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冷链物流的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 The dairy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nies the choosing method of operating modes have not established, which indirectly declined economic benefits of companies. This paper takes in matrix decision and choice value coefficient to compare between different selection methods based on economic effectiveness,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further suggestions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airy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China.
Key words: dairy products; cold-chain logistics; operating model selection; matrix decision; value coefficient
1 乳制品企业冷链物流模式概述
近年来,我国乳制品企业在冷链物流方面的发展令人欣喜,呈现出以自营、外包和互用模式为主的格局。充分掌握三种模式的特点是我国大中小乳企在选择运营模式的前提。
(1)乳制品冷链物流自营模式
自营模式是国内乳企普遍采用的冷链物流模式,即根据自身条件,自行对产品冷链物流保障的模式。其优势在于:产品质量优势与流程优势。首先,自营模式能保证产品流通过程中,实时监控乳制品质量,减少潜在风险和成本。其次,自营模式可减少中间流程,甚至生产企业可直接面对客户,不依靠第三方的参与,有利于保证乳制品质量及送达速率。
乳制品作为一种特殊产品,急需一条完整冷链来保证质量安全。因此,在国内冷链体系还不成熟的背景下,乳制品冷链物流自营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大多数乳企青睐。而在乳企生产安排、仓储库存等方面,自营模式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2)乳制品冷链物流外包模式
外包模式是乳制品企业集中于乳制品生产营销业务,把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商,同时依托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最终实现对物流全程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管理方式。
乳企通过外包冷链物流来降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初期建设成本,把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投入于核心业务。通过外包资源配置,有利于资源优化组合,减少供应链环节,使企业更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此外,外包能充分利用专业的服务与规模效应,提高物流运作水平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流运营成本。
(3)乳制品冷链物流互用模式
互用模式,即共同配送,是以信息平台为基础,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之间乳企在冷链物流活动中相互配合、联合运作、共同理货、配送等活动的特殊组织形式。由于目前我国乳企大多数经营规模较小,单独物流成本较高,缺乏资源及技术优势,互用物流模式作为一种新的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营模式崭露头角,备受乳企普遍关注。
共同配送对于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及优化配送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共同配送可减少社会车流总量,增加乳制品冷藏设备互用效益;通过冷链物流集中化处理,能有效提高乳制品冷链车辆的装载率,提升冷链商业物流环境进而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
2 乳制品企业冷链物流运营模式的选择
作为一家乳制品企业,运营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估主要在于模式最优状态下使成本最小化。一般来说,考虑企业经营效益的条件下,选择冷链物流运营模式的方法主要有矩阵图决策法和比较选择法,前者倾向于定性判断,后者则用来定量分析。
2.1 矩阵图决策法
矩阵图决策法是通过两个不同因素的结合,利用矩阵图来选择物流运营模式的决策方法。这里主要围绕冷链物流对乳企的重要性和乳企物流能力来进行分
析[4],如图1所示。
根据乳制品行业调查及其冷链物流发展情况,具体分析乳企自身冷链物流现状、能力及未来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企业现有条件完善物流功能或参与社会化物流服务,以获得最大经济利润。同时将冷链物流对企业的重要性作为另一因素,分析乳企自建冷链物流的必要性及其经济可行性。综合考虑,乳企可按表1的思路进行模式选择和规划。
2.2 比较选择法
比较选择法是对物流活动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而选择运营模式的一种方法。决策者先运用式(1)计算各模式价值系数,进而选择某种冷链物流运营模式。某种运营模式价值系数越大,说明其物流价值就越大,就先判断该模式可能是乳企最佳的冷链物流运营模式。
3 我国乳企冷链物流发展前景及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问题;措施
[DOI]10.13939/ki.zgsc.2015.15.078
1 引 言
我国作为一个农产品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贸易大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关系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升级、农业生产与现代化大流通及城市大市场的有效衔接,是实现我国食品安全及全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居民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冷冻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样扩大了我国冷链物流市场的规模。从1990年至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购买食品数量和价值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一趋势也反映出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物流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对于保鲜、保温的要求的提高,客观上提升了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和数量上的要求。
因此研究本专题的意义在于,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我们需要冷链物流提高冷链物流水平,并为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提供保障。
2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述
2.1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定义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水果、蔬菜、肉、禽、鱼、蛋等农产品在采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直至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生理需要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消耗的一系列供应管理措施和方法。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包括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环节。
2.2 我国冷链物流模式
我国冷链物流模式包括以下三种:企业自建、原国有冷库由于业务拓展而形成的冷链物流企业以及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企业自建包括双汇、雨润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其主要是通过自己建立自己的冷链物流团队来是吸纳自己产品的冷链运输。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华夏易通、荣庆物流等。不同的发展模式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对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其优点是专注于物流运输,可以做到精细化管理;缺点为企业规模较小、运输半径小,受制于上下游客户。
3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有了新的发展,发展现状如下。
3.1 农产品冷链物流初具规模
我国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目前蔬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水果和肉类产量占30%,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占40%。近年来我国生鲜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冷链建设能使农户、商家、消费者多方受益,但我国建设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仍然任重道远。目前,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冷链物流存在诸多问题,与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
3.1.1 冷藏车
中国的冷藏车保有量在世界占有率来说是处于比较低的地位,如下表所示。但是从我国本身的冷藏车购买量和保有量来说,由于电商进军生鲜食材的运输行业所以使得其对冷藏车的投入大规模的增长,2013年是我国冷藏车保有量飞速增长的一年。2013年新增14348台,总量约为75000台。
3.1.2 冷库
2012年冷库总量超过6100万立方米,世界总体排名第三位。2013年全国冷库总容量达到7603万立方米。全国新建成投入运行的冷库储存能力总计达到287.8万吨。但与发达国家比,中国的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还有差距,说明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政策支持下,农产品产地冷库加紧建设。
3.1.3 预冷保鲜率
在预冷保鲜率方面,美欧达到80%以上,我国约30%。原因为缺乏有效的冷链管理和技术支撑。
3.1.4 冷链运输率
在冷链运输率方面,发达国家达到80%~90%,我国不到50%。原因为运输形式陈旧,缺乏专业运输设备。
3.1.5 冷链管理
欧美国家已基本建立高效冷链,而我国冷链不规范,环节较多,应用不广泛,技术较低。原因还未建立起完善的冷链管理体系。
3.2 冷链物流技术逐步推广
生鲜农产品出口企业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HACCP(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认证、GMP(良好操作规范)等管理技术,普遍实现了全程低温控制。适应我国国情的低能耗、低成本的冷链处理技术广泛推广,推动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价值量农产品冷链迅速兴起。
3.3 冷链物流企业不断涌现
近些年来,中外运、中粮等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强化与上下游战略合作与资源整合建立国际先进的冷链设施和管理体系,积极拓展冷链物流业务;双汇、众品、光明乳业等食品生产企业,加快物流业务与资产重组,组建独立核算的冷链物流公司,积极完善冷链网络,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呈现出网络化、标准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态势。
3.4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逐步完善
国家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在近几年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中均强调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一些冷链物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先后颁布实施,《食品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进一步被消费者认识,全社会对“优质优价”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4 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冷链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确实还存在以下问题。
4.1 行业发展混乱,市场无序竞争
我国冷链行业集中度低,小、散、乱现象严重,小企业大多以不规范手段进行运作,以低价竞争,对严格遵照冷链运作流程发展的大众型企业造成了较大冲击,严重影响了市场的规范发展。
4.2 成本高
普通货运车一吨菜的运费是100元,冷运蔬菜成本基本会翻倍,上涨到200多元。目前冷链物流公司要盈利很难,一些线路扣除各项成本后,利润率还不到4%,再加上冷藏车的折旧费,几乎赔钱,航空冷链运输也是如此。
4.3 信息共享差,排队、等待时间长
在生鲜农产品进行配送的时候,由于交通堵塞、信息共享性差,从而导致车辆需要排队,等待时间过长。
4.4 订单不稳定,车辆空驶严重
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业信息平台,冷链运输企业的信息共享较差,冷链车辆的空驶率居高不下,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为了保证生鲜农产品稳定的供给,在淡季的时候车辆出现严重的空载现象。
4.5 行业门槛较低,标准不健全
作为物流领域的重要分支,冷链物流发展较晚,但规模与速度较快,行业标准为能同步完善,造成标准,规范缺失,行业门槛较低的局面,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的不规范性。
4.6 冷链全程性不够,断裂的冷链
断链可能出现在从田地到餐桌的各个过程。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断链,都会影响食品的品质与质量,危及人身安全。
4.7 冷链运输综合性不足
首先,我国冷链物流硬件运输设备和基础设施缺乏、陈旧,并且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是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原因。与发达国家比较,冷链物流硬件运输设备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并且原有设施陈旧老化、分布不均,无法为冷链运输食品流通提供温度保障。
4.8 国内对冷链认识度不高
国内对于冷链物流的认识对不高不仅体现在企业中还存在于消费者之中,我国专业冷链物流公司不足5%,国内大多数进行冷链的公司形成小、散、乱的特点,企业缺乏对于冷链正确的认识,也没有建立一定的规范机制来进行约束和管理。同样,消费者漠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对品质要求不高的今天,人们对于冷链的认识度相对于国外来说还是偏低的。
5 解决的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几项解决措施。
5.1 建设真正的冷链
真正的冷链运输必须满足如下图所示的条件。
5.2 建立冷链监控系统
建立全程冷链的监控系统来对冷链进行全程的监控,并设计先进的技术对冷链运输过程的温度进行全程监控,保障产品的质量。
5.3 标准化
制定一定的冷链物流标准,实行标准化,约束企业的行为。达成高质量的标准。
5.4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通过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约定单独的交货方式,也可以不仅降低等待交货时产生的打冷成本,而且还能提高交货的效率。
建设真正冷链
5.5 共同配送
这里所提到的共同配送即在区域间大流通环节用专用冷藏车大批量运输单品温的鲜活农产品,在“最后一公里”的城市内配送环节通过多温共配模式对不同温层的鲜活农产品进行共同配送。该物流系统既可以满足产、销两地之间流通的大批量、少品种、点对点的物流需求,又可以满足城市内部小批量、多品种、多配送点的配送需求,提高社会冷链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减少鲜活农产品在途耗损率、缓解城市内交通与污染状况、有利于促进我国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高速发展。
6 国外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状况
为了借鉴与学习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本文选取了荷兰和美国两个国家作为例子。
6.1 荷兰农产品冷链物流
欧洲国家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典型之一是荷兰。作为全球著名的奶牛、蔬菜和花卉主产国,荷兰农产品的出口量居当今世界的第三位。据相关资料证实,荷兰国内的农产品产值与其加工产值之比平均为1∶4,而中国却只有1∶1;另外,荷兰的果蔬类产品的物流损耗率约为5%,而中国却高达25%,年损耗量在8000万吨左右。荷兰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经验如下:运输网络四通八达、精简的冷链物流环节、电子化平台、重视冷冻储藏行业的发展。
6.2 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
美国的农产品生产量与贸易量都居世界前列,该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则集中反映了这一特点。美国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经验如下:拥有先进的技术体系、拥有健全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拥有完备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
7 结 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的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以及冷链物流的技术都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相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鉴于此,我国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来支持冷链物流的发展,如国家发改委近日《蔬菜市场预测及2014年工作重点》。《重点》提出,2014年将继续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冷链物流等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北方大城市蔬菜流通设施的扶持力度,改善蔬菜存储流通条件。另据《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经过国家、企业以及消费者对于冷链物流关注程度的提高,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将出现新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14).
[3]方凯.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4]贾会棉,曹印革,路剑.美日农产品物流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物流科技,2006,29(7):78-81.
[5]陈通,李思聪.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28(2):73-75.
[6]王志刚,王启魁,钟倩琳.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展望[J].农业展望,2012(4):55-59.
[7]吕俊杰,孙双双.城市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7):233-236.
[8]杨光华,林朝朋,谢小良.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与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6):200-203.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从田间到餐桌”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这也正体现了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农产品独有的鲜活性、易腐性等特性确定了农产品对物流过程的时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严格标准。但由于冷链的问题,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已经达到20%~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1,000亿元以上,因此加快建设冷链物流体系迫在眉睫。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与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相比,具有高投入、高要求的特点。第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管理与运作都需要专门的设备和设施,建设投资较大、回报期较长;第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生产和消费较分散,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化较大,天气、交通等各种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较多,其运作和能耗成本较高、较不稳定;第三,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冷链的各环节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性,保障物流环节和物流交易次数较少,保证易变质农产品的时效性强;第四,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较高的信息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安全性的质量监控或实时跟踪。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
1、冷链物流市场初步形成。目前,我国年产禽蛋近2,000万吨,水果6,100万吨,蔬菜近3.5万吨;肉类食品厂有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冷饮业4,0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194家;年产量150多万吨,产量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递增;乳品业1,500多家,产量800万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产量4,400万吨,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这就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产生了较大的需求,尤其是以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价值农产品对冷链物流的要求更高。广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形成,加之我国人民生活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进一步促进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
2、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有所改善。随着农产品物流需求的提升,政府和农产品流通主体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施,为实现农产品物流专业化运作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目前,我国有冷藏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机械冷藏列车1,910辆,机械冷藏汽车2万辆,冷藏船吨位10万吨,年集装箱生产能力100万标准箱。
3、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兴起。在业务外包等新型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各农产品经营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去,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冷链物流业务。
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冷链物流市场有待细分。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对物流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的要求存在差异,而我国冷库库温一般为0℃~4℃和-18℃~-22℃两种,少数冷库库温为-28℃以下。这种库温适合大多数农产品的储存温度要求,但是对有些农产品来说并不是最佳温度。因此,从提高农产品储存质量、延长保质期的角度出发,应对冷链物流市场进行细分,对不同的农产品设定其最佳储存温度。
2、我国农产品冷藏配套设施建设不足。我国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发展和分布不均衡,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导致我国冷链物流落后。目前,我国农产品运输主要采用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两种方式。在公路运输中约有80%的生鲜农产品采用开蓬设计的普通卡车运输;铁路运输中有6,970辆冷藏车,但60%以上为加冰冷藏车。在储存环节,我国冷库储存量只占其库容总量的20%~30%,有的甚至不到20%,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在销售环节,大部分企业没有专业的冷藏冷冻设备,使生鲜农产品的保鲜效果大大降低。
3、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我国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大多由供应商或自身完成,较多的分散了企业的精力,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现有的冷链物流企业主要为中小企业,实力弱,辐射范围小,服务标准不统一,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仅有极少数物流供应商技术和设备能达到国际冷链标准要求,一般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冷藏运输,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冷链物流服务。
4、缺乏冷链物流专业人才。要维持农产品冷链的正常运营和顺利发展,需要有对物流发展有全局认识和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而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物流体系,也缺乏对我国本土物流理论与实际的研究。在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缺乏理论的引导和实践的教学。因而,大多数物流人员不能达到冷链物流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5、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不健全。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使得政府在对农产品物流的疏导监控环节缺乏理论与制度依据,许多不良商家因此有机可乘。加上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同时,我国冷链物流技术指标也不完善,导致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而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冷链物流行业标准。
四、改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议
1、加快冷链物流设施的改进。根据《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投资领域中包括冷库建设工程、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工程、冷链运输车辆及制冷设备工程。借助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应尽快淘汰陈旧的冷库车与保温车型,研制出能全程控制温度、降低农产品物流损耗、保证其品质及安全性的速冻机及冷库;引进、推广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遇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改进能力和技术更新能力;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大型低温物流中心。
2、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处于冷链物流供应链中,它应该同上下游企业拥有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如果供应链上的成员经常变动,会降低此供应链的竞争力,所以合作各方应以多边共赢为原则,建立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此外,着力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并推动其向以综合物流为主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转变。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开展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
3、鼓励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开展岗位培训、抓好物流人才的基础教育等措施来培养市场急需的物流应用人才,尤其是要引导和推动高等学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学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发展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鼓励相关单位开展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激励和柔性机制,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4、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博科资讯武兴兵在进行了大量有关冷链物流信息化市场调查后指出,目前冷链物流信息化缺乏统一的平台,90%的冷链物流信息化仅承担企业自身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保鲜控制等职责,一旦产品交付给下家,就不会再进行跟踪。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区域性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优化配置冷链物流资源。鼓励3S、自动识别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系统平台。促进冷链运输管理的透明化、科技化、一体化,从而真正有效提高冷链运输的效率,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和物流网产业发展建设。
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加拿大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得益于其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健全的检查与监督机构,同时其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相互合作”的管理模式也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应尽快完善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力度,建立以HACCP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及全程质量检查与监督机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冷链物流指导准则和相关标准,包括整个冷链物流节点良好的操作规范,如原料基地生产标准与规范、预冷与贮藏标准、加工标准、运输标准(特别是农产品运输温度标准)、销售标准、标签标准以及检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服务标准等。
五、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意义
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意义重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既保护了农产品的品质,减少营养流失,保证食品安全,又可以减少农产品的产后损失,带动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促进农民稳定增收,还有助于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突破贸易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董红兵.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产业观察,2008.12.
提要:论文分析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和发展现状,探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建议。
由于冷链的问题,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已经达到20%~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1,000亿元以上,因此加快建设冷链物流体系迫在眉睫。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从田间到餐桌”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这也正体现了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农产品独有的鲜活性、易腐性等特性确定了农产品对物流过程的时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严格标准。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与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相比,具有高投入、高要求的特点。第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管理与运作都需要专门的设备和设施,建设投资较大、回报期较长;第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生产和消费较分散,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化较大,天气、交通等各种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较多,其运作和能耗成本较高、较不稳定;第三,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冷链的各环节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性,保障物流环节和物流交易次数较少,保证易变质农产品的时效性强;第四,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较高的信息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安全性的质量监控或实时跟踪。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
1、冷链物流市场初步形成。目前,我国年产禽蛋近2,000万吨,水果6,100万吨,蔬菜近3.5万吨;肉类食品厂有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冷饮业4,0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194家;年产量150多万吨,产量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递增;乳品业1,500多家,产量800万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产量4,400万吨,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这就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产生了较大的需求,尤其是以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价值农产品对冷链物流的要求更高。广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形成,加之我国人民生活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进一步促进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
2、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有所改善。随着农产品物流需求的提升,政府和农产品流通主体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施,为实现农产品物流专业化运作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目前,我国有冷藏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机械冷藏列车1,910辆,机械冷藏汽车2万辆,冷藏船吨位10万吨,年集装箱生产能力100万标准箱。
3、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兴起。在业务外包等新型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各农产品经营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去,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冷链物流业务。
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冷链物流市场有待细分。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对物流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的要求存在差异,而我国冷库库温一般为0℃~4℃和-18℃~-22℃两种,少数冷库库温为-28℃以下。这种库温适合大多数农产品的储存温度要求,但是对有些农产品来说并不是最佳温度。因此,从提高农产品储存质量、延长保质期的角度出发,应对冷链物流市场进行细分,对不同的农产品设定其最佳储存温度。
2、我国农产品冷藏配套设施建设不足。我国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发展和分布不均衡,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导致我国冷链物流落后。目前,我国农产品运输主要采用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两种方式。在公路运输中约有80%的生鲜农产品采用开蓬设计的普通卡车运输;铁路运输中有6,970辆冷藏车,但60%以上为加冰冷藏车。在储存环节,我国冷库储存量只占其库容总量的20%~30%,有的甚至不到20%,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在销售环节,大部分企业没有专业的冷藏冷冻设备,使生鲜农产品的保鲜效果大大降低。
3、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我国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大多由供应商或自身完成,较多的分散了企业的精力,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现有的冷链物流企业主要为中小企业,实力弱,辐射范围小,服务标准不统一,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仅有极少数物流供应商技术和设备能达到国际冷链标准要求,一般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冷藏运输,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冷链物流服务。
4、缺乏冷链物流专业人才。要维持农产品冷链的正常运营和顺利发展,需要有对物流发展有全局认识和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而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物流体系,也缺乏对我国本土物流理论与实际的研究。在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缺乏理论的引导和实践的教学。因而,大多数物流人员不能达到冷链物流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5、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不健全。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使得政府在对农产品物流的疏导监控环节缺乏理论与制度依据,许多不良商家因此有机可乘。加上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同时,我国冷链物流技术指标也不完善,导致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而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冷链物流行业标准。
四、改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议
1、加快冷链物流设施的改进。根据《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投资领域中包括冷库建设工程、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工程、冷链运输车辆及制冷设备工程。借助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应尽快淘汰陈旧的冷库车与保温车型,研制出能全程控制温度、降低农产品物流损耗、保证其品质及安全性的速冻机及冷库;引进、推广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遇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改进能力和技术更新能力;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大型低温物流中心。
2、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处于冷链物流供应链中,它应该同上下游企业拥有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如果供应链上的成员经常变动,会降低此供应链的竞争力,所以合作各方应以多边共赢为原则,建立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此外,着力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并推动其向以综合物流为主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转变。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开展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
3、鼓励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开展岗位培训、抓好物流人才的基础教育等措施来培养市场急需的物流应用人才,尤其是要引导和推动高等学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学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发展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鼓励相关单位开展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激励和柔性机制,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 冷链物流;农产品;水产品
[中图分类号] F3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2-35-4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Fujian Province
Liu Xiaoli
(Fuzhou University,Fuzhou Fujian,350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consumers' demand on material life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giving higher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for food and drug safety issues. Based on the five cold chain logistics industrie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quatic products, frozen food, dairy products and medicin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Fujian Province, providing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Fujian Province.
Key words: cold chain logistic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quatic products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及观念的改变,消费者对物质生活需求越来越高,对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尽管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较快,但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还是比较落后,安全隐患仍非常令人担忧。
2 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是指为根据物品特性,为保持物品的品质而采用的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物流网络[1]。我国冷链物流起步较晚,近几年随着国内需求推动和政策扶持冷链物流得到高速发展,但仍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2]。冷链物流包括了低温加工、低温运输与配送、低温储存、低温销售等环节,适用于初级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肉、水产品和花卉产品)、加工食品(如速冻食品、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以及特殊商品(如药品、化工产品)等。冷链物流对于建立现代食品、药品物流体系,加强公共食品、药品消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 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3.1 福建省冷链物流现状概述
2006年以来,福建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建成了一批现代化冷库,冷链物流新型装备得到推广应用,低温环境下的仓储、加工、运输配送等设施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2015年全省生鲜食用农产品的综合冷链流通率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肉类、果蔬、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0%、3%和50%,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分别为持平、低6个百分点和高20个百分点。据不完全统,至2015年底,福建省冷库总库容达282.88万吨,位居全国前列,人均冷库容量达73.5千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85倍。共有冷藏车辆1 356辆,冷藏集装箱495辆,保温车237辆。至2015年底,全省5 000吨以上库容的企业数达146个,有5家企业获全国冷链物流星级企业称号;其中第三方冷藏仓储企业仓储能力达68.1万吨,占总量的24%,第三方冷藏运输企业37家,拥有冷藏运输车辆632辆,占全省冷藏运输车辆的46.6%[3]。
2016年8月,福建省商务厅牵头制定《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6-2020)》,内容主要涉及食品冷链物流。规划提出了“十三五”福建省冷链物流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明确了从财政投入、税费减免、公共服务等方面对福建省冷链物流提供保障,切实改善民生,从而促进全省冷链物流产业稳步发展。
3.2 福建省细分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3.2.1 果蔬农产品。福建省是我国农副产品主要产区之一,产量大、品种多。2015年,福建省蔬菜产量1 790.37万吨,产值484.96亿元,较上年增长8.2%;水果产量744.79万吨,产值265.51亿元,较上年增长6.5%。果蔬总产值750.47亿元,占全年农业产值的46.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0.2%,是福建省农业的支柱产业。
然而果蔬类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易腐易烂,2015年福建省果蔬类农产品腐损率达25%,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严重影响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性,经济损失巨大。福建省果蔬类农产品的冷链则刚起步,冷链流通率较低,仅为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个百分点,与国内其他省市及欧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此外,省内专门用于果蔬冷链的冷库较少,不到10%,大部分冷库为Q-18℃的低温库,适用于果蔬冷链的高温库(R-2℃)较少,基础设施薄弱。
随着闽台贸易的发展,闽台冷链物流合作不断加强,福建省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和预冷技术、光电分等分级技术、信息技术等,并形成了相对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此外,在以福建农林大学等有关科研院校为主要科研力量的努力下,福建省果蔬类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紧跟国际发展趋势,涉足各种保鲜技术,如气调保鲜、真空保鲜、臭氧保鲜、辐照保鲜、涂膜保鲜、生物防腐保鲜等等,保鲜对象从柑橘、荔枝、龙眼拓宽到福建省其他常见果蔬(如枇杷、蜜柚等)[4]。
福建省果蔬类农产品冷链物流环节主要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目前有福鼎闽浙边界农贸中心市场、同安闽南果蔬批发市场、福州亚峰蔬菜批发市场、海峡农产品批发市场、厦门中埔水果批发市场、南安的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泉州市华洲水果中心批发市场等。
3.2.2 水产品。福建丰富的资源条件和良好区位优势为渔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2015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1 082.31亿元,水产品产量高达733.89万吨,位居全国第三,其中海水养殖产量404.13万吨,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增长。据福建海关统计,2015年水产品出口量约为81.2万吨,出口额约54.9亿美元。福建马尾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是全国最大的海产品交易市场,已聚集境内外超过1 000家交易商在场内交易,场内交易的水产品种达300余种,年交易量约200万吨,全年交易额超300亿元,约占全国海洋渔业生产总值的9%,规模位居全国第一[5]。水产养殖规模和水产品产量的大幅增长以及水产品贸易蓬勃发展,促使水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快速增长。
福建省冷链物流以水产品为主,冷链流通率为5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个百分点,腐损率为10%[3],位居国内前列,但与发达国家(冷链流通率95%以上,流通腐蚀率基本控制在5%以下)相比,差距较大[6]。福建省服务于水产品的冷库容量达184万吨,约占全省冷库总容量的65%,水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的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省内已经建成了多种类型和功能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包括具有水产品交易功能的厦门高崎闽台中心渔港农水产品交易中心、泉州华洲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马尾的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以及具有更多水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功能的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海峡两岸(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和连江台湾水产品加工基地等。其中,宁德、东山、连江和霞浦四大闽台冷链物流中心已经具有水产品冷链一体化初步功能,基本形成了水产品捕捞预冷保鲜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等功能完备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为闽台冷链物流合作、水产业经贸合作提供基础[7]。
3.2.3 冷冻食品。福建是我国有名的冷冻食品生产大省,目前省内有201家速冻食品加工企业,与北方冷冻食品行业中速冻面米食品,如速冻水饺、速冻汤圆等为主导产品不同的是,福建冷冻食品行业中以生产速冻肉制品的企业所占比重较高,尤其是以火锅料为代表的冷冻鱼糜制品行业,在全国更是首屈一指。目前省内大型冷冻火锅料产品生产的企业有: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海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福建馥华食品有限公司、福建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其中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早期代表性的冷冻食品企业。2015年公司年产量超过25万吨、营业收入超过25亿元,逐步成长为国内较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冷冻食品生产企业。
3.2.4 乳制品。据厦门海关统计,2015年福建省共进口乳制品7.61万吨,同比增长31.4%,美国和新西兰是福建乳制品两大进口来源地,2015年分别进口3.4万吨、2.9万吨,合计共占进口总量的82.9%[8]。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乳制品的需求量将越来越高。乳制品保质期短、生产具有分散性,冷链物流作为乳制品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促进乳制品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目前福建省有福州国健食品有限公司、厦门市乳品公司、福建大乘乳品有限公司、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等10多家大型乳制品企业。其中,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最大的乳制品企业,拥有先进水平的冷链管控流程,在国内业界率先实现全封闭挤奶和牛奶贮藏、运输、销售“冷链”一条龙,确保牛奶始终处于全程2~6℃的冷藏保鲜状态,并在国内率先推出“24小时限时速递”的鲜奶消费服务,使得鲜奶能够安全地流转到消费者的餐桌上。目前,公司的乳制品配送中心初具规模,拥有成品库冷库2个,约860平方米,均为低温冷藏库,冷藏容量250吨,主要配送长富鲜奶系列32品种,产品销售网络已进入全省各县市和省外周边城市,占福建省市场90%。
3.2.5 医药产品。医药产品的生产、储藏和运输对温度(一般要求温度在保持在2~8℃)、湿度、见光度具有特定的要求。如果运输过程中处理不当而使药品质量降低,产生的风险要远大于货物的损失,它将危害到病人的健康安危。近年来,国内频发的药品安全事件暴露了中国医药产业的薄弱现状,医药冷链物流质量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2015年,福建省医药销售额总额约331亿元,公立医疗机构集中采购药品200多亿元。全省共有药品流通企业8 440家,其中药品批发企业272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133家。医药流通市场规模大、需求活跃,医药冷链物流发展空间广阔。据福建省商务厅介绍,2015年福建省冷藏药品的销售超过80亿元,约达到医药销售总额的四分之一,然而,福建省医药冷链基础设施落后、发展十分缓慢。据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10家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的药品阴凉库(20℃以下)19万平方米,药品冷藏库(2~8℃)1.3万立方米,药品冷冻库(-18℃以下)600立方米,冷藏车50辆,便捷式保温箱450个。福建鹭燕中宏医药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的第三方药品物流企业,也只有6辆冷藏车和10个冷库共3000立方米。由于冷链设施不完善,冷链物流装备不足,福建省医药公司运输药品普遍批量小、批次多,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开展集运。此外,医药冷链物流设施投入大,运行成本高,为节省开支,部分企业没有完全按照医药冷链物流行业相关标准进行运输,导致了医药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4 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冷链硬件设施制约发展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虽然加快改造和新建一批适应现代物流和消费需求的冷藏仓库和冷藏运输车辆,但福建省冷链设施整体规模不足,冷库的配套技术没有跟上,自动化控制水平普遍较低,布局不合理,整体建设缺乏标准规范,设计水平及施工质量都相对较低。冷库管理缺乏行业规范,市场化程度较低,冷库整体有效利用率低,平均利用率仅为60%左右。专业的冷藏货车由于价格相对较高,企业无能力大批量购买,数量仅为货运汽车0.24%(美国为1%,英国为2.6%,德国达到3%),远远低于欧美国家。大部分来自普通货车的简易改装,制冷技术比较差,难以保证冷链产品的质量。
4.2 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整体比较低
福建省物流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晚,信息平台的建设严重滞后,冷链物流企业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几乎是空白,开放程度很低,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信息网络。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在仓储、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仍然以人工为主,无法实现优化调度,合理配置。信息化程度低容易造成信息传递不及时和准确性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冷链物流运输效率,导致冷链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或者保质期缩短。
4.3 断链环节多
目前,由于福建省冷链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大部分货物的运输环节温控手段粗放,冷藏运输及配送过程缺乏监控,配送环节操作不规范,城区配送大部分采用常温而不是冷藏配送,冷藏货物的装卸和进出冷库过程大部分处于断链状态,全程温控系统和质量溯源系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全省大部分冷链企业都不能保证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地整个流通过程都处于完整的冷链系统中[9]。
4.4 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不完善
我国冷链物流的标准特别是行业标准不够健全规范,缺乏引Я和监管力,一些冷链物流行业出台的标准与企业实际运作脱节。目前,福建省还未形成一套在冷链物流各个流程中都适用的标准化体系,使得冷链行业的准入门槛极低,操作流程与操作资质更是毫无规范性可言,各冷链物流企业缺乏统一性以及协调性。
4.5 冷链物流人才匮乏
目前,大多数冷链物流从业者来自传统的仓储和运输企业的搬运、装卸等岗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多数一线操作人员和基层管理者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术。福建省内针对冷链物流技术和人员的培训很少,中职、高职、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也无法与冷链物流产业对接,虽然设置有物流管理、食品工程、制冷技术等相关专业,但是交叉度不够,没有专门的冷链物流专业学科,不能适应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的需求。
4.6 冷链理念薄弱
由于冷链物流在我国刚刚起步,商品流通环节的各企业及人员对低温物流认识不足,且关于冷链物流的理论研究及供应管理的思想落后于物流发展现状,企业对保证产品鲜度和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新技术的应用意识不强,普遍认为冷链流通成本很高,会使产品价格增加很多,消费者无法接受。冷链理念薄弱一定程度上阻碍福建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
5 结语
随着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颁布和政府对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视和关注,福建省冷链物流产业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十三五”期间,福建省预计投资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共69个,投资额达106.47亿元。在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基础上,要加强冷链物流的硬件和软件等基本设施设备的建设,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冷链物流标准,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积极培育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提升综合服务档次;此外,基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电子物流正在兴起,推广物联网技术,加快福建省冷链物流信息化进程,实现冷链物流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GB/T1835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S].2006.
[2] 雷国.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对外经贸,2015(4):59-61.
[3] 福建省商务厅.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Z].福建省商务厅,2016.
[4] 福建省制冷学会.福建省食品贮藏保鲜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海峡科学,2016(1):137-145.
[5] 蔡婉坤,叶.福建省海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5):59-61.
[6] 郑晶晶,叶.关于福建省进行“蓝色粮仓”建设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6(36):23-24.
[7] 陈宾.福建省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物流技术,2015(9):48-50.
关键词HACCP 冷链物流 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过去的几十年以来,HACCP管理体系已经逐渐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和广泛接受的针对生鲜农产品、食品的半成品和成品安全的保障体系,它主要是用在对物理和化学危害、食品中微生物的安全监测。特别是近来政府及消费者对于农产品、食品半成品和成品的安全性的普遍重视,以及食品传染疫病的不断发生,为HACCP管理体系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近年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等问题异常严峻,由于我国现在的农产品物流流通体系发展的滞后导致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屡屡受到限制。农业生产中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大集体小规模的农产品流通和生产体系,消费者对农产品越来越高的健康与多样性要求,对农产品卫生、品质、安全的逐渐重视,以及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的滞后,组织和管理的不规范使农产品传统流通与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监控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不能再适应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及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要求。如何建设放心农产品冷链安全管理体系,及时的对冷链物流安全进行监控,降低损耗,确保整个管理过程的高效、安全,如何在冷链物流各环节中引进HACCP管理体系,如何在冷链物流各环节中对其质量安全问题进行监控并进而有效应用成了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2 HACCP管理体系概述
HACCP管理体系即“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叫做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国家标准GB/T1509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HACCP的定义为: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国际标准CAC/RCP-1《食品卫生通则1997修订3版》对HACCP的定义为:鉴别、评价和控制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的危害的一种体系。该体系是世界公认的控制农副产品、食品安全和品质的最有效的管理体系。
2.1 HACCP体系与传统质量控制体系的区别
传统质量控制体系对于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控制的惯常做法是: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的指标包括微生物、理化、感官等方面,同时监督和测量人员操作的基本情况和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它有以下几点缺陷: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抽样检验模式,需要做大规模样本检验,耗时长成本高;抽样检验的技术虽然发展的很成熟,其可靠性仍然有限;抽样规则本身存在误判风险,易变质生物体是以单个形式存在的,样本的不均匀性十分突出,误判漏判风险很高;检测结果符合标准规定的危害物质但却不能消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顾虑。
2.2 HACCP管理体系的特点
HACCP管理体系包含七大原理:(1)危害分析;(2)确定关键控制点 ;(3)确定关键限值;(4)建立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程序;(5)建立当监控程序表明某个关键控制点失控时的纠偏程序;(6)建立验证程序证明体系正常运行;(7)建立所有适用程序及其应用的记录系统备案。
HACCP作为科学安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HACCP归责明确,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责任必然是在生产销售商身上。(2)HACCP体系必须建筑在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和标准操作规范(GMP)的基础上,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3)HACCP重点突出,将精力集中到生产加工过程中安全隐患最大的地方。(4)HACCP 计划针对的是特定食品的专一特性,针对特定的特点进行预防,从而在设计上杜绝了危害侵入的可能。(5)HACCP重视加工环节,要求政府的协同监督。通过政府监督来确定危害是否正确的得到控制,政府来检验企业HACCP体系的进展执行情况。(6)HACCP促进了消费者、企业、政府之间的理解与了解,互相强化了对于安全的信心。(7)HACCP不是没有风险的,不过它能使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缺陷降至最低。是可以尽量减少危害而不是彻底消除危害。(8)HACCP避免了抽样和成品检验的缺陷,由于政府的力量和准入制的实行,该体系能严格保证执行,因而对安全的控制力更强。
上述特点总而言之就是将生产销售商从以成品抽样检验为主要基础的控制方式转变到以建立鉴别并控制潜在危害的全面的控制系统上来。
3 HACCP管理体系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探微
我国主要是在生鲜农产品、速冻保鲜成品半成品等领域的生产中运用了HACCP管理体系,然而在流通和运输环节的应用很少,这导致了冷冻食品的质量缺乏较高的保证。因此,本节将按照该体系的原理阐述HACCP在冷链物流各环节中的应用。
3.1 冷链物流危害分析(HA)
危害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危害风险的严重性排序,从而在每个流程中确定存在的潜在危险;(2)对生鲜食品包括原材料在生产、加工、储存、装运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的种类、重要性程度进行分析,从而在每个环节中确定存在的潜在危险;(3)对关键控制点的确定将分析得出的潜在危险进行筛选,确定其是否是关键控制点。(4)运用经验和相关资料的分析,确定应对潜在危险的防治办法和措施。
3.2 冷链物流关键控制点(CCP)的控制措施
(1)跟进订单环节。该环节的防治措施包括正确记录品名、数量和储藏环境各细节,确定是否为有毒害、是否属于易燃易爆品、是否具有特殊气味等特性。该环节应由专人专门负责。
(2)预冷处理环节。在流通加工环节,要严格控制温度:加工环节,温度在1℃左右,室内湿度在65%左右;分级、挑选、分割等环节,控制温度在2℃左右,室内湿度在98%左右。
(3)速冻处理环节。食品冷冻需深度冻结或快速冻结。冻结温度需在为-35~ -45℃之间,与此同时要在30秒内使食品中心温度达到-18℃。
(4)商品验收环节。低温库存商品(-18℃以下保存),中心温度需达到到-8℃以下,并且外表需是冻结状态;肉类食品,还应检查其“三证”是否齐全(即商品检疫合格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来自非疫区证明)。对于盐腌制或浸泡过的商品、液态商品、有化腐作用的商品、有特殊气味的商品需密封。
(5)冷藏环节。各种商品都应规定合适的贮藏温度、贮藏湿度。温度的波动范围应制在-2℃~2℃之间,温度波动不可过为频繁。贮藏过程中要保持通风,保持合适的空气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比。不同贮藏温度和湿度要求的商品、不同类型的商品应保持隔离状态,避免交叉污染。在进行商品冷藏情况的检查过程中,有变质、酸败现象时,要立即加以处理。
(6)搬运及装卸、配送、销售等环节要求做到:要有制冷设备和制冷手段,利用测温工具和温度记录工具在运输过程中使温度始终保持在-18℃以下;商品冷藏库时,交接两方要有温度的认定程序,同时温度必须控制在-18℃以下;搬运及装卸要求速度快、时间短,并按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搬运及装卸;销售商品的场所,必须安装冷藏设备。并且温度控制在-18℃以下。
3.3 记录备案系统的建设
企业本身定期对HACCP管理体系做出评估并不断改进的同时,还要对已实施的HACCP管理体系的有关文件、记录设置备查记录系统。同时需提供给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审批。包括确认的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的控制界限和标准、是否有效运行等。因此,处理好以下五大因素是这一系统成功建设的前提。
(1)冷链物流的流程因素。冷链物流流程的要求做到全程化和规范化。全程化是对冷链物流整个过程的进行监控;规范化是指对冷链物流各环节的温度、湿度、操作时间、操作工序、设备参数建立数据化的指标。使之在采收、运输、加工、贮藏、销售各个环节都处于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以减少食品的损耗,防止食品的变质。
(2)设备设施因素。目前,国内冷链企业的制冷技术水准仍较为滞后,依旧保留着陈旧的生产工艺,冷藏质量、库房控温和卫生管理以及包装工艺仍与国际标准有着不小的差距,另外先进的冷藏车数量奇缺不足,运营中的冷藏车设施陈旧,大多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并且缺乏规范式的保鲜车厢和控温设备。反观国外冷链物流之所以发展迅速,设备设施的提升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员工的因素。从事冷链物流工作的人员首先是要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做好职业技能培训,使其知识结构、技术熟练程度、责任心等均能符合相关的工作需要。其次冷链物流工作人员须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检查身体,并取得健康证。
(4)制度因素。目前来说,缺乏国家或行业的专门标准的制约,仅有一些大型生产加工企业为自身制定的标准,因此监管上也是空白。为保障低温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一些专门标准,使之走上制度化轨道。另外,我国需建立冷链产业健康发展的蓝图,强化行业的监管和控制。
(5)环境卫生因素。冷链物流作业的对象是生鲜农产品、半成品或成品的食品,因此,保持环境卫生相当重要。厂房、运输工具、通道、角落必须每天清扫,物流中心进出人员也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使用的生产工具要及时清洗消毒;商品出库后,要及时清扫、清洗、除污、除菌、消毒。
4结语
本文对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应用研究进行初步的探讨,拓展了HACCP管理体系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同时探讨了冷链物流质量保证体系,及其相关的五大要素。然而,为了保证农产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三方都有责任:消费者要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的意识,正确选择和消费,及时反馈信息,监督农产品安全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向企业和政府反映消费者的诉求;企业则是形成良好的规范化的管理,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科学培训员工等;而政府主要是制定规则、法规、标准,并贯彻实施,大力推动和支持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南,张欣,贺国铭,王冬冬.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及在食品安全生产中的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田慧光.食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王海燕.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关键控制点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J].物流技术,2005(4).
张家口市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城市,快递业发展也相对落后,虽然大大小小的快递企业很多,但发展方式粗放、基础设施滞后、安全隐患较多、国际竞争力不强、物流规模、物流服务水平都很低。张家口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作为张家口市比较正规的物流企业,有自身的优势也存在不足之处。文章通过对张家口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优劣势分析,找出制约邮政速递物流发展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助于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提升快递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张家口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概述
张家口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市区四个分部共有37人,12辆汽车,17辆三轮车,形成集揽收、营业、分拣、投递、查询、赔偿为一体的全方位、一条龙服务体系。
二、优势劣势分析
(一)优势
1、品牌知名度较高。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邮政集团于2010年6月联合各省邮政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国有股份制公司,是中国经营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网络覆盖范围最广、业务品种最丰富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邮政”的品牌特色和优势,早已深入人心,人们寄东西时第一想到的就是邮政,这就为邮政速递物流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树立了较为良好的企业形象。
2、物流网络布局广。依靠邮政原有的配送网络资源,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可以到达一些偏远的地方,比如张家口市内的偏远农村。像录取通知书的发放就是利用邮政速递物流网络布局广这一优势。
3、配送快件安全性高。早在1984年,中国邮政就开展特快专递业务。2004年8月18日,开通邮政航空快速网——“全夜航”,实现全国27个省(区、市)136个大中城市间的EMS邮件“次日递”。所以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开展快递业务早,业务成熟,又是国有企业,管理及业务流程都很正规,监管力度大,售后服务好,使得配送快件安全性高。也正是基于这点,消费者在寄送价值比较高的商品时都十分信赖邮政速递物流。
(二)劣势
1、业务流程效率较低。由于是由传统的中国邮政转型来的国有企业,具有我国大多数传统企业存在的问题。比如各部门业务重叠现象严重,办事效率低,管理及运营成本高。张家口市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行业生产力水平低,员工工作态度懒散,执行力差,业务流程得不到全方位的监管。而快递行业是追求高效率的一个行业,所以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的发展。很多有配送需求的顾客就因为邮政物流员工工作态度差、工作怠慢而不选择邮政物流。
2、收件方式不灵活。过去的邮政局都建立了各个站点,邮寄东西都需到邮局站点进行办理。邮政速递物流在办理快递业务时也需要到各站点进行办理。这种办理方式给顾客带来了很多不便。而相对灵活的民营快递企业,都是上门取货。这样就会使很多有需求的客户都找民营快递企业寄快件了。
3、营销意识淡薄。受到传统企业经营模式的影响,企业的营销观念十分淡薄。再加上是小城市,张家口市邮政物流只注重基础的物流服务,不注重顾客的需求。第一,不了解市场需求。比如,顾客的快递需求是能在最短时间内上门取货,而用邮政物流只能到具体站点进行办理;顾客需求是将快件送到自己手中,最少也是距自己一公里的地方,方便领取,而邮政物流需要顾客到站点自行领取;顾客需求是运送速度快,而邮政物流和其他民营快递企业相比速度是最慢的;顾客需求是价格低廉,但比起其他民营快递企业,邮政物流是最贵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哪个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就能占领市场。
所以张家口市邮政物流需要重视市场调研,了解顾客需求,建立较为全面的营销信息系统,掌握最新的市场需求信息。第二。营销手段单一。张家口市邮政物流还沿用传统的打价格战的营销手段,但由于管理成本高,使得维持成本的价格也比一般的民营快递高,所以无法提升市场占有率。
4、基础设施落后。虽然邮政物流有庞大的配送网络,可以深入到农村,但农村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没有仓储配送中心,农村物流快递公共取送点也比较少,阻碍了农产品进城和电商企业产品销售。分拣设施陈旧,甚至在用人工分拣;配送车辆较少,市区内仅有12辆车在进行配送;没有飞机,影响到对速度有要求的快件的运送。
5、员工物流意识差。张家口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的员工都由公司原有员工转型过来,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完成任务即可,不注重物流服务和物流速度的提高,这样很影响快递业务的运作。由于是国有企业,存在着编制问题,新晋员工少,年轻骨干员工较少,大多数的员工年纪偏大,电脑操作较差,而现代物流是需要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持的,是需要员工能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的。员工计算机操作不熟练就会影响快递业务的速率。
三、发展对策
(一)加强物流短板建设。张家口地区特别是坝上地区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种类少、环境污染轻,为发展错季无公害蔬菜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同时近邻京、津公路发达运输快捷,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种植蔬菜比其他作物效益高近十倍,显出明显的经济优势。
而此优势是需要物流过程来实现的,尤其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张家口市邮政物流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整合利用现有邮政、供销、交通等物流资源,推动县级仓储配送中心、农村物流快递公共取送点建设,加快形成网络规模效应。健全重要节点物流基础设施,改善城乡末端配送设施条件,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大幅提升农村物流水平,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城乡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二)加强快递网点的管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大批民营快递企业兴起,虽然是粗放型的发展,但在形式上却很灵活,给顾客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从而受到顾客的喜欢。这对相对不灵活的邮政速递物流来说就形成了很大的竞争。所以邮政速递物流应加强快递网店的管理,第一,不能仅依靠固定网点收货,而应该多设立网点,依靠原有的邮政关系,可以在社区设立网点,这样小区里的快递业务就能揽下,由于不用打电话,不出小区就投递,顾客也愿意在小区寄件。第二,简化手续,避免交接手续繁琐,尽可能使各环节形成一个简单连续的整体。
(三)改进营销战略。第一,通过多种渠道挖掘新客户,可以实行人员推销,针对大客户和企业客户进行针对性的专门促销,优化客户体验,进而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可在公交上和商场的LED显示屏上做广告,改变人们对邮政速递物流的认识。第二,调整计费方式,制定灵活易变通的优惠政策,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制定资费优惠。
(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快递业务运作的效率。第一,增加冷藏车运送生鲜农产品;第二,增加自动分拣设备,提高分拣速度和准确性;第三,增加运送车辆的数量,提高整体配送的速度;第四,开通飞机专线。邮政速递物流具有运送文件、信函等办公文件的优势,而这些文件的运送对时间要求非常高,大多数都是特快件,所以需要采用速度最快的运输方式——飞机来满足顾客的需要。
关键词:金华;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探究
一、前言
通过笔者的研究,希望能够为金华物流业和制造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为金华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形成“产业支撑物流,物流推进产业”的发展势态,也为物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方法,为扎实推进金华制造业质量振兴提供参考意见,为创新型城市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二、概述
物流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当前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物流根据其涉及的区域不同还可以分为生产领域物流和流通领域物流这两种形式。农村物流将上述运输空间的涉及区域局限在了农村地区。农村物流有效加强了农业生产流程的综合性,将农产品的形成、加工、运输、储存等过程进行了集成。本文研究的农村物流主要是围绕农业生产过程而展开的,并对相关的组织和过程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例如产品运输部门、技术组织部门等。农村物流的流程具体可以分为生产资料的应用、农产品的加工、运输、包装、配送等。在不同的过程中,物流的主要任务和形式都有所不同。农村物流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首先是供应阶段的物流,这一阶段也被称为农村供应物流。其次是生产阶段的物流,也被称为农村生产物流。最后是销售阶段的物流,通常被称为农副产品销售物流。农村物流的主要目的是达到产品生产、运输的功能。除了这两个最为基础的功能外,农村物流还包括了产品的包装、搬运、加工等作用。
三、金华农村物流特点
(一)季节性农业生产本身季节性强,决定了农村物流也同样具有较强的季节性。金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早而暖,夏长而热,秋爽而短,冬湿而寒,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较优、雨量丰富充沛、冬季光温互补,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如此四级分明的地区更加凸显金华地区农产品的季节性。一是农产品是季节性生产,而全年性消费。现在农村大棚对非季节农产品物资的消费有所缓解,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而且价位上要高,有时超过人们等消费能力;二是农业生产在整个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农用品的需求在品种、数量、时效性等方面都有差异。农产品和农业生产特点对农村物流村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和更特殊的要求。
(二)生物性农产品具有很强的生物特性,假如没有良好的物流保证系统的话,极易造成很大损失。比如金华特产火腿,在加工、储存、保管、运输等都有特殊要求。因而农村物流对一些农产品的保存,必须加快冷链物流发展,提高保鲜、加工、包装、存储等技术,及时物流措施,拓延农产品的储存时间和拓展销售市场。
(三)分散性当前,由于农村物流的建设发展还相对落后,不仅金华地区农村物流呈现出分散性,全国农村的物流也一样面临这个问题。因为大部分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农村物流服务的主要对象,每一家农户就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自己承担着农产品的物资的采购、耕种、采收、销售、运输等物流过程。因此农村物流具有参与个体或组织多而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等特点。
四、我国农村物流发展趋势
(一)成本不断下降国际上衡量一国物流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是该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也就是说,比重越低,表明物流水平越先进、物流效率越高。同理我们可以用近似的方法来衡量农村物流发展水平。随着农村物流体系的快速建立与发展,以其先进的物流技术、优化的物流管理和完备的物流功能,农村物流成本必将不断下降。
(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经济部门农村物流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发挥着现代经济加速器的功能,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伴随着农村物流产值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持续上升,农村物流也正逐渐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经济部门。
(三)农村物流功能的系统化农村物流是服务于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及相关信息的,包括运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的综合性物流活动。它的发展强调农村物流功能的整合,并形成了一个高效、畅通、可调控的流通体系,从而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
(四)农村物流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普及,推动农村物流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物流信息化指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经营管理、物流作业等物流活动中全面而深入的应用。自动化以信息化为基础,它能够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其表现出的效果是省力化。可见,信息化、自动化是农村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农村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我国农村物流的面貌。
五、金华农村物流的发展对策
(一)大力推进农村物流的发展
金华市政府应该出台鼓励物流企业为农村提供服务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减免税收或者给予优惠。能够让更多的物流企业愿意为农村物流提供便利的服务,推动农村物流的发展。比如对于金华地区香榧行业行情不稳定,结果周期长,政府可出台产业扶持计划。可通过种植补助鼓励农民发展香榧行业。加快完善城乡配送网络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等三级配送节点,搭建城市配送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县、乡、村消费品和农资配送网络体系建设。总之,金华市政府应在农村物流的发展过程中加大资金投入。
(二)完善市场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采用市场运作,政府引导的方法,使金华本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积极发挥金华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加快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建立和完善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扭转“小、散、弱”的发展格局,提升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创新运作管理模式,提高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服务水平,形成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新优势。以前香榧身价高不愁卖,走的是粗放经营模式。目前市场机制要加强完善,提升香榧产业的深发展,比如可以将香榧深加工成爽肤水、精油、酒、饼干等副产品。在未来的香榧产业化规划中,自身行业应减少噱头的成分,把一些项目的开发做得更朴实一些。另外,包含香榧在内的金华其他土特产业想要良性发展,如果离开政府部门的推广和带动是比较困难的。金华政府可出台政策,在各大乡镇农村设置物流集中点。
(三)完善物流基础设施
金华地区应更加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是农村物流得以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第一,要建立投资融资体系,保证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第二,要建设流通加工中心,分门别类对物流对象进行处理。第三,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使农户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解决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使物流基础设施及运作方式衔接更加顺畅。同时物流园区网络体系布局要更加合理,将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现代物流运作方式结合起来。这一点金华市政府需动用大手笔,创建物流园,加强道路修建,增设配送点建设,零售点货物集散中心等在基本设置上保证物流的顺畅。为进一步发展农村物流提供保障。
(四)大力培养现代农村物流人才
金华农村物流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金华农村物流的发展。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是金华各级学校的关键任务,要注意培养多层次的农村物流专业人才,同时引导学生,使学生毕业以后愿意到农村或从事与农村物流有关的工作。还可以把乡级干部培育成农村物流的人才,从而带动整个乡村的农村物流人才的培养。除了在一些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外,金华劳动部门和社会机构可以通过举办讲座、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远程教育等方式,普及农村物流知识,培养一线物流作业人员。着力完善农村物流学科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金华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发展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金华农村物流发展中,应该加强对其优势条件的充分掌控,并注重其具体发展实施策略的科学性。
作者:周备锋 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金荣荣,黎广泉,农村网购中物流配送问题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1):88-89.
[2]孙百鸣,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初探[J].北方经济.2014(05):102-103.
[3]赵萌;邬文兵,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战略探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2(11)
【关键词】绥化市;农产品物流;农产品专业技术
一、农产品物流的概述
农产品物流是指为满足用户需求和实现农产品价值,从而进行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实体及相关信息的物理性流动。农产品物流是物流业的一个分支,它包括了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等环节。通过这些环节来增加商品的附加价值,进而满足消费者。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目标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减少农产品的损耗。
二、绥化市发展农产品物流的优势
1.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绥化地区土地集中平坦,土质优良,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而且绥化市的土地是寒地黑土最丰富的地区,寒地黑土富含大量的有机物和微量元素,能为寒地黑土农产品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从而非常适合粮食作物和农作物的生长,并且农产品的营养价值都比较高。绥化市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是甜菜、亚麻、烤烟三大经济作物基地,还是全省最大的绿色食品之乡。目前,全市粮食总产量占全省四分之一,商品量约占全省三分之一,是国储备粮大区之一。并且,绥化市交通便利。滨北、滨佳、滨洲铁路贯穿全市6个市县,哈大、哈黑、哈伊、明沈4条主要路线贯穿全市7个市县。其中,哈绥高速公路与京哈高速公路连通。外贸可通过黑河、绥芬河、佳木斯等口岸进入独联体各国市场,还可通过水路经俄罗斯庙街出海直达日本、朝鲜等东南亚各国。
2.满足消费需求的经济增值。当今时代,人们消费的所有食品类都要求健康、绿色、环保、无害、营养。而绥化市的寒地黑土能提供这样的产品,并且绥化市“寒地黑土”品牌产品已发展到8大类32个系列135个品种,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的加工链条和企业集群已扩展到玉米、大豆、水稻、乳品、肉类、山特产和亚麻等各个产品。所以这就需要高效、快捷、专业的物流运输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样就给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了契机。
3.政府的政策优势。绥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明确指出:以综合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首先,加快物流园区的建设。重点建设兰西亚麻纺织原料、安达石化、庆安绿色食品、海伦大豆四大专业物流中心,不断提高物流集中度和现代化水平。全力打造滨北最大的申禄达建材市场、欧亚达农机大市场、田地源农资市场、绥化市果蔬批发大市场、北方汽车城。其次,加强物流平台的建设。重点发展涉农物流和冷链物流。完善路网建设,提高配送能力,降低运输成本。整合现有各类信息资源,重点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两大系统,形成全市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的基本框架。推进现代流通方式的广泛应用,提升交易手段。最后,大力培植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工业、农业、商贸流通等领域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对正在建设的第三方物流项目,要引导企业立足高起点,把目标定位在提供整个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上,尽力培育一批大型现代化物流企业。
三、制约绥化市农产品物流的相关因素
(1)农户对农产品物流意识较差,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对农产品物流缺乏专业的了解,很多农户并没有意识到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对农产品物流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2)交通运输与通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村路况差,严重影响农产品运输的时间和路程,同时也造成产品在途的损耗,从而导致物流成本的增加。在网络信息化方面设施建设不够健全,使农产品在物流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上缺乏信息沟通,信息传递面窄,信息质量低,无法达到“进村入户”的水平。(3)缺乏专业的农产品物流技术。农产品是具有生命的。如果没有专业的农产品物流技术,像水果和蔬菜,极易降低鲜活程度,变质、腐烂等。寒地黑土农产品各个物流环节中保鲜技术明显落后。在绥化大多数的运输车辆都是以常温作物为主的敞篷运输车,没有专业的农产品冷藏链物流。并且,在包装加工技术方面做得也不是很好,这就导致了物流中各个环节的成本增加,降低了绥化寒地黑土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制约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4)专业物流人才匮乏。目前在我国大多数院校都开设物流管理的专业,但是大多数都侧重的是工业物流人才的培养,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人才寥寥无几。并且目前从事农产品物流的行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也不够健全,对于一些相关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从而严重影响绥化农产品物流的发展。(5)农产品的规模化和标准化都比较低。农产品物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而绥化在农产品物流运作方面只是小农小户,农产品物流量占物流总量的比例较小,产值增长速度缓慢,无法形成规模化经济。在标准化方面也没有形成统一,导致在物流的各个环节效率低,操作复杂繁琐,农产品损耗加大,物流成本较高。
四、发展策略及改进措施
1.提高农户素质,增强农产品物流的意识。在现今社会,农民素质对市场竞争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广播宣传,本地电视教育等方面来提高农户素质。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户意识到农产品相关知识及重要性,为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先期基础保证。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改变单一的运输观念,切实改变自货自运的运营模式。运用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办法改善农产品的流通方式,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2.加强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决定了农产品物流的便利与否。因而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是发展物流业的基本要求。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建设:首先,应该是农村公路的建设,农村公路是农产品运出的必经之路,农村公路建设要保障路况质量并且做到路途畅通,保证货物快速便捷的运转。其次,要引用专业的物流设施设备。建立现代化得仓库、专业的运输车辆,保证货物的快速准确的周转,增加产品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最后,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提高农产品物流信息技术水品,使农产品物流的各个环节沟通准确迅速,从而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损失。推动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
3.应用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将现代化得农产品物流技术应用到绥化市场,会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例如:条形码、仓库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包装技术等。这样不仅保障农产品的鲜活度,并且延长了农产品的保存时间,扩大了绥化农产品的经营范围,尤其是包装还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久而久之还会创造出寒地黑土特有的产品品牌,打造出绥化自己的品牌。
4.培养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人员。一方面要大力培养专业的物流人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到绥化的具体地方去实践。只有了解绥化具体的情况,才能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另一方面加大对行业内部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拓宽他们的眼界,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只有两方面都能做好,才会保证绥化农产品物流行业快速稳健的发展。
5.加强规模化、标准化的建设。在绥化地区下的城镇和农村保证好农贸市场的管理,将农户集中化、规模化。不仅方便农产品管理,统一存储等,实现规模化、经济化。建议绥化市政府鼓励农产品物流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的物流设施设备,如:托盘、装卸搬运设备、货架、运输车辆、条形码等。使农产品物流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
发展绥化农产品物流可以促进绥化市的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发展。要利用好绥化市的农业优势、政策优势等。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不断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使绥化市农产品的物流的发展更加现代化、机械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万寿桥等.农产品物流的改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8):14~16
[2]张平,唐立东.改善和发展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的思考[J].物流技术.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