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冷链物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十二五”期间,浙江将在成为生物医药强省的征程中迈出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一大步。作为浙江省龙头企业的华东医药,从2002年起就已经涉水药品冷链配送。在遨游医药蓝海多年之后,华东医药提供怎样的冷链物流解决方案,又将以何种姿态迎接转型元年的行业竞争?
多年的从业经验让华东医药宁波有限公司配送中心副经理竺君君看清了目前中国医药物流市场的一些特点。“小批量、多批次的小作坊发运方式仍十分普遍,除了制药企业发运以外,大量需要冷藏的药品根本找不到有效的冷链运输条件。”
2011年是新医改的攻坚之年,完善药品冷链管理成为了强制性的国家政策,药品冷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已经吸引医药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医药生产、批发、零售和消费各终端事业单位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并将药品冷链作为长期且重要的基建项目来实施。
第三终端的冷链难题
许多制药企业把目光都盯在了第三终端,即乡镇农村医疗医药终端。可是在整个药品冷链系统的三个环节(仓储、运输和配送),乡村运输以及远程运输却成为医药配送人士最为头痛的问题。
乡村地区一般位置比较偏僻,交通网络并不发达。不够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得乡村运输成为了一个难题。华东医药宁波有限公司配送中心副经理竺君君介绍,华东医药根据乡村运输的特殊性,针对性的合理调配配送的频率。
“即使合理地调整了配送的频率,由于乡村运输中很多工作都是需要提前做到的,所以难免会有一些急救的药品需要临时配送。” 竺君君说,“这就需要主次干线的一个合理安排,当主干线的冷藏车在途经某个乡村时,当地的临时调配车辆就会进行交接,通过提前的调度工作,既保证了主干线的车辆不耽误时间,又保证了急救药品的准时送达客户。由于路途较远,保证车厢内的温度在规定范围内是远程运输中需要解决的关键。”
对于远程运输,在客户的订单下达后,第一个时间我们先预定一个仓位,确定了双方城市的一个温度状况之后,根据实验数据对药品进行不同的包装。竺君君谈及了华东医药对于药品包装的一些探索。“我们对药品的包装进行了一个改进,虽然运用的还是一个普通的泡沫箱和冰袋,但泡沫箱并非越厚越好,我们在1毫米的泡沫箱外面增加了一个保温或者反光的纸箱,以节约成本和增加保温的时间,这是我们工作领域中一个比较大的突破。”
针对无法监控的长途运输的难题――航空运输,竺君君表示“远程运输的很多时候都是以一个实验形式的实验数据为依据的。在发运之后,会催促客户去提货。之后我们会进行一个货物的跟踪,并做好客户的信息反馈,这些信息对我们做好下一次的运输计划有很大的帮助。”
药品冷链监控滴水不漏
归根于成本问题,目前一些物流公司依然采用人工确认温度进行温度管理,但这种方式只限于出货和进货时进行测定,缺少运输环节的连续性温控数据。如何实现全程实时温度监测与控制,是药品经营企业进行冷链管理时突出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近年来发生的重大药品安全事件,使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冷藏药品冷链环节的监管工作。对于整个药品冷链系统的三个环节,华东医药有限公司率先与药品监管部门合作,采用先进的信息化远程监控技术,实行无缝隙药品冷链物流。
华东医药在冷库端安装了药品仓储环境监测和报警系统软件,对在库冷藏药品的温湿度实行24小时不间断自动监测、记录和超标异常情况报警,并通过互联网将企业端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药品监管部门。
“仓储环境监管系统主要分为在线监管、现场管理、数据分析和备案情况。我们对包括温度、湿度,以及库房门和断电情况进行数据信息采集。” 竺君君介绍,“由于开关门对仓库门边上的温湿度影响较大,我们在冷库安装了三个温度探头,而在门附近安装了一个湿度探头。” 竺君君说。
“为了适应不同时期不同职责人员的监控要求,华东医药还配备了一个现场的人机交换界面,主要有一个本地的PC监控系统,这个系统放置在办公室,方便相关的质量管理人员进行数据的分析以及流程的改变。另外还有一个现场的触摸屏,主要是用于现场的维修以及查询。”
在车载环节,针对大批量冷链药品的配送,华东医药的冷运车上都安装了药品冷链运输环境监测系统软件,每辆冷藏车配置3个PT1000温度监测探头,对运输过程中药品的温湿度进行自动监测、记录和异常情况报警,“温度探头10秒钟就会上传一次温度,这样当药品发生质量问题或者客户对于配送药品质量有疑问时,也可以登录这个系统进行历史数据的查询。” 竺君君说。“GPRS数据网络功能支持车载运输途中将温度信息实时传送至远程的监控系统,在上海的一个控制中心,已经实现对整个过程的控制以及监测。”
“在整个运输途中,我们通过GPS卫星数据传输系统,将数据传输到药品监管部门。”她继而介绍,“当冷藏的药品送达目的地的时候,将对历史的数据进行现场的打印,并且进行了签字的确认,这样就完成了一整个的交货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华东医药针对在运输途中的一些特殊情况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碰到高速公路上的堵车问题,或者说车子进行停驶或维修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在车厢底下配备的一个汽车外接电源就发挥了作用。当车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接通220V的电源,让车子通过电来进行制冷,从而保证正常的制冷情况,同时车厢的门板也是进行了双层的保温,万一在堵车的情况下,也会有20分钟的紧急处理时间。”
在最后的远程配送运输方面。“目前华东医药在远程运输上主要还是针对2到25度的产品,2到8度的产品目前还在进一步的研究。通过登录,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看到的整个布局。”
据了解,华东宁波仓库目前主要运行在洪塘分部,北仑分部将在今年5月建立完成,洪塘分部分成仓储工程和车载工程两部分。宁波洪塘的各个库房都有实时温度监控,所有的温湿度数据也是10秒钟上传一次,方便管理人员在各个地方都可以实时地查看公司的状况。
“我们所做的努力在于,无论针对乡村运输还是远程运输,药品冷链三个环节的监管都要做到滴水不漏。” 竺君君说。
药品冷链的艰难探索
尽管华东医药不断加大对药品冷链物流的投入,并与监管部门取得了良好的合作,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药品冷链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业内人士进行一番艰难的探索。
竺君君指出了华东医药的一些现实困扰:“第一,车辆进出市区受到限制,导致我们无法向上海、北京等地方发展业务。第二,在远程运输中的仓位安排没有优先权,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其实很多蔬菜和海鲜货物有一个绿色通道,只要这些货物一到机场就会提前安排仓位,药品虽然是一个急救药品,可是国家现在还没有相关的政策来扶持,所以导致我们要提前安排仓位,而且提前安排的仓位还不一定能上去。”
“另外一个较严重的就是冷链断链,在医院里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药房之间的交接并不会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采取冷链措施。虽然我们也在省内的大多数医院配备了一些医院里用的冷链车,可是他们真正使用的并不多。” 竺君君提出了忧虑,“我们希望厂家在药品出厂的时候能有一些冷链断链或者是药品变化的数据,以保证我们在冷链配送的时候能多一点点的争取时间。”
“医院的监管力度不是很强,让我们在医院退货的时候无法识别他这个药品到底是不是变质,导致我们的配送方面或经营方面有一定的困难,” 竺君君说,“对于药品的质量进行评估还需要稳定性数据支持,但是一般的药品物流公司缺乏这方面的数据。”
“所以我们要在流程里面能够建立和上游供应商紧密地联系,出现流程偏差的时候,跟生产厂家共同去评估可能对药品质量带来的风险。希望交接环节在以后都有所改进。目前的冷链发展之路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相信经过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大力合作,药品冷链物流能够取得很好地发展。”
现场问答实录
问:“湿度温度计是怎样的一个温度计?应用原理是什么?”
华东医药宁波有限公司配送中心副经理竺君君(以下简称“竺”):“是三个温度探头,一旦温湿度出现异常时,信息系统就会自动报警,监管部门人员就会收到报警短信,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避免人为疏忽导致的冷链风险。药品冷链信息化监管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华东医药实现了全程药品冷链物流实时远程监控,确保了疫苗等生物制品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信誉。”
问:“温度计的探头有线是否连到了冷藏车的车载终端,运输产品的批号、数量以及产品的最新技术是否也有所显示?”
竺:“探头是有线的连到了一个驾驶室里。然后通过GPS跟GPRS定位系统传输到我们上海的监控系统里。但是不能显示产品信息,这只是一个温度监控器。与运输的批号相关联的是温度监控的运输系统,在我们的监管系统里的运输单子上才能看到产品信息。”
问:从接到客户订单,到完成配送的过程,你们怎么安排行程?
竺:下单当天晚上12点之前所有的订单就会在仓库里面分拣完,隔日配送。凌晨四点钟驾驶员根据不同的路线,提走所有的货物,然后进行配送。如果中途出现变故,例如天气原因或者医院的节假日,我们会事先跟客户沟通。基本上因为省内配送一天内基本上都能完成,如果偶尔不能完成的话我们会有一个外接电源,也就是说插电过夜,进行第二天的配送。
问:针对跨越省区的药品配送,你们如何操作,配送的效率如何?冷藏车是自购还是租赁的?
竺:目前华东医药只在浙江省进行配送,今年有计划往福建和江苏、安徽方面发展。车辆是自购的,因为针对机场配送方面我们监管不到,包括邮政方面我们也是不放心的,所以感觉还是自购冷藏车配送比较合适。
只要是医院当天下的订单,当天全部处理完,一般都是一个星期递送一次,他们要来去保持这个两天的库存。根据订单频率,华东医药循环在1星期3次配送,也就是说隔一天配送。针对一般的制药厂只需要配送需要足够的库存即可。
问:您刚提及,有一个监控系统在你们的冷链管理当中。一旦监控到温度已经超标了,你们的应急的方法或者说是流程是怎么样的?
竺: 我们对药品有三层包装,第一个是层内包装,对于生物制品来说就是一个瓶子,然后中包装,然后一个大包装,药品在2到10度的情况下,拿到一个25度的常温态下,能保持一个20分钟的冷藏的保温效果,但在断链的时候,我们有十分钟的紧急预案,比如说像车辆方面,如果说堵车了或车辆损坏了,我们有一个外接电源,然后比如说库房里面,库房里面,我们有5个冷库,如果其中一个冷库出现问题,十分钟内没有解决的话,我们就会发生移库。
问:即使十秒钟传一次,但如果在途的温度还是超标了,最终到客户手里仍然是超标的,你将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来保证对客户供应的物料是完全按照客户的要求没有断链的?
竺:温度偏差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曾对运输包装做过一个统筹运输实验。对包装进行监测,包装本身有25分钟的保温时间,不是说一超标药品就发生质量变化的,其实有10分钟的预警。我们有10分钟的时间去反应情况,如果10分钟之后还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会有备用的车辆,或者让司机在附近的地区进行一个外接电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3.032
近年来,随着全球医药生物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以及生物制剂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生物制品市场需求更是飞速增长。温度敏感药品占药品总量的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冷藏药品年度增长率均15%以上,远远高于其他药品(增长率7%左右)的增长率。但目前我国冷链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冷链物流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冷链药品在流通和使用中由于断链而导致药品质量问题更加凸显,亟待解决。
农村冷链药品的运输存贮现状
物流服务能力不足,冷链物流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体系尚不健全,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服务质量缺乏统一的标准、要求,断链问题凸显管理“短板”。我国冷链物流仍然存在4大问题:①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②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很低;③第三方介入较少;④冷链物流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冷藏药品的储运很不规范,大多数药品经营企业在冷藏药品的经营过程中,往往重视药品本身的质量而忽视了保证药品储运温度的物料的质量控制;往往重视冷藏储存设施设备的投入而忽视了日常质量管理;有医药流通主渠道进行经营的,也有自成体系或者是个体户进行经营的,大多数上了一定规模的医药流通企业早已开始为客户提供医药配送服务,这类企业往往有自己的车辆、仓库,但是物流成本却比较高。可以讲,我国大多数的医药流通企业、医药物流企业,在冷藏药品的拼箱、配送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违规现象。特别是在国内接连发生的生物制品因为没有按照规范的冷藏要求进行储运而造成了产品的无效性甚至重大的药害事件,以及如何保证冷藏药品和疫苗等在贮运中冷链的完整性,保证其在渠道管理过程的安全有效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医药物流人才匮乏,整体素质偏低:由于我国医药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整体不高,虽然产销量很大,但在冷藏药物供应链上,既缺乏医药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对于冷藏药品的普通保管员而言,不但要掌握冷藏产品的基本养护知识,而且要能够熟练的对冷藏库内的空调、除湿机、排风机、温湿度仪器等能熟练使用,要能准确的发货;对于冷藏药品的送货工而言,必须熟悉药品的性能,既要保证冷藏药品在配送过程中不因温度的变化而造成药品变质,也要能很好的将药品拼装箱,安全的搬运到客户处。有资料显示,我国高教计划中至今没有针对医药物流人才的培养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意味着医药物流人才紧缺的矛盾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缓解。特别是在农村,药品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药品管理基本常识。
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不足:国内冷链产品开发偏重于储藏、销售环节,冷藏运输产品开发不够,尤其是小型冷冻冷藏设备,大都结构陈旧、性能落后。而且,泡沫箱一次性发货后就不再使用,严重污染环境,不符合环保的理念。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第一个是冷藏药物的大量损耗,由于冷藏设备及其结构的不完善,导致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非常高。第二个是药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由于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分布不均衡,农村原有设施设备陈旧,无法为冷藏药物流通提供系统的低温保障,使得冷藏的药物在安全性方面没有高度的保证。目前我国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对冷藏药品的外包装不到位,冷藏药品没有良好的保温包装,导致冷藏药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药品变质,在发运途中因包装质量问题,导致药品破损,受挤压变形或冰袋融化等现象到处可见。由于药品经营企业对不同的冷藏药品的保温属性和包装材料的保温性能了解不够,缺乏包装材料保温性能的标准测试数据,对保温包选择没有标准,冰袋用多少没有标准,为运输配送带来安全隐患。在农村药店,大部分在实施“GSP”认证过程中,基本上都配了冰箱,但电源无保障,随时面临拉闸限电。大多数农村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没有空调,冰箱,冷链药品随意放在抽屉、木柜上,长时间暴露,由此引起冷链环节的各个脱节现象。
农村冷链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在农村,由于经济欠发达,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通,大多数人口分布在广大山区。加之药品经营企业多集中在城镇,农村群众用药主要依靠卫生院(所)、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规范、便捷的药品流通供应主渠道尚未形成,为需要低温冷藏的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管理增加了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药库药房条件差,既无隔热装置,室内也无空调,窗帘、排气扇,及防鼠装置等设施,药品直接与地面或墙壁接触,在潮湿多雨的季节极易吸潮霉变;②阴凉库缺乏;③冷藏设备不齐全,只有乡镇以上医疗机构配有冰箱,冰箱不是不使用就是不够用,大多数仅用于冷链疫苗,95%的村级医疗机构没有冰箱,有冰箱的也是和家庭混用,导致一些需要冷藏的药品如胎盘注射液等在常温下存放。同时,农村在冷藏药品疫苗的配送中,普遍采用的是塑料泡沫(即聚苯泡沫)箱子加冰袋的传统方式。这些都使得农村冷链管理体系缺乏系统的完善。
我国医药冷藏物流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冷链是指需要冷藏的药品从生产到使用全过程的相关环节,要求贮存、运输和使用全过程都能保持规定的冷藏条件。医药冷藏物流的需求持续增加。国家加大了对免疫接种的投入,政府纳入免疫规划的疫苗已经从“5苗7病”,增加到15种病,13种疫苗。至目前为止,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免疫规划涉及的病种最多、免疫覆盖面最广的国家。
对医药冷藏物流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对于专业的医药冷藏物流技术的研究:加强对冷链物流技术的研究,对冷冻冷藏方式和装备不断进行革新,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是尽快解决制约冷藏物流发展技术瓶颈的重要途径。同时普及各种冷藏保鲜新技术,引入外部的专家团队,从而通过借助外力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精益管理。在农村,根据其需求特点,在具体作业中,可以根据业务量大小使用不需要电源的在一定时间内可保持恒温的冷藏箱和冷藏柜,这就需要技术上的支持。
健全冷链管理体系,制定冷藏物料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SOP),完善医药冷链标准管理:依据《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研究、探索和制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技术规范、操作流程、考核标准和实施细则,在渠道上保障药品安全有效。同时政府部门应从不同的层面上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宣传与贯彻,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严密监测药品在冷链各环节中的运行状况。支持药品经营企业向农村延伸配送网点。
加快冷链硬件设施建设:冷链物流系统的硬件规划内容包括:厂房规划、仓储设备规划、运输设备规划等内容。
提高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加强对于第三方物流的引导:目前医药流通行业正面临着社会角色的重要转换,其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将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国家对医药流通,我国现阶段医药冷藏物流的操作模式主要是自营物流模式,虽然自营物流模式能使药品质量得到保证,但是管理费、设施设备购置费、电费、配送费、人力成本等处于比较高的情况,使得不能很好地实行社会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近一两年,我国政府对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管日趋严格,可见,专业性的第三方医药物流已成为我国物流行业中的重点发展领域,并且在今后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素质:针对医药冷藏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主要属于操作层面的实际状况,应该对这一岗位的保管员、发货员、拼箱送货人员多进行现场作业的培训。重点培养应该放在该类岗位人员的作业技能、药品养护知识和冷藏设施设备的使用技术上。
开展低温冷藏药品的监督检查: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结合药品市场整顿和日常监管,制定专项监督检查方案,明确检点,把低温冷藏药品作为检查的重点,特别是人血白蛋白及各类疫苗、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生化药品等重点品种,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和频率。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面对我国当前一些偏远山区严重缺乏完善的医药冷藏制度和设备的情况,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于农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完善,保证有序、标准的医疗体系,同时对与偏远地区的村级卫生室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改善其医疗条件,加强医疗从业人员的培训,适当提高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确保乡村医疗从业人员能够时刻坚守医疗岗位(不再疲于农活奔波),使农村地区的底层医疗机构拥有良好的冷链储存设备。
综上,一个国家的冷链保障体系建设,单靠任何一方都是难以有效推进的,它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等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农村医疗机构的药品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各界尤其卫生行政部门特别是药监部门的持续宣传教育、医药企业的不断努力及各方的合作,不断普及药学基本常识,宣传药事法令律例。同时,要做好药品供给的渠道拓展,杜绝假劣药品流入农村,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一步步来完善冷链保障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教材[Z].国食药监,2003.
2 司晓萍,聂莉,胡明学.浅谈药品检测车在农牧区运行的体会和建议[J].中国药事,2010,24(4):369-370.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logistics framework of the market,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logistics systems. According to our research, there are four problems that leads to the discarding of products and high prices: the places of production are too scattered; the logistics system has too many sectors; the unequal information between sellers and buyers; and the high logistic cost.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proposes a logistic pattern based on E-commerce platform 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
Key words: fresh agriculture products; logistics; cold 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models
近年来,生鲜农产品市场多次出现了怪现象。一方面,各地菜农、果农因产品收购价暴跌而亏本,甚至有一些菜农、果农选择大量丢弃已成熟的蔬菜水果,因为这样可以省下人工费等成本;另一方面,广大消费者在菜市场购买生鲜农产品时并没有感到这些生鲜农产品零售价格下降。究其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田间、果园到终端市场过程中,生鲜农产品的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成本过高,经过层层加价后,每道环节涨价10%~15%以上,有些产品价差高达10倍。我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从田间到餐桌,流通过程中农产品损失数量是相当大的,据统计,全国蔬菜、水果的损失率达到25%
~30%,每年约有1.3亿吨蔬菜和1 200万吨水果烂在流通过程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产品安全、流通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 冷链物流作为确保农产品安全的重要途径, 能有效地减少农产品损耗和提高农产品品质,我国相关专家对冷链物流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的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取得很大发展,但同国际标准还有差距,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有利于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的顺利发展。
1 生鲜农产品物流概述
生鲜农产品一般是指未经深度加工的初级农产品,主要包括水果、蔬菜、花卉、肉类、蛋、奶以及水产等生鲜初级产品,人们习惯称其为“生鲜三品”(果蔬、肉类、水产)。其突出特征是易腐易损,鲜活程度是决定生鲜农产品价值的重要指标。可以说生鲜农产品的鲜活程度直接影响着人们身体健康,所以生鲜农产品的安全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生鲜农产品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将与生鲜农产品相关的若干领域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集成,具体是指生鲜农产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生鲜农产品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七项基本功能要素实施有机结合,通过“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四流合一”连接供需主体,完成相关物理性经济活动,创造生鲜农产品的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加工价值,从而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增值。
2 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2.1 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促进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2.1.1 生活水平提高,生鲜农产品需求量增加
由于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的成本较普通商品而言,他的物流成本较高,因此,产品的最终售价也会相对较高,这就需要消费者具有较高的消费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在不断增强,而城市化的发展,提升了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集中度,这些都促进了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2.1.2 食品安全问题,促进生鲜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连续发生了多起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例如:苏丹红、瘦肉精、三聚菁胺等,已引起消费者的严重恐慌。这些事件的发生让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理应得到保障。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推动了生鲜农产品物流行业的发展。
2.1.3 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
生鲜农产品的终端销售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超市、零售点或农贸市场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二是销往快餐店、单位食堂等餐饮业间接到达消费者。随着超级零售市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生鲜农产品可供消费者选购。
这些方面使得消费者大大提高了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而大规模集中采购和配送,与冷链的发展、 冷库的建设相互推动, 将商品的供给端和需求端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2.2 国家通过制定各项政策,保障了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由于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尚不成熟,出现菜烂地里,果烂园里,但消费者还是高价购买商品的现象,为保障生产者、消费者各自的利益,国家制定了各项政策,以确保生鲜农产品物流的顺利发展。具体有:
2014年5月2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加强了对食品药品网络销售的监管。这就意味着农民不得在自建网页的网站上销售自产自销的生鲜农产品,需要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销售,保障了食品药品的安全储存和运输,保护了各自的权益。
2015年5月15日,为贯彻落实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商务部研究制定了《“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这是首个落实“互联网+”专项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中提出了规划的重点在农村电商等五个方面。
阿里巴巴集团已经启动了千线万村计划,在3~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 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这意味着今后几年推动农村以线下服务实体的形式,将其电子商务的网络覆盖到全国三分之一强的县以及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
京东在2015年迅疾下乡,快速拓展农村电商业务,提出“3F”战略,包括工业品进农村战略、农村金融战略和生鲜电商战略。
苏宁2015年计划建成1 500家苏宁易购服务站,并计划在5年内建立1万家,深入全国乡村,从渠道建设层面打通“农村电商”发展壁垒。在经营方面,苏宁超市将通过专业经营采销体系,把大量优质商品带到农村,同时启动农产品直采、农产品众筹等项目,把大量优质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形成了多强的格局,由阿里、京东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商和具有成长性特色的生鲜农产品电商组成。
2.3 全国基础设施设备的不断完善,是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保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鲜农产品的消费逐渐提升,需要冷藏冷冻设施设备的支撑。就全球范围而言,北欧、北美、澳洲是冷藏冷冻商品消费能力最强的地区。根据国际冷库协会的统计,丹麦、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人均冷库容量已超过0.30立方米,相比之下,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冷库容量尽管增长迅速,但仍多在0.10立方米以下。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中所需的冷链基础设施和移动冷藏车、箱、包装新材料等设施设备的应用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社会不断发展,全国高速路网不断完善,冷藏库、冷藏车、冷藏柜不断增加,运输方式多样化发展,是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有力保障。
3 生鲜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3.1 产销地分散,流通环节复杂
我国的国土面积虽然很大,但农业生产却相当分散,复杂的流通环节,使得生鲜农产品保鲜这个最关键的环节――产地保鲜处理, 难以得到保证。
3.2 产销信息不畅通,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近几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着巨大的地域差异。尽管每年农村互联网的覆盖率都在提升,但是远远低于城镇62%的覆盖率。农民既是鲜活农产品的生产者,也是经营者,在网络直销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他们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差。农民的电子商务知识匮乏及网络应用技术不熟练等问题都不利于电子商务在鲜活农产品销售中的应用。这直接导致了产销信息不畅通。
同时,在网络销售中,人们既看不到产品,也触摸不到产品,只能依靠对商家的信任来选择购买。一些不良商家借着这种网络购物的弊端,进行虚假宣传,以次充好,赚取不正当利益,因此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而在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今天,产品质量得不得保证,人们就不敢去消费,因此,产品质量难以管理的问题亟待解决。
3.3 物流成本过高
生鲜农产品和普通商品不同,他是保质期短,易腐烂、易变质的商品,因此对于物流时间、物流环节、物流设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使得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成本过高。由此可见,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相对不足,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4 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
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这几年发展迅速,受到了消费者和电商的热捧,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4.1 以生产者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
农民是生鲜农产品的生产者,通过自己的网店或者自己企业的网站将生鲜农产品的相关信息上去,需求者根据需要在上面自行选购产品,这种适合于生产规模比较大的农户。
4.2 以电商平台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
大多农户因为互联网知识的缺乏,无法建立自己的网站并进行管理和维护,这时,她们可以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设自己的网店,进行生鲜农产品的销售。随着互联网+的提出,这种模式在未来将成为生鲜农产品的销售主流。国内生鲜电商情况一览表如表1所示:
综上所述,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潜力很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水平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 杨阿妮. 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分析[J]. 物流科技,2012(5):61-63.
[2] 王程. 西部地区生鲜农产品物流水平评价和发展模式选择[J]. 软科学,2014(28):136-140.
[3] 朱仕兄.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 物流技术,2013(31):133-136.
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生鲜蔬菜等农产品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而提升我国生鲜蔬菜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大幅度提高蔬菜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发达国家蔬菜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物流组织化程度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高,储运和包装加工技术先进,因而物流速度快,物流成本低,物流成本在总成本中一般只有10%,蔬菜在物流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5%。但是我国生鲜蔬菜在流通过程中,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却高达60%以上,蔬菜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率也高达30%。这大大提高了城镇居民的支出,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我国要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蔬菜损耗,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构建良好的蔬菜物流系统,解决蔬菜“买贵”和“卖贱”的问题迫在眉睫。
一、国外降低生鲜蔬菜物流损耗的先进经验
在先进的物流理论指导和丰富的物流实践中,无论是在蔬菜物流体系建设方面,还是在降低蔬菜物流损耗方面,发达国家都积累了很多先进的经验和方法,非常值得我国去学习和借鉴。
(一)蔬菜生产规模大,物流组织功能完善
发达国家蔬菜物流成本低、效率高,蔬菜生产规模大,物流组织化程度高是主要原因之一。例如美国主要是采用农场式的大规模蔬菜生产,农业协会和产销一体化组织,基本构成了当代美国农产品物流组织的主体,承担着美国蔬菜物流的主要任务。在美国的蔬菜营销中,最主要的销售方式是农场主直接与大型超市、产地中间商、生产合作社以及批发企业签约,这种签约方式几乎占到蔬菜销售总量的的98%。而在美国,“美国农业联合会”和“全国农场主联盟”拥有150多万农场主会员,他们都是直接签约的受益者。在日本,农业协会在生鲜蔬菜物流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的。日本农业协会需要负责生鲜蔬菜的加工、包装、储运、分级等一系列工作。而生鲜蔬菜供应链的主要收益也是通日本农业协会返回菜农。拥有日本“农协”会员资格的农户高达97%,而经由农协的蔬菜销售总量占比达90%。此外、瑞典的合作社也都是一些很有影响力的组织。发达国家的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这不仅能提高蔬菜流通效率,而且能降低蔬菜流通成本,尤其在开拓国外市场方面更具优势。
(二)蔬菜物流基础设施先进,物流管理方法先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设备投入。各国政府注重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销售网点的合理布局。美国有着十分发达的交通运输设施,铁路、公路、水运四通八达,一些蔬菜收购站、仓库、加工厂都有专门的铁路线。日本政府投资建设了大量基础设施,比如沿海港湾设施、航空枢纽港、新十线铁路运输网、流通聚集地、高速公路网等等,为蔬菜物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发达国家不仅拥有发达的海运、铁路、公路运输网络,还拥有布局合理的批发市场。据统计,日本生鲜蔬菜总量约90%要进入批发市场销售。荷兰的冷链物流业非常先进,荷兰的人均制冷和冷冻容积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农产品物流中大多数公司都具高科技的的制冷技术设备。
(三)蔬菜物流信息化水平高,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
发达国家的物流信息化程度高。以日本为例,日本已经建立起批发市场的全国物联网,而且已经联网全世界主要蔬菜批发市场。批发市场的管理与经营制度极其规范,起到了信息中心的作用,通过这个信息中心基本可以实现物流、商流以及按样品交易。而且日本的绝大多数零售商店都安装了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系统),不仅做到了交易双方联机联网,而且有机地将农产品批发业和农业加工业联结起来,使得流通效率获得大幅度提升。而在商品零售服务方面,电子网络销售比较盛行,消费者只要网上订货,运输公司就可保质保量送货上门。再比如美国也拥有发达的农业信息系统。各种蔬菜等生鲜农产品网站、信息咨询公司为农民了解信息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也为蔬菜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荷兰建立了高度发达的营销平台和信息中心,能够及时了解世界各地市场的需求。并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
许多发达国家有着先进的储运技术和包装加工技术。如加拿大生产者对蔬菜的分级、包装非常严格,蔬菜的储存、运输大部分通过冷链物流,减少污染和损失。加拿大蔬菜损耗仅为5%,是中国的1/6;物流成本不足30%,是中国的1/2。以日本为例,许多生鲜蔬菜加工工厂就建在港口附近,生鲜蔬菜到达港口之后可以实现快速转运到加工工厂进行再加工和包装,从而大大降低蔬菜的损耗率、增加了生鲜蔬菜的附加值并提高了蔬菜的标准化程度,之后通过完善的冷链物流运输到国内各零售环节。
(四)流通环节少,流通模式以直销为主导
国外蔬菜物流流通环节少、速度快、成本低、营销效率高,流通模式以直销为主导。蔬菜在采摘、运输、储藏加工过程中损耗极低,北美发达国家蔬菜损耗率最低能达到2%以下。上述发达国家生鲜蔬菜的生产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基本上都具有生鲜蔬菜规模化这一要素。而发达国家蔬菜流通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在蔬菜生产产地和超市、配送中心以及团购者之间的流通渠道相当畅通。以美国为例,美国拥有全世界最为完善和先进的生鲜蔬菜远销体系。在美国,其生鲜蔬菜流通主要采取两种方式:第一,蔬菜生产者委托蔬菜批发商直接在批发市场上销售;第二,蔬菜生产者饶过批发市场环节,同批发商以及大型零售商直接签订大单合同。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年美国有78.5%的蔬菜是从生产产地通过配送中心直接送到零售商那里。欧洲蔬菜流通模式大多数通过大型批发市场,如荷兰的蔬菜从田地到国外市场不超过24小时,做的是最好的。而在法国,构建比较完善的国家公益性批发市场就高达20几个。由于这些国家蔬菜流通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损耗小等特征,因此其蔬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强。
(五)重视专业物流技术人才培养
荷兰物流专业学术水平较高,在课程设置上,从商品学、管理学、市场学、国际贸易到配送、仓储、海陆空运输等多个学科培养学生实用的物流知识和技能,打造每一个专业的、高水平的国际物流精英。荷兰对从事物流业的专业人才有严格规定,必须拿到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从业,因此荷兰从事物流的相关人员大多具有较高素质。而其他发达国家,比如法国、德国等同样重视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采取的教育和培训形式多样,并且非常注重实际操作和应用,每年培养出包括叉车司机、物流师以及IT网络工程师在内的数以万计的物流人才,构建了专业化的物流人才团队。
二、 我国和国外生鲜蔬菜物流发展的比较分析
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积累了先进的降低物流损耗的丰富经验。反观我国,蔬菜物流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物流基础设建设不到位,蔬菜流通存在环节过多、损耗严重等问题。同时,我国蔬菜物流技术水平也无法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提并论,蔬菜物流信息系统更是不值一提。此外,我国蔬菜物流主体还存在数量多、规模小、层次低离散型大、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的蔬菜物流技术人才等特征,这些都造成了我国蔬菜物流成本高,损耗大。
(一) 蔬菜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蔬菜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我国交通运输网络不完善,农村高等级公路较少,没有健全的多式联运交通网络,部分农村路况不好、交通阻滞、设卡收费,使蔬菜物流成本和经营风险加大;其次,蔬菜物流专用技术设备短缺。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70%的蔬菜运输汽车是敞篷卡车,只有30%是密封式箱式汽车,保温厢式的冷藏车还不到10%。蔬菜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低、蔬菜物流专用技术设备短缺,再加上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和上市的大量集中性,造成蔬菜不能及时上市,损耗严重;再次,缺乏专业大宗蔬菜物流中心和专业的冷藏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不能满足蔬菜流通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先进的储运设备、技术和包装加工技术,使得他们的蔬菜物流体系发达、高效。
(二)蔬菜物流环节多、链条长、损耗大
蔬菜物流环节多、链条长,损耗大是我国蔬菜物流的主要问题。蔬菜经由菜农到消费者手中,必须经过蔬菜种植地、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消费者等诸多环节。在整个蔬菜流通环节中,由于链条过多,仅仅运输一项任务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运输过程中蔬菜就会变色变质,损耗率能达到25%-30%,而国外发达国家的蔬菜损耗率大多是控制在5%以下。比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蔬菜运输以冷链物流为主,蔬菜从田地到消费终端过程中的损耗率仅为l%~2%。芬兰蔬菜主要以市场经济规律的流通模式为主,蔬菜经各类批发市场集散、交易、形成价格后,再经零售商或者加工企业等转移到最终消费者手中。荷兰、法国等不少国家也采用这种模式。我国的蔬菜流通环节过多,蔬菜产品需要经由蔬菜产地、中间商、批发市场等诸多环节,才能最终到达消费者那里。在各流通环节中,又无法避免层层加价,以致于当蔬菜送到消费者那里时,价格会暴涨2-3倍。
(三)蔬菜物流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蔬菜物流组织化程度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营物流。当前我国蔬菜的生产经营模式仍然以分散的农户为主,生产分散,流通能力弱。很多情况下,还处于农户、经销商以及小商小贩自行运输的低级阶段,几乎没有什么系统的组织,投入的资金和规模也相当有限,并且运输中缺乏冷藏设备,蔬菜在运输途中损耗率极高。而对大大小小的商贩,要么烂在田里、要么贱卖转入批发商手中,推迟了蔬菜的分拣入市,浪费较大;二是采用蔬菜批发市场营销模式。有很多地方的蔬菜是转移到异地销售,需要仓储、长途运输都存在较大的损耗,例如北京蔬菜主要来源于山东,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有极大的损耗。西安的蔬菜流通渠道分散无序,导致蔬菜价格波动较大。
(四)蔬菜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蔬菜物流信息化早已被国外发达国家应用到了蔬菜物流体系之中。而我国相关农业部门虽然大多建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但是由于资金投入少、技术人员缺乏等原因,基本是形同虚设。因此,我国蔬菜物流的总体信息化程度不仅无法同世界接轨,也严重滞后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另外,蔬菜信息化网络体系非常薄弱,尤其是农村蔬菜物流信息队伍严重缺位,市场信息的指导服务功能大大弱化。蔬菜物流信息化还存在着信息质量低、信息传递面狭窄以及无法实现信息共享等问题。例如西安虽然在涉农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络,但是没有健全的农村信息队伍,蔬菜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农民,造成生产决策和蔬菜物流的盲目性。近年来我国大力培育了一些蔬菜物流龙头企业,但是也存在着市场信息不畅从而导致流通环节与生产环节脱节、产品积压损耗严重等现象。
(五)缺乏第三方专业化的蔬菜冷链物流公司
目前国内蔬菜冷链运输率不足10%,每年损耗高达700亿元。我国蔬菜在采摘后,多通过自然冷却,然后分拣装箱,异地运输多采用常温车运输,面对蔬菜高温易腐的特点,我国很多地方多采用“冰块+棉被”置冷。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由于我国农业投资结构不合理,冷链物流需要的投资大,所以我国的冷链物流体系还很落后,目前冷藏汽车的数量仅仅2万辆左右,冷藏库的数量还不到2万座,人均拥有冷库容量仅仅7公斤而已,用于蔬菜运输的冷藏车占物流货运汽车的比例居然连5%也不到。以我国苏州为例,绝大多数易腐品装车还是露天作业,高达80%~90%的蔬菜采用普通卡车运输,而在运输过程中仅仅采取加冰块、棉被、帆布等传统方式保温。我国冷链设施和冷链装备的严重不足,造成生鲜蔬菜在运输中损耗严重,而欧美发达国家大多拥有第三方专业化的蔬菜冷链物流公司负责运输,整体蔬菜冷链流通率达到95%以上,因此蔬菜物流损耗非常小。
三、构建完善蔬菜物流体系,降低蔬菜物流损耗的对策及建议
与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蔬菜物流体系相比,我国物流服务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由于对蔬菜物流理论研究较少,我国目前缺乏对蔬菜物流实践的专业理论指导,因此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对此加以重视,除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还要鼓励和支持相关专家和学者,要紧密结合实践,有意识地展开对蔬菜物流的理论研究,为早日建立我国完善的蔬菜物流体系,降低蔬菜物流损耗服务。
(一) 减少蔬菜流通环节,缩短物流链长度
积极借鉴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流通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我国蔬菜流通模式,逐步缩短蔬菜物流链的长度。建立批发市场主导型流通模式,化解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完善批发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和高效的市场竞争规则,节约蔬菜产品交易时间和交易费用,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受益。建立以连锁超市为核心的“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引导和促进连锁超市企业自己种植蔬菜,直接运输到终端市场出售的经营模式。构建和完善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可以缩短蔬菜物流渠道、降低蔬菜损耗、减少物流成本,既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又可以使消费者享受到物美价廉的新鲜蔬菜。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周末车载蔬菜市场,解决农民进城售菜的老大难问题,而且有助于平衡供需关系,降低和稳定城市菜价,管理通胀预期。
(二)注重蔬菜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我国蔬菜流通基础设施相对于发达国家较为落后,针对我国目前蔬菜流通基础设施的薄弱方面,蔬菜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强乡村铁路、公路网络建设,争取实现村村通公路,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设施是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条件。二是要建立符合鲜活蔬菜的储藏保鲜体系,加强蔬菜储运冷藏设备的建设,如预冷保鲜设施、冷藏汽车、机械冷冻库、气调库等。三是要加强蔬菜批发市场相关设施建设(特别是产地蔬菜批发市场相关设施)、蔬菜物流中心、专业的蔬菜集成保鲜中心、蔬菜加工配送中心的基础建设。如逐步建设配套的蔬菜拍卖交易大厅、电子显示屏、蔬菜加工设备、以及农药残留超标检测设施等。积极开通蔬菜的“绿色通道”。蔬菜商流、物流、信息流顺畅进行的前提条件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积极发展专业化的第三方蔬菜冷链物流公司
众所周知,生鲜蔬菜在运输中对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很高的要求,而积极发展专业化的第三方蔬菜冷链物流公司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难题。先进专业的物流公司是美国、荷兰等国家蔬菜物流产业的主要支撑,为其蔬菜物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借鉴美国、荷兰先进的蔬菜远销体系,我国也应通过有力的政策扶持积极推进第三方物流发展,加大对冷库、冷藏车等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做好制冷、保温、监测等要求。因此,政府必须鼓励和支持发展第三方蔬菜冷链物流产业,探索建立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构建全国冷链物流网络,形成一体化的区域联动模式,实现蔬菜全程冷链运输。
(四)进一步提高蔬菜物流技术水平
在构建新型蔬菜物流体系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作用:一是提高蔬菜物流管理技术水平,建立蔬菜物流集散中心,它是蔬菜物流的集散地,通过专业物流商对物流方向、物流时间、物流路径的统筹安排,提高物流效率、节约物流时间、减少物流损耗,降低物流成本;二是要提高蔬菜物流加工、包装的标准化程度,建立蔬菜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工包装蔬菜可以提高蔬菜的附加值,还具有保护减少损害的功能,还是连接物流成本和蔬菜市场利润的结合点。可借鉴欧洲、美国、芬兰、日本等国家的蔬菜流通模式,将产前、产后相关企业建在农村,实现产工销一体化经营模式;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实行标准化生产;三是要借鉴日本、荷兰、美国等国家发达的信息技术,利用先进的电子网络技术完善我国农村信息平台,为菜农提供准确的市场行情和蔬菜价格。
关键词:宁夏;农产品;物流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1 农产品物流问题研究意义
“三农”问题是目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现阶段影响农业发展的瓶颈从生产领域转向了流通领域,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正在成为解决大市场与小生产矛盾的重要举措。众所周知,由于农产品容易腐烂,不易保鲜,较难运输等特点,决定了其在物流组织和实施过程中与其它农产品或工业品有很大的区别。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的普遍性、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全年性之间的对立,造成了农产品供给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靠的就是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产品由于在流通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安排,对物流的效率大打折扣。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不仅能使农产品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而且可以使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增值,还能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成本,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目前,宁夏农产品物流发展相对落后,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自治区“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实施,枸杞、葡萄、肉牛、肉羊等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在规范化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产业发展规模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同时在农产品流通与销售领域存在一些不足。近年来,随着自治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实施,先后建立了固原市农产品物流园区、贺兰农产品物流园区等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为宁夏农产品物流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本项目的目标就是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为宁夏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自治区培养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人才提供平台。
综上所述,系统分析宁夏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探索宁夏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对提高宁夏农产品物流现代化程度、信息技术水平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进而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水平,推动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全面发展。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美国在先进和完善的物流理论指导下,拥有一个庞大、通畅、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它的突出优势在于物流链各个环节的社会化程度高,只要有服务需要就能提供相应的服务;荷兰、美国等国家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比较发达,通过互联网进行物流链各环节的操作。如荷兰的花卉园艺中心的电子信息交换和订货系统,面向全球提供服务,目前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花卉拍卖市场。在美国有85%的农民上网,16%的农民从事网上购买业务,农业电子商务占总电子商务的8%,在各行业中列第5位。
荷兰的冷藏和冷冻行业非常发达,人均制冷和冷冻容积量居世界首位,拥有现代化的制冷和冷冻技术设备,充分保证高质量的农产品的运输、储存服务。建立了大型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市场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比如荷兰58%以上的农产品和食品是通过鹿特丹港、阿姆斯特丹港和斯希波尔飞机场运往欧洲各地。
日本、美国的农业合作组织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农协作为批发市场的主要供货团体,拥有保鲜、加工、包装、运输、信息网络等现代化物流的优势,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销售。据统计,日本80%~90%的农产品,是经由批发市场这一环节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美国有三分之一农场主是通过合作社出售谷物。除此而外,在农产品物流这样一个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各国政府都发挥积极的调控作用。虽然政府对农民生产不加直接干涉,但对公共领域却有严格而有力的规范性措施,比如提供权威性的信息服务。据称美国农业部有数万人分布于全国各地,农业统计系统对各农场每一块耕地上所种植的作物品种、面积、长势、产量非常了解,所获取的信息经过汇总处理,由政府定期,指导农户生产经营;对转基因产品进行申报登记和相应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测土壤、河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严格控制养殖场废料的排放;政府还通过价格支持措施、关税政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食品援助等方式为国内过剩农产品寻找出路,每年用于出口补贴的预算在600亿美元以上。
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均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比较落后。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宏观层次的研究,大多围绕概念、流通状况、必要性、可行性和政策体制等进行描述性介绍,属于理论研究的初级阶段。农产品物流虽然理论研究起步晚,但在实践方面已有了一些进展:
(1)在物流渠道上,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主要经过农户-中间-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一供应链进行实体流动。
(2)在物流主体上,各个供应链环节都有各自不同的主体。农户主体在我国主要是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为主,但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也有一些规模经营的农户联合体;中间环节的主体比较多样化,既有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包括政府主导和自发组织的各种专业协会),也有各种不同规模的私营收购公司;产地批发商和销地批发商的主体主要是各种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购销商群体;目前我国农产品零售商的情况最复杂,包括各种农贸市场、规模大小的超市及综合性的零售店和地摊销售等。
(3)在物流数量上,国内农产品物流的数量同农业的市场化程度直接相关。据测算,我国的市场化程度根据2002年的最新测算结果大约是5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每年大约8亿吨的农产品中有4亿吨要通过市场化流通,因此我国农产品物流的数量是巨大的。
3 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较快发展。同时,由于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依然比较落后,面临着诸多问题:
(1)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落后导致物流过程损耗严重。农产品的生物性能(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等)对运输效率和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在发达国家,蔬菜物流始终处于采后需要的低温条件,形成一条“冷链”,即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自选商场冷柜消费者冰箱。荷兰农产品和食品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都采用现代化的制冷和冷冻技术设备。由于处理及时、得当,蔬菜在加工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1%~2%。另据统计,我国每年有3.7万吨蔬菜、水果在运送路上腐烂,如此之多的农产品足可以供养两亿人的生活之需。我国目前由于物流基础投入不足,致使农产品物流损耗严重,效益难以提高。
(2)管理水平低下以及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5 000多家,但具备一定规模的市场数量有限,批发市场的管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的检疫监测手段不完善,带来了食品安全的隐患。加入WTO后,我国的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如蔬菜、茶叶、园艺产品等,要面对越来越严格的技术壁垒的约束,进一步提升优势农产品的竞争力很重要。
(3)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据权威机构调查,仅近两三年,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缺口将达60余万。因此,加快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对现代物流及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有几十所高校开设物流专业,但大多侧重于工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农产品物流人才匮乏。物流并不是简单的运输,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搞农业产品物流更是如此,例如花卉物流、速冻鱼、肉和其它初加工、深加工食品物流等。例如,荷兰的物流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考核,持有相关行业的就业资格证书,从而保证荷兰高质量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标准贯彻始终。
(4)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明显不适应。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下,体现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首先从生产过程开始,我国的农户目前由于分散经营的特点,使得对于农产品生产信息的获得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方式,特别是那些落后的地区。其次在农产品价格信息的获得方面,一项对全国十几个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对于市场信息获得的渠道,自己的信息渠道所占的比例最高,依靠同行的传播占第二位,第三位是依靠对方上门供货,其他渠道如当地市场、政府部门、传播媒体及网络所占的比例都很少。另外,对批发市场供给信息的调查结果表明,不提供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的占58.6%,可见目前的批发市场在信息提供方面比较欠缺。
综合认为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产品物流管理管理体系,是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关键;同时,结合现代物流和计算机技术开发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能有效地辅助处理农产品物流配送过程中的大量决策问题,提高物流系统的管理水平,缩短制定决策的时间,促进物流决策的科学化。
4 发展趋势
(1)强化系统节点的物流功能,实施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化改造。物流系统模式的构筑,关键是系统节点的建设,物流节点的功能与地位对物流系统的效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尽管专业批发市场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商流和物流的主要载体,正发挥着物流系统的核心节点功能,但由于是基于“商物合一”的物流系统模式,加之人们对物流系统建设的不重视,物流设施落后、装备现代化程度低、物流作业处理功能弱等,致使专业批发市场难以真正完成物流节点的功能与使命,因此,建立专业化的融商检、包装、冷藏、初加工、运输、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是推动农产品物流系统变革的关键所在。
(2)建设高水平的农产品物流骨干节点,优化农产品物流系统网络结构。尽管通过专业批发市场的改造,可以形成一批农产品物流集散网点,但由于原有的地域交通限制和储藏运输等流转设施的制约,不能有效地发挥远程物流和大额农产品集散功能。因此,根据我国农业经济区域特征和农产品的流通去向及我国交通分布状况,可以结合考虑在交通比较便利的枢纽城市、口岸,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农产品物流骨干节点。可以说,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协调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
(3)积极推动农产品物流第三方化、产业化,培育和发展壮大农产品物流系统运作主体。物流系统的建设,除了构筑一个合理的硬件设施系统以外,建立一个专业化、规模化的系统运作主体是必不可少的,否则,物流系统的效率化也是难以实现的。介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与经营均采用自产自销的小农经济模式,农产品物流系统运作主体相对来说自营还是占主导地位、占大多数,为了优化农产品物流系统结构壮大农产品物流运作主体的实力及营运能力,积极推动农产品物流第三方化、产业化,应该培育壮大农产品物流市场主体。政府应加以引导和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在规范市场准入标准的基础上,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农产品物流服务市场。
(4)加快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和组织化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系统应变与协同能力。信息流是带动整个物流系统有效运作的驱动力,它不仅有效地衔接了农产品市场供给与需求,而且在推进物流系统化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为了推进分散的农产品物流系统化,提高物流系统整体效益和服务水平,切实把握农产品生产、库存、需求、运输、到货等信息。形成一个良好通畅的农产品物流服务协调与沟通机制,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的协同管理,各级政府和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必须抓住全球信息化带来的历史机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不断提高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和组织化水平。
(5)提高乡村物流基础设施与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强化系统的起点物流集散能力。乡村作为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始点,其物流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续流通过程的物流效率与效益,同时,乡村也是农产品物流系统改善的最终受益者,是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的目的所在。然而,对这一块的物流基础设施与装备的现代化建设研究却很少。落后的交通状况、原始物流作业工具、简陋的仓储设施设备、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物流作业方式已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的反应能力。因此,在强调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现代化的同时,现有乡村薄弱的物流集散能力也不容忽视。在提升流通过程中的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处理能力和其基础设施与装备现代化的同时,还应重视乡村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与装备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敏. 大力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J]. 上海物流,2003(5):3-5.
[2] 曹军,陈兴霞,姜君. 浅析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农业经济,2006(4):63.
[3] 梁要春. 宁夏特色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D]. 银川: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 吴勇民,杜文龙,樊雪梅. 国内外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比较及启示[J]. 商业时代,2008(2):11-13.
[5] 唐步龙. 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对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技,2008(7):2984-2986.
关键词:农产品 物流 流通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农产品总量不断增长,农产品销售成为了当前的重点课题。当前,农产品存在较为严重的“出售难”问题,对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都造出来非常严重的制约影响。农产品之所以出现“出售难”的问题,除农产品质量差、种植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之外,农产品物流发展滞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物流,实现农产品顺畅流通,解决农产品“出售难”问题,为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农产品物流概述
(一)农产品物流的内涵
农产品物流指的是为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实体及信息的流通活动。农产品物流将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有效的连接在一起,一方面为农产品消费者提供服务,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为农产品生产者提供服务,实现农产品价值。农产品物流最终的目标就是以较低的成本与优质的服务将农产品从生产者手中流通到消费者手中,实现农产品流通渠道的优化与完善。
(二)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农产品物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农产品物流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包含了种植业、养殖业及畜牧业、林业等。我国地域辽阔,农产品种类较为丰富,同时农产品产量也较大,农产品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同时还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因此,农产品物流有着较大的需求量,流量巨大。第二,农产品物流对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农产品所特有的生物属性决定其在流通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保鲜、加工、存储等工作,要求有专门的配套设施,对物流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第三,农产品物流的季节性特点明显。农产品生产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与影响,地域性特点非常显著,不同地域种植不同的农产品品种,形成了季节性物流。同时,农产品生产资料物流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例如春耕前种子、农药、化肥的物流运输等。第四,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增值幅度大。农产品自身所包含的初始产品价值普遍都较低,其较高的市场价值都是在其他各个环节中得以提升的。农产品物流中农产品的增值环节主要包括农产品包装、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配送及特色农产品运输、仓储等。
二、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农产品的保鲜期较短,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腐烂、变质等问题。因此农产品对运输时间、效率、装卸、存储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落后性,技术水平不足导致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损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物流成本。首先,农村交通运输网络不发达。当前,从农产品生产地到城镇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并不完善,再加上路况不良、关卡收费等因素,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农产品物流成本。此外,农业运输专业技术设备较为落后,导致农产品在运输的过程中存在较大损耗。其次,农产品仓储设施欠缺。我国农产品仓储设施非常落后,仓储条件非常差,很多仓库都不符合现代化物流标准,不仅地点分布不合理,而且仓储容量也严重不足。
(二)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
我国物流信息化起步较晚,物流信息化尤其是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中间需要经过很多环节,由于信息不透明因素会导致农产品在各个环节中都存在价格上升情况。农户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分散经营的方式,主要依靠传统方式获取相关的农产品生产信息,包括同行传播、对方上门供货等。具体来讲,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象:首先,涉农信息网络普及率低。当前,我国乡村网民普及率偏低,从事农业相关职业的网民所占比例更是不足,而且地域分布也极为不均匀,农民通过网络渠道获得的农产品信息很少。其次,农业信息网站实用性不足。我国农业网站虽然在数量上占据一定优势,但是网站中的农业专业性信息比较少,基本上都是简单的信息堆砌,对农产品物流的有用性不大。同时,很多网站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雷同,真正适用于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的信息非常少,无法真正发挥对农产品物流的指导作用。最后,农村信息服务不到位。虽然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农业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但是实际为农民提供的信息服务并不到位,很多地方的科技学校、阅览室等基本上都形同虚设,无法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三)农产品物流市场体系发展不健全
农产品物流市场体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硬件设施与交易方式落后。大多数的农产品在流通的过程中都需要专业的冷藏、保鲜设施,但是大多数的批发市场硬件设施落后,只能够利用原始的水与冰块进行冷藏与保鲜,市场中缺乏相应的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无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此外,农产品市场交易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通过期现货交易方式,容易引发价格波动,不利于农产品供需平衡。其次,服务功能单一。农产品物流市场作为农产品物流信息枢纽,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信息技术落后问题,信息中心功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后,系统网点布置不合理。我国政府始终都非常重视批发市场的建设,将批发市场视为是农产品物流集散地。但是地方本位主义等因素的影响之下,批发市场建设缺乏整体规划,重复建设情况较为严重。从全国范围来讲,系统网点布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东西部布局差距较大,产地与销售地批发市场布局差异较大等,这些都会对农产品物流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造成一定影响。
(四)农产品物流技术水平不高
农产品具有特殊的生物性能,决定其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专业的保鲜技术。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技术先对较为落后,农产品物流主要是通过常温物流或者是自然物流的方式,导致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损耗。首先,缺乏先进的储运技术。国内农产品储运保险水平较为落后,很多企业在保鲜、冷冻、防腐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产品物流环节中存在非常严重的损耗,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与市场竞争力。其次,缺乏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加工增值是农产品物流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一方面通过农产品加工能够减少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演唱农产品的保存期限,另一方面能够大幅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我国农产品加工处于起步阶段,初级农产品加工率仅为20%-30%,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三、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路径分析
(一)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加大交通运输建设,实现农产品物流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建设各个类型与等级的公路,有效改善公路路面情况,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与能力;实现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真正实现交通运输网络的四通八达;实现农产品运输设备的发展与完善,大范围推广箱体运输,并强化运输设备的冷藏、保鲜等措施;强化农产品仓库建设,一方面实现老仓库的改造,另一方面实现新仓库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物流仓储设施。
2.加快发展冷链物流
农产品冷链物流指的是将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固定在低温环境下,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农产品的鲜度与品质。我国农产品冷连物流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能够适应多品种、小批量冷链运输设备的发展完善,更好地满足农产品运输需求。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冷藏集装箱的发展,冷藏集装箱可以单独供电制冷,不再依赖冷藏车,可以通过集装箱平车与敞车进行运输,更加灵活安全;加快对现有冷库的技术改造,有效提升冷库的利用效率。通过冷链物流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能够有效减少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同时能够有效的保证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构建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
1.构建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
信息在农产品物流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对农产品物流各个环节中的物流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从而对市场中出现的各种变化进行更好的应对。结合我国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现状,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更好地对农产品物流中的各种信息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构建的过程中,必须依赖政府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由政府牵头进行统筹规划与资金投入。同时政府还要注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信息专业人才培养引进等。此外,政府还必须发挥自身的信息服务职能,建立统一的农产品信息服务站,定期向当地农民农产品相关信息。
2.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基础减少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要针对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经济发展较快、农民素质较高的地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络,鼓励与帮助农民通过网络享受相关信息服务;在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素质偏低的地区,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途径加快农业信息传播,解决农村信息覆盖问题,突出计算机网络与传统媒体在农村信息服务中的优势互补。
3.构建全国性农产品流通网络平台
中国农产品信息化建设应建立“大网络”的概念,贯彻联合共建专通结合的原则,整合己有的与农产品流通相关的信息网络资源,构建全国集中统一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平台,防止各搞一套。通过部门统一规划,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的资源重组,按照效能、齐全、方便、快捷、低价的原则,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可以考虑构建以国家农业部信息中心为龙头、连接各个省(区、市)农业部门的信息平台和农业信息传输网络,注重县、乡两级的网络建设,实现全国农村信息网站联网运行和信息联网。同时特别注重贫困地区的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使信息资源遍及全国的各村各户。
(三)发展农产品物流中介组织
当前,我国从事农产品物流活动的组织包括国合流通企业、农业公司、农村经济合租组织及农村经纪人。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重点发展以下两种类型的农产品物流中介组织。
1.发展农村经纪人
农村经纪人指的是农业经济活动中为广大农民提供中介服务的个人或者经济组织,重要的目的是促进商品流通、实现供需对接。农村经纪人属于物流主体的形式之一,在近几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执业人员超过60万人。要进一步较快农村经纪人对外的建设,强化农村经济人相互之间的沟通联系,提升农村经纪人的市场竞争能力与风险抵御能力。同时,注重农村经纪人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培养其服务意识,增强物流、营销等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农业经纪人在农产品物流中的推动作用。
2.组建农业协会
农业协会是农业实现行业自我管理的非盈利社会团体,是介于农业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的中介组织,具有行业代表、行业服务、行业自律和行业协调的基本功能。通过农业协会的建立与发展,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化与社会化程度。政府要积极为农业协会的建立提供指导与帮助,明确农业协会的法律地位与服务职能。农业协会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代表本行业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疏通会员与其他组织的关系,为会员提供技术与统一销售服务;为会员提供生产指导、技术培训、市场咨询、销售渠道等多种服务,帮助会员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制定合理的的价格约束机制,避免在行业内出现无序竞争现象,更好地保护农户的权利,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结语
农产品物流是物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农产品物流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有效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有利于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竞争力。本文对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发展农产品物流中介组织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为农产品物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李玉清.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4,01:103-105.
[2]朱仕兄.新时期广西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学报,2014,06:1121-1125.
[3]许凡.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08:105-107+61.
[4]朱仕兄.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物流技术,2012,23:133-135+138.
[5]田英伟.电子商务视域下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价格月刊,2013,09:52-55.
[6]张春颖,王秀云,李娜.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及物流中心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物流科技,2010,08:45-4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交易量保持较快增长,已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但电商扶贫作为新兴扶贫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基础设施、人才支持和产业支撑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电子商务助推脱贫攻坚步伐。
一、存在问题
一是贫困群众对电商接纳程度不高。尽管电子商务发展普及较快,但一些深度贫困村群众对电子商务还缺乏足够认识,甚至有的群众从未接触,开展电商扶贫困难较大;还有一部分贫困群众受限于教育程度,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对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的使用率低,对电子商务只是偶有听闻,并无深入了解。另外,一些贫困地区受传统影响较深,对新的交易方式信任度不高,存在抵触情绪,对电子商务推广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网络是否通畅是发展电商的重要条件。就目前而言,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在贫困村普及率依然较低,乡村宽带网络信号虽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覆盖范围有限,绝大多数村使用的是无线4G网络,光纤接入率低,网络信号不稳定,上网资费较高,现有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电商扶贫技术需求。
三是物流体系配套不够完备。目前,物流配送旗县级体系较为健全、服务较好,但由于农村物流成本过高,绝大多数物流快递站点仅延伸到重点乡镇一级,村级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冷链物流体系仍不健全,农村生鲜产品物流短板突出。
四是电商人才十分稀缺。由于农村电商人才缺乏,大部分村级电商服务点由大学生村官代为运营,但大学生村官工作任务繁重,多数不能专门从事电商服务工作,影响了电商扶贫的工作成效和快速发展。
二、对策建议
一是持续加大电商宣传力度。一方面,建议由商务部门牵头,通过树立典型案例,对农村电商带头人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让贫困群众看到电子商务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通过大规模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让贫困群众熟悉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成本投入、商品出售和盈利途径,使扶贫对象更容易接受电子商务。
二是加快改善电商基础设施。扎实推进贫困村道路、互联网、电力、电商服务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电商发展基础条件。持续实施农村道路通畅工程,进一步改善贫困村道路运输条件。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持续扩大宽带、光纤和4G网络农村覆盖范围。采取招商引资、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旗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功能,探索建立一点带几村、一店带多户的“双带动”村级电商发展模式,持续推进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和功能提升,逐步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三是不断完善物流体系。坚持线上与线下同步推进,加快构建完善贫困村物流体系。线上由市级电商服务中心搭建面向农村的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线下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税费减免等方式,大力建办电商综合物流园区,支持区域内快递物流企业在乡镇设立符合电商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站点,在贫困村设立物流快递服务点,加快推进村级邮政快递便民服务点建设,打通贫困村物流快递“最后一公里”。
中邮快递竞争对手分析国有速递企业:我国的铁路、民航、公路货运等运输物流产业将业务延伸到了速递领域,成立了专门从事速递业务经营的非邮政国有速递企业,如中铁速递、民航速递、中外运等。他们的优势在于:以其背景优势和完善的网络而在中国的速递产业中处于优势地位。他们的劣势在于:技术相对落后,体制灵活性差、服务意识淡薄、技术革新相对较慢。民营速递企业:以顺丰速运、宅急送以及“三通一达”即申通、中通、圆通和韵达为代表的民营速递企业迅速发展。他们的优势在于:以其灵活的机制和较低的价格快速占领国内地方市场,同时以一些城市为中心向其他地区渗透。以其规模小、成本低、体制灵活、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占据了当地一定的市场份额,以国内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为主要盈利市场。他们的劣势在于:规模小,市场不稳定,软硬件设施亟待提升,工作人员整体层次不高。外资速递企业:以FedEx、UPS、DHL、TNT为代表的外资快递企业,纷纷以合资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我国速递市场。丰富的经验、雄厚的资金以及完善的全球网络使其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同时它们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资金优势、设施设备优势和物流管理技术优势,使包括EMS在内的我国国内快递企业很难打入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他们在我国的业务年均增长率已近50%,而同期我国速递企业的业务年均增长不足25%,我国国际快递业务80%的市场份额被四大巨头所占据。他们目前在中国市场尚有一定的政策壁垒。当前我国速递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形成国营、外资、民营三大市场主体,以及国际、国内异地、同城三大市场板块。目前中国速递企业高度分散,国内同城速递市场和国内异地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众多民营速递企业形成了一种接近完全竞争的自由竞争状态: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市场集中度低、企业进退无障碍。外资速递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尤其是全球速递产业的四大巨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使得中国邮政的速递市场面临严峻的形势。今后三到五年,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以国家对国营速递物流的重视为契机,采取积极恰当的战略巩固国内市场占据霸主地位,同时加快国际市场的开拓,才能保持其国内快递领先者的地位。天津市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SWOT分析优势:中国邮政有百年品牌和良好的信誉,目前是国内速递行业领先者,其下EMS品牌享誉国内外。具有辐射各城市乡村、遍布全国的最大最通畅的邮路网络,乡村终端优势尤其明显。初步建立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一体的运营体系,有利于向用户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一体化合同物流业务开展以来,已经建立了可复制的运作模式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企业与政府部门(包括海关、天津港口、检验检疫局等)关系良好。国内市场顾客信赖度和忠诚度较高。国内市场开拓能力强,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过多年内涵式发展,目前获得3A级企业认证、天津海关A类评审、TAPA认证、ISO9000认证。劣势:与国际快递巨头相比,缺少先进的管理技术,人员专业化水平偏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设施能力弱,尤其航空运输能力尤为薄弱。与国内民营快递企业相比,机制缺乏灵活性。由于邮政企业的独特性质,承担国家邮政普遍服务,与竞争对手相比,国内同城和国内异地业务价格偏高,运营成本较高,赢利水平偏低。在国际速递领域,没有自己的国际网络,国际业务的开展依赖万国邮联;没有驻外机构,没有精通国际业务的专业营销团队;在设备能力方面,与四大巨头有较大差距。同时,缺少专业3PL管理经验,物流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专业领域的供应链规划与运作水平有待提高;管理层级多,对客户和市场的反应速度慢,不适应市场化竞争的需要。机会:国际经济的复苏和中国经济的快递发展,拉动国内快递与物流服务增长速度快,需求大。环渤海国家经济发展商圈的确立,天津位于环渤海经济中心,面临巨大的发展成为北方物流经济中心的机遇。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地理位置优越,辐射三北,连通东北亚。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大批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客户纷纷落户天津,尤其以IT电子、汽车、医药、快速消费品等领域,对一体化的物流服务需求旺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各项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网上购物、电子支付模式广泛被企业和个人所接受。受政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威胁: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大批国外快递企业涌入中国,尤其是四大巨头的大举进军中国市场,而国家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一方面加剧了快递行业的竞争,另一方面令中国快递市场面临被瓜分的威胁。近几年民营快递市场的开放,大批民营快递企业利用其灵活的机制,发展迅速,快速占领国内市场,与国营邮政快递形成双犄阵势。全球性技术发展加快,快递的竞争从陆地转向空中,对天津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从营销及管理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应对能力。在全球采购和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跨国公司不断削减供应商和降低物流成本,招标范围逐渐由区域到中国区再到亚太区。如果不能进入物流商体系,则很可能在最近的几年都失去进入的机会,并且由于缺乏合作基础和经验,在与其他竞争对手竞争时,很难在价格和方案上形成竞争优势。
天津市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定位
(一)企业愿景与使命愿景———做天津快递业的领导者,物流业的领军者,致力于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快递与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使命———建百年邮政,服务国家,奉献社会,造福员工,追求卓越。(二)战略定位1.市场定位。立足国内,着眼全球,全力开拓以亚太地区为主的国际快递市场,巩固扩大国内快递市场。开发以世界500强和专业领域领军企业为主要目标客户群体,重点锁定IT电子、汽配、快销品、医药、机械设备五个行业的合同物流。2.业务定位。快递业务以国内国际标准化和定制化、个性化信件包裹为龙头,物流业务以一体化合同物流为重点,同时整合金融物流业务及海运口岸业务,把握时机开展冷链业务。塑造百年邮政和EMS知名品牌。3.核心资源定位。打造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全球范围高水平的邮政物流网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水平的快递和物流专业营销管理团队。(三)企业总目标三到五年内,实现快递业务在天津市场保持国内业务第一,合同物流成为全国同领域的领军者。到2015年,形成以快递业为核心业务,与物流业务共同发展的大型快递物流综合公司,实现年销售额12亿元。企业年经济增长速度达22%,其中快递业务年增长率为20%,物流业务年增长率为25%,利润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天津市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战略发展举措选择
(一)夯实四大能力1.核心竞争力。挖掘企业核心力,不断塑造公司差异化特色品牌伞,以与时俱进的发展主张,弘扬企业卓越管理能力;不断渗透邮政追求卓越、用于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配合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战略推出系列企业管理措施,全面提升企业核心力。2.高效执行力。在物流产业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以企业管理年为契机,以严谨科学完备的公司制度塑造高效执行力,营造一种具有公司特色的执行力文化,用诚信和持续成长的业绩带给投资者最大的收益。3.持续创新力。不断地进行管理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完善公司管理机制的同时提升公司业务运营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和新产品的开发及应用能力,为提升公司产品质量、强化公司执行力、塑造公司鲜明品牌形象奠定基础。4.风险控制力。首先要建立更加系统化、标准化、流程化和规范化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从事后防范的“事故管理”,转变到预防为主、超前控制的“风险管理”;其次,通过财务风险管理,搭建资金和预算绩效领域的风险事件库。(二)实施六大战略1.整合集成战略。外部整合———整合社会资源与集团资源,根据速递物流自身优势和天津发展速递物流的机遇,整合社会以及邮政集团公司的各种资源,增强速递物流发展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力。采取外包的模式,发挥核心优势,提高灵活性。整合社会和集团公司网络、车辆、设施设备、流动资金等资源,提高项目运营能力。充分利用天津港这一地域优势和“三北”无水港的搭建,整合海关、商检与港口平台资源。利用天津发展冷链物流的优势(天津滨海新区将打造中国冷链物流北方基地),整合社会闲散冷库、冷藏车等设施设备,开展合同物流下的冷链业务。内部集成———集成内部资源,形成牢不可破的整体。挖掘内部资源,以内生方式为主,以外生方式为辅,充分利用企业的内部资源,争取在2011年被评为国家5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称号。高度统一速递与物流资源。打破分割局面,通过集约利用资源、一体化经营,发展成快递与物流的综合提供商,能够向客户提供一整套全面的物流和快递解决方案,形成真正的速递物流品牌。集成公司内部资源(包括集团信誉、财务、人力资源、网络渠道等)。集成内部业务,利用优势互补,开拓速递与物流融合业务,例如,为大型客户提供速递物流业务一揽子服务解决方案。在对外形象宣传方面,加强天津邮政速递物流两者合一的宣传力度,打造一个品牌,一个集团。2.联盟扩张战略联盟———横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战略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与其他企业建立最佳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他们形成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巩固市场地位和提高竞争能力等。加强与船公司、航空公司、中外运、中铁快运的战略合作,提高物流运营能力,巩固自身网络优势、渠道优势,加强业务优势;与银行合作,努力争取信贷资质,利用其资金规模,开展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金融物流业务;与优势互补的国际快递公司合作,借用其全球网络等优势拓展国际业务;抓住电子商务的发展机遇,如与淘宝网、卓越网、电视购物等合作,完善电子商务速递物流业务的功能,为客户提供及时、便捷、操作简便的网上定制与购买业务。扩张———拓展亚太市场:扩张重点是亚太市场领域的扩展,通过整合、集成、联盟,提高速递物流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亚太市场的开拓与扩张。天津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目前仍然没有自己的国际网络,国际业务的开展依赖万国邮联。急需通过建立了速递物流全球化战略,合力扩张,迅速占领亚太市场,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切入点是供应链管理和国际快递业务。DHL、FedEx、UPS和TNT四大巨头已迅速占据了中国绝大部分的国际快递市场。但他们的客户集中在固定大客户,中小企业和零散客户还未成为争夺的焦点。事实上,一个成熟的快递市场竞争到最后还是要争夺大量的中小企业和零散客户,因为单一的快递利润比起大客户的批量价格要高得多。扩张一体化合同物流业务。重点开发以450和2900大客户为主要对象的定制化合同物流,提供一体化、精细化物流服务。扩张金融物流业务领域。完善仓单质押,重点发展供应链金融,开拓订单融资、替代采购、保兑仓模式,促进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扩张口岸平台业务。整合邮政陆地网络资源和天津港口岸资源以及社会海运运输资源,提升企业口岸服务机能,完善各类资质,扩大业务规模,延伸业务环节,强化增值服务,做大做强海运口岸业务。3.业务聚焦战略首先,确定天津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的拓展型业务、稳健型业务、收缩型业务拓展型是指采用积极进攻态度的战略形态,主要适合有发展后劲的及新兴的业务选择。具体的战略形式包括:市场渗透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联合经营战略。稳健型是采取稳定发展态度的战略形态,主要适合规模中等及以下规模的业务选择,可分为:无增长战略(维持产量、品牌、形象、地位等水平不变)、微增长战略(竞争水平在原基础上略有增长)两种战略形式。该战略强调保存实力,能有效控制经营风险,但发展速度缓慢,竞争力量弱小。收缩型是采取保守经营态度的战略形态,主要适合市场占有率低、增长率低、附加值较低、没有开发潜力的业务选择。可分为:转移战略、撤退战略、清算战略三种战略形式。收缩型战略的优点是通过整合有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积聚主要力量,压缩不必要开支是该战略需要把握的重点。建议天津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物流业务聚焦在供应链一体化合同物流服务,采取拓展策略扩大规模,整合金融物流业务及海运口岸业务,把握时机发展冷链业务,实现整体物流综合业务实力的增强。4.运营创新战略客户管理创新———创新合作关系,寻求客户开发新途径,创新客户管理策略,转变“与客户是买卖关系”的传统理念为“与客户为伙伴关系”,由“单赢”转为“双赢”,与客户建立互惠互利和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尤其是结成供应链管理伙伴关系。天津速递物流公司要提升自身合作价值,使得合作的客户企业,不仅可以吸收先进的现代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实现物流流程的高效可靠运作,并且还可利用天津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的网络和渠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业务管理创新———创新服务理念,寻求业务拓展新领域,无论是速递业务还是物流业务管理,都需转变业务管理的核心理念,即从以“货物管理”为核心转为以“服务管理”为核心,同时转变自身角色,从客户的“佣人”变为客户的“管家”,发展成为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供应链管理是在全球制造出现之后,在企业经营集团化和国际化的形式下提出的,它是物流管理的高级阶段。供应链管理体现了物流管理的核心———就是将关注焦点从物流流程的某一环节,比如运输、仓储,扩展到跨职能、跨行业的整个物流流程,追求供应链整体绩效最大化。天津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积极向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不再满足于只是作为企业物流规划的执行者,更欲成为企业物流规划的参与者,甚至是主要的制定者。信息技术创新———创新服务手段,寻求技术提升新空间,在信息化管理方面需要转变服务手段,即从“物流管理”转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管理”。信息技术是实现三流合一的关键因素。天津邮政速递物流公司要通过采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建立货物跟踪和查询系统,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服务。5.组合营销战略体验营销:体验营销中关注顾客的消费体验。天津速递物流业务有待改进,如在已经升级了服务的前提下,现在顾客仍然只能打电话或者上网去查询自己的物件到达何处,天津速递物流公司可以更加主动一些,通过短信或电子邮件方式向大型重点顾客汇报进度,提升客户的参与度,增强客户体验的满足感。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是21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低成本、高效率的营销策略。首先,网站设计要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按客户的需求去设计网站,包括网站内容、网站形式、网站功能等,而现在的天津邮政的网站,内容更倾向于的是在宣传自我,不能提供客户所需的完整的信息,而竞争对手是从消费者角度来提供信息的。其次,结合多种业务对网站进行推广。线上,充分运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交换链接、网络广告等手段进行推广,开发邮政11183增值服务,拓宽网络营销领域;线下,与关系营销、事件营销、直复营销、主题营销等策略结合应用,以促进网站的推广,达成天津邮政网络营销的全面实施。关系营销:关系营销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增加顾客的忠诚度,在维系老顾客的基础上发展新顾客。天津邮政首先应构建一个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充分利用数据库和网络手段,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的关系,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数据库营销。其次对客户的需求信息必须重视。要及时了解客户的想法,例如在营业厅和网上对客户的需求进行调研,对需求现状及变化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便能随时根据客户和环境调整业务内容,为业务创新提供数据基础。再次对客户分类管理。要以目标客户需求为重点,努力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项目。如为开办“绿色信道”,为其优先办理业务等。完善邮政的11185客户服务中心的职能,为客户提供报刊查询、上门揽收、用户投诉等全方位、多功能、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个性化营销:即把对人的个性释放及人的个性需求的满足推到空前中心的地位,企业与市场逐步建立一种新型关系,建立消费者个人数据库和信息档案,与消费者建立更为个人化的联系,及时地了解市场动向和顾客需求,向顾客提供一种个人化的销售和服务。个性化营销并不是一定要给每个顾客提供完全不同的产品或服务,我们需要发现客户的本质需求,并提供定制服务将需求满足,由于个体需要的差异,往往导致提供的产品也要不同,这就是个性的外部体现。但究其本质还是顾客导向的思维,所以构建价值型企业对天津邮政来说,再合适不过。大客户分销:为特定商业大客户提供的业务,应走专业化营销之路。天津邮政速递物流公司要尽快培养一批物流专家型的营销人才队伍,具备为客户量身定做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建立大客户数据库,定期对大大客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随时掌握大客户的动向,做好定期上门拜访工作。普通客户业务:针对为普通客户提供的物流服务,由于收寄规则、价格、服务标准等统一、透明,可以广泛利用邮政网点和人员作为分销主要渠道。激发营业人员的积极性,将其发展成为速递物流业务的重要营销力量,建立一套薪酬激励机制,例如对营销人员发展速递物流业务实行积分制,对揽收业务达到一定积分时给予奖励。6.人才提升战略建议采用EFA制度留住公司优秀人员“EFA”是德文“开发、促进、承认”3个词的缩写。“EFA”音译中文为“爱发”,有关“爱发”的内容谈话为EFA。EFA制度是首创于西门子公司的一项人事制度,主题是“发展、促进、赞许”。具体的措施如下:公司针对实行年薪制的各领域高级管理人员,谈话每年至少一次,成为制度。并且每次谈话有职员、上司、主持人三方参加。职员,即高级管理者;上司,即谈话对象的直接主管;主持人,可以由公司的人事顾问担当。EFA制度中谈话的步骤分为前期谈话、圆桌谈话、爱发谈话三步,每步是层层递进的。目的在于确立员工把自己的职业生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观念,培养员工成长力和忠诚度。
1.突出提质增效
一是抓好粮食生产。控制直播面积,坚决杜绝人为抛荒。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推进高产创建,推广良种良法和全程社会化服务新模式,确保粮食稳产高产。继续实施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结构调整试点项目,抓好湘米产业工程,保障粮食种植品质,确保全县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2万公顷,保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二是抓好生猪生产。大力推进畜牧水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严格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三是抓好结构优化。大力发展湘莲、油茶、竹木等优势产业和茶叶、禽类等特色产业。
2.突出产业融合加快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一是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加工(物流)小区建设,积极推进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商标和品牌农产品。二是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产品加工与休闲旅游深度融合,实现标准化生产,打造品牌。三是培育新型主体。全力推进百家示范工程,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
3.突出改革创新
一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流转服务平台作用,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二是全面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按照总体要求,把握时间节点,稳步推进,确保改革取得实效。三是抓好“互联网+”。大力发展电商直销、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方式,扶持淘宝网湘潭县馆发展,打造新的农业产业增长点。深入推进农超、农校、农企对接,不断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突出项目带动
一是做好项目申报筛选。围绕特色产业,积极申报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项目、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光能利用、风能发电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先进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广和集成应用。二是抓好项目实施。建立健全项目组织机构,强化部门配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积极参与项目。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三是抓好项目管理。科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抓好工程质量管理,严格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5.突出城乡统筹
一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公路改造和农村新能源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快示范片、美丽乡村和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三是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城乡日常保洁、农村垃圾处理、镇区综合整治、城乡绿化美化、面源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培育一批美丽屋场、秀美村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率达到100%。
6.突出因户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