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范文

冷链物流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冷链物流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冷链物流的重要性

第1篇: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04102

1 新农村建设中河北省发展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并提出建设过程的重要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没有农业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国家现代化。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产量巨大,截止2014年底,河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3447.5亿元,增长3.7%,粮食播种面积633.2万公顷,增长0.3%,蔬菜播种面积123.7万公顷,增长43%,肉类总产量468.0万吨,增长4.3%,水产品产量126.4万吨,增长2.7%。河北省大量农产品生产之后,在到达消费者之前面临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即农产品流通中温湿度和时效性的特殊要求,导致农产品流通过程中腐损率极高。河北省的农产品物流成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加快流通效率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河北省农产品物流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保证了河北省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在从生产者农户向消费者流通过程中,腐损率极高,平均水平在15%以上,远远高于国外水平,腐损导致一方面农户的农产品卖价很低,另一方面城市消费者的菜价极高。加强河北省农产品物流的建设,通过对农产品实现全程冷链控制,达到流通过程中农产品温湿度的要求,从而保证了河北省农产品的质量,降低了农产品的腐损程度。

其次,加快了河北省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河北省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需要壮大分散弱小的农户生产者,在他们壮大之后才有可能从源头建立农产品所需的物流体系。供应链整体完善的物流体系,可以实现农产品需求、消费等信息在整个链条环节的共享,真正地加快河北省农产品的流通速度。

再次,保障了河北省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河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农产品销售大省,食品安全成为影响其农产品走出本省,走出国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河北省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通过温湿度地实时监控,实现农产品物流过程的可追溯功能,从而保障了本省农产品的食品安全。

最后,增加了河北省农民的收入。据2014年统计年鉴显示,河北省乡村人口为3804.16万人,占河北省总人口的52%,河北省农林牧副渔总产值为5832.9亿元,居全国第四名,而河北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为9109.9元,远远低于其他地区,位居全国第十二名,河北省农民收入亟需提高。河北省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可以保障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最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为河北省农民增收提供可能。

2 河北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

农产品物流不同于传统物流,农产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对所处环境的温湿度有特殊要求,而且要求在整个供应链流动过程中都要处于这个环境,一旦某个环节出现断链,农产品的质量就受到威胁,因而农产品物流要求整个农产品供应链通过紧密合作,全程实现农产品低温储存、低温运输、低温配送。目前来看,河北省农产品物流还远远没有达到全程冷链要求,很多农产品都是在常温物流之中,整体表现为物流过程环节众多、效率较低、服务较差。影响河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冷链物流意识薄弱。作为农产品生产者的农户,文化程度较低,据统计,河北省乡村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4.98%,文化程度低导致河北省农户接受新知识、新技能较差。河北省农户冷链物流意识匮乏,导致他们不明白农产品产地的预冷处理和冷藏运输的重要性,也就没有意识从生产源头开始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批发商主要依据各地大型批发市场平台进行买卖,考虑到农产品的易腐性,批发商一般都会选择建立或者租用冷库进行储藏,然而批发商在运输环节冷链意识还较差,大多数农产品都是采用常温车完成运输;农产品零售商中,连锁超市冷链物流意识相对较强,而分布较多的农贸市场零售商冷链物流意识极其薄弱,他们一般进货频次很高,每次进货批量较小,因而农产品在他们环节的周转时间较短,更加加剧了他们对于冷链物流的忽视。

二是,农户规模较小,龙头企业缺乏。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生产源头的预冷处理和冷藏运输,目前来看河北省农产品在该领域的比例较小,严重影响河北省整体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深入分析发现,一个本质原因则为农户规模较小,龙头企业缺乏。农产品种植大多数都是以家庭户为单位,并且种植种类上也比较随意,很多农户都是根据去年经验和邻居观点进行决策。2014中国统计年鉴中显示,河北省家庭农户数18922户,位居全国第六,其中一人户1982,二人户4946,三人户4955,四人户3854,五人户1796,六人户以上为1387,整体来看,河北省农户规模很小。农产品领域的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化发展的引擎,其整体实力和发展质量决定着冷链物流的实施能力和程度。2014年,河北省共有1703家龙头企业中,其中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有6个,100亿元以上有1个,龙头企业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发展质量都与江苏、山东国内先进省份存在着较大差距。

三是,流通环节过多,链条松散。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销量巨大,北京和天津是河北省农产品的重要销售市场。据调查,河北省农产品流通环节一般为农户-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环节众多,并且整个链条较为松散,这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实施带来了难度。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需要在主导企业的带动下,全链条紧密协作,共同完成农产品流通过程的冷链控制。

四是,农产品安全监管环节薄弱。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实施是农产品可追溯和食品安全保证的重要一环,但是作为价值较低的农产品相关企业不愿意主动实施较高成本的冷链物流体系,因而河北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加强食品安全和可追溯性监管力度,反推农产品供应链相关企业共同建立冷链物流体系。目前来看,在环节众多,且分散的农产品流通领域,河北省农产品安全监管环节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环节,整体上还较为薄弱,亟需加强。

3 新农村建设中河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相关对策

在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完善的农产品物流对于保障农产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河北省分析实际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相关对策。

首先,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意识。意识决定行动,加强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意识的主要途径为:第一,加强消费者冷链意识,通过消费者拉动整个供应链建立冷链物流体系。河北省政府食品安全相关部门通过电视、网络、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等渠道大力宣传冷链物流对于农产品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推动消费者在消费时除价格之外更要注食品安全,关注农产品可追溯性。第二,加强农户生产者的冷链物流意识。河北省农业等相关部门,通过县、乡镇、村三个环节,在农产品种植前、种植中、收获前三个阶段进行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产品预冷处理和冷藏运输的重要性宣传活动,提高农户的冷链物流意识。第三,加强流通企业冷链物流意识。河北省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倾斜、加强监管、加大宣传等手段,大力提高流通企业的冷链物流意识和实施冷链物流的主动性。

其次,增加农产品生产者规模,加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无论是美国的大农场主还是日本的农协,都说明农产品生产规模的重要性。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应通过政策扶持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逐步加大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类型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最终提高冷链物流实施的可能性。另外,冷链物流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应该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而大型龙头企业必然成为第一阶段第一步骤,通过它首先建立冷链,然后牵动整个链条其他环节来建立冷链物流体系,因而,河北省还要加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第2篇: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措施

一、前言

冷链物流是一种建设投资大且比较复杂的供应链系统,其主要是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低温物流,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易腐食品的品质,减少食品损耗,降低经济损失等。冷链物流具有极强的优势,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的冷链物流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大大增加了产品流通损失量,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必须结合我国目前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采取一切可行性措施,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冷链物流适用范围、特点及必要性

冷链物流主要适用于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海鲜、肉、禽等),加工食品(包装熟食、奶制品、速冻食品等),特殊商品(生物制剂、医药制剂等)。这些产品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易变质、易腐坏,采用常温的运输方式通常不能保证他们的质量,而且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造成重大的财产经济损失。因此在运输这些特殊产品时必须采用冷链物流的方式,冷链物流是根据上述产品的特性而产生的,其配送装备具特殊性,它是通过特制保险与低温设备来运输这些产品,从而保证这些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因温度的变化而腐烂变质,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三、针对冷链物流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强化行业标准的规范性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标准仍旧缺乏相应的规范体系,再加上有关政府部门对冷链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企业执行力也呈现出敷衍状态,致使冷链物流市场较为混乱。再者就是部分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用低价运输吸引客户,再用常温车来运输易腐易烂的食物,这就降低了食物的质量与安全性,还对市场竞争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即使在后来我国政府出台了相关的制度规范标准,但其制度依旧不够完善,这让很多狡猾的商家有机可乘,如某些商家喊着冷链的口号,吸引客户,然后再运输的过程中采用间歇性供冷来保存食物等。另外,由于冷链物流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较高,致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加上一些分散型公司没有长远的目光,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致使他们互相排斥,导致我国冷链物流产业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完善的规模,最终限制了整个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为此,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规范冷链物流行业的重要性,并充分发挥其引导的作用与服务的职能,完善相关体制,加大并加强支持力度与对企业的监督,贯彻落实《食品与安全法》的基本内容,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食品安全。同时政府还需加强引导行业规划的方向,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严重扰乱竞争市场或没有责任感、投机取巧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商家必须严惩不贷。另外,政府还需规划并整合冷链物流行业,明确规定企业的从业标准并优化行业服务相关体系,加强行业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其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完善和拓展基础设施,加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公共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且冷库大多分布不均匀,其主要表现为用于食品运输的冷藏车辆较少,冷库多集中于城市等,这就导致了我国大部分农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甚至运输过程中的损失量较大或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等。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导致了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仍旧处于较为严峻的形势,如企业管理不到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行业多以分散型为主等,其实,这些问题企业就可自行解决,但就是因为一些企业自律性不强,不愿与其他企业合作,想独自获取更多的利益,并且也不愿意花时间与资金培养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等,从而导致了我国冷链物流运作效率低,且产品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冷链物流的综合发展。

为此,必须扩大改造冷藏运输设备的规模与基础设施的规模,不断优化我国冷链物流的公共设施,加强冷库的合理规划与建设,及时更新冷藏运输的设备,完善软硬件设施的整体配套体系。同时采取合理措施重点推广冷藏半挂车与冷藏集装箱等,充分利用科技技术完善质量信息网络系统,坚持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另外,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与教育机构的合作,并制定技术人才的培养政策,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冷链物流技术管理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冷链物流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结语

冷链物流可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但在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冷链物流的发展进程。为此,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一些可行性措施,促进我国冷链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同晓文.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策略探析[J].交通企业管理,2014(12):52-54.

[2]刘寿春.猪肉冷链物流感官质量控制图设计与应用[J].农业机械学报,2014(07):14-18.

第3篇: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问题;对策

基金项目:基金名称: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基金号:吉农院合字[2014]第106号

中图分类号: F127.3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4.003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生鲜果蔬、肉类产品从生产加工到消费者最终食用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符合要求的低温环境,使其在流通过程中保持新鲜的一系列活动。在吉林省,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销量和吉林省居民的饮食安全性。

1 吉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经济水平稳步提高,2015年吉林省生产总值(GDP)达到14274.11亿,全省人均GDP为51851.55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也使加快冷链物流发展成为一个新课题。

2015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3647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860万吨,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255.8万吨,禽蛋总产量107.3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9.5万吨。如此大量的农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者手中,都需要冷链物流保证其农产品质量。然而,吉林省冷链物流公司数量、农产品冷链运输率却很低。吉林省共有农产品物流公司约200家左右,然而,规模大、设备完善且能够提供冷链物流服务的公司并不多,其中比较知名的冷链物流公司有中冷物流有限公司、长春华商冷藏物流有限公司、华远物流有限公司、吉林省鼎盛冷链服务有限公司等。

2 吉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问题

2.1消费者对冷链农产品认可度低

虽然随着吉林省人均GDP的增长,人们对冷链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冷链农产品销售量不高仍然是一个难以改变的事实。据相关资料,吉林省的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仅有10%果蔬、20%的肉产品和30%的水产品处于低温流通状态,而其余大部分仍然处于常温流通状态。吉林省消费者对冷链农产品的认可程度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者虽然重视食品安全,但是却不了解冷链农产品的优点;二是消费者无法确定其购买的农产品完全符合冷链物流服务标准;三是从农产品单价来看,冷链农产品更高,特别是在很多情况下,冷链农产品和非冷链农产品在同一货架出售,价格对比明显,消费者难以接受。基于以上原因,吉林省消费者对冷链农产品需求逐年上升,但认可程度不高,需求绝对量小,这也不利于冷链物流公司和行业发展。

2.2 农产品冷链物流设备不完善

玉米、水稻、食用菌、肉类等吉林省主要产出的农产品在常温状态下容易变质,需要依赖冷链物流设备维持低温环境,保证其新鲜度。在吉林省,具有现代化冷链物流设备的企业很少,冷链物流设备陈旧、保温能力不稳定、操作复杂、能源消耗量大等问题比较普遍。因此,吉林省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失率居高不下,新鲜蔬菜水果仅有65%左右保持完好,而我国平均水平为70%左右,发达国家这一数值高达90%以上。

2.3 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落后

冷链物流技术水平和应用情况对流通中农产品的新鲜度影响很大。北美、德国、韩国等冷链物流发展领先,在农产品预冷、贮藏、运输配送和消费阶段全程采用先进的冷链技术保鲜。其中以物联网和卫星定位技术、自动温控及检测系统、自动化冷库技术应用非常广泛。

吉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技术应用,还是相对落后。农产品预冷技术、全程自动温控系统和物联网技术尚未普及,信息化管理水平需要提升。

2.4 相关行业标准不明确

由于我国物流行业正处于一个发展期,且物流被认为是第三利润源泉,冷链物流提供企业越来越多,竞争加剧。一方面,部分物流公司由原配货中心转型而来,本来服务能力就很差。另一方面,竞争加剧,压缩成本,导致冷链物流服务能力下降。这种情况在我国各地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中都存在,吉林省也不例外,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冷链物流相关行业标准不明确。农产品冷链物流涉及到多行业、多产品,因此建立完善的国家标准存在客观困难,但是吉林省地方标准缺乏的现状亟需改变。

目前中国每年物流相关专业毕业生有20万左右,但是每年新增的物流相关岗位却有130万之多。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人才流失严重,农产品冷链物流专业人才更为紧缺;冷链物流和传统物流差别较大,冷链物流活动是一项复杂的任务,要求工作人员掌握制冷、物流、电工等多学科知识,因此吉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缺口更大;高校培养的冷链物流专业毕业生,因在校期间缺乏实训环境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难以适应企业需求。

3 吉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3.1 政府、企业宣传冷链环境对农产品保险的重要性

冷链环境能够使确保农产品从生产后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保持新鲜和丰富的营养,避免因变质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然而在吉林省,绝大多数消费者对此并不重视。吉林省各级政府和冷链物流企业应该通过电视媒体播放广告,介绍冷链农产品的优点,培养消费者的食品营养安全意识。另外,政府和冷链物流企业应该录制宣传片,展示农产品冷链服务的全过程,以及用到的设备和技术,帮助消费者加深对冷链物流的认知度。

3.2 支持和监督物流企业更新冷链物流设备

冷链物流设备更新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政府需要支持物流企业更新冷链设备,提高服务能力。如2014年,在农安、榆树、德惠等14个县(市、区)投入3638.6万元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主要是果蔬通风库、果蔬冷藏库等设施建设。诸如此类项目应该继续支持,政府应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定期到物流企业进行农产品冷链物流设备检查工作,及时淘汰不符合要求的设备。

3.3 引进和研发新技术并行

改变吉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落后的局面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及关注的项目。以新技术研发为核心,以引进国内外成熟的冷链物流技术为起点,二者相结合,同时进行,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

各级政府应考虑与大型冷链物流企业相联合,共同考察筛选国内外先进、成熟的冷链物流技术,如农产品预冷技术、全程自动温控系统等,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升级。与此同时,政府应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研究部门研发冷链物流新技术,这是提高吉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水平最有力的方法和保证。另外,加强和推进信息化管理,推广物联网和卫星定位技术也是吉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长久发展的必备技术条件。

3.4 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法规和标准

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法规和标准需要国家和地方多级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支持,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就吉林省而言,应该为法规和标准的制定提供本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情况的信息,积极配合国家立法部门完成国家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其次,应该根据本省的具体情况,制定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地方标准,如运输操作标准、冷藏温度标准等,这有助于规范吉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为其长期发展打好基础。

3.5 培养农产品冷链物流专业人才

吉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主要依靠两类人才:一类是在一线工作的普通工人,另一类是具有分析、决策和管理能力的高端人才。然而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很难引进人才,因此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培养人才更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企业可以与农业类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培养普通工人,与农业类应用型大学联合培养高端人才。企业通过与学校签订协议的方式,选拔物流相关专业中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学生独立成为一个教学班,增加企业授课比例和到该企业实习的环节,加强对玉米、水稻、食用菌、肉类等吉林省主要产出的农产品和冷链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更够在毕业后直接上岗工作。另外,吉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也可以通过举办大赛的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发掘符合企业需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暖.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53-154.

[2] 陈镜羽.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外包决策研究综述[J].物流技术,2014(12):187-189.

第4篇: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水产品;冷链物流;构建;高效

前言

水产品冷链物流就是在冷链环境下的水产品的流通,从鲜活产品的捕捞一直到产品的零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科学管理方法,经过信息网络所产生的综合效益的物流形式。构建水产品冷链物流系统是我国从一个渔业大国发展成为一个渔业强国的关键措施。它不但能帮助渔民增收节支,还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使消费者从中获益。是防止水产品恶性食用事件发生的根本措施,能使水产品供销的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化,从而促进我国水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 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

1.1消费者需求逐步上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消费者的需不仅只是要吃饱,更重要的是要生活质量的提高。年轻的消费者的比例在顾客群中不断增加,消费的观念也相应提升,从而拉动了冷藏和冷冻食品市场的发展。在水产品行业,由于冷链物流的出现,使得水产品不只是沿海消费者才能享用的美食,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能尝到海鲜的美味。消费者对于海鲜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这是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一大机遇。

1.2经营模式分散,难以整合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多数是由原有的运输公司和冷藏库等企业发展而来的,其经营模式相对分散,又因为利益、体制等原因,各种信息之间的交流相对缺乏,各公司独立运营,整合的难度较大。

1.3尚未形成完整的物流体系

近几年,冷链物流在我国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站在我国经济发展消费内需的角度来看,不难发现,我国冷链物流目前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距,滞后的冷链物流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业的发展。冷链物流在我国主要的运用是在大的便利店、超市和大的卖场等机构,呈现出了分散与不平衡的情况,没有完整的体系。想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必须完善多方面的工作,比如:运营模式的确定,服务标准的制定,设施和设备的规范以及管理体制的制定等工作。

2. 构建水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

我国虽然称得上是一个渔业大国,但我们不是渔业强国,建立符合国情的水产品冷链物流是发展我国水产品行业的必要手段。建立水产品冷链物流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而且还能使水产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证,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增强我国水产品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2.1合理的资源分配

规模化的生产可以使货物及时周转,同时也保证了库存的合理性,进而使得水产品加工与企业的销售和资金流向融合为一体,从而产生综合性极强的经济效益。此外,运输成本也会因为集中的优势而降低。提高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使得水产品的无效移动得到有效的降低,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劳动力、劳动量的需求,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2.2渔民增收,消费者受益

我国的水产品质量体系建设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冷藏库阶段,这个阶段是以冷藏和保鲜为主;第二阶段是冷藏链阶段,它是以冷藏车、冷库和恒温设备的结合来进行保鲜工作;第三阶段是冷链物流阶段,它是由前两个阶段的发展而来的,建立强大的信息网络,在维护资源、环境的情况下,更重视整个体系的运行及成本的核算。冷链物流采用软硬件的配套服务,要求在快速配送产品的基础上保证服务的质量,从而使效益最大化。构建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同时也是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体系,这是使渔民增收与消费者受益的十分重要的条件。

2.3防止食用恶性事故的发生

构建水产品冷链物流,是防止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本措施。在渔场和消费者之间构建一个跨越了行业和区域,并且产品温度波动较小的间断动态管理,从中体现出四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特点和可控的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网络中要包含有水产品个性化的服务和合理的零售价格等特点,进而提高水产品的资源利用率及其经济效益。根据某些沿海国家至今仍保持的生食水产品的习惯,可以了解到,构建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实行规模化的经营,可以防止食用性恶性事故的发生,进而保证水产品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使水产品企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2.4专业化生产更具国际竞争力

冷链物流促进了水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和批发零售企业的专业化生产,使产品更具竞争优势,这些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及其专业化的连锁服务是我国水产业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企业把产品从过剩点输送到需求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3.发达国家冷链物流的特点

发达国家水产品冷链物流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3.1较好的软硬件设施

从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标准中,可以看出他们加强了基础设备的要求,比如,仓库、厂房及输工具等,此外,还有产品的搬运、加工、包装运输及回收等方面的要求都十分的严格。以加拿大、美国和日本为例,经过国家的投资建设,自动化的冷藏集装箱等的应用和及时的更新,以及GPS、GIS等通信手段已在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得到普遍的共享和有效的应用。另外,在在实行产品原材料的安全和研制高附加值的产品设施等方面也有不少新的措施。

3.2政府的大力支持

日本提出的水产品企业基本计划,规划了未来10年其水产业的发展,政府鼓励流通业和加工业与本国渔业的大力合作,在多方企业的联合中为本国国民提供充足、安全的水产品。而且还十分重视原料的安全供应问题,指出要促进水产品的区域流通性,推进配送中心的整合作用,使水产品的流通更加地合理,促进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有效性。

3.3重视环境的保护

美国交通产业结构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规范的具有国际性,形式具有综合性,同时具有智能性的特点,对环境是极其友善的。同时,日本为了有效利用资源,减轻环境的符合,也推进开发了综合利用的技术。

4. 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的主要问题

4.1设备老化,自动化程度低

我国不少水产品冷藏仓库老化,设备效果不佳。只是用仓储的形式来经营冷藏仓库的改造费用较高且难以筹集资金,水产品的加工以密集形式的体力劳动占多数,限制时间的加工再入库很难得以实行。低价值水产品的运输往往达不到严格的保温措施,这种情况尤其在夏天较严重。

4.2相关物流软件缺乏

与冷链物流相关的软件是信息平台得以正常运行的有力保证,也是信息运行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还缺少相关的软件,比如物流接口软件、物流规划软件和冷链物流经营核算系统等。

4.3配套机制不成熟

水产品冷链物流的构建必不可少的是与其相关的配套体制和配套机制,需要快速建立并发展成为水产品冷链物流的企业机制,流通业的诚信经营机制和信息网络共享及信息泄露的风险机制等。

4.4配送中心布局不尽合理

我国有很大一部分水产品配送中心的冷藏仓库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然而经过城市的不断改造、新建,不少配送中心周围高楼林立,形成了相对狭窄的道路,这严重影响了货物的出入。此外,由于冷藏仓库的扩建大部分是在原来的地址上进行的,这也造成了更多的交通堵塞。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建立,固有的配送中心位置不得不进行调整。

4.5特色的网络平台还未形成

具有我国特色的集渔业、加工、流通和消费为一体的网络平台尚处在培育期。构建水产品冷链物流的信息共享平台是发展水产品冷链物流关键问题,它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目前,具有我国特色的网络信息平台还处在一个培育的阶段,行业协会和政府的监管在这个信息网络平台上的主导作用将直接对平台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些机构的作为及其管理机制将主导信息化平台的发展方向。

5.品冷链物流的构建及发展对策

5.1确立具体市场目标

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充分整合、利用信息资源,发挥产业功能作用,在渤海、长江三角区和珠江三角区分别建立水产品冷链物流系统,把重点放在解决物流的薄弱环节上面,控制调节内地水产品的需求结构,促进东西部经济区的水产品流通,从多个渠道来降低渔民的成本,增加其收入。形成水产品冷链物流综合经济效益的同时防止片面规模的形成,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出发,用市场的手段来对生产要素进行组织,以市场的发展趋势来制定相应的战略决策。

5.2相关机制的建立

龙头企业机制:当今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可以概括为:第一,开拓市场的能力和风险的抵御能力;第二,企业与渔户之间的共同得益契约关系、有利于渔户生产和生活的环境;第三,将冷链物流带来的效益让渡给消费者,在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方面有足够的竞争力。

诚信经营监控机制:在供方和需方之间建立起诚信的机制,这个机制的特征是当当供方或需方有一方或者是双方同时受到来自市场的威胁时,双方要认真执行合同,一起承担风险。当其中一方出现不诚信的行为时,可以对其进行制约,并对弱方进行保护的机制。

结束语

水产品的冷链物流尽管在我国的物流市场上占有一定比例,但是它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国外竞争者进入威胁的同时,国内自身的企业还比较弱小,怎么样利用资源来发展壮大我国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水产品冷链物流系统,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在产品的分配、检验和流通环节,还是在交易信息或是市场的运作环节中,都应明确其目的,把握好相关的机制,在东西协调发展的条件下,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将会更好地发展并产生突出的社会经济效益。(作者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应海盛,俞树彪. 舟山水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问题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10,6(28):132-138.

[2]周海霞,韩立民.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渔业经济.2012,4(30):19-23.

[3]吴稼乐, 孔庆源,朱富强,陈坚. 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国渔业经济. .2008,05(26):219-222.

第5篇: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物流冷链设备选型

一、引言

冷链食品的保质期较短,所以冷链对时间的要求就更高,再加上食品冷链要顾及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所以保证冷藏品最终质量难度相比也要大的多。冷链的高效运行依赖于冷链物流设备的匹配。设备的配置是否合理对于提高冷链物流的效率,保持产品的质量,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对整个冷链流程进行设备选型的研究还比较少。大都是从冷链中的某个具体环节进行设备选型。对于经济选型只是简单的提出一些指标,没有进行详细的阐述。而且在选型中考虑的因素不充分,大都没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综合考虑生产、经济、环境的因素提出一套冷链物流设备的选型方案。

二、设备选型原则

1.总体原则

选择冷链设备的总体原则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长作业上安全适用、无污染的原则。

2.具体原则

制冷设备的选用主要有以下七个原则:主要能量消耗、制冷剂及制冷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外部安全性、内部安全性、噪声水平、运行费用。针对具体的问题,上述各条准则重要性各不相同,只有总体考虑所有准则才能选出最合适的制冷设备。图1显示了各个准则所能考虑的最大百分率,每个准则有自己的坐标轴,最大值为1。

三、设备选型

在进行设备选型时需结合产品的特点要求和相应的机械设备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综合考虑。以乳制品为例来考虑冷链物流设备选型的方法,主要探讨冷藏设备的选型。

1.乳制品冷链模式

乳制品须在低温环境下保存,否则就会降低质量,甚至会发生酸败。根据冷链定义及奶制品特点,构建出乳制品冷链的链式结构模型。乳制品在冷链中的基本模式为:

2.技术选型

乳制品的冷藏设施有:土建冷库、装配式冷库。土建冷库、装配式冷库制冷方式为压缩式制冷。它包含: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在制冷系统中起关键性作用,压缩机满足了制冷要求则达到了冷库的技术要求。

制冷量Q0是压缩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冷量,是制冷压缩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制冷量达到要求则可认为技术上满足了需求。

―单位时间内由吸气端输送到排气端的气体质量;

―制冷剂在给定制冷工况下的单位质量制冷量轴功率

为了最终衡量制冷压缩机的动力经济性,采用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它是在一定工况下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与所消耗功率之比,COP越大,压缩机的经济性越好。

―压缩机所消耗的电功率

3.经济选型

经济上常用以下四个指标来评价经济效益:平均报酬率(简称ARR)、净现值(简称NPV)、内部收益率(简称IRR)、获利能力指数(简称PI)。

建造冷库现金流量流出:安装费用、配套设施、运输费用、运行费用、人工费用、维修费用、不可预计费5%。

建造冷库所获现金流量流入:通过使用冷库增加的收入,如跨季节销售所增加的收入,需根据各个产品来具体确定。乳制品一般可以不考虑;设施的折旧费。

把土建冷库、装配式冷库对应的现金流量流出的差值和现金流量流入的差值都折算成投资时的现值,计算其ARR、NPV、IRR、PI;通过企业要求综合比较ARR、NPV、IRR、PI可以知道哪个方案经济效益好。

选用除了要考虑技术,经济外还需考虑卫生性和对环境影响。选用需根据企业决定每个原则所占比例,然后按照定好的比例来选择适合的设备。最后综合考虑上述准则,调整到一个最佳值。

第6篇: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范文

目前,我国从物流角度来研究食品安全性的学者并不多,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还不全面。多数学者都是从冷链物流的角度来研究农产品的运输、储存问题。如杨芳等人提出了冷链物流系统的安全性分析和评估方法,并指出了优化的重点;[1]邹毅峰则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测算安全可靠度来优化冷链物流系统。[2]也有人从供应链的角度谈到食品安全问题,如雷晞琳、莫鸣认为应该加强食品供应链的安全防范,提出政府要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企业之间则要建立联盟关系,共同防范安全风险等。[3]在物流与食品安全关系的认识方面,物流专家王之泰认为,我们对于物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作用认识远远不够,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对物流行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物流行业应该迎难而上,发挥自身优势,赢得生存空间。[4]此次“白酒塑化剂”风波的不断蔓延,把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食品物流安全问题上来。尽管我们不能都把责任推到物流身上,但与物流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使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物流的重要性,进一步探究食品物流安全的风险来源。

一、食品安全与食品物流安全的界定

1.食品安全的界定。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供给安全”(Food Securi-ty)和“食品质量安全”(Food Safety)。供给安全是指食物的供给数量能否满足消费需求,而食品质量安全则指食品中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损害和威胁。[5]长期以来,“民以食为天”的状况决定了众多学者对于“食品供给安全”的关注,但是随着粮食供给数量问题的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被提上日程。尤其是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在食品业的广泛应用,食品的绿色、安全、健康等质量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学者的重视。

2.食品物流安全的基本内涵。

物流安全是指在物流运作过程中,因人为失误或技术缺陷造成的货物损坏、失效,以及物流设施损害、物流信息失真等安全问题。[6]其主要包括设施、设备、人员和操作流程规范等部分所构成的安全体系。

目前,对于食品物流安全的定义尚没有统一,张延平和谢如鹤认为食品物流安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以及配送直至消费的全过程中不使消费者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7]食品物流安全既涉及了食品的生产过程,也涵盖了食品的流通和消费过程。

二、物流是食品安全事件的“元凶”还是“屏障”

为什么当食品出现问题却找不到原因的时候,都会说“可能产生于流通环节”?这里的流通环节多数是指物流环节。尽管不排除某些企业在推卸责任,但为什么物流环节总能成为人们推脱责任的借口,到底物流该不该为其买单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分析食品物流安全问题的来源。食品物流风险的主要来源分为物流操作层、企业管理层、技术层和外部环境层四个方面。

1.物流操作环节是食品物流安全的瓶颈。

食品物流的操作环节复杂多样,参与的企业众多,是最难管理也是最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在物流各环节中容易出现损害食品安全的活动是运输、配送、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的效率会直接影响食品的时效性和品质,决定食品企业对于保鲜剂、防腐剂的依赖程度;装卸搬运会直接影响食品物理性损害的程度;而流通加工环节操作的规范性、合法性都会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如近几年出现的染色馒头、毒豆芽、毒大米等事件都是由于在食品的流通加工环节恶意添加染色剂、漂白剂、增长剂造成的。流通加工环节参与的个体商贩众多,其自律性较差,而且分散经营不易监管,导致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频繁发生。因此,在物流操作层需要重点管理和监控的环节就是流通加工。

2.管理层组织管理不力加剧了食品物流安全的风险。

在企业管理层,其计划的合理性、组织沟通的有效性、决策的科学性和监控的全面性都会直接影响食品物流的效率性和安全性。这里的计划包括生产供应计划、配送计划及转运计划等,这些计划的合理性和决策的安全性是食品物流安全性的重要保障。组织、沟通的有效性会直接影响物流各环节的衔接性及企业之间合作的协调性,这是食品物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有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各环节脱节,导致食品供应周期延长、食品变质,从而加剧了企业对于防腐剂的依赖程度。另外,食品物流的安全性还离不开企业对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的全程跟踪和监控,层层把关,防止出现问题相互扯皮、推卸责任。

3.技术手段的应用对食品安全的保障与制约。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成为可能,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依据。目前,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信息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决定了物流、商流、资金流的效率性和可靠性。而储存、保管、包装技术的先进性在有利地保障了食品物流的安全、降低了食品在品质及数量方面面临的风险的同时,这些技术自身的安全性又反过来制约食品的安全。如保鲜剂、防腐剂的使用虽能减少食品的腐败变质,但其自身的危害却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再如此次的“白酒塑化剂”事件,使用的塑料容器、输送工具虽有利于物流作业的完成,提高效率,但其自身所含的塑化剂却危害了白酒的食用安全。

4.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危害食品物流安全。

食品安全风险的另外一个来源是外部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律法规环境。在自然环境中对食品物流安全构成威胁的是自然灾害,这是不可抗力造成的,如地震、洪水等会导致食品毁损、污染、丢失等现象发生。社会环境则主要指治安状况、人们的自律意识、社会舆论等,会影响食品丢失被盗的几率。而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执行力的强弱、惩罚的力度都是食品物流安全与否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物流的发展是食品安全的保障,而不是食品安全事件的元凶,更不是众多企业推脱责任的借口。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物流业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与快速发展的食品业对物流的需求不相适应,再加上企业对于组织管理不到位,物流观念欠缺,这些问题易导致与物流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三、让物流不再成为食品安全事件的借口

从以上对于食品物流安全风险来源的分析,能够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虽不在物流本身,但与物流密切相关,这才是众多企业常常把食品问题推到物流身上的原因。要做好食品物流安全工作,使其不再成为食品安全事件的借口,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LunWenData.Com]

1.加强对食品供应链的管理能力和监控力度。

在不同节点企业之间的流转、存储就构成了食品的跨企业供应链系统,每一个企业在其中都承担着不容推卸的责任与使命。食品物流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跨部门、跨组织的多方合作。不但需要企业内部加强组织管理和质量监督,更需要企业间的合作与协调,建立食品链全程管理、监督、跟踪系统,层层把关,层层监督,做到分工合作,职责明晰。

首先,要加强食品供应链中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跨企业集成。食品物流的安全离不开准确的商流、高效信息流、强大资金流的支撑与配合。第二,加强企业之间合作机制的建立。食品要想在保质期内快速流转,离不开企业之间无缝化衔接的实现。因此,企业之间的协调性、合作性都会直接关系到物流的安全和效率。第三,建立、健全供应链信用机制及激励机制。对于节点企业、物流企业的优劣由其他与之有直接联系的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管理,并与激励机制配合使用,以保证食品在各个环节的安全。第四,实施责任追溯制度,提高食品供应链全程跟踪、监控的能力。近几年出现的多起食品安全事件正因为缺乏必要的全程跟踪、监控能力,导致企业之间互相推诿、扯皮,工商质监部门难以明确责任归属,只能各打五十大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2.重视安全的物流设施、设备和技术在食品业的应用。

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离不开先进、安全的物流设施、设备和技术的使用。论文格式尤其是冷链物流的发展对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我国冷链物流的应用远未普及,所覆盖的食品范围相当有限,设施设备供给不足,难以满足不间断、紧密衔接的冷链物流体系的需要。因此,提高食品安全性,发展冷链物流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首先,加大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在硬件条件上保障供给。其次,加大冷链物流在食品业的使用范围。一直以来,冷链物流较多用于较高价值的生鲜农产品、冷冻食品,但在其他食品行业应用较少,对物流与食品安全的关系认识较为欠缺。第三,加强对冷链物流的管理、监督能力。冷链物流实施的效率高低根本在于组织管理能力的强弱。要建立流畅、紧密的冷链物流体系,需要科学合理的转运计划的制定,高效规范的作业流程的实施和全程不间断跟踪、监督机制的建立。第四,重视物流设施、设备与技术自身的安全性,防止其自身危害食品安全。一方面,需要包装材料生产和研发企业加大食品级包装、储存材料和技术的研发力度,保证安全、健康、绿色;另一方面,质监部门应加大对于食品包装材料和技术的监管和惩罚力度,从源头上杜绝工业产品包装材料流入食品行业,以次充好,危害食品安全。

3.建立社会化食品物流系统。

社会化公共物流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它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实现快速响应,从而打破地区封锁,突破行业限制,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发展社会化物流系统对于提高食品物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建立快速高效的运输、配送系统。科学配送方案的制定、配送路线的合理规划、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的合理选择等措施可以降低食品行业对于防腐剂、保鲜剂的依赖性,满足食品对于上市时间的要求,降低食品超期风险。第二,加大对于冷藏冷冻设施的投入。各级地方政府一方面要根据地方食品特色建立社会化冷链设施、设备,以租用或投资入股的方式满足企业及个体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应积极组织、支持企事业单位自建冷藏、冷冻设施,在用地、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并帮助其组织货源,实现社会化改造。另外还需要整合地方各种形式的冷链资源,提高利用率和实现规模效益。第三,食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转变经营观念,重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利用其专业化、规模化优势弥补自身物流能力的不足。第四,加强食品行业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以信息流带动物流、商流、资金流的高效运转,实现食品快速、安全供给。第五,加强交通运输、储存保管、货运等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打破企业之间的限制,为实现食品物流无缝化衔接提供条件。

4.完善食品物流安全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

食品物流安全性直接关乎食品的安全性。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和预警机制,有利于企业提高风险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5]企业科学识别食品物流安全的风险来源,重点把握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于减少危害和不利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对食品物流安全风险来源的识别。食品物流安全的风险来源很多,但各风险发生的概率有大有小,危害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识别食品中存在的物流安全隐患,找出食品不安全的影响因素,通过规避、减小和消除危害是化解食品物流安全风险的主要手段。其次,对食品的物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判断各风险危害的程度(警度)。主要包括各物流环节对食品可能发生危害的程度测评、危害物的剂量、数量描述和可能导致的后果描述等。最后,建立食品物流安全风险的管理机制。目前,企业对于食品安全的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但多数企业在风险管理决策、执行、审核监督方面做得还不够。

第7篇: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改进

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026

农产品冷链物流指的就是果蔬、水产品、肉食品在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各环节一直处在适宜低温条件下,以此来确保产品质量达标,尽可能降低产品损耗,避免污染特殊供应链系统[1]。冷链物流具有投入高、协调性、复杂性的特点,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逐渐成为了日后的经济增长点[2]。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构建集约、安全、高效的冷链物流体系,对促进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物流产业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予以高度重视[3]。

1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农产品流通,满足人们对生鲜农产品品质与安全的需求,广东省对生鲜农产品的冷藏、低温仓储、运输的冷链物流建设越来越重视,并且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投资方向,通过吸引外资入驻,扩大了冷链物流规模,为广东省冷链物流的发展迎来一个全新的阶段。

1.1 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得以改善

在国家明确提出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基础上,重视主要品种与重点区域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在此形势下,广东省将农产品冷链物流当做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广东省各级政府均要加大投入力度,深入研究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逐步完善重点工程与项目的布局与策划。在现代物流产业快速发展与市场越来越细化的形势下,充分认识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确保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具备相应的环境。

1.2 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快速

近些年来,具有一定规模的冷链物流企业越来越多,达到一定规模的冷链物流园区也在逐渐增加。现阶段,冷库建设规模正在以约每年20%的速度增长,冷链物流产业的营业额正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4]。

1.3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

根据有关统计显示,广东省大小冷库约有1400座,冷库总容量超过了130万t,约占全国冷库总容量的15%。同时,配备约有2300辆冷藏车,冷藏船吨位达到了160万t。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投入使用了一批高技术含量的冷库与新型设备。

1.4 冷链物流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

冷链物流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新建、扩建冷库与运输车辆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冷链溯源和全程监控等技术越来越成熟,有效提高了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5]。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一些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逐渐贯彻落实,为冷链物流技术的改进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冷链物流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传感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应用越来越普遍,提高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程度[5]。

1.5 冷链物流应用范围越来越大

现阶段,广东省冷链物流越来越多元化,不仅包括水产品、肉食品,还包括水果、蔬菜、花卉、奶制品、熟食品等,服务范围越来越广,从原来的简单冷冻储藏发展为“由田头到餐桌”的全程冷链物流服务,冷链物流体系越来越完善[7]。

尽管广东省冷链物流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必须充分认识到本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冷链物流产业依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专业水平较低,总体规模不大,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还不完善,大多数农产品依然处在常温运输状态。根据有关统计可知,现在约有80%的水产品、90%的肉食品、大多数果蔬、多数奶制品均没有实现冷链运输与销售。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较为落后,专业设备不足,特殊专业冷库数量较少,装卸设备不配套。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冷链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不足,管理水平粗放,严重影响了冷链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区域和经济不发达区域的差距较大,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比较快速,粤东西北区域发展比较缓慢,对广东省冷链物流产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冷链物流人才不足,目前的专业人才培养还无法满足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需求,需要予以充分关注。

2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

随着广东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城镇化建设进程越来越快,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冷链物流作为现代流通体系与农产品接轨的关键环节,为“三农”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有效手段,从而对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广东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2.1 农业发展模式转变的客观需求

广东省通过对农业发展模式的专业,可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并且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而通过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农产品跨季节的均衡销售,逐渐增强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2.2 确保供应物价稳定的主要手段

农产品生产与收成有着显著的季节性,一直以来,因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产品储存与运输均是在常温条件下展开,导致农产品腐损率非常高。根据有关统计可知,果蔬、水产品、肉食品腐损率分别达到了25%、15%、10%,仅是果蔬一项,广东省每年损失就达到了上百万吨[8]。通过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力度,能够显著降低农产品储存与运输的腐损率,加大市场有效供应,从而稳定市场价格。

2.3 提高人们消费水平的关键所在

随着广东省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对农产品营养性、新鲜度、多样化的要求越来越全面,对农产品、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重视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对提高农产品消费品质、确保食品安全、减少农产品营养流失、满足人们消费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4 满足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基础

广东省地处亚热带区域,水果、水产品资源非常丰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与跨省贸易量非常大。在农产品生产布局越来越完善的形势下,特色农业供给量越来越多,跨区域的规模化经营越来越明显,使得农产品流通出现了本质变化。通过冷链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满足广东省农产品流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建设

3.1 采收技术

因为农产品的成熟时机不同,易腐烂程度也不同,所以,在采收过程中,采收成熟度及其分级标准成为了采收的关键所在[9]。一般而言,在采收的时候,可以实施分批、适时采收。为了便于采收后分级与避免太多倒箱损害农产品,可以进行分人定级采收,或者单人采收按照等级分放;同时,在采收过程中,为了减少或者避免农产品堆压损害,需要选择恰当的容器予以盛放。

3.2 包装技术

在农产品储运过程中,合理、科学的包装是确保农产品新鲜的主要手段,从冷库贮藏的静态保鲜到物流的空间运输,包装是为了保护产品而必需存在的[10]。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必须根据农产品特点与流通形态选择恰当的保鲜包装技术。比如,对于洋葱、土豆等不易腐烂的农产品而言,可以进行简单包装,通过容器内部空气循环控制农产品发霉与腐烂,并且尽可能扩大运输规模,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针对草莓、樱桃等容易被碰伤的农产品来说,可以使用一些缓冲材料进行包装,并且特制保鲜箱,对其散发的乙烯予以吸收,避免水果太熟[11]。除此之外,配合冷藏运输使用一些泡沫塑料包装,并且放置一些制冷剂,保证农产品足够新鲜。

3.3 运输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质需求已经由温饱型转变成营养调剂型,蔬菜、鱼、奶、蛋等农副产品需求越来越多,高保鲜、多品种、小批量农产品运输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且人们对农产品品质要求日益提高。在此形势下,必须重视运输技术的发展与改进。首先,在明确生鲜农产品评价标准、生鲜农产品包装标准的基础上,研究运输过程中送风、货物编码等对生鲜农产品的影响,从而针对不同生鲜农产品给予不同的送风、不同的编码[12]。其次,强化冷藏运输设备的研发,逐步提高其智能化控制水平,根据运输货物,自动选择最佳送风条件。

3.4 加工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食品化学等有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越来越快速,很多高新加工技术如微波技术、无菌贮存与包装技术、瞬间高温杀菌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等在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发达国家相较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了确保农产品加工质量,必须重视以下工作的开展:逐渐提高精深加工技术,增强资源的综合利用[13]。比如,加强对植物根、叶、花、茎、果的利用,对水产品、畜禽等副产物的利用等。在农产品加工中,正在向分子水平发展,通过对原料功能成分、分子水平提取的利用,研制一些符合人体所需营养的保健食品,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重视安全、休闲、绿色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在果蔬加工中,为了保证果蔬的营养、新鲜、可口,除了传统的速冻、脱水、罐头产品之外,切割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14];农产品加工应向节能、环保、高效方面发展。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加工设备越来越高新化,如无菌包装设备、多功能饮料罐装设备、速冻设备、膜分离设备等。

3.5 信息技术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需要进行全程温度控制,此时就要依靠信息技术完成。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虚拟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各种货物予以跟踪,动态监控冷藏车情况;与此同时,将全国需求信息与各地联锁经营网点通过网络联接起来,保证物流传递快速、可靠。通过多年研究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国政府部门逐渐加大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信息技术投入力度,如自动搬运技术、红外线识别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定位跟踪技术等高新技术得到了深入研发与应用。

4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运用

4.1 RFID技术

RFID是一种通信技术,能够借助无线电信号对特定目标予以识别,并且对有关数据进行读取[15]。RFID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非接触式的识别技术,具有读取速度快、存储空间大、安全系数高、穿透性强、无需人工干预的优势[16]。RFID系统结构图详见图1所示。

图1 RFID系统结构示意图

由图1可知,RFID系统主要是由计算机系统、读写器、射频模块、天线、电子标签等构成。计算机系统能够根据逻辑运算对标签合法性予以判定,进而自动完成过程控制;读写器主要就是读写标签信息的设备,能够设置成固定式、手持式;射频模块能够实现RFID设备和应用系统软件的衔接,是将RFID设备与应用系统软件融合的主要媒介;天线的作用就是在标签与读写器之间传递射频信号;电子标签主要是由耦合元件与芯片构成,每个标签都具有唯一的编码,用于标识目标对象。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应用RFID技术,能够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采集的自动化、准确化、快速化,并且实现信息共享。

4.2 具体应用

4.2.1 生产环节

为了确保农产品到达餐馆、超市、家庭餐桌时满足食品安全要求,可以在农产品生产环节中应用RFID技术。在家畜养殖过程中,通过植入RFID耳标方式记录家畜生长记录、免疫记录、用药记录等信息,实现养殖全程的实时监督,全面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在将家畜送到屠宰企业的时候,企业可以通过RFID耳标核实家畜信息,在核实无误的情况下,展开后续加工;并且将加工信息放到农产品信息平台上,予以信息共享。

4.2.2 运输环节

运输环节就是利用设备与工具将农产品由一个地点运送到另一地点的过程,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卸下、分散等操作。通过有关研究可知,运输费用约占整个物流费用的50%,可以说,随着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水平的逐渐提升,所有物品的生产、消费均离不开物流运输的合理化。我国农产品物流损耗大、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运输环节不合理。

在运输环节中,只有确保温度、湿度的有效控制,才可以实现运输合理性[17]。为了对运输温度、湿度予以实时控制,可以充分利用RFID技术。在包装好的农产品上粘贴RFID标签,标签中记录产品产地、有效期、重量等基本信息,之后使用专业冷藏车将其运输到配送中心,在此过程中,电子标签会对产品温度、湿度予以实时收集,这些信息不仅可以储存在RFID芯片当中,还可以通过标签中的天线传输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这样管理人员就可以足不出户的了解车内温度、湿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就会自动报警,第一时间给予有效的处理,避免因为人为疏忽造成农产品的浪费与损失。

4.2.3 储藏与配送环节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储藏与配送环节中RFID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可以实现自动化入库、出库、移库、盘点等操作。同时,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储藏与配送环节中应用RFID技术,能够减少人工劳动量,提高产品自动化登记水平,不需要人工检查或者扫描条码,更加快速、准确,极大的降低了农产品损耗。

针对入库操作而言,当农产品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下达到配送中心的时候,因为产品外包装上贴有RFID标签,能够提品的基本信息与配送过程的温度、湿度,从而确保产品质量。在此过程中,首先将运输货物放在贴有标签的托盘上,在此托盘的RFID标签上输入与之相应的货物信息,如名称、编号等;之后利用叉车将货物运输到库房中,在搬运的过程中,需要执行验货与入库这两个程序,当叉车经过库区大门的时候,利用门上安装的阅读器自动读取RFID标签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传输到信息管理系统当中,工作人员根据显示的信息对货物予以核对、验收;最后将货物放在指定位置,完成入库操作。

针对在库操作而言,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货物存储保管与日常盘点操作。首先,在货物存储保管中,为了确保货物安全性,必须对存储环境的温度、湿度予以严格控制,这样才可以满足食用安全标准。RFID标签能够对货物温度、湿度进行实时监控与记录,并且及时将信息传输到信息管理系统当中,以便工作人员检查,同时能够马上发现异常情况,给予及时处理,减少了货物损失。

存储在库房的货物,一部分需要马上销售,一部分作为库存继续保管[18]。由于托盘RFID芯片中已经输入了托盘编号以及托盘中货物的基本信息,这样也就加深了托盘与货物之间的联系。当托盘中货物出库的时候,托盘RFID芯片信息也会发生变化,信息管理系统中就会显示此货架的货位托盘中没有货物,这样便于库房管理人员管理与盘点货物。同时,当库房有新货入库的时候,因为系统显示托盘上没有货物,就会将货物安排在此托盘上,托盘RFID标签信息再次更新。为此,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储藏与配送环节应用RFID技术,能够实现库房货物的自动盘点,为库房管理人员的管理与盘点提供了便利条件。

针对出库操作而言,和入库操作相似,主要就是运用RFID技术之后,了解下游零售商订货信息,核对农产品信息,从而完成出库操作。

在农产品配送环节中,可以运用RFID技术提高配送准确性与效率,加快配送速度,尽可能降低人工配送成本。因为农产品与托盘上均贴有RFID标签,在配送的时候,可以通过整进整出的方式,记录配送情况,之后展开相应的核对与检测,确保配送操作合理。

4.2.4 销售环节

在销售处安装RFID阅读器,能够有效提高分拣效率。RFID阅读器读取范围能够覆盖整个农产品区域,通过阅读器读取农产品的RFID标签信息,在产品售出之后,自动向销售补货系统发出信息,以便及时补货;同时,RFID标签还能读取冷冻区的温度、湿度,将这些信息传输到销售处信息管理部门,确保冷冻区温度、湿度满足产品需求,从而保证产品的新鲜度满足人们的需求。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应用RFID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实现农产品信息的快速采集,极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为此,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中,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借鉴一些先进经验,对自身冷链物流技术予以改进,这样才可以实现冷链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玉侠.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03):80-82,84.

[2] 朱仕兄.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物流技术,2012,31(12):133-135,138.

[3] 丁俊发.农产品物流与冷链物法流的价值取向[J].中国流通经济,2010,24(01):26-28.

[4] 袁清.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和冷链流通标准化建设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769-9772.

[5] 许渭书,樊相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绩效评价[J].物流技术,2015,(01):152-155.

[6] 蒋明霞,许彤.广东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对策探析[J].物流技术,2012,31(05):79-80,101.

[7] 朱先月,王涛.RFID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4,(05):9-9,10.

[8] 李钦华.宜昌市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3,32(01):29-30.

[9] 陈彬,李深.简析贮藏物流技术在猕猴桃产业中的应用[A].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第四届研讨会论文集[C].2010:47-47.

[10] 陈美华.RFID技术在果蔬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J].岳阳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11,26(05):79-82.

[11] Mingfei, Liu,Ting, Yue.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sideline products based 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A].2011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C].2011:371-374.

[12] 王国利,张长峰,王家敏,等.分类农产品温控物流技术集成理论

体系构建[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05):133-138.

[13] 王宏伟.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组织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4,

(08):37-39.

[14] 陈广,罗岚.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J].物流

技术,2013,32(12):81-83.

[15] 王家旭.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技

术,2013,32(03):80-82,89.

[16] 吴理门.基于RFID技术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系统[J].物流工

程与管理,2011,33(11):30-32.

[17] Xiaoping WANG,Yufa AN,Yaoli ZHANG et al.Research on RFID-based

Intelligent Tracking System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0[C].2010:1462-1468.

[18] 骆大伟.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J].物流科技,2011,34

第8篇: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范文

“我以前是做第一方的物流经理,负责采购物流,城市配送采购很难,那时候物流是很稀缺的。物流在2001年左右刚提出的时候,大家还不是很懂物流,对物流真正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很多运输车队就直接改叫物流了,实际上并没有体现出物流的真正含义。2005年我自己出来做城市配送,经过调研筛选,最后选择了做城市配送的一个分支——冷链配送,就从2006年一直做到了现在。”张霁海认真地说。

物流发展不均衡

张霁海在做冷链配送的6年多时间里,对城市配送的发展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配送的发展也比较快,而且市场进行了专业细分。张霁海投身做冷链配送的时候,北京做冷链配送的企业还寥寥无几,而如今已经发展到80多家了,可见发展速度之快。谈到中国物流企业发展的特点时,张霁海认为目前中国物流企业发展趋于两头化,大的太大,小的太小,而成规模的中间的特别少,发展很不均衡。

“北京当时建货运城市保障绿色车队的时候,做农产品的企业当时批了13家,我们就在其中,但是当时做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只有4到5家,而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概念只是以具有10台车以上的标准来定的,可以想到企业的规模有多大,其实都很小。从物流发展的角度来讲物流的潜能特别大,但是真正做到专业化的企业并不是特别多。”张霁海感慨地说。

张霁海刚从DHL回来,此行的目的是希望能找到合作的机会,这次拜访让他有了更多的体会。北京市做冷链配送的80多家企业能达到DHL要求的不多,据了解,目前DHL对现在正在合作的冷链配送企业也不是十分满意。是DHL要求过于苛刻还是另有原因?张霁海认为,这并不是说物流企业本身不好,也不是DHL这样的外资企业要求高,而是中国的物流市场还不够成熟。物流占据18%的GDP,可以想见物流有多大的市场,但是容纳于其中的上亿规模的物流企业却没有多少。

企业城市配送困难多

说到目前做城市配送的困难,张霁海打开了话匣子。近年来宏观方面对物流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政府也对于“最后一公里”的城市配送给予可高度的关注,但城市配送的难题要解决却并不容易。对城市配送的企业而言,困难依然存在。张霁海认为目前对于企业而言有几个困难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障碍。

首先是税收政策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营业税改增值税以后,物流配送企业面临的困难非常大,原来只有3%的营业税,现在改成增值税后就达到了11%。对于物流配送企业来说,最大的物流成本是人工,而人工成本却是不能抵扣的,可以抵扣的就只有固定资产和购买运输车辆的不动产及油料费,剩下的就不能抵扣,而这个所占的比例非常小,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就会增加,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一些民营企业来讲,这无疑是一项大的支出。

第二是竞争环境不公平阻碍了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像北京傅瑞这样的民营城市配送企业面临的竞争企业大部分是国企。据张霁海介绍,城市配送的通行证是关系到企业业务量的重要因素,以北京为例,有通行证的城市配送车辆是可以在四环之内通行的,没有通行证的车辆就只能在四环之外跑,可谁都知道四环内的业务比四环外的业务多很多。“目前北京城市配送的企业中二商集团、东方友谊等大型国有企业都具备24小时通行证,而像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很难弄到可以进四环内做城市配送的车辆通行证,实际上我们与那些国企配送用的车辆是一样的,但是一个通行证就把我们难倒了。”张霁海无奈地说。

有了通行证车辆就能激活,可见这张通行证的重要性。张霁海说,“北京市政府对通行证的发放目前没有任何具体的要求,最近越来越难批,即使批也比较倾向于大型的企业,而民营企业则不得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找关系找门路来解决。”

第三是标准化信息化发展缓慢阻碍了城市配送的发展。张霁海认为,中国的物流与国外的物流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也和DHL、百盛这样的大型外资公司打过交道。国外的金融环境特别好,他们用于货运的车辆是由融资租赁公司出钱购买,这些车辆就交给物流公司使用,用到5年以上,这些车辆就归物流公司所有,只需向融资租赁公司交纳车辆的利息。而且所有的托盘和站台也都是标准化的,托盘不用物流公司自己购买,托盘有托盘站,配送时在这里用完到那里就可以回收了。而在中国,融资租赁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标准化和统一化方面我们国内做得很差,政府、行业标准化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到位,托盘有大的有小的不融通,物流“流”起来就不顺畅。”张霁海还以自身企业的运营的项目为例作了比较,“我们做的是酸奶配送,如果配送酸奶托盘实现标准化后,从北京到上海就可以整托盘的使用,这个托盘上是什么产品,贴个码,只要是融通的,这头一扫码,所有的信息就会传输过去,我们就可以知道运输商品的任何信息。而现在我们是怎么做的呢?要把整盘货拆码,拆了垛放在车上,然后车到了目的地再码垛,之后再拆,如果你想知道产品的信息,就得一件一件的扫码,不能一盘一盘的扫码,因为这个托盘的信息没有。所以信息化水平低会造成物流人力、财力的极度浪费。”

第三是盲目上马导致恶性竞争。“近年来,很多人认为冷链比较火,在没有做好市场调研和预估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买车开始做冷链配送,可是做着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那你又出不去,车买完了又不能卖掉,总得用一用啊,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冷链配送的市场特别乱。”张霁海说。以目前北京冷链市场的容量来讲,80多家城市配送企业显然已经超出了可容纳的数量范围。张霁海认为,北京市场如果成熟,有7家可以容纳十几亿甚至上百亿市场冷链配送企业就足够了,而现在有80家,其中还有很多是不知名的,有一些还是经销商半路转成配送的,可以想象城市配送的竞争压力有多大。

第9篇: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097-02

随着冷链技术的发展,目前很多质量控制技术在我国也有应用,如HACCP质量控制体系1的应用,SQF2000认证体系2的应用等,但是对于这些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情况很不乐观,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仅仅做出相关的质量控制文件,而不进行具体实施的例子比比皆是,同时,由于具体实施质量控制的人员素质有差异,导致质量控制体系流于形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控制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的认证开展的非常顺利,对于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等也有相关的认证标志和认证标准,但是,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相关产品还没有针对温度控制的认证,因此构建冷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冷链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重要性

(一)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冷链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冷链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证使得消费者在超市选购商品的时候可以有标志可依,简化商品的选购过程,消费者买得放心,商品销售速度更快。认证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在农产品质量、冷链过程控制管理、销售过程等方面都采取更加严格的标准,保证认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相应的,对于冷链仓储和运输企业的相关设施设备、温度控制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产品,从企业开始,因此,对于冷链农产品生产企业的约束可以有效的保证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安全优质冷链农产品市场发育

通过实施冷链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对认证农产品价格进行市场调节,有利于优质优价的价格机制的形成,也有利于安全优质冷链农产品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冷链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不仅仅是一个质量认证问题,更重要的,认证是一个品牌,通过认证标志,可以有效地树立认证在消费心目中的品牌,从而淡化农产品品牌之间的差异,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差异。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多的购买冷链安全认证的农产品,没有通过认证的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农产品逐步退出市场,从而形成一个有安全质量保证的农产品冷链流通市场,从根本上保证消费者的消费安全。

(三)冷链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冷链管理与服务能力

要对冷链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认证,就要有一套相对完整的质量安全认证规则。该规则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本身、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以及相关的运输和仓储服务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冷链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都是一种考验。也就是说,如果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达不到相关的标准,那么就不能获得认证。因此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面对认证要求,必须从企业内部入手,提高农产品收购质量、加工包装质量、仓储和运输质量、销售质量以及相关的服务质量,才能有机会贴上认证标志,更好的参加冷链农产品的市场竞争。

二、冷链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指导原则

第一,一致性原则。即与目前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和冷链温度控制标准相一致。冷链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应与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如有机食品认证、无公害食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相一致,针对产品本身质量的认证应采用以上认证的标准。针对冷链过程的保证,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一个国标的冷链过程温度控制标准或相关认证,因此冷链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需要针对冷链运输、仓储和冷加工等环节做出相关的规定,一旦国家出台了冷链物流温度控制标准,则应与该标准保持一致。

第二,国际化原则。即与目前的国际化标准相一致,体现国际化特色。冷链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应与国际相关认证标准保持一致。国际上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温度控制非常重视,许多国家认为如果温度控制不能实现,那么农产品的质量是无法保证的。因此对于不同的农产品,不同的国家对于冷链的控制标准也不一样,从我国的冷链农产品质量认证角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认证,保证冷链农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