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如何劳动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和学校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客观方面我们将从社会和高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社会原因:
1.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
根据劳动保障部预测,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在2015年达到8.67亿的峰值。2015年以前,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约为220万,其中,城镇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劳动年龄人口较大幅度增加,由2005年的4.0亿增加到2015年的5.3亿,平均年增加量为1300万;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由2005年的4.4亿减少到2015年的3.4亿,年均减少量为1100万。2015年以前,城镇每年需要安排的就业的人数将保持在2400万人左右。2015年以前,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约为900万人,加上劳动力退休腾出的300万就业岗位,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200万人左右,城镇失业率约为5%左右。
2.社会就业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相关配套制度以及教育改革未能跟上步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初步地建立起来了。大学生就业机制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分制度已经转变成了市场导向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机制。这种机制的变化把大量的毕业生推向了市场。但同时相关的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却未能跟上这种就业机制的变化,不利于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高校原因:
1.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
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当年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因而学生基本功扎实,创新能力不强。加之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其中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过于求。
2.就业指导工作滞后于就业形势现状
目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大多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仍然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式、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塑造和潜能的开发,缺乏职业能力的测试和创新能力的引导。
(二)主观原因
1.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的脱节
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只有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能较好地解决好就业问题。很多学生入校之后,除了日常学习考试之外,很少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情况,学校也只是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背诵记忆上,不能及时有效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的脱节,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2.综合能力的缺乏
大学学习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然而现今大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的缺乏,导致日常礼仪都无法掌握,这必然会给就业问题带来更大的困难
3.自我定位的偏差
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认为为高等教育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出于回报与补偿的心理,在自我定位时,出现一些偏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高或者过低的看待自己,自然无法顺利就业。使得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不能得到实现,加剧了就业压力。
4.求职心态紊乱
多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或强或弱地表现出暂时性的心理紊乱,形成就业压力或心理障碍,这些心理现象的出现,使得就业进入恶性循环,焦虑,忧郁,自卑,畏惧与自负等,都会给就业带来不良影响。
二、如何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1.高校应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
首先,就业指导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高校要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就业指导队伍,分专业分阶段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通过举办各类培训,引导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帮助规划职业生涯,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指导。其次,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要以国家最新的就业政策为导向,加强宣传和咨询服务,使每一名应届大学生都能了解、掌握和运用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发挥个人才能去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最后,高校也应加大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校内大力提倡实践性社团活动,建立实训中心、实践教学基地等。
2.政府应予以关注和政策扶持
尽管政府有关部门纷纷出台了“以创业带就业”的帮扶政策,但是大学生创业确实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政府如果能够出台一些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或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多方位优惠条件,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终会实现为民担当,风雨可渡。对于用人单位,大学生比例越高,税赋越小也是不错的举措;增加愿意到中西部发展的大学生工资收入,能够更好的缓解东部大城市就业压力以及改变中国人力资源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所以在就业难问题上国家要干预,要强制,但是要与激励手段相结合。
3.毕业生加强自我调整,积极应对
80后是高校毕业生的主力军,而大部分80后是独生子女,本身承受能力就弱,如果在人生的转型期不能得到良好的指导,对进入社会后的角色扮演将很难适应。从未受过挫折,到屡屡受挫,又有几个人能坦然面对呢?但是,形势是严峻的,这就要求我们毕业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才能真正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学不光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小社会,毕业生如果在这里能够更多的了解外面的世界,对推动顺利就业是有很大帮助的。当然,毕业生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也非常重要,学生应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梅清华.对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思考[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1)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践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108-02
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已不容小觑,劳动岗位和就业人数比例失调,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时代热潮。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指出,“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努力让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对此,我国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中长期目标上,提出要努力加强就业和创业教育。因此,正确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培育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正确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内涵理解为: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在于促成学生能够创办自己的小微企业或者公司,这样既解决了自身就业问题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岗位,其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创业。而广义的内涵则理解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开拓性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不仅具备创业的基础知识,还具备创新开拓的意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其不仅具备创办企业的能力,更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开拓创新、创造更高的效益和价值,其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个体成为创业型的人才。因此,在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解上,我们更应该从广义的内涵去理解,从长远的、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使得创新创业型人才即使在短时间内不一定创业,也能在工作岗位中发挥开拓创新的精神,提高自身价值。这对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在社会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下,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狭义的理解上。尤其是许多高职高专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为培养学生如何创办企业的技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指导学生如何开办企业,一时间校园里学生做老板的现象不断涌现,并盛行各种考量学生创办企业策划书的竞赛,但这样的定位过于狭隘,使得学生以企业是否开办成功为能力的认可,忽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的内涵。
1.创业成功率低。创业教育在我国开展了多年,但是高校大学生运用到实践中的少之甚少,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在岗位中依旧缺乏突破创新,在创业的实际运用上成活率低。仅以2014年699万高校毕业生为例,在商贾云集的浙江,其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4%,其他地区更是字1%左右徘徊,而西方普遍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都在20%以上,并不断在技术上别出心裁、革新变旧。这不得不引发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考。
2.创业教育模式趋于统一,特色不突出。由于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我国不断学习国外的做法,与国外创业教育模式相比,我国的创业模式仍然是符合发展趋势的,即朝着全校模式的方向不断发展。但从整体上,我国的创业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层次不一,模式的统一性使得各校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开拓创新,特色不突出,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系统性指导。在创业教育的课程上,多数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信奉教条形式主义,缺乏课程阶段性的实践和提高。另外上课的教师多数自身都没有创新创业,只是经过短期的课前培训,就上岗上线进行创业授课,缺乏丰富的案例教学和经验指导,更不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使其变成课程知识的搬运工。课程的形式也多是选修课为主,缺乏统一的授课标准和考核,效果不明显。
3.以活动、竞赛为驱动开展创业教育。从目前我国创业教育的模式来看,其主要特点就是通过开展校园活动或者竞赛来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大学生对创业的重视。以清华大学的“挑战杯”作为创业活动的伊始,各个高校都竞相开展了创业比赛,如某省大学生创业知识竞赛、某市大学生创业知识竞赛、某校大学生创业知识竞赛等等,但多数高校通过该活动展开创业教育是敷于表面,仅仅停留在活动的层面上,甚至许多校级的比赛其组织形式都是通过学生社团发起的,缺乏深入的指导和实践孵化。
4.校团委成为了创业教育的主要组织机构。最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其主要组织机构大多数是高校的校团委。一方面校团委管理学生社团,可以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另一方面作为校团委,对学生创业就业的支持也是其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责。但是高校将如此庞大的创新创业教育一刀切给行政职能部门,其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又何在呢?如此只会使得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深入的教育研究,缺少专业性的指导。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
1.明确高校创新创业的教育目标。要想进一步深化改革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首先要明确高校创新创业的教育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准确,才能培养出相应的人才。那么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应走出狭义的定义,不仅要培养学生能够创办企业,还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精神;不仅针对有创业兴趣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还要对全体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为我国构建创新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如今的创业时代不单是需求创业人才,更需求的是创新创业型人才,俗话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创业人才只是暂时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创新创业型人才则以发展的眼光提高自身创新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工作的效率和价值,有益于社会经济的活力。因此,高校必须明确目标,转变教育模式思维,以创新创业的理念去指导学生,深化创业教育,突出特色,采用适合学校自己发展的创业教育模式,在组织与管理上做到保证,在课程与实践平台上有机地结合与开放,并针对创业教育进行评估,做到质量上的监督,才能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同时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要求校内资源的整合和协调合作,也要求校与校之间,校与企业之间,做到充分地沟通与合作。政府要给予创业教育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引导,社会给予创业教育学校资金捐助和环境,企业加强与学校的合作。
2.配备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其核心区别在于其组织和管理,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运行的关键和前提,有什么样的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自然会呈现相应的教育模式,其效果也是大相径庭的。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看,其主要组织机构大多数是与学生社团密切相关的校团委,还有少数是将组织机构归于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务处。但无论将其归为学生活动还是课堂教学都是过于片面的,因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其既需要能积极调动学生参加,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也需要深入课堂教学,深入研究,其兼具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特点。因此,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需要将其独立出来,配备专业的创业师资团队和资金支持,由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从软硬实力上来全力支持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层次化。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除了明确目标,配备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外,在课程的设置上也要注意层次化,毕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具有丰富性、针对性的特点。目前来说,除了开展活动竞赛等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高校还以选修课和必修课两种形式来展开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在哪个学期阶段开设创业选修,哪个学期阶段开设必修,各自针对的主体以及两门课之间的内容如何权衡贯通,都成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切合实际,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有所区分,层次设计。在纵向上,针对高职高专和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并支持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学生积极创业,采取聚焦模式来进行培训;针对研究生群体,创新创业教育着重培养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挖掘可以培训大专、本科生创业教育的人才,当然也支持其创办公司,侧重点与高职高专、本科生不同。不仅如此,在横向上,创新创业教育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内容和方式上都应有所差别。
4.扶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创新创业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的教育,因为创新精神和创业与否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是很难掌握的,虽然现在显性课堂教学采取了很多创业游戏,但这与具体的实践操作还是差之甚远,需要通过实践性的教育将其锻炼出来。纵观现今高校实践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多表现为“大学生科技产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或者是校企合作提供给学生的实习实践,这些平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但是尚不能让全部大学生系统地实践体验创新创业。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创业教育的平台上实现体验式的学习,是目前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创业教育实践中的真实创业体验能让学生终生受益。创业实践平台可以是真实的创业体验,也可以是虚拟的创业体验。无论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经历还是虚拟的创业经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一经历中有所体悟,有所激发。
参考文献:
[1]袁盎.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去充实丰富自己。调查的方式为问卷调查及网上资料调查。
暑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放松身心,提高自身修养的大好时机。能够把握这短暂的两个月时间真正去学点什么,做点什么应该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考虑的。
社会实践,兼职打工 :
埋头苦读,继续深造:
近年来,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入WTO后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知识就是力量”越来越激励着那些有志学子,“专升本”、“出国”、“考研”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选择,继续深造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暑假则成为这些大学生备战的“黄金时期”。参加各类培训班早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类形形的招生广告在校园内随处可见,暑假报名参加英语、电脑培训班的大学生,大都是为了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将来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取得多个文凭、证书更有利于找到理想的工作。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趁暑假报名参加汽车培训,为了将来更方便找工作,即使找工作时用不上,也对自己有好处。此外,不少大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充电”,摄取精神食粮,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等。这些大学生如果能够劳逸结合,在用功学习的同时放松自己的心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与时代不相吻合,暑假是一个充电的好机会,也是一个了解社会的良机。
外出旅游,饱览风光:
旅游,从个人活动、群体行为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的社会生活方式.大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美的熏陶,包揽祖国山河风光,使生活张弛相济、劳逸结合,使人脑得到精神保健、生命获得和谐运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部分大学生利用暑期欣赏名山大川,不仅丰富了阅历,增长了经验,从外出经历中体会人生,感触社会,同时也能体验到出门在外的不易出行旅游,度假观光,与同伴相互照顾,增进了解,培养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无聊”一族 :
在放假前早已经制定了周密的暑假计划,但是回到家后睡觉、看电视、上网、看小说成了部分大学生在假期的主要活动,没有暑假盼暑假,暑假到了又觉地无聊,短暂的两个月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通过对暑假生活调查,我们不由得感到欣喜,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同时也感悟到大学生们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暑假成为很多大学生学习的新阵地,展现青春风采,施展一技之长的好机会。总之,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度过一个健康有意义的暑假。
2.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
调查对象: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调查结果分析:
一、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的就业法律教育是以学生为立足点,基于学生如何提升就业法律素质和法律运用能力,而开展相应的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工作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法律思维,提高其就业法律意识和法律维权的自觉性,使其具备自行学法、守法和用法的能力,进而在就业择业中不走弯路,真正实现合法就业、高质量就业。
(一)就业法律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能否培养出素质好、能力强的人才是高校教育质量优劣和教育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专业人才,更在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公民,进而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在当今的法治社会,综合素质高的人必定是知法、守法和懂得如何用法的人。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相对知识水平较高,理应法律素质较好。然而一些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中所表现出来的违法违规行为,如个人信息造假等,却否定了这样的判断。大学生求职时普遍存在的法律无知、弱知等现象令人堪忧。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的“产品”。求职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转折,是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接受社会历练的起点,亦是高校的教育水平接受社会考验的开始。大学生择业就业中所体现的法律素质和能力直接标示着高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开展就业法律教育,培养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是高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现代法治社会,就业法律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就业法律教育是确保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有力手段
随着近些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就业工作已成为各个高校的重要工作。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知道,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不能仅仅体现在一次性就业率上,它不仅取决于大学生毕业走出校门时能否找到一份工作,更取决于其求职手段和过程是否合法、工作岗位和内容是否是法律所允许的,即其所从事的工作能否受到法律的保护、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通过非法途径获得的非法工作,即使工薪再高,也必然会为社会所唾弃,最终将受到法律的惩罚。自然,这样的谋职就业,定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其质量如何就无需费墨评说了。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法律素质旨在使大学生懂法、守法,其求职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均合乎法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就业法律素质高的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不仅法律意识强,能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合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且能够依法择业、就业,这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顺利、稳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进而可以终身受益。因此,开展就业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法律素质是确保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有力手段,是保障高校就业成效的有力措施。
(三)就业法律教育是促进高校教学科学化的重要措施
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必然要有科学化、高水平的教学。科学化、高水平的教学不仅包括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也包括切实有效的教学实践。在现代法治社会,科学化的高校教学必然符合了法制化社会的要求,也应该培养出法律素质高的大学生。大学生求职就业时所表现出的法律素质如何,自然也就能够反映出高校的相关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的科学化程度。然而,就现实而言,高校对非法律专业大学生的法律教育重视仍然不够,对其法律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仍显不足。高校教学中还没有设计一套旨在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管理制度和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法律教育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占的比例很少,非法律专业只有大学一年级《法律基础》一门必修课程,且与《思想道德修养》并行开设,课时有限。大学生对《就业促进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难免导致就业应聘时出现法律盲点,如缺乏合同意识;对权利侵害现象缺乏明辨力;不知如何维权;违约、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等等,如此,我们不能不说,高校教学科学化不足难辞其咎。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没有实现。所以,促进高校教学科学化,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现状
开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任何阶段的教育都应该追求的目标。毋庸置疑,开展法律素质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今就业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就业素质和能力成为了各高校的一项主要工作,其中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不可忽视。然而,总体上,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还十分薄弱,亟待加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开展就业法律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尚显不够,没有对高校提出相关的指导意见和要求。从高校管理层面讲,多数高校的管理层尚没有认识到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法律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把该项工作纳入到学校教育工作发展规划之中,更没有把培养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作为一项专门工作来抓,自然也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考评机制和实现体制予以保障。所以在整个高校教育发展中,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基本上处于“缺位”状态。从一般教师层面看,专业课程教师多关注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传授,而很少关注或不关注学生就业方面的法律知识。从学生层面看,似乎已经习惯了被学校和老师引导,很多时候处于被动状态,对其就业时应该具备的法律素质几乎没有认知,处于无意识或弱意识状态,不知道应该怎样获取相关信息、怎样培养自己相应的能力。
(二)尚未建立起一套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高校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法律素质,自然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就目前状况看,一方面,高校尚未把提升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相关课程列入学校的课程建设规划,在高校教学中还没有设计出一套旨在培养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现有的法律教育课程在高校教学中所占的比例极少,课时有限。而与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培养有关的课程则几乎是空白,因此,大学生对与就业有关的法律缺乏系统的了解,亦难怪很多大学生对《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就业应聘时的违约、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甚至违法行为发生时很多学生竟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在企业出现违法招聘行为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企业的违法行为,不知道如何维权。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教育应尽早提上高校课程设置的议事日程。
(三)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方法欠缺,难以收到实效。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多种方法并用,唯此,才能真正获得实效。目前,不仅高校的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培养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需求,而且,已有的很少的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活动,也是形式单一、方法缺乏有效性,难以收到实效。笔者曾询问过多家高校的就业指导负责人,他们要么说不曾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要么就是只偶尔开展过相关的讲座,其他活动很少开展。如此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对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培养方法的探讨需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直接关系着教育的效果如何。
(四)缺乏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育教学队伍。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工作,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育教学队伍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由于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尚没有引起各高校的关注,显然,专业化的教育教学队伍尚未建立,现有的就业工作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很少具有法律专业背景,非法律专业的各科专业课程的教师(法律专业除外)在教学实践中则多传授其专业知识,而对法律知识知之不多,难以或无法承担对学生的就业法律教育和指导工作。法律专业的教师则多对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相关课程,而很少对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开展法律教育。即使有的法律专业教师开设公共校选课,由于课时、人数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学生的受益面也很小。可见,一支专门的、专业化的教育教学队伍亟需建立起来。
三、加大改革力度,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工作
(一)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万事成功皆始于认识和理解。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法律素质亦如此。一方面,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就业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其纳入日常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并对高校相关工作的开展进行指导。另一方面,高校则要提高认识,要把法律的学习视为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切身需要之一,应向学生广泛宣传国家制定、颁布的与就业有关的法律制度,把毕业生就业纳入法制轨道,使大学毕业生依法就业。要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指导、答疑解惑。要明确就业法律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列入学校发展规划,纳入日常的教学管理,并设计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规范予以保障。专业课教师要强化自身的法律观念和意识,身体力行,在教学实践中不仅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塑造学生,而且以自己高尚的法律精神感染学生。此亦法治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同时,大学生自己也要加强对就业法律教育的认知和理解,强化自主学习,主动提升自己的法律素质和法律运用能力。
(二)构建较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教育,着眼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法律素质和依法行事的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既是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科学化的探索过程,也是大学生法律素质和能力逐渐形成、提升的过程,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应该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阶段。结合我国目前高校教育的现状,构建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可考虑根据大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的特点按照年级设置专门的法律课程。如对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一年级新生,不是引导他们如何找工作、签合同,如何维权,而是进行成才教育、基础法律知识的教育。可在已经开设的《法律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职业生涯成功与法律》、《劳动法》、《合同法》等基础类课程,让学生知晓遵纪守法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性,增强法律意识,懂得自己作为一个合格公民、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法律知识和需要培养的能力,帮助他们认识自我现实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了解当前学习活动与实现个人未来职业目标的关系,既使其懂得要为后面各个年级的学习做好准备,又激发了其更浓的学习兴趣。对大二和大三学生的就业法律教育,可设置专门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课程。亦可分专业进行相关法律教育,如信息工程专业可普及《保密法》、会计专业可开设《会计法》、《审计法》,师范专业可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1]公共管理类专业可普及《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等等,使学生掌握更为具体和专业的法律知识和内容,增强法律应用能力。对大四学生的就业法律教育,更多的则是较为具体的法律应用教育和实战训练,为学生求职签约、入职工作做准备,如涉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职业介绍规定》等等。基础性、专业性课程和专门性法律课程的结合构成了多层次的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
(三)多种方法并用,确保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取得实效。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既是专业性理论教育,更是实用性的实践教育,需要发挥合力,综合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以取得教育的高质量、好效果。除了开设课程进行授课之外,还可以通过板报、校刊专栏、校园广播、校园电视、主题班会、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其知法、懂法,增强就业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2]需注意的是,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要特别突出实践训练,可通过职业人角色扮演、招聘模拟、与往届毕业生座谈交流等方式,让大学生去切身感受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并从中接受教育,获得启示。必要时可聘请律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另外,还可探索建立高校法律教育与法治机关的合作机制,发挥法治机关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及时聘请司法机关的专职办案人员来学校讲课,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庭审,到监狱参观、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让学生切实感受生动且深刻的法律教育。相信多种方法的合力作用定能够对提升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产生实效。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企业实习 意外伤害 救济
本文所指“实习”特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实习。国内目前尚无一部关于实习的法律,应届毕业生到企业实习,双方的具体权利义务不明确。高校毕业生和实习企业之间矛盾最尖锐的问题是,高校毕业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发生人身意外伤害如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笔者认为,根据现行法律及其立法精神、相关的司法解释,可以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企业实习人身意外伤害救济制度。
一、实习生与实习单位法律关系性质
高校毕业生与实习企业的法律性质,目前,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毕业生与实习企业的关系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因为高校毕业生在实习期间虽然也参与社会劳动,毕业生的实习还不具有养家糊口的“家庭责任”,他们的实习本质上还是一种实践式的学习。
高校毕业生与实习企业的关系就是一种民事关系,双方可以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订立实习协议,可以按照《民法通则》、《合同法》的规定建立、变更、解除、终止实习协议或者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实习纠纷。
笔者认为,高校毕业生与实习企业的法律关系总体上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但具有特殊性,应特称为“实习关系”。因为其不同于纯粹的民事劳务关系,民事劳务关系双方法律地位独立,而毕业生在实习期间要接受企业的培训,服从企业统一的劳动管理,毕业生对企业不具有独立性,与企业的关系具有隶属性。
二、高校毕业生企业实习人身意外伤害中的企业责任问题
在实践中,一些企业在实习合同中明确约定,毕业生实习期间的意外伤害与实习企业无关,实习企业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那么,如果高校毕业生明确在此类实习协议上签字认可,按照《合同法》“契约自由,意思自治”的法理精神,实习企业是否可以免除责任呢?笔者认为实习企业是难脱干系的。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五条“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六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第五十三条第一款“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等法条的规定可以推论出,即使实习企业在实习合同中明确约定毕业生在企业实习发生意外伤害与实习企业无关的免责条款,该条款也是无效的,实习企业也还是要承担赔偿责任。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2003年12月28日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该司法解释已经明确了雇员在受雇佣期间发生人身意外伤害时,即使双方当事人之间没有约定具体的赔偿责任,雇主也应承担赔偿责任。
在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范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实习企业参照国内《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为实习生购买劳动安全保障商业保险的方式应是可行之道。毕业生如果在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伤害,实习企业可通过保险公司来支付伤害赔偿,化解企业的赔偿风险。通过这样的措施,企业接纳高校毕业生实习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三、高校毕业生企业实习人身意外伤害中的学校责任问题
一般认为,在校大学生与高校的法律关系有两种,分别是行政关系和民事关系。即在高校依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授权行使招生、发放毕业证、学位证等权力时,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关系。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高校的法律关系属于民事关系,确切来说属于民事合同关系。大学生按照契约缴纳学费,享受受教育的权利;高校按照契约收费,行使教育的职责,其职责就包含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如果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人身意外伤害,学校应当承担安全教育与管理的责任,也需要承担人身意外伤害赔偿,高校该如何化解这种赔偿风险,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可通过公费医疗、商业保险承担赔偿责任。目前在校统招大学生都可以享受公费医疗。公费医疗不能报销的部分可以通过高校为在校大学生购买商业保险,通过保险理赔。
其次,可设立毕业生实习人身意外伤害互助基金来进一步化解赔偿风险。因为,作为公费医疗是有限定条件的,作为商业保险,保险金额也是有限额的,公费医疗、保险金未必能彻底解决实习人身意外伤害的所有费用支出问题。
四、构建高校毕业生企业实习人身意外伤害救济机制
(1)出台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关于毕业生实习方面尚未立法,而依据《合同法》总则条款处理毕业生实习意外伤害赔偿容易引发歧义,针对这种状况,建议立法机关最好能出台高校毕业生企业实习人身意外伤害特别法,以便规范此类问题。至少也要及时修改《合同法》,将《实习合同》增加到《合同法》分则中去,在《实习合同》中明确约定毕业生与学校、企业的法律关系,具体规范毕业生实习协议必备条款,明确高校和实习企业必须为毕业生实习购买安全教育与管理的专项实习商业保险
(2)构建“两位一体”的救济制度。在明确规范的基础上,构建“公费医疗、保险加保障,企业、学校两位一体的”系统救济制度。具体包括:毕业生实习受到意外伤害可以享受在校大学生公费医疗。高校为毕业生购买在校大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高校设立毕业生实习人身意外伤害救济互助基金,为承担大额伤残费用的人身意外伤害毕业生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救济。企业为毕业生购买劳动安全保障保险。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 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05).
[2]张文显.法理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6).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据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应用型大学工科大学生在就职时主要为技术性工作或是以技术辅助的销售类型工作。大学生在求职就业会遇到一些问题,主要在以下方面:大学生更看重与专业技术相关的工作,但基层车间技术岗位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部分工科大学生的能力、素质能够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但在面试时因为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而导致面试失败,失去很好的就业机会;应用型大学的工科大学生,企业会更看重其专业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但实际上很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依旧有所欠缺,使得用人单位不得不对其进行二次培养,这无疑加大了用人单位的成本,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综上所述,对于应用型大学的工科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而作为应用型大学的大学生就业工作也应针对多种多样的问题,进行综合的考虑和引导。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
现如今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但目前国内的就业指导主要表现为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视为谋取职业的指导。指导方式在程序化的模式下也就自然而然地采取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的方式。从工科大学生的求职能力要求上可以看出,重点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综合能力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把利刃。单纯地指导大学生如何写好履历表和求职信,教给大学生如何自荐、面试等求职技巧只能暂时解决大学生的工作,而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在硬件上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对大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也已经贯穿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如对每一级的大学生开设大学生涯规划课程,帮助他们在各个阶段总结自己的成绩、提出新的目标。但对于未面临毕业的大学生而言,理论上的引导收效甚微,并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真正达到就业指导的目的。
三、将创业教育融入就业指导活动的意义
(1)创业教育活动对就业能力的提升。现今,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正展现出发展的势头,但依旧存在自发组织、管理涣散、资金紧缺、保障不力、成果形式化等问题,将创业教育活动融入就业指导中,不但能够鼓励大学生创业,也能够切实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与自身专业技术相关的创业活动,以便最大化地利用自身资源,从而获得最大化的利益。而专业技术能力也是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谋生的“一技之长”。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无论是技术岗还是与专业相关的销售岗等,都需要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习的专业技能。参与相关创业活动,能够有针对性地督促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强化。
2)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将自身的价值通过劳动转化为社会价值的过程,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通过创新运用到实践中,是一种跳出长期形成的思维框架和思维路径的能力。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是成功开展创业活动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应用型大学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重要砝码。
3)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毕业生求职和参与工作都有巨大的影响。在应聘、求职这样的社交活动中,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印象,是一种暂时的“第一印象”,此时展示给面试官一种极好的形象,能够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切实关系着是否可以获得工作机会。此外,在职场上注重与人相处时的尊重、真诚、宽容、理解、平等、信用等原则,会帮助毕业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4)提升组织协作能力。组织协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的精神,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与才智,使团队协作产生一股强大而持久的力量。大部分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状态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从而缺乏互助协作的能力;通过创业指导、参与创业活动,大学生能够得到一定的协作、分配、组织能力的锻炼,在面对工作任务时能够较从容地面对。
5)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今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大部分同学能够平稳地适应大学生活、慢慢过渡步入社会。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毕业时是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最大的阶段,他们必须要完成阶段转换,会逐渐意识到要担负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在这段时间,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是最大的。紧张的职场节奏和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所要面对的挑战,都是对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巨大考验。所以,在求职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素质也是企业所考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合理的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创业,可以让大学生更早与社会接触。同时,创业过程中所经历的经济压力、突发事件等也在一定程度上磨炼了创业大学生的意志。
(2)创业教育活动与就业指导相辅相成。诚然,鼓励大学生创业也就是鼓励毕业生自主就业,确实也在形式上解决了应届生的就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创业教育活动在本源上是与就业指导相辅相成的: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延续。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从社会的角度看待自我,找准社会需求,从而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完成自我启发和成长等。同时,从社会的角度让大学生思考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学习经营理念和组织发展战略等,让他们能够为自己的大学生涯做出合理的规划。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参与创业活动不是单纯的一门专业的学习,而是要整合产品设计技术、质量管理、销售、资金筹措、人际关系、等方面资源,更要熟读商业法规事业管理及政府的有关法律章程等政策条文。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让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就是将这一切理论体系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创业教育是指导大学生将知识产业化的前提。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要利用自己大学所学专业,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产业化。一方面要运用各种方法永远追求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当然,这也是创业教育最倡导的创业形式。
四、就业指导下的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
以就业指导为宗旨进行的创业教育模式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竞赛引导。“竞赛引导”是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各种组织所构建的竞赛平台,解决创业实践的指向性问题。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创业大赛,如“女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一方面,能激起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规范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水平;另一方面,竞赛要走出校门,加强优秀成果转化力度,吸引投资,创业竞赛的项目经费、奖金等收入作为社会融资流入社团的运行过程。
(2)团体运作。“团体运作”是指以大学生自主形成的团体模式运作,解决创业实践的可持续发展和受益面问题。在学院内组织成立创业小组,为同学们指引创业方向、制订计划、举办培训活动。同时,以参加创业竞赛为动力,以创新中心为指导,以实践基地为平台。
(3)学院支持。“学院支持”是指依托学院提供指导,由学院对创业小组进行有序的组织及科学的管理;协调、整合校内和社会资源,统一筹划、资源共享。同时,要充分发挥其对外职能,为大学生争取创业机会与资金,成为在校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4)社会融资。“社会融资”是指在项目运行期间,可吸收社会资金和各种竞赛奖金作为补充,提供资金支持。由学校、学院争取企业奖学金作为大学生创业的保障基金。
五、结束语
关键词:学生的立场;文化与能力;现实与体验;本科教育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发展阶段的中后期,也是在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时期,向内涵式转型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本科教育如何改革?我们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教育要对他们有用。大学是家庭和社会的中间过渡地带,本科四年,学生要部分完成从家庭人到社会人的转换,并成为高级专门人才。那么,大学生如何完成这个过渡,在大学收获什么、如何收获?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点。
感悟大学文化
教育是人实现社会化和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学生从家庭走向大学,进而走向社会,家庭人与社会人有什么不一样呢?在家里,大学生是父母的宝贝,可以任性和撒娇;而走向社会则要承担责任、要自律还要谋生,要为社会作贡献。此外,教育还要实现人自身的进化,要提高个人修养、自我完善,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社会是多元的,而且高校也是多元的。大学生不仅要感悟自己就读的学校,也要知道高校不都是一样的,许多学校和自己的学校不同。懂得高校的不同,才能有意识地促进自己的进步。
传统大学是关注高深学问的场所,即所谓的“象牙塔”。中世纪法国的巴黎大学是仿照行会模式建立起来的教授共同体;英国的牛津大学建立起学院制的育人模式,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寄宿制学院或书院;1810年成立的德国柏林大学实行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而此时的研究主要是育人的手段;美国则高举着社会服务的大旗,使大学走出了象牙塔,结果却建立起了密集研究型大学,研究本身成为大学的目的,之后又有了本科教育的反思。这是传统大学的演变路径。
在欧洲大学的冰河期,大学被教会控制,没有跟上社会的需要,导致产生了另一类社会组织―技术学校。经过数百年的演进,技术学校在德国成长为工业大学,在法国则变成了工程师学校,工程师学校的地位高于综合大学。后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应用型高校得到了普遍发展,如美国的专门学院、英国的多科技术大学、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日本的高级专门学校等,这是应用技术类高校的演变路径。
近现代以来,又出现了一些新型大学模式,如创意大学、创业型高校等。这时,各国都形成了复杂的高校体系。每所学校在育人、办学、管理、文化等方面都不同。在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学院之间、学科性人才培养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之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思想之间、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之间、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管理模式之间甚至形成了光谱地带。每所高校其实就是在这些光谱上选择自己的点,即“教学、科研、服务”职能在自己学校的搭配,这就是所谓的办学定位和特色。
学生需要感悟自己的大学文化,也需要知道还有别的大学文化。没有一所大学是万能的,每个学校也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人、每所学校都需要知道自己的长与短。
了解社会现实
大学生终究是要走向社会的,因此要认识社会、明白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转型期是当今社会最显著的特点。2014年,我国的人均GDP为7,485美元,正处于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阶段,我们的社会矛盾也非常突出。经济学家认为,在这个阶段,我们不能再沿用过去的发展方式了,因此开始了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人口红利正在丧失,需要形成技术技能红利。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开始转型,开始建设技术应用型高校。同时,我们还在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计算机、因特网、全球定位、条形码、转基因等新兴领域正在快速地改变着世界,因此我们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转型还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发展政策的重大变化就是从后工业社会走向再工业社会,表明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奥巴马总统签署《振兴美国制造业法案》,提出要重返世界制造业颠峰,重点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立志打造世界一流的劳动力;德国在欧债危机后之所以能成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就是因为其强大的实体工业支撑;英国在技能上下足了功夫,相继颁发《为增长而提高技能:国家技能战略》《为可持续发展而提高技能》《新机遇、新挑战:创建世界一流技能体制》等政府文件,希望通过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来支撑现代实体产业的发展;欧洲委员会《欧洲2020》,明确要推动高就业经济发展。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也都出台相关政策,着力重新打造自己的工业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
中国是一个多元的、区域发展和经济形态不平衡的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需要在国际产业分工、人民消费需求和国家竞争力提高等方面作出自己的战略选择。所以,现在国家对高等教育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每个高等教育界人士都需要思考:蓬勃发展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怎么培养人才,大学怎么适应社会?因为我们毕竟都已不在象牙塔里了。
笔者曾经到企业进行调研,那些老总、人力资源高管、总工程师们对大学毕业生的总体评价也就是60多分,认为毕业生的能力结构、合作意识和抗压能力是重大缺陷。
搭建能力结构
上大学要学知识,可光学知识行不行?肯定不行。我们当前的教育问题,很大程度就是把知识当成了一切,学知识、考知识,出现高分低能。
以自身学外语为例。笔者是工科出身,知道刻苦学习,年轻时把一本英汉字典都背完了,托福、GRE词汇也背了,张道真的经典语法书也研读了,可还是不能与外国人正常交流,说明有英语知识而缺乏能力。能力不行除了个人的原因外,还有英语教学、考试的原因。例如:英语考试经常考动词后面加ing还是加ed等。可能我们除了考试外一辈子都不会再用这个词了,但没办法考试要有区分度。我们的聪明才智全用在了这里,一辈子都不用的东西我们非要给记住不可。其实语言没那么复杂,能用是目的,有时一个词汇、一个动作对方就会明白。讲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我们的很多考试到最后都成为对知识点的记忆,甚至哲学、国情教育、政、思想教育等,活生生的学习、生活最后都转化成了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说法,那是指在过去。过去有知识就行了,现在不行。
高等教育要教会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能力,这种能力由知识、技能和思维力搭建而成,它们构成一个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是:“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党的十报告提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表明教育要为社会服务。能力是谋生和发展的基础,而发展得好不好,与社会责任感等素质因素密切相关。
中国教育的问题是过于重视知识而忽略了其他。为什么呢?因为知识获得与技能、思维力获得的规律不同,教育不能仅用一种规律而代替所有的规律。具体而言,知识通过教师传授和学生记忆学习,技能通过感官培训和反复练习获得,思维通过心智激发和训练开发提高。它们各有自身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形成个体的智能结构。本科教育就是要合理搭建学生的专业结构,而这种搭建又要兼顾学生的个性特点。那么,知识的作用是什么呢?一是作为专门人才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二是有些知识是培养思维的素材或媒介。学生通过知识的转换,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迁移的能力。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有助于思维力的提升,而思维是创新的核心要素。能力,其实也就是学生就读大学的学科专业规格要求,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来实现。
最后是素质,我们现在强调素质教育。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思维,而素质的概念更大,包括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社会责任感则是素质的组成部分。如果说知识是载体、能力是表现,那么素质是什么呢?以写作为例说明:作文首先要有词、会语法。这些都是知识,没有它们不行,但光有它们还不够;你还要分析文章的结构、比较不同的文风,特别是要训练对语法的灵活运用,练习不同类型、长短的文章。之后,给你个题目和要求,你很快能写出文章,表明你会作文了,有了作文的能力。你记住的词句、范文越多,练习得越全面,可能文章写得就越华丽、漂亮,即写作能力越强;但这还不够,因为你没有生活,缺乏体验,因此难以写出优秀、深刻的文章。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加强实践后,文章就成为发自内心的声音,就增加厚度与韵味了。
大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能力,也需要与社会接触。当你有能力了,再懂得社会,你就成才了。
丰富人生体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只是一个宣传理念,更反映着成才的道理。大学生只有体验多元社会,才能见多识广。因此,大学期间,学习和活动如车之两轮、机之两翼,缺一不可。学习使人育智,培育人的学识、专业和理性;活动给人历练,锻炼人的活力、毅力和能力。在专业成长上,大学生需要通过科学实验、社会实践、岗位实习、创业实战等锻炼,把理论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自己拥有的能力。
有一种游学制度,育人的效果不错,不足之处是成本较高。之所以说它好,是因为学生可以体会到不同的大学风格和社会文化。比如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就读大学期间就曾经到英国的牛津大学游过学。那么,如何少花钱而又能借鉴这种制度的长处呢?大学生要多与就读其他高校的同学交流接触,多到其他的高校看看,有机会的话听听其他高校的课,知道他们的文化、特色以及和自己学校的差异。
大学生还要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有助于大学生知道怎样成才,如何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使大学学习更有效率。十年来,笔者已连续主持过多届大学生“挑战杯”教育组的比赛,刚开始时就遇到了如何衡量社科类成果水平的高低问题。笔者提出,既然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社科类项目就要鼓励面向社会实际、面向基层的真问题调查研究,得到评委会的支持,多年来教育组的评审导向性非常好。
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体验,如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科技活动等。除了专业外,大学生最好要培养点爱好或一技之长。好处之一是你能多交一些朋友,什么都不会怎么交朋友啊?人有特长就会有自信,就不会发怵了。如果跟人一打交道嘴巴都哆嗦,还怎么去应聘工作?活动不光是玩,也包括创业,包括小作坊,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张扬年轻人的朝气并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是大学生展示个性、扩大交际、积累经验、赢得自信的重要途径。
我们虽然强调活动的重要性,但千万不能忘掉专业学习的严谨性。大学生首先要把专业学好,专业学好之后尽量参加一些活动。合理的课堂学习和活动锻炼组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收获本科教育
首先要收获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经过大学四年,要健健康康地毕业。没有健康,一切无从谈起。过去,清华大学提出的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健康的体魄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保障,在学校要多参加体育活动,运动不仅能增加人的活力和灵敏性,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向上、开朗的性格和顽强、协作的品质,也是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环节。健康不光指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现在有些人容易走极端,甚至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其实都是不健康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其次是合作,能和谐与人相处。通过大学生活一定要学会与人合作,要知道这个社会并不是围绕你转的,不能任性。走向社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调整自己,你需要理解别人在想什么,要照顾到别人的情绪,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亦施于人”。与合作相关的是规矩和法治意识,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事,不能出格。合作意识的提升就是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试想,如果一个人不爱集体、不爱母校、不爱祖国,怎么能让别人爱你和敬重你呢?合作其实也好培养,要多跟同学们在一起,要多享受集体生活,不能过分强调个性。
再次是能力,得学到立足社会的本领与能力。通过大学四年的本科教育,大学生需要具备在当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读研究生可以延长学习的过程,但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笔者看动物世界时,看大狮子带小狮子就挺有感触。小狮子到一定时候必然会离开大狮子,找不到吃的就要挨饿,在极端环境里甚至会丧失生命。这很残酷,但其实这就是自然社会的繁衍规律。大学生离开父母是必然的,所以在大学期间一定要逐步建立独立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力越高将来会生活得越好。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就业指导;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60-02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国家重点关注,它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与发展。1995年5月12日,国家教委办公厅“在高等院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自主就业。目前,许多高校为促进大学生就业都已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并且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立较晚,教育体系和机制都不够成熟。所以,有学者认为目前各高校缺乏对就业指导课程足够重视;并且在教授内容上,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师资数量与质量相对欠缺等等。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构建系统、规范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发掘自我潜能,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内涵
1.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内涵
教育部高等教育毕业生指导中心在《大学生毕业指导》中对就业指导的含义进行了科学概括,“就业指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给要求就业的劳动者传递就业信息,帮助劳动者求职与择业,为他们和职业的结合做‘红娘’。广义的就业指导,则包括预测要求就业的劳动力资源,社会需求量,汇集、传递就业信息,培养劳动技能,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介绍、组织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就业指导还应包括就业政策导向,以及与之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
目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在高校是一门公共课,它既强调职业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激发大学生在就业发展的自主创新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大学生能够科学、理性地选择职业,提高就业能力和管理能力,促进自身未来的发展。
各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教学,应使大学生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首先,在态度层面上,通过教学,使大学生在自我职业生涯发展树立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选择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努力付出努力。其次,在知识层面上,使大学生对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有深入了解;对自己的能力、职业的特性以及当前社会环境能够清晰认识;掌握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以及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再次,在技能层面上,大学生能够掌握专业技能、管理技能、求职技能、正确就业选择技能等,并通过课程教授,使学生的各项技能得以提高,比如沟通技能、应急技能、处理问题能等。
2.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教育必修课程之一,它具有理论与实践特性的,以培养学生正确择业观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以“职业教育和个人发展”为教育重点,从学生中实践的问题入手,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着眼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创新、科学思维方式。自主学会交流、做事等多方面的能力,提升自我素养和品质。
理论依据:课程团队通过几年的实践活动,融入了大学生的特点,最终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和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四大成熟理论――霍兰德的职业类型论、舒伯的终身职业发展理论、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以及里尔登等人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并把这些理论作为该课程的理论支撑。
现实基础:当前学生存在的困惑主要有:学生学习目标不清,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正视和解决学生所存在的现实困惑并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构成了本课程设计的现实基础。职业教育课就是要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培养科学思维,增强大学生就业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使学生能够选择正确职业。因此,学生的现实需求成为学习当前课程的现实基础。
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高校关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体系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于实践方面研究得相对较少,缺乏大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课在课程教学方法上和教育理论设计上需要进一步提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方法结构体系。一是缺乏科学分类依据。科学、合理地分类是完善教学方法体系的前提。二是教育手段比较落后,与时代需要存在差距。教学方法分类体系是否科学,直接影响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就是说教师能否选择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方法分类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程度。其次,需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师资队伍资源紧缺。二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较低。由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设立比较晚,并且专业教师很少,许多高校没有达到教育部提出课程教学要求,对于这方面研究人员相对较少,专业程度不高。再次,课程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没有完善的评估体系。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实际实施情况不一样。在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缺乏理论支撑,教学评估机制没有真正形成。
三、建立以“案例和模拟教学方法结合”的“三维一体”个性化教学方法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这门课是以大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实践。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描述和分析具体案件,引导学生对实际案件情景进行思考、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就是把抽象的概念、原理、方法等具体化,把教学内容融入具体实际生活情景之中,使学生能够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这不仅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也能使大学生正确地掌握所学知识的具体实践方式和意义。案例教学法着重去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案例教学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同时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业指导课程中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较强理论性,大部分的理论都从国外引入,至今还没有建构成本土化的理论体系。在授课方式上依然遵循传统模式,学生并不能很好理解职业生涯的概念。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教育学生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践操作中。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由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和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学方法。使用项目活动教学法可以将具体的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这种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去不断开发学生智力,尊重每个人的个体性差异,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由学校和企业相互配合,组成项目小组,深入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这可以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参考丛书》提出,项目教学要求以下条件:一是该工作过程能够学习、应用到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二是学生可以将某一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三是项目具备一定的实施条件(如人力、时间、财力);四是项目要有一定的难度,不仅让学生应用已有知识、技能的,而且还要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新的实际问题。
3.活动课导入式教学法
活动课导入式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索和研究新知识的一种新型教学法,要让学生在自主研究与相互配合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实践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情感等。活动课的目标与内容统一于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每个部分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比如在讲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时,可以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月,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的学术报告会,经常做关于职业生涯问卷调查、关于职业素质评估,举办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开展,使大学生明白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以后就业做准备。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是各个高校关心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之一,就业问题重点之一在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演变为大众化教育,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过去的“统招统分”已经逐渐消失。当前形势的变化,使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变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但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建设还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建设和创新是课程的首要问题,专业化教学的就业指导、科学化管理、系统化研究的课程体系,对我国高校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机制、建构就业指导体系以及顺利实现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朝阳.探讨深化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理解的教改方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7).
关键词:大学生 自学能力 培养
大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理论、探索新科学的能力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断进取,迎接挑战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那末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的学习特点,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自学能力的措施。
一、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
考入大学,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大学生活和学习与之前的完全应试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已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由于基本脱离了家庭“包管”的环境,生活上要求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这就对大学生如何管理自己,包括时间、生活、娱乐、交友和社交提出了自我约束的要求。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也截然不同――依赖性的减少,代之以主动自觉地学习。大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内容是既传授基础知识,又传授专业知识,教育的专业性很强,同时还要了解或掌握本专业、本行业最新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发展状况。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中学要大为扩展。课堂教学往往是提纲掣领式的,教师在课堂上只讲难点、疑点、重点或者是教师最有心得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就要由学生自己去攻读、理解、掌握。大部分时间是留给学生自学的。因此,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本领。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适应大学学习自主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大学生都要养成自学的习惯。能不能养成自学的习惯,学会自学的习惯,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能否学好大学的课程,把知识真正学通、学活,而且影响到大学毕业以后,能否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其次,在学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以及教学的方法,比起中学的学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课堂上只讲难点、疑点、重点或者是教师最有心得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就要由学生自己去攻读、理解、掌握。大部分时间是留给学生自学的。因此,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本领。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除了继续发扬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外,还要适应大学的教学规律,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既要求掌握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求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定向性,要求大学生除了扎扎实实掌握书本知识之外,还要培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特别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独立地支配学习时间,自觉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还要注意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为将来适应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大学阶段个更注重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大学毕业就要面临更为复杂和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还要有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才能使个人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多方面的发展。
二、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1、改变被动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改变被动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培养的前提,这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见缝插针 ,时刻不要忘记主动二字。要做到主动必须须认识和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认识自学的艰苦性和做好敢于吃苦的精神准备;?其次,在自学内容要和自学时间安排上要有连续性,并且应该注意统筹规划,按照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学习内容。同时应该明白,自学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能仅凭三分钟热血,或者一曝十寒,应坚持不懈;第三,要注重学习的目的性。随着学习的深入,应不断强化自我学习的目的性,随着学识水平的提高和学习成果的收获,目的将不断升华。这种目的性反过来又促使个人不断学习和探索。
2、要注重在教学的各实践环节中培养自己的操作能力。
由于主要与应试教育产生的“高分低能”现象仍然是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个主要弊端。大学具有改变这种局面的种种条件,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首先转变教育思想。而作为学生也要主动争取把自己变为学习的主体。其中重要一环,就是要努力在教学的各个实践环节中主动动手,独立操作,训练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如学生除了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科室和内容外,学生可以自己独立设计的实验,或请老师协助出些题目,然后自己去查阅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步骤,测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最后写出实验报告。通过这个过程,就训练和培养了利用资料、利用图书馆、吸收新知识,独立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也培养了自己自学的能力。
3、通过广泛参与各类课余活动,提升综合能力。
大学生将来要进入社会,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而且应由其他诸如组织管理能力、协调交际能力、表达演讲能力等多层次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锻练和培养,是多渠道、多形式、多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环节交叉进行的复杂过程,单靠课堂上听讲是无法实现的。一次,大学生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包括节假日),广泛参与各类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各类文体活动、演出活动、校际联欢活动和周末晚会等;以及参加义务劳动、学雷锋活动、帮教活动、科技咨询等。这些活动可大大弥补目前课堂教学的单调和不足,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生活,接近社会,以训练自已的多层次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会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独立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也会由于目的性、实用性和经验的累积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