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节能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节能统计分析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节能统计分析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节能统计分析报告

第1篇:节能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是全社会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管理,进一步完善制度和体系,强化统计和检查,提高数据质量,是当前做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的关键。

一、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公共机构后勤保障经费由财政列支,部分公共机构对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欠缺,认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是满足政府计划平衡的调查需要,很少对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进行专项工作检查,统计分析的方法停留于一般统计要求。同时,在机构设置、队伍建设以及具体工作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不相适应。一是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非专业人员,均为财务部门所附带,且人员调换较为频繁;二是停留于简单总量上报而丢失了统计分析的指导作用;三是部分公共机构对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的录入随意性大,对用能人数、单位建筑面积的统计口径把握不准。这些情况的存在直接影响到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用的发挥。

二、对策措施

1、健全完善工作网络。一是要明确相关职责。各公共机构主管部门负责建立涵盖本级公共机构的统计网络体系,各级公共机构分管负责人为能耗统计负责人。二是要配备专门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各公共机构都要配备专门的能耗统计人员。节能统计工作专业性强,无特殊情况人员不得随意变换。三是要配备必要的硬件设备。能耗统计涉及数据量大,办公自动化要求高,所以,必须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以保证业务工作正常开展。

2、着力坚持三项制度。依法搞好能耗统计工作,应侧重建立并执行三项制度:一是能耗统计流程检查制度。对统计项目调整、数据采集、录入、汇总、上报等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能耗统计工作质量。二是能耗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充分利用统计资料,完善分析形式、拓展数据分析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分析质量,发挥能耗统计分析决策服务作用。三是能耗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对能耗统计资料做好“双备份”,分类存放、专人管理,保证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和规范化。县级以上公共机构要定期召开公共机构能源管理负责人会议,邀请专家进行用能效率分析,查找存在问题,挖掘节能潜力,提出改进措施,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节能建议。

3、注重抓实学习培训。从我县部分单位启用省级统计软件情况看,能耗统计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部分公共机构的统计人员对软件相关具体指标、数据理解不全面,错误率较高。要通过培训,让具体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学懂吃透统计指标,熟练运用统计软件,准确统计和汇总数据。要形成定期培训机制,不断更新相关知识,提高技能和本领,为推动能耗统计提供智力支撑。

第2篇:节能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 计量自动化系统 电力营销

中图分类号: TB9 文献标识码: A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对发电、供电、配电、售电各侧计量点电能及状态信息的采集、分析和管理,为更好地做好电力营销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系统平台体系从单一到完整,功能从简单到丰富,业务应用从原来主要以自动抄表为主,拓展到用电检查、计量管理、线损四分统计及分析、需求侧管理、市场分析等多方面,覆盖厂站、专变、公变及低压用户,完成了从点到面的自动化信息管理,大大提高了电力营销的信息化水平。

一 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抄表结算、负荷曲线、负荷控制、错峰管理、报警处理、低压重点用户监控、电厂上网电量统计、旁路电量统计、小水电监测、预购电管理、低压用户停复电管理、现场设备工况监测、计量故障统计、通讯流量统计、换表/换互感器管理等 15个方面的基本应用功能和线损四分统计分析、停电时间统计、供售电量统计、供电质量统计、客户节能评估和综合展现等6个方面的高级应用功能。同时,计量自动化系统建立了与营销系统、调度SCADA 系统、营配一体化等系统的接口,实现了档案同步更新、旁路代供自动计算、异常报警信息跨系统流程化闭环管理等跨系统业务处理功能。

1建立了架构合理、数据集中、功能强大的计量自动化体系

6层体系架构的计量自动化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层、通信层、前置采集层、数据交换处理层、业务处理层、综合应用层。在网络及安全架构方面,计量自动化系统建设需实现无线公网采集的物理隔离,与内网其他系统通过防火墙实现访问连接。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数据源主要包括地网电能量计量遥测系统、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配变监测系统、低压集抄系统的遥抄数据。计量自动化系统还可通过接口将数据向上一级主站汇集,为规模更为庞大的系统保证了数据来源。

2实现了多维度的系统权限管理

系统权限控制包括数据访问权限控制和功能权限控制。数据访问权限控制机制采用数据库提供的安全审核机制,提供数据访问用户控制,并对所有数据操作都提供日志审核。功能权限控制系统从控制对象、对象操作和操作人员 3 个维度进行权限管理,在此基础上提供控制对象组、操作组和操作人员角色的授权方式,权限控制可以精确到具体的控制对象和操作人员,系统根据3 个维度确定登录人员的操作权限。系统的控制对象包括系统全局、层次节点、终端等,每种控制对象都有相应的操作,每一个授权都包括一个控制对象组、一个操作或操作组、一个操作人员角色 3 个部分。为了权限管理的简洁和方便,系统提供了控制对象组权限继承。系统提供分级授权的机制,使系统具备了分布式权限管理的能力,解决了大型项目中权限管理过于复杂的问题,保证了系统的数据安全。

3实现了旁路信息的自动接收并自动计算相关的旁路电量

计量自动化系统与调度 SCADA 系统实现了旁路信息的自动接收,采用了安全性较高的报文传输方式,由调度 MIS 系统主动发送相关的旁路信息给计量自动化系统,同时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自动汇总每日 20:00 至次日 20:00 省网电量、地方电厂(含风能)发电量、上网电量数据,并按指定的格式通过 SCADA 系统发送到调度台,供调度员与人工上报、汇总的数据进行校核,为以后完全脱离人工、实现自动化做准备,满足了自动导入调度部门方便其统计省网需要的电量数据的需求。自动接收旁路信息,并完成相关的电量及线损数据计算,为线损的正确计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 研究线损四分模型体系,自动生成相关线损对象并实现线损的层层动态分析

配网部分通过与营配一体化系统的接口,共享配网 GIS 系统的设备信息及连接关系,自动生成分线、分台区线损计算模型。主网部分的模型通过建立母线、主变、联络线、电压等级、供电区域等对象模型,设置计量点属性确定其挂表位置,自动生成分区、分压、变损、母线平衡、联络线损、站损等计算模型。所有线损计算模型都是自动生成的,实现了模库一体化的线损四分动态建模,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建模方式,大大降低了模型的差错率,减轻了维护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5成为了营配一体化系统的坚强支撑

通过与营配一体化系统接口提供表码、电量数据等给营销系统及营配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共享,确保了每月大用户、低压用户电费的正常结算。通过与数据质量管理平台的接口,抽取馈线、用户以及户线关系等信息,与营销系统和GIS 系统进行比对,以验证这些数据的质量。通过验证,满足营配一体化关于数据质量管理的各项指标要求。

二 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

1在自动抄表中的应用

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最直接应用效果就是实现抄表方式的飞跃,从原人工抄表方式到远程自动抄表方式的转变,减少了抄表的人工投入,大大提高了抄表质量和抄表效率。目前,我局已全面推广系统的远程自动抄表应用,由计量自动化系统远程自动抄读电表冻结量,通过接口,将数据直接导入营销系统进行电量、电费计算。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了购电侧的 100%自动抄表,趸售电量以及供电量的100%自动抄表,售电侧 10 kV 专变用户、10 kV 公用变考核电量的 100%自动抄表和低压集抄用户的自动抄表。

2 在计量装置监测及异常处理上的应用

计量自动化系统完整地支持了所有终端设备提供的报警,并在采集数据、通讯状况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提供了数据异常、数据越限、通信异常、通讯流量过大、数据不全、失压、断相等报警功能。系统的建成投运,构建了一个覆盖全网、全方位、实时在线的计量装置远程监测系统,是计量装置运行管理模式和故障诊断手段的跨越式发展。计量自动化系统使计量故障排查从“大海捞针、守株待兔”跨越到“精确定位、主动出击”,使计量装置巡检从“现场测试、费时费力”跨越到“远程辅助、智能巡检”,使计量报警处理从“海量报警、人工分析、开环处理”跨越到“智能组合工单、闭环流程处理”,实现了对异常报警信息处理的岗位监督、时限监督以及闭环管理等功能,确保了异常报警信息的处理能做到责任落实、时效在控。报警处理结果反馈到计量自动化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完成报警处理完成率及及时率的统计,达到统计监控报警处理情况的目的,以提高用电监察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3 在线损四分统计中的应用

线损四分的实时统计是线损四分管理中的一个难点,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投运,为供电企业解决了这一难题。依托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功能,实现了按月、按日进行线损分区、分压、分线、分台统计分析,并可根据需要自定义分析对象,生成各类线损统计报表。系统提供的线损异常监测、变电站母线电量平衡监测、10 kV 配电线损监测等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和准确定位线损异常的区域和节点,在线损异常分析管理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4 在供售电量统计及同期线损分析中的应用

在系统没上线前,供售电量统计及同期线损分析大部分依靠人工到现场抄读数据来完成,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电量统计准确率不高,同期线损率波动较大。而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之后,工作效率、数据准确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同期供售电量及同期线损统计分析工作,系统读取供售电量数据更具实时性,大大缩短了抄表时间,并使数据准确率得到了提高,同期线损率波动幅度大大降低。

同时,系统还支持自定义购售电分析对象的功能,能对特定区域进行实时电量及同期线损的统计分析,这为市场分析和线损分析提供了灵活的技术分析手段。

5 在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应用

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之前,线损异常情况排查、反偷查漏专项用电检查等工作都必须到现场进行,工作量大,用检人员疲于在变电站、开关站、用户侧之间奔波,往往顾此失彼,严重制约了用电检查的工作效率。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投入使用为用电检查工作提供了一个高效的技术支撑平台,它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提取计量故障异常报警信息等,为用电检查人员提供了及时发现问题、准确定位异常点的途径,大大提高了用电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6 在用电负荷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开展用电负荷的细分区域分析、掌握各类行业的负荷特性是供电企业一直努力的一项工作,但长期以来却苦于无法获得实时的负荷数据,而调度的 SCADA 系统也只能对全市或综合区域的负荷情况进行分析。计量自动化系统提供了强大的负荷分析自定义功能,可实现对各类行业用户、各个细分片区、工业区、居民小区等的自定义,并获得实时负荷数据。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一是为主要行业的用电负荷特性、典型生活小区的负荷特性提供了基础数据,二是为研究温度变化对各类用电负荷的影响情况提供了基础数据,三是为研究负荷密度、典型日负荷特性提供了基础数据。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负荷分析中的应用,对电力市场分析、电网规划、错峰管理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7 在配变运行监测中的应用

利用系统对公用变压器的有关运行数据进行监测、统计和分析,及时分析变压器的电压、功率因数、负载率、三相不平衡等情况,可以为经济运行、节能降耗等工作提供参考。通过对系统的应用,能够减少因路途遥远造成的监测不到位的情况;通过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的完整曲线和数据,可以对配变的运行状态进行更科学有效的评估,从而为配网生产的运行监控提供强有力的工作手段。

8在停电时间统计中的应用

计量自动化系统通过后台判断终端是否停电来实现对专变和配变停电信息的统计。系统提供按片区和线路对停电时间和供电可靠率进行实时统计的功能,同时,可按实际要求自定义生成停电时间统计报表,为生产部门分析供电可靠率提供数据参考。

9在错峰用电管理中的应用

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错峰计划生成、错峰统计、错峰效果分析等功能,同时能与营销系统接口将错峰信息通过短信自动通知到用户和内部监督人。由于系统能够全天候 24 h 不间断地监测有关工业用户的用电信息,使供电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监测用户现场的用电情况,从而为错峰实时监督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手段,使错峰工作变被动为主动,错峰管理更有针对性。

10在节能服务工作中的应用

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利用 Web 外网平台提供节能减排服务,并宣传节能理念。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对大电力客户用电情况的实时监控,在加强了用电管理的同时,系统采集的数据也为对大客户的用电情况作出分析优化提供了基础。大客户可通过录入户号登录大客户负荷管理子系统展示网站,查询日负荷曲线、月度每日最大负荷曲线、当日每小时电量柱状图和月收费电量电费数据。同时,计量自动化系统还能根据大客户的用电情况提供《用电情况诊断分析报告》,充分利用负荷管理系统采集的数据为大客户提供详细的用电情况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用电建议。大客户负荷管理子系统展示网站的建成使大客户可以直接上网查询自己的用电情况,并根据《用电情况诊断分析报告》对用电设备、生产运行进行调整。工作人员通过查询分析报告,可以了解大客户的用电情况,从而主动为大客户提出优化用电方式、用电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指导工作。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使供电企业可以为大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便捷、贴心的优质服务。

结语:

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投入应用给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有序用电、远程抄表、负荷控制、电费结算、市场管理、营销系统的电费结算等业务提供了实时数据支撑,实现了发、供、配、售各侧电能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和分析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四分线损分析和需求侧管理应用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客户服务水平,提升了管理层次。

参考文献:

第3篇:节能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南昌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在南昌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南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机管局”)的统一部署下,由各县、区(开发区、新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和市直各单位(部门)(以下统称“市本级公共机构”)组织实施。

(一)市机管局负责全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等。

(二)市本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市直各单位、部门负责本单位、部门、本系统及所属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制定本单位、部门、本系统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2011年4月10日前报送市机管局。

(三)县、区(新区、开发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并报送市机管局。

各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负责制定本地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2011年4月10日前报送市机管局备案。

二、统计报表的填报主体

(一)基础表及台账

基础表包括《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由各公共机构填写、上报。县、区(新区、开发区)所属公共机构统计数据,由各机构汇总后逐级上报至本地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再由各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汇总后报市机管局;市本级公共机构统计数据由各机构汇总后,报市机管局。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账》是各公共机构分类汇集、整理和积累能源资源消耗原始信息的账册,是填报能源资源统计报表的依据。各公共机构须逐月按时填写。

(二)综合表

综合表包括《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其中,《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供市本级各公共机构汇总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由市直各单位、部门填写后报送市机管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供县、区(新区、开发区)汇总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由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填写,汇总本行政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报送市机管局。

三、统计数据采集方法

(一)公共机构基本信息采集

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和市本级各公共机构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全面统计、整理本行政区域、本级公共机构的数量,登录江西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网站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系统”,填写本行政区域所有公共机构的单位名称、单位性质、组织机构代码等基本信息,于2011年3月1日前完成;各公共机构在填报统计数据时自行填写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等其他信息。

(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采集

各公共机构必须建立规范的能源资源统计台账,严格实行能耗分户、分类、分项计量,为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耗管理服务。分户是指按用能单位计量;分类是指按用能种类计量;分项是指按能耗用途计量。

1、电耗数据电耗数据采集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电力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逐户调查各用户和公用电耗,然后累加获得总电耗。

2、水耗数据水耗数据采集分两部分:一是自来水,从自来水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自备井水,按照自备井实际水消耗情况获得水耗的数据。然后两部分相加获得总水耗数据。

3、煤耗数据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煤消耗量,然后累加获得煤耗总量。

4、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能耗数据采集有两种方式:一是对集中管道供应的由燃气公司提供能耗数据;二是对分户购买的,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能耗,然后累加获得消耗总量。

5、集中供热耗热量数据已安装热量计量装置的,通过对计量表读数获取数据,未安装的不需填写。

6、公车用油数据逐车调查单车油消耗量,累加获得油耗总量。

7、公共机构合署办公区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

已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的,由各公共机构分户采集、填报。未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或分户不彻底的,应在主管部门或物业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参考用能人数、建筑面积、用能设备等因素,对能源资源消耗量进行合理分摊,分别填报。

四、统计数据填写、审核

各公共机构应指定专门统计人员(以下称“统计员”)负责能源消耗数据的采集、报表的填写和按时报送。统计员应当具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各公共机构主管节能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上报的能源品种、计量单位、换算方法等内容符合统计规定,确定无误后,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

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对本地区各公共机构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复核,并定期抽查,市本级各公共机构也应当对本单位、部门的统计数据进行复核,以确保上报的能源资源种类、计量单位、消耗量及费用等内容符合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有关规定。

实施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网络填写报送时参照上述程序严格进行审核和复核。

五、报送周期与时限要求

(一)市本级公共机构

1、市直单位、部门(不含省垂直管理单位和驻外机构)按季分月填写本级机关的《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并于次季度前10日内报送市机管局。

2、市直单位、部门的下属公共机构按季分月填写《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报本机构的主管单位、部门。报送时限应在符合市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由本机构的主管单位和部门自行确定。

3、市直各单位、部门按季度、年度汇总填写《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季度汇总情况于次季度的前10日内报送市机管局;年度汇总情况于次年度2月28日前报送市机管局。

(二)县区(新区、开发区)公共机构

县、区(新区、开发区)按年度汇总填写《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于次年3月1日前报送市机管局。

各县、区(新区、开发区)对本地区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的周期和报送时限应在符合市相关要求的基础上,自行确定。

六、数据分析

各公共机构应每季度或每月结合本单位、部门、本系统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用能设备运行情况等,对电、水、气、油、煤等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定期对本地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数据同步报送。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公共机构建筑面积、用能人数、主要用能设备变化情况,主要能源资源消耗指标的变化趋势,人均能源资源消耗、单位建筑面积能源资源消耗、公车能耗和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同比分析,教科文卫体等同类公共机构比较分析,以及各项能源资源消耗水平降低(升高)原因分析,下一步拟采取的主要措施等。

第4篇:节能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对基层煤矿和单位来说,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基层生产班组的统计数据来反映当天或当月及当年生产进度、生产人员结构合理与否、材料的采购或消耗的情况、企业资产的多少和出入库及使用情况等。企业的领导面对几千万吨矿井的人、财、物,他不可能面面俱到,事事掌握,依靠调度的数字只能掌握生产进度,依靠财务只能掌握企业的盈亏情况只有好的统计才能及时、准确、全面提供企业的各种信息,为企业领导和各部门科学的计划决策提供依据。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如:亿吨煤炭企业XX煤炭分公司,管理着7个千万吨矿井,还有十几个地面辅助单位。每个单位每天的生产经营就是靠每个基层单位统计上报的真实可靠的统计数字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决策,制定合理科学的日计划、月计划、年计划进行全盘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督和促进每个单位的生产进度、经营管理,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做好统计工作不仅能对本公司利用统计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决策,还可以对身边兄弟公司和知名的大型煤矿企业搜集、取得统计信息,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吸取好的经验和借鉴。当然对于大型的亿吨级煤矿企业的统计不是靠手工统计能完成的,是靠网络化统计才能及时准确、真实、可靠的上报、分析、决策的。还譬如,驰名中外的大型国有央企神华集团企业,下属的路、港、电、煤、产、运、销等上千个行业,上万职工的大型企业,又是如何将企业管理的让世人瞩目呢?无不是靠大型网络统计、信息化、科学化进行管理的。可见统计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如果一个企业建立或完善了统计工作制度,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质,强化了统计管理,对煤炭企业而言,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新形势下煤矿企业做好统计工作的几点探讨

1、完善统计指标体系

企业统计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科学地设置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使用状况、企业的经营成果、企业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现有统计指标体系中,实物数量指标和生产指标多,而质量指标和市场分析指标少,对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分析欠缺,难以正确反映经营者的综合情况,对企业经济运行的全貌、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资金流量等方面统计不够。因此有必要完善现有统计体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为领导决策提供最新、最及时和最全面的数据。第一,企业生产销存指标。包括原煤、精煤及其他主要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库存指标,特别是对商品煤质量、流向和分煤种、分用户的销量、价格指标要适时监控,反映生产经营现状和动态变化。第二,企业材料消耗指标。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储备、消耗实物及金额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储备定额、消耗定额,减少物资投入,降低物资储备,盘活资金存量,加速资金流转。第三,企业财务指标。包括资产负债、损益、现金流量指标,特别是对资金使用情况要加以反映,加大对大额资金投入包括工资资金、固定资产投资的监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要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降低资金综合成本。第四,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煤炭资源回收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利税率、销售收入增长率、排放废水达标率和科学研究费用。要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提高煤炭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五,能源及用水消耗指标。包括企业综合能源、用水消耗指标。综合能源消耗中煤炭、电力、油料及其他能源要分项掌握,加强资源的回收复用,积极推广节能、节电、节水技术,努力建设节约型企业。

2、强化统计工作在煤炭运销管理中的应用

公司要加大统计资料开发利用的力度,把统计工作重点转移到统计资料深加工、统计分析研究上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主动进行专题研究,及时向领导和各职能科室提供研究报告,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在搞好发运、降低成本时期,通过统计分析及研究,发现合同兑现率等主要指标与相同规模的最好企业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建议从煤炭资源整合、管理等方面加以改进,制定了相应对策,必将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同企业实际相结合,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将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要搜集对企业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综合分析研究,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其次,将煤炭运销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统计制度方法改革首先从上至下建立业务领导与党政行政领导相统一的、垂直的统计管理体制,完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易于操作的统计报表制度。第三,建立完善的现代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和与煤炭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统一完善、轻便灵活、快速准确的统计调查方法。

3、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应用统计技术,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统计技术应用的基础就是真实的数据,没有真实的数据,任何统计结果都是徒劳无功甚至产生重大的决策失误,因此决不能为应用而应用或搞形式主义,尤其不能容忍编造数据。随着各项改革工作的持续深入,统计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要狠抓统计数据质量,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一是各级煤炭统计人员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面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新情况和新问题,大家都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上去了,提高数据质量才有保证。二是要加强业务检查,各级煤炭统计人员要把数据质量作为检查的重点,力争将影响数据质量的问题消灭在源头。

第5篇:节能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电力机车;节能;能源消耗

中图分类号:TB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能源已经成为事关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机务段是铁路能源消耗大户,如何降低成本支出、完成节能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十二五”开局铁路系统的又一重要课题。

能源单耗是反映机务段运输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分析能耗增减变化的成因,对领导制定节能降耗措施、完成节能目标、降低成本指出、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机车能耗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1.机型运用对能耗的影响。动车组所占比例变化的影响,动车组吨位小,又要求机车高速运行,属于高能耗列车。

从图1与图2比较可以看出:在总体能耗达到最低和最高的月份,动车牵引吨公里比列也相应达到最低和最高,动车工作量所占比例从4.5%升到13.6%,动车工作量增加了9.1个百分点,相应电力机车总能耗从193.5上升到204.9,增加了11.4个百分点,这符合2012年的能耗趋势线,当动车比列有较大幅度变化时,对电力机车总能耗水平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2.运输组织的影响。机外停车的增加造成机车能耗上升。2012年我段电力机车发生机外停车9423次,停时25931分,比去年增多864次2455分。造成机外停车的主要原因:一是列车调度员调度组织不当;二是非正常情况下造成列车未按照运行实际计划行车,如发生路外伤亡等,三是其他原因,如进站信号机显示不良等。按技术测算,不分坡道列车起停一次速度从0提高到40公里平均耗电60千瓦时,40公里提高到60公里平均耗电50千瓦时,停留一分钟耗电0.5千瓦时( 夏季开通风机、直供电列车为1千瓦时)。2012年我段电力机车因机外停车的增加,拉动电力机车单耗升高了0.2千瓦时/万吨公里。

3.季节因素对能耗的影响。为突出季节因素对能耗数据的影响,选取2011年和2012年两年的国铁电力机车客运(不含动车组)牵引能耗数据进行分析观察。

电力客运能耗

从上图可以看出,机车牵引能耗曲线表现为总体上升的态势,同时表现出周期性的波动,在每一年最冷的1、2月份达到最高,在最热的7、8月份达到另一个峰值。季节对能耗的影响较大,冬季对能耗的影响比夏季的影响更显著。

4.人员操作水平对能耗的影响。任何制度和规定最终都要落实到人,乘务员思想觉悟、操作习惯、操作技能对能耗指标的影响很大,同列车、同区段、同机型牵引,不同的司机操作,能耗水平差别很大。

5.机车质量的影响,机车质量不高造成机破、机故,造成机车非正常情况下停车、启机及等待救援造成的单机走行,都会消耗一定的机车能源。

6.造成能耗水平波动的其它因素。(1)几次调图双管供风车体增多,目前我段牵引双管供风列车23对,较2011年增加10对,由于列车用风量增大,增大压缩机工作时间,是机车用电量增大,影响能耗升高。(2)2012年新增直供电列车17对(按机车交路),新增工作量317866万吨公里,单耗为185.6千瓦时/万吨公里,较非直供电列车单耗177.9千瓦时/万吨公里,高出7.7千瓦时/万吨公里,多用电2448千千瓦时,影响电力机车总单耗升高0.6千瓦时/万吨公里。(3)受施工慢行的影响,西安-太原-北京线全年完成任务量356474万吨公里,单耗201.5千瓦时/万吨公里,因包西线路急于开通,部分路段质量不佳,12年陕北地区雨水增多,出现多处路基翻浆,造成维修慢行增多,影响能耗升高。

二、建议及措施

1.动车组单耗比普通电力机车单耗要高出50甚至60个百分点,动车开行比例增加9.1%,电力机车总单耗相应增加11.9%。基于动车组工作量增加对能耗水平的影响,建议下达能耗指标时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2.人员操作因素对能耗的影响较大,节能降耗空间很大,如机车在下坡道运行时,建议科学分析司机操作的不同导致用电量差别的原因,建立一套兼顾科学节能的操作规程,并配合考核激励提高乘务员节能降耗的技术水平。

3.根据运输特点及时调整适配机型,根据西安至渭南、新丰三对通勤车编组少、吨位小的特点,采取HXD3电力机车牵引甩四台电机的节能优化操作办法,收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4.季节因素对能耗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建议路局在给机务段下达能耗指标是充分考虑季节对能耗水平的影响。

5.合理利用运输能力,科学编制列车运行图,以利于运输节能。优化列车运行图,在确保安全运行前提下,在行车途中尽量减少停车次数;优化机车运用,根据运输情况合理配置机车。

6.严格按检修规程检修机车,确保机车检修质量,减少因机破、机故引起的机车能源浪费,电力机车要对牵引电机、各辅助机组加强检修,确保疏漏出现在规定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第6篇:节能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1投资控制项目建设

投资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各环节所使用费用的总和。这其中包括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的费用。建筑项目投资控制的过程是指:通过专业财务人员对项目的总体预算,预估项目工程建设成本,并将这个值设定为项目建设总成本控制目标。此目标需要进一步按照组织架构及职责进行分解,分解到公司相关部门。在各部门领到任务目标后,要严格按照规定对各部门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通过目标及考核管理来控制投资。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标价,再签订合同,以及确定合同条款内容。还有应注意资金的过程支出。需要控制好各子项工程造价、耗材的价格等支出费用。需要对付款的时机加以控制,付款前先核验是否满足付款要求,满足后再行付款。做好资金统计工作,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对所发生的费用情况进行统计,以便于财务统计分析。确保实现在预算内进行资金使用的终极目标,使项目利润最大化。在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投资管理控制的重点包括:第一,在项目决策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第二,项目是否可行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并形成专业的分析报告。第三,做好工程项目资金预算工作,预算需要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方法进行测算得出。工程设计结算投资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有两点:

(1)经过专业的市场分析,给项目做好定位,制定出合理的执行方案。

(2)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管理。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要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实现经济节约的目标。设计结算的投资控制是建设投资控制的最重要内容。工程实施阶段投资管理控制的要点如下:

(1)对招投标的科学管理。招标前要有规范的招标文件,细化招标评判标准,分析市场行情,制定出最适宜的中标范围。

(2)施工中的监控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的环节众多,从资金管理控制角度说,诸如施工人员、技术、材料等的基本管控情况都是重点,大力度监督管理,可以使得相关环节无障碍进行,降低费用支出,创造经济效益。工程结算阶段投资管理控制的重点是需要竣工结算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操守,同时需要做好资料收集和取证,保证其完整度及有效性。

2进度控制工程项目

进度控制是指使工程建设的实际进度符合项目进度计划的要求,使项目按照计划要求的时间节点,开展相应的监督管理活动。贯穿整个项目工程的过程控制。进度控制的影响因素:

(1)相关人员的数量满足度,以及相关人员的素质能力匹配度。

(2)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供应情况。

(3)施工技术水平。

(4)各业务接口之间的沟通顺畅度。

3质量控制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

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简单的可以分为人、机、料、法、环五方面,所以说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应该从以上五方面分别着手进行系统管控。人的因素可以通过培训教育。促进其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来控制。对于施工用料的控制,需要注意从合格供应商处选购,不合格材料不使用,避免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等措施来管控。法是指施工采用的方法需要是适宜的,高效节能的。环是指环境,施工现场安全,环保过关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对以上五方面进行逐项综合管控,则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4建筑管理项目控制的发展趋势

我国建筑管理项目控制仍未达到国际标准要求,还需要行业人员不懈努力来提高建筑管理项目控制水平,促进建筑行业长足进步。我国建筑管理项目控制应向着以下几点发展:

(1)提高工程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

(2)完善相关的管理大法及标准。

(3)加大建筑行业监管部门的监察力度。

(4)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办法并择其优点而用之。

二结束语

第7篇:节能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我局本期末实有私营企业户数为1096户,注册资本111607万元,雇工人数10495人,投资者人数1794人,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23%、32%、22%、25%;本期新开业户数为149户,注册资本15846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37%和32%,注销53户,比去年同期增加121%,注册资本638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6%,因未参加上年度年检而被吊销执照31户,比去年减少57%;户均注册资本为101.84万元,比上年同期提高2%。以上数字表明,我辖区的私营企业继续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无论是企业户数、注册资本、雇工人数、投资者人数还是户均注册资本、新增户数都呈现大幅度增长,特别是上规模的大中型私营企业增速明显加快,私营企业的规模和效益也进一步提高。我辖区的私营企业发展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1.私营企业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公司制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占企业总户数的75.6%,其次是个人独资企业占22.5%,再次是合伙企业占1.9%,统计表明,私营有限公司早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形式,但个人独资企业以设立成本低、退出容易、经营灵活等特点仍然为许多私营企业经营者所青睐,尤其是化肥等农资市场放开以后,成为农资经营者的主要经营形式,我辖区的个人独资企业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形式,包括私营有限公司,但由于个人独资企业与有限公司相比,其社会地位、风险承担、管理制度上存在着诸多缺陷,不可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形式;合伙企业所占私营企业比重不大,但今后相当一段时间这种经营形式因经营者的需要仍将存在。

2.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和优化,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企业不断增多。本期制造业共有300户,比上年同期增长近10%,占私营企业总数的27%,成为私营企业中仅次于批发零售业的主导行业;除制造业外,其他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服务业等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中增幅较明显的有建筑业、房地产业,提高幅度分别为36%和70%,主要原因是我市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深入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给我市的市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留下了很大发展空间,一些建筑商、房地产商应运而生,使得这两个行业得以较大幅度提高;下降较明显的行业只有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主要原因是我市的供热企业经过整合,一些分支机构被合并,供热企业功能更加完备和利于管理。

第8篇:节能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管理线损,所以主要针对管理线损方面进行了分析。对配电网节能降损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介绍了线损的组成;再次,从计量装置、电网运维检修及其他因素方面对管理线损及其实际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供电企业目前在管理线损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人观点分析;通过对问题分析,找出来相应解决措施,并进一步证明了节能降损的重要性和开展此项工作的必要性。

关键词:线损管理;降损措施;线损率;节能降损。

中图分类号:TM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供电企业而言,主要体现在节能降损方面。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能的需求势头见涨。近几年来,各地相继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无论是电力生产、供应单位,还是电力使用单位,节能的潜力都很大,这无不是缓解压力的一种办法,电力体制改革,将电力行业推向市场,电力作为商品,也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的效益,促使企业要从各个方面降低成本,收取最高利润,降低损耗,将是提高利润,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线损率的高低也就是供电企业经济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

一、线损分析与管理的意义

长期以来降低线损一直是供电公司的目标,同时也是重要工作和长期任务。随着地区用电量的快速增长,供电线损逐年升高的问题不得不引起公司相关部门的重视。据十一五期间的统计,全年全国损失电量加上地方电网与企业电网的电能损失,线损电量相当于两个三峡电站的电力供应能力。因此最大可能的减少线损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作为供电企业基层组织的供电所,担负着辖区内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线损的管理工作,是供电所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也是衡量辖区供电所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供电所线损管理水平的高低、特别是配电网线损指标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县供电企业的经营业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县供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配电网的线损分析与管理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线损的组成

按损耗性质分类可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技术线损是指在电力的输送和分配过程中,连接在电网中的负荷情况、设备的参数和技术条件,造成的损耗,这部分电能损耗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管理线损是指在电力营销过程中,由于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抄收环节的遗漏,监管不善造成的窃电以及不明因素造成的电能损失。

按损耗特点分类可分为可变损耗,不变损耗,不明损耗。可变损耗是指电网中的负荷电流随其大小而变化的损耗,包括导线中的损耗、变压器绕组中的铜损、电流表和电能表中的电流线圈中的损耗。不变损耗是指电网中的负荷电流不随其大小而变化的损耗,包括变压器的铁损、电压表和电能表中的电压线圈中的损耗。不明损耗是指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之差部分的电能损耗,该种损耗存在不确定性,包括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的损失,抄核收程序中的错误造成的损失,电能计量装置误差造成的损失等。

三、管理线损及其影响因素

1、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对线损的影响

电能计量环节的工作将直接影响线损统计的准确性。要坚持合理选用合格的电能表、互感器,坚持按周期轮换,提高校验质量。采用误差小、准确度高、表损低、防窃电、可实现自动化管理的智能型电表,提高计量的精度,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及时查处各种现场计量差错。

2、电网运维检修质量对线损的影响

提高设备运维检修质量,对线损管理大有益处。在春、秋两季应认真组织清除线路障碍,对线路绝缘子进行擦拭维护,减少事故跳闸停电次数,减少线路泄漏。合理安排检修对线损管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当某一设备停下来检修时,可能由另一设备来代替,但是由于负荷的增加,损耗也会增加,因此应缩短检修时间,减少损耗的发生,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制订工时定额,采用责任到人制度。

3、其他因素对线损的影响

在管理线损中,打击窃电行为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窃电用户以非法手段占用电能的行为,其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利益,导致线损升高。另外,供电企业将设备检修、工程施工计入线损,也是影响线损的重要因素。

四、线损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

目前,低压线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抄表差错,估抄、漏抄、错抄造成供售电量差异,人为形成电能损耗;②人为窃电;③线路或接户线接头处接触不良,形成损耗;④电能表或互感器的误差造成计量失真;⑤绝缘子被击穿或绝缘子表面污秽等原因,导致低压线路漏电或放电;⑥树木、攀藤植物等对线路攀触,致使线路对地放电;⑦台区导线、电缆线径偏小发热造成电能损耗;⑧.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耗增加;⑨线路中一些未装表计量的有线电视放大器;⑩老式机械电能表自身的损耗。通过对低压线损的组成分析可以看出,加强线损管理应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手段,因地制宜。

五、合理实施管理线损措施

1、明确线损管理方向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经济指标,线损管理是涉及并涵盖规划、建设改造、电网运维、调度运行、市场营销、电能计量等专业的综合性管理。

长期以来供电企业高度重视线损管理工作,制定管理办法、领导小组、降损指标,召开例会,对电网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对计量装置进行改造,做了大量工作,但从管理线损角度观察,仍缺乏整体意识,因此供电企业应理清各专业的内在联系,明确线损的管理方向。

2、降损的组织措施

建立线损管理组织体系,形成线线损管理网络,实行线损“四分”管理,各岗位实行线损指标管理。明确责任,层层落实,严格考核。签订线损管理责任状,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职责到位,奖惩分明。

3、降损的管理措施

加强职工教育和培训,培养职工的企业主人翁精神,提高职工的工作技能和管理经验。使广大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企业利益与自身密不可分,降损工作就有了实施的基础。

完善线损指标管理,实行线损管理动态考核,对降低线损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使低压线损指标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应对台区低压线损进行理论计算。依据上年线损完成情况与理论线损计算结果,预测今年台区负荷发展情况,科学地制定本年度低压线损指标。并在实施过程中,每一季度进行修正,使线损指标更加合理,更加便于操作考核。

开展线损分析,通过每月分级统计低压线损,对线损完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降损活动,以控制线损的升高或波动。

4、实施线损管理制度

线损管理是以线损指标为核心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建立企业线损计划、指标管理办法,明确指标的编制、分解、下达、控制、调整及评价要求,实现线损指标分级管理,达到线损可控局面。

建立线损管理制度能够规范线损统计分析报告的流程、时限要求和质量要求,从而实现线损规范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线损异常情况,防止线损非正常波动,加强线损过程管理与控制。

5、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

提高员工的整体能力和素质,主要途径就是培训。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而且长期的任务,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来进行培训,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六、结论

供电企业的节能降损在现行体制改革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线损的降低直接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降低成本,但降损工作需要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着手,在技术措施的投资得到保障的同时,还应加大管理措施的投入,更要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线损率上升,通过广大电力工作者通过勤劳努力工作,定能使供电企业得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廖学琦. 农网线损计算分析与降损措施.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2] 吴安官. 电力系统线损分析与计算.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第9篇:节能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 LIMS 信息化建设 质检实验室

1 LIMS简介及发展阶段

LIMS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的简称。是指实验室通过计算机网络,采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实现集样品管理、资源管理、网络管理、数据管理(采集、传输、处理、输出、)、报表管理等诸多模块为一体的全方位管理,是一套完整地实验室综合管理和产品质量监控体系,既能满足日常业务流转的要求,又保证实验室分析数据的严格管理和控制。LIMS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在于强化实验室的管理,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并保证实验室的数据安全。其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LIMS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采用IBM大型机和DEC超小型机为中央主机,星形网络拓扑结构,通过RS232连接多台终端或通过DEC小型机采集仪器数据,其主要功能有:仪器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结果的打印输出。主要由大公司实验室和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室开发,其系统投资大、开发难度大、要求有很高的维护技巧。

第二阶段的LIMS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个人计算机(PC)和局域网(LAN)技术的日益普及,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缩写为C/S)分布式架构体系的LIMS应运而生,主要以多用户、多任务小型机为主,其功能增加了系统管理、工作计划安排、数据统计分析、图形软件、状态跟踪、审计、仪器管理等方面,并能够与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集成在一起。这类LIMS发展快速,目前应用广泛,其最大缺点在于应用地域受限制,升级困难。

第三阶段的LIMS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因特网的日益普及,许多LIMS厂商将Internet/Intratet和Web原理引入到LIMS中,因此出现了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缩写为B/S)架构的系统。其特点是:

(1)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很容易部署在广域网和Internet上。对这种B/S结构的系统只需要管理好服务器,客户端只采用Internet浏览器,无需安装任何LIMS软件,自然也就无需维护,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到Internet,就可实现远程维护、升级和数据共享。

(2)可以容易地利用Internet联结多个异地实验室。

(3)通过Internet,用户可以在家、在旅途等任何一个有Internet连接的地方使用LIMS,无限扩展了LIMS的适用范围。

(4)支持无线用户,即通过支持WAP(无线应用协议)使得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移动电话和掌上电脑等无线设备随时掌握实验室的信息,这为需要经常参加各种会议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 质检实验室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质检实验室是质量综合管理部门,同时又是技术部门。我们要实行监管,实行服务,必须依靠科技,必须依靠信息化,这是我们的基本手段。特别是现在,一方面,面对全球信息化的大潮,面对全国信息化发展的大潮,我们必须紧紧跟上,跟不上就落后。现在信息化的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层出不穷,甚至眼花缭乱,比如传感网、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地球、智能城市等等。如果我们不主动地在这方面探索,我们就要落后。另一方面,质检工作现在面临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产品质量安全需求与产品质量监督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人手少、事情多、任务重、战线长,要履行监管职能,提高工作效能,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都需要依靠信息化。不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提高信息化水平,质检工作就难以为继。质检实验室要生存发展,要真正地按照“强质检”的要求强大起来,都必须重视信息化、抓住信息化、实现信息化。

3 信息化对质检实验室的作用

检测实验室主要是从事产品性能检测,是指受顾客的委托,对顾客送来的样品,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检测和判定,并向顾客出具检测结果,即检验报告。顾客要求检测实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是可信的,而要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准确,就需要对检测活动予以控制、管理。实验室检测活动从确定工作任务到报告的出具,也是由一系列过程组成的,只要控制各种可变因素,如:人、机、料、法、环、测等10个技术要素,才能确保最终结果的可信度。有效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是能够与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相结合的,是能够与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相适应的,并能对检测实验室实施科学的质量管理发挥积极作用。

(1)提高样品检验效率:检验人员可以在LIMS系统上查询所需的数据和待办事项;检出结果输入LIMS系统后,系统将自动汇总生成最终的分析报告。

(2)提高检验结果可靠性:检验人员可以及时了解与样品相关的全部信息(即:委托单、抽样单等);系统自检报错功能可以降低出错的概率。另外,LIMS提供的数据自动上传、自检功能,避免了人为因素,减少出错概率,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3)提高对复杂分析问题的处理能力:LIMS将整个实验室的各类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工作人员可以方便地对实验室曾经做过的全部分析样品和结果进行查询。因此,通过对LIMS存储的历史数据的检错,有可能得到一些对实际问题处理有价值的信息。

(4)协调实验室各类资源:管理人员可以通过LIMS平台,实时了解实验室内各台设备和人员的工作状态、不同岗位待检样品数量等信息,能及时协调有关方面的力量化解检验流程出现“瓶颈”环节,缩短样品检验周期。

(5)实现量化管理:LIMS可以提供对整个实验室各种信息的统计分析,得到诸如设备使用率、维修率、不同岗位工人工作量、出错率、委托样品测试项目分布特点、实验室全年各类任务的时间分布状态、试剂或经费的消耗规律等信息。管理人员能定量地评估实验室各个环节的工作状态,很好地实现实验工作的全面量化管理。

(6)利用LIMS系统中的数据与计算技术、模拟技术等相结合,可以对质量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对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对需要创新的监管机制进行虚拟演算,对质检决策进行预测评估。可以将质检信息化系统从单纯的信息收集、反馈,向信息综合分析、科学预测、自动服务和效能管理转变。

4 信息化质检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质检实验室既是质监系统的技术支撑,更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担负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加强和促进质检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然而,像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2009年的“铜质水表铅溶出超标影响人体健康”问题、2010年的“卫生纸中荧光增白剂可能致癌”问题、2011年的“玩具中含邻苯二甲酸酯”问题,以及2012年媒体热炒的“节能灯电磁辐射危害人体健康”问题、调和汽油质量问题等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反映出我国质检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质检实验室本身对于信息化建设重大意义认识不够,发展意识不强,发展理念落后,缺乏长远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停滞不前。

(2)长期困扰质检实验室发展的某些问题难以解决,如人员素质、引进人才政策及待遇、分配激励政策、政策障碍等,这些都成为影响信息化质检实验室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

5 信息化质检实验室建设的建议

(1)质检实验室做为依附于行政机关的事业单位,近年来伴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步伐的加快,质检实验室进入市场已迫在眉睫,其运作模式将是全新的、企业化的、高水平的,然而信息化将是质检实验室高效运作的有利工具,实验室的领导层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2)提高质检实验室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LIMS系统是一个信息应用软件系统,依托实验室内部局域网和服务器系统,使实验室的日常业务流程和工作在网络中运行操作,实现信息的传输与共享,与传统的人工工作模式有很大区别。因此,实施信息化的LIMS系统是对实验室传统工作方式的一次大调整,需要工作人员重新学习新知识,接受一个新事物,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部分人员可能会产生抵触心理。然而接受新事物本身就有个过程,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一点点的了解、熟悉,系统管理员应安排必要的技术培训,通过集中培训、演示以及编制操作手册等方式,使工作人员认识到实验室信息化的重要性,使其能够逐步适应新的工作模式。

(3)实施LIMS系统可以实现实验室日常工作流程标准化,即完全按照实验室的程序文件、质量手册等规范性文件执行,若实验室目前工作流程随机性大、不严谨,不能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要求工作,这对今后使用信息系统管理实验室会带来很大麻烦。因为,实施LIMS系统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工作流程必须要清晰明了,每个人的工作行为必须要按照制定的工作流程来进行,否则,工作会在某个环节卡住,使流程不能继续,影响任务的及时完成。因此,在实施LIMS系统之前,实验室应该制定出各项业务工作流程,设计工作程序,使工作流程标准化。

(4)LIMS内容涉及实验室的方方面面,复杂又琐碎,系统建设工作往往难以一步到位,应采取循序渐进策略,让使用人员逐步了解、逐步消化、逐步掌握。项目实施工作要采取统一设计、分块实施原则,先上主流业务模块(如:检验报告、检测设备管理、行政公文),在主流模块完成设计投入试运行,让细节问题在试运行中暴露,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完成功能,主流模块业务因流程相对复杂,试运行时间需要长一些,在此期间,开始实施辅助业务模块,从而可以很好控制项目实施进度。

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以实验室为中心的分布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检验数据网络化共享、资源与设备管理、人员量化考核,达到自动化运行、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提高了实验室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促进了实验室高效运作和规范化管理,为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实验室的全面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同时为质检实验室走向市场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形成独特核心竞争力创造了条件,只有这样质检实验室才能在以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建平.世界标准化及质量管理.按国际惯例搭建我国质检实验室,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