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教育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明确何为体质健康
我们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体质健康并非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身体素质,它同时涵括了三个方面: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生理即指身体素质;心理则指健康的情感、意志、性格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社会适应则指对内外界环境的适应,包括社会环境、生活事件和疾病适应。可以看出,唯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习惯才可生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体质健康也强调了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包括人际关系、团队精神等。对于这些盲区、误区我们必须加强重视,将其渗透到体育教学及课程设计当中。
二、拓宽传统体育教学内容
中学体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课大多抽象、深奥,且系统性不强。例如,对初一学生讲人体的ATP、CP、葡萄糖、脂肪氧化供能为时过早,学生也难以消化吸收。实践课包括队列队形、基本体操、跑、跳、投、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双杠、民族传统体育、篮球及韵律体操和舞蹈等。然而,师资力量和场地设备的限制常常使体育课沦为“放羊课”。
即使在各方各面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效率亦难以令人满意。一节体育课30-45钟,理想状态下练习密度为40-45%,运动强度指数为1.4-1.5,那么即便按照标准的一周三节课来计算,有效运动时间亦不过45分钟,而大多数中学“唯分数论”而大肆砍掉体育课。
此时此景,我们须拓宽教学内容、改善课堂设计以提升效率,论述如下:
1.理论教学内容需增强其趣味性
传统的体育理论教学存在三大问题:内容不适、趣味不足、效率不高。这三点使得体育考试成为学生的另一个包袱。内容不适主要指部分理论内容过于专业化、繁杂化,学生难以消受;趣味不足则指教学内容难以符合中学生活泼易动、喜欢猎奇的心理特点,使得学生厌恶理论课,阻碍教学;效率不高则指理论课往往枯燥无味,学生吸收效率颇低,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针对此三个特点,我们需从以下几点着手:
⑴更新体育理论教学内容
删去过于专业化的教学内容,筛选保留符合学生较为容易接受又富含专业知识的教学内容,亦可增添体育史、不同体育项目的历史、趣味史话,以便增强学生的乐趣与兴趣。
⑵改变理论内容教学模式
将理论教学内容有机穿插到实践教学当中去,使得学生边学边做,增深印象,提升课堂效率。然而,穿插内容必须有机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去,水融,使学生自然地接受。生硬或一面理论一面实践的教学模式均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2.加强对实践课的统筹安排
传统的近乎放羊式的实践教学不仅效率低下,难以起到有效锻炼的作用,还易使得学生丧失对体育课的兴趣,将体育课当作自由活动。同时,如今中学多为大班教学,教师的精力难以照顾所有同学,体育课效率难免低下。
此时,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其自发性进行体育锻炼和教学。我们不妨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针对跑、跳、篮球等,可以设计一定的游戏比赛,设置奖惩制度,以最大程度利用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来推动教学。但是设计游戏必须符合趣味性和组织性,符合学生心理年龄三个原则,否则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教学效率难以提升。
3.兼顾综合素质的提升
依据体质健康标准来看,我们在进行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时也需兼顾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计需将团队意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心理纾解能力等综合能力自然有机地融入到不同的游戏环节中去,使得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不仅能提升自我身体素质,更能发展自身综合素质。
由此可见,体育教学绝非单纯的体育锻炼,它也是提升综合素质的绝佳平台,在体育锻炼中学生获得的锻炼机会绝不应仅仅限于身体素质的提升。
4.有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前文提及过,即便按照标准课时来计算,理想状态下的锻炼量也不过45分钟,远远难以满足正常人维持健康水平的锻炼需求。有鉴于此,体育教育工作者须大力有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将其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和内容、评比中去,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锻炼量。同时我们需要注意,课外活动须适量、符合趣味性,否则也会起到反作用。
三、深化体育教学的意义
体育课作为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在塑造学生体质健康方面任重道远。其教育意义绝非体格塑造这么简单,我们也需着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学意义须如何深化,论述如下:
1.增强体魄,培养健康锻炼意识及习惯
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体育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意义即在于此。我们在强化教学内容增强统筹力度的同时,要及时灌输健康锻炼的意识,让学生养成自发锻炼的习惯。
2.调节学生压力过重的学习生活
初中生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良好的体育课程课能促使学生放松精神,减缓压力,有利于其身心健康。
3.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体育课作为中学所有课程中参与实践、与人交流机会最多的课程,在全面教育和人文教育中地位举足轻重。有效利用该课程可为学生增强发展与人相处的能力等综合能力塑造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如今国民健康水平不断下降,中学作为培养国民健康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关键时期,必须改善传统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意义,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语文课堂效益;教学内容;内容合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064-01
简单地说,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就是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能得到提高,新课标所提出的目标能得以达成。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多的讨论,有的主张从教学方法角度入手研究,有的主张从学生的层面进行研究。
本文试图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论述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
那么,如何从教学内容入手,去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呢?
1.语文课要上“语文”的内容
即使是在外行人看来,语文课上语文的内容也是个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恰恰是这个不容置疑的问题却在许多语文老师那里出了问题。听过许多课,也看过许多的教学设计,诸如“养成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送东阳马生序》的教学目标)、“请同学也来猜猜人影头上的烟气是怎么回事”(《竹影》教学设计),我们很难说这是在上语文课,因为学生无法从语文的角度得到一点什么东西。在语文课堂上,离开了具体的语言来谈什么情感教育那是痴人说梦话;同样,撇开丰子恺那月色底下的朦胧之美,把作品中一个为了意脉连贯而写的问题当作正经的科学问题来研究,我们也无法认定它是一节有效的语文课。
因此说,语文课首先要求老师要有语文的意识。语文的课堂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过程,关注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谴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而不是在运用什么样的教学媒体,学生采用什么样的花样来“对话讨论”上下功夫。有些语文课,老师的导入抑扬顿挫字字珠玑,课中运用着声像影等多种资源,学生进行着诸如“采访对话”等多种活动,师生之间的“对话”也很频繁,这样的课似乎能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因而大行其道。但我们稍一考察,就可断定其所教的内容与“语文”的关联不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不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这样的语文课不是好“语文”课,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乱耕别人的田,荒芜了自己的地”,可以说是这些语文课的真实写照。
2.语文课教学的内容要相对地集中
为了能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先引王荣生教授所举的“比喻”的例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比喻”,一直教到高考,结果是学生仍然学不会。十二年语文课教不会一个“比喻”,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从来没教过──老师每次遇到比喻都要“讲”,但每次都是在同时要“教”二三十个内容的情况下点一下、晃一眼,或者50秒,或者1分钟,其结果等于从来没有教过!
教学内容少而精,是语文课堂有效的另一个重要标准。但现实的情况如何呢?我们的语文课,一堂45分钟左右的课通常是十几、二三十个内容,上课东抓一下西摸一把,看起来什么都有了,其结果却是什么也没有教、什么也教不会。
对阅读教学来说,45分钟教数十个内容,势必是对课文的肢解。学生无法对文章有整体上的把握,也缺少了对具体言语触摸与体味时间,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分析讲解中被动地获得文本意义,从而接受知识记忆知识,根本就谈不上体验、感悟、思考、实践。
3.语文课教学的内容应该是正确的
新课程实施后,原来被人垢病的语文教学出现了许多的改观,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然而,“真理向前一步就成为谬误”,事物一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因为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倾向:只能尊重,只能赏识,即使是在学生有明显价值误区的时候也说“你的看法很独特”。比如,教学《归园田居》(其三),借“草盛豆苗稀”批评陶渊明“不务农事”的懒惰;教学《愚公移山》在学生讨论“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之后,总结出批判的观点:愚公破坏了生态,没有经济头脑,没有效率观念;教学《南郭先生》,赞扬南郭先生有参与意识,善于抓时机,有胆识,而最后“激流勇退,毅然地离开乐队让贤的做法实在令人赞赏”;教学《背影》,得出了“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观点。这样的教学内容明显地与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相背离,是不正确的。然而,我们的教师却也默认了。
4.语文课堂上教学的内容是有用的
教学内容有用是指与学生的生活、工作、学习有用,与人生的追求一致。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几个枯燥陈旧的“中心词”,而是通过对优质言语的占有能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开掘与提升生命的活力,实现人的自我觉醒,提升生命的质量。
我们以语文教学中重要板块的文学阅读教学来说明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文学阅读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活动。”既然是作为一项审美活动,阅读教学就必然要涉及到审美愉悦,即在阅读的过程中引起无比愉悦的精神状态。
这种审美愉悦对学生的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与人的终极追求即对幸福的追求是相一致的。阅读就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同时,审美愉悦也使得阅读带有动力性质。阅读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以什么来教育学生使其终生阅读。靠各种考点知识显得单调,靠说理显得抽象,只有审美愉悦才是令学生倾其一生阅读的良方。审美愉悦正是学生乐于徜徉文学世界的持久动力。如果学生在文学阅读中很少能体验到审美愉悦,那么纵使作品是再好的经典,学生对阅读终将是无动于衷、退避三舍的。只有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美妙的感受,激荡起难言的甜美与温馨,如痴如醉,学生才会嗜美上瘾,乐于亲近文学,主动地去翻阅群书。
参考文献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活动作准备”。正因为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是如此重要,所以,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指出的是,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入选的文章虽然是“文质兼美,适合于教学的典范文章。”但是也应该看到,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某些作品,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学生的思想认识,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绝大部分的课文,特别是文学性课文所表达的生活情景,思想感情,同中学生的经验、认识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这样的课文,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就事论事,以“本”为本,必然造成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初高中有过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每次在做教学调查的时候,都有相当的学生提出这样的建议:“希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能够联系课外,不要都讲课文中的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到教师把课外知识引进课堂,受欢迎度远超单纯的课本分析。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是很有必要的。一旦相关的课外知识被适当地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必将如有源之水,带来几许清新和活力。从而激发起学生的了解和学习的兴趣。
二、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语文美育作为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强化与促进智育和德育的功能效应,有利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语文教学的美育因素十分丰富,它深存于课文的内容和形式中,是整个教学中极为活跃的要素。“一旦语文教学纳入了美育的轨道,课堂就会注入生机,师生的审美心理就会被激活,学生求知欲望和教师教学的兴趣就不断增长,教和学都充满了愉悦心理。”但前面已说过,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和审美对象的某些教材,由于时代的差异,社会背景的不同,必然导致美的欣赏的主客体之间的距离的差距性。
单就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对象必备的一些知识,鲁迅就说过这样的话:“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准确。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即以《祝福》为例,由于时代和社会制度的变迁,学生对于祥林嫂的思想感情和悲惨遭遇不易理解,虽有教师点拔,但如果不对相关知识给学生作一补充,不联系旧中国的历史、不联系封建礼教的罪恶,那么学生对于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同情,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憎恶和痛恨,又真正能有多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与作者相近的体验和感受,并由此产生想象和思索,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和创造的能力。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美育;内容;意义
笔者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工作已有多年,我深刻感受到,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美育教育始终贯穿其中。人们常说,文学即人学,人的学问,而我认为历史学即美的学问。历史学的美育是人类历史文化中精髓,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科技、军事、自然、社会等领域,也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这些无一不是今天的人们在生活、学习、生产中继承的文化传统、物质传统、道德传统、价值观念。我们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道德价值观念无一不向历史上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人物学习,即美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现象等。
在初中阶段,有六本历史教课书,包括《中国历史》四本,《世界历史》两本,它们都是学生学习和了解历史知识的宝库。历史教学工作者如何开发和运用这些美的历史文化、物质,把这些历史文明传承给学生,以利于学生从中获得美的感染,美的陶冶,从而实现义务教育《历史新课程标准大纲》的三维目标。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读史使人明智,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历史教学是美育的载体
1.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爱美是人的的天性,美的事物具有有特殊的吸引力,在历史教学中融入美育,可以抓住学生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历史课程中具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审美素材,例如,珍贵的历史文化古迹,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精美的艺术作品等。教师在备课时,要重视这些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使教学内容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生动性。比如设计历史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丰富生动的实物图片,如历史古迹的图片、书法、绘画艺术等,指导学生观察、分析,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从而受到美的升华。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渗透美育,让学生时时观察美、聆听美、欣赏美,这样他们就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
2.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对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起着促进作用。对学生进行历史美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在体会美的同时激发自己热爱祖国的热情,同时与历史英雄入物达到灵魂的沟通,从而真正影响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中华民族历朝历代的伟人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艰辛的奋斗历程和不屈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我们常说先做人后做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完善人格的重要标志,具有高尚的人格、远大的理想对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很有帮助,而且对学生在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中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历史教材是美育教育的素材
1.中学历史教材中故事中包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和深刻的哲理,具有丰富而精辟的美学见解与美学思想。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这种美的感受与认识上升为对学习生活的探索。例如,在讲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卧薪尝胆》《铁杵磨针》等故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心感受到一种渴望学习,克服学习中困难,只要努力,一切事都有可能成功的信心与决心,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念与人生态度。这样的教学可以带给学生强烈的心灵震撼,使学生在审美感受中得到思想的启迪。
2.中学历史教材中包含的诗词歌赋有许多,这些诗词歌赋中包含着多种美育思想,且诗词歌赋本身就具有韵律美、语言美、精神美的内涵。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运用诗词进行美育教育,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引导学生诵读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诗句,那种豪情万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伟大的爱国爱民思想,使学生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使他们领悟到一种悲壮的英雄气概,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艺术教育;教学方法
1充分认识和明确艺术教育在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中的地位
1)艺术教育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应用技术型大学是以培养社会应用技能人才为主的院校,在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在就业市场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要依赖于日常的教育获悉。艺术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艺术教育的内容能够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例如通过声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竞争力。从生理学角度分析,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大脑右半球的发展,而非艺术教育则有助于激发大脑左半球发展,因此将艺术教育融入到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中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艺术教育是拓展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进入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学生一般为入学二批次的学生,虽然他们的入学成绩相比高职院校学生要高,但是毕竟应用技术型大学是以培养社会应用人才的,大学生毕业后需要步入工作岗位,而工作岗位对于学生的判断不在局限在理论知识,而是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证明具有丰富“艺术细胞”的学生在未来的岗位中会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应用型大学中开展艺术教育有助于学生在专业基础上学会艺术文艺,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例如通过声乐学生的大学生可以在平凡的工作中以更多丰富多彩的工作能力从事工作岗位,并且能够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从而为自己的就业提高了途径。另外通过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健康的“三观”。
2应用技术型大学开设艺术教育课程的现状
应用技术型大学在校学生的艺术素质层次不是很高,应用技术型大学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缺乏连续性,教学内容还停留在全校公共选修课程的基础教学中,只开设了中西方音乐欣赏、中外经典影片赏析、音乐基本理论、艺术美学、合唱学等对艺术简单理解的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不够系统,没有形成规模,艺术教育类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全,学校中从事专业艺术教育的教师很少,甚至每个学校就1-2人,艺术类的专业培训只能缩小到学生艺术团这样一个小的范围,这根本满足不了学校整体的艺术教育的实施,更说不上学校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了。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课程设置都是从实际出发,接应市场的要求,课程设置注重专业的实践性。由于学校教学的整体思路紧跟社会发展需求,课程整体的教学体系也是随着市场的需求的变化而及时更改和变化的。这种与市场挂钩的课程设置原则虽然是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但必将造成培养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单一性,是专才而不是一专多能,学生只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与实践有学习、有提高,而忽视了自身其他方面的特长的锻炼与提高。还有就是现在应用技术型大学艺术教育经常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艺术教育的根源,也就是艺术教育要进入主流教学的问题。最明显的情况就是学院领导注重的是主流课程的投入,认为主流课程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主框架,把握住主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与社会需求直接接轨的,反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艺术教育类课程少之又少,现只限于公共选修课程当中,学校图书馆缺少相应艺术类书籍,缺少教授学生艺术才能的硬件设施,使得有好多艺术方面才能的学生不能更深入的了解艺术理论、艺术表演、艺术实践等诸多艺术方面的知识,艺术才能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3改善应用技术型大学艺术教育现状的主要对策与做法
1)应用技术型大学领导要重视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在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基于教育新常态发展及当前就业市场的竞争性,大学的领导要高度重视艺术教育:一方面大学领导要加强对艺术教育的支持力度,例如增加专项资金投入,购买满足艺术教育的硬件设备,并且加大对教师师资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艺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大学领导也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及时了解艺术教育发展动态,将最新的教育理念等融入到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体系中。2)创新艺术教育课程,加大艺术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应用型人才,因此大学应该在现有艺术教育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实现艺术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以此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首先大学根据学生的专业课程要求选择相应的艺术教学内容。例如针对学生未来从事艺术教学工作较多的现状,大学可以加强对艺术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其次艺术教学内容必须要仅仅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深化教材深度,以此提升艺术感觉;最后加强艺术教育内容的实效性与实践性。社会在进步,艺术工作岗位也在不断的调整,因此需要大学加强校企合作模式,按照企业要求对艺术教育内容进行调整,以此真正培养出社会应用型人才。3)构建“互联网+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与情感性,传统的艺术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听,此种模式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各种网络课程载体的出现,应用技术型大学要积极构建“互联网+艺术”教学模式,构建差异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专业素养等开展教学工作。同时教师也要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当然在多层次化的应用型大学教育中必须要突破以课堂为主的授课模式,鼓励开展实践教学,例如组织学生深入到社会中了解艺术创作的方法等,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感。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艺术教育发展之路是曲折的,现今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实属不易。在肯定现有成果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与对策。在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酉媛.论大学生艺术教育培养方略[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一、教师通过扩展宋朝城市整体布局的内容,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宋朝城市作为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很快,而当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城市的文明发展,尤其是北宋的都城汴京和南宋的都城临安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城市。课本中主要讲到了城市布局及房屋规划。教师可以根据历史事实加以扩展,向学生强调当时这两座城市文明的发展有益于城市的美化,尤其是城市的绿化。开封城在护城河岸“皆植杨柳”。徽宗宣和年间,曾大兴园圃植树种花,“春夏之间,望之如绣。”宋朝地方官府对城市的房屋建筑也有明确规定,一般不允许民居雕梁画栋,但并不阻止普通装饰,所以临街房屋仍整洁美观。通过这样的补充学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花草树木,提高社会道德意识。
二、教师通过对宋代诸多传统节日的讲解和分析,加深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
课本中强调了宋朝的三大节日:元旦、清明、端午。为了配合教学,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教师应适当补充史实内容,如“三元节”、“寒食节”、“冬至”等。冬至是宋代最为重要的节日。朝廷在节前要举行谒拜太庙、郊坛行礼等一系列活动。民间百姓“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私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教师讲解扩充内容时,要尽量把这些节日讲得生动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
三、教师通过古今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为应用科技的振兴做出贡献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欧洲文化入门》课程 角色扮演法典故法 师生换位法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从过去的为学语言而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向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转变。以往的教学大纲的重点落在语言基础上,致使教学始终围绕着语言知识精讲精练,而忽略了教学的实际内容,尤其是忽略了对非英语专业生的系统性文化知识的传授。学生们,特别是那些大学前三个学期就过了四六级的同学,在第四学期时就已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对英语教师来说,课堂秩序也很难维持。针对这一情况,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始实行大学英语后续性课程的尝试,经过一轮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对增强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增强本课程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根据《新课程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应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欧洲文化入门》作为后续性拓展课程在非英语专业中的开设正是顺应了这一改革要求。本课程以欧洲文化为语境,以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底蕴,激发学习兴趣,丰富英语教学的内容,活跃英语课堂的教学氛围,从而增强英语教学效果。
这门新的课程在给大学英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对适应了传统的以讲授语言基础为主的英语教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欧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广泛、生动,涉及的人名、地名、历史事件、哲学流派、文学和艺术运动都很多,就单单的一本教材从何讲起,没有电子教案,也没有教师参考书等,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心里不免有些焦虑,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但是,既然任务已接受,也只能大胆尝试了,首先是将教材通读两遍,对于教材的脉络做大致的理解,从希腊罗马文化史诗哲学绘画雕刻建筑艺术开始,穿越圣经基督教文化、中世纪、文艺复兴,直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乃至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文学绘画作品等。初次尝试的笔者宛如一个背包客,走马观花似地从欧洲一个国家艺术长廊步入另一国家艺术长廊,自己还没来得及完全读懂优美的作品或者深奥的哲学思想,就要指导自己的学生了。熟悉教材后,就着手将单一的教材制作成课件,为了使课件图文并茂,笔者在网络上搜寻各种资源:纪录片、文化电影、课件、音乐、图片。再经过筛选和取舍,制作成PPT课件,配以相关英语视频,电影剪辑,艺术作品图片及介绍等,总算初战告捷。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笔者通过备课、做课件,领略到了欧洲各国文化的魅力,同学们也提升了审美情趣。就此总结出一些本课程的课堂学习方法。
一、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一种任务型交际活动,这种交际活动“要求教师在活动前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和内容输入才能使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保持形式与意义的平衡”。[2]在以往的精读教学中也有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但学生往往关注的是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度,忽略了实际内容,因而缺少了趣味性和交际意义,《文化入门》的每一单元都有其丰富的内容,如剧本,故事,史诗,叙事诗,每一种文化形式都为学生的角色扮演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在课堂上,教师将先做好的PPT课件播放给学生,以便让他们对每个单元的内容都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将哪些适合角色扮演的部分布置给学生在课余的时间进行排练。在老师的带动之下,同学们很快进入角色,有的将书上描述的故事自编成剧本,比如在古代爱琴海上一直流传着关于美女海伦的美妙传说,特洛伊战场总是那样荡气回肠。在讲述特洛伊战争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故事时,由于其内容复杂,牵涉人物众多;如果只凭老师一个人讲授,就会比较枯燥,笔者决定把把英语剧场带进课堂来,将这场浩浩荡荡的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分成十幕,分别是:海伦的故事、婚宴上的金苹果、帕里斯的裁决、召集英雄、往特洛伊、围城前九年、阿喀琉斯和阿伽门侬的争执、墨涅拉奥斯和帕里斯的决斗、特洛伊人的胜利、木马屠城。然后将学生分成每八至十人一组,让他们在课后查找资料,从这十个部分里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部分,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二、典故法
【关键词】中日小学 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09-01
中国与日本是邻邦,有着源远流长的交往历史,都属于儒家文化圈国家,两国小学道德教育内容有诸多的共性。但由于国家制度和经济发展方式不同,文化水平、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方面上的差异,又使两国小学道德教育内容存在明显区别。对中日两国小学德育内容上差异性的比较,有助于吸取日本小学德育教育内容的优势,有效地进行我国小学道德教育,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的道德素质。
中日德育内容差异性比较分析:
1.德育内容的微观性与宏观性
日本小学德育内容主体是更微观和注重细节的,不仅仅是有日常生活中具体的道德规范,更细化到学生的生活态度层面。 1977年7月,文部省颁布的《日本小学道德课教学大纲》小学德育内容由三个方面28个项目组成。即:1.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3项:尊重生命和健康安全,礼貌与遵守时间,钱物的使用。2.关于个人的生活态度,包括13项:自主自律,自由与责任,明朗与诚实,正义与勇气,克服困难,反省、节制,爱护自然,虔敬,重视个性,进取心,合理的态度,追求真理,创新精神。3.关于对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态度,包括12项:热情、同情,尊敬、感谢,信赖、合作,公正、公平,宽容、遵守纪律,权利与义务,勤劳,社会公德,家庭生活,热爱学校,爱国心与乡土爱,国际理解与人类和平。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德育是很细化和微观的。在每个大条目下细分到很多小细节。细微到近乎包括了学生意志品格和行为规范的每一个方面。大到热爱国家,小到钱物的使用。不仅有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更没有忽视对学生生命和生活习惯的教育。这是很多国家德育值得学习的最重要的一点。
我国小学德育主体是一种较为宏观的、大方向的政治教育。《小学德育纲要》中规定小学德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从中不难看出规定过于宏观,过于重视对小学生爱党爱祖国的感情的培养。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较差,导致了即使在小学生中强调了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教育,小学生也很难自然萌发这些情感,更不可能上升为爱党爱社会主义的行为。我国的德育,是一种理想化的德育,有些脱离了小学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缺乏对儿童日常生活及意志品质的具体要求,从而导致它有了不真实的一面。
2.德育内容层次清晰性与模糊性
从教育角度讲,合格且有效的教育是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内容与要求层次化、序列化,日本小学德育大纲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日本小学德育内容注重层次性。它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出发来制定的。例如说,“端正礼貌规矩,有规则地进行生活。”看似简单的要求,但日本的德育大纲里,对不同年级则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他们认为,在低年级,以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待人接物,穿着整洁大方,遵守规定的时间为主要内容;中年级,在这基础上增加不同地点场合的礼节,有效地支配时间的内容;在高年级,又在低、中年级要求的基础上,增加理解相互尊重的礼节的重要性,有规则地生活等内容。而且这些条文的序列因素是十分明显的,也表现出了不同年级之间要求的连续性和承前启后的关系。
中国小学德育大纲在此方面就显得略有不足,层次模糊。我们从中国小学德育大纲中的教学要点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我国德育内容并没有循序渐进,没有由低年级到高年级身心发展而分出有效的德育层次。在这种层次模糊的前提下,教育的有效性就大大的降低了。
3.德育内容出发点整体性与单一性
日本小学德育内容制定的出发点是科学的,日本德育大纲自1947年颁发新的教学大纲以后,几乎是每隔10年修订一次,在基本能够反映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充分认识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接受程度,对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科学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德育内容的制定是建立在社会和学生个体二者基础之上,在大纲里的每一个条条框框还可以看出日本的德育更注重学生个人品质的形成。
中国小学德育内容按照社会对学生的统一要求而制定。“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更看重的是社会对小学生的要求。对于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重视不够。从以上的宏观性以及层次模糊性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所以从整个出发点显得略微单一。
有效的教育是基于我们的教育对规律的遵循。一是教育的内容要符合社会的要求,这是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是教育的立身之本。二是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即教育的内容与方式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样,教育才会成为儿童自身的需要,并为儿童所接受,这主要是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出发来看的。因此,教育要紧密随着时代的脉搏,时刻关注着社会发展和需求,更要充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综合以上差异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道德教育内容上我们还是有所欠缺的。宏观,粗框,略微忽视学生自身。在德育的制定和实施上略微忽视了社会与学生个体的协调性与共存性。导致了我国道德教育的架空和理想化,缺乏实效性。在以后的德育道路上,要有所改进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原国家教委.小学德育纲要.1993-3-26.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2月27日.
[2]鲁洁,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第一卷)[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4]王丽荣.当代中日道德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王荣生教授认为:教学方法是重要的,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应该大力弘扬,然而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先进的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落实到“教什么”上。简而言之,教学方法重要,教学内容更重要。我认为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把选取正确、合理的教学内容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然而,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一是重教学方法、轻教学内容、上“花课”;二是随意选取确定教学内容,没有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全局性的考虑;三是虽然经过了认真思考,但教师不能确定自己选取的教学内容是否正确、合理。有时马上就要上课了,还听到一些老师讲“这一课到底讲什么呢?”很明显他们对自己备的教学内容心里没底。
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语文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这一问题就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体会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第一,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我们不能再单凭经验,而应认真学习透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特别要关注“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必修课程目标”“选修课程目标”。
第二,依据“高考考纲”。只要有高考,我们就要紧扣“考纲”确定教学内容,即使“考纲”还不是万分科学。
第三,依据对学生预习后,反馈的疑点、难点,作业批改情况等学情的了解。有必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预习反馈机制,尽快让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了解学生存在的疑点和难点,从而确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第四,依据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文本有效理解,充分把握的程度。
教师要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独立分析,把握文本形成自己的看法,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可以经常和同事交流探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教师教学用书》以及其它资料,充分理解文本。
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不能透彻把握《离骚》一课的字词,他就很难选取恰当的内容,让学生理解这一课的字词;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不能明确《兰亭集序》各段的联系,理清此文的行文思路,就不可能选取正确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一问题。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不能抓住《 “木叶” 》一课的关键词(中心句、总领句、过渡句),关键词理清行文思路、筛选有效信息,就不可能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从而教会学生运用有效地阅读方法,快速地辨析“树叶”、“木叶”、“落叶”的意味的不同,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总之,透彻理解文本是一个语文教师选取正确、合理的教学内容的前提。
第五,我们要依据营造学生喜欢的大语文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原则来选取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