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妊娠高血压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3086 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103 例,占同期住院分娩孕妇3.34%。再随机选取100 例同期住院分娩非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作为对照,妊娠期高血压病诊断以《妇产科学》为标准[1]。研究组年龄21~41岁,平均30.4 岁,对照组年龄20~43岁,平均30.6 岁。
1.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分析资料,组间差异比较用χ2检验,两样本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以P
2 结果
2.1 妊娠期高血压与职业的关系 研究组农民38例,非农民65 例,对照组分别为22 例,78例。两组职业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5,P
2.2 妊娠期高血压与年龄的关系 本组资料,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年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妊娠期高血压与BMI的关系 研究组BMI>24 kg/m2者90 例,BMI
2.4 妊娠期高血压与产次的关系 本组资料中,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生于第一次妊娠、第二次妊娠及第三次妊娠者分别为92 例、10 例和1 例。可见,第一胎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生率高。
3 讨论
3.1 妊娠期高血压与职业的关系 调查发现[2]:营养不良、钙摄入不足和低社会经济状况与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病风险增加相关。在本组资料各种职业中,农民所占比例最大,与其他职业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一致。原因可能为农民收入较低导致经济拮据,饮食习惯差引起营养不良,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导致孕期自我保健意识差,很少进行产前检查。本组资料中,有7例子痫和1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其中有5例子痫和1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均是偏远地区的农民,都没有进行产前检查。
3.2 妊娠期高血压病与年龄的关系 孕妇年龄40岁是妊娠期高血压病的高危因素。但本研究中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为在本研究中,多数孕妇年龄在25~33岁。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婚育观念改变,晚婚晚育渐入人心,而且国家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城市孕妇年龄多在28~33岁,农场孕妇年龄多在22~26岁间,40岁的孕妇很少。作者认为,年龄因素已经不再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及妊娠期高血压病的主要高危因素。
3.3 妊娠期高血压病与BMI的关系 Hrazdilova等[3]报道证实,在排除年龄和孕前体质量指数(p-BMI)的相互影响后,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妊娠妇女的p-BMI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蛋白尿的风险密切相关。Belogolovkin V等[4]的研究显示,BMI>24 kg/m2的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危险性是BMI24 kg/m2的孕妇易患妊娠期高血压病。本组资料中,2008年BMI>24 kg/m2的孕妇较2006年有增加,其原因可能与因为生活水平提高、部分孕妇孕期营养过剩有一定关系。
3.4 妊娠期高血压病与产次的关系 一般来说,妊娠期高血压病好发于初次妊娠,Skjaerven等[5]报道,其先兆子痫发生于第一次妊娠、第二次妊娠及第三次妊娠者分别为3.9%、1.7%、1.8%。本组研究与报道相符合。可能与初产妇对妊娠缺乏认识,易产生紧张情绪,同时初产妇腹壁肌纤维富有弹性和增大的子宫一起压迫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淋巴导管,使肾上腺分泌增加,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诱发高血压、水肿。但是,本组资料中,第一次妊娠占总数的89%,且样本量较小,尚需进一步研究。
4 小结
综合上述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病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对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教育,减少妊娠期的精神紧张,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加强孕期保健,尤其是对农村孕妇的孕期保健,提高农村孕妇的住院分娩率;合理膳食,适量补充钙、蛋白质、铁及其他微量元素的摄入,减少脂肪的过多摄入,监测体重,避免孕期肥胖;对肥胖孕妇、巨大胎儿、多胎及妊娠合并糖尿病者加大产前检查和监护,可以有效的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尤其是子痫的发生,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沈杨,蒋小青.妊娠期高血压病孕前高危因素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2):76-78.
[3]Hrazdilova 0,Unzeitig V,Znojil V.Relationship of age and the body mass indexto selected hypertensive complications in pregnancy.Int J Gynaecol Obstet,2001,75(2):165-169.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预防及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81-02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孕妇合并的临床症状,对产妇和围产儿都具有极大的危害[1],且常合并子痫等严重的并发症,对孕妇及产儿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近年来,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有了新的进展。
1 临床表现与诊断
孕妇在妊娠早期由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管舒张因子分泌增多等原因,出现血压轻度的降低,至妊娠中期血压降至最低。若孕妇在妊娠早期血压并未出现轻微下降,甚至血压升高,则可能存在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妊娠期间出现血压≥140/90mmHg,且为首次,排除原发性高血压、肾源性高血压等疾病。褚黎、霍桂荣[2]等研究了影响妊娠高血压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通过随访216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记录其血压控制情况、是否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等临床资料。研究表明,妊娠高血压妇女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痊愈的可能;同时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妊娠高血压发生率高于无家族史的患者。可见,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2 治疗与预防
对于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积极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降压、解痉、镇静等。
2.1 降压药 降压药物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临床上对于降压药物的选择需遵循患者可长期耐受、副作用轻微等原则。甲基多巴[3]是常用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药物,甲基多巴是中枢性降压药物。其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副作用较小,较为安全。云航燕[4]等选取9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拉贝洛尔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中的效果。究了研究中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拉贝洛尔治疗,两个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心痛定治疗。研究结果为:拉贝洛尔治疗组患者血压低于其他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良好。拉贝洛尔是肾上腺素能α及β阻滞剂,在减慢心率的同时起到降压的作用。同时拉贝洛尔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2 硫酸镁 孙燕[5]选取了57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硫酸镁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后,患者血压、血尿素、尿酸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硫酸镁中的镁离子进入人体后,可有效参与体内的生化反应以及能量代谢,提高患者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解除因供氧不足引起的外周小血管痉挛,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2.3 血管舒张剂 酚妥拉明是α受体阻滞剂,可以舒张外周血管,从而降低血压;同时,酚妥拉明可以抑制肾上腺素α2受体,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提高心肌的收缩能力。王晓君、王浩等[8]研究了硝酸甘油与酚妥拉明在治疗妊娠高血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酚妥拉明与硝酸甘油相比,可更有效地降低患者舒张压。酚妥拉明改善机体微循环,使血液循环重新分布,有利于改善组织器官血液灌流。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晨虹、张文瑾、林慧英[7]将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黄芪注射液,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尿蛋白以及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妊娠并发症等也低于对照组。可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可以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的病情,改善患者及产儿的预后。丹参、黄芪中的有效成分清除血管内自由基,减轻血管氧化应激损伤而引起的痉挛,从而舒张血管。3 并发症的治疗
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的症状之一。当患者在妊娠高血压的基础上合并尿蛋白时,可诊断为先兆子痫。先兆子痫严重影响患者及产儿的预后。
宋成文、谢守珍、枝岚等[6]研究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治疗妊娠高血压妇女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先兆子痫和子痫的发生率。先兆子痫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大多学者认为是由于全身小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以及血管内透明血栓形成导致。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防止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激活前列环素从而舒张血管;同时副作用较小。
4 小 结
妊娠高血压是临床上危害孕妇及产儿的重要原因,临床上治疗应予以重视。对症治疗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主要方式。降压药物的选择与一般患者有所区别,在临床治疗中应尽量选择副作用最小的药物。妊娠期高血压的血压控制范围仍没有统一的标准,在临床治疗中,需要结合医生自己的经验。早期对重度子痫前期进行诊断和治疗是缓解对产妇和胎儿的损害的关键[9]。重度子痫前期的存在血容量和肾脏体积增加等生理、病理的改变,但病因尚未有明确的认识,炎症、体内胎盘缺血、胰岛素抵抗、肾损害和遗传免疫是目前病因基础的重点研究方向[10]。控制血压在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有着重要的作用[11],对产妇生产后有着积极的作用,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并对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帮助。不同药物的安全性、血压控制的合理范围、先兆子痫的预防与诊治,均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沈舒,王选华.3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12):58-75.
[2]褚黎,翟桂荣,丛克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165例远期随访[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5):4957-4960.
[3]Khalil A,Harrington K, Muttukrishna S, et al.Effect of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with alpha-methyldopa on uterine artery Doppler in pregnancies with hypertensive disorders[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10,35 (6):688-694.
[4]云航燕.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高血压30例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1):921-922.
[5]孙燕.硫酸镁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效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35):62-62.
[6]宋成文,谢守珍,陈枝岚,连俊红.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血管紧张肽原基因多态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J].医药导报,2008,27(12):1473-1474.
[7]张晨虹,张文瑾,林慧英.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和IL-12水平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0,(3):491-493.
[8]王晓君,王浩.硝酸甘油与酚妥拉明分别联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危象[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2):2075-2077.
[9]李春芳,苟文丽,李雪兰.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8(4):284-286.
【关键词】妊娠;钙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中图分类号】R714.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02-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期特有的疾病,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已知缺钙可以引起高血压,钙缺乏在某种程度上与先兆子痫的发生有关,补充钙则有可能降低先兆子痫的发病危险[1]本组对120例孕妇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孕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门诊作产前检查的孕20一24周,年龄21―35岁,单胎,无心、肾、高血压和糖尿病史,正常饮食,近期未服用任何药物及钙剂的初孕妇252例。依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126例。两组孕妇治疗前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妊娠期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2]。
1.2 方法:治疗组126例口服钙片每次1 g,每日2次,连续口服至分娩。对照组孕妇不服用任何钙剂。
1.3 观察指标:统计服药后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国内外研究表明,每日补钙1-2g能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3] 。钙能维持人体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当缺钙时,细胞外钙离子与细胞内钙离子主动交换的生理泵功能降低,使大量钙进入细胞内,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升高,引起肌细胞收缩,血压升高。妊娠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对钙的需要量剧增,但由于孕期母体血容量的增加,雌激素水平增高抑制母体对钙的吸收,同时肾小球对钙的滤过率增加,使母体处于低钙状态。孕妇血清钙明显低于非孕妇,并随妊娠进展逐渐下降,至妊娠晚期降至最低心。妊娠期缺钙是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与怀孕中晚期缺钙有直接关系,补充钙剂可使孕妇血压降低,缺钙症状减轻,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率下降且补钙与血压之间存在“量效关系”,本组结果显示,孕期补充钙剂能降低总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P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2.
[2]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4-95.
关键词:高血压 危险因素 妊娠结局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5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42-01
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妊娠期疾病,据国内相关资料报道[1],它是导致孕妇死亡的第二大因素,总发病率为9.4%。一般发生于妊娠5月以后,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选取71例列为高血压组,排除患有糖尿病、冠心病、肝肾类疾病,年龄在25~37岁之间,平均年龄(27.5±2.8)岁,初产妇27例,经产妇44例,单胎62例,多胎9例。选取同期健康孕妇68例,年龄在24~39岁之间,平均年龄(28.2±2.1)岁,初产妇21例,经产妇47例,单胎58例,多胎10例。
1.2 研究方法。发放调查问卷及统计临床资料,统计内容包括:妊娠期的作息时间、工作时间、各阶段身体质量指数、营养情况、文化程度;生育情况、流产情况;父母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临床资料主要统计各阶段血压、血尿酸、每月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率、胎儿情况等。
1.3 统计学方法。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妊娠结局各情况计数采用N%,用X2校验,若P
2 结果
2.1 危险因素分析。首先做单因素分析,再选取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取α=0.05。最终得出5个危险因素,如表1所示。
表1 妊娠期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2.2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比较。统计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如表2所示,从表2中看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非自然分娩率、并发症发生率、婴儿不良事件率均高于健康组孕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比较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产科中较为严重的疾病,若不经有效治疗可导致子痫的发生,严重者可造成母婴死亡,占妊娠期孕妇死亡总数的10%―16%,找出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于孕妇及婴儿具有重要意义[2]。
本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五类:多胎是引发妊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这一结果与国外学者Malone提出多胎发生妊娠高血压是单胎发生妊娠高血压的4倍相一致[3];文化程度越低,引发妊娠高血压的概率越大,可能是与孕妇文化程度低下缺乏相关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关,故需特别提醒该类孕妇加强预防措施;收缩压在120mmHg以上时,患有妊娠高血压的比例增大,所以可将此项检测作为一项参考依据;孕期叶酸的摄入量不够也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几率;妊娠期需要注意身体质量指数,若指数过高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风险。
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可以发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非自然生产率明显要高于健康孕妇,这是由因为妊娠期高血压可引发子痫,而剖宫产可有效预防和降低子痫的发生。由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小血管痉挛,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压收缩,氧循环减少,导致婴儿缺氧,这也是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出现婴儿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孕妇应该重视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加强预防措施,减少由于妊娠高血压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永红.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462―463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疾病治疗; 分娩
对于孕产妇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尤其是出现重度或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孕产妇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同时妊娠高血压疾病引发的早产、发育迟缓以及胎儿宫内窘迫被认为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本院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对4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药物治疗与分娩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共收治住院孕产妇408例,其中患有妊娠高血压者49例,前期子痫46例,占93.9%; 子痫3例, 占6.1%。全部49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年龄在22~39岁之间,平均年龄28岁,其中34例初产妇,15例经产妇。49例患者合并有胎盘前置者1例,胎儿宫内窘迫者6例,胎盘早剥者1例。入院时孕期大于37周者25例,孕期在33~36周者l5例,在30~34周者7例,不足28周者2例。
1.2 方法
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有妊娠高血压或其他合并症的孕产妇需要建立详细保健卡,专人登记并记录管理。仔细检查并记录血压、心肺疾病、体重、水肿、腹水、眼底、尿量、尿常规、24 h内蛋白尿定量EKG凝血机制等指标,对手术结束分娩者,术前务必注意胎儿发育情况,注意胎心、胎动、羊水、胎盘等正常与否。
2 结果
所有49例孕产妇均治愈出院。其中足月生产25例,体重在2.4~4.2 kg之间,剖宫产者17例,应用产钳生产5例,另有轻度新生儿窒息2例。 在33~36周者15例,体重在2.36~2.84 kg之间,剖宫产2例。30~33周7例,体重在2.1~2.5 kg之间,剖宫产者1例,由于胎盘前置并伴有失血性休克症状,因此将新生儿重度窒息吸入性肺炎转入儿科进行治疗。不足28周者2例,由于有先兆子痫,继而病情出现恶化,及时行引产手术。此外,另有早产者2例,其中1例7 h后死亡,另1例1 h后死亡。胎儿死亡率为4.2%。
3 讨论
本组4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产妇中,由于重度窒息吸入性肺炎而必须转儿科进行治疗1例,另1例由于出现新生儿早产硬肿也同样需要转儿科进行治疗1例。还有2例未进行检查,入院时症状与体症均严重,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有加重趋势,及时行引产。新生儿由于早产,在产后7 h内死亡2例。死亡原因包括:孕产妇妊娠过程中合并妊娠高血压,胎盘血管床出现小动脉痉挛现象,造成血管的管腔变窄,进而降低了子宫胎盘的血供应量,胎盘正常功能受限,造成了胎儿缺氧,表现为宫内胎儿发育受限,宫内胎儿出现窘迫症状,随时都有发生危险的可能。所以提高产科保健服务的质量尤为重要,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尤其降低子痫抽搐及并发症发病率,是使围产新生儿与孕产妇死亡率下降的关键因素。
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进行及时的、早期的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医院需要安排定期进行检查,建立完善的保健卡,仔细筛选高危,诊断出早期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要采取尽早治疗,避免出现子痫,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延长孕周,尽最大努力来降低孕产妇与围产儿的死亡率。硫酸镁是目前治疗妊娠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属于治疗的基础用药,用药过程中必须规范硫酸镁的解痉应用,用药时一定要足量,同时注意用药安全,使其达到理想的效果,在使用硫酸镁的同时,降压、扩容与利尿指征也可辅助进行,只有及时正确的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1]。
随着孕产妇妊娠与分娩的完成,妊娠高血压疾病能够得到缓解并逐渐自愈,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恰当及时地使妊娠终止是最为重要的治疗措施。终止妊娠,需要参考患者的病情状况、B超结果以及胎龄大小,进行全面分析后做出决定。肺的成熟程度是判断胎儿成熟度的主要依据,可以借助辅助检查得知。分娩方式有阴道分娩与剖宫产[2]。阴道分娩比较适合于足月产孕妇,同时要求病情轻或子痫已得到控制,骨盆正常,宫颈条件也允许,从阴道分娩时间短,无宫内胎儿窘迫等合并症者[3]。剖宫产则适合于病情较重的孕产妇,同时患者在短时间内病情不能控制,骨盆出现异常,宫颈条件不允许,不能行引产,宫内胎儿出现窘迫症状,子痫多发,药物治疗无效,病情不见好转者。另外,对于患有HELLP综合征者,不能选择剖宫产,剖宫产需要根据产科各因素来决定[1]。
认真处理并发症尤为重要。一旦出现HELLP综合征,患者的血小板下降,肝酶水平升高,通过溶血综合征确诊,在及时进行治疗HELLP综合征的同时,需要立即终止妊娠过程。当出现并发性DIC时,需要在补充凝血因子的同时,可反复地使用小剂量的肝素,确保凝血因子时间为约20 min,以防止DIC出现恶化。另外,对于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必须确定是否合并有妊娠糖尿病、胆汁淤积以及肝炎等。
参考文献
[1]许淑芳,申静.妊娠高血压疾病52例临床治疗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5): 727-728.
关键词 各民族孕产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发病状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高,各民族之间差别大,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持续不下的主要原因,现将近1年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12月收治分娩孕产妇1464例,患有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09例(诊断标准参照乐杰主编的第7版妇产科学)患病率7.45%,患者年龄20~42岁,平均28岁,初产妇48例,经产妇61例,入院孕周28~42+2周,其中各民族间发病情况,见表1。
结 果
34例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有20例出现不同程度危及母儿健康的并发症其结果,见表2。
出现上述并发症的产妇中,有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转院后,经抢救后治疗痊愈。其余4例产房均治愈出院,其中1例凝血功能障碍及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并产后出血而行子宫全切术,早产儿中有4例死产(胎龄28~32周),2例自动出院,1例治愈出院。
讨 论
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以及不同民族习惯,制约了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是造成我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较高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寒冷刺激:从入院患者来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好发于春秋季节,尤其在春末深秋因室内未供暖而昼夜温差大时,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好发季节,这主要与寒冷刺激,导致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关。
营养不良及饮食结构不合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广大农牧民为主,多数因经济条件差,长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对鱼、蛋、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摄入量少,以致于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低蛋白血症。同时,对动物脂类摄入多,蔬菜及矿物质摄入少,导致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物紊乱,这都将加重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
钠摄入量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以维、哈、锡伯、回等少数民族为多,主要与少数民族喝奶茶摄入盐过多有关。奶茶是少数民族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部分,长期的喝奶茶习惯,必然导致钠摄入量过多,引起水钠储留,出现水肿加重,同时奶茶中的鞣酸影响了铁的吸收,加重了缺铁性贫血。
文化程度及民族习惯:大部分少数民族孕产妇文化程度低,缺乏相应的保健知识及有关医学知识,保健意识淡薄,出现异常未能及时就医,导致病情加重。发生产前子痫的孕产妇,往往都是平时没有保健或未能及时保健的,在家中出现抽搐后才送往医院,有的甚至胎动消失数日才到医院检查,查后而发现已经患有子痫前期重度及死胎。出现上述情况除与文化程度有关外,还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关,以致于有病不能及时就医、及时查治。
多次、多胎妊娠:从临床资料看,有52.8%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是经产妇,且双胞胎妊娠发病率高,这主要与子宫张力过高及压迫腹腔血管有关。
遗传因素:各民族之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有差别,在我县农村以维族、哈族、锡伯族为主,主要还与遗传因素有关,尤其是母亲或姐姐患有子痫前期重度史,其遗传因素更明显。
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孕产妇的保健意识,通过孕妇学校及乡村妇幼专干发放各种宣传单、宣传手册等方法,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孕产妇了解有关保健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其保健意识,做到定时保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病情进一步发生、发展。
健全三级保健网:加强孕产妇管理:健全县、乡、村三级保健网络,建立孕产妇专案管理,尤其是高危人群,由村保健员督促其定期到乡卫生院进行产前保健检查,对高危妊娠者,可由乡妇幼专干转送到县级医院进行诊治。
定期派妇产科人员下乡,为提高乡、镇、场产科质量,妇产科医生应经常下乡指导,对乡级妇幼专干进行培训,提高其识别高危妊娠的能力,并督查其产前保健检查质量,只有乡级产科质量提高了,才能真正保证当地孕产妇的安全。
【关键词】硫酸镁;硝苯地平;复方丹参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高血压是妊娠过程中常见的临床情况,是妇女孕期和围生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占孕妇全死亡原因的12.3%[1]。因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的关键[2]。目前临床上妊娠期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多选用传统药物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用药,中药丹参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也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鉴于西药的副作用,笔者将复方丹参片应用于该病的临床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共收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53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年龄24~36岁,平均孕周(33.4±0.95);治疗组27例,年龄23~37岁,平均孕周34.1±1.06。所有病例符合报道[3]诊断标准:①孕前无高血压病史。②孕后血压高于140/90 mm Hg。③排除肝肾等其他脏器患病者。④排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者。⑤本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用药:硫酸镁用量:25% 硫酸镁40 ml加入5%的葡萄糖500 mL,6 h内静注。同时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1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复方丹参片口服3片/次,3次/d。所有治疗为7 d一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观察记录患者的血压、头痛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同时注意肌无力、呼吸困难等镁中毒表现,若患者出现不适则适当停用硫酸镁。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及妊娠结局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值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比较(x±s)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的下降,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血压有显著性改善(P
2.2 妊娠结局 53例患者均安全分娩,其中16例在临床症状好转后行剖宫产,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其病因至今尚未阐明[4]。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头晕、头痛等,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娩后血压会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现在妊娠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仍然是纠正其病理生理为基础,解痉、降压、扩容、适时终止妊娠为主要原则[5]。
硫酸镁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首选药物,能减低血管张力,抑制神经肌肉活动,防止抽搐,亦可减轻血管痉挛,改善脑缺氧及肾缺氧[6]。但是,单独应用其降压效果较慢,临床上多为联合其他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为Ⅱ型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可有效抑制钙离子内流,扩张全身血管,松弛平滑肌,且能够预防先兆早产,副作用小,用量小、降压持续时间长[3]。复方丹参片是中药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滞度、扩血管作用,可以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脂;此外丹参的其他成分还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有降压、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7]。
本研究基于以上理论,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硫酸镁、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复方丹参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疗效有显著的改善,降压效果明显,减少妊高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且可控,安全有效,本研究结果亦说明这一点。硫酸镁、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韩治伟,范书英,李菁,等. 妊娠高血压的治疗进展. 中国全科医学, 2012,15 (26):2978-2980.
[2] 刘红秀.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治疗研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6(5): 82-83.
[3] 贺向华. 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10):104-106.
[4] 张优玉. 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 2010,3(14):75-76.
[5] 冯欣,于洁,孙定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药物治疗现状. 中国药房, 2005,16(6):471-473.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Ⅱ
[中图分类号] R714.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b)-0037-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特有疾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病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国内为9.4%~10.4%,国外为7%~12%[1],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病因学研究中细胞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仍是国内外产科关注的热点。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由间质细胞衍生的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生物活性广泛,是至今为止首次发现的表达于胎盘间质的滋养细胞调节蛋白,直接作用于滋养细胞和绒毛血管内皮细胞[2],目前HGF 在调节滋养细胞生长和内皮功能方面的作用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最为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多种机制影响滋养层细胞的浸润能力,并可直接作用于血管使其收缩,从而影响胎盘的发育,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有关。本研究联合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HGF、AngⅡ水平,为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依据,为治疗寻找新的契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七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5月产科住院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72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23例,年龄(25.0±3.2)岁,孕周35+1~39+5周,初产妇21例,经产妇2例;轻度子痫前期25例,年龄(26.0±3.7)岁,孕周34+5~40+2周,初产妇22例,经产妇3例;重度子痫前期24例,年龄(25.0±4.0)岁,孕周33+6~39+3周,全部为初产妇。正常妊娠23例,年龄(26.0±2.9)岁,孕周36+1~40+4周,初产妇20例,经产妇3例。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4组孕妇年龄、孕周、孕产次及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样本收集
均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4 mL,静置2 h后行离心(3 000 r/min,15 min),留取血清放入-80℃冰箱待测。
1.3 血清HGF、AngⅡ水平测定
血清HGF、AngⅡ水平采用双抗夹心ELISA测定,试剂盒分别由上海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检测步骤严格按操作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结果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比较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具体见表1。
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血清H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均较对照组低(P < 0.01);3组血清Ang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并均较对照组升高(P < 0.01)。
3 讨论
目前研究认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多病因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多种发病学说,真正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正常妊娠胎盘形成过程中,绒毛外滋养细胞和血管内滋养细胞发生逆行侵润、增殖,并侵蚀蜕膜和肌层组织,为子宫螺旋动脉生理重铸奠定基础[1],但当滋养细胞增殖和侵润能力下降时,子宫螺旋动脉生理重铸障碍,胎盘发生浅着床,胎盘血液灌流即减少,发生缺血缺氧,致使胎盘代谢改变,从而释放细胞活性因子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广泛受损,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得以发生发展。
HGF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从完全分化的肝细胞中识别、提取和克隆[3],研究发现妇女妊娠后HGF为胎盘源性,其表达水平与胎盘绒毛血管密度有相关性[4]。实验研究发现对妊娠期小鼠去除HGF基因后,胎盘滋养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胎盘形成不良以致严重受损,最终胚胎死亡[5],推测HGF在胎盘形成、胚胎发育、维持妊娠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机制与HGF生理功能有关,胎盘表达的HGF以旁分泌的形式对滋养细胞及绒毛血管内皮细胞进行调控,诱导滋养细胞的增殖、侵袭,抑制滋养细胞凋亡,修复内皮细胞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HG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者(P < 0.05),而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HGF水平无差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无相关,故HGF可能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检测晚期妊娠血清HGF水平可能有助于临床预测、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可为其治疗寻找新的途径。
AngⅡ即血管紧张素Ⅱ,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最为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RAS在生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动物模型研究表明RAS在胚胎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AngⅡ可促进滋养细胞侵入、血管形成与生长、胎盘形态分化及子宫螺旋动脉的收缩[6],以致影响胎盘形成、发育,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有关。国外类似研究也证实RAS参与子宫螺旋动脉的重塑形成,与胎儿和胎盘的生长发育有关[7-8]。本研究结果数据显示AngⅡ在正常妊娠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中均有表达,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血清AngⅡ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故AngⅡ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病情进展有关。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HGF水平降低、AngⅡ水平升高可能通过多途径使胎盘血液灌注减少,胎盘发生缺血、缺氧,最终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得以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 丰有吉,沈铿. 妇产科学[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8.
[2] 常雅丽,李晓红,刘静.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HGF、MMP-9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6):5204-5207.
[3] 毛晓玲,杨东华. 肝细胞生长因子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2,25(1):4.
[4] 张延丽,张建华,江朵. 胎盘中HGF和IGF-1的表达及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1):25-27,23.
[5] Uehara Y,Minowa O,Mori C,et al. Placental defect and embryonic lethality in mice lacking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J]. Nature,1995,337:702-706.
[6] 陈友鹏,李健,HOCHER Berthold.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血管紧张素(1-7)-Mas受体轴在胚胎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2,15(7):445-447.
[7] Hering L,Herse F,Geusens N,et al. Effects of circulating and local uteroplacental angiotensin Ⅱin rat pregnancy[J]. Hypertension,2010,56:311-318.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3-0367-04 中图分类号:R 714.2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3.054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HDP)是目前导致孕妇和围产儿并发症
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发病率为9.1%~10.4%,约15%妊娠期相关死亡是该病所致,已成为产科研究的重要课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全身小动脉痉挛、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黏度增高及组织缺血、缺氧等,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等,严重影响母体健康及胎儿正常发育。本文就近年国内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该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互相参与的综合结果,并发现免疫因子、遗传因子、细胞毒性因子等与该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由此建立了以免疫学说、遗传学说、胎盘缺血学说及血管内皮损伤学说为主的4种病因学说。以上学说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依据,但均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和证据。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围产医学的重要课题,血管内皮损伤被认为是本病病理改变的中心环节,氧自由基、前列腺素等与内皮损伤相关。当前研究重点多偏于内皮细胞的激活和损伤机制,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舒张因子(如一氧化氮、前列环素、血管内源性舒张因子等)和收缩因子(血栓素A2)分泌失调,舒张因子减少而收缩因子增多,引起血压升高,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母系遗传规律,包括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基因遗传、不完全外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因遗传等,大多学者认为多基因遗传占主要地位,该遗传背景可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易感性。Kadyrov M等[2]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胎盘中常存在滋养细胞不能侵入子宫合适位置、浸润过浅、浸润性滋养细胞数量不足及螺旋动脉重铸失败等,认为胎盘形成缺陷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源头。胎盘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异常,可能是血管内皮损伤和滋养细胞功能低下而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最新的一元化学说观点是多基因遗传造成母体识别胎儿滋养膜抗原能力降低,引起防护性免疫反应减弱及排斥反应增强;滋养细胞浸润能力减低及胎盘前着床,胎盘缺血缺氧、局部细胞免疫反应提高;产生局部氧化应激,大量炎性介质释放、中性粒细胞激活,导致血管内皮直接或间接损伤,进而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
娠期高血压症有以下四种不同的临床表现:
①妊娠期高血压。血压(BP)高于140/90 mmHg,妊娠20周后或产后24 h内出现,产后12周内血压恢复至正常,无子痫前期的任何系统性症状(尤其是无尿蛋白),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只在产后方可进行确诊并与慢性高血压区分。以往妊娠期间收缩压升高≥30 mmHg和(或)舒张压≥15 mmHg的妊娠期高血压,诊断标准因特异性差而被摒弃。如分娩后42 h内血压恢复正常也被称为一过性高血压;而某些情况下妊娠前和妊娠期间血压正常但产后血压升高称为产后高血压[4]。
②子痫前期与子痫。子痫前期可分为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轻度常首次出现于孕20周后,BP≥140/90 mmHg,有尿蛋白(≥300 mg/d),可伴有水肿、上腹不适或头痛等症状或血清尿酸≥325 μmol/L;重度则表现为BP≥160/110 mmHg,尿蛋白≥5.0 g/d,血肌酐高于106μmol/L(12 mg/L),血小板减少(100×109/L以下),微血管病性溶血(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血清转氨酶上升(高于正常2倍以上),持续性头痛或其他脑神经、视觉障碍,持续上腹不适。常规实验室检查(如血小板计数、血清肌酐、尿酸、尿蛋白、肝功能及血红细胞比容等)将有助于鉴别高危妊娠妇女子痫前期及妊娠后期暂时性高血压或慢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一旦出现尿蛋白即归纳为子痫前期。子痫前期患者出现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或昏迷即诊断为子痫。出现平均动脉压和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升高,同时,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和胎盘生长因子减少等指标变化有助于子痫前期和子痫的早期诊断[5]。
③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BP≥140/90 mmHg,孕前或孕20周后诊断高血压且持续至产后12周仍存在。
④慢性高血压并子痫前期。高血压孕妇孕20周前无尿蛋白,之后突然出现蛋白尿升高(≥300 mg/d),BP进一步升高(收缩压或舒张压比以前增加30 mmHg或15 mmHg),或出现血小板减少(<100×109/L)。
妊娠期高血压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