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教育的痛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5、教师主导性 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
由于历史原因,传统教法曾经在我国的教育界占据主导地位,亦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虽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但亦不可否认地存在很多合理的地方,而且符合我国民众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不应该全盘否定传统教法,在现在的教学中,“仍起着巨大作用,没有失去其客观意义”。
而现代教法,与传统教法相比,应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双边性 80年代,苏联教育学和教学论所归结的教学方法定义是:“教学方法——这是为达到教育目的而调整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活动方法。”把这个定义与早期的教学方法定义相比较,表明现代教学论中的教学方法不再单纯地被看作是指导学习的方法或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活动,而是看作教师和学生的相互联系的活动方法。南斯拉夫的教学论专家费·鲍良克也说:“任何方法都具有两方面的意义:既关系到教师的工作方式,也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采用一定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从导入到检查。在同样的阶段上,学生也采用一定的方法来获得知识和形成能力。”
2、符合知识教学的三级掌握目标 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分为三个级别,也就是三级水平:第一级水平的知识掌握是把接受的信息变成个人的知识;第二级水平的知识掌握是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第三级水平的掌握是达到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获得创造活动的经验,把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能力。我国教学大纲的制订体现了三级知识水平的要求。
3、教学形式丰富 教学的外部活动形式是指电化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结构、教学程序、学生书面作业等有形的看得见的教学外在形式。
4、创造性 创造性就是教师设计专门的认识性习题,让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这样,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逐步积累了创造活动的经验。
5、学生主动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和科学态度。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思想的发展,教学方法亦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导致了现代教法的创立,并与传统教法相对应。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教学方法是发展变化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传统教法虽然有弊病,但在现在的教学中,“仍起着巨大作用,没有失去其客观意义”。而且,所谓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截然分开。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有现代教学方法的某些因素,现代教学方法中也包含着传统教学方法的成分,二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例如,启发和研究的教法都公认是现代教学方法,但是在我国古代孔子就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反对“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所以,我们应该以提高教学效果为主要目的,结合传统教法和现代教法的优点,寻找合适的平衡点来完成教学任务。
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的平衡点
每个时代的教学方法,除了继承以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外,还受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制约,具有历史特征。在封建社会的学校里,教学方法一般都脱离实际,教师强行灌输,学生死记硬背,这是由封建的科技文化不发达、教学内容以诵读“经书”或“教义”为主而造成的。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了,学校增设了大量自然科学教学科目,因此采用了演示、解剖、观察和实验等各种方法。同时,一个时代的教学方法形成之后,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一方面,一定时代可以继承和使用前一时代的方法,另一方面,每个时代又都会涌现出多种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方法。这些新方法虽具有不同点,但反映了教法改革的共同趋势。
传统教法强调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牢固的技能、技巧,这在今天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要求。但是,在今天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形势下,学生还必须有研究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这必须用现代教法来培养。因此只有现代教法和传统教法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的完成教学任务。
我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具体措施:
1、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 教学过程是一个变化多端的动态过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要求、课程性质、学生特点以及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而灵活运用。
在中国,早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就提出过“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教学方法与思想,至今对我们的教学还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有些教学内容,适宜运用传统的讲练、读背等教学方法;有些教学内容,如果巧妙地运用现代的教法,就会更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使学生更易理解,印象更深,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如教学《机械波的干涉》,由于机械波的干涉现象比较抽象,其形成原因更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学生难以想像其过程,更难以理解它的内容。我们可以针对干涉现象制作一个多媒体动画过程来帮助学生想像和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讲授干涉的知识点和应用。所以教师在施教时,采取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相结合,合理地选择适合教学内容,适合自己运用的教法,才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相结合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取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因而教学方式必然要服务、指导学习方式。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只有把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相结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才将更利于增进教学效果。可以有以下策略:
·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帮助学生确立能够完成的目标。
·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强调理解而不去死记结论。
·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及时反馈,建设沟通的桥梁。
3、知识传授与心理发展相结合 教学过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而知识传授与知识吸收并不能画等号。吸收是主体,传授是外部事情,教师在知识传授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的程度也不一样,接受问题、理解知识、吸收知识的能力也不一样。对低幼儿童,教师在传授知识、选择教法上,应尽量形象些、直观些。对心理发展较为成熟的儿童,教师在教法的选择上就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多进行合作、参与、探究和发现。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地改变师生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创造一种和谐、平等、理解、共进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提倡师生交往,使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相互促进,更加和谐,共同提高。
4、教法改革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已全面启动,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体现着教育价值的取向,制约着教育的活动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教法也必将随着改革,新的课程需要新的教法,新的教法一定要适应新的课程要求。
新的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我们在选择教法时,就要符合这一要求,应选择一些富有创新特征的,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教法。如摒弃灌输注入的方法,改革为启发式、探究式、发现法;摒弃课堂讲授的方法,改为讨论式、导读式、谈话法;还有摒弃冷峻生硬乏味的方法,改为充分运用教学技术和艺术的方法等。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要以提高教学效果为主要目的,将传统教法的朴实、扎实与现代教法的灵活、开放相融合,不断寻找它们之间最恰当的结合点。一句话,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关键词] 传统美德 道德观念 修身养德
―、当前职专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
当代职专学生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敢想敢说敢做,评人论事不拘一格。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求新存异,不崇拜权威。但职专学生普遍存在道德观念淡薄,不少学生视传统伦理道德为古董,距己愈远愈好,盛行“道德能值几个钱”、“要不要道德无所谓”的论调。更有一些学生理想信念淡漠,不关心国家大事;学习缺乏正确动力,甚至厌学;追求享受、追求名牌;上课时发短信、打游戏、通电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讲粗话等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传统美德观念的日趋模糊,使得学生对待事情态度也出现了模糊。大多数的学生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精神,缺乏整体意识,团结协作观念差等。传统美德教育势在必行。
二、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现代化的时代,高度发达的现代化、信息化的物质文明和相对落后的道德文明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呈现道德水平严重下降的趋势,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状况更令人担忧。
这种状况对于职专学生来讲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多数的职专学生思想混乱、道德观念薄弱,缺乏传统美德的行为比比皆是,突出表现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普遍成人化;生活阅历超越实际年龄,追求时髦,讲求所谓的个性,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知耻”之心;讲究义气,但不讲究方法;头脑一冲动,做事不计后果;缺乏同情心,恻隐之心;不孝敬父母,对尊老爱幼表现出的是更多的漠视,更有甚者辱骂家长老师的现象也是司空见惯;做事没有毅力;挫折承受能力差;校园奢侈之风,盲目攀比之风渐长;好多同学以节约为耻,以浪费为荣;缺乏自强的精神;没有社会公德等等。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社会风气的恶化,青少年犯罪率也大幅增长,可以说,中国未成年人尤其是对于职专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在落实中已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导致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作为家长、学校、社会是不是都应仔细的考虑一下呢?我们不能把责任一味的推向孩子本人,我们也应该思索!
首先,家庭应该是孩子品德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与家庭教育往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学校是孩子道德品质培养的最重要的场所,孩子的个性的形成和人格的培养基本是在学校完成的。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而今天学校似乎也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很多老师都认为学校受到社会的冲击实在太大,要把一部分受社会不良影响的学生拉回来非常困难。事实上,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其实都只是社会的缩影,归根结底,如果社会的道德风尚好了,那么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可行性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伟大民族几千年文明所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的经验总结。李岚清同志曾强调指出:“必须用我们民族的优良教育熏陶青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振兴中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担”。
如何使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在当代青年的身上发扬光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陶行知先生说过:“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增加校园的文化气息与文明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创设自然的人文景观,营造德育和审美教育的氛围。使学校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一尘不染的家。在学校的墙面、走廊、楼梯等空间,布置一些令人奋发向上的环境用语、名言警句和古代现代诗文;在班级的美德一角布置一些名人故事、励志名言等。
树立良好的校风,以传统美德教育为基点,有组织地教育、感染师生,使优良的风气成为群体规范,所倡导的精神、态度和作风成为每个师生的自觉行动。通过开展“我爱我家”、“我眼中的美”等为主题的班团日活动,来达到对传统美德的正确认知和树立传统美德的意识,从而达到通过活动引导行为的目的。
良好的班风更能直接影响班中的每一个成员。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班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学生尊重师长,谦虚礼让,讲究诚信;从而学习积极性高,自信心、自尊感强。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约束自己的“我的十不准”,贴在班级墙报专栏中,让每个学生每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记录,做自我评价。注重传统美德教育,通过强化集体荣誉感、凝聚力,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师长、爱他人,同时尊重自己的良好品质;让学生在集体中,打下学会做人、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思路 反向探求 实践探求 全身心探求
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正在形成:从科学主义的精细处理到和人文主义的机智探索相平衡,以人为本成为基本趋势。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方向,已出台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
一、从追求讲什么,到追求不讲什么――反向探求教什么
高中必选的传统课文《荷塘月色》的传统讲法是:
(一)背景介绍。
(二)分段解析具体内容,归纳段义。
(三)结合各段落,整合成较为明晰几个板块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人物性格特征等。
(四)布置作业,巩固扩展
据此《荷塘月色》可以解析为: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文学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宁肯饿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文章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作者心里非常苦闷。
文章分为12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意义段。第一段写作者郁闷散心来到荷塘边;第二段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第三段写作者由荷塘想到江南,不知不觉中回到家门口。第二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四自然段为第一层,描写月色下的荷塘,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第五自然段为第二层,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第六自然段为第三层,描写荷塘的四周。
文章通过描写荷塘月色,展现无比优雅、朦胧、幽静的自然之美,同时借景寓情,透露出内心的不平静。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善于运用比喻(尤其是通感式比喻)和拟人修辞格描摹景物,精心选用动词和叠词营造优美语境。
作业:评说比喻、拟人、动词、叠词的妙用,背诵4、5、6自然段。
对于已学过上百篇如此课文的高中生来说,感觉上就过于重复嗦了,这就需要创新,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意味着要走自己的路,要实现从知识层次的传授进步到方法层次的考究,再到素养层次的追求。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文里,引用清初画家笪重光《画筌》里的话说出了这种境界:“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景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语文教学能不能上升到这种境界:从追求讲什么,到追求不讲什么--反向探求教什么。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反思“求全求细求深求透、包教包学”的做法,更要思考不教什么,从不教什么中明确教什么,然后留出学生思维、感受的空间与机会,让不教的东西连成一条学生学习、发展的线索。
二、从用理论检验言语,从学语言到用语言理论――实践探求怎么学
《荷塘月色》最大的写作特点是语言美。为了表现荷塘月色的柔美,它运用了汉语独有的叠词叠音、双声、叠韵。叠词叠音有:曲曲折折、峭楞楞、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隐隐约约等;双声词有:袅娜、仿佛、渺茫、霎时等;叠韵词有:零星、宛然、酣眠、和谐等。为表现荷塘月色的优美意象,它非常注意炼字:弥望、点缀、颤动等;为表现荷塘月色的意境美,它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比喻和拟人。比喻有:(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拟人有:羞涩地打着朵儿,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脉脉的流水等等。
这些言语特点,教学中一是就语言分析语句,“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另一种是为了达到最佳表达效果而探求最佳表达形式,“同学们,荷塘月色的意境非常优美,我们想过没有,作者用什么样的语言技巧营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前者是肢解教学式,后者是联系教学式。前者只告诉学生“是什么”,后者不但告诉学生“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用什么”和“怎么用”。前者告诉学生的是僵硬的事实性知识,后者教给学生的是运用事实性知识。
新的课程标准讲感悟,感悟什么呢?感悟情感,感悟道理,当然也包括感悟规律,语法就是规律之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感悟语言规律,并把它运用到语文实践中去,更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感悟内化规律、理论,并借此完善和促进后面的语文实践。这是新语文的方向。
本着这种方向性的变革反思,我们必须增加运用技巧的练习,并且在课堂上予以落实,而不是“留”给课外。同时要探究从用理论检验语言,到学言语用语言到理论--实践探求怎么学。这是人文主义的机智感悟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明白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与目标: 不是为了分析语言而分析语言,而是为了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而分析语言,总结语言规律,而且要把语言规律落实到具体的语文实践中去,让学生学会运用,提升人生体验。
三、从默默接受,隐形思维和感悟,到用听、说、读、写、唱、表演、活动等显形思维和感悟――全身心探求语文的魅力
推出《荷塘月色》的写作技巧,从方式方法看,一种是教师讲解,学生领会;一种是教师讲解,学生领会,辅以诵读、写作两种巩固手段,即让学生读读课文体会用词之妙,运用叠词叠音、双声、叠韵等描写一处景致。
一、传统教学的特点
(一)传统教学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
传统教学对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较高,其中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语言组织能力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基本素质,这就在客观上促进了青年教师要在这几方面上多下功夫,完善自身专业的知识结构,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之融会贯通后,采用学生较容易加收的方法向其传授知识。这不仅巩固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也锻炼了教师的书写、语言和应变能力。
(二)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控性强
传统教学因有较强的主观性,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情况的把握,因学生个体的基础参差不齐,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同,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施教的过程中,更容易增进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来完成各个重要环节。
二、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
(一)传统教学形式单调,影响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
传统教学因在教学过程中时间、地点的固定性,教师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黑板是教学的主要媒介,但黑板白字很难在视觉上刺激到学生,反而会让学生感觉到视觉疲劳,即使是在听觉上,自始至终也是一个老师的声音,这很有可能让学生觉得授课过程枯燥无味,对于知识的接收都处于被动状态,从而影响了创新型思维的形成。
(二)传统教学备课工作繁琐,授课更为劳累
传统教学会造成教师工作量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因教学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各类教科书籍层出不穷,教师不仅需要去查阅大量的教学资料,而且需要设计好授课过程每一个环节,这就造成了在教学成本上的时间成本的增加,不仅如此,在授课期间,教师不仅需要口头授课,还需要手写大量的板书,也造成了教师在生理上的劳累。
(三)传统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的发挥
在传统教学中,黑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但在一节课四十分钟内所传授的知识却是十分有限的。若是加之其他因素,比如后排学生看不清字体,也会影响到授课质量。
三、电子教学的缺点
(一)不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
虽然电子教学有着诸多优势,但有得必有失。随着教师的电子教学技术日益完善,有可能造成板书教学和绘图能力的生疏,而互联网上又有着众多已成体系的教学课件的免费共享,教师很可能在授课过程中直接拿来用。如果再有以外情况发生,比如电脑故障,停电等情况,就会造成无从下手的可能。
(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利用电子教学,由于课件都已成体系,一张幻灯片可能一晃而过,不像传统教学中板书的运用一样有过渡的时间,这就很有可能造成信息量大、讲课速度又太快这一问题,从而导致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更不能充分的消化掉所学知识。加之学生的底子各有不同,但基础较弱的学生缺难以理解。
(三)可能造成师生之间互动环节的丢失
互动环节是授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明显的反映出授课质量、学生掌握情况和课堂氛围等重要因素。教师在把握信息量大、速度快的课件的同时,很有可能为了完成课件的完整性而造成重点不突出这样的情况。而学生也无法及时的跟进教学进度,甚至有可能被电子教学中的动画图片和视频文件所吸引,分散了注意力。
四、电子教学的优势
(一)电子教学可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在授课前将授课内容、教学大纲和本节重点做成电子课件,这不仅大大的节约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同时也能更清晰明了的给学生展示图像、视频,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授课信息量。不仅如此,教师还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完善自己的课件,给课堂增添活跃的气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二)电子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自21世纪起,人类就已经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从这个角度看,电子教学很好的迎合了时展的需要,从教师的层面看,该教学方式在搜集资料过程中有着种类丰富、渠道众多容量较大等优势,这就在客观上培养了教师搜集信息的能力,从学生层面来看,色彩丰富、各科知识互相交叉,多层次全方位的授课方式也更容易拓展学生的事业,丰富学生课外的知识量。
(三)电子教学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传统电信;3G;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9-00-02
电信产业链是一个以信息商品为对象的价值增值链,换句话说是一个信息增值链。“信息”始终是电信服务最主要的工作对象,链上的各个增值主体通过对信息的不断加工,如收集、整理、分类、储存、传输、交换等工作,提供用户信息产品,实现信息的价值增值。3G背景下电信产业链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样,不仅使产业链更具整体性,也加强了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依存性,从而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推动整个产业的壮大。
1 传统电信产业链的含义
传统电信产业链(如图1所示)构成简单:电信设备制造商为电信运营商提供网络设备,然后组装成电信网;运营商建设、管理、维护这个网络,向用户提供基础电信服务;用户为享受这些服务,需要付费给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建设新网络,或者扩容更新原有网络需要向电信设备制造商付费购买设备。此时的通信是一对一方式,用户既是信息的生产者,又是信息的消费者。电信运营商仅关心用户通信消费量的总体特征,不介入用户信息流,它为用户提供一个基本服务的平台,提供用户信息流的支撑服务。
因此,传统电信业的价值链几乎等同于产业链。传统的、基础电信业务的产业链只存在三个环节: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和最终用户。因为基础电信业务主要是语音业务,相对简单,并且完全依附于网络,所以全部的电信服务业务都由电信运营商独自提供,全部的电信业务收入归电信运营商占有。这种电信业框架在初期是符合电信作为基础产业的要求的,它有助于统一电信业的技术标准,发挥电信网络的规模效应,于是电信业获得了超乎想象的发展。
2 传统电信产业链略势
2.1垄断封闭性
产业链包含的市场主体很少,缺乏中间环节;市场主体又均是电信产业内的固有主体,新的市场主体进入门槛高,因此,产业链表现出相对的垄断性、封闭性。
2.2单一直线性
产业链节点之间链接简单,且节点与节点之间都是单一直线关系,从上游到下游是垂直关系。这里的直线性是指企业类别,不是指某个具体企业。
2.3技术导向性
产业链传递的是物质、技术支撑,在这个阶段,技术对电信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比市场更重要。市场是卖方市场,只有技术进步,提升电信设备制造商对电信运营商的“供给”,才能保证电信运营商对用户需求的“支撑”。
3 3G产业链的含义
3G产业链的构成上,对于构成环节的数量和对应的职能描述不尽相同。产业链中,除了电信运营商、终端设备商、网络设备制造商等原有重要环节外,业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系统集成服务商等原产业链中已有环节的作用将得到加强,同时终端软件提供商、测试厂商、芯片厂商等新出现环节在价值链中也将发挥作用。整条产业链呈现两个明显特点:纵向不断延伸链条,产业链不断拉长、细分和开放,加入一些新的市场主体和价值创造者;横向不断深化、分工和扩展协作伙伴,稳固和提升每一个环节的价值形成能力。不再对应单一的价值链,而逐渐催生出更加相互依赖、紧密协作的价值网络。每一个参与分工协作的电信企业,都成为价值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在链中,各环节承担着一种或多种角色,同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链主体的重要性也会产生差异。在3G的准备期,设备制造商的重要性最大,设备提供能力决定产业链是否能正常启动;在3G启动阶段,运营商的作用最重要,起着“支配性作用”,产业链中大部分价值主体的资金流入来源于运营商。
4 3G产业链优势
4.1链中环节被重新定义
链中各环节对价值创造的贡献被重新界定,价值和利润在链上发生转移,资源会逐渐向对价值创造起关键作用的环节集中,而且转移的范围越来越大,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内容和应用方案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同时,每一个环节上的运作效率对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影响越来越大,各成员企业间联系更为紧密,优势互补且更为相互依赖。
4.2产业链成员之间的合作协同方式发生改变
传统电信产业链中仅仅基于通信产品或语音服务的利益交易,逐渐发展成3G时代以战略联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流程对接和文化融合等为特征的深度合作。
4.3产业链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
3G产业链由链状演变为网状(如图2所示),纵向方面新加入环节增多,更为细分化如终端应用软件商、芯片厂商等的加入。虽然在2G其在产业链中也有反映,但尚未形成气候,主要是由于当时增值数据业务并非业务重点,语音业务单一性使得整个链条上各环节职能较为薄弱。横向方面同一环节内的企业不但数量大幅增加,而且更为专业化。
4.4不同产业的关联性加强
我国电信业发展已经从满足个人需求向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服务转变,行业信息化成为各大运营商推行的重点。在向其他行业推行信息化建设中,两者在业务方面出现融合,原来看似没有联系的不同产业变得越来越相互关联并出现重叠、替代、交义和趋同等变化。行业相互间的协作关键就在于合理的结算、利润分配模式,只有多赢的分配方式才能保证跨行业业务的顺利推进。
4.5产业链动态开放
由于产业链不断延伸和网络化,导致其结构也日趋复杂化,2G时代简单的单向价值链结构向复杂的3G时代演进,甚至有人把3G时代复杂的价值链称之为价值系统或价值网。其日益呈现出开放性,且随着其他一些产业(包括银行、学校、政府部门等)的加入,形成异业联盟的同时,产业链的动态开放扩大了面向领域,电信市场参与者日益复杂且壮大。但是由于参与者数量的不断增多,使得电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不再保持一种相对封闭和长期稳定的关系,而有了更大的变动性,产业链缺乏稳定性,呈动态开放状态。随着产业链的分解与重构,3G产业将出现一体化与专业化两种趋势。可以预计,在3G产业发展初期,一体化的趋势使竞争加剧,因而会受到较大关注;专业化的趋势则是随着市场的成熟而加强的,由于专业化受到核心能力的限制,因此不会受到较大关注。
5 两种产业链的比较
在传统的电信产业链中,运营商的赢利模式简单而直接:运营商的角色是提供网络基础设施,其收入则主要来源于向用户销售的使用时长。因此运营商要向用户销售网络的使用时长就需建立庞大的网络,这导致固定成本极大而可变成本较小,结果运营商的收入与用户规模成正比。另外传统的电信产业还具有明显的经验曲线效应,即运营商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经验积累每增加一倍,其单位生产成本就可能降低10%~30%,因此运营商的网络越大、用户越多,企业的收入和赢利状况就越好。在这种赢利模式下,高市场份额将产生高收入和高利润,电信运营商往往会采取以下市场发展和竞争战略:追求高市场份额和高销售增长率,努力降低单位成本,致力于业务销售渠道的广泛和深入以及提升业务质量等。传统的产业链是从应用、中间件提供商到平台提供商,之后到芯片厂商和OEM,再到手机制造商,最终到达虚拟无线运营商,各个环节独立存在,缺乏主导性。
而3G与2G、2.5G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可以提供速度快、内容丰富多彩的移动数据业务,同时也将面临更多的内容提供、服务提供以及应用开发问题,这便使运营商在更多环节、更广泛区域内与更多主体产生关联,进而赋予3G产业链新的内涵与功能以回应多维互动的格局。3G产业链是指以提供3G业务为目的,以运营商为核心,由运营商、设备软件提供商、终端制造商、内容提供商(CP)、应用服务商(SP)、最终用户等上、中、下游多个部共同组成的产业体系。与2G时代的电信产业链相比,3G产业链的组织机构更加复杂,运营商对其他各环节主体的依赖性增强。
多媒体电化教学,有其生动性、直观性、参与性,如果运用得法,确实能起到调整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欲望,拓宽学生想象思维领域,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作用。可以摆脱过去那种单一的、静止的状态,取而代之是多彩的流动的世界。但是,不可过分夸大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一味地追潮流赶时髦,不择文体,不问内容,一律使用多媒体手段,低估乃至否定传统教学方法的作用,这是不足取的,作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其方法还有其特殊的一面。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指校园教室中进行的教学活动,通常是教学者与学习者同时处于同一空间,在教室中学习者由于环境影响必须遵守某些行为规则即某些沟通方式。传统的教学,大多是教学者依赖既有的经验,依照教科书的内容,以讲述的方式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者也只是被动地接受。传统教学只在教室上课,是最传统及最普遍被使用的教学法,由教师以某一特定主题为中心,做有系统、有组织的口头教学。传统教学的主要精神是完全由教师主导与掌控整个教学情境,利用黑板板书及运用教学资源与课本的内容讲解,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或练习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的讲授活动为主,并未特别注意或正视学生之先前概念,更没有发展特殊且适当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产生概念的改变。学生习惯被动地照着教科书的编排及老师的教学进度去吸收新知识,老师必须是个无所不知的全能者。传统的课堂教学着重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传统教育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结构严谨,基础扎实,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一条简捷、经济、有效的途径。这一点,可以从它培养出来的现在战斗在各级各类岗位上,为祖国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才上得到有力的证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我国的传统教学,抛弃其不合理因素,传承、发扬其优点,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充实、发展和创新。总结起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有:①节省学习时间。②知识具完整性、系统性。③教材教具使用具有弹性。④班级秩序容易掌控。⑤教师的热忱与专业素养可以影响学生学习。⑥教师的互动讨论可直接管控与调整。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因为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过分热情追求和对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客观的认识、分析和评价,片面地认为创新就是要斩断和传统的一切联系。导致教师有一种观点似乎越来越流行,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创新的课堂教学是相互对立的,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完全抛弃传统的课堂教育。
与此同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多媒体辅助教学更是成为热门的话题。实践也证明,适时适量地应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但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不加选择地一味使用多媒体,认为这才“现代化”,才够“课改”。因而也出现了这样的课堂:课件精美,图文、形声并茂,师生投入,教学过程像看电影,无论学生爱不爱看,只管一路放下去,教学过程成了“注入式多媒体课件教学”,书本、笔记不用了。教师成了一名“放映员”,教师的讲解仅是“画外音”。多媒体本来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但在这些课上,却喧宾夺主,成了课堂的主宰,约束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性,学生也因此缺少了思考问题的空间。学生从表面上看,始终在认真听课,但或许只是对精美课件感兴趣,其实脑子里一片空白。
这是由于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改革认识的误区造成的,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改提倡“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意义深远。但从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关系来看,知识还是最基础的。方法是一种在形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被内化的知识,是掌握知识的知识。能力则是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的产物。可见,没有知识、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人类千百年来经验的总结,内容丰富,传授知识是最便捷、最省时的最佳方法。我们要关注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教学原则: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不只是为了给老师省下时间,更重要的是它能创设一种教学的情境,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应从“寓教于乐,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出发,不能把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作为进行现代“注入式教学”的工具,否则就有违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初衷了。
总之,在先进科技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仍处于探索阶段的今
论文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教育在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就新课标开展过程中与之并存的传统教育两者的相互影响为线索,就我国目前的教育进行反思并且提出几点建议。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实验,似滚滚洪流不可阻挡。拒绝课改,就会被淘汰;被动适应,就会落后。在新课程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教师正在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而教研工作的策略也需作相应的调整,将重心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强大的应试教育压力,学校、家长的习惯思维方式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新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我国特有的传统背景下逐渐出现了一些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实践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矛盾地并行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及自我意识,多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材、课堂压抑和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矛盾:课堂时间只有45分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学习文史类课程时也就很难有高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此时不过多参与指导,那么在预定时间里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也不可能,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也只好选择全程指导教学,这一现象在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相当多见。因此,解决不了这一问题,我们的教育改革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所以各个学校在发展教研组研究教学理论,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切磋技艺,资源共享等最基层的学习化组织的同时,也应当同步在相应学生群体中加大教育投入。如中学生心理指导可帮助他们屏弃不良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产生健康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同时再增加相应的教学辅助材料和设施,如书籍,影视资料,多媒体资料等等来开阔视野,也有助于课本知识的吸收。
二、考试制度和教学评价改革严重滞后
新课标在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陈旧的课堂模式,探索有利于学生主体发挥,主动参与精神的同时,没有同步对我国相应的评价机制进行同步改革。这一现象则直接导致课堂评价的不足,体现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表扬的泛化,优劣界限模糊,教师在课堂上少评价或不评价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好声一片”,实际造成的结果之一就是教师角色的缺失。这样也不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容易使其养成骄燥情绪从而缺乏必要的抗挫折能力。因此没有直观的标准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家长及学校就难免要沿用老标准“分数”来体现自身优于他人之处了。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综合课相对缺乏重视,处于对分数的追求,科学,艺术类课程被打入“冷宫”,这也违背了新课标“顺应学科之间融合和交叉的趋势,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这一初衷。
由于以上几个比较突出的矛盾,使得教师——教学的主导,在新课改的洪流中徘徊了,甚至缩手缩脚,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他们的困惑也相应地产生了:
(一)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绝不能被圈入‘满堂灌、‘一言堂”。就这样,教师在一节课中几乎不讲解,学生自学、自读、自练成了课堂主线。课后,评课者意见纷纷,莫衷一是,有人说,现在的课就是要这样上,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有人说,这样的课,学生能学到知识?不可思议。上课者彷徨了,听课者也迷茫了。
(二)“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成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生主体被凸显出来。学生的不良行为被姑息迁就,教师生怕沾上“变相体罚”的骂名,教师角色的缺失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明显。
(三)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能力的评价手段单一,其根源应直指高考这根指挥棒。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既不能应试教育又不得不应试教育,要为学生减负,但往往“后果自负”;实际并未跳出旧的评价模式,教师感觉到被成绩所逼,自然也会给学生压力了。
(四)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执行者,改革效果的评价自然离不开老师的参与,正因为执行过程中有一些难以处理的矛盾,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使得老师不敢挺而走险有大胆新的尝试,只好持观望态度,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害怕成为一旦教育改革失败的责任人而承担骂名。到最后可能所有的教学思路都会单一,谈不上创新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课改中遇到一些困惑,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新课改以其破竹之势长驱直入,不以教师的困惑而停滞,不因暂时的逆境而驻足。我们必须正视问题,想办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
一、教师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理念调整教学策略,让更多的学生高质量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学生的评价要更科学合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的同时也努力创新出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把形式的创新与效益的提高密切结合,努力创设融“情感、互动、创新”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建立和完善教师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制度与奖励制度,发挥评价与奖励机制的激励、促进作用。克服“应试教育"在评价、奖励中的负作用。不能把考试结果做为评价教师的目标,不能把考试分数做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不能把考试各种"率"做为奖励教师的唯一依据。奖励制度的基础是评价。我们各项表彰和奖励都是建立在评价基础之上的。科学的评价奖励机制必须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我们必须在各个层面上行动起来,在继承中创新,在继承中突破。打破已有的束缚,坚持素质教育,服务国家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石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J]. 桂林市教育学院院报,2000.04.
2. 李向东.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 [J]. 焦作大学学报,2007.4.
3. 董奇,周勇,陈红兵. 自我监控与智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一、基于特征: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一种首先由教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视频讲解,然后再回到课堂中进行“生生间面对面的分享”、交流学习成果与心得,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的教学形态。翻转课堂相比较传统课堂具有如下特点:
(一)翻转课堂延伸了课堂的时空
传统课堂教学目前仍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其最大的局限在于教与学必须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如学生在假期或者周末,教师不可能在旁进行指导;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请假缺课或者因为学习接受能力较弱需要教师课外额外辅导,而翻转课堂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电脑,智能手机等观看教学视频,学习、模仿、操练,直至熟练掌握运用为止。所以,翻转课堂突破了时空局限,让课堂跟着学生走。
(二)翻转课堂重构了教学的结构
教学结构是在某环境中展开的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等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目前,常见的教学结构形式主要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三种。而翻转课堂颠覆了上述三种教学结构,由“先教而后学”转向“先学而后教”,由“以教导学”转向“以学定教”,由“注重学习结果”转向“注重学习过程”。这种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见下图),尤其是第三个转向对高中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为语言的运用与操练构建了理想的教学结构。
(三)翻转课堂重置了师生角色
广大英语教师都认可这样一个观点——英语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不是英语教师教会的。然而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仍然占主体地位,学生依然处于被动的学习者的地位。而在网络背景下的“翻转课堂”中,对微课程资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权、选择权和控制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提问交流探讨操练的过程中,教师的讲台成为了学生的论坛和舞台,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
二、基于实践: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翻转课堂有利于创设真实的语境
网络背景下的高中英语翻转课堂,让理想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的实现成为了可能。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语言,追求的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相互促进、均衡发展。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英语创造了真实的语境。英语情景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符合人体大脑的活动过程。例如在学习M8U2 Project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usic 一课中,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代表西方各种音乐风格的经典歌曲以及歌手,并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欣赏英文歌曲的过程中,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相互联系,并了解西方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之后,布置相对应的作业,要求自主探究制作其最喜爱的歌手和乐队的简单PPT或者网页,下载或者链接并介绍其代表作。而在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对收集的资源进行整合处理,然后上台用英语介绍其音乐的风格和特点。使用情境教学方法,除了重视听,还强调说,给予学生具体的某种角色。这种语言的操练和使用所取得的效果远远超过传统英语课堂中老师讲,学生记的效果。翻转课堂所创设的真实情景为学生学习英语增添了乐趣,让学生有学英语,用英语的冲动。
(二)翻转课堂有利于开展个性化学习
高中英语语法一直是不少高中生英语学习中比较头疼的问题。翻转课堂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方式,笔者在教授关于虚拟语气内容中过去非真实条件句内容时尝试制作了微课。利用经典爱情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男主人公杰克和女主角露丝的对白重现,对过去非真实条件句的基本句型“If …had done, … would/ could /might have done”进行讲解和操练,并配以巩固练习,让学生自我测评。这样的语法微课可以让那些掌握情况不是太理想,或者想了解更多虚拟语气的学生进行再次的学习,准备好问题以便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更能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增加了师生之间双边的互动和交流,大大增强了课堂互动的数量和质量。
(三)翻转课堂有利于实现课程拓展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而微课程正是拓展学生学习渠道,扩大学习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笔者受“沪江英语”英语学习网站的启发,结合“中国日报英语点津网”的资源,开设了“看电影,学英文”校本课程。
三、基于课程: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实施翻转课堂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翻转课堂使教师从课堂大量知识点的反复讲解中解脱出来,但“课堂交流”的形式使部分教师无所适从,因此,要求教师在理念上发生转变。教师更应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引导者、促进者和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者、微课程的设计开发者。因此,翻转课堂对教师的理念先进性和在网络技术背景下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应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不少教师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使得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因循守旧,对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不屑一顾、避而远之。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是翻转课堂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广大一线教师应顺应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积极通过各种培训和自我学习,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
(二)实施翻转课堂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相应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不少学生已习惯于传统的教师布置的笔头作业和背诵作业,也没有形成对于翻转课堂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学习的习惯。在教师的有效调控之外,学生是否有学习的主动性去对教师提供的微课程进行独立探索性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中或教学平台上与其他同伴一起合作一起探究解决问题是翻转课堂实施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笔者所尝试的翻转课堂实践之中,就有个别学生未能按照要求去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出现了游离现象,很难获得有效的学习。因此,翻转课堂同样需要学生适应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养成信息时代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
(三)实施翻转课堂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整合
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主要通过网络微课程教学的方式开展,微课程是翻转课堂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然而翻转课堂只有很短的发展历程,相应的英语微课教学资源建设也处在起步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学校应在各方面给予教师支持,大力改善校园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包括人员配备到专项资金来支持、服务于“翻转课堂”的开展和实施;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大力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并通过共享的方式,建立微课程资源库,既可以保证微课程的优质高效,又能使教师能集中精力更好地进行翻转课堂其他教学内容的设计制作,从而保证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而推进翻转课堂的普及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荣.翻转课堂:学与教的革命[J].基础教育课程,2012,(12): 28.
[关键词] 单极电刀;扁桃体切除手术;传统方法
[中图分类号] R7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4-186-02
Comparison of efficacy of monopolar electrocautery tonsillectomy and conventional methods tonsillectomy
HUANG Hua YU Jianju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and Otorhinolaryngology,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Hechi City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Hechi 54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of monopolar electrocautery tonsillectomy and conventional methods tonsillectomy. Methods 100 patients required elective surgery for tonsill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09 to August 2012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50), treated with monopolar electrocautery tonsillectomy, and the control group(50),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s tonsillectomy. The blood loss, the actual operative time, anesthesia time, 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 after surgery, eye edema, pseudomembranous tonsillar fossa growth conditions, swallowing and speech fun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analysed. Results Blood loss (12.5±5.9) Ml, operative time (20.7±10.2)min, anesthesia time (25.2±5.6) mi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Monopolar electrocauter; Tonsillectomy; Conventional methods
扁桃体切除手术方法分为剥离法、挤切法两种[1],术后会有出血、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扁桃体切除术作为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手术,其手术技巧及难度不高,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控制术中出血、预防术后出血[2]。现在,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患者对医疗质量要求更高,即使再简单常见的手术都要求精益求精,减少围手术期出血、疼痛等是患者最为关心的话题。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手术能在传统手术疗效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手术质量,减少围手术期出血量,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3]。现将我院使用单极电刀与传统手术方法切除扁桃体的疗效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需择期进行切除扁桃体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0~45岁,平均(26.8±1.2)岁;慢性扁桃体炎患者20例,扁桃体肥大以致吞咽、呼吸困难者15例,扁桃体周边脓肿者15例;病程0.5~3年,平均(1.5±0.9)年。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9~47岁,平均(26.1±1.5)岁;慢性扁桃体炎患者22例,扁桃体肥大以致吞咽、呼吸困难者13例,扁桃体周边脓肿者15例;病程0.5~3.5年,平均(1.8±1.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术前准备:对于严重性炎症患者术前2周开始控制炎症,所有入组患者无血液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术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检查、胸透等均显示正常。(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鼻气管内插管全身静脉麻醉,取患者平卧位,将头稍稍后仰下垂,垫肩。使用Davis开口器进行开口,适当调整压舌板让术侧扁桃体暴露,吸净咽腔内分泌物。观察组患者:选择单极电刀(德国爱尔博电子医疗器械公司ERBE ICC80/50高频电刀)作为手术器械,将其工作模式调至电凝,输出功率调至15~18W。使用扁桃体钳夹紧术侧扁桃体的中部向对侧牵拉,确定其周围间隙后注入生理盐水,分别在上中下三点注射3mL左右生理盐水增宽间隙,直接使用单极电刀顺沿扁桃体与舌腭弓交界的边缘由上而下将舌腭弓黏膜切开,再向前外牵拉扁桃体,再顺沿半月襞往下切开扁桃体和咽腭弓交界黏膜,之后锐性切割使扁桃体上极暴露,夹住上极适当向中线牵拉,并紧贴被膜横行划线切割至下极连同三角皱襞切除扁桃体,对于直径在1cm以上的血管电凝缝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切除扁桃体。(3)术后:两组都给予止血剂进行治疗和抗生素治疗。
1.3 出血量计算及咽痛评分标准
(1)出血量计算:使用标准样小棉球(浸透但不滴血时记为2mL血),手术结束计数棉球数量换算成出血量;(2)咽痛评分标准:采用VAS评分,0~2分表示无痛或者微痛,记为优;3~5分表示中等疼痛,记为良;6~8分表示重度疼痛,需使用止痛药,记为可;8分以上表示剧痛,止痛药不能止痛,吞咽及语言困难,记为差[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2.5±5.9)mL、手术时间(20.7±10.2)min、麻醉时间(25.2±5.6)min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
(mL) 手术时间
(min) 麻醉时间
(min)
观察组 50 12.5±5.9 20.7±10.2 25.2±5.6
对照组 50 26.3±6.7 31.8±13.8 32.5±6.6
t 8.5542 2.3417 5.9636
P
2.2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6h后开始进食流质食物,有轻度吞咽困难,无语言困难,咽部水肿比较轻微,伪膜形成均较早,但相对较厚。对照组患者术后咽痛,不愿吞咽或说话,咽部明显水肿,伪膜形成均较迟,厚薄不一。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无感染发生,扁桃体窝黏膜愈合完全。观察组患者咽痛评分优良率100.00%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扁桃体切除术在临床适合以下疾病:(1)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2)扁桃体周围脓肿;(3)扁桃体过度肥大,
表2 两组术后咽痛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优 良 可 差 优良率[n(%)]
观察组 50 35 15 0 0 50(100.00)
对照组 50 8 33 6 3 41(82.00)
注:与对照组比较,x2=9.8901,P
妨碍吞咽、呼吸,导致营养障碍者;(4)风湿热、、肾炎、关节炎、风心病等患者,疑扁桃体为病灶者[5];(5)因扁桃体,增殖体肥大,影响咽鼓管功能,造成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无效者。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者;(6)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而扁桃体又有慢性炎症存在时;(7)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传统扁桃体切除方法中,长期慢性炎症、脓肿、扁桃体角化症等使得间隙纤维化,甚至瘢痕紧密粘连,钝性剥离时分离难度大,极易损伤周围组织和血管,术中出血量较多,且难以完全暴露术野[6]。传统方法切除还容易残留腺体组织,术中需缝扎止血,延长手术时间,术后咽部水肿和疼痛反应增加[7]。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是通过有效电极高频电流接触机体时的电热效应分离和凝固机体组织,达到切割并止血的目的[8]。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仅仅使用一个电凝工作模式即达到切开、止血的双重目的。该术式要求术者有良好解剖学基础能辨认扁桃体即可[9]。术中无需使用镰状刀、圈套器等,只需使用单极电刀、扁桃体钳等即可完成整个扁桃体切除的工作,避免了传统切除方法中的弊端[10]。本组研究结果也证实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咽痛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与传统方法切除扁桃体相比,利用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减轻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方小云,杨有雄,王红力,等.单极电刀电凝法手术切除扁桃体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12,24(3):333-335.
[2] 吴庆莲,舒畅,吴雯,等.高频电刀凝切术在扁桃体切除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杂志,2011,19(10):34-35.
[3] 张伟,刘明,黎金环.扁桃体切除方式的回顾性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7): 687-688.
[4] 詹善强,孔凡俐,操文娟,等.电刀切除扁桃体236例[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6,20(6):559-560.
[5] 方小云,杨有雄,王红力,等.单极电刀电凝法手术切除扁桃体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3):333-335.
[6] 龚梓明,陈嗣铭.传统扁桃体剥离术与高频电刀电凝扁桃体切除术的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2012,23(4):42.
[7] Liboon J,Funkhouser W,Terris DJ.A comparison of mucosal incisions made by scalpel,CO2 laser,electrocautery,and constant-voltage electocautery[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7,116(6):379-385.
[8] 霍红.单极电刀剥离法扁桃体切除术[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16(4):214.
[9] 余文兴,黄红星,杨森,等.低温等离子用于儿童扁桃体消融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