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冷链物流建设范文

冷链物流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冷链物流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冷链物流建设

第1篇:冷链物流建设范文

现阶段,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备受重视,但冷链物流的管理体系仍不完善。功能强大的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将会为冷链物流的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可能的应用途径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并详细探讨了基于物联网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结构和技术框架。

关键词:

物联网;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1202

1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途径探讨

1.1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生产加工中的应用

农产品从产地采购时,对其进行电子标签编码,把产品产地、当时的存在状态以及相关负责人等信息输入数据库,通过电子标签,可以监控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使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操作透明化。

1.2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环节中的应用

农产品冷链运输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运输的质量和效率,有效的保证了运输时间。首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冷链运输车辆进行实时跟踪,可以实时地从GIS地理信息系统上直观了解运输车辆所在的地理位置、道路情况、离最近冷库的距离,可以为运输车辆设计最佳行驶路线并通过GPS进行导航,确保了运输车辆的及时、准确调度,缩短了产品的在途时间。其次,对于冷链产品而言,温度控制极为重要。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利用RFID温度标签记录产品所在环境的温度,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出去。如果发现产品所处环境的温度接近设定的温度值,系统就会发出警报,进而对温度进行调整,实现对温度的控制,确保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最后,物联网可以实现对各冷库库存情况,在途运输量情况的动态掌握,以便科学做出运输决策,从而提高运输的合理性,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有效流通。

1.3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储环节中的应用

在农产品仓储管理过程中,贴有RFID标签的产品无需人工记录,只要在仓库进出口安装RFID标签阅读器,就可自动识别标签,而且RFID技术是非接触性的,可以远距离动态的同时识别多个标签,实现了快速、高效的出入库作业。同时,由于产品数据录入的自动化,可以对冷库库存实现动态实时的监控。另外,运用物联网红外感应等技术可以感知仓库的异常情况,如人员的出入、其他异物的入侵等,从而确保产品在仓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最后,在存储环节中同样利用温度传感设备感知产品所处环境的温度,及时交由系统处理,实现冷库温度变化的控制。

1.4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销售环节中的应用

首先,商家可以在冷柜的合适位置安装一个RFID阅读器,读取产品的相关信息并同时将产品的温度变化情况传送给管理者。其次,产品被消费者选走后,商家可以通过RFID阅读器传输的信息来决策是否需要补货。另外,当产品即将达到或超过有效期时,系统能自动向商家发出促销或撤货信息。

2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设计

根据公共信息平台及冷链行业的特点,运用物联网技术设计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如图1所示:

(1)电子政务系统,包括冷链公共信息服务与在线政务办理两个主要功能。冷链公共信息服务是及时向用户宣传冷链企业的最新消息,政府在冷链物流领域的新的政策法规,冷链产品的市场动态及冷链物流中的冷链技术、冷链设备等。在线政务办理主要是用户在线注册,注册后由信息平台管理者对用户的营业执照等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并对用户通过系统登记的车辆相关证件进行审核,保证交易的安全。

(2)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分类管理冷链货源信息、冷链运力信息以及冷库信息等。用户根据自身的需要,可以在冷链公共信息平台与查询相关信息。该系统有利于冷链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3)冷链货运交易系统,包括客户服务中心与电子交易中心两大功能。客户服务中心主要是对用户进行疑难解答与咨询。电子交易中心的主要功能是用户双方交易前,对用户的合法身份进行确认,并对用户提供的车辆进行审核,确认所有信息合法后,冷链货运系统会将提交的车辆信息与货物信息进行自动匹配,并且用户可对安装GPS的车辆进行跟踪。交易完成后,用户可通过系统对对方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

(4)内部运营管理系统,包含订单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财务管理和报表管理五大功能。订单管理主要是将客户的订单经过确认之后,进行分类与整理,并生成订单进行发货。在冷链物流中,运输管理主要是制定和优化运输路线,确保商品的有效期;同时进行车辆位置跟踪以及冷箱内温度的记录与跟踪,确保商品的质量安全。冷链物流的仓储管理也比一般物流严格,商品在冷库中需对批号、有效期进行严格管理,并时刻跟踪商品在冷库中的温度及位置。财务管理是把系统的所有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并形成财务报表,便于查询和管理各类费用。报表管理的功能是将业务数据进行汇总并生成报表,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5)GPS系统,就是通过GPS技术对车辆进行跟踪与监控,并进行实时指挥调度。同时,客户可以通过GPS系统对自己的货物运输情况进行实时查询。GPS定位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实现了资源共享并使运输过程透明化。

(6)温度控制系统,

冷链物流最大的特点就是温度的控制,尤其是在运输与仓储过程中。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带有温度采集功能的设备对冷藏车车内温度与冷库温度进行实时采集,当温度发生异常时系统自动报警,控制中心就对其温度进行调整。系统会自动保存温度的变化信息,可供用户查询,提高客户的信任。

3基于物联网的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技术框架

根据物联网的技术构架,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冷链信息平台技术框架,如图2所示。(1)感知层,是物联网应用的基础层,由各种具有感知能力的设备组成,主要对冷链物流中各环节的信息进行采集。

(2)网络层,是将感知层采集的有关冷链物流的数据信息通过现行的通信网络进行传送与处理。

(3)应用支撑层,包括云计算平台、管理平台、中间件平台、信息处理平台等,主要对获取的冷链信息数据进行汇总、转换、分析。

(4)业务应用层,主要实现信息平台的各种应用功能,例如: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冷链货运交易、GPS监控以及冷链温度控制。

(5)前端展现层,是信息平台与用户在信息服务与管理的过程中直接接触的界面。主要由平台网站、移动终端、电子新闻和应用系统界面等单元组成。

(6)用户层,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冷藏运输企业仓储配送企业、产品生产销售企业以及公众等。

(7)保障体系,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以及建设与运营保障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主要是保证信息平台信息资源的安全性;标准规范体系主要是规范信息平台相关数据的存储、交换以及处理方式;建设与运营保障体系主要保障平台的正常建设与有效运营。

参考文献

[1]吴理门.基于RFID技术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系统[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1):30.

[2]陈美华.RFID技术在果蔬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5):8081.

[3]李洁.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1,(11):110111.

[4]汤银英.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05):6163.

[5]黄锋.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开发与应用[J].物流技术,2012,(03):126127.

[6]周磊.GPS技术应用于冷链物流运输过程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1,(06):114.

第2篇:冷链物流建设范文

关键词:冷链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框架;冷链物流标准;物流仿真技术;

作者简介:兰必近(1976-),男,瑶族,副教授,高级物流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物流投资,冷链物流。

一、冷链物流管理专业内涵及学科基础

目前学术界对“冷链物流管理”还没有共识性的内涵表述。参照《物流术语》(GB/T18354-2006)、智库百科、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给出的定义,本文对“冷链物流管理”内涵界定为:冷链物流管理(ColdChainLogisticsmanagement)指需要冷藏冷冻的物品,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中,为保证物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而在规定的低温环境下对其正向及反向的物流过程及物流信息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根据目前冷链物流的职业岗位、发展规模、发展趋势、行业影响、提供就业容量和经济拉动作用等方面分析考虑,本文认为“冷链物流管理专业”的提法或称谓具有一定合理性和针对性。

现代物流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渗透形成的应用性新兴学科,是经济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现代高新技术的支持下研究物质实体流动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是现代物流学的分支学科。冷链物流管理是在物流管理学科突破性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应用学科,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其应用领域受到冷藏冷冻类物品产地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及消费群体分布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从冷链物流管理的基本内涵、行业领域和业务过程来探讨其发展的学科基础和涵盖的专业技术。具体分析如表1所示。

二、冷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冷链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规划需要,主要面向物流产业发展,在通用物流管理学科的基础上,培养跨自然科学、经济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冷冻工程科学,具备现代冷链物流职业岗位(群)需要的制冷与冷藏技术、食品生物技术、保鲜技术、检验检疫技术、包装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冷藏运输技术等知识技能,在保持物品处于低温条件下,使用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和冷链物流监控追溯系统等,熟练地开展冷藏冷冻物品的采购、货物运输、仓储管理、库存管理、货物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等业务,可从事冷藏冷冻物品的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流通加工、配送管理、物流控制、物流信息处理、物流市场营销、物流客户服务、物流包装和质量检验等冷链物流管理工作,适应冷链物流标准化发展的知识技能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2]。

(二)冷链物流行动领域工作过程分析

冷链物流在整个业务环节中,具有通用物流各个业务环节的工作内容,如对上游供应商进行采购、对采购货物进行开展运输业务,入库后对货物进行仓储管理,接到下游客户订单,经处理形成有效订单后对货物进行分拣、加工与包装,配装后在指定时间内把货物配送到相应的客户手上。但是冷链物流具有自己独特的业务工作内容,如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在向上游供应商进行采购时,如果货物是刚摘取得到的果蔬,刚屠宰得到的肉类和刚捕捞得到的水产品等,需要去污处理或去内脏处理,然后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或食品卫生检验检疫,符合农药残留检测标准或食品卫生检验检疫标准后,进行预冷或速冻操作,为以后的冷藏运输、冷藏储存和冷藏配送等业务做准备。并且在冷藏冷冻货物的整个物流关键业务环节中,采用相应的食品生物技术和保鲜技术进行货物品质和质量维护,同时需要进行质量或品质的检验或检疫工作,同时需要进行相关的信息处理和温度控制等工作[4]。冷链物流行动领域主要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

(三)冷链物流行动领域典型任务分析

随着我国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冷链物流逐步成为物流业务的重要组成。调查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系列岗位群,需要经过系统的知识技能学习与培训,从业人员才能胜任这些岗位群的工作要求。调查发现,物流专业毕业生从走上冷链物流工作岗位到成为一名冷链物流经营管理者,需要经过冷链物流业务员岗位、冷链物流业务主管岗位、冷链物流业务经理岗位等三个阶段的历练,每个阶段的工作历练一般需要通过相应岗位群的业务实践来完成岗位能力的提升。这些系列岗位群的具体构成如下:业务员岗位(冷藏冷冻仓管员/冷藏冷冻货物采购员/冷藏冷冻运输调度员/冷藏冷冻货物配送员/冷链物流信息员/冷链物流营销员/冷链物流客服员/冷链物流质检员)、冷链物流业务主管岗位和冷链物流业务经理岗位。各个岗位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如表2。通过分析行动领域职业岗位主要典型工作任务的冷链物流知识技能,是构建冷链物流专业课程知识技能体系的基础和条件。

(四)冷链物流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

典型任务分析表明,冷链物流岗位知识技能是有一定的系统性,但是需要把这些知识技能进一步优化,才能转化为冷链物流的学习内容。根据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兼顾物流行业的职业岗位操作标准,本文以冷链物流的实际工作过程为参考,以冷链物流具体操作项目为载体,以冷链物流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驱动,以冷链物流职业岗位核心业务技能培养为目标,开设“学、教、做”一体化的冷链物流特色核心课程。再根据冷链物流岗位需要的其他辅助技能,开设冷链物流专业领域辅助课程或专业领域拓展课程,完成冷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冷链物流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如图2。

(五)冷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框架

根据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结果表明,冷链物流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可分为基础知识技能、核心知识技能、辅助知识技能和拓展知识技能。同时,冷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冷链物流基础知识课程群、冷链物流核心课程群、冷链物流辅助课程群和冷链物流拓展课程群。冷链物流基础课程群主要培养学生从事冷链物流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冷链物流核心课程群是开展冷链物流业务必须具备的核心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包括具有一定食品工程学科知识,自觉运用食品安全规范对冷链物流过程进行管理;具有一定冷藏速冻技术,能够运用冷藏与速冻技术对物品进行低温处理;不但具有常规物流的采购、运输、仓储、加工、包装和配送等业务环节的知识技能,还要在各个业务环节过程中采用先进低温控制技术,对物品进行远程跟踪控制,使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物品的品质和质量;具有一定物流信息处理能力,采用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远程物流信息技术进行业务管理[5];由于冷库和冷藏集装箱是冷链物流重要的设施和设备,从业人员还应具备冷链物流项目的规划与设计能力。冷链物流辅助课程群是培养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的其他辅助技术,以便顺利开展冷链物流业务工作。冷链物流拓展课程群主要培养综合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以上这些课程基本涵盖从事冷链物流管理业务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通过这些冷链物流课程的教学,可以培养具有物流行业特色的复合型冷链物流管理人才,才能满足冷链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具体课程体系结构如表3。

三、冷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发展

(一)及时融入冷链物流前沿热点知识和先进物流技术

冷链物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产地加工冷冻技术开发与应用、冷藏设备技术开发与应用和冷藏运输技术开发与应用是目前冷链物流发展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也是目前构建冷链物流课程体系的难点,“难”的表现不仅是“应用难”,也是“教学难”。因为技术不成熟,没有广泛推广应用之前一般不能作为教学内容。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到冷链物流的知识有农产品冷链物流、储藏保鲜技术、HAC-CP(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认证、GMP(良好操作规范)管理技术、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冷链物流监控追溯系统、移动物流信息技术等,这些知识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但在国内还处于概念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及时跟踪和了解目前冷链物流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并融入相应的课程知识体系中,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冷链物流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主要的冷链物流技术设备主要包括冷藏储藏技术设备和冷藏运输技术设备。冷藏储藏技术设备方面,目前国外已经广泛采用自动化冷库技术。应用自动化冷库技术的冷库,其产品保鲜期比普通冷库延长1—2倍。气调储藏是较为先进的、可广泛应用的果品储藏技术,目前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士和德国等也在大力发展气调储藏技术,这些国家的气调储藏苹果平均总量达到苹果储藏总量的50%—70%[6]。在运输技术设备方面,冷藏运输技术设备主要包括公路冷藏运输、铁路冷藏运输、水路冷藏运输和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以上技术设备是开展冷链物流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之一[7]。为此,我们应当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基础上,及时跟踪和融入冷链物流前沿热点知识和技术,在内容上实现不断更新与优化。

(二)引入冷链物流标准,规范冷链物流知识技能体系

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标准已经出现在《物流标准目录手册》(2011年9月版)中。冷链物流标准分为冷链物流基础标准,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冷链物流技术、作业与管理标准。冷链物流基础标准包括低温作业分级标准、制冷术语和制冷设备术语。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包括冷库标准(7个子类标准)和冷冻冷藏设备标准(16个子类标准)。冷链物流技术、作业与管理标准包括通用类标准(6个子类标准)、水产品标准(4个子类标准)、肉类标准(13个子类标准)、果蔬类标准(43个子类标准)和其他标准(2个子类标准)[8]。冷链物流标准的颁布,为我们构建冷链物流课程体系提供了具有参考导向价值的内容框架。由于这些冷链物流标准涉及技术应用,随着技术更新,这些技术标准也会相应改变,即冷链物流标准具有一定时效性。因此我们在进行冷链物流课程建设时,应及时跟踪和掌握最新冷链物流技术以及这些技术标准化应用的发展态势,然后根据最新冷链物流的技术应用状况及其标准化内容,对冷链物流课程的内容进行梳理、调整和更新,保证冷链物流管理专业的教材内容能够跟上冷链物流业务发展的需要,使得毕业生的知识技能能够适应现代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冷链物流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

第3篇:冷链物流建设范文

2012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开始实施的第二年。近两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利好政策,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母体的冷链物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种投资持续关注并进入这个方兴未艾的行业……冷链物流业已逐步走上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双轮并驱的快速发展轨道。

但是,在整个经济尚未完全走出低迷的大形势下,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存在诸多困难和瓶颈。2013年乃至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仍需完善,应向以下三个方面主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国家政策加强引导和冷链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冷库、配送中心等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持续升温。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业内已可以明显感受到此种形势的加速发展。这种热态在延续到2011年之后有所趋稳,无论是冷链市场投资者还是圈内企业,在对待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加理智。不过,进入2012年以来,这种基础设施全面建设的现象又开始出现回热升温的苗头,尤其以冷库建设最热,如表1所示。

冷库作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中枢,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冷库管理与控制也日趋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过去冷库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而现在小城镇也建了不少冷库;过去冷库为国家公建,现在一些私营、集体企业也开始建,并且有小型化的趋势:冷库的隔热材料由软木、稻壳、聚苯乙烯发展为聚氨酯;过去冷库往往建在销地,现在产地也开始建造:装配冷库的快速发展。因为装配式冷库重量轻,结构紧凑,安装快,美观卫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总体上,在建库的规格和容量急剧增长上,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可谓遍地开花。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自2012年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随着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空间的日益扩大,必将为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快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当前我国急需制订的冷链物流标准,包括冷链物流行业服务标准、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准入标准、冷链物流服务企业资质认证和诚信体系标准、冷链物流服务的接收标准、生物制剂、血液制品、高档食品等特殊商品的冷链物流服务标准,以及冷链物流信息服务标准、冷链物流终端产品的接收标准等。

我国目前正在加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指导准则与相关标准,包括整个冷链物流节点的相关标准和良好操作规范。如原料基地生产标准与规范、预冷与贮藏标准、加工标准、运输标准(特别是农产品运输温度标准)、销售标准、标签标准,以及检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服务标准等,并制定以GAP(良好农业规范)、GVP(良好兽医规范)、GMP(良好生产规范)、HACCP(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ISO为基本原理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全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规程,从而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

同时,农产品冷链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也将得到加强。冷链物流几乎介入了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生命周期,其间涉及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多个部门,所以必须运用专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来建立物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档案,科学地整合生产、分销、仓储运输、配送等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由于基础建设条件的限制,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冷链物流信息化发展滞后,管理也没能形成一体化。

因此,要应用物联网创新技术,加快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加快建设一批冷链物流示范工程,实现冷链产品(食品、农产品与医药等)全生命周期和全过程实时监管,促进冷链运输管理的透明化、科技化、一体化。可喜的是,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阻碍,正积极部署信息化和物联网的建设。

同时,我国也应尽快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冷藏运输实施全过程控制,对各种冷藏车的运输进行全面的动态监控,简化冷藏车运输计划和空车调配方案。

未来,随着市场的需求,信息化将更多的应用在冷链物流领域。

向集群化发展

冷链物流是一个复杂的产业,涉及范围广泛,因此,加速农产品冷链各环节区域化协作、专业化分工、一体化运作的市场机制是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国际制造业的转移潮流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需求,也给冷链物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种难得的发展机遇将促使中国冷链物流进行从分散走向集中的结构调整,向产业集群模式迈进。

建立全预警机制

通过构建农产品物流安全预警机制及其系统,以确保政府对农产品的安全控制,达到实现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并降低政府宏观调控成本的目的。通过运用应急管理、预报预警、网络信息技术等技术,建立农产品物流安全预警系统,以提高农产品物流安全管理的效率与效益为主要目标。此外,遵循“农产品安全第一,兼顾效率”的原则,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指导下,完善监管体系,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农产品物流安全预警机制。通过对农产品物流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推断、预测,根据风险程度事先发出警报信息,提示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决策者(政府部门)警惕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控和应急对策。

推广新技术和管理体系

鼓励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推广利用保鲜、保温技术,促进生鲜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建立健全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技术与方法,实现生鲜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一体化冷链物流运作,发展生鲜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及配送。加大对全程进行低温控制的生鲜农产品质量的宣传力度,营造商业气氛,提高公众对冷链物流生鲜农产品的认知度,扩大优质生鲜农产品市场销售规模。

鼓励肉类产品、水果和大众消费类水产品发展从屠宰、采摘、捕捞、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及销售整个环节的冷链物流。重点发展猪肉冷链物流,减少生猪活体的跨区运输,控制生猪的疫病传播,稳定生猪生产。选择部分高价值蔬菜,推广产后预冷、初加工、储存保鲜和低温运输技术,发展一体化的冷链物流。积极发展乳制品、冰淇淋等重点产品冷链物流。

第4篇:冷链物流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问题;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渡,人们对农产品,尤其是新鲜、营养的水果、蔬菜、水产品、肉类等鲜活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内在品质及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类农产品具有的鲜活性、易腐性等特性确定了农产品对物流过程的时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严格标准。与此同时,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如何加快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快速便利地为消费者提供安全高质的农产品食品,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二、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一)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在省政府政策的支持与资金的投入和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河北省已经具备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条件。据调查,截止到2009年,河北省规模以上冷库达到972座,容量56万t,专业化冷藏车辆900多辆,温控加工以及分拣设备2800多套,各级物流运作主体(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在不断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集冷冻、冷藏、加工、配送、销售为一体的冷链物流体系正在形成。正在规划筹建的物流中心是我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或关键节点,也是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技术、信息及管理的基地,能够代表现如今我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水平,有许多先进、专业的保鲜制冷措施,如低温库、平温库、高温库,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现阶段河北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

(二)形成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初步运作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我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已逐步形成了“生产者或商—社区专卖店—消费者”;“生产者或商—农产品经销公司—超市—消费者”等“三位或四位一体”的快速运作模式。

(三)农产品标准化质量安全体系不断完善

河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产销地,标准化种植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产品标准化质量安全体系得以巩固,从而为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供应提供保障。据调查资料显示,到2009年,河北省种植业无公害产地707个,畜产品产地1377个,水产品基地139个,共有231个农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形成了47个无公害蔬菜品牌。近年来,我省大力提高农产品标准化实施水平,从源头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让消费者吃上了越来越多的放心食品。

(四)生产商、物流商、经销商开始联手打造冷链物流链

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作模式大体分为四类:一是以农产品批发市场营运商为主导;二是以大型连锁超市为主导;三是以食品加工企业为主导;四是以冷库为主体。目前,我省涌现出几个大型冷链物流企业,他们的冷链系统与生产商、物流商、经销商密切相关,环环相扣,这些公司发展前景喜人,成长速度十分迅速。河北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在这些公司的带动下,势必拥有美好的明天。

三、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设施陈旧落后,冷藏技术差和冷藏运输效率低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我省农产品冷链系统存在着运输工具落后、运力不足,冷藏技术差的严重问题。目前我省农产品冷链运输主要采用公路和铁路2种形式,而且冷链运输和冷藏保温汽车非常少,装车多是在露天而非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大部分农产品都是用普通货车运输,最多是在上面盖上一块塑料布或者帆布。

此外,原有的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农产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造成农产品的大量损耗。为了减少冷链物流的成本,多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经营者,使用传统的方法储存农产品,比如用空调降温,用氧气罐和泡沫保险盒来保证蔬菜水果的新鲜度;即使有冷库,其功能也比较单一,导致冷库的利用率并没有随着库容增加而增加。而当生产淡季或者原料资源不足时,冷库往往处于闲置状态。今后应加大冷藏车、冷藏箱的投入力度,尽快解决运力不足的矛盾。

(二)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整体规划与协调

由于农产品物流上下游之间缺乏整体协调与规划,容易出现冷链断点,导致冷链产业链断裂,严重影响冷链物流效率与效益。冷链物流涉及到生产商如生产地头、牛奶场、食品加工厂等,存在滥用农药、添加剂等问题;涉及到冷链物流商存在冷链运输车辆不合格,甚至为省油而人为不制冷等问题;涉及到经销商销售环节存在储存、货柜不达标等问题,致使一些原本合格的产品变成了不合格产品;涉及到消费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也涉及到政府监管,存在职责不清、执法不严、缺乏全过程监控等问题。

(三)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落后

农产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一是第三方冷链物流需求不足。农产品低温物流大部分以经销商自营物流为主,冷链物流很少外包,生鲜农产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比较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严重影响了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二是第三方冷链物流供给不足且功能欠缺。现有冷链物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实力弱,经销规模小,服务标准不统一,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

(四)缺乏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

我省虽然制定了相关农业标准,但缺乏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标准体系,这使得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主体没有准入标准,许多不良商家因此有机可乘。而且,由于没有相关文件体系规定,政府在对食品物流的疏导监控环节也就缺乏理论与制度依据,故我省冷链物流经营主体的业务操作及管理亟需强制与规范化。

(五)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低

冷链物流要实施全程温度控制管理,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电子虚拟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各种货物进行跟踪、对冷藏车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将全省乃至全国的需求信息和遍布各地区的连锁经营网络联结起来,确保物流信息快速可靠的传递。而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很低,有的大型经营主体甚至没有一个完善的冷链信息系统。

(六)冷链管理和服务人才的缺乏

我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冷链管理不到位,物流环节多,效率低下;加上部分冷链经营主体受教育程度低,服务水平差,严重缺乏冷链物流专业人才,这都使我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四、进一步促进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我省冷链物流的现状不容乐观,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结合行业特征和我省省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点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化水平建设

1.加强冷链物流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农超对接中的核心企业加快各类保鲜、冷藏、冷冻、预冷、运输、查验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从关键环节入手,重点加强批发市场等重要农产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在大中城市周边加快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大力改善农产品加工环节的温控设施,建设经济适用的农产品预冷设施;配备节能、环保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辆,推广全程温度监控设备[3];完善与冷链物流相配套的查验与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快速准确的检测设备和试剂。

2.加快建设农产品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农超对接中冷链物流模式如何从个别超市的分散行为向全省范围推广,将有赖于全省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快建设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优化配置冷链物流资源,为建立冷链物流产品监控和追溯系统奠定基础。以全面提升冷链物流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宗旨,鼓励建设完善冷链物流作业的信息收集、处理和系统,整合全省范围内的合作社、经纪人、规模种植户与超市对接的基本资料、交易记录及信用记录等信息,建立河北省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系统平台,实现应用条型码、RFID(无线射频识别)、GNSS(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技术、移动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标签等物流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政府监管部门的冷链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提高行业监管和质量保证水平。

(二)培育新型物流通道,重点建立以超市为主导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系统

针对冷链环节过多的现状,可考虑开展物流配送,开辟新型物流通道,如农户—配送中心—超市。其中农产品超市化经营被认为是未来的一个必经之路。要以大型超市、第三方物流公司等为依托,重点建设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经营上主要采取从生产基地直接采购,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提升对超市等零售终端客户的服务水平;努力开展农产品产地的直接配送,促进合作组织对超市、加工企业或餐饮等团体购买者进行直接配送。

根据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和生鲜农产品对低温、保湿、保鲜的仓储设施要求较高的特点,我省建立以超市为主导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已成为可能,由超市经营鲜活农产品不但改善了消费者的购物环境,而且还有效减少了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目前许多消费者都把超市当做选购鲜活农产品的首选地,超市直接面对消费者,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有利于提高供应链的组织效率。

(三)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推动物流外包

1.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第三方冷链物流领域

为民间资本投资参与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外包创造条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业务,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鼓励民间资本加强与农业企业合作,投资参与农超对接的供应链管理或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2.推动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

鼓励鼓励现有单一从事运输、仓储、货代等物流业务功能的中小物流企业整合功能、延伸服务,加快向具有较强资源整合和综合服务能力的现代物流企业转型。鼓励中小冷链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合作,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现有冷链物流资源,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冷链物流企业。

(四)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人才培养和引进

冷链物流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从事冷链物流管理的人才需要具备相当高的专业素质,他们要拥有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冷冻冷藏食品特性,制冷技术、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而全省的物流人才培养正处于初级阶段,对冷链方面的人才培养还有很长的路;加上我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主体受教育程度水平低的现状,我省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具体可通过广泛开展岗位培训、抓好物流人才的基础教育等措施来培养市场急需的物流应用人才,另外,还要建立完整的物流人才储备机制,为物流人才的引进创造良好的空间等。

(五)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1.完善法规和监督

完善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力度;建立以HACCP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冷链物流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充分发挥现有部门和机构的作用,补充完善检测项目和内容,建立全程质量检查与监管机制[3]。

2.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完善物流企业同等享受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政策,扩大试点范围,尽快全面推广。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

3.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

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利用旧厂房、闲置仓库等建设符合规划的物流设施,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供应。鼓励超市及第三方物流企业自建冷链物流配送中心,要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用地。

4.促进冷链物流企业车辆便利通行

关注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降低过路过桥费,放宽对冷链运输车辆的城市交通管制,充分考虑冷链运输车辆因增加保温车厢和制冷机组使自重增加的特殊情况,合理确定运输车辆的载重量。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和配送车辆24h进城通行,便利停靠政策[2],支持冷藏运输车辆跨区域加盟,在车辆审验、车辆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

5.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适合冷链物流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积极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提高对冷链物流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拓宽冷链物流企业融资渠道,完善冷链物流企业融资担保制度,发展物流业股权投资基金,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经贸(2010)1304号.

[2]河北农业信息网.http:///

[3]杨蕾.环首都经济圈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构建[J].广东农业科学,2012(9).

[4]杨蕾.河北省“农超对接”实施路径探讨之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J].物流技术,2012(8).

第5篇:冷链物流建设范文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距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 20%、30%、36%以上,推动全社会通过改造、扩建和新建,增加冷库库容1000万吨的发展目标只剩下将近3年时间。因此,无论是从加快冷链供应链体系建设,还是响应国家政策目标的角度而言,今明两年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都十分迫切。

冷库作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中枢,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显著发展,不仅建库的规格和容量急剧增长,冷库管理与控制也日趋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过去冷库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而现在小城镇也建了不少冷库;②过去冷库为国家公建,现在一些私营、集体企业也开始建,并且有小型化的趋势;③冷库的隔热材料由软木、稻壳、聚苯乙烯发展为聚氨酯;④过去冷库往往建在销地,现在产地也开始建造;⑤装配冷库的快速发展。因为装配式冷库重量轻,结构紧凑,安装快,美观卫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虽然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开展冷链物流基地等建设,但是在建设的时候,还是要理清头脑,摆正动机,找准定位。”一位冷链业内人士如是说。这番话不无道理,因为从这几年一些企业投资冷库、投建冷链基地的案例来看,的确有些企业“动机不纯”。近年来,各地区政府部门为加快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例如在土地审批、园区用电、企业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以此吸引企业关注。但是,有些企业却利用投建冷库和冷链园区的“幌子”,骗取政府支持,拿到优惠政策后却去开发房地产,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第6篇:冷链物流建设范文

[关键词]冷链物流 食品冷链 措施

随着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冷藏冷冻食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虽然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相关冷链物流的标准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我国的冷链物流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加快我国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是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冷链物流概述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是需要特别装置,需要注意运送过程、时间掌控、运输形态、物流成本所占成本比例非常高的特殊物流形式。

冷藏和冷冻食品需要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对货物进行全程的温度控制(根据相关的规则),以确保食品的安全;这包括装卸货物时的封闭环境、储存和运输等等;完整的冷藏食品供应链是食品安全不可或缺元素,因此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二、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存在四大问题:

1.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尚未成形。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我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大量的农产品及食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

2.冷链品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较少。我国易腐易烂食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外,国内销售部分的物流配送业务多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准确性和及时性差,同时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亦很高。

3.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单一且建设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我国冷冻冷藏行业主体的国有冷藏库,建库较早,并且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冷库工程设计标准低,工艺流程不尽合理化,施工水平及建材、设备质量均存在问题、自动化程度低,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下对仓储和配送业务的需要。

4.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虽然产销量很大,但在初级农产品和易腐食品供应链上,既缺乏食品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三、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可以采用的措施

1.加快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标准化使得冷链物流有了统一的运作规则。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尽快制定冷链系统技术标准,如冷链能耗与效率标准、冷链最佳作业操作标准、冷库环境温度与冷藏运输温度控制标准、易腐食品运输车辆制冷配置标准等,保证冷链物流行业规范经营;还要推行商品包装标准,也是便利冷链物流运作中储存、搬运、销售等活动的基本手段,包装的标准化有利于产品质量安全的追踪,减少产品召回成本。

2.加快建设低温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冷链物流是以保证易变质物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产品在低温环境下流通的供应链系统。冷链物流不仅要有渠道功能,更要形成完整体系。发展冷冻冷藏产品流通,就必须建立商品的冷冻冷藏供应链,从冷库的规划和建设,到冷冻冷藏设备的制造和使用,再到冷链物流温控技术的应用,从冷藏集装箱运输到按规定温度展销产品等。这些都是低温冷链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3.加快推进冷链行业信息化建设。冷链物流要对商品从产地到销地进行全过程的温度控制,车内、库内的温度感应系统,是温度信息传递系统的重要因素。政府要搭建局域网络共享平台,各物流企业建设自己的冷链管理系统。通过GPS,GIS等一系列技术的应用,使企业内部网络与企业外部运营车辆对接,进行信息的快速传递,将商品温度信息进行汇总和实时的,使冷链由不可见变为可见,确保商品的质量安全。从冷链现代化出发,通过物流信息系统为冷链有关方面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和信息沟通,既可保证物流方向正确、提高周转速度,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冷链设施,降低冷链产品成本,减少冷链产品的在途时间和在途损耗。

4.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优势。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业务中对基础设施、技术和操作要求都很高的物流形式,是企业物流的薄弱环节。目前,许多生产商愿意选择能提供完整冷链的第三方物流来外包自身冷链物流业务,这种市场需求将促进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考虑选择整合现有资源,成立独立运作的冷链物流事业部,针对不同商品开展不同水平的冷链配送服务。

5.冷链物流服务要合理定位,创新服务模式。合理的冷链物流服务定位,企业可以取得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确定本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位置,以吸引更多的冷链物流需求。企业拥有冷链物流资源的有限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决定了企业必须区分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冷链物流企业首先要对顾客需求、竞争对手和自身特点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市场细分和选择目标市场,最终确定自己的服务领域,同时加大支持核心业务技能组合的投入力度,整合冷链物流功能,尽可能地满足其所服务的不同顾客的需求。各类大型批发流通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要通过批发交易与物流配送网,将生鲜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与零售门店销售衔接起来,以商业模式和创新带动物流配送模式创新,加强相互合作逐步建立健全与生鲜食品供应链相适应的冷链物流服务模式。

6.科学规划,硬软结合。冷链物流的发展需要先进的设施技术只是基础条件,各项设施技术的配套衔接、各个环节的组织协调才能确保食品物流的链条不断,需要充分发挥各个层面的积极作用。冷链物流系统的硬件规划内容包括:厂房规划、仓储设备规划、运输设备规划等。冷链物流需要注意隔温及防止温度散失,有些特殊的与温度有关的仓储设备是必需的。由于冷链物流的设备昂贵,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规划出最符合经济效益的设备,也是冷链物流规划考虑的一大要素。冷链物流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库存控制系统、顾客服务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四个子系统。库存控制系统包括销售系统、安全存量与产品组合、库存状况与存货成本分析和货品流动与策略分析。顾客服务系统包括配送通路的订货系统、缺货与延迟送货的督导和配销体系服务品质的追踪评价。仓储管理系统包括装卸作业、拣货理货作业、储位摆放规则和温度品质管理。运输管理系统包括路线安排计划、定时定点配送、不同温度产品的复合运输、温度记录存查和送货频率规划。合理的软件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冷链物流运作的效率。

7.国家政府部门给予政策鼓励和支持。冷链物流属新型产业,要想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良性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引导。首先,对企业冷库建设、购买冷藏车辆等给予资金扶持,设立冷链物流市场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减轻企业前期投入负担;方便企业融资。其次,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有利于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包括税收政策和产业支持政策,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政策的执行,满足冷链物流不断发展的新需求。

第7篇:冷链物流建设范文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距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 20%、30%、36%以上,推动全社会通过改造、扩建和新建增加冷库库容1000万吨的发展目标只剩下将近3年时间。因此,无论是从加快农产品冷链体系建设,还是响应国家政策目标的角度而言,今明两年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产业“硬件”的任务都十分迫切。

2011-2012年,我国冷库建设发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产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的蔬菜基地,如上海、江浙以及湖北、河南等地,重要的运输港口的冷库需求量也比较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了农产品深加工的步伐和规模,促进了食品精加工及冷冻冷藏迅猛发展;同时对冷库吨位、规模和形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制冷行业的发展,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藏中,采用了更多新的冷库模式。它以全新的建筑理念即标准化、模块化、工厂化等替代了原有冷库类建筑的建造模式及运营方式。据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冷库容量的不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上半年,浙江已达100万吨以上,江苏约40万吨,上海约为42万吨。而我国西部最大低温冷藏物流中心也已在重庆竣工。

但是,从市场对冷库的需求趋势来看,我国现有的冷库容量还十分不足。美国现有冷库资源2200万吨,近33亿立方英尺,我国现在拥有冷库是900万吨,而中国人口是美国的五倍,中国以冷库为主体的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将非常巨大。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自2012年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将得到广泛推广,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产业群。根据这一规划,目前,各地都已开始了加快落实的步伐。如四川已经明确:今明两年将以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新建和改造提升相结合,以大中城市为先导,全面推进全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形成“一核、四带”为基础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布局。“一核”:即重点在成都及成都周边发展以市场为依托的综合型包括肉类、水产、蔬菜、水果等交易冷藏配送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核心区域; “四带”:即建成以成都为核心辐射全省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四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带。该规划还确定了冷库建设、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冷链运输车辆及制冷设备、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果蔬冷链物流、乳制品冷链物流、追溯系统和监测、冷链物流企业培育等八个方面的重点工程。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政府支持力度的逐渐加大,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这一“硬件”的建设和市场发展空间,今后必将更加扩大,并将伴随着信息化、可追溯系统等“软件”的发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现代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之路。我们期待着!

第8篇:冷链物流建设范文

关键词:冷链物流;现状;解决方案

基金项目:蚌埠学院人文社科项目“安徽省农产品流通渠道权力结构与农民利益研究”(2010SK22)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论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构想

收录日期:2012年6月30日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频频发生蔬菜滞销的现象,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对农民增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目前国内CPI居高不下,食品类物价不断上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较低。而提到冷链物流就不得不提到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我国的物流行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不过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相比较上世纪而言,现在的物流行业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物流企业的总体实力已经有了很大规模的提升,基本脱离了单凭几辆卡车和一个仓库的旧有发展模式,可以说已经走过了“鸟枪换炮”的过程。冷链物流属于物流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包含了我们所熟知的蔬菜、水果、禽蛋、鱼肉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物资的运输。

一、冷链物流介绍

所谓冷链物流,是一种专业物流,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全程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物流现象。相比较常规的物流方式,冷链物流对基础设施显然有着更高的要求。冷链物流对所涉及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直到顺利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各方面的要求极为苛刻,所有环节都必须在低温下进行。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天通过冷链物流送到百姓餐桌上的牛奶、蔬菜、瓜果、肉制品等食品的新鲜安全。就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而言,还很难做到整个物流链全过程都在低温下进行,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冷链物流行业还面临着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的情况,现有运力已经无法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对食品安全的追求。

二、我国冷链物流现状

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各项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对果蔬类食品的质量追求也是越来越高,这也就对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虽然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年来的持续高速增长,但是总体经济实力相比较老牌发达国家而言还是有差距的,而在具体的经济指标上差距就更加明显了。目前,国内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相当落后的,总体水平只达到了国外20世纪九十年代的水平。目前,国内现有冷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冷藏保温运输车辆约4万辆,铁路冷藏保温运输车辆近7,000辆。而目前我国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冷链物流比例也在逐步提高,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5%、15%、23%,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15%、30%、40%。而目前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肉禽冷链流通率已达到100%,蔬菜、水果的冷链流通率也达到95%以上,相比较而言,我国目前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然在常温下流通。由此可见,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三、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体来说,冷链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数字看似很庞大,但相比较我国的市场需求而言则是相去甚远。因此,我国的冷链物流必将在“十二五”中得到长足发展,整个物流行业水平势必将有很大的提高,而目前国家的政策方向也是积极推进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的。我国从事冷链物流的相关企业的业务量在此期间也将有很大的提高,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9篇:冷链物流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问题

1.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述

1.1 定义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易腐的农产品,为了长久保持其营养不流失,保证其不腐烂,而采用的一种低温环境下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的物流链系统。这里的农产品主要是指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蛋奶等易腐的鲜活农产品。

1.2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节点

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需要不同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这些部门可以归纳分为冷链物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主要是批量种植养殖户、分散的农户以及生产基地等生产部门。中游是本地批发市场、本地物流中心、销地批发市场、销地物流中心等。下游包括农贸市场、超市、餐饮部等。由这些节点连接构成了冷链物流网络。鲜活农产品就是通过这些部门的相互配合,最终传送到消费者手中。

2.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的冷链物流始于五十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1982年,国家颁布了《食品卫生法》,从而推动了食品冷链的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也开始起步。通过进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冷链物流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2.1 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不断增加。

一方面,需要冷链物流服务的农产品主要包括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品、蛋类等。而这几类农产品的年产量都成上升趋势。奶类产品产量上升最为明显,奶类产品2004年的产量大约为1400万吨,而2008年奶类的产量上升到了3302万吨,约为2004年的2.35倍。而肉类的年产量也从2004年的6587万吨增加到了8051万吨。

另一方面,消费者偏好的改变也使得冷链物流的需求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发生了变化。人们的饮食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求温饱,人们开始转向购买肉类、水产品、水果等需要冷链物流服务的食品上来。2004年我国水果的人均消费量为49.06公斤,而2008年涨到了61.62公斤。水产品的人均消费量从04年的8.04公斤增加到了2008年的10.2公斤。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消费习惯,也为我国农产品冷链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2 农产品冷链物流初具规模

2010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了15%、30%、40%。在基础设施方面,2009年全国有冷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保温冷藏车的数量从2000年的21000辆增加到2010年的4万辆。为方便鲜活农产品流通而建立的五纵二横绿色通道也已开通。2012年以来,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像河北邢台市启动了仓储量8万、年吞吐量240万吨的华北地区最大的冷链物流基地项目的建设。

2.3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政策环境逐步改善

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在近几年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中均强调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2009年3月国务院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完善鲜活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高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2010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颁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给中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指明了方向。

3.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发展现代农业、满足居民消费的需求相比仍有很多不足。与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相比,我国的农产品冷链发展更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即使是逐步完善的冷链物流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3.1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冷库和冷藏车是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而我国的冷库和冷藏车数量近些年虽增加了,但与国外还是存在很大差距。2008年全球总体冷库容量为247.77百万立方米,其中中国约为15百万立方米,而日本为27.69百万立方米,美国则高达70.74百万立方米。美国的冷库冷藏容量近乎为中国的5倍。就我国13亿人口总数来说,我国的冷库冷藏容量急需扩大。

而据统计,2010年我国有冷藏车4万辆,美国有30多万辆,日本有近17万辆。我国13亿的人口只拥有4万辆冷藏车,这表明我国的冷藏车数量不仅在绝对数上小于美国和日本,冷藏车的人均占有量更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3.2 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虽然我国从事冷链运输的物流企业数量较多,但能够达到国际标准的企业较少。许多规模小的普通货物运输企业在从事冷链运输,更有些物流企业添置几台冷藏车就做起了冷链物流。这种类型的企业由于他们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所提供的物流并不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冷链物流。

3.3 我国缺乏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但这些标准与发达国家的标准相距甚远。发达国家规定了如何监督和控制肉类食品的加工,不仅对各个肉类厂家的加工环境、包装等提出了要求,在出厂时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而我国肉类食品加工管理就显得宽松很多,在我国大部分市场上的肉类都是在常温条件下加工。

而我国现约有农产品质量标准3000多个,这其中仅有100个与农产品物流有关,与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的更少,在标准化和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还需要向发达国家看齐。

4.发展提出的建议

4.1 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硬件建设

重点加强产地、批发市场、低温配送中心等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加快冷库建设工程。企业可以在充分利用现有冷链设备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设备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冷库,以保证农产品的鲜活性。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应购置冷藏运输车辆,并鼓励肉类和水产品等企业购置冷链设备,加强包装、预冷等商品化处理环节的冷链建设,推动主要产区果蔬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条件的改善。

4.2 大力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出于降低流通费用的考虑,我国应积极发展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国家应加强宣传,积极培育和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政策上国家应给予支持。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可利用其专业化的服务水平,提高生鲜农产品产销信息处理的速度,并借助信息网络将供应链各环节联系起来,形成产销间信息的直接、快速传递,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4.3 制定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的法律和标准

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指导标准,包括具体冷链物流节点的操作标准和冷链运输企业的相关标准,比如原料基地生产标准、预冷及贮藏标准、加工标准、标签标准及检测方法标准等。要充分发挥现有国家相关检测机构的作用,根据冷链物流的要求补充完善检测项目和内容。此外,也可以建立安全监察与监督机制,积极推行专业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不断规范市场的秩序。

参考文献

[1]刘晓岚.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

[2]张革.浅析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完善[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

[3]金盛楠等.冷链物流分析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J].现代食品科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