益,其规模经济源主要是由流通的专业性和其网络特征决定的.规模经济分为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网络型企业流通活动的开展具有这两种规模经济,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流通网络中,网络单元是从事流通活动的一个环节,更是一个经济组织.其次,企业形成流通网络后,流通活动在网络中不断集中各网络单元的流通量,集中操作流通形成规模经济.再次,企业的设施规模越大,其使用率也会增加,损耗随之减少.如统一销售、集中分级分拣、统一运输的运输组织方式,强化了集团公司间的合作,也提高了分拣和运输的整体效率,降低了成本.

(2)专业性.如果生产函数显示的平均劳动生产随活动的专业化水平上升而增加,则生产此产品的活动为专业化经济.网络型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累积和自我增强的系统演化过程,其自增强动力机制来源于由专业化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这个分工带来的专业性反过来促进企业网络组织的深度发展,加速网络内企业交易费用和总成本的降低.这样一种良性循环将大大促进整个网络组织效率的提高和收益的增加.企业网络化程度趋高时,则交易费用会趋低,而专业化程度有走高趋势.

(3)网络化.网络型企业跨区域组织流通活动的行为主要是空间行为,势必形成空间网络.由于产品的特性,流通过程中分别体现在载运设备和固定网络上,流通网络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交织在一起,形成网络经济.网络型企业所表现出的网络性是流通网络由于其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共同作用,物流总产出扩大引起平均物流成本不断下降的现象.体现为运量密度经济、幅员经济和速度经济.

3 网络型物流企业的运作发展

3.1 网络型物流企业运作的理论基础[5]

网络型物流企业的运作发展,可以用交易成本理论,企业资源与能力理论等进行解释.

(1)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主要研究一个组织应该怎样安排它的边界以使得产品和交易成本最小化.交易成本是指企业用于寻求贸易伙伴、讨价还价、订立合同、执行交易、监督违约行为并对之制裁等方面的费用支出.

网络型物流企业的各个网络节点通过组织协调合作来优化资源,它可以帮助公司避免在市场交易中的控制成本与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同时,可以使公司不用内部化与自身相冲突并且又很难控制和成本很高的业务,网络型物流企业一旦建立起组织间的协调的平台和机制,交易成本就会降低.

(2)企业资源与能力理论

企业资源理论认为,对企业而言,资源是企业拥有或支配各种要素的组合,企业资源观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资源优势,企业内部拥有各种不同的资源是企业能盈利的主要原因.

网络型物流企业中每个节点都拥有不同的物流资源,而且这些资源和能力都存在着很大的异质性,在完成某项具体的物流服务过程中,节点企业根据其核心能力而提供其中的一部分活动,然后与其他企业协作完成剩余的经济活动.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当某节点企业所需的某种稀缺资源或物流能力为其他节点企业所拥有,资源或能力的可获得性较差时,企业可与拥有这一资源或物流能力的其他节点企业通过网络协调与合作,获得所需的经营资源或物流服务能力.

3.2 网络型物流企业的运作形式

网络型物流企业的运作形式可以分为节点运营、线路运营和网络运营.

(1)节点运营.主要体现在网络型物流企业的各分公司在相对固定的物流运营区开展的物流服务,也是当前物流企业的主要形式.

(2)线路运营.有效衔接节点运营,两者共同组成物流网络的框架,因涉及到多个物流服务部分,因而一般由公司总部或专项管理团队负责.

(3)网络运营.网络运营是一种高级形式,是网络型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这种运营需要协调网络的节点企业.

4 网络型物流企业的外部环境

4.1 市场环境

网络型物流企业在管理下属分公司(或子公司)的时候,常常遵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这就导致了企业各个分公司(或子公司)在运作时专注自身利益,从而和总公司的衔接不足,整合效率不理想,无法真正地提供达到客户满意的物流服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大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断被削弱,它们对物流供应链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网络型物流企业亟需探索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充分挖掘网络的整体竞争优势.

4.2 政策环境[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精神,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国务院了《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对于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等方面做了明细的阐述,在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下,网络型物流企业充分体现了对传统物流方式的再造,加快了物流信息化进程,这不仅是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重点,也将成为未来物流政策的着力点,如何对资源进行高效的整合,如何让内部和外部的运行网络有机联接,是网络型物流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关注点.

5 网络型物流企业新的发展方向

5.1. 第四方物流的定义及特点

关于第四方物流的定义,说法不一,目前存在以下的四种定义:

定义之一[7]:“指集成商们利用分包商来控制与管理客户公司的点到点式供应链运作”.

定义之二[8]:“第四方物流是为了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整合和作业的组织者,它负责传统的第三方物流之外的职责,即第四方物流负责传统的第三方安排之外的功能整合”.

定义之三[9]:“第四方物流是一个集中管理自身资源、能力和技术并提供互补服务的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的供应者”.

定义之四[10]:“一个调配和管理组织自身的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与技术,来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这个定义是由安德森咨询公司首先提出的.

四者的共同之处有两点:一是第四方物流提供商具有提供综合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二是通过优化客户所在的供应链为出发点来提供物流服务的.这是大多学者对第四方物流的共识.第四方物流正日益成为一种帮助企业实现持续运作成本降低和区别于传统的外包业务的真正的资产转移.

因此,第四方物流具有以下特点[11]:

1.集约化、信息化.第四方物流的经营集约化是指通过专业化和规模化运营使物流更快更省,降低客户物流成本,提品的市场竞争力.这一特点己经成为第四方物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保障.

2.综合性.第四方物流提供一个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有效地适应需求方多样化和复杂的需求,集中所有的资源为客户完善地解决问题.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包括供应链再造、功能转化以及业务流程再造.

3.高利润、低成本.第四方物流是通过影响整个供应链来获得价值,即其能够为整条供应链的客户带来增加利润、降低运营成本、降低工作成本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等利益.

4.规范化、标准化.物流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可以大大方便各个物流企业之间和各个物流功能主体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对于第四方物流,由于交易多重性,物流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就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加速了整个物流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进程.

5.国际化.第四方物流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出现的,因此其自身国际化将是不可避免的.第四方物流的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物流市场国际化;服务需求国际化;物流支持系统国际化;供应链管理国际化;营造企业文化的国际化.

5.2 网络型物流企业新组织结构模式的提出

根据以上对网络型物流企业和第四方物流的分析,由总部担任第四方物流的功能,系统企业作为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利用产权关系将网络企业组织起来,利用现有网络发挥总部职能优势,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更具有优势,如图5-2所示.

5.3 网络型物流企业新模式的优势

网络型物流企业新模式可以对企业的物流系统进行优化,将会拥有强大的购买力和货物配载能力,提高整体物流服务的响应能力,可以对各节点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有利于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标,推动经济的发展,充分满足外部环境的要求.如图5-3所示.

网络型物流企业通过这种新的组织结构模式,可以实现在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下总成本最小或在既定成本下企业整体收益最大的能力,是企业效益和效率的集中反映,是影响该企业在市场中表现出来的物流服务能力与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使网络企业内部和外部有机结合,充分体现竞争优势,如图5-4所示.

6 网络型物流企业发展新方向的意义

(1)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外资物流企业逐步打入中国市场,他们凭借健全的服务网络,高质量的服务效率吸引了广大客户,市场经济终究是淘汰经济,网络型物流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实现物流经营模式的升级,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2)企业形成合力,具有规模优势.如图6-1所示.

(3)开发市场.每个结点企业都是利润中心,可若每个结点企业都单兵作战,一方面受限于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另一方面无法和其他企业及时有效的共享资源,联接扩大市场,因此,由总部担任第四方物流,可以及时获得有利于客户招标的信息,提升调动资源的能力,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4)提升企业对外形象,建立标准化服务.由总部提供第四方物流,对打造企业品牌,提供标准化服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容易与大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的关系,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7 网络型物流企业新模式实现路径

(1)实行信息化管理.广泛利用自动化设备收集和处理商流以及物流过程中产生的信息,经过筛选加工变成有效的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和挖掘,最大程度的指导企业活动.

(2)完善网络布局.

(3)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主要选择大型客户作为营销手段,扩大市场.

(4)提升物流系统的协同能力.网络型物流企业在专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有效利用社会上的资源,尽快地进入第四方物流的市场,积累物流服务的经验,一些企业可以从长期利益出发形成战略联盟,一些企业也可以重组形成规模更大,影响更大的物流提供商,让各个企业之间实现无差错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协同一致,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5)注重信息网络的建设.信息化技术滞后,被动性明显是网络型物流企业的一个共性,总部要对市场有敏捷的反应能力,正确的判断能力,就离不开信息网络的保证,推进信息化进程,注重信息网络的建设,通过互联网将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使网络型物流企业有质的提高.

(6)加大企业品牌建设的力度.知名的品牌是企业竞争力强大的标识,只有加大企业品牌的建设,才能与客户保持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8 结语

网络型物流企业在近年来实现了不可小觑的发展,无论是从满足客户需求出发,还是从迎合市场竞争来考虑,或是从提升服务功能的需要,选择第四方物流,让总部和内部有机结合,是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是网络型物流企业尽快做大做强的明智选择.

参考文献:

〔1〕马燕.网络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2〕姜继锌,刘志学.网络式第三方物流组织运作绩效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4):132-133.

〔3〕衣春光.网络型物流企业集成化运作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4〕李晴,刘宏伟.从流通的角度探讨网络型企业[J].物流技术,2011,30(10):141-142.

〔5〕赵光中.核心能力与资源整合策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6〕曹勇.浅谈网络型物流企业[J].上海物流,2013(1):26-27.

〔7〕Bowersox D J, Closs D J, 林国龙,等.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8〕王佳琳.4PL——供应链外包的新趋势[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1(01):19-21.

〔9〕张新,田澎.第四方物流及对物流规划功能的外包[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02):38-40.

第8篇:网络市场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混合密度网络;VaR

1.引言

流动性是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性质,但因为市场流动性具有多重性,所以学术界至今还没有办法对市场流动性给出一个全面的定义,现有的每个定义都是为了强调市场的某个方面而给出的。

流动性是证券市场除了波动性以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特性。尤其是对于可交易的证券而言,流动性即买卖大量某种证券而不致其价格剧烈波动的一种价格平衡能力。当某种金融资产的买卖量暂时失衡时,就会出现不能按其公允价格买进(卖出)该种资产的情况,这就造成了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可交易证券除了价格风险以外面临的另一项重要的风险。流动性也同样会影响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和投资于价格风险大的股票能获得较高的风险溢价一样,流动性差的股票也会有较高的流动性风险溢价以吸引投资者。Timotheos Angelidis和Alexandros Benos研究表明,在新兴的股票市场中,流动性风险占高价股总风险的3.4%,占低价股总风险的11%。由此可见,流动性风险是研究金融风险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由于流动性形成机制受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的研究比较分散,而且争议较多,缺乏一致的理论框架体系。大部分的研究集中于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领域,从流动性的含义和形成机理入手,对流动性的度量方法进行广泛的研究,但是对于流动性风险的度量仅有很少的研究。

流动性风险对于新兴的中国股票市场而言,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如何把对流动性风险的度量纳入到整个风险度量的框架中去,无论是对市场监管者还是投资者,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主要集中于如何将流动性风险纳入到较为成熟的风险度量标准VaR的框架中,也就是利用VaR的方法度量流动性风险。

目前VaR的估计主要是基于均值一方差分析框架的波动性分析方法(如GARCH模型族等),极值理论、历史模拟以及分位数回归方法等。但金融时间序列数据是条件分布具有尖峰胖尾特征的异方差序列,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很难用简单的随机过程进行描述。所以1982年Engle提出的ARCH模型以及其后(G)ARCH的扩展模型在文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ARCH模型族往往是对金融资产收益的历史数据做各种假设,譬如,假定金融资产收益的扰动项均值为零,方差服从自回归过程;假定条件期望是前期收益率的线性函数等,并且是基于历史数据的残差计算条件方差。但是,GARCH模型族基于的金融资产收益的条件方差和条件分布的形状却是变化的,GARCH对此无能为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运用混合密度网络(Mixture Density Networks,简称MDN)估计VaR值。因为MDN不仅能够处理条件均值和条件方差是时变的分布,而且最大优点即为能够根据分布直接估计出条件密度,从而计算VaR,所以适合金融时间序列常有的异方差特征的要求。

基于MDN的这一特性,在应用中主要将其应用于预测金融资产收益的方差和模拟收益的分布来进行风险管理,为丰富风险管理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手段。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1节简要介绍混合密度网络;第2节介绍流动性风险指标的定义;第3节给出实证分析结果;最后,结论在第4节给出。

2.混合密度网络

3.流动性风险指标的定义

3.1 流动性指标设计

由于市场流动性具有多重性,所以到目前为止,流动性的衡量还没有统一的指标。国外大部分文献进行流动性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市场存在做市商。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并不存在做市商制度,而且微观市场结构理论研究表明,股票市场的交易制度将直接影响市场流动性及其风险,也将影响到研究中市场流动性及其指标的选择。所以我们很难参照西方学者的研究来进行市场流动性及其风险的研究。

我国沪深证券市场建立至今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国内理论和实务界对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近几年才开展了对证券市场流动性的相关研究工作,但大部份研究仍然停留在构造流动性风险度量指标、衡量市场流动性状况和刻画流动性模式等层面,只有少部分研究涉及流动性风险的度量。

5.结论

由于MDN不需要假定数据的分布,直接依据金融资产收益的历史数据估计出条件密度函数值,用一个混合密度函数去任意逼近真实的密度函数,可较好地满足尖峰胖尾的统计特征。进一步地利用MDN的输出和数值模拟算法可以得到任意置信水平的VaR估计量,将其应用于风险管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流动性是衡量市场微观结构好坏和市场优劣表现的重要指标之一。市场需要流动性,但是并不是每个市场每个时刻都具有充分的流动性,因此投资者在市场上不可避免地会遭受流动性风险的威胁。所以投资者,尤其是大额交易者必须进行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本文通过构建流动性指标,并运用MDN估计上证A股指数、上证B股指数、深证A股指数、深证B股指数的流动性指标的分布,进而将其纳入VaR框架中,研究流动性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Bishop,C.M.Mixture density networks.Technical Report NCRG/94/004[R].Neural Com-puting Research Group,Aston University,Birmingham,February,1994.

[2]宋逢明,谭慧.VaR模型中流动性风险的度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究,2004,6:114-123.

[3]C.Schittenkopf,G.Dorffner & E.J.Dockner.Volatility Prediction with Mixture Density Network,in L.Niklasson,M.Boden & T.Ziemke,ICANN’98-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Netural Networks[C].Springer,Berlin,1998:929-934.

[4]Kupiec P H.Techniques for Verifying the Accuracy of Risk Measurement Models[J].The Journal of Derivatives,1995(2):73-84.

作者简介:

第9篇:网络市场的定义范文

云计算的出现为企业IT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低成本、动态化、自动化与高效灵活的资源配给与管理,所有这些优点都将给企业IT带来颠覆性的革命。在云计算日趋流行的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云计算给应用平台、数据共享、资源调度带来的影响,由此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对服务器与存储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和升级。但是在数据中心中发挥着输送营养作用的通道:网络的重要性一直被低估。

然而在云计算时代,伴随着服务器虚拟化的成熟与兴起,网络作为数据中心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与服务器和存储在云数据中心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合理的网络架构能够保证足够大的带宽与面向未来的可扩展弹性。与此同时,IT用户对高性能计算、数据挖掘、数据存储需求的增长,让云数据中心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面对激增的云计算应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数据中心的网络建设需要做出适当的改变。

从云计算的角度来看,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三)将网络分为三种:云内网、云间网与云端网。云内网是指数据中心内部的网络。云间网是指多个数据中心之间的网络,云端网是从用户侧到整个云计算平台之间连接的网络。针对云内网、云间网和云端网需求,提供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以实现数据中心基础网络架构的融合,物理及虚拟资源的统一接入,安全策略的统一部署和数据中心资源的统一管理。

在2013年11月26日召开的以“新IT 易之道”为主题的华三用户大会上,华三首席执行官吴敬传更是多次强调,基于网络的重要性,华三一直以来的梦想是成为“IP领域的领导者”。据Gartner全球企业网魔力四象限显示,华三是近九年来唯一成长且进入领导者的厂商,在企业局域网、有线无线局域网、数据中心网络等多个领域,华三均步入了领先者的行列。

2006年华三和百度成立联合实验室,由此开始,华三研发团队用全球领先的架构,搭建出来新一代数据中心以支持百度各项业务。与阿里的合作再次证明了华三在网络上取得的成绩,华三的网络支持了双十一成交量的飙升,这个全球最大的交易性平台网络畅通的实现体现了华三产品的高可靠性和高品质。

华三在海外市场取得的成绩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依托HP的营销及服务能力,华三的产品在可口可乐、梦工厂、迪卡侬、美国西尔斯百货、沃尔玛、美国UL实验室等众多海外高端客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华三/HP全球以太网交换机以及企业级路由器的市场已分别达到18%和6%,成为全球市场最顶尖的两家厂商之一。

云网融合落地企业互联网化

互联网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使得世界步入互联网化时代。互联网化是企业面临的诸多挑战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挑战。针对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整体趋势,在以往的理念与方案基础上,华三进一步提出了“云网融合”的全新理念,旨在将云计算与网络紧密相连,实现最好的融合,迎接未来互联网技术的变革。该理念的提出让华三的“理论高度”再次迈上一个新台阶。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网络技术演进到数据中心、云计算和SDN,网络服务模式也由面向连接转为面向应用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正向基于互联网、面向应用的新一代融合大IT的时代迈步,客户需要的不是设备和技术,而是应用价值及应用的整合交付,华三云网融合理念深刻体现了这一点。

基于云网融合的理念,华三以VAN虚拟应用网络解决方案和H3Cloud云计算解决方案为主,从技术和管理层面,构建满足未来3-5年业务发展规划和业务平滑升级发展的新IT架构,以保证用户业务的顺利开展。

VAN虚拟应用网络作为新的网络技术体系,对新一代互联网的三大领域(数据中心、广域网、园区网)赋予了新的活力,将为未来企业网络用户带来更高的网络价值和应用。而VAN虚拟应用网络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是华三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经验以及对行业的深入认识。例如,在VAN虚拟应用网络中最重要的虚拟化技术中,华三具有业界唯一全虚拟化网络解决方案,从早期的设备虚拟化、通道虚拟化,到架构虚拟化,华三的虚拟化技术在数据中心、园区网、广域网中都有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在VAN虚拟应用网络中,华三对N:1虚拟化、1:N虚拟化、N:1:M虚拟化等技术进行了整合运用,能够满足用户多种网络技术需求。

在自动化技术和SDN技术中,华三摆脱网络技术以被动方式进行演进的形式,跳出网络设备本身不断革新的老圈子,使网络设备有了自定义功能,让网络与计算机之间的功能从以往的对接变为交互。华三 SDN当前提供三大方案集:基于Controller/Agent的SDN全套网络交付、基于Open API的网络平台开放接口、基于OAA的自定义网络平台。在这三大方案集成基础上,构建一个标准化深度开放、用户应用可融合的NPaaS(Network Platform as a Service)网络平台即服务的SDN体系,既具备华三已有的优势网络技术方案,又能在各种层次融合与扩展用户自制化网络应用。

新IT释放技术能量

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刚兴起就迅速扩张并开始影响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不知不觉中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包括传统的零售、金融、政府管理、公共事业、医疗、媒体等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开始实现互联网化。互联网化的推动使传统IT变成新IT,新IT与传统业务相融合构成了新的行业竞争力。

吴敬传表示,今天的IT将是传统IT和新IT并存的阶段。新IT将被抽象为三层:标准化的底层、抽象化的中间层,以及个性化的应用层。在这种三层架构中,中间层的作用格外重要,它要实现虚拟化、全面的实化,实现软件定义,实现资源的动态自动化编排等。这个重要的中间层包裹着标准化的底层就是未来新IT的基础架构。

华三认识到这一变革,发挥自己已有优势,力争在未来成为IT基础架构领导者,帮助用户不断地提升自身竞争力,更加从容地应对IT时代的变革。在新IT时代,用户的需求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